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殷中枢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930518040004...>>

20日
短线
35.71%
(第215名)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亿华通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4-17 65.00 -- -- 94.16 3.47%
67.26 3.48%
详细
事件:亿华通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9.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6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1.78亿元,亏损同比扩大。坏账计提比例提升导致亏损扩大。公司21年净亏损同比扩大,主要由于加大计提了申龙客车和中植汽车(淳安)应收款项坏账损失,坏账计提比例从2020年的40%提升至90%,同时计提了部分存货跌价损失。公司主要产品燃料电池系统21年收入5.18亿元,同比增加3.63%,毛利率40.4%,同比下降4.69pcts,主要系随着行业市场的竞争发展,公司销售定价有所下降所致。 新产品技术研发突破,行业市占率领先。公司完成了两款新一代高功率燃料电池系统产品G120和G80Pro的研发,于2021年底发布了额定功率达到240kW的燃料电池系统产品,研发能力与技术领先。根据公司年报和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上公告的氢燃料电池车型(不含底盘)共499款,其中搭载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整车公告81款,占比16.23%,位居行业前列。冬奥会&示范城市群政策催化,亿华通作为系统集成龙头将优先收益。在碳中和背景下,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是重要抓手之一,燃料电池降本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群申报完毕,冬奥将重点示范,地方配套、行业龙头公司的融资也在加速推进。超过700辆搭载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车辆投放在冬(残)奥会中用于交通保障,进一步推动了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搭载公司产品的燃料电池汽车已在北京、张家口、上海、成都、郑州及淄博等多个城市投入运营。 外资&产业认可公司龙头优势凸显,拟赴港上市拓宽融资渠道。2021年8月,公司以简易程序拟向UBS、北汽新动能、JPMorgan及MorganStanley等四家特定对象发行股票850,991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亿元。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公司正在申请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相关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疫情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且随着产业化进程竞争加剧,我们下调公司22/23年业绩,新增24年业绩,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7/1.91/3.40亿元(下调41%/34%),当前股价对应PE为80/49/27倍。综合考虑行业高成长性、公司强大的配套能力与市场拓展能力、自产电堆与规模化,盈利能力提升空间大,公司作为科创板燃料电池第一股,有望受益行业高增长,看好公司成长趋势,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竞争加剧、订单不及预期、客户集中度高,应收账款回款不及预期。
派能科技 2023-01-16 293.00 -- -- 313.83 7.11%
313.83 7.1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1.8-13.1亿元,同比增长 273%-314%: 其中 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 5.35-6.65亿元,同比增长726%-927%,环比增长 40%-74%;Q4归母净利润中位数 6亿元,环比+57%。 整体略超预期,Q4单 Wh 净利 0.41元。我们预计 22Q4出货 1.4-1.5GWh,出货量环比 Q3增加 40%-50%。随着 22年底达到 7GWh 电芯产能,我们预计 23年出货近 7GWh。单位净利方面,Q4单 Wh 净利约 0.41元,环比 Q3基本持平,盈利能力依然维持高位,市场对未来行业格局和公司盈利周期性有所担忧。单位盈利由供需、格局、锂成本等因素相互作用决定,我们认为至少 23年无须过度悲观。当前 23Q1出货情况及单位盈利是市场追踪的边际变化的重中之重。 产能瓶颈将逐步打开,驱动高速增长。随着 22Q4新增 4GWh 在 22年底完成爬坡并贡献一定增量,22年底 23年初达到 7GWh 电芯产能。合肥一期 5GWh 有望在 23Q4建成投产,对于 23年的出货形成一定帮助,在 23年年底 24年年初达到 12GWh 电芯产能。另还有合肥二期 5GWh 在 25年投产,公司的产能瓶颈将逐步打开,满足下游订单需求。 欧洲户储投资分歧在于需求增速和单位盈利的持续性。派能在充分受益 22年欧洲户储市场高增速之后,欧洲户储市场增速微降。派能在保持欧洲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拓新市场,平衡各市场结构,美国户储市场渗透率低、增速高,公司在美国市场刚起步,产品已通过认证,渠道和产品也已准备充分,产能提升之后美国户储市场将为公司 23年带来可观增量。 对于户储板块,目前相关公司的市值基本已经调整到客观业绩*较低估值。我们认为这个业绩和估值水平,一定程度上已经反映了一部分市场对于 2023年业绩端和需求端的担心。1) 待观察:观察 Q1欧洲的需求情况(各家的订单情况); 2)待观察:Q1板块单位盈利;3) 高频指标:近日欧洲天然气价格、欧洲现货市场电价,目前略低。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行业格局和盈利能力好于市场预期,因此上调各年单 Wh 净利,上调公司 22-24年净利润预测至 12.45/22.78/32.52亿元(+19%/+3.7%/+1.5%),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是 38/21/15倍。公司作为户储电池龙头,产能驱动业绩增长,产品、渠道、品牌优势提升竞争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储能市场竞争加剧;国际贸易风险。
特锐德 电力设备行业 2022-11-09 15.97 -- -- 17.07 6.89%
19.42 21.60%
详细
事件:10 月27 日,公司发布2022 年三季报,累计实现营收68.84 亿元,同比增长22.38%,实现归母净利润1.05 亿元,同比增长21.80%。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23.85 亿元,同比增长6.46%,实现归母净利润6300.09 万元,同比增长15.19%。 智能箱变及户外电力设备业务紧握新发展机遇:公司高度专注于智能箱变产品的集成设计与研发生产,研究出了针对大型新能源基地的新一代数字化全预制式模块化变电站集成解决方案,通过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及土建工程的全面工厂预制化,极大地提升了新能源发电站的建设效率,公司先后中标华能、华润、华电、大唐、国电投、国能投等国企的新能源电站项目。公司紧抓新基建契机,积极拓展数据中心、石油化工、轨道交通、电池等新行业及新领域,先后中标张家口怀来云储数据中心、北京汇天网络科技110kV 变电站等项目。 “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构建电力平衡新形态:据特来电预测,2025 年电动汽车渗透率将超过70%,届时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0 万辆,充电终端含公共充电桩500 万、私有充电桩2000 万台,将形成3000 亿度/年的充放电量, 电动汽车储能2 亿度/天,梯次电池储能1 亿度/天,电动汽车储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的调节资源。截至2022 年6 月30 日,公司运营公共充电桩28.69 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数量17.57 万台,市场份额约为26%,排名全国第一; 公司2022 年上半年充电量超26 亿度,市场份额约为31%,排名全国第一。 虚拟电厂挖掘电动汽车大规模灵活性资源潜力:10 月29 日,特来电2022 充电网新技术新产品发布会在青岛举行。特来电虚拟电厂平台、充电型微电网创新产品、梯次电池储能技术创新产品和驻地站“特惠充”创新产品等1 大平台和3 大产品依次发布。截至发布日,特来电虚拟电厂平台已完成与国内16 家电网调度中心的对接,参与调峰充电场站1885 座,可调度容量超1500MW,已调度电量超6200 万kWh。 公司三季度销售毛利率21.88%,同比增长2.66 个百分点,系原材料成本有所下降;三季度研发费率4.37%,同比增长0.53 个百分点,系公司加大充电产品研发增加;三季度管理费率、销售费率10.92%、5.73%,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电网需求与充电桩低于预期,竞争加剧,下调2022-2023 年净利润预测(下调69%/62%),新增2024 年预测,预计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2.25/3.88/5.20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73/43/32X。随新能源车高速增长,充电需求与利用率提升,有望迎来业绩拐点,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充电桩盈利不及预期,产业政策变更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派能科技 2022-10-24 379.80 -- -- 410.00 7.95%
410.00 7.95%
详细
事件:派能科技发布 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22Q1-3营收 35.7亿元,同比+176%; 归母净利润 6.45亿元,同比+157%;扣非归母净利润 6.46亿元,同比+167%。 22Q3营收 17.2亿元,同比+180%,环比+65.0%;归母净利润 3.81亿元,同比+296%,环比+135%;扣非归母净利润 3.80亿元,同比+306%,环比+129%,业绩超预期。 储能产品量利齐升:公司 Q3储能系统出货量约 1GWh,环增 54%大幅提升,来自于募投部分产线投产,产能大幅释放。单价 1.7元/wh,环比+7%;成本端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回落,单位成本 1.1元/wh,环比-1%,因此 Q3毛利率 35.6%,同比+5.44pcts,环比+5.4pcts。 Q3单位盈利环比继续提升:加回股权激励费用后,Q3单 wh 净利 4.1毛,环比提升 1.1毛/wh,环增 37%。公司 22Q3单 Wh 净利继续环比提升主要由于上调产品售价、材料成本回落、人民币汇率贬值。公司三重受益于欧洲户储高景气度、电池环节成本改善、人民币汇兑收益。 持续强化研发,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公司 22Q3研发投入为 1.08亿元,同比增加 182%,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6.33%,同比增加 0.05pct。在产品开发方面,公司开展了功率型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大容量长寿命铝壳储能电池、磷酸铁锰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项目的研发工作。 海外市场取得突破,并拓展国内工商业、微网市场:公司在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中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公司海外市场扩展持续进行,荷比卢地区和欧洲东部客户进展明确,美日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内在工商业储能、微电网储能等市场实现商用,集装箱储能系统及 MWh 级电池系统实现持续规模发货。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当前欧洲地缘政治处于静观其变的状态,户储景气度仍然向上。户储 2023年需求的前置指标,最主要的仍然是俄乌冲突与欧洲经济影响下的欧洲户储需求。当冲突加剧/电价上涨等催化出现时,板块整体仍有向上的机会。欧洲能源危机以及电价高涨推动户用储能订单激增,电池成本有望持续改善,长期产能扩张加速,上调公司 22-24年净利润预测(+29%/+31%/+33%)至 10.50/21.97/32.0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58/28/19x,公司受益于海外家用储能高景气度,扩产提供增长动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储能市场竞争加剧;国际贸易风险。
海力风电 机械行业 2022-10-21 110.18 122.34 229.22% 114.00 3.47%
114.00 3.47%
详细
海力风电以海风桩基和塔筒为核心业务,深度受益于海风行业发展。海力风电成立于2009 年,主要产品为风电塔筒、桩基及导管架等,尤以海上风电设备零部件为主,目前公司已覆盖10MW 以上大功率等级产品。公司在海上风电领域深耕多年,其产品质量与稳定性已经得到了中国交建、龙源电力、中国海装等多家客户认可。受益于海上风电“抢装潮”,公司2021 年实现营收54.58 亿元,同比增长38.93%,归母净利润11.13 亿元,同比增长80.80%。2022 年上半年, 受海风平价后建设进度阶段性放缓叠加疫情的影响,公司业绩承压,但未来随着海风行业重回高速发展轨道,公司业绩有望恢复增长。 预计海风新增装机量2022-2025 年CAGR 为58.74%,带动海风塔筒和桩基行业需求稳步提升。根据我们不完全统计,从21 年9 月至22 年9 月我国海上风电招标量超15GW,其中广东、山东、浙江、江苏四省进度较快。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近70GW,其中22/23 年分别达5/12GW,国家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目标+沿海省份“十四五”装机目标+部分省份海风项目补贴+近一年招标量可观等因素将保证新增装机规模稳健增长。 海风塔筒和桩基在海上风电项目投资成本中占比约16%,海风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塔筒和桩基市场规模同步增长。从量来看,根据我们测算2025 年海风塔筒和桩基的市场规模分别为105 亿元和372 亿元,总规模较2020 年增长6-7 倍;从利来看,钢板成本在塔筒和桩基的原材料成本中占比超70%,目前钢价步入下行通道中,钢价的下跌能够有效改善相关公司的盈利能力。 产能布局与码头资源占据优势,同时完善产业链布局增强竞争力。(1)2021 年公司桩基和海风塔筒销售金额市占率分别为10.29%和15.98%,处于市场领先地位。(2)沿海产能和码头是稀缺资源,我们预计2023 年底公司产能规模将达到近100 万吨,产能布局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沿海地区,并拥有多个码头资源,以上优势有望推动公司未来市占率持续提升。(3)公司正在与中天科技合作打造一艘海洋施工船,以增强自身竞争力;收购海恒如东切入新能源开发领域,2022 年上半年已实现投资收益约7500 万元,能够为公司提供更高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稳定的新盈利点。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2-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3/10.65/14.99 亿元,对应EPS2.04/4.90/6.90 元,当前股价对应22-24 年PE 分别为51/21/15 倍。在海风装机需求稳健增长的背景下,公司的产能规模、产能布局、码头资源优势将保障公司桩基和海风塔筒市占率稳步提升;此外,公司积极布局海洋工程与新能源开发,能够带来业绩增量。综合考虑给予公司2023 年合理估值(PE)25 倍,对应目标价122.49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装机不及预期;产能不足风险;钢价波动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2-10-13 434.00 -- -- 442.34 1.92%
490.56 13.03%
详细
事件:2022 年10 月10 日,公司发布2022 年Q1-Q3 业绩预告。2022 年Q1- Q3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65~180 亿元,同比+112.87%~+132.22%。其中Q3 实现归母净利润88~98 亿元,同比+169.33%~+199.94%,环比+31.84% ~+46.82%。 Q3 利润进一步改善,原材料价格下降叠加顺价落地。我们预计盈利改善一部分来自于动力电池与储能顺价的进一步落地:(1)Q2 开始原材料价格开始下滑,Q3 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下降,同时公司向上游议价加工费,整体成本下降明显。(2)动力电池售价端公司一季度和客户谈判落地,二季度大部分顺价完成,剩余部分客户涨价将在Q3 执行,带动Q3 毛利率进一步回升。储能售价端部分涨价Q3 落地执行,带来储能业务利润的上升。 Q3 出货量持续上升,储能顺价落地。22Q3 我们预测公司动力与储能出货量72GWh。考虑到疫情影响4 月销量,保守计算全年有望达到动力220GWh,储能50GWh。Q3 公司储能业务顺价逐渐落地,为公司带来利润增幅。截至22Q2 公司存货755.05 亿,相比22Q1 公司存货615.78 亿增长139.27 亿,主要由于客户发货和确认的时间差。随着疫情扰动逐步缓解,新能源车销量步入旺季,公司后续销量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公司市占率不断提升,Q3 利润率持续好转。据动力电池创新联盟数据和SNE 数据,2022 年1-8 月宁德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76.90GWh,国内市占率47.45%,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102.2GWh,全球市占率35.5%。Q3 原材料价格相比Q2 处于下行区间,带动电池厂成本端压力有所缓解,同时公司Q3 顺价进一步落地,促使利润率好转。目前整车厂也面临着盈利承压,电池行业长期来讲是技术驱动降本的行业,后续钠离子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等新技术带来成本的降低势在必行。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新能源车及储能等领域锂电需求旺盛,宁德产能规划积极,电动汽车+储能+其他市场电池渗透空间大,公司优秀的供应链管控能力将保持成本优势,公司Q3 顺价进一步落地,公司产业链议价权较强,叠加新技术应用,后续盈利有望继续好转,我们维持预测公司2022-24 年净利润280/447/570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34/21/17X。公司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储能业务放量可期,未来增长确定性高,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碳酸锂涨价超预期;装机量不及预期;竞争加剧;技术路线变更风险。
帝尔激光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9-30 183.99 -- -- 189.80 3.16%
189.80 3.16%
详细
光伏激光设备龙头:帝尔激光成立于 2008年,提供高效太阳能电池激光加工综合解决方案,凭借领先的原创性技术优势,公司已占领全球 PERC 高效太阳能激光设备 80%以上的市场份额,客户包括隆基、阿特斯、通威、天合、晶科、爱旭、晶澳等国内外知名光伏企业。2016~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由 0.77亿元增长至 12.57亿元,5年 CAGR 高达 74.82%,归母净利润由 0.30亿元增长至 3.81亿元,5年 CAGR 高达 66.03%。 光伏激光设备覆盖不同技术路线,于不确定中寻求确定:“提效、降本”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核心,规模化与技术进步相互促进,TOPCon、HJT、IBC 电池有望接力 PERC。公司激光设备在不同技术路线均有应用,包括 PERC 激光消融+激光 SE、TOPCon 硼扩+激光 SE、HJT 激光修复、IBC 激光消融等,每一项技术应用均依赖客户高度粘性带来的定制化研发需求,具有较高的技术和资金壁垒、品牌及客户资源壁垒、人才及组织机构壁垒。公司领先的高效光伏电池激光加工综合解决方案能力成为在不同技术路线迭代中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受益于技术更新带来的光伏产能增量需求,公司光伏激光设备应用前景广阔。 超前布局激光转印,技术更迭带来第二增长曲线:随着光伏电池技术的发展,电极银浆用量控制与电极遮光改善成为进一步提质增效的重点。相较于目前主流的丝网印刷技术,激光转印的栅线更细,印刷高度一致性、均匀性优良,因此浆料节省更多,遮光面积减小,PERC 技术路线验证能够降低 30%以上的银浆耗量。 与此同时,未来光伏电池薄片化,激光转印为非接触式加工,可以避免挤压式印刷存在的隐裂、破片、污染、划伤等问题,提高产品良率。帝尔激光以色列子公司具备丰富的激光转印研发与应用实践经验,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加大激光印刷技术研发,有望在未来光伏电池生产中替代丝网印刷。通过前期丰富的激光技术研发与应用经验积累,公司正在开展新型显示行业激光技术及设备应用研发,将向消费电子领域横向拓展,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一家拥有不同电池技术对应激光设备研发及应用能力的“隐形冠军”企业,我们预计公司 2022-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39/24.17/35.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31/7.19/10.65亿元,EPS 分别为 3.12/4.23/6.27元。当前股价对应 22-24年 PE 分别为 61/45/30倍。参考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结果,考虑到公司正在进行产品升级,激光转印、显示面板等产品进展顺利,未来增长动力强。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市场需求变化风险、原材料供应不足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孚能科技 2022-09-14 33.05 -- -- 34.11 3.21%
34.11 3.21%
详细
拐点已现,2022 年盈利有望转正:公司连续数年来营收翻倍增长,2021 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前期低价拿项目销售策略导致产品单价下降,利润较低。2022 年Q1 开始顺价,建立良好联动机制,盈利改善明显,Q2 开始规模效应开始显现,产能得以释放,收入规模大幅增长,将显著改善公司毛利率水平。 软包电池优势明显,布局未来前沿技术:公司主要方向软包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能的重要优势,符合动力电池的技术发展方向,同时质量较轻,外形设计更加灵活。由于前期韩国电池企业软包路线的铺垫,海外传统龙头车企对软包电池认可度较高,同时随着电池材料体系的不断升级,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有望加速产业应用,软包形态是业内公认适配形态。公司已有330Wh/kg 半固态电池中试样品,并且持续布局400Wh/kg 产品,后续现有产线可通过简单改造来适配未来新技术发展路线。 上游战略协议保供,下游价格联动保利:不同于其他头部电池企业上下游投资入股一体化战略,孚能科技专注于电池环节研发投入与壁垒构建,由于2021 年下游增速较快,整个产业链原材料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孚能科技通过与上游签订长协订单,保证供应。同时公司与下游客户签署金属价格联动协议,将原材料涨价的压力顺利转嫁给下游,也正是因为客户定位中高端,较为优质,价格传递也较为顺畅。 产能释放研发创新并行,占据软包市场主体地位:孚能科技现有赣州和镇江两大基地,多期工程正在不断推进,产能逐年翻倍,在手订单远大于实际产能,毛利率有望提升。同时其作为中国第一批量产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企业,具有技术路线优势;产品性能突出,国内市占率目前处于第一;与海外车企深度合作,大额订单持续稳定。在研发创新领域,其承担十余项重要科技项目,拥有众多专利权, 同时近年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有望巩固其领先地位。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大客户戴姆勒、广汽持续放量,吉利23 年开始放量, 公司规模效应持续体现,生产成本持续下降,预测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0.62/13.88/26.18 亿元,EPS0.06/1.3/2.45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549/25/13x。参考可比公司PE 值,综合海内外新能源车市场高景气度,公司在未来半固态电池的先进布局,看好公司未来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大客户订单不及预期,后续软包电池方案被颠覆,磷酸铁锂向上抢占三元市场,公司资金不足融资不畅。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9-08 506.00 -- -- 544.00 7.51%
544.00 7.5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关于签订日常经营重大合同的公告,与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华晟”)签署了多份设备采购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安徽华晟拟向公司采购高效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线 12条,共 7.2GW,其采购总额超过公司 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 50%,未达到 100%。 异质结光伏组件终端出货获得突破,行业步入新阶段。2022年 9月 3日,华晟新能源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内容,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建华东院”)正式签署光伏组件采购合作框架协议。2022年至2025年,电建华东院将从华晟新能源采购 10GW 异质结光伏组件用于公司承建的光伏电站 EPC 项目。安徽华晟引入迈为单面微晶工艺,已建成 2.7GW 异质结组件产能,加上在建的预计明年投产的项目,合计产能约 10GW。异质结组件在国内的大规模出货,具有标志性意义,代表着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公司降银耗、低铟等降本工艺稳步推进,微晶技术推动效率提升。目前异质结设备的国产替代进程正加速推进,迈为股份作为异质结生产设备龙头企业在降本和提效端均加快推进脚步。公司预计,2022年异质结行业扩产规模在 20-30GW,2023年在 50-60GW。 (1)降本端,低铟无银技术获得突破,2022年 8月 26日,公司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内容,采用特殊的低铟 TCO 技术与铜电镀结合,使铟的用量降低到常规水平的 30%,同时省去了昂贵的银浆成本。 (2)提效端,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正逐步提升,3月 25日迈为利用其最新的双面微晶设备,联合澳大利亚公司 SunDrive 利用可量产工艺在全尺寸(M6)单晶异质结电池上转换效率突破 26%达到 26.07%;而低铟无银工艺异质结电池效率也达到了 25.94%。 维持“买入”评级:安徽华晟与迈为股份深度绑定,此次设备采购符合预期。后续金刚玻璃、华润舟山一期等项目招标仍值得期待。安徽华晟异质结组件在国内的大规模出货,进度超出我们预期,后续有望形成示范效应,从而带动异质结电池扩产节奏加快。公司订单及业绩有望加速释放,我们上调 22-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0.0%/2.5%/14.3%至 9.06/13.45/21.43亿元,对应 EPS5.24/7.77/12.39元,当前股价对应 22-24年 PE 为 86/58/36倍。公司凭借在电池片制造环节的丝网印刷整套设备龙头地位,积极布局培育 HJT 技术生态并实现突破,未来将持续受益于新一轮电池片产能革新,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和业绩的持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行业景气度下降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HJT 高效电池设备的技术路线存在不确定性。
金开新能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09-07 7.56 -- -- 7.97 5.42%
7.97 5.4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半年度报告,2022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43 亿元, 同比增长75.81%;实现归母净利润3.72 亿元,同比增长55.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63 亿元,同比增长64.57% 点评: 装机规模提升,核准规模大幅增加。2022 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32.6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 核准装机:截至2022 年6 月底,公司所属新能源场站核准装机5236 兆瓦,同比增加79%,其中光伏电站核准装机3948MW,风电场核准装机1288MW。2022H1 公司新增核准装机461MW。其中光伏电站新增核准装机646 兆瓦,风电场核准装机减少185 兆瓦。 并网装机:截至2022 年6 月底,公司所属新能源场站并网装机3459 兆瓦,同比增加41%,其中光伏电站并网装机2361MW,风电场并网装机1098MW。2022H1 公司新增并网装机337MW。其中光伏电站新增并网装机87 兆瓦,风电场新增并网装机250 兆瓦。 2022 年上半年,公司在新增核准装机方面侧重光伏项目,在新增并网方面侧重风电项目,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上半年组件价格维持高位,而风机降价速度超预期,因此新建风电项目收益率普遍高于光伏项目。在此背景下,公司加大风电装机,同时储备光伏项目,以待组件降价后进行并网。 非公开发行获核准,项目收购进展顺利。公司将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额由不超过39.9 亿元调整至不超过32.6 亿元,并于2022 年8 月获得证监会核准批复,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收购5 个项目(470MW 光伏)。2022 年5 月,公司完成现金收购菏泽智晶90%股权(50MW 风电)。截至2022 年6 月底,公司核准未装机项目超过1777 兆瓦。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非公开发行获核准,后续将通过并购和自建持续扩大资产规模,我们维持公司22-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7.39/12.72/19.14 亿元, 对应22-24 年EPS 为0.48/0.83/1.25 元,当前股价对应22 年PE 为15 倍,鉴于保持扩张力度,在手储备项目丰富,未来增长确定性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支持政策退坡;税收优惠政策变化;上网电价及补贴变动风险等。
良信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9-05 13.50 -- -- 14.35 6.30%
15.10 11.8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8.82 亿元,同比增长5.95%; 实现归母净利润2.15 亿元,同比增长5.51%,略低于我们预期,主要由于上海疫情影响。2022 年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0 亿元,同比增长2.12%, 实现归母净利润1.42 亿元,同比增长2.20%。 专注低压电器高端市场,业绩持续稳健增长。公司长期专注于低压电器高端市场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坚持智能化高端低压电气系统解决方案专家的行业定位。2022 年上半年终端电器业务营收5.80 亿元,同比减少10.78%;配电电器业务实现收入10.77 亿元,同比增长26.84%;控制电器业务实现收入1.49 亿元,同比减少9.30%;智能电工业务实现收入0.71 亿元,同比减少34.47%。毛利率方面,两大主要业务板块终端电器和配电电器毛利率分别下降2.07pct 和5.90pct 至38.47%和32.03%。主要系受地产调控影响,个别下游需求放缓。2022 年二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4608 万元,较2022 年一季度末减少363 万元。存货5.93 亿元,较2022 年一季度末减少757 万元。 加快下游动能转换,新能源方向占比有望提升。公司生产的低压电器产品作为用电负载的前端设备,广泛应用于信息通信、智能楼宇、新能源、电力、数据中心、石化、冶金、铁路、轨交、汽车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据公司公告披露,2021 年公司产品下游中,地产、新能源、信息通信、工业建筑、商业建筑等行业占比约40%、15%、10%、9%、8%,增速约15%、40%、-10%、120%、110%。随着动能切换不断推进,新能源方向的营收占比有望不断提升。 海盐基地持续投入,非公开发行股票成功进行。公司从2018 年起持续投建海盐基地,加强上游注塑、焊接等工艺管控,有望提升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同时提升公司成本费用管控能力。截至2022 年上半年,海盐一期部分零部件已批量生产,二期计划2022 年底竣工验收。2022 年8 月12 日,公司发布《2021 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通过向14 家机构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15.02 亿元,其中1.33 亿元拟投向智能型低压电器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即海盐基地),后续有望降低公司财务成本,加快生产基地建设。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国内低压电器行业高端市场的领先企业之一,鉴于受地产调控影响,部分下游需求放缓,我们下调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13%/17%/27%至5.43/7.02/8.39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2 年PE 为28 倍。公司市场地位稳固,下游动能切换,有望取得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三峡能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9-05 6.07 -- -- 6.20 2.14%
6.20 2.14%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2 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1.29 亿元,同比增长45.3%;实现归母净利润50.37 亿元,同比增长36.6%;每股收益为0.18 元。 点评: Q2 单季度各财务数据环比、同比继续改善:公司Q2 单季度实现营收63.41 亿, 同比增长40%(调整后),环比增长10%;净利润31.55 亿,同比增长36%(调整后),环比增长23%;扣非归母净利润27.23 亿,同比增长51%(调整后), 环比增长20%。 分发电类型看,风电、光伏上网电价趋势出现分化:2022 年上半年风电实现营收79.34 亿,同比增长49.76%;上网电量168.1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39%, 对应上网电价0.472 元/千瓦时,同比增长2%。新能源补贴退坡背景下,公司资源优势明显,快速布局海上风电(2022 年上半年公司海上风电完成发电量55.88 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198.03%)拉动公司风电平均上网电价。同期光伏实现营收31.79 亿,同比增长28.15%,上网电量66.6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94%,对应上网电价0.477 元/千瓦时,同比下降12.2%。 继续加码新能源业务,装机容量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22 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装机容量210 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510 万千瓦。分拆来看,其中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1,507 万千瓦,占全国风力发电行业市场份额的 4.40%,同比提升 1.18 个pct,其中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 458 万千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 17.16%,同比提升 3.80 个pct;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972 万千瓦, 占全国太阳能发电行业市场份额的 2.89%,同比提升 0.34 个pct。同时公司上半年新增获取核准/备案项目容量 730 万千瓦,在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合计1,527 万千瓦。公司装机量不断突破,为公司发展带来长期动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公司新能源装机提速,我们上调2022/2023/2024 年净利润预测(上调幅度分别为2%/5%/6%),预计公司2022E-2024E 净利润为87.6/110.9/133.6 亿元,对应PE 为20/16/13 倍。公司是三峡集团旗下新能源运营平台,海上风电引领者,受益于“碳中和”背景下绿电需求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风电行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公司盈利能力、海上风电降本进度不及预期。
晶盛机电 机械行业 2022-08-30 75.00 -- -- 84.10 12.13%
84.10 12.1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半年度报告,2022H1 实现营收43.7 亿元,同比增长91%;归母净利润12.1 亿元(接近业绩预告上限),同比增长101%。其中2022Q2 实现营收24.2 亿元,同比增长76%;归母净利润7.6 亿元,同比增长140%。 点评: 22H1 业绩高速增长,在手订单充裕。2022H1,公司围绕“先进材料,先进装备”的双引擎可持续发展战略,紧抓光伏行业发展机遇,强化光伏装备市场竞争优势;快速推进石英坩埚、金刚线等辅材耗材的市场布局;积极推进蓝宝石产能扩充。实现营收43.7 亿元,同比+91%;毛利率40%,同比+3.46pct。截至2022 年6 月30 日,公司未完成设备合同总计230.40 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22 亿元。 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建立长效激励机制。8 月27 日,公司发布《2022 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参与对象为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管理人员,初始设立时持有人总人数不超过241 人。拟筹集资金总额上限为5001 万元,持股规模不超过175 万股。本持股计划购买公司回购股份的价格为28.54 元/股,购买价格约为公司回购股份均价57.07 元/股的50%。 宽禁带半导体领域再次突破,成功研发出8 英寸N 型SiC 晶体。2022 年8 月12 日,公司首颗8 英寸N 型SiC 晶体成功出炉,晶坯厚度25mm,直径214mm, 成功解决了8 英寸SiC 晶体生长过程中温场不均、晶体开裂、气相原料分布等难点问题,同时还破解了SiC 器件成本中衬底占比过高的难题,为大尺寸SiC 衬底广泛应用打下基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益于光伏行业的快速增长以及公司SiC 领域的突破, 我们上调公司22-24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2-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7.32/ 36.48/45.20 亿元(上调10%/上调8%/上调8%),对应PE37/28/22X。公司光伏硅片设备龙头地位稳固,半导体设备和碳化硅有望放量,多业务造就第二成长曲线,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助力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需求不及预期、订单履行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8-29 122.00 -- -- 137.30 12.54%
144.00 18.0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半年度报告,2022H1 实现营业收入122.8 亿元,同比+49.6%,实现归母净利润9 亿元,同比+1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 亿元, 同比+10.5%。 光伏逆变器销量维持高增,盈利能力拐点已现。2022H1 公司实现光伏逆变器出货约31GW(国内12GW/海外19GW);其中户用逆变器实现出货30.5 万台; 出货高增带动公司光伏逆变器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21%至59.3 亿元。但是受制于原材料成本上升(主要是IGBT 紧缺)、运费上涨、Q2 海外出货确认受到疫情因素的影响,光伏逆变器毛利率同比下降5.64 个pct 至32.51%。展望2022 年下半年,随着运费的下行、原材料涨价的向下传导、海外出货量占比的提升、户用占比的提升,整个逆变器业务毛利率将会持续修复。 储能增长亮眼,“第二成长曲线”将带动公司营收大幅增长。2022 年H1 公司储能系统全球发货量达2GWh。在大型储能方面,2022 年推出业界首款“三电融合”的全系列液冷储能解决方案 PowerTitan、PowerStack,已批量应用。在户用储能方面,上半年出货1.5 万台。在盈利能力方面,随着原材料涨价的逐步向下传导,今年下半年整个储能业务的毛利率也将会有所修复。作为储能行业龙头,随着全球范围内电站储能、户用储能的大幅增长,公司将充分受益。 销售费用率大幅提升,助力渠道和储能业务高速发展:2022H1,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1%/2.45%/-1.16%/5.89%,同比+2.83/-0.41/-2.11/ -0.29pct。销售费用率大幅上涨,主要由于(1)随着储能业务的快速增长,售后维修费用和质保金增加;(2)增加了海外一线销售人员的投入力量。财务费用率大幅下降,主要系美元升值带来的汇兑收益。 维持“买入”评级:随着公司储能业务的加速发展,我们维持公司2022 年盈利预测,上调2023/2024 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2-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74/50.26/67.64 亿元( 维持/ 上调25%/ 上调37%) , 对应EPS 为1.93/3.38/4.55 元,当前股价对应22-24 年PE 为68/39/29 倍。公司海外逆变器销量仍将维持高速增长态势,叠加储能业务带来的成长空间,我们仍看好公司长远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IGBT、电芯等原材料缺货致成本上升或订单交付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导致盈利下降的风险。
派能科技 2022-08-29 442.17 -- -- 503.50 13.87%
503.50 13.8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8.54 亿元,同比增长171.94%; 归母净利润2.64 亿元,同比增长70%;扣非净利润2.65 亿元,同比增长79%。 22Q2 业绩加速增长,盈利能力超预期。公司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40 亿元, 同比增长145.28%,环比增长27.76%;扣非后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1.66 亿元,同比增长82.99%,环比增长67.68%;盈利能力方面,公司二季度销售毛利率30.19%,环比+2.69pct。 户储需求高景气度,单位盈利能力超预期:2022 年上半年,公司产品销售量为 1,209.08MWh,同比增加 145.45%。我们预计Q2 出货量650MWh,海外户储订单需求旺盛,公司Q2 收入10.4 亿元,价格预计为1.6 元/Wh,环比Q1 提升10%;加回减值及股权激励费用后净利润2.0 亿元,据此估算Q2 单位净利0.3 元/Wh。 电池材料成本环节,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欧洲能源危机以及电价高涨推动户用储能高景气度,公司向下游涨价进展顺利,有效传导上半年部分原材料涨价压力,展望下半年上游电池材料成本有望下降,公司单Wh 净利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自主品牌占比不断提升,对公司利润率也将有积极作用。 持续强化研发,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2,965.00 万元,同比增加132.40%,占2022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99%。2022 年上半年, 在产品开发方面,公司开展了功率型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大容量长寿命铝壳储能电池、磷酸铁锰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项目的研发工作。 海外市场取得突破,并拓展国内工商业、微网市场:公司在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中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公司海外市场扩展持续进行,荷比卢地区和欧洲东部客户进展明确,美日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内在工商业储能、微电网储能等市场实现商用,集装箱储能系统及MWh 级电池系统实现持续规模发货。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22 年欧洲能源危机以及电价高涨推动户用储能订单激增,电池成本有望持续改善,长期产能扩张加速,上调22-24 年净利润预测(+35%/+51%/+43%)至8.13/16.83/24.17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86/41/29x,公司受益于海外家用储能高景气度,扩产提供增长动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海运成本上涨;储能市场竞争加剧;国际贸易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