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邱世梁

浙商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230520050001曾任职:广发证券、中国银河证券、国金证券、新时代证券...>>

20日
短线
13.33%
(第510名)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4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罗博特科 机械行业 2022-12-07 51.68 -- -- 62.99 21.88%
66.66 28.99%
详细
事件:12 月2 日晚间,公司官方公众号发布新疆建投蔚来科技及新疆丝路新能源高管一行莅临参访公司。 新疆建投蔚来科技、新疆丝路新能源高管参访公司,探讨异质结电池行业发展据公司官方公众号,12 月1 日,新疆建投蔚来科技、新疆丝路新能源高管参访公司,双方围绕异质结电池产业化技术路线发展、市场竞争和发展空间等话题展开探讨。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丝路新能源于2022 年4月光伏项目招标年产2.35GW 异质结光伏电池及2GW 组件生产线项目(EPC),中国电建集团中标。 铜电镀项目正积极推进,公司有望成为电池工艺设备新进入者公司在光伏电池片自动化设备领域布局领先,具备PERC、TOPCon、HJT 整线自动化能力的同时,具备铜电镀异质结量产化应用技术基础,未来有望成为电池工艺设备新进入者。根据11 月公司公告,铜电镀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预计12月将在合作客户端逐步完成铜电镀设备的样机配套并安排在客户现场进行测试。 受益于TOPcon 电池片大扩产,主业光伏自动化设备盈利能力有望提升目前TOPCon 电池脱颖而出,行业已有近40GW TOPCon 电池投产。晶科、天合、中来、晶澳、通威、上机、钧达等均有不同规模扩产计划,预计2022 年TOPCon 电池扩产有望超过80GW,2023-2025 年年均扩产有望超200GW。公司作为国内光伏自动化龙头,积极布局TOPCon 相关领域技术创新,受益TOPCon电池片大扩产,公司中报披露在手订单金额约10.7 亿元,同比大幅度增长,近期获天合1.13 亿订单,预计2023 年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将提升。 展望未来:“新能源+泛半导体”双主业发展,未来市值存在较大向上空间1)ficonTEC:受疫情等因素技术性原因终止,后续将在时机成熟、各方面条件具备后,再行重启重组,预计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估值;2)光伏工艺设备:2023 年HJT 有望与PERC 电池成本打平,相关HJT 工艺设备市场空间有望迅速打开;3)泛半导体工艺设备:产品可对比芯源微、盛美上海;综合来看,预计未来公司总市值仍存在较大向上空间。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1.3/2.3 亿元,2023-2024 年同比增长187%/81%,对应PE 129/45/25X。公司作为高端自动化设备龙头,未来新能源、泛半导体有望双轮驱动业绩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新技术拓展不及预期;2)疫情影响订单交付
华铁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2-12-05 4.05 -- -- 4.14 2.22%
4.50 11.11%
详细
事件:公司新聘任总经理韩文麟先生、副总经理初红权先生。 新聘任总经理现负责公司大部分成长性业务,公司成长确定性有望增强董事会聘任韩文麟先生为公司董事、总经理。韩总现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全资子公司山东嘉泰的董事长、多家子公司高管,是高铁座椅、成长性较强业务板块——新能源汽车座椅、高铁座椅智慧屏、国产大飞机零部件的主要负责人。 韩总在新业务的拓展方面拥有丰富的管理和运营经验,此次公司总经理人选的变动,表明公司坚定不移推动高铁后市场(高铁座椅智慧屏)、高铁零部件向其他领域延伸(新能源汽车座椅、国产大飞机零部件)的决心。 与凯兰航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国产大飞机零部件国产替代凯兰航空为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中航材在民航维修与制造领域的发展平台,业务涵盖机轮刹车全产业链保障服务。公司主业涉及高铁动车闸片等耗材,均可以按照航空器的标准进行设计开发与生产制造。公司进入民用航空零部件维保领域并推动在国产大飞机零部件领域的国产替代。 与麦格纳宏立成立合资公司,合作发展新能源汽车座椅业务标志公司由高铁座椅核心供应商延伸切入到新能源汽车智能座椅市场,彰显公司较强的产品下游市场延展能力。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嘉泰与麦格纳子公司麦格纳宏立将成立合资公司(山东嘉泰持股50.1%,麦格纳宏立持股49.9%),为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提供业内领先的座椅总成系统解决方案,全面发展新能源汽车座椅业务。根据此前深度报告,预测2025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座椅市场规模将达到840亿元,未来4年行业复合增速达18%。 与国铁吉讯联合开发高铁座椅智慧屏,后市场业务成长空间将打开全资子公司山东嘉泰与国铁吉讯签署《动车组座椅智慧屏项目联合开发协议》,后者为国铁集团控股的动车组Wi-Fi平台建设及经营商。据此前报告,预计2023-2025年高铁动车组座椅智慧屏的年收入(市场规模)将达11/27/43亿元。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2/4.78/6.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13%/28%,对应的PE分别为15/13/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后市场、乘用车座椅等非轨交领域市场开拓不及预期;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集中度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中航西飞 交运设备行业 2022-12-02 26.80 -- -- 27.40 2.24%
28.36 5.82%
详细
公司一期股权激励出台,以13.45元向不超过261名对象授予1639.5万股事件:(1)公司发布一期股权激励,拟向不超过261名激励对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授予1639.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9%,授予价格13.45元/股,为公告前20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50%。实施本激励计划公司应确认的总摊销费用为1.7亿元,将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中按照解除限售比例进行分期确认,且在经营性损益中列支。 解锁条件:本次激励分三期解锁,解锁条件为2023-2025年净资产现金回报率EOE分别不低于11.5%/12%/12.5%;同时以2021年为基数,2023-2025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速不低于15%,且不低于对标企业75分位水平,每年ΔEVA大于0。 公司选取中航沈飞、航发控制等22家与公司主营业务类似领域相关资产规模相近的国防上市公司作为对标企业。 (2)公司发布2023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公告,预计2023年度关联交易总金额为231.35亿元,同比2022年度关联交易预计额增长27%;(3)中国民航局向商飞公司颁发C919大飞机生产许可证,标志着C919大飞机向产业化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 点评:(1)首次股权激励落地,标志着公司经营业绩有望迈入长期改善轨道,实施长期股权激励计划有助于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有效结合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促进业绩持续快速提升;2021年公司净利率2%,预期十四五末期将有显著改善。公司作为航空工业集团下属军用运输机、轰炸机、大飞机上市平台,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背景下,股权激励推进将在集团内部起到示范作用,集团下属其他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后续有望加速;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及产业链最下游主机厂,股权激励落地及业绩稳健释放也利好行业整体市场化发展。 (2)公司2023年度关联交易预计额同比显著上涨,进一步印证公司业绩订单持续向好;公司多款产品在我国空军装备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未来以运20为通用型平台飞机的运油20及其他特种机型有望放量,同时公司作为C919大飞机机体结构重要制造商,C919大飞机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预计为公司带来民品订单增长,后期公司多款产品有望带来收入、利润双提升。 预计未来3年业绩复合增速39%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10.1/14.9/19.4亿,同比增长54%/48%/31%,复合增速达39%,PE为73/50/38倍。随股权激励落地,公司2023年有望迎业绩拐点,持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产品交付进度不及预期;2)关键型号研制进展不及预期。
华铁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2-12-02 4.05 -- -- 4.14 2.22%
4.50 11.11%
详细
事件: 公司新聘任总经理韩文麟先生、副总经理初红权先生。 新聘任总经理现负责公司大部分成长性业务,公司成长确定性有望增强 董事会聘任韩文麟先生为公司董事、总经理。韩总现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全资子公司山东嘉泰的董事长、多家子公司高管,是高铁座椅、成长性较强业务板块--新能源汽车座椅、高铁座椅智慧屏、国产大飞机零部件的主要负责人。 韩总在新业务的拓展方面拥有丰富的管理和运营经验,此次公司总经理人选的变动,表明公司坚定不移推动高铁后市场(高铁座椅智慧屏)、高铁零部件向其他领域延伸(新能源汽车座椅、国产大飞机零部件)的决心。 与凯兰航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国产大飞机零部件国产替代 凯兰航空为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中航材在民航维修与制 造领域的发展平台,业务涵盖机轮刹车全产业链保障服务。公司主业涉及高铁动 车闸片等耗材,均可以按照航空器的标 准进行设计开发与生产制造。公司进入民用航空零部件维保领域并推动在国产大飞机零部件领域的国产替代。 与麦格纳宏立成立合资公司,合作发展新能源汽车座椅业务 标志公司由高铁座椅核心供应商延伸切入到新能源汽车智能座椅市场,彰显公司较强的产品下游市场延展能力。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嘉泰与麦格纳子公司麦格纳宏立将成立合资公司(山东嘉泰持股 50.1%,麦格纳宏立持股 49.9%),为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提供业内领先的座椅总成系统解决方案,全面发展新能源汽车座椅业务。根据此前深度报告,预测 2025 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座椅市场规模将达到 840 亿元,未来 4 年行业复合增速达 18%。 与国铁吉讯联合开发高铁座椅智慧屏,后市场业务成长空间将打开 全资子公司山东嘉泰与国铁吉讯签署《动车组座椅智慧屏项目联合开发协议》,后者为国铁集团控股的动车组 Wi-Fi 平台建设及经营商。据此前报告,预计 2023-2025年高铁动车组座椅智慧屏的年收入(市场规模)将达 11/27/43 亿元。 盈利预测及估值 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22/4.78/6.10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7%/13%/28%,对应的 PE 分别为15/13/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风险;后市场、乘用车座椅等非轨交领域市场开拓不及预期;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集中度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中航沈飞 航空运输行业 2022-12-01 65.28 -- -- 62.39 -4.43%
62.39 -4.43%
详细
公司二期股权激励出台,以32.08元向不超过226名对象授予981.5万股事件:公司发布二期股权激励,拟向不超过226名激励对象授予98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本次激励授予价格为32.08元/股,为公告前一交易日(22年11月28日)交易均价的50%。实施激励预计应确认管理费用3.20亿元,应于授予日至限制性股票全部解锁期间计入损益并摊销。 考核标准:授予要求(1)前一会计年度ROE不低于13.0%;(2)前一会计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不低于11.0%;(3)前一会计年度△EVA大于集团考核目标,且大于0。后期共分三期解锁,条件为(1)前一会计年度ROE分别不低于14.2%/14.5%/14.8%;(2)前一会计年度相对于2021年的净利润CAGR均不低于15%;(3)各解锁期前一会计年度△EVA大于集团考核目标,且大于0;公司选取中航西飞、中直股份、航发动力、中国船舶等12家主机厂作为对标企业,上述授予目标中ROE及净利润同比增速均不低于对标企业50分位值,解锁目标中ROE及净利润CAGR均不低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 点评:相较于一期股权激励,二期在人员数量等都有显著增加(一期仅92人)、二期股权激励草案及长期股权激励计划有助于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有效结合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促进业绩持续快速提升。公司作为中航工业集团下属重要歼击机上市平台,股权激励推进将在集团内部起到示范作用,集团下属其他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后续有望加速;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及产业链最下游主机厂,股权激励落地及业绩稳健释放也利好行业整体市场化发展。 我国军机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多因素助推公司业绩向上1)“百年未有大变局”下,军机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公司多款产品在我国空军、海军装备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公司主战型号产品为当前我国最先进重型多功能歼击机,在“四代装备为骨干、三代装备为主体”的空军装备体系中不可或缺;其余舰载机、隐身战机等应用空间广阔。预计公司将在“十四五”航空装备放量中显著受益。鹘鹰隐身歼击机具广阔外贸潜力。 2)公司是最早开展股权激励的国防主机厂,随着二期股权激励下达,后续在“规模效应/小核心大协作/定价改革/大订单+大额预付”等催化之下,公司收入及业绩释放有望双提升。 预计未来3年业绩复合增速近30%预计2022-2024归母净利22.1/28.7/36.1亿元,同比增长30%/30%/26%,复合增速28%,PE为57/44/35倍。持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军品交付确认不及预期;2)关键型号研制进展不及预期。
中航西飞 交运设备行业 2022-12-01 27.37 -- -- 27.40 0.11%
28.36 3.62%
详细
公司一期股权激励出台,以13.45元向不超过261名对象授予1639.5万股 事件:(1)公司发布一期股权激励,拟向不超过261名激励对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授予1639.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9%,授予价格13.45元/股,为公告前20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50%。实施本激励计划公司应确认的总摊销费用为1.7亿元,将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中按照解除限售比例进行分期确认,且在经营性损益中列支。 解锁条件:本次激励分三期解锁,解锁条件为2023-2025年净资产现金回报率EOE分别不低于11.5%/12%/12.5%;同时以2021年为基数,2023-2025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速不低于15%,且不低于对标企业75分位水平,每年ΔEVA大于0。公司选取中航沈飞、航发控制等22家与公司主营业务类似领域相关资产规模相近的国防上市公司作为对标企业。 (2)公司发布2023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公告,预计2023年度关联交易总金额为231.35亿元,同比2022年度关联交易预计额增长27%; (3)中国民航局向商飞公司颁发C919大飞机生产许可证,标志着C919大飞机向产业化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 点评:(1)首次股权激励落地,标志着公司经营业绩有望迈入长期改善轨道,实施长期股权激励计划有助于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有效结合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促进业绩持续快速提升;2021年公司净利率2%,预期十四五末期将有显著改善。公司作为航空工业集团下属军用运输机、轰炸机、大飞机上市平台,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背景下,股权激励推进将在集团内部起到示范作用,集团下属其他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后续有望加速;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及产业链最下游主机厂,股权激励落地及业绩稳健释放也利好行业整体市场化发展。 (2)公司2023年度关联交易预计额同比显著上涨,进一步印证公司业绩订单持续向好;公司多款产品在我国空军装备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未来以运20为通用型平台飞机的运油20及其他特种机型有望放量,同时公司作为C919大飞机机体结构重要制造商,C919大飞机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预计为公司带来民品订单增长,后期公司多款产品有望带来收入、利润双提升。 预计未来3年业绩复合增速39% 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10.1/14.9/19.4亿,同比增长54%/48%/31%,复合增速达39%,PE为73/50/38倍。随股权激励落地,公司2023年有望迎业绩拐点,持续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产品交付进度不及预期;2)关键型号研制进展不及预期。
中直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2-12-01 48.00 -- -- 49.75 3.65%
51.05 6.35%
详细
公司为中国直升机行业龙头,未来订单预期乐观,业绩有望重回成长通道。公司是国内直升机领军企业,产品型谱全、研发实力强、生产规模大,已形成“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产品格局。公司未来有望受益于(1)内生:陆军航空兵及海空军直升机装备建设加快,公司产品下游需求旺盛,直20系列有望迎来大额订单下达及定价机制改善带来的利润率提升,实现业绩快速放量;(2)外延:直升机总装资产未来有望整合,公司直升机主机厂地位进一步巩固。 军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直20有望填补10吨级国产军用直升机装备需求。1)总体保有量低,直升机是我军装备短板,数量、结构均与美军相差较大。根据《WorldAirForces2023》数据显示,我国军用直升机数量仅为美国1/6,提升空间大;2)重型直升机少,我国10吨级军用直升机与美军同级别军用直升机存在至少3000架数量差距;3)航空装备进入“三20”时代,直20具有强大环境适应性、可通过改装快速适应不同任务;4)军机采购预期向好,随着国内其他主机厂大额订单下达,军用直升机订单后期有望兑现,公司以直20为代表的10吨级军用直升机订单未来存在量价齐升预期;5)航展亮点,珠海航展陆军航空兵首次派出现役直升机直20、直8L和直10参展,军机装备更新换代有望推进。 资产整合:5月27日,国资委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明确央企上市公司作用,着力打造旗舰龙头、专业领航上市公司;集团下属中航科工、中直股份涉及同类直升机制造业务,未来直升机总装资产有望整合,打开公司长期发展天花板,直升机主机厂地位进一步巩固。 民用:中长期民用直升机市场潜力大。根据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预测,预计到2025年我国民用直升机将达到1874架,到2040年将超过1万架;目前国内市场民用直升机主要以进口机型为主,国产民用直升机市占率仅5%,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公司重点产品AC352是国内首款按新修订CCAR29R2适航规章完成设计、试验、研制的直升机,具备了进入国内民用市场的条件,填补了我国民用直升机谱系空白,未来有望在民用直升机领域持续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今年以来行业回调较多,公司目前股价/市值处于相对底部,安全边际高。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0.8/10.2/14.3亿,2023、2024年同比增长1161%/39%,PE27/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用直升机订单不及预期、民用直升机系列化进度不及预期等风险。
矩子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2-11-30 21.98 -- -- 22.15 0.77%
25.68 16.83%
详细
向实控人定增5 亿元,增强资金实力;彰显对公司长期发展信心10 月26 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向实控人杨勇定向增发不少于5 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本次发行价格14.8 元/股,锁定期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 个月。本次发行后实控人持股比例将由31.18%上升至39.1%,彰显其对公司长期发展向好信心。本次增发有助于巩固行业地位,满足业务增长需求;支持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及持续产品研发;稳固公司股权结构,提升公司控制权稳定性。 公司主营机器视觉设备、控制线缆组件,2021 年营收占比分别约47%、36%公司主营机器视觉设备、控制线缆组件和控制单元及设备,2021 年营收占比分别约46%、36%、15%,毛利率分别约47%、21%、22%。2016-2021 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20%、18%;综合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维持在33%、16%以上,研发费用率保持在5.9%以上。 国内中高端AOI 检测设备龙头,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国内中高端AOI 检测设备龙头,3D 技术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已达到或超越海外龙头水平,国产替代进展正加速。目前公司已成为苹果、华为、小米、OPPO、VIVO、比亚迪、京东方等知名企业或其代工厂商的重要供应商。 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181 亿元,2021-2025 年复合增速约23%根据公告,2018-2021 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由102 亿元增长至181 亿元,CAGR 约21%。随着新基建投资增加、制造业自动化推进等因素,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2025 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约415 亿元,2021-2025年CAGR 约23% 品类扩展、产品迭代、应用领域拓展,助力公司业绩高速增长(1)品类扩展:公司陆续推出四款产品3D-SPI、3D-AOI、MiniLED-AOI 及FPCAOI等覆盖2D+3D 的检测设备。同时,公司推出镭雕机、点雕机等生产设备,产品矩阵持续扩展。具体来说:①3D-AOI:近两年所推拳头产品,已获行业标杆客户认可,在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收入增速较快;②Mini LED-AOI:可实现Mini LED 背光工艺流程中多个工序环节的外观缺陷检测。2022H1 已批量供货,未来随着Mini LED 在更多厂商放量,公司将优先受益;③半导体AOI:应用于晶圆外观及封装环节检测,2022 年以来公司积极开拓晶圆及封装厂客户,已通过评估并实现交付,2023 年有望实现小批量采购。(2)产品迭代:公司持续进行产品更新迭代,2022H1 紧贴市场需求,开发更大屏幕 Mini LED 背光检测设备,在大屏幕检测领域实现高速、高效、高精度检测,实现产品性能领先。(3)应用场景拓展:公司积极布局半导体、医药、新能源与纺织等行业,在研产品众多。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1.7、2.5 亿元,同比增长16%、50%、43%,CAGR=46%。 对应 P/E 47/31/22X。维持公司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新产品开发进程不及预期;2)下游客户拓展进程低于预期。
中直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2-11-30 48.00 -- -- 49.75 3.65%
51.05 6.35%
详细
公司为中国直升机行业龙头,未来订单预期乐观,业绩有望重回成长通道。公司是国内直升机领军企业,产品型谱全、研发实力强、生产规模大,已形成“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产品格局。公司未来有望受益于(1)内生:陆军航空兵及海空军直升机装备建设加快,公司产品下游需求旺盛,直20系列有望迎来大额订单下达及定价机制改善带来的利润率提升,实现业绩快速放量;(2)外延:直升机总装资产未来有望整合,公司直升机主机厂地位进一步巩固。 军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直20有望填补10吨级国产军用直升机装备需求。1)总体保有量低,直升机是我军装备短板,数量、结构均与美军相差较大。根据《World Air Forces 2023》数据显示,我国军用直升机数量仅为美国1/6,提升空间大;2)重型直升机少,我国10吨级军用直升机与美军同级别军用直升机存在至少3000架数量差距;3)航空装备进入“三20”时代,直20具有强大环境适应性、可通过改装快速适应不同任务;4)军机采购预期向好,随着国内其他主机厂大额订单下达,军用直升机订单后期有望兑现,公司以直20为代表的10吨级军用直升机订单未来存在量价齐升预期;5)航展亮点,珠海航展陆军航空兵首次派出现役直升机直20、直8L和直10参展,军机装备更新换代有望推进。 资产整合:5月27日,国资委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明确央企上市公司作用,着力打造旗舰龙头、专业领航上市公司;集团下属中航科工、中直股份涉及同类直升机制造业务,未来直升机总装资产有望整合,打开公司长期发展天花板,直升机主机厂地位进一步巩固。 民用:中长期民用直升机市场潜力大。根据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预测,预计到2025年我国民用直升机将达到1874架,到2040年将超过1万架;目前国内市场民用直升机主要以进口机型为主,国产民用直升机市占率仅5%,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公司重点产品AC352是国内首款按新修订CCAR29R2适航规章完成设计、试验、研制的直升机,具备了进入国内民用市场的条件,填补了我国民用直升机谱系空白,未来有望在民用直升机领域持续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今年以来行业回调较多,公司目前股价/市值处于相对底部,安全边际高。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0.8/10.2/14.3亿,2023、2024年同比增长1161%/39%,PE27/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用直升机订单不及预期、民用直升机系列化进度不及预期等风险。
中国船舶 交运设备行业 2022-11-29 25.30 -- -- 25.50 0.79%
27.67 9.37%
详细
40000立方米中型液化石油气船(MGC)顺利下水,高端船型实现零突破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新闻显示,全资子公司江南造船生产的4万立方米中型液化石油气船(MGC)顺利下水。该船货舱布置3个独立全冷式A型液罐,除可装载液化石油气(LPG)外,还可运输氨水和氯乙烯单体(VCM)等石化产品。该船是江南造船与日本KUMIAI的首次合作,也是江南造船建造的第一艘MGC船,实现了我国在该船型上“零”的突破,我国进军船舶高端制造领域脚步不断加速,研发实力、经营效率双提升;民船:海运回暖+换船周期+环保制约促造船业订单爆发,供给吃紧促量价齐升需求端:行业进入中期景气上升期。1)疫情恢复+因供需错配,全球新接订单量创2013年以来新高,航运景气度已从集装箱船扩散至油轮、LNG等多种细分品类;2)叠加换船周期,下游船东在手现金充足促升换船需求,下游船东在手现金充足促船东更换加速;3)环保减排要求趋严;4)地缘冲突+补库存,油运需求有望上行。 供给端:供给收缩、头部集中、扩产困难,公司2022-2025年业绩确定性强,价格上涨+高端船型放量构成利润增长主动力。1)我国占全球约50%造船产能,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企业集中趋势明显;2)扩产困难,资金投入、长建设周期、高污染等限制船厂扩张,短期供不应求致船价持续上涨。4)公司作为我国造船业领军企业,2021年新接订单(万载重吨)同比增长91%,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已排至2026年,2022-2025年业绩确定性强,后期产品涨价+高附加值产品放量+订单强确定性有力保障净利率持续提升。 军船:“内生”中国蓝军建设装备大发展,“外延”资产整合打开发展天花板内生:我国海军“十四五”由近海防御向远洋护卫持续转型,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装备是建设强大海军的基础保障。公司作为我国军用船舶最重要制造基地之一,有望持续受益于海军现代化建设;外延:南北船集团合并后将持续打造标杆性上市公司平台,同业竞争问题有望加速整合;2022“国企改革三年计划”收官之年,相关国企改革预计加速。中国船舶作为集团下属市值最大上市公司,相关业务整合有望打开公司发展长期天花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行业目前处于周期底部回升,公司股价/市值处于相对底部,安全边际高,向上空间大。公司2022年三季报显示,本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控制权转让交易,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2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中船动力集团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故上调2022年公司业绩。 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17.3/26.0/69.0亿,同比增长709%/50%/167%,复合增速100%,PE67/45/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造船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
华依科技 2022-11-25 63.99 -- -- 63.42 -0.89%
71.90 12.36%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2022年11月21日收到上交所通知,定增符合要求,上交所将履行相关程序并收到公司申请文件后提交证监会注册。 测试设备向新能源测试服务业务转型,迎接主业高成长公司计划投资以下项目,“新能源汽车及智能驾驶测试基地建设项目”(拟投3.2亿元);“德国新能源汽车测试中心建设项目”(拟投0.9亿元);“氢能源燃料电池测试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0.6亿元)。我们认为:公司具备“资质+订单”双支持,定增扩产后,检测业务将迎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在资质方面,公司相继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CMA资质认定、工信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机)强检认证;在订单方面,与比亚迪签订DM-i混动车型0.5亿元设备订单,2022年相继与法雷奥西门子、宁德时代签订年框协议;同时公司率先布局氢燃料电池检测,卡位新技术。 IMU放量在即,实现从0到1突破公司计划投入“组合惯导研发及生产项目”(拟投0.97亿元)。车载惯导在L2+级别车型上快速渗透,小鹏P5/P7、理想L9、蔚来ET7、哪吒S等车型均开始装配惯导,目前车用惯导仍处于起步阶段,我们预计到2024年车载惯导市场空间有望达120亿。公司在惯导领域大力投入,2020年与上汽合作开始研发惯导,为发展惯导针对性设置股权激励计划,2022年触发值为组合惯导产品获得1张订单,配套3个车型,10月公司获得奇瑞平台化项目,公司将惯导定位于战略发展地位,作为行业的先进入者,有望在未来车载惯导领域享有可观的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与估值华依科技设备向服务转型顺利,获得新能源强检认证,2022年开始相继获法雷奥西门子、宁德时代年框协议;IMU惯导放量在即,预计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7、9亿元,同比增长26%、63%、38%。归母净利为0.7、1.5、2.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121%、69%,EPS为0.90、1.99、3.36元/股,现价对应PE为74、33、2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新能源销量不及预期等
上海沿浦 机械行业 2022-11-21 64.54 -- -- 60.06 -6.94%
60.06 -6.94%
详细
事件11月17日,公司公告收到东风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的《定点通知书》,黄山沿浦将为该客户一款车型(DFL-EK)的整椅生产供应整套汽车座椅骨架总成。 投资要点q座椅骨架在手订单,华为比亚迪弹性标的公司收到头部新能源车整椅骨架总成定点,项目生命周期中预计会产生10.47亿元营业收入,将于2023年5月量产供货94.2~101.2亿元,年化收入约为22亿元,其中华为、比亚迪订单占比超六成。公司凭借强响应能力、快速研发能力,与大客户绑定,在黄山沿浦、惠州沿浦、日照沿浦、重庆沿浦属地化扩产,业绩将快速释放。 q从后排到前排,座椅骨架迎来量价齐升我们年初提出新能源车时代座椅骨架外包成为趋势,电动化带来原有厂商整零配套关系被打破,公司将实现座椅骨架行业的国产替代,从定点结果上看,骨架国产化逻辑持续被验证。价增,传统车时代,由于合资座椅厂商与主机厂深度绑定,公司主要生产后排座椅骨架,单车价值350元,新能源车时代,平均单车价值提升至约2000元。量增,配套自主品牌崛起,公司是华为及比亚迪产业链上的弹性较大标的。 q新能源三电多点开花,客户广泛布局技术上,公司向三电领域及其他相关方向进行业务拓展,包括安全系统、汽车门模、新能源汽车等细分领域。客户上,公司将长安电池包、坦克500/600的变速箱引线框架组件、电动踏板组件等产品,切入比亚迪、华为、小鹏、长安、长城等供应链体系,业务、客户多点布局,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q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收11、23、31亿元,YOY分别为41%、100%、33%,归母净利分别为0.8、1.8、2.4亿元,YOY分别为10%、135%、33%,对应PE分别为62X、26X、20X,维持“买入”评级。 q风险提示新项目放量不及预期、座椅骨架获客进度不及预期、钢材价格高位运行
霍莱沃 2022-11-21 97.37 -- -- 99.90 2.60%
99.90 2.60%
详细
国内电磁测量仿真专家,近三年营收、归母净利复合增速 29%、27%霍莱沃成立于 2007年,致力于电磁 CAE 仿真与电磁测量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是我国电磁仿真测量领域的核心供应商。公司业务可分为电磁测量、电磁仿真、相控阵产品三大板块,营收占比约为 8:1:1,公司下游主要面向特种行业。 电磁测量:受益行业高景气+品类扩展,预计未来 3年营收 CAGR=36%公司电磁测量业务立足相控阵测量,向雷达散射截面测量、射频测量业务扩展。 1)相控阵测量:根据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分会数据,2020年我国相控阵测量市场规模约为 15亿元,结合国防预算的增长与相控阵雷达渗透率的提升,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 116亿元,CAGR=23%。相控阵测量作为公司目前核心主业,市场份额行业领先,未来有望持续受益相控阵雷达应用边界的不断扩展。 2)雷达散射截面测量:2022年 4月公司公告 3.3亿大额合同,标志雷达散射截面测量业务走向成熟,未来将继续实现从 1-N 的跨越,成为公司增长新动力。 3)射频测量:公司收购弘捷电子 51%股权,电磁测量业务进一步扩展。弘捷电子重点面向卫星领域提供射频微波部组件测量、微放电测量系统,有望不断受益我国低轨卫星建设。 电磁仿真:电磁 CAE 仿真核心供应商,国产替代进程下公司持续受益1)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我国 CAE 软件市场规模达 21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速 14%,政策驱动下未来增长有望延续。同时根据 IDC 数据,2021年行业国产化率仅为 15%,国产厂商替代空间广阔。 2)公司下游主要面向国防、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用户,发布三维电磁仿真软件RDSim 在细分领域形成国产替代,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可控要求下,公司电磁仿真业务未来可期。 相控阵产品:依托电磁测量仿真优势,有望打开公司第二增长曲线1)作为业内少数同时从事电磁仿真和测量业务的企业,公司拥有多年仿真总体设计及相控阵校准优化的经验积累,在向下游相控阵产品扩展上具备先天优势。 2)公司相控阵产品在低成本、小型化上具备一定优势,目前参研型号进展顺利,未来有望实现从十亿级校准测试市场向百亿级相控阵产品市场的延伸。 霍莱沃:预计未来 3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 42%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为 0.78/1.21/1.73亿元,同比增长 28%/55%/43%,CAGR=42%,对应 PE 为 61/39/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特种行业订单波动风险;2)公司相控阵产品等新业务开拓不及预期
杭叉集团 机械行业 2022-11-16 17.00 -- -- 19.95 17.35%
22.95 35.00%
详细
事件:据公司官网报道,杭叉集团智能物流板块再次创下历史新高,10月单月销售额突破亿元。 投资要点公司智能物流板块10月销售额破亿,三大板块共同发展,巩固行业地位 杭叉集团智能物流板块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先后中标汽车零部件行业智能立体仓储项目和锂电行业大型重载AGV项目,10月单月销售额突破亿元。杭叉智能携手杭叉奥卡姆拉和汉和智能,以业内领先的技术和专业的集成管理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杭叉集团智能物流三大板块携手共进、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加速产业智能化发展,提升整体集成能力。据不完全统计,杭叉智能已实施落地超500个智慧物流项目,未来将继续深耕智能物流行业,构建全流程、全方位、一体化的智能物流系统。 2022Q3业绩高增24%,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创新高,表现超预期 2022Q1-Q3营业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长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亿元,同比增长1.1%。单季度看,2022Q3营业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5.6%,环比下降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24.1%,环比增长9.2%,单季度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2022Q3业绩超预期,主要系国际化业务持续高增长对冲了国内业务下滑、产品结构优化,锂电新能源叉车等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占比提升,叠加费用管控,汇率利好等因素所致。 国内行业需求边际改善,国际化经营有望持续放量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9月当月销售各类叉车85953台,同比下降5.5%,累计销售807914台,国内随着稳增长预期增强,疫情缓解、复工复产等利好显现,下游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望持续修复,Q4行业边际需求改善。2022上半年国外营收20.5亿元,已达到2021年全年的69%,收入占比提升至27.2%,国际化经营成果显著,未来有望持续放量。 电动化、新能源积极布局推进,引领叉车行业发展 上半年行业电动产品销量增长超20%,内燃产品销量下降约10%,整个行业转型升级的成效已呈现。2018年与宁德时代CATL、杭州鹏成新能源等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工业车辆专用的异形锂电池。2021年,实施“年产6万台新能源叉车建设投资项目”,2022年6月杭叉新能源先后与上海翼迅创能新能源、天津新氢动力签订共计30台氢燃料电池叉车销售合同,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9/11.5/14.7亿元,同比增长9%/17%/27%,对应PE分别为15/13/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制造业恢复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出口不及预期。
金沃股份 机械行业 2022-11-15 22.95 -- -- 23.74 3.44%
25.84 12.59%
详细
事件:10月27日晚间,公司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业绩短期承压,2022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2.5%,环比下降41.3%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8.14亿元,同比增长27%;归母净利润4095万元,同比下降13.3%。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73亿元,同比增长15.8%,环比下降5.1%;归母净利润1169万元,同比下降32.5%,环比下降41.3%。Q3单季度业绩不及预期主要系受国际地缘政治影响所致。欧洲是公司主要出口市场,俄乌战争等因素导致欧洲经济下行,欧洲客户降库存导致公司部分出口订单推后。 盈利能力承压,2022Q3单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同比下降5.55、3.06pct盈利能力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12.81%,同比下降5.54pct;销售净利率5.03%,同比下滑2.34pct。Q3单季度销售毛利率12.11%,同比下降5.55pct,环比下降2.4pct;销售净利率4.28%,同比下降3.06pct,环比下降2.64pct。盈利能力短期承压主要系海外需求下滑,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达预期,导致盈利能力出现下滑。费用端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7.4%,同比下降2.12pct,主要系销售费用率下降(0.78%,同比下降1.53pct)。销售费用率下降主要系会计准则调整,运输费、货代及仓储费计入营业成本。 转债顺利发行,布局高速锻和特处理产能,补齐产业链短板同时提升盈利能力2022年10月14日,公司发行3.1亿元可转债用于高速锻件智能制造项目、轴承套圈热处理生产线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可转债优先向原股东配售,配售比例75.98%,转股价27.28元。补齐高速锻件和热处理能力:1)有助于公司承接客户更多类型订单;2)由外购或外包转为自主生产,提升盈利能力。 展望未来,市占率+盈利能力提升,向全球一流轴承套圈生产商迈进短期主要关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1)随着银川子公司项目实现盈利、热处理产线逐步达产,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提升;2)“利”提升:通过补齐产业链短板(即向前延伸工序至锻件加工,向后延伸工序至热处理、精磨工序),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最多可提升净利率6-7pct,未来有望达到15%以上长期主要关注公司市占率提升:公司通过新客户开拓、跟随老客户扩区域扩产、丰富产品矩阵,推动其市场份额提升。2021年以来公司加速拓展国内新客户,如常州光洋。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0.57、0.94、2.02亿元,同比增长-9%、64%、115%,CAGR=87%,对应PE30/19/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上涨;2)客户集中度较高。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4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