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能重工
|
机械行业
|
2024-05-10
|
5.01
|
--
|
--
|
5.32
|
4.52% |
|
5.24
|
4.59%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与2024年一季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42.35亿元,同增1.26%,实现归母净利2.51亿元,同增9.58%,实现毛利率20.11%,同增1.28pct;2024Q1公司实现营收5.20亿元,同增2.36%,实现归母净利0.43亿元,同降19.77%,实现毛利率24.03%,同/环比分别降低6.18pct/提升9.08pct。 23年塔筒出货量稳健增长,毛利率同比提升。2023年度,公司实现风机塔架销售量约51.26万吨,同比提升19.70%,23年公司加强成本管控,制造业务盈利能力实现提升,风机塔筒业务实现毛利率12.09%,同比提升1.55pct。截至23年底,公司合计产能约91.35万吨,其中海风产能48万吨,同时,公司将对江苏盐城工厂进行技改及扩建,预计将增加年产能8万吨,随着高毛利的海风产品出货占比的增加,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发电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公司新能源发电项目运营良好,其中23年3月新增武川150MW风电项目并网发电,23年10月购百伦49.5MW风电项目,截至23年底,公司合计持有新能源发电业务规模约681.3MW,在建项目47.6MW,在手核准项目50MW,风电场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有望为公司带来稳定的业绩增厚。 减值拖累23年业绩,24Q1经营性现金流转负为正。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应收票据计提减值共计1.12亿元,同时公司以销定产,23年产量约62.15万吨,因下游客户提货节奏波动,因为短期内产生存货17.19万吨,因此产生存货减值0.11亿元,合计计提减值1.23亿元,一定程度上拖累了23年业绩。24Q1公司加大催收力度,产品收款大幅增加,信用减值冲回0.21亿元,同时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64亿元,自2021年以来首次转负为正。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考虑23年国内海风建设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出货量,叠加信用减值拖累,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4、5.44、6.26亿元(24、25年原值为6.15、8.7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1、0.53、0.61元/股,对应PE分别为13、10、8倍,公司为风电塔筒头部企业,海工产能占比不断提升,参考可比公司24年平均估值,给予公司24年15xPE,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量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
|
|
天能重工
|
机械行业
|
2024-05-06
|
4.95
|
--
|
--
|
5.32
|
5.77% |
|
5.24
|
5.86% |
|
详细
风电市场竞争激烈, 受淡季影响短期盈利承压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2.35亿元,同比增长 1.26%;归母净利润 2.51亿元,同比增长 9.58%;扣非归母净利润 2.52亿元,同比增长 22.68%。 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20亿元,同比增长 2.36%; 归母净利润 0.43亿元,同比降低 19.77%;扣非归母净利润 0.41亿元,同比降低 15.90%。 公司业绩同比下降主要原因系受淡季影响出货量较少,导致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盐城工厂布局大型单桩、导管架等产能, 行业竞争力有望持续增强2023年,公司塔筒等风电设备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6.08亿元,同比增长0.33%;毛利率 12.09%,同比提升 1.55pct。 风机塔架产量约 62.15万吨,实现销售约 51.26万吨。 2024Q1, 公司实现风机塔架产量约 6.68万吨,实现销售约 4.99万吨。 截至 2023年末,公司在全国共有 14个风机塔架生产基地,合计产能约为91.35万吨。 同时,公司将对江苏盐城工厂进行技改及扩建,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增加年产能 8万吨,主要目标产品包括大型单桩、塔筒、导管架、吸力桶及油气管桩等海工产品。 持续推进产业链拓展,新能源发电业务成为稳定收入来源2023年, 公司新能源发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5.74亿元,同比增长 7.30%; 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 2,212小时, 累计完成售电量 14.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24%。 其中, 风电售电量 12.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2.08%。 风电售电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公司的新能源发电项目运营良好, 武川 150MW 风电项目已于2023年 3月实现并网发电,百伦 49.5MW 风电项目已于 2023年 10月收购完成。 截至 2024Q1,公司合计持有新能源发电业务规模约 681.3MW,其中持有并网光伏电站约 118MW,持有并网风力发电场约 563.3MW。 盈利预测及估值下调盈利预测, 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系国内塔筒桩基龙头, 新能源发电运营稳步推进, 考虑到行业竞争激烈导致盈利能力承压, 我们下调 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 2026年盈利预测, 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27、6.45、 7.34亿元(下调之前 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7.00、 9.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09.72%、 22.40%、 13.69%,对应 EPS 分别为 0.52、 0.63、 0.72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10、 8、 7倍。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
|
|
天能重工
|
机械行业
|
2023-08-30
|
7.11
|
--
|
--
|
7.36
|
3.52% |
|
7.53
|
5.91% |
|
详细
事件:8 月 24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 13.39 亿元,同比+9.95%;实现归母净利润 1.23 亿元,同比+4.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20 亿元,同比+6.22%。2023Q2 单季度实现营收 8.30 亿元,同比+6.12%,环比+63.30%;实现归母净利润 0.69 亿元,同比-24.68%,环比+28.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72 亿元,同比-20.99%,环比+48.00%。 公司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2023Q2 单季度环比表现亮眼。 期间费用率有所上涨,定增落地后财务费用管控效果可期。2023H1 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28.62%,同比+1.77pct,销售净利率为 9.33%,同比-0.63pct;期间费用率为 15.99%,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0.67%/5.92%/7.51%/1.89%,销售费用同比增长 83.84%的原因主要是报告期暂估的销售营销费有所增加。上半年公司定增募集资金 15亿元,募投的武川 150MW 风电场项目已于 3 月并网发电,预计募集资金经审议流程置换自筹资金后,下半年费用管控效果有望显现。信用减值方面,损失约 0.28 亿元,主要是风电抢装时期遗留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公司依据谨慎原则计提了减值,我们预计公司会积极采取相应方式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并减少实际损失。 行业短期承压,公司产品量利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H1 全国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并网 21.89GW,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并网 1.1GW,相比去年同期低基数,同比增长 76%;但一些重点项目的搁置延期,抑制了下游需求的释放,使得供应链依然承压。在此需求不足的情况下,2023H1 公司实现风机塔架产量约 20.28 万吨,同比+49.23%,实现销售约 13.17 万吨(其中,海上风机塔架和单桩为 2.76 万吨),同比+30.02%;同时,塔筒等风电设备制造业务实现营收 10.08 亿元,同比+10.02%,毛利率为 14.98%,同比+2.83pct。随着 2023Q3Q4 风电通常建设高峰期的到来,公司产能技改和东营工厂投产做好了准备,随着出货量提升,公司产品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提升。 新能源发电规模稳步增长,凸显产业链协同优势。公司新能源电站业务贡献稳定收入和利润来源,毛利率维持约 70%的水平,与制造业板块业务形成协同效应。截至 2023H1,公司合计持有新能源发电业务规模约 631.8MW,实现营业收入约 3.13 亿元,同比+10.19%,毛利率为 70.63%。其中,持有并 网光伏电站约 118MW,实现营业收入约 0.62 亿元;持有并网风力发电场约513.8MW,实现营业收入约 2.51 亿元。公司通过产业链拓展,将风机塔筒制造与风光资源开发利用和风机主机采购相结合,同步推进风电场建设与塔筒制造业务,形成协同联动的良性发展态势。 抓紧海上发展机遇,布局全国开拓海外。公司产能遍布全国,基本覆盖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和五大海上风电基地,拥有共计 14 个(含在建)基地合计产能约为 88.05 万吨,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公司山东东营 20 万吨海工基地已于 2023 年 5 月投产试运行,还将对江苏盐城、广东汕尾工厂进行技改,届时产能将进一步增加。布局贴近市场有利于增强客户粘性,有效降低成本并提升保供交付效率。同时,公司抢抓深远海化趋势,加大导管架、浮式基础等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力度,积极拓展海工业务。海外方面,公司通过与主机厂紧密合作积极寻求海外市场突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国内风机塔架重要供应商之一,坚持塔筒+新能源发电“双轮驱动”战略,在行业发展短期承压的情况下仍保持出货量和盈利能力稳增。产能扩张叠加市场开拓,未来业绩值得关注。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分别实现营收 50.30 亿元、64.20 亿元和 80.16 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4.37 亿元、6.77 亿元和 8.44 亿元,对应 EPS 为 0.43 元、0.66 元和 0.83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16X、11X 和 9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钢材价格短期剧烈波动风险;风电项目延期及装机不达预期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全球政治形势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
|
|
天能重工
|
机械行业
|
2023-08-29
|
7.40
|
--
|
--
|
7.36
|
-0.54% |
|
7.53
|
1.76% |
|
详细
事件:公司 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3.4亿元,同比增长 10%;实现归母净利润 1.2亿元,同比增长 4.1%;扣非归母净利润 1.2亿元,同比增长 6.2%。 2023 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8.3亿元,同比增长 6.1%;实现归母净利润 0.7亿元,同比下降 24.7%。 毛利率修复向上,费用率短暂承压。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28.6%,同比增长 1.8pp;销售净利率为 9.3%,同比下降 0.6pp。费用方面,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0.7%/7.8%/7.5%,分别同比+0.3pp/-0.05pp/+0.3pp。 塔筒盈利修复,海风建设加快。2023 年上半年,公司风机塔筒实现营收 10.1亿元,同比增长 10%;毛利率为 15%,同比增长 2.8pp。从出货角度,公司上半年风机塔架销量为 13.2 万吨,其中海风塔架和单桩实现销售约 2.8 万吨,占比 21%。伴随风电装机增速恢复及产业链价格趋稳向上,公司塔筒业务有望实现量利双升。从产能角度,公司目前 14 个基地(含在建)的合计产能达 88.1万吨,未来伴随盐城、汕尾等工厂的技改,产能将进一步增加。目前公司已具备四个海工装备基地,导管架、海风浮式基础等新产品持续推进,且公司背靠大股东珠海港集团,具备丰富的码头和航运资源,公司海风业务有望迎放量。 新能源发电维持高毛利,产业链协同持续拓展。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发电业务实现营收 3.1亿元,同比增长 10.2%;毛利率为 70.6%,同比增长 0.5pp。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自持运营风力发电站约 513.8MW,光伏电站 118MW,并积极推进新项目申报和核准。公司通过产业链协同效应,将风机塔筒制造与风、光资源开发利用和风机主机采购相结合,推动整体长期发展向好。 海外风电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加快布局。公司已成立海外事业部,且根据投资者交流公告,公司正在通过西门子歌美飒、爱纳康等国际主流主机厂的工厂核验,预计 2023年下半年能通过核验,从而进入其供应商名录。伴随公司产能的逐步落地,海外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收分别为 53.4 亿元、68.1 亿元、84.7 亿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103.5%/47.5%/27.8%。公司产能进一步扩张,有望受益风电行业复苏,驱动盈利恢复向上,长期来看业绩有望充分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订单需求下降明显、公司产能利用率下降的风险;钢材价格大幅上涨,侵蚀公司利润的风险;疫情反复导致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
|
|
天能重工
|
机械行业
|
2023-06-20
|
8.52
|
--
|
--
|
8.64
|
1.41% |
|
8.64
|
1.41% |
|
详细
公司为风机塔架制造龙头,背靠珠海港集团制造+运营双轮驱动增长。 公司系国内风机塔架制造龙头供应商,逐步优化风电产业布局。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1.83亿元,同比增长为0.93%,2019-2022三年CAGR为19.29%;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下降49.69%,2019-2022三年CAGR为-5.29%,主要系“抢装潮”、塔筒行业竞争加剧、风场风速降低、国家竞价上网政策等影响;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16.83%;实现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增长104.36%,主要系报告期内塔筒销量大幅提升,较去年同期增长18.76%。 q深耕风电塔筒制造,加速拓展海工生产基地。 风机大型化及海上风电规模化带动塔筒桩基需求量增长,预计2026年全球、国内风电塔筒桩基市场规模将分别达1443亿元、797亿元,2022-2026年全球、国内风电塔筒桩基市场规模四年CAGR分别为11.20%、24.24%。公司主营业务系风电塔筒设备制造,积极完善海风基地布局扩张产能。2020-2022年,公司风塔相关产品产量分别为40.22万吨、39.00万吨、44.21万吨;公司顺应海上风电发展趋势,积极拓展海工业务,截至22年末,公司累计在全国布局13个生产基地,合计产能达83.05万吨,其中海工基地4个(含东营在建工厂),累计产能达48万吨。 q新能源发电项目运营良好,积极投入风力发电场建设。 公司积极推进战略转型及产业链拓展,发展新能源发电业务。2020-2022年公司新能源发电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7.60%、11.96%、12.79%,新能源发电业务板块营收比例呈上升趋势。23Q1武川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新能源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7.81%;截至23Q1末。公司已实现新能源电站累计并网容量631.80MW,其中持有光伏电站约118.00MW,风力发电场513.80MW。 q盈利预测与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为国内塔桩龙头,积极推进新能源板发电业务。 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8亿元、7.00亿元、9.04亿元;22-25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58%;对应EPS分别为0.64元、0.87元、1.12元;对应PE分别为 13、 10、8倍。我们选取海力风电、泰胜风能、天顺风能为行业可比公司,2023年行业平均PE为21X,综合考虑公司业绩成长性和安全边际,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PE估值21倍,对应当前市值有56%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q风险提示: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
|
|
天能重工
|
机械行业
|
2023-06-12
|
8.33
|
--
|
--
|
8.64
|
3.72% |
|
8.64
|
3.72% |
|
详细
国内塔筒一流企业,坚持塔筒+新能源发电“双轮驱动”战略。公司是国内风机塔架领先企业,主营业务为海上/陆上风机塔架制造和新能源电站。2020年珠海市国资委成为公司实控人,赋能公司提高授信水平和融资能力。2017年以来公司业绩稳步增长,2023Q1年实现营收 5.08亿元,同比增长 16.83%,归母净利润 0.54亿元,同比增长 104.36%。随着国民经济重回正轨及原材料价格回落,表现出业绩修复趋势。公司风机塔架业务规模逐步扩大,在手订单充足,海上订单结构占比逐步提升;新能源发电业务毛利率维持约 70%的水平,占营收比重超 10%,贡献公司稳定的收入和利润来源,两者协同发展助力公司综合毛利率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全球风电发展空间广阔,大型化+深远海化趋势带动塔筒需求高增。2022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 906GW,我国风电累计装机 365GW。我国陆上新增装机32.58GW,海上新增装机 5.05GW,2016-2025年陆上和海上新增装机 CAGR将分别达到约 16%、48%,我国保持全球规模最大的风电装机市场。2023年国内陆上风电单机容量 10MW 阶段,海上风机扩大至 18GW,风机大型化催生塔筒市场巨大需求,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增长。2022年中国风电项目 LCOE降至 72美元/MWh,产业链降本推动风电平价,项目落地预期增加。公司产能覆盖的部分省市出台海风项目具体执行方案,公司成功交付“海油观澜号”风机塔筒产品,为深远海化趋势做好准备。 产能布局覆盖清洁能源基地,获单市场竞争力凸显。公司产品认证体系完备,质量口碑优良,掌握多项塔筒制造核心技术且拥有多项行业领先的运行业绩。 公司共有 9个陆上生产基地和 4个海工装备基地,分别匹配 4个码头,实现就地滚装上船发运。公司产能布局覆盖风电开发热度最高的三北地区和“十四五”规划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有利于减少物流成本,提升在当地的获单能力。随着东营海风基地逐步建成以及技改项目的进行,公司产能进一步提升和优化,2023年末至 2024年初名义产能将超 95万吨,夯实业绩增长基础。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7.79亿元、69.72亿元和 85.5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91亿元、6.56亿元和 8.49亿元, 对应 EPS 为 0.61元、0.81元和 1.05元。(已考虑公司定增,假设 2023年年底前完成定增)对应 PE 分别为 14X、11X 和 8X。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短期剧烈波动风险,风电项目延期及装机不达预期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全球政治形势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
|
|
天能重工
|
机械行业
|
2023-05-01
|
8.04
|
--
|
--
|
9.28
|
15.42% |
|
9.28
|
15.42% |
|
详细
事件: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 41.8亿元,同比增长 2.5%;实现归母净利润 2.3亿元,同比下降 42.1%;扣非归母净利润 2亿元,同比下降 47.1%。2023Q1公司实现营收 5.1亿元,同比增长 16.8%;实现归母净利润 0.5亿元,同比增长104.4%;扣非归母净利润 0.5亿元,同比增长 116.7%。 风电行业短期低迷,塔筒盈利有所承压。2022年为海风平价元年,公司风机塔筒业务实现营收 36亿元,同比增长 1.8%,毛利率为 10.5%,同比下降 5.1pp,主要系下游业务开工进度放缓,风机装机量下降,以及风机产业链价格持续走低所致。产销量方面,公司实现风机塔筒产量 44.2万吨,实现销售 42.8万吨,预计 2023年受益风机装机量提升向上,公司塔筒销量有望快速提升。 产能布局优势凸显,为业绩增长提供充足保障。公司目前在国内共有 13个风机塔筒生产基地(含在建),合计产能约为 83万吨(含在建),已建成产能约 63万吨,其中陆风产能 35万吨,海风产能 28万吨,基本覆盖了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和五大海上风电基地,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于 2023年 1月开始建设预计年产能为 5万吨甘肃民勤工厂,并计划于 2023年对江苏盐城、广东汕尾等地工厂进行技改,届时产能将进一步增加,为风电大年的即将到来提供保障支撑。 产业链外延,积极布局新能源发电业务。截止 2022年末,公司合计持有新能源发电业务规模约 481.8MW,自持运营风力发电站约 363.8MW。2022年,公司新能源发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5.4亿元,同比增长 9.7%;毛利率 67.8%,同比下降 3.2pp,主要系公司电站较去年同期增多,成本增加所致。其中持有并网光伏电站 118MW,实现营业收入约 1.3亿元;持有并网风力发电场 363.8MW,实现营业收入 4.1亿元。公司重点推动建设的天能武川 150MW 风电项目在报告期内稳步推进,已于 2023年 3月实现并网发电,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 58.3亿元、74.5亿元、92.7亿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120.8%/39.1%/33.1%。公司产能进一步扩张,有望受益风电行业复苏,驱动盈利恢复向上,长期来看业绩有望充分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订单需求下降明显、公司产能利用率下降的风险;钢材价格大幅上涨,侵蚀公司利润的风险;疫情反复导致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
|
|
天能重工
|
机械行业
|
2022-08-26
|
10.80
|
15.07
|
200.80%
|
12.29
|
13.80% |
|
12.29
|
13.80% |
|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45.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45.9%;EPS为0.2元。2022年二季度实现营收7.8亿元,同比增长9.3%;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下降26.8%。 l Q2 盈利环比改善,看好新能源装机持续提升带动的盈利恢复。2022H1,公司期间费用率管控良好,同比下降2.4pp;2022Q2,公司毛利率为28.1%,环比增长3.5pp;净利率为11.9%,环比增长5.5pp,二季度盈利水平环比回升。2022H1 我国新增风电装机12.9GW,预计全年超50GW,装机量的快速提升有望带动公司塔筒销售收入增长,预计公司2022年市场份额有望超9%。 基地布局广泛,产能储备将超100万吨。2020年陆风“抢装潮”后,为防止陆上风电建设规模下降对塔筒销量产生较大影响,公司顺应海上风电发展趋势,自北向南建成三个海工装备基地。截至2022H1,公司已在山东、新疆、吉林等地建成投产11个生产基地,合计产能约59.1万吨,另有在建产能24万吨及东营海工基地待建产能10万吨、技改项目新增产能8万吨。全部达产后,公司共有产能101.1万吨,其中海风基地产能达66万吨,陆风基地产能达35.1万吨。 纵向延伸产业链,电站运营业务有效支撑业绩增长。2021年,公司积极推进产业链拓展,新能源发电业务实现营收4.9亿元,同比增长87.5%。截至2022H1,公司共持有新能源发电业务规模约481.8MW,上半年实现营收2.8亿元,同比增长23.3%。根据2022年3月募投公告,公司拟为天能重工武川150MW风电项目投资7.9亿元,继续加大新能源并网发电业务的规模,有望凭借发电业务高毛利率的优势,带动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1.9亿元、70.8亿元、83.4亿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40.5%的复合增长率。公司加强制造板块产能区域布局、扩张电站运营板块并网规模,长期来看业绩有望充分兑现。给予公司2023年15倍PE,对应目标价15.4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订单需求下降明显、公司产能利用率下降的风险;钢材价格大幅上涨,侵蚀公司利润的风险;疫情反复导致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
|
|
天能重工
|
机械行业
|
2022-07-22
|
13.58
|
18.47
|
268.66%
|
13.22
|
-2.65% |
|
13.22
|
-2.65% |
|
详细
塔筒制造为基, 向下拓展电站业务公司 2006年进军塔筒制造行业,是我国风电设备制造龙头企业之一, 公司主营业务以陆上塔筒制造为主,同时积极布局海工业务。自 2018年起逐渐向下游新能源发电业务延伸,电站建设项目持续推进, 采取塔筒业务和风场建设相结合的发展路线, 实现全产业链覆盖,行业整体风险把控能力持续提升。 国资入股,为未来发展保驾护航2020年 12月,珠海港控股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变为珠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入股有助于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授信水平及融资能力,同时提高公司融资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海陆塔筒产能加速扩张, 发电业务开启第二成长曲线1. 产能布局: 公司陆上塔筒主业稳步发展, 目前在全国共有 13个生产基地(含在建),分别位于山东、新疆、吉林、云南、湖南、江苏、内蒙古、广东等地, 产能合计约 83万吨。其中陆风基地 9个,产能合计 35万吨; 海风基地 4个,产能 48万吨; 2. 核心技术研发: 公司持续投资核心技术研发,不断扩大研发团队。共拥有 28项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并拥有多项核心技术。 3. 新能源业务发展情况良好: 2020年建设完成四个风电场, 为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奠定基础。 4. 市场格局: 从行业看, 近年来随着龙头企业加速产能布局扩大、供给结构的调整,行业集中度有所上升, 但目前行业集中度仍相对较低。 随着海上风电国家补贴的全面退出, 行业的毛利率将会回到正常水平,行业小产能逐渐出清,行业集中度预计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投资建议: 结合公司目前的产业布局和业务发展规划, 我们预计公司 2022年至 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7.0、 72.5、 84.5亿元,同比增长 40%、 27%、17%; 归母净利润为 5.5、 7.6、 9.1亿元,同比增加 39.1%、 38.2%、 19.8%; 对应 EPS 分别为 0.68、 0.94、 1.13元。 公司积极扩充海陆塔筒产能,新能源发电业务有望开启第二成长曲线,国有控股股东入主为公司进一步赋能,公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考虑到公司陆海产能加速扩张, 发电业务带来新的盈利弹性,看好未来领先于行业的成长性, 给予其 2023年 20倍 PE,目标价 18.93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 风电装机不及预期;钢材价格波动;融资成本继续提高风险;战略转型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警示函对公司的负面影响。
|
|
|
天能重工
|
机械行业
|
2022-03-25
|
12.79
|
17.27
|
244.71%
|
12.86
|
-1.08% |
|
12.65
|
-1.09% |
|
详细
事件: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20.7亿元,用于新建武川风电场和东营海工基地等。公司成功中标山东能源渤中 A500MW海上风电项目的风机基础桩及附属构件。 优化风电产业布局,增强持续盈利能力。截至 21Q3,公司持有 4个并网风电场合计容量约 363.8MW,实现营收 2.47亿元和净利润 0.73亿元; 持有并网光伏电站合计容量约 118MW,实现营收 0.92亿元和净利润 0.38亿元。公司风机塔筒等制造业务营收占比 84.5%,新能源发电营收占比15.5%。新能源发电毛利率约为 70%,远高于风电设备制造的 20%+,极大提升了整体盈利水平。公司拟将 7.9亿元投入武川 150MW 风储一体化项目,武川县属 I 类风能资源区,年有效风速的持续时间长,具备较高开发价值。拟安装单机容量 6.25MW 的风电机组 24台,预计项目税后 IRR为 11.23%,投资回收期为 8.12年。公司将加速风电场资源储备和开发,促进和主机厂商的协同合作,降低运营风险,提升持续盈利能力。 海上风电高速发展,完善海风基地布局。公司共 12个风电设备生产基地(含在建),合计产能约 63万吨。其中陆风基地 9个,合计产能 35万吨,陆上布局较完善;海风基地仅 3个,合计产能 28万吨,分别位于大连、盐城和汕尾。到 2025年,山东省海上风电开工建设 1000万千瓦,建成并网 500万千瓦,山东海上风电发展值得期待。为更好覆盖渤海湾地区的海上风电需求,计划在东营新建 30万吨的海风塔筒及管桩基地,一期规划 20万吨产能。选择租用码头方式经营,一期项目建设周期 1.5年,拟投入 4.6亿元,税后 IRR 为 15.71%,投资回收期为 7.63年。拟投入 2.3亿元将用于盐城和汕尾的海风基地产线升级,升级完成后将新增8万吨海风产能。预计公司海风产能将扩展到 66+万吨。公司中标渤中风电场管桩项目,约 166MW 容量,中标总重量约 3万吨,合同总价约 2.7亿元。下游海风订单陆续出炉,推动海风基地快速扩张。 盈利预测:海上风电高速发展,公司完善海风基地布局。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4.76/ 5.95/ 9.12亿元,对应 PE 为 22/ 18/ 12倍。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 18元。 盈利预测: 风险提示:海上风电发展不及预期,海风基地投产不及预期
|
|
|
天能重工
|
机械行业
|
2020-05-25
|
4.49
|
6.53
|
30.34%
|
4.95
|
10.24% |
|
6.24
|
38.98% |
|
详细
事项:2020年5月21日,天能重工与陆丰市人民政府、中广核新能源华南分公司签署《汕尾海洋工程基地(陆丰)建设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公司拟在汕尾海洋工程基地(陆丰)投资建设年产40万吨海上风电配套装备制造项目,包含海上风机塔架、单桩、多桩导管架基础等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组装、运输,投资总额(框架性)约为6亿元。2020年公司先行投资1亿元,预计2021年可投产50%,2022年完全达产。 国信电新观点:观点:1)十四五期间广东省通过地方补贴保证海上风电装机为大概率事件。2)目前广东没有海上风塔和桩基的规模化制造产能。3)40万吨的产能规划确保公司独占广东海上风电过半需求万吨的产能规划确保公司独占广东海上风电过半需求,市场布局及时。4)公司将快速转型为国内最大海上风电基础制造商。5)风险提示:风电行业消纳出现瓶颈问题,导致行业装机需求不达预期;海上风电政策出现不达预期的情况。6)投资建议:公司战略布局海上风电核心赛道,预期未来三年营收和盈利能力将迅速提升,考虑目前尚未投产和获取订单,维持盈利预测,预计预计20-22年每股收益1.69/2.26/2.61元元,对应动态对应动态PE为8.5/6.3/5.5X; 维持合理估值区间维持合理估值区间20.8-25.1元/股股,较当前股价溢价,较当前股价溢价46%-76%,维持“买入”评级。 评论: 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快速发展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海上风电2020年5月6日,广东省能源局发布《广东省培育新能源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拟扩大新能源产业规模,规划十四五增加新能源装机29GW(包含风电、光伏、生物质),年均接近6GW,累计达到42GW。2022年前广东省主要开发近海浅水区(35米水深以内)海上风电场址15个,合计装机容量9.85GW;而2022年以后,广东将启动近海深水区(35-50米水深)的超大型海上风电场址8个,装机容量57.GW,分布在粤东、粤西海域。今年5月国家能源集团公示汕头深水海上风电一期工程投资机会研究服务中标单位,中电建中南勘测院亿3895万元成功中标,此举标志大型电力央企已着手筹备2-3年后广东近深水区的投资项目。中广核集团也在积极通过带动产业发展争取相关海上资源。 抢先投产独占广东半壁江山,公司或转型为国内最大海上风电桩基和风塔制造商抢先投产独占广东半壁江山,公司或转型为国内最大海上风电桩基和风塔制造商根据《广东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广东省计划到2030年之前建成海上风电30GW,我们预计在2022年开始接力中央补贴,对海上风电产业给予适当的地方性补贴,是符合战略性产业政策方针的大概率事件,2022-2024年预计每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2-3GW左右。公司现有全国9大生产基地,合计产能36万吨,其中位于江苏响水的海上风电产能10万吨,未来逐步在广东投产10-40万吨,公司海上风电业务占比将快速提升,且转型成为国内行业第二大,海上风电细分市场第一大风塔和桩基制造商,实现企业跨越式转型发展。 考虑目前尚未实际投产和获取有效订单,预期2020-2022年公司风塔销售量分别为34/40/45万吨,三北大基地重启建设为公司2022年带来显著业务成长性。同时山东、河南地区的150米以上高塔架机型的普及,也提高区域性风塔的装机需求和市场集中度。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和钢价走势调整,预计风塔投标价格和销售成本保持在2020年的水平。公司吨钢净利稳定在2220元左右。投资建议建议公司战略布局海上风电核心赛道,预期未来三年营收和盈利能力将迅速提升,考虑目前尚未投产和获取订单,暂时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2年每股收益1.69/2.26/2.61元,对应动态PE为8.5/6.3/5.5X;维持合理估值区间20.8-25.1元/股,较当前股价溢价46%-7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风电行业消纳出现瓶颈问题,导致行业装机需求不达预期;海上风电政策出现不达预期的情况。
|
|
|
天能重工
|
机械行业
|
2020-05-15
|
8.42
|
--
|
--
|
15.78
|
6.19% |
|
11.26
|
33.73% |
|
详细
疫情难挡抢装潮,Q2业绩恢复高增速 今年国内风电行业进入全面抢装潮,2021年和2022年陆上和海上风电分别进入平价/地补贴时代,机组大型化将带动风塔格局集中,供需关系利于制造商议价能力。Q1受复工延迟的影响,公司出货量有所递延,预计Q2营收和业绩将强劲反弹,同比增速达到85%和90%以上。 成本管控和产能布局优势凸显,市占率稳步提升 公司竞争优势为成本管控能力和产能布局。风塔采购以招标为主,合格供方价低者得,吨钢毛利可反映企业成本控制水平。公司近三年吨钢毛利领先同业均值,2018年以来快速提升,2020年Q1已提高到2200元以上。公司拥有遍布全国9大生产基地,辐射三北、中东部平原和海上风电,预计未来市占率将从10%以下稳步攀升至15%以上。 2020年新增240MW风电项目,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公司2020年将抢装240WM自营风电项目,项目地点位于风资源较好的内蒙和消纳能力以及电价较高的山东地区,新能源发电在运容量在2021年翻番,保守估计贡献0.5亿元增量业绩,利润增长确定性强。 风险提示 国内风电消纳出现瓶颈,装机需求下滑;新冠疫情等不可抗力影响生产交付进度;公司产品质量问题引发成本上升或影响市场销售。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2021/22年盈利预测 公司吨钢毛利提升后竞争力加强,20年新产能落地在手订单饱满;自营发电项目2020年翻倍扩张,因此上调公司21/22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年每股收益1.69/2.26/2.61元(前次预测1.83/2.04/0.51元,2020年因疫情影响调低5%),业绩同比增速分别为44.2%/34.2%/15.4%。目前市场对平价风电景气度悲观,板块估值反映21年行业盈利断崖式下跌预期,处于历史底部。我们认为陆上风电完全具备平价能力,符合国家能源战略和新基建鼓励政策,随着需求明朗化板块估值修复可期,盈利预测上调后公司合理估值区间提高至20.8-25.1元,相对目前股价有39%-68%溢价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
|
|
天能重工
|
机械行业
|
2020-05-08
|
4.71
|
--
|
--
|
4.87
|
3.40% |
|
6.24
|
32.48%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19年年报及 2020年一季报,2019年实现营收 24.6亿元,同比增长 77%,归母净利润 2.7亿元,同比增长 163%。2020年 Q1实现营收 3.3亿元,同比下降 9%,归母净利润 0.3亿元,同比增长 10%。 塔筒业务量价齐升,在手订单高增。 。2019年塔筒实现营收 22.5亿元,同比增长74%。毛利率 24.5%,同比增加 4.5pct。销售塔筒 28.6万吨,同比增长 63%,单吨均价 7854元/吨,同比提升 478元/吨,平均成本 5933元/吨,同比增加 32元/吨,吨毛利 1921元/吨,同比提升 446元/吨。截至 2019年底,公司在手订单约35.1亿元,同比 70%左右。 在手电站规模持续增长,为公司贡献现金流。2019年新能源发电实现营收 1.8亿元,同比增长 122%。截至 2019年底,公司持有并网电站合计 232MW,同比增长132%。根据年报披露,德州一期 50MW 风电场 2019年底已完成吊装,预计将于2020年 6月底前完成并网。此外,公司还有合计 190MW 风电场预计将于 2020年底前并网,有望继续为公司贡献现金流。 一季度塔筒出货量下滑,电站贡献收益。2020年 Q1实现营收 3.3亿元,同比下降9%,归母净利润 0.3亿元,同比增长 10%。其中发电收入约 0.6亿元,净利润约0.2亿元。受疫情影响,公司一季度塔筒发货量约 3.1万吨,同比有所下降。截至2020年 Q1末,公司在手订单 40.5亿元,较年初增长 5.4亿元。 投资建议:受到疫情影响,公司 Q1出货量有所下滑,我们因应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6.8亿元、26.2亿元、2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亿元、3.7亿元、4.1亿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在手订单确认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下跌不及预期。
|
|
|
天能重工
|
机械行业
|
2019-11-04
|
14.65
|
--
|
--
|
15.14
|
3.34% |
|
17.84
|
21.77% |
|
详细
事件:10月27日,公司披露2019年三季报,2019Q1-Q3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91.5%,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143%。2019Q3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5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62亿元,同比增长110%,环比增长10.7%,公司业绩在预告范围之内。 第三季度风塔出货持续高增长,在手订单创新高:三季报披露2019Q1-Q3风塔销售约17.62万吨(Q3约7.7万吨),同比增长约85%。我们预计公司2019Q3实现风塔销售收入约5.9亿元,风塔吨毛利基本与上半年持平,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公司目前在手订单约35.25亿元(含税),环比增长28%,足以支撑公司未来业绩的持续增长。 新能源发电业务如期增长:我们预计2019Q1-Q3公司发电业务(风电+光伏)贡献收入约1.2亿元,同比约翻倍增长。公司完成靖边风场约49MW收购后,累计电站持有量约223.8MW。此外,公司累计获得190MW的风电场核准批复,其中,德州项目两期共100MW正在建设中,另外90MW尚在办理前期手续,预计年底德州50MW风场能够并网,持续贡献现金流。 投资建议:公司风塔业务在手订单充足,四季度是订单确认高峰,单季度利润有望创新高。考虑到钢价比我们预期的下降幅度小,下调了今年第四季度吨毛利至1898元/吨,并上调了四季度出货量至11.6万吨,上调了2019年-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至24.1亿元、24.7亿元、21.0亿元,维持公司2019年-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亿元、3.7亿元、4.0亿元,分别对应每股收益为1.11元、1.64元、1.77元,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在手订单确认情况不及预期;钢材价格大幅上涨。
|
|
|
天能重工
|
机械行业
|
2019-10-30
|
15.48
|
6.16
|
22.95%
|
15.16
|
-2.07% |
|
17.84
|
15.25% |
|
详细
事件:天能重工发布2019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85亿元(+yoy91.50%);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yoy143.10%);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9亿元(+yoy134.5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97%,同比提升4.45pcts。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收6.30亿元(+yoy58.03%);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yoy109.95%)。 受益风电行业复苏,塔筒订单和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在于:1)国内风电行业整体复苏带动公司风机塔筒项目(含海上风电塔筒和桩基)订单和销售持续增长,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塔筒在手订单合计约35.25亿元;前三季度实现风机塔架销量17.62万吨,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91.5%;2)今年前三季度风机塔架主要原材料中厚板的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且较为稳定,收入的大幅增长以及成本端的稳中有降,使得塔筒毛利率有所提升,净利同比大增142.8%;3)公司所持有的光伏发电站以及上半年收购了江阴远景汇力能源有限公司(持有装机容量为74.8MW的风电场),为公司贡献效益。今年三季度以来,钢材价格有所下滑,预计将为公司四季度及明年的业绩带来一定的弹性。目前公司塔筒生产基地布局扩大至8个,合计产能约29.55万吨,同时,公司延伸布局下游风电场的建设运营,并以此加强与风电主机厂的战略合作,有望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海上风电与大功率塔筒快速推进,有望提升业绩贡献:2019年,随着广东、江苏等地区海上风电项目的增加,海上装机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公司也将依托江苏天能,提高在中高端塔筒制造领域的地位和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3.0MW及以上风机塔架生产项目中位于江苏的部分于18年10月正式投产,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903万元。项目位于胶州的部分于2019年4月份试生产,下半年有望开始贡献利润。 新能源发电并行推进,向下游运营端拓展:2018年以来公司积极发展新能源业务,建设、运营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合计持有光伏电站容量约100MW,同时累计获得190MW的风电场核准批复,其中德州项目两期共100MW正在建设中,其中德州一期50MW风电场项目计划今年内并网,将于2020年起贡献发电收入。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49亿、3.39亿、3.78亿,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3.2%、36.2%、11.5%;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目标价为19.63元。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不及预期、钢材价格单边上涨、风场并网节奏不及预期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