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张韦华

长江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490517080003...>>

20日
短线
45.83%
(第148名)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宝新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5-22 5.43 -- -- 5.45 0.37%
5.45 0.37%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披露 2024 年一季报: 2024 年 1-3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27 亿元,同比下降 1.89%,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 2.05 亿元,同比增长 695.70%。 事件评论 电量大发冲抵电价回落, 营收基本稳定超出预期。 2024 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加9.8%,用能需求持续旺盛,其中 3 月全社会用电量 7942 亿千瓦时,同比增加 7.4%。旺盛的电力需求给予火电更大的出力空间, 2024 年一季度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 844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 24 小时,但其中火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 1128 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 31 小时。得益于公司百万机组结构以及民营企业决策效率高等多重优势,公司 2023年全年利用小时达到 5955 小时, 远高于全省火电平均水平的 4159 小时。 因此, 虽然2024 年广东电量电价以及现货电价有所回落, 但据此推测公司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增长预计超过 30%, 公司凭借发电量的强势表现最终顶住价格压力,实现营业收入 21.27 亿元,同比仅回落 1.89%,在一众可比公司之中表现非常突出。 煤价回落助力成本下行,财务费用及投资锦上添花。一季度煤炭供需形势边际趋于宽松演绎,市场煤价延续回落趋势,秦皇岛港 Q5500 动力煤市场价均值 901.74 元/吨,同比降低 20.1%,煤价的回落极大缓解燃料成本压力,公司一季度营业成本同比下降 2.32 亿元,降幅 11.24%。 根据我们的测算, 一季度公司百万千瓦机组度电盈利或达到 3-4 分/千瓦时。 此外,公司股权投资收益有所增加,一季度实现投资收益 0.42 亿元,同比增加 0.27亿元,增幅 178.52%。 同时, 得益于借款余额及利率下降, 公司同期财务费用仅 0.14 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 43.25%。 在主业火电盈利大幅修复、财务费用和投资收益锦上添花的帮助下,公司一季度实现 2.05 亿元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695.70%。 丰厚分红彰显价值,陆丰扩产加速成长。根据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3 元(含税),共计分配利润 6.53 亿元, 2023 年分红率高达 73.47%,按 4 月 29 日收盘价测算公司股息率达到 5.29%,彰显公司对于股东回报的重视以及内在投资价值。 公司陆丰甲湖湾电厂#3 和#4 号机组已经于 2022 年 11 月 26 日动工, 预计将陆续在 2025 年初建成投产, 投产后公司装机将扩容 56.85%, 考虑到百万机组的超高盈利能力,届时公司利润中枢将再上一个台阶。同时,当前公司负债率仅 41.42%, 2023 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超过 20 亿元, 在陆丰甲湖湾电厂后续暂无重大资本开支的背景下, 公司每年优异的现金流创造能力使得远期稳定分红可期。 投资建议: 根据最新财务数据,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 EPS 为0.50 元、0.78 元和 0.8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10.79 倍、6.87 倍和 6.09 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电力供需及政策存在恶化风险;2、煤炭价格出现非季节性风险。
长江电力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5-17 25.49 -- -- 28.80 12.99%
29.03 13.89%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和 2024 年一季报: 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81.12 亿元,同比增长13.43%;实现归母净利润 272.39 亿元,同比增长 14.81%。 2024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41 亿元,同比增长 1.58%;实现归母净利润 39.67 亿元,同比增长 9.80%。 事件评论 电量延续修复, 全年业绩实现平稳增长。 2023 年,长江上游乌东德水库来水总量约1029.08 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偏枯 5.46%;三峡水库来水总量约 3428.46 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偏丰 0.71%。虽然来水并不算好,但由于去年同期白鹤滩电站未完全建成投产,因此公司 2023 年总发电量约 2762.63 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加 5.34%。公司市场化电量占比达到 37.76%,同比增长 3.8 个百分点。 由于白鹤滩电站电价高于公司其他电站,因此公司 2023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781.12 亿元, 同比增长 13.43%, 优于电量增速, 公司毛利率为 57.83%, 同比增长 0.7pct。 此外,在参股公司稳健经营的拉动下,公司投资收益达到 47.50 亿元,同比增长 3.26%。减利因素方面,由于公司收购乌白电站大量举债,因此公司财务费用达到 125.56 亿元,同比增长 31.05%,研发费用也达到 7.89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779.95%,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业绩增速。 整体来看, 主业修复依然表现强势,全年业绩达到 272.39 亿元,同比增长 14.81%。公司拟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8.20元( 含税), 分红率达到 73.66%, 分红水平表现平稳。 来水偏枯限制水电出力, 降本增收业绩优于预期。 2024 年一季度,长江上游乌东德水库来水总量约 148.49 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偏枯 7.71%;三峡水库来水总量约 497.67 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偏枯 4.14%。受偏枯来水影响,公司境内所属六座梯级电站总发电量约 527.47 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减少 5.13%。 虽然电量表现承压, 但或由于公司所属部分电站电价机制于去年得到明确,在确认时间节奏的影响下今年电价或有所提升,同时公司枯水期留四川及云南电量的电价预计也将随着两省枯期电价的同比提升而增长, 得益于此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56.41 亿元, 同比增长 1.58%。 成本方面,由于乌白电站从去年年初开始大量固定资产陆续转固,因此公司一季度营业成本达到 81.12 亿元,同比增长 4.31%,从而使得公司毛利润为 75.29 亿元,同比减少 1.20%。但公司持续优化债务结构,一季度财务费用为 28.51 亿元,同比减少 9.40%,而且在参股公司经营业绩显著修复拉动下,一季度投资收益达到 9 亿元,同比增长 55.73%。 在加大降本以及投资收益大幅增长拉动下, 公司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39.67 亿元, 同比增长 9.80%, 在来水承压的背景下, 稳健业绩彰显公司优异的投资价值。 投资建议: 根据最新财务数据,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对应 EPS 分别为 1.34 元、 1.37 元和 1.46 元,对应 PE 分别为 19.08 倍、 18.57 倍和 17.45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电价波动风险:公司收入端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电价水平,而公司白鹤滩电站送苏电价也从 2023 年 1 月开始执行“基准落地电价+浮动电价”的机制,若后续交易结果下行,则公司电价也会存在下浮风险;2、来水不及预期风险:水电公司收入端核心影响因素之一为来水情况,若后续来水受降雨影响持续偏枯,将对公司电量产生不利影响,进而进一步加大公司业绩压力。
上海港湾 建筑和工程 2024-05-17 19.20 -- -- 23.70 23.44%
24.20 26.04%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2.77亿元,同比增长44.33%;归属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11.04%;扣非后归属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11.04%。公司2024年Q1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42.42%;归属净利润0.3亿元,同比增长5.52%;扣非后归属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12.94%。 事件评论l2023年地基处理业务仍然维持高景气增长。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2.77亿元,同比增长44.33%。分行业来看,地基处理工程、桩基营收增速分别为30.93%、149.33%,主营业务仍然维持高景气增长。分区域来看,公司2023年海外营收占比已达74.08%,同比提升15pct。2024年Q1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42.42%。 l2023年毛利率承压,财务费用拖累费用率。公司2023年综合毛利率34.26%,同比下降2.08pct,单四季度来看,公司综合毛利率36.80%,同比提升12.19pct;费用率方面,公司2023年期间费用率15.74%,同比提升1.04pct。虽然费用率变化不大,但由于营收快速增长,因此费用端实际亦有较大提升,其中:销售费用变动主要系全球化开拓和境内外业务增长导致;管理费用变动主要系股份支付导致管理成本增加;财务费用变动主要系汇率变动造成汇兑收益减少以及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导致当期利息收入减少所致。 l23年下半年新签承压,带动全年新签同比下滑。订单层面,公司2023年新签订单总额约10.62亿元,同比下滑34%,其中国内新签2.1亿元,海外新签8.52亿元。拆分来看,主要系公司下半年新签承压,叠加去年下半年高基数的影陞,同比有所下滑。除此之外,公司期末在手订单总金额8.9亿元人民币。其中,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开工陠目金额1.0亿元人民币,在建陠目中未完工部分金额7.9亿元人民币,在手订单较为饱满。 l股权激励费用难掩公司业绩高景气,持续关注一带一路下中东+东南亚大市场增长机会。 考虑到公司实施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产生股份支付费用0.41亿元,若扣除该费用影陞,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09亿元,同比增速为38.19%。业绩高增得益于公司所布局的两大区域的基建的高速发展:①中东地区陒关国家资金实力雄厚,但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投资需求旺盛。如阿联酋将在2030年前投资约110亿美元建设低碳电力和海水淡化基础设施;埃及提出“新行政首都”规划;科威特提出“新科威特2035愿景”;沙特提出“2030愿景”规划,加快推动陒关基础设施建设。②东南亚等国纷纷推出中长期基建规划。以印尼为例,根据当地政府发布的《2020年2024年国家中期发展计划》明确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优先发展目标,印尼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资金需求达4500亿美元。根据惠誉最新发布的报告预测,2023年印度尼西亚基建行业将同比增长4.7%,预计2024年同比增长5.2%,2025-2027年平均增长6.1%。同时,据印尼万隆理工学院陒关研究,2050年印尼首都将有1/4沉入海中。2022年印尼国会重新批准迁都法案,将对建筑行业中长期发展起到重要推动。 风险提示1、技术领先优势不及预期,“高真空”系列专利技术竞争壁垒被突破;2、沙特地标性陠目订单新签不及预期。
安徽建工 建筑和工程 2024-05-17 4.78 -- -- 5.24 3.35%
4.94 3.35%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5.38亿元,同比减少16.25%;归属净利润3.10亿元,同比减少10.75%;扣非后归属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减少23.52%。 事件评论受春节错期、延迟开工等因素影响,一季度收入有所波动。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5.38亿元,同比减少16.25%。省内情况来看,一季度投资增速以及全年投资增速目标均同比有所下降。安徽省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3%,相比2023年增速下降1.6pct,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0.3%,增速同比下降9.6pct,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3.7%,增速同比扩大0.8pct。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长7%左右,目标相比2023年下降3pct。 毛利率与费用率同步上升,归属净利润率同比略降。公司一季度综合毛利率12.98%,同比提升2.14pct,费用率方面,管理和财务费用率同步提升较为明显,公司一季度期间费用率9.47%,同比提升2.34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0.19、1.05、0.01、1.09pct至0.54%、4.13%、1.23%和3.58%。非经常性损益方面,2024Q1非经为0.26亿元,去年同期为-0.24亿元,主要系去年“其他”项目产生非经损益-0.8亿元。综合来看,公司一季度归属净利率2.29%,同比提升0.14pct,扣非后归属净利率2.10%,同比下降0.20pct。 2023年订单两位数增长,2024年Q1水利订单增速较快。2023年1至4季度累计新签合同551个,新签合同金额1510.70亿元,金额同比增长13.81%。一季度实现新签工程合同总额389.79亿元,金额同比增长1.37%。订单结构持续优化,基建业务占比66.97%,优势持续巩固。水利工程订单丰硕,新签合同同比增长888.05%。房建订单中,产业园区占比48.77%、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占比51.23%。此外,新兴业务增长较好,其中设计检测业务一季度新签合同(含内部订单)5.10亿元,同比增长68.47%;装配式建筑业务新签合同(含内部订单)8.35亿元,同比增长85.91%;建材商贸业务新签合同(含内部订单)100.42亿元,同比增长6.05%,成长性逐步显现。 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流出幅度同比扩大。公司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2.01亿元,同比多流出16.36亿元,收现比156.41%,同比提升11.60pct;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同比提升1.26pct至85.7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增加111.46至300.50天。主要系春节期间支付款项较多及节后复工施工投入尚未形成计量回款等因素影响。 公司为安徽地方国企,后续或充分受益水利、国企改革等政策增量。公司深耕基建(水利)市场,或将充分受益于增发国债落地以及后续可能的稳增长政策,同时2024年国企改革相关政策频繁提及,后续若有具体措施落地,公司或将受益。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7.47、20.65、23.56亿元,对应PE为4.66、3.94、3.4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政策推进不及预期;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华锦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5-15 4.93 -- -- 5.23 5.87%
5.22 5.88%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49亿元,同比下降5.27%;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下降0.66%;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1.15亿元,同比增加0.34%。 事件评论芳烃及成品油保持较好景气,长期炼油产能出清加速。国内:出行需求显著改善,成品油需求大幅提升,景气度上行;同时,海外成品油市场进入季节性旺季,汽油需求环比改善明显,驱动芳烃等调油产品景气度显著提升。长期看,碳中和陒关政策执行以来,叠加炼厂油改化下,炼能优化加强,尤其是山东地区地炼产能淘汰速度加快,炼能结构化调整明显。 尿素景气度较高,公司气头路陑成本优势显著。公司化肥板块积极协调天然气供应,优化生产工艺控制和能源陭耗,全力保障春耕用肥需求。锦天化公司超额完成天然气争供气任务,增产大颗粒尿素;新疆化肥通过纳入地方政府天然气资源框架,有效降低用气用电成本。两大化肥生产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另外,截至2024年4月,公司新疆化肥生产装置检修已全部完成并成功开车运行。停车检修期间,顺利完成氨压缩机、引风机及蒸汽平衡、CO2压缩机节能改造及其他生产装置检修工作。 共建原油储备陠目,保障原油供给安全。公司拟与振华石油等设立合资公司,建设大有原油储备库陠目,包括200万立方米原油地面储备库及配套工程,其中振华石油占股75%,华锦股份占股15%。公司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海运航陑途经地区面临地缘政治风险,本次投资可以保障公司能源供应安全稳定。储备库建设陠目将有效提升系统原料保障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抗风险能力。 多板块大型化工平台,聚焦石化、化肥、沥青/润滑油三大支柱产业。公司有辽宁盘锦、葫芦岛、新疆库车三个生产基地,多板块经营的大型化工企业,形成了830万吨原油加工、50万吨乙烯、80万吨聚合树脂、100万吨道路沥青、90万吨润滑油基础油、132万吨尿素的年生产能力,是兵器工业集团发展石油化工产业的平台。 作为国内炼化一体化龙头公司之一,在不考虑未来股本变动的情况下,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2亿元、4.7亿元和6.2亿元,对应2024年4月26日收盘价PE分别为25.1X、17.1X和12.9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1、国际油价大幅下滑;2、下游需求增速不及预期。
齐翔腾达 基础化工业 2024-05-14 5.66 -- -- 5.79 2.30%
6.36 12.37%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公布 2023 年年度报告, 2023 年全年累计营业收入 269.18 亿元,同比下降 9.70%;归母净利润-3.84 亿元,同比下降 160.5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61 亿元,同比下降54.73%。其中 2023 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 66.84 亿元,同比增长 2.33%;归母净利润-5.73 亿元,同比下降 37.99%。公司公布 2024 年一季度报告, 2024 年一季度累计营业收入 54.80 亿元,同比下降 10.79%;归母净利润 0.32 亿元,同比增加 140.5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55 亿元,同比增加 23.04%。 事件评论 C4 产业链龙头, 优势显著。 公司始终专注于对原料碳四的深度加工,形成了丁烯、异丁烯、丁烷和异丁烷组分综合利用四条产品线,主要产品有甲乙酮、顺酐、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和丁腈胶乳等,规模均位居行业前列。从原料端来说,公司所在地山东拥有全国最丰富的主营炼厂和地炼资源,为公司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供给。甲乙酮供给格局稳定,公司市占率较高,甲乙酮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同时在涂料行业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下游是胶黏剂、涂料和 PU 浆料,可应用于房地产、汽车和服装等领域。内需方面,国内需求增长显著有限;外需方面,出口到韩国的甲乙酮数量最大,随着东南亚等国新型制造业兴起,甲乙酮出口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国甲乙酮产能占全球接近 50%。 出行链高景气度, MTBE 及异辛烷盈利性较好。 MTBE 和工业异辛烷目前是国内比较主流的汽油原料, MTBE、工业异辛烷均凭借高辛烷值、低烯烃以及低芳烃的良好特性,成为目前汽油中不可或缺的组分。受益于国内外汽油高景气度驱动,MTBE 及异辛烷保持较高景气度。 MMA 景气度显著提升。 公司新材料业务主要以齐翔华利及公司自建 20 万吨/年 MMA 项目为主,主要产品包括 MMA、异丙醇等产品。 MMA 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玻璃、高档油漆、高端显示屏及其他家用电器、装饰材料等。 MMA 的下游产品 PMMA 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照明器材、光学玻璃、仪器仪表、光导纤维、飞机座舱玻璃、防弹玻璃等领域,特别是随着液晶显示器市场的迅速增长,光学级 PMMA 模塑料需求量大幅度增长,发展潜力巨大,应用前景广阔。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决定 PMMA 项目的建设安排。 C3 产业链拓展, 成长空间打开。 公司投资建设 70 万吨/年 PDH、 30 万吨/年环氧丙烷和8 万吨/年丙烯酸及 6 万吨/年丙烯酸丁酯均已全面建成投产,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丙烷-丙烯-环氧丙烷的 C3 产业链布局,后期公司将根据已有丙烯条件,大力建设规模经济、弥补淄博基地内产业链短板的碳三产业链,重点推动醇类、脂类、聚醚等产业链发展,实现公司的产业版图从 C4 向 C3 产业链的顺利延伸。 公司作为 C4 产业链龙头公司,产品规模居行业前列,成本优势显著,在行业中 Alpha 优势极为突出。假设项目正常推进,预计 2024 年-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5.8 亿元、11.1亿元、 12.8 亿元,对应 2024 年 4 月 26 日收盘价的 PE 为 25.6 倍、 13.4 倍和 11.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国际油价大幅下滑; 2、下游需求增速不及预期; 3、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广汇能源 能源行业 2024-05-07 6.75 -- -- 8.30 11.56%
7.53 11.56% -- 详细
公司披露2023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4.75亿元,同比+3.48%;实现归母净利润51.73亿元,同比-54.37%。其中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06亿元,同比-46.20%;实现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89.00%。 事件评论主要产品价格回落明显,2023年业绩承压。2023年全球天然气市场缓慢复苏,供需基本面趋于宽松,库存、气温等因素影响导致全球天然气消费“底气”不足,受地缘政治和供应链风险扰动,全球主要市场天然气价格高频宽幅震荡,价格同比大幅下移。东北亚LNG全年均价16.13美元/百万英热,同比下降52.91%。煤炭进口大幅增长,进口煤炭约4.74亿吨,同比增长61.8%;市场供需形势有所改善,社会主要环节存煤处于高位,煤炭价格中枢整体回落,国内煤炭秦皇岛5000大卡动力煤全年平仓均价847.57元/吨,同比下降18.79%。主要产品价格回落,2023年公司业绩同比减少54.37%,单四季度同比减少89.00%。 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煤炭和天然气业务凸显公司成长属性。马朗煤矿资源储量丰富,资源储量超过18亿吨;煤层总体属低灰分、高-特高挥发分、特低硫、特低磷、中-高热值的煤质,根据《马朗煤矿勘探煤质检测报告》,马朗煤矿主要为6000大卡以上超优质原煤,而且煤层埋藏较浅,开采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马朗煤矿的安全核准资料已上报至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审批;环评报告受理单已报送至生态环境部,正在审批中。公司现拥有在产的白石湖煤矿、在建和拟建的马朗煤矿和东部煤矿,合计煤炭可采储量超过60亿吨。另外LNG接收站及配套项目稳步推进,6#20万立方米储罐于今年4月进入试运行阶段,2#泊位建设项目工安全预评价已通过评审,正在向省交通局申请批复阶段;海洋环评等待上会评审阶段。 取得原油进口允许,石油业务有望提供额外增量。公司收到《商务部关于下达2024年第二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的通知》。目前,油田Sarybuak主区块浅层二叠系注采井网新油井S-1003井已开钻,同时完成了1022井组设计修改及井组5口井的地质设计。油气项目已进入试开采阶段,提供额外增量。 重视股东回报,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7元,对应最新股息率达到8.8%。公司承诺2022年至2024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向普通股股东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供普通股股东分配利润的90%,且保底分红0.70元/股(含税)。此次公司发布《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宣布2023年拟派发现金股利0.7元/股,现金分红金额达到45.47亿元,现金分红比例达到87.90%。以2024年4月19日收盘价7.96元为基础,对应2023年股息率为8.79%,安全边际较高。 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0.86、1.01和1.17元,对应2023年4月25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8.49X、7.27X、和6.2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煤炭价格大幅下跌;2、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3、新增产能释放进度不及预期;4、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宝丰能源 基础化工业 2024-05-06 16.65 -- -- 17.60 5.71%
17.60 5.71%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公布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2.27亿元,同比增加22.19%;归母净利润14.21亿元,同比增加19.89%;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82亿元,同比下降7.62%。 事件评论2024Q1焦炭板块有所下滑。2024Q1公司焦炭实现价格约为1533元/吨,环比下滑8.9%,主要由于终端需求承压等影响,价格有所下滑,不过二季度以来焦煤焦炭价格已触底反弹。另外,2023年公司核增煤炭产能100万吨/年,马莲台煤矿产能核增40万吨/年至400万吨/年,红四煤矿产能核增60万吨/年至300万吨/年。核增后,公司所属三个在产煤矿煤炭产能820万吨/年,一个在建煤矿产能90万吨/年,所属煤矿煤炭产能合计910万吨/年。2023年公司煤炭产能合计新增196万吨/年,增长24%,另外丁家梁煤矿项目取得采矿许可证。煤炭供应方面,公司积极拓宽原料煤供应渠道,积极拓展价格较低的中蒙边境策克口岸煤和新疆煤,2023年采购口岸煤57.17万吨,较2022年增加了约52万吨;采购疆煤356.7万吨,较2022年增加了304.75万吨,2023年外购原料煤质量合格率95.73%,较2022年提升了2.92pct,达到近五年最高水平。 2024Q1烯烃盈利略有下滑,不过新产能陆续爬坡,整体盈利保持陒对稳定。2023Q4公司聚乙烯、聚丙烯实现价格分别为6924元/吨、6524元/吨,环比分别下滑1.3%、3.3%,与此同时,公司气化原料煤采购价格为600元/吨,环比下滑3.2%,聚烯烃价差有所收窄。另外,公司宁东三期项目烯烃工段(含40万吨/年聚乙烯和50万吨/年聚丙烯产能)已于2023年8月下旬投入试生产,20万吨/年苯乙烯项目已于8月初进行投产试车,三季度产销量均有所提升,2023Q4聚乙烯、聚丙烯产量分别为29.02万吨、25.35万吨,环比增长8.2万吨、7.5万吨。 新项目稳步推进。(1)公司宁东三期煤制烯烃与C2-C5及混合烃类增值利用项目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全球第一套利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第三代100万吨级DMTO装置的烯烃项目,新增甲醇产能150万吨/年、新增烯烃产能100万吨/年、新增聚乙烯和聚丙烯产能90万吨/年,公司聚乙烯和聚丙烯产品产能增长75%;(2)公司25万吨/年EVA装置于2024年2月初投入试生产,另外公司20万吨/年苯乙烯项目建成投产,精细化工产能增长24%;(3)公司内蒙古煤基新材料项目采用绿氢与现代煤化工协同生产工艺,烯烃总产能为300万吨/年,是目前为止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规模化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烯烃的项目。项目计划用18个月建成投产,届时宝丰能源烯烃总产能将大幅提升,达到520万吨/年,目前建设进程过半。 作为国内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煤基多联产循环经济企业,随着公司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82.5亿元、141.4亿元、161.7亿元,对应2024年4月26日收盘价的PE为14.8X、8.6X、7.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原料价格大幅上涨或者产品价格大幅下滑;2、下游需求增速不及预期;3、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斯迪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6 9.17 -- -- 10.16 10.80%
14.10 53.76%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19.7亿元(同比+4.9%),实现归属净利润0.6亿元(同比-66.6%),实现归属扣非净利润0.4亿元(同比-72.0%)。2024Q1,公司实现收入6.6亿元(同比+37.4%),实现归属净利润0.19亿元(同比-7.7%),实现归属扣非净利润0.05亿元(同比-67.1%)。2023年公司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0元(含税)。 事件评论公司为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龙头,横纵向拓展打开发展边界。公司主要产品分为功能性薄膜材料、电子级胶粘材料、高分子薄膜材料、热管理复合材料与薄膜包装材料,应用于消费电子、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陶瓷电容等重点领域。公司不断进行新品类扩张,集中在OCA胶及涂布、精密离型膜、上游PET基膜、自制胶水等方面,横纵向拓展,持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资产转固叠加费用抬升,2023年业绩承压。2023年以来,终端消费电子需求缓慢复苏,但公司大量新项目陆续投产放量,收入基本实现稳步增长态势。由于几方面因素影陞,全年业绩承压,1)新项目转固带来折旧摊销显著增加:OCA光学胶项目、精密离型膜项目、供胶系统技术改造项目、PET光学膜项目二陑等重大建设项目陆续完工转入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报告期的折旧费用同比大幅上升;2)财务费用影陞:部分重大建设项目陆续完工转入固定资产,项目由建设期转为运营期,部分借款费用从资本化转为费用化,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上升;3)研发和人工费用影陞:公司在研发、技术平台、信息化改造、销售等方面持续投入较大,加上新项目新车间的建设,人力成本快速增加,报告期的研发费用和人工费用同比大幅上升;4)非经常性损益影陞: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陞金额约为1,610.60万元。展望未来,由于零部件价格上涨和渠道库存水平下降,智能手机供应链的订单和利润出现回暖,叠加公司在折叠屏、AR/VR、新能源车、MLCC离型膜等领域的持续放量,经营形式有望逐步回暖。 在建项目持续推进,未来空间广阔。公司通过IPO及定增等方式募集资金,投向多个项目,目前OCA募投项目、PET基膜1/2号陑、精密离型膜涂布项目已顺利实现投产放量,功能性胶带、偏光片保护膜、PET基膜3号陑等项目正处于推进过程中,后续将逐步投产放量,增厚公司盈利。 OCA光学胶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根据OCA下游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车载显示器、可穿戴设备等不同领域需求测算,全球OCA胶市场近百亿元,伴随折叠屏手机单机OCA光学胶价值量的大幅增长以及折叠屏手机出货量预期的快速提升,有望带来OCA光学胶市场新一轮的增长机会。公司OCA光学胶、OCA防爆膜、抗冲保护膜、防尘膜等电子级胶粘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电子用材料持续放量,产品结构不断升级优化。 公司在胶粘新材和功能膜领域居于领先水平,OCA胶放量,高端离型膜国产化打开未来发展空间。2024-2026年归属净利润预计为1.3/2.7/4.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2、新项目进度低于预期。
华鲁恒升 基础化工业 2024-05-06 29.72 -- -- 31.22 5.05%
31.22 5.05%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2024一季报,实现收入79.8亿元(同比+31.8%,环比+0.8%),实现归属净利润10.7亿元(同比+36.3%,环比+64.2%),实现归属扣非净利润10.7亿元(同比+37.7%,环比+33.5%)。 事件评论煤油价差扩大,叠加新基地放量,盈利上行。价格,公司主要产品尿素、DMF、己二酸、醋酸、辛醇、己内酰胺、尼龙6、三聚氰胺、DMC(碳酸二甲酯)、草酸24Q1市场价格环比变化-8.7%、-4.3%、7.7%、-7.2%、-0.3%、3.9%、3.8%、-5.1%、-5.0%、-5.1%。 陬售,有机胺、新能源板块陬量有所波动,荆州基地投产放量带动肥料、醋酸陬量环比增长,24Q1四者陬量环比分别变化-3.5%、-6.6%、7.7%与39.6%。成本,公司主要原材料烟煤、纯苯、丙烯24Q1市场价格环比变化-10.2%、8.6%、-2.6%,非电用煤需求减弱拉低煤炭,地缘政治导致供给收缩拉高油价,扩大煤化工中游环节盈利能力,24Q1公司毛利率21.9%,环比增长4.1pct,净利率14.2%,环比增长5.4pct。 需求启动,供给受限,叠加成本低位,盈利趋势除好。公司主要产品尿素、DMF、己二酸、醋酸、辛醇、己内酰胺、尼龙6、三聚氰胺、DMC、草酸24Q2(截至2024.4.21)市场价格环比变化-6.3%、0.1%、-4.0%、3.1%、-22.3%、-4.0%、-1.2%、-5.8%、8.7%、-0.1%。展望后市,稳健增长的农业内外需求以及脱陬、车用等工业需求支撑下,尿素仍能维持合理利润;DMF稳步增长的下游市场将逐步陭化过剩产能,较好的竞争格局有望带来行情重塑;己二酸在下游PBAT、PA66、己二腈国产化等新需求拉动下,以及油价支撑下,盈利有望回升;醋酸海外不可抗力影陞下,以及下游需求PTA、EVA和己内酰胺需求增长驱动下,价格有望持续抬升;三聚氰胺下游需求逐步恢复;DMC/草酸下游新能源需求前景广阔,新增产能有望得到逐步陭化。公司主要原材料烟煤、纯苯、丙烯2024Q2市场价格环比变化-11.1%、6.5%、0.0%。总体来看,公司目前处于周期底部回升阶段,随着终端需求的持续改善,以及成本端压力减弱,经营情况有望持续修复。 新陠目不断落地,中长期继续看好公司未来成长。德州本部在煤炭指标有限的背景下,公司积极开拓下游精细化工新材料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推进尼龙66高端新材料陠目。荆州第二基地开辟增长新一极,系列陠目陆续落地,支撑长期成长,目前荆州一期陠目建成投产顺利达雙,二期部分陠目确立,包括年产20万吨BDO、16万吨NMP及3万吨PBAT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陠目,10万吨/年醋酐陠目,蜜胺树脂单体材料原料及产品优化提升陠目。 公司具备领先的生产工程化能力,产品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德州本部与荆州基地拟投陠目支撑未来发展,多元化产品组合,一定程度上或将平移经营波动。预计2024-2026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44.5/51.9/56.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2、新陠目进度低于预期。
恒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4-04-29 14.82 -- -- 16.10 8.64%
16.10 8.64%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公布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583.90亿元,同比增长 4.00%; 归母净利润 21.39亿元,同比增长 109.80%;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78.77亿元,同比下降33.93%。 事件评论 芳烃及成品油保持高景气度。 国内:出行需求持续高景气,成品油需求大幅提升;海外成品油市场季节性旺季下汽油需求环比改善明显,驱动芳烃盈利性显著提升,公司具备年产520万吨 PX 设计产能等国内紧缺、高附加值的高端化工产品与国六以上高标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等成品油产品。芳烃板块显著受益于芳烃及成品油景气度改善。 行业内独具“ 油、 煤、 化” 深度融合的大化工企业。 业内首次将全球标杆级的 2000万吨炼化、500万吨煤化工、150万吨乙烯和 1200万吨 PTA 这四大产能集群布置在同一个产业园区内,显著优化了冗繁的运输、存储和冷却等加工环节,节省了大量的中间运行费用与物流运输成本。同时,公司在园区内自备了国内最大的煤制氢装置,每年低成本自供 25万吨稀缺的纯氢原料,建造了行业能效领先的合计 520MW 的高功率自备电厂,为炼厂提供了大量的廉价电力和各级蒸汽,自营了 2个 30万吨级别的原油码头、 600万吨自备原油罐区以及其他各类齐备的原料、成品码头、罐区、储存等公用工程设施,显著降低了各类生产与运行成本。 降低资本开支, 提高分红比率, 加强股东回报。 公司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自重组上市以来,公司始终保持较高比例的现金分红, 2023年现金分红金额占合并报表中归母净利润为 56.07%。公司在《未来五年股东回报规划( 2020-2024年)》规定资产负债率< 70%,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 50%,从 2024年下半年开始,公司也将基本结束本轮投资建设与资本开支的高峰期,后续经营重心将更加突出精细化成本管控下的“优化运营、降低负债和强化分红”,随着公司负债率的不断下降,分红率有望持续提升。 精细化工及新材料等项目陆续投产。( 1)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预计 2024年 2季度实现全面投产;( 2)功能性薄膜项目:苏州汾湖基地 12条线功能性薄膜项目已陆续投产,南通基地另外 12条线功能性薄膜项目预计 2024年下半年陆续投产;( 3)锂电隔膜项目:营口基地年产超强湿法锂电池隔膜 4.4亿平方米项目 2023年 6月初实现了首条生产线全线贯通,该项目预计 2024年上半年前达产,南通厂区年产湿法锂电池隔膜12亿平方米,年产干法锂电池隔膜 6亿平方米,该项目已经试生产的 1条产线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达产,其余生产线预计将于 2024年陆续开始试生产。 不考虑未来股本变动的情况下,预计公司 2024年-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 101.9亿元、 122.3亿元和 141.1亿元,对应 2024年 4月 22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 10.8X、 9.0X和 7.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国际油价大幅下滑; 2、下游需求增速不及预期; 3、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利安隆 基础化工业 2024-04-29 26.76 -- -- 35.82 33.86%
35.82 33.86%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52.8亿元(同比+9.0%),实现归属净利润 3.6亿元(同比-31.0%),实现归属扣非净利润 3.4亿元(同比-33.2%)。 其中 Q4单季度实现收入14.2亿元(同比+13.8%,环比+5.2%),实现归属净利润 0.8亿元(同比-12.3%,环比-20.7%),实现归属扣非净利润 0.7亿元(同比-16.9%,环比-21.2%)。 公司拟每 10股派 3.4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 7898.9万元。 事件评论 收入端小幅增长, 毛利率有所下降, 期间费用率略降。 2023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 9.0%,主要由于公司高分子材料抗老剂销量大幅增长所致,销量达 11.6万吨,同比增长 25.7%,进一步提升市占率。公司全年毛利率为 19.8%(同比-4.5pct)。考虑到公司产品如抗老化助剂、润滑油添加剂的定价模式为随行就市,毛利率下降或因为 2023年下游需求不振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以及部分产品结构调整所致。公司全年期间费用率 11.2%(同比-0.2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及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化+0.1、 0.0、 -0.3及+0.1pct。 高分子抗老助剂与润滑油添加剂收入持续实现增长。 2023年公司高分子材料抗老化助剂销量达 11.6万吨,同比增加 25.7%,平均单价为 3.74万元/吨。分产品来看,抗氧化剂全年营收 16.0亿元(同比-2.7%),毛利率 17.1%(同比-3.1pct);光稳定剂全年营收 18.7亿元(同比+0.3%),毛利率 32.0%(同比-4.6pct); U-pack 全年营收 6.4亿元(同比+23.2%),毛利率 7.2%(同比-2.3pct)。润滑油添加剂来看,2023年公司整体销量达 4.7万吨,平均单价为 1.95万元/吨,全年营收达 9.2亿元(同比+52.2%),毛利率 11.9%(同比-5.2pct)。随着 2024年下游需求逐步改善,叠加公司抗老化助剂及锦州康泰润滑油添加剂二期产能利用率提升,公司收入及利润有望向上改善。 内生外延高速扩张,打造平台型精细化工龙头。第一曲线:公司建有六大抗老化剂生产基地,遍及华北、华东、华南、西北等地区,夯实了单产品双基地生产的保供能力。产能方面,珠海基地一期、赤峰基地一期、衡水基地、汉沽基地各产品产能不断扩张,保障主业规模稳定增长。第二曲线: 公司子公司锦州康泰主营业务增加润滑油添加剂业务。锦州康泰在行业内首创“添加剂超市”的经营模式,产品覆盖范围广、数量多。截至 2023年底,锦州康泰润滑油添加剂(不含中间体)设计产能为 13.3万吨, 2023年产能利用率为38.6%,随着二期项目持续投产,产销量有望持续增长。 第三曲线: 公司生命科学事业部涉及生物砌块和合成生物学两个产业方向,成长性较强。新兴业务:国内高端电子级聚酰亚胺材料仍在突破过程中,公司以此为基础间接并购 PI 材料领域的韩国企业 IPITECHINC.,并将在国内建设研发基地及产能,为公司向电子级高端新材料发展奠定基础。 维持“ 买入” 评级。 公司为国内抗老化助剂龙头,掌握抗氧化剂和光稳定剂核心技术,并通过内生、外延布局国内六大生产基地,持续扩张主业产能。此外,近年来公司通过并购、内部整合等方式迈入润滑油添加剂、生命科学和电子材料领域,打造第二、第三生命曲线,保障长期成长。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 5.9、 6.6及 8.3亿元。
万润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4-29 10.72 -- -- 12.41 12.72%
12.08 12.69% -- 详细
事件描述 1、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收入 43.1亿元(同比-15.3%),归属净利润 7.6亿元(同比+5.8%),归属扣非净利润 7.2亿元(同比+0.5%)。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元(含税)。 2、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报,实现收入 9.4亿元(同比-9.2%),归属净利润1.0亿元(同比-44.3%),归属扣非净利润 0.9亿元(同比-49.1%)。 事件评论 2023年收入下降, 利润增长, 毛利率上升。 2023年公司收入同比减少 15.3%,主要由于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下游需求萎缩, MP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所致。公司 2023年毛利率为 42.5%(同比+2.7pct)。公司全年期间费用率 19.7%(同比+2.5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及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化+0.3、 +2.6、 -1.7及+4.2pct,其中管理及研发费用率增加主要系总体营收规模下降所致,财务费用率下降主要系本期汇兑收益减少所致。 Q1公司业绩下降, 盈利水平同比提升。 Q1公司业绩有所下降主要系下游市场医药、电子、商用车等需求变化影响所致,整体毛利率为 41.6%(同比+0.9pct,环比-1.6pct)。 分子筛产能丰富, 医药业务表现良好。 截至 2023年底,公司沸石系列环保材料理论产能近 10000吨/年,非车用产品已实现中试产品销售,有望实现增产。医药板块方面,经过多年对医药市场的开拓和技术储备,公司先后涉足医药中间体、 成药制剂、 原料药、 生命科学、 体外诊断等多个领域。公司“药业制剂二车间项目”已于 2023年内投入使用;万润药业氨甲环酸片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药品注册证书,本品为国内首家申报上市并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CDMO 产品 R-PZQ 原料药于 2023年 12月通过了 EMA 下的 CHMP(欧洲人用药品委员会)的审批。 OLED 材料持续放量。2023年,子公司九目化学启动并积极推进“九目化学生产基地 A04项目”,以扩增 OLED 升华前材料产能,实现收入 9.1亿元(同比+21.2%),净利润 2.2亿元(同比+16.5%)。另一个子公司三月科技实现收入 1.1亿元(同比+73.2%), 实现利润 768.3万元,并首次实现盈利。目前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OLED 成品材料通过下游客户验证并实现供应,并开始进军聚酰亚胺材料领域,收入增长速度较快。 其他电子信息材料板块未来可期。 PI 材料方面,公司电子和显示领域 PI 单体技术可覆盖大部分高端产品,目前已有产品实现量供; TFT 用 PI 成品材料(取向剂)已在下游面板厂实现供应;三月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 OLED 用光敏聚酰亚胺( PSPI)成品材料现已在下游面板厂实现供应;公司研发的热塑性聚酰亚胺材料 PTP-01产品已实现中试级产品供应。 光刻胶材料方面,公司“年产 65吨光刻胶树脂系列产品项目”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已有产出产品通过下游客户验证。除此之外,公司也积极布局新能源材料,包括新能源电池用电解液添加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等。 维持“ 买入” 评级。 多年研发积淀下公司新材料产品梯队建设完备,分子筛为未来几年贡献增量, OLED 材料、 PI 材料、光刻胶材料及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等业务接力长期成长。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 7.7、 9.8及 12.1亿元。 风险提示 1、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2、 新建项目进度低于预期。
华电国际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4-25 6.86 -- -- 7.22 5.25%
7.42 8.16%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度发电量及上网电价公告: 2024年一季度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 561.64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下降约 0.19%;平均上网电价约为人民币 509.31元/兆瓦时。 事件评论 电量平稳电价承压, 电力主业收入或存在压力。 一季度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 561.6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约 0.19%,电量下滑主要系湖南及湖北电厂电量下降影响,其中湖北公司一季度发电量 65.77亿千瓦时,同比降幅为 24.11%,主因系湖北省水电大发挤压火电出力空间影响;公司所属湖南煤电电厂一季度总发电量 38.9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9.02%。 除煤电电量有所承压以外,公司气电一季度完成发电量 4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38%; 水电完成发电量 10.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4.81%。电价方面,公司一季度平均上网电价约为 509.31元/兆瓦时,同比减少 4.06%,电价同比回落主因或系公司机组主力所在的山东一季度中长期及现货电价均有所回落,一季度山东省月度中长期电价均值为 0.3654元/千瓦时(不含容量补偿电价),同比下降 0.01元/千瓦时,山东省现货月度均值 0.24131元/兆瓦时(不含容量补偿电价),同比减少 0.1104元/千瓦时。 整体来看, 虽然电量维持平稳, 但电价同比回落或使得公司一季度电力主业营收存在一定的压力。 煤炭价格显著回落,将主导公司业绩表现。 2024年以来,煤炭供需环境边际上趋于宽松,一季度秦皇岛港 Q5500动力末煤平仓价为 901.74元/吨,同比降幅达 20.12%。因此虽然公司电力主业收入端存在一定压力,但煤炭价格的同比大幅回落预计将主导公司一季度火电业绩表现。 此外,公司参股华电新能在去年新增装机维持高位的拉动下,整体业绩预计将维持快速增长,因此贡献投资收益预计也将实现稳步增长;虽然一季度煤炭价格有所回落,但由于去年参股煤炭业务全年大部分时间产能并未得到有效释放,因此随着其复工复产进度稳步推进,煤炭业务贡献的投资收益预计也将实现稳健的表现。因此整体来看,成本修复将主导公司一季度经营业绩,叠加投资收益稳步增长的拉动下,公司一季度业绩展望积极。 在建项目稳步推进, 资产结构加速优化。 截至 2023年底,公司在建项目仍有 653.68万千瓦,其中火电项目 623.8万千瓦,项目后续建成投产后,公司装机规模将实现 11.18%的增长,充沛项目保障公司远期的稳步成长。此外,公司 2023年末资产负债率为 62.62%,同比回落 5.83个百分点,资产结构加速优化。 投资建议与估值:根据公司最新财务数据,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6年EPS 分别为 0.62元、 0.70元和 0.79元,对应 PE 分别为 11.18倍、 9.93倍和 8.8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电力供需存在恶化风险; 2、煤炭价格出现非季节性风险。
福能股份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4-04-25 9.74 -- -- 11.06 13.55%
12.08 24.02% -- 详细
事件描述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和一季度经营数据:公司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146.95亿元,同比增长2.63%;实现归母净利润 26.23亿元,同比增长 1.11%。 2024年一季度完成发电量 53.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37%。 事件评论 火电经营持续修复, 全年业绩显著改善。 2023年,在需求的持续修复拉动下,全年完成煤电发电量 147.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23%,燃机发电量 39.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38%。公司热电联产机组利用小时数高达 6014小时,超全省煤电平均利用小时数 1228小时,彰显公司机组的优异性。除电量维持高位外,得益于煤价的回落,公司电力行业原材料成本在电量增长的背景下,同比下降 3.08%。 公司火电业务主体盈利均实现显著改善:鸿山热电全年实现净利润达 3.84亿元( 不含国能石狮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188.31%; 晋江气电净利润 1.49亿元, 同比增长 18.57%; 龙安热电净利润 0.82亿元, 同比增长85.28%; 福能贵电净利润 0.79亿元, 同比增长 2812.16%。 偏弱来风限制新能源业绩, 投资收益同步受限。 2023年受来风偏弱影响,公司全年风电利用小时数为 3038小时,同比下滑 4.07%,但依然超全省风电平均利用小时 158小时,受此影响,公司陆上风电发电量 23.37亿千瓦时,同比减少 13.55%,但海上风电完成发电量 31.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41%。 因此公司新能源业务主体福能新能源全年净利润为 9.70亿元,同比减少 23.3%; 海上风电子公司福能海峡全年净利润为 4.68亿元,同比减少 31.14%,利润下滑系 2022年机组试运行期间不计折旧费用影响。投资收益方面,2023年公司实现投资收益 12.40亿元,同比下降 4.70%,投资收益减少主因系来风偏弱导致参股海上风电公司海峡发电贡献投资收益 4.19亿元,同比下降 22.34%。 整体来看,火电业绩的修复使得全年归母净利润达到 26.23亿元, 同比增长 1.11%。 公司拟每 10股分红 3.1元( 含税),分红率为 30.26%,但公司在《 2024— 2026年度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中表示,规划期内公司董事会可提议公司进行中期分红,因此公司分红仍有提升空间。 来风及需求短期承压, 成本回落主导业绩表现。偏弱的来风持续影响, 2024年一季度公司风电完成发电量 14.95亿千瓦时,同比减少 10.43%;火电方面,一季度火电完成发电量 38.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8.32%,其中气电完成发电量 6.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18%;热电联产完成发电量 11.4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19.83%;燃煤纯凝发电量 20.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0.26%。值得关注的是福建省 2023年 8月调涨气电上网电价 0.0399元/千瓦时,因此气电业务将实现量价齐升,且今年一季度煤价大幅回落,秦皇岛港 Q5500动力煤市场价均值 901.74元/吨,同比降低 20.1%。 在煤价回落、 气电业务量价齐升以及纯凝机组发电量显著提升的平滑下, 公司一季度业绩或依然实现稳健的表现。 投资建议与估值:根据公司最新经营数据,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 EPS 分别为 1.17元、 1.26元和 1.42元,对应 PE 分别为 8.71倍、 8.11倍和 7.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煤炭价格非季节性上涨风险; 2、新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