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陈显帆

东吴证券

研究方向: 机械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600515090001,曾供职于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机械工程学士,索尔福德大学投资银行硕士。4年银行从业经验,2011年底加入中国银河证券。目前主要覆盖工程机械行业、南风股份、黄海机械、上海机电等。...>>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7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光威复材 基础化工业 2021-01-14 99.15 -- -- 99.18 0.03%
99.18 0.03%
详细
全年业绩保持稳健增长,2020Q4业绩表明下游需求正快速扩张2020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6.31亿元~6.57亿元(YOY+21%~26%),对应扣非归母净利润约 5.56亿元~5.82亿元(YOY+21%~27%),2020年风电碳梁业务因疫情反复最终影响部分订单执行,军、民品碳纤维(含织物)业务稳定交付,公司业绩保持稳健增长。经测算 2020Q4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 1.07亿元~1.33亿元,相较于 2019Q4增长 38%~71%。2019年四季度是利润增速最低季度,2020Q4单季增速较 2019Q4提高了 20~50pct,是全年利润增速最高的季度,在碳梁业务受海外疫情影响的前提下,四季度利润增速大幅提高,反映了碳纤维产品下游市场需求正快速扩张。 军用碳纤维核心供应商地位稳固,有望持续受益于下游市场的高景气公司碳纤维产品在国内军用市场占有率超过 70%,T300级碳纤维已稳定供货十余年,作为唯一供应商的 T800级产品已小批量验证应用。目前国内 J-10/J-11/J-15/J-16等系列军用飞机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仅占结构重量 10%左右,相比国外先进战机 36%的复材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十四五国内先进战机列装/换装进程有望加速,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军用碳纤维供应商,有望受益于军机采购数量增加带来的碳纤维材料需求的增长。 此外。随着以 T800纤维为增强基的第三代韧性复合材料应用范围的拓展,军机单机复材用量有望逐步提升,公司 T800级碳纤维需求量将显著提高。 产能扩张有序推进,大丝束项目将打开新的成长空间2020H1“高强高模型碳纤维产业化项目”和“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项目”完成验收,“高强度碳纤维产业化制备项目”正按计划进行收尾阶段的建设任务,新增产能投产将提高军民用碳纤维的生产能力,增强公司的研发、设计及技术创新能力,为后续市场开拓奠定基础。此外,公司计划投资 20亿元在包头设立万吨级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项目,项目一期计划总投资 10亿元,建设 4000吨包括原丝段和碳化段碳纤维的全过程生产设施,最终实现现 10000吨/年 24K、36K 和 48K 大丝束碳纤维生产能力。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大丝束碳纤维资源瓶颈,项目 0.26元/千瓦时的优惠电价较山东、江苏等碳纤维主产区 0.7元/千瓦时的电价降低 63%,将有效降低碳纤维的生产成本,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40/8.74/11.40亿,对应当前股价 PE80/59/4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及交付不及预期;碳梁业务恢复进度不及预期。
火炬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1-14 75.30 -- -- 81.60 8.37%
81.60 8.37%
详细
各业务板块全面向好,全年净利润预增 55%-65%2020年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5.91亿~6.29亿元(YOY+55%~65%),实现扣非净利润 5.68亿~6.06亿元(+60%~71%),全年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为: (1)在实现营业收入规模增长的同时深化成本费用控制,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2)自产元器件板块的客户需求及国产替代的订单持续增长; (3)新材料板块业务持续拓展,订单和项目收入稳定增长; (4)贸易板块受益于国内疫情良好的管控情况,下游客户需求旺盛,同时新产品线业务情况良好,贸易板块保持稳定增长。 发行转债建设陶瓷电容产能,奠定自产业务长期增长基础公司成功发行可转债募资 6.00亿元,其中 4.47亿元用于小体积薄介质层陶瓷电容器产能建设,项目达产后有望新增 84亿只/年不同型号的小体积薄介质层陶瓷电容的产能,年平均销售收入/净利润预计达到 6.24/2.30亿元。公司现有陶瓷电容器产能为 20亿只/年,2017-2019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103.43%、105.46%和 115.56%,产能已成为制约自产业务发展的瓶颈。 新建产能达产后有利于满足国内军民用市场的需求,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增厚公司的业绩。 拟分拆天极电子至 A 股上市,加速培育微波无源元器件业务公司拟将控股子公司天极电子分拆至 A 股上市,天极电子是在国防工业领域和通信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和重要影响力的微波无源元器件的供应商,2018年和 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294.69万元和 6,872.30万元,净利润分别为 1,563.97万元和 2,317.16万元。目前公司直接持有天极电子51.58%股份,分拆上市后公司对天极电子仍拥有控制权,并将业务向MLCC 为主的电容器和陶瓷新材料领域聚焦。天极电子上市后资本实力将得以扩充,微波无源元器件的国产化能力有望加速。 陶瓷新材料业务拓展成效初显,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截至 2020年 9月“CASAS-300特种陶瓷材料产业化项目”已有三条生产线建设完成并投产,另外三条生产线部分工序已完成。2020H1陶瓷新材料业务实现收入 4331.73万,同比增长 188.81%,实现净利润 784.17万,业务拓展已初显成效。随着产能建设项目的持续推进和投产,公司特陶材料产能将持续提升,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08/8.25/11.32亿,对应当前股价 PE56/41/3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自产业务增长不及预期;贸易板块毛利率下降。
锐科激光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1-05 87.91 -- -- 105.39 19.88%
105.39 19.88%
详细
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 助力公司高质量快速发展 我们认为长效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 有助于吸引和留住公司核心管 理、技术和业务人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助力公司高质量快速 发展。 ①从时间上看, 本长期激励计划分两期实施,每期激励计划的有效 期为 5年,激励时间跨度较长, 有利于夯实公司长期发展动能。 ②首次激 励的对象共 335人, 占公司总员工的 15%( 2020年期中员工总数 2203人), 激励对象涵盖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骨干员工, 激励覆盖范围较广, 有望最大限度激发公司活力。③限制性股票在上市日 起满 24个月后分三期解除限售,解除限售的比例分别为 33%/ 33%/34%, 业绩考核目标为以 2019年营收为基数,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分别 不低于 25%/26%/27%,且 ROE 分别不低于 15%/16%/17%。 2019年,公司 实现营业收入 20.1亿元,暨解禁条件要求 2022-2024年公司营收不低于 39.3/50.7/66.4亿元, 设定的考核指标有助于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确保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为股东带来更高效、更持久的回报。 从宏观到微观数据均表明制造业持续复苏,激光行业需求旺盛 ①宏观: 11月 PMI 为 52.1,连续 9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 1-10月制 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5.30%,制造业投资持续改善; ②中观: 工业机器人产量高速增长, 11月达 23,635台,同比+ 31.7%,金属切削机 床产量在 3月触底后快速提升, 2020年 11月达 4.4万台,同比增速 25.7%; ③微观: IPG 中国区收入降幅自 2019Q4开始收窄, 2020Q3已扭转下跌趋 势,同比+22%。锐科激光和柏楚电子 Q1以来订单需求旺盛,收入增速环 比提升显著, Q3锐科激光收入同比+78.28%,柏楚电子收入同比+59.42%。 制造业持续复苏背景下,激光等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行业拐点已经出现。 激光行业仍是成长性赛道,看好公司长期前景 从中长期来看, 激光加工渗透率不断提升、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 激光加工市场较长时间内将保持增长。公司在巩固中低功率激光器龙头地 位的同时,积极布局高功率和超快激光器,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公 司高功率激光器技术全国领先,正逐步替代 IPG 等海外龙头产品, 2020H16000W 及以上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销售数量较 2019年同期增长 100.4%,销 售增长态势迅猛。 在超快激光器领域,公司不断丰富相关产品,广泛用于 显示和面板玻璃切割、汽车玻璃切割,厚玻璃切割等领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4.8/6.6亿,对应 PE 为 92/53/38X,基于对公司高质量快速发展的看好,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激光器价格战持续;行业景气度下滑超预期。
先导智能 机械行业 2020-12-31 78.09 -- -- 99.60 27.55%
99.60 27.55%
详细
宁德时代扩产加速,设备商未来景气度确定。宁德时代扩产提速是行业风向标,有望引领行业扩产新周期。2020年以来,宁德时代公布多个扩产计划:2020年2月,宁德时代公布新增车里湾100亿投资项目,总设计产能约45GW;8月宁德时代公告,与浙江吉润合资设立的子公司“时代吉利”将投资80亿元建设动力电池项目;本次更新的扩产规划:12月,宁德时代公告称投资390亿元建设福鼎基地(170亿)、江苏溧阳四期(120亿)及扩建宜宾基地(100亿)。其6个锂电池生产基地产能规划总计接近400GW,新增产能规划达320GW。其中德国基地扩产规划存在超预期空间,我们判断未来几年CATL新增产能有望达400GW以上,对应设备投资近800亿元。 除规划项目不断提速外,项目实际投入建设以及招标进程也在加速进行。 2020年5月,宁德时代公告称募集197亿元用于建设宁德湖西扩建项目(项目投资46亿)、江苏溧阳三期(项目投资74亿)、四川宜宾一期(项目投资40亿)。募集资金到位后,赢合科技、先导智能分别先后中标14亿、32亿设备大订单,招标不断落地印证项目建设正在不断加速中。我们认为2020年底公布的390亿元的扩产项目将在2021-2022年陆续招标,届时绑定宁德时代的核心设备商——先导智能将最为受益。 先导智能与CATL深度绑定,战投入主充分释放订单弹性2020年9月先导公告25亿元定增,CATL认购此次发行的全部股份,发行完成后,CATL持股比例为7.3%,成为先导长期的战略投资者。CATL是先导的第一大客户,先导是CATL最大的设备供应商,通过战略投资,双方业务绑定将会进一步加深。 根据我们上述统计,未来几年CATL新增产能有望达400GW,设备投资超800亿元,我们预计先导将从两方面充分受益CATL未来几年的大规模扩产。((1)订单:先导获得CATL长期稳定的订单的确定性增强;(2)盈利能力:我们认为二者长期合作后,CATL将会给予战略设备商一个稳定合理的盈利水平,促进设备商良性发展,更专注研发新产品更好服务CATL的前沿技术。 身处蓝海行业,先导与CATL强强联合共赢黄金时代2025年大众、奔驰等巨头计划达到15-25%电动化率目标,引领全球电动化趋势。根据各主机厂的规划数据,我们预计至2025年全球电动车将突破1640万辆,电动化率达到12.2%;至2030年达3800万辆,电动化率有望突破27.5%,全球电动化趋势将势不可挡。电动车行业在未来5年将开启8-10倍增长,CAGR达35-39%,成为未来几年少数高速成长的万亿级别行业。与先导与CATL强强联合,有望在高端产能不足、市场加速整合的背景下分别持续引领设备及电池行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锂电设备全球龙头,全球电动化大趋势下,设备企业具备先发优势,我们看好公司所处赛道的绝对领先地位和长期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04/10.85/14.76亿,对应当前股价PE为95/62/4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低于预期,下游投资扩产情况低于预期。
杭可科技 2020-12-31 78.00 -- -- 95.88 22.92%
95.88 22.92%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0年12月29日晚公告称,与国轩高科签订了2020年至2021年的《年度设备采购框架协议》,预计合同金额不超过3.7亿元人民币(含税)。 投资要点国轩3.7亿订单顺利落地,为杭可短期业绩上涨再添动力杭可科技于2020年12月25日与国轩高科签订锂电后段设备采购协议,合同金额为3.7亿元,约占杭可2019年营收的28%。(1)2020年订单签订:受海内外疫情影响,杭可2020年的订单签订有所推迟,且2020年新接订单当中国内客户占比较高,我们预计杭可2020全年新签订单或达25亿元左右,支撑短期业绩增长。((2)2021:年海外订单迎爆发:海外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大,2020年海外订单有所滞后,但不会取消,预计在海外疫情得到控制后,海外订单将在2021年有较大爆发。杭可与海外龙头客户有长期密切合作,我们预计届时将充分受益。 头部玩家加码软包电池,杭可将充分受益于软包认可度提升众大众MEB入主国轩后,国轩的动力电池研发方向已经由方形转向软包,国轩与杭可此次签订长协订单是必然选择,原因有三:(1)杭可与国轩长期密切合作,且杭可是国轩一供;(2)在软包方面,杭可长期与LG长期合作,拥有最前沿的技术(如高温加压化成技术),软包电池后段设备是杭可的拳头产品;(3)大众对于锂电池的质量要求高,因此对设备要求也高,杭可优势非常明显,且由于大众订单对电池质量要求高,故而设备订单的利润率也有望继续维持较高水平。 此外,BYD的新技术——刀片电池也类似于软包,更多玩家加入软包电池行列。目前韩国电池厂LG和SKI具有一流的软包技术,在全球软包市场具有绝对领先优势;国内孚能、卡耐、捷威、桑顿、亿纬锂能、国轩、BYD均在做软包电池,但目前还没有出现具备明显优势的龙头厂家,我们认为后续国内玩家的竞争和扩产将进一步利好软包龙头设备商杭可。 LG等龙头电池厂引领行业扩产,未来4年设备空间超千亿未来几年电池供需缺口较大,电池将进入扩产高峰,设备环节成为电动车产业链中最早兑现的环节。从投资端测算,CATL、BYD、松下、LG、三星、Northvolt6家龙头电池厂2019年底产能合计约200GW,目前规划产能至2023年将增加至800GW,预计对应的新增设备投资额合计为2000亿元左右,其中后道设备市场空间约500亿元。 LG近期正式分拆电池业务板块,成立“LG新能源“,扩产计划明确。 LG新能源计划从目前每年100-120GW的产能扩张到2023年的260GW(不断上调ig),未来三年新增产能约150GW。我们假设每GW设备投资额2亿元,则未来3年的设备投资额约300亿元。我们假设后道设备价值量占比为30%,对应着90亿元的后道设备订单。杭可科技作为LG后道设备一供,我们预计杭可的占有率为70%,则对应着未来三年有望达到60亿元订单以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5.1/7.5/11.0亿,当前股价对应PE为59/40/27倍。我们认为2021年海外订单迎爆发+动力电池扩产高峰期确定性强,具备研发实力的一线设备商,业绩和估值均存在弹性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电池厂投资低于预期;电动化进程不及预期。
金博股份 2020-12-25 180.00 -- -- 235.17 30.65%
259.48 44.16%
详细
龙头合作再升级,金博业绩有望实现高增长 金博作为国内领先的碳基复合材料热场耗材供应商,已与隆基、中环、晶科、晶澳等光伏硅片龙头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最大客户是隆基。 2016-2019年,隆基一直是金博最大的客户,金博也是隆基的热场一供,二者长期紧密合作。此次长协订单落地,进一步强化合作关系,协作互利提升公司竞争力。 对金博:7倍于2019年全年收入的超级大单落地,大幅增益业绩预期。此次协议预估总金额16亿元,达公司2019年收入2.4亿元的6.7倍。订单平均分摊至三年来看,2021年5.3亿元订单约为2019年收入的2.2倍,业绩体量增长具备高确定性。 对隆基:此次长协大订单印证下游需求旺盛及上游供给偏紧现状,加之金博2021年上半年的订单已经排满,热场材料供不应求。通过此次长协订单,隆基提前锁定长晶环节核心耗材,防止扩产潮被热场卡脖子,同时给其他硅片厂商一定的扩产压力。 21年底实现8倍产能,保障中长期交货能力 2019年底,金博的年产能为200吨,随着光伏行业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当前的小尺寸换大尺寸+未来市场已有预期的P 型换N 型,2021年的全市场热场产能缺口不断加大。金博持续加速扩产,新产能于2021年全年逐步释放:(1)2020年初IPO 募投资金扩200吨产能,技术水平的优化使该项目实际产能提高至350吨,预计2021Q1产能释放;(2)2020年8月超募资金到位,再扩350吨产能,预计2021Q2-Q3产能逐步释放;(3)11月公告要发6个多亿可转债,再扩的600吨预计要2021年-2022年逐步释放,保障对合同的履行具有充足的产能配套。 碳光伏平价+技术迭代趋势下,“新增+替换+改造”三重需求驱动热场需求爆发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坩埚、加热器、导流筒、保温筒等消耗品,其下游需求来自于新增产能推动、存量部件替换及存量改造三重驱动。伴随着光伏硅片环节集中扩产,大硅片渗透率提升带来的更新需求拉长设备景气度,将进一步增厚热场部件的市场空间。我们预计2020-2022年,热场四大件的新增需求约40亿元,替换需求约77亿元,改造需求超29亿,总需求约146亿元,迎来需求爆发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3.8/9.2(原值5.6, 上调64%) /14.1( 原值7.8, 上调81%) 亿元, 同比增长57%/146%/52%,归母净利润为1.3/3.0(原值2.0,上调50%)/4.1(原值2.7,上调52%)亿元,同比增长67%/131%/39%。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 分别为103倍、44倍、32倍,上调评级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硅片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产品开拓不及预期。
九号公司 2020-12-25 78.60 -- -- 93.50 18.96%
112.70 43.38%
详细
九号公司:智能短交通和机器人领域领先企业,收入规模快速提升公司是智能短交通和机器人领域领先企业,形成包括智能电动平衡车、智能电动滑板车、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品类丰富的产品线。①产品品牌持续提升以及销售渠道不断完善同时,公司收入规模实现快速增长,2016-2019年收入CAGR达58.4%,2019年收入提升至45.86亿元。②优先股和可转债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大额非经常性损失以及持续研发、渠道投入等影响,2016-2019年公司尚未实现盈利,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智能化消费升级驱动下,智能短交通行业空间广阔智能电动平衡车、滑板车融入智能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洁等优点,市场需求旺盛。①2019年中国电动平衡车市场需求量达390万台,2015-2019年CAGR为19.2%,预计到2024年国内电动平衡车需求量将达903万台,2019-2024年CAGR达18.3%。②海外共享滑板车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最直观的体现Lime、Bird、Lyft和Uber四家共享平台已成为滑板车风潮的引领者,在美国数十个城市投放了共享滑板车。 国内两轮电动车的渗透率较高,保有量已达3亿辆。随着2019年新国标实施落地推动超标车辆加速更换,以及消费升级带来的智能化趋势,智能电动车行业有望迎来新的春天。 解决末端配送痛点,配送机器人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增速较快,国内市场正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2014-2019年我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复合增速达36.8%,其中2019年国内服务类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2.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26.5%。 配送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互联网与物流行业的深度融合,以及新商业模式的需求与刺激,配送行业已经从劳动密集型向数字智能化转变,配送机器人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从智能短交通延伸到服务机器人,公司成长空间持续打开展望未来,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成长性:①智能电动平衡车、滑板车品牌力强,产品性能出色,且公司形成较为完善的销售渠道,仍将持续快速增长。②公司积极拓展两轮电动车+服务机器人,电动车已经实现批量销售,配送机器人也推出相关产品,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③募投项目包括智能电动车辆项目、年产8万台非公路休闲车项目、智能配送机器人研发等项目,夯实公司未来在智能化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万物互联时代,智慧移动需求持续增强。公司平台拓品能力出色,我们看好其收入高成长性,盈利能力上修空间,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3.19/6.69/13.34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237/113/57X,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较高;行业政策风险;海外共享滑板车景气下滑;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技术产业化失败。
中联重科 机械行业 2020-12-09 10.61 -- -- 10.79 1.70%
15.85 49.3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称,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 投资要点定增方案过审,主要压制股价因素消除公司于今年7月发布定增方案,拟募资对挖机、搅拌车、关键零部件等项目进行扩产。中间两次修改方案,今获得核准,最终A股定增方案为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10.6亿股,合计募资51.99亿,锁定期6个月。我们认为,随着定增方案的过审,近几个月来压制公司股价的因素消除。同时公司作为工程机械后周期板块的龙头,业绩弹性大,估值面临修复。 后周期景气度凸显+龙头地位稳固,公司增长确定性强根据我们调研情况,Q4以来公司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塔机销量继续维持高增,三大主业景气持续性强;且行业市场份额不断集中,公司龙头地位稳固,业绩增长确定性高。挖机等新兴业务开始发力,将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混凝土机械:2020年刚进入更新换代高峰,环保升级+治超趋严下行业未来2-3年增长确定性高,公司将显著受益行业增长。塔机:受益于PC渗透对塔机的精度要求提升,公司作为龙头市场份额持续增长,今年有望超50%。 工程起重机:风电抢装带来大吨位起重机供不应求,叠加基建拉动+更新需求,行业景气持续向好,公司份额不断提升,收入增速将超越行业。新兴业务:土方机械和高空作业平台开局良好,今年以来均实现翻番以上增长;农机实现扭亏为盈,定位高端,未来需求向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86/10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7/9.6/8.2倍,参考国内外可比上市公司,我们认为公司PE估值被显著低估,给予2020年目标估值15倍,对应目标市值1052亿,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下滑;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三一重工 机械行业 2020-12-01 31.08 33.86 99.65% 34.32 10.42%
50.30 61.84%
详细
持股计划凝聚核心人才,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本次持股计划覆盖人员广,持续时间长,总人数不超过 2264人(董监 高 11人),其中中高层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及核心业务(技术)人员份额 达 71.52%,体现了公司对于各层次核心人才团队的激励与重视。此外,本 次计划不设业绩考核指标,激励员工在 2020-2025年任职期间每年可拿到 20%份额, 1年锁定期届满后即可实施分配,彰显了公司长期发展信心,有 利于深度绑定公司与核心员工的长期利益,增强团队凝聚力与未来业绩增 长动力。 收购三一融资租赁,协同主业深耕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 1.57亿,自母公司三一集团收购三一融资租赁 75% 股权。 2020年 10月公司完成对三一汽车金融公司收购,我们认为本次收 购与之类似,均为协同工程机械主业深耕,打通产业内循环。 短期来看, 本次收购对三一财务影响有限: 2019年标的收入 782万、净利润 612万, 均低于三一体量 0.1%。 长期来看,利于三一打通内循环: 1)提升品牌竞争力:近年三一融资 租赁销售比重达 25%以上,收购有助于打通产品、服务及融资一揽子服务。 2)协同效应。子公司有望凭借三一优质资信降低融资成本,三一则有望提 高充裕现金流使用效率(公告预计部分资金收益率将提升 2-3pct)。( 3)推 动国际化进程。海外巨头均采用“制造+金融”的产融协同模式,卡特彼勒 金融服务收入占比稳定在 5%-7%,有力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4)增强公司 风险控制力。进一步整合制造业与金融风险控制,提升营销风控竞争力。 工程机械景气强劲,数字化+国际化打开新一轮双击 根据 CME 预计 11月挖掘机同比增速 65%左右,工程机械下游需求 依然保持强劲。三一重工作为中国制造业智能工厂最优秀的公司, 18号工 厂效率提升至少 50%以上,数控设备利用率从不到 30%提升到近 80%,总 设备数量已减少一半。 Q3起挖机行业出口就已好转,根据 CME 预测 11月挖机出口增速将达 60%以上。三一近几年加大国际市场投入,各地布局 逐步落地,疫情期间仍逆势增长。我们预计随着海外疫情好转,三一国际 竞争力将逐步兑现带来估值溢价。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低波动率周期中更强调公司的产品竞争力、生产 效率以及供应链管理,三一重工作为中国制造业智能工厂最优秀的公 司,数字智能化+国际化将持续带来业绩弹性,全球竞争力逐步体现带 来估值溢价。我们预计 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2/176/189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7/15/14倍, 2020年目标估值上调至 20倍 PE, 对应市值 3040亿,目标价至 35.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下滑; 海外业 务进展低于预期。
利扬芯片 2020-12-01 56.30 -- -- 59.75 6.13%
59.75 6.13%
详细
利扬芯片---国内领先的 IC 测试服务商:公司深耕 IC 测试领域,具备8/12英寸晶圆级测试能力,工艺涵盖 8nm、16nm、28nm 等先进制程,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独立第三方集成电路测试基地之一。随着公司稳步扩充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未来随着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有望进一步巩固在 IC 测试市场的领先优势。 服务 IC 全产业链,测试环节需求空间广阔:IC 产业朝专业分工的趋势不断发展,专业化 IC 测试的市场需求面十分广泛。我国 IC 产业结构逐步完善,市场规模增速显著快于全球水平。随着国内 IC 设计市场规模和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IC 测试的市场需求有望持续提升。我国大陆地区晶圆制造规模加速扩张,配套的 IC 测试市场需求有望同步提升。新兴应用显著拓宽了 IC 市场空间,有望显著带动 IC 测试需求扩容。在以上因素的综合推动下,国内 IC 测试市场有望保持持续增长。以利扬芯片为代表的第三方专业 IC 测试厂商可面向 IC 产品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提供丰富多样的测试技术,并且具备定制化测试方案的服务能力,能面向 IC 全产业链的广泛需求提供测试服务,市场地位有望持续提升。 IC 测试技术布局领先,充分受益 IC 测试市场需求提升:公司深耕 IC测试领域,产品解决方案齐全,目前已累计研发 5G 通讯芯片测试方案、先进工艺 AI 芯片测试方案等 33大类芯片测试解决方案,完成超过 3000种芯片型号的量产测试,具备测试平台化优势。经过多年的自主创新和量产实践,公司已掌握了触控芯片测试、高速光通讯芯片测试、区块链算力芯片测试等核心技术,技术先进性位居行业领先水平,产品竞争力显著。同时,公司前瞻布局先进 IC 测试技术,卡位 8nm 先进制程、SiP先进封装、5G 先进应用芯片等 IC 测试前沿赛道,并通过自研设备优化生产效率和品质管控,强化竞争优势。目前,公司积累了汇顶科技、中兴微、比特微等优质客户资源,并积极拓展 5G、AI、区块链等新兴高成长领域,有望充分受益于 IC 测试市场需求的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深耕 IC 测试领域,测试方案市场竞争力显著,客户资源优质,有望充分受益于 IC 各产业环节对专业化测试需求的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1/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98/4.11/5.88亿元,增长 28.6%/37.9/42.8%,2020/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7/0.97/1.45亿元,增长 10.8%/44.3/48.7%,实现 EPS 为 0.49/0.71/1.06元,对应 PE 为 118/82/55倍。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动能充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品推出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曾朵红 1 1
金博股份 2020-12-01 114.26 -- -- 209.76 83.58%
259.48 127.10%
详细
金博股份:国内领先的碳基复合材料产品供应商 公司主业聚焦于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及产品,主要产品包括坩埚、导流 筒、保温筒、加热器等,均为光伏行业长晶炉热场系统的关键部件。其中 公司坩埚、导流筒全球市占率超 30%,保温筒、加热器随碳基复合材料渗 透率提升市占率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受益于下游光伏行业扩产, 2017-2019年,公司营收由 1.4亿元增长至 2.4亿元, CAGR 达 30.5%; 归母净利润从 0.29亿元增长至 0.78亿元, CAGR 达 64%。 2020H1,公司实现营收 1.85亿元/+52.0%,归母净利润 0.74亿元/+57.3%。依托技术优势,公司毛利率 始终维持在 60%以上的较高水平。 光伏平价+技术迭代趋势下,“新增+替换+改造”三重需求驱动热场需求 爆发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坩埚、加热器、导流筒、保温筒等消耗品,其下游 需求来自于新增产能推动、 存量部件替换及存量改造三重驱动。 伴随着光 伏硅片环节集中扩产, 大硅片渗透率提升带来的更新需求拉长设备景气 度,将进一步增厚热场部件的市场空间。 我们预计 2020-2022年,热场四 大件的新增需求约 40亿元, 替换需求约 77亿元, 改造需求超 29亿, 总 需求约 146亿元,迎来需求爆发期。 此外 HJT 技术迭代也将催化热场改造 或新增需求提升,随着硅片需求由 PERC 的 P 型转向 HJT 的 N 型硅片, 为达到 HJT 用的 N 型硅片纯度要求,硅片厂商可选择更换纯度更高的热 场同时使用高纯度进口硅料,或者直接更换整套单晶炉设备。 无论采用哪 一种方案,都会产生对热场的改造或新增需求,热场部件供应商直接受益。 核心技术领先,受益于碳基材料热场渗透率提升 光伏领域,公司已与隆基、中环等硅片龙头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近期 隆基、中环、晶澳、晶科等硅片龙头企业开启扩产潮,将同步提升对于热 场系统产品的需求,同时随着碳基材料热场渗透率提升,公司光伏热场产 品市占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半导体领域,目前碳基材料渗透率较低, 公司正积极布局, 已与神工半导体、有研半导体、宁夏银和等客户建立了 稳定合作关系,静待产品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2年营业收入为 3.8/5.7/7.8亿 元,同比增长 57%/51%/38%,归母净利润为 1.4/2.0/2.7亿元,同比增长 75%/49%/34%。当前股价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 67倍、 45倍、 34倍,相 较行业平均仍有提升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大硅片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产品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 格波动风险。
绿的谐波 2020-11-27 104.60 -- -- 156.98 50.08%
178.70 70.84%
详细
国内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谐波减速器规模生产0突破,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公司主营谐波减速器业务,号称世界第二、中国第一。其率先实现0突破并非偶然:1)子公司恒加金属突破了柔轮加工精度及寿命的技术难点,解决了核心零部件生产受制约的问题;2)恒加金属优质零部件加工工艺提高客户粘性,助力绿的向国内外主流厂商渗透减速器业务;3)研发团队始于恒加金属,具有机械设计、材料、加工等多方面人才基础,并依此研发出P/N/Y型齿结构,提升其谐波减速器的精度和刚度,竞争力凸显。 2017-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8/2.2/1.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49/0.65/0.58亿,虽下游景气度下滑,但其营收相对稳定,长期趋势不改。 2017-2019年毛利率分别为47.1%/48.8%/49.4%,明显优于行业,持续向好。 机器人提供巨大基础市场,数控机床提供增量市场三大类机器人市场发展为谐波减速器提供巨大基础市场。①工业机器人:下游需求持续+国产化率提升;②协作机器人:资本环境好,技术起点与海外相近,国产协作机器人有望弯道超车;③SCARA机器人:下游3C行业更新换代需求旺盛。综合来看,2020-2022年国内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将达26/30/36亿元,CAGR=17%。 随数控机床操作精度要求提升,谐波减速器有望取代行星减速器,需求快速释放。据我们测算,2020-2022年国内数控机床用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至少达14.3/16.3/18.6亿元,CAGR=14%。 短、中、长期分段看绿的谐波,下一个潜力龙头有望崛起1)短期短期估值对标国内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埃斯顿。绿的和埃斯顿均为机器人领域稀缺零部件国内生产龙头,国产替代逻辑相似,可比性较强。参考埃斯顿2020年估值164倍,我们给与绿的160-180倍估值,预计绿的2020年净利润可达0.87亿,对应市值区间139-157亿。 2)中期成长中期成长路径对标国际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哈默纳科。对标哈默2014-2017年市场快速渗透期,收入从13亿元增长至32亿元,利润从2.5亿元增长到4.8亿元,我们判断2023年开始,伴随着绿的谐波产能扩大6倍,客户拓展顺利进行,公司也将进入业绩爆发期,届时收入利润将会迎来大幅度增长。 3)长期长期市场空间对标通用设备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恒立液压。参考2016-2018年,完成国产替代后的恒立收入从14亿元增长到了42亿元,利润从0.7亿元增长到8.4亿元,油缸国内市占率超50%。我们看好5年后绿的谐波凭借性价比优势以及产品性能优势,打入四大家族供应链,成为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的二供。实现客户重大突破后,我们假设绿的谐波全球市占率25%,预计绿的谐波营收为12亿元,利润4.8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0.87/1.22/1.7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143/101/72倍。看好公司后续的新业务拓展,业绩有望超预期,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
先导智能 机械行业 2020-11-12 69.60 -- -- 71.68 2.99%
99.60 43.10%
详细
先导此次中标符合我们预期:10月赢合科技公告中标 CATL14亿大订单(前段设备为主),我们就预计 CATL 新一轮招标已开启。由于电池厂一般按照前、中、后段的顺序采购设备,因此先导于年底前中标 CATL 大订单符合预期。 本次中标金额为 32亿元,约占先导 2019年营收的 69%。我们预计先导2020H1新签订单超 35亿,加上此次中标 CATL 的 32亿,总共已超过 67亿元,我们预计先导 2020全年新签订单或达 80亿元以上,短期业绩增长动力充沛。 中期:与全球电池龙头深度绑定,高度受益 CATL 大规模扩产9月先导公告 25亿元定增,CATL 认购此次发行的全部股份,发行完成后,CATL 持股比例为 7.3%,成为先导长期的战略投资者。CATL 是先导的第一大客户,先导是 CATL 最大的设备供应商,通过战略投资,双方业务绑定将会进一步加深。 根据我们的统计,未来几年 CATL 新增产能有望达 244GWh,对应设备投资超 600亿元,我们预计先导将从两方面充分受益 CATL 未来几年的大规模扩产。 (1)订单:先导获得 CATL 长期稳定的订单的确定性增强; (2)盈利能力:过去市场普遍认为 CATL 会要求以先导为代表的设备商逐年降本,但我们认为二者长期合作后,CATL 将会给予战略设备商一个稳定合理的盈利水平,促进设备商良性发展,更专注研发新产品更好服务 CATL的前沿技术。 长期看:身处蓝海行业,先导与 CATL 强强联合共赢黄金时代2025年大众、奔驰等巨头计划达到 15-25%电动化率目标,引领全球电动化趋势。根据各主机厂的规划数据,我们预计至 2025年全球电动车将突破 1640万辆,电动化率达到 12.2%;至 2030年达 3800万辆,电动化率有望突破 27.5%,全球电动化趋势将势不可挡。电动车行业在未来 5年将开启 8-10倍增长,CAGR 达 35-39%,成为未来几年少数高速成长的万亿级别行业。设备环节成为电动车产业链中最早兑现的环节:未来几年电池供需缺口较大,尤其高端产能严重不足,电池将进入扩产高峰。 通过和 CATL 的深度绑定,先导有望在高端产能不足、市场加速整合的背景下引领行业。 (1)技术领先:二者通过加深技术合作实现产品的技术升级,引领电池行业的前沿发展。 (2)资源优化:CATL 的全球优质资源助力先导加快实现战略转型升级。CATL 拥有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的行业资源,与先导的全球化发展方向高度吻合,未来双方将加强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协调,为先导的全球业务拓展提供战略支撑和商务协同。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04/10.85/14.76亿,对应当前股价 PE 85/55/41倍,维持“买入”评级
克来机电 机械行业 2020-11-03 32.98 -- -- 42.40 28.56%
51.44 55.97%
详细
事件: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71元,同比+1.8%;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37.3%;扣非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46.3%。 投资要点 Q3业绩表现稳健,在手订单充裕保障21年增长 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5亿元,同比-12.9%,归母净利0.25亿元,同比+3.93%。我们判断,Q3收入端下滑主要原因为: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客户订单有所推迟,公司柔性自动化智能装备与工业机器人系统业务新签订单1.38亿元,同比有所下滑,考虑到大部分自动化设备6个月左右的交付周期,因此Q3收入受到一定影响。我们判断Q3开始,公司设备中标情况已逐步好转,目前在手订单充裕将保障21年增长。Q3单季利润增速优于收入增速,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收购南通克来凯盈35%少数股权所致。 前三季度盈利能力大幅改善,期间费用率保持稳定 2020Q1-Q3综合毛利率33.0%,同比+3.9pct;净利率18.9%,同比+3.2pct。我们判断,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大幅改善主要系上半年销售的部分生产线毛利率较高及单价较高的国六发动机配套产品销售比重上升。其中Q3单季毛利率29.1%,同比-0.7pct;净利率13.5%,同比+2.2pct,排除收购因素外基本维持稳定。 2020Q1-Q3期间费用率为11.2%,同比保持稳定。其中销售费用率0.8%,同比-0.1pct;财务费用率-0.9%,同比-1.0pct;管理费用率(含研发)为11.2%,同比+1.1pct,其中研发投入占比为5.8%,同比+0.5pct。 电动车智能产线及CO2热泵获突破,将受益于大众MEB放量 公司多款产品切入大众MEB产业链:电主轴装配及测试自动化生产线项目获得了上海大众MEB项目配套的业务合同,子公司上海众源CO2热泵已通过大众MEB的实验认证,并进入产能建设、筹备量产的阶段。 在全球电动化趋势高度确定的背景下,大众提出截止2029年,规划累计销售2600万辆纯电动车,其中约2,000万辆来自于MEB平台。MEB基础版电动车原材料成本约为15万元人民币,以至2025年累计销售600万辆测算,至2025年MEB电动车产业链市场空间达9,000亿,上海众源布局的CO2热泵属于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在整车成本占比约为7%,其中CO2热泵成本占热管理系统比例约为10%。目前新能源汽车中CO2热泵的装配率不足5%,我们假设随着CO2热泵技术的成熟,其渗透率将会快速提升,据此测算,至2025年大众MEB平台电动车CO2热泵市场空间累计达17亿元。(具体测算过程见附表)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5/2.2/3.2亿,对应PE分别为61/42/2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下游汽车行业投资不及预期。
江苏雷利 家用电器行业 2020-11-02 23.15 -- -- 24.35 5.18%
24.35 5.18%
详细
Q3业绩加速增长,在手订单充沛保障短期业绩 单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 6.5亿元,同比+16.8%,归母净利润 0.88亿 元,同比+15.0%。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下游白电及汽车行业需求承压,导 致公司相关领域产品收入下降。随着疫情缓和后下游主回暖,同时公司加 速高端医疗仪器用丝杆电机、音圈电机的市场推广,医疗电机及组件业务 快速发展, Q3收入端已恢复正增长,利润端增速较 Q1、 Q2进一步提速。 我们预计,公司全年收入有望恢复正增长。 医疗业务发展带动毛利率大幅提升,汇兑损失致费用率上行 2020Q1-Q3综合毛利率 30.3%,同比+5.4pct;净利率 13.4%,同比 +2.3pct。 其中 Q3单季毛利率 32.7%,同比+6.2pct;净利率 13.6%,同比 -0.2pct。我们判断毛利率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有: 1) 2019年公司收购高 端医疗仪器用丝杆电机公司常州鼎智 70%股权,扩充了医疗健康电机应用 领域, 2020年医疗健康业务收入增速较快,该领域产品毛利率较高; 2) 产线自动化程度提升,目前公司组件的生产自动化率已超过 80%。 3)原 材料价格相对稳定,新产品逐步量产,降低平均成本。 2020Q1-Q3期间费用率为14.8%,同比+2.3pct。 其中销售费用率3.0%, 同比-0.2pct;财务费用率 0.2%,同比+1.5pct,主要系汇兑损失所致;管理 费用率(含研发)为 11.5%,同比+1.0pct,其中研发投入占比为 4.6%,同 比+0.3pct。 截至 Q3末,公司合同负债 1950万元,同比+72%。 印证公司在手订 单充沛,我们认为公司短期业绩增长有保障。 多元化布局打开成长空间,创新成就行业隐形冠军 家电领域: 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白电用电机是公司传统优势领域。 公司深度绑定格力、美的等龙头家电企业,有望受益于下游集中度提升。 同时,公司顺应智能家电发展趋势,积极拓展高单价、高毛利的组件产品, 有望提升在战略客户中的销售占比。 医疗健康领域: 公司围绕“多应用领域”战略, 2019年通过收购常州 鼎智扩充了医疗健康电机应用领域。常州鼎智主营高端医疗仪器用丝杆电 机,与著名医疗仪器制造商 IDEXX、优特利、迈瑞医疗等建立了战略合作 关系,目前在手订单充沛。通过切入高增长的优质赛道,有望进一步打开 公司成长空间。 汽车领域: 2019年公司商用车用电子水泵实现量产,与东风小康、重 庆金康及上通五菱等新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随着公司市场知名度的打 开,目前公司商用车水泵市场占比达 25%-30%。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混动 车,未来有望受益于全球电动化趋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 2.8/3.4/4.0亿,对应 PE 为 21/18/15,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疫情持续影响,新领域拓展不及预期,产品研发速度不 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7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