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华创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1-07-02
|
270.92
|
--
|
--
|
405.02
|
49.50% |
|
432.00
|
59.46%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1H1业绩预告。公司预期2021H1公司营业收入32.7~39.2亿元,同比增长50~80%;归母净利润2.76~3.31亿元,同比增长50~80%。2021年上半年,受下游多领域市场需求拉动,公司电子工艺装备及电子元器件业务进展良好,销售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也使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2021Q2单季度收入增速指引中枢75%,平台型龙头公司产品加速放量。根据公司公告,公司2021Q2单季度营业收入18.4~25.0亿元,同比增长49%~101%;公司2021Q2单季度规模净利润2.03~2.58亿元,同比增长28%~63%。作为国内设备龙头,收入高速增长反映着公司产品迭代和放量持续突破,有望进一步增强国内半导体设备平台型龙头地位。 中国大陆现有晶圆产能比例较低,有望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根据集微网统计,2020年全球12英寸晶圆产能约590万片/月,8英寸晶圆产能约510万片/月。2020年中国大陆本土厂商12英寸晶圆产能约38.8万片/月,所有已宣布中国大陆本土厂商12英寸晶圆产能的合计目标145.4万片/月,意味着中国大陆将有大量的增量产能即将逐步投建、释放。 2021~2022年全球合计新投建29座晶圆厂,全球晶圆厂进入加速投建阶段。根据semi统计,到2022年全球将新扩建29座晶圆厂,其中2021年开始投建19座,2022年开始投建10座。新建晶圆厂中产能最高可达每月40万片,29座晶圆厂建成后,全球晶圆约产能会增长260万片/月。 持续推进先进技术研发,核心设备量产、订单相继突破。2019~2020年,北方华创12英寸硅刻蚀机、金属PVD、立式氧化/退火炉、湿法清洗机等多款高端半导体设备相继进入量产,2020年下游客户需求旺盛,高端设备营收同比增长,成熟工艺设备突破新工艺,新工艺产品陆续进入客户验证或量产,产品频获客户重复采购订单。 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国产设备替代时不我待。伴随下游资本开支大幅提升,行业基本面强劲,景气度达到历史级别远超预期。北方华创全面布局半导体设备,产品在前道工艺覆盖面较广,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未来替代空间巨大。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将步入放量加速发展阶段,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收92/125/16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36/11.55/14.8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产替代进展不及预期、全球贸易纷争风险、下游需求不确定性。
|
|
|
英飞特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1-07-02
|
23.02
|
--
|
--
|
40.19
|
74.59% |
|
40.19
|
74.59% |
|
详细
LED驱动电源龙头,创新驱动抢滩新兴领域。英飞特成立于2007年9月,主要从事LED驱动电源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种类覆盖全、通过全球多国认证,并致力于提供客制化解决方案,目前已成为排名全球前列的LED驱动电源供应商。公司在创始人及董事长Guichao Hua博士带领下,坚持自主创新,近年来不断拓展植物照明、体育照明、UV LED等新兴LED照明市场,以差异化产品牢牢把握行业龙头地位。 全球化布局,产品受国内外客户认可。公司产品销往北美、欧洲等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境外销售额约占50%。大陆生产基地位于桐庐,共13条产线,1000+生产人员,最大月产能100万+台;在印度、墨西哥分别设立海外工厂,其中印度工厂2020年2月量产,一方面作为疫情封国等情况下国内产能备份,另外印度及周围市场人口多,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迅猛,驱动电源潜力巨大,印度关税高,本地生产减轻关税压力。墨西哥工厂20年已实现小批量出货,贸易摩擦关税提升背景下,在墨西哥设厂与北美客户形成本地化配套,将为公司未来海外业务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公司也分别在欧洲、北美设立分销中心。 全球及北美工业大麻合法化不断推进,植物照明需求爆发。2018年底工业大麻种植在美国联邦层面合法化。2019年美国工业大麻合法种植面积激增至45.3万英亩,同比增长479%。2020年底联合国正式承认大麻医疗价值,进一步加速全球医用大麻合法化进程。2020年美国合法大麻市场空间近180亿美金(全球第一大市场),同比增速至少达到50%,预计未来10年CAGR能维持在20%左右,到2030年市场空间有望达到千亿美金。根据我们测算,2021年全球植物照明LED灯具需求32亿美金,到2026年达到70亿美金。 切入新能源车充换电,迈向成长新台阶。依托在驱动电源领域的技术优势,公司切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换、储产品,目前已推出车载OBC、DCDC转换器、换电站充电机、动力电池均衡器等系列产品,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未来有望充分受益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增长。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根据我们测算,2021年全球植物照明驱动电源市场需求8亿美金,2026年达到22亿美金,CAGR 21.6%。英飞特作为LED驱动电源龙头,前瞻性布局植物照明LED驱动电源,率先受益市场需求爆发,植物照明业务快速放量。公司在植物照明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①擅长植物照明所需中、大功率产品;②全球化布局、海外市场业务占比近50%;③产品品类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证数量多,产品可靠性强、品牌认可度高,具备客制化能力,客户粘性大。④联手植物照明解决方案提供商Agrify、四维生态,延伸产业链,打造一站式服务。此外公司依托驱动电源技术优势,切入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领域,打开新的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将在2021-2023年实现收入14.73/21.43/27.74亿元,归母净利润2.43/3.54/4.76亿元,对应当前估值26.4/18.1/13.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
|
瀚川智能
|
|
2021-06-30
|
40.65
|
--
|
--
|
45.95
|
13.04% |
|
45.95
|
13.04% |
|
详细
以汽车电子智能制造装备为中心,实现“1+N”战略布局,绑定优质客户。瀚川智能是集自动化设备和工业软件一体化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持续推进“1+N”业务发展模式,深化行业战略布局:“1”指专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行业为战略深耕主要方向,包括汽车电子、新能源、工业互联以及正在筹建的工业零组件等领域;“N”指以“1”为基础,有节奏、有步骤地向其他智能制造应用场景探索拓展,目前包括医疗健康领域。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公司目前拥有泰科电子、大陆集团、欣旺达、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优质客户。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6.03亿元,归母净利润4415万元,2021年股权激励业绩目标锚定高增长。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助力市场扩容,公司产品多维布局紧抓变革机遇。IDC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542.4万辆,2020至2025年CAGR为36.1%;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将由2020年的80.3%提升至2025年的90.9%。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渗透将拉动汽车雷达、IGBT、汽车线束等部件的高增长。瀚川智能抓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积极布局高压零部件、ADAS传感器、FAKRA/HSD高速数据传输线等领域,多产品线布局绑定优质客户将使公司持续受益。 动力电池厂商进入加速扩产周期,新能源BU迎加速发展机遇。根据GGII,2020年国内锂电设备市场规模约为267亿元,5G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拉动锂电池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宁德时代等新能源电池厂商开启新一轮资本开支加速扩产,进而拉动上游设备订单持续扩张。瀚川智能专注于电池制造中后段工艺,2020年完成化成分容一体机迭代升级,目前已拓展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力神等优质客户,长期成长弹性足。 工业互联系统与智能制造装备协同发展,工业零组件助力双轮式增长。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设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以实现制造的柔性化、智能化。经过4年打磨,工业互联系统已成为公司稳定增长的特色业务,共有2大解决方案、8个产品(线)。工业互联系统将与智能制造装备业务协同发展,进一步加深与客户的合作,实现“硬件+软件”双重深度渗透。公司垂直行业深耕,拓展标准模组和核心零配件制造,积极探索国内外优质客户上游市场刚性需求,谋求更大发展。 盈利预测及估值分析:公司为国内智能制造装备领先企业,长于汽车电子领域,着眼未来拓展新能源及工业互联等新领域,打开成长空间。公司紧跟前沿,重视研发力量储备,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前瞻性布局抢滩行业发展机遇。经过多年的发展,客户阵容豪华,技术推进与下游深度合作。秉持模块化开发理念,以实现“标杆产品”的可复制性,实现研发成果的最大化利用,业务/客户扩展前景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收13.12/18.71/25.7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8%/43%/38%,归母净利润1.32/1.87/2.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9%/42%/35%,目前对应PE 29.8 x/21x/15.6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电子厂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新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
|
|
|
韦尔股份
|
计算机行业
|
2021-05-17
|
266.73
|
--
|
--
|
305.88
|
14.56% |
|
345.00
|
29.34% |
|
详细
2021年 5月 10日,豪威发布全球首款用于高端智能手机前置及后置摄像 头的 0.61微米像素 6000万高分辨率 CIS。 OV60A 像素尺寸仅有 0.61μ m, 属于同类产品中最小的。 与上一代 0.7μ m 相比,运用豪威 PureCel? Plus-S 晶片堆叠技术,在像素面积减少 24%的同时,量子效率更高, 串扰和角响 应更优。 四合一彩色滤光片阵列使用近像素合并功能,从而实现以四倍灵敏 度输出高达 1500万像素的图像,能够为 4K 视频提供 1.22μ m 等效性能。 这款传感器还支持用于“常开”感测的低功耗模式, 包括用于唤醒的环境光 感测模式及低功耗流模式, 与 AI 功能配合使用可节省手机耗电。 手机多摄、前后置高像素等趋势不改。 从 19年下半年起, 旗舰机四摄、中 低端三摄加速渗透, 2020年中高端四摄、低端三摄成为标配。 Mate 30Pro 更是全球首个商用双后置 4000万摄像头的手机,引领旗舰机双主摄应用。 根据 TSR,到 2022年, 4000万以上像素的前摄 CIS 出货量预计将超过 4300万个, 5000万以上像素的后摄 CIS 出货量预计将超过 3.5亿个。 公司在智 能手机领域已成功破局高端,率先推出 OV60A 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抢占 高端市场份额。公司技术路线明确,研发转换效率行业领先,未来持续推出 新产品将助力公司牢牢把握龙头地位,充分受益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 深耕汽车 CIS 15年,进入 design win 收获期。 跟现有竞争对手相比,韦 尔产业链拥有巨大优势,在竞争对手代工遇到问题情况下, 有能力承接其大 客户订单。技术上,凭借消费类产品快速迭代优势,可复用到车载产品。 自 动驾驶商业化加速落地,车用 CIS 市场有望成为手机外的另一大 CIS 应用市 场。我们推算全球汽车图像传感器或未来五年冲击百亿美元市场空间, 韦尔 作为当前全球 TOP2供应商,最有望充分受益行业成长红利,开启新征途! 韦尔平台化扩张开花结果。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头部客户合作研发模 式接近国外领先产业链,业务协同效应越发凸显。全年产能有望继续扩张。 原有产品线(分立、模拟、射频等) 3-5年有望大幅增长。公司多点布局、 多路并进,不断进行重大产品布局拓宽成长空间,马太效应体现,平台型布 局逐步开花结果。考虑公司近年业绩持续高增长, CIS 光学赛道持续高景气、 行业供不应求、龙头集中、供应链全力支持扩张。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50.0/65.0/87.8亿元,对应 PE 为 47.0x/36.2x/26.8x, 维 持“买入”评级。
|
|
|
长电科技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1-05-10
|
36.31
|
--
|
--
|
36.20
|
-0.44% |
|
42.94
|
18.26% |
|
详细
oracle.sql.CLOB@48557525
|
|
|
兆易创新
|
计算机行业
|
2021-05-10
|
134.97
|
--
|
--
|
142.00
|
5.21% |
|
235.13
|
74.21% |
|
详细
oracle.sql.CLOB@15a2dd7e
|
|
|
华峰测控
|
|
2021-05-10
|
307.73
|
--
|
--
|
448.00
|
45.25% |
|
592.79
|
92.63% |
|
详细
oracle.sql.CLOB@545eed6f
|
|
|
工业富联
|
计算机行业
|
2021-05-07
|
13.32
|
--
|
--
|
13.67
|
0.44% |
|
13.38
|
0.45% |
|
详细
oracle.sql.CLOB@6736c583
|
|
|
芯朋微
|
|
2021-05-07
|
76.68
|
--
|
--
|
89.22
|
16.35% |
|
148.35
|
93.47% |
|
详细
oracle.sql.CLOB@5f3c7cc1
|
|
|
风华高科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1-04-30
|
28.45
|
--
|
--
|
28.45
|
-0.18% |
|
39.14
|
37.57% |
|
详细
oracle.sql.CLOB@272a6377
|
|
|
京东方A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1-04-30
|
7.11
|
--
|
--
|
7.48
|
3.46% |
|
7.36
|
3.52% |
|
详细
oracle.sql.CLOB@fd1a81e
|
|
|
圣邦股份
|
计算机行业
|
2021-04-30
|
176.71
|
--
|
--
|
286.87
|
8.05% |
|
315.00
|
78.26% |
|
详细
oracle.sql.CLOB@62085f2c
|
|
|
三安光电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1-04-30
|
23.93
|
--
|
--
|
28.08
|
16.76% |
|
43.20
|
80.53% |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0年年报和 2021年一季报,收入高速增长,化合物半导体 逐步起量。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 84.54亿元,同比增长 13.32%;归母净 利润 10.16亿元,同比下降 21.73%。 2021Q1,公司营业收入 27.17亿元, 同比增长 61.60%;归母净利润 5.57亿元,同比增长 42.14%。 2020年营 业成本上涨主要由于三安集成成本增加以及 LED 单价下行所影响。 2020年, 公司研发支出 9.30亿元,研发费用 3.75亿元,持续加大技术投入。 2021Q1扣非经营能力受原辅料价格上涨、股份支付费用等产生短期影响。 LED 主业逐步回暖,产品结构升级有望提升盈利能力。 2020年底存货 41.62亿元,环比下降 0.61亿元。 2021Q1存货 43.25亿元,环比增加 1.66亿元, 其中 LED 原材料增加 2.44亿元、集成电路存货增加 1.66亿元、 LED 芯片存 货商品减少 2.24亿元。市场逐步回暖,几款 LED 中低端照明芯片供不应求, 部分低端产品 2021年 3月已开始上调,预计价格还将继续上行, LED 芯片 库存商品下降趋势已现,随着产品结构升级,预计后续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Mini LED 逐步起量,打开 LED 芯片市场新蓝海。 Mini LED 在全球知名终 端厂商逐步采用,未来有望逐步放量。 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升级取得了突破性 进展,已与全球多家下游知名客户开展 Mini LED 导入 TV、显示器等领域的 合作,一些客户的出货量正在逐月递增,预计其他客户也将会快速导入使用。 三安集成收入快速增长,主要建设项目逐步落地。 2020年,三安集成收入 9.74亿元,同比增长 305%。 2021Q1,三安集成收入 4.09亿元,同比增长 146%。三安集成产品性能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客户寻求代工意愿强烈,每 块业务产能均在大力扩充。泉州三安半导体设备部分安装调试完成,后续将 逐步释放产能;湖北三安 Mini/Micro 进入试产阶段;湖南三安半导体项目预 计二季度试产运行。 三安光电作为化合物半导体龙头企业, Mini LED 放量在即。 在砷化镓、氮 化镓、碳化硅及滤波器等半导体业务深度布局,各产品线取得明显进展。 Mini LED 芯片核心龙头厂商,具备技术、资金优势,产品具备国际竞争力, 未来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等需求爆发。我们预计 2021/2022/2023年归母净 利润 22.11/33.01/41.3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
|
|
兴森科技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1-04-29
|
9.15
|
--
|
--
|
10.57
|
14.64% |
|
14.56
|
59.13% |
|
详细
PCB一站式解决厂商,IC载板国产替代先驱者。兴森科技是国内最大的PCB样板快件制造商,且一直致力于国内外高科技电子企业和科研单位的服务,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十分之广。另外公司也通过PCB样板所积累下来的领先技术优势,深入IC载板领域,并开拓半导体测试板业务;同时积极拓展PCB批量板产能,与PCB样板业务实现协同,将自身打造成PCB一站式解决厂商;此外半导体测试板及IC封装基板也帮助公司实现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的国产替代领先者。 一季度业绩超预期,经营拐点已显现。公司在数年前就启动“降本增效、卓越运营”的组织变更项目,从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体系流程、数字化建设等全方位进行优化调整,从财务数据方面我们看到公司整体从销售费用率以及管理费用率(含研发支出,且研发支出提升)均处于明显的下降趋势之中;此外公司近期公告21Q1,整体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增长158.76%,扣非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215.06%;而其中的核心原因在于21Q1市场需求回暖,且公司过往持续投资的产能逐步释放,使得公司收入规模同比上升;在此基础上公司的经营效率持续提升,且另一方面带动了各项成本费用率的下降,进一步推动了盈利能力的提升。 IC载板先驱者,产能持续扩张奠定全球前列基础。IC载板作为最主要的集成电路封装材料,在当前集成电路景气度高涨的趋势当中,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同时由于5G的推动带来的下游应用硅含量的提升,汽车、服务器等集成电路用量将会进入井喷式的需求爆发阶段,将会对IC载板带来更大的需求增量。当前兴森科技已经具备了24万平米的年产能,且根据公司当前的产能规划,未来公司产能将会超过100万平米的年产能,根据文中的简单测算,将会达到至少4.5亿美元的产值规模,而此体量也将有望实现晋级全球供应商前列的位置。 PCB一站式解决厂商,样板+批量板实现协同。兴森科技作为行业样板头部厂商,当前已经积累了超过4000家高科技企业客户,为下游客户提供产品研发阶段的PCB样板生产制造服务。随着公司逐步扩大批量板的产能,公司也将逐步完善自身一站式全产业链服务的能力,不仅将PCB业务做到了极致的同时,同时也将满足客户在商业化量产阶段的需求;此外公司非公开募集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预计将新增96万平方米的年产能,主要服务5G通信、MiniLED、服务器、光模块等领域,样板+批量板的联动,更为自身产能的消化提供了优良的保障。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纵观无论是PCB行业,亦或者是半导体行业,因为5G的推动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游应用之中硅含量的提升带动的不仅仅只是芯片的需求的暴增,同时还带动了封测之中IC载板及半导体测试板的需求;而作为承载半导体的PCB同样面临着需求的增长以及技术难度的提高。兴森科技紧抓5G时代的机遇加速扩产PCB以及半导体产能,因此我们也预计公司2021年至2023年将实现营业收入49.41/62.35/74.4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66/6.10/8.18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29.5/22.5/16.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IC载板扩产不及预期,全球贸易纷争影响。
|
|
|
激智科技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1-04-29
|
28.47
|
--
|
--
|
52.42
|
22.51% |
|
35.98
|
26.38% |
|
详细
2020年经营持续向好, 21Q1淡季不淡,向上趋势持续。 公司 2020年实现营业收 入 14.2亿元,同比增长 29.55%,归母净利润 1.37亿元,同比增速达 111.52%。 20Q3、 20Q4收入、利润连续两个季度创历史新高。 21Q1实现营收 3.81亿元,同 增 53.02%,大超此前指引水平,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0.33亿元,同增 81.13%,高 于预告中枢。 一季度在“缺芯少屏”及春节因素影响之下仍实现高增,我们判断公 司业绩向上趋势有望延续,未来芯片短缺缓解有望进一步催化业绩弹性。 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高价值量产品放量带来结构优化,毛利率同比稳中有升。 2020年公司综合毛利率 27.37%,比去年同期提升 1.24个百分点, Q4单季度毛利率达 26.14%,同比增长超 1个百分点,考虑 2020年销售运费改列营业成本影响,实际 同比改善更为显著, Q1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 26.2%。公司通过持续的工艺改良和生 产精进,加强成本控制,同时把握量子点、 Mini-LED 等高端显示技术渗透机遇,积 极发力高端,高端显示用光学膜 2020年营收占比提升至 23.85%,同比增长 11.5pcts,成长空间加速开启,推动产品结构逐渐优化。 光伏背板显著受益光伏行业高景气,布局封装胶膜与背板膜协同齐发展。 2020光伏 背板膜实现营收 2.63亿元,同比增长 59.55%,增长态势良好。 光伏行业景气高涨, 带动对 TPO 等光伏背板以及光伏封装胶膜等需求激增, POE 胶膜及 EPE 胶膜根 2020年合计市占率同比提升 11%至 25.5%,未来将持续走高。 公司光伏背板目前已通过 包括晶科、隆基等认证和量产交付,新产品产销两旺,产能扩张持续推进。 同时定 增募集资金 2亿元加码光伏封装胶膜生产基地建设,有望协同发展并强化产业链条 优势,进一步增强光伏赛道竞争地位。 对外投资多点布局再拓业务疆域,功能膜平台型企业日渐成型。 公司此前已对外投 资布局光电显示( PET 基膜、 OLED 发光材料、 LCP 材料、硅基 OLED 微型显示等)、 汽车(车窗膜、装饰膜等)等领域。近期公告新设立全资子公司安徽激智、控股子 公司天圆新材料(持股 53%)及子公司宁波激阳(持股 60%)全资子公司象山激阳, 分别聚焦太阳能封装胶膜、胶粘产品和光学胶以及太阳能光伏材料,将进一步完善 光电显示及光伏产业链条,加速战略布局,塑造未来新利润增长点。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激智科技是国内显示用光学膜的领先企业,现显示用薄膜全 球地位领先、高端光学膜稳步增长,太阳能背板膜等新品有望受益行业发展和技术 升级红利实现快速发展,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将实现营收 25.01/30.34/35.9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2.55/3.67/5.15亿元;目前对应 2021-2023年 PE 分别为 26.4x/18.3x/13.1x,维持“买入”评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