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2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格林美 有色金属行业 2023-11-22 5.08 -- -- 5.52 8.66%
5.52 8.66% -- 详细
格林美:世界新能源行业的核心供应商与中国循环经济领军企业。公司成立二十余载,采用“新能源材料制造+城市矿山开采”的双轨驱动业务,核心产品包括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等。公司 2022 年营收 294 亿元,同比增长 52.3%,2022年归母净利润 13 亿元,同比增长 41.3%。产品持续发力,毛利率保持稳定。 前驱体为首带动新能源业务增长,镍资源项目提供战略性原料保障。(1)三元前驱体:公司作为三元前驱体行业的龙头,技术位于行业前沿。2022 年实现出货量15.23 万吨,同比增长 67.28%,其中 8 系及 9 系超高镍产品占出货量 75%以上,居全球市场第一。2023 年产能为 26 万吨,预计 2026 年产能扩增至 50 万吨。(2)四氧化三钴:公司是该行业领先制造企业,2022 年销售量 1.48 万吨。目前四氧化三钴产能为 2.5 万吨,预计 2026 年达到 3 万吨。(3)原料体系建设:公司打实施多原料战略通道,保障上游钴镍原料供应。2022 年格林美印尼青美邦镍资源一期 3 万吨金属镍/年项目的产线顺利建成并正式投产运行,二期 4.3 万吨金属镍/年项目建设中。 回收业务成长空间广阔,动力电池提供公司发展新机遇。(1)动力电池回收:公司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有领先竞争优势,与下游车厂、电池厂紧密合作,并成功打造新能源全生命周期循环价值链。2022 年公司动力电池回收拆解量达 1.74 万吨,同比增长 98.1%,公司预计 2023 年将达 3.5 万吨以上,2026 年达 30 万吨以上,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极。(2)报废汽车回收:公司报废汽车综合利用量稳定增长,2022 年达 21.8 万吨,其中新能源汽车回收将成为该业务新的增长点。(3)电子废弃物回收:公司是电子废弃物行业领先者,形成“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废塑料再生—金属再生”的循环再生价值链,实现三轨驱动。(4)钨回收:公司与世界头部企业建立了钨资源定向循环体系,同时“绿钨资源”将进一步推动公司钨回收量。2022 年钨回收总量达 4291 吨,同比增长 9.41%。未来成长空间大。 盈利预测与估值:随着公司不断夯实新能源材料制造与回收业务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优势,深化上下游合作,持续扩张产能,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收分别为268.52/314.80/371.02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1.46/16.05/19.52 亿 元 , 对 应PE26.63/19.01/15.63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下游新能源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格林美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8-14 6.94 -- -- 6.76 -2.59%
6.76 -2.59%
详细
股权回购彰显公司信心,促进长期发展。2023年 6月,公司公告股权回购计划,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回购公司部分股份,并依法用于后续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 10,000万元人民币(含)且不超过 15,000万元人民币(含)。回购价格为不超过人民币 10.29元/股,若按回购资金总额上限和回购股份价格上限进行测算,预计可回购股份数量约为14,577,259股,约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 0.28%;按回购资金总额下限和回购股份价格上限测算,预计可回购股份数量约为 9,718,172股,约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 0.19%。截至 2023年 7月 31日,公司累计回购公司股份 6,337,2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12%,成交总金额为 43,600,454元。 三元前驱体+回收利用双轮驱动助力业绩持续增长。2001年公司成立,早期主要从事废旧电池原材料镍钴资源的提取利用,后逐步延伸布局至电子及汽车领域。2012年通过收购江苏凯力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51%股权切入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制造领域,凭借多年锂电原料回收优势深化一体化布局。2017年实施“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转型战略以来,公司已经形成新能源材料制造、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报废汽车回收处理、钴镍钨回收与硬质合金制造等几大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致力于成为中国循环经济领军企业。 战略聚焦前驱体,回收业务保持稳定静待放量。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 2022年公司继续优化产品客户结构,在行业高景气下再上新台阶,当年实现营业收入 293.92亿元,同比增长 52.28%,归母净利润 12.96亿元,同比增长 40.36%。1)三元材料:公司立志成为全球三元前驱体领先企业,2020/2021/2022年分别实现营收 30.86/94.24/161.47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24.76%/48.83%/54.94%,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2)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公司高度重视电子废弃物及电池回收综合利用, 2020/2021/2022年两者合计实现营收 12.17/18.71/27.53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 9.76%/9.70%/9.37%,总体上保持了稳定态势。随着动力电池过去几年存量规模持续攀升及未来景气度依旧,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有望释放潜力增厚公司业绩。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69、27.19、33.99亿元,增速分别为 59.7%、31.4%、25.0%,2023年 8月 9日股价对应23-25年市盈率分别为 17、 13、10倍。鉴于公司深耕三元前驱体并与全球客户建立深厚合作关系,在电池回收领域积淀多年静待放量,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2)新产品研制不及预期;3)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格林美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9-01 8.50 -- -- 8.69 2.24%
8.69 2.24%
详细
公司发布 2022年中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139.12亿元,同比增长 74.04%;实现归母净利润 6.81亿元,同比增长 26.77%。 2022Q2实现营业收入 69.57亿元,同比增长 62.93%,实现归母净利润 3.49亿元,同比增长 33.72%。 新能源材料业务高速增长,三元前驱体高镍占比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实现收入 105.22亿元,同比增长 88.71%,占公司总营收的 75.71%。核心产品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达到 6.6万吨(同增 57%),位居全球市场第二,实现销售收入 7.52亿元(同增 147.82%),毛利率 18.01%,同比-7.62%; 高镍和超高镍产品占比提升, 8系及以上高镍产品出货量 46990吨,占出货总量的 71%(2021年为 60%), 9系超高镍(Ni90及以上)产品出货量 43086吨,占出货总量的近 65%(2021年为 40%)。 未来五年锁定百万吨三元前驱体订单,供应全球优质客户。 公司主流供应 SAMSUNG SDI 供应链、 ECOPRO、 CATL 供应链、 ATL、容百科技、厦钨新能、振华新材等优质客户,与客户合作稳定。公司计划2023-2026年向韩国 ECOPRO BM 公司供应高镍三元前驱体 70万吨,2023-2027年向厦钨新能供应三元前驱体产品 45.5-54万吨。锁定百万吨级订单, 推进公司未来五年新能源材料业务战略目标的实现。 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57亿元,同比增长 368.64%。回收拆解的动力电池达到 8452吨(1.08GWh),同比增长 146%,公司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产品全面进入大规模的市场化与商用化阶段,回收碳酸锂产能达到 500吨/月,现有回收网点突破 200个,未来电池回收将成为公司的新业绩增长点。 攻克多项核心技术, 夯实核心竞争力。 (1)最新一代浓度梯度超高镍低钴(8系)核壳三元前驱体实现大规模商用化应用, 公司三元前驱体生产技术和装备进入行业“领先区”; (2)高电压用中镍前驱体技术突破,进入大规模量产供货阶段,制造出的电池材料可适应 4.4V高电压,显著提高了三元正极材料的克容量,满足三元材料高电压化趋势; (3)双金属掺杂五元前驱体量产开发项目完成中试,进入量产开发阶段。公司攻关新技术,丰富技术储备,夯实在前驱体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投资建议】 公司在锂电行业积累十余年, 稳居前驱体行业第一梯队, 研发能力超前,技术储备丰富,公司镍冶炼产能即将投产,原材料自供率提升, 公司在三元前驱体领域优势突出,与核心客户合作稳固。 公司动力电池回收业务逐步放量,未来将成为公司的新业绩增长点。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 收 分 别 实 现 329.24/403.63/500.84亿 元 ,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15.42/23.42/28.64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30/0.46/0.57元,对应 PE分别为 29/19/16倍,给予“增持”评级。
格林美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9-01 8.50 -- -- 8.69 2.24%
8.69 2.2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度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24亿元,同比增长74.05%;对应22Q2 实现营业收入69.57 亿元,同比增长62.92%,环比下降0.14%;实现归母净利润6.81 亿元,同比增长26.77%;对应22Q2 实现归母净利润3.50 亿元,同比增长33.66%,环比增长5.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24 亿元,同比增长25.83%;对应22Q2 实现归母净利润3.06 亿元,同比增长26.20%,环比下降3.87%。 前驱体业务强者恒强,产品高端化趋势显著。22H1,公司电池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5.22 亿元,同比增长88.71%,占总营收比重75.57%。其中,三元前驱体出货达6.6 万吨,对应单价11.39 万元/吨。经测算,公司前驱体产品单位净利超0.8 万元/吨,较2021 年显著增长。9 系超高镍产品出货量4.3 万吨,占出货总量65%,高端产品占比进一步升高,领跑行业。四氧化三钴出货达6883 吨,同比下降19%,对应单价30 万元/吨,成本压力顺利传导。正极材料出货量约4850 吨,与21H1 基本持平。预计22H2,公司三元前躯体出货量达到9 万吨,对应2022 年全年出货超15 万吨。 新能源金属价格居高不下,回收业务成为新增长极。22H1,公司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7 亿元,同比增长368.64%;回收拆解动力电池达8452 吨(1.08GWh),同比增长146%,单产品价值量达到0.24 万元/吨,标志公司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产品全面进入大规模市场化与商用化阶段。未来,随着镍、钴、锂等新能源金属持续维持历史高位,下游电池厂或倒逼回收产业进步。22Q3,公司与山河智能、瑞浦兰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循环版图日益丰满。目前公司金属回收比例维持行业领先水平,未来回收渠道的扩充、回收品类的完善、下游需求的增长将共同促使公司城市矿山业务进一步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 年EPS 分别为0.27 元、0.45 元、0.59 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48%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公司逐步打通循环产业链闭环,战略合作为业绩形成稳定支撑,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技术路线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格林美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8-22 9.29 -- -- 9.24 -0.54%
9.24 -0.54%
详细
三元前驱体龙头,技术优势与向上游双向布局规划全面打开盈利空间公司从环保回收业务起家,2012年通过并购方式切入新能源锂电材料赛道,经历多年成长为三元前驱体全球第二大龙头,2021年占全球产量的12%。公司高镍前驱体技术业内领先,已与全球正极龙头企业签订百万吨级订单。短中期看,公司把握后段冶炼和前驱体合成两道核心工序,盈利能力优于可比企业,进一步推进印尼青美邦项目向上游拓展;中长期看,依托电池回收产能、生态和技术的全面布局和深厚积累,公司有望进一步促进电池循环,提高镍、钴自供率,降低材料成本,全面打开盈利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有望达18.32/25.04/31.25亿元,EPS分别为0.36/0.49/0.62元/股,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5.3/18.5/14.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三元前驱体技术领先成全球龙头,有望持续享受技术溢价公司是开采城市矿山第一股,早期业务以回收电池、金属废弃物并提取钴、镍等贵金属为主;2012年通过收购切入锂电材料赛道,依靠技术同源性与持续研发,成长为三元前驱体全球第二。公司前驱体技术领先,目前为国内少数具备将高镍核壳-梯度浓度技术产业化的企业,此外在体相掺杂、高镍无钴材料等方面均有深入布局,并与ECOPRO、容百科技、厦钨新能等正极企业签订百万吨级别合作协议,业绩确定性高,卡位优势+研发导向驱动下,有望持续享受技术溢价。 模式优越性叠加镍自供率提升,推动公司持续降本增利公司布局后段冶炼早,通常购买镍中间品并进行自行冶炼制备硫酸镍,同时把握后段冶炼和前驱体两道核心工序,盈利能力优于可比企业。公司进一步向上游拓展,通过合资投建印尼青美邦项目进一步提升MHP自供比率;动力电池退役潮即将来临的大背景下,公司依托电池回收产能、生态和技术的全面布局和深厚积累,有望进一步促进电池循环,打通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推动公司持续降本增利。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技术进步不及预期、自供比率不及预期
格林美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7-22 9.47 15.69 199.43% 10.34 9.19%
10.34 9.19%
详细
回收龙头化繁为简,专注前驱体业务成长空间广阔。 格林美是一家以资源回收起家,后切入锂电前驱体材料的公司,当前稳居前驱体行业第一梯队。 公司 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 193.01亿元,同比增长 54.83%。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9.23亿元,同比增长 123.8%, 前驱体业务贡献主要增量。 前驱体受益于电动车市场爆发, 我们预计到 2025年全球三元前驱体需求超过 200万吨,复合增速超 40%, 公司高镍前驱体技术优势明显, 且深度绑定下游大客户,我们预计公司 22-23年前驱体出货18/25万吨,同比增长 98%/39%,助力业绩高增长。 前驱体行业技术要求较高, 单晶/高镍趋势进一步提升行业壁垒, 公司高镍占比逐步提升。 三元前驱体生产工艺复杂,对具体参数的控制也成为前驱体制备的核心壁垒, 由于三元正极的烧结工序对前驱体结构影响很小,因此正极的粒径、均一性、球形度、比表面积、振实密度、材料体系直接由前驱体决定。 当前三元正极的高镍化/单晶化,均对前驱体公司提出更高技术要求,公司在高镍/超高镍/核壳技术控制上处于行业前列,且在超高镍、单晶技术均有布局,公司 21年高镍出货5.4万吨,占比 60%+, 22年我们预计高镍 2022进一步提升至 70%+,远期提升至 80%+,产品结构优化使得公司赚取超额技术溢价。 前驱体资源属性明确,一体化布局为大趋势,公司湿法镍冶炼产能即将贡献利润。 前驱体厂商原材料成本占比 90%+,采用成本加成模式定价,一体化布局厂商赚取超额利润。 公司携手宁德、青山规划 5万金吨湿法镍冶炼产能,其中 3万吨产能 22Q3投产,预计 22年出货 6000吨左右, 23年 3万吨达产,且新增 2万吨产能预计 23年下半年投产,我们预计出货 2万吨+。在镍价 15万元/金吨的假设下,我们预计全年可贡献 3亿元+利润, 23年考虑镍价下跌,我们预计仍可贡献 8亿元+利润, 贡献新利润增量。 动力电池回收初现规模,静待放量。 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量由 2019年的 1000吨提升至 2021年的 8400吨;对应的梯级利用量由 2019年的0.11GWh提升至 2021年的 1.06GWh,预计 2022年回收利用实现翻番,预计未来业务转型下电池回收将成为公司的业绩增长点,公司现有回收网点突破 200个,是行业内绝对的动力电池回收龙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公司镍冶炼产能即将投产,原材料自供比例逐渐提升,叠加产品结构优化+海外客户占比提升, 公司将会实现量利齐升,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21.57/31.82/40.48亿元,同比增长 134%/48%/27%,对应现价 PE 为 20/14/11倍,给予2022年 35倍 PE,对应目标价 15.8元,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订单项目落地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
格林美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5-24 7.64 -- -- 8.85 15.84%
10.34 35.3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718名激励对象总计4783.52万份权益,占公告日公司总股本的1.0%,授予价格为每股3.67元。 投资要点 股权激励覆盖核心员工718人,绑定骨干及公司利益本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包括领军人才与创新人才、核心创新人才、核心工程技术人才、核心经营管理人员、核心生产管理人员等共计718人,占2021年末员工总数的10%,覆盖范围较广,有利于绑定公司核心骨干和上市公司利益;人均总获授权益6.66万股,有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 考核目标相对稳健,考核要求落实到个人层面公司层面的考核目标为2022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260亿元和15亿元(同比增速约为35%和63%)、2022-2023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累计达588亿元和36亿元、2022-2024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累计达1006亿元和68亿元。其中归母净利润需剔除激励成本影响,并且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目标至少达成一项即可100%解除限售。此外对个人层面也做出相应考核要求。 高镍前驱体战略订单充足,拟境外上市开启国际化新篇章2021年以来,公司与韩国ECOPRO BM 公司签署两项备忘录,分别在2021-2023年和2023-2026年为其供应不少于17.6万吨和不少于70万吨动力电池用高镍前驱体,并与厦钨新能源、容百科技等核心客户签订供货协议,未来五年公司前驱体市场战略总订单数量超过130万吨。公司一期用于内供的循环再生碳酸锂产线目已于2022年2月投产,当前产能为500吨/月;2022年一季度前驱体出货超过3万吨,同比增长56%,4-5月出口订单逆势上涨。此外,公司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与匈牙利驻上海总领事馆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支持国际化布局生产,将更好受益于《欧盟电池新法》所提出的再生材料使用占比提升要求。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全球锂电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和废旧资源回收的龙头企业。我们预计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6、24.00、30.44亿元,对应22-24年EPS分别为0.34、0.50、0.64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 分别为22、15、12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环境恶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新产能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格林美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5-19 7.38 -- -- 8.42 13.63%
10.34 40.11%
详细
公司以废旧电池及钴镍金属循环回收起家,逐步形成“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的业务布局,并形成了新能源材料制造、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电子废物循环利用与高值化、钴镍钨回收与硬质合金制造等五大产业链,并在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电池/电子废弃物/钴镍金属回收等领域处于龙头地位。 搭乘新能源快车,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飞速增长,新能源材料板块业务已成为公司的绝对核心业务。2021年,新能源材料制造产业链营收占全年总量72%的同时,还贡献了77%的毛利润。 需求产能原料“三元”保障业绩高增前景。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旺盛带动前驱体需求高增,各企业纷纷积极扩产。三元锂电池高镍化趋势及磷酸铁锂异军突起使三元领域竞争加剧。 三元前驱体成熟的、基于原料金属价格附加一定加工费的计价模式能够有效保障净利润的稳定,受原材料价格变动影响小。公司技术、质量、高端产品出货占比均在较高水平,造就了行业内领先的毛利率。 公司通过与下游龙头企业签署战略供应协议,披露的2026年前前驱体订单已近110万吨;公司“荆门+泰兴+福安”一主两副制造基地已基本成型,23万吨产能进入快速释放阶段,目标2022年前驱体产销量达18万吨、2026年达50万吨;公司通过中长期采购、印尼镍项目投资及多年积累的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并积极筹划通过回收达成100%镍资源自给。需求产能原料的“三元”保障,增强了公司未来前驱体业绩高增的确定性。 电池回收整合助腾飞,格林循环深耕高值化。 动力电池退役潮来临,公司电池回收业务三年来保持高增态势。公司完成5大回收利用基地布局,并进一步整合电池回收业务,筹划通过引进国际国内的战略投资与社会资本,稳步推进全球化动力电池回收布局。 资源回收领域,公司通过拆分电子废弃物回收业务,积极推动格林循环上市;业务经营方面,公司通过深入挖掘塑料及废电路板高值化回收技术,打通废电路板中铜及贵金属回收路径,降低对于补贴的依赖性。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319亿元,433亿元,53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亿元,23.6亿元,29亿元。对应PE 分别为19、13.8、11.1倍。首次覆盖公司,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影响,电池技术变革,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等。
格林美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5-19 7.38 -- -- 8.42 13.63%
10.34 40.11%
详细
公司以废旧电池及钴镍金属循环回收起家,逐步形成“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的业务布局,并形成了新能源材料制造、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电子废物循环利用与高值化、钴镍钨回收与硬质合金制造等五大产业链,并在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电池/电子废弃物/钴镍金属回收等领域处于龙头地位。 搭乘新能源快车,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飞速增长,新能源材料板块业务已成为公司的绝对核心业务。2021年,新能源材料制造产业链营收占全年总量72%的同时,还贡献了77%的毛利润。 需求产能原料“三元”保障业绩高增前景。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旺盛带动前驱体需求高增,各企业纷纷积极扩产。三元锂电池高镍化趋势及磷酸铁锂异军突起使三元领域竞争加剧。 三元前驱体成熟的、基于原料金属价格附加一定加工费的计价模式能够有效保障净利润的稳定,受原材料价格变动影响小。公司技术、质量、高端产品出货占比均在较高水平,造就了行业内领先的毛利率。 公司通过与下游龙头企业签署战略供应协议,披露的2026年前前驱体订单已近110万吨;公司“荆门+泰兴+福安”一主两副制造基地已基本成型,23万吨产能进入快速释放阶段,目标2022年前驱体产销量达18万吨、2026年达50万吨;公司通过中长期采购、印尼镍项目投资及多年积累的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并积极筹划通过回收达成100%镍资源自给。需求产能原料的“三元”保障,增强了公司未来前驱体业绩高增的确定性。 电池回收整合助腾飞,格林循环深耕高值化。 动力电池退役潮来临,公司电池回收业务三年来保持高增态势。公司完成5大回收利用基地布局,并进一步整合电池回收业务,筹划通过引进国际国内的战略投资与社会资本,稳步推进全球化动力电池回收布局。 资源回收领域,公司通过拆分电子废弃物回收业务,积极推动格林循环上市;业务经营方面,公司通过深入挖掘塑料及废电路板高值化回收技术,打通废电路板中铜及贵金属回收路径,降低对于补贴的依赖性。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319亿元,433亿元,53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亿元,23.6亿元,2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9、13.8、11.1倍。首次覆盖公司,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影响,电池技术变革,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等。
格林美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5-02 6.72 -- -- 7.76 15.13%
10.34 53.8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度一季报,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69.67亿元,同比增长86.78%,环比增长8.70%;实现归母净利润3.32 亿元,同比增长20.23%,环比增长60.3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25.47%,环比增长446.97%。 前驱体业务位列全球第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1 年,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7.30 亿元,同比增长106.13%。公司核心产品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出货量超过9.1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94.2 亿元,对应单吨价格10.35 万元/吨,较2020 年提升较为明显,主要得益于8 系及以上高镍产品出货量占比提升、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22Q1,公司销售毛利率达到16.35%,较21Q4 提升约3pp,成本端压力已实现部分传导。 产能持续提升。截至2021 年底,公司三元前驱体总产能达到23 万吨/年。公司全面启动荆门园区、泰兴园区两大镍钴锰原料化学体系的技术改造与装备升级,并扩容建设年产10 万吨电池级高纯镍钴盐晶体项目,在年内建成投产。截至2021 年底,公司镍钴锰原料化学体系总产量达到11 万金属吨,其中,镍的化学体系产能为6万金属吨、钴的化学体系产能为3.25 万金属吨、锰的化学体系产能为1.8 万金属吨。 打造定向循环模式,积极融入上下游主流供应链和主流市场链。公司先后与亿纬锂能签署 10,000 吨镍产品定向循环利用合作备忘录、与孚能科技、容百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厦钨新能源签署战略供应合作框架协议。未来 5 年,公司前驱体市场战略总订单数量超过 130 万吨。2022 年 3 月,公司与韩国ECOPRO BM 公司签署动力电池用高镍前驱体中长期供应协议备忘录,公司将于 2023-2026 年向 ECOPRO BM 供应动力电池用高镍前驱体材料(NCA&NCM)70 万吨。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 年EPS 分别为0.29 元、0.48 元、0.63 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49%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公司逐步打通循环产业链闭环,战略合作为业绩形成稳定支撑,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技术路线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格林美 有色金属行业 2021-08-27 12.45 -- -- 13.99 12.37%
13.99 12.37%
详细
一、事件概述8月 25日,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 80.00亿元,同比增长 42.5%,实现归母净利润 5.37亿元,同比增长 15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96亿元,同比增长164.0%。 二、分析与判断 21Q2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营收和净利:公司 21Q2营收 42.70亿元,同比增长了 28.6%,环比增长 14.5%,归母净利润为 2.61亿元,同比增长 151.8%,环比略降 5.2%,同比大增主要得益于下游需求快速增长。毛利率:21Q2毛利率为 19.9%,同比上涨了 3.5pct,环比下降了 1.1pct,环比下降主要原因为运费按会计准则调入营业成本导致。费用率:公司 21Q2期间费用率为12.5%,同比下降 1.1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0.2%、3.7%、3.5%、5.0%,同比变动了-0.5pct、-1.8pct、+0.1pct 和+1.0pct,销售费用下降主要原因为运费按会计准则调入营业成本,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带来研发费用率上升。现金流:21Q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0.05亿元,同比增长 108.01%,环比下降 82.49%。分业务看:21H1三元前驱体业务营收 30.33亿元,同比增长 132.13%,毛利率 25.63%,同比下降 1.3pct; 四氧化三钴业务实现营收 17.82亿元,同比增长 95.20%,毛利率 20.66%,同比下降3.86pct;电池回收业务营收 0.55亿元,同比增长 75.90%,毛利率 20.21%,同比增长0.19pct。 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出货和产能稳步提升,绑定优质客户前驱体:公司去年前驱体出货 4万吨,21H1出货 4.2万吨,同比增长 190%,位居全球前三,出口 1.5万吨,同比增长 110%,全年出货有望达到 10万吨左右。公司积极扩产,21年 6月底已有 13万吨产能,21年年底前驱体产能将超过 20万吨,2025年远期规划35万吨以上,有望保持全球市占率 20%左右的龙头地位。四氧化三钴:21H1出货 0.85万吨,同比增长 41.67%,位居全球前三。现有产能 2万吨,明年将达到 2.5万吨,2025年 3.5万吨。正极材料:出货 0.49万吨,保持稳定。客户:公司绑定国内外优质客户,包括 ECOPRO、三星 SDI、CATL、容百科技、厦门钨业、LGC、ATL、比亚迪、浦项、松下等,下游大客户需求快速增长将有效消化公司新建产能。 锁定大供应商+动力电池回收+印尼镍资源项目,保证钴镍战略供应公司钴资源主要通过与嘉能可签订 10年长单加资源回收保证。镍资源分三方面保证供应:1)与力勤签订八年长单;2)动力电池回收,当前回收镍当量 1万吨,未来预计可以做到 4-5万吨当量;3)与青山合作的印尼项目在建规划产能 5万吨,预计 2022年初投产,远期规划 10万吨。 产品结构优化,不断开发新品,树立技术壁垒高镍发展趋势明确,公司积极布局,2020年 8系及 8系以上高镍产品出货量占比 50%以上,9系超高镍(Ni90及以上)产品销售占比 40%以上,四氧化三钴材料全面转型掺杂高电压新一代产品,出货占比 50%以上。公司四元 NCMA 前驱体已获得认证,Ni 含量达到 96%的超高镍低钴(含钴 1.5%)前驱体实现商用化,NCM91多晶、NCM90单晶进入量产阶段,Ni98完成量产前技术储备。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壳技术”高镍前驱体具备提升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结构稳定性的作用。公司前驱体全面实现了 PPb 级管控。高镍前驱体产品磁性异物含量平均值为 0.64PPb,处于行业先进水平,技术工艺水平领先。 卡位电池回收蓝海市场,逐步剥离电子废弃物、硬质合金等业务电池回收业务:公司深耕电池回收,21H1梯级利用电池包出货量达 11,606组,同比增长325%,有 3家子公司位于国家电池回收建议清单内,并已与 340家整车厂和电池厂签订合作协议,随着此前动力电池服役到期量逐步增多,蓝海市场逐步打开,公司在渠道和经验上有优势,并将与前驱体主业形成协同,将首先受益。电子废弃物业务:将分拆至格林循环,拟登陆科创板上市。硬质合金业务:对控股的浙江德威实施混改,2020年转让 16.5%股权,剩余 48.5%股权转为权益法核算。公司还会推动城市矿山与环境服务业务的混改等,聚焦主业。 三、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54、19.41、24.88亿元,同比增长 203.9%、54.8%、28.2%,对应 2021-2023年 PE 分别为 47、30、24倍,参考 CS 新能车指数 154倍PE(TTM),考虑到公司为正极前驱体龙头,技术优势明显,逐步聚焦主营业务优化治理,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全球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业务分拆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升对公司利润影响超过预期。
格林美 有色金属行业 2021-08-26 12.14 15.58 197.33% 13.99 15.24%
13.99 15.24%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21年 H1实现营业收入 80.00亿元,同比增长 42.51%;实现归母净利润5.37亿元,同比增长151.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增长163.95%,EPS0.11元。 产能释放,产品销量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三元前驱体材料出货量超过42,000吨,同比大幅增长达190%,位居全球市场前三,其中,三元前驱体材料出口15,000余吨,同比增长超过110%;公司电池级四氧化三钴出货量近8,500吨,同比增长达41.67%,位居全球市场前三;公司正极材料出货量近4,900吨,实现稳定与增长。公司目前已建成三元前驱体产能达13万吨,有望在2021年底前形成20万吨产能。 打通多条产业链合作通道,把握核心技术夯实龙头地位。公司全面聚焦发展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与动力电池回收为主体的新能源业务,突破性解决了中国在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与报废汽车等典型废弃资源绿色处理与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难点。公司构建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钴钨稀有金属资源循环再生价值链、废塑料循环再生价值链等资源循环模式和新能源循环模式,成为世界硬质合金行业、新能源行业供应链的头部企业。 三元前驱体行业头部企业优势明显,资源模式向循环型转变。新能源汽车持续高景气,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作为生产三元正极材料最核心的上游产品,出货量进一步增长。国内三元前驱体市场头部集聚,电动工具用锂电池逐渐向高倍率、大容量方向倾斜,高镍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更高,可以以更轻重量携带更多电量,成为海内外中高端车企共同选择的技术路线。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大趋势背景下,政策推动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设,电池回收市场逐渐开启并加速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凭借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持续与全球280余家汽车厂和电池厂建立废旧电池定向回收合作关系,与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签署循环利用合作协议,联合各方优势,打通直接与新能源电池厂、新能源汽车厂的绿色供应链合作通道,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未来三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70%。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45倍PE,目标价15.7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技术路线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格林美 有色金属行业 2021-08-02 11.83 -- -- 12.77 7.95%
13.99 18.26%
详细
三元前驱体龙头 产能不断爬升:公司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三元前驱体出货约 4万吨,但行业地位仍保持在前三。2021年公司经营恢复正常,预计全年出货量可达 10万吨。2020年末公司已有三元前驱体产能 13万吨产能,四氧化三钴产能 2.5万吨,预计未来三元前驱体产能扩大到 40万吨,四氧化三钴产能扩大到 3.5万吨,满足新能源汽车对前驱体的需求、电子消费市场的需求,推动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调整战略推动业务发展 聚焦核心竞争力最强的前驱体业务:公司拟以分拆上市的方式剥离副业聚焦新能源业务,以电子废弃物回收为主业的江西格林循环完成战投引进、股改等工作,目前上市申请已受理。2020年末,公司处置浙江德威硬质合金制造有限公司 16.5%股权,处置后持股比例为48.5%,浙江德威不再纳入并表范围,同时公司积极引入各种资本对城市矿山、硬质合金、环境服务等业务进行混改。未来公司将聚焦发展以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生产和动力电池回收为主的新能源材料业务。 产品技术领先 服务主流客户核心优势明显:公司三元电池材料与电池原料方面率先攻克高镍 NCA&NCM811前驱体与单晶前驱体制造技术,并大规模产业化,主要供应 ECOPRO、三星 SDI、LG 化学、容百科技等。 公司突破了四氧化三钴均匀掺杂技术,掺杂高电压型四氧化三钴全面量产,出货量占比 50%以上,夯实了四氧化三钴在行业的核心地位,公司主流配置三星、ATL 和优美科等世界头部企业供应链。 青美邦项目有望 2022年初投产 与矿业巨头签订长单保障镍钴资源供应: 公司 2018年和青山钢铁等合资在印尼建设电池级镍化学品(金属量 5万吨/年)项目,2021年初取得了对印尼镍资源项目的控制权,该项目有望于 2022年初投产。此外,公司与全球钴开采龙头嘉能可 2018-2020年三次签订长期协议,2020-2029年累计向公司供应不少于 13.78万吨钴;2020年与力勤签署长期协议,八年内累计供应不少于 7.44万吨镍、0.93万吨钴。通过海外项目建设及与矿业巨头长单采购,公司有力保障了镍钴资源的稳定供应。 把握未来行业新方向 提前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随着 2014年首批电动车电池进入报废阶段,电池回收市场逐渐开启,公司提前布局已拥有 10万吨电池回收产能,2020年回收电池量超过 1万吨。我们预计 2025年三元电池回收市场空间达 77.41亿元,磷酸铁锂电池回收 26.44亿元。公司攻克动力电池完整回收与循环再造三元动力电池材料的关键技术,实现废旧电池中失效钴镍材料的生命周期再造,电池回收技术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公司已有 3家子公司入选电池综合利用白名单,确立了行业优势地位,增强了行业先发优势。 投资建议:公司三元电池前驱体业务产能和出货量均处在高速增长阶段。 钴镍价格增长预计将提升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的盈利能力,动力电池回收市场预计在未来逐步放量,公司已占据先发优势,掌握领先技术,未来增长潜力大。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 EPS 分别为 0.27、0.40、0.58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42.55倍、28.79倍、19.74倍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在建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新冠疫情反复 印尼政策风险 原材料合作合同不可抗力风险空间测算模型参数不及预期风险
格林美 有色金属行业 2021-04-22 8.80 8.30 58.40% 11.30 28.26%
12.46 41.59%
详细
公司公布2020年报和2021。年一季度报告。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124.66亿元,同比下滑13.15%;实现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下滑43.90%。 其中2020年Q4实现营收38.22亿元,同比下滑15.46%;实现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下滑33.96%。公司2020年业绩符合此前的业绩快报,2020年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旗下三元前驱体业务均处于湖北疫情重灾区,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公司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7.30亿元,同比增长62.71%,环比下滑2.41%;实现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150.42%,环比增长217.24%。公司2021年一季报业绩处于此前业绩预告的中值区间,符合预期,业绩增长是由于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订单旺盛。公司在一季报中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71-5.78亿元,同比增长120-170%,即2021年二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95-3.02亿元。 锂电池材料业务进入快速发展期。公司锂电池材料主要包括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和正极材料等,2020年实现销量共9.38万吨,同比减少25.25%。(1)2020年公司三元前驱体销售4.15万吨,同比下滑30%。 其中8系以上高镍产品出货量占比50%以上,是高镍前驱体的龙头企业之一。产能方面,截止2020年底公司拥有13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预计在2021年底达到18万吨产能。(2)2020年公司四氧化三钴销量1.54万吨,同比增长54%,其中掺杂高电压四氧化三钴出货量占比50%以上。同时2020年底四氧化三钴的产能扩充到2.5万吨,预计2021年底扩充至3万吨。公司2021年计划实现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销量分别为10万吨和2.3万吨。 抢滩镍、钴资源供应。公司作为全球重要的前驱体公司之一,保障原材料的供应是重中之重。(1)公司与嘉能可签署延长钴原料供应期限至十年的战略协议,可以保障2020-2029年的钴资源用量(13.78万吨金属)。(2)高镍低钴是三元前驱体的发展趋势,公司与力勤资源签署八年供应长单(累计供应不少于7.44万吨镍金属量原料与0.93万吨钴金属量副产品)。(3)同时在2021年3月,公司与合作伙伴签署了印尼镍资源项目增加股权至72%的正式协议,印尼镍矿项目预计2021年内完成建设,在2022年初投入运行,可以满足公司前驱体材料业务对镍资源的战略需要。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务有望快速发展。2020年该板块销售产品29.2万吨,同比增长3.73%。其中报废汽车综合利用17.5万吨(约87500辆),同比增长超过16%。2021年公司计划电子废弃物与废塑料循环利用业务增长30%以上;报废汽车拆解业务增长50%以上,达到回收拆解17万辆以上,实现由亏损转为盈利。 盈利预测:我们根据公司2020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调整公司的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收239.2/249.3/288.3亿元,归母净利润11.43/15.94/20.7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4、0.33、0.43元/股,考虑到公司是一线的三元前驱体材料企业,且业绩步入快速增长期,参考新能源车材料行业的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1年35-39倍PE估值,合理价格区间为8.4-9.4元,考虑到公司当前股价处于目标区间之内,下调评级至“谨慎推荐”。 风险提示:
格林美 有色金属行业 2021-04-19 8.62 -- -- 11.22 30.01%
12.46 44.5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2020年实现营收124.66亿元,同比-13.15%;实现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43.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54亿元,同比+15.86%。2020年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8.22亿元,同比-15.46%,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34%。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7.3亿元,相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8.7%,归母净利润2.76亿元,相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57.7%。 点评:02020年:三元前躯体业务结构优化,四氧化三钴高速增长。公司2020年业绩下滑主要由于公司70%的核心产能居于湖北,生产受到疫情影响。核心业务:(1)三元前躯体业务实现营收30.86亿元,同比-48%;毛利率24.03%,同比-2.17pcts。据公司年报,2020年三元前驱体材料出货量达到41,450吨(下滑30%),位居全球市场前3名。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三元前驱体产能达到13万吨/年,8系以上高镍产品出货量占比50%以上,NCA9系超高镍产品出口量超过1.8万吨,同比增长超过35%。三元前驱体毛利率24.03%,同比-2.17pcts,通过产品升级维持毛利率相对稳定。(2)四氧化三钴业务实现营收25.96亿元,同比+122.58%;毛利率18.9%,同比-1.42pcts。四氧化三钴2020年销售15,429吨(同比增长超过54%),掺杂高电压型四氧化三钴全面量产,出货量占比达50%以上,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产能扩大到2.5万吨以上。 21Q1:产销两旺,钴镍价格上涨,盈利大幅改善。2021年一季度业绩增长主要由于电池材料板块产能释放,销售规模扩大。21年Q1三元前驱体计划产销2万吨,四氧化三钴计划销售5,000吨以上。下游需求旺盛,钴镍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21Q1综合毛利率21.02%,相比2019Q1提高2.45pcts,环比提升4.87pcts。公司订单充裕,随着2021年公司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产能释放,将推动公司2021年经营业绩增长。 布局钴、镍资源,高镍竞争力提升。2020年与21年一季度,公司与嘉能可签署延长钴原料供应协议,与力勤资源签署供应长单,签署了印尼镍资源项目增加股权至72%正式协议,保障公司钴、镍资源长期稳定供应。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作为三元前驱体全球领先公司,业务整理过后聚焦于“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的产业战略,受益高镍化进程。上调21-22年净利润预测(上调10%/2%),新增2023年预测,预计2021-23年净利润12.11/15.79/21.59亿元,对应PE33/26/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产业政策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2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