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4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时代电气 机械行业 2024-04-19 52.03 -- -- 53.98 3.75% -- 53.98 3.75% -- 详细
事件概述 投资摘要3月29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17.99亿元,同比增长20.88%;归母净利润31.06亿元,同比增长21.51%;扣非归母净利润25.95亿元,同比增长29.89%。 分析与判断紧抓国铁集团移动装备新造投资回升契机,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同时全力开拓新产品和新市场。 2023年公司轨道交通装备业务稳步增长,实现营收129.09亿元,毛利率37.88%,同比+2.10pct。 2023年中国铁路建设稳步复苏,根据国铁集团披露数据, 2023年中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同比增长7.5%,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平稳运行。 公司轨道交通产业紧密依托国铁集团移动装备新造投资回升机遇, 根据RT轨道交通网统计数据, 2023年公司城轨牵引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以上,连续12年行业领跑,永磁牵引逐步成为行业主流,公司市场份额领先; 检修和海外业务持续推进,并在亚洲、欧洲和美洲获得多个海外订单;轨道工程机械方面,接触网作业车斩获国铁集团长大坡道车辆项目批量订单;通信信号业务持续推进,城轨信号业务全年中标5条线路,创历史新高, FAO和市域地铁信号系统双双实现首单突破。 我们认为在铁路行业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的背景下,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新兴装备业务乘势突破,营收同比显著增长进入行业前列。 在“双碳”政策推动下,能源低碳转型带动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半导体器件和传感器等产业快速发展, 2023年公司新兴装备业务实现营收87.32亿元,同比+69.64%。 公司全系列高可靠性IGBT产品打破了轨道交通和特高压输电核心器件由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 2023年公司IGBT模块交付在轨交、电网领域市场份额大幅领先,占有率国内第一, 据NE时代统计数据, 2023年公司新能源乘用车功率模块装机量达100.55万套,市占率12.5%,排名第三, 同时集中式光伏IGBT模块市占 率 快 速 提升 , 组串式 模 块 实 现批 量 供货 ; 第 三 代1200V SiCMOSFET芯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半导体三期项目迅速推进,宜兴产线已完成主体工程封顶;新能源乘用车电驱系统全年销量持续提升,据NE时代统计数据, 2023年公司全年装机超24.8万套,排名进入行业前六,且新获北汽、上汽等多家优质客户订单,配套整车厂出口海外产品超2万台套, 同时完成70-120kw多款产品开发;传感器业务新建39条产线,产能持续提升,交付量大幅增长,传感器件稳居轨道交通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海工装备国内市场新签多个订单,重型深海挖沟敷设装备成功下线,填补国内空白。 ?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5.71/41.68/47.31亿 元 , 对 应 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14.98%/+16.71%/+13.51%, 对 应EPS分 别 为2.53/2.95/3.35元 , 对 应PE估 值 分 别 为20/17/15倍。 ? 风险提示轨道交通建设投资不及预期、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
招商港口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4-04-15 18.26 -- -- 19.50 6.79% -- 19.50 6.79% -- 详细
事件概述4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50亿元,同比下滑2.96%;归母净利润35.72亿元,同比增长6.98%;扣非归母净利润33.39亿元,同比下滑0.77%。此外,公司公告了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每股分配现金股利0.58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4.50亿元。 分析与判断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港口投资、开发和运营商,具备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综合服务商的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底,公司于中国沿海主要枢纽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港口网络群,并成功布局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及北美洲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51个港口。2023年,根据Alphaliner第三季度前20大港口增速计算,预计公司集装箱权益吞吐量在全球港口运营商中排名第三。 业务量:2023年公司港口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019.5万TEU,同比增长23.5%;港口散杂货吞吐量为12.5亿吨,同比增长69.6%,主要受益于公司自2022年10月起将宁波港业务量纳入统计,2023年为公司实现集装箱吞吐量3137.4万TEU和散杂货吞吐量4.9亿吨的业务增量。分地区来看,集装箱业务方面,内地港口完成吞吐量14030.6万TEU,同比增长33.4%;香港及台湾地区完成582.5万TEU,同比下降15.5%;海外地区完成3406.4万TEU,同比增长0.6%。散杂货方面,内地港口完成吞吐量12.48亿吨,同比增长70.0%;海外港口完成691.5万吨,同比增长25.2%。 收入端:2023年公司核心的港口业务录得营业收入150.36亿元,同比下滑3.78%,占总营收的95.47%;保税物流业务录得营业收入5.33亿元,同比增长19.54%;物业开发及投资业务录得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4.82%。此外,2023年港口业务的毛利率为41.50%,同比提升0.08pct。分地区来看,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地区录得收入109.59亿元,同比下滑9.47%;其他国家录得收入47.92亿元,同比增长16.16%。 投资收益:2023年公司投资收益录得63.49亿元,同比下滑13.95%;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59.79亿元,同比下滑16.79%,主要由于上港集团的投资收益由2022年的47.63亿元同比下滑22.29%至37.01亿元。 分红:公司公告了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每股分配现金股利0.58元(含税),较2022年同比提升28.89%,且分红率达到了40.58%,自2021年起公司持续提升其分红率。以2023年底的公司每股市价计算,公司2023年股息率为3.63%。投资建议2023年受到全球经贸及国际航运业的影响,全球主要枢纽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乏力,但亚洲港口整体生产形势仍展现出一定的韧性,2024年全球经济的增长预计仍将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但作为全球领先的港口投资、开发和运营商,我们认为招商港口的集装箱业务有望较为平稳的度过市场波动时期。同时,招商港口是坚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布局的上市公司之一,我们认为由于港口具备不可复制性,海外优质港口的布局将会给予公司较大的先发优势。2023年公司海外拓展实现了新突破,控股子公司招商局港口于2023年11月签订收购协议,拟以6120万美元收购位于印尼的NPH51%股权并将成为其控股股东,本次交易拟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交割。我们认为,本次收购是公司在东南亚的重要突破,将推动公司进一步分享RCEP区域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9.68亿元、179.21亿元和188.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73%、5.62%和4.96%。其中,港口业务分别贡献161.94亿元、170.94亿元和178.91亿元,同比增长7.70%、5.56%和4.66%。2024-2026年期间公司毛利率预计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分别为41.20%、41.36%和41.40%。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77亿元、40.05亿元和42.10亿元,同比增长5.74%、6.04%和5.12%,对应EPS为1.51元、1.60元和1.68元,以2024年4月10日收盘价对应的市盈率为12x、11x和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一带一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国企改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国际地缘冲突加剧;公司海外新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爱婴室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4-04-11 13.86 -- -- 13.53 -2.38% -- 13.53 -2.38% -- 详细
事件概述4月3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3.32亿元,同比下降7.95%;实现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21.84%。其中,23Q4实现营业收入9.11亿元,同比下降8.76%;实现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增长40.85%。收入下滑主要系公司主动优化精简低效门店而带来的相应销售额减少,以及电商渠道销售同比有所下降所致。 分析与判断线下线上齐发力,全渠道融合发展分渠道看,23年全年公司门店销售实现营收24.32亿元(同比-5.90%),电商业务实现营收6.17亿元(同比-14.33%);分产品看,23全年公司奶粉/食品/用品等主要品类营收同比分别-12.23%/+13.67%/-10.51%。2023年,公司自营第三方平台业务同比增长77%,新电商渠道发展势头良好,其中抖音平台成长迅速,同比增长290%,成功覆盖了更广泛的客群和使用场景,为业务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依托线下近500家门店的规模优势,O2O即时零售业务已覆盖38个经济发达城市,23年下半年实现了同比22%的增长。 双品牌协同发展,线下继续优化调整单店模型公司持续积极优化调整低效门店,进一步提升贝贝熊的运营效率,贝贝熊整体毛利率较收购前提高4-5个百分点,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公司积极推进华中地区的新店拓展,共开设17家新店,爱婴室与贝贝熊双品牌运作,深耕华中区域,覆盖更多城市。公司精细化布局门店的品类结构,推动高毛利产品的销售,加速旗下品牌产品的提升,继续提升门店的毛利率。截至23年底,爱婴室及贝贝熊线下门店总数近500家,全年新开店41家,关闭43家。公司新开门店提速,Q1/Q2/Q3Q4分别新开1/7/12/21家。 23年公司费用有所优化,净利率同比+0.77pct23年公司毛利率为28.38%,同比-0.16pct;净利率为3.48%,同比+0.77pct。费用有所优化,23年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为25.18%,同比-0.47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0.81%/3.35%/1.01%,同比分别-0.14pct/-0.06pct/-0.28pct。 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约为34.10、35.91和38.43亿元,同比分别+2.4%、+5.3%和+7.0%;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1.13、1.25、1.43亿元,同比+7.9%、+10.3%和14.6%。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7.26、15.64、13.6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景气、生育率持续下降、行业竞争加剧、开店速度不达预期、整合贝贝熊成效不及预期
新相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11 9.83 -- -- 9.60 -2.34% -- 9.60 -2.34% -- 详细
公司作为中国内地少数能同时提供整合型以及分离型显示驱动方案并进行多领域布局的优质企业,具备多年技术沉淀以及与大客户京东方十余年合作经验。公司整合型显示芯片常用于智能穿戴、手机、工控等中小尺寸应用,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常用于平板电脑、IT显示设备和电视及商等大尺寸应用。 面板行业国产替代进程步入深水期,供应链本土化趋势有望自下而上传导。据CINNOResearch数据,2021年中国内地面板产能全球占比约为65%,而上游显示驱动芯片中国内地厂商市场份额仅约16%。显示驱动芯片全球市场空间约为142亿美元(内地市场规模约为65亿美元)。目前全球显示驱动芯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份额最大的本土厂商为集创北方,2021年全球市占率仅为4%,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公司作为可穿戴领域整合型芯片龙头,未来有望凭借自有工艺大幅降低成本向高端领域突破。据CINNOResearch数据,2021年新相微LCD智能穿戴市场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三,份额占比24.8%。新相微目前正通过外置RAM架构设计技术发力AMOLED产品,其可用90nm制程工艺实现与55nm制程相同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降低芯片面积,其部分产品相较于行业同类产品面积可减少约20%。 大尺寸面板价格率先回暖,公司积极布局分离型显示芯片并加强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分离型显示芯片内部主要由显示驱动芯片、时序控制(TCON)和电源管理三类芯片构成:1)分离显示驱动芯片:据CINNOResearch数据显示,2021年国产化率约10%,目前公司已经实现量产并积极进行4K/8K等高分辨率芯片的研发,未来产品有望实现量价齐升;2)时序控制(TCON):该环节国产成熟度最低,公司正在全力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目前产品正处于流片阶段;3)显示电源管理芯片:公司正在进行上海宓芯微电子自由团队的后续组建,正式启动对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的自主封测。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计23-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27/0.73/1.32亿元,同比-74.7%/+165.8%/+80.7%,对应EPS分别为0.06/0.16/0.29元,PE为164.15/61.75/34.18。 风险提示下游终端需求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中际旭创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08 164.00 -- -- 176.30 7.50% -- 176.30 7.50% -- 详细
全球光模块领先厂商,国内800G光模块领军者。公司是业内领先集光通信器件设计研发制造,智能装备制造于一身的技术创新型企业。 公司由中际智能和苏州旭创合并而成。公司为云数据中心客户提供100G,200G,400G和800G等高速光模块,为电信设备商客户提供5G前传、中传和回传光模块以及应用于骨干网和核心网传输光模块等高端整体解决方案。Lightcounting在发布的2022年度光模块厂商出货量排名中,公司和Coherent并列全球第一。 Al引领技术革命,光模块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工具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前沿科技产业化的落地需要云厂商庞大的算力支持,而光通信网络是算力网络的重要基础和坚实底座,有望呈现爆发式增长。 光模块行业前景良好,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目前中国光模块厂商在高端市场仍有提升空间,但在中低端细分市场优势较大。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全球光模块市场将达到108亿美元;据亿渡数据预测,中国光模块市场规模有望于2026年达到82亿美元。随着5G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以及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的扩张将有力带动数通光模块需求量上涨。 主营业务树立核心壁垒,精准把握重要发展契机。公司控股全资子公司苏州旭创和控股子公司成都储翰主要业务分别为高端光通信收发模块的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和销售,以及国内电信接入网主力供应商。公司在数据中心、5G和800G光模块领域都把握住了重要的发展契机,成为“数通+电信”双领域龙头。 公司营收、净利润实现历史新高,研发投入不断增加。2017-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从23.57亿元增加至96.42亿元。2022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实现了历史新高。近几年公司营业费用结构平稳,管理及研发费用占主导,其中研发费用不断增加。2020-2022年,高速光模块和中低速光模块毛利率均稳定增长。公司现金流增加净额在2019-2021年逐渐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总体扩大,投资活动现金流保持流出。 投资建议由于AI算力需求快速增长带动数据传输量的增加,刺激了光模块的出货,而光模块的发展趋于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远距离、高带宽,800G光模块需求或将会迎来大幅增长。800G光模块也将快速拉动公司业绩。我们预计2023-2025营收分别为107.25、250.61、308.4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24%、133.66%、23.08%。实现归母净利润21.81、42.73、52.9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8.17%、95.95%、23.88%。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外行业竞争压力;800G光模块出货不及预期;AI大模型发展不及预期。
光力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4-04-08 16.36 -- -- 16.80 2.69% -- 16.80 2.69% -- 详细
3月30日晚,公司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1/0.69亿元(同比+7.54%/+6.33%),其中半导体精密加工产品营收实现3.42亿元,同比+6.63%。 分析与判断公司在半导体封测设备领域有着强大的竞争力和领先优势,持续推动划片机及减薄机国产化进程。先进封装减薄机和划片机的国产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划片机市场由日本 DISCO、东京精密和 ADT主导,三家合计市占率近 95%;而公司通过海外并购成为全球排名前三的半导体切割划片装备企业,公司全资子公司光力瑞弘推出的国产化划片机已实现批量销售。在减薄机领域,DISCO 的设备应用最为广泛,东京精密也占据了一定的份额;公司减薄机于 2023 年 6 月推出,正在验证阶段。此外,我们认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对实现半导体减薄划切设备的自主可控至关重要——公司国产化切割主轴已实现批量生产,国产化软刀正在小批量生产,部分型号产品已通过客户端验证并形成销售。 我们预期,半导体封装设备景气度有望回暖、公司订单增长迅速或共同带动公司业绩成长。SEMI 称,由于宏观经济环境挑战和半导体需求疲软,后端设备销售额自22年起开始下降,并预期在23年持续下滑。 然而,SEMI 预计 24 年市场有望同比成长 24.06%,并在 25 年进一步增长 20.20%。此外,公司 23 年已获得头部封测厂商和新技术领域的新兴客户群的批量订单,新增订单增长迅速,我们认为 23 年末合同负债较三季度末有大幅提升或可以侧面印证订单的成长。 公司持续深耕工业安全生产监控领域,在煤炭行业取得了诸多成果,成为了行业细分领域产业发展的引领者。我们认为,在矿山智能化建设、安全生产、减员增效的供给侧改革的行业背景下,公司物联网安全生产监控业务有望实现稳步成长。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我们调整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1.41/1.61 亿元,同比增速为+50.36%/+35.30%/+14.57%,对应EPS 分别为 0.30/0.40/0.46 元,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58/43/37 倍。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半导体设备需求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4-01 211.75 -- -- 217.19 2.57% -- 217.19 2.57% -- 详细
事件概述3月27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营收6023.15亿元,同比+42.04%,归母净利润300.41亿元,同比+80.72%。其中,Q4单季营收1800.41亿元,同比+15.14%;归母净利润86.74亿元,同比+18.64%。 投资要点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提升,驱动业绩进一步增长。2023年实现营收6023.15亿元,同比+42.04%,归母净利润300.41亿元,同比+80.72%。主要系2023年公司整车销量大幅提升,同比+67.69%,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达到31.9%,同比+4.8pct。 公司规模效益摊薄成本,盈利能力提升。公司2023年整体毛利率为20.21%,同比+3.17pct,其中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3.02%,同比+2.63pct。费用方面,2023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占比分别为4.19%/2.23%/-0.24%,同比+0.63pct/-0.12pct/+0.14pct。研发费用占比6.57%,同比+2.17pct,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先后推出天神之眼、云辇A、易四方、云辇-P等多个核心技术,并已在新车型上技术落地。 销量短期承压,不改全年增长趋势。2024年前2个月销量同比-6.14%,短期承压。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发展仍值得期待:1)政策上,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激活换购内需,扭转2月销量下滑趋势,助力公司未来销量增长。 2)公司梯度品牌矩阵建设有望助推销量增长。①比亚迪品牌数个车型荣耀版实现了“电比油低”,有望给公司带来新的增量;②高端化车型如豹5、仰望车型等将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 3)2024年1月,公司首条汽车运输滚装船首航成功,随着更多滚装船的运营以及海外50多个市场的开拓,有望带动海外销量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7.61/449.54/515.50亿元,同比+25.70%/+19.05%/+14.67%;对应2024年3月27日收盘价的PE分别16.34X/13.73X/11.97X。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发展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盐津铺子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3-29 74.79 -- -- 76.80 2.69% -- 76.80 2.69% -- 详细
事件概述3月26日,盐津铺子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15亿元,同比+42.22%;归母净利润5.06亿元,同比+67.76%;扣非归母净利润4.76亿元,同比+72.84%。其中23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1亿元,同比+20.22%;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32.64%;扣非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21.23%。24Q1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1.7亿元,同比+34.48-52.4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1.5亿元,同比+32.18-52.51%,延续高增。 多品类、多渠道实现高增,规模效应逐步显现。23年公司持续聚焦七大核心品类(辣卤零食、深海零食、休闲烘焙、薯类零食、蒟蒻果冻布丁、蛋类零食及果干坚果),各品类均已突破2亿营收,大单品优势凸显。分品类来看,烘焙、薯类、深海零食、果干坚果等老品类稳健增长,分别同比+12.75%/+29.98%/+10.65%/+37.19%,蛋类零食、休闲魔芋、蒟蒻果冻布丁等新品类增速领先,分别同比+594.52%/+84.95%/+125.67%。 分渠道来看,23年公司直营KA/经销(含新零售和其他)/电商渠道分别实现3.34/29.52/8.28亿,同比-10.03%/+40.35%/+98.04%,公司持续强化渠道渗透,与量贩品牌深度合作、不断加大社交电商的投入,构筑细分品类领导品牌心智,渠道势能持续增强。 公司“多品类、全渠道”战略明确,丰富的产品体系及差异化竞争策略构筑企业竞争壁垒;聚焦“大单品”战略,线上线下协同复利大单品,全渠道合力助推大单品高速发展。公司目标通过两个三年规划把公司的七大品类做成行业数一数二,我们认为鹌鹑蛋、辣卤魔芋、蒟蒻果冻等战略产品有望持续快速放量。 精准费投提升净利,股权激励提振信心。23年公司净利率为12.47%,较上年同期+2.04pct,盈利能力同比提升。期间费用拆分来看,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53%/4.44%/1.94%,较上年同期分别-3.28pct/-0.08pct/-0.63pct,费用率下降主要由于公司规模增加,渠道结构变化较大,费用增速低于营收增速所致。此外,公司于23年6月再次发布股权激励政策,充分绑定核心人才,我们认为,尽管股权激励费用短期影响盈利,中长期维度展现公司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公司聚焦核心品类,向上游原材料端投资建厂,快速抢占新中式零食赛道,凭借自主生产的强供应链体系,强化“总成本领先”的竞争优势,渠道端精耕细作,发力电商及量贩渠道,全渠道优势辅助新品铺货上量,大单品培育进展突出,中长期核心品类具备领跑行业的潜力。结合最新年报,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53.76/65.96/78.78亿元,增速分别为30.6%/22.7%/19.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0/8.75/10.55亿元,增速分别为36.4%/26.9%/20.5%。_RiskWarning]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销售季节性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凌玮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4-03-29 25.35 -- -- 26.18 3.27% -- 26.18 3.27% -- 详细
公司深耕纳米二氧化硅中高端市场,在国内企业中名列前茅。 公司由二氧化硅原料起家,之后向下游转型,深耕纳米二氧化硅中高端市场十余年, 截至 2022 年底,公司拥有二氧化硅产能 1.4 万吨,产品包括消光剂、吸附剂、开口剂和防锈颜料,其中消光剂产品自 2019年起在亚太地区的市占率为 10~13%, 逐渐实现进口替代; 目前其他产品市占率相对较小, 未来增长空间大。 我国二氧化硅行业结构性过剩,高端产品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二氧化硅是一种高活性、可再生、具有多微孔结构和高热稳定性的物质,应用广泛。目前我国二氧化硅行业产能主要集中于轮胎、橡胶、鞋材、饲料等低端应用领域,而中高端市场产能不足,主要依赖进口,根据统计数据, 2023 年,我国二氧化硅进出口产品均价分别为2656.17美元/吨和 781.05美元/吨,出口产品价格远低于进口价格,消光剂、吸附剂、开口剂、防锈颜料、催化剂载体等中高端领域应用二氧化硅的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公司开口剂产品性能对标国外巨头,已于 2021 年进入中石化供应体系,具备替代进口产品的实力;研发的防锈颜料产品顺应防锈颜料的绿色化发展趋势,客户包括立邦、阿克苏诺贝尔、贝科涂料等全球知名涂料厂商。 业务结构升级,专注纳米新材料业务的开拓。 公司未来将聚焦主业,全力发展自研的纳米新材料业务。募投项目在建成后将为公司新增 2 万吨中高端二氧化硅产能,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此外,公司积极推进催化剂载体等新产品的推出,开拓新增长点, 应用于催化剂领域的二氧化硅制备技术已进入技术验证阶段,并已获得 3 项发明专利。 公司与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框架性协议,内容包括建设 1 万吨催化剂载体和 2 万吨水性树脂产线等,积极开拓新业务。 投资建议凌玮科技在国内中高端二氧化硅领域具有先发优势,随着产能扩张与新产品投放,公司产品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盈利中枢有望提升。 我们预测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60/6.27/7.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70%、 36.28%、 15.0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1.91/2.35亿 元 , 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30.44%、 61.20%、 22.75%, EPS 为1.09/1.76/2.17元/股, 2024年3月27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2.48x、13.95x、 11.36x。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进展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3-25 211.75 -- -- 217.19 2.57% -- 217.19 2.57% -- 详细
产品布局完备,混动先发优势。 Table_Summary] 投资摘要 作为国内新能源龙头企业,公司 2022年停产燃油车,乘用车已形成王朝、海洋、腾势、仰望与方程豹五大品牌布局,多品牌布局初显成效。公司在插混领域率先发力,已形成DM-i、 DM-p 与 DMO 三大混动平台,面向不同定位助力混动车型销量的持续提升。 2023年公司插混车销量 143.81万辆, YOY+51.98%,所占国内市场份额 51.29%, 占市场绝对领先地位。 同时多品牌布局与插混车型的升级和创新,将带动未来业绩的快速增长。 高端化+智能化赋能全品牌升级。 公司先后推出刀片电池、 DM-i 超级混动、 e 平台 3.0、 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 DM-p 王者混动、易四方与DMO 超级混动等颠覆性技术/平台,助力车型升级。同时在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领域发力,推出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 DiLink 智能网联系统、 DiPilot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技术,智能化项目提升汽车硬实力,带来卓越的智驾体验。高端化与智能化 1+1>2,同品竞争实力强,性价比高, 2023年腾势 D9销量达 11.92万。随着公司高端化、智能化领域的推进,将进一步提升汽车产品的竞争力,助力销量、业绩双突破。 国内出海典范,加快海外市场扩张步伐。 2023年公司乘用车总出口24.28万辆,同比增长 334.16%,其中 12月出口 3.61万辆。目前公司新能源市场已辐射至全球六个大洲,先后在泰国、巴西、乌兹别克斯坦和匈牙利建设乘用车工厂,已计划 6艘汽车海运船,未来出海前景明朗。 ?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产品矩阵丰富。 随着未来公司不断推进高端化与智能化的进程, 及出海步伐加速, 将带来业务新增量。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1.08/390.53/479.94亿元,同比分别+81.13%/+29.71%/+22.89%; 对应 2024年 3月 20日收盘价的 PE 分别 21.12X/16.29X/13.25X。 ?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行业发展风险, 市场竞争风险, 政策变化的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爱美客 机械行业 2024-03-22 298.95 -- -- 304.83 1.97% -- 304.83 1.97% --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8.69亿元,同比+47.99%;归母净利润18.58亿元,同比+47.08%。2023Q4实现营收6.99亿元,同比+55.55%,归母净利润4.40亿元,同比+59.00%。 分析与判断公司溶液类与凝胶类注射产品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以嗨体为核心的溶液类注射产品实现营收16.71亿元,同比+29.22%;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嗨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下游医疗机构与终端消费者的充分认可,品牌价值日益增长,产品销量稳步提升。凝胶类注射产品实现营收11.58亿元,同比+81.43%;濡白天使延续了良好的增长势头,2023年公司继续采取医生认证制度,将培训与认证制度结合,助力濡白天使在全国范围内、不同类型机构之间进行快速渗透。 升公司毛利率有所提升。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95.09%,同比+0.24pcts,我们认为主要受产品结构变化影响,高毛利的凝胶类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其中溶液类注射产品为94.48%,同比+0.25pcts,凝胶类注射产品实现营收11.58亿元,同比+81.43%,毛利率为97.49%,同比+0.97pcts;净利率为64.65%,同比-0.73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0.68pcts,主要受人工费及营销活动费增加所致;管理费用率同比-1.44pcts,主要受人工费、折旧摊销费增加及港股上市费用减少综合所致;研发费用率-0.21pcts。 在研产品矩阵丰富,看好新产品持续接力。在研项目中,用于纠正颏部后缩的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处于注册申报阶段;用于改善眉间纹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处于注册申报阶段;用于软组织提升的第二代面部埋植线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用于成人浅层皮肤手术前对皮肤局部麻醉的利多卡因丁卡因乳膏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用于溶解透明质酸的注射用透明质酸酶处于临床前在研阶段。公司体重管理产品线持续推进中,利拉鲁肽注射液完成I期临床试验,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和去氧胆酸注射液处于临床前阶段。此外,公司与韩国Jeisys合作,将两款在韩国已处于商业化阶段的皮肤无创抗衰仪器引入国内,将实现公司在能量源设备管线的突破。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收39.54/51.66/65.25亿元,同比+37.80%、+30.64%、+26.3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1/32.48/41.19亿元,同比+35.09%、+29.37%、+26.83%。EPS分别为11.60/15.01/19.04,对应PE分别30/24/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品销售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上市效果不及预期等风险。
金徽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3-20 19.78 -- -- 20.16 1.92% -- 20.16 1.92% -- 详细
事件概述3月15日,金徽酒发布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8亿元,同比+26.64%;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17.35%;扣非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21.03%。其中,23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9亿元,同比+17.35%;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15.44%;扣非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2.29%。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省内外市场有序推进。23年公司整体销量1.8万千升,同比+28.10%,增长显著。产品结构上,300元以上/100-300元/100元以下产品营业收入分别为4.01/12.88/8.16亿元,同比+37.13%/+32.28%/+14.22%。其中百元以上产品加速增长,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17.65pct,营收占比持续提升,同比提升3.33pct至66.29%,产品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 分市场来看,23年省内/省外营业收入分别为19.21/5.85亿元,同比+26.67%/+25.87%,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提升16.09pct/7.5pct,省内外均保持了稳健的增长动能。收入占比分别为75.41%/22.95%,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公司在省内施行一县一策精准运营,实现纵深突破;省外市场有序开拓,通过差异化运营进行区域渗透。公司坚持围绕“科创引领、精益管理、提质增效”的基本思路,我们认为公司产品与市场的发展路径明确,经营风格稳扎稳打不骄不躁,有望实现业绩的稳步提升。 报表质量良好,多元化策略蓄力长远发展。23年公司合同负债5.75亿元,同比+12.75%,销售收现29.36亿元,同比+20.23%,经营净现金流4.50亿元,同比+41.07%。23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62.44%/12.66%,较上年同期分别-0.34pct/-1.22pct。利润率小幅下滑系生产端原材料影响,以及公司开拓市场过程中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增加所致。我们认为公司当前处在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积极的费用投入与团队建设、多元化的营销策略有助于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蓄力长远发展,随着收入规模增长利润率有望获得改善。 投资建议公司23年产品结构升级持续推进,省内根据地市场稳固,省外夯实大西北根据地市场建设,逐步培育华东、北方第二增长曲线。24年公司将精进产品品质,深入推进营销转型,力争实现营收30亿元的目标。结合年报及最新目标,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31.35/37.60/44.30亿元,增速分别为23.1%/20.0%/17.8%,考虑到公司当前处于费用投入期,我们对利润端小幅下调,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8/4.85/5.83亿元,增速分别为20.9%/22.0%/20.1%。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省内竞争加剧风险,新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信维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3-15 18.47 -- -- 19.31 4.55% -- 19.31 4.55% -- 详细
国内泛射频领军企业,业务范围持续拓展。信维通信致力于业务深度与广度双向拓展,目前主营包括天线、无线充电模组、高速连接器及线缆等产品的生产制造,应用涵盖消费电子、汽车、物联网/智能家居、通信、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公司的业务版图已遍布7个国家15个地区,并顺利完成全球多个分部的建设工作。 聚焦大客户战略,与客户分享长期成长价值。信维通信是全球唯一一家在无线充电领域同时覆盖前三大手机品牌的供应商,与龙头共享价值铸就企业核心竞争力。伴随汽车应用场景持续开发,信维在车载无线充电模组层面持续投入,已成功获得奔驰、大众、广汽本田等主机厂的Tier1供应资质,并持续加速对新能源车企的客户拓展。 5G催化天线产业新革命,量价齐升助推发展新逻辑。1)在5G技术持续演进、物联网终端种类持续丰富的背景下,公司天线销量伴随行业升级置换需求实现进一步突破;2)信维顺利切入LCP天线领域,持续强化从材料到模组的一站式能力,服务于多家北美大客户,并在毫米波技术层面取得重大突破,天线价值量逐步增强。 卫星通信引领企业新业务开拓,第二成长曲线开启。低轨卫星频段及轨道资源有限,各国竞争日益白热化。伴随地面设备建设与卫星制造的双向扩容,星链用户数不断增多,信维有望凭借强大的海外布局能力与良好的北美客户关系,分享新赛道高成长空间,为企业营收创造长期增量。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高频高速连接器及天线设备的行业领军企业,有望受益于卫星通信市场的长期放量。随着卫星星座与地面设施建设同步步入加速发展期,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95亿元、8.98亿亿元、11.84亿元,增速分别为7.27%、29.18%、31.81%,2024年3月11日收盘价对应2023-2025年PE预计分别为29.76、23.04、17.48,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卫星通信商业化落地不足风险;卫星通信市场竞争加大风险;传统业务产品升级换代不足预期风险。
博俊科技 机械行业 2024-03-13 27.40 -- -- 30.37 10.84% -- 30.37 10.84% -- 详细
公司深耕汽车冲压业务多年,转型白车身总成驱动业绩高增。博俊以冲压起家,熟练运用冲压、热成型、焊接、注塑、装配等多种工艺,为白车身总成产品开拓奠定基础,重庆、常州工厂投产后业务持续放量。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7.01亿元、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分别+103.07%、125.21%。产能方面,常州二期及河北工厂将于24Q4投产,重庆沙坪坝项目预计25H2投产,公司业绩有望迈上新的台阶。 理想、吉利等主机厂车型热销带动营收增长,主机厂客户营收占比持续提升。短期来看,理想L7/L8/L9、吉利星越L等热销车型带动整车客户营收增长,问界M7/M9、深蓝S7、理想W01等热门车型也值得期待,23H1理想和吉利营收占比高达50%,前三季度前五大客户中主机厂占四家。中长期看公司在手订单充足,2023-2025年在手订单71亿元。 轻量化布局热成型和一体化压铸,有望打开第二成长空间。热冲压提升车身防撞性能,抗拉强度可达1500Mpa,主要应用于防撞梁等汽车安全件,公司熟练掌握工艺并应用于车身件。一体化压铸可以帮助汽车减重10%,具备提高生产效率、延长续航的优势,公司2500T/3500T/4500T压铸设备投放在成都工厂,9000T设备投放在常州二期。 投资建议公司白车身业务放量,持续拓展重要客户,传统冲压零部件业务稳定增长,一体化压铸布局有望打开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07亿元、4.43亿元、6.09亿元,对应当前市值市盈率分别为24.42X/16.97X/12.32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普洛药业 医药生物 2024-03-12 12.36 -- -- 13.52 9.39% -- 13.52 9.39% -- 详细
事件概述: 3 月 7 日晚间,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 实现营业收入114.74 亿元,同比增长 8.81%;实现归母净利润 10.55 亿元,同比增长 6.69%; 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 10.26 亿元,同比增长 22.73%。 事件点评:三大业务步履稳健, 毛利率均呈上升趋势。 CDMO: 公司持续推进从“起始原料药+注册中间体”到“起始原料药+注册中间体+API+制剂”的业务转型升级; 2023 年 API 项目总共 82 个(yoy+49%), 其中18 个已经进入商业化阶段, 10 个正在验证阶段,还有 54 个处研发阶段。 2023 年公司 CDMO 业务实现收入 20.05 亿元(yoy+27.10%), 毛利率 42.29%(yoy+1.27pct)。 原料药及中间体: 公司中间体业务保持增长态势,战略品种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原料药业务新客户开发进展良好, 2023 年新增客户数 25 个, 15 个 API 品种递交国内外 DMF, 9个 API 品种注册获批。 2023 年公司原料药中间体业务实现收入 79.87亿元(yoy+3.23%),毛利率 17.56%(yoy+0.87pct)。 制剂: 公司加快推进“多品种” 发展策略,已立项 25 个新项目并在持续新增中, 拥有院内和院外销售队伍 150 余人; 2023 年制剂业务实现收入 12.49 亿元(yoy+15.69%), 毛利率 53.14%(yoy+1.01pct)。 “技术平台+先进产能” 双布局, 夯实 CDMO 核心竞争力。 公司现有研发人员 1205 名, 2023 年研发费用 6.25 亿元(yoy+17.25%); 横店本部新 CDMO 研发大楼已投入使用, “化学合成+生物发酵” 双轮驱动的技术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 PROTAC、 ADC 等技术平台也在建设中并在部分提供服务。 先进产能方面, CDMO 多功能中试车间已投入使用,可充分满足临床前期到临床期的生产需要;高活化合物车间已投入使用,配有两条中间体大线,和两条 API 小线,已经完成若干个高活项目,并与客户形成合作;还新增了两条流体生产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2.28/14.58/17.31 亿元,同比增长 16.40%/18.68%18.76%, 2024 年 3 月 8 日收盘价对应 PE 为13/11/9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新产品研发和注册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4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