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裘孝锋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石油化工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050001。理学学士,管理学硕士,曾就职于招商证券和中国银河证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4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特气体 2020-05-15 66.47 -- -- 104.87 57.32%
114.25 71.88%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了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度季报,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8.44亿元,同比增长3.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59.47万元,同比增长7.00%。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13.85%,实现归母净利润1652.5万元,同比下滑9.71%。 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下游半导体产量扩大拉动特种气体增长 2019年度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实现营业收入8.44亿元,同比增长3.23%,其中特种气体占比53.09%,同比增长12.96%。公司以特种气体为主要发展方向,不断加大特种气体产品的研发投入,以满足下游更加多样化的发展需求。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向中国大陆快速转移的趋势,半导体客户生产线产量也在扩大,半导体气体销售因此受益。此外,公司对普气产品进行了结构调整,减少一些毛利率较低的大宗工业气体产品,更聚焦于特种气体领域,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2020年一季度公司营收保持增长态势,但受疫情影响,净利润有所下滑。武汉集中了大量国内先进半导体生产企业,疫情爆发不仅公司生产线节后复产带来影响,也对下游客户的生产带来影响,公司产品需求也因此受挫。随着国内疫情缓解,公司及下游客户逐步恢复正常生产,业绩将逐步改善。 特种气体国内先行者,深耕高端应用领域 公司对前沿领域特种气体较早进行了研发布局,并成功进入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面板等领域客户的供应链,形成了较强的先发优势。随着公司的持续研发,公司逐步实现了高纯六氟乙烷、高纯三氟甲烷、光刻气等近20个产品的进口替代。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面板等特种气体的下游高端应用领域,公司经过多年行业沉淀在高端领域形成了突破,积累了中芯国际、台积电、华润微电子、华虹宏力、长江存储等众多优质客户,尤其在集成电路领域,成功实现了对国内8寸以上集成电路制造厂商超过80%的客户覆盖率。先发优势下公司与客户的紧密联系,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市场前沿需求,能迅速根据客户的需求,确立贴合行业领先的研发方向,保持研发的持续先进性。 募投项目逐步投产有助于扩大公司产能,推动特种气体国产化进程 公司2019年募集资金4.5亿元投资于“气体中心建设及仓储经营项目”、“电子气体生产纯化及工业气体充装项目”等项目,募投项目专注于特种气体业务,同时也包括高纯硒化氢、锗烷等新的中高端半导体电子特气产品。公司订单数量增多,高纯六氟乙烷、高纯二氧化碳等特种气体的产能瓶颈逐步显现,随着项目的投产,有助于提高公司特种气体产能,扩大特种气体供给,更好地满足市场对特种气体的需求。同时,募投项目将重点生产高纯特种气体,填补国内市场的空缺,加速特种气体国产化的进程,打破外资气体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垄断地位,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到疫情后公司业务恢复与下游需求的不稳定性,我们下调2020至2021年的盈利预测,并新增2022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的净利润为0.86、1.03、1.2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2、0.86、1.04元/股。基于公司在特种气体领域的先发优势,业绩有望长期受益,因此,我们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主要产品波动风险;下游市场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新冠肺炎风险。
雅克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0-05-14 43.00 -- -- 54.30 26.28%
71.68 66.70%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了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度季报,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8.32亿元,同比增长18.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3亿元,同比增长120.20%。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5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1.2%。 点评: 电子材料业务亮眼,助力公司业绩大幅增长 2019年公司业绩表现良好,实现营业收入18.32亿元,其中电子材料业务收入10.4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7.26%,且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7.05%。2019年公司核心业务电子材料表现亮眼,子公司UPChemical在原有SK海力士、三星电子客户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国际客户,先后实现了对铠侠、Intel、台积电(TSMC)的批量产品供应,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海力士的扩产扩大了前驱体产能,销量增长明显,公司业绩在电子材料业务的强势带动下迅猛增长。2020年一季度业绩保持增长态势,一方面是公司半导体前驱体材料的需求随着下游集成电路厂商产能扩大而扩大,销量增长拉动业绩增长,另一方面,公司投资的华泰瑞联基金投资收益在第一季度体现,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加5335万元。另外,随着大基金二期逐步对半导体材料各领域中技术领先企业开始投资,公司长期有望受益于政策红利。 收购LG化学彩色光刻胶业务,填补国内相关技术空白 2019年,公司通过香港斯洋国际有限公司收购韩国LG化学下属的彩色光刻胶事业部的部分经营性资产,后期将在韩国投资建设彩色光刻胶生产工厂,以满足市场对对于彩色光刻胶的需求。目前,国内光刻胶大多依赖进口,自给率较低,通过此次收购,公司成为LGDisplayCo.,Ltd.的长期供应商,并将掌握彩色光刻胶的关键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国外企业的依赖,并逐步引进吸收相关技术,为将来的自主研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LNG保温绝热板材技术突破国际壁垒,订单成果丰硕 作为国内首家LNG保温绝热板材生产制造商,公司通过长期的自主研发掌握了核心技术,2019年公司通过了法国GTT公司、挪威船级社等多家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此外还完成了MARK-III型、MARK-IIIFLEX型液货围护系统和GST、GBS储罐用保温绝热板材的认证。技术上的突破吸引了国际船东和造船公司的目光,目前公司与沪东中华造船厂签订了13800.82万元的订单、与法国达菲建造签订了666万美元的订单(预计2020年将增补约合474万美元的订单),并将于2020年分批交付。随着中国船舶集团与卡塔尔石油签署超过200亿元人民币LNG船订单、中远海能投资6亿美元建造3艘LNG运输船等多个LNG陆地储罐业务的推进,作为国内唯一LNG保温绝热板材的供应商,公司业务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阶段,丰硕的订单成果预计将助力公司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随着公司“并购+投资+整合”发展战略显现成效,电子特气下游需求高速增长,行业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上调公司2020-2021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2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的净利润为4.00、4.96、6.61亿元,对应EPS为0.86、1.07、1.43元/股。随着公司搭建的电子材料平台逐步完善及不断增强的技术优势,公司未来发展形势良好,我们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南大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5-14 28.48 -- -- 47.51 66.82%
52.18 83.22%
详细
事 件: 公司发布了 2019年年报及 2020年一季度季报,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 3.21亿元,同比增长 40.85%;实现营业利润为 6601万元,同比增长 7.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501万元,同比增长 7.36%。 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 1.01亿元,同比增加 54.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487万元,同比增加 123.51%。 点评: 业绩保持稳健,业务多维发展助力营收增长2019年,公司保持了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的增长态势,此前布局的电子气体业务,逐渐成长为支撑公司高速发展的新动力,实现了公司销售收入的多核增长。公司经过几年的业务布局和市场拓展,行业覆盖由 LED 逐步拓展到集成电路、半导体、面板等行业,业务多维化发展实现重大突破,改变了一直以来主营业务单一的局面。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21亿元,其中 MO 源类产品占营业收入的 39.63%,同比有所下降,特气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了108.81%,占营业收入的 50.91%,占比有所提升,电子特气业务已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收购飞源气体,拓展公司电子特气发展空间2019年,收购山东飞源气体有限公司 57.97%的股权。飞源气体是国内排名前三的电子级氟化工供应厂商,主要产品为面向面板行业和半导体行业的 NF3、SF6等含氟电子特种气体,是台积电、中芯国际、京东方等一线大厂的主要供应商。本次收购有助于公司整合优质技术与人才资源,布局氟系电子特种气体领域,丰富现有电子特气产品种类,后期可与公司的高纯磷烷、砷烷类电子特气共享上下游渠道,发挥协同效应,进一步完善公司半导体材料版图,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电子特气板块将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 积极布局光刻胶,有望迎来新的增长亮点光刻胶作为半导体工艺制程中最为核心的原材料,技术门槛较高,高端光刻胶长期由日本 JSR、TOK 等垄断,国际宏观环境的变动可能会让国内半导体企业面临核心原材料断供的风险。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光刻胶,已获得国家 02专项“193nm 光刻胶及配套材料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和“ArF 光刻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的正式立项。目前“193nm 光刻胶及配套材料关键技术开发项目”的研发工作已经完成,处于验收阶段; “ArF 光刻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由其子公司宁波南大光电全力推进中,并于 2020年 4月引入 193纳米浸没式光刻机用于光刻胶产品开发。项目投产后,将达到年产 25吨 193nm(ArF 干式和浸没式)光刻胶产品的生产规模,长期来看公司业绩有望受益,产能释放有助于推动光刻胶国产化进程,国内高端光刻胶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中美贸易摩擦及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下,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因此我们下调 2020至 2021年的盈利预测,并新增 2022年的盈利预测,预计 2020-2022年的净利润为 0.81、0.92、1.39亿元,对应 EPS 发别为 0.20、0.23、0.34元/股。随着公司多维布局渐入佳境,长期业绩有望受益,因此,我们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电子特气市场推广不及预期;项目推进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广信材料 基础化工业 2020-05-14 15.62 -- -- 20.96 34.19%
22.19 42.06%
详细
事件: 4月27日,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下降47.84%,实现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下降82.5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35亿元,而去年同期为-0.31亿元。 点评: 新冠疫情蔓延需求承压,一季度业绩大幅下滑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归母净利同比下降82.57%至0.06亿元,主要原因是新型冠疫情使得国内需求承压。疫情期间,大批企业停工停产、消费者居家隔离,而公司产品下游领域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讯设备等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市场需求多元化、分散化的特点使得公司业务销售情况受下游需求影响较大。 低成本优势塑造行业龙头,系统性优势彰显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主营精细化学品的研发与销售,受疫情影响,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和营业收入相比上年同期均大幅下滑,但公司作为业内龙头成本优势显著,叠加2019年收购湖南阳光以及东莞航盛,公司产业链协同效应开始显现,营业成本在业内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准,凭借低成本优势在行业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仍较高的毛利水平,一季度综合产品毛利率达到37.3%,比上年同期提升1.48个百分点。 疫情期间,公司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致使销售收入产生的现金流量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35亿元,而去年同期为净流出0.31亿元,这使得公司有充足的现金流应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所造成的冲击。 进军UV印铁油墨,油墨业务布局进一步完善 报告期内,子公司江阴广庆成立并于今年3月开始并表,标志着公司正式开始UV印铁油墨的实质性业务经营。UV印铁油墨作为替代传统溶剂型的环保产品,其固化速度快,附着力强,具有环保、高效、节能等优点,主要应用于食品包装、电子产品保护膜等领域,在当前环保常态化的背景下UV印铁油墨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从产品结构来看,UV印铁油墨系列产品的引入使得公司油墨业务结构得到优化调整,从产能来看,目前公司8000万吨油墨项目已经全部建设完成,并已经通过相关部门对锅炉和消防的验收,公司作为国内油墨业务龙头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系统性优势显著。 5G产业链蓬勃发展,公司业务或将迎来高速增长 公司主营业务作为5G产业链的一环将受益于5G“新基建”的蓬勃发展。尽管年初受新冠病毒影响,我国5G基站建设有所停滞,但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因疫情而延滞的大规模5G基站建设目前已重新提上议程。 5G“新基建”将拉动PCB行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公司PCB感光油墨业务的增长,公司5G通讯用LowDk/Df专用油墨项目目前也正处于推广与试产阶段,此产品作为5G产业链重要的配套电子化学品,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涂料方面,子公司江苏宏泰作为国内消费电子专用涂料的主要供应商,5G手机换机浪潮也将带动市场对公司涂料业务的需求。 光刻胶项目稳步推进,公司未来盈利可期 公司于2018年年底与中国台湾企业廣至新材料签订《技术委托开发合同》委托台湾廣至研究开发“印刷电路板柔性基板用等用途的紫外光型正型光刻胶”技术项目,开发项目可应用于印刷电路板柔性基板、LCD及LED显示面板、半导体元器件等领域的高分辨率紫外光型正型光刻胶,该项目第一批产品已经取得研发成果,并开始着手技术转移与第二批产品的研发工作。光刻胶的研发与销售拓展了公司的业务领域,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为公司树立系统性优势,巩固龙头地位。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到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我们下调公司2020-2021年的盈利预测,新增2022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的净利润0.82/0.98/1.1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2/0.51/0.61元。疫情影响公司短期业绩,但不影响公司长期竞争力,因此我们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新产品开发风险、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新洋丰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0-05-13 8.80 -- -- 9.21 4.66%
12.58 42.95%
详细
事件: 4月29日,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27亿元,同比下降7.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1亿元,同比下降20.49%;2019年,受行业景气程度影响,公司业绩下滑。同时,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11亿元,同比下降10.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降43.26%。 点评: 2019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新型复合肥业务增量显著。 2019年,磷复肥行业景气程度较低,产品价格普遍下降,受此影响,公司经营业绩下滑,营收同比下降7.0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0.49%。公司主业磷复肥销量423.13万吨,同比减少3.85%。其中,磷肥销量下降19.93%,常规复合肥销量下降2.15%,而新型复合肥销量增加19.54%,占营收比重相应增加4.87个百分点,新型复合肥业务增量显著。相比于其他产品,新型复合肥的毛利更高,市场更为广阔,公司有望依靠新型复合肥业务带动业绩整体增长。 生产销售均受疫情影响,20年一季度业绩同比下降。 受疫情影响,公司位于宜昌基地的一条生产线和荆门、钟祥基地在1月底全部暂停生产,2月19日三个基地陆续复工复产,给一季度产品生产造成影响。此外,由于公司总部处在疫情中心,销售环节也受到一定冲击。受此影响,一季度业绩同比下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4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3.26%,预计疫情结束后公司业绩将随之改善。 投建宜都项目和合成氨技改项目,深化主业降本提效。 2019年,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磷酸铵和聚磷酸铵及磷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计划于2020年7月份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将促成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实现磷化工产品全面升级。2020年,公司拟自筹15亿元,投资建设30万吨/年合成氨技改项目,项目建成后下游磷酸一铵与复合肥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一体化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磷复肥主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农产品价格企稳带动盈利,新型复合肥业务助力长期增长。 受多项政策影响,粮食价格进入温和上涨通道,截至2020年4月,玉米价格同比上涨7.82%,稻谷价格同比上涨9.21%。农产品价格企稳有望带动磷复肥行业需求增长,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作物种植比重的不断增加和土地流转政策的持续推进,优质新型肥料的需求不断扩大。公司作为磷复肥行业龙头企业,在新型肥料研发销售上已有小成,未来有望依靠新型复合肥业务推动业绩长期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由于公司受到疫情影响,我们下调2020-2021年、新增2022年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8.20/10.04/12.06亿元,折合EPS为0.63/0.77/0.92元。虽然短期行业需求受到疫情影响,但凭借公司在复合肥领域多年积累的渠道和技术等优势,我们仍然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业政策风险;原材料价格风险;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
兴发集团 基础化工业 2020-05-13 8.96 -- -- 9.50 4.97%
10.76 20.09%
详细
事件: 4月27日,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39亿元,同比增长1.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减少24.81%;2019年,受主要产品市场价格下滑影响,公司盈利下降。 4月29日,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07亿元,同比下降10.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23.16万元,同比下降48.53%。 点评: 2019年市场需求总体疲软,产品价格下滑影响业绩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化工市场需求总体疲软,公司主要产品有机硅、草甘膦和磷铵价格纷纷下降,大幅影响公司盈利,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8.39亿元,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和下降24.81%。从价格上来看,主要产品有机硅(DMC)价格相比2018年下降34.44%,磷铵价格下降10.93%,草甘膦价格下降7.29%,导致整体毛利率由17.91%下降至13.56%,公司利润水平受此影响明显下滑。 需求走弱叠加疫情影响,一季度业绩明显下滑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化工市场需求走弱趋势不变,公司主要产品有机硅、磷铵、草甘膦价格进一步下滑,影响公司当期盈利。同时,受疫情影响,公司参股联营企业经营业绩下降,导致公司当期投资收益同比减少51%,进一步影响盈利,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2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8.53%。 拟定向增发募资8.8亿元,用于布局电化项目及改善财务状况公司拟定向增发不超过8800万股,募集资金8.8亿元,计划4.8亿用于投资“6万吨/年芯片用超高纯电子级化学品项目”,1.4亿用于投资“3万吨/年电子级磷酸技术改造项目”,剩余2.6亿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募投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在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地位得到提升,资产负债率相应下降,财务状况和资本结构均得到改善,经营业绩有望提升。 环保趋严利好磷化工龙头,电化业务有望成为未来利润增长点2019年4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集中整治磷化工行业。未来,随着磷化工行业环保水平的不断提升,行业内落后、不规范、不达标产能逐渐淘汰,磷化工行业优质龙头企业有望从中收益。此外,公司积极布局湿电子化学品业务,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发和生产经验,电子级磷酸生产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未来随着我国半导体相关产业国产替代的逐步推进,湿电子化学品业务有望迎来超预期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带动公司业绩大幅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需求疲软和疫情影响,公司业绩短期承压,我们下调2020-2021年盈利预测,新增2022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3.40/4.05/4.83亿元,折合EPS为0.33/0.39/0.47元。虽然公司短期业绩承压,但是公司“矿-电-磷”一体化产业链优势不变,长期龙头地位稳固,未来依靠其湿电子化学品业务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我们依然看好公司的长远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环保风险;安全生产风险;产业政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中油工程 能源行业 2020-05-12 2.37 -- -- 2.48 2.90%
2.68 13.08%
详细
事件: 2020年 4月 29日,中油工程发布了 2019年年度业绩报告。公司 2019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650.54亿元、同比增长 9.57%,实现净利润 8.09亿元,同比降低 15.46%。 公司同时发布了 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6.88亿元,同比增长 3.65%,净利润为-4.16亿元,同比下降 740%。 点评: 2019年业绩稳步回暖,受疫情影响 2020年 年 Q1业绩承压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50.5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9.57%,发生营业成本 598.91亿元、同比增长 9.05%,实现主营业务毛利 49.44亿元,同比增长 15.53%,受汇兑收益大幅下降的影响,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8.04亿元,同比下降 16.75%。公司期末现金余额为 309.78亿元,报告期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 19.57亿元,为经营性现金净流出增加所致。 公司 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96.88亿元,同比增长 4.0%,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亏损 4.16亿元,而上年同期为 6534.78万元,这主要是受到疫情及油价下行、行业景气度下行等因素影响所致。 新签合同额保持稳定,为公司持续经营提供保障2019年公司全年新签合同额 948.88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了 1.53%。 从合同地域来看,在新签合同额中,海外市场的合同金额为 256.36亿元,国内合同额为 692.52亿元。从合同业务来看,油气田地面工程业务的相关合同金额为236.62亿元,占比为24.93%;管道与储运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为185.85亿元,占比为 19.59%;炼油与化工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 388.66亿元,占比40.96%;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他业务新签合同额 137.75亿元,占比14.52%。 2020年年初,公司新签生效项目 1014个,新签合同额 177.8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57.60%,其中海外市场合同额 35.11亿元、占比 19.74%,油气田地面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 40.65亿元,管道与储运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11.93亿元,炼油与化工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 108.49亿元,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他业务新签合同额 16.81亿元。公司的新签项目对公司未来的持续经营和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油气田地面工程业务 量增长 ,炼化化工及环境工程业务 工作量保持平稳2019年度,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以及主要经营模式皆无重大变化,公司的油气田地面工程营业收入约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 43.81%,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由于公司在俄罗斯以及中东等国家的工程项目进展顺利,油气田地面工程收入有所增长,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为 283.04亿元,相比上年增长 14.94%。 公司的管道与储运工程为公司收入的第二大来源,约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 27.56%。报告期内,管道与储运工程业务基本保持平稳,实现营业收入178.07亿元,相比上年增加 1.87%;公司的炼油与化工工程业务以及环境工程、项目工程及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147.40亿元和 37.59亿元,营业收入相比去年分别增长 9.74%和 9.44%。 管网公司成立推动油气行业市场化, 有望 拉动管道建设市场需求2019年 12月 9日国家管网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管网公司的成立带给油气市场企业许多机会:从运营效率角度看,管网公司的成立有利于加快管网建设,提升油气运输效率,合理分配油气资源;从油气市场的角度看,管网公司的成立有利于推动油气行业走向市场化,缓解行业内的垄断问题,优化油气市场结构,给了油气市场的企业更多发展机会。此外,管网公司的成立也间接给管道建设市场带来机遇:我国当前的管网建设不足,我国管网建设需求拉动管道及勘探开采设备工程公司的发展,利好管网建设市场;管网公司的成立将会提升管网互联互通水平以及建设效率,提升管道及勘探开采设备工程公司的效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由于疫情和低油价的冲击,我们下调公司 2020年的盈利预测,考虑管网公司进度稳步推进,有望为公司带来新增订单,我们上调 2021年盈利预测,并新增 2022年的盈利预测,预计 2020年到 2022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31/10.13/11.05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13/0.18/0.20元。虽然公司短期受到疫情和低油价影响,但是考虑到随着疫情缓解石油需求及行业景气度逐步回暖,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公司订单有望进一步增加,公司作为中石油下属子公司有望充分受益,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风险、海外经营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汇率风险、国家管道公司成立进度不及预期。
博迈科 能源行业 2020-05-12 16.16 -- -- 17.38 7.55%
21.50 33.0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本季度营业收入2.4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6.73%;实现归母净利润1042.25万元,同比增长178.05%。基本每股收益0.05元。 点评: (1)一季度业绩大幅好转,业务落实进展积极 2020年一季度以来,公司营收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2019年,油服市场需求扩大,随着优质订单增多工作量加大,导致Q1业绩回暖。截至目前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的确认与合同工程完工进度相对应,随着在手订单逐步完成,未来业绩有进一步抬升的可能。 (2)减产协议落地油价跌幅收窄,海外油服行业逐步恢复 5月1日,为期2年的OPEC减产协议正式开始实施,原油市场渐渐走出阴霾。目前原油库存消耗速度正在回升,并且全球疫情新增病例逐步减少,原油行业的运转有望恢复,市场需求逐渐回暖,原油期货/现货价格逐步反弹。虽海外油服行业短期增速放缓,对公司市场开拓造成一定影响,但未来随着油价的反弹,油服行业的价值将再现,公司也因此可受益。 (3)定增项目巩固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前景明朗 4月9日,公司根据再融资新规,在股东大会上对定增方案及其他事项进行了审议。融资为扩充基础建设,包括延伸建设17万平方米厂区、投资建设2#码头工程项目等,为未来传统交付和组装业务并行做准备。此举可加快公司全面布局FPSO、FLNG或FSRU等领域,巩固专业模块EPC业务供应商地位,将进一步推动公司成长为更高市值的优质油服公司。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目前在手订单丰富,随着订单进度逐步确认,未来业绩将得到落实。国际原油市场和海外油服市场逐步回暖,因此我们依然看好公司的长远发展。我们维持公司2020-2022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45/1.92/2.41亿元,EPS为0.62/0.82/1.03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行业周期性风险、项目进程不及预期风险、汇兑损益风险。
东华能源 能源行业 2020-05-11 9.88 12.38 33.84% 10.19 0.99%
10.83 9.62%
详细
事件: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5.6%;实现归母净利润11.04亿元,同比+2.4%;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8.93亿元,同比+3.2%。2020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亿元,同比-32.7%;实现归母净利润2.68亿元,同比-23.7%;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2.32亿元,同比-24.7%。 点评: 2019年,PDH盈利小幅下调;2020Q1,丙烷价格高位,聚丙烯价格调整,PDH价差大幅收窄。 2019年,虽然行业整体价格下行,PDH至聚丙烯平均价差跟上年略有收窄。根据我们观察的行业数据,2019年,丙烷平均价格同比-71美元/吨,丙烯平均价格同比-1132元/吨,聚丙烯平均价同比-710元/吨;PDH至聚丙烯平均价差同比-47元/吨。公司两套PDH装置运行平稳,全年生产丙烯114.5万吨,同比+8.0%,生产聚丙烯92.7万吨,同比+15.9%。子公司东华能源(张家港)实现净利润3.53亿元,同比-0.24亿元;东华能源(宁波)实现净利润2.78亿元,同比-0.32亿元。 2020Q1,受丙烷价格高位和聚丙烯价格下跌的影响,PDH价差大幅收窄,一季度业绩同比下行。根据我们观察的行业数据,2020Q1,丙烷平均价格相比2019全年平均价格-13美元/吨,丙烯平均价格相比2019全年-715元/吨,聚丙烯平均价格相比2019全年-1405元/吨;PDH至聚丙烯平均价差相比2019全年平均价差-1191元/吨。 PDH的低油价极限生存能力得到验证,2020Q2聚丙烯价格强势。 2020Q2,伴随着油价的下跌和冬季需求的过去,4月丙烷平均价格相比2020Q1下跌149美元/吨,PDH至聚丙烯平均价差相比2020Q1大幅回升1279元/吨,PDH盈利窗口再次打开。考虑到4月油价仍在30美元/桶以下,PDH的低油价极限生存能力得到验证。 3月底以来,受口罩和防护服需求暴增的影响,聚丙烯纤维料价格暴涨,以上海赛科S2040为例,从3月底的7500元/吨涨至4月底的11500元/吨,5月有所回落。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公司快速转变生产计划,加大医用无纺布专用料的供应,公司装置对应的Y381H理论产能为3.5万吨/月,S2040理论产能为4万吨/月,一季度公司已经累计向国内无纺布企业供应医用无纺布专用料达8万吨。由于聚丙烯专用料价格的强势,我们预期2020Q2公司化工板块盈利将同比大增。 PDH产能继续扩张,聚丙烯行业巨头初具规模。 公司宁波二期66万吨PDH和三期2*40万吨PP装置,预计将于2020Q3末建成,届时公司将PDH产能将增加50%,PP产能翻番,宁波二、三期的建成将成为公司2020-2021年业绩持续增长的保障。 此外,茂名一期2套100万吨PDH和4套50万吨PP装置,已于3月进入正式建设阶段,预计2022年6月建成投产。采用UOP新工艺的茂名项目将进一步降低PDH的成本。公司在茂名一共规划了450万吨丙烯,350-400万吨聚丙烯,100万吨乙烯,50万吨聚乙烯,10万吨丁二烯和20万吨氢气,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烯烃行业巨头。 贸易业务剥离加速,聚焦聚丙烯和新材料。 公司拟退出LPG国际及国内贸易业务,将相应贸易类资产从公司剥离。 包括广西天盛港务有限公司100%股权、宁波优嘉清洁能源供应链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钦州东华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并转售部分尚未到期的北美长约项下的货物、出售富余丙烷和进口丁烷;向马森能源提供仓储转运等服务;将VLGC委托马森能源经营等。贸易业务的剥离将有效降低该业务给公司带来的业绩波动,并且产生净现金流用于茂名一期的建设,并降低财务负担。剥离后,公司业务将聚焦PDH和聚丙烯产业,以及以PP为原料的新材料产业,和以副产氢气为原材料的氢能源产业。 积极探索氢气资源利用,打通氢能利用全产业链通道。 公司现有PDH装置副产6万吨高纯度氢气;宁波二期建成后,将增加3万吨。在将氢气销售给附近化工企业的同时,公司积极参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氢能源产业链的建设。 维持盈利预测,上调评级至“买入”,上调目标价至13.2元。 2020Q2聚丙烯价格的强势有望弥补2020Q1的盈利下滑,我们维持公司2020-2021年EPS为0.93元和1.04元,新增2022年EPS为1.2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2年PE为10/9/8倍。基于公司在PDH和聚丙烯产业上的持续扩张,以及公司剥离贸易业务,使得业绩更为稳定,我们上调公司评级至“买入”。基于2020年行业平均14倍PE,上调目标价至13.2元。 风险提示: 贸易业务剥离不及预期的风险;PDH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丙烷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油价大幅下跌的风险。
东方盛虹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0-05-11 4.87 -- -- 5.52 13.35%
6.20 27.31%
详细
事件: 4月29日,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2.32亿元,同比调整后合并报表下降24.05%,实现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下降44.94%,基本每股收益0.05元。 疫情爆发需求承压,业绩略有下滑报告期内,我国爆发新型冠状肺炎,受疫情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4.94%至1.97亿元。疫情期间,由于大批企业停工停产、消费者居家隔离,国内需求处于极度萎缩的状态,从具体数据来看,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总额仅达到2251.90亿元,较上一年同期降幅高达34.20%,聚酯产业链终端需求承压是公司一季度业绩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 行业景气度下行,公司综合毛利率依然较高公司主要业务为民用涤纶长丝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化纤业务构成了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20年一季度聚酯上游PTA与MEG价格不断走低,叠加疫情蔓延需求承压,成本端和需求端驱动公司产品价格不断走低。截至2020年4月30日,涤纶POY、FDY、DTY价格分别为4950.00元/吨、5450.00元/吨、6550.00元/吨,同比分别下跌41.76%、39.44%以及35.15%,1-4月累计跌幅达到30.03%、26.35%、24.27%。 主要产品价格走低致使公司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均大幅下滑,其中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05%至42.32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2.86%至38.73亿元,营业收入降幅略大于营业成本降幅,在行业整体大幅下滑的情形下,公司凭借自身差异化产品的技术优势,综合产品毛利率依然处在8.47%的相对高位。 多方位完善产业链结构,未来盈利增长可期疫情期间,公司各主装置的建设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其中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顺利推进,配套工程纷纷启动,预计于2021年底实现投产; 年产240万吨PTA扩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预计于今年年底投产;2台10万千瓦级燃机热电联产项目也基本完成前期报批工作。待项目陆续建成后,公司集210万吨/年差别化化学纤维、390万吨/年PTA以及1600万吨/年炼油于一体,规模和一体化优势显著。 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行业龙头优先受益目前我国国内新冠疫情已经逐步得到控制,企业复工率持续上升,消费需求也在逐渐复苏,公司经营将回归正轨。4月23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提及,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实现复工复产,截至4月21日平均开工率和复岗率分别达到99.1%和95.1%。消费需求方面,随着受压制的消费需求得到释放,我们预计聚酯产业链终端制造行业将迎来上升行情并逐步回到正轨,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将优先受益。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业绩符合我们前期的预测,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的净利润为14.44/16.22/19.4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6/0.40/0.4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周期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安全环保风险。
中泰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0-05-11 4.71 -- -- 4.82 1.90%
6.28 33.33%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31.20亿元,同比增长18.37%,实现归母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减少85.87%。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82.03亿元,同比增长28.32%,每股收益为0.16元。 同时,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58.35亿元,同比减少14.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93.66万元,同比减少93.11%;基本每股收益0.006元。 化工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公司收益有所下降2019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公司盈利有所下降,营业利润同比下降86.45%至4.11亿元,归母净利润减少85.87%至3.43亿元。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粘胶等化工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72.07%至0.6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3.11%至0.13亿元。公司重点打造氯碱化工上下游一体化产业基地,自建托克逊县高性能树脂建设项目以及天雨煤化集团有限公司500万吨/年煤分质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项目。伴随公司产业链逐步完善,公司对风险的抵抗能力将有所提升,一体化优势将逐渐显现,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 行业景气度下行,各项盈利指标有所下降从营收和毛利来看,氯碱化工板块和纺织工业板块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 2019年公司氯碱化工板块实现营收126.42亿元,同比降6.82%。其中,PVC和氯碱类产品营业收入分别为100.97亿元、25.09亿元,同比减少1.87%、22.37%。受益于公司的产业链优势,公司19年PVC实现毛利28.37亿元,与上期基本持平,同比增加1.75%。受行业影响,PVC产销量有所下滑,报告期内共生产PVC171.6万吨,销售171.09万吨,分别同比下降4.11%、2.91%。受“3.21”响水事件等化工企业事故影响,报告期内环保政策趋严,企业环保压力较大,烧碱价格由升转跌,使得氯碱类产品毛利下降39.09%至11.67亿元,毛利率下降至46.50%。因公司一体化建设,部分烧碱自用于纺织板块,烧碱库存同比下降14.35%至1.91万吨。 纺织工业板块主要包括粘胶短纤和粘胶长丝两部分。受粘胶价格持续走低影响,2019年粘胶短纤的市场平均价格同比降低19.89%至11625.53元/吨,使得公司报告期内营收同比下降9.11%至70.27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对中泰纺织及其子公司持续投资,但因部分项目暂未投入使用,暂未取得投资回报,加之营业成本有所上升,毛利降低至5.41亿元,毛利率由20.66%降低至7.70%。 我国是粘胶生产、出口大国,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粘胶出口受阻,产品订单减少,致使公司面临较大的库存压力。粘胶短纤和粘胶长丝的库存量分别为3.57万吨、2.68万吨,同比增长202.54%、137.17%。 现代贸易板块主要包括货物运输等,是公司营业收入占比最高的板块,但毛利率较低。报告期间,营业收入增长31.82%至622.76亿元,但毛利仅为8.97亿元。现代贸易板块主要是为了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现代贸易板块的完善提高了企业发展质量和企业竞争力,促进公司整体收益稳步增加。 上下游板块加速建设,实现供应链生态圈公司积极扩展氯碱化工上游,配置所需的煤炭、兰炭、焦炭、原盐、石灰石等资源项目,降低原材料供应成本。公司投资的天雨煤化500万吨/年煤分质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项目于2018年3月开始实施,2019年Q4投入生产。提高公司对煤炭的利用率,改善公司的生产成本。 2019年我国PVC产能低速增长,下游需求保持稳定,但受国际油价影响,PVC价格波动下降。为降低市场风险,公司积极研发PVC新产品,丰富产品生产种类,高抗冲PVC冲击强度较通用树脂提高30倍,目前正推进市场化应用;PVC膜材经过调试各方面性能已达标,实现了真正的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目标,目前在公司内部开展试用;医用PVC已实现市场化应用,主要应用于医用输液管,输血袋等产品。11月,托克逊能化30万吨高性能树脂项目投入生产,新型树脂材料有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公司产品多元化发展,从而形成PVC产品差异化优势,提高公司的产业竞争力。 粘胶纤维方面,2019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粘胶和下游纺织服装业需求持续降低,粘胶价格持续走低,使得公司粘胶板块受到较大冲击。2020年初,中东蝗虫灾害使得本就逐渐减少的全球棉花产量面临更大的减产危机,预计棉花价格将逐渐上涨,使得粘胶的替代优势逐渐显现。为保证2018年9月完工的阿拉尔富丽达日常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公司为其提供财务援助,从而稳定企业供应链。公司目前在建粘胶项目主要为金富纱业130万锭纺纱项目等,预计随着项目的完工及行业的回暖,公司下游的粘胶产能逐步提高,渠道逐渐扩展,有助于改善公司的盈利状况。 受疫情、贸易摩擦、需求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20Q1业绩大幅下滑受疫情影响,主要产品销量减少、纺织板块粘胶纤维及粘胶纱产品价格继续走低。一季度营业收入158.35亿元,同比减少14.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93.66万元,同比减少93.11%;基本每股收益0.006元。 为了增加公司粘胶纤维产品的差别化和多样性,抵御市场波动,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疆中泰纺织集团有限公司、阿拉尔市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已开始对部分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计划生产洁净高白度粘胶差别化纤维,提升产品附加值。改造完成后新疆中泰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洁净高白度粘胶差别化纤维年生产能力4万吨/年,阿拉尔市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洁净高白度粘胶差别化纤维年生产能力5万吨/年,预计下半年全部改造完成并投产。 此外,受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影响,粘胶短纤及下游纺织服装需求持续走弱,致使粘胶短纤、粘胶纱价格持续走低。加之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萎缩、价格下跌,下游客户延迟复工,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减少、产品价格继续走低。 根据公司一季报,公司预计上半年亏损3.5-5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由于疫情、中美贸易摩擦、油价等影响,下调公司2020-2021年的盈利预测,并新增加2022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0年到2022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0.93/4.43/5.23亿元,每股收益为0.04/0.21/0.24元。虽然公司短期业绩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但是考虑到公司目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随着环保趋严和公司产业链逐步完善,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故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风险、油价波动风险、疫情对产品需求影响风险。
云图控股 基础化工业 2020-05-11 5.83 -- -- 6.50 9.06%
8.03 37.74%
详细
事件: 4月27日,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26亿元,同比增长9.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21.35%;2019年,公司专注复合肥主业发展,业绩增势良好。 公司同时发布2020年一季报。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1亿元,同比增长6.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增长47.03%,一季度保持增长势头不变。 点评: 复合肥主业逆势增长,全年业绩增长稳定 2019年,公司持续推进营销变革升级,在行业整体规模锐减的情况下主业复合肥仍实现10.88%的销量增长,贡献营收45.46亿元,保证了整体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除复合肥主业逆势增长外,公司磷化工业务表现突出,全年销量同比增长40.26%,产品毛利率同比上升7.9个百分点,贡献营收10.82亿元。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6.2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64%和21.35%,全年业绩增势良好。 一季度业绩表现良好,上半年净利上升20%-50% 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1亿元,同比增长6.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增长47.03%,营收保持增长趋势不变,净利涨幅喜人。一季报显示,受复合肥销量增加和磷化工产品价格上涨影响,预计2020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绩有较大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可达1.47-1.84亿元,同比上升20%-50%。 一体化产业链担当效益保证,营销战略助力业绩稳定增长 公司依托磷矿、盐矿等资源,全面掌控合成氨、硝铵、氯化铵、磷铵、硫酸、纯碱等主要原料,基本实现复合肥、联碱、磷化工及调味品的一体化产业链布局,极大提高了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在行业景气程度下降的背景下保证了生产效率和公司效益。此外,公司营销战略实施十分成功。2019年公司构建全新品牌矩阵,多措并举,拓展营销网络,实现新增一级经销商1,200余家,渠道销量增长274%,国外销量同比增长39.71%的营销成绩,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动力。 农改加速叠加环保趋严,复肥行业转型升级利好龙头 受农业改革加速和安全环保趋严影响,近年来大批化肥企业开展并购重组,生产成本高、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产能逐渐退出市场,产业链完整、具有规模效应和资源优势的龙头企业在产业整合中占据优势地位。从需求端来看,传统化肥需求逐年降低,高效环保的新型复合肥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公司作为复合肥行业优质企业,在绿色高效肥料的研发、生产上一直走在行业前端,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发展潜力巨大。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具备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和新型复合肥研发优势,未来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鉴于行业供需格局回暖趋势明显,我们上调公司2020-2021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2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3.05/3.82/4.72亿元,折合EPS为0.30/0.38/0.4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风险;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中欣氟材 医药生物 2020-05-11 15.65 -- -- 27.91 18.92%
26.23 67.60%
详细
事件:1.中欣氟材披露2019年报,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7.09亿元,同比增长61.51%;实现归母净利润-5469.73万元,同比下降251.28%,扣非后净利润-2.01亿元,同比下降785.30%;经营性净现金流1.04亿元,同比增长196.55%。2.公司披露2020年一季报,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0亿元,同比增长65.85%;实现归母净利润812.06万元,同比增加29.15%,扣非后净利润622.54万元,同比增加9.22%。 点评:1.2019年业绩主要受商誉计提影响。公司对高宝矿业并购完成,自9月开始并表,公司收入增加。公司净利润为负,为高宝矿业主要产品无水氟化氢价格出现下滑,未完成业绩承诺,公司计提2.53亿元商誉减值导致2019年净利润为负。分产品来看,医药化工产品受原材料价格影响,毛利率同比下滑42.5pct至12.8%;农药化工产品受草地贪夜蛾爆发,公司相关产品需求向好,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91.2%及180.5%。新材料和电子化学品收入同比增长84.6%,毛利率同比下滑18.4pct至27.0%。 2.受疫情冲击,一季度略低于预期。受疫情影响,公司春节后逐步复工,影响公司收入和利润,一季度业绩略低于预期,考虑到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冲击逐步消退,后续公司收入和盈利有望逐步恢复。 3.打通萤石-氟化氢-精细化学品全产业链,助力公司中长期发展:2019年公司收购无水氟化氢生产企业高宝矿业,子公司高宝矿业收购长兴萤石,成功打通萤石-氟化氢-下游精细化学品的全产业,成功弥补了公司在氟化工上游的短板。公司将依托上游氟化氢资源优势,5月将启动建设氟苯等系列氟化盐产品一期项目,助力公司中长期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受疫情冲击,部分产品价格回落,影响公司业绩,公司的萤石-氟化氢-下游精细化学品全产业链完善,公司中长期成长性明显。我们下调20-21年盈利预测,增加22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1.22/1.53/1.89亿元,EPS为0.86/1.08/1.33元,当前股价对应20年27倍PE,下调至“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安全生产、产品价格下跌、商誉计提、新冠疫情、下游需求变弱、原材料价格波动、环境保护风险、并购不确定性风险。
云天化 基础化工业 2020-05-11 4.85 -- -- 4.94 1.86%
5.90 21.65%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9.76亿元,同比增长1.88%;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23.73%; 2019年,在国内化肥行业整体低迷背景下,公司保持连续三年盈利。 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63亿元,同比降低19.03%;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降低89.96%,一季度业绩整体大幅下滑。 点评: 化肥行业整体低迷,公司保持连续三年盈利2019年,国内化肥行业整体低迷,产品价格逐步走低,磷矿采选收益也受到一定影响,受益于公司在精细化工及商贸物流等方面业务布局,公司保持了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9.7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8%和23.73%,实现连续三年保持盈利,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业绩连续三年减亏。 主要产品价格下跌,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较大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63亿元,同比降低19.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1亿元,同比降低89.96%。公司经营业绩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和行业市场低迷影响,公司商贸业务减少,氮肥、磷肥、聚甲醛等主要产品价格下降,另外受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去年同期基数较高。预期疫情结束后,公司业绩表现随之回升。 定向增发延伸公司主业,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拟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20.85亿元,用于投资建设6万吨/年聚甲醛项目、云天化物流运营升级改造项目、10万吨/年设施农业用水溶性磷酸一铵技改工程、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偿还银行贷款。以上项目均为公司现有主业的拓展和延伸,符合当下政策引导方向和行业发展热点,项目实施后不仅能优化现有产品结构,还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增强公司产品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 环保趋严推动磷矿减产,磷肥行业景气度有望提振受环保政策影响,我国磷矿石开采受到诸多限制,行业整体开工率下降,落后产能不断出清,磷矿石产量下降将成为长期趋势。受此影响,磷肥生产上游成本不断增加,因此,自有磷矿资源将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在成本控制、产品定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长期来看,磷肥供给收缩已成定局,下游需求稳定增加,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公司作为磷肥行业龙头企业,具备规模效应及技术、设备等优势,行业景气提高将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正面影响。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疫情后公司业务恢复的不确定性,我们下调20-21年、新增22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2.15/4.22/6.17亿元,折合EPS为0.15/0.30/0.43元。鉴于公司自有磷矿资源,具备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未来仍有一定增长空间,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主要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安全环保风险;政策风险;新冠疫情风险。
三泰控股 基础化工业 2020-05-08 4.82 -- -- 5.14 6.64%
5.99 24.27%
详细
事件: 5月5日,公司发布关于对外投资一揽子交易的公告,公司的联营子公司中邮智递拟向除丰巢网络以外的股东进行定向减资,减资完成后中邮智递成为丰巢网络的全资子公司,公司获得全部减资款7.56亿元,用于认购丰巢开曼6.65%的股权。 点评: 丰巢携手中邮速递易,智能快递柜市场格局大改此次一揽子交易完成后,中邮智递将成为丰巢网络的全资子公司,意味着丰巢和中邮速递易这两家智能快递柜龙头合二为一。截止2019年,丰巢投放快递柜约18万组,速递易投放快递柜约10万组,二者合并后市占率接近70%,实现对智能快递柜行业的基本垄断。此外,此次重组也意味着丰巢的超时收费政策将成为行业主流,智能快递柜向收费时代更进一步。 交易贡献3.9亿投资收益,实现后公司利润大幅提升重组后的丰巢将在智能快递柜市场占据明显市场优势,公司作为其持股股东,在智能快递柜领域的布局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重组后的丰巢规模效应得到增强,运营成本有望下降,估值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司作为其持股股东,投资收益将随之上升。根据截至2020年4月30日的财务数据测算,本次交易预计将为公司本年度贡献投资收益3.9亿元,实现后公司利润将得到大幅提升。 中邮智递不再纳入合并范围,公司盈利状况有望逐步改善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公司分摊中邮智递的亏损分别为-1.76亿元和-0.54亿元,给公司盈利能力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交易完成后,中邮智递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公司将不再分摊中邮智递和丰巢开曼的损益,预期公司盈利状况将得到显著改善。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此次重组对公司形成利好,公司盈利有望进一步增长。基于行业趋势符合我们前期预期,暂不考虑本次收购带来的投资收益,我们维持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的营业收入为50.83、64.37、81.0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3.50、4.57、6.41亿元,折合EPS为0.25/0.33/0.4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和主要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股东大会审议风险;交易审批风险;重组标的减值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4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