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可

中泰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740519050004,曾就职于安信证券、国海证券...>>

20日
短线
34.78%
(第217名)
60日
中线
17.39%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杰克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7-15 28.40 -- -- 29.96 5.49% -- 29.96 5.49%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2024年上半年, 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80-4.33亿元,同比增长 40.43%-60.02%, 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45-3.98亿元,同比增长 40.95%-62.60%; 大超市场预期。 公司抓紧行业复苏机遇, 2024Q2业绩持续超预期。 202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公司紧抓行业复苏机遇,在聚焦核心品类、打造爆品、实现价值营销的经营指引下,通过快反王等爆品发布会及挑战赛拉动产品结构升级,带动各产品品类的增长,实现公司业绩增长。 2024年第二季度, 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92-2.45亿元,同比增长 21.22%-54.67%; 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81-2.34亿元,同比增长 26.25%-63.26%; 非经营性损益影响金额为 1129万元左右,主要是政府补助及大额存单收益。 新品“过梗王”一出即爆,订单额超 4.8亿元。 6月 16日,公司 2024全球新品发布会在广州拉开帷幕,新品“过梗王”搭载了行业领先的 AI 全速送料系统,拥有百万级的压送比模型库,能以每秒 32000次的速度进行多模态智能检测面料厚度的变化,精度控制在 0.01N·m,综合扭矩高达 9.2N·m,一旦面料发生微弱变化,立即运算生成最佳压布力与送布力参数,发布会后 5小时订单额超 4.8亿元; 与此同时, 在现场 1000多位来宾们、线上近 500万全球观众们的见证下, 公司与比音勒芬、斯凯奇签署战略合作。 继去年爆品“快返王”后,今年新品“过梗王”也深受市场认可, 预计公司在聚焦爆品战略下实现市占率提升。 持续回购股份,激励核心员工,彰显市场信心。 2023年, 公司完成回购 3.80亿元,回购股份 1847万股,占总股本 3.81%,回购价格区间为 17.96-22.70元/股,回购均价 20.57元/股。 2024年,公司继续实施回购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 25元/股(含),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 1.00-2.00亿元。 截至 2024年 6月 30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 779万股,合计金额 1.60亿元,占总股本 1.61%,回购价格区间为 17.46-24.46元/股。 公司回购股份存放于公司开立的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后续将全部用于股权激励,有望激励高管和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公司业务发展。 上调“买入”评级。 受益缝制机械行业复苏,公司作为国内缝制设备龙头有望充分受益,同时公司开启智联成套设备第二成长极,未来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我们上调盈利预测, 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31亿元、 9.16亿元、 11.20亿元(2024-2026年预测前值分别为 6.83亿元、 8.57亿元、 10.52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 35.70%、 25.33%、 22.28%; 按照 2024年 7月 10日股价, 对应 PE 分别为 16.9、13.4、 11.0倍, 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消费需求恢复或不及预期的风险;经营风险;出口风险及汇率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固定成本逐步提升的风险;台风等自然灾害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市场规模测算偏差风险。
安培龙 计算机行业 2024-06-28 40.30 -- -- 42.20 4.71% -- 42.20 4.71% -- 详细
公司概况:1)公司深耕智能传感器20余年,布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氧传感器等核心业务,已成为国内领军企业。温度/压力传感器为公司主要业务,2023年收入占比分别为49%/47%,近年来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力已成功跻身主流整车厂及零部件企业的供应商之列。同时,公司前瞻布局力矩传感器,有望乘人形机器人产业东风实现强劲增长,助力打开成长空间。2)业绩呈快速增长态势,净利率实现显著提升。2018-2023年公司营收CAGR为24%,归母净利润CAGR为48%,业绩整体表现靓丽;公司毛利率维持30%~35%的较高水平,归母净利率呈显著提升态势,从4%提升至11%。3)实控人技术出身,员工持股彰显公司信心。公司实控人邬若军技术出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材料及元器件专业,深耕传感器行业超30年,持股比例约35%,同时公司设立员工持股平台,对核心人员进行长期激励,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1)行业层面:中国市场快速增长,外资占主导地位。传感器行业规模为千亿级别,细分品类看,中国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市场规模于2024年有望分别达到737/819亿元,2019-24年CAGR为13%/23%。海外龙头的先发优势、技术优势和渠道优势突出,占据国内外主要市场份额,但以安培龙为代表的国产企业有望通过在细分领域的技术突破及显著的性价比优势,加速实现国产替代。2)对标分析:对标TDK及森萨塔,公司成长可期。日本TDK借助跨境并购成为温度传感器领域全球巨头,传感器收入超70亿元;美国森萨塔通过自研+外延并购成为压力传感器全球龙头,传感器收入超170亿元;对比TDK和森萨塔的发展历程后,可以发现安培龙目前的发展阶段类似于前两者的技术基筑期,公司成立以来走自主研发道路,内生增长动力充足,有望在完成技术积累之后,通过产业链的横纵拓展快速打开成长空间。3)公司亮点: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壁垒,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的“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及“温度-压力一体传感器”技术打破国外壁垒,同时公司继续深化MEMS及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的研发,巩固领先地位;在客户结构方面,公司实现以家电客户为主向以汽车客户为主的转型,2020年以来前五大客户新增汽车行业的比亚迪、万里扬及凌云股份等,今年以来已获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定点订单4.3亿元+,客户结构优化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氧传感器:1)行业层面:排放标准趋严推动市场发展,国产替代空间大。氧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发动机尾气排放中的含氧量,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出台实施,氧传感器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将持续增长,2022年全球氧传感器规模超350亿元,中国市场规模超50亿元,德国博世占国内汽车市场主要份额,国产替代空间广阔。2)对标分析:对标博世,公司加速追赶。博世为汽车氧传感器发明者,产品丰富、技术及质量领先。对标博世,安培龙作为后起之秀,历经十年磨砺已实现关键材料国产化,技术自主性强;已绑定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厂商及家电大客户;当前收入规模仅约千万元,发展潜力巨大。 力矩传感器:1)行业层面:2022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销量8360套,同比+58%,其中应用于机器人行业的销量4840套,占比超50%,同比+63%,据测算,人形机器人有望为六维力传感器新增百亿市场空间。2)公司亮点:公司拥有自主MEMS芯片设计能力,同时掌握了成熟的玻璃微熔工艺技术,两种技术结合可有效研发力传感器。公司现已立项“基于微熔技术的力&力矩传感器项目”研发,核心产品包括多维力传感器,下游主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领域,目前处在产品验证改善及样品制作阶段,将助力公司开拓第二成长曲线。 给予“买入”评级。随着公司产能持续爬坡、客户订单顺利落地及下游需求向好,看好业绩快速增长。预计20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9、1.40、1.92亿元,利润端CAGR为33%,收入端CAGR为22%,根据最新股价,对应PE分别为36、28、2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爬坡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料价格波动等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博盈特焊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6-10 23.29 -- -- 24.59 5.58%
24.59 5.58% -- 详细
全球知名防腐防磨堆焊制造商,步入快速成长新阶段①公司是全球知名的防腐防磨堆焊制造商。 公司成立于 2007年,聚焦堆焊领域,主要产品为防腐防磨堆焊装备。公司依靠堆焊材料、工艺、设备等技术积累,在均匀度、稀释率、厚度等产品指标上取得领先,已成长为防腐防磨堆焊装备龙头。公司持续深化垃圾焚烧领域堆焊竞争力,另外通过发力海外市场、拓展火电等应用领域的方式打造新的增长点。 ②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2018-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由 2.10亿元增长至 6.04亿元, CAGR 约 23.5%;归母净利润由 0.61亿元增长至 1.31亿元, CAGR 约16.5%。近几年,受垃圾焚烧市场景气度影响,公司业绩增速有所下降。展望2024年,随着海外业务的高速增长和火电等新市场的拓展,公司业绩有望逐步改善。 堆焊应用前景广阔,竞争格局好①堆焊广泛用于防腐耐磨等领域。 堆焊是将特定的合金材料借助热源手段熔覆于母体材料表面,赋予母材特殊使用性能或使零件恢复原有形状尺寸的工艺方法。 防腐防磨堆焊可应用于垃圾焚烧发电、燃煤发电、生物质发电、能源、化工、冶金、造纸等领域。 ②堆焊技术优势显现,渗透率逐步提升。 堆焊技术可以实现工业设备在强腐蚀、易磨损、高温、高压等复杂环境下的安全、稳定、长周期、高效率运行,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检修、更换损失及停工损失。以垃圾焚烧发电为例,未使用堆焊装备的水冷壁使用寿命为 1-2年,使用堆焊装备后水冷壁使用寿命增长至 10年。 随着堆焊技术的提升、成本的下降,预计堆焊在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③防腐防磨堆焊市场壁垒高,龙头企业优势明显。 (1)壁垒高: 堆焊装备多为异形结构、镍基焊材润湿性差、堆焊面积较大,因此堆焊行业 know-how 要求高; (2)准入门槛: 堆焊装备对下游企业的连续安全生产起着关键作用,行业对于成功案例、口碑、资质有较高要求,龙头企业优势明显; (3)技术优势转化为成本优势: 堆焊需要在均匀性、稀释率与厚度三大指标上取得均衡,技术领先的企业可以通过更高的均匀性来降低厚度,从而产生成本优势。 防腐防磨堆焊龙头,出海+火电拓展推动公司快速发展①公司防腐防磨是堆焊龙头,市场地位领先。 公司从事防腐防磨堆焊装备多年,在技术、客户、产能均处于行业领先。 根据生态环境部的数据, 2018年至 2021年我国新投入运营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有 410座,公司为其中 95座提供了防腐防磨堆焊装备,占比为 23.17%。 ②国内企稳+出海高增,公司垃圾焚烧堆焊装备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及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鼓励和推进垃圾焚烧项目的建设,国内市场有望企稳。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凭借堆焊技术和成本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 ③拓展燃煤发电市场,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燃煤发电是我国最重要的电力来源,是我国电力领域的支柱行业。根据公司招股书,截至 2020年底,我国 300MW 及以上大型煤电机组超过 1,900座,预计将为防腐防磨堆焊装备带来 75至 100亿元的改造市场空间。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防腐防磨堆焊设备在燃煤发电市场有望快速渗透,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 公司是防腐防磨堆焊龙头,产品出海加应用领域拓展加快公司发展。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6.81、 8.50、 10.8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2、 2.00、 2.53亿元, 6月 5日收盘价对应 PE 分别为 21.8、 16.5、13.1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市场空间测算偏差的风险;报告引用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奕瑞科技 机械行业 2024-05-01 143.44 -- -- 158.32 10.37%
158.32 10.37%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4.91亿元,同比增长11.48%,实现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6.00%;符合市场预期。 2024Q1收入加速增长,盈利能力略有承压。 (1)成长性分析:2024Q1公司实现营收4.91亿元,同比增长11.48%,环比增长5.14%,主要是因为:①医疗反腐常态化,普放等公立医院日常设备,投资意愿有所恢复;②种植牙降费政策持续落地,下游口腔投资有所恢复。2024Q1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不及收入增速,主要是因为:公司持续投入,管理、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12.14%、19.15%。2024Q1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主要是因为:冠宇、联影等造成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066.73万元。 (2)盈利能力分析:2024Q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53.33%,同比下降3.71pct;销售净利率为27.94%,同比下降2.71pct;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79%、4.91%、-0.83%,同比分别-0.36pct、+0.03pct、-0.64pct。 (3)营运能力及经营现金流分析:2024Q1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22.07天,同比增加38.40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25.82万元,同比下降2.88%。 (4)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继续坚持以新产品、新技术为中心的知识产权布局,2024Q1公司研发费用为6854.18万元,同比增长19.15%,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8.87%,同比增长0.93pct。公司研发成果丰富,2023年新增各类型知识产权申请62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2项(以专利公开日期为准);新增各种IP登记或授权76项(以获得证书日为准),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0项;截至到2023年底,公司累计获得各种IP登记或授权共计475项,其中发明专利155项。 布局CT全产业链,实现CT核心部件国产化。 (1)CT探测器:CT三大核心部件之一,需由多个PD探测模组与主板拼接而成,单个PD探测模组,主要包括GOS闪烁体阵列、PD芯片传感器和读出芯片。根据“新思界”数据,2021年全球CT探测器市场规模约为16.8亿美元,预计2022-2027年将以4.3%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继续增长。 (2)闪烁体:“探测器的心脏”,公司已申请授权相关知识产权20余项,已经实现量产的GOS陶瓷年产能超5吨,计划2024年扩产至10吨以上,可满足数千台64排及以上CT闪烁体需求;生产的GOS产品关键指标达到或接近同行业水平,可用于32排、64排及128排等更高端的CT设备整机,也可按不同客户需求提供标准化和定制化产品。 (3)PD阵列: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二极管器件,公司已经实现大尺寸背照式超薄光电二极管阵列,具有极低的暗电流和结电容,以及较高的宽光谱响应,适用于CT中的低噪声探测器,并具备四面可拼接封装能力,实现高排数、大面积探测;目前已完成样品开发,并获得相关CT整机厂商认可。 (4)准直器:用于吸收、过滤从CT探测器中散射、折射溢出的X射线,从而提高图像质量;公司医用CT二维准直器已实现量产,结合高精度钨合金3D打印技术,可根据不同产品和应用需要定制和批量生产各类一维、二维ASG,相比传统CT准直器,可以更灵活实现不同视野ASG的定制加工,提高CT整机性能,并大幅度降低ASG的生产和组装难度。 (5)CT高压发生器:X射线影像光源的组成部分,公司覆盖从50kW到80kW的多种功率和功能配置选择,满足从经济型CT到高端CT应用的高压解决方案,已完成试产样机验证,即将进入量产。 (6)光子计数探测器:公司已掌握CZT晶体生长技术、CZT传感器制备技术、光子计数电路开发等,采用四面拼接设计,可实现最高4个能量箱配置,实现零电子噪声,像素达0.5mm×0.5mm。 公司拟终止筹划发行GDR,拟定增不超过14.50亿元投资X线真空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 (1)公司公告,鉴于目前资本市场环境变化,结合公司发展规划、经营情况及资金安排,拟终止筹划发行GDR。 (2)为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布局,扩大X线核心部件的业务规模,拟定增不超过14.50亿元投资X线真空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项目成功实施后,公司将新增77,000只球管以及19,300组X线综合解决方案产品产能,有助于推动国内球管产品技术进步及产业化进程,加速三大X线核心部件全面进口替代进程,实现我国X线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是国内平板探测器行业龙头,在产品和技术方面不断拓展突破,考虑到下游短期需求承压及股权激励费用和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影响,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3亿元、10.25亿元、12.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26%、21%,按照2024年4月30日股价,对应PE分别为24.9、19.8、16.4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滑风险、新产品研发销售不顺利风险、知识产权保护及核心技术泄密风险、中美贸易摩擦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供应风险等。
陕鼓动力 机械行业 2024-04-30 8.76 -- -- 8.99 2.63%
8.99 2.63%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报,2024年 Q1实现营业收入 24.92亿元,同比下降 6.42%,实现归母净利润 2.35亿元,同比下降 10.5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21亿元,同比下降 9.77%。 2024Q1业绩符合预期,下游分布进一步均衡,多领域有望贡献弹性。 (1)成长性: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24.92亿元,同比下降 6.42%,归母 2.35亿元,同比下降 10.57%。公司业绩短期承压,我们判断主因是公司主要下游的冶金行业,自 2022年以来盈利下行,进而影响其资本开支情况。展望 2024年,公司正大力拓展除冶金之外的其他领域,如煤化工、石油化工、制药、电力、压缩空气储能等,进而能够持续降低对单一的冶金行业的依赖(2021-2023年,来自冶金行业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71.60%/68.54%/45.85%),随着其他行业订单的不断提升,预计后续公司业绩有望逐渐恢复。 (2)盈利能力:2024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 23.40%,同比下降 1.53pct,净利率 10.65%,同比增长 0.07pct,盈利能力稳健。公司期间费用率 8.77%,同比增长 0.28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38%/5.18%/3.54%/-2.33%,同比变动+0.01/+0.35/+0.55/-0.63pct,其中研发费用率上升体现出公司立足双碳新格局,创新驱动核心技术能力提升。截至 2024年 3月底,公司累计获批发布标准 89项,累计拥有专利 611件,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助力公司在多领域实现突破,有效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现金流水平:2024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2.32亿元,同比增长 10.99%,与利润水平基本保持一致,充分说明公司作为透平机械龙头对产业链上下游较强的议价能力,经营质量稳健。 多领域开拓进度加快,海外市场值得期待。 (1)压缩空气储能:公司具备了 10MW 级到 350MW 级压缩空气储能压缩机组的系统技术,又完成 300MW 级压缩空气储能高温压缩和 350MW 级压缩空气储能中温压缩的系统方案开发,体现了公司在储能领域解决方案的先进性和适用性。2023年,公司中标多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实现了大中小规模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市场全覆盖,其中,某 300MW 级高温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是全球最大的人工硐室储气项目,公司为其提供高端的轴流压缩机和离心压缩机。我们认为,后续以压缩空气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有望开展示范项目支持性电价政策,投资方回报率将得到显著提升,项目投资意愿有望明显增强。 根据我们测算,空气储能所需的压缩机长期市场空间约为千亿量级,公司将充分受益。 (2)海外市场:公司坚定“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海外战略指引,联合国内大型设计院及工程公司等合作伙伴,协同出海,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取得积极成效。2023年,公司压缩机及膨胀机首次应用于国外聚烯烃装置,签订国外某用户化工综合体聚烯烃装置乙烯循环气压缩机及膨胀机项目,打破了国外设备在该领域的垄断局面,是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又一重大突破。在欧洲市场,公司签订欧洲某用户循环氢压缩机项目,该项目是公司向该国出口的首台套循环氢压缩机,对公司进军该国油气化工市场具有重要的市场示范意义。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 11.67/13.67/15.22亿元,对应的 PE 分别为 13.6/11.6/10.4倍。
江河集团 建筑和工程 2024-04-30 5.66 -- -- 6.33 11.84%
6.33 11.84%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86亿元,同比增长19.50%,实现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11.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21.87%。 公司盈利能力提升(1)成长性分析:2024Q1公司实现营收同比上升19.50%,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11.10%,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21.87%。主要是因为营收规模同比增长及费用率下降所致。 (2)盈利能力分析:2024Q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5.84%,同比-0.90pct;销售净利率为5.18%,同比-0.19pct,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略有下滑。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56%/6.84%/0.89%,同比变动+0.06/-0.58/-0.48pct,三项费用率之和为9.29%,同比-1.00pct,费用管控效果显著。 (3)营运能力及经营现金流分析:2024Q1公司存货周转天数125天,同比减少22.1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61天,同比减少28.6天,资金周转效率明显提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8亿元,现金流量净额虽为负值,但较去年同期增加0.82亿元。 (4)研发费用保持高位:2024Q1公司研发费用1.01亿元,同比增加10.42%,占收入比重2.48%。公司在自主创新、科技研发等方面持续发力,2023年度获得授权专利103项,累计授权专利达1029项,其中一项专利荣获了中国专利优秀奖,为我国专利领域的最高荣誉;还荣获中国建筑工程科技创新工程奖3项、中国建筑工程科技新成果奖3项。 主业稳健增长,BIPV幕墙市场空间广阔(1)建筑装饰业务稳健增长。2023年公司建筑装饰板块累计中标金额约为人民币258.4亿元,同比增加10%,其中幕墙系统中标额约171.8亿元,同比增加21%。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建筑装饰业务在手订单334亿元。2024Q1累计中标金额51.89亿元,同比增长5.95%,其中幕墙系统中标额约30.31亿元,同比增长0.27%,内装系统中标额约21.58亿元,同比增长15.09%,在手订单充足。在手订单充足,保障了后续业绩持续释放。 (2)BIPV市场空间广阔,有望迎来快速增长。BIPV行业在建筑光伏政策红利的推动下驶入快速发展阶段初期,建筑光伏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根据我们测算,2028年BIPV市场装机规模可达201.1GW,对应BIPV组件空间可达9957亿元。2023年公司累计承接BIPV项目订单约13.7亿元,同比增长60.42%,全年公司光伏建筑项目实现收入7.04亿元。2024Q1累计承接BIPV项目订单约0.5亿元,随着BIPV幕墙业务的放量,未来将会为公司业绩持续带来增量。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在手订单充沛,转型制造布局BIPV市场空间广阔。基于此我们看好公司成长性。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1、11.80、15.35亿元,按照2024年4月29日股价对应PE分别为8.3、5.9、4.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组件生产线建设进度不达预期;市场竞争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
捷佳伟创 机械行业 2024-04-29 63.29 -- -- 71.68 13.26%
71.68 13.26% -- 详细
杭州柯林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4-29 21.09 -- -- 28.55 35.37%
29.40 39.40% -- 详细
事件:4月 26日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和 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 6.22%,实现归母净利润 4721万元,同比下降 17.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156万元,同比增长 6.82%。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143万元,同比下降 15.7%;实现归母净利润 449万元,同比下降 65.5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90万元,同比下降 66.76%;公司披露 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预案,拟每 10股转增 4.0股派 2.5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 1956.5万元。 2023年公司业绩稳健增长,不断加大研发增强竞争力 (1)成长性分析: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上升 6.2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7.18%,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 6.82%。2024Q1公司营收同比下降 15.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65.5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66.76%。归母净利润减少主要是研发费用增加所致。分产品看,2023年电力设备检测及服务、电力及相关服务、电化学设备收入分别为 1.29、0.48、0.22亿元,分别同比+3.66%、+18.68%、-1.49%。我们判断公司电化学设备有望迎来快速增长,电化学设备和钙钛矿光伏新业务将为公司贡献收入增量。 (2)盈利能力分析: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59.38%,同比+1.83pct;销售净利率为 23.42%,同比-6.57pct;2024Q1销售毛利率为 75.93%,同比+8.33pct;销售净利率为 13.77%,同比-21.19pct,净利率下降主要是研发费用增加所致。2023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2.03%/8.78%/-5.41%,同比变动+0.18/-1.44/-1.38pct,三项费用率之和为 15.41%,同比-2.64pct,费用管控效果显著。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 4051万元,同比增长 46.08%,占收入比重 20.07%。研发费用增加主要因为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扩充研发团队,引进专业技能的研发人员。 (3)营运能力及经营现金流分析: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52天,同比减少 28.8天,资金周转效率明显提升。2023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大幅改善,达 7241万元,同比+256%,主要原因是主要是本期收回上期应收款。 聚焦电网智能监控主业,11项荣誉资质彰显公司实力 (1)持续加大研发创新,不断增强公司竞争力。公司坚定发展战略,紧抓国内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契机,致力于电气设备感知预警装置及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电力相关技术服务及综合解决方案。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 405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20.07%,同比增长 46.08%。公司新增 11项荣誉资质,荣获浙江省新型电力系统数智感知技术重点企业研究院、全球软件工程领域 CMMI 五级认证、第四十八届国际发明展金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钱江能源科学技术奖等重要荣誉,并且还承担了浙江省“尖兵领雁+X”研发攻关计划项目,全面彰显公司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换方面的实力。 (2)加速拓展浙江省外市场,努力提高市场份额。公司加快拓展省外重点区域市场,特别是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销售占比显著提升,达到了总销售区域的 36.59%,同比+18.49%。市场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区域覆盖能力不断增强。 延展产业链,积极拓展新型钙钛矿光伏 (1)钙钛矿与晶硅差异化竞争,BIPV 场景空间广阔。钙钛矿电池可以凭借其优秀的透光、多彩、柔性的特点在广阔的 BIPV 场景和晶硅差异化竞争。2024年 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 碳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支持钙钛矿等薄膜电池技术装备在建筑领域应用。据测算,2028年 BIPV 市场装机规模可达 201GW。钙钛矿组件更轻薄,透光性更好,预计钙钛矿电池投产后在 BIPV 领域的渗透率有望快速提高。以渗透率 20%测算,其装机规模可达 40GW,市场空间广阔。 (2)投建 100MW 钙钛矿产线,强研发为产业化保驾护航。2023年 11月公司投建100MW 钙钛矿产线,12月公司“高效新型柔性钙钛矿薄膜光伏电池关键技术”项目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发布的 2024年度“尖兵领雁+X”研发攻关计划项目立项。 目前,公司已组建技术团队,引进新型光伏领域的高端人才,并且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建立了“柔性光伏关键技术联合实验室”,以及与知名高校资深团队建立了紧密技术合作,为钙钛矿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电网智能监控主业稳健,且积极布局储能和钙钛矿光伏新业务,形成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的全链路产品,将进一步推动公司产业链条的延展和完善,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作用下,新能源行业发展迅速,需求巨大。基于此我们看好公司成长性。我们预测: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 11、1.63、2.09亿元,按照 2024年 4月 26日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1、 14、1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电网经营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储能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钙钛矿新型光伏项目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时风险等。
美亚光电 机械行业 2024-04-26 18.17 -- -- 18.29 0.66%
18.29 0.66%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 3.31亿元,同比下降 18.57%,实现归母净利润 1.01亿元,同比下降 19.3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96亿元,同比下降21.97%;低于市场预期。 2024Q1收入承压,合同负债表现良好支撑后续业绩。 (1)成长性分析: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1亿元,同比下降 18.57%; 实现归母净利润 1.01亿元,同比下降 19.30%;主要是因为经营时间影响,公司设备销售一季度是淡季,2024年 2月下旬过完年回来公司开始旺季经营,实际经营时间有限,历史上 2月过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 2013Q1、2015Q1、2018Q1收入分别-10.17%、-4.08%、+0.43%。公司订单增长良好,2024年一季度末合同负债达8120.48万元,较年初增长 64.34%,同比增长 17.10%,为二季度业绩提供有力支撑。 (2)盈利能力分析: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51.09%,同比下降2.70pct,环比增长 1.22pct,主要是因为去年二季度以来,口腔行业竞争压力下,公司产品有所降价,导致今年一季度价格同比承压;销售净利率为 30.45%,同比下降0.27pct,保持相对高位。从近几年看,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都处在公司平均水平,产品依然很有竞争力,净利率远高于同行。2024年第一季度,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0.08%、7.31%、-6.95%,同比分别+3.51pct、+2.01pct、-7.91pct,财务费用率下降多主要是因为公司汇兑收益增加。 (3)营运能力及经营现金流分析:公司 2023年存货周转天数为 250.00天,同比增加 17.86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 149.58天,同比增加 68.01天,主要是因为口腔行业竞争压力下,账期较长的色选机收入占比提升,影响短期营运能力,总体来说公司有着远高于同行的优秀营运能力;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5655.98万元,同比转负,主要是因为销售收入减少、采购付款增加、职工支付现金增加;预计二季度收入业绩释放后,有望快速回正。 (4)持续加强研发投入:2024年一季度,公司研发投入 2497.07万元,同比增长3.69%,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7.53%,同比增长 1.61pct。截至 2023年底,公司拥有授权有效发明专利 112件(其中 3件国外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242件、外观设计专利 50件。高强度研发投入下,公司各业务板块新品迭出,有效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口扫仪海外“四证齐发”,移动 CT 闪耀 CMEF 展。 (1)口腔领域,公司口扫仪 MyScan3采用最新的光学技术和图像处理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患者口腔的三维数据,为医生提供全面、细致的诊断依据。4月 22日,公司发布口扫仪已成功取得多个海外区域注册证,包括美国 FDA 列名、欧盟 I 类产品注册证、英国市场准入许可、哥伦比亚市场准入许可,表明公司产品质量获得国际市场认可,也为公司海外业务开拓提供有效助力。 (2)公司不仅在口腔领域持续突破,还将技术延伸至骨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等多个科室。4月 11-14日,第 89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上海召开;公司移动式头部 CT 成为现场关注焦点,该产品专为医学影像检查场景前移而设计,可应用于急诊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等科室,旨在减少患者转运风险,降低二次伤害的可能性,具有移动便捷、辐射安全和快速成像的显著优势;同样受到关注的是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主要用于术中手术器械和植入物的精准导航定位,推动手术朝微创化、精准化方向发展,该产品各项临床表现均达到行业一流水平。 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国内经济环境承压,口腔市场竞争激烈,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28.15亿元、32.52亿元、36.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6%、16%、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97亿元、10.38亿元、12.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16%、16%;EPS 分别为 1.02元、1.18元、1.37元;按照 2024年 4月 25日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8.4、15.9、13.7倍。口腔赛道具备成长属性,种植牙降费有望长期带动设备渗透率加速提升,公司作为国内口腔设备龙头,加快海外拓展,具有确定性溢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检测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海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国内口腔 CBCT 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国内口腔 CBCT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椅旁修复系统发展不及预期;汇兑损益对公司业绩的不确定性影响;其他经营收益对公司业绩的不确定性影响。
物产金轮 机械行业 2024-04-25 12.29 -- -- 13.87 10.96%
13.64 10.98% -- 详细
事件:4月16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其中,2023年实现营收27.89亿元,同比-1.64%,实现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20.7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31.68%;2024一季度实现营收6.25亿元,同比+3.64%,实现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88.70%。 营收规模整体稳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高端市场开拓助推2024Q1迎开门红。 (1)成长性: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7.89亿元,同比下降1.64%,实现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20.75%,符合预期;2024一季度实现营收6.25亿元,同比增长3.64%,实现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增长88.70%,业绩迎开门红。分产品看,2023年不锈钢装饰板和纺织梳理器材营收分别为19.53亿元、5.19亿元,分别同比-7.70%、+4.66%。我们判断,不锈钢装饰板受2023年不锈钢原材料价格下跌影响营收略有下滑;公司在纺织梳理器材板块高端化转型升级趋势明显,产品研发成效显著,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高端产品市占率。 (2)盈利能力:2023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5.44%、4.50%,分别同比增长1.31pct、0.82pct,2024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8.09%、5.52%,分别同比增长2.71pct、2.48pct,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我们判断主要原因是公司聚焦高端客户,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高端产品的销售占比逐渐提升。 (3)现金流:公司自2018年以来每年年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正,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2亿元,超过当期利润水平,充分证明了公司经营的稳健性。 行业景气复苏带来需求提升,2核心主业+2延伸产业共同发力有望迎来高成长。 (1)纺织梳理器材: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纺织工业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提高我国纺织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等作出重要指示,纺织行业将迎来加速转型。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2023年四个季度纺织行业综合景气指数分别为55.6%、57.0%、55.9%和57.2%,回升至近年来的较高水平,较上年同期分别回升13.0%、10.7%、11.6%和10.2%。公司纺织梳理器材业务毛利率高达44.45%,且公司作为国内纺织梳理器材领域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产业链布局完善,技术实力比肩国际先进,产品迭代速度快,有望充分受益于纺织行业持续回暖。 (2)不锈钢装饰板:公司不锈钢装饰板业务占2023年总营收的70.03%,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电梯和家电(含厨电)等领域。在电梯领域,公司与国内外众多优质企业如奥的斯电梯、上海三菱电梯、海尔家电、斐雪派克等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有利于业务稳健持续增长;在家电(含厨电)领域,展望2024年,国家“双碳”政策相继落地以及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值得期待,预期未来高端家电、厨具等产品中使用不锈钢的比例将逐步提高,公司规模化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3)特种钢丝+装备制造:公司在特种钢丝领域已获18项实用新型专利,自主研制开发了高端针布用钢丝和高端鱼钩钢丝,成功进军高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并推进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自主开发生产的高碳高强度汽车油封用小规格弹簧钢丝,改变了国内油封用弹簧钢丝依赖进口的局面;公司的装备制造业务目前主要服务于处在迅速发展阶段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推出的新能源行业专用高速高精智能轧拉生产线,设备性能指标达到或接近进口水平。公司在两项延伸产业竞争优势不断显现,未来有望打开海外市场,努力提高海外市场销售占比。 维持“增持”评级.暂不考虑元通不锈钢资产注入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46/1.74/2.04亿元,对应估值为18/15/13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商誉等资产的减值风险、人力资源风险、行业测算偏差风险。
芯碁微装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4-24 55.32 -- -- 67.20 21.48%
72.72 31.45%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报和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29亿元,同比增长 27.07%;实现归母净利润 1.79亿元,同比增长 31.28%。 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8亿元,同比增长 26.26%;实现归母净利润 0.40亿元,同比增长 18.66%。 经营稳健, 业绩持续增长。 (1)经营情况: 分季度看, 2023年 Q4和 2024年 Q1,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24.74%、 18.66%。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一方面受益于 PCB 市场中高端化趋势,公司产品体系向高端化升级,产品市场渗透率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在泛半导体领域持续拓展延伸,在手订单亦保持较快增长。 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公司逆势增长,彰显公司在直写光刻领域的强阿尔法属性。 (2)盈利能力: 2023年 Q4和 2024年 Q1,公司销售毛利率分别为 42.27%、 43.86%; 销售净利率分别为 19.96%、 20.08%,同比均较为稳定。 公司产品技术壁垒高,叠加核心零部件自产比例提高以及高毛利率泛半导体业务的快速增长, 预期公司盈利能力将保持稳健。 (3)期间费用: 2024Q1,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8.64%、 4.41%、-2.16%、 12.51%,同比分别-0.15pct、 +0.27pct、 -0.77pct、 +1.3pct。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稳定,研发费用率有所提高,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拓产品线、新增研发人员所致。 直写光刻技术平台,看好先进封装设备等新业务发展。 (1) 公司是激光直写光刻技术平台。 公司直写光刻技术积累深厚,是国内直写光刻设备的细分龙头,随着国内中高端 PCB 需求的增长及国产化率需求提升,且公司加快在载板、先进封装、新型显示、掩模版制版、功率分立器件、光伏电镀铜等市场的持续布局,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 (2) PCB 主业阿尔法显著,高端化+国际化+大客户战略推动发展。 随着国内 PCB 产业规模的不断增长,叠加大算力时代带来高阶 PCB 板、 ABF 板需求,直接成像设备替代现有传统曝光设备需求强劲,公司产品体系持续升级,受益于行业高端化趋势。目前 PCB 厂商在东南亚建厂趋势加速,公司已提前部署全球化海外策略,加大东南亚地区的市场建设,积极筹划设立泰国子公司, 海外业务发展迅速。 公司加大拓展优质客户资源,覆盖度持续提升,大客户战略持续夯实公司 PCB 市场的竞争力。 (3) 泛半导体持续拓展, 先进封装设备进展顺利。 公司在泛半导体领域多点开花,直写光刻技术应用不断拓展,产品可应用在 IC、 MEMS、生物芯片、分立功率器件等制造、IC 掩膜版制造、先进封装、显示光刻、光伏电镀铜等领域。 先进封装带来设备市场空间的增长,同时也会推动设备国产化进程,国内相关设备商迎来发展机遇。 公司直写光刻设备在先进封装中具备无掩膜、 智能纠偏、适用大面积芯片封装等优势,当前合作的客户有华天科技、绍兴长电等知名企业,设备在客户端进展顺利。 盈利预测: 公司基于直写光刻底层技术积累,深耕 PCB 直写光刻市场, 同时拓展泛半导体等新兴产业方向,有望打开公司长期成长空间。 考虑到下游景气度和新技术产业进展等因素,我们将盈利预测下调, 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1. 12、 15.23、 20.97亿元(2024-2025年预测前值分别为 13.63、 18.3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7、 3.46、 4.65亿元(2024-2025年预测前值分别为 2.92、 3.88亿元),对应PE 分别为 28.7、 21.2、 15.8倍,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激烈加剧的风险; 先进封装产业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光伏铜电镀产业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技术进步不及预期的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时风险等。
奕瑞科技 机械行业 2024-04-23 132.89 -- -- 223.90 19.14%
158.32 19.14%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64亿元,同比增长 20.31%,实现归母净利润 6.07亿元,同比下降 5.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5.91亿元,同比增长 14.43%;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67亿元,同比增长 4.87%;实现归母净利润 1.75亿元,同比增长 30.9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00亿元,同比下降 10.47%;略低于市场预期。 2023Q4收入承压,毛利率稳中有升创新高。 (1)成长性分析:2023Q4公司收入增速下降,主要是因为:①医疗反腐导致公立医院短期设备投资意愿下降;②消费弱复苏背景下,口腔短期投资增速下降,锂电工业短期增速下降。2023Q4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不及收入增速,主要是因为:①可转换债券利息费用增长,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长 132.97%;②公司持续投入市场,导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 21.43%;③人员持续扩张,导致管理、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 19.12%、4.42%。2023Q4归母净利润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主要是因为:联影、冠宇等造成公允价值收益 5304.33万元,同比增长 345.56%。 (2)盈利能力分析: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57.84%,同比增长 0.50pct,毛利率稳中有升,又创历史新高;销售净利率为 32.45%,同比下降 8.78pct,主要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604.84万元,同比下降 248.11%;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5.21%、5.46%、-1.22%,同比分别-0.40pct、-0.39pct、+2.79pct。 (3)营运能力及经营现金流分析: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 92.83天,同比增加 18.69天,主要是因为公司营收规模显著增加,账期长的大客户占比增加;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健康,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40亿元,同比增长 7.49%,主要是年底大批回款后恢复正常。 (4)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继续坚持以新产品、新技术为中心的知识产权布局,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2.63亿元,同比增长 10.02%,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14.09%,维持在较高比例。公司研发成果丰富,2023年新增各类型知识产权申请 62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 32项(以专利公开日期为准);新增各种 IP 登记或授权 76项(以获得证书日为准),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30项;截至到 2023年底,公司累计获得各种 IP 登记或授权共计 475项,其中发明专利 155项。 X 射线平板探测器龙头,持续拓展下游客户。 (1)随着数字化 X 技术的进步,以探测器为核心部件的 X 线机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无损检测及安全检查等各个领域。根据 Frost&Sullivan 报告,2021年全球探测器的市场规模为 22.8亿美元,预计至 2030年,全球数字化 X 线探测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3亿美金。 (2)全球数字化 X 线探测器市场供给相对集中,根据 HIS Markit 统计,在医疗领域,全球前五大探测器供应商市场份额超过 50%。以公司为代表的国内厂家,拥有较高的产品性价比优势与完善的售后服务支持,凭借自主创新能力和本土化服务优势打破国外品牌的市场垄断。 (3)随着公司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提升,公司在行业内逐步建立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医疗领域客户包括柯尼卡、锐珂、富士、GE 医疗、西门子、飞利浦、安科锐、德国奇目、DRGEM、EXAMION、联影医疗、万东医疗等;齿科领域客户包括美亚光电、朗视股份、啄木鸟、三星瑞丽、DentiMax、奥齿泰、TRIDENT、博恩登特、菲森等;工业领域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正业科技、日联科技、依科视朗、VJGROUP、贝克休斯等, 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公司持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2023年公司采用 CMOS、IGZO、柔性等新传感器技术的产品收入超过 4.15亿元。 快速突破其他核心零部件,2023年实现近亿元收入。 (1)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相关需求增加,X 线发生装置组件行业持续增长;根据 Frost&Sullivan 报告,2021年,全球高压发生器及组合式射线源市场规模为 31.8亿美元,预计到 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增长至 87.00亿美元。 (2)独立的射线源供应商有较大的市场机会。一方面,传统跨国医疗影像设备企业均有核心部件业务事业部,但射线源产品线并不完整,且制造成本高,需要外购部分射线源;另一方面,海外其他医疗影像系统企业,需要依赖射线源外部供应商;此外,部分国内医疗影像企业可自制部分射线源产品,但规模相对较小,仍需从外部大量采购。 (3)为进一步完善产品及业务布局,提高公司竞争力,公司已开始对高压发生器、球管及组合式射线源等新核心部件及 X 线综合解决方案领域进行积极布局,已形成一定技术积累和进展。此外,公司在准直器(ASG)、闪烁体、光电二极管(PD)等探测器上游零部件及原材料的积极探索仍在持续。2023年,公司在高压发生器、组合式射线源、闪烁体、PD 等核心部件、核心材料方面取得初步进展,收入规模近 1亿元,同比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4)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对多种核心部件及原材料的技术和产业化投入,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和完善集硬件、软件、应用在内的综合解决方案,提升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2023年,公司解决方案/技术服务收入达 2660.74亿元,同比增长 134.49%。 公司持续扩产,打造全球 X 射线核心零部件提供商。 (1)随着海宁生产基地及太仓生产基地(二期)的投产,美国克利夫兰工厂投入运营,合肥生产基地基本完工,公司在全球工厂布局已达 6处,“1总部+6基地”的全球布局加速落地。 (2)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将新增 32,000台 CMOS 平板探测器、100,000个 CMOS 口内探测器、2,000台 CT 探测器,以及 9,900kg 新型闪烁体材料产能。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是国内平板探测器行业龙头,在产品和技术方面不断拓展突破,考虑到下游短期需求承压及股权激励费用和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影响,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13亿元、10.25亿元、12.39亿元(前次预测值 2024-2025年分别为 9.55亿元、11.7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4%、26%、21%,按照 2024年 4月 19日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3.5、18.6、15.4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滑风险、新产品研发销售不顺利风险、知识产权保护及核心技术泄密风险、中美贸易摩擦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供应风险等。
伊之密 机械行业 2024-04-19 21.24 -- -- 26.30 21.70%
25.85 21.70%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及 2024 年一季报,其中, 2023 年实现营收 40.96 亿元,同比+11.30%,实现归母净利润 4.77 亿元,同比+17.6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56 亿元,同比+23.44%; 2024 一季度实现营收 9.55 亿元,同比+11.72%,实现归母净利润1.16 亿元,同比+28.8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11 亿元,同比+35.40%。 2023Q2 以来, 业绩逐季高增速, 且盈利能力呈提升趋势。(1) 成长性: 2023Q2-2024Q1, 公司营收增速分别为 8.31%/5.95%/38.27%/11.72%,归母增速分别为 24.86%/30.00%/43.58%/28.83%。我们认为, 2022 年以来, 在模压成型装备行业景气度下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 从 2023 年二季度开始, 逐季度持续增长的收入和利润充分证明公司作为行业领先企业逆周期的成长能力,表明市占率在持续提升。 此外, 利润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盈利能力整体保持增长趋势,原因:①2023 年上游大宗原材料,如钢材等价格回落;②规模化效应体现;③公司高端品占比提升(如注塑机板块的电动机、压铸机板块的 HII 系列和 LEAP 系列)。(2)盈利能力: 2023 年, 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33.25%和 12.00%,同比分别增加 2.13pct 和 0.54pct; 2024 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34.80%和 12.3 7%,同比分别增加 2.51pct 和 1.36pct。整体呈现持续提升趋势。 注塑+压铸有望迎来共振, 24 年复苏可期。(1)注塑机: 行业具备明显的周期属性, 复盘上两轮周期, 2017 年行业上行, 2018- 2019 年下行, 2020 年-2021 年上半年上行, 2021 年下半年-2022 年下行。 周期变化取决于下游客户对经济预期判断发生变化时,设备更新换代的快慢。在行业景气度相对疲软的情况下, 公司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加大销售力度,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强化。 从公司注塑机业务主要下游来看: 日用品、 3C、小家电等行业已经迎来复苏; 汽车行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尤其是新能源车领域), 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因此我们对行业 2 024 年复苏的持续性展望乐观,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此外, 公司产品迭代速度快, 202 3 年, 全新的 SKIII 产品系列精密伺服注塑机全面上市, 全系列中大型电动机全面投放市场,最大吨位覆盖 1380T,并在海外市场实现销售。(2) 压铸机: 公司在全国压铸机行业排名靠前。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快速发展, 2022 年,公司已完成重型压铸机 6000T、 7000T、 8000T、 9000T 的产品研发,公司已成功研制出重型压铸机 LEAP 系列 7000T、 9000T 并已有效运行,公司与一汽铸造、长安等知名企业达成合作,为客户提供一体压铸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认为,公司相继拿下汽车整车制造国内头部梯队订单, 打破了市场对于公司在一体压铸领域进度较慢的质疑, 充分证明了公司在一体压铸领域的实力, 期待公司超重型压铸机订单持续放量。 维持“增持”评级: 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为 5.98/7.35/8.78 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 25%、 23%、 20%, 对应的 PE 分别为 18、 15、 12 倍。 风险提示: 新接订单增长不及预期、重型压铸机推广进度不及预期等
海天精工 机械行业 2024-03-28 26.55 -- -- 29.52 10.15%
29.86 12.4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实现营收 33.23亿元,同比+4.59%,实现归母 6.09亿元,同比+17.06%,实现扣非归母 5.37亿元,同比+13.87%,符合市场预期。 2023Q4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环比提升,全年海外收入大幅增长。 (1)成长性: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33.23亿元,同比增长 4.59%,归母 6.09亿元,同比增长 17.06%。其中单四季度实现营收 8.16亿元,同比增长 0.65%,归母 1.46亿元,同比增长 11.47%,符合预期。分产品看,2023年龙门/卧加/立加/其他机床(车床为主)收入 17.02/4.92/7.92/2.78亿元,分别同比-6.29%/+48.30/-5.34%/+99.78%。 我们判断,龙门和立加的通用属性较强,受 2023年国内需求弱和内卷影响略有下滑; 卧加技术进步明显,进口替代提供弹性,因此增速明显;车床受益出海拉动,实现大幅增长。此外,2023年海外收入 5.9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 76.06%,有效冲抵了国内需求的下滑。展望未来,进口替代(主要替代日本和欧洲等中高端机床)持续进行,海外占比不断提升,公司具备长期稳健增长的扎实基础。 (2)盈利能力:2023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29.94%、18.34%,分别同比增长 2.63pct、1.95pct,逐季度来看,2023年一季度至四季度,毛利率呈现逐季提升的趋势(2023Q1-2023Q4毛利率分别为 28.81%/28.86%/31.05%/31.13%),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我们判断主要原因:①海外销售占比持续提升,而海外收入的毛利率远高于国内(2023年海外毛利率较国内毛利率高 11.38pct);②去年上半年大宗原材料价格位于高位,而从 2022年 5月以后大宗钢材等价格开始回落,成本端压力降低。复盘公司历史盈利能力,自 2020Q2以来,公司盈利水平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提升超过 7个 pct,充分体现了公司作为工业母机龙头的规模化效应和成本管控能力。 (3)现金流: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69亿元,同比提升 160.99%,与公司归母净利润 6.09亿元差异仅为 4千万元,充分证明了公司经营的稳健性。 进口替代+出海,公司有望实现业绩的持续稳健增长。①进口替代:高端数控机床是制造业的基础,欧美等发达国家持续加大对华出口的限制力度(典型事件:2023.4.1,全球排名第三的德玛吉森决定给中国所有的机床增加位置传感器。安装后,当机床被移动或拆卸后,RMS 会自动启动停用机床,停用后,只能由该公司或授权代表重启),在此背景下,国产替代将会显著加速。从量的角度看,23年金切机床进口额为 54.1亿美元(按照 3月 25日 1美元≈7.2113人民币计算,对应约 390亿人民币),占当年国内金切机床消费额 1108亿元的 35.20%。海天数控机床直接对标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等国际高端厂商,下游集中在航空航天、高铁、汽车等高端领域。同时持续自研电主轴等核心零部件,在国内机床行业中竞争优势突出,且过去三年的业绩增长已充分证明公司实力,未来有望持续受益国产替代。②海外:公司针对外贸市场,研发适应各海外区域需求痛点的高性价比机型,并筹划海外区域产能布局,同时进一步加快全球市场营销布局,完成了新加坡和泰国子公司的筹建,23年已取得显著成果,海外已成为公司业绩的弹性来源,未来有望持续保持高于国内的增速发展。 维持“买入”评级:基于机床行业需求景气度弱需求的背景,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 7.16/8.37/9.62亿元(前值:2024-2025年为 7.52/8.77亿元),对应的 PE 分别为 20/17/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通用设备行业复苏不及预期、公司接单水平不及预期、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
华荣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3-27 18.03 -- -- 24.24 28.53%
23.74 31.67%
详细
前言:市场普遍预期认为华荣股份下游主要是石油化工领域,而在石化行业盈利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担忧下游资本开支放缓影响华荣的成长性。基于此,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系统性的从新领域、新业务、海外市场等多角度论证公司的成长性,以期回应市场担忧。 深耕防爆产业三十余载,全球份额前三①公司正从单一的“设备制造商”向“生产型安全服务商”转型。公司前身可追溯至1985年,以厂用防爆电器起家,后逐步延伸至矿用和照明领域,2005年进军国际市场,2019年推出革命性产品安工智能管控系统,并迅速实现推广。2022年公司防爆电器全球份额第三,国内第一。 ②业绩持续稳健增长,厂用防爆贡献超九成利润。2017-2022年,公司营收和利润CAGR分别为15.52%和23.23%,厂用防爆电器是公司第一大收入和利润来源。公司盈利能力优秀,厂用防爆毛利率常年保持在60%左右,同行业领先。公司现金流健康,分红率高且稳定,自2017年上市至今,公司现金分红9次,分红率达70%。 行业分析:安全生产要求趋严,防爆电器具备稳定需求弹性①行业概况:防爆电器市场准入和产品认证严格,传统行业以存量更换为主。防爆电器关乎生产安全和生命安全,产品分类繁多,寿命一般为3-5年。2019年全球防爆电器规模超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0亿美元。2021年国内厂用防爆市场规模约85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24亿元。油气化工是防爆电器主要的下游,对防爆电器的需求以存量替换为主,因此应用于油气化工领域的防爆电器周期属性较弱。 ②行业驱动力:多重因素催化,防爆电器行业需求有望持续快速扩张。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以白酒、粮油、医药、军工、核电等为代表的新行业,其对防爆电器的需求逐渐由弹性变为刚性。二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趋严,对防爆的要求和需求量均有提升。三是从防爆电器向安工系统等系统解决方案发展带来新的防爆需求提升。四是短期来看,2023年11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政策有望驱动以防爆为主的安工系统需求爆发。 ③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国产龙头参与全球角逐。全球前三的防爆企业依次为Eaton、Emerson和华荣,其中华荣的全球市占率从2019年的5%提升2022年的8%,而其他主流外资品牌市占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从技术角度看,以华荣为代表的国内头部企业的产品已可对标国际先进,且在资质认证方面亦不存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壁垒,同时又拥有性价比和服务优势,因此我们认为,国内头部企业已具备参与全球防爆市场竞争的实力,未来海外市场将是国内企业角逐的下一个战场。 公司分析:新领域+新业务+海外齐发力,公司高成长可期。 ①厂用防爆:多重壁垒,高毛利率高市占率彰显龙头优势。厂用防爆电器具有行业强制性资质认证、产品质量和品牌、客户服务等多重壁垒。华荣厂用防爆产品系列齐全,技术领先,且在资质认证方面,公司是同行中唯一一家通过国军标、国家保密认证、武器装备承制认证以及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AAA)认证和CNAS实验室认证的企业。 ②商业模式:业务发展商模式为主,保证回款稳定。业务发展商协助销售已发展成为防爆电器行业的惯例模式,属于一种特殊的直销模式,华荣是业务发展商模式的开创者,截至2023年底,公司拥有近300个业务发展商。该模式保证了公司回款的稳定,降低了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 ③新行业多点开花,弹性可期。公司新兴的下游领域主要包括:白酒、粮油、医药、军工核电等,2022年,公司在粮油、医药、白酒行业收入超2亿元,在军工核电市场收入超1亿元,合计占厂用板块收入比重超过15%,未来随着上述新领域的快速拓展,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④安工智能管控系统稀缺性凸显,政策驱动有望带来高弹性。该系统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5G等技术的智能管控系统平台,自2019年推出以来,已完成三次升级,子系统已从原来的8个扩展到10个,至今没有同行能够模仿。安工系统目前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进展迅速,推出以来营收连续三年复合增速达50%。此外,2023年11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政策使危化园区行业对安工系统的需求迎来高增,市场规模超百亿,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⑤差异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全球份额持续提升。与国际同行相比,公司防爆技术已基本对标,但在性价比和快速响应市场方面优势明显。目前公司在国外成立了60多个国际代理商并组建了华荣中东、华荣中非、华荣沙特等多个海外子公司。我们认为,公司已经做好参与全球竞争的准备,未来海外市场将成为公司下一个主要增长来源。 盈利预测:领域(白酒、粮食、医药、核电军工等)+新业务(安工系统等)+海外市场全面发力,公司有望迎来高成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4.17、5.07、5.96亿元,对应估值16、13、11倍。选择业务同为防爆产品的公司电光科技(矿用防爆电器)、佳电科技(防爆电机)和业务为专业照明的公司海洋王作为可比公司,2023-2025年平均估值为18/14/13倍。华荣作为国内防爆电器龙头,是国际、国内同行业中产品系列齐全、产品认证广泛的企业,目前也是国内同行中少有的能够打开国际市场的企业,进而使得公司业绩增速将超越行业平均。基于公司的行业地位和业绩高增的确定性,有望享受估值溢价,而公司目前估值在低位,首次覆盖,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领域开拓不及预期、海外市场进度不及预期、安工系统等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业绩基于一定假设条件获得存在不及预期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新能源EPC业务增速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