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胡华如

长城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070520030003,曾就职于天风证券...>>

20日
短线
15%
(第171名)
60日
中线
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3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弘元绿能 机械行业 2023-09-04 41.12 -- -- 42.78 4.04%
42.78 4.04%
详细
事件:2023年 8月 30日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报,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1.74亿元,同比下降 37.38%;实现归母净利润 10.17亿元,同比下降35.4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8.46亿元,同比下降 36.06%。Q2单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17.61%/9.3%,环比分别-8.9pct/-9.97pct。 产业链价格大幅降低,硅片利润空间压缩。2023年上半年,光伏产业链价格高位快速跳水,硅料价格从 200元/kg 以上跌至 80元/kg 以下,硅片价格随之大幅下跌。公司以单晶硅片业务为主,硅片售价降低导致公司收入减少; 另一方面,原材料硅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导致公司在 Q2进行了资产减值,削弱了公司盈利能力。放眼全年,公司于上半年签订多份硅片长协,对于全年硅片销售量提供保障;当前产业链价格企稳回升,硅片价格连续数周上涨,预计下半年公司硅片业务收入利润均有望改善。 Topcon 电池顺利投产,产业链一体化全面铺开。公司注重板块联动,在发展单晶硅片业务的基础上,业务逐渐向上下游打开。上游硅料方面,公司于2023年 5月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58.19亿元,用于建设“年产 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预计项目投产落地后,新增的优质 N 型硅料产能能够对于公司硅片生产提供原材料上的量价双重保障。下游方面,2023H1公司徐州基地的首期 TOPCon 电池产能已经投产,并在报告期内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年产 16GW 光伏组件项目的议案》。公司拥有高水平的硅片生产加工技术,能够通过薄片化降低电池硅成本,进一步放大 TOPCon 电池优势,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投资建议:考虑到硅片价格在 2023年上半年出现大幅下降,导致 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减少,下调公司 2023-2025年实现营收分别为 230.49亿元、346.88亿元和 400.65亿元(原值为 298.19亿元、364.09亿元和 493.34亿元),下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3.19亿元、41.58亿元和 53.10亿元(原值为43.62亿元、54.62亿元和 65.52亿元),同比增长-23.5%、79.3%、27.7%。 对应 EPS 分别为 4.01、7.20、9.19,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倍数分别为 10.4X、5.8X、4.5X,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赛伍技术 基础化工业 2023-09-04 16.82 -- -- 18.60 10.58%
18.60 10.58%
详细
事件:2023 年 8 月 30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2023H1 实现营业收入22.21 亿元,同比下降 1.66%;实现归母净利润 5035.86 万元,同比减少71.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158.21 万元,同比减少 76.12%;2023Q2单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12.02%/1.44%,环比+3.87pct/-1.74pct。 胶膜出货兑现,静待盈利修复。公司光伏胶膜产品覆盖各类应用场景,在 N型技术加速推进过程中,公司 N 型封装胶膜出货如期放量,实现收入增长。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封装胶膜业务实现营收 12.01 亿元,同增 13.06%,环增14.38%;胶膜销量达 1.26 亿平,同增 57.50%,环增 42.05%。其中 N 型封装胶膜表现亮眼,上半年 TOPCon 胶膜出货量环比增加 282.65%,光转膜出货量环比增长 413.67%。盈利能力方面,公司 Q2 胶膜售价 9.66 元/平米,单平净利略亏。上半年胶膜原料粒子价格低位震荡,胶膜价格走低,当前胶膜价格回升趋势初显,叠加高价库存粒子影响在 Q2 已进入尾声,预计下半年胶膜盈利水平将有较大提升。公司 TOPCon 单玻组件封装胶膜、HJT 转光膜具有价格溢价,随着下半年 N 型 TOPCon 组件进一步放量、HJT 产业化推进,公司胶膜业务有望实现 N 型弯道超车,量利表现可期。 背板产品矩阵充实,毛利率稳定提升。2023 年上半年,公司背板出货 8014.52万平米,保持稳健增长,实现营收 7.43 亿元,同比下降 21.41%,毛利率稳定提升,为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提供较强支撑。公司扩充背板产品类型、优化产品结构的思路得到验证,出口到国外头部组件厂商的透明背板、透明网格背板、高阻水背板等高毛利背板产品数量增加,黑色高反光背板已面向天合、阿特斯、爱旭等组件厂商陆续形成销售,背板业务基石作用进一步稳固。 新型小单品顺利导入,创新平台型企业优势尽显。需求创新是材料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技术创新是实现竞争优势的关键,公司创新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光伏业务中,公司针对 HJT 推出转光膜和全球首创的特种高阻水封边胶,助力异质结降本增效。非光业务中,公司在电动汽车材料、消费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及工业胶带业务中新产品频出。2023 年上半年,公司电动汽车材料实现营收 1.88 亿元,取代粉末涂料的发明产品水冷板绝缘冷贴膜、取代柔性电路板的扁平电缆 FCC 的绝缘胶膜成功完成市场推广和客户导入。公司多个创新型单品都具有较高盈利能力,且平台型发展可以抑制单一业务盈利波 动的不利影响,助力公司业绩增长。 投资建议:考虑到胶膜价格持续低位,价格回弹需要一定时间周期,下调公司 2023-2025 年实现营收分别为 60.14 亿元、87.39 亿元和 118.36 亿元(原值为 70.61 亿元、103.64 亿元和 132.67 亿元),下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7亿元、5.77 亿元和 8.53 亿元(原值为 5.34 亿元、7.83 亿元和 10.6 亿元),同比增长 61.7%、108.3%、47.8%。对应 EPS 分别为 0.63、1.31、1.94,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倍数分别为 26.2X、12.6X、8.5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钧达股份 能源行业 2023-09-04 101.18 -- -- 104.98 3.76%
104.98 3.76%
详细
事件:2023年8月31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2023H1实现营收94.21亿元,同比增长112.83%;实现归母净利润9.56亿元,同比增长250.2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33亿元,同比增长1470.75%。光伏电池片行情活跃叠加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支撑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3Q2单季度实现毛利率/净利率18.80%/11.03%,环比一季度提升4.66/2.11个pct。 充分受益变革红利,TOPCon表现持续领跑。公司从去年开始已率先行业实现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成熟可靠的新产品供应能力帮助公司收获下游头部组件厂青睐,上半年公司电池产品出货11.4GW(P型4.84GW,N型6.56GW),同比增长181%,其中二季度单季度电池片出货6.59GW,N型TOPCon出货4.06GW,环比增长62.4%,P型PERC出货2.53GW,环比增长9.5%。据InfoLink统计,2023年上半年行业排名前五电池厂商N型TOPCon电池累计出货约10.5GW左右,公司N型TOPCon电池出货已排名行业第一。我们测算二季度PERC单瓦盈利约为0.06元;TOPCon单瓦盈利约为0.1-0.11元,相较Q1环比小幅提升,在行业新一轮技术变革的初期,新产品为公司带来了市占率与溢价增益,电池片量利表现持续可观。 技术持续升级,产能扩张加速。在已有TOPCon1.0的基础上,公司实现了TOPCon2.0产品在电池转换效率、非硅成本、产品尺寸等方面的突破,通过LPCVD技术改进及SE技术的量产导入,提升TOPCon产品的电池量产效率至25.5%以上;非硅成本在降低银浆用量、图形优化以及印刷技术改进下进一步降低,并持续开展TOPCon电池提效升级技术储备,目前TOPCon电池实验室测试效率可达26.21%。产能建设方面,公司滁州二期年产10GW项目、淮安一期年产13GW项目已成功投产,淮安二期年产13GW项目提前开工建设。当下N型电池产品需求旺盛,但TOPCon技术难度门槛高于预期,产业化落地速度较慢,在有效供给有限的情况下,领先的大规模产出能力有望为公司带来阿尔法属性。 股权激励计划推新,定增完成注入成长活力。报告期内,公司推出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将189名核心管理、技术、业务等人才纳入激励对象范围,建立长效激励机制,通过实施三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使得累计超过500名核心人才成为激励对象,共享企业发展红利。除此之外,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完成定向增发2776万股,共计募集资金27.76亿元,有效降低了公司资产负债率,并为公司后续产能扩张及技术研发提供有力支撑。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收分别为229.01亿元、259.01亿元和291.3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98亿元、32.35亿元和35.76亿元,同比增长262.4%、24.5%、10.5%。对应EPS分别为11.43、14.23、15.73,当前股价对应的PE倍数分别为9X、7X、6X,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在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新技术开发不及预期等。
三一重能 机械行业 2023-09-04 30.36 -- -- 31.65 4.25%
31.65 4.25%
详细
2023H1业绩: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39.15亿元,同比减少 4.12%;归母净利润为 8.17万元,同比增长 2.38%;扣非归母净利为 6.84亿元,同比减少 7.36%;其中 Q2实现营业收入 23.51亿元,同比增长 15.57%,环比增长 50.36%;归母净利润 3.34亿元,同比增长 66.28%,环比减少 30.70%。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份额稳固。根据 CWEA 的统计,国内整机TOP10市占率由 2013年的 77.8%逐渐提升到 2022年的 98.6%,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的统计,2023年 1-7月国内风机中标规模约为 53.63GW,TOP5市场占有率为 74%,TOP10市场占有率为 98%; 公司中标规模约为 7.23GW,市占率约为 14%,位列第四,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 重视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在手订单创历史新高。2023H1公司研发投入达4.33亿,同比增长 48.5%,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重达 11.06%,同比增长 3.92pct。公司为适应平价时代大兆瓦陆上风机发展趋势,抓住海上、海外风电发展机遇,公司加大了 919项目、915项目、SI-2006X 机型开发、9198项目及 SI-19367&20067机型开发等项目的研发投入。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有力支撑公司订单持续增长,2023H1公司新增订单规模和在手订单规模均创历史新高,新增订单为 8.35GW,在手订单为 16.31GW,6.25MW、6.7MW 机型成为公司新增订单的主力机型。 坚持“滚动开发”战略增强盈利,建设服务协同主机营销。2023H1公司新增并网三个项目,容量合计为 250MW,对外转让隆回冷溪山新能源、延津县太行山新能源、通道驰远新能源三个公司,项目容量合计 250MW,实现了较好的投资收益。 “滚动开发”战略,大幅缩短了资金回收周期,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截止 2023年 6月 30日,公司存量风力发电站 411.6MW,在建风场 707.1MW,在建规模同比增长显著( 2022年公司中报,在建风场294MW);风电建设服务业务协同风电主机销售业务共同发展,并对公司业绩贡献显著提升;2023H1风电建设服务营业收入达 6.74亿,同比高增。 投资建议:公司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带来核心技术优势,长久产业链布局带来一体化协同和生产成本优势,坚持数字化转型带来可靠性和管理效率优势。 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62.69/198.47/257.55亿元,同比增长 32.0%/22.0%/29.8%;归母净利润 21.13/25.77/31.85亿元,同比增速为 28.2%/22.0%/23.6%,EPS 分别为 1.75/2.14/2.64元,对应 PE 为18/15/12倍,给予“增持”评级风险提示:风电装机不及预期,行业需求减弱;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行业政策变化;行业竞争加剧。
奥特维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9-04 116.08 -- -- 171.73 2.03%
118.44 2.03%
详细
事件:公司 8 月 28 日发布半年度报告,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共计 25.17 亿元,同比增长 66.41%;实现归母净利润 5.23 亿元,同比增长74.76%。 公司业绩维持稳定增长,加快新产品研发布局。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 36.64%及 20.46%,同比变化-2.45pct 和+1.23pct,与一季度基本持平。2023 年上半年,公司加快新产品研发布局,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投入研发费用共计 1.30 亿元,同比增长 32.59%,研发费用率为 5.16%。截止至 6 月 30 日,公司在研项目 14 项,其中低氧单晶炉在客户端表现良好,有效增强了公司在硅片方面的竞争力。费用方面,公司各项费用率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2023Q2,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为 0.84、1.09、0.05亿元,对应费用率分别为 3.35%、4.35%、0.21%,同比变化-0.99pct、-2.13pct、-1.22pct。 公司订单充足,光伏锂电半导体均获得客户认可。根据公司 2023 年半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单 57.80 亿元(含税),同比增长 76.76%,在手订单共计 101.63 亿元(含税),同比 77.21%。2023 年 6 月-8 月,公司陆续与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中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签订 4 次合同,交易的产品包括划焊一体机、大尺寸单晶炉、丝网印刷设备以及光注入设备等电池端设备,合同金额大约共计 14.1 亿元。公司核心光伏产品大尺寸超高速串焊机、硅片分选机在各自细分市场占据优势地位,大尺寸单晶炉(低氧型)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串焊机在行业内具有龙头地位;硅片分选机在国内率先获得规模化应用,全球主要硅片生产商,如隆基绿能、高测股份等都是公司硅片分选机客户。锂电池模组 pack 线、半导体键合机同样获得客户认可,目前已取得部分客户订单。 公司新技术顺应市场发展,凸显研发能力优势。(1)光伏: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我国光伏行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在 60%以上;我国 2023 年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78.42GW,同比增长 154%。光伏硅片持续朝着大尺寸、薄片化方向发展,对串焊机、硅片分选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研发了满足大尺寸、薄片化的超高速串焊机和硅片分选机,硅片分选机产能已达 13500 片/时。(2)锂 电:TOPCON/HJT 电池片降低银浆耗量是降本的主要措施之一,公司针对降低银浆的工艺需求,研发了 SMBB 串焊机、0BB 串焊机。另外,针对 TOPCon电池片对降低氧含量的工艺需求,研发低氧型直拉式单晶炉。 收购普乐新能源,进一步扩大光伏电池片设备品类:2023 年 8 月 17 日,公司发布公告,以现金 27,000 万元收购普乐新能源 100%股权,旨在拓宽公司产品布局及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光伏电池片设备方面的竞争力,同时提高普乐新能源的业务能力和商业运营能力,实现双方共赢。 投资建议:公司实行光伏硅片、电池、组件系统+设备一体化布局,叠加 HJT及 TOPCon 技术迭代,产品有望量价齐升,同时公司在手订单高速增长,收购普乐新能源以提升对电池片设备的研发能力,未来市场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预计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62 亿元、16.51 亿元、21.69 亿元,EPS 分别为 7.51 元、10.67 元、14.01 元,对应 PE 为 6.9 倍、4.8 倍、3.4 倍。 风险提示:研发布局与下游行业发展趋势不匹配的风险;核心人员流失以及技术失密的风险;产品毛利率波动风险;市场需求下滑风险;下游行业的关键技术或技术路线发生重大变动的风险。
金盘科技 机械行业 2023-09-04 32.89 -- -- 34.45 4.74%
36.08 9.70%
详细
2023H1业绩: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8.93亿元,同比+46.54%; 归母净利润为 1.91万元,同比+99.04%;扣非归母净利为 1.87亿元,同比+107.81%,其中 Q2实现营业收入 15.96亿元,同比 +51.31%,环比+23.08%;归母净利润 1.04亿元,同比+93.83%,环比+19.20%;扣非归母净利 1.13亿元,同比+95.67%,环比 52.71%。 降本增效优势显著,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2023H1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21.75%,同比+3.13pct,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大幅高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主要系 (1)海口、桂林、武汉数字化工厂的建设凸显经济效益,持续提升人均产出量和产出额,成倍提升产能,降低单位成本; (2)上半年毛利率较高的海外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比例约 18.51%, 同比+1.61pct; (3)大宗原材料价格的高位回落,成本端压力显著缓解。 多领域发展助力公司成长,新能源业务收入增长快速。按产品划分,公司干变营收为 28.04亿元,同比+42.98%,储能产品营收为 0.73亿元,基于去年较低基数,同比+24160.28%;按下游应用划分,受益于新能源、数字化发展战略,公司持续开拓新客户、新市场,新能源行业销售收入为 16.99亿元,同比+77.30%,其中储能销售收入同比+944.91%,光伏营收同比+101.55%; 非新能源领域营收 11.78亿元,同比+17.48%,其中工业企业电气配套增长速度较快,同比+54.56%,多领域高增速赋予公司快速发展。 海外布局体现先发优势,长协订单保证业务发展。海外变压器需求走强,市场空间较大,但由于海外产品认证标准高、周期长,国内企业布局海外难度较大。公司已经通过超国内外 278个权威认证,产品和服务遍布全球 6个大洲、84个国家及地区,且深耕海外多年,拥有专业的销售团队,建设海外工厂,海外布局日益完善,已经形成较强竞争优势。从收入端来看,公司上半年实现海外销售收入 5.32亿元,同比+60.63%,国内销售收入 23.45亿元,同比+43.87%,外销业务实现快速增长。从订单端来看,公司上半年外销订单 10.48亿元,同比+157.49%,其中新能源风电领域订单+40.15%,光伏订单同比+248.72%,工业企业电气配套订单同比+259.42%,储能、发电及供电、新基建等领域均完成销售突破并实现订单,海外业务快速发展推动整体增长能力。同时,近期公司与两大海外客户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有效期分 别为 5年和 6年,保证海外业务发展。 在手订单起量,产能储备充足。上半年公司整体销售订单 45.89亿元,同比+53.17%,截至八月末订单已超过 60亿元,数字化业务已累计承接了 4亿元对外订单,储能订单约 7亿元,在手订单充足。公司已完成桂林储能系列产品数字化工厂建设,全面达产后可形成 1.2GWh 的储能产品产能,同时武汉 2.7GWh 储能产能投产后,合计产能可达到 3.9GWh,为储能业务的拓展提供稳定产能保证。随着 2023年武汉基地数字化工厂陆续试生产,公司产能会进一步扩张,储能、干变扩产双轮驱动,销售订单快速增长,规模效应进一步体现。 投资建议:公司坚持国内外双市场发展战略,提升新型电力系统配套输配电产品市占率,开拓储能系列产品和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打造第二第三成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5.62/110.07/142.28亿元,同比增长 59.34%/45.56%/29.27%;归母净利润 5.21/8.52/12.18亿元,同比增速为 84.02%/63.38%/43.03%,EPS 分别为 1.22/1.99/2.85元,对应PE 为 27/16/1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盈利水平、风光装机量不及预期、公司储能市场和数字化板块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
东方电热 家用电器行业 2023-09-01 5.46 -- -- 5.76 5.49%
6.04 10.62%
详细
近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度报告。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0.46 亿元,同比增长 18.1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92 亿元,同比增长31.3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1.82 亿元,同比增长 35.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68 亿元,同比增长 59.40%。 2023H1 盈利能力稳增,业绩继续成长。2023 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21.23%,较上年同期+0.83pct,销售净利率为 9.47%,较上年同期+1.1pct。 各项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率为 0.97%,较上年同期-0.19pct;管理费用率为4.02%,较上年同期+0.03pct;财务费用率为-0.44%,较上年同期-0.53pct,其中主要原因系贷款利率下降、汇兑损益下降、利息收入增加所致。研发投入为 0.98 亿元,较上年同期+32.56%。 多板块布局,静待预镀镍产品需求释放。分产品看,上半年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9.89 亿元,同比增长 105.04%;多晶硅领域新接订单 10.03 亿元,非多晶硅领域新接订单 1.8 亿元;熔盐储能、高炉炼钢加热器等新产品也进一步发力。受到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增长因素影响,公司新能源汽车电加热器业务实现收入 1.17 亿元,同比增长 35.83%。家用电器元器件业务略有下降,营业收入为 6.27 亿元,同比下降 11.19%,主要系受个别主要空调客户需求下降以及行业价格年降等因素影响。光通信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降较大,实现收入 2.78 亿元,同比下降 30.49%。预镀镍材料方面,子公司东方九天积极推进“年产 2 万吨锂电池预镀镍钢基带项目”建设,项目建设进度符合预期;加大预镀镍材料客户验证及推广力度,但由于 4680 系列动力锂电池市场应用进度低于预期,同时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恢复缓慢,东方九天营业收入下降明显。实现收入为 6,479.90 万元,同比下降27.14%,同时公司对北美客户的产品验证也在持续推进中,预计连续退火线建成投产后验证节奏会加快推进。在公司对接的客户渠道中,既有电池生产企业的直接对接,也有通过结构件企业的间接对接。我们认为,随着未来公司的验证节奏加快,以及 46 系列动力电池产品应用进度的推进,公司预镀镍产品的需求有望迎来释放。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加热器行业龙头企业,切入新能源业务,盈利能力得到不断增强,未来有望保持营收增长,预计公司 2023 年-2025 年 EPS 分别为 0.34 元、0.42 元、0.49 元;对应 PE 分别为 16 倍、13 倍、11 倍。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预镀镍产品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订单不及预期;光伏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金雷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9-01 28.44 -- -- 32.66 14.84%
32.66 14.84%
详细
2023H1业绩: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8亿元,同比+24.44%;归母净利润为2.01万元,同比+70.09%;扣非归母净利为1.91亿元,同比+66.53%,其中Q2实现营业收入3.61亿元,同比+2.70%,环比-17.46%;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38.77%,环比+0.37%;扣非归母净利0.93亿元,同比+33.28%,环比-4.22%。 盈利能力环比改善,期间费用率小幅上涨。2023Q1/2023Q2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4.46%/36.74%,环比增长1.43/2.28pct,毛利率逐季修复,预计随着成本管理和产能释放,公司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将不断提升。 2023H1期间费用率为9.05%,同比+2.10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53%/5.23%/3.66%/-0.37%。 风电主轴毛利率领先行业,自由锻件营收持续增长。2023H1风电主轴毛利率为35.75%,同比+7.46pct,主要系产品结构优化,叠加原材料价格和燃料动力成本下降。锻造主轴领域,公司充分发挥大兆瓦主轴产品优势,增加大内孔主轴产品的空心锻造比例,有效提升成材率降低成本,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铸造主轴领域,不断引入新客户、开发新产品,实现主轴和连体轴承座方面的全系列大铸件产品覆盖,部分产品已经完成批量交货。其他精密轴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同比+65.13%,毛利率为36.75%,同比+9.29pct,主要系全流程供销体系占比持续增加,盈利能力赶超锻造主轴业务且发货量持续提升。 铸造产能建设进展顺利,业务发展静待花开。公司与全球高端整机厂商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电气风电、东方电气、明阳及西门子歌美飒等客户在铸造领域创造了良好的客户链接,目前已经实现部分产品的样件开发并完成了批量交付。全资子公司金雷重装“海上风电核心部件数字化制造项目”产能逐步释放,具备了向风电行业其他大型逐渐产品轮毂、底座等拓展的产能基础。 同时,公司进行了非风电行业的铸件市场开拓,降低风电行业市场波动对于公司的影响。 投资建议:铸锻件业务双轮驱动,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公司作为风电主轴龙头行业,具备技术、产能、客户、盈利能力多方面优势,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4.55/36.26/43.34亿元,同比增长35.5%/47.7%/19.5%;归母净利润5.62/7.73/9.08亿元,同比增速为59.5%/37.5%/17.5%,EPS分别为1.73/2.38/2.79元,对应PE为17/12/10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扩产计划进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及外汇政策变化风险。
永福股份 建筑和工程 2023-09-01 30.60 -- -- 34.59 13.04%
34.59 13.04%
详细
事件: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61亿元,同比-4.75%;归母净利润为0.24亿元,同比-42.47%;扣非归母净利为0.22亿元,同比-22.95%,其中Q2实现营业收入5.21亿元,同比+6.14%,环比+52.74%;归母净利润683.92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668.24万元。2023H1的公司期间费用率约为18.52%,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21%/9.28%/4.76%/1.26%。 新兴业务快速发展,预计利润逐步释放。2023H1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有所下滑,主要系其业务收入结构发生变化。营业收入小幅下滑,主要原因为公司营收占比最大的传统业务受在建EPC项目建设进度和跟踪项目投资进度放缓,预计下半年项目陆续落地执行,Q3、Q4的项目情况将好于上半年,为收入端带来修复。利润端下降主要系公司户用光伏电站产品和数字能源产品两大业务板块快速发展,营收占比超过30%,但仍处于发展初期,前期的产品研发和管理费用投入较大,导致利润端与收入端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新兴业务已经呈现较快增长,预计随着后续其商业模式逐渐成熟和规模化发展,业务利润将逐步释放。 多领域持续中标项目,彰显较强核心竞争力。七月以来公司已陆续中标国投尼玛县塘鲁50MW光伏+储能项目、赣能江西上饶左畲一期150MW光伏发电项目(第一阶段50MW)等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华能清能院北方上都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配套储能二、三期项目、大同~天津南特高压交流工程、甘肃—浙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平潭A区海上风电等一批勘察设计项目等1,多领域中标项目彰显公司竞争力,助力公司稳步发展。 户用光伏+数字化业务打造新成长曲线,转型电力能源综合服务商。2023H1公司户用光伏电站业务实现营收2.61亿元,同比+206.31%,目前在福建省内推广并逐步拓展布局至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公司将持续推动该业务规模化发展,优化成本控制,完善业务布局,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公司加大对数字能源产品(数字储能、数字光伏、数字电网)的市场推广,已经跟进落地多家客户并签订框架采购协议,推出了工商储能EMU与云平台,受到较多电力客户认可,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围绕“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全力向电力能源综合服务商发展。 投资建议:坚定“一体两翼”战略计划,产品业务开展顺利。2023年公司大力发展户用光伏和数字化两大产品板块,且其营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预计有较大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5.04/47.24/62.22亿元,同比增长59.84%/34.82%/31.71%;归母净利润1.61/2.25/3.17亿元,同比增速为91.82%/40.36%/40.76%,EPS分别为0.86/1.20/1.69元,对应PE为36/25/18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光伏、储能需求不及预期,EPC项目落地情况不及预期,海外项目执行风险,产品业务开展不及预期。
国投电力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9-01 12.52 -- -- 12.93 3.27%
13.03 4.07%
详细
事件:2023 年 8 月 30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度报告。2023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3.67 亿元,同比增长 16.18%;实现归母净利润 33.37 亿元,同比增长 42.1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3.18 亿元,同比增长 45.77%;加权 ROE 为 6.44%,较上年同期增加 1.64 个 pct;基础 EPS 为 0.4356,较上年同期增加 44.15%(以上数据均为调整后)。 电源优势互补体现强抗风险能力,整体实现量价齐升。2023H1 公司控股企业合计发电量 712.8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58%;上网电量 692.6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3%;平均上网电价 0.388 元/千瓦时(含税,下同),同比增长 7.94%。分电源看,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发电量分别为 393.64、274.62、33.59、11.00 亿千瓦时,同比-8.32%、+25.97%、+35.06%、+16.89%;水电、火电、风电、光伏上网电价为 0.312、0.472、0.494、0.795 元/千瓦时,同比+9.42%、+0.18%、-5.76%、-9.73%。 水电电价上涨弥补发电量下降,火电收益于多因素利润扭亏转盈。水电方面,Q2 单季度发电量同比下降 35.3%,叠加 Q1 发电量同比增长 28.25%,上半年发电情况受来水不及预期影响有限,同时 Q2 水电上网电价延续 Q1 同比上浮情况,同比增长 14.68%,环比增长 5.57%。平均电价上涨叠加水电机组规模增加,控股雅砻江水电公司 2023 年上半年净利润 42.95 亿元,同比增长24.72%。火电方面,因 2023 年上半年入炉标煤单价同比下降、水火互补导致发电量增加,同时上网电价保持较基准电价上浮接近 20%的水平,国投湄洲湾发电量同比增加 19.3%,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亏损 1.66 亿元收窄至 0.34亿元;国能钦州发电量同比增长 46.8%,实现净利润 4.74 亿元,同比增长1481.94%;华夏电力发电量同比增长 13.3%,净利润扭亏为盈,实现 0.65亿元。新能源方面,公司 2023 年 1-6 月新增光伏、风电装机容量 83.43 万千瓦,较去年同期规模增长 44%,直接带动发电量的提升,国投新能源投资净利润 4.76 亿元,同比增长 35.01%。 积极推进雅砻江水风光蓄一体化,落地节奏良好带来成长持续性。公司控股雅砻江水电已投产 1920 万千瓦水电装机,在建 342 万千瓦,分别为位于雅砻江中游的孟底沟水电站(240 万千瓦)和卡拉水电站(102 万千瓦,7 月 22 日开工),牙根一级水电站(30 万千瓦)也于 5 月 5 日获得核准。依托雅砻江流域水电资源,公司全力推进水风光蓄一体化,2022 年 12 月 29 日开工建设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项目(120 万千瓦),与两河口 300 万千瓦常规水电机组配套发挥抽水、发电的“双向调节”作用,能够和周边风电、光伏电站的发电特性互补,配套消纳相当于自身装机规模 3 倍的新能源。6 月25 日,两河口水电站水风光互补一期—柯拉光伏 100 万千瓦电站也已投产,接入两河口水电站,水光打捆后能输出稳定的电力、集中送出消纳。该项目所在地区光照资源良好,年利用小时数 1735 小时,平价上网采用四川燃煤标杆 0.412 元/千瓦时(含税),我们预估 2023 年可为公司带来 2.54 亿元售电收入。目前雅砻江腊巴山风电项目全部风机安装完成,预计 2023 年 9 月底投产发电,我们预估 2023 年可为公司带来约 0.43 亿元售电收入。 投资建议:各电源优势互补,延续量价齐升态势;雅砻江水电水风光蓄一体化持续推进,项目规划及落地节奏带来成长持续性。预计 2023 至 2025 年实现营业收入为 577.16、604.03、626.88 亿元,实现归净利润为 63.04、72.15、83.25 亿元,同比增长 54.5%、14.4%、15.4%。对应 EPS 为 0.85、0.97、1.12,对应的 PE倍数为 14.8、12.9、11.2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来水不及预期,煤价波动风险,电价下降超预期风险,自然灾害,用电需求不及预期,执行相关政策带来的不确定风险,新项目进程不及预期。
南网储能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3-09-01 9.79 -- -- 10.07 2.86%
10.40 6.23%
详细
事件:2023年 8月 29日,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度报告。因为公司在 2022年 9月完成资产重组,剔除合并范围和口径变化的影响,2023H1公司实现28.6亿元,同比下降 4.26%;实现归母净利润 6.93亿元,同比下降 17.31%。 西部来水偏枯,抽蓄电站政策性减收,短期盈利能力受限。2023H1,公司发电行业(主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8.43亿元,同比下降 4.23%,抽水蓄能/调峰水电/新型储能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21.61/6.4/0.42亿元,同比+12.24%%/-37.98%/281.79%,其中抽水蓄能业务营业收入增加的原因系抽蓄在运机组规模同比增加 30.46%,弥补部分政策性减收的不利影响;调峰水电业务因西部调峰水电站所在红水河流域来水偏枯,三座调峰水电站发电量同比减少 41.48%,造成售电收入下降;新型储能规模增加带来营业收入增长。 根据发改价格〔2023〕533号文件,公司投运的 7座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价,核价结果比公司原执行的容量电价水平降低,政策将于 2023年 6月 1日起执行,对公司短期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除了广蓄一期电站保持原有定价模式,其余在运七座抽蓄电站自 2023年起均采用两部制电价)。 积极有序推进新项目建设,长期看好优质抽蓄资源。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运抽水蓄能装机总规模 1028万千瓦,调峰水电 203万千瓦,新型储能 11.1万千瓦。2023年上半年投运梅州宝湖储能电站(70MW/140MWh);在建抽水蓄能项目 480万千瓦、佛山南海新型储能电站(300MW/600MWh);抽水蓄能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及储备超 3200万千瓦,新取得广东揭西大洋、肇庆长滩、清远佛冈和贵州遵义大梁岗 4个新站点开发权;参股内蒙古乌海项目已开工建设,参股美岱抽蓄项目(装机容量 120万千瓦,公司持股比例 20%),进一步拓展公司南方区域外抽水蓄能业务。 容量电价政策于 5月正式落地,根据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成本、容量和运行时间等因素核准“一站一价”的电价标准实施,并纳入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中的系统运行费用。短期看,抽水蓄能电站的容量电费空间明确,且电量电费部分未市场化,只能获得参与辅助服务 20%的收益,一定程度上筛选了抽水蓄能行业的参与主体,有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长期看,我国在运抽水蓄能电站集中在广东省、浙江省、河北省三个用电量和经济高速发展 地区,用电侧对电价上涨承受能力较高,且三个地区分别位于长江水系、珠江水系和黄河水系,水资源丰富且建设难度较小,截至 2022年底,公司在运抽蓄电站规模市占率为 22.45%(中电联数据:2022年全国抽蓄在运规模达 4579万千瓦),随着“新能源+可调节性电源”组合消纳的市场空间增长,优质抽蓄项目价值将进一步体现。 投资建议:南网旗下唯一的抽水蓄能+电网侧独立储能运营商,具备优质抽水蓄能项目资源,独立储能业务有望带来第二增长点。预计公司 2023至 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 62.53、69.60、83.0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16.71、18.46、21.41亿元,同比增长 0.5%、10.5%、16%。对应 EPS 为 0.52、0.58、0.67,对应 PE 为 18.9X、17.1X、14.8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来水不及预期,电价下降超预期风险,自然灾害,用电需求不及预期,执行相关政策带来的不确定风险。
日月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9-01 16.29 -- -- 16.24 -0.31%
16.24 -0.31%
详细
事件: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97亿元,同比+17.46%;归母净利润 2.91亿元,同比+184.18%;扣非归母净利 2.57亿元,同比+435.94%,其中 Q2实现营业收入 13.24亿元,同比+25.01%,环比+23.44%;归母净利润 1.60亿元,同比+273.19%,环比+21.55%;扣非归母净利 1.45亿元,同比+564.53%,环比+28.78%。2023H1实现销售毛利率 21.57%,同比+8.73pct,其中 Q1毛利率 20.40%,Q2毛利率 22.52%。 成本端压力缓解,毛利率触底反弹。公司 2023H1净利润同比增长速度较快,主要系铸件产品销量增长、内部成本改善项目持续推进,效果良好,毛利率环比持续增长。成本降低主要原因: (1)公司稳步推进熔炼方式的技术改造,减少煤炭价格升高带来的成本影响;采用焦改电(熔化电炉代替冲天炉工程)的生产模式,能源成本减少,以成本为导向的技术优化稳步推进。 (2)三大主材生铁、废钢及辅助材料树脂价格下行缓解原材料成本压力,公司后续将聚焦于造型环节,致力于提升浇筑完成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出品率,预计仍有较大降本空间。 (3)精加工能力提升,减少外协加工,产品附加值增加,实现精加工工序和利润逐步内移。 铸造和精加工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产能充足助力公司成长。目前公司已经具备 70万吨铸造产能、32万吨精加工产能、最大重量 130吨的大型球墨铸铁件铸造能力,可以满足客户“一站式”的交付需求。公司新增规划的年产 13.2万吨铸造产能在 4月份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甘肃日月年产 20万吨(一期10万吨)风力发电关键部件项目建设在 3月份进入试生产阶段,将进一步辐射西北、华北市场;年产 22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有序推进,建设完成后公司将形成年产 54万吨精加工产能规模。 产品拓展取得进展,回购提议彰显信心。公司依托技术、产品、规模、质量及品牌等多方面优势,在行业中确立了稳固的市场地位,并成功将球墨铸铁厚大断面技术应用于核电装备和合金钢领域,研发核电乏燃料转运储存罐,填补国内空白;高端合金钢产品在技术方面和市场开拓方面均取得良好进展,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在重工装备领域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的认可,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傅明康先生提议公司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股份回购, 并在未来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及/或股权激励。 投资建议:成本端改善明显,扩产进展顺利。全球风电装机量持续增加,公司产能稳步提升且盈利能力修复,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55.70/69.34/84.43亿元,同比增长 14.50%/24.49%/21.76%;归母净利润 7.31/9.95/12.80亿元,同比增速为 112.36%/36.01%/28.69%,EPS 分别为 0.71/0.96/1.24元,对应 PE 为 23/17/13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导致市场需求量波动、政策性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或维持高位、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中联重科 机械行业 2023-09-01 6.45 -- -- 7.10 10.08%
7.10 10.08%
详细
事件。公司2023年8月31日发布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240.75亿元,同比+13.03%;实现归母净利润20.40亿元,同比+18.9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88亿元,同比+40.31%。 经营情况。公司2023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为27.90%及9.22%,同比变化+7.12pct、+0.94pct,较一季度环比变化+1.51pct 及+0.96pct。分业务情况来看,起重机械仍然占据了公司营业收入份额首位,共计100.47亿元,同比+2.32%,占总营收的41.73%;其次为混凝土机械,收入为45.55亿元,同比-3.11%,占总营收的18.93%;土方机械收入共计29.33亿元,实现高速增长,同比+98.72%,占比为12.18%;高空机械共收入33.59亿元,同比+39.46%,占比为13.95%。 公司潜力业务加速发展,工程机械产品市场地位稳固提升。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坚持高质量经营战略,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建筑起重机械三大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市场份额稳中有进。土方机械方面,公司遵行中大挖战略,长沙挖掘机械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完成全线投产,中大挖产品类型实现全面覆盖,同时快速推进75吨以上超大挖新品开发、产品迭代升级与市场布局。截止至上半年,公司在大客户与大项目上均实现拓展,中大挖国内市场份额名列前茅,实现翻倍增长;海外市场上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达174%,海内外同步发展向好。高空作业机械方面,上半年销售规模稳步增长,国内市场持续保持中小客户市场占有率第一,成为国内高空设备产品型号最全的厂商,推出的72米全球最高臂车ZT72J-V,再次刷新全球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记录。 公司以“地球村、端对端、孪生平台”为战略,全面加速海外市场发展。2023年上半年,海外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中国品牌海外竞争力提升。按收入地区分类,公司在海外收入共计83.72亿元,同比+115.39%,占总收入比重达34.78%,同比+16.53pct。海外业务实现市场的重点突破,阿联酋、沙特、土耳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西等重点国家的销售业绩同比增长超过200%,工程起重机械成为中东地区、俄语区市占率最高的品牌;建起产品保持土耳其、印度、韩国市场第一地位。同时,推进海外业务管理变革,完成 32个重点国家本地化业务和运营体系建设,实现可视化的海外业务体系,助力海外业绩持续攀升;并深化推进海外生产基地拓展升级。 投资建议。公司主要产品市场地位持续领先,中大挖产品市场份额与产品覆盖广度齐升;海外市场快速发展,销售业绩翻倍增长,成为多地区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地位,品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未来市场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2.06亿元、42.76亿元、52.77亿元,EPS 分别为0.37元、0.49元、0.61元,P/E 分别为17.1倍、12.8倍、10.4倍。 风险提示:国际局势及宏观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性;钢材、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公司生产成本存在上升风险;汇率波动幅度加大,海外投资、销售存在收益下降的风险。
时代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3-08-31 10.80 -- -- 10.97 1.57%
10.97 1.57%
详细
事件:公司8月25日披露2023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共计实现营业总收入82.19亿元,同比增长15.21%;实现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43.41%;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72亿元,同比增长122.52%。 公司各业务稳定增长,技术提升与客户认可夯实竞争力。纵观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生产经营稳中向好。分业务情况来看,轨道交通行业收入9.31亿元,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海外市场新签订单增速超过40%;工业与工程收入9.32亿元,同比+12.42%,在产品市场占有率、客户开发及技术方面均有所突破;风电行业实现收入28.19亿元,同比+13.99%,市占率继续维持国内第二的行业地位,研发成果显著;汽车零部件方面,新材德国(博戈)共计收入33.05亿元,同比+25.09%;新材料及其他市场收入2.32亿元,在技术开发、能力建设都取得了进展。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15.29%及2.06%,同比变化+4.16pct、+0.25pct,较一季度环比+0.96pct及-0.07pct。 风电叶片研发突破进展,为提升产能打下基础。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共计3.80亿元,同比+31.89%,研发费用率为4.63%。从公司半年报披露情况来看,报告期内主要研发项目包括轨道交通、新产业等方面。其中,风电叶片的技术研发持续深入海上风电,自主研发“海风1号”110米级超大型风电叶片,顺利通过装机考核,目前最长叶型111.5m 级海上风电叶片在射阳公司顺利下线,提升了海上超大型叶片的量产能力,为下半年产能提升做好了准备。根据公司经营数据,2023年第二季度风能产品原材料平均采购价3.15万元/吨,同比-16.06%;上半年平均采购价为3.21万元/吨,同比18.79%。在原材料价格回落的背景下, 2023年上半年共产出风电叶片7.79GW,同比+103.39%,上半年公司风电叶片业务收入仍实现高速增长,为28.19亿元,单位价格大约3.62亿元/GW,同比-43.95%。Q2单季度产出风电叶片4.5GW,同比+140.64%,收入14.21亿元,单位价格为3.16亿元/GW,同比-45.60%。同时,公司在东北两大新基地吉林松原工厂、哈尔滨宾县工厂进入生产爬坡阶段,西南、新疆、射阳及蒙西地区的产能扩建工厂预计年内投产,未来公司风电业务方面有望持续释放产能。 轨道交通部加大海外市场拓宽力度,具备世界顶尖实力。公司2023年半年报披露,报告期内海外市场新签订单与国内销售订单增长均超过40%。海外市场在车辆、基建、新产业、集成总包市场实现多点突破,技术研究方面,在线路减振、桥梁与建筑减隔震、轨务工程集成三大方向实现突破。除此之外,轨道交通减振降噪产品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综合竞争力方面已跻身于全球轨道车辆最高端弹性元件行列,具备了与世界顶尖弹性元件同台竞技的实力。 投资建议:公司轨道交通减振业务实现海外订单大幅增长,维持原有业务稳定发展;同时风电叶片业务量利齐升,后续将继续实现产能释放,未来市场空间广阔。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发展空间大,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6亿元、6.94亿元、9.23亿元,EPS 分别为0.68元、0.86元、1.15元,对应PE 为16.0倍、12.6倍、9.5倍。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风险;国际化经营及管理风险;供应链风险;产业投资风险;产品质量风险。
亿晶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31 6.23 -- -- 6.29 0.96%
6.29 0.96%
详细
事件:8月 28日公司发布半年报,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3.65亿元,同比增长 26%,创下了上市以来半年度营业收入的新纪录;实现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 1,106.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2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2023Q2单 季度毛利率 /净利率分别为 14.12%/8.23%, 同比+7.06pct/+6.27pct,环比-0.69pct/+1.25pct。 组件盈利水平稳定,海内外市场并举。2023H1公司组件累计出货 2.36GW,同比增长 24.61%,组件毛利率为 13.5%。出货分布来看,海外出货 1GW,同比增长 2.64%,国内出货 1.36GW,同比增长 47.97%。2023H1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震荡下行,硅料价格从 200元/kg 以上跌至 80元/kg 以下,公司充分把握行业上游价格的变动趋势,低价锁定原材料,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另一方面,公司海外组件出货稳定,充分享受海外组件销售溢价,盈利水平维持高位。据我们测算,公司 2023H1电池组件一体化盈利水平在 0.11元/W左右,随着公司电池产能扩充,公司一体化率有望再度提升,盈利增厚可期。 Topcon 产能释放在即,优质资产规模扩张。报告期内,公司常州年产 5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全面达产,公司组件产能提升到 10GW。公司积极把握N 型市场的战略机遇,蓄力 Topcon 产能:滁州年产 10GW 高效 N 型 TOPCon电池项目正有序推进,预计四季度将实现全面达产,届时公司将形成 15GW的高效电池产能。滁州项目采用“PECVD+SE”的技术路线,投产后具备“整线投资成本低、产线运营成本低、产品转化效率高”的领先优势。根据 PV最新报价,Topcon 组件相比 Perc 组件存在约 0.1元/W 的溢价,公司不断细化、压缩电池制造非硅成本,看好其在 Topcon 放量过程中收获较高的盈利弹性。 投资建议:考虑到光伏组件价格较 2022年底和 2023年初出现大幅下降,且预计在目前位置水平震荡,下调公司 2023-2025年实现营收分别至 138.84亿元、210.46亿元和 260.22亿元,上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25亿元、9.96亿元和 12.52亿元(原值为 4.93亿元、7.07亿元、9.39亿元),同比增长391.8%、59.3%、25.7%。对应 EPS 分别为 0.52、0.83、1.05,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倍数分别为 11.7X、7.3X、5.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 价格波动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3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