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凯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100002,曾就职于中信证...>>

20日
短线
11.9%
(第47名)
60日
中线
14.29%
(第128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3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新洁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1-11 155.92 -- -- 172.80 10.83%
198.10 27.05%
详细
股权激励总人数达到141人。2021年12月7日,新洁能公告《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修订稿)》。本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41.68万股,约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14,168万股的1%。其中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121.65万股,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14,168万股的0.86%,约占本计划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85.86%;预留限制性股票数量20.03万股,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14,168万股的0.14%, 约占本计划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14.14%。 公司于2021年12月23日公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其中股权激励权益授予日为2021年12月22日,股权激励权益授予数量:121.65万股。 本激励计划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141人,本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84.25元/股。 本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自授予登记完成之日起满12个月后分2期解除限售, 解除限售的比例分别为50%、50%。 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各年度业绩考核为:第一个和第二个解除限售期分别为2022和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不低于16和18亿元;若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于2023年度授出,则各年度业绩考核目标为:第一个和第二个解除限售期分别为2022和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不低于18和20亿元。 授予日收盘价为184.33元,授予价格为84.25元,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对各期会计成本的影响如下所示: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121.65万股对应的摊销总费用为1.22亿元,其中2022和2023年费用分别为0.91和0.30亿元。 新洁能是中国功率器件优秀厂商。公司的主营业务为MOSFET、IGBT 等半导体芯片和功率器件的研发设计及销售,销售的产品按照是否封装可以分为芯片和功率器件。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公司在沟槽型功率MOSFET、超结功率MOSFET、屏蔽栅功率MOSFET 以及IGBT 等产品的设计研发方面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公司的产品先进且系列齐全,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装备制造、物联网、5G、光伏新能源等领域。 新洁能在众多大客户取得突破。公司已经进入的下游应用领域龙头客户如:比亚迪、宁德时代、大疆创新、中兴通讯、富士康、TTI、阳光电源、德业股份、拓邦股份、长城汽车、华宝能源、德赛蓝微、欣旺达、科华数据、崧盛股份、立达信股份、海尔、美的、九号公司、视源股份、TP-LINK、星恒电源、宇视科技、宝时得、德朔实业、飞毛腿、高斯宝、金升阳、晶丰明源、无锡晶汇、科沃斯、天银机电、浙江大华等。 新洁能深度布局IGBT 行业。借助于公司核心供应商华虹宏力的8+12英寸先进的特色工艺,公司IGBT 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在光伏逆变、储能逆变(UPS)、工控、电动工具马达驱动、家电变频控制等行业都获得突破性进展,与相关行业头部企业都展开了紧密合作。此外公司的IGBT 模块自二季度推出相关产品后,已经取得了部分客户的订单。2021年上半年,公司IGBT 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642.22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114.60%。 IGBT 平台:1)12寸的1200V IGBT 目前有五个系列的不同特性的IGBT 产品量产;2)针对工业变频和工业逆变的1200V IGBT 功率集成模块(PIM)陆续产出,并形成批量销售;3)专门针对光伏储能市场的开发的低损耗高频 IGBT 系列产品已经通过多家行业代表客户测试,并接到客户批量订单;4)1700V 450A 和600A IGBT 功率模块已经通过客户功能测试,正在进行老化测试。 新洁能三大MOSFET 产品线保持快速成长:1、超结功率MOSFET(SJ-MOSFET):公司正在进行第四代SJ-MOSFET 平台产品的研发,同时在12英寸平台上实现了SJ-MOSFET 的开发与量产,并且大批量地完成交付,尤其在充电桩、服务器电源、植物照明、TV 电源等行业都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公司2021上半年SJ-MOSFET 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943.09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7.72%。 SJ-MOS 平台:1)超结四代产品系列中的650V 和700V 产品已经开发完成,产品特征导通电阻较超结三代同电压产品下降20%以上;目前已通过多家客户测试,开始逐步量产。2)12寸SJ-MOS 已有6颗产品稳定量产,平均CP 良率98%以上;3)200V 超结产品通过1000小时可靠性考核,具备量产条件。 2、屏蔽栅型功率MOSFET(SGT-MOSFET):公司的SGT MOSFET 平台为公司中低压产品中替代国际一流厂商产品料号最多的产品工艺平台,2021上半年公司的SGT MOSFET 主要着力于汽车电子(含新能源汽车)、5G 基站电源、工业电源、新能源储能电池、锂电池保护、电动工具、植保无人机、植物照明等高端行业的需求,并实现了大批量销售。其中大部分行业标杆客户已在上半年大批量使用公司产品,得益于12英寸SGT MOSFET 产能的大批量释放,公司2021年上半年SGT MOSFET 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6,630.14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54.38%。 SGT-MOS 平台:持续推进12英寸产品线的开发拓展,12英寸已完成5个电压平台SGT-MOS 产品的研发,其产品数量达到30余款,其中3个电压平台进入量产阶段,2个电压平台进入风险验证阶段;12英寸产品已成功进入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锂电保护、高端电源等行业的头部企业。同时,持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品迭代,多个电压平台的第二代SGT-MOS 产品实现量产,部分电压平台取得突破性进展。60V~120V 二代SGT MOS 持续进行规格型号拓展, 其产品数量增加至150余款;30V 二代SGT-MOS 产品品质因子FOM (Rdson*Qg)实现大幅降低,进入风险验证阶段。新开发的高可靠性SGT-MOS 产品,可靠性达到通信行业要求,进入量产阶段,已成功导入新能源汽车、通信、无人机等高端应用行业头部企业。 3、沟槽型功率MOSFET(Trench-MOSFET):作为公司量产时间最长的成熟工艺平台,2021上半年大部分产品在12英寸平台上实现了量产,并进一步完善8英寸工厂特色P-MOS 的技术升级。2021上半年该工艺平台重点满足了工业变频、轨道电源、智能穿戴、机器人、园林工具等行业的供货需求。公司2021上半年Trench MOSFET 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2,273.94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0.14%。 Trench-MOS 平台:在12英寸芯片代工线上,公司开发了N20V~N80V 的6个产品平台,新增了近30个各平台的系列产品,较大程度缓解了供货压力;后续将立项开发N100V~N150V 产品平台及系列产品以扩充产品型号,满足客户各类产品需求。在8英寸芯片代工线上,公司新开发的低压CSP 产品平台打破了国际厂商垄断,并已完成客户端验证,后续将继续加大该系列产品的开发力度,以满足移动智能终端和可穿戴设备中电池管理系统的各类应用需求。此外,公司持续提升并拓展P60~P150V 平台产品的性能和产品系列以进一步巩固公司在PMOS 领域的领先优势。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新洁能(605111.SH)新洁能在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平台和驱动IC 产品平台持续进行研发。 1、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平台:目前1200V 新能源汽车用SiC MOSFET 和 650V PD 电源用GaN HEMT 在境内外芯片代工厂的处于流片验证阶段,进展顺利。 2、驱动IC 产品平台:为了更好的满足终端客户对功率器件及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公司已立项研发用于控制和驱动功率开关器件(MOSFET/IGBT/SiC MOSFET/GaN HEMT)的IC 系列产品,目前已完成IC 研发团队的组建,并与多家芯片代工厂建立了合作关系,已开发数款IC 产品,相关产品处于客户验证阶段,预计该类产品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MOSFET 涨价影响,毛利率从20Q4的28%、21Q1的34%、21Q2的40%提升到21Q3的42%;此外,考虑IGBT 新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收入的持续贡献,我们上调新洁能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分别为4.17(上调101.67%)、5.34(上调83.75%)亿元,新增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为6.7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PE 分别为53x、41x、33x。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与产品研发风险;贸易环境影响。
宇瞳光学 计算机行业 2022-01-03 45.18 -- -- 46.90 3.81%
46.90 3.81%
详细
全国安防镜头领军者,定焦领域龙头:公司是国内监控摄像镜头出货量最大的光学镜头企业,深耕光学镜头领域十年,拥有高像素、星光级、黑光级等全系列产品,2018年占有国内安防行业 33%的市场份额。公司坚持研发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已获得专利授权 220项,产品通过多项技术认证;绑定优质客户群,主要客户包括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同为数码等,保证了公司营收稳定性及增长性。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5.74亿元,同比增长 72.91%;实现归母净利润 2.26亿元,同比增长 190.16%。 泛安防时代来临,消费安防市场潜力巨大:随着 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原本用途单一的安防产品功能逐步走向多元化,并开始与电信、交通、建筑等多领域进行融合,泛安防时代到来,行业边界拓展。同时,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和智能家居产业的迅速兴起,消费安防发展态势迅猛,作为定焦龙头,公司优势明显。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显示,预计 2021年到 2025年中国安防摄像头的出货量将实现持续增长,2025年有望达到 8.3亿颗,未来五年间复合增长率增至 15.3%。 车载镜头市场量价齐升,公司积极布局打造新增长点:摄像头是实现自动驾驶技术重要部件,近年来车载摄像头市场快速增长。从单车装配量来看,原本汽车仅需装配前视和后视,但随着 ADAS 系统渗透率提高以及人脸识别等技术运用于汽车电子领域,车内以及环视摄像头将会得到进一步应用。从价值量来看,车规级电子元件门槛较高,带来了技术壁垒及销售溢价,将带来芯片厂商的长期溢价,摄像头价值量随 ADAS 升级而提升。根据 Frost&Sullivan 测算,2016年至 2020年,中国车载摄像头的市场规模从 21.0亿元增加到 57.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8.8%;预计 2021年到 2025年中国车载摄像头的市场规模从 76.3亿元增加到 231.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2.0%。公司于 2021年 8月 18日成立汽车视觉全资子公司,凭借研发、制造、渠道、核心零部件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布局车载市场。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为国内领先的光学镜头制造商,在安防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公司不断完善产品布局,开拓车载镜头领域新增长点。未来公司光学镜头业务有望深度受益于消费安防市场的持续景气,看好公司未来在车载镜头领域的市场开发和产品放量,我们预测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 3.1亿元、4.1亿元、5.1亿元,对应 21-23年 PE 分别为 32x、25x、20x。考虑到公司 2021年传统业务增长迅速,规模效应大幅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同时公司车载业务有望贡献新增长点,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未来新增产能消化的风险。
移为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12-31 28.99 -- -- 32.40 11.76%
32.40 11.76%
详细
事件:移为通信发布关于签订日常经营重大订单的公告,公司与浙江金棒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就采购产品及相关事宜签署了《采购订单》。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及浙江金棒连续十二个月内签订了多份采购订单,订单金额累计达人民币27,734.29万元(含税),订单累计金额已超过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50%。 点评:电动两轮车重大订单推动快速成长:公司与浙江金棒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签订了多份采购订单,浙江金棒的主要产品为电动休闲车、电动代步车、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等。我们认为,公司持续拓展下游应用,有望持续受益电动两轮车智能化,从而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电动两轮车to B 和to C 蓝海市场齐发力:to B 端共享单车,to C 端国内客户九号、小牛和雅迪、海外客户BIRD 等带动公司未来业绩增量。根据天眼查的预测,2021-2031年这十年中国两轮电动车年产量会保持在4000万辆以上,因此我们预测对应潜在智能模组市场空间较大,移为通信有望受益于电动两轮车渗透率提升和下游客户突破。 研发持续投入,行业边界不断拓展:公司产品线包括短出行、车载信息、资产管理信息、个人安全和动物溯源管理产品。车载信息业务应用领域包括车队管理、智能物流、汽车金融、UBI、智能交通、汽车安防、共享经济等;资产管理应用领域包括资产设备管理、物品追踪、集装箱运输等;动物溯源管理应用领域包括政府动物溯源监管、畜牧场养殖管理。2021年公司围绕短出行智能终端、车载智能终端、动物溯源管理等业务持续投入研发。我们认为,随着公司研发持续投入,公司产品边界有望持续拓展。展望未来,短出行、车载、资产管理、动物溯源合计千亿元市场将为公司打开广阔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订单带动收入持续增长,我们判断公司受益于电动两轮车渗透率提升和下游客户突破,以及下游市场边际不断拓展。我们维持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1.71亿元的预测,上调公司2022-2023年净利润为2.73/3.56亿元,较前次上调幅度为21.9%/27.1%,我们看好公司在物联网大趋势下的长期成长潜力以及在物联网领域产品拓展带动的业绩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动荡风险;毛利率下降风险。
高德红外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2-30 23.75 -- -- 25.10 5.68%
25.10 5.68%
详细
事件:2021年12月3日,公司公告《关于收到某型号竞标项目中标通知函的公告》。 其中中标单位及产品为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某型号产品;因中标通知函部分信息敏感,公司根据相关对外信息披露规定,豁免披露销售对象的具体信息。 中标项目对公司的影响:公司凭借多年来在红外行业的技术领先优势和多品类红外核心器件的国产化量产,积极参与各兵种型号产品竞标项目,竞标成绩优异。 根据《某型号项目竞标择优细则》要求,经过对该型号产品在研制方案、技术指标满足程度、科研生产能力等五项内容的比测中,公司以评分第一的优异结果胜出。本次中标的型号产品为某完整装备系统核心配套产品,根据型号产品批产特性,该重点型号产品将在未来年度对公司业绩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2021年10月28日,公司公告2021年三季报,公司2021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4.45亿元,同比增长26.26%;实现归母净利润9.19亿元,同比增长15.4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14.26%。 公司2021Q3营业收入为5.97亿元,单季环比减少49.83%,单季同比减少21.39%;实现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单季环比减少50.67%,单季同比减少19.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亿元,单季环比减少53.94%,单季同比减少22.52%。 公司2021前三季度毛利率为57.53%,同比减少11.38pcts;净利率为37.62%,同比减少3.49pcts。公司2021Q3毛利率为57.7%,单季环比减少0.05pcts,单季同比减少5.41pcts;净利率为37.7%,单季环比减少0.60pcts,单季同比增长1.14pcts。 点评: 高德红外是中国红外成像行业的龙头厂商。公司业务领域涵盖 (1)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 (2)红外热像整机及综合光电系统、 (3)新型完整WQ系统和 (4)传统非致命性弹药及信息化弹药四大业务板块。 高德红外是中国红外半导体产业龙头。红外探测器由CMOS 读出电路和MEMS传感器组装,属于半导体工艺。在红外探测器的三种核心技术中: (1)非制冷探测器领域,高德和睿创国内领先; (2)高端的碲镉汞制冷型探测器领域,高德是唯一能够量产的中国民营企业; (3)最高端的二类超晶格探测器,高德是唯一能够量产的中国企业。高德通过自主可控的IDM 模式,拥有三种核心技术的3条8寸生产线。 高德红外的政府装备业务:DD 制导和单兵需求大增,WQ 系统打开广阔空间。 十四五是军工高景气期,DD 作为消耗性装备,是十四五WQ 装备重点采购方向。 短期来看,DD 制导、单兵夜视、光电吊舱等需求快速提升有望驱动高德快速成长;长期来看,高德近期公告取得某类完整装备系统科研生产资质,因此高德具备从底层核心器件至完整装备系统的全产业链批产能力,真正实现了从配套单位向总体单位的跨越。 公司继续全力保证前期已签订型号产品任务的高质量交付,公司型号项目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成为2021年半年度收入、利润的主要增长部分。另一方面持续开展科研创新,进一步拓展红外技术在多品类型号项目产品中的应用推广,在完整装备系统总体领域以第一名成绩中标某重点项目,为公司获得的第二个国内完整装备系统总体项目,将为公司贡献新的收入、利润增长。 在出口领域,公司已完成多款型号系统产品的出口立项审批,与具有相关出口权的公司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在完整装备系统总体出口方面已实现批量成单,扩大了公司在其他客户中的影响力。后续公司将密切结合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积极推进型号系统产品的外贸科研出口工作。 公司全资子公司汉丹机电持续聚焦生产一线,不断加强研发队伍建设,在按计划完成现有型号项目研制任务的同时,全力保障竞标项目的开展;通过实施自动化改造、快速推进新火工区二期建设等工作,不断提升公司生产制造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 高德红外的民品业务:多赛道布局长期空间广阔。受益于成本大幅降低,在红外民用市场中,狩猎、检疫、户外、监控、边防等下游需求广阔。高德打造非制冷红外芯片IDM 模式并拥有国内首条晶圆级封装生产线。 随着晶圆级封装探测器芯片的大批量生产,公司通过红外“芯”平台向整个行业开放红外核心设计及应用解决方案,促进国内外多个红外新兴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红外核心芯片小型化、低成本、高可靠性、大批量生产的实现,激发了红外行业逐步向多样化、普及化、消费品化发展。公司子公司智感科技以测温防疫类产品与多行业领域合作为契机,在实现传统行业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大力推广至人工智能、物联网、5G、智慧城市、智能硬件、消费电子等诸多创新行业,突破红外热成像传统市场规模限制,在其他新兴应用领域逐步实现跨越式发展,让红外技术应用扩大到各行各业,真正做到让红外科技惠及大众。 1、在户外夜视行业,智感科技经过多年的市场化运作,已在全球建立起完善的渠道网络体系,实现了规范化、高效率运营。公司持续加大对国内户外夜视经销商扶持力度,助力国内户外夜视市场快速复苏,同时发力跨境电商业务、开展广泛的线上推广工作,着力开发欧洲、北美、澳洲、南美等地区新客户资源,2021年户外夜视领域实现稳步增长。 2、在传统市场方面,随着防疫常态化下国内工业制造和经济秩序有序恢复,红外测温在工业领域需求呈现稳步增长。在仪器仪表行业,公司加大了对国内测温经销商的政策支持和推广力度,大力发展多区域多领域经销合作模式,挖掘新的市场资源,2021年上半年公司在国内仪器仪表领域的业务实现翻倍增长;持续加大全球化网络及跨境电商网络的推广力度,在巩固加深与原有核心经销商合作关系的基础上,逐步获取新的海外经销商资源。在电力检测行业,公司持续大力投入,积极响应电力行业发展需求,不断开发和升级新产品以应对电力市场需求的持续升级,2021年上半年公司电力行业业务实现了较大规模增长。 3、在新兴市场方面,公司凭借完善的晶圆级模组产品线的核心技术优势,将低成本化红外热成像模组应用于仪器仪表、防疫健康、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物联网、智能硬件等新兴应用领域。目前公司已逐步搭建起二代120*90/256*192多分辨率、多视场角红外晶圆模组产品线,依托红外热成像模组的极致性价比及高可靠性、易集成的优势,逐步应用于各类智能硬件、终端产品中。 4、在交通夜视产品领域,子公司轩辕智驾专注智能安全驾驶领域,致力于毫米波雷达产品、儿童遗忘检测系统的开发和远红外产品线的优化和市场开拓,打造全方位车载安全解决方案。随着红外探测器晶圆封装技术的成熟,新一代红外热成像避障系统成本对比之前有着明显的下降。目前轩辕智驾已与陕汽重卡建立合作关系,完成了产品的试验认证并即将批量供货。轩辕智驾自主研发的儿童遗忘检测系统利用超声波技术实现车内遗忘儿童检测和报警,已与国内汽车品牌达成合作并实现量产供货。在自动驾驶领域,轩辕智驾已与国内外多家自动驾驶企业以及专业算法公司展开产品测试工作,拟在自动驾驶方案中增加红外传感器。在市场开拓方面,公司积极与多家品牌汽车企业进行接洽,未来将与更多的厂商形成联盟,整合可用资源,扩大公司产品线在汽车上的运用,将公司打造成为提供全方位车载安全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由于疫情影响,我们下调高德红外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分别为12.58(下调14.71%)、15.43(下调24.33%)亿元,新增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为18.6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PE 分别为44x、36x、30x。高德作为红外龙头,未来有望持续成长,且估值低于行业平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与产品研发风险;军费开支缩减风险;贸易环境影响。
万业企业 房地产业 2021-12-27 33.04 -- -- 33.37 1.00%
33.37 1.00%
详细
事件:2021年12月23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嘉芯半导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嘉芯半导体”)与嘉善县西塘镇人民政府签订了项目投资协议书,项目总称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浙江嘉善)嘉芯半导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450台/套新设备和50台/套半导体翻新装备项目”,将包括6个子公司,2个事业部。项目公司未来主要从事刻蚀机、快速热处理、薄膜沉积、单片清洗机、槽式清洗机、尾气处理、机械手臂等8寸和12寸半导体新设备开发生产及设备翻新,项目投资总额合计20亿元人民币,其中公司投资将不超过人民币8亿元。 点评:公司设立嘉芯半导体,实现由离子注入机到半导体设备平台的跨越。公司目前主要的半导体设备产品是其子公司凯世通的离子注入机,首台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在国内一家大型12英寸晶圆厂完成验证并确认收入,1台低能大束流重金属离子注入机和1台低能大束流超低温离子注入机已交付客户,高能离子注入机设备按客户交付计划进行组装,新增与国内另一家12英寸晶圆厂签署1台低能大束流超低温离子注入机和1台高能离子注入机订单,打破国外设备厂商的垄断地位,是国内离子注入机的领军企业,也是国内头部晶圆大厂中芯国际的战略供应商,离子注入机进入放量期。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统计,2020年离子注入机的销售额在半导体前道设备销售额中的占比约为3%左右,相比于薄膜沉积机的26.9%、刻蚀机的23.9%以及清洗设备的6.7%其空间相对较小。公司2021年4月29日设立子公司嘉芯半导体,持股比例达80%,为第一大股东,宁波芯恩持股比例20%,为第二大股东。 嘉芯半导体未来从事薄膜沉积机、刻蚀机、清洗设备以及快速热处理等新设备的开发,能够极大地扩展公司未来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成长空间,完成“1-离子注入机”到“N-平台型:刻蚀机、薄膜沉积机、清洗设备、离子注入机以及快速退火等”的跨越,平台型半导体设备公司雏形已经显现。 外延内生助力公司转型集成电路核心装备领域,布局日趋多元化平台化。近年以来,公司通过“外延并购,内延生长”的方式积极从房地产业务转型集成电路核心装备业务。除了核心产品离子注入机外,公司2020年12月牵头境内外投资人完成对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气体输送系统领域精密零组件及流量控制解决方案供应商CompartSystems(CS)的收购,目前持股比例33%,并间接成为CS的第一大股东。CS是应用材料等海外巨头的核心供应商,预计2021年其营业收入有望达到10亿元,2022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另外,公司作为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基金投资的主要LP投资了华卓精科、上海精测、长川科技、上海御渡等,覆盖了光刻机核心零部件-双工件台、半导体前道检测设备、后道测试机等核心设备,公司集成电路核心装备领域布局日趋多元化平台化。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积极转型集成电路核心装备领域,子公司凯世通离子注入机形成重大突破,有望持续放量,另外其设立嘉芯半导体从事新设备的开发以及并购Compart完成设备核心零部件的布局,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外延内生的成长前景,维持公司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4亿元、5.22亿元、5.5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PE分别为82x、60x、5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导入及验证不及预期。
美格智能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12-23 44.50 -- -- 46.40 4.27%
48.39 8.74%
详细
美格智能: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初创时期(2007-2009年),公司主营非智能手机按键及后壳制造。转型升级时期(2010-2016年),转移至精密结构件制造,并开启4G/LTE模组及应用的研发设计工作。精密组件增长疲软期,再次寻求新的增长曲线(2016年-2020年):智能手机渗透率触天花板,出售精密组件业务,精密组件营收占比从75%降到0.11%,通信模组与终端营收占比从6%提升到93.8%。公司总体营业收入从4.78亿元增长到11.21亿元,CAGR达到72%。5G应用与物联网进入高速成长期,公司成为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及解决方案提供商(2020年至今):首家推出5G高算力模组。2021Q1-Q3,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1.69%、545.46%,双双突破历史,发展驶入快车道,21Q2公司蜂窝物联网模组全球市占上升至5.3%,跻身世界前十之列。 行业机会:物联网行业即将飞速发展,通信模组将率先受益。(1)5G技术商用落地,物联网行业迎来飞速发展,20-25年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预计从1.67万亿元增长至2.76万亿元。(2)数据传输为万物互联基础,通信模组作为数据传输的必备组件,将率先受益于物联网行业拓展,2020-2024年,预计通信模组市场规模从2725亿元增长至4140亿元。(3)公司在通信模组领域深耕多年,拥有大量技术储备,产品线覆盖全面,已取得国内外众多运营商大额订单。 公司战略:前瞻性布局智能网联汽车、FWA终端、以新零售为代表的泛TIoT三大高成长性赛道,实现各赛道从模组到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布局。(1)智能网联汽车:2020-2030年渗透率预计从52%增长至95%;公司推出行业首款5G高算力智能模组,已实现大批量商用,与国内主流车厂达成合作,并在德国、日本设立分支大力发掘海外车载市场;(2)FWA:5G迅速发展带来高增长潜力,2020-2025年5GCPE国内外市场规模CAGR预计均超过100%;公司保持与中国联通、华为等企业密切合作,地位稳固;(3)泛IoT:公司充分运用其高性能通信模组的产品优势,陆续开拓泛IoT连接,有效实现产业链内延伸。 业绩预测和估值指标。我们维持美格智能2021-2023年收入为17.51、24.24、30.12亿元的预测;维持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28、1.70、2.17亿元的预测,对应PE68X/51X/40X。公司专注于无线通信模组及其解决方案,自此业绩增速突破历史,步入快速成长通道。考虑到产品智能模组景气度较高,自身业绩增长潜力较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车联网市场不及预期;竞争激烈导致毛利率下滑风险
澜起科技 2021-12-17 76.66 -- -- 86.67 13.06%
86.67 13.06%
详细
津逮平台CPU快速起量。2021年4月,澜起第三代津逮CPU量产上市,津逮产品获得多家国产服务器厂商积极响应,如新华三、联想、宝德、长城等均已推出支持津逮CPU的服务器产品,津逮平台已应用到政务、交通、金融等领域中。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2021年津逮服务器平台与英特尔公司关联交易额从不超过1亿元、5亿元、15亿元上调至15.84亿元,此外公司预计2022年交易额25亿元,表明公司对该项业务未来发展的信心。 服务器市场全面回暖。信骅21年10月收入3.56亿新台币,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16%;Rambus21Q3内存接口芯片收入0.37亿美金,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18%;Rambus预期21Q4同比增长34%-54%,环比增长28%-47%。 5DDR5大幕开启,澜起科技5DDR5已正式出货,服务器和PCNB市场全面打开,内存接口和配套芯片全面放量。内存技术现已发展至DDR5世代,Intel官方指引将在2022年发布下一代服务器CPU。内存模组厂商将提前CPU平台1-2个季度进入量产爬坡、备货和采购阶段。因此作为业界领先的内存接口芯片组供应商和JEDEC内存标准的积极贡献者,澜起科技DDR5相关芯片在2021年10月开始规模放量,正式进入DDR5阶段。 近期四大变化:321Q3拐点、大额回购、高管增持、5DDR5量产。(1)21Q3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129%、环比增长104%;扣非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77%。(2)底部增持彰显信心:澜起科技拟以自有资金3-6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86元/股(较现价73元/股仍溢价20%)。 (3)高管增持彰显信心:董事长兼CEO和董事兼总经理合计增持约2000万元。 (4)2021年10月29日,澜起科技宣布其DDR5第一子代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已成功实现量产。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积极把握底部平台型龙头,短中长期产品逻辑清晰。澜起科技是内存接口芯片细分赛道全球第一和中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是一家国际领先的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公司,致力成为服务器和数据中心领域计算、存储、互联相关领域平台型企业。未来公司内存接口芯片业务有望深度受益于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配套芯片的放量;同时看好公司津逮服务器平台国产替代空间,及PCIeRetimer芯片放量。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8.03亿元、12.32亿元、17.75亿元,澜起科技目前826亿元市值对应21-23年PE分别为103x、67x、47x,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DDR5进度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至纯科技 医药生物 2021-12-14 53.00 -- -- 54.84 3.47%
54.84 3.47%
详细
单片清洗未来在半导体清洗设备中的核心地位将日益凸显。半导体清洗设备可分为干法清洗设备和湿法清洗设备,目前 90%以上的清洗步骤以湿法工艺为主。 湿法清洗设备又分为槽式清洗和单片清洗,其中槽式清洗设备一般一次清洗约30-50片晶圆,清洗量大但容易交叉污染,随着先进制程的不断推进,其颗粒去除效率(PRE)较低,逐步被单片清洗设备取代;单片清洗设备主要分为单片清洗机、单片刷片机和单片刻蚀机,其颗粒去除效率(PRE)较高,其中单片清洗机的目的是清洗颗粒、有机物、自然氧化层、金属杂质等污染物,单片刷洗设备一般为物理清洗,目的是去除表面颗粒,主要用于 CMP 后清洗,单片刻蚀设备主要用于膜层的轻度刻蚀。随着先进制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 28nm 及以下工艺,单片清洗设备将全面取代槽式清洗,配备 8-12-16腔,核心地位日益凸显。 纳米喷淋是国际上单片湿法清洗设备的主流技术路线。目前单片湿法清洗技术主要分为纳米喷淋清洗(Nano Spray)、兆声波清洗(Megasonic)和刷子清洗(Brush)三种,前两者建立在旋转喷淋(Spin Spray)的技术上。2020年全球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基本上被日本 SCREEN、日本 TEL、韩国 SEMES 和美国LAM 垄断,销售额占比分别为 45.1%、25.3%、14.8%和 12.5%,合计占比 97.7%,国内厂商话语权较弱。头部大厂日本 SCREEN 是最早开发和使用 Nano Spray技术的设备厂商,2010年后其更新升级后的 Nano Spray2和 Nano Spray3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芯片的良率,是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清洗技术。至纯科技单片清洗技术对标日本 SCREEN,采用 Nano Spray 方案。 至纯科技采用国际主流清洗技术 Nano Spray,能提供全部 28nm 节点湿法设备。 至纯科技采用先进的 Nano Spray 技术,目前已经可以提供 28nm 节点的全部半导体湿法工艺设备,下半年将有 7台套 12寸槽式设备和 8台套 12寸单片设备将交付到中芯、华虹集团、燕东科技等主流客?产线,另外在更先进的 14-7nm技术世代已经接到 4台套机台多个工艺的正式订单,将于 2022年交付至客?产线验证。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2年半导体湿法设备订单可达 12/20亿元,对应清洗设备收入分别为 7.68/13.90亿元,其中单片清洗设备收入在湿法设备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 40.10%/50.36%,占比正在快速提升中。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至纯科技是国内半导体湿法设备的龙头,随着公司国内一线客?的不断导入和验证以及单片清洗设备的逐步放量,公司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我们维持至纯科技 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7、3.81、5.5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 PE 分别为 49x、44x、3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晶圆厂扩张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中天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12-03 17.75 -- -- 19.36 9.07%
20.58 15.94%
详细
光缆电缆龙头发力新能源,业务景气度高。中天科技是国内光纤通信、电力线缆龙头企业,光缆拥有光棒-纤-缆一体化生产能力,电缆拥有特种导线、OPGW、ADSS、装备线缆等产品,业务覆盖通信、电网、海洋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领域。2021年前三季度,受益于海缆业务快速放量,公司营收实现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23%;受高通业务计提存货减值等影响,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下降69%。 储能业务将是中天科技重点发展方向,业务不断破局。中天科技全力争当“双碳”超长赛道主力军,现已形成以新能源为突破、海洋经济为龙头、智能电网为支撑、5G通信为基础、新材料为生长点的产业布局。在新能源方面,公司以“3060”低碳绿色为指引,定位光、储、箔细分领域,以实现“强化光伏产业集成,扩大储能产业优势,加快铜箔产业布局”为发展目标,深度布局新能源产业。 公司已深度布局储能业务。公司以大型储能系统为核心,发力电网侧,用户侧及电源侧储能应用。公司已形成含电池正负极材料、结构件、铜箔、锂电池、BMS、PCS、EMS、变压器、开关柜、储能集装箱等核心部件的完整储能产业链,可实现电网侧储能电站所需设备内部自主配套率95%以上,用户侧储能电站所需设备内部自主配套率99%以上。 中天已承接众多优质储能项目。中天参与承建诸如国家电网首批镇江东部电网侧66MWh储能电站、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电网侧湖南一期长沙芙蓉52MWh站房式储能电站、全球最大的电网侧江苏二期昆山48.4MWh储能电站、全国最大的用户侧动力电池规模化梯次利用工程储能电站等多项重大工程项目。 与三峡电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1GWh共享储能电站建设。2021年11月29日,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三峡电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综合优势,在光伏、储能的投资开发、信息共享、建设运营、技术服务等方面形成全面合作,进一步整合光伏、储能相关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优质资源,共同推动江苏区域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签订后双方将成立专班共同推进如东500MW/1000MWh共享储能电站建设工作,计划在2022年12月份实现并网。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年储能业务收入约7-8和14-15亿元.除储能业务外,公司海洋业务、光伏业务均有望实现快速增长。(1)海洋业务:公司秉承“核心产品系统化,工程服务国际化”的战略方向,技术研发面向深远海,市场布局面向全球化,持续深耕海底光缆、海底电缆、海底光电复合缆及海缆施工船机等海洋装备,现已具备海缆-海底观测、勘探-海缆敷设-风机施工于一体的海洋系统工程总集成能力,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信息互联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2)公司具有光伏电站产品产业链及服务体系,主要业务包含光伏系统产品供货、光伏资源开发、工程总承包及电站运维。十四五期间,中天科技将与如东县国有公司实施战略合作,利用如东地面及海域光伏资源优势,实施光伏项目建设。中天科技在如东规划的2021年光伏装机规模约300万千瓦,并带动合计超230亿元光伏材料、储能系统、电气设备的收入。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高端通信业务风险释放已近尾声,对公司主业影响较小。 公司为国内光纤通信、电力线缆龙头企业,并不断拓展新业务,向新能源巨头转型。考虑到光纤光缆行业景气度攀升、海洋业务快速放量、储能业务和光伏业务快速增长,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77亿元、39.16亿元、42.30亿元,对应21-23年PE分别为310x、14x、13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光纤价格景气周期回落;海洋业务景气度下滑,减值计提。
卓胜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29 376.39 -- -- 385.00 2.29%
385.00 2.29%
详细
第三增长曲线发射端模组将成中国发射端模组最强音: (1)卓胜微目前已顺利推出应用于5GNR频段的主集发射端模组产品L-PAMiF,其中PA采用的是GaAs工艺,滤波器采用的是IPD工艺。我们判断卓胜微L-PAMiF将在明年上半年出货起量,且毛利率较高,从出货量到盈利水平将超过市场预期。 (2)展望未来,集成双工器、滤波器、PA的4G发射端模组PAMiD已在2022年打样测试,我们将密切关注该产品的进展。射频发射端模组将为卓胜微打开广阔空间,射频前端平台型公司初长成。 第二增长曲线射频接收端模组虽受制于行业去库存,但龙头地位不可撼动,22022年静待大客户放量:: (1)LFEM:目前双频占比已趋于提升,双频放量将成趋势。 (2)DiFEM:目前代工滤波器的快速放量已支撑2021年的大量出货,未来自建滤波器IDM将支撑DiFEM进一步快速放量,考虑到该产品竞品生产商主要为海外企业,我们积极看待未来出货情况。 (3)LNABANK:核心客户获得重要突破,接收端完整解决方案已成型。 第一(射频分立器件)和第二增长曲线受制于智能机出货波动不足为惧:由于2020年华为制裁后的供应链过度备货导致的高基数,今年供应链同比增速承压。 以舜宇为例,舜宇21年6月~10月连续五个月手机镜头出货量同比下滑20%+,市场担心智能机景气度偏低对公司的不利影响。我们认为卓胜微业绩成长三要素(智能机出货量、份额、单机价值量)中,智能机出货量仅季度扰动因素,卓胜微成长核心动能依然是从分立器件到滤波器、PA、5G接收端模组、4G接收端模组、5G发射端模组,从1美金(分立)到7美金(分立+模组)的单机价值量提升,和国产替代的份额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股价大跌由于第一增长曲线(分立器件,开关/LNA)和第二增长曲线(接收端模组)受制于智能机影响,但公司第三增长曲线已现变化(发射端模组未来销售可期),我们积极看待卓胜微发射端模组在2022年的销售,也积极看待公司分立器件和接收端模组待智能机行情反转后的向上趋势。 1500亿元射频前端市场中,卓胜微收入占比仅约2%。我们维持卓胜微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2.2、31.7和41.1亿元,对应PE分别为51/36/28X,我们仍长期看好卓胜微在中国射频前端行业的布局,持续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关键技术进展不及预期;下游国产替代需求不及预期
澜起科技 2021-11-16 76.50 -- -- 86.18 12.65%
86.67 13.29%
详细
全球内存接口芯片领军者,多元布局打造平台型企业:澜起科技为全球第一大内存接口芯片供应商,2018年全球市占率达到 45%,公司拥有从 DDR2至 DDR4全系列内存接口芯片产品,并获得英特尔和三星战略入股,产品技术获得产业链巨头背书。公司从消费电子芯片起家,聚焦服务器芯片实现平台化转型,目前产品包括内存接口芯片、PCIe Retimer 芯片、服务器 CPU 和混合安全内存模组等,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DDR5代际切换,内存接口及配套芯片打开公司成长新空间:内存接口芯片进入DDR5世代后,单颗内存接口芯片 RCD 价值量大幅提升,同时 DDR5世代需配合 SPD、TS、PMIC 等配套芯片共同使用,芯片数量显著增多,使用场景也由服务器领域扩展到 PC 领域,我们测算五年后 DDR5世代内存接口芯片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27亿美金,相较于 DDR4世代产品市场空间有数倍提升。公司作为内存接口芯片行业龙头,研发能力领先,深度绑定产业链巨头,在内存接口芯片代际切换的过程中将显著受益。 津逮平台整装待发,PCIe Retimer 前景广阔:2021年 4月,澜起第三代津逮?CPU量产上市,津逮产品获得多家国产服务器厂商积极响应,如新华三、联想、宝德、长城等均已推出支持津逮?CPU 的服务器产品,津逮平台已应用到政务、交通、金融等领域中,公司的津逮服务器平台关联交易额从 21年年初的 1亿元上调至15亿元,表明公司对该项业务未来发展的信心。公司的接口类芯片产品线已经由内存接口芯片延伸到多品类全互连芯片,其中 PCIe Retimer 是一种长距离传输信号修正的芯片,能补偿高速信号损耗、提升信号质量,公司 PCIe 4.0Retimer系列芯片已于 2020年 9月成功量产,PCIe 5.0Retimer 研发进展顺利,DDR5世代高速互联趋势下,GPU 和 SSD 等大数据交换场景下,PCIe Retimer 需求快速提升,前景广阔。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为国际领先的高性能处理器和全互连芯片设计公司,不断完善产品布局,向数据中心平台型公司转型。未来公司内存接口芯片业务有望深度受益于 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配套芯片的放量;同时看好公司津逮服务器平台国产替代空间,及 PCIe Retimer 芯片放量,我们维持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 8.03亿元、12.32亿元、17.75亿元,对应 21-23年 PE 分别为105x、68x、47x,考虑 DDR5世代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净利润从 2022年开始增幅明显,对应估值上升,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与产品研发风险,主要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鼎龙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1-11-12 23.84 -- -- 28.00 17.45%
28.00 17.45%
详细
事件:2021年 10月 28日,公司发布 2021第三季度报告。公司 2021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 16.51亿元,同比增长 31.67%;实现归母净利润 1.51亿元,同比减少 37.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5亿元,同比增长 56.68%。2021前三季度毛利率 34.29%,同比增长 1.66pcts;净利率 10.53%,同比减少 10.39pcts。 公司 2021Q3营业收入为 5.55亿元,单季环比减少 3.72%,单季同比增长25.25%;实现归母净利润 0.59亿元,单季环比增长 9.87%,单季同比增长44.6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54亿元,单季环比增长 27.49%,单季同比增长 72.22%。2021Q3毛利率 36.53%,单季环比增长 5.16pcts,单季同比增长1.29pcts;净利率 11.78%,单季环比增长 1.24pcts,单季同比增长 0.26pcts。 点评:CMP 抛光垫业务快速增长,CMP 清洗液和显示材料持续推进。公司 CMP抛光垫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93亿元,同比增长 442.97%,实现净利润 7485万元,同比增长 402.16%,对应实现归母净利润 5891万元,净利润率近 30%。 公司单季度 Q1/Q2/Q3CMP 抛光垫营业收入分别约为 4007/6393/8900万元,净利润约为 1029/1975/4481万元,净利润率约为 25%/33%/50%,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环比均大幅增长。公司 CMP 抛光垫设计产能:一期 10万片/年,二期 20万片/年,二期产能建设有望在年底完成,三期 50万片/年产能有望在 2022下半年开始释放,未来能有效地支撑抛光垫业务的持续增长。 CMP 清洗液:Cu-CMP 清洗液已在多家客户测试并反馈良好,开始进入客户端产品放量测试,武汉本部清洗液一期 2000吨产线的产能建设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设备调试并开启试运行。 柔性显示 PI 浆料:柔显 YPI 产品持续稳定取得吨级批量订单,预计今年收入可达 1000万以上,明年有望规模上量,新产品 PSPI 和 INK 中试阶段客户端测试均反馈良好。 打印耗材业务:硒鼓盈利逐步恢复,其他业务稳定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打印耗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4.55亿元,同比增长 20%。其中:上游芯片业务增长明显,彩色碳粉和再生墨盒业务优势稳定,硒鼓市场竞争依旧激烈,但超俊科技的硒鼓业务在上半年亏损基础上已经开始呈现出稳步恢复态势。公司是全产业链打印耗材的龙头企业,利用全产业链的优势加强硒鼓厂与旗捷芯片、体系内配件厂、墨盒成品厂之间的协同配合,有望不断提升硒鼓产品的竞争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国内 CMP 抛光垫的领军企业,其抛光垫业务有望随着国内晶圆厂扩张和国产化导入加速而逐步释放,但硒鼓行业竞争依旧激烈,盈利能力尚在恢复中,我们下调公司 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8亿元(下调 21.65%)、3.46亿元(下调 21.00%)、4.28亿元(下调 19.7%),当前市值对应的 PE 分别为 91x、60x、49x,考虑到公司在电子材料领域的积极进展,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导入及验证不及预期,晶圆厂扩张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广和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11-08 49.51 -- -- 60.18 21.55%
60.18 21.55%
详细
思源黑体(修正) 广和通:蜂窝通信模组先驱者。广和通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蜂窝通信解决方案和蜂窝通信模组供应商。公司 1999年成立初期以代理摩托罗拉无线通信模组为起点,2017年公司登陆创业板上市,是国内首家上市的蜂窝通信模组企业。公司产品矩阵丰富,积极覆盖 MI 与 M2M 场景大客户。202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4亿元,同比增长 45.03%;归母净利润 3.23亿元,同比增长 44.45%。 无线通信模组:物联网产业下高速增长的优质赛道。根据爱立信预测 2026年蜂窝通信的物联网终端连接数量接近 60亿台。以出货量为口径,2020年三家中国厂商和三家海外厂商占据全球蜂窝模组市场 70%以上的份额,中国厂商分别为移远通信、广和通和日海智能。对比海外厂商,我们认为国内厂商的优势在于低成本产业链与丰富的产品业务,广和通与国内厂商相比的优势在于 PC 市场的盈利能力与不断完善的车载市场布局。 车联网:市场迈入增长时代。在前装系统加速渗透的趋势下,我们认为车载模组有望大幅放量。根据我们的测算,预计 2025年中国车联网蜂窝通信模组市场规模将达到 132.5亿元,2020年至 2025年期间复合增长率为 32.05%。2020年11月,公司参控企业锐凌无线(持股 49%)收购 Sierra Wireless 的全球车载前装模块业务,2021年 7月公司收购锐凌无线剩余 51%股权,全资控股锐凌无线,扩大车联网领域的市场渗透力。车载模块是 Sierra 最为优质的业务,市占率稳定。我们判断公司有望在车载业务实现快速突破,建立较高的壁垒。 PC、POS 市场:强化笔电及移动支付领先地位。由于疫情培养了用户远程办公习惯,我们认为成熟市场或存新的机遇。根据我们的测算,预计 2025年全球PC 蜂窝通信模组市场市场规模将达到 111.9亿元,2020年至 2025年期间复合增长率为 41.84%。当前 PC 蜂窝模组渗透率仅为 5%,5G 基建的成熟与线上办公常态化的驱动将有望提升模组渗透率至 15%,进而带动公司 PC 业务营业收入上涨,我们预计公司 2023年 PC 业务收入将达到 47.21亿元。POS 机方面,我们预测中国 2025年智能 POS 机蜂窝模组市场空间将会达到 13.50亿元,2020年至 2025年期间复合增长率 29.64%。公司对接移动支付高价值客户,并保持50%以上市场份额,预计至 2023年营业收入将增长至 8.24亿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05/5.89/7.36亿元,对应 PE 49/34/27x。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三年业绩高增长可期,盈利能力整体提升,我们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标的业务整合不及预期,下游行业蜂窝模组渗透率不及预期。
兆易创新 计算机行业 2021-11-05 170.00 -- -- 172.12 1.25%
185.67 9.22%
详细
事件: 10月 27日,公司发布 3季报。公司 2021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 63.3亿元,同比增长 99.45%;实现归母净利润 16.48亿元,同比增长 144.9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5.64亿元,同比增长 171.76%。 点评: 单季度来看,毛利率提升显著。公司 2021Q3营业收入为 26.89亿元,单季环比增长 32.02%,单季同比增长 77.39%;实现归母净利润 8.62亿元,单季环比增长78.05%,单季同比增长 178.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8.24亿元,单季环比增长77.70%,单季同比增长 212.11%。 公司 2021前三季度毛利率为 44.32%,同比增长 3.65pcts;净利率为 26.04%,同比增长 4.84pcts。公司 2021Q3毛利率为 49.8%,单季环比增长 5.99pcts,单季同比增长 9.03pcts;净利率为 32.07%,单季环比增长 8.29pcts,单季同比增长11.64pcts。 收入拆分来看,MCU+NOR 量价齐升。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系收入和毛利率均显著提升。收入端:21Q3收入约 27亿元,环比增长约 32%,其中 MCU 单季收入约8亿元,达到 21H1水平;Nor 单季收入环比增加约 20%。传感器收入约 2亿元,接近 21H1水平。公司各业务线收入大幅增长主要系各产品线需求饱满,供需紧张下价格上行以及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所致。Nor Flash 在 3季度大容量 nor 出货占比提升,nor 处于持续涨价中。MCU 在 6月份较大幅度上调价格后,3季度环比 2季度收入和毛利率均有大幅提升。传感器业务产品品类不断扩张,毛利率也呈向上趋势。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周边产品不断增多。Nor Flash 产品逐渐向高容量产品靠拢,收入占比逐渐增大,下游从消费电子逐渐向高价值量领域汽车和工控领域不断拓展; MCU 产品不断从消费电子端向汽车 MCU 和工控 MCU 拓展,价值量不断提升;DRAM产品自研比例逐步提高,毛利率改善明显。三大业务线产品结构同步优化,高价值量产品占比逐渐上升,有望碾平部分产品周期性影响。21H1公司量产了电机驱动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成功开发出无线产品线第一代 WIFI 产品,以及第一代低功耗产品。WIFI 产品主要针对智能家电、IOT 智能终端等应用,低功耗产品主要针对工业表计、医疗可穿戴等电池供电设备,预计将于 2021年 4季度向市场推出。公司车规级 MCU 预计年底左右提供样品供客户测试,有望在 2022年中左右实现量产。 公司规划中的 DRAM 产品包括 DDR3、DDR4、LPDDR4,目前 17nm DDR3产品正在积极研发中。 MCU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公司进展顺利:根据 IC Insights 的数据显示,全球 MCU产品出货量从 2015年 221亿颗增长至 2020年 361亿颗,市场规模从 2015年的159亿美元增长至 2020年 207亿美元。随着物联网终端需求不断推进,汽车驾驶信息系统、油门控制系统、自动泊车、先进巡航控制、防撞系统等 ADAS 系统对 32位 MCU 芯片需求量将大幅度提升,车载和工控领域将是 MCU 行业未来在全球市场中开拓的主要目标市场。 思源黑体(修正) 2021年上半年,公司 MCU 产品在工业(能源电力、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安防监控、汽车仪表、娱乐影音、T-BOX、家电等领域实现良好增长。公司第一颗车规级 MCU 产品已流片,该产品主要面向通用车身市场,预计年底左右提供样品供客户测试,力争 2022年中左右实现量产。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作为国内传统 Nor Flash 龙头厂商,积极开拓 MCU和利基型 DRAM 两块业务,未来三块业务将呈现“三足鼎立”局面。Nor Flash短期受益景气周期,长期产品结构将不断优化;利基型 DRAM 空间巨大且技术实力领先;MCU 空间广阔且加速国产替代。三大业务线同时向好,各产品线量价齐升,产品结构逐步改善,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我们上调公司 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 22.71亿元(+49%)、27.36亿元(+34%)、37.22亿元(+22%),对应 PE 分别为 50x、41x、3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周期性风险,国产替代不及预期风险。
紫光国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0-28 197.13 -- -- 228.78 16.06%
238.79 21.13%
详细
事件: 2021年10月25日,公司发布2021年3季报,公司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7.9亿元,同比增长63.33%;实现归母净利润14.57亿元,同比增长112.90%; 点评: 21Q3业绩快速增长,毛利率提升明显:公司21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4.57亿元,同比增长112.90%;公司21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59.87%,同比增长5.31pcts; 净利率为39.17%,同比增长9.55pcts。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主要系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业务的产品竞争力强、客户认可度高,交付能力持续提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高速增长;智能安全芯片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改善显著。展望全年, 在智能安全芯片海外持续放量和特种集成电路业务高景气背景下,公司业绩仍能快速增长。 单季度来看:公司2021Q3营业收入为14.97亿元,单季环比增长11.73%,单季同比增长74.93%;实现归母净利润5.82亿元,单季环比增长5.44%,单季同比增长105.8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7亿元,单季环比增长12.85%,单季同比增长107.68%。公司2021Q3毛利率为64.24%,单季环比增长5.08pcts,单季同比增长10.56pcts;净利率为40.13%,单季环比减少1.37pcts,单季同比增长6.82pcts。 第二增长曲线持续发力:“超级金融芯”生态日益丰富,从系列金融支付安全芯片、金融终端安全芯片到麟铠安全芯片操作系统和数字人民币解决方案,公司提供了涵盖硬件芯片、系统软件平台以及应用解决方案的全方位服务。超级SIM 卡在量子安全通信领域取得成功实践,将广泛应用于量子加密通话、量子加密视频会议、量子安全金融支付等丰富场景中。“双碳”目标下,“超级汽车芯”已经切入车规级通用安全芯片和车规级晶振等多个汽车细分赛道,通过募集可转债资金,投入车载控制器芯片、面向5G 车联网V2X 的高性能安全芯片等项目,有望进一步推动国产汽车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 紫光国微子公司深圳国微电子是中国特种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国微电子产品覆盖航空、航天、电子、船舶等重要领域。受益下游行业高景气度,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业务近年实现收入利润高速增长,2019年和2020年分别实现收入10.79和16.73亿元,同比增长76.5%和55.1%;分别实现净利润5.06和8.77亿元,同比增长101.0% 和73.3%,占上市公司总净利润比例分别为125%和109%。 国微电子是国内领先的特种集成电路平台型企业。国微电子是首家启动国家“909” 工程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已承接特种装备重点项目200多项和多项国家重大专项项目,是集成电路领域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项目数最多的民营企业,同时公司为特种FPGA 及特种存储芯片的国产主要供应商。国微电子特种集成电路业务的主要产品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可编程器件FPGA、总线、接口驱动、电源管理和定制芯片等七大类近400个品种,横跨数字、模拟、存储、功率、FPGA 等众多领域, 相较国内科研院所拥有更强市场化机制和更高的竞争壁垒。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深度受益于十四五的下游高景气。 (1)新一代的大规模可编程器件FPGA 系列产品已经研制完成,该产品的市场前景巨大,是用户国产化率提升的核心器件之一,该产品的顺利推出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该产品领域的龙头地位; (2)可编程系统集成芯片(SoPC)产品已经成为国内的标杆性产品; (3) 高性能电源类产品的用户快速增长,在多个应用领域实现了国产化率提升; (4) 3D 封装集成存储器产品销售快速增长,产品应用覆盖面逐步扩大。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市场拓展推进顺利。公司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实现了高速增长, 公司支持客户中标中国移动1.114亿张超级SIM 卡产品集采项目,公司电信芯片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出货量快速增长,逐步成为市场主流。金融支付安全产品方面,公司产品支持多种数字支付方案,为新型金融支付应用提供支撑,在国内银行IC 卡芯片市场份额继续提升;社保卡市场积极推进,在多个项目中取得突破; 着重发力海外市场,银行卡、支付终端产品销量持续增长。此外,公司车规级安全芯片方案已导入众多知名车企,并实现批量供货。可转债募投项目高端安全芯片和车载控制器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相关工作开展顺利,将为公司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作为中国特种IC、安全IC、FPGA 三大赛道龙头企业,目前受益特种IC 下游高景气公司实现快速增长。短期看公司在特种IC 下游高景气下将保持持续高增长,长期看公司不断发力高端智能卡芯片市场,FPGA 业务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且公司技术实力处于国内领先位置,我们看好紫光国微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维持公司21-23年净利润分别为17.81、26.33、35.72亿元,对应PE 分别为71x、48x、3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特种集成电路行业预算支出不及预期风险,毛利率波动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3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