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付浩

长城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070523030001...>>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10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曼恩斯特 机械行业 2023-09-11 92.95 -- -- 92.90 -0.05%
92.90 -0.05%
详细
近日,公司发布2023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3.47亿元,同比增长77.21%;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9亿元,同比增长97.0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88.2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17.30万元,同比增长137.84%。 国产涂布模头龙头,盈利水平提升,业绩快速增长。公司产品涵盖涂布技术应用核心部件和智能装备,核心部件主要包括高精密狭缝式涂布模头、涂布模头增值与改造、螺杆泵、传感器、超声波测量设备、陶瓷螺纹元件、配件等产品,智能装备主要包括极片绝缘点胶系统、涂布浆料输送系统、智能涂布装备、智能制浆系统等产品。其中根据公司2022年的数据显示,高精密狭缝式涂布模头占公司总营收的65.57%,它是涂布机的核心部件,目前主要应用于锂电池极片的涂布工序,其工艺性能对锂电池的电池容量、内阻、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等具有关键影响;另外还可以应用于泛半导体、氢能源等领域。分产品看,截至2023H1,包括高精密狭缝式涂布模头、涂布模头增值与改造、涂布配件的核心部件实现收入为2.68亿元,同比+78.83%,毛利率为79.43%,同比+1.76pct;智能装备业务实现收入为7,576.62万元,同比+67.96%,毛利率为42.70%,同比+1.16pct。 锂电池生产所需的核心部件,国产替代趋势明显。高精密狭缝式涂布模头为锂电池生产涂布机的核心部件,涂布也是锂电池生产前段工序的核心环节,目的是将正负极浆料均匀地涂覆在铝铜箔(正极铝箔,负极铜箔)上,对成品电池容量、安全性、一致性、寿命均有着重要意义,公司的产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布设备,且已具备与国外领先品牌竞争的能力,实现了进口替代,其中高精密狭缝式锂电池极片涂布模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根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证明1,公司主导产品高精密狭缝式锂电池极片涂布模头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市场占有率为分别为19%、21%和26%,本土企业行业连续三年排名第一,且市场占有率连续增长。 公司目前已建立用于卷材类涂布的工程技术中心,积极拓展周边新型领域的应用,如氢燃料电池电极涂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涂布、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涂布等;计划筹建用于平板类涂布的工程技术中心,积极拓展在半导体领域和显示领域等应用,推动涂布技术的发展,加强在多领域的进口替代,从而支撑业绩向上成长。 拟投资建设新一代涂布技术应用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有望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7月13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以全资子公司淮安曼恩斯特为实施主体,在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新一代涂布技术应用的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为公司涂布技术工程中心及智能装备生产线提供相关的办公场地及实验室,该项目拟投资金额不超过人民币2.5亿元。此次投资或将有效解决公司多元化规模扩张面临的区域布局难题,更好地承载公司华东区业务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新一代涂布技术领域的地位。 受到锂电池产业链降本的压力,进口替代加速,并且涂布模头应用领域众多,公司布局不同领域的涂布产品,看好发展前景。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需求也快速增长,带动国内涂布机及涂布模头市场规模增加。 随着2020-2023年锂电池进入新一轮扩产期,到2025年锂电涂布模头市场规模有望持续10%以上速度增长。GGII预测到2025年中国锂电涂布模头市场规模将达14亿元,2020-2025年CAGR为14.87%。同时在锂电池产业链降本压力的影响下,将有望进一步推动国内涂布模头国产化进程。 并且涂布技术作为工业通用技术,狭缝式涂布属于精密涂布技术,涂布模头是狭缝式涂布最核心的部件,因此可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燃料电池、太阳能、半导体、PCB等,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应用场景下,涂布模头的设计要求有着独特的点,精度要求也有所差异,而公司依托在锂电行业涂布技术的积累,已经在氢燃料电池电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非锂电领域其他应用场景实现了零的突破。我们认为,公司在锂电池应用领域的核心技术产品已实现进口替代,且拥有众多国内外优质的客户资源,未来将继续进行前瞻性技术项目的研发并推动产业化,赋能客户降本增效。同时公司将逐步进军不同领域,目前公司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燃料电池领域,均已成功获得销售订单。我们认为,未来公司将持续强化公司的涂布技术研发实力,加强涂布技术在各领域的产业成果转化,从而完善公司的产品布局。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涂布模头龙头,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及进口替代进程加速。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1亿元、5.53亿元、8.22亿元,对应PE分别为33倍、21倍、14倍。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募投项目实施效果未达预期风险、下游行业需求波动风险、技术升级及新产品研发风险,进口替代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和经济下行导致的风险。
吉林化纤 基础化工业 2023-09-04 3.27 -- -- 3.44 5.20%
3.44 5.20%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7.23亿元,同比下降7.4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868.93万元,同比增长151.4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175.18万元,同比增长177.2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77.81万元,同比增长347.31%。 碳纤维产品业绩持续向好,市场价格短期承压,粘胶长丝盈利情况好转。分产品看,粘胶长丝上半年贡献收入为12.20亿元,同比-1.31%,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0.79%,毛利率为17.01%,较上年同期+7.0pct。粘胶短纤上半年贡献收入为152.07万元,同比-99.72%。碳纤维产品贡献收入为1.75亿元,同比+346.30%,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0.17%,去年同期为2.11%,毛利率为3.31%,同比-15.96pct,其中主要原因是碳纤维产品当下受供需格局影响,市场价格下降,行业发展出现阶段性压力,但长期来看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 碳纤维大丝束龙头,产业链优势明显,看好未来持续放量。上半年,公司碳纤维产品包括全资子公司吉林凯美克生产的小丝束碳纤维,以及公司1.2万吨碳纤维复材项目前端碳化线产出的大丝束碳纤维。短期内,受到行业供需格局影响,碳纤维市场价格呈现下行的态势,但我们认为,民用大丝束碳纤维赛道依旧保持高景气度,以风、光为主的电力新能源的增长拉动了民用大丝束碳纤维的需求,市场规模巨大。未来随着碳纤维产业的逐步成熟和终端应用技术的顺利推进,生产成本也得以下降,大丝束碳纤维在未来仍然能够打开更多的工业使用场景,从而带动整体价格维稳。同时,公司所在的吉林地区,其碳纤维研发和生产的起步较早,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唯一碳纤维产业化基地,区内已经在碳纤维产业上下游领域形成了产业聚集和配套,因此其还拥有较强的产业链优势,助力公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粘胶长丝产品盈利能力提升。目前粘胶长丝国内产能合计约21万吨/年左右,占据了全球产能的绝大部分。目前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和质量优势,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粘胶长丝厂商,行业内竞争优势明显。当前公司粘胶长丝产能约8万吨/年左右。公司粘胶长丝以出口为主,产能和需求较为稳定,售价回升+成本下降,盈利情况增强,看好未来市场前景。 投资建议:鉴于下游碳纤维维持较高景气度,且应用场景扩容,同时风电需求装机量增大+渗透率不断提升,公司碳纤维一体化布局,未来空间可期,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的EPS分别为0.05元、0.08元、0.12元;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74倍、52倍、33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贸易争端升级、制造业下游产业需求不及预期、碳纤维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统计误差、预测参数、假设等不及预期风险。
东方电热 家用电器行业 2023-09-01 5.46 -- -- 5.76 5.49%
6.04 10.62%
详细
近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度报告。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0.46 亿元,同比增长 18.1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92 亿元,同比增长31.3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1.82 亿元,同比增长 35.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68 亿元,同比增长 59.40%。 2023H1 盈利能力稳增,业绩继续成长。2023 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21.23%,较上年同期+0.83pct,销售净利率为 9.47%,较上年同期+1.1pct。 各项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为 0.97%,较上年同期-0.19pct;管理费用率为4.02%,较上年同期+0.03pct;财务费用率为-0.44%,较上年同期-0.53pct,其中主要原因系贷款利率下降、汇兑损益下降、利息收入增加所致。研发投入为 0.98 亿元,较上年同期+32.56%。 多板块布局,静待预镀镍产品需求释放。分产品看,上半年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9.89 亿元,同比增长 105.04%;多晶硅领域新接订单 10.03 亿元,非多晶硅领域新接订单 1.8 亿元;熔盐储能、高炉炼钢加热器等新产品也进一步发力。受到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增长因素影响,公司新能源汽车电加热器业务实现收入 1.17 亿元,同比增长 35.83%。家用电器元器件业务略有下降,营业收入为 6.27 亿元,同比下降 11.19%,主要系受个别主要空调客户需求下降以及行业价格年降等因素影响。光通信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降较大,实现收入 2.78 亿元,同比下降 30.49%。预镀镍材料方面,子公司东方九天积极推进“年产 2 万吨锂电池预镀镍钢基带项目”建设,项目建设进度符合预期;加大预镀镍材料客户验证及推广力度,但由于 4680 系列动力锂电池市场应用进度低于预期,同时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恢复缓慢,东方九天营业收入下降明显。实现收入为 6,479.90 万元,同比下降27.14%,同时公司对北美客户的产品验证也在持续推进中,预计连续退火线建成投产后验证节奏会加快推进。在公司对接的客户渠道中,既有电池生产企业的直接对接,也有通过结构件企业的间接对接。我们认为,随着未来公司的验证节奏加快,以及 46 系列动力电池产品应用进度的推进,公司预镀镍产品的需求有望迎来释放。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加热器行业龙头企业,切入新能源业务,盈利能力得到不断增强,未来有望保持营收增长,预计公司 2023 年-2025 年 EPS 分别为 0.34 元、0.42 元、0.49 元;对应 PE 分别为 16 倍、13 倍、11 倍。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预镀镍产品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订单不及预期;光伏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航天彩虹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31 20.65 -- -- 21.12 2.28%
21.12 2.2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7亿元,同比减少22.44%;实现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57.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118.46%。 多项费用降低,航空航天产品毛利率显著提升。营收方面,公司业务按照产品分为无人机及相关产品、技术服务、背材膜及绝缘材料和光学膜。报告期内,无人机板块业务占总营收比重为43.73%,收入同比下降36.97%;技术服务业务占总营收比重为0.59%;背材膜及绝缘材料业务占总营收比重为34.04%,收入同比下降2.74%;光学膜业务占总营收比重为18.53%,收入同比下降4.80%。毛利率方面,航空航天产品制造行业毛利率达到40.49%,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2.88%,实现大幅提升。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49.63%。费用方面,2023年上半年,公司多项费用下降。其中,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5.84%;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14%;财务费用同比减少67.89%,系汇率变动,汇兑收益增加所致;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37.12%,系递延所得税费用减少所致。同时,公司加快科研步伐,报告期内研发费用0.55亿元,同比增加1.91%。截至2023上半年,公司拥有各类专利、软件著作权400余项;报告期内,公司内新增专利8项,内容主要涉及飞行平台性能提升,为公司持续做优做强系列化产品打下基础。 无人机行业繁荣发展,新材料行业进入成熟期。无人机行业方面,从国际市场看,受国际形势冲突延续的影响,海外部分国家对无人机及相关产品的需求迫切度、紧迫度持续提升,呈现逐步加速的特点;从国内市场看,用户需求激增,逐渐成为装备采购重点。受益于国防建设需要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无人机将迎来大批量采购机遇。我国军用无人机产业将在2027年建军百年前迎来持续加速发展,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军用中大型无人机采购规模将超过百亿元量级。此外,国内外无人机民用领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国民经济多个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无人机企业有望围绕用户实际要求,实现从产业链中游向下游的延伸,提升溢价能力。新材料板块方面,新材料行业已跨过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公司光伏背材膜有望受益于光伏产业链的高景气度实现进一步发展,但光学膜产业受消费电子景气度影响,供需两端波动对公司光学膜业务盈利能力造成较大影响。展望未来,随着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叠加国内外光伏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新材料产业经营利润有望持续向好。 无人机海外订单火热,新材料受益于下游行业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源自无人机业务高速发展,体现了公司在无人机行业内领先的优势地位。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手握众多成熟产品和在研产品,彩虹系列无人机系统已经出口多个国家。2023年上半年以来,海外需求及订单呈明显上升趋势,为公司国际业务持续向好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彩虹无人机具备十余年海外实战经验,用户粘性高,品牌效应好,产品性能优,具备持续提升国际市场产品渗透率的实力。报告期内,无人机出口市场保持火热态势,国际业务需求对接、产品演示次数明显增多,为公司国际市场业务提供更多机遇。报告期内,公司国外收入5.14亿元,同比增长334.56%,实现大幅增长。新材料方面,公司业务主要包括功能聚酯薄膜业务和光学膜业务,公司的“南洋科技”和“东旭成”两大优秀自主品牌奠定了公司在新材料行业的领先地位。聚酯功能材料基膜持续巩固现有战略客户,逐步增加高端光学保护膜和离型膜的市场开发及出货量;光学膜继续加大与三星、LG、TCL等品牌的长期合作,开发具有战略合作意向的优质客户;加强与主流品牌客户的联络与信息交流,推动生产、研发加速。受益于我国光伏行业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以及液晶面板产业升级发展,新材料行业利润提升指日可待。 23年全年经营工作目标重在”攻难关、稳增长、强基础”,加大市场开拓,加强科研创新。公司对于未来的经营计划是:积极拓展市场,无人机业务军民两手抓,新材料业务继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需求旺盛产品的出货量;加快产品研发,抢占发展机遇,推动重点技术领域改进;推及基础能力建设,继续规划和布局北京、天津以及台州等产业基地;优化产业布局,增强资本运营能力;完善管理制度建设,管理追求“精细化”和“高质量”;注重人才培养,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完善公司党建工作,加强党建与业务进一步结合。 投资建议:公司在无人机和新材料行业占据领先地位,两大主营业务受益于市场需求提升和国家政策利好。根据模型测算,公司的业绩预计将保持稳中有升,预计2023年至20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2亿元、4.68亿元、5.08亿元,EPS分别为0.43元、0.47元、0.51元,对应P/E为53倍、49倍、45倍。维持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政策变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技术创新风险;客户集中度风险;产品质量风险;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风险。
精工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8-30 16.60 -- -- 19.36 16.63%
19.36 16.63%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度报告。其中,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 8.19 亿元,同比增长 2.43%;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0.97 亿元,同比增长 1.0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0.83 亿元,同比增长 1.10%。 多业务协同推进,碳纤维装备稳步成长,加强上下游产业链产品研发。分产品看,碳纤维成套生产线实现营收为 2.18 亿元,同比-44.14%,同时碳纤维单台套设备实现营收为 1.05 亿元,同比+522.95%,公司精准对接了吉林、江苏、广东、土耳其、印度、韩国等国内外重点意向客户和潜在客户,参与了吉林国兴年产 6 万吨碳纤维项目投标工作,同时通过倒逼倒推等方法加快端到端氧化炉、超高温炉等新产品开发及其实验室建设,不断推动工艺、技术迭代升级,同时,公司聚焦产线降本举措,发挥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力。太阳能光伏装备实现营收为 0.89 万元,同比+666.18%,目前,公司具有从光伏装备开发、工艺技术研究、上下游产品延伸研发等技术优势和“产业化、系列化、成套化”的生产能力,多晶硅铸锭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 40%以上。建筑建材专用设备/轻纺专用设备/智能装备/部件及精密加工/航天相关设备业务分别同比+131.92%/-56.31%/+204.83%/+63.09%/+1,458.87%,各产业板块业务协同推进。2023 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通胀依然较高,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外溢效应突出,制造业整体低迷,公司专用装备市场需求放缓,因此公司业绩短期承压,后续随着订单兑现、客户拓展、多业务同步发展,公司业绩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碳纤维产业国产替代进行时。随着下游风电、航空航天、军工、碳碳复材,压力容器等传统及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碳纤维市场有望保持较快增速。 2022 年国内碳纤维 7.44 万吨需求量中国内产量为 4.5 万吨,国产化率猛增至 60.5%,首次超越了进口量;碳纤维下游需求持续增加,叠加碳纤维产业国产替代加速的产业背景下,我国碳纤维企业扩产意愿强烈。随着扩产带来碳纤维企业资本开支的增加,碳纤维生产设备需求预计将保持增长态势。 投资建议:受益于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十四五期间产能扩张与需求放量并行,同时设备产线进口替代加快,进口替代有望迎来加快。预计公司 2023年-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79 亿元、5.08 亿元、6.71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4 倍、18 倍、14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贸易争端升级、下游产业需求不及预期、统计误差、预测参数、假设等不及预期风险。
兴业科技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3-08-29 12.24 -- -- 13.13 7.27%
13.75 12.34%
详细
国内皮革龙头之一,主要从事天然牛头层皮革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拥有四大生产基地。公司进入天然牛皮革行业三十余年,从事天然牛皮革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先后收购宏兴汽车皮革 60%股权进入天然牛皮汽车内饰市场,并通过成立投资宝泰皮革进入二层皮革及二层胶原蛋白领域。公司主要产品为鞋面用皮革、汽车内饰用皮革、包袋用皮革、家具用皮革以及特殊功能性皮革等。公司 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1.96亿,同比增长 61.50%,实现归母净利润 9283.84万元,同比增长 80.64%,毛利率 20.26%,同比+4.10pct,净利率 8.89%,同比+1.65pct,宏兴汽车皮革及宝泰皮革的销售增长是 23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公司现有安海厂区、安东厂区、子公司瑞森皮革、兴宁皮业、宏兴汽车皮革,以及控股二级子公司福建宝泰、联华皮革(位于印尼)等多个生产基地,2022年产量达 10884.34万平方英尺,凭借领先的采购量与生产量,在行业中拥有较高的话语权及定价能力。 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天然皮革产品正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投资成立宝泰皮革,胶原蛋白产品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在鞋面用皮革和包袋用皮革领域,产品定位于中高端,主要满足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需求,丽荣、森达、TIMBERLAND、哥伦比亚、红蜻蜓、迪桑娜、菲安妮、利郎、万里马、际华集团、康奈、奥康、千百度等均为公司的客户。面对下游市场变化,公司积极推动组织变革,调整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有效扩充产品品类,同时通过技术中心针对制革工艺、产品开发进行研发,提升公司竞争力。公司建有双重的研发体系,公司总部建有技术中心,事业部设有产品开发团队,研发信息共享、相互配合。此外,公司引进了先进环保处理设备,并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五水分离、分流分治”的制革废水处理方案,以应对愈发严苛的环保要求,同时保证公司的产能需求。同时,公司成立宝泰皮革,积极开拓二层皮深加工业务市场,随着宝泰皮革的成立和产能的不断释放,二层皮胶原产品原料业务预计将会快速增长,未来二层皮加工业务将成为公司重要的盈利增长点。 通过收购宏兴汽车皮革,快速切入汽车内饰市场,助力公司快速增长。公司借助宏兴汽车皮革的客户渠道,快速切入汽车内饰用皮革市场,避免了前期漫长的验证周期。宏兴汽车皮革已与国内多家汽车品牌建立合作关系,包括 理想汽车、蔚来汽车、赛力斯问界汽车、合众哪吒汽车、吉利汽车、马自达汽车等,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座椅、门板、仪表板、扶手、方向盘等,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更舒适、豪华的驾乘体验。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定点供应车型的销量增长,公司汽车内饰皮革业务销量增加,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023年上半年宏兴汽车皮革实现营收 2.46亿,净利润 0.34亿,营收与净利润均大幅增长。由于生产效率提升以及内部管理改善,降本增效成果显现,2023年 H1汽车内饰用皮革实现毛利率27.30%,同比+7.34pct,经营效率不断提高。未来公司有望把握新能源车企崛起带来的机会,驱动公司汽车皮革业务快速成长,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实施较高考核要求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对未来发展充分信心。公司此前发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拟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 1,670万份,占公司总股本5.72%,激励对象为公司董事、财务总监、总裁、中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人员共计 251人。因公司实施了 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授予价格调整为 7.69元/份。本次股票期权的各年度业绩考核要求为: (1)公司层面行权 100%要求:2023-2025年净利润较上一年同比增速分别大于等于 50%、40%、40%; (2)公司层面行权 80%要求:2023-2025年净利润较上一年同比增速分别大于等于 30%、20%、20%; (3)2023-2025年净利润较上一年同比增速分别小于 30%、20%、20%时,公司层面行权比例为 0。 投资建议:公司主要从事天然牛头层皮革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拥有四大生产基地,采购与产量规模较大,拥有较强议价能力。面对下游市场变化,公司积极推动组织变革,调整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有效扩充产品品类,同时通过技术中心针对制革工艺、产品开发进行研发,提升公司竞争力。由于疫情及环保等原因,中小厂商逐步出清,公司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通过收购宏兴汽车皮革进入汽车内饰市场,弯道超车把握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机遇,随着国产新势力品牌崛起,宏兴有望乘借行业东风实现快速发展,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公司二层皮革及胶原蛋白业务稳步推进,未来有望成为公司第三增长极。公司成立三十余年,深耕一张天然牛皮,勾勒三条成长曲线,预测公司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0.79元、0.95元、1.16元,对应 PE 分别为 15.1X、12.4X、10.3X,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环保政策的风险、产品创新与技术进步的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汇率风险、技术失密及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流行趋势变化致使天然皮革在鞋面用皮革使用量减少的风险、中美贸易摩擦的风险。
广电计量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3-08-28 15.65 -- -- 15.65 0.00%
15.65 0.00%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度报告。期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31亿元,同比增长 23.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016.13万元,同比增长215.5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4,348.16万元,去年同期为-228.83万元。 业绩稳健成长,持续布局高端行业市场,多元化布局驱动业绩向好。分业务看,计量实现营收为 3.33亿元,同比+25.97%,毛利率+4.99pct,公司持续拓展多家重点客户,在电力、石化等行业取得增长;可靠性与环境试验业务实现营收为 3.01亿元,同比+29.55%,毛利率+5.20pct,期间公司获得吉利、红旗等重点汽车客户的资质认可,在智能装备、汽车座椅、汽车电子等汽车零配件领域的业务收入同比取得较高增速。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业务实现营收为 0.79亿元,同比+61.78%,毛利率-5.35%,目前已成功获取半导体行业多个重点客户,车规领域客户对业务的市场认可度逐步提升。电磁兼容检测业务实现营收 1.38亿元,同比+21.24%,毛利率-0.08pct,其中汽车检测与认证业务板块同比增长较快。生态环境检测业务实现营收为 0.68亿元,同比+4.49%,毛利率+10.96pct,公司持续拓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业务规模。 化学分析业务、食品检测业务、EHS 评价服务类业务分别实现营收为 0.80亿元/0.66亿元/0.48亿元,分别同比+14.78%/+2.19%/-38.30%;毛利率分别+3.26pct/+24.29pct/-25.39pct。 23H1,公司的总体毛利率为 41.59%,较去年同期增长 5.18pct,净利率为4.35%,同比增长 2.53pct,后续净利率持续提升的空间较大。 各项业务协同共进,“两个高端”战略,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生态环境检测方面,公司共计 10个检测基地被认定为“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标准化验室”,在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政策驱动下,将给公司带来生态环境检测业务增量。 汽车行业方面,与多个传统自主品牌车企的业务量持续增长,大客户市场开发效果保持良好。同时公司还以 680万元与广州平云小匠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华馨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合资设立广州平云仪安科技有限公司,有望进一步完善仪器仪表产业布局,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总体来看,公司取得大量的资质,各项业务之间也具有较强的协同性,有利于增强公司对现有客户的业务开拓能力,并且综合性的计量检测评价咨询服务能力能让 公司规避单一类型业务的波动风险,有利于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实现业绩平稳增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2亿元、3.78亿元、5.30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43倍、31倍、2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公信力、品牌和声誉受不利事件影响的风险;政策和行业标准变动风险;业务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
派克新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8-28 96.80 -- -- 103.30 6.71%
103.30 6.71%
详细
事件:2023 年 8 月 16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度报告。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81 亿元,同比增长 57.53%,实现归母净利润 2.98亿元,同比增长 30.0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75 亿元,同比增长25.1%。 营业收入大幅提升,研发能力显著。公司作为锻造行业的企业,主营业务包括各类环形锻件轧制、自由锻件以及模锻件的生产,涉及高温合金、钛合金、铝合金、不锈钢等等各种材料类型,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石化和新能源等多个行业领域。营收方面,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期增加 57.53%,实现大幅增长,系本期订单较充足,电力及石化用锻件业务增长所致。同时,公司加大研发力度,报告期内研发费用 8940.86 万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69.84%,系公司持续加大对航空航天、新能源行业产品研发投入所致。公司与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技术合作与交流平台,充分发挥相关高校、研究所科研力量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公司的研发实力,在与多所高校开展合作课题时,充分发挥公司的自主能动性,使得公司的研发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公司共获得专利授权 82 项,其中发明专利 46 项,名列行业前茅。 专注锻造行业,围绕核心优势提升竞争力。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锻造行业,经过自身不断的资金投入、开拓创新以及客户资源的不断开拓与储备,同时在装备、工艺、技术、质量等关键优势的共同推动下,目前已成为行业内生产环锻件的高端企业之一。在装备优势方面,公司通过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使公司具备了大型、异形、高端、大规模工业金属锻件生产能力;在技术研发优势方面,公司已掌握了异形截面环件整体精密轧制技术、全流程数值模拟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和制造能力;在质量体系,供应商资格认证优势方面,公司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新产品开发和导入、工艺研发、生产管理、检验试验、风险管理等全过程均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确保公司产品符合相关国际、国内行业标准及客户要求。公司因地制宜地围绕自身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动业绩的增长,巩固并增强自身原有地位。 政策促进发展环境利好,行业将进入高景气周期。公司主要从事锻造业务, 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和新能源等行业。在新能源领域,“十四五”是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新型储能设备将会实现规模化发展,公司也将着力于新能源行业设备环形件的重点研发,推进以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实现差异化生产。在航空领域,随着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单通道大型喷气式干线客机 C919 获得适航认证并转入工程发展阶段,航空发动机市场快速扩容,产业进入高景气周期,终端需求有望实现稳定增长,由此牵引航空材料和锻件的发展。在石化领域,随着全球石化产业进入深刻调整期,发达国家不断提高绿色壁垒,逐步限制高排放、高环境风险产品的生产与使用,政府部门开始高度重视化学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并先后出台了多项产业政策,鼓励环保型石化产业的发展。公司所涉猎的相关的产业领域有着众多政策红利,发展环境良好,公司有望在这些领域实现业绩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是锻造领域的龙头企业,手握多项核心技术和王牌产品。根据模型测算,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37 亿元、8.29 亿元、10.62 亿元,对应的 EPS 分别为 5.26 元、6.84 元、8.77 元,PE 为 20.5倍、15.7 倍、12.3 倍,维持“增持”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
航天电器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28 58.88 -- -- 62.60 6.32%
62.60 6.32%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 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5.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9.4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8.81%。 营业收入稳步提升,受益于需求增长。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5.91%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公司以用户为中心,以拓重聚型聚项为导向,持续加大新市场、新领域和重点客户拓展资源投入,加强光电、通信、能源装备等领域产品推广,产品中标率、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具体分产品而言,继电器实现增幅 19.14%;连接器与电缆组件实现增幅19.74%;电机与控制组件电机实现增幅 5.13%;光通信器件实现增幅 8.46%,各项分产品收入涨幅良好,连接器与电缆组件的占比持续增长,凸显公司聚焦主业,巩固在该产品方面的优势地位。公司属于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国家重点支持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行业发展空间大,近年来电子元器件国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形成完整的科技创新、市场营销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受益于国防装备、通信、消费电子、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等行业需求稳定增长,预计公司的业绩将持续增长。 持续增加科研投入,增强核心竞争力。多年以来,公司牢牢“把握三个新发展”、“坚持三个有利于”经营理念,持续推进“1+5”战略,聚焦主业,强化科技创新、市场营销、管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使公司持续保持良性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公司注重科技创新、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新品研发投入,不断深化创新机制、优化研发组织架构,在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等方面获得政府部门和市场认可。公司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激发技术骨干人员的科技创新动能,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加大重点科研项目传输一体化互连、高速数据传输互连、高可靠光电互连、毛纽扣连接器及组件、微波器件及组件、民用高速连接器、液冷连接器、高速电机、空心杯电机、民用电机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投入,研发费用支出较上年同期增长 21.81%。截至 2023年 6月 30日,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887项(含国际发明专利)、发布 3项 IEC 国际标准。 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为公司发展注入内动力。在 2022年年报中,公司提及了将建立相应长期激励机制。2023年 3月公司官方披露股权激励计划修订草 案,5月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2023年第五次临时会议和第七届监事会第 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议案》,调整后以 46元每股的价格授予 244人共 420.80万股。此计划对公司发展的积极效应明显,具体的考核指标为:以 2021年业绩为基数,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 14%、14.5%、15%。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 11.2%、11.3%、11.4%,且两指标不低于对标企业 75分位值或申万军工平均业绩水平。除此以外,公司对参与的子公司和对象个人层面也分别制定详细业绩考核指标,股权激励计划范围较广,同时,公司也对回购原则和特殊情形做了详尽说明,预计该计划将对推动公司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市场欣欣向荣,赋予发展新活力。当前全球电子元器件行业处于稳步上升期,中国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下游需求持续向好,5G、数据中心、电动&智能汽车、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国防装备信息化等领域成为新增长点,推动电子元器件产业细分领域增长,整个市场高景气也为公司发展创设了有利的条件。作为国内高端连接器、微特电机、继电器和光通信器件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公司在品牌、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绩效管理和成本管控等方面优势明显,且经营风格稳健、资产质量较高,注重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企业经济运行质量较好。从军用产品而言,公司作为军品连接器龙头,覆盖全部子领域,在航天和导弹领域市占率高,在信息化建设+实战演练背景下充分受益。从民用产品而言,中长期看 5G 建设连接器用量增加+中高端产品进口替代,公司新品用量大、附加值高,进一步扩大收入和利润体量。公司成功发行定增,募投项目扩充军民品产能,更好满足十四五期间的军民品需求。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我国高端连接器、微特电机、继电器和光电子行业的核心骨干企业。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79亿元、10.32亿元、13.46亿元,对应的 EPS 分别为 1.72元、2.28元、2.97元,PE 为 36.0倍、27.1倍、20.8倍,维持“增持”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菲利华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08-28 44.39 -- -- 48.88 10.11%
48.88 10.1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度报告。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3亿元,同比增长 19.58%;实现归母净利润 2.87亿元,同比增长 14.6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69 亿元,同比增长 12.66%。 主营业务收入提升,研发能力显著。公司主要从事新材料产品及装备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立足石英玻璃领域,从事石英玻璃材料、石英玻璃制品、石英玻璃纤维材料、复合材料及制品的制造与销售,涉足半导体、航空航天、光学、光通讯等行业。营收方面,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 10.23 亿元,较上期增加 19.58%,实现稳步增长。研发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 9485.15 万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 38.71%,系研发项目增多所致。公司以技术中心和武汉菲利华、上海研发分公司为载体,围绕半导体、航空航天、光学、光通讯行业的发展需求,依托自主创新平台,坚持自主研发,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公司同国内科研院所合作,致力于石英玻璃及石英玻璃纤维的前沿理论研究,满足国内半导体行业和航空航天领域等对高性能石英玻璃及石英玻璃纤维的需求。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平台。 各领域市场广阔,受益于下游需求增加。公司立足于石英玻璃,专注开发气熔石英玻璃、合成石英玻璃、电熔石英玻璃与石英玻璃纤维及制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航空航天、光学、光通讯等多个领域。半导体领域,自今年二季度以来,行业复苏信号显著,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稳步增长,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在市场需求拉动和半导体国产化的国家政策支持下,与半导体工业密切相关的石英玻璃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半导体用石英玻璃材料及制品的产销保持稳定增长。在航空航天领域,石英玻璃纤维和以石英玻璃纤维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材料,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带动了石英玻璃纤维需求量的稳定增长。在光伏领域,受益于国内外光伏产业的政策支持,全球光伏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光通讯领域,行业发展呈现持续向好趋势,市场呈现量价齐升。光学领域,信息化技术加速演进,市场需求量和需求潜力仍然大于行业产品供应能力,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将带动石英玻璃材料及制品的快速发展。 专注石英玻璃行业,围绕核心优势提升竞争力。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同国内科研院所合作,致力于石英玻璃及石英玻璃纤维的前沿理论研究,在不断开发高端产品的同时,培养高端专业技术人才,满足国内半导体行业和航空航天领域等对高性能石英玻璃及石英玻璃纤维的需求。产品服务方面,在客户需求的带动下,公司在产业链补链上快速补位、延链上不断延伸,强链上不断深耕。公司在石英玻璃器件加工领域取得进展,在以石英玻璃纤维为基材的复合材料领域取得突破,研发并生产出了运用于半导体、航空航天、光学、光通讯领域的多样化产品。截止报告期,公司已经具备气熔石英玻璃、合成石英玻璃与电熔石英玻璃全品类石英玻璃材料与制品的产品和服务优势。在石英玻璃纤维、立体编织、以石英玻璃纤维为基材的复合材料全产业链上也具有产品服务优势。质量成本方面,公司致力于产业链延伸与全链化,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的时保证了产品制程质量可控。运营管理方面,公司积极人才,全力发展数字化转型,用大数据驱动企业运营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是高端石英材料领先厂商,手握多项核心技术和王牌产品,受益于需求持续增长。根据模型测算,公司的业绩预计将保持稳定上升,预计 2023 年至 2025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68 亿元、9.01 亿元、11.89 亿元,EPS 分别为 1.29 元、1.75 元、2.30 元,对应 P/E 为 35.3 倍、26.2 倍、19.8倍。维持 “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市场需求下降风险;营业收入波动风险;主要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睿创微纳 机械行业 2023-08-24 47.66 -- -- 53.89 13.07%
53.89 13.07%
详细
事件:2023年 8月 8日,公司公布 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度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7.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4.1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29.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31.2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0.4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57.86%。 主营业务收入提升明显,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受营业收入增长拉动以及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例降低,2023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58亿元,同比增长 129.0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 57.86%,主要是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较上期增长所致。总资产较上年年末增长 30.69%,主要是公司发行可转债导致资产规模增加所致。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长较大,系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增加所致。2023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上升 40.91%,系报告期内市场推广及差旅费增加导致。研发费同比上升 40.91%,主要系研发人员的人工成本增加导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81.04%,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增加导致。财务费用发生变动原因主要系计提可转债利息费用。 特种装备与民用产品联动,共同驱动业绩高增长。公司经过自身发展填补了我国在红外领域高精度芯片研发、生产、封装、应用等方面的一系列空白,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红外探测器芯片自主研发能力并实现量产的公司之一。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面向特种装备及民用两大市场。在特种装备领域方面,公司作为非制冷红外核心供应商,在枪瞄及小型制导武器上具有突出的优势,未来公司业务将不断从枪瞄向制导、从非制冷向制冷、从红外向微波/激光扩展,随相关型号批产放量,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特种业务新空间。在民用领域方面,红外热像仪是公司民用领域的重要产品,其户外热像仪产品销量收入实现快速增长,行业领先。凭借产品力和全产业链带来的成本优势,公司北美新开市场有望复制过去在欧洲市场的成功,此外无人机、车载等新应用也有望推动公司业务快速增长。基于公司在特种装备及民用产品两大市场所具备的突出的优势,二者联动,未来公司业绩有望迎来高增长。 成功发行可转债,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公司于 2022年 12月 30日发行可转债 15.65亿元,用于建设非制冷红外焦平面芯片技术改造及扩建项目与红外热成像终端应用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等,截至 2023年 6月 30日,已使用资金 7.20亿元,有望进一步拉动公司在红外及光电领域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国际上仅美国、法国、以色列、中国等少数国家掌握非制冷红外芯片设计技术,国外主要供应商对我国存在一定的出口限制,国内拥有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自主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主要包括本公司、高德红外、大立科技、海康微影等。公司经过自身发展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高精度芯片研发、生产、封装、应用等方面的一系列空白,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红外探测器芯片自主研发能力并实现量产的公司之一。 投资建议:公司是领先的、专业从事专用集成电路、特种芯片及 MEMS 传感器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46亿元、7.67亿元、10.19亿元,对应的 EPS 分别为 1.22元、1.71元、2.28元,PE 为 42.3倍、30.2倍、22.7倍,维持“增持”的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交付
中无人机 航空运输行业 2023-08-24 47.93 -- -- 49.79 3.88%
49.79 3.8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94亿元,同比下降 28.15%;实现归母净利润 2.14亿元,同比下降 9.4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10亿元,同比下降 9.97%。 交付产品减少影响收入,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4亿元,同比下降 28.15%,实现净利润为 2.14亿元,同比下降 9.32%,系按照合同约定,上半年交付产品数量较上年同期减少。费用方面,报告期内管理费用增长 4.97%,系公司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正常开展;销售费用增长25.27%,主要是上半年积极开拓市场,导致市场推广费用有所上升。同时,公司加大研发力度,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增长 9.50%,主要是研发进度推进,本期研发项目相关投入增加。截至 2023年 6月 30日,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 64项,其中发明专利 35项,实用新型专利 25项,外观设计专利 4项。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申请发明专利 16项、实用新型专利 1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2项,实用新型专利 4项,外观设计专利 2项。 军用民用无人机市场广阔,受益于下游多领域需求提升。军用无人机方面,我国无人机系统发展起步晚于美国、以色列、英国等军事科技强国。近十几年来,我国无人机系统的发展呈厚积薄发趋势,军用无人机系统核心技术和主流产品紧跟国际发展前沿,我国无人机系统发展势头迅猛,正进入创新跨越发展的新时期。根据蒂尔公司预测,全球军用无人机采购支出将从 2023年的约 121亿美元增加到 2032年的 164亿美元,未来十年市场规模总计1622亿美元。预测期内,各国对军用无人机的研发支出预计将达 725亿美元。民用无人机方面,受益于行业发展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国民用无人机取得了高速发展,逐渐成为全球无人机行业重要的板块之一。工业级无人机则主要服务企业、政府部门等用户,用以辅助人工进行重复性高、劳力密集型工作或者直接替代人工进行危险、人工难以涉足的工作。工业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目前主要集中于应急产业、气象探测、人工影响天气、测绘与地理信息、农林植保、安防监控等领域。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在工业领域大有可为。 公司核心技术先进性显著,“一型装备服务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研发方面,公司研发和生产的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产品及其相关技术先后获得了国防科 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荣获了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报告期内,翼龙-1E 无人机、翼龙-2D 无人机、新型指挥控制站完成科研验证,翼龙-3研制有序推进,为公司争夺国内外市场再添强将。公司聚焦航空主业,按照“一型装备服务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要求,大力开发国内外客户; 坚持“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发展原则,不断优化完善科研生产体系;持续构建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服务的能力新体系,增强快速发展的新动能。公司以市场需求为牵引,深度挖掘国内外市场订单,强抓经营质量,确保履约交付,持续深化改革,坚持创新赋能,不断提升公司运营管理水平。 公司积极践行国家战略,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无人机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为高端无人机产业确立了未来发展方向并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国际市场,公司持续拓展新用户,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已出口多个国家。翼龙系列无人机已累计完成数万架次的起落及十余万小时的飞行,其优越性能和成熟度经历了高强度实战检验并取得卓越战绩。在国内市场,公司积极践行国家战略,将支撑一流军队建设、强军首责作为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统筹大气象、大应急等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和升级,公司产品已成功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应急通信等多个领域。 投资建议:公司是无人机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手握多项核心技术和王牌产品,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不断提升。根据模型测算,公司的业绩预计将保持稳定上升,预计 2023年至 20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88亿元、6.60亿元、8.85亿元,EPS 分别为 0.72元、0.98元、1.31元,对应 P/E 为 70.5倍、52.1倍、38.9倍。维持给予 “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竞争力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行业风险;宏观环境风险。
中复神鹰 基础化工业 2023-08-23 33.01 -- -- 32.36 -1.97%
32.36 -1.97%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 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0.56亿元,同比增长 22.39%;归母净利润为 2.21亿元,同比增长 0.50%;扣非净利润为 1.98亿元,同比下降 6.64%。对此点评如下: 上半年收入增长向好,研发费用同比高增。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87亿元,同比增长 20.91%;归母净利润 8995.85万元,同比下降 11.93%;扣非净利润 8022.93万元,同比下降 16.23%。1)毛利率同比下降。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 38.75%,同比下降 6.7pct;净利率为 20.94%,同比下降 4.6pct。或由于碳纤维价格下降以及神鹰二期产能爬坡所致。2)现金流阶段性承压。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1.32亿元,同比下降 121.08%,主要系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减少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7.64亿元,同比由负转正;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3.45亿元,同比下降 88.04%。3)研发费用保持高增。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18.19%,同比增长 1.63pct。其中 销 售 /管 理 /财 务 费 用 率分 别为 0.95/8.12/-0.58%, 同 比 分 别 变 动+0.82/-0.43/-2.18pct。上半年研发费用达 1.02亿元,同比增长 89.17%,主要系公司开展高性能碳纤维制备技术研究、航空级高端应用技术开发等研究工作所致。 产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三,行业龙头行稳致远。公司是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明显。技术方面,公司在国内率先攻克了碳纤维“干喷湿纺”纺丝技术,并通过多年技术攻关保证了 T700级、T800级、T1000级和 M40级的产业化能力,其中 T700级及以上产品系列在国内市场已连续多年保持市场占有率 50%以上,其中在国内储氢气瓶领域占比达 80%,碳/碳复材领域占比达 60%。产品方面,由于干喷湿纺相比于湿法工艺具有碳纤维表面缺陷少、拉伸性能和复合材料加工工艺性能优异、纺丝速度快等优点,公司产品品质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产能方面,碳纤维规模化生产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截至上半年,公司产能达到 2.85万吨/年,产能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三。其中包括连云港生产基地的 3500吨/年产能、以及 5月全面建成并投产的西宁 2.5万吨/年产能。同时,神鹰连云港的“年产 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建设项目”也已进入开工建设阶段。 投资建议:收入稳步增长,西宁二期全面投产,维持增持评级。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 7、9、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6%、22%,对应 PE 估值 45、33、27倍。公司是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未来发展可期; 公司碳纤维产能过万吨,规模效应有望显现;率先突破干喷湿纺技术,产品品质对标国际龙头;实控人为中国建材集团,持续为公司注资输血,业务发展有支撑。 风险提示:产能推进不及预期风险;行业产能扩张过快风险;政策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等。
科达利 有色金属行业 2023-08-21 119.02 -- -- 122.80 3.18%
122.80 3.18%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9.17亿元,同比增长45.12%;实现归母净利润 5.09亿元,同比增长 47.8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96亿元,同比增长 52.8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4亿元,同比增长 1,263.11%。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 23H1的毛利率为 23.01%,同比下降 1.87pct,净利率为 10.44%,同比增长 0.11pct。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为 2.58亿元,同比增长 7.17%,公司重点针对提升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的可靠性、容量空间、高强度、稳定性、轻量化、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持续研究创新,以及在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的生产工艺等方面持续优化。 发行定增,增强资本实力,持续推进产能建设。此前公司发布公告,募集资金净额 34.80亿元,用于投资建设江西生产基地、湖北生产基地、江苏生产基地三期项目、江门生产基地的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本次发行新增股份已于 2023年 8月 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此次定增项目将扩大公司生产能力,能快速响应下游客户的新增需求;同时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规模效益,降低边际生产成本。目前公司在国内的华东、华南、华中、东北、西南、西北等锂电池行业重点区域布局了 13个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以及欧洲 3个生产基地。进入量产阶段的包括惠州新建项目、江苏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四川生产地基、匈牙利生产基地;试生产的生产基地包括:福建生产基地二期、山东生产基地、德国生产基地、瑞典生产基地。 结构件龙头,竞争力不断增强,技术进步衍生新的市场空间。公司客户涵盖全球知名动力电池及汽车制造企业,如 CATL、中创新航、特斯拉、松下、Northvolt、LG、三星、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公司目前已融入下游客户的供应链体系,深入参与其设计、研发和生产流程;同时公司还积极配套客户产能需求,在其周边设立生产基地,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深化客户合作关系。此外,锂电池技术不断进步,4680大圆柱电池、麒麟电池等新兴产品的规模化,对锂电池供应链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将衍生新的市场空间。而根据公司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3年 5月 11日-5月 22日)中显示,其 4680电池结构件目前处于批量生产阶段,未来将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规划产能,配套生产,公司作为龙头提前布局,有望受益于未来市场的 放量。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锂电池结构件的龙头企业,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较高景气度、公司扩产产能释放、4680量产等因素,公司业绩有望继续增强。因此维持“增持”评级。预计 2023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9亿元、20.60亿元、29.33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2倍、16倍、11倍。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4680等产业推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部分统计数据存在一定的遗漏风险,各类预测参数、假设等等不及预期的风险。
北方导航 机械行业 2023-08-21 10.79 -- -- 11.09 2.78%
12.85 19.09%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度报告。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22 亿元,同比增长 4.57%;实现归母净利润 1.47 亿元,同比增长 25.2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42 亿元,同比增长 74.52%。 主营业务收入提升,研发能力显著。公司的军民两用产品业务以“导航控制和弹药信息化技术”为主,涵盖导航与控制、军事通信、智能集成连接三大领域,其中导航与控制领域包括制导控制、导航控制、探测控制、环境控制、稳定控制产品和技术。营收方面,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期增加 4.57%,实现稳步增长,系本期母公司军民两用产品业务订单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5.26%,系母公司本期军民两用产品营业收入增加,且上年 1-3 月合并范围内包含亏损的哈尔滨建成北方专用车有限公司业务,而本年度不再合并该业务所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74.52%,系母公司本期军民两用产品营业收入增加,且上年同期处置哈尔滨建成北方专用车有限公司 100%股权确认非经常性损益,本报告期无此事项所致。同时,公司加大研发力度,本期自主研发经费投入较上期增加,报告期内研发费用 1.05 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 42.95%。 军品配套市场上行,受益于装备建设任务持续增长。公司是以军品二三四级配套为主的制造型企业,受国际军事、政治环境的影响,目前该行业处于发展上升阶段。从国内经济大势看,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但是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为公司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 从行业发展态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科技创新成为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智能技术、无人装备、数据信息等成为战斗力新的重要增长点。报告期内,公司深入贯彻落实数智工程战略,围绕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加快推进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建设,不断提升导航特色的数智制造能力,有望抓住机遇,提高竞争力。此外,公司受益于我国十四五国防军备发展建设,装备建设任务持续增长、科研生产高度交叉成为新常态,“十四五”期间是公司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建设集团公司科技引领型先进企业的关键阶段。 公司自主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数智工程战略逐步落实。研发方面,公司以装 备研发体系和技术研究体系为依托,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积极推进新一代装备体系深化论证,构建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生态。公司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围绕制导控制、军事通信、智能集成连接、软件工程等领域,签约 2 名博士、22 名硕士,将 16 名数字化人才纳入集团公司培养范围,培育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具备自主设计、自主编程能力的数字化产业高级技能人才。公司借助院校科研平台培养不同领域的科技创新人才,同时融入装备研制全过程,为研制项目工程化奠定基础。此外,公司落实数智工程战略,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不断提升导航特色的数智制造能力,助力集团公司武器装备研制生产效率和智能化、规模化、低成本、性能优的研制生产能力提升。公司《基于 AAA 级新型能力的运营管控一体化示范》创新场景荣获国务院国资委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生产运营类一等奖。 23 年全年经营工作目标重在强化智能制造、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能力,构建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产业化基地。2023 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各项决策部署,根据武器装备信息化发展要求,聚合集团公司内外部相关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强化智能制造、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能力,构建产研一体、专业鲜明的导航与控制、环境控制、探测控制、光电稳瞄、无人巡飞、通信系统及装备、军用连接器等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产业化基地。公司将统筹推进改革发展党建各项重点工作,加快建设集团公司科技引领型先进企业,在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支撑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集团公司的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投资建议:公司是制导控制领域的龙头企业,手握多项核心技术和王牌产品,受益于装备建设任务持续增长。根据模型测算,公司的业绩预计将保持稳定上升,预计 2023 年至 2025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62 亿元、3.26 亿元、4.81亿元,EPS 分别为 0.17 元、0.22 元、0.32 元,对应 P/E 为 60.1 倍、48.2 倍、32.7 倍。首次给予 “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政策风险;税收政策调整风险;产品交付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