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芳

中泰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740521120002。曾就职于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20.37%
(第400名)
60日
中线
18.52%
(第147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4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香农芯创 家用电器行业 2024-03-08 37.60 -- -- 45.99 22.31%
45.99 22.31%
详细
收购联合创泰转型半导体分销,目前切入企业级SSD赛道。前身聚隆科技主营洗衣机减速离合器业务,2015年创业板上市,随着专利到期、洗衣机行业高渗透率,公司盈利能力下滑,2019年基石资本入主,2020年公司正式向半导体行业转型,先后投资入股甬矽电子、微导纳米、好达电子和壁仞科技等半导体企业。2021年全资收购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联合创泰,并于2021年7月并表,11月正式更名为香农芯创,2022年半导体分销营收占比98%。2023年5月,公司发布公告,联合大普微等设立子公司海普存储,进军企业级SSD领域,向产品化转型。 发布股权激励,彰显24年新老业务高成长信心。1月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计划激励对象25人,包括联席董事长黄总、总经理李总、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苏总、董秘曾总,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等其他核心骨干21人,根据考核目标,24-26年合并报告收入目标值为152/174/198亿元(25-26年yoy+14%/14%),其中半导体分销150/170/190亿元(25-26年yoy+13%/12%),半导体产品2/4/8亿元(23年开始的新业务,25-26年yoy+100%/200%)。公司24年主业半导体分销受益存储复苏、AI服务器需求及手机复苏,新业务企业级SSD布局已1年多、24年有望创收。 持续优化股东结构。2024年1月,控股股东基石投资分别转让5%/5%/5.2%股权给新联普、方海波和新动能基金,转让前基石持股35.88%、转让后持股20.68%。香农联席董事长、联合创泰创始人黄总持股60%新联普,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政府100%控股新动能基金,无锡海力士位于无锡市新吴区。 电子元器件分销:海力士云服务器大陆本土最大代理商,卡位精准。联合创泰是全球第二十二、大陆第四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已与SK海力士、MTK联发科等龙头原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22Q1从海力士和联发科的采购占比达到80%、18%,已覆盖国内头部互联网厂商和服务器厂商。海力士在大陆共6家代理商,公司是其云服务存储产品的的最大代理商,代理产品有DDR5、HBM等高端存储器,直接受益AI服务器的相关需求,同时主流存储产品周期性最强,公司享受行业复苏带来的大弹性。关于存储周期,详见此前外发报告《存储:他山为鉴,上行周期弹性极佳》。 企业级SSD:携手行业大咖进军企业级SSD,打开成长空间。2023年公司联合大普微等合资设立海普存储布局企业级SSD,其中香农持股35%、大普微持股20%,君海投资持股15%(海力士持股36.53%),大普微是国际领先的存储主控芯片和企业级SSD供应商。大陆企业级SSD市场长期被海外垄断,2026年达669亿元规模,国内需求旺盛,公司携手行业重咖填补大陆空白。 投资建议:香农芯创是大陆第四大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同时也是海力士大陆云服务存储最大代理商,客户已覆盖主流云商,代理DDR5等高端存储器,短期有望直接受益服务器相关需求和存储复苏;新业务企业级SSD等布局已1年多、24年有望创收,打开长期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3/24/25年收入为116/155/177亿元,归母净利润3.6/4.5/5.1亿元,对应PE估值46/37/33倍,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市场开拓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供应商依赖度较高的风险、公司海外业务占比高的风险、数据信息滞后风险。
顺络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3-04 27.19 -- -- 28.95 5.27%
28.63 5.30%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4亿元,同比增长18.93%,归母净利润6.41亿元,同比增长47.98%%,扣非归母净利润5.92亿元,同比增长60.88%,毛利率35.35%,同比提升2.35pct,净利率14.68%,同比提升2.29pct。 经测算,公司23Q4实现营业收入13.64亿元,同比增长29.09%%,环比增长1.49%,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541.12%,环比下降26.58%,毛利率36.96%,同比提升6.61pct,环比提升0.69pct,净利率14.06%,同比提升12.28pct,环比下降4.39pct。 23年营收创历史新高,2244年有望再创佳绩2023年公司营收达50.4亿元,同比增长18.93%,创历史新高,营收高增主要系消费及通讯市场回暖,且公司在新能源车、光伏储能、数据中心及物联网等新领域拓展顺利;23年得益于总体稼动率回升及新品拓展顺利,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23年毛利率提升2.35pct至35.35%。 展望24年,受益于消费电子复苏及新品拓展顺利,24年1月营收再创新高,预计后续消费电子将进一步复苏,公司有望再创佳绩。 持续开拓新业务,为成长注入新动能1)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布局多年,与战略大客户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持续提升,高端客户新项目持续顺利推动中。公司汽车电子产品应用领域广泛,涵盖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智能驾驶系统、OBC、车联网、大灯控制系统、电机管理系统、车身控制系统、智能座舱、热管理系统等,汽车电子业务将为公司长期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2)光伏储能:深耕多年,目前已经取得了国内外行业标杆企业认可,公司成功开发专用新型大功率元器件,不断创新产品与技术、优化经营模式,整合资源,为行业突破后的快速发展做好准备。3)数据中心:AI发展对电源管理的电感元器件提出了挑战,公司产品能够持续满足高端客户不断发展的需求,并得到了高端客户持续认可,算力市场规模应用蓬勃发展,各类信息交互、处理、计算等相关电子产品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增量市场和全新的应用场景,后续有望成为公司增长重要动力。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虽新品持续放量但总体宏观仍存在不确定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12.27/15.61亿元,(此前24/25年利润预计为10.06/12.92亿元),按照2024/2/29收盘价,PE为23.3/18/14.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建产能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未及时筹足项目建设资金风险、外围环境波动风险。
华勤技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29 68.80 -- -- 80.12 16.45%
82.87 20.45%
详细
全球智能硬件 ODM 龙头,打造“2+N+3”产品结构。华勤技术成立于 2005年,2010年由功能机 IDH 转向智能机 ODM,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和客户群体。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2+N+3”("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消费类电子产品”+"企业级数据中心产品+汽车电子产品+软件"))的产品结构,主要客户包括三星、联想、小米、OPPO、华硕、华为、宏碁等海内外领先品牌客户,稳居全球智能硬件三大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整体 ODM/IDH 出货量第一名。通过不断切入知名品牌客户供应链+份额占比提升,手机和笔电 ODM 业务收入持续攀升,加之在平板、可穿戴、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多元化布局,根据公司业绩预告,预计 2018-2023年营收 CAGR 达 22.5%,归母净利 CAGR 达 71.2%。 手机 ODM:享受行业渗透率提升+自身份额提升双重增量。ODM/IDH 模式在保持高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快速、大批量、低成本地将最新技术创新付诸生产,兼具规模、成本和效率优势。在智能机创新周期拉长的背景下,品牌厂商开始更多采用 ODM/IDH模式。据 Couterpoint 数据,2015-2022年全球智能机 ODM/IDH 渗透率由 24.0%提升至 39.6%,预计 2025年将进一步达到 42%,参考产业链更加成熟的笔电和平板90%以上的 ODM 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全球智能机 ODM/IDH 市场,2021年华勤市占率为 31%,2022年市占率为 28%,稳居全球第一。对品牌客户而言,ODM 厂商的技术研发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制造管控能力和规模化优势是保证产品低成本、快速、高质量交付的关键,华勤在以上方面均具备领先优势,未来有望在ODM 行业整体渗透率提升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自身份额。 笔电 ODM:客户开拓带来增量空间,AI PC 有望加速换机和硬件升级。笔电产业链已较为成熟,且分工明确、完整,ODM 渗透率已经很高,2021年全球约 91%的笔电由 ODM/EMS 厂商生产。但对于华勤来说,笔电仍具备较大增量空间。一方面,笔电 ODM/EMS 行业主要被广达、仁宝、和硕、纬创、英业达等老牌厂商主导,华勤年出货量约为 1000万台,份额占比仅有 5%,随着轻薄化等手机升级特征复用至笔电产品,智能机 ODM 厂商在产品方案设计和物料采购方面具备优势,以华勤为代表的智能机 ODM 领先厂商在笔电 ODM 领域的份额有望逐渐提升;另一方面,目前华勤主要与联想、宏碁、华硕、华为、三星、小米等合作,北美的惠普、戴尔正在逐渐突破,后续切入新客户有望带来不错弹性。此外,AI PC 带来创新性的交互方式和视觉体验,有望加速笔电换机和硬件升级,ODM 厂商也会受益。 战略布局服务器和汽车电子,打造远期双增量业务。华勤 2017年布局服务器 ODM,2020年布局汽车电子 ODM,当前 AIGC 催生新一轮算力需求释放,汽车电动智能化带来长期增量,公司战略布局打造远期双增量业务。服务器方面,2023年 6月华勤国内首发英伟达 H800AI 服务器,9月发布太行系列(智能计算产品)、祁连系列(通用计算产品)和“青海湖”服务平台 V1.0,23Q3中标头部互联网 400G 主流交换机产品。中国大陆目前服务器 ODM 模式还不成熟,品牌商同时承担了 ODM 的角色,在英伟达高性能 AI 芯片禁运的影响下,华为、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国内算力芯片厂 商出货量攀升,有望带动华勤的服务器 ODM 业务快速增长。汽车电子方面,华勤在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四大产品领域均有布局,目前出货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产品,智能车控、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产品逐渐取得突破,与本土品牌、新势力造车头部客户等达成 20余项合作。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3-2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51.4/1015.6/1239.8亿元,同比-8.1%/+19.3%/+22.1% ; 实 现 归 母 净 利 润 26.8/29.8/35.2亿 元 , 同 比+4.6%/+11.1%/+18.2%;对应 PE 分别为 18.0/16.2/13.7倍。2024年可比公司平均PE 估值为 12.9倍,虽然公司估值高于行业平均估值,但考虑公司在全球 ODM 领域的龙头地位,在中国大陆服务器 ODM 领域的先发优势和优质客户基础,以及汽车电子蓝海市场的增量空间,公司中长期具备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成长性,因此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智能硬件终端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AIGC 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及短缺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市场需求/规模测算不及预期风险
欣旺达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28 13.77 -- -- 15.12 8.93%
15.72 14.16%
详细
事件:2/26日,公司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价值认可,为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 二十余年深耕锂电池行业,业务多元化发展::公司自1997年开始深耕锂电池行业,在消费类电池领域已成为全球龙头企业,与全球头部消费电子品牌厂商合作;动力电池聚焦方型铝壳电池,覆盖BEV、EREV、PHEV、HEV等应用市场,积极布局中高端市场和投入超级快充产品开发;储能覆盖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网络能源及智慧能源等五大业务领域。目前下游客户对pack+电芯的方案接受度越来越高,且终端需求呈逐渐复苏态势,公司手机、笔电等消费类电芯自供率不断提升;同时动力电池出货量持续增长带动稼动率提升,公司整体规模有望不断增长,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强。 持续提升创新能力,驱动高质量发展::公司2020-22年研发投入CAGR达23.2%,研发人数CAGR达18.34%,研发投入及研发人数均稳步提升。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3,000余项。消费类电池方面具备硅负极电池研发、生产能力;动力电池已发布三元4C超快充产品,同时在5C和6C产品做迭代开发,且4C磷酸铁锂电池已开发完成;储能系统可实现光储充检一体化充电站能量智能调度保障设备安全、高效运行。 稳定现金分红、积极回购,重视投资者回报:在各项业务保持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公司持续稳定现金分红、积极回购股份。2011-2022年累计现金分红11.65亿元,2020-2022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占年均可分配利润的10%以上。同时,公司在今年2月公告新一轮股票回购计划,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3-5亿元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9.9元/股(含),回购股份将予以注销,积极回馈市场投资者。 投资建议:考虑消费电子行业目前仍为弱复苏,动力电池、储能系统领域竞争仍较为激烈,我们调降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3-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1/13/16亿元,对应PE为24/20/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储能业务开展不及预期,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金宏气体 基础化工业 2024-02-28 19.52 -- -- 21.10 6.08%
20.71 6.1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预计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3亿元和 3.2 亿元,分别同比+23.4%和+39.3%,其中单 Q4 预计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5 亿元和 0.6 亿元,分别同比+22.1%和-0.2%,环比+0.2%和-38.1%。 电子大宗已稳定贡献增量,多个项目将陆续投产。电子大宗载气市场广阔,且兼具现场制气模式的盈利稳定性和应用于电子领域的高附加值。公司于 2021 年 11 月拿到北方集成的电子大宗载气项目订单,开启电子大宗战略业务领域后,在业务上获得持续性进展,相继与广东芯粤能、广东光大、厦门天马光电子、无锡华润上华、苏州龙驰半导体、西安卫光科技签订电子大宗气体供应合同,目前在手有 7 个订单,其中北方集成创新中心项目处于临时供气状态,广东芯粤能项目、西安卫光项目已量产供气,处于稳定运营状态。据公司公众号,截至 2023 年 11 月,福建省重点项目厦门天马光电子大宗载气站已实现顺利送气,或在 2024 年实现稳定运营收费。同时,除了后续在手订单逐步量产贡献持续增长外,电子大宗载气与电子特气两者客户群体高度重叠,存在良好的协同效应,或将助力公司半导体电子特气产品的导入。 特气业务业绩贡献显著,期待新品逐步放量。据公司公告,公司特种气体占主营收入的比例在 2023 年前三季度高达 50.5%;根据我们的测算,2023 年公司特种气体业务的营收规模或将达到 40%左右的同比增长,贡献显著。我们认为特种气体业务的显著增量一方面来自于电子大宗载气业务的从 0 到 1,另一方面得益于公司超纯氨等拳头产品受益光伏需求景气量价齐升。公司超纯氨及高纯氧化亚氮产品已供应至中芯国际、海力士、镁光、联芯集成、积塔等一批知名半导体客户。截至 2024 年 1 月,眉山特气项目、株洲氢气项目均在试生产过程中,嘉兴二氧化碳项目已经完成验收。与此同时,公司投产新品电子级正硅酸乙酯、高纯二氧化碳正在积极导入集成电路客户,其中高纯二氧化碳已有 2 家客户批量供货,电子级正硅酸乙酯已有 2 家客户于 2023 年 11 月开始批量供货;在建新品全氟丁二烯、一氟甲烷、八氟环丁烷、二氯二氢硅、六氯乙硅烷、乙硅烷、三甲基硅胺等 7 款产品正在产业化过程中。 积极探寻氦气资源,构建液氦储罐壁垒。氦气被称为“气体黄金”,全球产气集中,国内进口依赖度高,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据公司公告,公司于 2023 年 5 月与中集安瑞科举行液氦储罐战略合作签约,多方开拓液氦储罐的采购渠道,储罐数量稳步增加。 据公司公告,公司计划 2023 年进口氦罐 12 个,截止 2023 年 9 月 25 日,已到位 9个,23H1 氦气销售额约为 5000 万。公司氦气资源除充分保障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等泛半导体客户需求外,也在积极渗透医疗及工业客户。 坚定纵横发展战略,持续看好大宗气体未来增长。公司具备领先同业的高效运维管理 能力,在苏州区域实现高市占率的同时仍可实现高增速增长,据公司公众号,截至 2023年 12 月 18 日,公司吴江分公司 2023 年未税销售超过 1 亿元,同比增长 43%,超额实现年度既定目标,且瓶装气销售也突破百万瓶,创历史新高。苏州区域的成功基因使公司坚定推进从苏州向异地扩张的横向战略布局,加速形成区位卡位,公司开拓区域战略:1)以苏州优势区域为中心向外开拓,围绕长三角区域布局;2)聚焦经济体量相对好的区域。据公司公告,2023 年 1 月,公司参股了北京悟空气体有限公司,布局特种气体资源;于 2023 年 3 月设立了金宏气体(启东)有限公司,建设气体充装站项目,设立金宏气体(天津)有限公司,为客户提供气体相关服务,完成了对上海畅和、上海振志及上海医阳的收购,整合上海地区医用销售渠道;2023 年 5 月,设立越南子公司,建设超纯氨生产项目,布局东南亚市场。在特气业务顺利拓展的同时,公司也持续布局大宗气体业务,2023 年公司签署了浙江鸿禧、迈为科技、浙江国康等 5项现场制气项目,累计投产雅安百图、宁波泰睿思、苏州维信等 6 项现场制气项目,伴随苏相空分项目的投产,公司气源自给能力将不断提高。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工业气体民营领军者,坚持贯彻纵横发展战略,在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的双轮驱动下,兼具成长弹性及持续性。考虑到光伏等下游需求的预期变化以及公司电子大宗等项目的投产节奏,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 年归母净 利 分 别 为 3.2/4.0/5.0 ( 前 值 为 3.3/4.1/5.3 ) 亿 元 , 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39.3%/23.8%/26.1%(前值为 43.4%/24.5%/29.7%),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30.1x/24.3x/19.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成本涨幅超预期、需求不及预期、行业新增供给超预期、安全生产、商誉减值、报告使用的资料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广钢气体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27 10.79 -- -- 11.35 5.19%
11.35 5.1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业绩快报,2023年全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4亿元和 3.2亿元,同比分别+19.2%和+35.7%,其中单 Q4预计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8亿元和 0.9亿元,同比分别-6.9%和-21.1%,环比+4.4%和+35.6%。 多个重点项目陆续投产,支撑电子大宗业绩向上。据公司公告,2023年包括晶合集成A3、华星光电 T9、合肥长鑫存储、北京长鑫集电、上海鼎泰匠鑫等多个重点项目陆续供气进入商业化。其中晶合 A3项目于 2023Q2末开始收取费用;合肥长鑫项目于2023Q3开始收费;北京集电于 2023年 10月开始收费;上海鼎泰和华星光电 T9于2023年更早的时间已开始运营收费。展望 2024年,公司将继续迎来其他重要项目包括青岛芯恩、广州粤芯、方正微等电子大宗气体项目也将陆续投产进入商业化,加上2023年商业化项目在 2024年完整财政年度的体现,将对公司 2024年电子大宗业务业绩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带来营收增长。 以电子大宗优势为基,延伸电子特气打造综合型电子气体供应商。1)公司是电子大宗气体内资第一。公司在电子大宗市场凭借先进成熟的运营管理经验和设备技术优势,在 2018-2022年 9月半导体显示&IC 领域新增项目中,中标份额达 25.4%,为全国第一;2023年 1-9月在行业需求同比下滑的环境下,公司中标比例为全国第二,仅次于法液空。2)延伸电子特气,或在客户端具有协同效应。电子大宗与电子特气在下游客户方面具有高度重叠,公司基于国内领先的电子大宗市占率,以及在过去合资时代就开始积累的电子特气业务运营经验和相关专业团队,向电子特气业务延伸。截至 2023年 12月,公司在上海金山化工园区建设电子级高纯氯化氢项目;在内蒙赤峰筹建 3000吨电子级三氟化氮项目;在湖北潜江已开工 120吨六氟丁二烯项目;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拟投合计 3.9亿元建设电子特气项目,计划在 2024年 3月开工建设,于2025年 12月竣工投产,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电子级溴化氢 300吨、高纯氢气 1438吨、高纯氦气 35.71吨、烷类混配气 2万瓶。 预计 2025年氦气运力达到 800-900万方/年,剑指世界 Tier1氦气供应商。1)氦气价格同比下滑,23Q4及 2024年或受到一定影响。据钢联数据,23Q4期间上海和内蒙古市场的管束氦气平均价格分别为 151.7元/m3和 141.2元/m3,同比分别-60.7%和-62.4%,环比分别-19.3%和-17.3%;截至 2024年 2月 24日,上海和内蒙古市场的管束氦气价格分别为 94.0元/m3和 112.0元/m3,同比分别-74.0%和-70.5%。公司氦气业务多会与客户签订长协定价机制,实际销售均价跌价幅度小于市场均价波动幅度,且调价周期具有一定滞后性,但考虑到氦气价格下探幅度较大,或对公司业务产生一定影响。2)公司持续打造资源&运力壁垒。公司 2021年氦气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比例达到 10.1%,为国内最大的内资供应商。公司除林德剥离的气源外,不断自主开拓气源地,预计 2023-2025年自主气源比例分别达 22%/57%/64%。此外,公司是国内极少数实现全供应链设备配套和技术自主可控的内资公司。公司持续自主建设氦气供应链体系,2021年开始陆续购入液氦冷箱,预计 2024/2025年末公司拥有的液氦冷箱数量将分别达到 70多个和 100个。公司在 2024年预计会有约 450万方/年的氦气运力水平,并在 25年会达到 800-900万方/年的运力,届时有望成为全球 Tier1氦气公司。同时,公司“氦气及氦基混合气智能化充装建设”IPO 项目拟投入金额 6.2亿,将建设 100万立方米智能化充装、混配、存储、回收纯化的氦气工厂,建成后将大幅度提高对氦气的保供能力。 投资建议:公司为国内电子大宗气体和氦气的内资领军者,在手订单充裕,成长性强。 考虑到公司重点项目陆续商业化,以及氦气市场价格下滑较为显著等因素,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2/3.8/5.1(前值为 3.0/4.0/5.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5.7%/19.8%/32.3% (前值为 27.6%33.4%/28.3%),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44.1x/36.8x/27.8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成本涨幅超预期、需求不及预期、行业新增供给超预期、安全生产、商誉减值、报告使用的资料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扬杰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06 33.90 -- -- 41.98 23.83%
43.17 27.35%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近日发布《关于回购公司股份进展暨“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截至2024年1月31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2013800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3709%,最高成交价为37.00元/股,最低成交价为33.60元/股,成交总金额为71646152.56元(不含交易费用)。 回购彰显管理层信心,激励提升员工积极性公司于2023年8月18日召开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此次回购相关的议案。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彰显了公司管理层对企业发展的长期信心。议案中提及,此次回购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有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利好公司长期发展。 下游消费&&工业复苏,公司毛利企稳现拐点23Q3公司营收环增近8%,主要系:1)汽车电子、新能源业务持续增长;2)消费&工业需求逐步复苏。由于高毛利汽车电子业务快速增长,叠加消费&工业需求复苏,公司稼动率改善,带动23Q3毛利率环增2.8pcts至32.28%,为22Q4以来首次环增,业绩修复曙光初现。23Q4国内消费电子持续复苏态势——当季智能手机出货量结束了连续10个季度下滑,同比增长1.2%(据IDC数据),首次实现反弹——消费电子复苏有利于公司在23Q4保持23Q3以来的复苏态势。 海外市场去库接近尾声,双品牌战略有利于把握海外需求增长24H1海外市场去库存周期有望接近尾声,后续补库有望释放更多需求。在中国和亚太市场,公司主推“YJ”品牌;在欧美市场,扬杰科技主推“MCC”品牌。MCC有较完善的海外渠道,在海外市场去库结束后的补库周期中有望充分把握需求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预期公司2023-25年营收为55.4/69.4/83.3亿元,归母净利为9.0/11.0/15.0亿元(此前预期2023-25年净利为9.2/12.5/15.8亿元,预测调整主要系2023年功率景气下行持续时间超预期、利润承压),对应PE为21/17/12X,估值性价比显著。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拓展不及预期;景气复苏不及预期;新产品开发、推向市场不及预期。
莱特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2-22 21.33 -- -- 22.80 6.89%
22.80 6.89%
详细
国内 OLED 龙头厂商,一体化布局优势显显著。公司国内 OLED 材料龙头厂商,已具备“OLED 中间体-OLED 升华前材料-OLED 终端材料”一体化生产能力,是国内极少数具备自主专利并实现 OLED 终端材料量产供应的企业之一,公司的客户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和辉光电、天马、信利等 OLED 面板厂商,其产能规模和出货量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OLED 渗透率持续提升, OLED 发光材料国产替代空间显著。OLED 凭借低功耗、高对比度、更快的响应时间、更薄、易折叠等优势在下游细分领域持续发力,在小尺寸领域,手机等下游 OLED 渗透率持续提升; 在中尺寸领域, 苹果 24 年将上市 OLED 版 IPad,华为今年已推出 OLED 屏幕 Pad, Pad 行业有望在苹果、华为等龙头引领下带动 OLED 渗透率快速提升,此外车载、 NB 等领域 OLED 亦有望持续发力。目前中国大陆厂商在 OLED 面板领域已逐步跻身第一梯队,而 OLED 上游核心材料仍主要掌握在海外厂商手中, 2023 年预计全球 OLED 有机发光材料全球市场 17 亿美金,市场空间广阔,后续随着国内 OLED 厂商持续扩产, OLED 材料国产替代在即, OLED 材料由于需要与 OLED 厂商配合创新才能达到更好的发光效果,因此 OLED 材料国产化是OLED 厂商保持创新与竞争力重要一环,国产替代需求强。 坚持自主研发专利领先,产能扩张+新品持续放量打开新成长空间。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Red Prime、 GreeHost 已实现量产并持续迭代,新一代 RP 产品已通过头部客户的验证测试; 新产品 Red Host、 GreePrime 等在客户端验证进展良好, 并与京东方合作研发 Blue Host 材料, 持续推进 OLED 材料国产替代。公司积极进行产能扩充,公司现有产能 3 吨/年,另有 1 吨产能储备, 且公司募投项目筹资 10 亿元建设 OLED 终端材料研发级产业化项目,后续产能充沛,深度受益下游 OLED厂商产能扩充。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3.34 亿元、 6.11 亿元、 10.5亿元,同比增长 19.2%、 83%、 72%,综合毛利率为 55.8%、 60.9%、 64.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93 亿元、 1.84 亿元、 3.31 亿元,同比增长-12%、 98%、 80%,参考可比公司 2023 年平均估值 31.24 倍,考虑到公司专注于高生产壁垒的 OELD 发光材料,同时深度绑定京东方等大客户,自身产能扩张速度快,未来收入有望持续高增,因此整体 PE 高于行业平均公司,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2、新建产能不及预期; 3、客户拓展不及预期;4、技术迭代风险; 5、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
国力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2-19 49.66 -- -- 49.79 0.26%
49.79 0.26%
详细
短期业绩承压,高费用投入保障长期动能。 1)23Q1~Q3:收入4.86亿元,同比+1%,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11%,扣非0.46亿元,同比-17%。毛利率+39%,同比+0.4pcts,净利率11%,同比-2pcts。前三季度研发费用0.52亿元,同比+18%,研发费用率11%,较去年提升3pcts;管理费用0.64亿元,同比+12%,管理费用率13%,较去年提升1pct。 2)23Q3:收入1.97亿元,同比-2%,环比+23%,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11%,环比+41%,扣非0.18亿元,同比-28%,环比+ 13。毛利率+36%,yoy-4pcts,qoq-6pcts,净利率+12%,yoy-1pcts,qoq+2pcts。 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基本持平,利润同比有所下滑,主要是系为保障未来增长,公司加大研发等各项费用投入,叠加可转债利息支出的影响,公司短期业绩承压,看好后续公司半导体和军工业务爆发。 新能源:汽车发力乘用车打开超十倍空间,风光储行业高增。 1)汽车:陶瓷高压直流接触器和接触点组产品,根据我们测算,22年全球52亿元市场。布局近10年,覆盖特斯拉、宁德时代、汇川等优质客户,产业化步伐、技术实力均大陆领先,2020年在大陆商用车市占率50%左右,乘用车仅10%左右,2021年转战乘用车打开超十倍空间。 2)风光储:直流接触器、真空交流接触器用于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等,客户优质,上市后积极发力,提升空间大。 半导体:核心设备零部件,唯一本土厂商,国产替代加速进行。 陶瓷真空电容器及真空继电器,陶瓷真空电容器用于刻蚀、薄膜沉积机台的射频电源匹配器,公司产品性能可直接对标瑞士Comet和日本明电舍,加速国产替代中,现已导入华创、中微等,供不应求。2021年瑞士Comet和日本明电舍真空电容合计营收约55亿元,公司2022年产品营收0.42亿元,替代空间巨大。 军工:国产替代需求爆发,公司有望获得高增。 军品起家、资质齐全,供应陶瓷高压真空继电器、直流接触器等器件,产品用于航空航天、车辆等。受益国防军工行业需求催化,公司在国产化背景下有望获得长期的高速增长。 投资建议:大陆领先的电子真空器件厂商,技术延展性强,下游覆盖新能源、半导体零部件、军工等热门赛道,看好新能源业务份额提升,军工和半导体的接力爆发。此前预计23/24/25年净利润为1.8/2.7/4.0亿元,考虑新能源车下游景气不及预期等,调整23/24/25年净利润为0.9/1.6/2.8亿元,对应PE为53/30/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品进展不及预期
茂莱光学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17 219.00 -- -- 243.92 11.38%
243.92 11.38%
详细
前三季度半导体领域营收增长 47%,是公司收入增长主要来源。 1)23Q1-Q3:营收 3.60亿元,yoy+7%,归母净利润 0.36亿元,yoy-31%,扣非 0.30亿元,yoy-37%,毛利率 51%,同比+3pcts,净利率 10%,yoy-5pct。23Q1-Q3半导体收入 1.27亿元,较同期增长+47%,是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2)23Q3:营收 1.21亿元,yoy-8%,qoq+6%,归母净利润 0.08亿元,yoy-71%,qoq-47%,扣非 0.05亿元,yoy-77%,qoq-55%。毛利率+48%,yoy+3pcts,qoq-7pcts,净利率+6%,yoy-14pcts,环比-6pcts。 3)分下游看:前三季度半导体占比 35.35%,生命科学占比 29.32%,AR/VR 检测占比9.63%,生物识别占比 8.85%,航空航天占比为 5.68%,无人驾驶占比 3.34%,其他占比为 7.83%。23H1半导体占比 34%,半导体占比继续提升。 技术延展性强,下游高附加值、高毛利。拥有镀膜/抛光/胶合等五大技术,技术通用型&延展性强,下游生命科学、半导体、AR/VR 检测等高附加值领域,覆盖 Camtek、KLA、Microsoft、ALIGN、华大智造等优质客户,毛利率 50%显著高于国内同行。目前大陆消费、安防和汽车光学产业已涌现龙头,而在全球工业级精密光学市场,蔡司、尼康、佳能、Newport、Jenoptik、徕卡、奥林巴斯等国际企业占据 70%+份额,2021年公司在全球工业级精密光学市场的占有率约为 2.4%,发展空间广阔。 半导体:核心零部件,助力光刻和量测国产化。量测和光刻机中光学产品是核心零部件。1)量测:公司产品有显微物镜系列、3D 监测镜头等, 22H1Camtek、康宁集团、CYBEROPTICS 贡献超 70%营收,随着大陆前道检测设备产业发展,预计未来国内客户占比将提升。2)光刻机:光源系统、光学镜头、双工作台系统是光刻机三大核心,而在半导体零部件中,光学类零部件技术难度高。公司提供透镜、平片、棱镜等产品,未来有望高增长。 生命科学:基因测序与华大共成长,口腔扫描进入国际龙头。1)基因检测:22H196%的基因检测收入来自华大智造(公司第四大客户),华大智造是大陆基因检测设备龙头,公司为华大智造 6款主要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中的 5款提供基因测序光机引擎模组。 2)口腔扫描:ALIGN 及其装配商 Meopta 贡献 93%收入,公司产品应用于 ALIGN 的 Itero 口内扫描仪,该扫描仪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 ARVR 检测:检测设备是刚需,看好未来长期需求。公司提供光学测试模组以及设备,用于 AR/VR 眼镜的光学性能测试, Meta 和微软占收入 90%,核心技术国际领先。 投资建议:工业级精密光学产业主要受海外垄断,公司是大陆工业级精密光学稀缺标的。随着 IPO 募投产能建设,看好公司继续深耕生命科学、半导体领域,同时发力 ARVR、激光雷达等新兴领域,带来营收和利润的长期稳健增长。此前预计 23/24/25年净利润 0.75/0.97/1.19亿元,考虑生命科学等下游需求疲软,调整 23/24/25年净利润为 0.57/0.78/0.95亿元,PE 估值 217/158/13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建产能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江丰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11-17 63.27 -- -- 65.37 3.32%
65.37 3.32%
详细
Q3营收同环比正增长,毛利率提升明显。 1)23Q1-Q3:收入18.52亿元,同比+10%,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13%,扣非1.40亿元,同比-24%。毛利率29%,同比-1pcts,净利率9%,同比-3pcts。 2)23Q3:收入6.54亿元,同比+9%,环比+3%,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41%,环比-59%,扣非0.42亿元,同比-41%,环比-32%。毛利率30%,同比+1pcts,环比+5pcts,净利率5%,同比-5pcts,环比-9pcts。Q2财务费用-0.36亿元(主要是汇兑收益),Q3为0.01亿元,扣除Q2财务费用影响,Q2扣非为0.26亿元,照此计算,Q2扣非净利率4%,Q3扣非0.42亿元,环比+62%,扣非净利率6%,环比+2pcts。 强化半导体零部件业务,拟收购子公司剩余股权。公司控股芯创科技,此前持股54%,芯创科技主要产品为半导体CVD核心功能零部件,公司公告拟以自有资金1.28亿元收购剩余46%股权。 靶材:全球第二,积极进行原材料国产替代。半导体靶材全球第二,大陆第一。产品得到国际一流客户认可,铝钛钽靶发展多年,铜靶正在客户端逐步上量,铜靶正在客户端逐步上量。钽环件、铜锰合金靶材制造难度高,目前只有江丰及头部跨国企业掌握核心技术,近年来随着高端芯片需求的增长,钽靶及环件、铜锰合金靶材的需求大幅增长,全球供应紧张。公司通过参股公司、实施募投项目逐步布局上游原材料,目前已实现部分原材料国产替代,毛利率有望继续修复。 半导体零部件:毛利率修复,发展空间广阔。公司产品包括设备制造零部件和工艺消耗零部件,包括PVD/CVD/刻蚀机用零部件和CMP相关零部件,材料包括金属类(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和非金属类(陶瓷、石英、硅、高分子材料)。公司与国内设备厂联合攻关、形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份额持续增长,抢占国产替代先机,形成沈阳、余姚、上海三大产能基地。22年大陆半导体零部件市场1141亿元,市场被美日垄断,国产化率低,公司将有效支撑大陆替代需求。 布局三代半封测材料覆铜陶瓷基板,解决卡脖子难题。新设子公司江丰同芯,切入覆铜陶瓷基板领域,用于功率半导体器件模块封装,下游新能源汽车、通讯等终端。目前已搭建完成国内首条具备世界先进水平三代半导体材料生产线,规划建设国产化覆铜陶瓷基板大型生产基地,产品已初步获得市场认可。根据QYRearch,19年全球覆铜陶瓷基板市场达13亿元,预计26年将达到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该材料供应常年被欧美及日韩等外企垄断,如美国Rogers和韩国KCC占据全球70%+份额。 投资建议:公司是大陆靶材绝对龙头,叠加零部件打开超十倍成长空间,将有望充分受益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及国产替代机遇,同时兼备稀缺性和成长性。此前预计23/24/25年利润为3.8/5.6/7.9亿元,考虑周期下行等因素,调整23/24/25年利润为2.3/3.0/4.2亿元,PE估值76/57/4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零部件业务进展不及预期、靶材上游原材料自制进展不及预期、靶材扩产进度不及预期、金属原材料涨价风险、公司业务海外占比高的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偏差的风险、所依据的信息滞后的风险
彤程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3-11-10 38.61 -- -- 38.52 -0.23%
38.52 -0.2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上海年产1.1万吨光刻胶、平板显示光刻胶及2万吨相关配套试剂项目工程阶段已竣工,目前已逐步进入试生产阶段。 上海光刻胶工厂已竣工,上海光刻胶工厂已竣工,KrF/ArF产能有望释放。产能有望释放。目前彤程电子上海光刻胶工厂已逐步进入试生产阶段,其中半导体光刻胶将形成1000吨/年的产能,主要包括年产300/400吨ArF及KrF光刻胶量产产线,通过采用超高纯PFA(涂层)设备、引入高精度物料流量控制系统、配以自研的高精度高效率光刻过滤系统,可以实现ppt级金属杂质及0.1um级别的颗粒管控,具备不同配方先进制程光刻胶的生产能力。 全面布局半导体光刻胶,有望引领国产替代浪潮。1)g/i线:目前公司G线光刻胶已占据国内较大份额;I线光刻胶已广泛应用于国内6"、8"、12"集成电路产线,涵盖14nm及以上工艺;2)KrF:KrF光刻胶量产品种达20种以上,稳定供应国内头部芯片制造商;3)ArF:公司已经完成ArF光刻胶部分型号的开发,首批ArF光刻胶的各项出货指标能对标国际光刻胶大厂产品,已具备量产能力,目前处于量产前的光刻工艺测试及产品验证阶段,满足国内先进制程光刻胶的部分需求。 大陆光刻胶市场快速增长,看好中高端光刻胶国产替代。根据SEMI,2022年全球光刻胶市场规模达26.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82%。其中中国大陆市场依旧保持着全球最快的增速,达到5.9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0.47%。根据TECHCET,2021年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中,KrF和ArF(包括immersion)光刻胶占比分别达到34.7%和48.1%,但其相对应的国产化率分别不到5%和1%,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半导体光刻胶龙头,受益于各业务高景气,以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高增长,预计公司23-25年净利润分别为4.30/5.24/6.24亿元,对应PE51.3/42.2/35.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验证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
杰华特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10 37.97 -- -- 37.47 -1.32%
37.47 -1.32%
详细
事件:10 月 27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三季报。1)2023 年前三季度:收入 10.0 亿元,同比-3.4%,归母净利润-3.6 亿元,同比转亏,毛利率 28.74%,同比-11.97pct;2)2023 第三季度:收入 3.55 亿元,环比+2.2%,同比+5.0%;毛利率 30.6%,环比-7.1pct,同比-14.2pct;归母净利润-1.73 亿元,同比由盈转亏,环比亏损幅度有所扩大,主要系毛利率环比下降、股份支付和存货跌价影响;三季度末存货 9.1 亿元,相比二季度末下降 1.8%。 Q3 消费类市场表现较好,其收入占比提升影响综合毛利率。公司目前主要下游应用包括消费电子、通讯与计算、工业和汽车等,2023 年三季度各领域收入占比如下:消费类约 40%,通讯和计算约 40%,工业和汽车约 15%,其他约 5%。由于消费类市场相比其他下游领域复苏较早,三季度收入占比环比二季度增幅较大,而消费类市场毛利率较低,导致公司三季度综合毛利率承压。公司将持续关注成本端,通过自身的技术迭代以及与上游供应链洽谈尽可能降低成本,逐步改善毛利率。 高研发投入、存货跌价、股份支付等致使盈利能力暂时承压。除收入结构变化影响综合毛利率,研发投入、存货跌价、股份支付等亦对公司净利润造成一定影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 1.54 亿元,同比增长 97.1%,环比增长 12.2%,三季研发费用率 43.4%,同比+20.3pct,环比+3.9pct,公司研发投入持续高增长;三季公司资产减值损失 3191万元,规模环比缩小;股份支付方面,公司上半年推出股权激励计划,6 月 26 日正式首次授予,根据相关公告,2023 年预计摊销股份支付费用 8418 万元。 关注 PC 和服务器市场未来机遇。以 PC 和服务器为代表的高性能计算领域,在 AI 时代有着广阔市场前景,公司在相关产品的布局国内领先。在 PC 市场,公司能够提供完整的 PC 电源方案,包括 DC-DC、功率开关、CPU 电源等,目前已进入各大知名终端品牌的供应链体系;目前公司推出的 30A~70A 多款 DrMOS 已经实现量产,主要应用于 PC 和服务器,更多产品在客户验证或开发阶段;推出的 6 相、8 相等多相控制器已经量产,更多产品在客户验证或开发中。 投资建议:考虑到目前半导体行业处于下行周期和模拟 IC 国内竞争趋紧,公司短期业绩承压,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4.49、-0.96、2.40 亿元(此前为-2.65、0.62、2.78 亿元),2023/11/3 日收盘价对应 PE 为-34、-158、63 倍,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分别为-3.65、0.29、3.06 亿元,2023/11/3收盘价对应剔除股份影响后的 PE 为-42、527、50 倍。考虑到公司虚拟 IDM 模式在国内模拟 IC 生态中的独特卡位,我们看好公司大电流 DC-DC、BMS 为代表的众多新产品的未来增长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下游景气度修复不及预期;新产品导入进度不及预期
芯源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09 150.05 -- -- 168.88 12.55%
168.88 12.55%
详细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三季度营收 5.11亿,yoy+30.2%、qoq+25.6%;归母净利润 0.85亿,yoy+14.9%、qoq+21.4%;扣非归母净利润 0.78亿,yoy+133.9%、qoq+66.0%;毛利率 41.12%,yoy+1.06pcts、qoq-1.00pcts。Q3季末合同负债 3.59亿,环比 Q2季末减少 1.07亿。 Q3营收&利润稳步增长Q3公司营收环比增长系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收入规模持续增长。从费用端来看,Q3销售费用率环比下降 1.4pct,管理费用率环比下降 4.2pct,研发费用率环比下降 1.5pct,主要系规模效应。同时,公司 Q3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 339万元,较 Q2的 2360万元大幅减少,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 Q3归母净利润环比增加 66%。 各项新产品进入客户端验证,24年订单有望加速增长1)28nm 涂胶显影设备在客户端导入进展良好:浸没式涂胶显影机已于 22Q4在客户端完成验证,各项实测数据表现良好,获得了下游客户认可,目前浸没式涂胶显影机在下游客户的导入进展良好。技术上:23H1公司在浸没式高产能涂胶显影机平台架构及内部腔体单元上进行了优化,掌握了全新的热盘快速降温技术,大幅缩短降温时间+提升热盘处理效率,带来整机产能的提升。由于国内前道涂胶显影设备市场国产化率较低,替代空间大,随着公司产品的不断成熟,其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2)前道清洗设备:23H1前道物理清洗机需求旺盛,产品已成为国内逻辑、功率器件厂商主流产品。公司新一代高产能物理清洗机也将进入客户端验证,可满足存储客户对产能的高指标要求,未来有望打开新的市场空间。化学清洗机正在公司内部进行测试,客户端需求已确认,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3)后道封装设备:公司与国内领先的 chiplet 厂商、SiC 厂商保持了深度合作关系,24H1行业景气有望复苏,有望带动先进封装设备需求复苏。此外,临时键合机、解键合机均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有望受益于 chiplet 的发展带来增量需求。 临港厂区进展顺利,为营收高增提供产能保障公司目前拥有沈阳两个厂区+上海临港厂区,其中沈阳老厂区生产后道、小尺寸领域设备; 新厂区生产前道 Track、物理清洗机。上海临港厂区生产基地已于 23年 1月顺利封顶。项目达产后生产前道 ArF 涂胶显影机、浸没式涂胶显影机、单片化学清洗机等设备。总体来看,公司预计在 2024年能达到 40-50亿的产能,为营收增长提供产能保障。 投资建议公司多款新品处于验证中,未来有望持续放量,结合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我们调整公司 2023/24/25年收入至 18.2/26.8/35.9亿元(23/24/25年原预测为 20.3/28.5/41.7亿元),23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率同比增加 2.3pct,盈利水平提升,因此我们调整归母净利为 3.1/4.0/5.7亿元(23/24/25年原预测为 2.8/4.0/5.8亿元),对应 PE 为 67/52/36倍。公司作为国产涂胶显影设备龙头,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巩固。我们维持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景气不及预期,研发验证不及预期,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希荻微 计算机行业 2023-11-09 18.78 -- -- 21.00 11.82%
21.00 11.82%
详细
要点 事件:10 月 31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第三季度报告:1)2023 第三季度:Q3 收入2.22亿元,同比+36.5%,环比+62.4%,涨幅较大;毛利率 25.3%,环比+2.4pct;归母净利润-2397 万元,根据合作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由韩国动运向公司提供音圈马达驱动芯片产品生产和供应服务,过渡期间的合作模式导致公司整体业务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后续随着相关产品转至自有供应链,毛利率有较大反弹空间;存货2.37 亿元,环比-0.9%,公司整体库存处于安全线范围内;2)2023 前三季度:收入3.99 亿元,同比-14.88%,归母净利润 1613 万元,同比-37.95%,扣非归母净利润-1.15 亿元,同比-833.07%。 需求回暖+新品拉动,收入继续环比大幅增长。公司 23Q3 收入环比大增 62.4%,继Q2 之后环比持续大幅增长,一方面系消费电子下游库存去化,以及各手机大厂发布新机刺激,行业需求逐步回暖,公司新老产品持续出货,另一方面系自 2023 年 Q2起,公司音圈马达驱动芯片新产品线的自动对焦、光学防抖系列产品不断放量。之后两个季度为消费电子传统淡季,但目前行业淡旺季特征不太明显,且三星等大厂预计在 2024 年春季或将有新机发布,由于目前消费电子库存较低,年底节假日日集中,考虑到提前备货需求,预计今年有望呈现淡季不淡。 音圈马达驱动芯片产品线高速成长,毛利率回归在即。AF 自动对焦芯片受益自动对焦渗透率提升和可变光圈等新应用,OIS 光学防抖芯片受益高端潜望渗透率提升和分立 OIS 下沉,公司音圈马达驱动芯片产品线持续高增长,但受到与韩国动运过渡期间合作模式的影响,目前该产品线毛利率相对较低,但 VCM 开环、闭环驱动芯片和OIS光学防抖芯片等产品正常毛利率显著高于公司当前相关业务毛利率,后续随着合作模式的调整,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望快速回升;除此以外,伴随着晶圆等上游成本下降,公司毛利率亦有望逐步向上。 多品类布局,增长点众多: 1)主芯片平台:针对 CPU, GPU, DDR 的 DC-DC 电源芯片已累计出货上亿颗,为业界高度认可;已开始为国内一线品牌客户进行多相 BUCK 的定制开发;SIM 卡电平转换芯片已进入国际手机平台厂商参考设计并量产出货;开发系列电平转换芯片来支持I2C, I3C, eSIM, SPI, UART 等应用;拥有完整系列的低功耗 DCDC 产品线; 2)汽车业务:超 20 款车规产品在研,可送样/量产产品超 10 款,40V 高低边产品系列和高压/高 PSRR LDO 产品系列在超 10 家汽车客户送样测试中,已取得部分订单,日本品牌客户开始量产出货; 3)手机快充芯片:电荷泵 2:1方案大量出货,服务主流手机平台;已经为海外一线品牌手机客户提供 4:1 的解决方案;将为国内一线品牌手机客户提供新一代更高效率的4:1 的解决方案。 投资建议:公司 Q3 继续环比向好,除消费电子外,公司在汽车、计算、通讯等领域有序布局,多款芯片持续送样和试制,各产品管线研发进展顺利,持续看好公司长期 成长性。由于过渡期间与韩国动运的合作模式暂时影响综合毛利率,进而影响了利润的短期增速,预计公司 2023-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0.15/0.55/1.97 亿元(此前预测2023/2024 分别为 0.46/0.55/1.22 亿元),2023/11/7 收盘价对应 PE 为 521/140/3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下游景气度修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宏观环境及汇率波动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4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