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动力
|
机械行业
|
2024-10-21
|
159.20
|
--
|
--
|
176.30
|
10.74% |
|
176.30
|
10.74% |
-- |
详细
10月17日公司发布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4.5亿元,同比+21.98%;归母净利润为10.81亿元,同比+34.87%;销售毛利率为31.53%,同比-1.39PCT;销售净利率为9.82%,同比+0.88PCT。 24Q3实现营收39.21亿元,同比+36.11%;归母净利润为3.73亿元,同比+48.95%;销售毛利率为31.57%,同比-2.1PCT,环比+0.75PCT;销售净利率为9.74%,同比+0.64PCT,环比-0.34PCT。 经营分析1、业绩超预期,主因销售规模提升,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大幅下降。 2、拆分如下(1)收入:24Q3营收39.21亿元,同比+36.11%,主因公司海内外销量大幅增长,7月/8月两轮销量2.6/2.9万辆,同比+74%/+115%;四轮销量1.4/1.6万辆,同比+32%/25%。 (2)毛利率:24Q3公司毛利率环比提升0.75PCT。我们预计主因产品结构及外销比例变化,带动两轮摩托车毛利率提升。 (3)费用率:24Q3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8.53%/3.27%/0.64%/6.95%,同比-2.75PCT/-1.75PCT/+2.58PCT/1.54PCT,环比-0.68PCT/-1.41PCT/+2.38PCT/+0.92PCT。我们预计销售费用率下滑主因库存下降促销减少,财产保险等财务清算使得公司管理费用率下滑。 3、后续展望:今年新车675SR、Z10和U10PRO性能突出并具备爆款潜能,有望在24年底和25年将持续释放销量。且今年平台体系大幅补齐,此后公司新品推出数量和速度有望大幅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业绩超预期,规模效应充分释放,看好公司多款新车的爆款潜力并持续释放销量,因此我们上调24-26年利润预测,分别上调0.5/0.4/0.8亿元,预计24-26年营收分别153.36/187.60/217.38亿元,归母净利润13.51/17.48/21.39亿元,2024/2025年对应PE为17/13倍,公司两轮四轮均领先,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美国关税提升风险,海运费提升风险,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
|
|
均胜电子
|
基础化工业
|
2024-08-23
|
14.03
|
--
|
--
|
14.47
|
3.14% |
|
18.98
|
35.28% |
|
详细
2024 年 8 月 21 日公司披露半年报, 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 270.79亿元,同比+0.24%;毛利率同比稳步提升 2.14 个百分点至约15.58%;归母净利润为 6.37 亿元,同比+33.91%。第二季度实现收入 138.01 亿元,同比+0.06%,环比+3.94%;归母净利润为 3.3亿元,同比+19.96%,环比+7.75%。公司利润改善核心来源来自毛利率提升+费用率改善。分业务情况: 1)汽车安全:上半年汽车安全业务实现收入 187.65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 3.3 个百分点至约 13.9%,欧洲、美洲区域业务的持续改善,全球四大业务区域均已实现盈利,上半年实现利润 3.26 亿,利润率 1.78%,相对 2023 年下半年 1.36%有明显提升,汽车安全业务业绩实现连续多个季度环比提升。 2)汽车电子:汽车电子业务营收 81.34 亿元,同比持平的原因主要为客户结构德系美系车企销量承压,毛利率约 19.4%,保持相对稳定。经营分析与展望1、 安全业务有望迎来中期盈利回升。 公司安全业务改善核心支撑如下: 1)全球布局, 24H1 海外收入占比 77%,无惧国内市场下行压力。 2)产品降价压力小。原因其一, 22 年至今公司不断向下游客户传导原材料涨价等不利影响,新老订单价格均有上调;其二、国内长安、长城、比亚迪等高毛利订单份额不断提升,拉升毛利率;其三、被动安全行业格局高度集中,且单车价值量并不高,供应商议价能力很强。 3)安全北美扭亏。 欧洲、美洲区域业务持续改善,汽车安全业务业绩实现连续多个季度环比提升, 上半年全球四大业务区域均已实现盈利。2、 增量电子业务进展顺利。 海外 800V+5G-V2X+国内华为座舱域控带来确定收入增量;智驾域控静待花开,国内 4 月地平线发布 J6官宣将联合均联智行和上汽零束打造量产域控方案, 8 月成为黑芝麻智能港股 IPO 基石投资者,国外基于高通芯片已开发相关产品。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均胜电子作为国内汽车电子龙头企业,伴随安全业务进入良性恢复通道,叠加智能座舱、新能源电控和智驾业务多点开花,预期2024-2026 年 营 收 572.1/596.6/635.6 亿 , 归 母 净 利 润15.8/22.8/30.1 亿元, PE 为 12.5/8.6/6.6 倍,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
|
|
春风动力
|
机械行业
|
2024-08-19
|
135.00
|
--
|
--
|
150.06
|
11.16% |
|
180.14
|
33.44% |
|
详细
8月15日,公司披露24年中报:24H1年实现营收75.29亿元,同比+15.73%;归母净利润为7.09亿元,同比+28.49%;销售毛利率为31.51%,同比-1.07PCT;销售净利率为9.85%,同比+0.99PCT。 24Q2实现营收44.68亿元,同比+23.2%;归母净利润为4.31亿元,同比+26.35%;销售毛利率为30.82%,同比-0.52PCT,环比-1.7PCT;销售净利率为10.09%,同比+0.17PCT,环比+0.58PCT。 经营分析1、利润略超预期,主因汇兑收益提升略超预期。 2、拆分如下:(1)收入:上半年,(1)全地形车销售8.14万台,收入35.32亿元,同比-1.55%;(2)两轮车销售15.39万辆,收入32.48亿元,同比+41.95%,大排量摩托车市占率已登顶第一。 (2)毛利率:二季度毛利率同环比出现下调,预计主要受四轮车产品结构调整和两轮车价格下调导致,今年主要发力车型为去年底上市的X8和X10,均为ATV,毛利率水平较SxS低约10PCT,但预计公司三季度会有多款SxS推出,进而带动毛利率回升。 (3)费用率:二季度四轮车库存水平经前几个季度促销后回归正常水平,因此促销费用和销售费用率下滑。24Q2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9.21%/10.7%/-1.74%/6.03%,同比-1.77PCT/+0.86PCT/+1.44PCT/+0.33PCT,环比-1.19PCT/-0.7PCT/-0.41PCT/-0.13PCT。 (4)其他:1)汇兑损益在高基数的情况下仍实现较快增长,24H1汇兑6810万元,同比+50%;2)24Q2其他综合收益为-1亿元,主要由于KTM股价二季度持续下跌。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业绩超预期,内销两轮增速超越年初预期且明年两轮四轮新平台有望持续发力,因此我们上调24-26年利润预测,分别上调0.5/2.3/1.8亿元,预计24-26年营收分别149.56/175.23/204.17亿元,归母净利润13.01/17.11/20.54亿元,2024/2025年对应PE为16/12倍,公司两轮四轮均领先,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美国关税提升风险,海运费提升风险,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
|
|
贝斯特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4-08-09
|
14.36
|
--
|
--
|
15.10
|
4.93% |
|
21.16
|
47.35% |
|
详细
事件2024年8月7日公司发布24年中报,1H24实现营业收入6.97亿元,同比增长10.06%;实现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10.86%。其中2Q24实现营业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8.95%,环比增长3.24%;实现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下降2.23%,环比增长7.66%。 点评汽车零部件整体保持稳健增长,安徽基地投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望加速。1H24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8.14%,毛利率32.7%,同比提升0.26pcts。根据公司公告信息,上半年公司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进行布局的安徽贝斯特基地已于24年5月竣工,现正逐步推进产能爬坡,公司的“第二梯次”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增长有望加速。 单季度盈利能力有所波动,1H24整体净利率保持稳定:2Q24公司毛利率为34.18%,同比下降1.8pcts,环比下降1.28pcts;净利率为21.02%,同比下降2.53%,环比提升0.78pcts盈利能力略有波动。1H24公司实现毛利率34.81%,同比提升1.44pcts;实现净利率20.63%,同比提升0.06pcts,1H24整体净利率保持稳定。 丝杠导轨实现机床应用,后续有望实现更多机床、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客户突破:根据公司公告信息,公司主营滚动功能部件子公司宇华精机生产的高精度丝杠副和导轨副产品已经应用于国内知名机床厂商的部分型号机床上,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同时宇华精机自主研发了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标准式、反转式行星滚柱丝杠;以及应用于新能源汽车EHB制动系统和EMB制动系统的多款滚珠丝杠副,后续有望在机床、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实现新客户突破,打造新的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2/22.94/28.16亿元,同比+32.63%/28.78%/22.73%,归母净利润3.46/4.21/5.25亿元,同比+31.13%/21.77%/24.69%,对应当前PE分别为21X/18X/1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机器人量产延后,丝杠进展不及预期,下游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
|
|
宁德时代
|
机械行业
|
2024-07-30
|
187.00
|
--
|
--
|
186.88
|
-0.06% |
|
301.50
|
61.23% |
|
详细
7月26日,公司发布1H24半年报。1)H1:营收1668亿元,YoY-12%;归母229亿元,YoY+10%;扣非201亿元,YoY+14%。2)Q2:营收870亿元,YoY/QoQ-13%/+9%;归母124亿元,YoY/QoQ+13%/18%;扣非108亿元,YoY/QoQ+11%/17%。3)盈利:H1、Q2毛利率分别26.5%、26.6%,净利率分别14.9%、15.7%,YoY/QoQ+3-4pct/持平略增。业绩略高于预期。 经营分析1、出货同比高增,盈利能力稳健。 1)量:公司1H24合计出货205GWh,YoY+21%,单Q2出货110GWh,YoY/QoQ均+16%;动力、储能占比75%、25%。H1麒麟、神行电池占比达30%-40%,预计保持增长、收获溢价。 2)价/成本:测算公司H1动力、储能价格分别0.71/0.62元/Wh,YoY均-22%,价格变动主要系原材料成本联动&客户返利激励等;成本分别0.52/0.44元/Wh,YoY均-27%,成本降幅高于价格。 3)利:H1、Q2净利均在0.09+元/Wh,维持稳健。 2、现金持续增厚,资本开支增加。1)固定资产/Capex:1H24公司固定资产1131亿元,较23年末-2%;在建工程273亿元,较23年末+9%;资本开支138亿元。基于相对较高的折旧率及扩张趋缓的资本开支,固定资产负增长,未来单位折旧预计降低;2)现金流:H1经营现金流447亿元,YoY+21%,货币资金2550亿元。 3、全球份额提升,新技术、新模式巩固竞争力。公司份额维持全球、国内第一;新技术方面,麒麟5C电池、神行电池等持续上车,天恒储能系统等解决储能寿命痛点;新场景方面,持续推动工程机械、重卡、船舶等场景电池研发,凝聚态电池预计率先应用飞行器场景;新模式方面,CATLInside模式推广,逐步建立消费者用户心智。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为全球动力及储能电池龙头,长期高强度研发和产业链整合带来极强的护城河。电池所处动力及储能赛道目前处于高速发展初期,公司是稀缺的研发领先的高成长标的。24-26年,上调公司利润至500、590、68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7、14、12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全球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全球储能装机不及预期。
|
|
|
科达利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4-07-17
|
78.26
|
--
|
--
|
82.19
|
5.02% |
|
106.87
|
36.56% |
|
详细
7月15日,公司发布24H1中报业绩预告。公司24H1预计归母净利润6.1-6.8亿元,同比+19.90%~33.65%,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5.9-6.6亿元,同比+18.96~33.07%。单Q2,预计归母净利润3.01-3.71亿元,环比-2.3%~+20.4%,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2.95-3.65亿元,环比-0.2%~+23.5%。 1、24H1盈利增长符合预期。需求端,24H1国内动力+其他电池产量同比+37%,维持高增,考虑到:①Q1的产品年降;②H1的铜、铝等原材料上涨(铝/铜Q2环比Q1均价上涨约8%/15%,对毛利率构成不利影响);③Q2稼动率有望较Q1提升,巩固盈利能力,公司整体盈利增长仍符合预期,利润率保持坚韧。 2、24H2展望:行业或面对竞争,公司通过持续精益管理有望巩固业绩。市场或担心结构件面对价格下行压力,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客户结构、管理&生产效率,有望通过多元的客户分布、内部生产管理优化应对降价冲击。此外,公司布局谐波减速器等,开启第二成长曲线,有望在未来逐步增厚整体利润。 科达利作为结构件全球龙头,凭借领先的工艺、强大的客户粘性、规模降本能力,持续保持领先地位,盈利稳定性得到业绩验证,持续推荐。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14.2、16.6、19.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5.3、6.1、7.0元,对应PE15、13、11X,维持“买入”评级。 下游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产品降价超预期,大股东减持。
|
|
|
科达利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4-05-28
|
93.84
|
131.90
|
23.27%
|
101.00
|
7.63% |
|
101.00
|
7.63% |
|
详细
全球电芯结构件龙头,市占率&利润率领先。公司与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LG等全球头部电池企业形成稳定供应关系,我们测算23年公司全球市占率32%,结构件毛利率24%,市占率、毛利率多年领先,与其他企业差距显著,龙头地位稳固。 客户-技术-规模正循环,持续巩固优势。1)客户粘性:行业具备高客户粘性,公司有最优客户结构和领先的供应份额;2)技术优势:公司长期合作日本旭精机,积累模具、设备know-how,在产品开发、良率、一致性等保持领先;3)规模效应:公司利用优秀的自动化&产线复制能力,通过规模效应摊薄费用进而巩固成本优势。公司构成客户-技术-规模正循环,巩固竞争优势。 稼动率有望回升,公司核心受益。需求上,预计26年电芯结构件行业空间近570亿元,三年CAGR=22%,维持高增;排产上,24年3/4月国内动力+其他电池产量同比+39.8%/+60.0%,环比+73.9%/+3.2%,电池及中游材料环节3月起排产均显著修复;稼动率上,结构件企业产能扩张大幅放缓,叠加产业库存消化、需求&排产上行,24年行业&公司稼动率有望回升,在产品降价的背景下,利于巩固公司的盈利能力。 出海&新技术打开增长新动能。1)出海:海外重视电池本土化供应,当地竞争格局更优,公司在欧洲已配套中、韩、欧头部客户建厂,占据出海先机,并已布局美国基地;2)大圆柱:特斯拉推动4680电池量产,46电池钢壳拉伸工艺难度提升,公司具备量产能力,占据定制化先机;3)谐波减速机:与盟立、盟英合资布局谐波减速机进军机器人领域,最早25年有产品产出。 再融资:20/23年定增发行价60.47/104.85元,募集13.86/35.1亿元,22年可转债募集15.34亿元,24年5月转股价最新下调至150.7元。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公司为电芯结构件全球龙头,持续巩固竞争优势,受益稼动率周期上行,开拓海外市场及新技术。我们预测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14.2/16.6/19.0亿元,对应PE为18/15/13X。参考可比公司,基于公司稳定的市占率及盈利能力,给予公司24年25倍PE,目标价131.9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车、储能需求不及预期;稼动率提升不及预期;原材价格快速上涨;海外基地盈利不及预期;行业降价超预期;大股东减持。
|
|
|
祥鑫科技
|
机械行业
|
2024-05-13
|
37.13
|
71.71
|
124.94%
|
36.30
|
-2.24% |
|
36.30
|
-2.24% |
|
详细
五金电子结构件起家,转型新能源&储能赛道。公司成立初期专注于五金电子类金属结构件的制造,逐步积累精密冲压模具的研发和生产经验,为转型新能源奠定坚实技术基础。2020-2023年,公司新能源汽车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及储能设备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合计占比营收分别32%/46%/72%/74%,新能源业务占比逐年提升。 顺利发行定增,助力产能扩张。2024年4月,公司定增发行落地,募集资金总额8.63亿元。此次募集将用于新增170万套动力电池箱体、15万套商用逆变器、20万套家用逆变器、20万套车身结构家产能。截至2023年4月,公司三类结构件产品订单覆盖率皆超过100%,亟待定增扩充产能。 投资逻辑厂房租赁模式快速增产,实现超越行业承接订单能力,业绩持续高增。同行业横向比较,公司固定资产规模较小,使用权资产规模较大;公司早期通过厂房租赁模式快速增产扩充份额,占据市场份额。公司新能源业务持续增长:1)新能源汽车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业务:2021-2023年公司收入增速分别为117%/181%/44%,同时毛利率较其他板块更高,持续改善公司盈利结构;2)储能设备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业务:2021-2023年公司储能结构件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6%/202%/2%。2023年增速放缓主要系行业库存增加,1Q24已逐步改善公司出货有望重回高增。 聚焦新能源+储能战略大客户,积极研发投入配合技术迭代。公司技术储备、研发投入跟随行业发展快速迭代,通过优质合格率以及配套产能深度绑定H、C、B、EnphaseEnergy等新能源头部客户,并与本特勒中国建立合资公司完善结构件矩阵。此外,公司凭借对研发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在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领域拥有行业领先的超高强度钢板和铝镁合金模具成型技术、自冲铆技术等,配合战略客户持续迭代。 新接定点快速攀升,支撑长期业绩增长。2023年公司定点项目订单总价值大约在299-307亿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以及光伏及储能类结构件产品订单覆盖率皆超过100%。2024年公司完成定向增发,扩充动力电池箱体、光储逆变器结构件以及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等新能源结构件产能,助力业绩释放。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公司战略拥抱新能源车及储能,业绩步入高增通道。我们预测,2024/2025/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99/115亿元,YoY+43%/21%/16%,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4/8.6/10.9亿元,YoY+57%/35%/27%。给予公司24年23xPE,公司目标市值为149亿元,对应目标价格为73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厂房租赁模式经营风险等
|
|
|
宁德时代
|
机械行业
|
2024-04-17
|
194.24
|
--
|
--
|
211.70
|
8.99% |
|
211.70
|
8.99% |
|
详细
4月15日,公司发布24Q1季报。24Q1公司收入798亿元,同比-10.4%,环比-24.9%,归母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7.0%,环比-19.0%,扣非归母净利润92.5亿元,同比+18.6%,环比-29.5%。 业绩超预期。 经营分析1、出货同比高增,盈利能力维持强劲。1)量:公司24Q1预计出货95GWh,同比+27%~36%,动力/储能预计分别为76/19GWh;2)利:公司24Q1毛利率26.4%,同比+5.1pct,环比+0.8pct,期间费用率10.8%,环比+1.7pct(主因管理、财务费率提升),归母净利率13.2%,同比+2.1pct,环比+1.0pct,盈利能力维持强劲;3)质保金&返利计提:预计负债573亿元,较23年末+57亿元,质保金/返利计提预计各占一半;4)其他收益:公司Q1其他收益32亿元,同比+134.5%,其中补助18.2亿元,另外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贡献较大。 2、库存持续改善,现金流持续增厚。1)库存:得益于公司VMI系统对库存管理的优化,24Q1末公司存货约440亿元,较23年末454亿元小幅下降;2)固定资产:23Q1公司固定资产1145亿元,较23年末-0.8%,基于相对较高的折旧率及扩张趋缓的资本开支,固定资产负增长,未来单位折旧预计降低;3)现金流:货币资金2886亿元,较23年末+9%,经营性现金流283.6亿元,同比+35%,库存管理优化及原材料采购价格下行带来正向贡献。 3、全球份额提升,新技术、新模式巩固竞争力。份额方面,23年1-2月公司在全球市占率38.4%,同比+5pct,国内1-3月48.9%,同比+4pct;新技术方面,麒麟5C电池上车理想MEGA,神行电池全能系列首发小米SU7Pro,天恒储能系统解决储能寿命痛点;新场景方面,持续推动飞行器、机器人等场景的固态/半固态电池研发,凝聚态电池预计率先应用飞行器场景;新模式方面,CATLInside模式推广,逐步建立消费者用户心智。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为全球动力及储能电池龙头,长期高强度研发和产业链整合带来极强的护城河。电池所处动力及储能赛道目前处于高速发展初期,公司是稀缺的研发领先的高成长标的。24-26年,预计公司利润470、542、62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8、16、14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全球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全球储能装机不及预期。
|
|
|
新坐标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4-01-31
|
19.72
|
25.73
|
0.51%
|
23.06
|
16.94% |
|
23.18
|
17.55% |
|
详细
冷锻件龙头,高净利率稀缺标的。公司主营冷锻生产的汽车零部件,通过技术经验积累能持续保持30%以上的净利率。主要通过1.设备改进更新、加工速度提升、高利用率;2.高材料利用率;3.董事长技术出身,积累原材料、设备、模具和加工制造的全产业链工艺,且很多具备可申专利的创新性,从而具备较强的成本和质量优势。 42024年业绩增量为电池端子,525年丝杠有望放量,低成本优势打开增长空间。公司2022年年报和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在拓展冷锻技术在车身稳定系统、汽车电驱动传动系统和电池动力系统壳体等各类汽车精密零部件项目,结合公司工艺积累和产业链适配性,我们预计此处电池动力系统壳体是指电池负极端子。我们预计2024年出货量有望达2.4亿片,预计对应1.4亿元左右营收。在电池端子和汽车丝杠等新产品的带动下将随产能逐步释放打开增长空间。 冷锻丝杠精度5C5且可提升,公司冷锻汽车丝杠产品已成型。人形机器人正在迈入技术和成本快速迭代的阶段,与“车铣+磨”工艺相比,“冷锻+磨”工艺具备高效率和低成本特性,冷锻精度上已能达到C5级,叠加磨床使用可稳定实现人形机器人滚柱丝杠合格件的加工,是适合高效率批量生产滚柱丝杠的方法。公司覆盖材料、模具、设备、产品的全产业链技术研发,有望在机器人放量之时凭借较大的成本技术优势切入产业链。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2.24/2.6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5/12.7/10.7倍。可比公司2023-2025年PE分别为19.8/15.2/11.5倍,考虑到公司是冷锻件的龙头,净利率高达30%以上,且具备机器人冷锻丝杠期权,2023-2025年CAGR为24.1%,因此给予公司2024年16倍PE,目标价26.4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销量不及预期风险,新项目扩产不及预期风险,技术路线不确定风险,人形机器人放量不及预期风险,高管减持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
|
超捷股份
|
机械行业
|
2023-12-15
|
33.03
|
29.48
|
--
|
32.58
|
-1.36% |
|
35.18
|
6.51% |
|
详细
汽车中小紧固件知名供应商,汽车、航空航天双主业驱动。公司是国内中小紧固件头部供应商,产品终端配套多家头部汽车主机厂。 19-22 年公司营收从 3.07 亿元提升至 4.70 亿元,期间 CAGR 达11.7%;受产能瓶颈限制、传统燃油车紧固件需求放缓等因素影响,23 年收入增速放缓、利润端承压;但随着新能源车客户顺利拓展、航空航天领域订单逐步交付,看好公司 24 年迎业绩拐点。 汽车:新能源汽车客户拓展顺利,进军墨西哥打开海外市场。国内:在传统燃油车紧固件需求增速放缓情况下,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车领域客户,顺利切入多家知名厂商,根据公司投资者交流记录显示,目前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占比在 30%左右(相比 22 年提升近 20pcts)。海外:根据公告,公司拟在墨西哥工厂建设海外仓并预计在 23Q4 完成,进军海外市场。墨西哥当地具有麦格纳、法雷奥等多家汽车 Tier1 供应商;公司凭借前期海外客户关系以及产品的高性价比,有望推动汽车出口业务高增长,预计 23-25 年公司汽车业务收入为 3.83/5.62/6.92 亿元,同比+7%/+49%/+25%。 航空航天:下游订单饱满,低轨卫星有望打开新空间。公司于 22年 3 月收购成都新月进军航空航天机加工领域(目前持股比例为62.68%);22-23 年多因素影响下,航空航天业务承压,目前公司下游招标进入常态,订单饱满,看好公司航空航天业务收入持续增长。此外,根据投资者交流回复,成都新月业务涉及商业航天火箭和低轨卫星,目前已取得商业航天火箭零部件订单并小批量交付客户,未来有望受益于低轨卫星行业高景气度。 股权激励彰显业绩高增长信心。公司 22 年 8 月发布股权激励,激励股数 166.9 万股(占总股本比例 1.6%),限售股授予价格为 11.69元。股权激励考核要求以 21 年营收为基数,22-25 年营收增速不低于 17%/50%/85%/120%、或净利润增速不低于 5%/20%/50%/80%。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我们预计 23-25 年公司营收为 5.02/7.56/9.57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0.44/1.06/1.48 亿元,对应 PE 为 78/32/23 倍。给予公司 25年 27 倍 PE,对应目标价 38.34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航空航天业务招标不及预期风险;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工厂产能爬坡不及预期风险;重要客户流失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
|
|
|
均胜电子
|
基础化工业
|
2023-11-08
|
19.12
|
29.52
|
83.47%
|
20.53
|
7.37% |
|
20.53
|
7.37% |
|
详细
海外加速整合, 助力智能汽车电子中汽车安全系统业务业绩回归。 公司分别于 16 年、 18 年收购 KSS、 高田, 合并成立均胜安全,跃升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供应商, 并通过全球化产能布局的先发优势,联动全球客户发展。 2023H1 公司整体海外营收212 亿元, 同比+21%, 营收占比 79%;国内营收 57 亿元, 同比+8%, 营收占比 21%。 公司持续对业务进行整合, 采取全球产能协同、供应链优化等降本增效措施, 2023H1 汽车安全系统业务收入实现 188 亿元,同比增长 16%,毛利率为 11%,主要系下游主要为燃油车,业绩有一定承压。 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汽车安全系统业务营收分别为 361、 376、 385 亿元。合作高通+地平线,智能驾驶业务定点有望落地。 2023H1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实现 82 亿元,同比+24%,毛利率 20%。 同时我们预计2023-2025 年汽车电子业务营收分别为 182、 230、 292 亿元。1) 新能源管理: 公司收购普瑞后, 具备全电压平台的 BMS 研发与制造能力, 已配套大众、宝马等客户; 同时布局 800V 功率电子。2) 智能座舱: 公司旗下均胜普瑞主要负责智能座舱人机交互产品, 均联智行具备丰富的座舱域控制器供货经验与量产能力,并携手华为合作提供座舱域控、软硬件智能座舱完整解决方案。3) 智能驾驶: 公司积极布局激光雷达和智驾域控, 投资图达通量产全球首批高性能激光雷达。 公司已与高通、地平线等建立合作关系, 2023H1 发布首款智驾域控产品 nDriveH 等平台。4)智能网联:公司目前可基于 C-V2X/5G 和 DSRC 等技术提供端到端的智能车联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并参与多项行业标准制定。23 年 1-9 月,公司营收 413 亿元,同比+16%,归母净利润 7.8 亿元,同比+495%,主要系业务整合顺利。 23 年,公司发布定增,募资不超 3.7 亿, 发行价格为 9.09 元/股, 发行对象为公司控股股东均胜集团, 用于收购均联智行 8%股份、补充流动资金。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公司加速整合汽车安全系统业务, 同时开拓汽车电子业务, 享受智能化加速渗透催生的旺盛需求。 我们预计公司 23/24/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14/19 亿元, 给予公司 24 年 PE 30 倍,目标市值 423 亿元,目标价 30.02 元/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销量不及预期,业务整合不及预期, 新业务开拓不及预期,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
|
|
柯力传感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3-11-02
|
27.98
|
38.57
|
--
|
38.07
|
36.06% |
|
39.26
|
40.31% |
|
详细
横向实施多物理量战略,打开多元化成长空间。 公司为应变片式传感器龙头,通过收并购补齐了力学/触觉/视觉/温度/气体等传感器矩阵,朝多传感器融合方向发展,将随工业自动化持续打开空间。 预计多物理量传感器的布局在未来 2-3 年实现, 4-6 年后实现多传感器的平台融合。纵向拓展“物联网战略”赋能传统产品。 公司应变片式传感器等传统主业近年与宏观经济增速保持一致;近年公司建立十大物联网事业部,积极拓展物联网应用场景。 物联网方兴未艾, 在政治支持下成为主要投资方向,带动公司系统集成及传感器业务持续增长。“小赛道变大市场”,人形机器人打开多物理量传感器市场天花板。 人形机器人将融合力觉、触觉和视觉等传感器,呈现多信息融合的力控实现形式。 其中, 多维力矩传感器在标注、 贴片等方面具有较高壁垒,公司具备较为完整的一维至六维力传感器矩阵,在多物理量融合能力提升背景下,有望随下游机器人打开成长空间。公司业绩稳健,收购子公司业绩保障性较高。 23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 8.1 亿元,同比+0.45%;归母净利润 2.1 亿元,同比+8.72%。公司 23 年 9 月以 3500 万元对价收购华虹科技 52.77%股份,且华虹科技承诺 23、 24 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 1500、 2000 万元。23-25 年处于公司收并购多物理量阶段,我们预计公司对各投资对象均会要求相应业绩承诺,进而保障 23-25 年业绩的稳健增长。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2.9/4.1/4.8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7.8/19.9/16.8 倍。 2023 年可比公司估值约 30 倍,基于公司属于应变片传感器龙头企业且有望受益于多物理量和工业物联网双重驱动, 给予公司 2023 年 38 倍 PE,目标价 39.14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汇率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投资并购风险、 技术路径风险。
|
|
|
保隆科技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3-11-01
|
65.36
|
--
|
--
|
67.18
|
2.78% |
|
67.18
|
2.78% |
|
详细
10月30日,公司发布三季报: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5亿元,同比+34%;归母1.6亿元,同比+195%,扣非1.3亿元,同比+242%。 经营分析业绩超预期。23Q3,公司营收15亿元,环比+8%,主要系Tpms市占率提升+空悬、传感器等业务放量;归母1.6亿元,环比+70%,扣非1.3亿元,环比+75%,非经主要来源于保险公司芯片赔付收益;销售毛利率28%,环比+0.8pct,销售净利率9.4%,环比+3pct,主要系非经+空悬、传感器放量,规模效应显著。 1)空悬:公司空悬产品今年已开始放量,主要增量来自于理想、比亚迪等。同时,结合智能化趋势,公司研发魔毯产品(软件和主机厂合作开发;硬件由自己生产),已开始量产。 2)传感器:公司配合空悬导入传感器,做高单车价值量,目前随规模增长,传感器利润率持续提升。 3Q3费用:规模效应下,费用端被摊薄。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1%/6.2%/7.5%/1.9%,环比分别-2/0/-0.1/+0.5pct。 空簧龙头供应商之一,开发魔毯产品向悬挂智能化升级。公司空悬产品在手订单较多,未来空悬业务高速增长。客户方面,公司造车新势力客户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同时与比亚迪、蔚来、华为等合作紧密。此外,结合智能化趋势,公司研发魔毯产品,加速未来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3/24/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5.6/7.2亿元,同比增加108%/25%/29%,对应PE20/16/12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
|
比亚迪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3-10-31
|
239.51
|
--
|
--
|
244.30
|
2.00% |
|
244.30
|
2.00% |
|
详细
10 月 30 日,比亚迪发布 23Q3 业绩,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 公司产销持续创新高。 得益于产业链成本下降、 产品出海加速、 规模化优势及成本控制等因素,盈利能力大幅提升:1) 23Q1-Q3 营收 4222.75 亿元,同比+57.7%; 23Q3 营收 1621.51亿元,同/环比+38.5%/+15.9%。2) 23Q1-Q3 归母净利 213.67 亿元,同比+129.5%; 23Q3 归母净利润 104.13 亿元,同/环比+82.2%/+52.6%。3) 汽车业务方面, 1-9 月销量 207.96 万辆,同比+76.2%。 Q3 销量 82.4 万辆,同/环比+53%/+17.1%。 Q3 汽车营收 1261.9 亿元,同/环比+23.6%/+14.6%, 单车净利 1.14 万,环比+2.7k; 利润 94.05 亿,单车 ASP 15.31 万元,环比-3k。4)三费方面,销管持续下降,研发加大投入。销售/管理/研发占比分别为 3.94%/2.13%/6.85%,同比-0.02/-0.2/+2.2pct,环比-0.48/-0.34/+1.42pct。经营分析1) 供应链降本,规模化及, 海外出口单车净利持续提升。 23Q3单车净利 1.14 万元,环比 Q2(8.7k)+2.7k 元。 23Q3 毛利率 22.1%,同/环比+3.1/+3.4pcts。主要系规模效应、高端化布局及出口加速。 Q4 营业成本环比-3.4pcts, 55 亿。2) 新车周期强势依旧,放量车型持续投放。预计 Q4 销量 90 万+,全年突破 300 万辆。新车宋 L、方程豹 5 预计 Q4 上市,带动新增长。 23-25 年销量预计 300/370/450 万辆,同比增速+60%/ +24%/+21%。3)海外市场持续加速,后续增长势头强劲。 23 年 1-9 月累计出口14.55w,同比增长超 500%。 公司将不断深化全球布局。 预计 23-25年乘用车出口预计 23-25 年乘用车出口 24w/50w/80w,同比增速+328.6%/+108.3%/+60%。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 23-25 年归母净利预计 319.4/408.6/566.6 亿元, 对应 PE 分别为 22.3/17.4/12.6 倍。 23 年高端车放量、海外市场加速、智能化厚积薄发,“量、价、智”三箭齐发,建议持续关注。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智能化落地不及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