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陆嘉敏

信达证券

研究方向: 汽车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500522060001。曾就职于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达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士&车辆工程硕士,2018年金牛奖第1名、2020年新财富第2名团队核心成员。4年汽车行业研究经验,擅长自上而下挖掘投资机会。汽车产业链全覆盖,重点挖掘特斯拉产业链、智能汽车、自主品牌等领域机会。...>>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1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阳集团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3-31 38.29 49.41 76.53% 39.23 2.45%
52.16 36.22%
详细
消费者需求逐渐成为汽车智能化发展重要驱动力:由于技术成果更容易感知,可提升整车的科技属性及使用便利性,消费者近年对智能化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大量车企和零部件企业都将智能化作为重要的研发投入方向,其中智能座舱正进入快速普及阶段。目前中国市场座舱智能配置水平的新车渗透率约为53.3%,根据IHS的预测,2025年中国市场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预计可以超过75%,智能座舱市场持续发展。 智能座舱供应商以传统Tier1和外资电子企业为主,自主品牌有望加速成长:传统Tier1包括大陆集团、电装、博世、伟世通等,哈曼、阿尔派、歌乐等电子企业凭借出色的技术及配套合资客户占据了较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国内供应商逐渐由后装进入前装市场,配套车企以自主品牌为主,未来有望随着自主品牌的配置率增加及市占率提升而实现快速成长。 公司产品线不断拓展,布局全面,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产品线:公司智能座舱产品包括座舱域控制器、液晶仪表、抬头显示HUD、车载显示屏、流媒体后视镜、无线充电等,可提供沉浸式座舱体验;智能驾驶产品包括传感器、驾驶辅助系统;智能网联产品及服务包括T-BOX、FOTA等。我们认为公司产品的拓展将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撑。 HUD为智能座舱细分市场高成长赛道,我国企业快速实现国产替代,华阳第集团为国内企业市占率第1:2019-2021年国内新车HUD搭载量分别为28.51、58.01和116.72万台,总体渗透率分别为1.8%、2.9%和5.72%,提升较快。我们预计2025年HUD前装渗透率达20%,国内前装HUD市场为95.3亿元,到2025年行业CAGR为53.3%。在市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华阳集团HUD产品国内市场份额由2020年的2.39%快速增长到2021H1的14.44%,已成为HUD自主头部供应商,客户包括传统合资车企和自主品牌,有望加速实现国产替代。 公司客户范围不断拓展,公司有望高速发展:我们认为目前公司的客户质量在不断提升,已经进入一线自主品牌的供应链,未来有望继续开拓合资及外资客户。2021年以来,公司新获得了包括长安福特、PSA、北京现代、长城、长安、广汽、北汽、吉利、奇瑞、百度、蔚来、威马及金康赛力斯等客户的新项目订单。同时公司内部管理改善,我们认为公司生产制造及成本控制能力较强,是未来订单获取的有力保证。 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为43.57亿元、56.75亿元、71.9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83亿元、4.75亿元、5.89亿元。结合可比公司估值并考虑公司在手订单充裕等因素,给予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50倍PE估值,目标市值237.5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缺芯影响汽车产量,供给受限、新客户开拓不顺利、公司产品产生质量风险、短期股价波动风险、测算具有一定主观性、存货跌价风险、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3-31 225.94 -- -- 249.73 10.53%
357.19 58.0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161.42亿元,同比增长38.02%;归母净利润30.45亿元,同比下降28.08%。 点评:。营收增速较快,各业务板块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公司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2161.42亿元,同比增长38.02%;第四季度实现营收709.5亿元,同比增加37.57%,环比增加30.65%。分业务看,公司汽车相关业务全年实现营收1124.89亿元,占比52.04%,同比增加33.93%;电子相关业务实现营收864.54亿元,占比40.00%。同比增加43.99%;二次电池等业务实现营收164.71亿元,占比7.62%,同比增加36.27%。 公司各项业务营收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是:①汽车相关业务: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共同发展,DM-i超级混动、刀片电池和e平台3.0等技术共同发力,打造多款热销产品,销量节节攀升。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17.1%,年内增长近8%,销量领跑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并稳居全球前列。②电子相关业务:坚持多元化布局,不断导入新的业务领域。安卓大客户的业务份额持续提升,北美大客户的业务布局持续加强;智能家居、游戏硬件、无人机等产品出货量持续增长;电子雾化产品进展顺利;汽车智能系统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③二次电池等业务:2021年相关产品研发及产能拓展顺利,电池技术加速升级,推动业务增长。 多重因素扰动,盈利情况同比下滑。公司2021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0.45亿元,同比下降28.08%;第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比下降26.64%。全年毛利率为13.01%,同比下降6.36pct,净利率为1.84%,同比下降2.00pct;第四季度毛利率13.12%,同比下降3.47pct,环比下降0.21pct,净利率为0.95%,同比下降1.21pct,环比下降1.79pct。 我们认为公司盈利情况有所下滑的原因主要是:①计提减值损失:公司全年分别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8.57亿元和3.88亿元;其中21Q4分别计提了6.18亿元和2.82亿元;②受比亚迪电子影响:公司持股比亚迪电子65.76%的权益,比亚迪电子21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归属于比亚迪的净利润为15.19亿元,同比下降57.55%;据此推算比亚迪电子对公司21年归母净利润的影响为-20.6亿元。比亚迪电子21年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医疗产品需求同比下降,以及疫情反复和行业缺芯导致客户需求产生波动,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偏低。 ③原材料涨价:碳酸锂、铝等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公司盈利承压。 销量有望持续高速增长,车价上涨叠加规模效应有望改善盈利情况。公司目前销量情况向好,在手订单充裕。2022年1-2月累计销量达18.6万辆,同比增加194.50%。 随着海豚、宋proDMi等车型的销量爬坡,以及新车型陆续开始交付,公司的销量有望持续高速增长。我们预计2022年比亚迪的总销量将超150万台,公司有望通过产量的大幅增加摊薄成本,从而提升盈利能力。此外,公司已经分别在1月和3月对车型进行了两次提价,车价上涨有望传导公司面对成本端涨价的压力,改善盈利情况。 2022年车型规划亮眼,产能提升及出海战略为销量目标助力。①车型规划方面:将王朝、海洋、腾势、高端品牌这四个板块并列,从而覆盖6-100万元级汽车市场。海洋网:海洋系列2022年计划上市海豹、海鸥及海狮三款车型,军舰系列将与DM-i超级混动技术进行结合。王朝网:汉DM-i开启预售。在中高端汽车领域,腾势品牌将于2022年起推出3款新车型;除此之外,公司将推出全新高端新能源品牌,再战高端市场。②产能提升方面:公司从2021年起,规划新建或扩建八座工厂;到2022年实际可利用产能将达190万台。③海外布局方面:于2021年6月将唐EV车型出海挪威;于2022年2月正式上市的元PLUS车型,作为公司出海战略中的首款全球车型,已正式进入澳洲市场。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在汽车智能电动转型背景下的长期发展。我们认为公司2022年销量有望持续高速增长,车价上涨叠加规模效应有望改善盈利情况,技术升级驱动产品周期,公司2022年有望量利齐升。我们将公司2022-2023的归母净利润由96.6、146.5亿元上调至101.5、158.2亿元,对应PE分别为66、4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恢复不及预期、新车型推广及销售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爱柯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3-21 13.12 -- -- 13.14 0.15%
16.74 27.5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23.7%;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下降27.2%;扣非净利润2.3亿元,同比下降34.9%。 点评: 21年公司营收增速好于行业,利润因原材料上涨等因素扰动同比下滑。(1)全年公司实现营收32.1亿元,同比增长23.75%。据Canalys数据,受新冠疫情和芯片短缺的影响,2021年全球汽车市场总销售量仅增长4%。公司营收增速好于行业,主要得益于公司明确“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的产品定位,汽车用通用中小件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以及新能源汽车产品快速增长。(2)全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49亿元,同比下降28.86%;实现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下降27.24%;销售毛利率26.32%,同比下降4.02pct,;销量净利率10.07%,同比下降6.28pct。盈利能力承压主要系因2021年汽车行业芯片供应短缺、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国际海运费持续大幅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21Q4收入端加速回暖,利润率短期承压。Q4公司实现营收8.5亿元,同比增加0.8%,环比增加9.5%;Q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31亿,同比下降82.07%,环比下降61.73%;销售毛利率23.28%,同比下降2.59pct,环比下降1.52pct。 战略转型升级,把握汽车行业智能电动变革机会。(1)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宁德时代、蔚来、零跑、理想等优质客户。2021年全年,公司获得的新能源汽车项目、热管理系统项目、智能驾驶视觉系统项目寿命期内预计新增销售收入占比约为70%。(2)公司立足在中小件产品竞争优势基础上,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核心零部件及结构件等新能源汽车产品比重。根据公司规划,至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品占比超过30%,2030年达到70%。(3)公司新工厂今年计划导入3500T、6100T/8400T等大型压铸机,布局一体化压铸赛道,顺应行业发展趋势。 全球渗透加速,中长期业绩有望拐点向上。在全球疫情和芯片供应短缺背景下,车企经营压力骤增,降本或成为未来几年的主基调,公司有望凭借突出的性价比加速全球渗透。公司产品的性价比主要源于:(1)优秀的管理能力&效率:公司深度运用ERP和MES等管理系统,同时生产&供应多种产品。(2)优秀的产品质量&品质,深度绑定全球巨头:公司的业务均衡覆盖美洲、欧洲以及亚洲的汽车工业发达地区,主要客户为法雷奥、博世、麦格纳等全球知名的大型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有望熨平波动周期。公司ROE已由16年的26%降至21年的7%;随着海外疫情逐步缓解、原材料价格企稳、行业复苏叠加产能释放及新订单落地,中长期看公司ROE有望实现拐点向上。 投资建议:在汽车行业智能电动变革的大趋势下,公司有望凭借超强客户粘性和精准产品切入,实现深度布局和战略转型;在全球车企降本需求增加的大背景下,公司的全球渗透和替代有望加速。考虑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对公司毛利率产生负面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2-23年归母净利润从此前的6.3、7.3亿元下调到3.8、5.2亿元,对应PE分别为30、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等持续上涨、公司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3-08 226.89 -- -- 251.00 10.63%
320.47 41.24%
详细
事件:2022年3月3日,比亚迪发布2022年2月产销数据。2月产量91406辆,同比+324%,环比-2.9%;销量91078辆,同比+335.2%,环比-4.6%。 点评: 多重因素扰动,公司2月产销量延续高水平。受到春节假期及消费者倾向于春节前买车的消费观念影响,2月通常为销售淡季;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 年基础上退坡30%;伴随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的现状,新能源汽车企业成本增加,公司于2月1日起对旗下新能源车型官方指导价上调1000-7000元。不利的市场背景下,公司2月日均销量为3253辆,相较于1月日均销量3078辆,日均销量环比+5.67%,仍保持较高水平;2月总产量91406辆,总销量91078辆,产销数量接近,基本处于满产满销状态。 从细分来看,2月公司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为88326,同比+667.9%/环比-3.5%;销量为87473辆,同比+764.1%/环比-5.9%。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44300辆,同比+1836.2%/环比-4.81%,其中秦、唐系列销量贡献较大;纯电车型销量43173辆,同比+451%/环比-6.93%,其中,宋系列纯电动车型需求强劲,约2万辆。商用车销量810辆,同比+ 249.1%/环比+234.7%。燃油车方面,公司2月销量2795辆,同比-73.6%/环比+24%。2022年2月公司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4.615GWh,同比+240.8%/环比-3.25%。 2022年车型规划亮眼,产能提升及出海战略为销量目标助力。2022年,公司将目标定为“服务300万新能源汽车用户”,2022年目标约150万,目前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共计18.15万辆,已完成全年目标的13.85%。 (1)车型规划方面:将王朝、海洋、腾势、高端品牌这四个板块并列,从而覆盖6-100万元级汽车市场。海洋网包含海洋生物系列和军舰系列:海洋生物系列,公司2022年计划上市海豹、海鸥及海狮三款车型,其中海豹为B级SUV,对标特斯拉Model Y车型;军舰系列将与DM-i超级混动技术进行结合,通过“快、省、静、顺、绿”的颠覆性优势,在新能源和燃油车市场全面发力。王朝网方面,汉DM-i上市在即,公司已发布最新预告图,确认采用19 英寸五辐式高性能轮毂,动力上将会搭载骁云全新1.5T发动机+EHS145混动系统的组合。在中高端汽车领域,公司依托腾势品牌,将于2022年起推出3款新车型,包含MPV和SUV车型;除此之外,公司将推出全新高端新能源品牌,再战高端市场。 (2)产能提升方面:公司从去年起规划新建或扩建8座工厂。到2022年,实际可利用产能将达190万台。 (3)海外布局方面:于2021年6月将唐EV车型出海挪威;于2022年2月正式上市的元PLUS车型,作为公司出海战略中的首款全球车型,已正式进入澳洲市场,起售价高达44990澳元,证明公司致力于开拓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新格局。 投资建议:2022年比亚迪有望借助混合动力领域的领先布局和纯电动车领域的蓝海效应维持高增长态势,其性能高、成本低的混动技术与多车系的车型为满足不同类型的客户持续赋能。技术升级驱动产品周期,公司2022年有望量利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0亿元、96.6亿元和146.5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189 倍、70 倍和4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车辆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退坡、新车型推广不及预期。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1-11 245.00 456.86 117.42% 268.96 9.78%
268.96 9.78%
详细
赛道坡长雪厚,公司一马当先。 新能源汽车处于高速发展期,行业成长空间充分打开。 据我们测算, 2020-2030年, 中美欧三大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年复合增速分别可达 22.5%/36.7/19.7%。而市场则进入产品时代,特征是产品为王,产业的高速发展来自于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的供给驱动和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需求拉动的同频共振。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深耕多年, 目前已构建起传统燃油、混合动力、纯电动车全擎全动力产品体系。 参照我们对智能电动汽车终极胜利者所需要具备的典型特征的判断,我们认为比亚迪具备成长为“伟大公司”的潜力和成为终局胜利者的条件。 丰富产品矩阵,发力智能电动。 在技术路线方面,公司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双轮驱动,纯电动推出 e3.0平台,混合动力推出 DM-i 和 DM-p 两套系统,技术领先,产品力强;在品牌网络方面,公司海洋网络和王朝网络齐头并进,车型周期向上,市占率稳步提升;在市场定位方面,公司深耕 20万元以下大众市场,通过热销车型汉实现对 20万以上的中高端市场的拓展,并将推出 50万以上的高端品牌,进一步打开价格天花板;在智能化方面,公司一方面自研智能驾驶产品 DiPilot 和智能座舱产品 DiLink,另一方面与百度、阿里、科大讯飞等互联网企业合作,与 Momenta 联合成立智能驾驶公司, 战略规划明确。 深度布局产业,深化对外合作。 公司深度布局、垂直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上游原材料到中游零部件再到下游整车,形成完整闭环,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成立弗迪电池、弗迪动力、弗迪视觉、弗迪科技、弗迪模具(弗迪精工) 五家弗迪系子公司,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的外供业务,拓宽成长空间;与佛吉亚、华为、丰田、一汽、地平线、 Momenta等外部公司强强联手,全面拓展深化在智能电动方面的合作,持续提升公司产业竞争力; 半导体业务分拆上市在即,估值破百亿,立足比亚迪汽车,拓展外供业务, 有望在智能电动汽车快速渗透和车规级芯片国产替代的双重共振下迎来高速发展。 投资建议: 公司深度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技术先进、品牌完善、产品丰富,伴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 其销量将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得益于5G 的发展以及北美大客户的开拓,公司的手机业务将保持稳健发展;公司二次充电电池业务,受益于消费电子的复苏,此外刀片电池的外供,将形成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我们预计 2021年-2023年,比亚迪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1945/ 3269/ 4296亿元,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6.0/ 96.6/ 146.5亿元,对应 EPS 为 1.26/ 3.38/ 5.12元/股。采用分部估值,以 2022年分部营收为基础, 对应市值 13376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022年目标价 459元。 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风险、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测算有一定主观性存在偏差风险、 跨市场选取可比公司风险
道通科技 2021-12-28 82.83 113.68 353.81% 81.78 -1.27%
81.78 -1.27%
详细
事件: 1、 公司公告子公司道通合创新能源有限公司创业合伙人计划 2、 公司公告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点评: 新能源子公司员工增资持股 18.5%,彰显新能源业务发展信心道通合创新能源是公司全资子公司,是公司新能源相关业务主体,承载新能源基础设施、储能、新能源运维平台相关业务。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拟通过设立员工持股平台,对道通合创新能源增资 2375.86万元,并取得其18.5%股权,增资后上市公司持有道通合创新能源 81.5%股权。此次创业合伙人计划员工范围包括道通新能源核心员工,以及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核心员工。 在激励生效日满 3年,上市公司有权决定是否整体回购,整体回购依据业绩承诺规定执行。 我们认为,新能源产品有望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目前相关产品正处于研发和销售关键时期,此计划有助于公司绑定新能源核心员工,保证团队稳定性和积极性, 增资持股也彰显员工对新能源业务发展信心。 发布高标准股权激励计划, 绑定核心员工利益公司发布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对 216名核心员工授予 620万股限制性股票, 占当前总股本 1.38%,其中首次授予 596.3万股,预留 23.7万股,授予价格 52元/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分三期归属,归属比例分别为 30%/30%/40%。此次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目标分为 A/B+两档,以 2021年为基础, A 档 2022-2024年营收或毛利增长不低于 50%/125%/238%, B+档为 30%/69%/120%,对应公司层面归属比例分别为 100%、 50%。公司预计总摊销费用约 12656万元, 2022-2024年分别 7167/3681/1808万元。 我们认为,公司自 2020年 2月上市以来,连续两年推出股权激励,绑定核心员工利益。此次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高,且与 2020年股权激励考核目标具有一致性,彰显公司对于未来发展的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 公司传统燃油车相关业务将维持高增长,新能源产品将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极,充电桩有望成为公司面向新能源时代的标杆产品。 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 5.10/7.55/10.61亿元, 2022年公司目标市值 513亿元,目标价 11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电动汽车保有量提升速度不及预期;公司新能源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系统性风险
湘油泵 机械行业 2021-12-27 28.50 34.56 108.19% 29.27 2.70%
29.27 2.70%
详细
业绩成长成绩可观,产品结构优化趋势明显 近三年来公司的业绩保持持续增长。2020年营收14.09亿,同比增长40.67%,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12.69亿,同比增长32.24%,公司业绩成绩可观。2016年-2020年间,公司营收稳定增长的同时,柴油机机油泵与汽油机机油泵的占比从2016年的82.76%逐步下降到2020年的60.40%。电机、输油泵等其他业务的营收占比逐渐增加,系公司向新能源等其他业务积极布局的结果。2018年-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净利率为10.73%、9.29%、11.97%与10.11%,较为稳定。 国内发动机润滑冷却泵龙头,与多家国内外厂商合作关系稳固 公司是国内发动机润滑冷却泵类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行业内最早实现与主机厂同步设计开发的企业,具有40多年的行业积累经验,在技术开发、质量管理、客户认可度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公司已经和多家国内外主要厂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国际客户包括美国康明斯、美国卡特彼勒等十多家著名主机厂;国内客户包括玉柴、潍柴等六十多家主机厂。我们认为公司在该领域的龙头地位将持续保持,主要原因有三个:1)汽车零部件行业因为准入周期较长、准入标准较严格所以有较高的客户的准入门槛、2)公司掌握一系列发动机泵类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3)公司拥有较强的质量管理和供应链管理能力。 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成长期,新兴业务将被持续拉动 2021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快速渗透期,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判断“202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达30%,在限排政策的超一线城市更可达60%。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渗透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放量对公司产品的拉动方向主要有三个:1)公司所生产的电子水泵广泛服务于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的三电系统,为其提供流量持续可调的冷却液持续可靠供应。2)激光雷达在新能源汽车上的规模应用趋势,有望拉动公司电机产品的销量。3)与公司同受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易力达为国内车用EPS龙头,公司有望对其实现批量EPS 电机的供货。在具体产品领域,公司已根据不同的下游需求开发出了丰富的电子泵类产品线,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将拉动公司电子泵类业务快速增长。目前,公司电子泵类产品已拥有丰田汽车(新能源)、美国康明斯、美国佩卡、日本爱信、日本日产、株洲中车(新能源)、上汽变速器、西安双特等国内外知名的客户。 投资建议:看好公司受益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7/2.5/3.27亿元,目标价46.5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电动车的渗透率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下游客户渗透不及预期、技术迭代风险
道通科技 2021-12-14 76.98 113.68 353.81% 86.22 12.00%
86.22 12.00%
详细
1、 布局新能源,开启第二成长曲线2021年 9月, 公司正式发布新能源产品, 产品包括智能诊断仪、充放电机、高压测试仪、内阻测试仪、均衡仪、充电桩等,覆盖故障诊断和检测、电池维修、充电等电动车维修全流程。 我们认为, 在公司传统燃油车相关业务维持高增同时,新能源产品将开启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2、 新能源产品如何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极?汽车电动化是大势所趋, IEA 预测 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25亿辆,年销量超过 2200万辆,保有量是 2020年 1023万辆的 10倍以上,其中中国、欧洲将电动化率将大幅提升。 电动汽车保有量增加将带动汽车维保市场增长,而电动汽车以“三电”(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 为核心, 维修设备要求高,更需要专用工具。 我们认为, 在传统维修店电动化转型过程中, 一家店需要同时维修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两套工具并行, 电动汽车后市场将为公司提供显著增量。 3、 充电桩将成为公司面向新能源时代的标杆产品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基础设施, 成长潜力大, IEA 预计 2030年全球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超过 1600万台(2020年仅 130.8万台),我们预计 2030年全球私人充电桩保有量超过 9500万台。 公司充电桩产品涵盖交流桩、 壁挂直流桩、直流快充桩、直流超充桩,提供充电管理软件及充电管理 APP, 场景覆盖家用充电、工作产生、商用场所、加油站、车队充电、充电网络运营商等。 车桩兼容技术、安全充电技术、智慧电池检测技术、智慧电池检测技术构建公司充电桩核心优势,对比 ABB 产品,公司充电桩峰值效率、人机交互略优, 以电池检测为代表的软件功能是道通产品亮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传统燃油车相关业务将维持高增长,新能源产品将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极。考虑到电动汽车保有量提升是长期过程,公司新能源产品短期放量具有不确定性,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 22.10/29.73/39.7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10/7.55/10.61亿元, 2022年公司目标市值 513亿元,目标价 11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电动汽车保有量提升速度不及预期;全球充电桩部署速度不及预期;电动车诊断维修工具市场空间不及预期;公司新能源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湘油泵 机械行业 2021-12-01 32.25 34.56 108.19% 31.90 -1.09%
31.90 -1.09%
详细
业绩成长成绩可观,产品结构优化趋势明显近三年来公司的业绩保持持续增长。 2020年营收 14.09亿,同比增长40.67%, 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 12.69亿,同比增长 32.24%,公司业绩成绩可观。 2016年-2020年间,公司营收稳定增长的同时,柴油机机油泵与汽油机机油泵的占比从 2016年的 82.76%逐步下降到 2020年的 60.40%。电机、输油泵等其他业务的营收占比逐渐增加,系公司向新能源等其他业务积极布局的结果。 2018年-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净利率为 10.73%、 9.29%、11.97%与 10.11%,较为稳定。 国内发动机润滑冷却泵龙头,与多家国内外厂商合作关系稳固公司是国内发动机润滑冷却泵类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行业内最早实现与主机厂同步设计开发的企业,具有 40多年的行业积累经验,在技术开发、质量管理、客户认可度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公司已经和多家国内外主要厂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国际客户包括美国康明斯、美国卡特彼勒等十多家著名主机厂; 国内客户包括玉柴、潍柴等六十多家主机厂。我们认为公司在该领域的龙头地位将持续保持,主要原因有三个: 1)汽车零部件行业因为准入周期较长、准入标准较严格所以有较高的客户的准入门槛、 2)公司掌握一系列发动机泵类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 3)公司拥有较强的质量管理和供应链管理能力。 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成长期,新兴业务将被持续拉动2021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快速渗透期,小鹏汽车 CEO 何小鹏判断“202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达 30%,在限排政策的超一线城市更可达 60%。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渗透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放量对公司产品的拉动方向主要有三个: 1)公司所生产的电子水泵广泛服务于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的三电系统,为其提供流量持续可调的冷却液持续可靠供应。 2)激光雷达在新能源汽车上的规模应用趋势,有望拉动公司电机产品的销量。 3)公司的实际控股公司易力达为国内车用 EPS 龙头,公司有望对其实现批量 EPS 电机的供货。 在具体产品领域,公司已根据不同的下游需求开发出了丰富的电子泵类产品线,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将拉动公司电子泵类业务快速增长。目前,公司电子泵类产品已拥有丰田汽车(新能源)、美国康明斯、美国佩卡、日本爱信、日本日产、株洲中车(新能源)、 上汽变速器、西安双特等国内外知名的客户。 投资建议: 看好公司受益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 1.7/2.5/3.27亿元, 目标价 46.58元,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 国内电动车的渗透率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 下游客户渗透不及预期、技术迭代风险
北汽蓝谷 机械行业 2021-11-23 11.96 18.20 158.16% 13.12 9.70%
13.12 9.70%
详细
北汽蓝谷--新能源汽车产业开拓者。公司是国内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长为国内少数掌握纯电动汽车三电核心技术、集成匹配控制技术,同时兼具资产规模大、产业链完整、产品线丰富、产品市场应用广的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之一。公司旗下包括北汽新能源、蓝谷麦格纳等多家控股子公司,在售车型主要有BEIJING和ARCFOX极狐两大系列。 制造能力全方位升级,产品布局由低到高,携手麦格纳等优秀伙伴,发力中高端智能电动车。公司于2018年推出高性价比新能源汽车EC系列,售价在10万元以内;2019年陆续发布EU、EX系列,将价格带提升至10-20万区间;与麦格纳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制造和研发基地,并与SK、西门子等多家外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从电池、内置电机到整车制造全方位升级。2020年起公司发布高端车型极狐阿尔法系列,售价区间进一步提升至25-43万,逐步实现从高性价比车型向中高端智能汽车的转型覆盖。 华为inside赋能,极狐HI有望成为新一代智能电动车性能标杆。华为经过多年累积,凭借其ICT及智能化方面的技术优势,进军智能汽车领域,定位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公司与华为合作开发的极狐HI(HUAWEI INSIDE)版车型中,公司负责车型定义、平台开发、量产制造等环节;华为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具体包括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和5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智能化部件。极狐阿尔法S HI版将成为全球首款搭载鸿蒙OS的量产车型,“三电”及“三智”系统均拥有快速迭代和匹配能力。北汽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先行者,华为则是全球高端科技的领先者,两者合作的“ARCFOX”和“HI”联合品牌有望成为新一代电动车领域自动驾驶标杆。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开拓者之一,近年来在“三电系统”、汽车智能化等领域与众多优势企业合作,造车实力不断增强。公司与华为合作推出的高端智能化车型极狐阿尔法S HI版,将于2021年底交付,有望开启汽车智能电动新时代。我们预计公司21-23年收入分别为73.9亿元,195.6亿元、650.0亿元。由于公司研发投入较大,同时处在销量的爬坡期,相关支出费用较多,预计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7亿元、-21.2亿元和0.9亿元。我们选取自主品牌车企比亚迪、长城汽车,以及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以及特斯拉作为可比公司,考虑到公司新车型及产能爬坡周期,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1.2倍的PS目标,对应目标价18.2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销量增长不及预期、新车型推广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测算存在一定主观假设;不同市场估值差异偏差风险、公司未来2年可能持续亏损风险。
中鼎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1-11-04 16.38 -- -- 25.01 52.69%
26.29 60.50%
详细
事件: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 93.4亿,同比增长 19.7%;归母净利润 8.2亿元,同比增长 171.2%。 点评: 海外资产整合进展顺利,业绩拐点向上。 公司持续加强海外企业整合、 提升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 前三季度完成了对欧洲孙公司 Green Motion 股权整合出售工作,在二季度确认投资收益 9658.1万元;同时伴随海外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及行业复苏,公司 1-9月份海外生产经营稳定,订单及产能持续饱和。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 93.4亿,同比增长 19.7%; 毛利率24.4%,同比增长 2.0PCT; 归母净利润 8.2亿元,同比增长 171.2%。 Q3受缺芯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收入及利润有所下降。 21Q3公司营收29.6亿元,同比下降 3.2%、环比下降 7.2%;毛利率 23.8%,同比增长 0.4PCT、环比下降 0.4PCT;三项费用率(含研发费用)合计 15.9%,同比下降 0.2PCT、环比增长 1.5PCT;最终实现归母净利润 2.3亿元,同比增长 25.9%、环比下降 35.8%。 智能底盘业务以空气悬架为核心,新能源业务持续增长。 公司作为国内智能底盘系统龙头企业,坚持智能底盘业务尤其是空气悬挂业务为核心的发展战略。随着年初工业业务剥离, AMK 轻装上阵,国产化落地取得突破,国内电机产线及空气供给单元组装线也已落地完成。截至 21H1, AMK 国内落地子公司安美科国内新增业务订单总量约为 11.09亿元,已取得蔚来、东风岚图等订单,未来有望拿到更多项目定点。 此外, 底盘轻量化系统总成产品业务也在不断推进,已经取得奔驰、长安、广汽、比亚迪等多个传统主机厂订单。 公司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智能底盘系统为核心,同时在热管理管路、电池包电机密封等多个新能源板块处于领先水平,21H1新能源领域业务已经达到 6.51亿销售额,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投资建议: 鉴于公司海外整合进展顺利,同时智能底盘业务新产品新客户加速落地, 我们将公司 2021年-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由为 8.0、 10.1亿元上调至 10.4、 12.0亿元, 对应 PE 为 20、 18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芯片短缺加剧、 全球车市复苏不及预期、 海外资产整合不及预期,空气悬架国产化不及预期等。
春风动力 机械行业 2021-11-02 162.89 -- -- 193.58 18.84%
193.58 18.84%
详细
事件1: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1)):收入端:21Q3,公司实现营收20.81亿,yoy+53%;21Q1~Q3,公司实现营收56.88亿,yoy+81%。2)利润端:21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9892万,yoy-19%;扣非归母净利8842万,yoy-14%。21Q1~Q3,归母净利3.2亿,yoy+7.9%;扣非归母净利2.96亿,yoy+9.6%。3)费用端:21Q3,公司销售毛利率22.10%,环比-0.38pct,主要系出口运费抬升、加征关税、两轮车大排量放量趋缓等影响;销售净利率4.90%,环比-1.03pct,主要系毛利率(环比-0.38pct)、信用减值损失(环比-0.23亿)、营业外收入(环比-0.2亿)等影响所致。21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11%/3.36%/5.14%/-0.62%,分别环比-0.41pct/0.19pct/+1.18pct/-1.5pct。4)现金流:21Q1~Q3,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2.68亿;投资活动现金流2.51亿;筹资活动现金流17.59亿。 事件2:公司发布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主要面向普通员工。本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股票期权数量为253.20万份,约占股本总额1.50亿股的1.69%,涉及激励对象共756人,激励对象占公司员工总人数1912人的39.54%,行权价格为121.09元/股。2021~2023年营收考核目标为:2021年营收≥70.15亿,2021与2022年累计营收≥152.93亿,2021至2023年累计营收≥250.61亿。 事件3:公司发布2022年-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员工持股平台更偏向于高层管理者。员工持股计划的持有人为在公司或子公司任职的对公司整体业绩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子公司总经理、部门总经理、总经理助理等。2021~2023年营收考核目标为:2021年营收≥70.15亿,2021与2022年累计营收≥152.93亿,2021至2023年累计营收≥250.61亿。 渠道扩群:公司持续“产品转换+群体扩圈”,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1)产品转化:公司开启EMT挑战赛、骑行学院,参加摩托车展等活动,在微信公众号、哈罗摩托等渠道持续投入,形成老客户的深度绑定与产品迭代转化。2)群体扩圈:通过小红书、快手等持续渗透,持续扩大受众群体。 产品+品牌:两轮新品持续推出,四轮有望延续景气度1)两轮车:公司700CL-XSPORT和800MT产品力潜质较强,有望逐步释放业绩。2)四轮车: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随着四轮车新品的推出及海外渠道、品牌建设,公司四轮车有望持续贡献业绩。 盈利预测:公司具备扎实的基本面。疾风知劲草,坚定看好春风动力在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4.7/7.5/10.7亿,(前值为4.9/7.5/10.6亿,原因主要系考虑到公司两轮车淡季),对应PE分别为50.9/32.2/22.5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毛利率整体较低;主要产品受下游应用领域行业政策变化等
富临精工 机械行业 2021-10-28 52.35 -- -- 57.20 9.26%
57.20 9.26%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21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0亿,同比增长40.3%;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下滑5.8%。 点评:新老业务齐放量,收入端继续保持高增长。21Q3公司收入6.3亿元,同比+32.9%、环比+17.0%。受益于江西升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逐步恢复、智能电控部分产品实现量产及传统零部件业务稳定增长,2021年以来公司单季度收入同比与环比均保持高增长。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产品结构变化(锂电正极材料占比快速提升,但其仍处于爬坡期,分摊固定成本较高,导致毛利率较低),21Q3公司毛利率仅25.9%,同比-10.2PCT;受此影响,21Q3净利率12.1%,同比-10.6PCT,最终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27.6%。 绑定宁德时代,锂电正极材料业务加速反转。2021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强劲,21H1公司锂电正极材料业务已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同比+946.8%。目前公司江西工厂正持续批量供应宁德时代,并新增批量客户比亚迪、力神等;射洪基地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预计于年内批量供应;年产2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计划于2021年下半年建设,一期6万吨预计于2022年年底前实现投产,另有19万吨产能将适时建设。新客户拓展及新产能扩张将助力公司锂电正极材料业务加速反转向上。 布局智能电控新产品,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基于目前汽车领域日趋明显的智能化与电动化大趋势,公司积极推动业务从传统的精密加工向智能电控及机电一体化方向升级,主要产品由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领域的应用向汽车智能热管理、汽车动力传动等领域应用转型,电子水泵、车载减速器、变速箱电磁阀等产品已实现量产销售。依靠技术和产品优势,公司智能电控配套领域已与华为、联合电子、蜂巢传动、长城汽车等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投资建议:公司新老业务共发力,传统汽零业务稳健增长,锂电正极材料业务加速放量,智能电控产业逐步投产,带动中长期业绩拐点向上。受短期毛利率下滑影响,我们将公司21-22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由4.3亿、5.8亿元调整至4.0亿、6.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0倍、65倍,将公司评级调整至“增持”。 风险提示:锂电正极材料业务增长不及预期;电动智能领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汽车行业复苏不及预期。
道通科技 2021-10-27 65.88 -- -- 77.95 18.32%
86.22 30.87%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2021年三季报:2021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6.35亿元,同比增长52.29%;实现归母净利润3.42亿元,同比增长7.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长5.80%。 点评:1、业绩符合预期,收入仍在高增长通道公司Q3单季营收5.89亿元,同比增长23.06%;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下降30.64%;扣非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19.19%。公司Q3单季营收增速相较于Q2有所下降,我们认为主要受2020Q3高基数影响,公司2021Q3营收相比2019Q3增长约91.9%,2021H1营收相比2019H1增长约96.2%,公司收入仍处于高增长通道。 2、研发投入加大,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利润表现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3.39亿元,同比增长89.63%,研发费用率20.76%,同比提高4.08pct。公司加大在新能源产品、ADAS系统、云服务和智能维修信息等新产品和新技术投入。2021年9月,公司发布新能源产品线,开启新成长曲线。2020年9月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预计2021年费用摊销1.29亿元,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公司三季度利润表现。 3、北美、欧洲市场收入增速较快2021前三季度公司北美市场营收8.09亿元,同比增长64.12%,主要系软件云服务和ADAS产品实现高速增长;欧洲市场实现营收2.21亿元,同比增长64.10%,主要系综合诊断产品高速增长。2020年公司推出第三代Ultra系列智能诊断产品,市场反馈良好,2021年产品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带动公司海外市场高增。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人民币升值、股权激励费用等因素影响,我们下调此前盈利预测,将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由6.19/8.65/11.93亿元调整至5.10/7.55/10.61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60.74/41.01/29.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国内外疫情加剧的风险;系统性风险。
双环传动 机械行业 2021-08-13 22.14 -- -- 26.86 21.32%
29.66 33.97%
详细
事件: 公司2021H1实现营业收入26.19亿元,同比+79.40%;归母净利润为1.28亿元,同比+10809.39%;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05亿元,同比+534.02%;其中,2021Q2实现营业收入14.45亿元,同比+63.89%,归母净利润为0.75亿元,同比+233.18%,公司整体业绩符合预期,我们预计下半年将维持高增。 公司营收逆势增长,新能源车纯电市占率持续攀升至65%。21H1年公司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电动工具/摩托车齿轮/机器人减速器及其他/钢材销售分别实现收入10.43/4.49/3.67/0.88/0.70/1.70/4.31亿元,分别同比+90.74%、+48.91%、+57.70%、+54.51%、+138.95%、+144.29%及+93.71%。齿轮业务合计营收20.18亿元,收入占比77.05%,其中乘用车齿轮业务增长显著,我们认为一方面来自于采埃孚8HP等国产化独供明星项目的逐步批量供应,另一方面受益于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增长所带来的饱满订单需求。另外新能源车业务中,我们测算,剔除A00级别纯电车型后对应公司2021H1市占率高达64.55%左右,对比去年约49.66%的市占率提升了14.89pct,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夯实。 利润水平逐季度提升显著,公司现已进入盈利修复快车道。21年H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7.56%,同比+2.58pct,剔除会计政策影响,调整后实际毛利率为19.02%,其中Q2单季度毛利率为16.74%,调整后为19.38%,同比+0.21pct,环比+0.82pct。公司21年H1净利率为5.50%,同比+4.67pct,Q2净利率为5.76%,同比+2.29pct,环比+0.56pct。在上半年原材料涨价以及缺芯的背景下,公司受益于在手订单逐步落地以及内部管理提效,经营业绩逆势提升,现已进入盈利修复快车道。同时,从资产负债表的预付款项以及在建工程来看,整体预判公司订单需求较为旺盛,同时公司正在对应进行积极扩产以保证产能供应。 重视公司内在成长属性,双环具备全球化竞争优势。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大趋势下,传统车企以及新势力造车企业逐步将零部件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齿轮制造商以实现有效分工。同时,随着传统燃油车的产品升级以及新能源车所带来的技术变革,对齿轮传动件的精密度、强度、噪音处理等各维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环作为龙头企业市占率有望显著提升。目前公司已实现众多国内外优质客户的覆盖,进入到了各细分领域中头部企业的供应链体系。长期空间来看,我们预计2025年公司总收入可达到98.7亿元,对应净利润8.9亿元,对应总市值空间可达约420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上调公司21-23年营收为52.6/63.2/72.4(21/22/23年前值为47.1/57.9/66.6亿元),净利润为2.7/4.6/5.6(21/22/23年前值为2.4/4.4/5.5亿元),对应PE65/38/3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订单不及预期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1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