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20日
短线
29.17%
(第176名)
60日
中线
16.67%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福斯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23-11-01 25.73 -- -- 27.58 7.19%
27.58 7.19%
详细
公司 23Q3实现归母净利润 5.5亿元, 同比提升 15%。 23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6.5亿元, 同比提升 23%; 实现归母净利润 14.3亿元, 同比下滑 7%;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3.4亿元, 同比持平。 23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3亿元, 同比提升 33%, 环比提升 6%; 实现归母净利润 5.5亿元, 同比提升 15%, 环比提升 5%;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5.2亿元, 同比提升 17%, 环比提升 8%。 胶膜销售大幅增长, 产能快速扩张维持龙头地位。 我们测算, 23Q1-Q3公司胶膜出货量 16.0亿平, 同比提升 77%; 对应 23Q3出货量 6.28亿平, 环比提升 24%; 单平净利 0.87元, 环比下滑 0.16元, 盈利下降主要系因 23Q2需求偏淡, 胶膜价格下行, 7月盈利达到 23Q2-Q3低点。 公司福州、 嘉兴、 泰国、越南等地扩产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3年底光伏胶膜产能有望达到25亿平,2024年底有望超过 30亿平。 凭借可靠的原材料供应链管控能力、 稳定高效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客户需求保障能力, 公司综合竞争优势显著。 2023年 N 型电池组件产能快速提升, 公司不断与下游客户进行封装方案的研发与迭代,持续构建技术壁垒, 针对 N 型电池开发的特种 POE 胶膜和针对 HJT 电池组件开发的承载膜陆续推进量产。 背板销售稳定增长, 未来有望受益分布式需求高增。 我们测算, 23Q1-Q3公司背板出货量 1.2亿平, 同比提升 38%; 对应 23Q3出货量 0.37亿平, 环比下滑 21%。 随着近年来终端市场对光伏背板产品性价比的重视程度提升, 公司凭借成熟的CPC背板研发生产体系,产品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快速提升,已经成为光伏背板产品的头部企业。 公司嘉兴基地年产 1.1亿平光伏背板项目已初步投产, 并拟投建越南 0.3亿平背板项目满足海外组件客户需求。 未来公司有望受益分布式需求高增, 实现背板产品跨越式成长。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 原材料价格波动; 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 考虑公司光伏胶膜业务在当前竞争格局下的定价策略, 下调2023-2025年盈利预测, 预计 2023-2025年收入 230.1/290.8/347.7亿元(2023-2025年原预测为247.9/325.5/413.2亿元),同比增速22%/26%/20%,归母净利润 21.3/27.0/31.0亿元(2023-2025年原预测为 28.3/36.5/41.2亿元) , 同比增速 35%/27%/15%; 摊薄 EPS=1.14/1.45/1.66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22/17/15x, 维持“增持” 评级。
莱尔科技 2023-02-17 25.40 -- -- 25.98 2.28%
25.98 2.28%
详细
事项: 近日, 公司与子公司佛山大为、 神隆宝鼎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河南莱尔建设年产 6万吨涂碳箔项目, 其中莱尔科技出资 70%、 神隆宝鼎出资 20%、 佛山大为出资 10%。 目前, 河南莱尔已完成工商设立登记。 国信电新观点: 1) 公司在涂碳箔领域上下游协同布局, 把握快充及长循环发展机遇。 涂碳铝箔能够优化电池倍率性能、 提升循环寿命等, 目前主要用于磷酸铁锂电池中, 未来有望应用于快充等场景。 公司与神隆宝鼎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合资公司, 一方面有望与铝箔企业实现深入合作、 保障原材料供应; 另一方面,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且生产基地毗邻, 有望实现就近协同提升产品质量。 2)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 碳纳米管业务稳步推进。 公司计划投资 12.15亿元, 建设年产 3800吨碳纳米管粉体+3.8万吨浆料产能, 其中一期规划 1800吨粉体+1.8万吨浆料, 二期规划 2000吨粉体+2万吨浆料。 一期工程预计 2023年上半年建成, 二期工程有望在 2024年初建成。 目前, 公司正与动力电池主流供应商送样测试。 3) 投资建议: 上调盈利预测, 给予“增持” 评级。 公司积极布局涂碳铝箔、 碳纳米管等业务, 把握新能源车及储能行业发展机遇。 考虑到公司对佛山大为持股比例提升, 我们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0.51/0.93/2.28亿元(原预测为 0.51/0.88/2.10亿元), 同比-25/+82/+145%, EPS 分别为0.33/0.61/1.48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77/42/17倍, 首次评级, 给予“增持”。 评论: 上下协同深化涂碳箔布局, 把握长循环及快充发展机遇涂碳铝箔是指将分散好的导电涂层(如导电石墨涂层、 石墨烯涂层、 碳纳米管涂层), 均匀涂敷在铝箔上而形成的产品。 涂碳铝箔优势在于: 1) 提升倍率性能、 循环寿命。 涂碳能够降低集流体界面阻抗, 减少极化以此优化快充性能。 根据实验表明, 使用涂炭黑铝箔和涂石墨烯铝箔的电池在 4C 倍率下恒流充入比(恒流充电容量/总充电容量) 能够达到 93%、 快充性能良好; 而使用光箔的电池的 4C 恒流充入比仅为 84%, 快充表现相对一般。 通过优化涂碳层孔隙率等手段, 可以使电解液与活性物质更好浸润, 降低接触电阻, 提升快充性能。 此外, 涂碳能够降低电池体系内阻, 优化循环寿命。
中一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1-16 68.81 -- -- 81.91 19.04%
81.91 19.04%
详细
2022年三季报公司盈利 8321万元, 同比增长-10.04%。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21.01亿(同比+37.97%) ; 实现归母净利润 3.06亿(同比+7.86%) , 毛利率 21.27%, 净利率 14.56%; 对应 2022Q3营收 6.94亿(同比+23.11%, 环比-2.05%) , 归母净利润 0.83亿(同比-10.04%,环比-28.68%) , Q3毛利率 16.1%, 净利率 12%。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铜箔及标准铜箔业务。 锂电铜箔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 3C 电子产品用锂电池、 应急电源, 储能电池等。 标准铜箔是覆铜板、 印制电路板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 印制电路板广泛应用于通讯、光电、 消费电子、 汽车、 航空航天领域。 铜价与加工费下行致使业绩短暂承压。 公司定价模式主要采用“铜价+加工费” 。 铜价方面, 长家有色铜价 Q3价格中枢约为 5.8-5.9万元/吨, 相较于 Q2价格中枢 7万元/吨, 单吨环比下滑超过 1万元。 因此影响公司收入规模。 加工费方面, 我们估计 Q3公司锂电铜箔加工费约 2.75万元/吨, 相较于 Q2环比下滑 0.2-0.3万元/吨; 标准铜箔加工费约 1.7万元/吨, 相较于 Q2环比下滑 0.6万元/吨。 公司出货量与产能稳步推进。从中一科技产能规划来看, 2020年底为 1.95万吨产能, 2021年底达到 2.45万吨, 随着公司产能投产, 预计 2022年年底产能将达到 4.25万吨, 云梦 1.3万吨产能以及盐城 2.4万吨产能将于 2023年投产, 预计公司 2023年年底产能将达到 7.95万吨。 出货量方面, 我们估计 Q3铜箔出货一共 8300吨, 其中锂电铜箔约 5800吨,标准铜箔 2500吨, 我们预计 2022年公司出货将达到 3.3万吨, 2023年为 5.3万吨。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原料价格上涨超预期。 投资建议: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 评级。 公司锂电铜箔、 标准铜箔业务产能快速释放, 且公司目前开辟新业务复合铜箔, 我们预计将为公司带来可观的业绩成长, 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01/5.27/6.3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5.1/31.4/20.8%,摊薄 EPS 分别为 3.97/5.22/6.3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7.6/13.4/11.1倍,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 评级。
嘉元科技 2022-11-16 53.23 -- -- 55.86 4.94%
55.86 4.94%
详细
2022 年三季报公司盈利1.5 亿元,同比下降0.21%。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2.81 亿(同比+65.11%);实现归母净利润4.38 亿(同比+11.03%),毛利率23.61%,净利率13.33%;对应2022Q3 营收13.47亿(同比+72.28%,环比+38.66%),归母净利润1.5 亿(同比-0.21%,环比+31.3%),Q3 毛利率18.02%,净利率11.1%。 铜价与加工费下行致使业绩短暂承压。公司定价模式主要采用“铜价+加工费”。铜价方面,长家有色铜价Q3 价格中枢约为5.8-5.9 万元/吨,相较于Q2 价格中枢7 万元/吨,单吨环比下滑超过1 万元。因此影响公司收入规模。加工费方面,我们估计Q3 公司铜箔加工费相较于Q2 环比下滑0.2-0.3 万元/吨,Q3 公司铜箔单吨毛利为1.6 万元/吨,单吨净利为0.8 万元/吨。我们预计Q4 公司铜箔单吨净利维持在0.8 万元/吨。 公司出货量与产能稳步推进。出货量来看,公司Q3 出货1.45 万吨,环比增长45%,根据公司排产规划,我们预计22 年全年公司出货量为5.1 万吨。从公司产能规划来看,白渡嘉元科技园二期1.6 万吨已于9 月开始投产,宁德福安1.5 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山东聊城1 万吨高精度超薄铜箔项目逐渐放量,我们预计2022 年年底公司产能将达到10.7 万吨,23 年年底公司产能将达到14.7 万吨。 布局复合铜箔,优化产品结构。公司10 月宣布与南开大学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原始团队签订《技术开发合作意向书》共同研发新型复合集流体。公司目前已有计划购置中试设备以进一步推进产品研发,预计复合铜箔业务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料价格上涨超预期。 投资建议:调整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公司铜箔业务出货量与产能快速释放,且公司目前开辟新业务复合铜箔,我们预计将为公司带来可观的业绩成长,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8/8.12/9.54亿元(原预测2022 年5.85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5/33.5/17.5%,摊薄EPS 分别为2.0/2.67/3.14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27/20.2/17.2 倍,维持“增持”评级。
TCL中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11-08 46.57 -- -- 46.70 0.28%
46.70 0.28%
详细
营收利润显著提升。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8.4亿元(+71.4%),实现归母净利润50.0亿元(+81.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9.8亿元(+99.4%)。单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81.47亿元(同比+58.6,环比-1.0%),实现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62.6%,环比+29.7%),实现扣非净利润20.8亿元(同比+74.8%,环比+30.2%)。 光伏硅片产能稳步扩张,出货量环比略降。截至2022年9月底,公司拉晶产能合计128GW,同比增长74%,比去年年底提升45%,增量产能主要来自于宁夏银川50GW项目分模块的投产、落地。公司前三季度光伏硅片出货约51GW,接近去年全年出货量。其中Q1出货14.5GW,Q2出货量约19GW,Q3出货约17GW。Q3公司硅片出货量略降,主要原因是上游原材料紧缺,影响了公司的产能利用率。随着行业硅料供给提升,公司产能利用率有望回升。 制造端持续提质增效,硅片单瓦盈利改善。报告期内,公司晶体环节单台月产同比提升12%,单位产品硅耗量进一步下降;晶片环节硅片A品率提升4%,同时持续推进细线化、薄片化等项目,同硅片厚度下单公斤出片数提升6%。2022年Q1/Q2/Q3单瓦净利(归母净利润/光伏硅片出货量)分别为0.090/0.085/0.123元/W。若从归母净利润中剔除投资收益,则单瓦盈利分别为0.077/0.064/0.090元/W,Q3环比提升显著。 期间费用率持续降低。混改落地后,公司的管理效率提升,三费费率持续优化。22H1的费用率继续呈现下降趋势,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0.4%,比2022年全年略增0.1pct;管理费用率1.5%,较2021全年降低0.9pct;财务费用率0.8%,较2021全年降低1.2pct。研发费用4.7%,维持在较高水平。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下降不及预期;原材料供应紧缺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光伏硅片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局部地区疫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半导体硅片客户验证和导入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67.1/77.5/92.8亿元(原预测为64.1/76.1/91.1亿元),同比增速66.5%/15.5%/19.8%,当前股价对应PE为20.2/17.5/14.6x。
日月股份 机械行业 2022-11-04 22.16 -- -- 23.98 8.21%
24.50 10.56%
详细
单季度收入同比转正,净利润企稳回升。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3.26亿元(-4.61%),实现归母净利润1.70亿元(-70.15%);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86亿元(同比+28.79%,环比+21.44%),实现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33.01%,环比+33.33%),实现扣非净利润0.75亿元(同比+58.18%,环比+58.14%)。受大宗材料价格此前持续处于高位、风电抢装结束后产品价格有所下降和公司生产工艺尚处于改进过程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承压;第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企稳回升。 第三季度毛利率环比修复,大宗降价与工艺改进助力持续修复。第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1.9%(环比+1.7pct),销售净利率为5.3%(环比+1.2pct),盈利能力迎来触底反弹。6月以来包括铸造生铁、废钢、铸造焦等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发生显著下降,公司积极推进冲天炉改电炉和呋喃树脂用量优化,预计公司盈利能力将持续修复。 “十四五”末铸造//机加工产能有望分别达到100/70万吨。目前公司已形成48万吨铸造+22万吨机加工产能。考虑到全球风电大兆瓦轮毂、底座需求旺盛,新能源汽车大型压铸机对铸铁和铸钢的需求增加等因素,公司面向需求积极扩产。我们预计2025年底公司有望形成100万吨的铸造产能和70万吨的机加工产能,一体化扩产将进一步夯实公司铸件龙头地位。 铸造主轴和齿轮箱铸件机加工产能逐步释放补齐风电铸件产业拼图。机组大型化趋势下铸造主轴行业需求大幅提升,公司此前受制于后端精加工设备铸造主轴出货量与盈利能力受限;预计随着后端设备的到位公司铸造主轴产能将得到有效释放。此外,当前行业对于齿轮箱铸件+精加工供货能力需求较为迫切,随着公司非公开发行22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项目的逐步释放,公司将具备齿轮箱铸件+精加工出货能力。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疫情反复影响生产与交付;风电行业装机量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3/8.13/12.0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3.1/159.8/48.8%,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9/27/18x,维持“买入”评级。
华电重工 机械行业 2022-10-25 5.49 6.09 11.33% 7.06 28.60%
7.06 28.60%
详细
华电集团旗下火电辅机设备龙头, 风光氢补齐能源业务矩阵。 公司是华电集团旗下工程与设备业务核心平台, 主营业务包括物料输送系统、 热能工程、高端钢结构、 海洋与环境工程、 氢能工程等, 能源行业收入占比 60%-70%,港口/冶金/石化/建筑等行业收入占比 30%-40%。公司是全国火电辅机设备与工程龙头企业, 业务覆盖四大管道、 空冷系统、 钢结构、 灵活性和节能改造。 风电方面, 公司拥有陆上/海上塔筒/管桩三大生产基地, 同时在海上风电施工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 此外公司积极布局光伏、 氢能等新兴业务, 有望实现订单和收入的突破。 煤电建设迎来新周期, 设备与工程投入加速在即。 “双碳” 目标下煤电在能源保供和电力系统调节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煤电作为“稳定器” 和“压舱石” 的作用不会改变。 我们预计“十四五” 期间我国煤电新增装机 CAGR有望超过 30%, 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超过 270GW, 此外存量煤电三项改造规模将超过 600GW。 煤电建设新周期带动设备投资加速, 我们预计 2025年煤电核心辅机设备市场空间将达到 173亿元, 公司作为辅机设备龙头企业将充分受益于煤电建设新周期。 拥抱新能源大发展, 助力发电集团实现绿色转型。 我们预计 2022-2025年全国陆风、 海风、 光伏新增装机 CAGR 分别为 24%、 40%和 26%。 公司布局风电业务多年, 兼具陆上、 海上设备与工程业务能力, 曹妃甸海工产能将充分受益于唐山海上风电发展, 订购新型施工船满足海上风电大型化需求。 公司2021年进入光伏支架和 EPC 业务, 2022年制氢电解槽产品有望形成订单和收入。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是华电集团旗下火电辅机设备龙头, 布局风电设备与工程业务多年,光伏和氢能业务打开远期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14/4.47/6.14亿元(+4%/42%/38%),对应PE为20/14/10倍。 结合绝对和相对估值方法, 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估值 6.17-6.46元, 相对23年动态 PE 为 16-17倍, 较当前股价溢价 16%-22%。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持续涨价和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 毛利率下滑; 风电行业新增装机不及预期; 光伏、 氢能业务开拓进度不及预期。
长远锂科 2022-10-21 15.46 -- -- 16.72 8.15%
16.96 9.70%
详细
2022Q3 公司实现业绩3.56 亿元,同比+105%。公司2022Q3 实现营收50.62亿元,同比+200%,环比+19%;实现归母净利润3.56 亿元,同比+105%,环比-22%。公司2022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6.96 亿元,同比+180%;实现归母净利润11.14 亿元,同比+129%。我们预计公司2022Q3 正极销量达到1.7-1.8 万吨,同比增长超70%,环比增长近30%。盈利能力来看,公司2022Q3单吨净利超1.9 万元,环比下降近1.2 万元/吨。盈利能力环比下行主要系Q3 碳酸锂价格相对稳定,库存收益降低所致。 公司深耕三元正极多年,布局谋求多元化。公司成立于2002 年,成立之初聚焦于钴酸锂正极,2011 年切入三元正极领域,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三元正极市占率位列国内第四,市场份额10%左右。公司目前产品涵盖钴酸锂、中高镍三元正极、高镍三元、球镍以及即将量产的磷酸铁锂等。公司管理层多为技术出身,研发投入行业领先,产品在首圈效率、高电压性能上处于行业前列水平。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欣旺达、塔菲尔等,并积极与丰田、松下、三星SDI 等海外客户进行合作,推动客户结构多元化。 公司背靠五矿集团,原料采购能够稳价保供,一体化布局优化成本。公司实控人为五矿集团,持有公司43.66%股权。五矿集团具有广泛的金属矿产、冶金建设等方面的布局,公司与其旗下中冶新能源、五矿盐湖、新冶材料、五矿有色等相关公司就三元前驱体、碳酸锂、镍锰相关原材料具有广泛合作。 相关关联交易能够保障原料供应,并提供一定折扣优化公司生产成本。同时公司旗下金驰材料前驱体技术积淀深,自产前驱体增厚单吨利润。此外,公司还积极通过设备国产化、大型化、自动化的形式,推动人工制造成本的持续优化。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是三元正极行业领军企业,客户开拓持续推进,一体化布局优化成本结构。综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股票合理价值在16-18 元之间,相对于公司目前股价有4%-17%溢价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15/20.66/25.99 亿元,同比增长131/28/26%;每股收益分别为0.84/1.07/1.35 元;PE 分别为18/14/12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江苏新能 能源行业 2022-10-19 12.75 -- -- 13.50 5.88%
14.20 11.37%
详细
事项: 2022年 9月 16日, 公司公告拟与润德公司、 江苏国信合资成立新能信悦, 参与盱眙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工作。 新能信悦注册资本为 8,450万元, 其中, 公司出资 4,309.5万元, 占注册资本的 51%。 国信电新观点: 1) 截至 2021年底, 公司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 1.55GW, 权益装机容量 1.31GW(风电 1.14GW+光伏 0.07GW+生物质 0.10GW) , 我们预计 2022-2025年底公司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将达到 1.76/2.66/4.06/6.71GW。 2) 公司是江苏国信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唯一运营平台, 股东资源与区位优势显著, 有望充分受益于“十四五” 期间江苏省整县光伏、 海上风电的高增长红利。 3) 公司通过特高压送苏通道、 联合行业龙头制造企业等模式, 积极寻求省外项目开发机遇; 积极稳妥实施市场化新能源项目并购, 关注新能源技术变革, 加快微电网、 储能等新兴领域布局。 4) 考虑到前三季度江苏地区风资源弱于去年同期等影响, 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5.73/7.00/10.09亿元(原预测 7.00/8.76/13.54亿元) , 增速 87%/22%/44%, 摊薄 EPS为 0.64/0.79/1.13元, 对应 2022-2024年动态 PE 为 18.9/15.5/10.7倍, 维持“买入” 评级。 评论: 新能源预期装机增速强劲, 光伏和海上风电加速放量公司是江苏国信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唯一运营平台, “十四五” 期间将承担集团双碳转型的重要任务。 根据公司发布的“十四五” 发展规划纲要, 我们预计 2025年底公司新能源控股在运容量将达到 6.71GW, 较 2021年底增加 5.16GW, 2021-2024年均复合增速 44%, 是国内“十四五” 期间装机增速最快的新能源企业之一。 目前公司山西平鲁 70MW 光伏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将在 2022年末并网运营;正在积极推进新坝 200MW 农光互补项目、 扬电厂区、 扬二渣场光伏发电等项目工程建设前的准备工作; 重点争取在靖江、 姜堰、 润州等整县分布式光伏试点区域工业园区、 经济开发区、 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资源, 公司现有在建或拟建阶段的光伏项目容量合计超过 400MW。 2022年初, 公司控股股东国信集团控股中标了大丰 850MW 海上风电项目(51%股权) , 以及参股中标了三峡集团牵头的大丰 800MW 海上风电项目(10%股权) ; 2021年, 公司新增投产如东 H2350MW 海上风电项目(51%股权) 及国信集团注入大唐 302MW 滨海海风项目(40%股权) , 公司合计持有控股和参股海上风电项目在运容量 652MW、 拟建容量 1650MW。 集团先行投资海上风电项目, 委托公司管理轻装上阵2022年初, 公司控股股东国信集团牵头的联合体中标了大丰 850MW 海上风电项目, 项目计划安装 100台单机容量 8.5MW 的机组, 预计动态总投资约 105亿元, 年上网电量约 28.8亿 kWh。 经公司与国信集团充分协商, 该项目拟由国信集团先行投资, 国信集团将其持有的相应股权委托公司管理, 待满足注入上市公司条件后, 优先以公允价格向公司转让项目公司股权。 “集团先行投资+委托公司运营” 的开发方式有效避免了同业竞争, 也充分利用控股股东在资金、 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控制公司投资风险。 根据该批次项目的竞配要求: 项目确定中选企业之日起一年内取得核准支持性文件; 核准后, 一年内开工建设; 开工后, 一年半内完成 50%风机吊装、 两年内全容量并网。 目前, 大丰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接入系统方案评审、 海域使用论证方案预审、 项目公司注册等前期工作, 预计 2025年前全容量并网。 投资建议: 下调盈利预测, 维持“买入” 评级考虑到前三季度江苏地区风资源弱于去年同期等影响, 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5.73/7.00/10.09亿元(原预测 7.00/8.76/13.54亿元) , 增速 87%/22%/44%, 摊薄 EPS为 0.64/0.79/1.13元, 对应 2022-2024年动态 PE 为 18.9/15.5/10.7倍,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风光资源季节性波动导致业绩不及预期; 项目装机增速不及预期; 生物质发电板块减亏进展不达预期。
节能风电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10-17 4.13 -- -- 4.83 3.87%
4.28 3.63%
详细
公司发布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公司22Q1-Q3 实现营业收入38.6 亿元,同比增长32%;归母净利润13.1 亿元,同比增长32%;扣非归母净利润12.7 亿元,同比增长31%。公司22Q3 单季度实现营收11.8 亿元,同比+31%,环比-21%;实现归母净利润3.0 亿元,同比+25%,环比-48%。 国信电新观点:1)公司新增项目投产,叠加三季度全国来风总体良好,上网电量同比增加;2)澳洲疫情逐步恢复,用电需求向好,公司销售电价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3)考虑近一年来公司开发和并购大规模优质项目,盈利能力边际改善,上调2022-2023 年盈利预测;考虑公司当前在建项目容量较低,下调2024 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19.7/21.0/22.5 亿元(原预测2022-2024 年18.7/20.3/22.6 亿元),同比增速157%/7%/7%(原预测2022-2024 年143%/9%/11%)对应当前动态PE12/11/10x,维持“增持”评级。 评论:项目投产叠加海外需求回暖,盈利改善显著公司本期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主要系因新增阳江南鹏岛300MW 海风及湖北、广西、山西、四川等地900MW 陆风项目全容量并网投产带来的上网电量增加,及澳洲疫情逐步恢复,子公司售电单价上涨带来的收入增长所致。公司未来将不断加大非限电区域的开发力度,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中东部和南部地区继续挖掘新的后续项目,争取获得更大市场份额。截至2022 年6 月30 日,公司在运装机容量5.18GW,在建0.71GW,可预见的筹建项目装机容量3.32GW。 投资建议:上调2022-2023 年盈利预测并下调2024 年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1)公司新增项目投产,叠加三季度全国来风总体良好,上网电量同比增加;2)澳洲疫情逐步恢复,用电需求向好,公司销售电价有望维持较高水平;3)考虑近一年来公司开发和并购大规模优质项目,盈利能力边际改善,上调2022-2023 年盈利预测;考虑公司当前在建项目容量较低,下调2024 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19.7/21.0/22.5 亿元(原预测2022-2024 年18.7/20.3/22.6 亿元),同比增速157%/7%/7%(原预测2022-2024 年143%/9%/11%)对应当前动态PE 12/11/10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竞价上网导致电价下降;项目获取不达预期;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2-10-14 434.00 -- -- 442.34 1.92%
490.56 13.03%
详细
公司2022Q3业绩预告中值为93亿元,同比+185%,环比+39%。公司公告2022Q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88-98亿元, 同比+170-200%, 环比+32-47%; 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 83-93亿元, 同比+209-246%, 环比+37-53%。 公司 2022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65-180亿元, 同比+113-132%; 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50-165亿元, 同比+127-150%。 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增长, 推动公司出货量稳步提升。 2022年 1-9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 434.1万辆, 同比增长 115%; 2022Q3销量为 187.4万辆, 同比增长 106%, 环比增长 47%。 新能源车销量增长, 特别是大客户生产恢复推高公司动力电池出货。 我们预计 2022Q3公司动力电池销量达到近70GWh, 环比提升近 50%。 原材料价格下降叠加向大客户传导成本, 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2022Q3三元523正极/磷酸铁锂正极/负极/电解液均价(含税)分别为32.9/15.7/5.5/6.8万元/吨, 环比-6.1/-2.0/+1.1/-16.7%。 大部分原材料价格下降, 叠加公司对大客户进行成本传导, 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2Q3我们预计公司动力电池毛利率提升至 20%以上, 环比+1pct 左右。 储能业务持续增长, 材料及其他业务贡献可观利润。 公司大储与户储全面布局, 2022Q3储能电池出货量超 10GWh, 环比提升近 40%。 储能电池业务盈利稳步修复, 我们预计 Q3储能业务毛利率改善至 15%左右。 此外, 公司电池材料销售、 其他业务(技术授权费、 废料销售等) 业务亦在 2022Q3预计贡献25-30亿元利润。 展望后续季度及年份, 新能源车销量稳步增长以及储能市场爆发持续推动公司出货量提升; 锂资源明年放量有望实现对成本端显著优化。 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动力储能电池合计出货有望分别达到 285/397/519GWh, 同比增长 114/40/31%。 公司持续推出 CTP、 EVOGO、 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 夯实领先优势。 风险提示: 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 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原材料涨价超预期。 投资建议: 上调盈利预测, 维持增持评级。 基于公司成本传导顺利落地以及出货量持续增长态势, 我们上调盈利预测, 预计 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为 290.56/407.50/539.03亿 元 (原 预 测 2022-2024年 为226.79/380.40/496.62亿元) , 同比增速为 82/40/32%, 摊薄 EPS 为11.91/16.70/22.09元, 对应 PE 分别为 35/25/19倍, 维持“增持” 评级。
2022-09-05 -- -- -- -- 0.00%
-- 0.00%
详细
营收利润大幅增长, 组件占比略有提高。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357.31亿元(同比+76.99%) , 实现归母净利润 12.69亿元(同比+7%) , 实现扣非净利润 11.51亿元(同比+97.06%) 。 2022上半年公司组件业务销售收入284亿元, 占主营业务销售收入的 80%, 比 2021全年提升 3pct。 组件出货提升, 盈利能力稳定。 上半年公司光伏组件整体出货 18.05GW(含内部交易) , 同比增长约 72%, 其中 Q1出货 8GW 左右, Q2出货 10GW 左右。 上半年组件出货中, 分布式渠道占比在 60%以上, 210大尺寸占比 85%以上。 估算公司对外销售组件的单瓦净利在 0.06-0.07元/W, 与 Q1相比基本稳定。 光伏系统产品业务高速成长。 公司光伏系统产品业务包括分布式系统和光伏支架, 上半年两个板块出货规模均取得强劲增长。 分布式系统出货量超过2.2GW(同比增 340%) , 其中 Q1约 0.8GW, Q2约 1.4GW。 支架业务上半年出货 2GW, 已超过 2021年全年出货量。 从板块营业收入来看, 2022H1系统产品业务取得营业收入 53.6亿元, 同比去年增长 209.6%。 电池组件产能稳步扩张。 产能方面, 公司预期 2022年底电池/组件产能达到50/65GW, 比去年年底分别增长 43%/30%, 其中 210/210R 产能的占比预计超过 90% 。 公 司 电 池 自 供 率 不 断 提 升 , 2020/2021/2022H1分 别 为54.5%/70.0%/76.9%, 电池自供率的提高, 有利于降低公司外采电池片的成本, 提升组件产品的单瓦盈利能力。 加强一体化、 N 型化产业链布局。 公司于 7月与青海省政府签署协议, 规划建设从上游到下游的全产业链光伏产业园, 包括年产 30万吨工业硅、 年产15万吨高纯多晶硅、 年产 35GW 单晶硅、 年产 10GW 切片、 年产 10GW 电池、年产 10GW 组件以及 15GW 组件辅材生产线。 青海产业园新增产能布局均为新一代 N 型配套产能, 目前规划为 TOPCon 技术路线, 其中 20GW 拉晶产能有望于 2022年底开始贡献产出。 风险提示: 光伏需求不达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 原材料成本下降不达预期; 技术迭代风险; 新产能投产不达预期; 疫情与贸易摩擦风险。 投资建议: 上调盈利预测, 维持 “买入” 评级。 考虑到公司持续扩产,并拓宽产业链布局, 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期, 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 35.9/60.9/76.5亿元(原预测为 35.7/51.3/69.5亿元) , 同比增速 98.8%/69.8%/25.6%, 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44.5/26.2/20.9x。 维持“买入” 评级。
TCL中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9-01 50.75 -- -- 50.66 -0.18%
50.66 -0.18%
详细
营收利润显著提升。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6.98亿元(+79.65%),实现归母净利润29.17亿元(+92.10%),实现扣非净利润29.00亿元(+116.33%)。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83.30亿元(同比+80.04%,环比+37.12%),实现归母净利润16.07亿元(同比+71.18%,环比+22.57%),实现扣非净利润16.00亿元(同比+104.15%,环比+23.00%)。 光伏硅片产能大幅扩张,出货稳步提升。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光伏硅片产能109GW,同比增长56%,比去年年底提升24%。公司上半年光伏硅片出货约33.5GW(同比+24%),其中Q1出货14.5GW,Q2出货量约19GW(环比约+31%)。截止6月底,公司单晶硅片产能109GW,较2021年底提升24%。 半导体硅片大尺寸出货增加显著。抛光片及外延片产品出货面积同比增长76.2%,其中8-12英寸同比增长107%。半导体硅片产能6/8/12英寸分别为60/87/22万片/月,比2021年底分别提升20%/16%/29%。公司目前已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硅片厂商。 组件业务坚持叠瓦+大尺寸差异化路线。全面推进工业4.0及精益制造水平提升,扩大叠瓦差异化产品竞争力。江苏G12叠瓦组件产能达到8GW,天津G12叠瓦组件产能达到3GW,同时公司在江苏建设2GW的N型电池工程示范线。估算公司上半年光伏组件出货约3GW。 期间费用率持续降低。混改落地后,公司的管理效率提升,三费费率持续优化。22H1的费用率继续呈现下降趋势,22H1销售费用率0.4%,比2022年全年略增0.1pct;管理费用率1.5%,较2021全年降低0.9pct;财务费用率1.2%,较2021全年降低0.8pct。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下降不及预期;光伏硅片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新产能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半导体硅片客户验证和导入进度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64.1/76.1/91.1亿元(原预测为61.0/73.7/91.1亿元),同比增速59.2%/18.6%/19.8%,当前股价对应PE为24.2/20.4/17.1x。 维持“买入”评级。
晶澳科技 机械行业 2022-08-31 67.44 -- -- 73.00 8.24%
73.00 8.24%
详细
收入利润显著提升。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4.69 亿元(+75.81%),实现归母净利润17.02 亿元(+138.64%),实现扣非净利润163.32 亿元(+202.20%)。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61.48 亿元(同比+74.84%,环比+31.06%),实现归母净利润9.52 亿元(同比+71.22%,环比+26.93%),实现扣非净利润9.31 亿元(同比+93.56%,环比+32.62%)。 组件出货增速超过50%。2022 上半年公司实现组件出货15.67GW,同比增长55%。按季度来看,22Q1 组件出货6.6GW,同比提升47%;22Q2 组件出货9.0GW,同比提升58%。上半年海外出货量占比约67%,分销渠道出货量占比约39%。 盈利能力稳定领先。2022H1 公司单瓦净利(归母净利润/组件出货量)为0.109 元/W,比2021 年全年单瓦净利提升了0.024 元/W。分季度来看,22Q2 单瓦净利0.106 元/W,环比小幅下降0.008 元/W。公司盈利能力仍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 产能稳步扩张,N 型TOPCon 即将量产。截至2021 年底,公司硅片/电池/组件的产能分别约32/32/40GW,规划到2022 年底超过40/40/50GW,2023 年底规划60/60/75GW。新电池技术方面,目前在建的N 型TOPCon 电池产能为6.5GW,预计在年底投产;另有20GW 规划产能,预计明年投产。N 型电池组件的量产出货,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单瓦盈利能力。 拟公开发行A 股可转换公司债券,推进一体化产能建设。公司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100 亿元,用于包头20GW 拉晶切片项目、曲靖10GW 电池和5GW 组件项目、扬州10GW 电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20GW 电池项目为公司规划的N 型TOPCon 产能,计划于明年年内投产。 风险提示:光伏需求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下降不达预期;新技术推广进度不达预期;新产能投产不达预期;疫情与贸易摩擦风险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2023 年产能扩张速度加快,叠加领先行业的单瓦盈利能力,业绩有望呈现高增长。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44.3/60.6/74.8 亿元( 原预测为43.1/57.6/73.0 亿元),同比增速117.3%/36.8%/23.4%,当前股价对应PE 为35.8/26.2/21.2x。维持“买入”评级。
天奈科技 2022-08-30 130.50 -- -- 131.00 0.38%
131.00 0.38%
详细
2022H1公司盈利 2.04亿元, 同比增长 69%。 公司 2022H1实现营收 9.41亿元, 同比+80%; 对应 Q2营收 4.61亿元, 同比+52%、 环比-4%。 公司 2022H1实现归母净利润 2.04亿元, 同比+69%; 对应 Q2归母净利润为 1.04亿元,同比+55%, 环比+4%。 公司 2022H1毛利率为 33.26%, 同比-2.52pct; 净利率为 21.63%, 同比-1.42pct。 公司碳纳米管出货量增长迅速。 2022H1公司碳纳米管浆料销量近 2.2万吨,预计 Q2浆料销量超 1.1万吨, 环比增长约 5%。 Q2受疫情影响公司出货量增长略有放缓。 2022H1公司碳纳米管浆料单吨销售均价为 4.27万元, 预计 Q2单吨销售均价约 4.1万元, 环比约-9%。 公司产品售价下行主要系原材料 NMP价格下降所致。 2022Q2的 NMP 销售均价低于 Q1约 19%; 在此过程中公司高代产品销售占比提升, 致使浆料销售均价下降幅度低于 NMP 均价下行幅度。 公司短期受 NMP 价格暴跌扰动盈利能力, 长期高代产品占比提升增厚利润。 2022H1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 33.34%, 我们预计 Q2公司碳纳米管浆料吨净利约为 0.92万元, 环比略降, 主要系 NMP 价格快速下行过程中, 公司具有少量高价存货所致。 同时, 公司高代产品积极向客户导入, 2022Q1三代销售额占比达到近 10%, Q2占比超 20%。 展望下半年, 公司新产能有望建成开始贡献业绩, 规模效应下产品成本有望持续优化。 2022年全年三代产品销售额有望达到 20%左右, 高盈利产品出货占比提升有望推动吨净利持续优化。 公司产能高速扩张, 新技术领航碳管赛道。 公司现有浆料年产能近 6万吨,2022年底年产能有望扩建至 9-10万吨, 2025年公司产能有望突破 30万吨。 公司产能高速扩张, 规模化优势有望夯实领军地位。 公司已成功研发出单壁碳纳米管产品, 预计 20吨产能将在 2022年底建成投产。 海外客户对公司单壁碳纳米管认可度高, 有较强的采购意愿。 公司有望成为国内率先量产单壁碳纳米管的企业, 或将充分享受领先技术带来的红利。 风险提示: 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 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投资建议: 调整盈利预测, 维持增持评级。 2022年公司受疫情因素影响, 部分季度销量增长放缓;2023年公司伴随高代产品出货占比提升及单壁碳纳米管开始量产, 盈利能力有望维持相对稳定。 由此我们下调 2022年盈利预测,上调 2023年及之后盈利预测, 预计 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84/11.44/18.63亿元(原预测 2022/2023年为 5.96/9.90亿元) , 同比增速为 98/96/63%, 摊薄 EPS 为 2.52/4.93/8.02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53/27/17倍, 维持增持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