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倪正洋

华泰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570522100004。曾就职于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10.71%
(第229名)
60日
中线
10.71%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2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国天楹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4-15 4.64 -- -- 5.08 7.63%
5.78 24.57%
详细
成功剥离Urbaser。优化资本结构,持续回购彰显管理层信心。2021年公司以14.7亿欧元出售Urbaser,收购Urbaser时支付的交易对价为11.5亿欧元,实现了3.2亿欧元的投资收益。剥离Urbaser后,公司资产负债率将显著下降,预计商誉将由56亿元下降至0.66亿元。本次交易获得约60亿元的现金流入,除偿还银行借款外,公司将加快拟建及在建项目投入运营,投入科技创新活动,推动公司更高效、更高速的发展。此外,公司于2021年11月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拟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人民币8亿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6.50元/股(含),将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以此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彰显管理层信心。 公司垃圾焚烧投运项目充足,拓展东南亚市场成效显著。公司在手项目充足,截至2021年底,公司境内外在建及筹建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规模合计约2万吨。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东南亚垃圾焚烧市场,与PTAkaSinergi集团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首都特区南部服务区垃圾处理合作项目,项目日处理规模达1500吨。公司产能释放弹性(储备产能/投运产能)173%,未来随着新项目的取得以及在建项目投产,公司固废处置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支撑公司业绩稳定增长。 轻装上阵布局新能源产业,未来大有可为。公司于2021年11月与如东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新能源产业投资协议》,将如东县十四五规划新增的滩涂光伏发电资源的20%配置给公司。同时公司可以联合如东国有企业在如东县建设区域能源中心,包含:储能中心(重力加速储能项目)、氢能中心(可再生绿氢制合成氨技术)、零碳能源互联网中心和智能网联中心(未来城市虚拟电厂)。 与美国国EV公司合作,储能进展超预期。2022年1月,公司与EnergyVaut、AtasRenewabe签订技术许可使用协议、PIPE增资协议,并建设100MWh的储能项目,交易总额达1亿美元。EV将垫付2500万美元用于在江苏如东建设100MWh的重力储能示范项目,并于2022年内完成,投入商业运营。 投资建议与估值:公司产能释放弹性(储备产能/投运产能)173%,支撑公司业绩稳定增长,同时轻装上阵积极布局新能源,打造公司新增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62.61亿元、81.78亿元、99.73亿元,增速分别为-69.6%、30.6%、2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亿元、11.0亿元、13.2亿元,增速分别为18%、27.4%、20.6%。给予公司2022年15-20倍PE估值,合理股价为5.11-6.8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国家政策变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海外项目投资风险。
旺能环境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04-15 18.04 -- -- 20.20 10.32%
21.75 20.57%
详细
焚烧主业稳步增长迎投产高峰,餐厨污泥快速增长带来新动能。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公司垃圾焚烧项目投运项目共3200吨/日,餐厨及污泥投运项目共1318吨/日,产能投运支撑公司业绩稳健增长。2019/2020/2021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40%、45.0%和93.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37.6%、23.9%和23.6%。公司在建筹建项目充足,随着其陆续投产有望继续推动业绩增长。 国补缺口有望补足,CCER 重启加速增厚垃圾发电盈利空间。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大幅增加,财政厅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动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资金缺口,预计国补有望加速发放进一步优化公司现金流。 2022年有望成为CCER 元年。根据我们测算,CCER 重启有望给公司垃圾发电带来净利润2.66%-4%的提升,带来业绩弹性。 资源循环时代布局锂电池回收,打造第二成长曲线。公司于2022年1月发布公告拟收购浙江立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60%的股份,布局锂电池回收产业。新能源车快速发展下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前景广阔。我们测算到2030年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有望超1000亿元。立鑫新材料电池全产线设计产能为3150吨硫酸钴、1350吨氯化钴、1305吨氢氧化钴、2561吨硫酸镍和1458吨碳酸锂等,预计全部达产后有望为公司带来超过18亿每年的收入。公司资源循环时代下开启新布局,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与估值:公司主营业务稳步增长,同时积极布局锂电池回收再生业务以及其他再生资源项目,打破公司成长天花板。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的收入分别为32.79、36.08亿元、53.94亿元,增速分别为93.1%、 10.0%、49.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45亿元、8.9亿元、10.18亿元, 增速分别为23.6% 、38.0%、14.3%。给予公司2022年12-15倍PE 估值,合理股价为24.87-31.0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电价下调的风险;金属价格波动;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锂电池回收市场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4-12 313.67 -- -- 349.99 11.58%
513.66 63.76%
详细
事件1:2022年4月9日晚,在金刚电池技术团队和迈为金刚项目技术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金刚HJT电池产线微晶首秀转换效率突破24.5%。 件事件2:近期,迈为股份联合封装胶膜制造商赛伍技术,成功开发了使用转光胶膜的新型高效HJT组件,将组件功率提升了5W以上。 晶单面微晶PECVD获得重大突破,期待后续单面微晶数据冲击25%。璃金刚玻璃HJT于电池产线是世界首条具备量产微晶工艺的产线,基于210半片工艺,采用迈为600MW产能的3.0设备,输出功率目标为710W。2022年3月12日金刚210HJT电池全线贯通,实现流片;3月28日金刚玻璃发布第一轮非晶工艺基础参数的优化数据,全新产品金刚昊阳210HJT电池片最高转换效率已实现24.28%,确保可以实现4月份首批预约客户订单的如期交付。4月月9日晚,金刚在前期非晶晶基础上增加迈为的微晶CVD了腔体,电池最高转换效率突破了24.5%,均值接近24.3%。充分体现了迈为首条量产化微晶产线在转换效率提升上的巨大的潜力。后后指续双方目标将剑指HJT量产转化效率均值25%的目标。 晶微晶PECVD为为HJT短期降本增效重要节点。据迈为披露,2022年行业HJT扩产规模有望达20-30GW,较2021年8.1GW同比大幅增长。与与HJT扩产规模相注比,市场更加关注HJT平价进度,如果HJT年内实现与PERC成本平价,则2023商年行业有望迎来头部厂商HJT的大规模扩产。目前包括SMBB、大产能设备等降本节点已经实现,我们预计2022年HJT平价节点主要包括微晶PECVD量产、银浆国产化、半棒薄片、银包铜国产化等,其中晶正表面微晶PECVD量产数据有望达达25%左右,输出功率达490W左右(基于M672片),叠加背表面微晶后(双到面微晶),效率有望达到25.5%。2021年金刚玻璃及华晟新能源HJT扩产均采用了微晶PECVD,其中金刚玻璃微晶首秀数据已出,华晟数据后续也将发布。 升联合赛伍技术采用转光胶膜提升HJT组件功率5W+,强化迈为HJT生态构建。 身迈为股份除提高自身HJT设备性能以外,在设备之外不断引领HJT银浆、硅料、为靶材等环节降本,构建迈为HJT生态,提速HJT平价进程。HJT产品超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很大程度源于本征非晶硅对于晶体硅优异的表面钝化能力,但由于TCO膜层和非晶硅膜层会吸收紫外线,使得其电池的电流比普通电池低。迈为携手赛伍技术等企业,于通过转光胶膜,把对于HJT电池而言,光子响应较低的紫外于光转化成响应更高的蓝光或红光,对于60片规格的M6HJT组件,功率可增加5W以上。实验数据表明,转光材料在HJT产品中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迈为倡议后续转光材料在以下两点进行优化:1、优化转光材料以及转光材料在封装膜中的分散工艺,使得转光膜组件功率较高透膜提升1%以上,在组件端获得10W的相对增益;2、优化转光膜的耐候性能,保证转光膜材料组件通过3倍IEC测试,并且在加速测试中,保证转光材料本身的有效性。 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8.9/14.4/20.4亿元,对应PE62/38/2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高测股份 2022-04-11 46.20 -- -- 81.63 25.97%
92.88 101.04%
详细
事件:公司与江苏省建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近日签署投资协议,就公司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投资建设建湖(二期)10GW光伏大硅片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本项目总投资预计为人民币7亿元,预计于23年和24年分两阶段投产。 期建湖二期10GW切割代工产能落地,总代工产能达45GW。公司切割代工产能合计计45GW,包括5GW光伏大硅片研发中心及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项目(21年3月启动,当年12月达产);乐山20GW光伏大硅片及配套项目(21年8月启动,一期6GW正在建设中);建湖(一期)10GW光伏大硅片项目(21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建设中);建湖(二期)10GW光伏大硅片项目(签署投资协议,预计于23年和24年分两阶段投产,每一阶段拟分别建设5GW大硅片切片产能)。 随着下游装机需求提升及硅片不断上产,公司代工模式成长性逻辑强化。 210大硅片代工比例提升,电池客户提升公司代工业绩确定性。公司硅片切割代工以大尺寸硅片(182/210)为主,在210尺寸切割方面有竞争优势。随着乐山20GW一期,即京运通6GW的顺利建设,我们预计公司210尺寸切割比例有望进一步增加,强化公司切割的比较优势。建湖附近主要为锦州阳光、润阳等光伏电池企业,我们预计公司在建湖前后合计20GW的切割代工产能,未来的主要客户群为附近的光伏电池客户。计预计2022年底公司落地硅片切割代工产能达21GW,约实际出货约10-12GW。随着硅料、硅片产能陆续释放,电池端开工率及盈利能力均有望提升,保障公司切割代工业绩确定性,使公司兼具成长性与确定性。 HJT半棒薄片为22年年HJT平价重要节点,看好公司半棒薄片先发优势。硅成本为电池度电成本中占比最高环节,据soarzoom数据,硅片成本占HJT电池生产成本53%,半棒薄片是减少HJT硅片成本,提高生产良率的重要步骤。公司HJT半棒、薄片工艺领先,21年10月,公司与爱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在N型硅片切片领域的深度合作,包括建设N型硅片实验室等,逐步实施异质结N型大尺寸硅片厚度从150微米至120微米、90微米的降本路径。随着高测HJT局薄片切割工艺持续进步,目前布局HJT产能的企业均有望与高测持续合作,推动公司切割设备与代工服务订单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7/4.1/6.6亿元,对应PE61/26/1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硅片扩产不及预期,公司代工业务利润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
奥特维 2022-04-08 206.61 -- -- 227.49 9.41%
299.90 45.15%
详细
事件:日前,公司收获通富微电批量铝线键合机订单,这是公司打破进口垄断,实现高端装备国产化的进阶之作。 公司半导体键合机传承串焊机自动化与焊接底层技术。引线键合(WireBonding)指使用细金属线,利用热、压力、超声波能量使金属引线与基板焊盘紧密焊合,实现芯片与基板间的电气互连和芯片间的信息互通。在理想控制条件下,引线和基板间会发生电子共享或原子的相互扩散,从而使两种金属间实现原子量级上的键合。公司作为组件串焊机龙头,在自动化、焊接等底层技术积累了较为深厚的基础,在向键合机拓展时具备一定的技术延展性。 三年磨一剑,开启高端半导体铝线键合机国产化之路。键合机相比串焊机要求更高精度和良率,公司2018年对标进口设备立项研发高端铝线键合机。主要用于汽车电子等功率芯片的封装键合。该产品作为公司进入半导体封装测试环节的切入点,经过公司3年多研发与测试,产品在产能、精度、良率、稼动率和稳定性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均达到国外同类设备水平(国际龙头为库力索法),于2021年初陆续发往多个客户端试用。通富微电作为首批试用客户,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全面测试和满负荷量产验证,于近期批量采购该款设备。这是继2021年底,公司首次获得无锡德力芯小批量订单,之后的又一批量订单,且通富微电作为国内封测龙头企业之一,进一步验证公司设备的优良性能,标志着公司高端机型、头部客户的重大突破。 引线键合机(铝线+金铜线)国产替代空间超15亿美金,公司有望成为国内键合设备龙头。虽然我国是全球主要的半导体封装测试基地,成就了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众多国际前列的封测企业,但是核心设备仍然依赖进口。据海关数据,2021年国内引线键合机进口总金额为15.86亿美金,同比+136%。考虑国产设备在价格上较海外巨头有优势,约引线键合机国产替代空间约75亿元,其中包含了铝线键合机和金铜线键合机。公司作为国内率先布局铝线键合设备的企业,凭借性能、售后、交货周期、价格等优势,有望快速实现铝线键合机国产替代,并向金铜线键合机拓展,打造继串焊机之后又一高速稳定增长业务。 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3.6/5.5/7.2亿元,对应PE60/38/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组件技术迭代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中航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04 57.65 -- -- 83.55 2.87%
67.67 17.38%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8.67亿元,同比增加24.86%;实现归母净利润19.91亿元,同比增加38.3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14亿元,同比增长 38.77%。 公司营收增长稳健,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分产品营收方面,2021年,公司电连接器实现营收95.55亿元,同比增长23.78%;光器件及光电设备实现营收26.00亿元,同比增长22.86%;流体、齿科及其他产品实现营收7.12亿元,同比增长51.45%。毛利率方面,2021年公司电连接器毛利率为40.99%,同比增加0.03pp;光器件及光电设备毛利率为23.83%,同比提升4.70pp。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0.97pp,达37.00%。费用率方面,2021年,公司四费用率合计为19.87%,同比提升0.31pp 。公司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四项费用率分别为2.84%/6.47%/10.15%/0.41%,同比分别提升-0.34pp/+0.34pp/+0.81pp/ -0.51pp。 净利率方面,2021年公司净利率为16.52%,同比提升1.66pp,创历史新高。 存货与合同负债有所增加,关联交易预计值大幅提升。存货方面,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47.30亿元,相比期初增长69.4%。其中存货科目下原材料较期初增长65.99%。合同负债方面,公司合同负债为10.30亿元,较期初增长245.64%。公司预计向关联人销售产品预计金额26.75亿元, 较2021年实际发生额增长37.55%。原材料和合同负债的增加,或表明公司当前在手订单充足,正在积极备货,次年关联交易预计值大幅增长,或预示2022年防务业务有望上涨。 连接器前景广阔,中航光电有望强者恒强。在防务连接器领域,考虑到其技术壁垒及航空航天领域对高可靠性的极致追求,新进厂商难以挑战现有厂商行业地位,市场竞争格局稳定。公司凭借数十年来几级探索和优质管理,稳居行业龙头地位,有望充分受益于下游武器装备放量和信息化程度提升。在 5G 通讯领域,连接器在一般通讯设备中的价值占比约为 3%-5%,而在一些大型设备中的价值占比则超过10%。公司与全球行业领先的5G 设备厂家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 5G建设加速的背景下,公司通讯相关订单有望持续增长,带动业绩持续上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客户基本覆盖了国内前十大新能源整车、国际主流新能源整车企业以及电池电机厂,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电连接器市场份额第一。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有望充分享受其发展红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7.10亿元、33.47亿元、40.16亿元,对应PE 33、26、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工电子行业竞争加剧,防务订单不及预期,民品市场增长不及预期
美亚光电 机械行业 2022-04-04 19.94 -- -- 26.43 -1.38%
22.44 12.54%
详细
3月30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收入18.13亿元,同比+21%,实现归母净利润5.11亿元,同比+17%,现金分红5.4亿元; CBCT 销售快速增长,收入增长符合预期。21年公司收入快速增长,符合我们此前报告的预期。分业务来看,公司色选机/医疗设备CBCT/X光工业检测设备分别实现收入10.56/6.57/0.76亿元,分别同比+10%/45%/14%。CBCT 销售快速增长受益疫情修复,公司年内开展3次大型线上团购活动,累计实现2177台CBCT销售,历年累计销量突破1万台,公立医院市场拓展取得积极进展,进入解放军南部战区总院、西安交大口腔医院等众多公立医院供应链,我们测算国内CBCT渗透率不足30%,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1年公司产品首次出口澳洲、非洲,并获得日本市场准入许可,全球份额亦有较大提升潜力; 疫情、海运等不利因素致色选机毛利率有所下滑,盈利情况略低于预期。21年公司实现整体毛利率51.15%,净利率28.18%,同比-0.66和-1.10pct。分业务来看,色选机业务毛利率同比-2.75pct 至45.95%是整体毛利率略有下滑的主要原因,我们分析可能系疫情下公司改变销售策略以及海运成本提升的影响,公司海外销售毛利率由58.03%下降到53.24%。CBCT 维持59%的高毛利,同比略增0.79pct,收入占比由去年的30%提升到36%。费用率方面,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18、+0.29和-0.93pct,三费基本保持平稳,研发费用同比+18%,维持较高水平,投资收益有所下降,主要系银行理财收益减少; 投资建议。我们测算国内CBCT 渗透率不足30%,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公司当前盈利能力情况,略微下调公司22~23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4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7.7和9.0亿,对应当前股价下的PE 分别为29、24和20倍,22年的估值水平位于近10年较低区间。谨慎原则下盈利预测中暂不考虑公司新业务增量,但远期公司移动CT、手术导航等新品拓展值得期待,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1、齿科行业政策监管趋严;2、全球疫情反复;3、行业竞争格局超预期恶化。
亚星锚链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3-30 7.48 -- -- 8.36 11.17%
8.32 11.23%
详细
亚星锚链:全球链条行业的领航者,国产替代的先锋军。公司成立于1981年,四十余年来发展已打破国外垄断,目前已成为全球链条行业的领航者。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船用锚链和海工系泊链。在船用锚链领域,公司产品已通过多家国际船级社认证,是船舶航行的安全保障;在系泊链领域,公司产品已完成六次更新迭代,成功自主研制出当今世界上最高级别的R6系泊链,产品性能优越。得益于全球海工市场复苏,公司业绩持续回暖,2021Q1-Q3,公司实现营收10.11亿元,同比+20.24%;实现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44.33%。 船用锚链持续复苏,龙头公司深度受益:受疫情刺激下游运力持续趋紧等因素催化,船舶行业正迎来复苏。据克拉克森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新接总订单达1.2亿载重吨,同比+77.1%,已达到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船用锚链业务受到船舶工业和航运业影响,发展周期与行业兴衰密切相关。随着造船业的逐步回温,船用锚链需求正逐步释放。历史看,船用锚链的需求与造船完工量直接相关,约滞后船舶新接订单1-2年。我们测算预计,2021-2025年,全球船用锚链及其附件市场空间将超130亿。公司是船用锚链行业的龙头,有望深度受益行业复苏。 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进击,矿用进击国产替代、海上浮式风电远景广阔:多年发展,公司在船用及海工等传统链条领域已成为全球龙头。随着全球能源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的速度加快,公司正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进击。海上浮式风电平台中,系泊系统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据GWEC 预计,到2030年海上浮式风电新增装机量将达6254MW,2020-2030年年均复合增速达80.5%。以此测算预计,2021-2030年海上浮式风电链条市场空间将达150亿美元。此外,在矿用链条领域公司已获得煤安认证。此前,国内主要以德日企业为主,凭借制造及性能优势,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经成为全球锚链行业的龙头企业,从传统船用锚链、系泊链领域向海上浮式风电、矿用链条等新兴领域进击。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4亿元、1.9亿元、3.1亿元,对应PE 51、38、23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船舶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海上浮式风电发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风险
博迈科 能源行业 2022-03-30 14.23 -- -- 14.62 0.69%
14.32 0.6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40.81亿元,同比+58.2%,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26.3%,扣非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82.1%。 2021年收入创历史新高,疫情++限电影响公司下半年盈利能力。受益于前期充裕在手订单的不断完工,公司2021年收入达40.81亿元,创公司成立以来历史新高。 但受受12021年年Q3“能耗双控”政策带来的限电影响,公司租用发电机保障完工进度,但公司项目完工进度仍短期受影响,并增加了相关费用。除限电问题,21Q4以来天津疫情也导致公司完工进度略有延期及费用率增加,疫情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公司所属产业属于人工密集型行业,2021年施工高峰期时,场内劳务人员达到1.6万-1.7万人,但由于疫情原因,近期场内劳务人员人数下降到0.8万-1万人;2、疫情导致上游设计人员居家办公,沟通协同效率下降,使项目整体承压;3、海外供应商供货周期延长,大宗商品涨价,加剧项目进度及成本压力;4、公司码头执行严格的疫情管控措施,相关工作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大幅下降,检测、消杀、隔离等直接成本上升;5、进度滞后打乱原有场地资源分配计划,不同项目工期叠加影响施工效率及成本。因此在收入创历史新高的同时,2021Q1-Q4公司毛利率为16.2%/12.6%/13.0%/3.8%,净利率分别为8.9%/6.6%/4.4%/-1.7%,净利率短期受疫情及限电等问题拖累。 GLNG业务占比达56.6%,期间费率略有提升。分业务看,12021年公司GLNG业务收入达达123.1亿元,收入占比达56.6%,毛利率21.8%,同比-6.7pp;FPSO业务收入占比达17.6亿元,收入占比达43.1%,毛利率-3.4%,同比+9.0pp。公司21年整体毛利率与净利率为10.7%/4.1%,同比+0.7pp/-1.0pp基本与去年持平。费用率方面,2021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1.8%/4.7%/-0.1%,期间费率合计6.5%,同比+0.2pp。 新建产能逐渐释放,看好公司后续反转。公司短期风险点源于两点,一方面源于限电、疫情、大宗涨价等原因导致的公司项目完工进度变慢,费率成本提升;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LNG订单授出时间延期。我们认为,限电、疫情等原因主要为短期风险,且在12022Q1之后相关风险逐渐收缩;俄乌冲突虽短期影响LNG订单授出节奏,但俄罗斯已将GLNG发展写入国家战略,在目前国际高油价形势下,随着地缘冲突平缓,油气能源开采需求将会持续增加,目前公司OFPSO所在的巴西地区资本开支正在逐渐提升。从公司内功来看,公司在天津临港经济区拥76万平米生产场地,自有深水码头700m,具备承接FPSO、FLNG或FSRU等项目总装业务的能力,同时拥有325m深水码头扩建资源,场地及码头资源均较12021年中有所提升(21年中场地为67万平米,码头为700米),强化自身未来接单实力。因此我们看好公司后续反转逻辑。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受疫情及俄乌冲突影响,下调公司业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8/2.1/3.4亿元,对应PE24/20/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完工进度低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全球LNG扩产不及预期。
中国核电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03-29 7.41 -- -- 8.40 13.36%
8.40 13.36%
详细
政策频出助力核电发展,能源转型下优势凸显。核电是我国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至今,我国出台了多个核电行业政策,国家对核电行业的支持政策经历了从“适当发展”到“积极推进发展”再到“安全稳妥发展”的变化。 在能源转型下,核电四个优势凸显:1)核电度电碳排放量远低于其他发电方式。 2)单位发电成本较低。3)核电稳定性高且优先调度,利用小时数远高于其他发电方式。4)核电技术成熟,安全性能高。 核电审批重启,迎来积极有序新发展。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后,我国对核电安全发展高度重视,虽中间历经了停滞,但近三年对核电项目的审批已经恢复正常。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充分体现了发展核电的决心。根据《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的目标,“十四五”期间国内有望每年新核准 6-8台核电机组。 风光加持双核驱动,量价齐升未来可期。根据公司“十四五”规划目标,公司计划 2025年在运装机容量达到 56GW,其中核电装机容量达到26GW,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30GW,分别较2021年装机增长15.3%、238.2%。此外,电改背景下,公司市场化比例有望提升。过去市场化电价较标杆电价折价3-5分钱,我们以公司2020年数据为基础,进行测算,得出公司的市场化电价上涨0.01元,对应公司营收增加6.4亿,归母净利润增加2.88亿元,电价上涨将为公司增厚利润。 我们预计2022年公司或将迎来量价齐升,带来较大业绩弹性。 投资建议与估值:公司核电+风光双核发展,在能源紧缺,能源结构迫切转型背景下,未来成长性高。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的收入分别为623.7亿元、747.7亿元、797.8亿元,增速分别为19.3%、19.9%、6.7%,净利润分别为80.4亿元、104.4亿元、111.6亿元,增速分别为34.1%、29.8%、6.9%,给予公司2022年15-20倍估值,合理股价为8.31-11.0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审批进度不及预期; 电价下行的风险;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中海油服 石油化工业 2022-03-28 13.39 -- -- 14.50 7.25%
16.09 20.16%
详细
2021年,公司实现业绩3.13亿元,同比-88.4%:2021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92.03亿元,同比+0.8%;归母净利润3.13亿元,同比-88.4%;扣非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101.5%。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3.21亿元,同比+24.1%;归母净利润-11.39亿元,同比-307.7%。全年业绩有所下滑,主要系部分大型装备的作业价格和使用率处于低位,公司出于谨慎考虑计提了20.1亿的资产减值损失所致,符合此前业绩公告预期。 成本压力有所上升,期间费用控制良好:2021年,公司实现毛利率16.4%,同比-6.6pp。其中Q4单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15.9%,同比-8.9pp。2021年全年及Q4单季度毛利率有所下滑,主要系公司成本压力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阶段性减免政策取消等的影响下有所上升所致。期间费用率方面,2021年全年实现销售费用率0.1%,同比基本持平;管理费用率2.5%,同比+0.2pp;财务费用率3.0%,同比-1.4pp;研发费用率3.3%,同比+0.6pp;合计期间费用率达8.9%,同比-0.5pp。 油技板块营收同比+13.2%,技术研发持续取得突破:此前中低油价中枢下,公司以油技服务为主要盈利点,实现重资产向重技术的蝶变。2021年,公司油技板块实现营收150.8亿元,同比+13.2%。其中,关键油技技术研发持续取得突破,旋转导向和高温测井等2项科技成果入选央企创新成果目录。自主研发的“璇玑”旋转导向及随钻测井系统已具备全规格现场作业能力,已成功进入海外市场。 钻井平台板块收入同比-23.4%,看好工作量恢复后的板块盈利弹性:受全球疫情持续和市场订单延期影响,2021年钻井平台板块全年实现营收87.8亿元,同比-23.4%。全年来看,公司钻井平台作业日数为14082天,同比-3.3%。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可用天使用率为75.8%,同比-2.4pp;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可用天使用率为59.3%,同比-6.0pp。随着国际油价中枢的不断抬升,国内、海外工作量有望持续恢复,看好板块盈利弹性。 投资建议:受益油价中枢的持续抬升,公司有望比肩全球综合性油服龙头,看好钻井平台利用率回升带来的盈利弹性。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2/ 35.4/ 40.2亿元, 对应 PE 24、19、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油公司资本支出不及预期,疫情反复使得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3-21 220.60 -- -- 219.05 -0.70%
275.68 24.97%
详细
事件:据公司微信公众号披露,近日,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认证,迈为股份联合澳大利亚金属化技术公司 SunDrive 利用可量产工艺在全尺寸(M6尺寸,274.3cm2)单晶 HJT电池上转换效率达到 26.07%,进一步验证了 HJT电池量产效率在未来跨越 26%大关的可行性。 双面微晶 PECVD获得重大突破,打开 HJT远期量产效率天花板。该效率(26.07%)较迈为与 SunDrive 去年 9月发布的 25.54%提高了 0.53%,认证电池的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Voc)和填充因子(FF)均得到了提升。该批次电池的 PECVD 工艺在迈为最新一代的量产微晶设备上完成,采用了双面微晶结构结合 PVD新型高迁移率的 TCO 工艺。金属化工艺由 SunDrive 在其最新一代无种子层电镀中试设备上完成,在电镀速度以及栅线的高宽比方面进行了优化。本次双面微晶 PECVD数据进一步验证了 HJT电池量产效率在未来跨越 26%大关的可行性。目前公司已实现 HJT整线设备国内市占率与全球市占率双项第一,公司通过持续高效研发,推动 HJT技术产业化发展。 微晶 PECVD 为 2022年 HJT 重要降本增效节点,关注金刚玻璃单面微晶 PECVD量产效率突破。单面微晶 PECVD 有望较双面微晶 PECVD 更早迎来量产数据。 据迈为股份披露,2022年行业 HJT扩产规模有望达 20-30GW,较 2021年 8.1GW同比大幅增长。与 HJT 扩产规模相比,市场更加关注 HJT 平价进度,如果 HJT年内实现与 PERC 成本平价,则 2023年行业有望迎来头部厂商 HJT的大规模扩产。目前包括 SMBB、大产能设备等降本节点已经实现,我们预计 2022年 HJT平价节点主要包括微晶 PECVD量产、银浆国产化、半棒薄片、银包铜国产化等,其中单面微晶 PECVD 量产数据有望达 25%左右,将成为 2022年最先兑现的 HJT降本提效节点。3月 12日,金刚玻璃 210尺寸 HJT 电池片,首片于吴江工厂光伏电池车间顺利下线。金刚玻璃的 HJT 一期产线共 1.2GW,分为 600MW 微晶PECVD 和 600MW 非晶 PECVD 两条线,是全球首条 GW 级量产的 210尺寸、单线 600MW 大产能、具备量产效率 24.5%以上微晶工艺的生产线。该项目选用设备龙头迈为股份的整线异质结设备。预计金刚玻璃近期将公布小批量量产数据,若进展及数据良好,有望显著利好迈为股份估值及订单预期,提速 HJT平价进度。 盈 利预测:预计 2022-2024年 公司归母净利润 8.9/14.4/20.4亿元,对应 PE71/44/3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奥特维 2022-03-17 195.76 -- -- 235.00 19.29%
264.90 35.3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项目中标公告,公司中标晶科能源(上饶)有限公司上饶项目的串约焊机、划片机的招标项目,中标金额约1.4亿元。因设备平均验收周期为6-9个月左右,受本项目具体交货时间及验收时间的影响,中标项目对2022年业绩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合同顺利履行预计将对公司2023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金属化优化成为高效,电池技术降本增效关键,SMBB串焊技术持续迭代。SMBB多主栅指主栅线数量在12栅及以上,甚至达到15栅、20栅以上水平的电极制备及组件封装技术,采取更细的金属化栅线结构,可以降低表面复合,增加受光面积,减少银浆用量。目前的高效电池技术,对转化效率提升、银浆耗量减少等方面较PERC有更高要求,SMBB技术成为高效电池技术降本增效的关键环节,有望的匹配目前的TOPCon、HJT、IBC等技术扩产,持续推动串焊机的升级迭代。 继继21年底收获晶科海宁1.45亿元TOPCon串焊机后,再获晶科上饶TOPCon订单。2021年12月8日,据奥特维微信公众号显示,公司中标晶科能源(海宁)有限公司尖山新建项目1.45亿元订单,中标设备为公司最新款多主栅串焊机及无损划片机,主要承担晶科TigerNeoN型TOPCon电池细焊丝的组件生产。本次公司中标的1.4亿元串焊机、划片机订单,项目实施地点在江西上饶。近日,据上饶官网披露,建晶科能源与江西上饶经开区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拟投资新建24Gw““N型高效光伏组件”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过百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期8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预计将于今年6月份开工建设,有望在今年底投产。 该项目产能均为应用N型TOPCon技术的组件产品。串焊机单GW投资额超2000万,叠加划片机等设备,我们认为本次中标的1.4亿元串焊、划片订单为晶科上饶一期8GWTOPCon组件的部分串焊机,后续随着上饶一期8GW持续招标以及二期、三期落地,公司TOPCon串焊机有望持续收获新订单。 产组件扩产+半导体、锂电多平台布局,22年订单有望持续创新高,α+β叠加上行。 随着多晶硅产能释放,预计硅料和硅片供需不平衡有望缓和,硅料硅片有望进入价格下降通道,释放组件盈利空间,强化组件扩产意愿,利好公司β属性。展望2022年,公司订单有望持续高增,α优势确定:光伏方面,公司组件串焊机持续受益大尺寸、SMBB等新品换机及组件扩产,订单有望持续增长,公司单晶炉产能迅速爬坡,大客户验证顺利,适用于N型电池的光注入退火炉已获晶科订单;锂电方面,公司模组PACK线和圆柱检测设备21年分别获得蜂巢和南京LG等大客户订单,22年有望持续受益锂电扩产。半导体方面,公司铝丝键合机主要用于计新能源汽车功率芯片等高景气下游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预计2022年有望落。地批量订单,成为串焊机之后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公司22年订单有望持续高增,α+β叠加上行。 盈利预测:受益于串焊机高频迭代延续及公司键合机、锂电等多平台布局推进,预计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3.6/5.5/7.2亿元,对应PE57/37/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组件技术迭代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汇川技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3-02 64.00 -- -- 63.73 -0.42%
63.73 -0.42%
详细
事件:汇川技术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预计全年实现收入180.6亿元,同比+57%,实现归母净利润35.3亿元,同比+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55%。 Q4单季增速放缓,公司及产业中长期增长逻辑不改。2021全全年,公司多项业务及总体收入、业绩均取得快速增长,龙头品牌效应突显。分拆分2021Q4单季情况:收总营收47.1亿元,同比+38%,环比-7%;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73%,环比+12%,来自海外基金、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同比取得快速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11%,环比-40%。我们分析认为:行业方面,我国制造业PMI在2021下半年大体呈下行趋势,设备类投资意愿在三、四季度受一定影响,且大宗商品&芯片价格上涨,工控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承压;公司自身则主要系业务结构变化和费用水平阶段上涨,预计毛利率较低的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随产能释放有较快提升;公司员工薪酬、第五期股权激励费用分摊、战略业务及管理变革业务的大力投入,也使得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比出现较快增长。工控产品是设备的核心零部件,汇川作为我国工控龙头,加大控制层软件、数字化、能源管理等战略业务的投入具有前瞻性,有望逐步缩小与西门子等外资品牌的差距,最先受益工控的。国产替代。 伺服业务竞争力强,中长期有望破突破PLC并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持续拓展。通用自动化业务是公司重要的盈利来源,分别来看,通用变频:下游多为传统工业的变频市场,在去产能方式优化、电机能耗新标实施、“3060双碳政策”等因素推动下,长期增速有望较此前上台阶。通用伺服:与变频相比,伺服是更加标准的产品,在特定行业所需的多类设备间具较好通用性,汇川伺服业务具备高弹性,且公司年产1100万台伺服的项目已于2021年10月动工,满产对应年产值约60亿元,从产能方面为业务高增提供保障。PLC:我们认为PLC内嵌的软件包具有较强行业定制属性,汇川以变频专机拓展行业的经验具有较强借鉴作用,叠加公司雄厚研发实力,是国内最有希望突破PLC的厂商之一,该产品也将为公司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投资建议。考虑到大宗、芯片涨价等影响,我们调整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为35.3/43.9/55.0亿元,对应PE47/38/31倍。短期基于公司伺服业务强竞争力,长期基于工控、工业机器人、新能源业务的广阔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伺服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奥特维 2022-02-25 200.33 -- -- 235.00 17.31%
256.80 28.19%
详细
事件:2月21日,公司发布业绩快报。 受益于新品毛利率提升和费用管控能力加强,净利率超预期。据公司业绩快报披露,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8亿元,同比+79.04%;归母净利润3.55亿元(业绩预告上限3.42亿元),同比+128.69%;扣非归母净利润3.22亿元(业绩预告上限3.2亿元),同比+135.35%。2021年净利率(以归母净利润测算)达17.3%,同比+3.8pp。净利率超预期主要系多方面原因叠加:1)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支付费用为642.86万元,该费用计入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影响为546.43万元,费用低于预期;2)公司大尺寸新产品毛利率维持高位;3)减值及费用管控良好;4)政府补助。 预计2022年硅料进入价格下降区间,释放组件利润压力,强化公司β优势。据solarzoom 数据,2021年硅料价格最高涨幅超200%,一方面受硅料投产周期长,存在较长时间的供需错配,另一方面,受2021年限电影响,作为高耗能行业的多晶硅产业收到限产影响,加剧了硅料供需不平衡。随着通威股份、新疆大全、保利协鑫等多晶硅新产能陆续投产,多晶硅供需错配有望改善,虽然短期硅料价格仍有上行趋势,但我们认为2022年多晶硅料将逐渐转向价格下降区间。硅料降价有望释放组件环节利润压力,强化组件环节招标意愿,强化组件设备公司β属性。 组件扩产+半导体、锂电多平台布局,22年订单有望持续创新高,α+β叠加上行。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签订单达28.63亿元,我们预计21年全年新单达40亿元。展望2022年,光伏方面,2022年公司组件串焊机持续受益大尺寸、SMBB等新品换机及组件扩产,订单有望持续增长,公司单晶炉产能迅速爬坡,大客户验证顺利,适用于N 型电池的光注入退火炉已获晶科订单。锂电方面,公司模组PACK线和圆柱检测设备21年分别获得蜂巢和南京LG 等大客户订单,22年有望持续受益锂电扩产。半导体方面,公司铝丝键合机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功率芯片等高景气下游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预计2022年有望落地批量订单,成为串焊机之后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公司22年订单有望持续高增,α+β叠加上行。 盈利预测:受益于串焊机高频迭代延续及公司键合机、锂电等多平台布局推进,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3.6/5.5/7.2亿元,对应PE51/33/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组件技术迭代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2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