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56/105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川大智胜 计算机行业 2010-10-14 28.53 24.59 47.90% 33.82 18.54%
34.65 21.45%
详细
空中流量管理系统填补了我国空管系统建设空白。空管系统包括管制指挥、空域管理和空中流量管理,其 中我国在空中流量管理系统领域以前一直处于空白阶段。此次空管委办公室招标“国家飞行流量监控中心系统建设项目”标志着空中流量管理被正式纳入我国空管系统建设中。 空中流量管理系统建设迫在眉睫。近10年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机场飞行流量每年递增10%以上,因空中流量控制造成的航班延误一度达到全部延误的20%。根据民航局的公开数据,因流量控制导致的延误航班绝对数量,已从2006年的每月4000架次左右,增至2009年的8000架次左右。空中流量管理系统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空中流量管理系统市场空间巨大。以日本为例,其空中流量管理系统主要由流量管理中心和四个区域管制中心和主要机场终端组成。我 国的空中流量管理系统建设刚刚起步,区域管制中心和机场终端都尚未开建。预计我国空中流量管理系统的市场容量将超过10亿元,即使保守地按照公司20%的市场占有率估算,这块业务未来给公司带来的收入将超过2亿元。 空中流量管理系统为公司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早在2008年公司上市时,公司就已经掌握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这一核心技术,但 由于流量管理未被纳入我国空管系统,因此该技术一直未能发挥作用。此次“飞行流量监控标段”中标表明公司这一核心技术有了用武之地。而且,公司此次中标产品主要为软件及服务,毛利率较高,将成为公司空管类产品的又一大亮点。 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目标价64元。公司的空管类产品占有率位居国内企业第一,主要包括实时指挥系统和仿真模拟训练系统两大类。现在,空中流量管理系统又为公司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而且,空管行业正处于爆发性增长的开端,新机场建设、低空空域开放等众多刺激性因素将为公司带来实质性利好,未来公司不断向好的趋势将延续。我们预计公司20102012年EPS分别为0.6、0.85和1.28元,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目标价64元。
金地集团 房地产业 2010-10-14 6.74 5.72 45.65% 7.44 10.39%
7.44 10.39%
详细
9月份销售如期放量。2010年9月公司实现签约面积49.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2.0%;签约金额59.08亿元,同比增长231.5%;2010年1-9月公司累计实现签约面积133.20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期持平;累计签约金额153.69亿元,同比增长2.73%。 全年200亿元销售目标实现在望。2 010 年10月-11月有新推或加推盘计划的项目合计推盘面积约为54万平方米。我们粗略估算该部分货量的价值超过60亿元,认为年底前其有望实现销售70%以上。12月份公司应还会有新推或加推计划。因而全年200亿元的销售目标很可能会顺利实现。10月-11月推盘项目中,多个项目毛利率应会超过35%且销售均价会超过1.5万元/平米(个别项目将超过2.5万元/平米), 因而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如深圳上塘道、北京仰山、上海格林世界、上海天御、西安湖城大境等。 项目资源优势将逐渐显现,发展前景可期。公司2009年取得地块及其他时间取得的土地储备整体上盈利能力较强,开发前景良好,其优势将在今后三年内逐渐显现。公司具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这在未来竞争中是一项重要的有利因素。 维持增持-A评级。维持六个月目标价9.00元。四季度流动性状况趋好,对于地产板块有利,对于具有资源优势、营销优势、规模优势的企业最为有利,我们认为金地集团具有这些优势。
中国化学 建筑和工程 2010-10-14 5.08 5.64 18.69% 5.61 10.43%
6.28 23.62%
详细
2010年10月5日,公司所属全资控股公司五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越南河北氮肥与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签定了越南河北氮肥与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氮肥厂扩能改造工程总承包合同。合同总工期约43个月,合同总金额3.9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6.4亿元),约占公司2009年营业收入的9.4%,占公司2009年海外收入的58%。 海外业务快速扩张。2006年以来,随着自身技术与工程施工实力的增强,公司海外业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业务已覆盖40个国家和地区,在中东、中亚、东南亚、东欧、非洲等地承建了较多项目,境外收入占比从2006年的不到15%上升到了2010年中期的20.7%,随着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的逐渐消退,公司海外订单开始显著复苏,海外业务有望重新步入快速扩张通道。 煤制天然气工程将成为公司最亮丽的增长点。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内蒙和新疆)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煤制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并经调压配气后进行工业和民用,不但符合煤炭清洁利用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保证天然气供应的有效补充。2010年6月初,在《国家发改委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明确表示:优先安排煤炭调出区煤制天然气项目,政府鼓励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国产化设备项目。截止2010年8月,全国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共有四个产能共计151亿立方米/年,预计未来仅这4个项目总投资就达到700亿元,公司在煤制天然气设计和工程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望达到50%,这些项目部分已经进入工程招标期,其单个项目投资可能超过100亿元。 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7元。在上一篇报告中,我们认为公司煤化工工程业务将积极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国外业务的逐步复苏则为公司的发展进一步提速。本次海外大额合同的签订显示国外新兴市场的复苏逐步反映到公司的订单承接上,预计国内煤化工市场的发展也会很快反映到公司的订单上。 我们维持对公司2010-2012年的盈利预测,预计EPS分别为0.27、0.35、0.45元,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7元。
数字政通 计算机行业 2010-10-14 34.45 7.07 -- 40.18 16.63%
44.52 29.23%
详细
相比企业营收,5年内数字城市的市场规模巨大 5年内,数字政通可及的数字城市软件与应用开发市场约6080亿元,相比数字政通目前7000万元的营收,空间巨大; 目前城管应用只是冰山一角,各地政府将自生的挖掘更多的应用形式; 各省政府都在积极筹备本省的建设计划。 竞争将始终存在,但样板、标准、knowhow是公司的核心优势 样板优势:公司的市场份额50%以上,且在省会、直辖市超过70%,政府间口碑会影响准客户的采购和选型,这将给公司带来积极的影响; 标准优势:公司是住建部标准成员,也是推广组成员,因此“裁判员”的地位让公司始终保持标准优势。 Knowhow优势:数字城市建设周期最短36个月,长则1年到1年半,我们认为,竞争对手的模仿和追赶尚需时日。 双轮驱动:销售能力提升+盈利模式转变 公司在2009年、2010年加强销售队伍的建设,预计实际的合同金额放大将在2011年得以显现;此外,公司也将利用移动、电信以及其他合作伙伴的销售渠道去发展市场; 信息采集+数据普查是公司的新兴增长点,理论上服务收入有望接近甚至超过目前项目收入(目前服务收入为零)。 盈利预测: “提前完成任务”: 2010年上半年已签合同金额7700万元,超过去年全年营收7217万元。 随着公司营销能力的提升与多盈利模式的出现,公司2010年、2011年、2012年的主营收入增幅将呈现加速趋势:分为41%、42%、48%,对应的EPS分别为1.13元、1.62元、2.26元。 公司35年内的市场空间巨大,成长可持续,首次给予增持A评级,目标价为60元,对应2010年、2011年、2012年的PE分别为53倍、37倍、27倍。 风险提示 明年政府采购低于预期。 销售扩张加速带来的期间费用大幅增加。 创业板解禁的系统性风险。
西南合成 医药生物 2010-10-14 11.49 11.23 -- 12.64 10.01%
12.64 10.01%
详细
公司主业继续稳健增长,预计集团旗下优质医药资产正待注入。公司2010年三季报实现销售收入8.73亿元,同比增长43.06%%;实现净利润4727万元,同比增长40.51%,实现EPS0.11元,前三季度公司主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将注入集团旗下的武汉国药和北京凌科尔两家医药流通企业,预计两家企业合计的销售收入为5亿元,净利润为2000万元,净资产为1亿元,整合后将加强公司整体的营销能力。公司还将进一步整合目前正在托管的北大药业等优质医药工业资产。 国家医院改革政策继续推进。国家今年3月启动的公立医院改革,主题是鼓励公立医院改制和社会资本进入医院产业。目前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中,9月卫生部称开发外资独资设立医院,刚刚发布的《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中也称将对少部分的公立医疗机构进行改制。国家改变现有医疗资源供需严重不平衡的决心明确,我们预计医院改革未来将有更多的具体措施出台。 方正集团进军医院产业步步为营。方正集团通过旗下北大国际医院集团进军医疗产业已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据报道,除了在大量接触国内二线城市的二级和三级医院外,今年8月3日,方正集团与河南省政府签署了《投资组建河南省医疗中心框架协议》, 将 在郑州市建设一个三级综合非营利性医院河南省医疗中心,总投资额近30亿元,项目占地约67万平米,共设置床位3000张,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华中地区最大的医疗服务中心。公司董事长李国军甚至赴台湾,寻找合作方共同开发大陆的医院业务。西南合成最为方正旗下唯一的医药资产整合平台,预计未来将可能注入集团的医院资产。 维持公司“增持A”的评级,12个月目标价16元。公司的主业将继续稳健增长,考虑公司后续各种优质医药资产注入的预期,我们维持公司20102011年主业EPS预测分别为0.31元,0.41元。维持公司12个月目标价为16元,维持公司“增持A”的评级。 风险提示:医药资产注入、整合存在不确定性。
杭氧股份 机械行业 2010-10-13 13.08 13.44 104.00% 14.81 13.23%
18.48 41.28%
详细
空分设备在冶金化工行业仍然存在结构性新增需求:钢铁行业减排工艺(COREX)的推广,化工行业园区建设与节能减排要求,新型煤化工行业的发展。预计“十二五”钢铁行业气体需求复合增速为6.8%,化工为5.9%,冶金化工行业2015年占国内气体总销售收入的比例将从2008年56%下降到2015年的47%。 另一方面,电子、机械、医疗、食品等其他行业快速发展,预计“十二五”年均增速可到11%,2015年这些行业占国内气体市场总销售收入的52%,这本身意味着行业需求在逐步发生结构性转变。 综合上述推动因素,我们预计公司空分设备收入增速大致在7-10%左右,产品逐步大型化导致毛利率水平在27%左右。 从全球发展历史看供气业务是空分设备企业的必由之路。国际上法液空等四大企业气体业务在过去10年保持了7.75%的年复合增速。中国气体市场“十二五”复合增速预计为8.6%,尽管面临跨国公司等的竞争,但我们认为公司在工业气体领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空分设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核心配套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经济指标业内领先,品牌有较高的认同,运营资金充裕。因此我们预计公司的气体业务发展将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09年公司气体业务收入为1.3亿元,目前公司正在运营的气体项目有7个项目,据此推测,我们预计公司2010-2012年该项业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4%。 2009年公司石化设备销售收入1.29亿元,我们估计下游石化市场需求相对平稳,2010-2012年该项企业务收入增速大致在10%左右。 我们预测2010-201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9、34.5、4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4.5、5.4亿元,相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85、1.13、1.35元。 我们选择陕鼓动力等5家以成套设备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作为参照样本,其2010年平均PE为37倍,则杭氧股份对应的合理股价为31.45元。我们按照绝对估值模型所得出的每股价值为32.87元,二者平均为32.16元,9月30日公司收盘价26.4元,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因行业及公司基本面发生变化导致盈利预测未能达到预期。
京能热电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10-10-11 9.20 3.85 29.54% 10.63 15.54%
10.63 15.54%
详细
京能热电的实际控制人京能集团发布了关于解决同业竞争的函,主 要内容包括:(1)京能热电将作为京能集团的煤电业务投融资平台;(2)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将煤电业务资产及燃煤热力项目注入京能热电;(3)京能集团在项目开发、资本运作、资产并购等方面优先支持京能热电。 多年以来,由于京能集团计划将京能国际到香港上市,对上市公司支持力度一直不够。这也导致近年来公司只能通过自身发展,进展较慢。而本次公告的发出,意味着京能热电在集团的核心地位得到确定,其成长性获得极大改善。 京能热电目前的电力资产的权益容量合计约为143万千瓦。而京能集团下属煤电相关资产的权益容量合计约为988万千瓦( 包括在建),是 上市公司的6.9倍,因此公司未来资产注入的空间广阔。同时集团还有870万千瓦的规划项目,亦可成为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 目前集团下属的煤电资产中,参股项目的盈利能力远远好于控股项目,例如托克托电厂、上都电厂、华能北京热电、三河发电、蒙达发电等盈利能力极强,而控股电厂中仅岱海电厂盈利能力较强,但存在着二期项目尚未核准的问题。由于资产注入对业绩的提升需要综合考虑注入资产的选择、定价以及发行价格等,我们尚难以确定对业绩的提升幅度,但按照过去经验估计,我们预期对业绩的提升幅度可能在20-30%之间。 由于河北、内蒙等地区对高耗能行业采取限电的措施,我们预计公司3季度的发电量可能低于之前预期。石景山电厂是“以热定电”的电厂,在4季度供暖开始后,受此的影响将开始减弱。不考虑后续资产注入的应吸纳高,我们下调公司2010-2012年EPS分为为0.59、0.64和0.68元。 我们维持公司“增持-A”评级,按照2010年20倍PE,并考虑到后续资产注入给予20%的溢价,目标价确定为14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56/105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