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8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顺络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19 25.31 -- -- 24.90 -1.62% -- 24.90 -1.62% -- 详细
事件: 4月 16日,顺络电子发布 2024年一季度报告。 2024年 Q1,公司实现营收 12.59亿元,同比增长 22.86%;实现归母净利润 1.70亿元,同比增长 111.26%; 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58亿元,同比增长 156.73%。 1月收入创历史新高,利润水平维持高位,研发投入不断加强。 1)营收增速: 24Q1虽是消费电子传统淡季,但公司单季度收入延续 23下半年以来趋势,连续第三个季度同比增速维持在 20%以上高增长水平,其中 1月份单月收入创历史新高, 2月受春节效应影响, 3月恢复增长。 2) 盈利能力: 公司 24Q1毛利实现 4.65亿元,同比增长 41.05%,毛利增速显著超过收入增速; 24Q1毛利率为 36.95%,环比基本持平,同比提升 4.77pct; 24Q1净利率为 15.65%,环比提升 1.59pct,同比提升 5.84pct。 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主要因精密电子元件及新领域业务进展顺利,市场订单增加,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人工效率提升所致。 3)研发投入: 24Q1公司研发费用约 1.07亿元,同比增长 19.92%,研发费用率约为 8.53%。公司高度重视基础研发、重点应用领域研究和新产品研发及批量化应用,研发投入持续加强。 智能手机景气复苏叠加国产替代,驱动公司传统业务稳定增长。 1) 24Q1公司信号处理类产品收入 5.37亿元,同比增长 27.87%,电源管理类产品收入 4.10亿元,同比略降 0.07%。 信号与电源类产品 24Q1合计收入占比约 75.2%,是公司传统主业,主要用于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产品形式主要为叠层信号类电感、绕线功率型电感、滤波器、变压器等。 在片式电感领域,公司是全球前三、国内第一龙头。 2) 根据 IDC 于 4月 15日发布的数据, 24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2.89亿台(YoY+7.8%),连续第三个季度正增长,智能手机行业持续复苏。从市场份额看, 24Q1三星/苹果出货量同比下降 0.7%/9.6%,小米/传音则同比增长33.8%/84.9%,国内手机品牌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3) 公司客户覆盖主流国内手机品牌、 ODM 厂商和海内外主流消费电子品牌,随着国产手机品牌市场份额回升和精密电感国产化替代需求持续渗透,以及公司一体成型电感、 LTCC 等高端新品和008004等小尺寸精密叠层电感投入量产(公司超小尺寸一体成型功率电感已导入高通骁龙 8Gen3平台), 我们认为公司信号类与电源类传统业务有望保持 20%左右增速稳定增长。 汽车电子、光伏储能等新业务高速成长,大客户持续突破。 新业务方面,公司已战略性布局汽车电子、光伏、储能、数据中心、物联网、模块模组等新兴产业,并获得各行业全球标杆企业广泛认可,大客户持续突破。 24Q1公司汽车电子和储能领域收入 1.90亿元,同比增长 93.42%,陶瓷、 PCB 及其他业务收入 1.22亿元,同比增长 26.82%。 1)汽车电子领域,公司从 2012年开始布局,目前可提供各类变压器、磁环、精密电感、车用陶瓷件,已涵盖汽车电池管理、车载充电、车联网、车灯控制、车身控制、热管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汽车子系统,客户包括博世、法雷奥、安波福等海内外 Tier1和比亚迪等主机厂。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持续渗透,汽车电子领域将为公司长期增长提供广阔空间。 2)光伏和储能领域,公司提供微型逆变器、 关断器/优化器+组串式逆变器、储能 BMS 使用的功率元件、陶瓷件等产品,目前已成功开发专用新型大功率元器件,进入众多储能龙头企业的供应链,并实现批量交付。 3) 数据中心/物联网/工业/模块模组及其他: 数据中心/网通领域,公司提供服务器/交换机/存储系统使用的各类叠层电感、绕线功率电感、变压器等产品;物联网/工业领域,公司产品覆盖各类家用电器、 医疗/保健、安防、无人机、打印机等设备;精细陶瓷产品方面,公司已完成前期市场和技术布局, 在智能穿戴电子终端产品应用市场份额占前列;模块模组业务方面,公司 PA 模组已得到海内外重要客户群认可,产品份额将持续提升。 4) 从 2023下半年开始,公司汽车电子产能利用率持续处于健康水平,产品销售情况持续好转。我们认为,以汽车电子、光伏储能为代表的公司新业务板块未来有望保持高于传统业务的长期增速水平, 并为公司创造广阔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 考虑到下游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的周期性和公司新业务的成长仍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调整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至 61.18亿元/73.92亿元/87.95亿元,调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8.77亿元/10.34亿元/12.75亿元,以 4月 17日收盘价计算,对应 2024-2026远期 PE 分别为 23.21倍/19.67倍/15.9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被动元件行业竞争格局加剧风险;公司新业务开拓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长海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4-19 10.00 -- -- 11.00 10.00% -- 11.00 10.00% -- 详细
事件:2024年4月17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约26.07亿元,同比-13.59%,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96亿元,同比-63.7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2.81亿元,同比-53.66%。单季度来看,公司23Q4实现营收约6.19亿元,同比-14.11%(降幅扩大3.75pct),环比-9.07%,实现归母净利润约0.08亿元,同比-96.21%(降幅扩大40.65pct),环比-89.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0.16亿元,同比-81.26%(降幅扩大28.20pct),环比-78.12%。公司每10股拟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合计分红0.61亿元,分红率20.83%。 玻纤价格探底拖累收入及盈利。23年玻纤下游建材等主要市场需求疲软,叠加前期产能过快增长,玻纤行业产能供需失衡,企业库存压力上升,玻纤价格持续探底影响公司收入表现。根据卓创资讯,23年全国无碱2400tex缠绕直接纱/成交均价约3803元/吨,同比-29.6%。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承压,23年公司毛利率约24.51%,同比-8.86pct。公司分业务来看:1)玻纤及制品:23年公司玻纤及制品产量约27.19万吨,同比-4.61%,销量约27.36万吨,同比-1.27%,公司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产品销售比重,销量实现同比基本持平。23年公司玻纤及制品实现收入约19.08亿元,同比-15.77%,我们测算单吨收入约6973元/吨,同比-14.68%,单吨成本约5041元/吨,同比+1.49%,吨成本上涨主要系新建产能增加设备导致吨折旧同比上涨20.38%。销售价格下滑叠加成本小幅上升,23年公司玻纤及制品吨毛利同比-39.74%至1932元/吨,毛利率下滑11.53pct至27.70%。此外,海外销售毛利率虽然同样下滑,但盈利能力优于内销,23年公司海外销售毛利率下滑6.58pct至35.70%,而内销毛利率下滑9.81pct至20.79%。 2)化工制品:23年公司化工制品产量约7.80万吨,同比+0.51%,销量约7.86万吨,同比+3.26%,实现收入约6.39亿元,同比-5.98%,测算单吨收入约8132元/吨,同比-8.95%,单吨成本约6899元/吨,同比-8.86%,主要系占比最大的原材料成本下降所致。23年公司化工制品毛利率约15.16%,同比-0.08pct。 3)玻璃钢制品:23年公司玻璃钢制品产量约6757吨(千个),同比-9.69%,销量约6811吨(千个),同比-9.73%,市场需求偏弱、SMC库存减少导致公司玻璃钢制品产销下降。23年公司实现收入约0.60亿元,同比-15.12%,毛利率约22.70%,同比+0.99pct。 费用率小幅上升,经营性现金流改善。23年公司费用率为11.45%,同比提升1.77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62%/4.47%/5.06%/-0.70%,分别同比+0.47/+0.96/+0.75/-0.42pct,汇兑收益虽然同比-42.34%至1522万元,但公司利息收入同比+494.82%至4133万元,财务费用率呈现下降趋势。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率约11.36%,同比-15.73pct,经营性现金流约7.19亿元,同比+28.11%。 24Q1或是行业底部,公司新建及技改产能落地在即。3月底粗纱全品类实现普涨,涨价趋势延续至4月,根据卓创资讯,清明节后第一周粗纱价格延续小涨趋势,前期厂家新价陆续落实。截止4月12日,全国无碱2400tex缠绕直接纱均价约3225元/吨,较3月22日底部价格3113元/吨上涨3.61%。本次玻纤提价的信号意义明显,而供给端落后产能退出+在建产能延迟投产+龙头新产能投产与老产线冷修并行,表明24Q1或是行业底部,龙头经营底部安全边际或已建立。公司23年产能约30万吨,在建60万吨项目一期30万吨的第一条15万吨产线有望在24H1投产,同时天马产线3改8冷修技改已在23年末启动。在建项目投产后,公司产能有望提升至50万吨/年,产销规模提升有望发挥规模效应带动成本进一步下降,同时有望推动公司产品性能提升,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中高端市场占有率。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本轮粗纱及电子纱价格提涨或标志着行业底部建立,价格能否持续上涨、走出底部区间仍依赖于终端需求的持续修复,但行业至暗时刻已过,龙头企业不管是估值还是经营底部安全边际或已建立。公司作为玻纤及制品一体布局的细分行业龙头,24年公司产能跨越式增长有望驱动公司进入内生成长阶段,同时规模效应驱动吨成本降低,带来更高的业绩弹性。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8、5.00和6.70亿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10.94、8.28和6.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海外需求不及预期或汇率大幅波动、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行业新增供给超预期、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
玉龙股份 钢铁行业 2024-04-19 10.87 -- -- 12.11 11.41% -- 12.11 11.41%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及 2024年一季度报告。 公司 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 24.2亿元,同比-77.83%, 营收大幅下降系公司部分大宗贸易业务采取净额法核算;实现归母净利 4.45亿元,同比+52.9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4.46亿元,同比+48.10%, 公司归母净利大幅增加系公司黄金采选业务产销量大幅增加(公司 2022年底取得帕金戈 100%控制权, 2023年是第一个完整的并表年度)。 计划2023年度现金分红 0.39亿,股利支付率达 8.73%。 公司 2024Q1单季度实现营收 3.8亿元,同比-17.7%;实现归母净利 1.06亿元,同比-26.22%;其中黄金采选业务实现营收 3.54亿元,同比增长 6.09%,实现净利润 1.3亿元,同比增长28.04%,而同期伦敦现货黄金同比上涨 9.5%,充分体现业绩弹性。 帕金戈矿区全年产金量创近十五年新高,量价齐增公司归母净利大幅增长。 黄金采选业务方面, 2023年,帕金戈矿区实现产金量 9.15万盎司(2.85吨),同比增加 9.5%,销售量 9.11万盎司(2.83吨), 同比增加 8.7%。 黄金采选实现营业收入 12.6亿元, 同比大幅增加 772.98%, 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52.01%;实现归母净利润 3.96亿元,占净利润的 88.88%。 据我们测算,公司全年黄金销售单价为 445元/克,较 2022年增长 6.1%,单位销售成本为 211元/克,较 2022年减少 5.2%,在价格上涨、单位成本因放量而降低的情况下,黄金单位毛利为 235元/克,同比增加 18.8%;黄金采选业务毛利率 52.70%,比 2022年增加 5.63个百分点;黄金业务计算净利率为 31.4%,单克净利为 140元/克。贸易业务方面, 2023年度部分大宗贸易采取净额法核算,全年实现营收 11.6亿元,毛利 3.2亿元,毛利率27.81%。 帕金戈增储取得显著成效, 钒矿发现新矿体。 帕金戈金矿区截至 2023年 6月 30日,拥有符合 JORC 标准的金金属量 202.1万盎司(62.86吨),比 2022年同期增加 31.5万盎司(9.80吨)。 催腾石墨项目为大型及超大型鳞片状石墨矿藏,拥有符合 JORC 标准的石墨矿资源量约 4610万吨,另有部分区域处于资源勘探阶段,找矿潜力较大; 辽宁硅石项目拥有矿石量资源量 1650.1万吨,其中证内 430.8万吨,采矿证深部已实现增储 1219.3万吨,采矿证外围空白区内存在多条硅石矿脉,增储潜力巨大; 陕西钒矿项目拥有 V2O5资源量 49.99万吨,在补充勘探的平硐施工过程中,新发现原地质勘探报告中未揭露矿体,预计资源量将提升至 65.15万吨。 推进回购激励,塑造发展信心。 公司于 2023年 9月推出了上市以来的首次股份回购方案,彰显发展信心。本次回购的股份将在未来适宜时机用于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截至 2024年 3月,累计回购公司股份 5098755股,累计金额 5011.93万元(不含交易费用),回购工作已实施完毕。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22/17/22亿元, 归母净利预测分别为 5.87/6.14/8.28亿元, 2024年 4月 16日收盘价对应 PE 分别为14.6x/14.0x/10.4x, 作为黄金股, PE 低估明显,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黄金价格不及预期;金矿产量不及预期;汇率波动影响
华铁应急 建筑和工程 2024-04-19 6.02 -- -- 5.92 -1.66% -- 5.92 -1.66% -- 详细
事件: 2024年 4月 15日,公司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约44.44亿元,同比+35.55%, 实现归母净利润约 8.01亿元,同比+25.1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 6.54亿元,同比+17.73%;单季度来看, 23Q4公司实现营收约 12.29亿元,同比+28.74%,环比-3.70%,实现归母净利润约 2.38亿元,同比+15.86%,环比+0.5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 1.18亿元,同比-21.20%,环比-48.99%。 公司每 10股拟派发现金红利 0.22元(含税),合计分红 4395.05万元,分红率 5.49%。 高空作业平台规模持续扩张,超额完成考核目标。 23年国内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已超 60万台,同比增长超 25%,行业仍在迅速扩容, 公司紧抓行业机遇扩大市占率, 23年公司高空作业平台设备管理规模达 12.11万台,同比增长 55.33%,市占率提升至 20%,平均台量出租率达 85.31%,稳居国内高空设备租赁第一梯队。 公司 23年高空作业平台业务营收达到 31.07亿元,同比+68.60%,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 69.92%,毛利率 45.57%,同比下降 2.65pct, 我们认为或系出租价格未明显改善叠加转租模式毛利率或低于重资产模式且规模进一步扩大所致;建筑支护设备业务营收为 13.05亿元,同比-7.29%,毛利率 49.78%,同比下降 3.89pct。 公司 21-23年营收分别为 26.07/32.78/44.44亿元,截至目前均顺利达成 21年第一期及第二期期权激励业绩考核。 我们认为, 高空作业平台行业持续维持高景气叠加公司市占率不断提升, 公司业绩高成长性有望维持, 公司最新一轮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已发布,对应 24-25年营收增速均需达到 35%或归母净利润增速均需达到 30%,高业绩增长目标体现出公司较强的业绩增长信心。 财务费用率小幅提升, 商誉减值影响净利润表现。 23年公司费用率为 25.82%,同比-0.1pct, 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9.0%/4.0%/1.9%/11.0%,分别同比+0.2pct/-1.4pct/-0.3pct/+1.4pct, 财务费用率上升幅度较大或主要系租赁负债及长期应付款增加引起利息支出增加所致。 公司 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25.19%至 8.01亿元,归母净利润率 18.02%,子公司经营不达预期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商誉减值。 子公司湖北仁泰、浙江粤顺与浙江恒铝主要从事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与铝模板租赁,客群集中在地产链;浙江吉通主要从事基坑施工及维护,下游以基础工程建设为主。受宏观经济环境、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降影响, 子公司相关业务需求下滑导致未完成业绩承诺, 合计提供业绩补偿 1.56亿元,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并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司另对浙江恒铝与浙江吉通计提商誉减值约 1961.14万元, 同时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9314.91万元,同比多计提 953.87万元,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业绩表现。 渠道+多品类+数字化+轻资产, 持续巩固竞争优势。 我们认为, 公司高空作业平台租赁龙头竞争优势不断巩固,市占率有望提升,业绩成长性有望加速兑现: 1)渠道方面, 23年公司新增 82个网点,网点总数达 274个,其中包含轻资产模式运营主体城投华铁的 14个网点。公司继续加密东南沿海网点布局的同时,稳步推进租金价格和出租率双高的西北、西南、云贵区域核心城市的网点布局。此外,公司 23年成立海外拓展部积极探索海外市场,现已成功在韩国试点拓展高空作业平台租赁业务,预计 24年将产生效益。线上方面,公司通过 400电话、小程序、APP 等平台开拓线上业务渠道,线上业务渠道共出租设备超 2.6万台、创造收入超 1.31亿元,同比增长 284.17%。 2) 多品类方面, 公司持续探索多品类经营,将叉车作为重点拓展品类, 叉车潜在客户与高空作业平台存在重叠,且潜在租赁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已完成叉车业务供应链、团队建设及数字化系统调试等前期工作, 24年预计将形成较大运营规模。 3) 数字化方面, 公司数字化战略赋能业务运营,同时强化资产管理能力。业务运营层面, 公司“擎天系统”上线业务双表模块,包括各类精细化数据看板反馈门店实际经营情况。 单合同核算功能则将利润核算的颗粒度细化至合同实时核算, 同时财务数字化方面已实现无审核结算单占比 90%,整体对账结算效率提升 80%。 资产管理层面, 公司重点发力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零配件已实现一物一码精细管理。公司上线蜂运 APP,对设备调度等流程实现可视化跟踪,并优化物流任务派单。创新应用层面, 公司通过“华铁业务协同平台” 小程序共享各业务渠道获取的项目信息,在 23年签订的合同金额已达 2.34亿元,同比增长 65.17%,进一步强化了各业务协同发展。 4)轻资产方面, 轻资产是公司资产规模实现突破性增长的重要模式, 23年公司轻资产管理设备超 1.9万台,同比增长 84.15%。 其中, 合资公司模式下, 23年公司与东阳城投的合作顺利推进,首批设备共计 3400台、资产总额为 3.3亿元,目前已全部交付至 14家轻资产门店并投入运营,剩余 12亿元设备将在后期逐步落实。 转租模式下,公司分别从徐工广联、苏银金租、海蓝集团等公司转租设备近 16000台,同比增长 51.22%,资产规模超 23亿元。 公司另有合资模式下铜都华铁 15亿元合作、 转租模式下欧力士融资租赁 20亿元合作、横琴华通 10亿元合作在手,预计轻资产模式有望助力公司加速规模扩张,同时控制资产负债率。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 公司高空作业平台管理规模持续快速提升, 数字化+轻资产+多品类战略持续推进, 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公司高成长性可期。 我们预计公司 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 10.43、13.58和 17.40亿元,现价对应 PE 分别为 10.49、8.06、 6.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租金水平与出租率超预期下降、 高空作业平台管理规模扩张不及预期、管理效率提升不及预期。
甬金股份 钢铁行业 2024-04-19 17.18 -- -- 18.78 9.31% -- 18.78 9.31% -- 详细
事件: 公司披露 2023年年度报告, 营收企稳,利润小幅下滑。 公司 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 398.74亿元,同比+0.81%;归母净利润 4.53亿元,同比-6.94%;扣非归母净利润 4.27亿元,同比-6.5%。公司营收企稳,利润小幅下滑。 2023年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增长, 公司主业行业供给大于需求、 不锈钢价格下跌。 2023年公司产品合计销量 284.66万吨,同比+15.08%。其中,主要产品宽幅冷轧不锈钢 300系 2B 销量 220.12万吨,同比+10.19%;宽幅冷轧不锈钢 400系BA 销量 31.67万吨,同比+47.87%;精密冷不锈钢 300系销量 11.50万吨,同比+16.64%。 2023年行业产能增速大于需求的增速,总体市场供大于求。 2023年国内不锈钢市场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跌态势。从 2023年末国内主要钢厂无锡地区304冷轧市场主流价格来看, 2023年内单价累计下跌约 3200元/吨,跌幅约 18%。 不锈钢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预计公司未来不锈钢产销量将持续保持增长。 公司年加工 19.5万吨超薄精密不锈钢板带项目 2023年 12月已投产;公司年加工 120万吨高品质宽幅不锈钢板带项目(一期)预计 2024年 10月达到试生产阶段;年加工 26万吨精密不锈钢带(一期)预计 2024年 5月达到试生产阶段、二期预计2025年 5月达到试生产阶段;泰国年产 26万吨精密不锈钢板带已完成土地征地工作。公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预计公司未来不锈钢产销量将持续保持增长。 公司预计电池壳专用材料、钛合金等新业务将在 2024年投产运行,公司业绩新驱动值得期待。公司年产 22.5万吨柱状电池专用外壳材料项目(一期)预计在 2024年 6月达到试生产阶段;公司年产 6万吨钛合金新材料项目(一期)预计在 2024年 6月达到试生产阶段。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 24-26年营收分别为 457.77/540.35/625.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48/7.15/8.55亿元, PE 分别为 11.64/8.92/7.46。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公司产线建设不及预期; (2)电池壳行业竞争加剧; (3)公司钛合金业务销售端出现问题
迈威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4-18 30.99 -- -- 31.80 2.61% -- 31.80 2.61% -- 详细
业绩:公司2024年4月9日发布年报,2023年度营业收入1.28亿元,技术服务收入8559.53万元,药品销售收入4209万元,研发投入为8.36亿元,归母净亏损为10.53亿元,主要原因是君迈康与迈利舒上市时间较短,且公司一直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公司拥有10个创新药,4个生物类似药在临床,已上市品种3个,NDA阶段1个,III期阶段品种3个。公司具备抗体、ADC及重组蛋白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截至23年底公司在职员工1491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398名。 ADC多个数据发表,平台价值凸显。 9MW2821(Nectin-4ADC)已进入三期,发表多个适应症数据;a)UC尿路上皮癌单药二三线ORR:62.2%,DCR:91.9%,中位PFS为6.7个月,已完成三期临床首例患者入组;联合PD-1治疗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已完成一期临床首例患者入组。 b)CC宫颈癌:37例既往接受过含铂双药化疗联合或不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的可评估疗效患者ORR:40.54%,DCR:89.19%,其中26例Nectin-43+患者ORR:50%,DCR:92.31%;c)EC食管癌:30例单药治疗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和PD-(L)1抑制剂治疗的可评估疗效的患者ORR:30%,DCR:73.3%。 9MW2921(新型Trop-2ADC)、7MW3711(新型B7-H3ADC)2023年7月开展临床试验,进度处于I/II期临床研究入组阶段。 创新药管线丰富,多个差异化品种中美双报。IL-33、IL-11、TMPRSS6等多个中美双报创新品种处于临床阶段。其中TMPRSS6抗体(9MW3011)于2023年1月将大中华区和东南亚以外权益授予DISCMEDICINE,总交易总额最高可达4.125亿美元。后期管线中,三代长效G-CSF8MW0511已申报上市;商业化持续持续推进,9MW0321获批。君迈康于2023年一季度末全面恢复商业供货,2023年发货166921支;准入医院173家,覆盖药店1316家。根据2024年4月签署的补充协议,君实康将不再作为君迈康的MAH,由君实生物直接将君迈康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转让给迈威生物。迈利舒于2023年3月底获批上市,4月25日完成首批商业发货,2023年完成发货84474支;完成28省招标挂网,29省完成省级医保对接;准入医院605家,覆盖药店2061家。 9MW0321地舒单抗(120mg)(安加维的生物类似药)2024年3月29日上市申请获得CDE批准,适应症骨巨细胞瘤。 盈利预测。我们认为公司ADC平台能力已充分验证,随着适应症的持续开发和海外临床推进价值将进一步凸显。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收入为2.44、10.42、22.4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不及预期、临床开发进度不及预期、政策变化风险等
英科再生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4-18 25.97 -- -- 27.43 5.62% -- 27.43 5.6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4.6亿元,同比+19.4%,归母净利润1.96亿元,同比-15.2%。 单四季度营收、利润快速增长,汇兑损失影响全年净利水平。2023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5.69%、7.97%,较22年分别同比下降1.01pct、3.25pct,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或与粒子业务毛利率下降(同比下降5.58pct)以及r-PET业务的低毛利率(仅2.68%)相关。分季度看来,23Q4公司实现营收6.3亿元,同比+32.1%,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93.3%。费用方面,公司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保持稳定增长,分别同比增长+24.1%、+18.9%、15.8%,财务费用方面由于汇率波动导致的汇兑损益变动,以及利息成本增加,公司财务费用较2022年多出3418万元,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整体净利润表现。 成品框、装饰建材稳步增长,r-PET毛利率有望提升。分板块来看,(1)成品框:23年公司重点加大成品框海外零售店以及大客户的开发力度,终端零售客户渠道占比进一步提升,营收稳步增长,达10.55亿元(同比+2.62%),毛利率34.05%,同比提升1.35pct。(2)装饰建材:公司重点加大了装饰建材渠道铺设,大力拓展新产品,进一步增强盈利空间,营收及盈利能力均取得快速增长,其中营收6.96亿元(同比+32.56%),毛利率30.46%(同比+3.72pct)。(3)粒子:实现营收3.92亿元,同比+8.20%,毛利率6.36%,同比下降5.58pct。(4)r-PET:马来西亚5万吨/年PET回收再生项目已完成生产工艺模块调试,生产出食品级再生粒子、片材及纤维级再生粒子,PET业务逐步走向正轨,23年实现营收2.61亿元(同比+227.48%),毛利率暂维持较低水平,全年毛利率仅为2.68%,我们预计随着产能利用率的不断提升,后续PET业务毛利率也将持续提升。 再生塑料前景广阔,公司加大越南基地投入力度。根据PoarisMarketResearch,2023年全球消费后再生塑料市场价值110.9亿美元,2032年预计将达到273.4亿美元。公司作为再生塑料龙头企业,未来将在夯实r-PS、r-PET业务的基础上,纵向拓展PE、PP、HDPE等多品种塑料循环利用领域,公司已具备约10万吨/年再生PS产能,已投产5万吨/年以及在建10万吨/年再生PET产能。2024年3月,公司公告将投资建设越南英科清化(二期)项目,总投资额约6000万美元,预计形成年产各类环保机械24台(套),再生塑料粒子3万吨,装饰建材4.5万吨,高端装饰框2280万片的生产能力。 投资建议与估值: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27.70亿元、31.18亿元、35.39亿元,增速分别为12.8%、12.6%、13.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9亿元、3.06亿元、3.58亿元,增速分别为27.4%、22.9%、16.8%,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境外销售收入占比较高的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跨国供应风险等。
晶晨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4-04-18 53.14 -- -- 55.10 3.69% -- 55.10 3.69% -- 详细
事件 1: 4 月 12 日,晶晨股份发布 2023 年年报。 2023 年,公司实现营收 53.71 亿元,同比-3.14%;实现归母净利润 4.98 亿元,同比-31.46%;实现扣非净利润 3.85亿元,同比-42.39%。 事件 2: 4 月 12 日,晶晨股份发布 2024 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 2024 年 Q1,公司预计实现营收 13.78 亿元,同比 33.1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25 亿元,同比310.68%。 营收稳步向好,逐步摆脱下行周期影响。 收入端, 2023 年 Q1-Q4 分别实现营收10.35/13.15/15.07/15.13 亿元,环比分别增加 27.06%/14.60%/0.39%,连续三个季度实现营收环比增长; 24 年 Q1 预计实现营收 13.78 亿元,同比+33.12%,自23Q2 以来,已连续 4 个季度营收规模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或者次高水平。利润端, 23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4.98 亿元,同比-31.46%,其中 Q4 实现归母净利润1.84 亿元,环比+42.82%。盈利能力方面, 2023 年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 36.41%,同比-0.69pct,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公司于 2023 年开始逐步摆脱行业下行周期的影响,步入上升通道。公司预期 2024 年 Q2 及 2024 年全年营收将同比进一步增长。此外,公司 2023 年实行了两期股票激励计划,预计 24/25/26/27年分别支付 9905.13/4743.95/1744.91/330.37 万元,彰显业绩信心。 逆周期高强度投入研发,扩张产品矩阵。 在行业下行周期,公司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2023 年公司研发人员相较 2022 年增加 99 人, 2023 年研发费用为 12.83亿元,相较 2022 年增加 0.97 亿元。高强度研发投入产生的效果逐步显现。 S 系列芯片: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 8K 超高清 SoC 芯片并顺利通过了运营商招标认证测试; T 系列芯片:公司推出了新一代 T 系列高端芯片,采用 12nm FinFET 工艺,最高支持 8K 硬件解码和 4K144Hz 输出; W 系列芯片:第二代 Wi-Fi 蓝牙芯片(Wi-Fi 6 2T2R, BT 5.4)在第一代产品基础上进一步技术演进、升级,已于2023 年 8 月规模量产并商用;汽车电子芯片:搭载公司前装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的车型在 2023 年实现规模量产、商用并出海。 不断深耕市场,积累优质客户资源。 公司持续拓展市场,取得了积极成果: S 系列芯片已被中兴通讯、阿里巴巴、 Google 等众多境内外知名厂商广泛采用,相关终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国内运营商设备以及众多海外运营商设备; T 系列芯片已广泛应用于小米、腾讯、 Maxhub 等境内外知名企业及运营商的智能终端产品; A 系列芯片广泛应用于爱奇艺、 Sonos、三星等众多境内外知名企业的终端产品;汽车电子芯片已进入宝马、林肯、极氪等多个国内外知名车企。公司积累了丰富、稳定的优质客户资源。 投资建议: 根据公司 2023 年业绩报告,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为65.25/80.18/100.37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7.53/11.11/14.93 亿元,以 4 月 16日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29/20/15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因技术升级导致的产品迭代风险,研发失败风险,客户集中风险,供应商集中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朗新集团 计算机行业 2024-04-17 10.82 -- -- 11.00 1.66% -- 11.00 1.66%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47.3亿元,同比+3.9%,归母净利润 6.0亿元,同比+17.4%, 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58亿元,同比+108.21%。 经营持续修复, 盈利能力提升。 2023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达到 40.8%、10.9%,较 2022年分别同比提升 1.5pct、 1.6pct,盈利能力较 22年明显提升。 分季度看,公司营收、利润主要确认于第四季度, 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4.0亿元。费用方面, 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达 5.9亿元,同比+17.6%,主要由于市场推广费大幅度增长;管理费用达 3.9亿元,同比-2.5%;研发费用 5.2亿元,同比-8.1%,主要由于差旅和外包服务费下降。 能源数字化+互联网快速增长, 战略聚焦电网业务。 分业务来看: (1) 能源数字化方面, 2023年公司完成了营销 2.0系统在上海、山西、湖北、河北、河南等省的上线,取得良好成果,同时继续精简非电网的数字化业务,团队进一步优化。实现收入 23.2亿元,同比增长 7.5%, 毛利率为 40.3%,同比提升 2.3pct。 (2)能源互联网方面, 2023年公司的生活缴费业务累计服务表计用户数超过 4.5亿户,日活跃用户数超过 1400万户,连接的公共服务缴费机构超过 6200家;“新电途”聚合充电平台业务保持高速发展, 截至 23年末平台充电设备覆盖量超过 110万,平台注册用户数超 1100万, 全年聚合充电量达 40亿度,同比实现翻倍增长, 能源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 15.34亿元,同比+38.97%,毛利率 39.7%,同比下降9.2pct。 (3)互联网电视业务, 受客户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出现明显下滑,实现营收 8.7亿元,同比-32.3%,但毛利率明显修复,达 43.7%,较 22年提升 10.7pct。 加码虚拟电厂布局, 售电业务显著突破。 虚拟电厂业务方面, 截至 2023年底公司分布式光伏云平台已累计接入各类光伏电站超过 20万座,装机容量 13.5GW。 在聚合大量分布式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充电桩、储能、中小工商业用户等负荷资源的基础上,公司在能源互联网平台开展绿电交易、市场化售电、需求响应、光储充一体化等业务,形成典型的“虚拟电厂”业务运营模式; 已聚合 2000座分布式光伏电站参与电力市场绿电交易, 在 25个省份获得售电牌照,并在江苏、四川、广东、深圳等省市获得需求响应或虚拟电厂资质,电力交易合约累计突破 2.5亿度。 投资建议与估值: 预计公司 2024年-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 53.32亿元、 60.59亿元、 70.54亿元,营收增速分别达到 12.8%、 13.6%、 16.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8亿元、 8.38亿元、 9.96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 20.5%、 15.1%、 18.9%,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支持力度不达预期; 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电网投资额不及预期。
银都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4-17 28.90 -- -- 28.94 0.14% -- 28.94 0.14% --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报,全年业绩同比+13.54%,23Q4业绩同比+31.18%。2023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3亿元,同比下降0.39%,实现归母净利润5.11亿元,同比+13.54%;扣非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21.87%。营业收入略降原因是主要产品销量增加的情况下,因海运成本大幅下降,销售价格相应大幅下调。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3.5%,同比+5.71pct;销售净利率为19.26%,同比+2.4pct。 公司2023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56%/5.67%/2.47%/-2.01%,同比+3.18pct/+0.13pct/-0.05pct/-0.6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较大,主要是由于2023年公司展会费、薪酬及仓库费用增加。23Q4公司实现营收5.96亿,同比+9.49%,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同比+31.18%;扣非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40.28%。 23年主要产品毛利率提升,连锁市场打开国内增量。分业务来看,2023年公司商用餐饮制冷设备收入19.63亿元,同比-1.11%,毛利率为44.92%,同比+7.05pct;西厨设备收入4.51亿元,同比+4.64%,毛利率为41.43%,同比+2.32pct;自助餐设备收入1.59亿元,同比-12.29%,毛利率为34.6%,同比+1.73pct。分销售地区来看,国外收入23.92亿元,同比-4.8%,占总收入的90.19%;国内收入2.29亿元,同比+91.07%,占比8.65%。国内餐饮业逐渐复苏以及公司在国内连锁市场的开拓,公司内销收入取得了一定的增长。 持续扩大海外仓库铺设,注重研发智能化新产品。公司推动全球化市场布局,持续实施英国自有海外仓的建设项目,并推进法国的仓库选址及建设工作。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完成31个海外仓的铺设。海外产能建设方面,2023年泰国生产基地地块二的一期项目厂房已经完成建设。公司新增“设备智能化”发展战略,公司新研发的“智能薯条机器人”,获得了美国餐饮协会大展颁发的2023年厨房科技创新奖和2024年厨房科技创新奖。 投资建议: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在海外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商用餐饮设备供应商,受益于海外餐饮需求增长,积极布局智能化产品,未来增长可期。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6.65、8.70、10.50亿元,对应PE18、14、11倍,具备估值性价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全球贸易形式恶化,主要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东鹏饮料 食品饮料行业 2024-04-17 193.02 -- -- 194.80 0.92% -- 194.80 0.9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63亿元,同比+32.42%;归母净利润20.40亿元,同比+41.6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70亿元,同比+38.29%。其中,23Q4单季度实现营收26.22亿元,同比+40.88%;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39.69%;扣非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27.72%。 广东市场全渠道精耕,全国市场重点投放。 (1)分产品看,23A/23Q4东鹏特饮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3.4/23.4亿元,同比+26.5%/31.6%,保持稳健增长,按销售金额排名来看,东鹏特饮500m瓶装饮料成为中国市场饮料单品SKU第三位;其他饮料23A/23Q4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1/2.7亿元,同比+186.65%/252.6%,新品快速发力上量,公司逐渐从单一品类向多品类饮料集团发展。 (2)分区域看,23A广东/华东/华中/广西/西南/华北/线上/直营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7.6/15.2/14.0/9.8/11.2/10.1/2.1/12.6亿元,同比+12.1%/+48.4%/+32.8%/+9.8%/+64.7%/+64.8%/+44.5%/+71.4%,广东大本营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全国化发展战略实施成果渐显。公司23年底经销商数量达到2981家,地级城市覆盖率达到100%,同时销售终端网点数量从22年的超300万家增长至340多万家,全国营销本部收入占比同比+6.1pct。 成本压力边际改善,费率影响下盈利能力仍有提升。23A/23Q4公司毛利率分别同比+0.7pct/+0.5pct至43.1%/44.9%,主要系聚酯切片等原材料采购价格同比下降较多,虽然白砂糖采购价同比增长,但整体毛利率仍有提升。从费用端来看,23A销售/管理费用率均同比+0.3pct,23Q4单季度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0.9/1.2pct至20.4%/4.2%,主要系公司为推进全国化战略所需,如增加销售人员、加大冰柜投入等,同时管理人员薪酬、差旅费等均有增加;另外,得益于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增加,23A财务费用率同比-0.46pct,综合影响下公司23A归母净利率同比+1.2pct至18.1%,23Q4归母净利率同比-0.1pct,整体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多元产品矩阵不断完善。目前公司已初步构成以能量饮料为第一发展曲线,以电解质饮料、茶饮料、预调制酒、即饮咖啡等新领域为第二发展曲线的战略框架,二者均取得较好表现。尼尔森IQ报告显示,2023年东鹏特饮在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中销售量/销售额占比分别由2022年末的36.70%/26.62%提升至43.02%/30.94%,排名维持第一/第二。另外,2023年其他饮料销量同比+141%、吨价同比+19%,主营收入占比同比+4.4pct至8.13%,第二增长曲线业绩贡献显著提升。公司积极捕捉无糖、低糖、复合茶类、丰富果味创新等市场趋势,以“能量+”为主的多元化产品矩阵落地推进有序,从单一品类向多品类综合饮料集团稳步发展,东鹏补水啦、鹏友上茶等新产品有望在公司多方位支持下延续高增趋势。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我国能量饮料龙头企业,在夯实能量饮料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元化产品矩阵,持续推进全国化发展战略,2023年在宏观环境略有挑战的情况下业绩靓眼,2024年基本经营目标计划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不低于20%的增长,彰显公司发展信心。我们根据公司年报业绩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营收143.4/175.9/211.2亿元,同比+27.3%/+22.7%/+20.1%;实现归母净利润26.6/33.5/41.1亿元,同比+30.3%/+26.1%/+22.7%,对应PE分别为29x/23x/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新品表现不及预期等。
海光信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17 78.00 -- -- 81.28 4.21% -- 81.28 4.21% -- 详细
事件:海光信息发布 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60.12亿元,同比+17.30%; 实现归母净利润 12.63亿元,同比+57.17%;实现每股收益 0.54元,同比+42.11%。 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收入端,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0.12亿元,同比+17.30%,创历史新高。利润端,实现归母净利润 12.63亿元,同比+57.17%,创历史新高。其中, Q4实现营收 20.69亿元,环比+55.46%,实现归母净利润 3.62亿元,环比+61.27%。盈利能力方面,全年综合毛利率59.67%,同比+13.84pct。其中高端处理器全年毛利率 59.67%,同比+7.47pct; 技术服务毛利率 70.86%,同比+0.16pct。 23年公司研发投入 2.81亿元,同比+35.93%,占营收 46.74%;公司研发技术人员 1641人,占员工总人数的 91.68%,79.28%以上研发技术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此外, 23年预付款项 23.88亿元,同比+154.81%,主要系原材料采购及战略备货预付货款增加所致。 通用处理器(CPU)生态优势显著,产品线丰富。 公司 CPU 兼容国际主流 x86处理器架构和技术路线,软硬件生态丰富,目前已大规模应用于电信、金融、互联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和产业生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对高端处理器计算性能功耗等技术指标的要求,分别提供海光 7000系列产品、 5000系列产品、 3000系列产品。其中海光 7000、 5000系列主要应用于服务器,海光 3000系列主要应用于工作站和边缘计算服务器。目前公司 CPU 全系产品已迭代至第三代(海光三号),产品性能提升显著,海光三号为公司 2023年主力销售产品。 协处理器(DCU)性能优异,有望受益 AI 浪潮。 海光 DCU 系列产品以 GPGPU架构为基础,兼容通用的“类 CUDA”环境,能够较好地适配、适应国际主流商业计算软件和人工智能软件,可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商业计算等应用领域。在 AIGC 持续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海光 DCU 能够支持全精度模型训练,实现 LLaMa、 GPT、 Boom 等为代表的大模型的全面应用,与国内包括文心一言等大模型全面适配,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深算二号实现了在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性能相对于深算一号性能提升 100%以上,在国内市场上已经实现销售;深算三号研发进展顺利。 投资建议: 根据公司 2023年业绩报告,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85.57/115.31/150.6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7.80/23.77/31.36亿元,以 4月15日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103/77/5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研发工作未达预期风险,知识产权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供应商集中度较高且部分供应商替代困难风险,原材料成本上涨风险。
科威尔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17 43.57 -- -- 45.00 3.28% -- 45.00 3.28%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5.3亿元,同比+41.0%,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88.1%。 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达到53.87%、21.93%,较2022年分别同比提升4.05pct、5.71pct。23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42.8%,实现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146.0%。 研发方面,2023年公司全年研发费用达8232.9万元,同比+7.3%,占营业收入的15.6%;此外由于公司整体规模扩大,积极开展分销渠道建设等因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均出现明显增长,管理费用为5102.4万元(同比+30.3%),销售费用为5677.1万元(同比+30.6%)。 三大板块毛利率均显著提高。分业务来看:(1)测试电源:受益光伏、储能市场高景气度,市场需求旺盛,公司销售规模持续高速增长,23年实现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35.8%,毛利率为55.7%,同比提升0.9pct。(2)氢能:燃料电池行业需求回暖,同时制氢端需求爆发,公司在制氢环节已推出功率范围覆盖500W-5MW,兼容ALK、PEM和AEM的电解槽测试系统等产品系列,23年氢能业务实现收入1.1亿元,同比+36.0%,毛利率46.9%,同比提升3.8pct。(3)功率半导体:虽然硅基的功率模块测试需求下滑,但是市场对SiC的投资热度不减,公司已布局SiC相关的研发及产线动静态测试设备,并获得国际头部客户的认可,23年功率半导体业务实现营收0.53亿元,同比+134.3%,毛利率达54.6%,较22年提升37.7pct。 丰富产品矩阵,拓展销售渠道。在大功率测试电源方面,23年公司率先采用SiC功率器件的结构设计,提升产品标准化,适用于光储充、新能源汽车“三电”测试等多个场景,极大地提升了产品性能。在小功率测试电源领域推出四大系列产品,2023年12月,公司首次再融资项目募集资金1.88亿元,主要用于“小功率测试电源系列产品扩产项目”,预计将进一步扩大小功率测试电源产品的生产能力。销售方面,除强化原有的直销业务外,公司加大分销渠道的建设,已初步完成国内主要经济区域分销商的覆盖,市场开拓能力再度增强。 投资建议与估值: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6.66亿元、9.48亿元、13.21亿元,营收增速分别达到25.9%、42.3%、39.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亿元、1.92亿元、2.64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26.8%、29.2%、37.8%,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主要产品毛利率下降风险,原材料供应及价格上涨的风险,应收账款持续增加导致坏账风险
九丰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4-12 26.54 -- -- 28.19 6.22% -- 28.19 6.22%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业绩公告,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5.66亿元,同比增长 10.91%;实现归母净利润 13.06亿元,同比增长 19.8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3.35亿元,同比增长 26.25%;基本每股收益 2.11元。单 Q4实现收入 70.27亿元,同比增长 87.6%,归母净利润 1.75亿元,同比增长 17.29%。 气价下降提振下游需求, LNG 销量大幅增长。 2023年,公司 LNG 业务实现收入146.9亿元, yoy+18.64%,毛利率 7.28%, yoy+0.63pct。得益于气价下降背景下大工业客户及燃气电厂需求提升, 2023年 LNG(含 PNG)销气量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超 30%,达 227.6万吨,单吨毛利保持基本稳定。 资源方面,公司“海陆双资源池”格局已基本形成, 2023年在继续执行原有长约合同基础上,自主可控的国内天然气回收处理配套服务项目和液厂 LNG 产量超 60万吨,成为内陆资源压舱石。 销售方面,公司已实现广东省以外诸多区域的市场开拓,有望进一步打开大客户直供、燃气电厂等终端需求,实现销量进一步增长。 LPG 单吨毛利及销量保持稳定,化工原料用气市场拓展顺利。 2023年公司 LPG业务实现收入 88.09亿元, yoy-15.03%,毛利率 5.56%, yoy+0.48pct, 销售量191万吨,单吨毛利及销量基本持平。公司深耕 LPG 市场多年,具备扎实的民用气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化工原料用气,公司 LPG 业务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能源服务业务稳定器作用初显,高毛利有望进一步改善公司盈利结构。 2023年公司能源作业&物流服务分别实现收入 15.58/2.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19.28%和32.05%,合计收入占比 6.9%,毛利润合计占比 19%。 (1)辅助排采方面: 随着国家推进天然气增储上产,低压低效井重要性日益凸显,辅助排采服务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截至 2023年, 公司服务的低产低效井涉及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山西吕梁、四川达州等区域,在运营气井数超 110口, 2024年,公司将重点拓展神府、临兴区块作业服务项目, 并推进川渝地区作业服务项目试点, 目标新增 100口低产低效井辅助排采项目。 (2) 回收处理方面: 商业模式决定了业务自身具备维持单吨毛利基本稳定的特点, 2023年实现配套服务作业量为 38万吨,公司具有加工处理的 LNG 的自主销售权,回收处理业务可从“资源+毛利” 两方面提升能服业务的稳定性。 特种气体销量增长迅速,有望乘航空航天快速发展之风起航。 2023年, 特种气体实现收入 1.6亿,其中氦气 0.49亿,氢气及其他 1.1亿,毛利率分别为 83.85%、21.79%,销售量分别为 31万方(占国产氦气产量的比例 10%)、 5258万方,销售量同比增速达 2984%、 100%。 公司相继完成正拓气体等项目收购后, 前端具备特种气体制取能力,后端连接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服务终端客户超 800家,已形成高效的“资源+终端”业务链条。 随着特气资源布局落地,后端客户辐射范围拓展,高毛利的特气业务有望进一步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与估值: 根据公司 2023年业绩情况,我们调整此前盈利预测, 并新增2026年预测,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 294.43亿元、 316.32亿元、330.02亿元,增速分别为 10.8%、 7.4%、 4.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08亿元、17.64亿元、20.27亿元,增速分别为 15.5%、17%、14.9%。对应 PE 分别为 11.2X、9.6X、 8.3X。 维持“买入”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波动风险,上游采购及其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欧科亿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4-12 21.65 -- -- 25.09 15.89% -- 25.09 15.89% -- 详细
事件: 4 月 10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 全年公司实现收入 10.26 亿元, yoy-2.73%;归母净利润 1.66 亿元, yoy-31.43%;扣非归母净利润 1.30 亿元, yoy-42.33%。单 Q4,公司实现收入 221.80 百万元, yoy-13.27%;归母净利润6.43 百万元, yoy-88.00%;扣非归母净利润-1.33 百万元, yoy-102.26%。 收入端略有下滑,产品结构变化较大。 公司 2023 年全年收入同比下滑 2.73%,主要系受市场需求影响,导致收入略有下降。 分产品来看,公司产品结构变化较大。 ①数控刀具产品收入占比降低: 2023 年全年公司数控刀具产品实现收入 5.79 亿元, yoy-9.98%,收入占比 56.36%,毛利率为 40.42%(同比降低 7.10pct);其中数控刀片销量 8773.17 万片, yoy-11.41%。②硬质合金制品收入占比提升: 2023 年全年公司硬质合金制品实现营业收入 4.45亿元, yoy+9.98%,收入占比 43.40%,毛利率为 14.93%(同比降低 5.30pct),销量 1380.63 吨, yoy+15.53%分区域来看,海外收入增速亮眼。 ①国内市场: 2023 年全年公司国内市场实现收入 8.84 亿元, yoy-6.09%,毛利率 27.85%(同比降低 9.08pct)。②海外市场: 2023 年公司抓住出口机遇,加大海外开拓力度,海外品牌代理持续增加,海外布局进一步完善,全年海外市场收入实现收入 1.40 亿元, yoy+31.44%,毛利率38.64%(同比增长 1.33pct)。其中, 数控刀具产品出口收入实现 1.11 亿元,数控刀具产品出口占数控刀具收入比例达到 19.27%, 数控刀具产品出口平均单价为 10.10 元,在亚洲及欧美区域的部分海外客户实现翻倍增长。 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波动。 2023 年全年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 29.32%,同比降低7.43pct;销售净利率 16.17%,同比降低 6.77pct。公司期间费用率 14.33%,同比增加 2.89pct,其中,销售费用率 4.20%,同比提升 2.03pct,主要系年终奖以现金形式发放、市场推广费与业务招待费有所增加;管理费用率 3.58%,同比降低 0.90pct; 研发费用率 6.22%,同比提升 1.20pct,主要系研发人员薪酬增加所致;财务费用率 0.32%,同比提升 0.57pct,主要系本期利息支出增加所致。 加大研发投入,聚焦高端刀具进口替代,完善产品系列。 2023 年,公司多项研发项目取得突破,进一步夯实公司核心竞争力,新增申请专利 41 项,新增授权专利14 项。公司坚持产品创新,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加大力度开发新产品。公司通过完善数控刀片、数控刀体、整体刀具、金属陶瓷及超硬刀具等产品矩阵,升级材质牌号、产品工艺、刀具设计,加速推进高端刀具的进口替代。公司逐步完善重点应用领域产品配套,开发了针对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汽车模具等领域应用的配套产品。 深入终端市场,公司商业模式升级。 公司积极开拓下游终端市场,聚焦优质客户,深入终端需求。(1)数控刀具商店逐渐覆盖区域范围内的终端客户,区域技术服务团队逐步完善,同时,优化渠道库存,加强品牌产品的价格管控,夯实公司产品市场地位;(2)通过设置智能刀具柜、刀具寿命监测软件、标准化管理模式导入等方式进行客户现场刀具管理以及技术服务,已与多家客户建立整包服务合作,并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新的盈利点;(3)加速重点客户、重点场景的刀具整包方案开拓,获得宝马曲轴加工项目,树立汽车产业链领域刀具加工解决方案标杆案例,形成了汽车、 3C、航空航天、风电、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标准方案体系,进楷体 入批量推广复制阶段。 投资建议: 根据 2023 年年报业绩,调整公司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收入分别为 12.86、 15.38、 18.09 亿元, yoy+25.3%、 +19.5%、 17.7%; 归母净利润分别 2.10、 2.64、 3.33 亿元, yoy+26.2%、 +25.8%、 +26.2%;对应 PE 分别为 16.58、 13.17、 10.44X。 估值具备性价比,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制造业景气度恢复不及预期,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产能爬坡不及预期,定增项目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开拓受阻,新产品推广受阻。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8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