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付浩

长城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070523030001...>>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睿创微纳 机械行业 2023-05-12 50.03 -- -- 51.48 2.65%
51.35 2.64%
详细
事件:2023年 4月 27日,公司同时公布 2022年年报和 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26.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8.62%;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1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32.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4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38.95%。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7.4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71.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46.32%。 国外市场进一步拓展,红外与微波实现双增。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境外收入13.28亿元,同比高增 78.47%。同时,公司继续坚持客户需求先导,技术创新领先,推行垂直整合经营模式,持续推动在红外、微波、激光领域的布局。红外技术方面,拓展 8μm 系列产品集,1280×1024及 640×512两款新产品已完成研发设计和读出电路流片,此外,公司完成了短波、中波、长波红外技术的全面布局。在红外图像处理芯片方面,研制了第二代红外图像处理芯片;微波领域方面,公司已建立完整产业链,以 T/R 组件、相控阵子系统及雷达整机切入微波领域,同时在底层的微波半导体方面持续建设核心竞争力,此外,Ku 波段一维相控阵天线、Ku 波段地面监视雷达等产品完成小批量生产和交付,取得国内外客户订单,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不断拓宽国外市场。 特种装备与民用产品联动,共同驱动业绩高增长。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面向特种装备及民用两大市场。在特种装备领域方面,公司作为非制冷红外核心供应商,在枪瞄及小型制导武器上具有突出的优势,未来公司业务将不断从枪瞄向制导、从非制冷向制冷、从红外向微波/激光扩展,随相关型号批产放量,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特种业务新空间。在民用领域方面,红外热像仪是公司民用领域的重要产品,其户外热像仪产品销量收入实现快速增长,行业领先。 凭借产品力和全产业链带来的成本优势,公司北美新开市场有望复制过去在欧洲市场的成功,此外无人机、车载等新应用也有望推动公司业务快速增长。 基于公司在特种装备及民用产品两大市场所具备的突出的优势,二者联动,未来公司业绩有望迎来高增长。 聚焦核心竞争力,研发投入不断增长。公司是研发驱动型企业,在非制冷红 外成像领域具备完善的技术和产品研究、开发和创新体系,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和项目市场化能力。公司已掌握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系统集成等非制冷红外成像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及生产工艺。2022年,公司重视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坚持以市场方向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实现了研发投入 5.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8.40%。在研发平台建设方面,公司持续重点投入红外、激光、微波等多维感知技术领域,建立了第一个红外开源平台,为保持技术和产品领先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基于业内领先的技术水平、可靠的产品性能及稳定的量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稳步增长。未来,公司将持续进行研发投入,进一步巩固核心竞争力,力争市场地位稳中求进。 投资建议:公司是领先的、专业从事专用集成电路、特种芯片及 MEMS 传感器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81亿元、6.66亿元、8.84亿元,对应的 EPS 分别为 1.08元、1.49元、1.98元,PE 为 48.1倍、34.7倍、26.2倍,维持“增持”的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交付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波动;市场系统性风险;
中无人机 航空运输行业 2023-05-12 48.94 -- -- 52.77 7.04%
53.20 8.7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3亿元,同比增长12.01%;实现归母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25.1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25.69%。 主营业务收入提升,研发脚步加快。营收方面,公司主要业务按照产品分为无人机系统及相关产品、无人机技术服务两个板块,报告期内,无人机系统及产品业务实现营收26.64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1.20%;无人机技术服务业务实现营收1.09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36.27%,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2.03pct,系公司市场开发力度增加和技术服务项目构成变化所致。费用方面,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31.19%,系业务规模扩大和计提部分资产折旧所致。同时,公司加大研发力度,年度研发费用1.89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8.44%,报告期内新获得发明专利7个、实用新型专利8个、软件著作权3个,积累掌握18项核心技术,另外,公司凭借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产品于本年度内被认定为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军民用无人机市场广阔,受益于下游多领域需求提升。军用无人机方面,公司的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属于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及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类,这两类无人机系统在整个军用无人机市场中的份额占比约为48%,根据蒂尔集团的报告,这两类无人机系统在2018年到2017年这十年的全球总产值预计达430.50亿美元,市场前景广阔,并且,军用无人机下游应用于侦察监视、火力打击和反潜巡逻等多个领域,发展空间广阔。民用无人机方面,公司的主要产品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产业和气象监测等多个领域,参与完成青海大通县泥石流、四川泸定地震等多个灾情的侦查和通信保障工作,受益于下游领域的高需求,民用无人机发展潜力向好。 公司自主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国内国际市场两手抓。研发方面,公司作为无人机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国家级人物带领的研发团队,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其生产的翼龙系列无人机在全球察打一体无人机市场的占用率位于世界第二、中国第一,该产品的无人机系统和技术曾获国防科技进步奖和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另外,公司凭借卓越的研发能力,于本年度完成翼龙-1E、翼龙-2D和新型指挥控制台等的阶段性科研验证,翼龙-3的研制也在有序推进。市场方面,公司在自主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依法取得军品出口经营权,在国际市场拓展新客户,并且已经将产品销往多个国家,有助于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共促进的发展格局。 23年全年经营工作目标重在“打造翼龙核心品牌,发挥企业主导作用”,全面提升公司能力。加快市场拓展步伐,树立“市场为大”理念;提供优质客户服务,健全针对客户的各项体系;发挥自主研发能力,打造无人机系统原创技术策源地;完善供应链规划,推行总装精益生产线建设;推动降本增效,全面实施低成本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注重人才培养,打造匹配高科技领军企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团队;提质增效,提高企业经营质量;深入推动党建,推进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的有机融合。 投资建议:公司是无人机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手握多项核心技术和翼龙系列等王牌产品,在发展国内业务的同时拓展国际市场,市场占有率表现优秀,受益于下游军用民用无人机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潜力向好。 根据模型测算,公司的业绩预计将保持稳定上升,预计2023年至20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9亿元、7.16亿元、10.14亿元,EPS分别为0.77元、1.06元、1.50元,对应P/E为66.3倍、48.1倍、33.9倍。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竞争力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行业风险;宏观环境风险。
邦彦技术 计算机行业 2023-05-11 24.62 -- -- 26.29 6.78%
29.03 17.91%
详细
事件:公司于 2023年 4月 27日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收 3.70亿元,同比增长 20.04%;归母净利润 0.41亿元,同比下降 48.13%。 营收保持较快增长,高费用率拖累业绩表现。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但经营净利润下滑,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是费用端的快速增长: (1)产业园转固影响:公司自有房产阿波罗产业园于 2021年第四季度完成建设转为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导致折旧费用与房产税均大幅增加;长期借款停止资本化,导致利息费用大幅增加; (2)持续研发投入影响:公司为保持产品竞争力,加大科研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46.36%; (3)计提减值影响:经济环境影响部分项目回款,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公司竞争优势地位。公司拥有高效的研发体系,持续加大产品创新与创造的力度。2022年度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 9.74亿元。在实际使用中,资金主要用于融合通信产品技术升级项目、船舰通信产品升级项目、信息安全产品技术升级、研发中心项目等承诺投资项目,足以可见公司对于产品升级与技术研发的重视。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耕云通信服务平台技术、高保真视频低时延传输技术,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指标先进性。同时,船舶通信控制系统产品完成国产化研制,实现软硬件全自主可控,功能性能指标达到较高技术水平。并且,汇聚交换机产品完成国产化研制,丰富了公司交换机产品系列。与此同时,国产化 VPX 平台完成研制,所有板卡均满足软硬件全国产化,适应军工行业设备的国产化替代趋势。期末,公司已有 37款产品在军队完成定型,同时承担了 7个预先研制项目。公司一贯重视自主研发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对自主研发的技术及时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 11项。 三大板块协同发展,信息安全业务发展前景广阔。公司的核心业务包括融合通信、舰船通信和信息安全三大板块,通过长期坚持基于客户需求的技术创新和常年承担客户委托的型号研制开发任务,三大业务板块的系列产品构建了符合全军信息体系架构标准的基于 “云网端”的完整产品体系。在融合通信方面,在国家力推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背景下,融合通信将成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公司具有较强先发优势。在船舰通信方面,公司自 2009年收购特立信后已在军舰船通信领域深耕多年,拥有已定型型号产品 14款, 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在信息安全方面,信息安全产品经过十多年的研发投入与积累,已进入成熟应用阶段。其中,核心嵌入式计算板卡已成功实现国产化,并拥有 9款已定型产品与 13项型研任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报告期内,信息安全业务板块某重点客户的重点型号产品完成正样研制,满足合同及研制任务书的功能性能指标要求,同时新增 2个型号产品科研立项。公司信息安全系列产品已覆盖从网络终端层到云端服务层的完整生态链,考虑到军事信息安全领域的强对抗特征,相关技术产品需要及时升级,我们认为信息安全板块是公司的增量业务板块,公司信息安全业务具备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布局民品电力专网市场,有望实现军民双轮协同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布局民品市场。公司依托军工行业积累的产品和国产自主可控、信息安全等技术,瞄准电力行业国产化替代趋势,积极拓展电力行业专网市场。公司与华能集团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受托研制全国产化 DCS火控系统,标志着公司在电力行业国产自主可控领域迈出坚实一步,市场空间较大。公司凭借着自身在军品自主可控和信息安全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经验积累,有望将电力业务板块打造成新的增量业务板块,实现军民双轮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军工通信细分领域核心供应商之一,具备明显竞争优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大研发投入并推动业务拓展。我们预测公司未来发展向好,预计公司 2023年至 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6亿元、2.06亿元、3.03亿元,EPS 分别为 0.90元、1.35元、1.99元,对应 PE 分别为 28.8倍、19.0倍、12.9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风险;招投标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航天电器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5-11 64.43 -- -- 65.98 2.41%
65.98 2.41%
详细
事件:2023年 4月 17日,公司公布 2022年年报。报告期内,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6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6.9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3.59%。 报告期内业绩稳定增长,基本盘保持基本稳定。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0.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6.96%的有如下两点原因:一是报告期公司紧跟前沿技术,以拓重聚型聚项为导向,持续加强重点市场、重点用户、目标市场与客户的产品推广,抢抓订单,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二是报告期公司系统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持续提升交付履约能力,有效保障了市场和客户需求。具体分产品而言,继电器实现增幅 11.07%,占总营业收入的 5.96%;连接器及组件实现增幅 16.66%,占总营业收入的 64.44%;电机实现增幅 18%,占总营业收入的 24.94%;光通信器件实现增幅 3.34%,占总营业收入的 2.06%,各项分产品收入涨幅良好,连接器及组件的占比持续增长,凸显公司聚焦主业,巩固在该产品方面的优势地位。公司属于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国家重点支持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行业发展空间大,近年来电子元器件国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受益于国防装备、通信、消费电子、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等行业需求稳定增长,预计公司的业绩将持续增长。 持续增加科研投入,增强核心竞争力。多年以来,公司持续推进“创新驱动、人才强企、智能制造、质量制胜”发展战略,聚焦主业,强化科技创新、市场营销、管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使公司持续保持良性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公司注重科技创新、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新品研发投入,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激发技术骨干人员的科技创新动能,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2022年公司入选国际创新管理体系与知识产权融合标准化试点实施单位;主导和参与国际、国家、行业等标准制修订 25项; 积极参与国家部委科技攻关项目,完成重点项目立项 35项,同时,研发人员占比相较于去年有所增长。公司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积累,公司在连接器、微特电机等等中高端机电组件领域掌握大量核心关键技术,在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形成系统集成互联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股权激励计划提上日程,为公司发展注入内动力。在年报中,公司提及了相应的将建立相应长期激励机制。2023年 3月公司官方披露股权激励计划修订草案,拟以 46.37元每股的价格授予 445万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占比0.98%。预计 2023-2027年分别摊销费用 2086.61、2503.93、1547.57、718.72、98.53万元 2023年股份支付费用占 2022年归母净利润的 3.8%,影响有限。此计划对公司发展的积极效应明显,具体的考核指标为:以 2021年业绩为基数,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 14%、14.5%、15%。 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 11.2%、11.3%、11.4%,且两指标不低于对标企业 75分位值或申万军工平均业绩水平。除此以外,公司对参与的子公司和对象个人层面也分别制定详细业绩考核指标,股权激励计划范围较广,同时,公司也对回购原则和特殊情形做了详尽说明,预计该计划将对推动公司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市场欣欣向荣,赋予发展新活力。当前全球电子元器件行业处于稳步上升期,中国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下游需求持续向好,5G、数据中心、电动&智能汽车、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国防装备信息化等领域成为新增长点,推动电子元器件产业细分领域增长,整个市场高景气也为公司发展创设了有利的条件。作为国内高端连接器、微特电机、继电器和光通信器件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公司在品牌、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绩效管理和成本管控等方面优势明显,且经营风格稳健、资产质量较高,注重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企业经济运行质量较好。从军用产品而言,公司作为军品连接器龙头,覆盖全部子领域,在航天和导弹领域市占率高,在信息化建设+实战演练背景下有望受益。从民用产品而言,中长期看 5G 建设连接器用量增加+中高端产品进口替代,公司新品用量大、附加值高,进一步扩大收入和利润体量。公司成功发行定增,募投项目扩充军民品产能,更好满足十四五期间的军民品需求。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我国高端连接器、微特电机、继电器和光电子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03亿元、10.64亿元、14.40亿元,对应的 EPS 分别为 1.77元、2.35元、3.18元,PE 为 34.9倍、26.3倍、19.5倍,维持“增持”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系统性风险;下游需求及订单波动;公司盈利不及预期;产能扩充不及预期等
吉林化纤 基础化工业 2023-05-08 4.01 -- -- 4.02 0.25%
4.02 0.25%
详细
近日,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及 2023年一季度报告。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70亿元,同比增长 2.50%,实现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 29.2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长 76.8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29亿元,同比增长 94.51%。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41亿元,同比下降 20.87%,实现归母净利润 0.12亿元,同比增长 124.6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74.28万元,同比增长102.7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0.41亿元,同比增长 754.32%。 盈利能力方面,2022年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 8.47%,同比下降 0.41pct,销售净利率为-2.36%,同比提升 1.35pct,2023年一季度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13.07%,同比提升 3.63pct,销售净利率为 1.63%,同比提升 6.86pct。 分产品看,2022年,粘胶长丝实现营收 25.86亿元,同比增长 17.26%,其毛利率为 13.53%,同比提升 1.52pct;粘胶短纤的营收为 5.95亿元,同比下降 50.30%,其毛利率为-5.81%,同比下降 7.42pct,碳纤维产品的营收为1.27亿元,毛利率为 2.25%,其中产量为 1118吨,销量为 805吨。2023年年初,公司 12000吨碳纤维复材项目前端碳化线已达产,复材生产线正在有序安装中,最终产品拉挤板材的销售方向主要是以风电叶片为主的领域; 从长期来看对于未来碳纤维的产能利用率,公司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并且全资子公司凯美克小丝束碳纤维全面达产,吉林凯美克小丝束碳纤维实现收入1.27亿元。 风电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量或将迎来更大的增长空间。2022年全球碳纤维产业市场保持增长,我国总需求量在 7.4万吨左右,较上年增长约 20%,占据全球一半以上份额,未来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正在加快“绿色”能源转型进程,随着碳纤维产业链的日趋成熟和成本的下降,潜在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场景层出不穷,风电叶片目前是国内最大的碳纤维需求市场,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的碳纤维拉挤梁片工艺,使得碳纤维使用成本大幅降低。叶片尺寸方面,为了提高风机效率,满足更广泛的风场条件,现在业界已经形成共识:风轮直径扩大是风电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叶片的长度逐渐增加,对于叶片的质量控制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叶片制造材料玻纤叶片重量比较大,已经无法满足风电叶片大型化的发展趋势。而碳纤维复合材料比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更低的密度,更高的强度,可以保证风电叶片在增加长度的同时,大大降低叶片重量,因此碳纤维材料应用在风电叶片上有着诸多无法代替的优势,我们认为届时其他风电叶片制造商将推出应用碳梁的风电叶片产品,将为碳纤维在风电领域贡献非常大的增量市场。 粘胶长丝行业强者恒强。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主要产品粘胶长丝,凭借突出的技术优势和质量优势,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粘胶长丝厂商,行业内竞争优势明显。近年来粘胶长丝全球总产能约为 25-28万吨之间,其中我国产能约 20万吨左右,公司前些年抓住机遇扩建产能,抢占了行业内陆续退出企业所空出的市场,使得市场份额逐步增加,当前公司粘胶长丝产能约 8万吨/年左右。近年来粘胶长丝产能和需求较为稳定,所以价格变化相对平稳,但随着消费升级和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从长期来看,市场前景仍然良好。 投资建议:鉴于下游碳纤维维持高景气,且应用场景扩容,同时风电需求装机量增大+渗透率不断提升,公司碳纤维一体化布局,未来空间可期,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的 EPS 分别为 0.08元、0.13元、0.20元;对应2023-2025年 PE 分别为 50倍、31倍、20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贸易争端升级、制造业下游产业需求不及预期、碳纤维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统计误差、预测参数、假设等不及预期风险。
振华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5-08 87.77 -- -- 95.85 7.70%
98.70 12.45%
详细
事件:2022年 4月 28日,振华科技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2.67亿元,同比增长 28.48%;实现毛利率 62.72%,同比提高 1.9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 27.52亿元,同比增长 56.45%,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23.82亿元,同比增长 59.79%,经营规模和效益均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 抓住国产化机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国务院在《中国制造 2025》国家行动纲领中明确指出,到 2025年,70%的电子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必须实现自主保障。关键电子元器件供应自主可控已然成为保障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链安全完整的必然选择。公司抓住国产化机遇,聚焦构建电子元器件产业生态链“建链、展链、强链”,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在基础元器件领域,成功研制高温片式薄膜电阻器,突破导电聚合物叠层铝电容器高温高湿技术,攻克叠层片式宽频磁珠立式电极制备技术;光-MOS 固体继电器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型气密封微动开关多个系列产品研制成功;大功率断路器完成研制并形成小批量供货。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掌握了第三代半导体 SiC 功率器件设计技术,大电流、大功率 SiC 肖特基二极管通过鉴定,突破 IGBT单管、模块封装关键技术;高功率密度电源模块产品实现器件全部国产化,完成电源浪涌抑制器国产化研制。产品结构优化提升了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电子元器件行业的优势地位,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 定增项目顺利推进,产能释放助力发展。4月 27日,深交所审核通过振华科技定增项目。此次定增项目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25.18亿元,主要有以下三个用途。第一,作为国内高可靠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领军企业,为满足行业对高可靠电子元器件日益高涨的需求并响应党中央对解决高端电子元器件“卡脖子”情况的号召,公司本次定增旨在抓住当前国内国际市场机遇,扩充半导体功率器件、混合集成电路、新型阻容元件、继电器及控制组件、开关及显控组件等核心产品产能,缩短供应周期,加大在行业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进一步巩固与提升自身在高可靠电子元器件领域的技术水平与行业地位。第二,用于现有产线的自动化及智能化升级改造,在提振产能的同时加大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应用,更好地满足航天、航空等重点客户对高可靠电子元器件产品在产品质量、可靠性等方面的要 求,提高生产效率。第三,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进一步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 大幅提高研发投入,公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 5.16亿元,同比增长 39.58%。在《中国制造 2025》国家行动纲领中明确提及“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当前国内电子元器件行业同样存在大而不强、品类多而不精的症结。 伴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业内对电子元器件的各类技术指标与产品性能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国内电子元器件行业向高端化、信息化、智能化、自主化发展的新型产品将对整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和做大做强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公司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开展烧结工艺对 LTCC 滤波器共烧收缩匹配性的研究,研发大功率固定继电器、高压晶界层陶瓷基片、MOSFET 产品以及高功率密度电源模块产品,研发项目均已解决关键工艺问题或者产品设计定型,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在有相关领域的优势地位,提升产品性能,提高公司市场竞争能力,为公司长期发展助力。 投资建议:公司自成立以来,深耕电子元器件行业已逾 20年,形成了一揽子成熟可靠、各项技术指标优异的产品集合,行业对高可靠电子元器件需求日益高涨,未来将受益于国产化机遇,业绩有望持续改善。根据模型测算,公司的业绩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 2023年至 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17/40.61/50.32亿元,EPS 分别为 6.18/7.80/9.67,对应 P/E 分别为 14.5倍/11.5倍/9.3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不及预期;军用元器件价格小幅下降;高端元器件国产化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永创智能 机械行业 2023-05-08 14.08 -- -- 14.85 4.43%
15.30 8.66%
详细
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及 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 27.49亿元,同比+1.5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2.74亿元,同比+4.8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1.28亿元,同比-42.2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3亿元,同比-143.47%,其中主要系公司报告期内智能包装生产线产品订单大幅增加,公司集中增加原材料的采购,致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增长较大,同时因经济波动,影响标准单机销售及智能包装生产线产品的验收交付,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减少。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 7.48亿元,同比+17.27%,实现归母净利润 0.74亿元,同比+34.4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64亿元,同比+3.46%。 分产品看,2022年公司的智能包装生产线业务实现营收 12.23亿元,同比增长 17.08%,毛利率为 33.99%,较上年下降 0.43pct;标准单机设备业务实现营收 9.52亿元,同比下降 10.79%,毛利率为 25.73%,较上年减少 3.92pct; 其他设备及配件和包装材料分别实现收入 2.77亿元和 2.36亿元,分别同比-6.60%/-14.02%。2022年度,公司智能包装生产线产品的市场开拓取得显著进展,在白酒行业收获较多订单增长的同时,积极布局饮料行业,拓展新客户。截止 2022年底,公司液态智能包装生产线产品覆盖牛奶、啤酒、饮料、调味品、白酒、光伏等行业的知名品牌客户。 受到经济发展波动影响, 23年有望重回上升通道。2022年度,国内经济产生波动从而影响包装设备行业,下游传统消费品行业投资意愿不足,资本开支减少,导致该行业的包装设备需求下降,公司部分传统产品的销售受到影响,导致该产品国内销售额较大幅度下滑。其中,公司标准设备销售受到经济波动影响,下滑较大。在此背景下,公司抓住下游白酒行业近年来兴起的设备升级的机遇,以及近年来多晶硅等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设备需求,从而弥补公司在传统行业销下降的局面。2022年公司得益于白酒行业包装设备升级需求的快速增加,以及公司智能包装生产线产品类型的迭代升级,公司的智能包装生产线产品订单增长较快,在标准设备产品订单下滑较多的情况下,新增订单近 40亿元,相较 2021年度增长超过约 20%。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76亿元、5.05亿元、6.37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8倍、14倍、11倍。继续维持“买入”评 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企业兼并后的管理风险,出口业务风险,内部管理风险,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的不确定性风险,统计误差、预测参数、假设等不及预期风险。
航宇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4-27 72.61 -- -- 80.60 10.53%
80.26 10.54%
详细
事件:公司于 2023年 4月 14日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收 14.54亿元,同比增长 51.49%;毛利率为 32.09%,同比下降 0.51%;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 32.0%。 下游需求旺盛,航空及能源板块营收高增长。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尚有在手订单总额 20.26亿元,同比增长 66.07%,反映下游需求旺盛。同时国内外航空和国内能源装备需求旺盛,公司核心业务板块航空锻件业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航空锻件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增幅 62.30%;公司积极响应碳中和国家战略,服务清洁能源关键设备领域需求,能源锻件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增幅 169.91%。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科研生产工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41.1%至 0.7亿元。重点针对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开展相关研发工作,同时持续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合作与研究,各项在研项目有序开展。报告期内,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2022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年度内,公司新申请发明专利 7件,新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3件;新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6件,新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5件。以上成果的取得,进一步夯实了公司的核心技术体系,持续构建和加强了公司的竞争优势。 德阳产线初步建成,产能释放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新动能。2022年公司全力推进德兰航宇募投项目建设,截至年底德兰航宇产线基本建成,新产线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有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同时,2023年公司将按计划推动贵阳沙文项目建设,届时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环锻及下游加工能力,深化贵阳地区生产配套能力,公司产能中长期内预计将得到持续释放。 实施股权激励凝聚人心,加强市场开发把握机遇。2022年公司连续完成两期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包括公司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及各业务部门的核心骨干员工,让有贡献的优秀人才分享公司发展成果,充分调动公司核心团队的积极性。同时,公司不仅继续坚持境内境外航空市场“两翼齐飞”的市场策略,聚焦客户需求实现航空业务的稳健增长,同时也积极开拓新的业务 增长点、积极开发新客户。 投资建议:公司是主要从事航空难变形金属材料环形锻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航空发动机环形锻件,为该领域的龙头之一。 受益于航发赛道以及新能源需求的高景气,我们预测公司未来发展向好。因此,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5/3.99/5.67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92/2.79/3.97元,PE 分别为 39.2/27.0/19.0倍,维持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降价;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振芯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4-27 21.67 -- -- 23.99 10.71%
23.99 10.7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49.0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亿元,同比增长98.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133.46%。 营收快速增长,净利润创历史新高,未来业绩可预见。公司营业收入快速增长,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49.01%。公司主要从事北斗卫星导航“元器件—终端—系统应用”全链条核心产品的研制、生产及销售运营,集成电路设计、开发及销售,以及视频光电、安防监控等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业务。受益于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增长,公司着重开拓了信创、测试仪器等蓝海市场,集成电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28%,毛利率为60.37%。受益于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高景气度,公司保障重点客户北斗三号通用模块、终端产品交付,北斗导航综合应用业务实现收入3.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0%,毛利率为61.47%。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智能安防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在多个无人平台项目中承担了系统级、设备级产品的研制工作,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09%,毛利率为33.80%。核心业务营收高增长、高毛利叠加政府补助增加,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亿元,同比增长98.13%,创历史新高。年报披露,2022年末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所对应的收入金额为6.79亿元,其中,3.80亿元预计将于2023年度确认收入,1.91亿元预计将于2024年度确认收入,1.07亿元预计将于2025年度确认收入。 深耕北斗行业,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深耕北斗行业多年,产品覆盖北斗卫星导航“元器件—终端—系统应用”全产业链条,是国内系列最全、种类最多、应用覆盖面最广的北斗厂商之一。公司已掌握卫星导航诸多先进核心技术,在高动态/高精度定位技术、抗干扰技术、罗兰C、伪卫星增强系统、组合导航等方向具有雄厚的技术储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公司北斗终端所需核心元器件均实现了100%国产化设计,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先进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北斗三号基带芯片新版的测试验证并开始推广,同时完成了北三RDSS芯片的原型验证;完成了北斗三号抗干扰处理模块研制,准备投入量产;完成了北斗三号多型号终端研制并已交付。公司持续推进技术与产品研发,有利于丰富产品种类,扩大市场占有率,维持公司在北斗行业的优势地位。从行业前景上看,卫星导航市场空间广阔,北斗产业将迎来机遇期。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数据,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同比增长16.29%至4,690亿元。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与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核心产业值达1,454亿元,同比增长12.28%。预计到2025年,综合时空服务的发展将直接形成5-10亿块/年的芯片及终端市场规模,总产值有望达万亿规模。北斗系统是全球目前唯一实现通、导、遥一体化的卫星导航系统,随着北斗二号的全面换代、北斗三号渗透率持续提升,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等新应用场景下的“北斗+”正不断拓展,产品出货量快速增长,从北斗芯片、模组、板卡、天线、终端、系统运营的产业链厂商迎来了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为抓住行业机遇,公司2022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未分配利润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发展及北斗产业园等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北斗产业园落地运行后,公司产能将进一步提升。受益于“十四五”规划与“新基建”的推进,北三全面替代及行业应用全覆盖,将为市场带来较大增量,北斗导航综合应用业务有望成为支持业绩增长的新主力点。 研发投入持续提升,技术优势与产品优势突出。公司主营业务均属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领域,近年来公司保持高研发投入,自2017年以来,公司始终保持着高研发投入,从6,570.88万元增长到1.4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36%,2022年度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2.37%。截至2022年末,公司研发人员411人,较上年同期增长17.43%,占公司总人数的41.81%。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和技术突破,公司及子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斗基础产品设计与实现、北斗三号海事移动终端研制及应用获得科学进步奖二等奖。2022年公司新申报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新申请软件著作权5项。公司近20年不断增强核心技术的积累,推进新产品的更新迭代,保持在细分领域的技术优势。相较于行业内多数企业产品结构单一,公司构筑了应用于不同细分市场的立体化产品矩阵,产品系列全,种类多,软硬件结合,支撑公司从器件提供商向信息化、智能化方案服务商进行转变。由于产品种类多,其市场需求不易受单一产业景气变动影响,且公司产品主要面向行业级市场,因此公司集成电路业务受芯片行业降价潮影响较小,产品价格波动远没有存储芯片和逻辑电路等数字芯片的变化大,波动性弱于半导体整体市场,预计集成电路业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此外,主要产品在性能、可靠性上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且集成电路核心产品与北斗终端所需核心元器件都已实现全国产化,产品市场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集成电路和北斗导航产业多年,订单充足,技术优势与产品优势突出。随着“十四五”规划与“新基建”的推进,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需求提升,业绩保持高增长。根据模型测算,公司的业绩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预测公司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1/5.74/6.77亿元,对应EPS0.75/1.02/1.20,PE31.2/22.9/19.4,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及供应风险、政府补助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股东诉讼风险
东方电热 家用电器行业 2023-04-27 5.39 -- -- 5.75 6.28%
6.11 13.36%
详细
公司发布2022 年年度报告及2023 年第一季度报告。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8.19 亿元,同比增长37.01%,实现归母净利润3.02 亿元,同比增长73.6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5 亿元,同比增长166.03%;22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1.51 亿元,同比增长64.76%,实现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下降28.9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8 亿元,同比增长191.34%。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7 亿元,同比增长21.60%,实现归母净利润0.67 亿元,同比增长16.7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62 亿元,同比增长16.76%。分产品看,家用电器电加热器的营业收入为13.07 亿元,同比-6.12%, 新能源汽车用电加热器的营业收入为2.42 亿元, 同比+135.46%,新能源装备的营业收入为14.58 亿元,同比+258.62%,锂电池钢壳材料的营业收入为0.57 亿元,同比-49.99%。盈利能力方面,2022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0.17%,较上年同期增长2.7pct,销售净利率为7.95%,较上年同期增长1.92pct。近年来空调、厨卫家电等家用电器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持续巩固并深化与格力、美的、海尔等家电龙头企业的合作关系,促进家用电器业务保持稳定。2022 年,江苏九天实现营业收入81,975.60 万元,同比下降1.60%,实现净利润24.56 万元,同比下降99.39%。由于子公司江苏九天因个别客户应收账款金额较大且存在商业承兑汇票预期未兑付的情况,按照期末余额的70%计提坏账准备约3,850 万元,导致净利润大幅下降。 4680 有望迎来放量,公司预镀镍产能扩产推进顺利,成长可期。根据公司年报显示,随着特斯拉4680 电池投产、宣布扩产100GWh 产能、4680 版Model Y 在美重新上架等里程碑事件的发生,特斯拉4680 电池技术路线的确定性不断提升,4680 电池技术的变化和需求确定性的释放必将带来预镀镍电池钢带的增量需求。公司2022 年新建的年产2 万吨锂电池预镀镍钢基带项目预镀镍工序已试车成功,产出的产品质量性能指标达到客户要求,目前正在持续进行预镀镍工序的工艺优化和技术改进;连续退火线正在建设中,预计2023 年9 月建成。公司生产的预镀镍电池钢带产品目前已经通过了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如科达利、亿纬锂能、东山精密、无锡金杨等的材料性能验证,也与无锡金杨、东山精密签订了长期供货框架协议。公司与国外知名新能源汽车厂商也在积极开展业务对接。公司目前在项目建设、产能释放、市场推广验证和技术储备积累等方面都位于国内行业的前列。 熔盐储能相关业务值得关注,行业未来增长空间广阔。储能行业属于国家重点扶持行业,应用场景广泛,发展前景巨大,目前正处于市场起步阶段。2022年为西安热工研究院储能调峰项目生产的熔盐电加热器及其控制系统,该项目属于国内示范化项目,目前运行状态良好。此前,公司发行的定增项目中,1.09 亿元的资金用于年产50 台高温高效电加热装备项目,项目建成后将用于生产高还原势气体电阻加热装置、熔盐加热器等产品。目前公司正在洽谈的熔盐储能项目有200MW,正在对接、即将招标的项目2*75MW,今年有望全部落地,预期订单金额1 至2 亿元;除此之外,公司还在跟踪对接的处在前期规划的项目约5-600MW。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加热器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切入新能源业务,盈利能力得到不断增强,未来有望保持营收增长,预计公司2023 年-2025 年EPS 分别为0.34 元、0.42 元、0.49 元;对应PE 分别为16 倍、13 倍、11 倍。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预镀镍产品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订单不及预期;光伏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安达维尔 航空运输行业 2023-04-27 11.06 -- -- 13.72 24.05%
14.35 29.7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13亿元,同比降低 13.23%;实现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降低 539.4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降低 631.97%。 业绩下降系项目进度滞后所致,未来发展向好。营收方面,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机载设备、航空维修、测控及地面保障设备以及一些新兴业务,机载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2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是 30.71%,较上年同期同比降低 48.64%,系部分产品的项目启动、合同签订和产品交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滞后影响了销售业绩所致。费用方面,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同比降低 41.69%,系报告期内银行借款利息费用减少所致,同时,公司重视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民机制造方面,作为国内首个获得航空厨房插件 CTSOA适航证书的制造商,已将航空厨房插件产品交付应用于 ARJ21等客机型号并收获良好反馈;民航维修方面,公司已取得 CAAC、FAA、EASA 和 JMM 等完整的维修许可证书及体系,维修能力覆盖机型广泛。 防务民航领域高潜力,业务受益于产业繁荣。公司所处的航空航天与防务产业可以划分为防务和民航两大领域,防务工业方面,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军队的现代化进程,随着信息与智能技术的发展,民营企业将在我国航空航天与防务工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民用航空方面,作为拥有全球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场的国家,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预计到 2041年,中国将新引进 9,284架民航飞机,另外,目前民用飞机机载设备仍由跨国龙头企业垄断,但是国产化替代趋势明显,作为最早研制民航机载设备国产化产品的供应商之一,公司的民机制造业务受益于我国民航市场的扩大以及民航产业的国产替代进程,与此同时,航空维修业的随着政策优化的逐渐复苏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另外,公司的新兴业务受益于我国工业制造数字化和智能化以及复合材料应用规模的扩大。 自主研发能力突出,业务领域广泛。机载设备方面,公司是国内排名前列的航空座椅与飞机客舱设备制造商和专业的飞机导航系统设备制造商,多个细分领域的产品线市占率领先,拥有多个完整的飞机客舱系统设备产品线,掌握 95%生存率抗坠毁技术、航空装甲等多项核心技术和工艺的同时,兼具客 舱整体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试验、适航取证和改装能力,公司自主研制的直升机模拟训练系统有望在未来成为核心产品组合;航空维修方面,公司经验丰富,拥有多项资质和 2,100余项维修项目的维修能力;测控及地面保障设备方面,公司作为专业的地面测控、保障与训练装备供应商,手握众多客户群体和产品系列;新兴业务方面,公司在工业软件和复合材料业务上都取得了进展。 23年全年经营工作目标重在“坚持内生增长和外延增长并行”。主营业务方面,打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全产业链产品与解决方案;新兴业务方面,通过“工业知识数字化”“技术同源”和“协同共享”等方式拓展更广泛领域的客户。2023年经营目标:销售收入 8-9亿元人民币,为实现经营目标,公司的经营计划包括:推动技术创新和战略级产品平台的打造;挖掘客户需求,进一步拓展业务;保证质量,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重视战略人才引进,打造高效能组织;细化成本控制,推进业财融合。 投资建议:公司在防务民航及新兴产业方面都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积极拓展业务领域。预计公司 2023年至 20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16亿元、0.22亿元、0.23亿元,EPS 分别为 0.06元、0.08元、0.09元,对应 P/E 为172.2倍、131.1倍、125.0倍。首次给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战略新兴业务短期内增长速度未达预期的风险;高端人才缺失的风险;重点项目未中标的风险;库存风险
中航西飞 交运设备行业 2023-04-27 24.20 -- -- 26.95 10.91%
27.00 11.57%
详细
事件:2023年4月,中航西飞发布2022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6.6亿元,同比增长15.17%;实现归母净利润5.23亿元,同比减少19.8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18亿元,同比减少26.33%;实现毛利率7.7%,较上年下降0.51pcts。 装备放量,国产大飞机批产,军民品业务双轮驱动,国际转包业务向好。 中国商飞预计,到2041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单一航空市场。随着国产型号市占率的稳步提升,预计未来20年国产客机交付数量约为2488架,总价值超2万亿元,行业复合增速约15%。2022年12月20日,随着本年度最后一个试飞科目的完成,中航西飞2022年批生产试飞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了“2323”均衡生产目标和年度超产目标,全年任务完美收官。在军品业务方面,“十四五”是我国装备放量期,运-20及其延伸机型将实现产能爬坡,在研轰炸机的研发将带来持续发展动能,公司作为国内军用运输机和轰炸机总装平台有望得到长期受益。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预期增强,未来民用航空市场需求依然强劲,民机零部件制造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公司在机身、机翼等部件集成制造核心技术的优势将持续显现,同时经营业绩将逐步受益于ARJ21飞机、C919飞机等国产民用飞机的批量化交付而进一步提升。 国际转包生产方面,公司保持与波音、空客等民用飞机制造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随着国际民用航空市场的逐渐恢复,完整领先的生产制造体系竞争力优势将进一步体现,研发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也将为丰富双方合作层级及内涵提供坚实基础。2022年3月24日,首架在我国完成总装的空客A321飞机正式交付给航空公司,该飞机机翼由中航西飞制造,空客A321机翼项目研制于2022年2月在中航西飞正式启动。至今,中航西飞已顺利交付7架A321机翼产品。空客A321机翼项目自投产以来,以稳定、优质、准时的交付品质赢得了客户信任,展现了中航西飞在国际合作中优秀的项目交付水平。 航空服务方面,随着人民军队训练强度与实战能力的不断提升,未来武器装备的维保需求潜力较大,航空服务产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公司将持续深入开展服务保障模式创新,打造以整机维修、零部件维修、定检和服务保障等业务为支撑的航空服务产业发展平台,全面构建基于全寿命周期、全要素能力、全区域布局的航空维修服务保障体系,以优质服务促进市场开拓。 提升单位精益运营能力,高质量完成均衡交付目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6.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3.18%。全员劳动生产率60.51万元/人,完成年计划的182.86%。在军机产品方面,按期完成了各型军机的生产交付任务,确保国家防务的需要。在民机产品方面,按计划节点完成了新舟系列飞机、AG600、C919、ARJ21等民机型号的大部件及零件交付任务。在国际合作项目上,A321机翼项目如期开工并完成首架产品交付,巩固了公司作为空客公司亚洲地区一级供应商的核心地位,对公司国际转包业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公司围绕“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准时化”的高级均衡交付目标,深入推进AOS管理体系3.0阶段建设,全面建立“流程所有者分级授权机制”;构建精益工厂建设2.0评价标准,推动精益工厂建设迈向持续改善阶段,并试点开展模拟经营业绩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内部单位精益运营能力,高质量完成2022年均衡交付目标任务。 股权激励激发员工积极性,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中航西飞发布10年期股权激励计划,并将2023年2月7日作为第一个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日,公司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股权激励计划相关议案,并已经完成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首次授予登记工作,合计向公司高管等261人授予为1309.5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13.45元/股,占当前总股本比例0.4730%。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授予时的业绩条件如下:①2021年度公司净资产现金回报率(EOE)不低于11%,且不低于对标企业50分位值;②2021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2%,且不低于对标企业50分位值;③2021年度公司经济增加值改善值△EVA大于0。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时的业绩条件为:①2023/2024/2025年净资产现金回报率不低于11.5%/12%/12.5%,且不得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对标企业75分位值;②以2021年度为基数,2021-2023/2021-2024/2021-2025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5%/15%/15%;③2023/2024/2025年ΔEVA大于0。本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有助于充分调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与骨干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者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促进经营业绩平稳快速提升,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投资建议:中航西飞是我国主要的大中型运输机、轰炸机、特种飞机等飞机产品的制造商,是我国最大的运输机研制生产基地,是新舟系列飞机、C919大型客机、ARJ21支线飞机、AG600飞机以及国外民用飞机的重要零部件供应商。十四五期间,航空装备需求放量,军机产品有望充分获益。另外,随着国产大飞机后续批量生产,民机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根据模型测算,公司的业绩预计将,预计2023年至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8/10.61/13.19亿元,EPS分别为0.29/0.38/0.47,对应P/E分别为89.0/67.0/53.9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订单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及供应风险、政府补助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中复神鹰 基础化工业 2023-04-26 39.36 -- -- 39.47 0.28%
39.47 0.28%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3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5.68亿元,同比增长23.68%;归母净利润为1.31亿元,同比增长11.28%;扣非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增长1.28%。对此点评如下:Q1业绩增速放缓,研发投入维持高增。Q1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3.68/11.28%至5.68/1.31亿元。1)毛利率有所下降。Q1公司毛利率为40.85%,同环比分别下降5.15/7.67pct。净利率为23.06%,同环比分别下降2.58/10.38pct,或由于碳纤维价格下降及西宁二期产能爬坡所致。2)经营性现金流有所下降。Q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6242.21万元,同比下降60.37%,主要系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减少所致。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7.44/1.18亿元。3)费用率基本维稳,研发投入同比高增。Q1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增长0.31pct至15.72%,其中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68/15.50/-0.47%,同比分别变动+0.57/+2.57/-2.84pct。Q1公司研发投入为4829.74万元,同比增长108.56%。 量价齐升带动全年业绩高增117.09%。2022年,碳纤维下游应用领域继续拓展,渗透率稳步提升,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公司紧抓行业机遇,连云港本部、神鹰西宁两地同时发力,全年产量破万吨,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0.00/117.09%。1)Q4业绩同比高增129.74%。单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72%至5.4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9.74%至1.81亿元。2)碳纤维年产量首超万吨。2022年西宁万吨碳纤维项目全部投产,公司产销量皆大幅增长,全年碳纤维产量为1.06万吨,同比增长68.00%;销量为0.94万吨,同比增长52.65%。3)单价持续上扬,毛利率同比增长6.51pct至48.13%。成本端:2022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高位震荡后逐步趋稳,公司成本压力逐渐缓解。价格端:公司干喷湿纺技术领先,产品品质较高,售价较同行高。同时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应用在航空航天、碳碳复材等高附加值领域的比例逐步提升,平均单价持续提升,根据我们测算,公司2022年碳纤维单价同比增长11.53%至21.12万元/吨,全年毛利率/净利率同比分别增长6.51/6.58pct至48.13/30.33%。4)规模效益逐步显现,单位成本同比下降10.26%至9.71万元/吨。碳纤维生产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随着公司产能的快速扩张,规模效益也在逐步显现,根据我们测算,2022年公司碳纤维单位成本为9.71万元/吨,同比下降10.26%。其中单位制造成本、单位材料成本预计均有下降。5)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向好,各项费用率逐步走低。2022年由于西宁项目产能释放、政府补助增加以及增值税进项税留抵退税等原因,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77.63%至8.35亿元。2022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6.99%,同比下降0.73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34/7.85/1.05%,同比分别下降0.00/2.23/1.21pct。 碳纤维国产替代加速,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率先受益。根据《2022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2022年全球碳纤维市场需求为13.5万吨,同比增长14.4%。中国碳纤维市场需求为7.44万吨,同比增长19.3%,国内碳纤维市场需求增速领先全球。具体来看,2022年我国碳纤维市场需求中,国产/进口碳纤维分别为4.5/2.9万吨,同比分别变动+53.8%/-11.2%,国产碳纤维供应量首次超过进口量,国产替代加速进行中。产能方面,公司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2年国内碳纤维理论产能中,公司位列第二,仅次于吉林化纤。随着下游风光氢等新能源领域市场需求的持续高增,以及碳纤维渗透率的提升,行业景气度或将持续,公司作为业内龙头,有望率先受益。 投资建议:Q1业绩增速趋缓,研发投入维持高增,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9、13、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40%、27%,对应PE估值39、28、22倍。碳纤维行业高景气度持续,市场需求旺盛,公司是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未来发展可期;公司碳纤维产能过万吨,规模效应有望显现;率先突破干喷湿纺技术,产品品质对标国际龙头;实控人为中国建材集团,持续为公司注资输血,业务发展有支撑。 风险提示:产能推进不及预期风险;行业产能扩张过快风险;政策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等
中兵红箭 机械行业 2023-04-25 19.39 -- -- 19.87 2.21%
19.82 2.2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7.14亿元,同比下滑 10.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8.19亿元,同比增长68.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 7.74亿元,同比增长 64.53%。 超硬材料表现亮眼,股东增持彰显信心。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特种装备、超硬材料、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三大板块。从营业收入来看,特种装备实现营收35.50亿元,同比下滑 19.11%;超硬材料实现营收 26.83亿元,同比增长11.51%;专用汽车与汽车零部件实现营收分别为 2.32亿元与 2.48亿元,同比下滑 41.72%与 22.55%。特种装备与超硬材料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超硬材料收入呈现强韧性。从毛利率来看,特种装备毛利率为 16.13%,较上年增长 5.43个百分点;超硬材料毛利率为 50.95%,较上年增长 7.5个百分点。 特种装备业务盈利能力有所提升,超硬材料业务仍是公司主要盈利来源,贡献了公司主要业绩弹性,是公司在收入减少的条件下实现净利润逆势增长的主要原因。2022年 10月-11月,公司第二大股东中兵投资增持超 2550万股,彰显了中兵投资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股票长期价值的认可,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改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工业级+消费级需求提升,行业景气度高企。公司超硬材料业务主要包括人造金刚石、培育钻石、立方氮化硼等产品,要应用于传统工业领域、消费领域、高端及功能性领域,工业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产销量、综合竞争实力、技术能力均居全球第一。超硬材料行业处于国家经济整体向好的环境,工业金刚石作为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之一、现代工业最重要的工程材料之一,持续保持平稳态势。CVD 法工业金刚石因耐高温、射频大、耐高压等多项优异性能,未来有望在半导体和国防领域大幅放量。同时,由于部分超硬材料企业将部分产能转移,使得工业金刚石市场短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在消费领域,随着培育钻石合成技术的提高,以及市场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改变,培育钻石市场需求亦显著提升。目前,个性化年轻消费群体已经成为消费主力,钻石的消费不再局限于婚庆场景,而是逐渐出现在日常佩戴场景中,未来非婚情景的消费占比有望持续提升,是拉升钻石复购率的重要驱动力。此外,随着三四线城市的发展,消费水平提高,低线城市的钻石渗透率具有很大的提升潜力。贝恩咨询预测显示,2025年全球培育钻石市场规模将 从 2020年的 167亿元增至 368亿元,其中中国培育钻石市场规模将由 83亿元增至 295亿元。总体上看,超硬材料工业级应用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消费级市场逐渐崛起,行业景气度上行。 A 股稀缺弹药总装、智能弹药标的,或将受益于陆军弹药需求增长。远程火箭武器系统作为陆战新质作战力量,亦是陆军第四代骨干装备,性价比高且结构简单。在俄乌冲突中,美国提供的搭载 GMLRS 精确制导火箭弹的 M142“海马斯”对战争局势产生了巨大影响,远程火箭炮的重要性凸显。远火在2022年 8月份台海军演中同样表现优异,“既能打得远、打得准,还能打得起”。练兵备战拉动弹药消耗叠加海外需求,远火内销外贸空间广阔,景气度上行趋势明显。火箭弹作为耗材,将受益于远火产业链增长。公司特种装备业务涉及大口径炮弹、火箭弹、导弹、子弹药等产品的研发生产,是兵器集团下属唯一弹药上市平台,A 股稀缺弹药总装、智能弹药标的。2022年 8月,旗下子公司北方红阳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已经完成重点型号产品试制生产。在“十四五”积极备战的大背景下,公司未来或将受益于消耗性武器装备放量获取订单,成为新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公司是超硬材料行业龙头与 A 股稀缺弹药总装、智能弹药标的,未来将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以及陆军建设快速发展,业绩有望持续改善。根据模型测算,公司的业绩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 2023年至 20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4/18.46/20.59亿元,EPS 分别为 0.96/1.33/1.48,对应 P/E为 23.2/16.9/15.1。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科达利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4-20 137.44 -- -- 147.00 6.72%
146.67 6.72%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和第一季度业绩预告。 业绩快速增长,盈利水平逐步修复。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54亿元,同比+93.70%,实现归母净利润9.01亿元,同比+66.3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46亿元,同比+64.2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8亿元,同比+30.78%。单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6.83亿元,同比+81.26%,实现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84.18%;其中22Q4毛利率为24.38%,同比+2.71pct,净利率为11.64%,同比+0.35pct。受春节因素的影响,公司1月排产环比有所下降,公司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左右,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20亿元至2.50亿元,同比+30.05%-47.7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亿元-2.38亿元,同比+30.63%-48.05%。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为5.45亿元,同比增长98.07%。公司重点针对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新材料、高强度、轻量化、大容量、安全性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的创新及优化。 全球动力电池厂商扩产进程加快,驱动供应链新一轮的配套扩产,公司产能扩张进一步加速。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厂商扩产进程加快,包括CATL、中创新航、LG、亿纬锂能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动力电池企业,均宣布新的扩产计划,动力电池扩产需求的高速增长进一步驱动了动力电池供应链新一轮的配套扩产,公司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产能扩张需求进一步加速。公司目前的产能布局进度为:去年完成惠州新建项目、惠州三期项目、湖北荆门项目、福建二期项目以及科达利德国一期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并完成部分设备投入,促进公司产能逐步释放;同时,公司分别投资建江西一期项目、江苏三期项目、江门项目、山东一期项目、厦门项目及四川三期项目,进一步扩张公司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产能。截止目前,公司已在国内的华东、华南、华中、东北、西南、西北等锂电池行业重点区域布局了13个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以及欧洲3个生产基地。 定位高端市场及大客户战略,持续加大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力度。2022年,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双方在钠离子电池和麒麟电池等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合作,约定公司在同等条件下,宁德时代优先选择公司作为电芯机械件供应商,份额不低于40%;同时公司还加大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与法国客户ACC签订了产品供应合同,约定2024年至2030年期间,公司向客户ACC提供约3亿套方形锂电池壳体和盖板产品。此外,公司分别在德国、瑞典、匈牙利建设海外生产基地,以进一步满足海外客户产能配套需求,拓展海外市场。我们认为,公司在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领域拥有较大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形成了优势资源的聚集效应,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持续盈利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增强其在全球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定增扩产持续推进,看好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此前,公司计划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6.00亿元投资建设江西科达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湖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江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三期)、江门科达利年产7500万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的定增事项正在稳步推进中,未来随着新建产能的逐步释放,将有效辐射周边的下游客户,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有望进一步提高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的市场占有率,抓住行业需求增长的机遇。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锂电池结构件的龙头企业,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度、公司扩产产能释放、4680量产等因素,公司业绩有望继续增强。因此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023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5亿元、21.42亿元、30.87亿元;对应PE分别为22倍、15倍、10倍。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4680等产业推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部分统计数据存在一定的遗漏风险,各类预测参数、假设等等不及预期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