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火股份
|
能源行业
|
2024-10-24
|
18.45
|
--
|
--
|
20.56
|
9.48% |
|
20.20
|
9.49% |
|
详细
24Q3营收/归母净利环比+1%/+5%。2024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283.1/35.4亿元,同比-1.1%/-13.8%。其中Q3单季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100.9/12.5亿元,环比+1%/+5.1%,同比+6%/-8%。 煤炭业务:上半年量减本升,24Q3盈利环比有望改善。1)产销量:2024H1煤炭产/销量323/315万吨,同比-15%/-18.8%。2)售价和成本:2024H1销售均价/成本1114/785元/吨,同比-2.4%/+37.1%,吨煤毛利329元/吨,同比-42.1%,我们认为主要由于产销量下降带来成本提升。24Q3河南无烟中块价格1544元/吨,环比+1%,盈利有望环比改善。 电解铝业务:24H1维持高盈利,24Q3盈利或环比回落。1)产销量:2024H1年公司实现铝锭产/销量75/75万吨,同比+3.2%/+2.4%,其中新疆产/销量40/40万吨,同比-2.5%/-4.2%,云南产销量35/35万吨,同比+10.6%/11%,云南地区产量同比明显提升。2)售价和成本:2024H1吨铝售价/成本15608/11550元/吨,同比-5.9%/-9.5%。3)盈利:2024H1吨铝毛利4058元/吨,同比+6.2%。24Q3铝市场价19562元/吨,环比-4.7%;氧化铝均价3845元/吨,环比+5.8%;华东预焙阳极市场价4948元/吨,环比-4.6%,我们认为由于铝市场价环比下降、主要原料氧化铝价格环比上升,24Q3电解铝盈利有望环比回落。 铝箔业务:在建项目稳步推进,筹划神火新材分拆上市,有利于完善丰富铝加工产业链。2024年8月底,神火新材二期年产6万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项目全部投产。公司正推进神火新材分拆上市事项,神火新材全资子公司上海神火铝箔收购商丘新发投资有限公司所持阳光铝材51%股权、由神火新材收购云南神火铝业所持云南神火新材100%出资权,有利于增强铝加工业务链条完整性、业务独立性,完善铝加工业务产业布局。 公司拟分配中期分红6.75亿元,分红比例占前三季度归母净利19%。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送中期现金股息3元(含税),合计分配现金6.75亿元,占公司2024年1-9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的19.07%。我们认为公司积极响应国务院提高分红频次号召,彰显积极可持续发展信心。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煤炭板块生产无烟煤稀缺优质且具备价格弹性,电解铝板块优势布局低成本新疆和云南地区,铝加工分拆上市有望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和贡献业绩增量。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分别为49.2/57.6/60.2亿元,对应EPS为2.19/2.56/2.67元,参考煤炭板块和电解铝板块可比公司,给予2024年10~11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21.89~24.08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煤铝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在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云南限电限产加剧。
|
|
|
海大集团
|
农林牧渔类行业
|
2024-10-22
|
43.00
|
56.00
|
17.06%
|
50.60
|
17.67% |
|
50.60
|
17.67% |
|
详细
海大集团发布 24年三季报: 公司 24Q3年实现营业收入 325.6亿元(同比-4.75%),归母净利润 15.0亿元(同比+30.17%)。 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848.6亿元(同比-2.38%),归母净利润 36.2亿元(同比+60.95%) ,毛利率为 11.33%,同比+2.62pct。 公司饲料业务稳健发展,龙头优势持续彰显,行业或将迎来修复。 受到投苗下降的影响, 全国水产饲料行业面临着较大压力,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上半年水产料产量同比下降,而三季度以来受到台风等因素的不利影响,水产饲料行业或也面临一定压力。但海大集团整体表现或继续领先于行业。 我们认为,一方面,四季度是消费旺季,南美白对虾等的投苗或有所增加,公司虾蟹料的销量增速也有望提升;另外一方面,今年部分水产品价格抬升,我们预计明年春季的水产投苗或将增加,公司特水饲料销量也有望抬升。 生猪养殖业务大幅盈利,而水产养殖或盈利有限。 Q3生猪价格不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均有明显上涨,季度均价在 19.4元/kg 左右,而今年以来饲料成本明显下降,预计公司养殖成本或也有所下降,公司三季度或实现较好的养殖利润。但考虑到公司参与生猪套保,生猪期货合约有所上涨,或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水产养殖方面,由于三季度生鱼价格和南美白对虾价格整体仍然相对低迷,预计公司水产养殖业务的盈利有限。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公司生猪养殖以轻资产、低风险的模式为主,同时公司参与套期保值,未来有望实现稳定养殖利润。水产养殖方面,公司将继续提高养殖能力,降低养殖成本,适度控制养殖规模,未来或也有望逐步实现盈利。 行业景气有望回暖, 公司龙头优势有望持续彰显。 我们认为, 第一, 水产饲料行业有望迎来拐点。今年水产饲料承压主要受到年初投苗下降的影响, 而今年水产价格上涨有望带动明年春季投苗的增加, 明年水产饲料行业有望景气向上。 第二, 近几年行业压力背景下,龙头企业凭借自身技术、管理、资金等多维度的优势实现市占率的提升,中小企业持续退出市场,行业竞争格局得到优化,未来行业恶性竞争有望减少,龙头优势有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第三,公司持续开拓海外市场, 公司 23年和 24年上半年海外饲料销量分别增长 24%和 30%,未来有望继续为公司饲料业务贡献增量。 因而, 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海大集团。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4~26年 EPS 分别为 2.80/3.12/3.67元,考虑到公司是行业内较为稀缺的龙头公司,给予公司 24年 20~25倍 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 56.0~70.0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
兖矿能源
|
能源行业
|
2024-09-13
|
12.72
|
17.00
|
27.44%
|
18.37
|
42.40% |
|
18.11
|
42.37% |
|
详细
24H1归母净利同比-32%,其中 24Q2环比+1.5%。 公司 24H1实现营收/归母净利 723/75.7亿元,同比-24.1%/-31.6%。其中, Q2单季归母净利 38.1亿元,环比+1.5%,同比-17.3%。 24H1煤炭业务量升价降、成本稳定, 24Q2环比量升本降。 1)产销量: 24H1公司自产煤产销量 6908/6376万吨,同比+8.2%/+9%。其中收购矿井(即鲁西矿业+新疆矿业)产销量 1556/1477万吨,同比+6.5%/+1.2%。公司原业务方面,自产煤产销量 5352/4899万吨,同比+8.7%/+11.6%,其中本部/晋陕蒙/澳洲销量 1136/2140/1967万吨,同比-4.2%/+11.8%/+16.2%。 Q2单季度,公司自产煤产销量 3444/3263万吨,环比-0.6%/+4.8%,其中收购矿井产销量 759/746万吨,环比-4.7%/+2%;原业务自产煤产销量 2685/2517万吨,环比+0.7%/+5.7%,其中本部/晋陕蒙/澳洲销量 495/979/997万吨,环比-16.2%/+23.9%/+3.5%。 2)售价: 24H1公司自产煤售价 668元/吨,同比-22.1%,其中收购矿井售价 522元/吨,同比-12.4%。原业务自产煤售价 711元/吨,同比-24.6%,其中本部/晋陕蒙/澳洲售价 802/514/809元/吨,同比-18.2%/-5.9/-33.1%。 Q2单季,公司自产煤售价 660元/吨,环比-2.4%,其中收购矿井售价 530元/吨,环比+2.9%;原业务自产煤售价 698元/吨,环比 -3.7% , 其 中 本 部 / 晋 陕 蒙 / 澳 洲 售 价 796/515/801元 / 吨 , 环 比-1.4%/+0.5%/-2.1%。 3)成本: 24H1公司自产煤单位成本 371元/吨,同比持平,其中收购矿井单位成本 285元/吨,同比+39.7%。公司原业务自产煤单位成本 397元/吨,同比-6.9%,其中本部/晋陕蒙/澳洲单位成本 363/204/578元/吨,同比+2.4%/-13%/-7.8%。 Q2单季,公司自产煤成本 362元/吨,环比-5%,其中收购矿井单位成本 284元/吨,环比-1.1%;原业务自产煤单位成本 385元/吨,环比-6%,其中本部/晋陕蒙/澳洲单位成本 340/181/594元/吨,环比-11%/-21.7%/+5.9%。 4)毛利率: 24H1公司自产煤毛利率 44.4%,同比-12.3pct,其中收购矿井毛利率 45.4%,同比-20.4pct;原业务自产煤毛利率 44.1%,同比-10.6pct。 Q2单季自产煤毛利率 45.1%,环比+1.5pct,其中收购矿井毛利率 46.5%,环比+2.2pct,原业务自产煤毛利率 44.8%,环比+1.3pct。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认为,公司 24年煤炭产量目标仍有增长,且中长期战略下煤炭产量规模达到 3亿吨/年,煤价有望中高位窄幅波动,煤化工板块持续改善,且在新项目逐步投产带动下成长空间大。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 157/162/169亿元,对应 EPS 1.57/1.62/1.68元,参照可比公司,给予公司 24年 11~12倍 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 17.25~18.82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煤价波动、国内煤价大幅下跌、产量释放低于预期。
|
|
|
陕西煤业
|
能源行业
|
2024-09-12
|
22.62
|
--
|
--
|
29.87
|
31.47% |
|
29.74
|
31.48% |
|
详细
事件:公司与控股股东陕煤集团签订资产转让意向协议,陕煤集团有意将其持有的陕煤电力集团全部股权转让给陕西煤业。 收购标的情况:陕煤电力集团现有电力装机约10.8GW,2023年实现度电净利0.043元。陕煤集团对陕煤电力集团持股88.65%,截至24年3月末,陕煤电力集团净资产125亿,电力装机1082万千瓦(其中煤电962万千瓦,新能源12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陕西、湖南、湖北、河南、江西等6省,23年完成发电量354亿千瓦时,实现利润总额17.98亿,净利润15.28亿,全年利用小时4520小时,所属各发电企业利用小时数均高于区域平均水平,折算平均度电净利0.043元,ROE约12.2%。 收购方式及对价:我们认为,公司在手现金丰厚,具备现金收购能力,参考可比火电公司,目前PE估值约10倍,估算总资金规模预计100亿元以上,但具体收购资产规模仍需进一步确认。 此次收购有利于公司煤电一体化,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增强。(1)目前陕煤PE-2024约11x,若10xPE左右收购,估值低于陕煤及其余可比电力公司;(2)截至24H1,公司账面现金275亿,近三年每年经营性现金流350亿以上,该资产收购不影响公司现金分红能力;(3)按23年发电量估算,陕煤电力集团年耗煤量约1460万吨(折算5500大卡),该部分煤炭本身均由陕煤及集团供应,按照陕西地区长协价上限5500大卡为520元/吨结算,收购有望一定程度形成煤电一体化,覆盖比例约9%(陕煤产能1.63亿吨),有望提升公司盈利稳定性。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认为,公司资源禀赋优质,可采储量丰富,抗风险能力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此次收购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稳定性,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217/214/21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24/2.21/2.16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4年13~14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29.11~31.35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大幅下滑;投资收益大幅亏损。
|
|
|
巨星农牧
|
农林牧渔类行业
|
2024-09-12
|
16.61
|
--
|
--
|
23.76
|
43.05% |
|
23.76
|
43.05% |
|
详细
巨星农牧发布巨星农牧发布24年中报: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2.3亿元,同比+13.13%,实现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减亏。24Q2实现营收12.8亿元,同比+18.89%,实现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扭亏。 生猪养殖成本继续改善。公司24年上半年生猪出栏109.45万头(去年同期为123.82万头),其中商品猪出栏106.18万头,同比+24.69%。得益于饲料成本的下降和公司生产成绩的改善,我们预计公司养殖成本持续下降,根据公司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6月公司生猪养殖成本为6.44元/斤,完全成本在7元/斤以内,较23年全年7.34元/斤的生产成本明显下降,较24年一季度6.91元/斤的生产成本也明显下降。我们预计,随着公司德昌项目的逐步满产,以及对动物疫病防治、生产效率改善等方面的不断追求,公司养殖成本未来或将进一步下降。 。生产性生物资产扩张奠定未来增长基础。24年中报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为4.68亿元,较24Q1的3.77亿元大幅增长24.1%,考虑到养殖成本的下降带来能繁母猪账面价值的下降,我们预计公司能繁母猪数量或有较高增长,这也为公司未来出栏量的增加奠定了基础。 资产负债率环比持平,资本开支显著下降。其他主要财务指标方面。资产负债率:公司24年中报资产负债率为62.2%与24Q1基本持平,这或与上半年生猪养殖盈利期尚短,且皮革业务拖累业绩,导致负债率仍然偏高,预计随着未来公司盈利的改善,负债率水平也将有所下降。资本开支:公司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5.3亿元,同比下降0.9亿元,24年中报在建工程为4.6亿元,同比下降9.2亿元,环比24年一季度末增加0.6亿元,随着公司德昌项目投产,大额资产开支下降,同时公司今年以来逐步扩大紧密型“公司+农户”的养殖规模,未来所需资本开支或也将下降。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养殖成本将继续改善,同时猪价或将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公司下半年盈利有望进一步改善。整体而言,我们预测24~26年EPS分别为1.00/1.60/2.03元。考虑公司低成本、高成长性,给予公司24年3.0~3.3倍PB,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21.2~23.3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遭遇超预期疫病,猪价大幅不及预期,公司出栏量不及预期
|
|
|
电投能源
|
能源行业
|
2024-09-09
|
16.38
|
22.59
|
19.15%
|
21.78
|
32.64% |
|
22.34
|
36.39% |
|
详细
24H1实现归母净利 29.4亿元,同比+14%; 24Q2归母净利 10亿元,同/环比+3.6%/-48.6%。 公司 24H1实现营收/归母净利 141.3/29.4亿元,同比+7%/+14%; 24Q2实现归母净利润 10亿元,同/环比+3.6%/-48.6%。 煤炭: 24H1产量微降、售价微升,总毛利同比+1.4%。 1)产销量: 24H1公司煤炭产/销量为 2267/2222万吨, 同比-2.9%/-4%。 2)售价及成本: 24H1煤炭综合售价/成本 207/86元/吨,同比+4%/+1.9%。 3)盈利: 24H1煤炭业务实现毛利 27亿元,同比+1.4%;毛利率 58.6%,同比+0.9pct。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蒙东及大东北区域内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煤炭产品质量稳定,销售服务体系成熟, 煤炭业务盈利有望维持高位。 电力: 24H1火电发电量同比-15%,新能源发电量同比翻番。 1)煤电: 24H1公司发/售电量 24.82/22.6亿千瓦时, 同比-14.7%/-14.7%;煤电收入 8.49亿元,同比-16%。 2)新能源: 24H1公司发/售电量 30.75/30.36亿千瓦时, 同比+99.5%/+99.7%;营收/成本 8.26/3.74亿元,同比+62.4%/+72.1%;平均售电价格/成本 0.272/0.123元/千瓦时,同比-18.7%/-13.8%。截至 24H1公司已投产运行新能源发电装机 4.78GW,“十四五”期间公司新能源装机规模(规划 7GW)和绿电比例有望大幅提升,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又一支撑点。 电解铝:吨铝净利同比+141%,电力成本和产业链一体化具备优势。 公司24H1电解铝产/销量为 44.79/44.74万吨, 同比+4.4%/+3.9%,单位售价/成本 17286/12995元/吨,同比+7.2%/-3.2%;实现毛利 19.2亿元,同比+64.5%。 24H1公司电解铝控股子公司霍煤鸿骏实现净利润 9.5亿元,同比+150%, 吨铝净利为 2124元/吨,较 23H1的 883元/吨同比+141%。我们认为,公司所在内蒙古地区具备煤电铝产业链一体化以及电力成本优势,在电解铝行业集中化绿色化、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的背景下公司电解铝业务仍然具备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认为, 公司煤铝业务高景气有望延续,新能源发电项目有望打开增长空间,预计公司 24~26年归母净利至 56.4/58.4/60.3亿元,对应 EPS 为 2.52/2.6/2.69元,参考可比煤炭、电解铝及新能源运营公司,给予公司 24年 9~10x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 22.65~25.17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大幅下滑,新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
|
|
中国神华
|
能源行业
|
2024-09-09
|
38.70
|
--
|
--
|
47.50
|
22.74% |
|
47.50
|
22.74% |
|
详细
24H1归母净利归母净利同比同比-11%,其中24Q2归母净利归母净利环比环比-14%。24H1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1681/295亿元,同比-0.8%/-11.3%,扣非归母净利294.8亿元,同比-10.6%,其中非经损益主要为转让鄂尔多斯神华神东房地产公司100%股权收益4.82亿、政府补助1.09亿以及捐赠内蒙古生态综合治理资金-5.11亿。Q2单季实现归母净利136.2亿元,环比/同比-14.3%/-7.1%。 煤炭板块:煤炭板块:24H1自产煤自产煤产量同比同比+2%,销售均价销售均价/自产煤成本自产煤成本同比同比-6%/+2%。 1)产销量:24H1自产煤产/销量1.632/1.628亿吨,同比+1.6%/+2.2%;外购煤销量0.67亿吨,同比+14.2%。总销量中年协/月协销量占比54.4%/31.7%,同比-2.6/+2.5pct,年协比例同比略降主因外购煤销量显著增长。2)售价:24H1公司销售均价(不含税)566元/吨,同比-5.8%,其中年/月协销售均价490/725元/吨,同比-2%/-11.7%。Q2单季销售均价559元/吨,环比/同比-2.5%/-3.9%,其中年/月协销售均价490/713元/吨,环比持平/-3.3%。3)成本:24H1自产煤单位成本191.7元/吨,同比+2%,主因人工成本同比+18.3%,主要为社保缴费政策性增长以及按进度计提的员工薪酬增长。其中24Q2自产煤单位成本192.8元/吨,环比+1.2%。4))板块:盈利:煤炭板块上半年实现营收/利润总额1343.3/260.4亿元,同比-0.7%/-18.1%,实现毛利率28.3%,同比-3.5pct。 发电板块:上半年实现量升价降,目前在建及待建机组仍有超目前在建及待建机组仍有超10GW(较现(较现有规模有规模+23%))。1)电量:24H1公司发/售电量104.04/97.89十亿千瓦时,同比+3.8%/+3.9%,其中燃煤发/售电量101.8/95.69十亿千瓦时,同比+3.6%/+3.6%。24H1公司发电机组加权平均利用小时2323小时,同比-6.5%,其中燃煤机组平均利用小时2354小时,同比-155小时(-6.2%)。2)售价和)售价和成本:24H1公司综合售电价格0.404元/千瓦时,同比-3.3%;平均售电成本0.362元/千瓦时,同比-1.5%。3)板块盈利:)板块盈利:电力板块上半年实现营收/利润总额443.5/52.5亿元,同比+0.4%/-9.5%,实现毛利率16%,同比-0.8pct。 4)在建项目:目前公司有在建及待建机组10.4GW,较目前的44.8GW可增长23%,发电板块增长潜力强劲:在建机组6.8GW(广东惠州热电2*400MW、江西九江2*1000MW、广西北海2*1000MW、广东清远2*1000MW)、开工准备待建机组2.64GW(河北定州2*660MW、河北沧东2*660MW)、核准待建机组1GW(福建石狮鸿山热电1*1000MW)。铁路板块: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经济带物流体系,24H1周转量同比+7%。 24H1公司自有铁路周转量161.4十亿吨公里,同比+7.3%,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经济带物流体系,陆续开通黄骅港至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集装箱、河间至黄骅港双向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项目,非煤货物运量同比+18.4%;单位运输收入/成本0.139/0.085元/吨公里,同比-5.5%/+1.2%。铁路板块上半年实现营收/利润总额224.4/69.2亿元,同比+1.4%/+1.9%,毛利率37.5%,同比-0.4pct。 完善完善ESG治理体系治理体系,成立市值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公司持续完善ESG治理体系,落实ESG最新监管要求,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系建设和ESG评级提升工作,公司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2024)”榜单。积极响应国资委市值管理考核要求,成立市值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设中国神华特色“11257”市值管理体系。 盈利预测:公司煤炭长协占比高,煤炭盈利稳定性较强,电力业务新投运火电装机有望持续贡献增量,并且公司作为能源央企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有望达583/596/601亿元,对应EPS为2.93/3.00/3.02元。并且公司作为ESG水平领先的国内煤电一体化大型能源央企,有望享受中国特色估值溢价,参考可比煤炭及电力公司,给予公司24年15~16xPE,合理价值区间43.99~46.92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动力煤价格大幅下跌,电价大幅下调,环保安检力度不易把握。
|
|
|
乖宝宠物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4-09-06
|
49.30
|
57.77
|
--
|
72.88
|
47.26% |
|
72.60
|
47.26% |
|
详细
乖宝宠物发布 24年中报: 公司 24H1实现营收 24.27亿元(同比+17.48%),归母净利润 3.08亿元(同比+49.92%)。 基本每股收益为 0.77元, 加权 ROE为 8.1%。 其中, 24Q2实现营业收入 13.29亿元(同比+14.48%), 归母净利润 1.6亿元(同比+32.64%)。 兼顾规模扩张与盈利提升。 报告期内, 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9%/5.8%/1.6%/-0.7%,同比+3.5pct/+1.5pct/-0.2pct/-0.2pct。 由于宣传、渠道结构优化需要,公司销售费用率上行。 但受益于持续快速扩张的规模,公 司 盈 利 能 力 仍 不 断 提 升 。 24H1公 司 销 售 毛 利 率 / 净 利 率 分 别 为42.1%/12.7%,同比+7.8pct/2.7pct。 主粮毛利率显著提升。 报告期内, 公司主粮产品营收 11.99亿元,同比+18.45%,毛利率同比+12.8pct 至 44.7%;零食产品营收 11.94亿元,同比+17.32%,毛利率同比+3.2pct 至 39.2%。 我们认为, 主要系境内自有品牌优质发展、境外代工业务表现良好以及原材料价格相对低位。 线上直销占比提升迅猛,自有品牌认可度持续上升。 报告期内, 公司在阿里系、抖音平台、京东以及拼多多等第三方平台中的直销收入达到 8.7亿元(同比+61.24%),占主营收入比重同比+9.74pct 至 35.85%。 其中,阿里系/抖音平台的直销收入为 6.1亿元(同比+50.71%),占主营收入比重同比+5.54pct至 25.1%。 我们认为, 直销占比的提升一定程度反映了公司自有品牌市场认可度的上升, 同时也显著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自有品牌规模将持续扩大,且由于公司产品结构升级、渠道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代工业务方面,公司预计将维持稳定增长,盈利能力稳中有进。 整体而言,我们预测 24~26年EPS 分别为 1.46/1.81/2.22元,给予公司 24年 40-42倍 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 58~61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汇率波动超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
|
|
晋控煤业
|
能源行业
|
2024-09-05
|
14.37
|
--
|
--
|
18.72
|
30.27% |
|
18.72
|
30.27% |
|
详细
24H1实现归母净利14.4亿元,同比+4%;24Q2归母净利6.6亿元,同/环环比比-3%/-16%。公司24H1实现营收/归母净利73.8/14.4亿元,同比-1%/+3.7%,扣非归母净利14.2亿元,同比+6.1%;24Q2实现归母净利润6.6亿元,同/环比-2.8%/-15.9%。 24Q2销销量环比量环比+8%,价格,价格环比环比-5.5%。1))产销量:24H1原煤产量/商品煤销量1693/1445万吨,同比-0.5%/-0.2%。其中塔山矿/色连矿产量1315/377万吨,同比+0.2%/-2.6%,24H1塔山煤矿(权益72%)和色连煤矿(权益51%)分别实现净利18/0.8亿,合计贡献归母净利13.4亿,同比-6%。24Q2原煤产量/商品煤销量848/750万吨,环比+0.3%/+7.8%,商品煤销量环比提升明显。2)售价:24H1综合售价495元/吨,同比-1.8%,其中24Q2综合售价482元/吨,环比-28元/吨(-5.5%),煤炭生产主业盈利稳健。 参股参股32%的的同忻煤矿同忻煤矿24H1净利同比+36%,参股20%的的财务公司转亏。公司参股32%同忻煤矿(产能1600万吨)24H1实现净利润8.3亿元,同比+35.8%,对应贡献投资收益2.7亿;参股20%财务公司24H1净利-2.1亿,同比转亏(23H1净利2.5亿),贡献投资收益-0.4亿。 。税金及附加环比增长,或受山西资源税上调影响。24Q2公司税金及附加3.78亿元,环比+0.6亿元(+19%),或受山西资源税上调影响。 控股集团规模优势和行业地位突出,公司外延增长空间大。公司控股集团规模优势及行业地位突出,截至2022年末,拥有88座矿井,年生产能力2.42亿吨,资源保有储量合计385.41亿吨。作为集团下属唯一煤炭上市平台,在集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综合能源企业集团的整体战略和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的考虑下,未来符合条件的煤炭资产有望注入上市公司。 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背靠晋能控股集团的山西省属动力煤企业,煤炭资源优势显著,并且集团优质矿井有望注入上市公司。我们预计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8.1/28.6/28.2亿元,对应EPS为1.68/1.71/1.69元,参考煤炭板块可比公司,给予2024年11~12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18.46~20.14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大幅下滑;资产注入不及预期。
|
|
|
陕西煤业
|
能源行业
|
2024-09-05
|
24.34
|
--
|
--
|
29.87
|
22.17% |
|
29.74
|
22.19% |
|
详细
24H1归母净利同比-9%,其中Q2由于煤炭业务量增本降环比+27%。24H1公司实现营收847.4亿元,同比-6.5%;归母净利105.6亿,同比-8.8%,扣非归母净利111.8亿,同比-18%,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金融产品损益-7.7亿和所得税影响1.9亿。其中Q2归母净利59亿,环比/同比+26.9%/26.5%,环比显著增长主要由于煤炭业务产量环比提升以及成本相应摊薄下降;扣非归母58.3亿,环比/同比+8.9%/-8.4%。 煤炭主业:24H1量增本降、售价平稳,盈利维持高位。1)量:24H1产量8641万吨,同比+2.8%,其中Q1/Q2产量4146/4495万吨,Q2产量环比+8.4%,月均产量约1500万吨左右(5月单月历史最高1533万吨),7月以来产量略有下降至约1400万吨。2)价:24H1自产煤售价538元/吨,同比-9.5%。3)成本:24H1吨煤完全成本281元/吨,同比-5.5%,其中外委业务费/材料/税费分别减少3/3/6元/吨,降幅13%/13.5%/9%。 二级市场投资:公允价值波动影响有望显著收窄。公司已经对隆基股份进行减持,6月开始对盐湖股份实现权益法核算,剩下的四个资管计划(天风资管计划/朱雀新经济/朱雀新能源/朱雀新材料余额6.7/9.8/25.1/28.1亿)有望陆续退出,未来公允价值波动影响会逐渐降低。 响应政策首次提出中期分红,彰显公司一贯积极有为作风。为响应政策号召,公司历史上首次提出中期分红,拟派发中期现金股利0.109元/股(含税),共计现金分红金额10.56亿元,占中报归母净利的10%。本次现金分红金额需要纳入年度分红承诺计划,即中期与年末分红金额合计不低于今年归母净利的60%。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认为在煤价中枢有所下移情况下,公司煤炭产量稳中有增,且仍有一定降本增效空间,同时二级市场敞口逐步收缩有望减少投资亏损,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217/214/21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24/2.21/2.16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4年13~14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29.11~31.35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大幅下滑;投资收益大幅亏损。
|
|
|
潞安环能
|
能源行业
|
2024-08-27
|
14.40
|
--
|
--
|
15.58
|
8.19% |
|
19.30
|
34.03% |
|
详细
24H1归母净利同比-58%,Q2单季环比-27%。公司24H1实现营收/归母净利176.5/22.3亿元,同比-19.3%/-58%,扣非归母净利22.5亿元,同比-57.3%。 其中Q2单季归母净利9.4亿元,环比/同比-27.1%/-51%。 煤炭业务:煤炭业务:24H1煤炭业务量减价降本增煤炭业务量减价降本增,Q2销售均价环比微降。1)产销)产销量:24H1公司原煤产量/商品煤销量2767/2455万吨,同比-6.3%/-10%。其中喷吹煤/混煤销量936/1385万吨,同比-4.7%/-9.8%;喷吹煤销售占比38.1%,同比+2.1pct。Q2单季,公司商品煤销量1274万吨,环比/同比+7.9%/-12.6%,其中喷吹煤/混煤销量477/730万吨,环比+3.9%/11.5%;喷吹煤销售占比37.4%,环比-1.4pct。2)售价:24H1公司商品煤综合售价683元/吨,同比-11.6%。Q2单季商品煤综合售价677元/吨,环比/同比-1.8%/-0.4%。3)成本:24H1公司商品煤单位成本371元/吨,同比+10.7%,其中Q1/Q2分别为378/365元/吨,Q2成本环比-3.3%。 Q2非煤业务盈利环比回落,焦化亏损或有所扩非煤业务盈利环比回落,焦化亏损或有所扩大。24H1公司除煤炭生产的其他业务实现收入/成本8.8/10.1亿元,其中24Q1/Q2收入5.17/3.67亿元,成本5.21/4.89亿元,Q2实现毛利-1.3亿元(Q1毛利-443万元),环比显著下滑,或由于焦化亏损进一步扩大所致。 以以121亿元竞得亿元竞得山西省襄垣县上马区块煤炭探矿权,有利于公司扩储可持续发展。根据公司2024年8月22日公告,公司以121.26亿元竞得山西省襄垣县上马区块煤炭探矿权,此次竞得的山西省襄垣县上马区块有煤炭资源量8.2亿吨,拟出让年限5年,折合单吨资源14.8元,且毗邻公司总部驻地和主力矿井区域。我们认为此次资源竞拍符合公司主责主业定位和未来发展战略,将进一步增加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有利于提升公司核心服务功能和核心竞争力优势以及未来可持续稳健发展。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4年公司量减本增或导致业绩进一步承压,但25年后降本增效成果或逐步显现,24~26年归母净利50.4/60/62.4亿元,对应EPS为1.69/2/2.08元,根据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4年12~13倍的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20.23~21.92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大幅下滑,大额坏账准备计提。
|
|
|
中煤能源
|
能源行业
|
2024-08-19
|
12.61
|
14.70
|
31.96%
|
14.35
|
11.93% |
|
15.66
|
24.19% |
|
详细
1公司基本情况(主营业务、股权结构、分业务营收和毛利)2煤炭业务(产能、产量、售价、成本)3煤化工及其他业务(化工业务产量售价毛利、装备制造和金融业务)4公司亮点· 国资委考核导向更重视回报(ROE)和收益质量(营业现金比率),推行市值管理考核· 监管层重视分红,公司首次派发特别分红· 煤炭产量内生增长潜力大· 煤化工在建项目充足,进一步增强规模效应和一体化协同优势· 集团推动“两个联营+”发展战略, 资产注入可以期待5盈利预测和弹性测算· 假设24-26年秦港现货煤价为900/850/825元/吨,年度长协价为707/706/705元/吨,测算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为191/207/213亿元,对应EPS为1.44/1.56/1.60元,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4年10~12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15.58~18.69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4~26年现金流压力相对较大,但依然有能力支付50%左右的现金分红, 27年之后现金流将高于公司归母净利,分红能力及潜力充足。
|
|
|
牧原股份
|
农林牧渔类行业
|
2024-08-09
|
43.34
|
51.70
|
41.33%
|
45.20
|
4.29% |
|
50.78
|
17.17% |
|
详细
牧原股份发布 24年中报: 公司 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568.7亿元(同比+9.63%),归母净利润 8.3亿元(同比+129.84%)。 基本每股收益为 0.15元,加权 ROE 为 1.30%。 24Q2实现营业收入 305.9亿元(同比+10.56%),归母净利润 32.1亿元(同比+302.90%)。 生猪出栏同比提升,成本端持续优化。 公司 24年上半年实现生猪出栏 3238.8万头(同比+7.01%),其中商品猪/仔猪/种猪分别出栏 2898.2/309.3/31.2万头。由于去年冬季疫病影响,公司年初的养殖完全成本出现阶段性上升,但随着公司优化硬件设备、加强人员管理,生产成绩持续提升,叠加饲料原材料价格下降在养殖成本上逐步体现,公司 6月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近 14元/kg。我们预计,至 24年年末,公司养殖完全成本有望降至 13元/kg。 持续布局屠宰端。 公司 24年上半年屠宰生猪 541.5万头(同比-1.94%),完成鲜、冻品猪肉销售 62.0万吨(同比+4.50%); 屠宰营收 99.8亿元(同比+15.06%)。 公司现有屠宰产能约 2900万头/年,我们预计,随着公司持续开拓肉食销售市场、建设销售渠道,已投产屠宰厂的运营效率将持续提升;随着公司优化产品及客户结构,销售价格及收入或也将有所提升。二者共同带动屠宰业务盈利能力改善。 盈利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现金流情况持续改善。 截至 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154.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 61.81%(环比-1.78pct),货币资金余额为 203.6亿元,资金状况良好。我们认为,考虑去年年底非瘟疫情、产能加速去化以及行业历史生产规律, Q3供给缺口或将进一步扩大,猪价有望继续上涨, 且高点值得期待。下半年生猪均价预计将高于上半年,公司养殖业务盈利有望显著提升,帮助公司优化财务结构。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将在 24年下半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核心养殖业务在收入端受益于猪价的景气上行,成本端受益于内部管理优化、饲料原料价格下降,预计将贡献更多利润。屠宰产能利用率有望提升,预计将带动板块业绩持续增长。 预计 24~26年 EPS 分别为2.83/3.17/3.62元。 考虑公司体量与低成本,给予公司 24年 3.7-4倍 PB, 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 52.8-57.1元,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遭遇超预期疫病,猪价大幅不及预期,公司出栏量不及预期。
|
|
|
海大集团
|
农林牧渔类行业
|
2024-08-02
|
43.92
|
--
|
--
|
42.65
|
-2.89% |
|
52.80
|
20.22% |
|
详细
海大集团发布24年中报:公司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3.0亿元(同比-0.84%),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93.15%)。基本每股收益为1.28元,加权ROE为10.56%。24Q2实现营业收入291.2亿元(同比-0.87%),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82.64%)。 水产饲料行业上半年承压,但公司凭借其强大优势实现逆势增长。受到水产养殖行业产能去化、投苗和存塘下降的影响,水产饲料市场整体萎缩,行业整体面临压力。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上半年全国水产饲料产量967万吨,同比-2.4%。但海大集团水产饲料实现逆势扩张,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约10%,其中普水料同比增长15%-20%,高档膨化鱼料同比持平微增;虾蟹料中南美白对虾料同比增长20%,但受到小龙虾料的拖累,虾蟹料整体同比增长8%。整体而言,上半年行业整体承压,而海大集团凭借着其优秀的产品力、完备的养殖服务体系、丰富完整的产品组合配置能力,仍然实现了水产饲料的两位数增长,市占率也进一步提升。 下半年进入水产饲料旺季,行业压力有望缓解,公司量利有望有更好表现。 24年,主要水产品价格均有不错表现,比如生鱼、加州鲈塘口价同比上涨30%左右,草鱼、鲤鱼等也有10%以上的涨幅。我们认为,水产价格好转的趋势将在下半年延续。同时,Q3进入水产饲料旺季,高景气的水产价格也将带动饲料消费,水产饲料行业压力有望缓解。同时,公司在行业逆境中发挥自身优势,调整销售策略,大力扶持优质客户和养殖户,从而实现了逆势增长,下半年行业景气修复中,公司的优势也将得到进一步放大,我们预计公司的市占率也将进一步提升。整体而言,公司下半年水产饲料的量利两端均有望有更好的表现。 禽料稳健增长,猪料大幅承压。上半年公司猪料销量同比-7%,主要是因为中小养殖户加快退出,存栏下降,导致猪料市场空间萎缩,虽然公司通过前两年的积极布局以及客户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市占率的迅猛提升,但销量整体仍然出现负增长,未来随着养殖利润的改善及补栏的增加,下半年公司猪料销量有望回暖。上半年公司禽料外销量同比+14%,公司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并积极开展与规模养殖厂、一条龙养殖公司的合作,抢占市场份额。价格反转,公司养殖业务盈利明显改善,未来发展以稳健为主。不论是生猪价格还是生鱼价格,今年都迎来了明显的好转。上半年公司出栏生猪270万头,综合养殖成本取得进步,实现扭亏为盈。生鱼养殖上半年减亏,未来公司将制定合理的养殖规模,控制养殖风险。对虾养殖成本明显下降,未来公司将在打造团队能力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规模。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公司养殖业务进入成熟期,整体养殖能力不断提升,未来将以稳健发展为主。今年随着生猪和生鱼价格的好转,全年养殖业务或将贡献利润。 海外业务量利双增。公司将国内成熟的“饲料+种苗+动保”海大模式复制到海外市场,主要区域包括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地。上半年公司海外地区的饲料外销量超过100万吨,同比增长超过30%,盈利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增长。未来,公司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和当地特点,海外市场销量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将在24年下半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核心饲料业务将受益于水产和畜禽价格的景气修复,自身技术和模式优势将继续凸显;养殖业务将贡献更多利润。同时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清晰,当前已完成饲料4000万吨的产能布局,并将在未来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预计24~26年EPS分别为2.75/3.24/3.50元,考虑到公司是行业内较为稀缺的龙头公司,给予公司24年20~25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55.0~68.8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水产及畜禽消费大幅不及预期,出现超预期的自然灾害,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产生不利影响。
|
|
|
恒源煤电
|
能源行业
|
2024-07-22
|
10.61
|
--
|
--
|
10.58
|
-0.28% |
|
12.18
|
14.80% |
|
详细
煤电一体化的安徽省属国企,煤炭盈利稳健,在建电力项目增量可期。公司于1994年成立、2004年上市,主要从事煤炭开采、洗选、运输、销售以及生产服务等业务。公司为安徽地方国有控股企业,控股股东为皖北煤电集团(持股55%)。2018~2023年煤炭业务贡献营收和毛利基本稳定在90%以上。 煤炭业务:现有矿井生产盈利稳健,集团资产有注入空间。1)煤炭资源:公司煤炭储量丰富,截至2023年有资源量/可采储量11/5.6亿吨,拥有核定产能1095万吨/年,均位于安徽省。集团仍有上市公司体外煤炭产能1660万吨/年(包括1000万吨麻地梁矿和240万吨招贤煤矿),有望在满足相应条件后注入上市公司。2)产销:2023年公司原煤产量944万吨,YOY+1.1%;商品煤产/销量745/762万吨,YOY+6.1%/+8.2%,未来产量或趋于稳定。公司煤炭客户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内,并与下游大型火电、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3)售价:定价方式方面,以长协为主,动力煤原则上月度调整、精煤原则上季度调整。2021-2023年公司煤炭综合售价802/1117/958元/吨,YOY+30.7%/+39.2%/-14.2%。从毛利率水平来看,公司煤炭业务盈利相对稳定,近六年毛利率稳中有进。 电力业务:小机组拖累电力盈利,在建高效机组稳步推进。1)在运机组:目前公司控股在运电厂有钱电一期2。 35万千瓦机组(持股比例50%、尚未并表)和三个小机组(恒源煤矿配套淮北新源热电2×15MW、任楼煤矿配套恒力电厂2×6MW、祁东煤矿配套创元电厂2×15MW),参股在运电厂有宿州热电2。 35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参股比例21%)。2023年电力业务亏损同比收窄,钱电公司实现盈利6220万元。2)在建机组:钱电二期10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项目(持股比例50%),目前正有序推进。 绿电业务:稳步推进风光新能源建设,促进绿电融合发展。1)80万千瓦风光项目:公司成立皖恒新能源投资建设80万千瓦风光新能源项目,一期3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经开始建设。2)矿区分布式光伏项目:积极推进矿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祁东煤矿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行良好,有望形成可复制的新能源发电盈利模式。3)增资宿州热电:投资建设风光新能源项目,有利于煤电新能源产业融合。 盈利预测和估值。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安徽省内煤电一体化的国有大型煤企,煤炭资源和区位优势显著,在建高效火电机组和绿电项目稳步推进。我们预计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7/22.4/22.8亿元,对应EPS为1.41/1.86/1.90元,参考煤炭板块可比公司,给予2024年9~10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12.72~14.13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大幅下滑;新建电力及新能源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