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贺朝晖

国联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590521100002。曾就职于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25.93%
(第405名)
60日
中线
11.11%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1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诺德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7-19 11.56 14.31 325.89% 12.04 4.15%
12.04 4.15%
详细
下游需求的快速提升导致铜箔行业从2021年开始进入供需紧张的局势,公司把握行业机遇,积极进行扩产,有助于公司未来业绩的提升。 深耕铜箔领域,盈利能力显著好转公司在铜箔领域深耕多年,技术水平位于行业前列,公司主营产品为铜箔产品,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44.46亿元,同比增长106.32%,归母净利润4.05亿元,同比增长7421.93%,其中铜箔产品贡献约92%的营收和92%的毛利,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显著回升,盈利能力大幅好转。 短期内供需紧张仍将延续,加工费有强力支撑由于铜箔扩产周期较长,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的快速提升导致行业呈现供需紧张的态势,预计2022年供需紧张的情况仍将持续,对于铜箔产品的加工费有强力支撑。 技术行业领先,积极建设产能目前公司可批量供应4.5μm铜箔,已具备4μm铜箔的批量生产能力并已在2021年成功研发出3.5μm铜箔产品,公司在极薄铜箔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根据公司目前的产能规划,预计公司2022年设计产能将达到7万吨,2023年达到14万吨,2024年达到17万吨,随着下游需求的持续提升,预计公司未来的锂电铜箔产品出货量将有较大的提升幅度。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6.72亿元、95.05亿元、127.6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0.08%、42.46%、34.30%,3年CAGR为42.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5亿元、12.46亿元、16.8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1.12%、60.88%、35.30%,3年CAGR为60.84%,对应EPS分别为0.44元、0.71元、0.97元,绝对估值法测得公司每股价值14.95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19.47倍,鉴于行业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公司产能的陆续投放,结合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33倍PE,目标价14.5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扩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锦浪科技 机械行业 2022-07-19 235.00 -- -- 290.88 23.78%
292.12 24.31%
详细
事件:7月15日,公司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3.9-4.1亿元,同比增长63.77%-72.17%;扣非净利润预计3.55-3.75亿元,同比增长75.65%-85.54%。公司业绩高增,基本符合预期。 海内外需求强劲,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公司业绩高增主要受益于国内外光伏和储能市场的需求快速提升。据国家能源局,22年1-5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23.71GW,同比增长139%;在欧洲市场,随着居民用电成本显著上升,投资回收周期缩短,户用光储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在行业β以外,据WoodMackenzie统计,公司19-21年逆变器全球市占率持续上升,分别为3.2%/4.7%/6.2%,显示出公司强大的产品力。 下半年光伏景气度仍将提升,预计公司业绩维持高增态势据国家能源局,22年国内光伏新增并网量有望达到108GW,大量项目将在下半年集中并网。欧洲太阳能协会此前已宣布上调2022-2025年光伏装机预期至39/59/83/112GW,相比原预测分别上调30%/55%/84%/124%。我们认为,下游的旺盛需求将有力支撑公司下半年业绩的持续高增。 定增计划落地大幅扩产,供应能力提升助力继续抢占市场份额公司计划定增募资29.6亿元,其中11.2亿元用于建设95万台/年组串逆变器产能,9.6亿元用于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21年底公司具备37万台/年的逆变器产能,当前40万台/扩产项目仍在建设中,此次95万台/年扩产项目建设期预计2.5年,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在24年底形成172万台/年的逆变器产能,供应能力显著增强,助力公司持续抢占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公司上半年业绩高增,下游需求有望超预期,我们提高了盈利预测,预计22-24年收入分别为62.8/96.6/127.9亿元(原值为59.8/84.2/114.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89%/54%/3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15.2/22.3亿元(原值为8.9/12.5/20.1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17%/48%/46%,EPS分别为2.77/4.10/6.00元/股,三年CAGR为66%,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海外政策风险。
中天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7-18 25.88 28.29 83.94% 27.48 6.18%
27.48 6.18%
详细
事件:2022年7月14日晚,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亿元到20.4亿元,与上年同期(追溯调整后)相比,增加14.5亿元到17.9亿元,同比增加580%到716%;预计扣非净利润16.8亿元到20.1亿元,与上年同期(追溯调整后)相比,增加14.7亿元到18.1亿元,同比增加722%到887%。 需求叠加龙头效应,内外并举创造佳绩根据公司公告,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紧抓海上风电高速发展机遇,在海底电缆、海洋工程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2)光通信产业市场需求提升,公司在主要客户项目的中标份额较好,盈利能力明显提升;3)公司进一步加强成本管控,深挖内部潜能,多措并举降本增效;4)2021年上半年由于计提资产减值,导致基数较小。 二季度单季盈利或创历年新高,印证行业景气度延续二季度单季盈利为6.84亿元至10.24亿元,而二季度历史最佳业绩为2020年的7.23亿元,两年年均增长范围为-2.7%至19%,很有希望创下二季度业绩新高。订单确收旺季的表现对于判断行业景气与全年业绩有参考意义。 中标储能大单,新能源+线缆+储能业务布局塑造闭环生态公司于7月4日发布关于中标大型储能项目的公告,金额合计约135,836.66万元人民币,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94%,新能源场站+线缆+储能,公司业务覆盖新能源基建的所有环节,可为业主提供一站式产品解决方案,竞争优势突出。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收入分别为455/496/57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43%/8.9%/16.7% , 净利润分别为37.63( 上调1.91)/48.85( 上调1.84)/62.6(上调1.6)亿元,对应增速2086.56%/29.81%/28.15%,EPS分别为1.1/1.43/1.83元/股。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2年26倍PE,目标价28.6元(原目标价为21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海风装机不及预期;2)市场竞争加剧。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7-18 334.90 -- -- 345.89 3.28%
345.89 3.28%
详细
7月14日,比亚迪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公司上半年预计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8亿元-36亿元,同比增长138.59%-206.76%。 纯电插混双线发力, 销量屡创新高得益于公司产能爬坡,订单不断释放, 公司1-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9.32、8.83、 10.49、 10.6、 11.49和13.4万辆,不断创下销量新高。公司2022年上半年累计销量64.1万辆,同比增长314.9%,其中纯电乘用车型销量32.4万辆,同比增长246.2%,插混乘用车型销量31.5万辆,同比增长454.2%。 市占率稳居第一, 盈利大幅改善得益于公司销量的快速增长, 公司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占有率6月已经达到24.9%, 遥遥领先其他车企, 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并在部分程度上对冲了上游原材料价格带来的盈利压力。 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8-36亿元,同比增长138.59%-206.7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5-33亿元,同比增长578.11%-795.11%;基本每股收益为0.96-1.24元/股。 电子业务盈利能力有所恢复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 虽然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疲弱,但得益于公司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盈利能力有所恢复。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营收分别为3727.34/4990.64/ 6486.61亿元, 对应增速分别为72.45%/33.89%/29.98%,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63/120.75/180.72亿元, 对应增速分别为141.85%/63.96%49.67%,EPS分别为2.53/4.15/6.21元/股,对应三年CAGR约81.05%,对应PE分别为128x/78x/52x。 考虑到公司高速增长的业绩和良好竞争力,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新车型交付不及预期风险; 2)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3)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 4)扩产不及预期风险。
亚玛顿 2022-07-18 44.18 -- -- 50.20 13.63%
50.20 13.63%
详细
事件:2022年7月14日,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0.48-0.55亿元,同比增长达106.2-136.3%,扣非归母净利润0.33-0.4亿元,同比增长达214.9-281.7%,公司上半年光伏玻璃销量大幅增加,业绩表现优异。 超薄玻璃长单落地,BIPV概念凸显此前,亚玛顿于2022年6月26日与天合光能签订了合计3.375亿平米1.6mm超薄光伏玻璃长单,供应期为2022年6月至2025年12月,年均供货约为0.96亿平。亚玛顿在光伏玻璃深加工领域深耕十多年,是首家实现在大面积光伏玻璃上镀制减反射膜的玻璃企业,并率先实现≤2.0mm超薄钢化玻璃量产,推动超薄双玻组件的应用,精准切入BIPV领域。我们认为超薄光伏玻璃将主要应用于BIPV场景下的超薄组件,公司超薄玻璃有望持续受益于海内外分布式装机高增。 原片产能注入,一体化有望提升毛利率凤阳硅谷原片产能收购将打通公司一体化发展布局。亚玛顿集团旗下凤阳硅谷在安徽凤阳拥有3条650t/d的原片产线均已投产,并且年产2亿平方米特种超薄玻璃已于2022年4月23日举办听证会,我们预计4窑20线共4000t/d产能将于2023年一季度开始逐步投放,项目技术、能耗环保水平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公司已公告将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凤阳硅谷100%股权。我们预计此收购将会使公司业务加速实现原片-深加工一体化,大幅提升盈利能力,原片供应安全性大幅提升,逐渐掌握定价权,优质产能不断扩张进一步提升公司发展天花板。 “光伏+”模式领头羊亚玛顿BIPV产品深度贯彻“光伏+”概念,其彩钢瓦叠加新型超薄双玻组件,可实现高抗风、低负重,使低载荷厂房也能实现光伏发电,同时将屋面与组件寿命均提升至25年以上。其民用瓦屋面采用防眩光技术,光伏瓦屋面的总成本小于屋面系统+BAPV,并且整体屋面系统和光伏系统的使用寿命延长到25年,有效解决屋面、组件寿命不匹配带来的运维问题。公司超薄光伏玻璃十分契合BIPV发展趋势,将受益于高速增长的分布式光伏开发。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收入分别为33.7/46.0/55.4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65.9%/36.5%/20.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1/3.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91.0%/47.9%/22.3% , 未来三年CAGR 为91.94% , EPS 分别为1.06/1.57/1.92元/股,对应PE分别42.0/28.4/23.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长单实行不及预期、纯碱、石英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原片产能注入不及预期
帝科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7-15 60.00 58.97 25.25% 86.55 44.25%
90.90 51.50%
详细
2022年7月12日,公司审议通过对外投资建设电子专用材料项目,将在东营市河口区建设年产5000吨硝酸银、2000吨金属粉、200吨电子级浆料等三个项目,计划总投资约4亿元,建设期为2022年7月至2025年6月。 向上游银粉布局,有望打破国外垄断银粉占银浆成本比重约在90%以上,银粉的形貌结构、粒度及分布特性、松装及振实密度、比表面积、烧结性能、抗腐蚀性能等均会直接影响浆料的性能。银粉主要来源于日本及美国,其中日本DOWA因其银粉性能优越,占全球50%以上的份额。而反观国内,银粉企业较少,国产银粉仅占有约30%的市场份额。此次帝科向上游电子级银粉布局,有望打破国外垄断的局面。 N型浆料量价齐再添成长,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TOPCon产能逐步释放,N型浆料需求不断提升。166尺寸PERC正+背银浆耗量约为96.4mg/片,TOPCon正面银铝浆和背银耗量分别为75.1和70mg/片,HJT双面低温银浆约为190mg/W,我们认为N型电池扩产不仅带来银浆耗量的增量,同时TOPCon和HJT所使用的浆料价格相比PERC均有的提升。在原材料端,银价近期大幅下降,能够增加产品显性毛利率。 公司TOPCon成套导电银浆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出货,与晶科能源等头部TOPCon电池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HJT低温银浆方面,客户测试进展顺利,转换效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目前已有小规模销售。公司2021年完成正面银浆销量492.27吨,同比增长49.97%,5月底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披露其年产500吨正面银浆搬迁及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2年底初步投产。帝科股份将持续受益于海内外组件需求两旺,预计收购Solamet完成后,公司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国产光伏银浆的领军企业,客户涵盖通威、晶科、天合、晶澳等头部电池片厂家,将持续受益于光伏行业发展和N型高效电池迭代。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3.4/60.3/77.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54.2%/39.0%/28.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2.59/3.9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78.3%/54.4%/54.4%,对应EPS分别为2.22/3.50/5.34元,对应PE分别为35.6/23.1/14.9倍。维持原目标价83.5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量增速不及预期、国际银价发生较大波动
璞泰来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7-14 80.25 71.71 332.25% 82.88 3.28%
82.88 3.28%
详细
事件: 7月12日,公司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7-14.2亿元,同比增长76.8%-83.3%;扣非净利润13.1-13.6亿元,同比增长82.9%-89.9%。公司上半年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基本符合预期。 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大幅提升,助力公司实现业绩高增据乘联会,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达246.7万辆,同比增长122.9%;6月单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57.1万辆,同比增长141.4%,新能源车渗透率达26.1%,同比提升了10.8pct。上半年公司通过多元化的产品组合积极服务于国内头部动力电池客户,国内动力市场收入比重持续上升,实现了公司整体收入与利润的高速增长。 一体化布局行业领先,成本压力传导顺畅上半年负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石墨化加工产能紧张,能源及物流成本上升,对负极行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压力。不过由于公司具备行业领先的一体化布局,稳步提高造粒、石墨化、碳化等关键工艺的自给产能,完善一体化产业链配套,提升了综合产能和物料利用率,成本传导较为顺畅。 产能大幅扩张,支撑业绩持续增长结合公司项目进展及扩产规划,我们预计21-24年,公司负极材料产能将由15万吨/年扩大至40万吨/年;石墨化自给率有望由行业领先的73%进一步提升至90%;涂覆隔膜产能预计将由40亿平方米扩大至100亿平方米,支撑公司后续业绩的持续高增。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2-24年收入分别为158.4/227.4/302.3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76%/44%/3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8/43.6/59.4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65%/51%/36%,EPS分别为2.07/3.13/4.27元/股,三年CAGR为50%。参照可比公司相对估值及绝对估值结果,我们维持公司22年51倍PE,目标价105.5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2)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的风险。3)新能源车产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4)原材料价格进一步大幅上涨的风险
爱康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7-08 4.01 8.10 1,976.92% 4.38 9.23%
4.38 9.23%
详细
事件: 2022年7月5日, 爱康科技公告其控股子公司湖州爱康向迈为股份购买两条超过600MW的210半片异质结电池整线设备, 总产能超1.2GW,两条线将分别于2022年12月20日和2023年1月20日完成供货。 此前, 湖州爱康已向迈为股份采购一条600MW的210半片异质结电池整线设, 目前主设备已于2022年6月陆续进场安装调试。 近期HJT降本增效边际变化集中释放, 公司HJT电池组件量产在即。 HJT降本增效持续进行,规模化量产在即截至6月底, 公司湖州基地异质结电池拥有产能约为0.82GW, 赣州爱康6GW的210异质结电池开工, 我们预计今年苏州、舟山将分别投产2、 3GW组件,湖州项目预计今年10月完成机电安装, 预计年底初步投产。 近期,公司陆续完成异质结100、 90μm中试,转换效率提高0.1-0.2%, 量产转换效率达24.5%以上。 公司前瞻性布局异质结,拥有成熟的HJT技术储备,具备先发优势,拥有银包铜、电镀铜、薄片化等多重降本路线。 海内外多方布局,订单丰满助力制造转型截至4月底,公司组件、支架、边框在手订单分别为31. 14、 5.94、 0.55亿元,一季度营收+在手订单共47.53亿元,为21年营收的188%。 21年出口收入占比47.06%, 公司在海内外实行分区域管理和市场布局,打造海内外销售网络, 在德国、巴西、印度、澳洲等重要光伏组件市场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 公司于2021年先后引入华润电力、 浙能电力、 舟山海投等国企合作开发20GW异质结电池+组件,同时针对华润、 浙能等央企重大战略客户实现产业链合作向组件销售的转化, 公司将持续受益于海内外组件需求旺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异质结电池组件领军企业, 2022年将拥有8.27GW电池产能,主动与国企共同开发电池组件产能,有望加速实现订单落地。我们预计2022-2024年 公 司 营 业 收 入 分 别 为 89.0/168.2/281.4亿 元 , 对 应 增 速 分 别 为251.6%/89.0%/67.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11.94/17.43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26.21%/1021.38%/46.01%,对应EPS分别为0.02/0.27/0.39元,对应PE分别为172.5/15.4/10.5倍。 维持原目标价8.1-10.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装机量增速不及预期、公司异质结量产节奏推迟、订单不及预期
双良节能 家用电器行业 2022-07-08 17.67 21.97 321.69% 19.56 10.70%
20.05 13.47%
详细
事件: 2022年7月4日, 双良节能公告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2-3.9亿元,同比增长212-281%。 我们认为上半年公司单晶硅产能正处于爬坡期,盈利能力不断提升,下半年有望环比改善, 因中报预告部分下调盈利预测。 硅片产能推进顺利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包头单晶一厂560台单晶炉与单晶二厂的800余台单晶炉已经全部投产运行、 处于满负荷生产,实际产能可达24GW左右。 我们预计到年底公司将拥有50GW硅片产能,全年单晶硅出货有望达18-20GW。 此外, 公司已与一线品牌石英坩埚厂商签订长单协议, 我们认为公司单晶硅产能将顺利释放。 先进炉型持续受益于硅片结构性紧缺双良节能此次进军硅片环节采用1600炉型先进单晶炉投产,单炉产能约有25%的提升空间,叠加氩气回收系统,硅片生产降本增效持续进行。 同时小尺寸硅片加速出清, 182mm、 210mm大尺寸占比不断提升,公司将受益于硅片产能结构性紧缺。 还原炉订单收益还未完全显现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签订还原炉相关订单达30.49亿元,而21年公司还原炉相关收入为9.79亿元,增长幅度高达211.44%,远高于硅料行业扩产速度。我们认为双良节能还原炉业务龙头地位稳固, 2022年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至70-75%,将持续受益于硅料环节扩产。 公司还原炉收入基本按照“预付款-进度款-发货款-质保金” 模式实行, 预计下半年将逐步体现。 长单落地保证硅料供应和硅片出货公司共签订38.27万吨多晶硅长单保供, 同时签订硅片三年长单总额779.1亿元,对应出货约100GW,年均可达229.8亿元。 长单落地有利于保障公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单晶硅出货, 扩产确定性进一步增加。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双良节能采用跨越式布局,完美嵌入光伏产业链,硅片、组件扩产将为公司注入高成长性,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70.8/345.0/387.5亿元(原值为187.8/336.5/387.5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45.9%/102.0%/1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20.5/30.9亿元(原值为15.2/22.7/30.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12.8%/60.2%/50.6%,未来三 年 CAGR 为 115.12% , 对 应 EPS 分 别 为 0.79/1.26/1.90元 ( 原 值 为0.93/1.40/1.90元),对应PE分别为22.6/14.1/9.4倍。给予22年估值28倍,对应目标价22.12元;目标PEG为0.1,对应目标价24.71元;结合两种估值方法,综合给予公司目标价23.42元(原值为27.5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政策发生较大变化、公司硅片产能释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硅料价格维持高位
中国核电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07-08 6.76 10.34 3.09% 6.87 1.63%
6.87 1.63%
详细
事件:2022年7月5日,中国核电发布上半年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6月底,公司核电控股在运机组25台,装机容量2371万千瓦,新能源在运装机887.33万千瓦。上半年公司上网电量达894.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3%。核电业务稳中向上中国核电福清5号、田湾6号、福清6号机组分别于2021年1月30日、2021年6月2日、2022年3月25日投入商运。公司核电控股在运机组25台,装机2371万千瓦,在建机组8台,装机887.8万千瓦。2022年上半年公司核电机组发电量878.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7%;上网电量累计为830.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7.28%。2022年4月20日国常会核准三门3、4号两台为1250MW的CAP1000机组,公司新项目规模持续提升。新能源持续发力,综合绿电运营商体系不断稳固截至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在运装机887.33万千瓦,在建装机264.37万千瓦。 上半年公司新能源发电量累计为65.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70%;上网电量64.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45%。其中光伏发电量36.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61%,风力发电量29.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96%。公司新能源装机保持较高增速,综合绿电运营商体系不断稳固。市场化电力交易电价提升,核电运营持续受益受煤价高企影响,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江苏电力集中竞价结果均在460元/MWh以上,较煤电标杆上网电价391元/MWh上浮接近20%。俄乌冲突以来,国内外煤价出现倒挂,我们认为国内动力煤处于电力保供和减碳的平衡点,中长期煤炭价格具备强支撑,各省市场化电力交易电价均会出现上浮态势,核电将参与市场化交易跟随火电价格上涨。2022年一季度中国核电毛利率高达51.46%,创单季度历史新高,环比增加8.92pct,归母净利润28.84亿元,环比增加88.34%,核电涨价逻辑持续兑现。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中国核电在运机组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核电机组稳健的现金流能够支撑公司持续开发新能源项目,不断注入增长性。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02.5/862.4/928.4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8.7%/7.5%/7.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6/117.5/129.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3.9%/9.15%/10.5%,未来三年CAGR达17.34%,对应EPS分别为0.57/0.62/0.69元,对应PE分别为12.1/11.1/10.0倍。维持原目标价10.8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电运营事故风险、新能源项目开发不及预期
双良节能 家用电器行业 2022-07-05 18.20 25.82 395.59% 19.56 7.47%
20.05 10.16%
详细
光伏组件海内外需求双旺,产业链迎来繁荣2022年1-5月,中国出口共计63.5GW的光伏组件,同比增长72%。2022年1-5月我国新增装机23.71GW,同比增长139.25%,产业链景气度维持高位,根据我们的测算,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达254.5GW,组件旺盛的需求有利于产业链上游的硅料设备和硅片环节。 深耕节能节水减排设备,投身双碳历史大进程各省能耗指标控制逐渐趋严,波峰电价上升,化工、金属、能源领域对节能节水减排设备需求不断攀升。双良节能数十年深耕多能互补、余热利用、空冷节水系统,推动中国工业领域的低碳低耗。其中多晶硅还原炉表现突出,先后为20余家多晶硅企业提供超1000台还原炉,我们预计22年公司还原炉市场占有率有望达70-75%。 跨越式布局,完美嵌入光伏产业链双良节能包头一期20GW硅片项目基本达产,二期项目于4月6日开工建设,预计二期项目年内全部达产,到年底我们预计公司将拥有50GW硅片产能,进入硅片环节第二梯队,打破现有隆基、中环“双寡头”的格局。同时小尺寸硅片加速出清,182mm、210mm大尺寸占比不断提升,预计公司将受益于硅片产能结构性紧缺。双良节能此次进军硅片环节采用1600炉型先进单晶炉投产,单炉产能约有25%的提升空间,叠加氩气回收系统,硅片生产降本增效持续进行。此外,5GW组件项目投产将再添增长性。 硅片长单落地,产能逐步释放静待花开截至2022年5月底,双良节能已与通威股份、天合光能、爱旭股份、阿特斯、东方日升等多家主流电池厂商签订硅片供应长单,合同含税总额达779.1亿元,对应年均销售收入可达229.8亿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双良节能采用跨越式布局,完美嵌入光伏产业链,硅片、组件扩产将为公司注入高成长性,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7.8/336.5/387.5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90.3%/79.2%/15.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22.7/30.9亿元, 对应增速分别为389.9%/49.5%/35.94%, 未来三年CAGR 为115.14% , 对应EPS 分别为0.93/1.10/1.90元,对应PE分别为19.4/13.0/9.5倍。给予22年估值28倍,对应目标价26.04元;目标PEG为0.08,对应目标价29.01元;结合两种估值方法,综合给予公司目标价27.53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政策发生较大变化、公司硅片产能释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硅料价格维持高位
三一重能 2022-07-05 41.35 56.78 104.02% 56.57 36.81%
56.57 36.81%
详细
公司是“三一系”上市公司,实控人梁稳根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达80.07%,是我国领先的风电机组制造商,具备2.XMW到6.XMW机组研发与生产能力,已实现陆上风机全功率覆盖;公司致力于全产业链布局,已拥有叶片等核心零部件的自研自产能力,并向下布局新能源电站,盈利能力行业领先。 展望未来,公司将加码海上风机的技术研发,把握海上风电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市场地位。 依托双馈式风机技术,产品性能卓越公司风机采用双馈式技术,相比直驱式技术,双馈式技术更成熟、发电效率更高且成本更低;产品力方面,公司在相同功率的机型中,搭配更大尺寸的叶片,叶轮直径明显长于行业同功率的风机产品。综合来看,公司的风机性能卓越,具有高可靠性、高发电量、低度电成本等核心优势。 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成本竞争优势凸显公司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具备叶片、发电机的自产能力,并向下游拓展新能源电站业务,已基本实现产业链一体化布局。盈利能力维度,2019-2021年公司毛利率维持在28%以上,显著高于行业头部风机厂商;公司凭借其领先的成本竞争优势,采用低价策略持续提升市场地位,2017-2021年,公司市占率由2.1%提升至5.7%,市占率排名提升至第8位。 布局海上风电,庞大蓝海待挖掘公司产品已实现陆上风电的全覆盖,拟通过IPO募集资金研发海上风机及相关技术;现阶段陆上风电市场开发逐步完善,竞争将愈发激烈,而海上风电市场尚属于蓝海市场,未来仍有更大发展空间,公司有望把握海上风电发展新机遇,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市场份额与业绩的双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0.0/182.2/210.8亿元,对应增速47.5%/21.4%/15.7%,未来三年CAGR为27.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6/27.1/30.6亿元,对应增速35.9%/25.3%13.0%,未来三年CAGR为24.4%,对应EPS为1.8/2.3/2.6元,对应PE为22.6/18.1/16.0。采用PE估值法,我们给予2023年23-27倍PE,目标股价52.9-62.2元。采用PEG估值法,我们给予2023年PEG目标值1.0-1.2,即PE24-32倍,对应目标股价56.1-67.3元。采用DCF估值法,我们计算得出公司目标股价52.2元。考虑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盈利能力等因素,我们给予2023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57.55元,较当前股价有38.4%的上升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IPO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中国天楹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7-05 5.39 8.10 65.98% 7.05 30.80%
7.27 34.88%
详细
投资要点:中国天楹以垃圾焚烧和环保设备为始,通过不断并购和买断海内外先进技术,构建自身研究院团队,实现城市环境综合服务全产业链布局。2021年公司入局储能赛道,获得全球重力储能龙头公司Energy Vault国内独家技术授权,如东项目正在实施,技术性能验证后,储能业务有望实现高增长,打开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环保主业稳定,轻资产化入局新能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环保设备与工程、城市环境服务三项主业稳定发展,2021年,公司出售海外资产Urbaser,资本结构明显改善,轻资产化后现金流充沛,陆续回购1.12亿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彰显公司发展信心。公司获得EV公司国内独家技术授权,入局新能源业务,形成环保+新能源双轮驱动。 固体重力储能有望填补低成本快装机储能技术空白:随着风光装机规模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国内储能装机量可达14.88GW,对应21-25年CAGR为50.12%。重力储能技术可行性高,转化效率在85%以上。 通过比对抽蓄、电化学储能等,重力储能成本介于抽蓄与电化学之间,装机速度1年以内,可以追赶风光速度助力双碳目标,同时具有安全、可拓展、长时储能、选址灵活等优点,极具应用价值。 抢占先机,环保+央企+政府多重助力重储绽放:EV在重力储能项目研发超5年,项目已经迭代2代,重力块运动控制技术壁垒较高,EV1CDU项目于瑞士已商用,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公司获独家技术许可,抢占国内先机,积极与如东政府、国网、电建、三峡等央企合作。 公司原有环保全产业链可直接保障重力块原材料来源,完美适配重力储能业务,打造环保+储能全新闭环生态与低碳链条。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公司形成环保+新能源双轮发展格局,我们预计22-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8.31/89.77/144.0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7/11.31/15.77亿元,EPS 分别为0.3/0.45/0.62元/ 股, 3年CAGR 为28.8% , 对应PE 分别为17.9x/12x/8.6x。综合相对估值法与DCF估值法,给予目标价8.1元,对应2023年PE为1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环保政策变动风险;国际业务风险。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7-05 331.90 -- -- 351.95 6.01%
351.84 6.01%
详细
事件:7月3日,比亚迪发布了6月产销快报。公司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3.5万辆和13.4万辆,本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64.8和64.1万辆,累计分别同比增长312.2%和314.9%。 纯电插混双线发力,纯电销量环比高增公司6月纯电乘用车销量6.95万辆,环比+30.4%,同比+247.4%,本年累计销量32.4万辆,累计同比+246.2%。插混乘用车6月销量6.4万辆,环比+5.6%,同比+219.5%,本年累计销量31.5万辆,累计同比+454.2%。我们认为,销量的持续高增体现出消费者对于公司技术及产品力的认可。 产能加速释放,产销率维持高位公司今年3-5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10.7万辆、10.7万辆和11.8万辆,公司3-4月份产量受限于产能基本维持不变;5月份产能瓶颈初步缓解,产量环比+9.9%;6月份产量环比+14.1%至13.5万辆,显示出公司新产能爬坡进展顺利。另外,公司今年4-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分别为98.7%、97.3%和99.5%,我们认为,产销率持续处于高位,显示出公司订单充足,随着未来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公司产销将进一步快速增长。 合肥基地整车成功下线,供应能力持续提升6月30日,比亚迪合肥基地生产的首辆整车正式下线。合肥基地建设推进顺利,从谈判到签约用时23天,签约到开工用时42天,从开工到整车下线用时10个月;根据项目环评报告,完全投产后可形成15万辆/年的产能。我们认为,公司具备较强的扩产能力,看好未来产能的不断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营收分别为3727.34/4990.64/ 6486.6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63/120.75/180.72亿元,EPS分别为2.53/4.15/6.21元/股,对应三年CAGR约81.05%,对应PE分别为130x/79x/53x。考虑到公司高速增长的业绩和良好竞争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新车型交付不及预期风险;2)行业竞争加剧风险;3)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4)扩产不及预期风险。
宏发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6-21 38.99 42.64 44.15% 43.87 12.52%
43.87 12.52%
详细
投资要点: 全球继电器龙头,一体化布局、全品类覆盖公司为全球继电器行业龙头,近40年发展实现继电器产品全品类覆盖,生产规模、经营效率、盈利能力显著领先于同行, 2021年公司继电器全球市占率超17%,且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对质量的不懈追求以及新品类的持续拓展是公司取胜的关键。 电动化、智能化驱动继电器行业长期可持续增长继电器是基础电子元件,其下游广泛,涵盖大部分用电场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刚需,由于性价比突出,技术替代风险低。未来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来自于下游智能化、电动化变革。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磁继电器市场规模将达到589.5亿元, 2020-2025年CAGR为8.5%。 成长期业务迎来丰收,成熟期业务稳中有增公司建立了多元化梯队式的产品线布局,其中,成长期业务(高压直流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经过多年布局,已进入丰收期,是公司未来5年主要增长极,我们测算3年CARG超25%;成熟期业务对应下游行业普遍增速放缓,公司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下积极布局差异化产品,预计未来稳中有增,我们测算3年CARG接近10%;而导入期业务经我们测算,对应百亿市场空间,是公司未来重要的储备市场。 公司核心竞争力突出,以继电器为起点迈向泛元件平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深度集成的生产制造能力,包括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使其在充分竞争的继电器行业构筑了足够的know-how壁垒,产品兼具质量和成本优势。结合公司多元化产品布局,我们认为公司有能力将继电器领域的know-how积累复刻至其他领域,最终成为泛电子元件平台型供应商。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考虑到疫情对公司冲击影响较小,且公司进一步强化了供应链管理机制,提升了整体效率,因此上调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2-23年营收分别为122.4/142.1亿元(原值为119.3/142.1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12.9/15.7亿元(原值为11.7/14.8亿元),同时增加24年盈利预测营收为163.9亿元,归母净利为18.7亿元, 营收及净利三年CAGR分别为17.8%/20.7%。 EPS分别为1.74/2.11/2.51元/股,对应PE分别为31/26/22倍。 给予2022年PE为35倍,对应目标价60.9元, 维持 “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景气度下滑;产能推进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1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