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剑股份
|
基础化工业
|
2021-03-23
|
4.59
|
6.22
|
80.81%
|
4.79
|
2.13% |
|
5.42
|
18.08% |
|
详细
盈利预测与评级: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高端业务方面,公司伴随“十四五”跨越式武器装备发展,对应复材业务有望实现高速增长;民用轨道交通与卫星互联网复材业务有望受益于产业高景气周期。传统业务方面,受益于环保政策(“漆改粉”趋势)推动,对应聚酯树脂业务有望实现加量布局。在此假设下,预计2020-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8.77/21.04/23.50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0.99/1.58/2.05亿元,EPS预计为0.12/0.19/0.25元,P/E为39.15/24.69/18.97x。对标可比公司36.19x的2021预测PE,公司目标价6.8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的风险;化工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人才流失的风险;新建项目推进受行政审批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等。
|
|
|
和而泰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1-03-03
|
24.08
|
--
|
--
|
24.40
|
0.83% |
|
24.28
|
0.83% |
|
详细
计提下全净利润仍超预期,受益智能控制器大陆转移+疫情生活方式转变 公司2月25日发布年报,2020全年营收46.7亿元(同比+27.85%),归母净利润3.96亿元(同比+30.54%),研发投入总额2.52亿元(+45.63%),其中控制器板块毛利率21.36%(+1.22个pct),海外营收占比超2/3。分板块看: 家电智能控制器:营收29.8亿元(+16.66%),实现逆疫情平稳增长。 电动工具智能控制器:营收8.20亿元(+60.49%),我们认为该高增长系受益海外疫情下,欧美地区生活方式的转变。 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营收0.99亿元(+12.24%),预计项目订单累计约40-60亿元,项目周期为8-9年,涉及奔驰/宝马/吉利/奥迪/大众等多个终端汽车品牌。 健康医疗与护理智能控制器:营收0.95亿元(+225.88%),实现快速增长,同受益疫情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射频芯片:营收1.62亿元(+13.09%),研发投入同比+122.45%,20H2低轨卫星T/R芯片已开始小批量交付,铖昌已完成上市辅导备案登记,浙江证监局已受理并公示。 订单增加推动存货与应收账款增长,长三角基地完成验收扩充产能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10.45亿元(+57.85%),应收账款10.13亿元(+31.22%),相应计提减值0.51亿元,主要系客户订单增加及备货所致;固定资产8.89亿元,同比增加2.65亿元,长三角生产运营基地建设项目完成验收,预计2021年公司产能充足,在手订单将有望持续转化为表内收入。 股权激励计划发布,若能完成则23年净利润近9亿,估值具备吸引力,业绩长期成长可期 1月30日公司发布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拟向管理人员/核心骨干授予1500万份权益,占当前总股本1.64%,行权价每股19.76元,业绩考核要求以2020年为基数,21-23年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5%/70%/120%(折合年增长率为35%/26%/29.4%),若能完成,则2023年公司净利润将超8.7亿元(PE 24.7x),预计本计划有望持续推动公司业绩长期成长。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公司未来2-3年将受益全球智能控制器向我国大陆地区转移逻辑,如电动工具、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等高毛利产品占业务比重有望增长,射频芯片业务预计将伴随低轨卫星及传统业务等下游多需求释放持续贡献利润,传统低毛利产品家电智能控制器增长或将放缓。将21-22年营收增速从48%/37.96%下调至33.63%/30.13%,毛利率从21.05%/21.18%上调至22.34%/22.70%,预计2023年营收增速为30.37%,毛利率为23.02%,在此假设下21-22年营收从70.22/96.88亿元下调至62.35/81.13亿元,23年营收为105.77亿元,21-22年归母净利润从5.48/7.63亿元上调至5.65/7.81亿元,23年净利润预计为10.23亿元,EPS为0.62/0.85/1.12元/股,PE为39.10/28.28/21.5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新冠病毒变异影响交货,原材料价格波动,铖昌上市放缓。
|
|
|
航天彩虹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1-02-10
|
24.60
|
--
|
--
|
27.48
|
11.71% |
|
27.48
|
11.71% |
|
详细
锂电池隔膜产线挂牌处置,聚焦无人机主业 2月6日公司公告《关于处置锂电池隔膜生产线相关资产的公告》,为避免与实控人航天科技集团旗下乐凯集团的同业竞争,公司拟以评估值1.72亿元为底价、以公开挂牌方式(于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按照国有资产转让程序处置锂电池隔膜相关生产线。本次资产处置的具体资产包括: 南洋经中(孙公司,由南洋科技100%控股)年产9000万㎡锂电池隔膜生产线(评估值1.44亿元,账面价值1.37亿元,增值率5.41%)。 南洋科技(子公司)年产1500万㎡锂电池隔膜生产线(评估值0.28亿元,账面价值0.34亿元,减值率17.34%)。 南洋科技是2017年上市公司(航天彩虹)反向重组前的主体,目前是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南洋经中是南洋科技的全资子公司,18-20H1南洋公司分别亏损0.05/0.26/0.27亿元。当前上市公司膜业务包括:电容器薄膜、功能聚酯薄膜、光学膜、锂电池隔膜,本次锂电池隔膜业务的资产处置基于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和履行前次重组时的承诺,利于公司解决同业竞争、合理处置不良资产。我们认为,本次锂电池隔膜产线挂牌转让完成后,将有效改善公司业务结构和盈利能力,有利于公司进一步聚焦无人机主业。 我国无人机骨干企业,彩虹3/4/5多型号无人机出口全球前三 公司无人机综合实力国内领先地位,产品包括大中型无人机及其机载任务设备(含武器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试验销售以及相关服务。公司可面向国际、国内的军事和民用领域用于提供整机产品及多元化服务,彩虹系列无人机国内型谱最全,成熟产品包括彩虹-3、彩虹-4、彩虹-5、彩虹-804D等,已出口至多个国家并获大量国际、国内市场订单,是我国首家实现无人机批量出口、出口量最大的单位,近10年销售累计数处于全球市场前3位。19年公司与多个用户合同签约,签约额创历史最好记录。 中大型无人机度过十三五军贸销售阶段,“出口转内销”或实现突破 根据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全球军用无人机(UAVs)的市场价值将由2018年的121亿美元上升到2025年的268亿美元,在此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12%。中新网2014年报道,我国无人机与美国差距近20年,相当于美国、以色列90年代水平,美国2000年到2012年发展阶段(经历了阿富汗、伊拉克两次现代战争试用洗礼),军用无人机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类比美2000-2012年年产值增长超过11倍(国防部在无人机方面的投资已经从2000财年的2.8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33亿美元,12年是00年的11.62x)。考虑到近年我国已成为无人机军贸市场的主要出口国,我们认为“出口转内销”国内内需军用无人机产业的拐点有望到来。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1-22年公司投资收益上升(从4.29/4.85百万元上调至23/13百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下降(从25/35百万元下调至12/15百万元),其他假设不变,20年归母净利润维持3.87亿,21-22年从5.04/6.56亿元上调至5.30/6.79亿元,EPS为0.41/0.56/0.72元,PE为59.78/43.61/34.0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订单交付节奏放缓,全球市场受疫情影响,收入确认节奏波动。
|
|
|
和而泰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1-02-08
|
21.00
|
--
|
--
|
24.60
|
16.59% |
|
24.48
|
16.57% |
|
详细
公司发布期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指向三年连续高复合增速公司1月30日公告拟以19.76元/股的行权价格向含子公司在内的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等 172名对象授予 1500万份股票期权。 行权条件指向持续高复合增长。本次激励的行权条件为以 2020年净利润为基数,2021-2023年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35%、70%、120%,未来连续三年将保持高复合增速。预计本次激励的累计摊销费用约 3988万元,2021~2025年分别摊销 987万、1316万、1047万、538万、100万元。 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3.98%,控制器业务制造转移有望加速,或进入环比上升趋势20Q3季报已发布,单三季度营收 13.62亿元(+48.88%),归母净利润 1.09亿元(+53.98%),Q3业绩超预期实现高增长,疫情后业绩反弹趋势较明确;前三季度营收 31.91亿元(+20.19%),归母净利润2.77亿元(+15.12%),基本修复了上半年疫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恢复增长,毛利率 22.9%(同比+0.7个百分点),净利率 8.7%(同比-0.9个百分点),研发费用 1.45亿元(+17.91%),实现逆势增长凸显公司信心。 从资产负债表看:公司 20Q3存货 8.88亿元(+48.7%),主要系订单增加、备货相应增加所致,我们认为存货主要对应海外客户的订单修复;20Q3预收款项+合同负债 0.19亿元(+86.4%),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年/21年客户订货节奏,我们认为 Q4业绩或将伴随客户订单增加/存货交付而持续增长; 20Q3在建工程 2.98亿元,同比大增 132.7%,主要是公司支付浙江长三角基地工程建设款、留仙洞项目地价款所致,我们认为公司当前产能或不足,未来随着公司新产能落地,规模或将持续扩展。 汽车/智能家居等控制器迎拓展机遇,公司也是卫星互联网赛道“低轨卫星射频芯片”的主要供应商智能控制器或受益于全球下游需求增长+智能控制器产业链向大陆地区转移,产业有望迎来景气上行阶段,全球新冠疫情或助推该趋势加速。目前智能控制器另一领先企业拓邦股份已于 Q3反映业绩,Q1-Q3营收 16.0亿元(+28.9%),扣非归母净利润 1.49亿元(+50.16%),我们认为和而泰作为国内外市场智能控制器领先企业,或将受益智能控制器产业需求增长+设计生产大陆转移,在 Q4有望迎来较好业绩释放。 公司是我国智能控制器龙头企业,产品下游覆盖家电、汽车电子、电动工具、智能家居等多种行业,客户覆盖全球国际化高端客户。高端家电智能控制器订单强持续,19年底公司中标 BSH 家电智能控制器项目,订单预计将持续为公司贡献利润。18年公司收购铖昌科技部分股权(当前持股比例63%),铖昌重点聚焦毫米波射频芯片设计。据 Wind 信息披露,截止 8月 28日公司已完成“低轨卫星射频芯片”领域首轮套片研制,并完成了部分客户送样需求,预计将开始小批量生产交付。我们认为,下游民用卫星等特种行业有望将在“十四五”期间迎来定制化/批量化双种类产品需求增长,卫星互联网行业或带来射频芯片商业大场景需求空间,公司望充分受益。 盈利预测与评级:智能控制器产业需求增长+大陆转移趋势在近两年将得到持续加强,汽车电子业务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公司高毛利产品供应量或增加、低毛利产品供应量或降低,产品结构或将进一步优化。因此,维持我们此前的营收预测,预计公司 20-22年营收为 47.45/70.22/96.88亿元。 同时,考虑到公司股权激励支付款,以及母公司汽车电子+子公司铖昌科技毫米波芯片研发投入或继续加强,我们预计 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 3.82/5.48/7.63亿元,对应 EPS 为 0.42/0.60/0.84元,PE为 51.26/35.76/25.6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存货交付受下游客户疫情影响,新产能扩张节奏低于预期,家电/汽车行业景气度低于预期。
|
|
|
*ST湘电
|
机械行业
|
2021-02-03
|
16.77
|
--
|
--
|
20.35
|
21.35% |
|
22.39
|
33.51% |
|
详细
2020年归母净利润预盈 0.63~0.77亿元,研发费用高增长或预示兑现期临近1月 27日晚公司发布 2020年业绩预盈公告,2020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为 0.63~0.77亿元,预计归母扣非净利润为-2.8~-3.0亿元,业绩预盈主要原因: ? 亏损产业板块实现剥离:2020年 7月 30日公司完成全资子公司湘电风能有限公司的股权出售,主要亏损的业务板块实现剥离。 ? 公司产品的毛利率有所回升:公司通过采取降本增利等措施降低成本,主导产品毛利率水平有所回升。 ? 风力发电机产品销售量大幅上升:通过加大外部风力发电机市场开拓力度,全年风力发电机业务收入同比大幅提升。 单季度看,2020Q4归母净利润预计为-0.28~-0.14亿元,较三季度下降,我们认为或与新品研发投入较高所致。进入 2020年以来,公司研发费用持续走高,前三季度 研 发 费 用 额 ( 单 季 ) 分 别 为 0.36/0.60/0.39亿 元 , 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187.49%/317.43%/104.27%,我们预计四季度研发费用投入或将维持高水平,并对单季利润有短期影响,预计 2021年有望进入研发成果兑现期。 回复函揭示军品大额在手订单,2021年有望进入显著放量阶段20Q3净利润 0.91亿拐点已至,大额订单预示 2021进入显著放量阶段。据公司对发审委回复函披露,公司目前聚焦电机、电控和军工三大优势业务板块,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0.91亿元,指标已显著高于 2018/2019全年情况。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已进入拐点,将进入上行通道。在军工装备制造板块,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达16.97%,较 2019年下降 5.59pct。我们认为主要系今年大量研发投入资本化转为无形资产,从而增加了资产端摊销所致,预计毛利率将随新产品进入稳定供应期实现快速回升。此外,回复函披露截至 20Q3公司军工业务在手订单达到 13.62亿元,全年预计可交付 0.87亿元。我们认为公司当前军品大额订单在手,预计 2021年板块将实现显著放量。 特种电机/电推技术国际国内均领先,军品湘电动力股权激励团队持股 3.95%公司是国内老牌军工配套企业,特种电机和电力推进技术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特种产品市场占有率领先,依托“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系列化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建设了一系列厂房,同时打造了军工研发中心,装备能力和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公司在军工装备制造领域掌握的核心技术主要为国内顶级高技术专家团队研发的特种装备推进技术和发射技术的工程化,为目前国内最先进、国际最前沿的技术,子公司湘电动力是国内唯一拥有此核心技术的企业。据 2020半年报,公司军工子公司——湖南湘电动力有限公司将于后期进一步夯实股权激励计划,具体方案经上级主管单位审批后实施。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认为,受疫情等影响 2020年部分重点产品订单交付或后移至 21-22年,故将 2020年营收增速从-11.06%下调至-16.97%,将 21-22年营收增速从 16.30%/18.72% 上 调 至 21.07%/24.73% , 在 此 假 设 下 , 20-22年 营 收 为43.22/52.32/65.26亿元,净利润为 0.61/4.00/5.50亿元,EPS 为 0.06/0.42/0.58元,PE 为 258.45/39.29/28.5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特殊产品收入确认风险,风力发电机市场价波动,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 业绩预告为初步测算结果,以年报数据为准。
|
|
|
中航沈飞
|
航空运输行业
|
2021-02-03
|
79.00
|
--
|
--
|
86.80
|
9.87% |
|
86.80
|
9.87% |
|
详细
2020全年归母净利润14.8亿元超预期,为“十四五”发展奠定基础 1月28日晚公司公告,预计2020年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68.61%,相比去年同期增加6.02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9.40亿元,同比+11.35%。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公司聚焦建设一流军队、打造一流企业的“双一流”目标,加大研发投入,完成了全年既定经营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奠定基础。公司现已完成沈飞民机32.01%股权转让,不再持有沈飞民机股权。18-19年沈飞民机净亏损分别为0.77/0.79亿元,20H1沈飞民机净亏损0.95亿元,对沈飞投资收益的影响分别为-0.25/-0.25/-0.30亿元,由于股权转让已完成,预计2021年公司将不再按持股比例承担亏损,利润表负担将显著减轻。 我国三代半歼击机龙头供应商,公司机型是现代战争中的空中重型武器库 中航沈飞是我国歼击机的摇篮,是歼击机整机龙头供应商,公司主营航空防务装备产品制造,现型号产品覆盖歼11/歼15(三代)、歼16(三代半)等多系列空军歼击机/舰载机。全球看,三代半战机是空中作战的高机动重型武器库,载弹量大幅高于四代机(四代机F35为2500kg,三代半SU-35为8000kg),我们认为四代机不能完全替代三代半机作战功能,“十四五”期间三代机或存在大量需求。沈飞公司(全资子公司)创建于1951年,2017年集团将沈飞公司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核心军工资产整体上市,2019年沈飞公司(全资子公司)营收236.01亿元,占上市公司当年营收规模99.33%,净利润8.48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规模96.58%。 先进战机“跨代式”转变望于十四五启动,沈飞望迎跨代武器装备大时代 “十四五”期间公司望加速产品升级换代、拓宽航空产品谱系。近年来,公司持续投入高额研发,2019年费用化研发支出(研发费用)、国防科研/技改项目垫付额(对应专项应付款每年减少额,后续由对应国家部门支付)高达9.31亿元,占当年净利润的106.10%,推进如四代机FC31鹘鹰飞机、新型舰载机等产品持续落地。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跨代次型号定型、主力型号批产有望持续加速。我们认为,多指标或共同指向下游需求增长&新老机型交替:20Q1-Q3存货、存货收入比、“预收款+合同负债”三者一并下降,共同指向可能结果--下游客户对“十四五”新品需求或快速上涨、老产品需求或将在不久后下降、“十三五”老型号库存有望在2020年统一交付。预计公司有望在2020年底~2021年启动新一轮合同负债打款+新品库存备货,且该阶段投入或将主要由“十四五”主力机型+跨代机型双重需求推动。 盈利预测:维持前述营收判断,预计20-22年营收273.25/341.56/416.71亿元,公司转让沈飞民机的投资回报略超预期,且预计利好投资收益将20-21年归母净利润略调升(归母净利润由14.01/18.02亿元调整至14.80/18.33亿元),22年归母净利润维持22.54亿判断,EPS为1.06/1.31/1.61元,PE为73.92/59.67 /48.5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供应配套风险,客户订单风险,公司分红波动风险。注:业绩预告为初步测算结果,以年报数据为准。
|
|
|
睿创微纳
|
|
2021-02-01
|
108.84
|
--
|
--
|
117.21
|
7.69% |
|
117.21
|
7.69%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业绩预告,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90亿元,同比大增192.21%;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43亿元,同比大增208.70%,业绩实现超预期增长。公司业绩大增主要原因为:1.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开拓市场,扩大销售,保持订单充足,营业收入较去年大幅增加;2.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增长和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显著提升。此外,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82.12%),主要系政府补助增加所致,此项预计增加公司净利润约4,794.25万元。 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大幅增长,表明十四五下游终端产品强需求开始显现,上游军工电子类企业提前出现放量,结合此前国防军工十年高景气周期的判断(国防军工行业景气度扩张期将为十年维度,2020年为拐点后第一年),预计公司排产或持续提升。 Q3归母净利润同比+359.43%实现超预期增长,主营业务全面放量公司20Q3业绩公布,前三季度营收10.78亿元(+167.89%);归母净利润4.65亿(+359.4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38亿元(+480.02%),三项业绩指标均实现超预期增长。从应用端看,测算得到期内军品营收2.88亿元,同比大增206.35%显著超过预期。 资产负债端看,预付账款0.74亿元(+271.99%),存货6.45亿元(+109.56%)再创新高;合同负债+预收款达到0.95亿元(+295.83%),我们认为,存货及预付账款的快速增长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公司正处于加速备产备料过程;预收款+合同负债持续提升预示产品下游需求持续增加,行业有望进入高景气度放量期。 我国非制冷红外领域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领先企业,军民用均迎景气增长公司是专业从事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与MEMS传感技术开发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非制冷红外热成像MEMS芯片、红外热成像探测器、红外热成像机芯(成像机芯和测温机芯)、红外热像仪等,主要用于军民两大方向:①军用领域:红外热成像被应用于军事侦察、监视和制导等方面,在武器装备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红外产品在美国、法国等国家军队普及率较高,西方国家对红外成像采取严格的技术封锁及产品禁运政策,近年来我国红外热像仪军事领域应用处于快速提升阶段,单兵、坦克装甲车辆、舰船、军机和红外制导武器等在内的红外装备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预测,我国军用红外市场总容量超300亿元。 ②民用领域:随着红外成像产品成本及价格降低,民用领域逐步广泛,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安防监控、个人消费、辅助驾驶、消防及警用、工业监测、人体体温监测、电力监测、医疗检疫等。国际民用红外热成像仪行业将迎来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期,据Yole预测,2024年非制冷民用红外市场规模将达44.24亿美元,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新兴市场需求成为红外成像市场新的增长极。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作为国内非制冷红外芯片领军企业,军品业务有望充分受益于十四五终端产品高速发展需求,作为上游企业排产有望快速提升;民品端将伴随红外产品应用场景的增加实现快速放量。在充分考虑公司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摊销成本的情况下,2020-22年营业收入由16.46/23.39/33.97上调至17.55/28.54/40.32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由5.50/7.30/10.25上调至5.90/8.70/11.85亿元,对应EPS为1.33/1.96/2.66元,对应PE为84.22/57.14/41.95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军品订单增速放缓;民用场景应用低于预期;业绩快报是初步测算结果,以年报披露数据为准等。
|
|
|
中科星图
|
|
2021-01-19
|
52.20
|
32.40
|
--
|
59.50
|
13.98% |
|
59.50
|
13.98% |
|
详细
我国指控系统核心供应商,“数据、平台、应用”齐备利刃出鞘 公司作为我国指挥与控制系统核心供应商,以数字地球相关产品为核心,主营业务分为软件销售与数据服务、技术开发与服务、一体机产品、系统集成四大板块。下游应用端,公司产品主要服务于特种行业,并实现向自然资源、交通、应急等领域的拓展。 公司主营业务持续放量,2016-19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93.87%/162.93%。疫情影响下公司持续稳健经营,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17亿元(+29.38%);实现归母净利润0.32亿元(+59.20%)。资产负债端,三季度末公司存货达0.95亿元,预收款+合同负债达到0.81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我们认为,存货与预收款+合同负债增加表明企业在手订单充足,公司正处于备产备货阶段,叠加公司收入确认主要在四季度的特点,预计公司全年业绩有望实现超预期增长。 核心产品持续迭代构筑技术壁垒,新一代“高分+北斗”应用模式蓄势待发 数字地球行业业务链路较长,覆盖技术领域较广,具有较强的技术壁垒。公司第五代数字地球产品完整覆盖了空天大数据引接、存储可视化等多方面的共性需求,被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列为新一代新信息技术领域重点项目。公司以主要产品为基础,承接并完成了包括对技术成熟度要求非常高的特种装备定型项目在内的较多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在行业中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此外,在研的新一代产品“GEOVIS6数字地球”,有望实现“高分+北斗”融合的创新应用模式,预计将于2021年下半年进行推广试用。 “战略、颠覆性技术突破”+“一体化联合作战”,公司受益于指控产业高景气周期 指挥控制系统作为现代战争中作战系统的“大脑”和“神经中枢”,能够将各个分散的系统组织成一个有效的作战体系,最终实现对部队实施最佳、最准确的指挥与控制,将作战体系发挥出最佳的整体作战效能。充分受益于“战略、颠覆性技术突破”+“一体化联合作战”+“实战化训练深入实施”,我们认为指控产业作为能够有效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应软硬件产品需求有望快速提升,产业或进入高景气周期。 公司数字地球应用软件作为指控系统底层技术支撑,以特种领域信息化需求为牵引,能够有效实现“陆-海-空-天-电-网”的多维度环境快速构建、态势感知、行动规划与任务筹划等共性功能。在研项目GEOVISFK数字地球系统应用平台原型能够实现与其他应急处置单位之间的联动,均有望伴随指控产业高景气周期实现快速放量。 盈利预测与评级: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受益于指控系统高景气周期,公司数字地球相关软硬件产品有望实现快速放量;同时,公司民用产品有望随下游应用领域的增加实现排产提升。在此假设下,预计公司20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7.07/10.26/15.03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1.57/2.36/3.57亿元,对应EPS为0.71/1.07/1.62元,PE为73.40/48.70/32.30x,对标可比公司68.11x的2021预测PE,公司每股目标价72.8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的市场拓展风险,无法持续获得免费遥感数据的风险,应收账款占比较高的风险,业务季节性特征对公司业绩及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风险
|
|
|
火炬电子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1-01-15
|
74.42
|
--
|
--
|
81.60
|
9.65% |
|
81.60
|
9.65% |
|
详细
2020全年业绩超预期增长,自产陶瓷电容器/微波无源器件产能持续投入1月12日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预增公告,全年归母净利润5.91~6.29亿元,同比+55%~65%,其中单四季度归母净利润1.66~2.04亿元,同比大增82.7%~124.6%,业绩实现超预期增长,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推动:自产元器件:需求增加、国产替代订单增长,陶瓷电容器&微波无源器件产能持续投入。 新材料板块:持续拓展,订单和项目收入稳定增长。 贸易板块:受益国内疫情良好管控,下游需求旺盛,新产品线业务良好,维持稳定增长。 规模效应凸显:成本费用深化控制,盈利能力增强。 公司自产元器件下游订单、需求量主要受航空、航天、船舶及通讯等国防信息化建设需求持续拉动,我们认为该增长趋势有望在21Q1延续;同时公司陶瓷新材料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新材料板块战略布局初显效益,我们预计“十四五”有望成为新材料板块的业务拐点。 MLCC市场寡头格局良好,公司望持续受益下游军用电子信息化需求增加火炬电子自成立以来专注电容器领域,主要成熟产品包括MLCC、引线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多芯组陶瓷电容器、钽电容器、超级电容器、脉冲功率陶瓷电容器等。目前MLCC细分市场呈现清晰的寡头垄断格局,头部供应商包括火炬电子、鸿远电子、成都宏明(上市辅导阶段),该细分赛道下游需求增长向好、企业盈利性增强;我们认为,良好竞争格局有助于企业在下游需求扩张阶段实现更好的长期盈利能力,作为国内专业从事陶瓷电容器研发生产的企业,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下游需求增长。 电容器下游应用广泛,在军用领域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兵器、电子对抗等赛道。我国军用陶瓷电容器MLCC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14.4亿元增至2019年的29.5亿元,CAGR约为12.7%,高于工业和消费电子领域,龙头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军用MLCC下游需求提升。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自产元器件收入7.44亿元(+33.58%),主要来源于军用电子信息化需求增加以及国产替代订单持续增长所致。我们认为,自产元器件也是2020全年业绩的高增长来源,且该增速有望在2021年延续。 盈利预测与评级:下游需求持续增长、规模效应明确,将2020年营收增速从48.44%/31.05%/27.03%上调至49.10%/32.03%/29.41%,毛利率望伴随自产业务比例提升,从31.43%/31.19%/31.76%上调至33.35%/33.63%/34.48%,归母净利润从5.50/7.33/9.54上调至6.10/8.24/10.70亿元,EPS为1.33/1.79/2.33元,PE为54.76/40.55/31.2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放缓,代理业务毛利率波动,市场风险偏好波动。
|
|
|
航发动力
|
航空运输行业
|
2021-01-12
|
76.80
|
--
|
--
|
80.76
|
5.16% |
|
80.76
|
5.16% |
|
详细
2021体系内关联交易销售商品较2020调整前同比+58.64%,产业高景气度持续兑现 1月8日公司发布《关于2021年度与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之持续性关联交易的公告》,2021年公司与中国航发系统内/中航工业集团系统内预计实现销售商品金额162.83亿元,较2020年调整前/调整后(2020年10月公司调增关联交易销售商品预测值)指标同比增长58.64%/ 22.19%。我们认为,公司关联交易销售商品预算同比大幅增加表明下游产品需求量持续提升,公司正处于进入产业高景气周期前的备产备货阶段,结合我们此前国防军工十年高景气周期的判断(国防军工行业景气度扩张期将为十年维度,2020年为拐点后第一年),预计公司排产有望持续提升。 测算后2021年终实际销售商品金额预计同比+28%,公司业绩或维持高增长态势 我们对公司2021年终关联交易实际销售商品金额(两大军工集团系统内)进行测算:我们将近三年公司年终实际销售金额与年初公告预计金额相除,得到销售商品实际“完成度”89.76%/94.40%/86.30%,均值90.15%,结合近日公告的162.83亿元的2021全年预计销售商品金额,则可测算得出2021年终关联交易销售商品实际金额预测值146.79亿元,指标较2020年同比增长27.64%,该测算结果或对公司营收形成有效支撑,公司业绩有望维持高增长态势。 业绩超预期多项财务指标向好,产业“高景气度+高持续性”特性凸显 2020年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4.68亿元,同比+20.9%;实现归母净利润6.34亿元,同比+5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3亿元,同比+117.39%实现超预期增长。 从资产负债端看,三季度末公司存货达233.43亿元,同比+8.86%创历史新高,主要系产品投入增加、制造周期延长所致;应收票据+应收账款达到161.4亿元,同比+27.79%,我们预计将随主营业务排产增加实现快速消化;此外,负债端公司三季度末预收款+合同负债达到21.55亿元,同比+14.72%,我们认为高预收款+合同负债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行业高景气度凸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达到174.07亿元,同比+3.4%,主要系公司生产任务量增加,采购原材料和配套产品增加所致。 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持续推进,军机需求/排产有望持续提升 World Air Forces 2020数据披露,美国现役各类军机数量达13,266 架,占全球现役军机比重25%,我国目前活跃的各种机型在量/质上均与美国有较大差距。从政策层面看,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指出,我国安全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大,要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我们认为,当前世界局势对国防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以航空器为代表的军品有望实现加量布局,公司作为我国唯一生产制造涡喷、涡扇、涡轴、涡桨、活塞全种类军航发动机的企业,且为三代主战机型发动机国内唯一供应商,将长期受益于我军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进程,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态势。 盈利预测与评级:综上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我国航空发动机龙头供应商,关联交易大幅提升表明下游需求持续提升,预计将充分受益于以军机为代表的跨越式武器装备发展阶段,业绩或持续提升。维持此前盈利预测,2020-22年预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53/370.37/460.96,对应归母净利润为13.32/16.54/20.71亿元,对应EPS为0.50/0.62/0.78元,对应PE为148.53/119.63/95.5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民品收入,上半年军品交付放缓,新品定价进度慢。
|
|
|
*ST湘电
|
机械行业
|
2020-12-31
|
20.00
|
--
|
--
|
23.23
|
16.15% |
|
23.23
|
16.15% |
|
详细
定增过会公司发展持续向好,综合电推龙头涅槃重生12月28日公司发布公告,非公开发行股票已获得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本次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81,137,863元(含本数,发行数量不超过209,117,575股,发行价格5.17元/股),发行对象为兴湘集团,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我们认为,本次定增过会,一方面表明公司发展持续向好,前期存在的退市、合同纠纷等不利因素已大概率得到有效消除;另一方面意味着公司资本实力得到进一步夯实,结合公司所处军工细分领域细分程度高、发展定位前沿、行业市场集中度非常高的特点,预计公司竞争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望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回复函揭示军品大额在手订单,2021年有望进入显著放量阶段20Q3净利润0.91亿拐点已至,大额订单预示2021进入显著放量阶段。据公司对发审委回复函披露,公司目前聚焦电机、电控和军工三大优势业务板块,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91亿元,指标已显著高于2018/2019全年情况。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已进入拐点,将进入上行通道。在军工装备制造板块,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达16.97%,较2019年下降5.59pct。我们认为主要系今年大量研发投入资本化转为无形资产,从而增加了资产端摊销所致,预计毛利率将随新产品进入稳定供应期实现快速回升。此外,回复函披露截至20Q3公司军工业务在手订单达到13.62亿元,全年预计可交付0.87亿元。我们认为公司当前军品大额订单在手,预计计2021年板块将实现显著放量。 特种电机/电推技术国际国内均领先,军品湘电动力股权激励团队持股3.95%公司是国内老牌军工配套企业,特种电机和电力推进技术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特种产品市场占有率领先,依托“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系列化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建设了一系列厂房,同时打造了军工研发中心,装备能力和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公司在军工装备制造领域掌握的核心技术主要为国内顶级高技术专家团队研发的特种装备推进技术和发射技术的工程化,为目前国内最先进、国际最前沿的技术,子公司湘电动力是国内唯一拥有此核心技术的企业。据半年报,公司军工子公司——湖南湘电动力有限公司将于后期进一步夯实股权激励计划,具体方案经上级主管单位审批后实施。 船舶动力体系有望从纯燃料向电能转换,综合电推头部企业望享受近千亿产业空间电能作为一种动力体系,具有高经济性、低污染、智能化等比较优势,逐渐成为动力系统发展新趋势。类比汽车与航空业,我们认为,未来综合电力驱动系统(先经过燃料发电,再用所得到的电能驱动)将成为船舶动力发展新趋势,相关系统供应商有望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综合电推系统市场集中度较高,全球前3龙头供应商(瑞典ABB、通用电气、西门子)市占率超80%,我国船舶综合电推系统市场集中度也较高,参与方包括。 ST湘电、中国动力、中车。2018年国内综合电推市场规模仅18.90亿元,处于行业发展初期,未来年成长空间达849.8亿RMB:①军船:2020-2030年我国军舰年均造价129.6亿美元(900.72亿RMB),对应舰船动力系统需求约180.14亿元;②民船:民用市场综合电推产值或具备约35倍增长空间,未来年产值增量约669.7亿元。 盈利预测与评级:综上我们认为,公司剥离完成后实现高质量资产聚焦,综合电推系统主业将长期受益于船舶动力体系改革进程,军品大额订单预示业务或进入显著放量阶段。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6.29/53.84/63.91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3.59/5.30/7.21亿元,对应EPS为0.38/0.56/0.76元,对应PE为52.84/35.82/26.33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产品需求波动风险,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
|
|
|
盟升电子
|
|
2020-12-30
|
115.30
|
116.36
|
351.18%
|
128.58
|
11.52% |
|
128.58
|
11.52% |
|
详细
国内首家弹载数据链民营供应商,军民双轮驱动产品快速放量公司为我国卫星导航和卫星通信终端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卫星导航产品主要为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导航终端设备以及核心部件产品,主要应用于国防军事领域。其中,弹载导航数据链一体化终端产品应用于国防武器平台,实现了民营企业在该领域内的突破;卫星通信产品主要为卫星通信天线及组件,目前主要应用于海事、民航市场。 公司近三年主营业务持续放量,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24.74%/66.20%。2020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2亿元(+42.00%),实现归母净利润0.35亿元(+58.66%)。资产负债端,三季度末应收账款3.40亿元,存货1.71亿元,均创历史新高,预计将伴随军品批产增速实现快速消化。预付款达到1710.59万元(较期初+275.72%);预收款+合同负债达到255.78万元(较期初+54.30%),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正处于备产备料过程中,行业高景气度凸显。 “跨越式武器装备”+“实战化训练”,公司受益于导弹产业高景气周期充分受益于“国防装备跨越式发展需求驱动”+“精确打击武器发展趋势”+“实战化训练深”入实施”,我们认为以导弹为代表的精确打击武器将实现快速排产,预计进入十年景气扩张期。随着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导弹武器全程入网、全时可控的作战需求,弹载数”据链作为产业链中传感器平台、指挥控制平台和武器平台铰链的“纽带”,现已成为导弹武器的基本配置,加速了导弹武器装备发展呈现出“无链不成导”的趋势。 公司作为我国首个成功研发弹载导航数据链一体化终端产品并应用于国防武器平台的民营企业,产品具有集成度高、通信性能高、多体制通信功能、接口标准化设计等技术优势;在研项目基于弹载天链通信技术相比国内同类产品适应高动态、高过载条件,并适应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产品动态适应范围、加速度、接收灵敏度均高于行业平均指标,在国内具备较强竞争能力。我们认为,伴随导弹产业高景气周期,公司弹载导航数据链一体化终端等相关卫星导航产品有望实现快速放量,业绩在未来3-5年内或快速提升。 动中通天线优质供应商,充分受益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发改委首次将卫星互联网列入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范畴,标志着社会将进入“万物互联”时代,无间断、高速、低延时的通信网络将成为基础设施,卫星互联网将成为5G地面网覆盖不足的有效补充。根据我们的测算,卫星互联网产业年产值将有望于2028年达到0.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卫星应用端1733.9亿元。我们认为,公司卫星通信产品作为产业应用端基础设施,具备较高的技术优势与客户先发优势,有望随卫星互联网建设实现由车载、机载、船载向其他应用领域实现延伸,并随用户用网习惯的改变实现排产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评级: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伴随导弹产业高景气周期,公司弹载导航数据链一体化终端等相关卫星导航产品有望实现快速放量,业绩在未来3-5年内或快速提升;民品动中通天线等卫星通讯产品有望随卫星互联网建设实现应用场景延伸,并随用户用网习惯改变实现排产提升。在此假设下,预计公司20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37/7.41/10.33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为1.15/2.10/3.11亿元,对应EPS为1.01/1.83/2.71元,PE为114.33/62.72/42.40x,对标可比公司89.40x的2021年预测PE,公司每股目标价163.6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高的风险,武器装备生产任务承担及执行风险,国内卫星通信天线市场发展不足预期的风险,毛利率波动的风险
|
|
|
中航沈飞
|
航空运输行业
|
2020-12-30
|
72.89
|
--
|
--
|
100.15
|
37.40% |
|
100.15
|
37.40% |
|
详细
我国歼击机三代半歼击机龙头供应商,公司机型是现代战争中的空中重型武器库 中航沈飞是我国歼击机的摇篮,是歼击机整机龙头供应商,公司主营航空防务装备产品制造,现型号产品覆盖歼11/歼15(三代)、歼16(三代半)等多系列空军歼击机/舰载机。全球看,三代半战机是空中作战的高机动重型武器库,载弹量大幅高于四代机(四代机F35为2500kg,三代半SU-35为8000kg),我们认为四代机不能完全替代三代半机作战功能,“十四五”期间三代机或存在大量需求。沈飞公司(全资子公司)创建于1951年,2017年集团将沈飞公司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核心军工资产整体上市,2019年沈飞公司(全资子公司)营收236.01亿元,占上市公司当年营收规模99.33%,净利润8.48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规模96.58%。 先进战机“跨代式”转变或将于“十四五”启动,沈飞望迎跨代武器装备大时代 “十四五”期间公司望加速产品升级换代、拓宽航空产品谱系。近年来,公司持续投入高额研发,2019年费用化研发支出(研发费用)、国防科研/技改项目垫付额(对应专项应付款每年减少额,后续由对应国家部门支付)高达9.31亿元,占当年净利润的106.10%,推进如四代机FC31鹘鹰飞机、新型舰载机等产品持续落地。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跨代次型号定型、主力型号批产有望持续加速。 多指标共同指向下游需求增长&新老机型交替:20Q1-Q3存货、存货收入比、合同负债三者一并下降,共同指向统一结论——下游客户对“十四五”新品需求或快速上涨、老产品需求或将在不久后下降、“十三五”老型号库存有望在2020年统一交付所致。预计公司有望在2020年底~2021年启动新一轮合同负债打款+新品库存备货,且该阶段投入或将主要由“十四五”主力机型+跨代机型双重需求推动。 十四五国防开支将匹配经济发展,聚焦面向现代战争的高精尖航空装备 近期国家下发一系列文件,聚焦两大方向:①国防开支在十四五将持续稳定增长、匹配国家经济实力;②聚焦面向现代战争的跨越式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隐身化/无人化)。近年来我国装备费用占国防支出比例持续提升,2019年国防支出占GDP 比例为1.22%(美国3.41%),绝对值为1.21亿元(美国为5.11万亿元),仍有提升空间。2013-2020年美国飞机采购额均值超2400亿元(我国2017年装备采购费的50%),占国防预算比例为5.66%,美国国产歼击机列装绝对值为2085架,数量稳定但新老机型迭代加速,F-35进入批产期,列装持续加速,2019年美国国内交付80架。 我们认为,对于经济实力强大、军队装备配套较成熟的国家而言,核心武器装备追求的不是数量的绝对多,而是核心机型性能的相对高,高代次/性能更强/隐身性能更好的机型将成为新重点。通过测算发现,按美国采购比例进行计算,若我国同一主机厂每新增一款新品,则有望具备100亿元以上新增需求空间。预计公司新型号、主力型号装备研制生产将有望加快、跨代次产品需求望迎提升空间。 盈利预测与评级:公司军品业务充分受益于“十四五”跨越式武器装备发展进程,预计新型号装备研制生产将持续加快,20年或进入需求的景气扩张期。此外,考虑到政府补助的入账方式为计入非经常损益(而非直接计入营业总收入),故将2020-22年预测营业收入由399.23/494.53/590.46亿元调整至273.25/341.56/416.71亿元,同比增速为15%/25%/22%,对应归母净利润14.01/18.02/22.54亿元, 对应EPS 为1.00/1.29/1.61, 对应PE 为73.19/56.93/45.5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供应配套风险,客户订单风险,公司分红波动风险。
|
|
|
爱乐达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0-12-29
|
51.68
|
45.80
|
167.84%
|
71.30
|
37.96% |
|
71.30
|
37.96% |
|
详细
军民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龙头, 军民航空多工序业务升级将进入兑现期 公司专注于航空航天制造领域,主营业务为军/民用飞机零部件、航空发动机零件及航天大型 结构件的精密制造,具备航空零部件全流程制造能力,产品涉及多个军机机型以及波音、空 客、中国商飞等公司的主要机型。 产业链端, 公司正逐步实现由单一工序/机型向军民全覆 盖多工序的转型,目前已能够承接主机厂及其外协单位机加产品的特种工艺处理等业务订 单,并能够实现 PCU 等小组件装配等业务。 公司近几年主营业务持续放量, 2019年公司营收 1.84亿元( +43.77%),归母净利润 0.78亿 元( +13.98%), 2015-19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 15.12%/11.56%。 疫情影响 下公司实现超预期增长, 20Q3实现营收 1.85亿元( +91.62%), 实现归母净利润 0.88亿元 ( +99.84%)。 资产负债端,三季度末公司存货达 1.54亿元, 创近 5年新高, 我们预计有望随 下游军品批产增加实现快速消化。 公司由单一工序/机型向军民航空多工序业务升级, 或驱动业绩出现倍数增长 公司自 2019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开展表面处理业务, 2020年上半年度特种工艺阳极氧化、喷 漆生产线产能利用率均有明显提升。 我们认为, 公司作为我国军民机综合性航空制造基地, 正逐渐由单一工序加工走向全覆盖多工序产品供应,业绩有望随此进程实现倍数增长。 据 World Air Forces 2020统计数据,美国现役各类军机数量为 13,266架,在全球现役军机中 占比为 25%, 我国目前活跃的各种机型在量/质上均与美国有较大差距。 按照政治局第二十二 次会议内容,我们认为我国将进入“跨越式武器装备发展” +“战略、颠覆性技术突破”阶 段,十三五末+十四五为我国前沿技术国防装备加速突破时期,预计进入十年景气扩张期, 以军机为代表的跨越式武器装备有望实现加量布局。 公司在精加工领域掌握高精度盲孔加 工、复杂深腔加工等多项核心技术,在行业内处于明显优势地位。 在客户端,公司多次获得 中航工业下属飞机制造单位颁发的“优秀供应商”称号,是中航工业下属某主机厂机加和热 表处理领域的唯一战略合作伙伴,预计产品将随需求增长实现快速放量。 民用航空制造需求持续升温,中国或形成首个万亿市场 据波音公司《 2019-2038民用航空市场展望》数据披露,预计未来 20年我国民航客机采购价 值量约为 8.53万亿元,平均每年 0.43万亿,每年民航飞机采购价值量约占我国 GDP 的 0.43%。 公司自 2005年国际转包开始承接航空零件制造,在关重、复杂零件和小批量柔性生产等方 面具有明显技术优势, 目前已通过空客、波音、 GE、 R.R、 IAI 等外方供应商综合能力延伸审 查,取得法国赛峰公司起落架相关零组件正式产品全工序生产订单。 我们认为, 国产民机的 发展将为产业链带来国产化的历史机遇, 考虑到公司航空制造领域民营企业龙头的市场地 位,预计飞机零部件精加工业务将充分受益于高端制造业转移, 有望实现快速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综上我们认为, 公司军品业务将充分受益于“十四五”跨越式装备发 展进程,未来 3-5年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民品业务有望随着我国大飞机项目的逐步落地实现 进一步放量。 同时,考虑到公司军民全覆盖多工序布局持续推进,预计业绩将在此基础上实 现倍数增长。 在此假设下, 预计 2020-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2.94/4.43/6.24亿元,对应归母净 利润 1.30/1.98/2.80亿元, EPS 预计为 0.73/1.11/1.57元, PE 为 70.48/46.49/32.80x。公司作 为我国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企业,对标上游航空配套企业 65.78x 的 2021预测 PE,公司每股 目标价 73.0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良品率下降 导致的风险等
|
|
|
航天发展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0-12-25
|
24.98
|
--
|
--
|
31.86
|
27.54% |
|
31.86
|
27.54% |
|
详细
“新型号研制+实战化训练”双轮驱动,蓝军业务有望进入高景气放量期 跨越式发展催化新型号武器加速迭代,有望带动蓝军对应研制环节业务打开市场空间。根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会议内容,我们认为我国将进入“跨越式武器装备发展”+“战略、颠覆性技术突破”阶段,十三五末+十四五为我国前沿技术国防装备加速突破时期,预计进入十年景气扩张期,公司室内射频仿真实验系统、海上/空中/地面目标及对抗系统、微波暗室环境设计系统解决方案及军用仿真系统平台作为新型号装备研制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随各领域新型号装备的大量涌现实现快速增长,带动公司蓝军业务进入高景气放量期。 军队实战化训练深入实施,或驱动蓝军有源靶标业务实现快速放量。自2016年中央军委颁发《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暂行规定》以来,部队训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东部战区陆军某旅2018年全旅枪弹、炮弹、导弹消耗分别达到2017年的2.4倍、3.9倍、2.7倍。我们认为,随着我国实战化训练的深入实施,一方面军队实战训练强度、频率将会大幅提升,过去由红军为主、蓝军较少的情况有望扭转,蓝军相关装备、陪练比例有望提升;另一方面,实战化训练也对蓝军战术、装备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有源靶标产品作为军方现役/在研装备的试验、标校、评估和训练手段,实战化训练及新型装备研制增加有望带动产品进入高景气周期。 国防信息化建设进入跨越发展时期,公司军工信息化业务有望进入高速增长轨道 国防信息化作为适应现代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发展需要而建立的国防信息体系,是现代战争的发展方向,也是国防军队建设的发展趋势。在武器装备方面,我国武器装备有较大一部分是机械化、半机械化装备,信息化装备发展落后,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我们认为,公司5G通信与指控装备、网络空间安全、微系统业务均与国防信息化建设形成“强对应”关系,国防信息化建设持续高速发展有望为公司对应业务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实战化演习有望迎来长期、常态化的上量机遇,实战化相关训练有望占到总军费30%,对应3000-4000亿训练需求空间,整体需求有望向蓝军等实战化类装备倾斜。公司今年将有望受益实战化演练带动(属于训练演习支出,在装备采购费用之外),对应业务有望进入高速增长期。将20-22年营收增速从30.24%/28.30%/26.8%上调至31.21%/29.36%/29.02%,对应营收53.0/68.6/88.5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9.60/12.96/16.92亿元,EPS为0.60/0.81/1.05元,PE为39.7/29.4/22.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训练用电子蓝军装备需求低于预期,跨越式武器装备研发需求情况低于预期,军品交付波动风险,公司持有该股票达到相关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