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陈明雨

浙商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230522040003...>>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1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特变电工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9-12 25.30 -- -- 25.28 -0.08%
25.28 -0.08%
详细
业绩倍增,2022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2.29%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7.97亿元,同比增长72.19%;归母净利润69.05亿元,同比增长122.29%;毛利率38.33%,同比提升13.46pct。20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58亿元,同比增长65.62%;归母净利润37.84亿元,同比增长283.33%。 多晶硅业务量利齐升,风光发电业务稳健增长2022H1,公司新能源产业及工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9.55亿元,同比增长97.48%;多晶硅销量4.77万吨,同比增长约36%。受益于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公司该业务毛利率达到56.34%,同比提升27.11pct。产能方面,公司内蒙古10万吨高纯多晶硅绿色能源循环经济建设项目已开始调试,准东20万吨高端电子级多晶硅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一期10万吨项目已开工建设。在新能源发电方面,公司新增获取光伏、风电项目指标超过2GW,完成并确认收入的光伏及风电项目装机约1GW,新能源BOO电站发电量26.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94%。 变压器龙头地位稳固,有望受益于新一轮特高压建设2022H1,公司抢抓市场机遇,输变电产业国内市场签约169.85亿元,同比增长18.38%。依托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闽粤联网工程项目等国家重大项目,公司完成了系列直流换流变压器产品研制,并实现批量供货。作为国内输变电行业龙头,公司在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大型水电及核电等关键输变电设备研制方面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线缆产业具备生产1,000kV及以下扩径导线、500kV及以下交联电缆及电缆附件的能力,有望受益于新一轮特高压建设。 煤炭销售延续高景气,产能规模持续提升2022H1,公司煤炭产品实现营业收入81.32亿元,同比增长14.79%;毛利率提升14.79pct至47.89%。产能方面,截至2022H1末,公司煤炭核定产能共计6000万吨/年,其中南露天煤矿3500万吨/年、将二矿2500万吨/年。目前公司正在进行两矿各500万吨/年新增产能申请、核定工作,待新增产能获得核定及产能置换指标购买完成后,公司煤炭产能将达到7000万吨/年,规模效应将进一步增强。 盈利预测及估值上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公司多晶硅业务持续高景气,输变电业务有望受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考虑公司多晶硅及煤炭业务盈利能力超预期,特高压业务有望贡献新增量,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79、140.43、139.45亿元(上调前分别为88.22、98.80、107.3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66、3.70、3.68元/股,对应PE分别为6.90、6.82、6.87倍。 风险提示:电网投资完成进度不及预期;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赛伍技术 基础化工业 2022-09-12 24.33 -- -- 24.13 -0.82%
36.16 48.62%
详细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3.87%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8 亿元,同比增长81.50%;归母净利润1.75 亿元,同比增长113.87%;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到15.62%、7.76%,同比分别提升0.91pct、2.11pct。20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1 亿元,同比增长81.16%;归母净利润0.87 亿元,同比增长173.46%;毛利率达到16.81%,同比提升4.45pct,环比提升2.45pct。 背板出货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2H1,公司背板产品出货量超过7800 万平米,实现营业收入9.5 亿元,同比增长45%以上,毛利贡献度同比增长80.46%。公司积极推动产线技改,在未增加设备的情况下完成2.2 亿平米产能的扩大。为应对2021 年以来K 膜原材料PVDF粒子价格暴涨影响,公司一方面通过供应链改善,降低了KPf 的成本,在继续保持高可靠性细分市场的龙头地位的同时提升毛利率;同时,公司及时调整背板结构,低成本的PPf 和FPf 的销售出货量比例已超过三分之一。 胶膜产品线布局完善,规模效应逐步显现2022H1,公司封装胶膜出货近8000 万平米,实现营收10.6 亿元,同比增长约170%,毛利贡献度同比增长144.12%。公司顺利完成EVA+EPE 胶膜的开发,获得了晶澳、天合、晶科、阿特斯、东方日升、正泰、通威等客户的测试认证,获得了晶澳等客户的批量订单。此外,公司针对单玻组件的高透EVA 胶膜、白色EVA 胶膜顺利实现量产。针对电池新技术,公司TOPCon 专用POE 胶膜在部分一线组件厂商已测试合格,开始小批量试用;针对HJT 的UV 转换胶膜已经过华晟和迈为等公司的测试,进入批量性测试供货阶段。 非光伏业务持续放量,多元化平台战略初显成效锂电材料方面,2022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 亿元以上,同比增长约125%,综合毛利率达到32%。目前公司已成为该细分领域最齐全的材料方案解决商,其中三款材料实现国内市占率第一。在销产品已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行业内领军企业供应链,并间接应用于特斯拉、大众新能源等电动化主力车型的关键零部件上。3C 通讯及消费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方面,2022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24 亿元。其中,3C 通讯及消费电子材料业务已进入小米供应链;半导体材料UV 减粘膜和IGBT 散热材料实现量产,客户验证进展顺利。 盈利预测及估值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光伏背板和胶膜龙头,动力锂电池材料业务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8、4.49、5.42 亿元,对应EPS 为0.77、1.02、1.23 元/股,对应PE 为32、24、20 倍。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海优新材 2022-09-12 204.33 -- -- 206.00 0.82%
227.00 11.09%
详细
光伏胶膜量利齐升,22H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2.13%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14 亿元,同比增长132.66%;归母净利润2.08 亿元,同比增长162.13%;销售毛利率14.20%、销售净利率7.39%,同比分别提升0.79pct、0.83pct。20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6 亿元,归母净利润1.31 亿元;销售毛利率为15.47%,环比提升2.92pct;销售净利率8.25%,环比提升1.96pct。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主要系公司产销规模扩大、盈利能力大幅改善所致。 可转债发行顺利完成,产能扩张有望支撑市占率持续提升2022H1,公司泰州生产基地新增胶膜产能顺利达产,上饶生产基地胶膜生产设备安装及产能爬坡顺利,公司光伏胶膜产能持续扩大,交付能力大幅提升。此外,公司完成6.94 亿元可转债发行并募集资金到位,保障未来胶膜扩产项目顺利实施。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建设盐城年产2 亿平方米光伏封装胶膜项目(一期)及上饶年产1.5 亿平米光伏封装材料项目(一期),其中公司重点扩增了双玻组件以及N 型电池组件等新型组件的配套胶膜的生产能力,助力公司提升高品质胶膜的供货能力,从而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根据公司公告,到2025 年,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自筹资金拟建设项目以及IPO 募投项目预计将新增产能合计约6.65 亿平方米,总体产能预计将达到9.57 亿平方米,占预计胶膜市场容量的比例为26.36%。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光伏+非光伏领域胶膜产品齐突破2022H1,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08 亿元,同比增长88.53%,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3.85%。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申请42 项,新增专利授权10 项。公司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与产业深度融合,开发出透明抗PID 型EVA 胶膜、白色增效EVA胶膜、多品类POE 胶膜及玻璃胶膜等主要产品。公司持续加大抗PID 的EVA 胶膜、白色增效EVA 胶膜、多品类POE 胶膜的研发力度并提升产品品质;重点针对大尺寸组件以及N 型电池配套组件、Topcon 及异质结组件配套胶膜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公司将积淀的核心技术和玻璃胶膜等非光伏产业深度融合,将新型胶膜产品应用于非光伏领域,部分新品已进入产业化和试订单阶段。 盈利预测及估值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光伏胶膜优质供应商,产能持续扩张有望推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6、8.02、9.96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6.50、9.54、11.85 元/股,对应PE 分别为32、22、17 倍。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
福斯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9-09 66.20 -- -- 66.64 0.66%
74.58 12.66%
详细
胶膜主业稳健增长,2022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98%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15亿元,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10.57亿元,同比增长;综合毛利率为20.02%。20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31亿元,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7.18亿元,同比增长75.72%。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原因系光伏胶膜及背板业务出货规模大幅增长以及产品价格上行所致。光伏胶膜销售量价齐升,龙头综合竞争优势显著2022H1,公司光伏胶膜出货6.15亿平米,同比增长;光伏胶膜实现营业收入80.30亿元,同比增长56.40%。受原材料EVA粒子价格上涨,公司上调胶膜价格,上半年光伏胶膜不含税销售均价约13.05元/平米,同比提升约15%。技术方面,针对高效TOPCon电池、HJT电池、SMBB组件、IBC组件、钙钛矿电池等新技术,公司推出了多系列的封装材料组合解决方案,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差异化产品保持技术领先。产能方面,公司滁州年产5亿平和嘉兴年产2.5亿平光伏胶膜项目稳步推进;为匹配下游组件厂商在东南亚的产能布局,公司拟在越南建设年产2.5亿平方米高效电池封装胶膜项目。光伏背板业务发展势头强劲,出货量同比增长80.12%2022H1,公司光伏背板出货0.57亿平米,同比增长;光伏背板实现营业收入6.63亿元,同比增长113.15%。基于海内外分布式发电系统需求的大幅上涨,公司具有技术优势和性价比优势的高反黑背板和CPC背板销售大幅提升,公司传统的背板业务发展强劲。 同时,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陆续开发出功率增益型黑色背板、绿色无氟环保型背板、加强型PET背板等新产品。感光干膜高端市场持续突破,铝塑复合膜客户验证进展顺利2022H1,公司感光干膜出货0.54亿平米,同比增长;感光干膜实现营业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17.85%;公司感光干膜产品向中高端领域持续取得突破,产品布局有望逐渐向高端化渗透,目前已完成酸蚀、电镀及LDI主要市场系列的全覆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进入深南电路、深联电路、景旺电子、奥士康等国内大型PCB厂商的供应体系。公司具备自主生产FCCL双面板的能力,感光覆盖膜继续开展产品研发和客户验证工作,向Mini-LED领域拓展。铝塑复合膜于2021年首次完成2000万平米量产线的投放,2022H1主要开展量产线产品在客户端的验证,公司计划未来的客户群体拓展到动力电池及储能领域。盈利预测及估值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为光伏胶膜龙头,背板及其他材料稳步放量。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61、34.58、39.70亿元,对应2022-2024年EPS分别为2.07、2.60、2.98元/股,对应PE分别为32、26、22倍。风险提示: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扩产进度不及预期。
晶澳科技 机械行业 2022-09-08 69.00 -- -- 72.44 4.99%
72.66 5.30%
详细
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提升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4.69亿元,同比增长75.81%;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138.64%;扣非归母净利润16.33亿元,同比增长,销售毛利率,同比提升0.2pct,销售净利率,同比提升1.63pct。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太阳能组件实现营业收入273.89亿元,同比增长,毛利率,同比提升0.33pct;实现组件出货量15.67GW(含自用108MW),同比增长,出货量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海外组件占比约67%,同比提升4pct,分销占比约39%。受益于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大幅增长,公司产能稳步扩张,供应链和销售渠道的不断完善,以及技术研发水平的快速提升,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实现大幅增长。一体化产能稳步推进,拟发行转债支撑产能扩张报告期内,曲靖10GW拉晶及切片(曲靖20GW拉晶切片项目第二期)、越南3.5GW电池、义乌5GW电池、合肥2.5GW组件等项目顺利投产。公司制定可转债发行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00亿元,用于新增20GW、拉晶切片产能、20GW电池产能、5GW组件产能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提升大尺寸N型硅片、电池和组件产能规模。2021年底公司拥有组件产能近40GW,硅片和电池产能为组件产能80%左右,规划2022年底形成组件产能超50GW,2023年底超过75GW,硅片和电池产能相应增加。 技术优势助力降本增效,N型技术产能布局领先公司高效率组件产品全球市场认可度高,长期渠道布局效果显现,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2022年5月公司发布DeepBlue4.0X新一代商业量产N型高效组件,正式进军N型市场,公司规划2022年底形成包括N型在内的6.5GW新型技术产能,2023年预计新增15GW以上的新型技术产能。N型倍秀Bycium电池转换效率达25%,采用自主研发的零间距柔性互连技术,组件最高功率625W,效率水平领先行业。经过一年期实证电站测试,结果显示,相比于主流P型组件,使用Bycium+电池技术的N型组件单瓦发电量高出3.9%左右,DeepBlue4.0X组件BOS成本最大可降低约2.1%,LCOE成本最大可降低约4.6%。盈利预测及估值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全球光伏组件垂直一体化龙头,N型产品布局领先。考虑到公司全球化品牌渠道效应进一步增强,垂直一体化盈利能力优势凸显,我们上调公司2023-2024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15亿元、65.84亿元、84.32亿元(上调前分别为43.15亿元、58.13亿元、75.1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83、2.80、3.58元,PE分别为38、25、19倍。 风险提示全球光伏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境外市场经营风险。
隆基绿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8-29 53.13 -- -- 54.28 2.16%
54.28 2.16%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3.64%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04.17亿元,同比增长 43.64%;归母净利润 64.81亿元,同比增长 29.79%;综合毛利率 17.61%。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 36.70亿元,占营业收入 7.28%;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4.72亿元。20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18.22亿元,同比增长 65.36%;归母净利润 38.17亿元,同比增长 53.23%。 光伏硅片: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保障新型电池技术硅片供应2022H1,公司实现硅片出货 39.62GW,其中外销 20.15GW;2022Q2,硅片出货21.26GW,其中外销 11.73GW。公司在成本控制、品质提升、装备智能化等方面持续推动技术创新,硅片质量行业领先。对于新型电池技术所需硅片的性能要求,公司已实现了从原料、装备、辅材等各个环节的兼容生产,为新型电池技术供应硅片做好充足的技术储备和量产保障。产能方面,公司鄂尔多斯项目年产46GW 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加快推进中。 电池及组件:海外业务结构优化,新型电池技术研发量产进度领先2022H1,公司实现组件出货 18.02GW,其中外销 17.70GW(包括 BIPV 组件对外销售 87.35MW);2022Q2,组件出货 11.58GW,其中外销 11.35GW。美国市场受到 WRO、反规避调查和 UFLPA 影响,滞港仓储等费用增长较多,报告期内达到4.65亿元。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将销售重心转向欧洲等其他重要市场,凭借产品服务、品牌认知和渠道布局等方面的长期积累,保持较好的竞争力,海外业务基本盘稳定。电池新技术方面,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现已研发和储备多种新型电池组件技术。2022年 6月,公司在 M6全尺寸单晶硅片上实现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 26.50%,刷新 HJT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公司在 N型 TOPCon、P型 TOPCon、N 型 HJT、P 型 HJT 等多种技术方向寻求突破,创造性开发了 HPBC 结构电池,打造差异化产品。公司加快西咸乐叶年产 15GW 单晶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和泰州乐叶年产 4GW 单晶电池项目进度,预计将于 2022H2相继投产。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为光伏一体化龙头,成本优势显著,产品领先+机制变革构建长期竞争优势。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0.89、180.74、220.96亿元,对应 EPS 分别 1.86、2.38、2.92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28、22、18倍。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TCL中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8-29 53.22 -- -- 51.90 -2.48%
51.90 -2.48%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92.10%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6.98亿元,同比增长79.65%;含银行汇票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50.63亿元,同比增长35.31%;净利润32.25亿元,同比增长68.39%;归母净利润29.17亿元,同比增长92.10%。此外,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6.34亿元,同比增长66.47%,营收占比达到5.15%。 光伏硅片:积极扩张G12先进产能,加速工业4.0全面升级2022H1,公司光伏硅片业务销售规模达到34GW,同比提升24%;实现营收244.67亿元,同比增长74.17%;毛利率18.37%。截至2022年6月底,单晶总产能提升至109GW,较2021年末提升24%。随着宁夏中环六期50GW(G12)产能持续扩张,预计2022年末公司晶体产能将超140GW,成为全球光伏硅单晶规模TOP1厂商。晶片环节,公司DW 三期25GW 和DW 四期30GW 项目陆续投产。公司加速工业4.0全面升级,提质增效成果显著,晶体环节,公司单位产品硅料消耗率同比下降近6%,单晶炉月产能力提升19%;晶片环节,硅片A 品率大幅提升,同硅片厚度下公斤出片数提升19%。 电池及组件:坚定“叠瓦+G12”双平台差异化技术&产品路线,加速推进全球化2022H1,公司电池及组件板块实现营收47.63亿元,同比增长116.41%;销售规模达到3GW;毛利率7.7%。截至2022H1末,公司江苏G12高效叠瓦组件项目产能实现8GW;天津G12高效叠瓦组件项目(一期)产能实现3GW。同时,公司在江苏建设完成2GW G12电池工程示范线。公司加速全球化战略推进,拟认购MAXN 2.07亿美元可转债,基于MAXN 拥有的IBC 电池及组件、叠瓦组件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优势,通过协同创新,为公司制造全球化奠定基础。 半导体材料:产销规模大幅提升,全尺寸产品量产进度领先2022H1,公司半导体材料板块实现营收15.38亿元,同比增长79.90%;全球市占率3.4%;毛利率25.7%。公司抛光片及外延片产品出货面积同比增长76%,其中8-12英寸出货同比增长107%,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0%。截至2022H1末,公司6/8/12英寸产能分别达60/87/22万片/月;预计2022年末分别达90/100/30万片/月。目前,公司4-12英寸半导体硅片全部实现规模化量产,其中8英寸及以下主流产品实现全覆盖,12英寸已完成28nm 以下产品的量产,具备为全球客户提供全产品系列解决方案的能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光伏及半导体硅片双龙头,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0.00、100.00、130.00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2.17、3.09和4.02元/股,对应PE 分别为24、17、13倍。 风险提示光伏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扩产进度不及预期。
帝科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8-25 88.70 -- -- 81.00 -8.68%
81.00 -8.68%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下半年盈利有望迎来拐点。 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0 亿元,同比增长19.71%;归母净利润0.28 亿元,同比下降59.35%;销售毛利率7.41%。公司盈利能力下滑原因主要包括:(1)光伏行业平价上网、下游降本诉求强烈、P 型电池银浆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2)受本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快速、大幅上升影响,公司持有的美元贷款产生汇兑损失,导致财务费用达到0.18 亿元;(3)受银点和汇率波动影响,公司产生投资损失0.20 亿元。2022 年下半年,公司将着力推进国产粉替代、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并加快N 型TOPCon 电池导电银浆及导电胶等较高毛利产品的推广放量,盈利能力有望迎来拐点。 研发铸就竞争壁垒,光伏+半导体领域齐发力。 2022H1,公司研发投入达到0.51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3.05%。截至2022H1,公司拥有研发人员119 人,占公司总人数40%;拥有发明专利17 项,实用新型专利47 项。在光伏领域,公司不断夯实P 型电池银浆的领先地位,同时加大N 型高效电池领域的研发投入,积极推进N 型TOPCon、N 型HJT 及新型IBC 等高效电池技术的产业化,目前公司已配合行业领先客户多次实现25%以上的N 型电池转换效率。在半导体电子封装领域,公司在不断升级完善常规导热系数、高导热系数导电粘合剂产品的基础上,面向功率半导体封装、IGBT 等超高散热应用推出了100W/m°K 以上更高导热系数的半烧结银、烧结银类型导电粘合剂产品,并适用于点胶工艺和印刷工艺、有压工艺和无压工艺的多应用场景。 布局上游优化供应链+加速N 型银浆放量,有望实现量利齐升。 目前,N 型TOPCon 电池银浆单片用量约为P 型电池正银的1.5 倍,N 型HJT 电池低温银浆单片用量约为P 型电池正银用量的2.5 倍,随着2022 年N 型电池步入量产时代,导电银浆市场的长期增长确定性增强。N 型电池银浆技术壁垒更高,盈利能力高于P 型电池银浆。目前公司应用于N 型TOPCon、IBC 电池的导电银浆已处于大规模量产出货阶段,且占比持续提升,应用于N 型HJT 电池的低温银浆已实现小批量出货。供应端,目前公司银粉以进口采购为主,公司着力推进国产粉替代,同时拟投建:(1)年产5000 吨硝酸银产线建设项目,计划于2023 年开始投产;(2)年产2000 吨金属粉产线建设项目,计划于2024 年开始投产。随着项目逐步投产,公司上游原材料成本将得到有效控制,利润空间有望打开。 盈利预测及估值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国产光伏导电银浆龙头,N 型电池银浆产品量产提速。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 亿元、3.57 亿元、5.85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61、3.57、5.85 元/股,对应PE 分别为55、25、15 倍。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8-22 58.50 -- -- 63.25 8.12%
63.25 8.12%
详细
投资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03.39亿元,同比增长 127.16%,实现归母净利润 122.24亿元,同比增长 312.17%。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系多晶硅及电池片量利齐升所致。 多晶硅:产量同比翻倍增长,规模+成本+品质全面领先。 2022H1,公司实现高纯晶硅产量 10.73万吨,同比增长 112.15%,产能利用率达到 119%, 国 内 市 占 率 近 30%。 价 格 端 , 多 晶 硅 价 格 持 续 上 涨 , 根 据PVInfoLink,上半年单晶致密料均价最高达到 27.2万元/吨,较年初上涨约 18%。 成本端,公司产品单位平均综合电耗、蒸汽消耗、硅粉消耗分别同比下降 13%、63%、4%。公司与隆基、美科、高景、宇泽、双良等下游企业新增签订硅料长单购销合约,保障产品稳定销售。2022年 6月底,包头二期 5万吨项目如期投产,各项指标均优于太阳能级特级品标准。截至 2022H1末,公司多晶硅产能达到 23万吨;乐山三期 12万吨项目已取得能评批复,预计将于 2023H2投产;公司规划投建云南二期 20万吨及包头 20万吨项目,均预计于 2024年内竣工投产。 电池片:大尺寸出货占比持续提升,TOPCon 产线量产在即。 2022H1,公司实现电池销量 21.79GW,同比增长 54.55%,其中大尺寸出货占比已超 75%,PERC非硅成本同比下降 20%,盈利能力同比提升。截至 2022H1末,公司电池片年产能达到 54GW;随着金堂二期 8GW、眉山三期 8.5GW 的建成投产,预计 2022年底产能将超过 70GW,其中大尺寸产能占比将超过 90%。N 型电池方面,公司有效解决 TOPCon 量产条件下的技术难点,采用自主研发、行业领先的 210PECVD 多晶硅沉积技术路线,平均转换效率超过 24.7%,组件功率达到 690W(210尺寸 66片版型)。公司规划新增建设 8.5GW TOPCon电池产线,预计将于 2022年底建成投产。同时,公司 HJT 电池最高研发效率已达到25.67%,替代银的金属化技术亦取得重要成果。此外,公司全面展开了对全背接触电池、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盈利预测与估值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光伏多晶硅及电池片双龙头,未来产能有序扩张。考虑公司多晶硅及电池片业务盈利能力超预期,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238.04、209.58、227.91亿元(上调前分别为 170.09、173. 11、175.36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5.29、4.66和5.06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10、 12、11倍。 风险提示光伏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扩产进度不及预期
恒润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8-22 34.97 -- -- 32.34 -7.52%
32.34 -7.52%
详细
疫情叠加法兰价格变化,2022H1盈利同比下滑 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1亿元,同比下降31.92%;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下降82.52%;毛利率11.66%,同比减少21.99pct。2022Q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30亿元,环比增长135.60%;毛利率11.87%,环比提升0.46pct。公司盈利下滑主要系:(1)国内风电招标价格竞争激烈,风电塔筒法兰价格下降;2022H1风电塔筒法兰毛利率同比减少约29pct;(2)受公司所在地疫情封控影响,公司开工率和销售下降,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滑。 法兰龙头加码海上风电,积极扩张大兆瓦产能 公司为国内风电法兰龙头,为目前全球较少能制造7.0MW及以上海上风电塔筒法兰的企业之一。2022H1公司风电塔筒法兰实现营业收入3.83亿元,同比减少44.97%;毛利率10.97%,同比减少28.68pct,主要系公司风电塔筒法兰产品订单减少和产品价格下降所致。公司积极扩张海上风电大型法兰产能,新建5万吨海上风电大型锻件项目有望于2023年底完全达产,募投项目达产后预计法兰产能将达14万吨以上,大型法兰制造能力扩展至12MW。随国内海上风电装机逐步启动,公司大型法兰产品放量有望带动营收结构优化。 横向拓展风电轴承及齿轮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横向拓展风电轴承及齿轮业务,募投项目完全达产后将拥有风电轴承年产能4000套及齿轮年产能10万吨。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年产4000套大型风电轴承生产线项目基建已经基本完工,7月项目达到可使用期,已投入资金占预计投入比例为56.86%。公司为国内老牌锻件生产商,风电轴承制造优势明显,2022H1公司轴承业务主体子公司恒润传动实现净亏损415.96万元,预计公司下半年实现风电轴承批量出货,明年出货有望大幅放量;未来公司有望凭借自身优势开展风电主轴承研发,有望受益风电主轴承国产替代趋势。 盈利预测及估值 公司为国内风电塔筒法兰龙头,横向拓展风电轴承及齿轮业务。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亿元、7.35亿元、9.2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2、1.67、2.09元/股,对应估值分别为35倍、20倍、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上升;募投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晶澳科技 机械行业 2022-08-18 76.77 -- -- 79.44 3.48%
79.44 3.48%
详细
组件龙头品牌渠道力领先行业,业绩持续高速增长公司是行业领先的组件厂商,具备从硅片到电站建设运营的一体化业务能力。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211.55、258.47、413.02亿元,三年CAGR为28.10%,实现归母净利润12.52、15.07、20.39亿元,三年CAGR为41.53%。 预计2022H1公司可实现归母净利润16.00-18.00亿元,同比增长124.28-152.3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80-16.80亿元,同比增长173.86-210.87%。 组件出货稳居全球一线,垂直一体化产能协同快速扩张2018-2021年公司组件出货稳居全球前三位,2021年公司组件销量24.1GW,全球市占率达到12%,公司高效率组件产品全球市场认可度高,长期渠道布局效果显现,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球竞争优势突出,随着产能扩张,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高,预计2022年将达到15%左右。2021年公司组件业务毛利率为14.1%,整体销售净利率为5.09%,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具备海内外硅片、电池片、组件一体化产能体系,是最早布局一体化产能的光伏企业之一,常年维持硅片和电池片产能与组件产能持平或略低的状态,保障组件的稳定出货,增强成本控制能力。2021年底公司拥有组件产能近40GW,规划2022年底形成组件产能超50GW,硅片和电池产能会继续保持组件产能的80%左右。 N型电池助力提升组件竞争力,品牌渠道前瞻布局稳固竞争优势公司发布DeepBlue4.0X新一代商业量产N型高效组件,正式进军N型市场,电池量产效率可达24.8%以上,组件最高转换效率22.4%,组件最高功率625W,效率水平领先行业。公司规划2022年底形成包括N型在内的6.5GW新型技术产能,2023年预计新增15GW以上的新型技术产能,届时N型产能占比或将提升至40%以上。公司采取全球化的发展战略,海内外一体化产能全面布局,市场渠道覆盖范围以及客户粘性逐年增强。截至2021年底,公司在海外设立13个销售公司,产品出货覆盖135个国家和地区,60%以上组件产品出口海外,全球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全球光伏组件垂直一体化的龙头厂商,N型产品布局领先,垂直一体化产能稳健扩张,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15亿元、58.13亿元、75.16亿元,2022-2024年EPS分别为1.83、2.47、3.19元,对应PE分别为42、31、24倍。对标行业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2年53倍估值,对应目标市值2304亿元,目前股价尚有28%涨幅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光伏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境外市场经营风险。
亚玛顿 2022-08-16 44.71 -- -- 46.64 4.32%
46.64 4.32%
详细
2022年中报业绩同比增长85%;期待1.6mm 超薄玻璃逐步放量1)2022上半年业绩:营收达14.7亿元、同比增长68%;归母净利润为0.43元,同比增长8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28亿元,同比增长163%。Q2单季业绩:归母净利润预计为0.32亿元,同比转正,环比Q1增长191%。 2)盈利能力:2022上半年毛利率7.3%、净利率3%。其中Q2单季毛利率9.4%(环比Q1提升4.4pct)、净利率4.3%(环比Q1提升2.7pct),核心受益Q2季度光伏玻璃价格提升+公司成本端优化(超薄光伏玻璃产能进一步释放+凤阳硅谷原片玻璃供应稳定)。 3)短期:随着公司深加工产能爬坡满产、大股东旗下原片资产完成,公司规模效应提升+“原片+深加工”一体化布局带来公司业绩、盈利能力有望提升。长期:公司1.6mm 超薄光伏玻璃已批量供货,我们预计盈利能力将明显好于2.0mm 产品,占比提升将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电子玻璃:设亚玛顿高清显示子公司,一体化布局、为客户提供“一站式” 解决方案公司拟自有资金1亿元在湖北十堰投设全资子公司亚玛顿高清显示,用来实施高端电子玻璃产品及原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客户提供“一站式” 解决方案,提升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核心竞争力。2021年公司电子玻璃业务营收1.1亿元、同比增长276%,毛利率-3%。我们预计未来随着公司产品+原材料的垂直一体化布局,业务进展有望提速。 签天合光能74亿1.6mm 超薄玻璃大单;引领光伏玻璃迈向1.6mm 时代1)签74亿1.6超薄玻璃大单:公司公告与天合光能签1.6mm 超薄光伏玻璃《战略合作协议》,销售量合计3.4亿平米,预估总金额约74亿元(含税,按照当前2.0mm 玻璃均价计算)。占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364%。履约期为2022年6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 2)需求端:分布式需求超预期、推升1.6超薄玻璃需求。通过本次框架合作,亚玛顿与天合光能将进一步实现未来新组件(使用1.6mm 玻璃的组件)市场扩张策略并获得市场份额。据IEA 统计,2021年全球分布式光伏装机约为75GW,占比超过40%。分布式需求超预期。 3)供给端:公司1.6超薄玻璃推广顺利。除天合光能以外,公司为特斯拉太阳瓦合格供应商,与隆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开发“隆顶”BIPV 用 1.6mm 超薄轻质防眩光玻璃在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应用。同时与其他主流组件厂关于1.6mm 超薄玻璃合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4)行业趋势:光伏玻璃向“轻量化”发展。1.6mm 光伏玻璃相比目前主流的2.0mm 薄20%,在重量和成本上具明显优势,更符合BIPV 场景,对光伏行业“降本增效”具重要意义。公司为超薄光伏玻璃领军者,是全市场极少能大规模批量生产1.6mm 超薄光伏玻璃厂商之一。 投资建议:超薄光伏玻璃领军者,BIPV、电子玻璃打开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2.8/5.5/8.6亿元,同比增长417%/95%/57%,对应PE 为43/22/14倍(考虑25亿原片资产注入带来摊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玻璃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原片资产注入不及预期;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亚玛顿 2022-08-09 42.83 -- -- 46.64 8.90%
46.64 8.90%
详细
特斯拉太阳瓦:将推出全新太阳能屋顶、市场空间大,公司为太阳瓦核心供应商1)据Electrek报道,特斯拉正开发新版本太阳能屋顶(v3.5),重点改善太阳能屋顶的耐用性和易安装性,目前在员工家中测试。 如顺利特斯拉预计在今年年底推出新版太阳能屋顶。2)市场空间:据Electrek数据,特斯拉在2022年第Q2部署了2.5兆瓦太阳能屋顶,即每周约23个屋顶。特斯拉CEO马斯克目标未来每周生产1000个新的太阳能屋顶,提升潜力巨大。如假设5万元/屋顶玻璃、1000屋顶/周、52周/年计算,潜在市场空间26亿元/年。3)亚玛顿:公司为特斯拉太阳瓦合格供应商(提供光伏瓦片玻璃),过去几年已开始逐步放量(2021年公司海外收入达6.5亿元,预计大部分为特斯拉太阳瓦收入),有望充分收益。1.6光伏超薄玻璃:签天合74亿大单;引领行业迈向1.6mm时代1)签74亿1.6超薄玻璃大单:公司公告与天合光能签1.6mm超薄光伏玻璃《战略合作协议》,销售量合计3.4亿平米,预估总金额约74亿元(含税,按照当前2.0mm玻璃均价计算)。占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364%。履约期为2022年6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2)需求端:分布式需求超预期、推升1.6超薄玻璃需求。 通过本次框架合作,亚玛顿与天合光能将进一步实现未来新组件(使用1.6mm玻璃的组件)市场扩张策略并获得市场份额。据IEA统计,2021年全球分布式光伏装机约为75GW,占比超过40%。分布式需求超预期。3)供给端:公司1.6超薄玻璃推广顺利,预计盈利能力将明显好于2.0mm产品。除天合光能外,公司与隆基签合作框架协议开发“隆顶”BIPV用1.6mm超薄轻质防眩光玻璃在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应用。同时公司与其他主流组件厂关于1.6mm超薄玻璃合作也在积极推进中。4)行业趋势:光伏玻璃向“轻量化”发展。1.6mm光伏玻璃相比目前主流的2.0mm要薄20%,在重量和成本上具明显优势,更符合BIPV场景,对行业“降本增效”具重要意义。公司为超薄光伏玻璃领军者,是全市场极少大规模批量生产1.6mm超薄光伏玻璃厂商之一。投资建议:超薄光伏玻璃领军者,BIPV打开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2.8/5.5/8.6亿元,同比增长417%/95%/57%,对应PE为42/22/14倍(考虑25亿原片资产注入带来摊薄)。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光伏玻璃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原片资产注入不及预期;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中来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8-09 18.51 -- -- 21.16 14.32%
21.16 14.32%
详细
公司三大主营业务盈利显著增长,业绩符合预期 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6.38亿元,同比增长95.46%,实现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642.89%,实现销售毛利率16.63%,同比提升6.16pct。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状况和市场拓展情况良好,光伏应用系统、光伏背板、电池组件等主营业务业绩均实现大幅增长。 光伏背板产能稳步扩张,盈利水平大幅提升 2022上半年,公司光伏背板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54亿元,同比增长67.93%,实现毛利率25.88%,同比提升7.30pct。报告期内,公司双面涂覆背板产品销量稳步提升,单品出货量同比增加约140%。公司5,000万平方米背板产能按规划建设并逐步释放,预计2022年底前将形成2.2亿平背板产能,同时公司规划进一步扩建年产2.5亿平通用型背板项,2025年有望形成总产能超过4.7亿平。 TOPCon电池先发优势突出,组件盈利显著改善 2022上半年,公司高效组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46.05%,实现毛利率3.93%,同比提升8.43pct,实现由负转正。组件部分,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组件产量1.5GW,销量548MW(不含自用),报告期末产能1.6GW。电池部分,报告期内公司生产高效电池主要用于组件生产,N型TOPCon电池产能快速推进,报告期内泰州1.5GW已完成产能爬坡,目前泰州实际产能合计3.6GW;山西16GW高效电池项目的一期首批4GW产能于2022年6月开始投产,一期后续4GW、二期8GW正在逐步规划建设中。 光伏系统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具备长期增长潜力 2022上半年,公司光伏应用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84亿元,同比增长181.32%,实现毛利率16.89%,同比提升2.42%。报告期内中来民生向上海源烨交付656.97MW户用光伏电站,累计与110个市/县/镇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拟建容量约10.75GW,对未来业务持续发展形成支撑。 盈利预测及估值 公司为背板及TOPCon电池龙头,光伏系统业务快速上量。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8亿元、10.53亿元、15.6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6、0.97、1.43元/股,对应PE估值分别为32、19、13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扩产进度不及预期。
东方电缆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8-09 71.90 -- -- 86.86 20.81%
86.86 20.81%
详细
疫情叠加海风平价趋势影响,2022H1 盈利同比下滑 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9 亿元,同比增长13.96%;归母净利润5.22 亿元,同比下降18.02%;毛利率23.66%、净利率13.53%。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28 亿元,信用减值损失-0.41 亿元。2022Q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44 亿元,环比下降12.23%;毛利率20.58%、净利率11.93%。公司盈利下滑主要原因系:(1)国内海上风电相关工程受疫情影响,建设有所延缓,导致部分海缆项目交付延后;(2)受项目平价趋势影响,海缆系统整体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22H1 海缆系统毛利率同比下降约9pct。 ? 海上+陆上业务并驾齐驱,海风项目施工进程有望提速 公司聚焦海缆系统、海洋工程、陆缆系统三大产品领域,拥有500kV 及以下交流海缆、陆缆,±535kV 及以下直流海缆、陆缆的系统研发生产能力。2022H1,公司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37 亿元,同比下降0.28%,占公司营收比例47.60%;陆缆系统实现营业收入20.22 亿元,同比增长31.07%,占公司营收比例52.40%。国内海上风电相关工程受疫情影响,建设有所延缓,导致部分海缆项目交付延后、营收规模有所减少。 ? 订单结构持续优化,高电压等级海缆及脐带缆订单占比大幅提升 截至2022 年7 月末,公司在手订单达到105.22 亿元,较3 月末增长14.5%;其中海缆系统63.11 亿元,较3 月末增长15.5%;海洋工程15.64 亿元,较3 月末增长86.4%;陆缆系统26.47 亿元,较3 月末减少8.2%。在手订单中,盈利能力较强的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占比由2022 年3 月末的68.61%提升至7 月末的74.84%,同时远高于2022H1 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47.60%的营收占比。此外,海缆订单中,220kV 及以上海缆占比达到64%,脐带缆约占10%,高电压等级海缆及脐带缆订单占比大幅提升,有望进一步支撑公司盈利能力。 ? 盈利预测及估值 公司是海缆龙头,在手订单饱满,结构持续优化。随着东部产业基地和南部产业基地的逐步建成投产,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3 亿元、18.03 亿元、22.69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89、2.62、3.30 元/股,对应估值分别为40 倍、29 倍、23 倍。维持“买入”评级。 ? 风险提示:海缆招标价格下行;原材料价格上涨。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1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