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马瑞山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930518080001...>>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隆基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4-22 66.99 -- -- 73.90 10.31%
94.28 40.7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545.83亿元,同比+65.92%,归母净利润85.52亿元,同比+61.99%,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同步发布2021Q1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58.54亿元,同比+84.36%,实现归母净利润25.02亿元,同比+34.24%,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2020年硅片毛利率维持30.36%,组件全球市场率提升至19%。2020年分季度看,Q1-Q4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5.99、115.42、136.90、207.51亿元,归母净利润18.64、22.52、22.40、21.96亿元。2020年,公司实现单晶硅片出货量58.15GW,其中对外销售31.84GW,同比+25.65%,自用26.31GW;实现单晶组件出货量24.53GW,其中对外销售23.96GW,同比+223.98%,自用0.57GW。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4.62%,同比下降4.28个pct。公司作为硅片细分绝对龙头,出货市占率达45%,毛利率30.36%,维持其核心优势;组件全球市占率达到19%,较2019年提升11个pct,毛利率维持在20.53%。 2021Q1通过涨价稳定硅片毛利率,全年硅片、组件出货目标为80、40GW。2021Q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3.21%(2020Q1为31.86%),在2020H2和2021Q1硅料价格大幅上涨情况下,公司采用同步跟进涨价策略以维持较好毛利率水平,但电池及组件业务盈利会在上游价格高企的情况下存在一定压力。公司存货为151.87亿元,同比+32.61%,系生产规模扩大及海外在途存货增加;预付账款为47.45亿元,同比+150.96%,系预付材料款增加。公司2021年度单晶硅片出货量目标80GW(含自用),组件出货量目标40GW(含自用),2021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850亿元。 以光伏一体化产品为基础,BIPV、氢能奠定长期发展方向。截止2020年末,公司单晶硅片产能达85GW,单晶电池产能达30GW,单晶组件产能达50GW;公司目标至2021年底,单晶硅片年产能达105GW,单晶电池年产能达38GW,单晶组件产能达65GW。公司BIPV“隆顶”产品的下线及市场开拓正持续推进,与森特股份股权合作并成为其二股东,将有效结合森特股份在建筑屋顶设计、维护上的优势和公司在BIPV产品制造上的优势,为未来光伏新应用场景提供支持;此外,公司同时积极布局氢能,与中石化推进绿氢合作,为能源供给侧改革、保障能源安全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公司产能规划和产业链价格走势,我们维持公司21年盈利预测,上调22年盈利预测,引入23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1-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0.12/140.16/171.47亿元(维持/上调7%/新增),对应EPS为2.85/3.62/4.43元,当前股价对应21-23年PE为32/25/21倍。光伏行业景气性高,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单晶硅片环节能力突出,同时通过不断扩产提升市占率,采取全球化战略未来组件出货亦有望保持行业第一,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硅片环节产能释放毛利率调整显著。
格林美 有色金属行业 2021-04-19 8.62 -- -- 11.22 30.01%
12.46 44.5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2020年实现营收124.66亿元,同比-13.15%;实现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43.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54亿元,同比+15.86%。2020年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8.22亿元,同比-15.46%,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34%。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7.3亿元,相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8.7%,归母净利润2.76亿元,相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57.7%。 点评:02020年:三元前躯体业务结构优化,四氧化三钴高速增长。公司2020年业绩下滑主要由于公司70%的核心产能居于湖北,生产受到疫情影响。核心业务:(1)三元前躯体业务实现营收30.86亿元,同比-48%;毛利率24.03%,同比-2.17pcts。据公司年报,2020年三元前驱体材料出货量达到41,450吨(下滑30%),位居全球市场前3名。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三元前驱体产能达到13万吨/年,8系以上高镍产品出货量占比50%以上,NCA9系超高镍产品出口量超过1.8万吨,同比增长超过35%。三元前驱体毛利率24.03%,同比-2.17pcts,通过产品升级维持毛利率相对稳定。(2)四氧化三钴业务实现营收25.96亿元,同比+122.58%;毛利率18.9%,同比-1.42pcts。四氧化三钴2020年销售15,429吨(同比增长超过54%),掺杂高电压型四氧化三钴全面量产,出货量占比达50%以上,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产能扩大到2.5万吨以上。 21Q1:产销两旺,钴镍价格上涨,盈利大幅改善。2021年一季度业绩增长主要由于电池材料板块产能释放,销售规模扩大。21年Q1三元前驱体计划产销2万吨,四氧化三钴计划销售5,000吨以上。下游需求旺盛,钴镍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21Q1综合毛利率21.02%,相比2019Q1提高2.45pcts,环比提升4.87pcts。公司订单充裕,随着2021年公司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产能释放,将推动公司2021年经营业绩增长。 布局钴、镍资源,高镍竞争力提升。2020年与21年一季度,公司与嘉能可签署延长钴原料供应协议,与力勤资源签署供应长单,签署了印尼镍资源项目增加股权至72%正式协议,保障公司钴、镍资源长期稳定供应。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作为三元前驱体全球领先公司,业务整理过后聚焦于“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的产业战略,受益高镍化进程。上调21-22年净利润预测(上调10%/2%),新增2023年预测,预计2021-23年净利润12.11/15.79/21.59亿元,对应PE33/26/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产业政策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八方股份 机械行业 2021-04-16 187.60 -- -- 235.56 24.54%
260.57 38.9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3.97亿元,同比+16.76%,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24.2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1亿元,同比-13.81%。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8亿元,同/环比+35%/+8.35%;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13%/环比-24%;综合毛利率40.35%,同/环比-4.62/-5.57pcts,业绩符合预期。 中置电机、轮毂电机量利齐升,带动盈利增长。中置电机营收6.16亿元,同比+26%,毛利率54.03%,同比+2.59pcts,营收占比提升3.32pcts至44.09%,贡献毛利占比55%;轮毂电机3.65亿元,同比+21.27%,毛利率43.40%,同比+2.29pcts。套件业务增速放缓,营收3.39亿元,同比+5.23%,毛利率31%,同比-8.53pcts。海外收入4.52亿元,由于疫情影响同比-31.12%,毛利率48.07%,同比+6.13pcts。 疫情拐点催生电踏车需求,零部件短缺及海运受阻影响交付。疫情使得欧美市场消费需求受到抑制,以及原料及零部件短缺、交期推迟,海运受阻。疫情稳定后欧洲市场电踏车需求强劲,叠加疫情过后人们出行方式改变,二季度销量回暖,根据公司年报和CONEBI数据,2020年2-6月,芬兰、波兰、挪威、德国等8个国家的自行车和电踏车出行比例增加超100%。因其他关键零部件短缺,产品延迟交货,公司中置电机和轮毂电机库存量同比增加63%/106%,库存增加使得公司存货周转率降低,ROE(加权)同比减少28pcts至19%。预计该情况将延续至2021上半年,下半年将逐步恢复和释放。 美国市场有望高速增长,布局国内共享单车市场。目前电踏车在美国市场渗透率较低,据公司年报和NavigantResearch预计,2025年渗透率有望超过2.7%,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美国本土目前无核心电机驱动系统供应商,对中国进口依赖度较高,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电踏车供应商,有望受益美国市场高增长。2020年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八方天津,布局国内共享单车市场。国内电动自行车和国外的电踏车在骑行文化和成本方面有较大差异,但长期来看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若国家对电踏车按照自行车的标准管理,或替代一部分传统电动车市场份额。 维持“增持”评级:疫情影响交付的订单后延,新厂房建成后产能提升,欧美市场需求旺盛,上调公司21-22年净利润预测(上调12%/13%),新增2023年预测,预计公司2021-23年净利润5.48/7.28/9.4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1-23年PE分别为42/32/2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和产品迭代降低公司竞争力。
中环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4-13 29.32 -- -- 30.12 2.52%
40.08 36.7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0-76亿元,同比增长54.99%-68.27%;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5.5亿元,同比增长86.27%-117.97%,超出市场预期。 22021QQ11公司光伏G12(即即221100mm尺寸)硅片产销逐月增长,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逐月提升。2020年底公司单晶总产能达55GW,其中G12占比约40%。 公司全球首创的光伏G12硅片属于平台型技术,产品优势正开始显现。由于产业技术降本趋势持续,公司加速了在生产过程中全流程的工业4.0的应用和升级,产品良率及质量逐步提升,同时产业配套及210mm生态联盟逐步完善,大尺寸高功率产品也开始逐渐受到产业认可和广泛应用。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Q1硅片出货中G12占比月度环比呈现提升态势,最终体现在单瓦盈利的提升。 212寸晶圆取得积极进展,继续保持功率半导体领先提升先进制程能力。公司2021年8英寸将实现总产能70万片/月,12英寸将实现产能17万片/月。中国12英寸硅片主要依赖进口,国产化率10-15%,8英寸硅片也只有少数厂商可以供应,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公司在12寸晶圆在关键技术、产品性能质量取得了积极进展,已量产供应国内主要数字逻辑芯片、存储芯片生产商。2021年,公司将加大内蒙古、天津、江苏基地投资和资产结构调整,公司正有序推动公司产品对各类芯片的覆盖,后续将在半导体领域取得持续进步。 LTCL科技入主后新机制使公司决策加速,效率提升有助于提升盈利。TCL科技将通过自身的资金、管理优势、产投联动能力赋能中环股份。在新体制和机制下优势初步显现,使得公司决策流程更短、速度显著加快,运行效率更高,市场反应更加敏捷,助力公司业绩提升。使公司在光伏及半导体材料及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保持竞争力。 持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公司G12硅片出货情况和盈利能力,我们上调公司21-23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1-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23/36.46/46.04亿元(上调37.30%/上调32.64%/上调25.46%),对应EPS分别为0.93/1.20/1.52元,当前股价对应21年PE为31倍。考虑到公司属于硅片环节双寡头之一,公司推出的技术革新产品G12大硅片领先于行业,有助于公司提升光伏级硅片盈利水平;同时在半导体硅片这一科技属性赛道取得进一步突破后,公司估值有望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210硅片出货及盈利不及预期;半导体硅片产能投放及销售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1-04-13 324.64 -- -- 640.66 9.38%
468.88 44.4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2.85亿元,同比增长58.96%,实现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同比增长59.34%;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8股。 丝网印刷设备及激光设备销售维持高增,HJT电池设备订单实现突破。2020年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在各项业务均取得了收入的快速增长。分板块来看,公司丝网印刷双线设备性能及技术行业领先,2020年销量同比+35.71%至133条,平均单价维持在1142万元/条,带动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84%至15.19亿元,毛利率稳定在31.57%。在丝网印刷基础上外延拓展的光伏及OLED面板激光设备销量在2020年有较大增长,营业收入同比高增224.60%至6.18亿元。此外,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HJT丝网印刷、PECVD、PVD设备、以及通过参股公司吸收引进的日本YAC制绒清洗技术实现了HJT电池设备的整线供应能力,20年正式取得HJT电池设备的整线订单并有望于21年贡献业绩。 布局HJT整线技术生态初具成效,重视研发把握技术更迭机遇。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2020年研发费用支出1.66亿元,同比增长达75.99%。HJT电池转换效率更高,生产工艺流程短,或成为下一代电池片技术。凭借在丝网印刷设备的技术优势和客户基础,公司积极布局HJT整线设备解决方案,把握技术更迭机会,同时拓展光伏激光设备和OLED面板设备领域,凭借光伏激光设备的高性价比,以及与丝网印刷设备配套优势,市占率有望提升。日前公司重要客户安徽华晟500MWHJT电池组件项目正式投产,平均转换效率达23.8%,其产线使用的便是迈为的PECVD、PVD、及丝网印刷设备,并使用了迈为最新的MES系统对全电池产线进行调度及智能优化。我们看好未来公司在HJT技术上整线布局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公司丝网印刷设备销量及价格情况,我们上调公司21-22年盈利预测,引入23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1-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0/7.81/10.20亿元(上调13.18%/上调23.93%/新增),对应EPS分别为9.78/13.63/17.82元,当前股价对21-23年PE为60/43/33倍。公司凭借在电池片制造环节的丝网印刷整套设备龙头地位,积极布局培育HJT技术生态并实现突破,未来将持续受益于新一轮电池片产能革新,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和业绩的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行业景气度下降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HJT高效电池设备的技术路线存在不确定性。
龙马环卫 机械行业 2021-04-12 16.49 -- -- 17.16 1.54%
16.74 1.5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营收54.43亿元,同比+28.75%,归母净利润4.43亿元,同比+63.71%,毛利率27.1%,同比+1.42pct。经营活动净现金流8.8亿元,同比+172%。 点评:环卫装备业务收入微降,新能源环卫装备发力2020年公司环卫装备业务收入23.76亿元,同比-1.1%,主要受疫情影响。分部毛利率29.01%,同比下降0.98pct;销量6916辆,同比-15.72%;市场占有率5.49%,行业排名保持前三。新能源环卫装备表现亮眼,收入3.33亿元,同比+172%,销量352辆,同比+144%,毛利率37.07%,同比下降7.98pct;新能源环卫装备市场占有率8.82%,排名从2019年的第七提升到2020年的第三。 环卫服务提质增效,在手合同稳步增长2020年公司环卫服务营收30.27亿元,同比+69.2%,毛利率25.75%,同比+5.65pct。除了部分高毛利项目拉动以外,智慧环卫带动管理效率提升及疫情期间优惠政策亦有重要贡献。2020年新签合同年化合同金额6.59亿元,同比下降46.29%,新签合同总金额24.32亿元,同比下降78.15%。截至2020年底,公司环卫服务业务在手年化金额33.67亿元,同比+27.78%,合同总金额为284.24亿元,同比+12.23%,待履行的合同总金额195.18亿元。 优化内部管理成效显著,非公开发行股票获批2020年,公司成功推动数字化建设1.0项目顺利上线,主要包括CRM系统建设、ERP系统升级、OA系统对接和BI分析建设。由于加强应收款管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8亿元,同比+172%。2020年12月,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得证监会核准批复,不超过10.62亿元,用于新型环卫装备研发及智能制造项目及智慧环卫平台等项目建设。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环卫服务业务运营稳健,积极优化内部管理,同时发力新能源环卫装备。我们小幅上调公司21-22年盈利预测3.2%/0.8%至5.13/6.31亿元,新增23年盈利预测7.59亿元,对应21-23年EPS为1.24/1.52/1.83元,当前股价对应21年PE为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动环卫车销售及盈利能力不及预期;环卫市场化进度推进受阻;环卫市场化运营项目拓展不及预期。
晶澳科技 机械行业 2021-04-01 28.00 -- -- 31.90 13.93%
47.78 70.64%
详细
事件: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34%;扣非归母净利润13.61亿元,同比+6.1%;综合毛利率16.36%,同比-4.9pcts。 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52亿元,同比+19.82%;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61.23%;毛利率5.26%同环比均有所下滑。 一体化产能稳步扩张:截至2020年底,公司硅片产能18GW,电池片产能18GW,组件产能23GW。定增项目义乌年产5GW高效电池和10GW高效组件及配套项目已完成发行。义乌工厂5GW高效组件已于2020年9月底投产;5GW高效电池正在产能爬坡,第二个5GW高效组件预计2021Q2投产。预计21年底公司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分别将达到30/30/40GW。 组件出货持续增长,毛利率承压。根据公司公告和IHSMarkit数据,2019和2020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分别达125GW和138GW。报告期内,公司电池组件出货量15.88GW(含通过出售电站的出货量),同比+55%,其中海外组件出货占比68.3%;根据公司公告和PVInfoLink,2020年公司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三名,公司市占率仍维持靠前位置。组件毛利率16.09%,同比下降4.93pcts,毛利率承压。2020年末库存金额较2019年末库存金额上升65.06%,系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发出商品及订单备货增加所致。公司采取与大全、亚玛顿等签订硅料、光伏玻璃采购合同的方式,保障原材料供应,维持稳定盈利。 持续创新投入,出售电站盘活资产: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加30%至14.5亿元,占营收比例为5.62%,研发人员比例7.54%,同比+1.39pcts。公司推出了基于182mm大硅片的超高功率组件DeepBlue3.0,叠加魄秀高效电池技术、半片双面电池技术、11BB技术、掺镓工艺等技术,组件功率输出545W+。2020年下半年,公司出售了三个存量电站,盘活资产,相当于提前回收电站补贴资金,改善现金流,出售电站股权贡献的净利润占净利润总额的比例合计10.04%。报告期末,公司正在运营的产生对外售电收入的电站项目合计装机量近440MW。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硅料供应偏紧的情形仍将持续较长时间,对组件盈利的压制将对公司毛利率产生影响;同时,公司一体化产能将稳步释放贡献营收,老旧产能逐步退出。下调21-22年(下调16%、8%)、新增23年盈利预测,预计21-23年归母净利润20.79/28.24/33.35亿元,对应EPS为1.30/1.77/2.0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1/15/13x,公司作为一体化组件龙头,受益行业增长,在行业波动时维持稳定盈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业链涨价影响光伏装机;竞争加剧、产能过剩;汇率波动风险等。
2021-04-01 -- -- -- -- 0.00%
-- 0.0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94.18亿元,同比+26.14%;实现归母净利润12.29亿元,同比+91.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12亿元,同比+82%;综合毛利率15.97%,同比-1.42pcts。2020年单四季度实现营收94.91亿元,同比+45.37%;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17%。符合此前业绩快报。 组件与系统业务增速较快: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90.67亿元,同比增长28.55%,主要系光伏组件及系统产品销量增加。光伏组件业务营收220.53亿元,同比+34.5%,增速较快,毛利率14.9%,同比-2.4pcts;系统产品营收39.93亿元,同比+241%,毛利率14.48%,同比-0.6pcts。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30亿元,同比-43%,主要由于供应链波动,原材料现金支付比例增加、库存增加。 大力扩展大尺寸0210产能,与通威合作完善一体化布局。截至2020年底,公司的组件总产能约22GW,其中210大尺寸组件产能约10GW,2020年组件出货量13.285GW,同比+52%。公司加速宿迁、盐城、义乌三大生产基地的210组件工厂建设,预计2021年底,组件总产能突破50GW,210组件产能约44GW,占比超80%;公司于宿迁、盐城、越南及泰国的生产基地共拥有电池片产能约12GW,预计到2021年底,自有电池产能将达到26GW,其中210大尺寸电池占比70%左右;此外,公司拟与通威共同投资150亿元进行光伏产业链硅料、拉棒、切片和电池四个环节产能的建设,包括年产4万吨高纯硅项目、年产15GW拉棒项目、年产15GW切片项目及年产1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 持续研发创新,布局光伏支架与储能: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16.28亿元,同比增长22.29%,其中研发费用36,348.68万元,同比增长23.73%。公司全资收购跟踪支架企业Nclave,2019年Nclave光伏跟踪支架出货1.5GW,全球市占率达4%,在国内企业中仅次于ArctechSolar(中信博)的6%市占率;2020年跟踪支架出货量超2GW,实现了快速增长。另外,公司持续在储能业务发力,目前已与鹏辉能源合资建设磷酸铁锂电芯一期、PACK一期,另有储能集装箱系统组装线等项目,已规划累计超过10GWh的总体产能布局。 维持“买入”评级:上游涨价公司毛利率承压,下调21-22年(下调19%/4%),新增23年预测,预计公司2021-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7/28.20/35.91亿元,对应EPS0.88/1.36/1.7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13/10倍。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居全球前列,大尺寸产品提前布局将保障公司在产业链降价背景下获取超额收益,目前估值处于较低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全球装机、公司产能扩张和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光伏产业链价格战剧烈程度超预期。
上海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3-31 5.52 -- -- 5.59 1.27%
5.59 1.2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总收入1372.85亿元,同比增长7.6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4%。 三大板块形成产业联动与协同发展优势,在手订单充裕:报告期内,能源装备实现营收559.6亿元,同比+21.8%,主要得益于风电业务增长;工业装备实现营收421.77亿元,同比-9.1%,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工业基础件、智能制造装备业务减少;集成服务实现营收522.32亿元,同比+17.9%;主要是能源工程与服务业务增长较快。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订单1855.5亿元,同比+8.7%;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2760.9亿元,同比+14.7%,在手订单充裕。 能源装备转型成效显著,核电订单增长4倍:能源装备实现营收559.6亿元,较上年增长21.8%,主要得益于风电业务增长较快;毛利率17%,同比-0.7个百分点,主要由于燃煤发电设备市场竞争激烈,风电产品销售结构发生变化。公司积极从传统火电机组为主转变为多元化机组格局,报告期内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的产销同比下降,核电新增订单74亿元,是2019年的5倍。在碳中和背景下,公司加快调整能源装备结构,大力发展风电,开发绿色高效清洁火电设备。 风电业务受益抢装潮,电气风电分拆上市通过审批:公司2020年风机产量5.5GW,销量5.1GW,销量同比+151%,主要由于补贴到期陆上风电抢装;风电新增订单291亿元,同比增加30%,预计2021年海上风电将维持高增长。据GWEC,2020年国内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3.06GW,累计装机容量达到9.9GW,公司作为海上风电整机龙头将从中受益。中长期看,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代表,装机量在“十四五”期间仍将较为可观。公司分拆下属电气风电取得阶段性成果,已经顺利通过上市审批。 科研投入持续加大,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公司报告期内研发费用48.54亿元,同比提升18.74%,占营业收入比例3.58%,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9.52%。公司新增储能设备订单30亿元,电气国轩南通锂电池智能工厂正式投运;公司完成1000V高效率锂电池储能系统研制,在“青海格尔木32MW/64MWh共享储能电站”并网运营。“星云智汇”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设备新增26865台,对应资产价值247亿元,具备集团层面业务承载能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2020年国内风电装机超预期,公司有望受益21年海风抢装,上调2021-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3%/2%),新增2023年预测,预计21-23年净利润42.72/46.87/51.07亿元,对应EPS为0.27/0.30/0.33元,上海电气(A)当前股价对应21年PE为21倍,上海电气(H)当前股价对应21年PE为9倍。公司作为海上风电龙头,在手订单充裕,有望持续受益于海上风电发展,维持A、H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业政策变动影响公司业务,海外政治经济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福莱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1-03-31 26.35 -- -- 28.23 6.73%
40.26 52.7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 年年度报告,2020 年实现营业收入62.60 亿元,同比增长30.24%;实现归母净利润16.29 亿元,同比增长127.09%,位于业绩预告的上位区间(同比+109.20%~131.52%);拟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1.5 元(含税)。公司另发布公告,拟投资58 亿元建设6 座日熔量1200 吨的光伏组件玻璃项目。 供需偏紧下光伏玻璃量价齐升,公司光伏玻璃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0 年下半年光伏玻璃供需形势紧张推动价格持续上涨,叠加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下调,光伏玻璃“量价齐升”,公司的销售收入和盈利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 2020 年公司光伏玻璃销量同比提升17.32%至1.85 亿平方米,ASP(不含税) 同比提升18.85%至28.26 元/平方米,单位成本亦在大型窑炉投产的帮助下同比下降10.4%至14.30 元/平方米,上述因素共同带动公司光伏玻璃销售营业收入同比提升39.4%至52.26 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16.54 个pct 至49.41%,创公司历史新高。此外,公司在我国“碳中和”推广节能减排的背景下正稳步推进Low-E 玻璃(工程玻璃)产能扩张,2020 年工程玻璃销售营业收入同比+17.6% 至5.31 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5.85 个pct 至27.89%,正成为公司业绩的有效补充。 公司把握龙头优势产能扩张进一步加码,成本&技术优势保障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在成本、原材料、规模等多重优势的保障下进一步加大产能扩厂力度,预计21-23 年将各有5800/6000/7200 吨/日的产能投产,21-23 年末公司光伏玻璃设计产能有望分别达到1.22/1.82/2.54 万吨/日,规模优势进一步扩大。此外,虽然我们预计自2021 年二季度开始光伏玻璃供需形势将显著改善,价格将呈现季节性波动,但公司大型窑炉持续投产将有效拉低公司单位成本,叠加2021 年大尺寸玻璃供需形势仍较为紧张,我们看好公司盈利能力的维持。 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公司产能投放进度,以及我们对21-23 年光伏玻璃价格的判断(假设公司21-23 年3.2mm 光伏玻璃销售单价为30/27/25 元/平方米, 2.0mm 销售单价为24/21.5/19.5 元/平方米),我们维持/小幅下调/引入21-23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1-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4.83/29.02/32.62 亿元(维持/下调6.18%/新增),对应21-23 年EPS 为1.16/1.35/1.52 元,当前股价对应21-23 年PE 为23/20/17 倍。光伏新增装机量持续向好,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持续扩产将保证出货量的高速增长,且成本控制和大尺寸玻璃制造的优势也将保障公司在光伏玻璃价格下行背景下仍维持较好盈利能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不及预期;玻璃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风险;贸易争端风险; 原材料和燃料动力价格波动风险等。
金风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3-30 14.91 -- -- 14.77 -0.94%
14.77 -0.9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62.65亿元,同比增长47.12%,实现归母净利润29.64亿元,同比增长34.10%。 风机订单结构持续优化,风电场投资收益保障业绩快速增长。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2020年金风科技保持中国整机制造商龙头的领先优势,新增吊装量第一(20年新增吊装容量12.33GW)。公司2020年对外销售机组容量12.83GW,同比上升58.26%,其中大型化风机的销售容量同比快速增长,3S/4S平台产品销售容量同比+104.57%至1434.06MW,毛利率同比+0.13个pct至14.11%;6S/8S平台产品销售容量同比+90.15%至481.65MW,毛利率同比+4.36个pct至20.16%,低价订单的消化完毕和大型化风机销售占比的提升带动公司风机及零部件销售毛利率同比+1.91个pct至14.41%。报告期末公司外部在手订单(包含待执行和中标未签)共14398MW,其中3S/4S平台和6S/8S平台的订单容量占比分别达39.4%(5675MW)和15.3%(2206MW),未来大型化风机销售容量有望持续提升。此外,报告期内公司风电场投资收益为10.35亿元,未来滚动开发模式的风电场投资收益将持续保障公司业绩维持增长。 后服务市场前景广阔,携手三峡集团布局储能业务发展。公司高度重视风电后服务市场的发展与开拓,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国内外后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达14.12GW(同比+28.5%),已有4.5万台机组计入金风科技全球监控中心;报告期内风电服务板块共实现营业收入44.34亿元,同比+23.93%,但是海外EPC项目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该板块毛利率同比-9.2个pct至-2.7%,随着疫情缓解风电服务板块盈利能力有望恢复。此外,公司与三峡新能源和新乡市拟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一方面基于新乡市优良的风光资源拟大力开展新能源资产原营业务,计划成立合资公司并带动风光储项目投资150亿元以上,另一方面则利用新乡市完备的电池产业链进行储能产品的开发及业务发展,在“碳中和”背景下布局市场前景广阔的储能业务并与自身的风电场运营业务有机结合,未来该项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维持A/H股“增持”评级:根据公司订单结构和滚动开发模式带来的投资收益情况,我们上调公司21/22年盈利预测,引入23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1-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2.63/37.76/42.62亿元(上修35.27%/上修50.34%/新增),对应21-23年EPS分别为0.77/0.89/1.01元,当前A股股价对应21-23年PE为19/16/15倍,当前H股股价对应21-23年PE为17/15/13倍,维持A/H股“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大宗商品涨价及供应链安全风险;风机毛利率、价格低于预期;行业政策重大变动风险。
东方电缆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3-30 22.89 -- -- 23.84 2.94%
23.57 2.9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2020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2亿元,同比增长36.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7亿元,同比增长96.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24亿元,同比增长89.30%,基本每股收益1.36元。略超此前业绩预告值。分季度看,2020年单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30亿元,同比增长36.35%,环比增长9.30%;归母净利润约2.74亿元,同比增长83%,环比增长10.38%。 海缆海工业务迅速发展,风电抢装使得毛利率提升: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快速增长,“海陆并进”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二者合计同比增加8.03亿元,增长50.04%,占公司整体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增至47.79%;实现陆缆系统的营业收入26.31亿元,同比增加5.52亿元,增长26.55%。综合毛利率30.55%,同比提高5.68pcts,主要是收入结构变化,高毛利的海缆系统产品收入21.79亿元,同比增长48.11%,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从39.94%提高到43.24%。分业务毛利率全面提升,海缆业务毛利率53.72%,同比+8.95pcts;陆缆毛利率12.09%,同比+1.08pcts;海洋工程毛利率23.55%,同比+4.44pcts,主要由于风电抢装潮下供需偏紧。 “十四五”风电装机存在预期差,公司业绩具备长期支撑:据GWEC数据,2020年国内海上风电新增装机3.06GW,累计装机9.898GW,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规模化扩张带动以海底电缆为代表的相关产业链的不断发展。中长期看,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代表,装机量在“十四五”期间仍将较为可观。浙江省规划“十四五”期间新增海上风电4.5GW,广东省规划到2025年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达到15GW,江苏省规划“十四五”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2.12GW。综上所述,“十四五”期间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三个省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合计超过30GW,年均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超过6GW;再考虑福建、山东、辽宁等省的规划尚未出台,“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仍有持续发展的空间,公司业绩具备长期发展的支撑。 维持“买入”评级:海缆敷设技术壁垒较高,行业格局较稳定,公司凭借其在海缆领域的技术积累,占据较高市场份额。公司拥有国内高端的海底电缆和海洋脐带缆生产基地,是国内唯一掌握海洋脐带缆技术并自主生产的企业,具有规模与技术优势。21年由于海风抢装部分订单前置,抢装过后供需趋于平衡,因此上调21年(上调2%)、下调22年(下调6%)盈利预测,新增2023年预测,预计21-23年净利润13.95/16.65/17.8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9/8倍,公司在手订单充裕,估值已调整至历史较低位置,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政策导致海上风电投资放缓。
福斯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21-03-29 65.23 -- -- 92.48 17.58%
106.80 63.7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 年年度报告,2020 年实现营业收入83.93 亿元,同比增长31.59%;实现归母净利润15.65 亿元,同比增长63.52%,小幅超出公司之前披露的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40 亿元,同比增长61%左右)。 光伏胶膜业务量价齐升,毛利率大幅提升支撑公司业绩高增。(1)公司光伏胶膜业务在2020 年供需形势紧张的背景下实现量价齐升,2020 年光伏胶膜出货量同比增长15.57%至8.65 亿平方米,平均单价(税后)同比增长5.16%至8 元/平方米,带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79%至75.62 亿元;单价提升的同时公司成本控制能力优异,单位成本继续保持下降趋势,毛利率同比提升8.46 个pct 至29.04%,创2017 年以来的新高。(2)背板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出货量同比增长11.84%至5712 万平方米,平均单价(税后)同比下滑7.86%至9.77 元/ 平方米,营业收入同比微增5.95%至5.58 亿元。(3)感光干膜出货量大幅提升206.45%至4363 万平方米,平均单价(税后)小幅提升4.59%至4.2 元/平方米,营业收入同比高增220.52%至1.83 亿元,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提升也带动毛利率同比提升12.41 个pct 至19.6%。 胶膜产能扩张持续,感光干膜业务2021 年有望维持高速增长。光伏胶膜方面, 公司2020 年底光伏胶膜设计产能达10.51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1.07%,未来滁州(年产5 亿平方米)和嘉兴(年产2.5 亿平方米)项目的稳步落地将保障公司POE 胶膜和白色EVA 胶膜的产能优势进一步扩大。电子材料方面,公司年产2.16 亿平方米的感光干膜项目已于2020 年转固,2021 年产能将加速释放;同时安吉基地2 万吨/年丙烯酸树脂一期项目亦进入试产阶段,未来将有效提升核心原材料品质的稳定性。公司感光干膜产能的持续提升将进一步推升该项业务的出货量,而核心原材料的供应能力提升将有效保障感光干膜业务的盈利能力,我们看好该项业务在2021 年维持高速增长,未来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公司未来业务规划、产能扩张、以及公司上游原材料光伏树脂项目扩产情况,我们维持2021 年盈利预测,下调2022 年盈利预测,新增2023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1-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87/22.95/26.52 亿元(维持/下降7.63%/新增),对应EPS 为2.58/2.98/3.45 元,当前股价对应21 年PE 为30 倍。公司作为胶膜行业的绝对龙头,资金、规模、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有望推动公司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同时在电子材料业务的产能扩张和产品多元化发展有望给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导致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电子材料新业务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等。
亿纬锂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3-25 67.69 -- -- 84.50 24.82%
112.04 65.52%
详细
事件:3月23日,公司与德方纳米签署《合资经营协议》,双方拟以共同投资的方式设立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拟为1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公司以自有及自筹资金认缴4,000万元,持股40%;德方纳米持股60%。合资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优先向公司及其子公司供应。合资公司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人民币20亿元,年产能10万吨。合资公司应于本协议生效后12个月内实现量产。 点评:强强联合稳定铁锂供应,乘用车铁锂业务放量在即。德方纳米现有产能88万吨,在建212万吨,此次合建产能010万吨,德方纳米产能共计将达030万吨。亿纬锂能2月19日、3月11日公告的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一期)和xHEV电池系统项目(一期)、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二期)磷酸铁锂电池产能合计达到20GWh,加上公司此前在建及规划产能,合计产能将达32GWh,折算出需要磷酸铁锂正极约约77万吨。此次与磷酸铁锂龙头德方合建产能将稳定原材料供应,降低采购成本,助力公司乘用车铁锂电池产能的提升。公司此前的铁锂客户主要为国内商用车客户与通讯储能的客户,投建乘用车铁锂项目,标志着公司成功进入铁锂乘用车市场,业务规模有望显著增长。 动力电池收入将占主导,实现消费向动力电池转型。随着公司动力电池产能建成放量,预计22年实现对海外大规模供货,公司的大部分收入将由动力电池贡献,实现由消费电池向动力电池的质与量的跨越,公司估值水平有望抬升。3月22日,工信部下发修改烟草专卖法的征求意见稿,并提出电子烟将按照传统卷烟的模式监管,对思摩尔国际和公司股价产生一定冲击。该政策如若落地,电子烟参与者将申请资质许可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与利税职能,产业集中度有望提升,有利于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接连获国际高端客户定点,海外订单规模化交付在即。公司继获得德国宝马48V电池系统定点之后,又获捷豹路虎48V定点,国际高端客户拓展再下一城,成功打入海外高端供应链,证明了公司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实力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公司动力电池客户有戴姆勒、现代起亚、小鹏、宝马、捷豹路虎,客户质量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16.14/34.12/48.92亿元,EPS0.85/1.81/2.59元,对应PE为81/39/27x。综合考虑公司在锂原电池、电动工具的市场地位,电子烟、新能源车市场景气度高,动力电池海外规模化供货在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波动风险;新能源车等需求不及预期;电子烟监管风险等。
爱旭股份 房地产业 2021-03-19 12.29 -- -- 12.68 2.51%
13.48 9.6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96.64亿元,同比增长59.23%;实现归母净利润8.05亿元,同比增长37.63%;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元(含税)。 疫情影响下公司仍实现较好业绩增长,注重技术研发保障公司专业化优势持续。(1)疫情影响下公司2020H1产能、出货量、市场需求和价格等方面均受到一定冲击,公司通过高效经营和产品质量优势在2020H2有效实现经营状况改善,2020年单晶PERC太阳能电池片出货量13.16GW,大尺寸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一。(2)疫情影响下公司外销业务盈利能力承压,2020年外销毛利率同比下滑8.92个pct至12.40%,整体毛利率下滑3.17个pct至14.90%;2021年海外疫情得到控制,叠加公司大尺寸电池片出货占比的稳步提升,我们看好公司毛利率止跌企稳。(3)公司2020年研发费用同比+72%至3.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0.3个pct至3.93%,IBC和HBC等新技术导入研发工作持续开展,2020年单晶硅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和研发最高转换效率分别达23.30%/25.30%,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未来可有效保障公司专业化优势的维持。 碳中和背景下光伏行业持续景气,180/210系产品有一定超额收益。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2021年全球光伏需求预计160-180GW,同比增加25%左右,顺应大尺寸产品降本策略,180/210系产品也将有一定超额收益。2021年初,公司电池片产能将达到36GW,166、180-210mm产能结构合理,180-210mm大尺寸电池产能约24GW,166mm电池产能约10GW,166mm以下尺寸电池2GW,2021年整体出货望逾30GW,大尺寸占约80%。随着义乌六至十期规划逐步落地,未来产能将达到62GW,扩产进度及技术路线将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迭代方向而定。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上游原材料涨价、电池片整体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1-22年业绩,新增23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0/14.22/18.34亿元(原值为17.05/20.9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6/0.70/0.90元,当前股价对应21-23年PE分别为22/18/14倍。公司自18年起太阳能电池出货量稳居行业前二,大尺寸产品的提前布局也将保障公司在产业链降价背景下获取超额收益,目前估值相较可比公司亦处于低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全球装机、公司产能扩张和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光伏产业链价格战剧烈程度、技术迭代速度超预期、专业化公司技术优势逐步减弱。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