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周尔双

东吴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号码:S0600515110002...>>

20日
短线
9.18%
(第249名)
60日
中线
15.31%
(第86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5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联重科 机械行业 2024-01-30 7.30 -- -- 8.25 13.01%
9.53 30.55%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业绩预告。 投资要点 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增 46%-57%,略超市场预期公司发布 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 2023年归母净利润 34-36亿元,同比增长 46%-57%;扣非后净利润 23-24亿元,同比增长 75%-87%。公司业绩增速较高,主要系海外市场增长、新兴板块(挖掘机、高机、矿机)高速发展,并且极致降本下盈利能力回升。四季度公司扣非后净利润较少,我们判断主要系四季度按照会计准则计提股权支付费用及其他费用,整体四季度净利率处于提升趋势,我们预计 2024年盈利能力保持回升。 海外市场+新兴板块增长弹性大,行业阿尔法属性彰显公司业绩增速位于行业前列,主要系海外拓展及新兴板块增长。①从海外市场看,公司全年出口增速预计翻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展望未来, 2023年中报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达 35%, 2023年底预计达到 40%,但基数仍相对较低, 2024年增长具有较大持续性。②从新兴板块看,公司挖掘机、高机、矿机高速增长,公司挖机国内份额仅个位数,提升弹性较大, 2023年挖机板块逆势大幅提升,我们预计 2024年仍显著高于行业增长。整体来看,公司海外市场+新兴板块增长弹性持续,我们预计公司业绩增速仍高于行业。 2023年挖机销量同比-25%, 2024年关注内需企稳+出海兑现2023年 12月挖掘机行业销量 16698台,同比-1%,其中国内 7625台,同比+24%, 12月挖机内销增速转正, 主要系同期国四法规切换下低基数,低基数效应有望在 2024年显现;出口 9073台,同比-15.3%。 2023年全年共销售挖掘机 195018台,同比-25%;其中国内 89980台,同比-41%;出口 105038台,同比-4%。①从下游投资数据看, 2023年 1-11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21%,基建投资同比增长 8%,②从开工率来看,四季度工程机械开工稳中向好,后续情况需进一步观察。③内销方面, 2021-2023年,内销挖机销量由 29万降至 9万台,累计降幅近 70%,而根据国内挖机八年保有量 170万台,测算年均更新需求中枢在 15万台左右,预计 2024年国内挖机销量同比-10%至+10%。④海外方面,工程机械海外销量与美债利率呈现负相关关系,海外降息预期利好工程机械出海,主要工程机械公司出口收入占比达 40%-60%以上, 出口利润率高于国内, 带动盈利能力改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维持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35/45/5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为 18/14/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冲突,基建项目落地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曾朵红 1 4
曼恩斯特 机械行业 2024-01-29 66.30 96.00 51.47% 71.01 7.10%
79.00 19.16%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业绩预告,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3-3.6亿元,同增62-77%,扣非净利润3-3.3亿元,同增52-67%;Q4实现归母净利0.8-1.1亿元,同增19-64%,环比-13%~+20%,扣非净利0.7-1亿元,环比-13%~+24%,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存量替代比例提升、新增储能业务布局。公司Q4收入我们预计约2.5亿元,环增10-20%,23年收入我们预计超8亿元,同增约70%,其中我们预计涂布模头占比约70%,智能装备占比约30%。23年H2锂电扩产虽放缓,但涂抹模头存量升级改造需求仍较强,且智能装备品类扩张,我们预计新增订单12亿元,同比增20%。盈利水平方面,公司涂布模头竞争格局好,伴随产品逐步升级,预计价格与盈利保持稳定,但装备毛利率低于模头,略微影响整体盈利水平。23年10月,公司以自有资金1020万元,收购湖南安诚51%的股权,后者主要业务为家储、户储、集装箱等,反哺模头实现协同增长。 新技术催化存量改造需求,钙钛矿打造第二增长曲线。锂电技术加速迭代,24年4C铁锂、复合集流体、锰铁锂等开启产业化,催化模头升级置换需求。公司积极布局钙钛矿领域,并与深圳先进院等联合研发,23年7月成功拿下整机首单,基板尺寸1200x600mm,单线价值量约1000万元,钙钛矿30年涂布设备空间43亿,市场空间接近锂电涂布模头,后续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下修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的预期至3.5/4.6/6.3亿元(原预期4.0/6.5/9.4亿元),同增73%/32%/35%,对应PE22/17/12x,考虑到公司为国内涂布模头龙头,存量市场加速放量,我们给与24年25x,对应目标价9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超预期。
杭可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1-26 21.00 -- -- 23.29 10.90%
23.76 13.14% -- 详细
业绩高增, Q4国内验收放缓环比有所下降。 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8.2亿元-9.2亿元,同比+67%至+88%,中值为 8.7亿元,同比+77%;扣非归母净利润 7.9亿元-8.9亿元,同比+66%至+87%,中值为8.4亿元,同比+77%。 2023Q4单季归母净利润 1.1亿元-2.1亿元,同比-4%至+86%,中值为 1.6亿元,同比+41%,环比-33%;扣非归母净利润0.9亿元-1.9亿元,同比-22%至+66%,中值为 1.4亿元,同比+22%,环比-40%,主要系 Q4国内客户验收有所放缓。 海外订单占比持续提升,受益日韩电池厂在美扩产。 我们预计 2023年杭可国内/海外新签订单各约 30亿元,海外主要来自于日韩客户的贡献,2024年海外订单预计能达到 50-60亿。 (1)国外: 2023年已获 SK 福特合资公司 10亿元人民币订单、远景 8亿元人民币订单。 (2)国内:客户主要为比亚迪、亿纬锂能、楚能等。 国内外齐扩产, 2024年产能约 105亿元。 我们预计目前海外工厂产能约 5亿元/年,结合国内产能约 100亿元/年, 2024年产能约 105亿元左右。 (1)国内:投资建设第五、第六工厂,其中五工厂已部分投入使用,产能逐步释放中,六工厂处于建设阶段。 (2)国外:投资建设日本和韩国本地工厂,日本工厂位于大阪,主要用于应对客户小规模需求,韩国工厂位于扶余郡,主要面对韩系客户在美国市场的扩产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验收节奏,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8.7(原值 10.0,下调 13%) /13.3/16.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 PE 为 14/9/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扩产不及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
高测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1-26 31.71 -- -- 32.61 2.84%
33.50 5.64% -- 详细
2023Q4。受下游需求端影响,切片代工业务利润承压。高测股份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4.4-14.8亿元,同比增长83%-88%,中值为14.6亿元,同比增长8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14.6亿元,同比增长87%-95%,中值为14.3亿元,同比增长91%。2023Q4单季归母净利润2.7-3.1亿元,中值2.9亿元,同比下降19%,主要系2023Q4受需求减少影响,一方面公司切片代工业务的开工率降低,单GW处于微利状态,另一方面金刚线的量价均有所下降,Q4出货1200万公里+、售价环比降低2-3元约30元/公里(含税)。 切片代工模式持续渗透,开工率有望持续提升。2023Q4高测切片代工业务开工率约60%-80%,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0-60%,我们认为后续随着高测通过技术优势让利客户,有望进一步提升切片代工市占率,保障产能开工率稳定在80%左右,再进一步降本来提升利润水平。我们认为短期高测受益于行业集中度分散,长期受益于产业分工趋势,公司客户逐步从硅片行业新玩家延伸至行业头部玩家;中长期看,硅片行业将进入买方市场,企业会更加注重自己的优势环节以获得更强的研发效率,产业分工会日益明确,高测在单一环节投入大量研发可以建立低成本技术壁垒,后续通过规模优势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金刚线持续降本增效,毛利率环比略有下降。2023Q4受行业需求影响出货量有一定减少,2023年金刚线原计划出货6000万公里,实际出货约5600万公里,我们预计2024全年金刚线出货约1亿公里;从盈利能力来看,2023Q1-Q3公司金刚线毛利率逐季度上升(52%+),虽然Q4价格端下降较多,但受益于公司降本增效推进,例如培育更多新的母线供应商,整合行业高碳钢丝资源&形成更好的供应链竞争机制,Q4毛利率环比仅略有下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下游需求影响,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4.6(原值15.5,下调6%)/9.9(原值21.8,下调55%)/13.8(原值26.9,下调49%)亿元,对应PE为8/1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不及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
中集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1-25 7.88 -- -- 9.04 14.72%
9.92 25.89% -- 详细
中集集团:全球集装箱制造龙头,纵横发展物流、能源装备中集集团是世界领先的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集团下有八大业务板块,集装箱、物流服务、道路运输车辆和能/化/食品装备贡献公司营收近八成,海工为未来核心增长:点:((1:)集装箱:集团核心业务,贡献主要收入和利润,集装箱产销量稳居全球第一,2022年营收占比32%。(2))物流服务:业务覆盖海陆空,业绩受运价和运量影响,2022年营收占比21%,(3)道路运输车辆:经营主体为上市子公司中集车辆,半挂车销量稳居全球第一,2022年营收占比17%,(4)能/化/食品装备:经营主体为上市子公司中集安瑞科,经营稳健,2022年营收占比15%。(5)海工:经营主体为子公司中集来福士,业务包括海上钻井平台、油气生产船舶、滚装运输船、特种装备等,2022年营收占比4%。2023年受益船舶、海工周期复苏,来福士船舶接单量大幅提升,截至上半年,新签15亿美元订单,同比增长144%,累计在手订单51亿美元,同比增长141%,为后续增长奠定基础。2023年前三季度集团实现营收951亿元,同比下降13%,归母净利润5.0亿元,同比下降84%,受到集装箱消化积压库存、运价下行、公司规模效应削弱等影响较大。断我们判断2023下半年集装箱业务企稳,海工业务受益周期复苏,2024年年集团迎业绩向上拐点。 集装箱:行业库存周期底部或已出现,需求有望迎拐点2022年公司集装箱全球份额超40%,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较大。复盘历史,板块收入以4-5年为周期波动。2020-2023H1集装箱营收分别为222、660、457和137亿元,其中2023H1同比-40%,2023年经历周期波谷。2021年集装箱的过剩生产是2023年全球集装箱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随库存箱消化,2024年行业需求将迎拐点。2023Q2以来,公司集装箱销售情况已明显改善,其中干箱Q2和Q3环比增长分别119%和18%,冷藏箱Q2环比增长226%,同比增长9%,Q3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同环比小幅下滑。且公司集装箱业务盈利能力受规模效应影响较大,2020-2023H1毛利率分别为14.7%、25.6%、23.6%和16.5%,其中2023H1同比-6.71pct。断我们判断2024年随下游需求回暖,公司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修复,集装箱板块业绩将触底反弹。 海工业务:受益船舶、海工周期回暖,公司订单高增迎盈利拐点我们认为集团海工业务下游景气向好:(1)海上油气:油价高企于盈亏平衡点,油公司资本开支稳中有升,公司的海上钻井平台与FPSO接单量有望持续增长,(2))特种船舶:受益海上风电发展、国产汽车出海,公司的风电安装船和滚装船订单有望持续增长。2023Q1-Q3公司海工业务实现营收67.3亿元,同比增长70.5%,Q1-Q3同比减亏60.6%,Q3环比减亏29.7%。其中,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于2023Q2及Q3实现盈利。随在手订单兑现,海工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核心贡献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判断公司集装箱业务2023下半年企稳回升,海工业务迎复苏拐点,2024年业绩有望触底反弹。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6/24.7/32.9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65/17/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地缘政治风险、原油价格波动等
晶盛机电 机械行业 2024-01-23 39.24 -- -- 39.62 0.97%
40.21 2.47%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装备+材料协同布局。 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3.9-49.7亿元,同比增长50%-70%,中值为46.8亿元,同比增长60%,扣非归母净利润41.2-47.1亿元,同比增长50.4%-71.7%;2023Q4归母净利润约8.7-14.6亿元,中值为11.7亿元,同比增长28%。 光伏设备:实现硅片、电池、组件设备全覆盖。 2006年晶盛布局硅单晶炉,随后延伸了切片机、叠瓦组件设备、电池片设备。(1)第五代低氧单晶炉:2023上半年下游普遍要求氧含量12PPM,到现在已经降低至10PPM,助力电池片效率提升的去氧、低氧单晶炉是确定性趋势。(2)电池片设备:定位兼容TOPCon+XBC整体解决方案,PECVD方面晶盛选择细丝路线,优化电池效率的正态分布。 晶盛半导体设备定位三大环节:大硅片、先进封装、碳化硅。 (1)大硅片设备:晶盛为国产长晶设备龙头,能提供长晶、切片、研磨、抛光整体解决方案。 (2)先进封装:晶盛已布局减薄机,零部件方面空气主轴、空气轴承等晶盛在2017年全部国产化了,后续推进耗材国产化。 (3)碳化硅外延设备:晶盛为国内龙头,2023年2月推出6寸双片式外延设备,同年6月推出8寸单片式设备,可兼容6、8寸生产。 材料:布局碳化硅衬底&石英坩埚&金刚线。 (1)碳化硅衬底:8英寸碳化硅衬底片已实现批量生产,6英寸和8英寸量产晶片的核心位错可以稳定实现TSD<100个/m2、BPD<400个/cm2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客户包括中芯集成等;(2)石英坩埚:加速推进坩埚的产能提升,持续研发高品质超级坩埚;(3)金刚线:一期量产项目投产并实现批量销售,推动二期扩产项目,加快钨丝金刚线研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光伏设备是晶盛机电成长的第一曲线,第二曲线是光伏耗材和半导体耗材的放量,第三曲线是碳化硅设备+材料和半导体设备的放量。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47/58/70亿元,对应PE为11/9/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低于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
道森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1-23 26.33 -- -- 26.37 0.15%
26.37 0.15%
详细
事件: (1)拟现金出资1500万元,对苏州达牛进行增资,获得达牛15%股权; (2)拟出资3750万元与安徽瑞视微智能建立子公司(道森持股75%,瑞视微投入核心技术,以无形资产作价持股25%)。 增资苏州达牛,延伸布局复合集流体滚焊设备。 苏州达牛成立于2015年,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主要代理必能信的传统点焊设备并自主开发了滚焊整机,目前达牛已经出货多台超声波滚焊一体机。此次增资苏州达牛,能够丰富洪田在复合集流体领域产品线,实现从材料到电芯端设备的布局。 合资瑞视微,重点拓展泛半导体领域产品。 瑞视微核心产品包括半导体芯片封装机(适用于分立器件、IC器件、硅芯片等领域的高速高精度贴装)、视觉检测设备(下游包括新能源、面板、PCB等领域)等,与洪田原有真空镀膜设备业务下游的锂电、泛半导体领域形成协同。 复合集流体设备订单加速落地,积极扩产保障交付能力。 2023年4月公司发布复合铜箔真空磁控溅射一体机,汉嵙新材7月首批订单落地,包括1台真空磁控溅射一体机及1台真空磁控溅射蒸发一体机;9月再获诺德1.84亿元订单,我们预计对应5台设备。目前道森正在加大意向订单落实,积极扩充复合铜铝箔设备产能,加快推进真空磁控溅射蒸发一体机的出样、交付进程。洪田与江苏省南通港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拟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真空磁控溅射设备100套、真空蒸镀设备100套、复合铜箔一体机成套设备100套。 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2023年12月公司推出第一期"奋斗者"员工持股计划,筹集资金总额不超过0.26亿元,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目标为 (1)2024年洪田营业收入不低于15亿元,且达成以下任一目标①洪田科技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及外观设计专利合计申请数量不低于30件(含),②洪田科技实施的南通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过渡厂区)正式投产; (2)2025年洪田营业收入不低于20亿元,且达成以下任一目标①洪田科技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及外观设计专利合计申请数量不低于50件(含),②洪田科技实施的南通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新建厂区)正式投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1/3.7/4.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27/15/1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不及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
奥特维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1-23 84.21 -- -- 90.58 7.56%
117.00 38.94%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稳定。 公司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56.6-62.9亿元,同比增长60%-78%,中值为59.7亿元,同比增长69%;归母净利润11.5-12.8亿元,同比增长62%-80%,中值为12.2亿元,同比增长71%;扣非归母净利润10.7-11.9亿元,同比增长61%-79%,中值为11.3亿元,同比增长70%。 2023Q4单季营收14.2-20.5亿元,同比增长124%-179%,中值17.3亿元,同比增长152%;归母净利润3.0-4.3亿元,同比增长127%-181%,中值3.7亿元,同比增长154%;扣非归母净利润2.4-3.6亿元,同比增长113%-169%,中值3.0亿元,同比增长141%。 盈利能力来看,按照中值计算,2023全年归母净利率约20%,2023Q4归母净利率约21%,保持稳定。 成长为横跨光伏&锂电&半导体的自动化平台公司。 (1)光伏:a.硅片子公司松瓷机电低氧单晶炉已获晶科、天合等大单,合计31.8亿元;b.电池片:子公司旭睿科技负责丝印整线设备,收购普乐新能源负责LPCVD镀膜设备,9月推出激光LEM设备;c.组件:2022年主业串焊机龙头销售额市占率70%+,有望受益于0BB迭代。 (2)半导体:封测端铝线键合机已获中芯绍兴、通富微电订单,金铜线键合机装片机倒装封装等设备研发中,引入日本团队成立合资公司布局CMP设备,单晶炉已获韩国客户订单。 (3)锂电:目前主要产品为模组pack线,叠片机研发中。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凝聚核心人才,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2023年股权激励方案上调业绩考核目标,以2022年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基数,2023-2025年增长分别不低于60%/120%/180%,分别为11.65/16.02/20.38亿元,同比增长60%/38%/27%。相较于2022年的方案,此次激励方案下的2023-2025年业绩考核目标分别上调5.03/7.74/10.45亿元。 盈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随着组件设备持续景气+新领域拓展顺利,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2.1/17.1/22.5亿元,对应PE为16/1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风险提示:新品拓展不及预期,下游扩产不及预期。
杭叉集团 机械行业 2024-01-19 25.05 -- -- 29.15 16.37%
33.50 33.73%
详细
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62%-82%,略超预期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16-18亿元,同比增长62%-82%,扣非归母净利润16-18亿元,同比增长66%-87%。单Q4实现归母净利润3.0-5.0亿元,同比增长22%-105%,业绩略超我们预期。我们判断公司业绩高速增长,主要系(1)内销复苏、海外景气度延续,叠加2022年Q4基数较低影响,叉车行业增速稳健,2023年10-11月行业销量同比均增长21%,(2)原材料价格、汇率同比变动利好净利率,(3)公司业务结构优化,海外营收占比提升,高毛利率的电动叉车、大吨位叉车占比提升。 看好锂电化+全球化+后市场下叉车行业的成长性叉车为核心物料搬运工具,由于应用场景更广,销量波动性显著低于传统工程机械,行业2018-2022年销量复合增速15%。锂电化、全球化为国产叉车两大趋势,由于电动叉车、出口叉车的单车价值量、利润率较高,产业结构优化,行业规模有望持续增长:((1)锂电化:高价值量平衡车锂电化带动产业规模提升。2022年我国平衡重叉车电动化率仅26%,低于全球37%水平。锂电化缩短了内燃平衡叉车和电动平衡叉车各方面的差距,大幅提升电动叉车性价比,行业电动化加速带动产业转型。((2)全球化:2022年全球叉车市场规模约1600亿元,其中海外市场约1200亿元,国内市场约400亿元。2022年国产双龙头杭叉集团、安徽合力全球收入份额20%,其中国内52%,海外8%,海外市场空间广阔。(3)后市场:从海外成熟经验看,2022年海外叉车龙头后市场服务与租赁收入占比约40%,并贡献70%以上利润。国内叉车厂以设备销售为主,后市场与租赁业务占比仍较低。随着我国叉车保有量提升,后市场服务拓展有望为叉车厂带来稳定增长。 建议关注成长确定性强的低估值叉车龙头我们认为公司已进入锂电化、全球化和后市场业务布局的红利兑现期,看好中期利润增速20%以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25亿元,同比增长10%,销售毛利率约20%,同比增长4pct,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份额提升带动收入增长,结构优化驱动利润率提升。展望未来,公司(1)国内品牌认可度、渠道建设、供应链管理水平和规模效应优势显著,份额仍有望稳中有升,大吨位叉车、锂电叉车占比提升,将持续优化业务结构。(2)海外市场空间广阔,公司份额每年仅提升1-2pct,对应出口收入增速就有20-25%,有望成为收入增长主要驱动力。根据我们产业链调研,锂电平衡重叉车毛利率高于油车5pct,出口叉车毛利率高于内销5pct,公司利润率稳中有升趋势有望延续,成长确定性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海外市场拓展提速,我们上调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7(原值16)/21(原值19)/24(原值2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14/11/10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竞争格局恶化等
道森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1-18 27.20 -- -- 27.10 -0.37%
27.10 -0.37%
详细
石油钻采业务剥离&洪田科技订单放量,业绩稳健增长。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5-2.25亿元,同比增长74%-111%,中值为 2.05 亿元,同比增长 9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25-1.5 亿元,同比增长 42%-70%,中值为 1.38 亿元,同比增长 56%。 2023Q4 单季归母净利润 1.24-1.64 亿元,同比增长 188%-281%,扣非归母净利润 0.77-1.02 亿元,同比增长 175%-264%。 复合铜箔一体机实现 0-1 突破,复合铝箔新设备量产在即。2023 年 4 月公司发布复合铜箔真空磁控溅射一体机,汉嵙新材 7 月首批订单落地,包括 1 台真空磁控溅射一体机及 1 台真空磁控溅射蒸发一体机; 9 月再获诺德 1.84 亿元订单,我们预计对应 5 台设备。目前道森正在加大意向订单落实,积极扩充复合铜铝箔设备产能,加快推进真空磁控溅射蒸发一体机的出样、交付进程。 积极扩充产能,保障复合集流体设备交付能力。洪田科技与江苏省南通港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拟投资 10 亿元建设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建设年产真空磁控溅射设备100 套、真空蒸镀设备 100 套、复合铜箔一体机成套设备 100 套。 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彰显长期发展信心。2023 年 12 月公司推出第一期"奋斗者"员工持股计划,筹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0.26 亿元,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目标为 2024 年洪田科技经审计后的营业收入不低于 15 亿元,且达成以下任一目标(1)洪田科技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及外观设计专利合计申请数量不低于 30 件(含),(2)洪田科技实施的南通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过渡厂区)正式投产; 2025 年洪田科技经审计后的营业收入不低于 20 亿元,且达成以下任一目标(1)洪田科技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及外观设计专利合计申请数量不低于 50 件(含) ,(2)洪田科技实施的南通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新建厂区)正式投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传统铜箔设备交付周期,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2.1(下调 8%) /3.7/4.8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 26/15/11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扩产不及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
曾朵红 1 4
美畅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1-16 32.90 -- -- 30.95 -5.93%
30.95 -5.93%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 年业绩预告, 2023 年归母净利 15.5-16.6 亿元,同增 5%-13%,扣非净利 14.94-16.04 亿元,同增 8%-16%。 2023Q4 归母净利 1.6-2.7 亿元,同降 39%-70%,环降 46%-68%,扣非净利 1.6-2.7亿元,同降 36%-63%,环降 45%-68%。 23 年出货同增 30%+、产业链竞争加剧盈利大幅下滑。 1)出货端: 公司预计 2023 年金刚线总销量约 1.3 亿公里,同增 35%,其中钨丝约 1400万公里;预计 2023Q4 销量约 3700 万公里,环增 10%;分产品看:高碳钢丝金刚线出货 3100 万公里,环比基本持平;钨丝金刚线出货约 600万公里,环比约翻倍增长,钨丝出货占比环增约 7pct 至 16%; 2)价格端: 受下游硅片盈利承压叠加行业竞争加剧, 2023 年 12 月开始金刚线价格快速下滑,至月底已降至 30 元以下,整体 2023Q4 均价环降 2-3 元至约 30 元/公里, 2023 全年碳钢/钨丝金刚线均价同降超 10%/26%,碳钢线大幅调价下钨丝经济性有所削弱; 3)盈利端: 预计 2023Q4 受调价影响单公里净利环降约 9 元至 5-6 元/公里,考虑 Q4 减值冲回后单公里净利约 8-10 元/公里;展望 2024 年,我们预计 2024Q1 出货约环比持平,全年出货约 1.7 亿公里,同增 30%,钨丝占比预计达 20-25%。 成本优势明显、价格竞争叠加钨丝母线自供率上行龙头市占率有望回升。 公司较二三线友商相比金刚线断线率低 4-5%,整体成本较友商低10-15%,成本优势明显。钨丝母线产能 2023 年 9-10 月投产,随产能爬坡及成材率提升,预计 2024H2 可自供钨丝母线 100 万公里/月, 2024年行业价格竞争下叠加公司钨丝母线产能释放自供率提升,整体市占率有望回升,公司目标将市占率由 2023 年 40%+提升至 5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产业链价格下跌,金刚线价格及盈利承压,我们下调 2023-2025 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16.0/8.0/9.7 亿元( 2023-2025 年前值为 19.0/23.1/26.6 亿元),同比+9%/-50%/+21%,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政策不及预期等
鼎智科技 机械行业 2024-01-08 39.11 -- -- 40.45 3.43%
43.39 10.94%
详细
投资要点 鼎智科技:国内微特电机龙头,成长性优异公司主营微特电机,产品包括线性执行器、混合式步进电机、直流电机、音圈电机四大类,主要应用于医疗器械及工业自动化板块。公司产品定位中高端,线性执行器为行业领先产品,呼吸机配套音圈电机打破国外垄断,与下游知名医疗器械及工业自动化头部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公司业绩具备高成长性,2018-2022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 CAGR 分别达 45%/58%。在人口老龄化、智能制造背景下,医疗器械、工业自动化行业将维持高景气,带动公司业绩持续高速增长。 领军精密运动控制,受益于医疗器械、工业自动化高景气微特电机为医疗器械和工业自动化核心零部件,但高精密产品技术壁垒高,涉及精密运动控制、微细加工等工艺技术,国内仅少数厂商布局,具备国产替代逻辑。 2022年国内市场规模近 1500亿元,医疗器械及工业自动化是重要下游, 2022年公司两大板块收入占比为 62%/38%。①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设备是医疗器械最大子领域,也是公司产品第一大应用市场。 2022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 1023亿元,公司线性执行器及步进电机已有成熟布局,与迈瑞医疗、美国 IDEXX 等头部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②工业自动化:公司丝杆步进电机、混合式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广泛应用。 线性丝杆、空心杯电机稀缺标的,有望受益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风起公司可同时供应线性执行器与空心杯电机,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稀缺标的。①线性执行器:人形机器人线性驱动器采用力矩电机+行星滚柱丝杠/滑动丝杆方案,行星滚柱丝杠壁垒高、价值量占比高,行业目前由外资主导,国产厂商具备稀缺性。公司已具备多尺寸滚珠丝杆线性执行器产品,有望顺势切入至行星滚柱丝杠行业,抢占市场先机。②空心杯电机:具备体积小、可控性高、噪音小等优点,契合人形机器人灵巧手需求,公司已具备多尺寸空心杯电机,产品性能领先行业。假设 2030年国产人形机器人销量达 100万台,每台机器人装载 12个线性驱动器和 12个空心杯电机,预计 2030年线性驱动器/空心杯电机市场空间约 287/34亿元,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1.24/1.53亿元,同比增长 5%/17%/23%,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36/30/25倍。公司为国内微特电机龙头、机器人产业链稀缺标的,成长性优异,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市场需求放缓;行业竞争加剧;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不及预期;募投项目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3-12-29 107.00 -- -- 134.90 26.07%
134.90 26.07%
详细
事件:2023 年6 月30 日迈为与天马就Micro LED 巨量转移设备达成采购,12 月26 日搬入。 与天马紧密合作,共同开发激光巨量转移&剥离&键合设备等。此台搬入的设备为Micro LED巨量转移设备,由迈为股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其采用激光巨量转移技术,利用特殊整形后的方形匀化光斑,结合高速度高精度振镜扫描,可以实现高效率及高品质的加工,将微米级Micro LED 晶粒批量转移到目标基板上。在前期的产品验证阶段,双方基于各自的专业领域携手合作,迈为从整线设备方案出发优化设备结构设计与激光工艺技术,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从芯片与胶材开发方面提升工艺窗口,最终成功实现大范围三色拼接转移验证,且转移后无明显尘粒(particle),落位精度及偏转角度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巨量转移设备是Micro LED 产业化的核心壁垒,激光为主流技术路线。Micro LED 是一种新型显示技术,相比传统LCD、OLED 显示屏,具有高亮度、高解析度、高对比度、宽色域和低功耗、寿命长等特点,应用领域包括车载显示、智能穿戴(AR/VR/MR)等,但Micro LED尺寸通常小于100μm,传统转移技术在转移效率、精度上难以达到要求,巨量转移技术应运而生。巨量转移技术主要包括精准拾取转移、自组装转移、自对准滚轮转印、剥离转移四大类,其中激光剥离转移技术优势明显,能够快速、大规模地从原始基板上转移晶粒,有望成为主流巨量转移技术。若仅考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的潜在需求,我们预计在Micro LED渗透率分别为1%、10%、30%、50%、70%、100%的情形下,单台设备价值量1800 万元,我国对于激光巨量转移设备的潜在市场需求分别达到39、390、1171、1952、2732 和3903 亿元。 除Micro LED 巨量转移之外,迈为还与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在激光剥离、激光键合设备及工艺领域协力开发,致力于共同开创基于TFT(薄膜晶体管)技术的Micro LED 技术新纪元。 迈为积极布局显示&半导体封装设备。(1)显示(OLED&MLED):2017 年起迈为布局显示行业,推出OLED G6 Half 激光切割设备、OLED 弯折激光切割设备等;2020 年公司将业务延伸至新型显示领域,针对Mini LED 推出晶圆隐切、裂片、刺晶巨转、激光键合等全套设备,针对Micro LED 推出晶圆键合、激光剥离、激光巨转、激光键合和修复等全套设备,为MLED行业提供整线工艺解决方案。(2)半导体封装:公司推出半导体晶圆激光开槽、激光改质切割、刀轮切割、研磨等装备的国产化,并聚焦半导体泛切割、2.5D/3D 先进封装,提供封装工艺整体解决方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为HJT 整线设备龙头受益于HJT 电池加速扩产,长期泛半导体领域布局打开成长空间。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 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0.82/19.56/30.38 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 为28/15/10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不及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
三一重工 机械行业 2023-12-29 13.22 -- -- 13.85 4.77%
14.92 12.86%
详细
投资要点 三一重工:工程机械制造典范,龙头再起航 三一重工为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产品覆盖挖掘机械、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等核心产品,国内份额领先,具备全球竞争力。在工程机械下游应用最广、市场空间最大的挖掘机领域,公司已实现全球销量第一,2021年公司挖掘机销量突破10万台,2022年国内市占率32%,比徐工机械/卡特彼勒分别高10pct/22pct,龙头地位稳固。2022年起受地产需求疲软、前期价格战透支需求、存量设备较大等影响,工程机械行业周期下行,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规模效应削弱,公司业绩阶段性承压,利润率降至历史低位。展望未来,公司业绩有望筑底回升:(1)海外竞争力兑现:2023年上半年公司海外营收225亿元,同比增长36%,海外收入占比达58%。外销平滑内销周期波动,利润率较国内市场更高,结构优化下公司利润率有望修复。(2)内销逐步回暖:按挖掘机8年使用寿命,2025年左右我国挖掘机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存量替换周期。 工程机械:内需筑底,出海兑现,行业逐步企稳 工程机械广泛应用于基建、地产等领域,被视为经济的晴雨表。其中,挖掘机由于应用范围最广,且施工过程中往往最先进场,视为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的风向标。以挖掘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有望逐步回暖:(1)内需存量更新周期渐近:挖掘机需求取决于以地产和基建为代表的土方工程量,销量随宏观环境的变化呈周期波动。复盘国内挖掘机周期,此轮周期于2016年开始,2020年达到高峰,2021年开始下行。按8年寿命,国内挖掘机有望于2025年左右开启新一轮更新周期。(2)海外份额持续提升:2017年以来,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加快海外市场布局。受益于东南亚市场崛起、欧美加大基建投资,龙头公司出口持续增长。但与卡特彼勒、小松等龙头相比,海外份额仍较低。据KHL发布2022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排行,三一重工全球份额仅7%,与产品竞争力尚不匹配,随着海外渠道建设与品牌认可度提升,海外市场有望再造三一重工。 估值思考:周期底部蓄力,兼具价值与成长属性 从历史表现看,公司股价与工程机械行业贝塔相关性较强,并在上行周期具备阿尔法。2021年以来受周期波动叠加规模效应减弱等影响,公司估值回落历史低位。目前三一重工PB仅为1.6倍,远低于历史均值3倍左右,价值属性彰显。近年来,公司逆势投入研发、渠道等建设,随着行业周期企稳、公司全球化兑现及规模效应释放,有望在新周期中迎来更大的利润弹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三一重工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工程机械龙头之一,看好周期底部逐步回暖、海外竞争力兑现带来的业绩弹性。我们维持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9/70/10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3/16/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周期波动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原材料及成本上升风险。
安徽合力 机械行业 2023-12-27 17.44 -- -- 19.55 12.10%
21.98 26.03%
详细
安徽合力:国有控股叉车龙头,深耕主业迈向全球五强安徽合力为国内收入体量最大的叉车企业,实控人为安徽国资委。公司始创于1958年,2006年进入世界工业车辆行业十强,2016年至今保持全球第七、国内第一的市场地位,2021年公司国内销量份额25%,稳居国内首位。公司业绩增长稳健,2022年收入157亿元,2017-2022年CAGR13%,归母净利润9.0亿元,CAGR17%。受益于高毛利率的电动叉车、海外业务营收占比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中枢上行,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0.2%、8.35%,分别同比提升3.6pct、1.9pct。但相较于国内友商杭叉集团同期毛利率、净利率20.2%、11.0%,公司盈利能力仍有提升潜力,并且公司估值水平较低,在国企改革深化背景下,公司财务数据有望持续优化。叉车行业:受益“锂电化+全球化+后市场”,成长性强于周期性叉车为核心物料搬运工具,由于应用场景更广,销量波动性显著低于传统工程机械,行业2018-2022年销量复合增速15%。 锂电化、全球化为国产叉车两大趋势,由于电动叉车、出口叉车的单车价值量、利润率较高,产业结构优化,行业规模有望持续增长:(1)锂电化:高价值量平衡车锂电化带动产业规模提升。2022年我国平衡重叉车电动化率仅26%,低于全球37%水平。锂电化缩短了内燃平衡叉车和电动平衡叉车的差距,大幅提升电动叉车性价比,行业电动化加速带动产业转型。(2)全球化:2022年全球叉车市场规模约1600亿元,其中海外市场约1200亿元,国内市场约400亿元。2022年国产双龙头杭叉集团、安徽合力全球收入份额20%,其中国内52%,海外8%,海外市场空间广阔。(3)后市场:从海外成熟经验看,2022年海外叉车龙头后市场服务与租赁收入占比约40%,并贡献70%以上利润。国内叉车厂以设备销售为主,后市场与租赁业务占比仍较低。随着我国叉车保有量提升,后市场服务拓展有望为叉车厂带来稳定增长。厚积薄发、顺势而为,看好叉车龙头成长性我们认为公司锂电化、全球化和后市场业务布局已进入红利兑现期,业务结构优化驱动利润中枢上移:(1)电动化:公司转型速度快于行业,但以低价值量三类车为主,核心的一类车电动化率仍有提升空间。当前公司加强与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入股鹏成新能源、和鼎机电等工业车辆电池产业链领先企业,2022年发行20亿可转债扩产加码电动化,锂电产业链布局充分;(2)全球化:2022年公司海外份额仅4%,远低于国内份额25%,海外市场仍处于蓝海拓展期,随着渠道建设完善、锂电产品推广,海外份额有望持续增长;(3)后市场:公司后市场业务布局完善,但受限于我国叉车市场发展阶段,2022上半年公司后市场收入占比仅18%,不及海外龙头一半,远期具备较大成长韧性。此外,后市场毛利率显著高于整机销售,有望拉动公司盈利中枢再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12.8/15.3/18.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10/8/7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行业竞争格局恶化,地缘政治冲突,原材料价格波动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5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