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盛丽华

华福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210523020001。曾就职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9.09%
(--)
60日
中线
9.09%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2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万孚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4-29 78.10 97.18 248.44% 79.55 1.86%
79.55 1.86%
详细
事件:4月26日晚,公司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6.97亿元,同比增长26.27%;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58.84%;扣非净利润1.41亿万元,同比增长48.61%。 新品推广提高毛利率,净利率同比提升4.25pct至21.88% 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3.11pct至70.50%,我们预计主要是因为美国毒检新品毛发检测等产品的毛利率较高;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59pct至24.95%,主要是因为海外差旅减少;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34pct至9.03%,基本保持持平;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1.18pct至11.86%,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1.39pct至0.60%;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4.25pct至21.88%。 新冠检测步入常态化检测阶段,抗原自测成为21Q2亮点 后疫情时代,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仍有反复,新冠检测已逐步进入常规检测阶段。公司适时提出“常规业务、新冠业务两手抓”、“国内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策略,立足国内,征战全球,推动公司常规业务和新冠业务的快速发展。 公司研发及生产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已于2020年下半年分别获得欧盟CE认证和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通过,并于2021年4月初获得德国联邦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局(BfArM)批准,进入自测清单。当前,德国居民家庭自测的市场空间广阔,预计公司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将拥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作为国内唯一拥有新冠病毒检测“抗原+抗体”注册证的企业,公司全力支持全球抗疫,多款新冠病毒检测产品先后获得欧盟CE认证以及相关进口方当地资质。公司提供“核酸+抗原+抗体”三位一体的新冠病毒检测全场景产品与解决方案,满足新冠病毒现场快速检测的不同应用场景的检测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1-2023营业收入分别为41.71亿/48.95亿/58.36亿,同比增速分别为48%/17%/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2亿/11.14亿/13.54亿,分别增长52%/16%/22%;EPS分别为2.81/3.25/3.95,按照2021年4月26日收盘价101.39元对应2021年30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的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风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政策变化风险;分销商管理风险;汇率变动风险。
一心堂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1-04-29 42.02 48.53 133.88% 43.20 2.81%
43.20 2.81%
详细
事件:4月 28日晚,公司发布 2021年 1季报:1季度营业收入 3.4亿元(+11.07%);归母净利润 2.6亿元(+27.28%);扣非净利润 2.52亿元(+26.63%),经营活动现金 2.56亿元(-14.95%)。 具体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与2020年 1季度基数有关(2020年 Q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9.3%/16.5%,利润增速不及收入增速)。毛利率 37.0%,同比增加 0.8pp,毛利率同比上升,与 2020年 1季度受疫情影响,产品销售结构有所不一样,毛利率偏低有关;销售费用率 24.6%(同比-0.4pp),预计与会计处理调整有关,管理费用率 3.1%(同比-0.1pp)。 加大门店拓展,持续推进市县乡一体化店群。 截止 2021年 1季度末,公司总门店数 7537家,2021年 1季度新开业门店数 372家,关闭 5家,搬迁店 35家,净增加门店 332家。新建门店集中在云南市场,云南省外区域主要在川渝市场、广西、贵州继续夯实区域优势。公司坚持少区域高密度网店布局策略,在省会级、地市级、县市级、乡立体纵深布局,背后的逻辑是,店群效应能增加门店之间的协同能力,也能形成区域的品牌竞争力,少区域高密度布局从品牌效益、物流配送、用药习惯、人才储备等多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加快布局现有门店网点 O2O 业务,电商业务快速增长。 公司 2021年 1季度电商业务销售同比增长 113.6%,主要贡献来源于O2O 业务的销售增长。O2O 业务销售额同比上年同期增长 234.9%,O2O 业务交易次数同比上年同期增长 338.74%。公司抓住 O2O 销售机会,加快布局现有门店网点 O2O 业务就近配送模式,着重推动一心到家 O2O 自营业务的销售规模。截止 2021年 1季度末, O2O 业务门店数达到 6274家,覆盖率达到门店总数的 83.2%,持续推进互联网业务发展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 10.11亿、12.56亿、15.4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8.04%、24.16%、23.22%, EPS分别为 1.70元、2.11元、2.60元,对应当前股价分别为 24倍、20倍和 16倍 PE。公司经营效率提升,区域优势不断夯实,业绩增长提速, 估值处于历史中枢位置。继续给予“推荐”评级。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1-04-29 448.72 589.13 103.05% 493.97 10.08%
502.00 11.87%
详细
事件:4月 28日晚,公司发布 2020年年度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210.26亿元,同比增长 27.00%;归母净利润 66.58亿元,同比增长 42.24%;扣非净利润 65.40亿元,同比增长 41.70%。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88.70亿元,同比增长 87.85%。 其中,公司 2020年 10-12月实现营业收入 49.62亿元,同比增长18.81%;归母净利润 12.95亿元,同比增长 28.24%;扣非净利润 12.75亿元,同比增长 28.55%。 同日,公司发布 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7.81亿元,同比增长 21.93%;归母净利润 17.15亿元,同比增长30.59%;扣非净利润 16.96亿元,同比增长 35.35%。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11.11亿元,同比下滑 21.79%。合同负债 32.47亿元,与 2020年末基本持平,相较 2020年第三季度末增加 9.94亿元。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引领增长,抗疫需求推动国际业务快速发展分产品来看: (1)生命信息与支持: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100.06亿元,同比增长 54.18%;毛利率同比提升 2.37pct 至 67.98%,主要是因为产品优势促进价格提升。作为疫情期间需求量最大的业务领域,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以及瑞智联 IT 解决方案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全球范围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当前国际疫情持续反复,2021年第一季度疫情相关产品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注泵等需求依然旺盛。 (2)体外诊断: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6.46亿元,同比增长 14.31%;毛利率同比下降 2.80pct 至 59.73%,主要是因为毛利率较高的检测试剂的收入占比下降。虽然常规试剂消耗在疫情期间有所放缓,但是公司的新冠 IgG/IgM 抗体检测试剂弥补了部分损失,并且得益于国内常规试剂消耗显著恢复,体外诊断业务在实现了加速恢复。2021年第一季度国内疫情控制良好,常规诊疗活动、体检、择期手术量显著恢复,国内体外诊断业务中的常规试剂需求明显复苏,体外诊断业务实现强劲增长。 (3)医学影像: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41.96亿元,同比增长 3.88%;毛利率同比下降 2.24pct至 66.18%,主要是因为毛利率较高的超声的收入占比下降。由于受到医院在疫情期间的诊疗量下降的影响,医学影像业务中占比较高的台式超声的增长有所放缓。国内市场自 3月份以来已经逐渐开始恢复对台式超声的正常采购,其中二、三级医院的恢复进度较快,并且随着超声产品向临床科室的不断渗透,公司将在国内超声市场迎来更多的楷体 发展机遇。 分地区来看: (1)国际业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99.16亿元,同比增长 41.21%。新冠疫情带来国内和国际市场对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新冠抗体检测试剂、便携彩超、移动 DR 的需求量大幅增长,公司累计向全球供应超过 50万台抗疫设备,新突破 700余家高端空白医院(其中在欧洲突破了 100多家高端客户);公司的品牌推广因此提前了至少五年时间,未来有望协同带动三大业务领域中的其他产品全面入院。 (2)国内业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111.10亿元,同比增长 16.53%。在抗疫关键时期,公司向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交付关键医疗设备超 3,000台,全力支持抗疫前线。经此一役,顶级医院对公司的产品有了更深的认知,提升了品牌认可度,缩短了市场推广周期。疫情之后,国产品牌在拥有核心技术、与进口设备质量一致的情况下,将拥有更多同台竞争的机会,让高品质、高性能的国产设备真正进入各大医院,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全年销售费用率下降 4.60pct,净利率提升 3.37pct 至 31.67%2020年,公司的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 0.27pct 至 64.97%,主要因为部分运费由此前“销售费用”科目转至“营业成本”科目;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 4.60pct 至 17.18%,主要是因为疫情期间招聘延迟、薪酬同比减少,采用线上推广等方式进行营销推广、差旅费等经营费用得以有效控制,以及运费归类科目的变化;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35pct 至 4.27%,主要是因为公司加强内部经营效率的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 0.04pct 至 8.89%,主要系持续注重研发投入所致;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 2.17pct 至-0.29%,由主要系汇兑损益变化所致; 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提升 3.37pct 至 31.67%。 2021年第一季度的费用变化与 2020年趋同:整体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65.02%、16.46%、5.62%、10.17%、0.55%、29.68%,分别变动+0.50pct、-3.57pct、-0.12pct、+0.01pct、+1.55pct、+ 1.9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降幅较大主要是因为海外差旅活动减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短期受到疫情正面影响,中长期高端监护、生化和化学发光、高端影像等产品均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我们预计 2021-2023营业收入分别为 253.65亿/ 308.24亿/ 370.5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1%/22%/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1.57亿/98.86亿/118.89亿元,分别增长 23%/21%/20%;EPS 分别为 6.71/8.13/9.78,按照 2021年 4月 28日收盘价对应 2021年 68倍 PE。维持“买入”评级。
正海生物 机械行业 2021-04-29 49.37 41.86 78.43% 75.53 52.99%
81.11 64.29%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 2021年 1季度,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02亿元(+127.7%),实现归母净利润 0.44亿元(+126.56%),扣非归母净利润 0.43亿元(+147.2%)。经营活动净额 0.37亿元(+190.1%)。 业绩处于之前预告的中位。 需求恢复叠加推广活动加强,业绩实现高速增长。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02亿元(+127.7%),实现归母净利润 0.44亿元(+126.56%),较之 2019年,收入同比增长 6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 63%。主要是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口腔、神经外科等科室在 2020年积压的手术需求得以释放,手术量得到进一步恢复;以及公司通过不断提升营销管理水平、持续推动市场开拓和学术建设活动,从销售量来看,2021年 1季度同比增长 302%。 核心品种口腔修复膜受益于口腔种植高景气度将保持快速增长。 国内种植牙渗透率低,市场空间大,预计中国种植牙市场 2017-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20%,公司现有竞争对手为盖氏产品,其占据国内 70%市场份额,公司产品性能不低于盖氏,价格仅有盖氏 50%-80%,公司产品凭借极高性价比将加速进口替代。生物膜有望在集采行业整合背景下,占据先发优势,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公司新厂区搬迁产能扩大。老产能比较饱和,新厂区口腔膜、脑膜产能扩大,保障供给,同时产能扩大有利于成本进一步降低。 在研管线丰富,活性生物骨及子宫内膜的应用前景广阔。活性生物骨、子宫内膜均为独家产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引导组织再生膜、生物硬脑(脊)膜补片是公司对现有产品的升级创新,将有效提高公司在种植领域和神经外科领域的竞争力;除此之外,高膨可降解止血材料、乳房补片等其他产品也均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公司活性生物骨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在 BMP-2的氨基端或羧基端融合胶原结合区CBD,大幅加强修复因子与载体的结合力。在修复因子与胶原蛋白之间建立一种较强的物理化学力,即可将 BMP-2等修复因子固定在胶原蛋白支架上,从而显著提高骨损伤的修复能力,同时大大减少 BMP-2等修复因子的用量,降低了使用风险。活性骨产品空间足,竞争格局良好,目前处于补充资料阶段,明年获批上市确定性高,获批后有望进入广阔骨科市场,成为公司新的业绩驱动。 投资建议:国内种植牙渗透率提升空间大,种植牙领域将保持快速增长,公司作为国内口腔耗材领域优质稀缺标的,受益于口腔行业快速发展,以及口腔修复膜进口替代,业绩快速增长。公司活性生物骨获批将开启广阔骨科市场,其他在研品种引导组织再生膜、新一代生物膜等为现有品种升级版,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6/1.95/2.46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41/33/26倍,继续给予“推荐”评级。
新产业 医药生物 2021-04-29 71.78 90.35 19.32% 72.05 0.38%
72.05 0.38%
详细
事件:4月 26日晚,公司发布 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 5.32亿元,同比增长 84.37%;归母净利润 1.68亿元,同比增长51.82%;扣除股份支付和汇兑损益影响后,税后经营性利润同比增长125.8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9亿元,同比增长 346.94%。 股份支付和汇兑损益变动影响净利率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 0.53pct 至 70.99%,若考虑运输费用口径变化则提升幅度更大,我们预计主要是因为毛利率较高的检测试剂收入占比提升;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 6.43pct 至 14.70%,主要是因为海外出差活动减少;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 11.52pct 至 16.42%,主要是受到股份支付摊销的影响;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 2.00pct 至 7.56%,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 3.82pct 至-0.36%,主要受汇兑损益变动所致;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下降 6.77pct 至 31.58%。 疫情整体可控,国内外收入均实现了快速增长2021年国内疫情整体可控,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国内业务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加之 2020年新拓展的医疗客户新增试剂需求,国内销售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国内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新增装机约 300台,累计实现装机超 8,400台。随着公司推出大型仪器后中大型终端客户占比提升、高端机型销售模式转为与试剂订货量挂钩、术前八项等检测量大的常规项目菜单补全,我们认为公司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的年均单产有望快速提升。 随着海外疫情有所缓解,公司 2021年第一季度海外业务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海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新增装机约 900台,累计实现装机超 8,800台。公司海外业务的快速增长,不仅受益于新冠检测试剂的销售、进而带动仪器装机以及炎症等其他检测试剂的销售,更多得益于“Snibe”海外品牌知名度的逐年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8.80亿/37.49亿/48.90亿,同比增速分别为 31%/30%/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56亿/16.39亿/21.85亿,分别增长 23%/42%/33%;EPS 分别为 2.80/3.97/5.30,按照 2021年 4月 26日收盘价 126.30元对应 2021年 41倍 PE。维持“买入”评级。
安科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4-29 15.51 -- -- 19.27 24.24%
19.27 24.24%
详细
oracle.sql.CLOB@58248b66
山东药玻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1-04-28 40.99 -- -- 41.24 0.61%
41.24 0.6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2020年全年实现营收34.27亿元(+14.53%),归母净利润5.64亿元(+23.06%),扣非净利润5.53亿元(+22.78%);实现基本EPS为0.95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3.00元(含税)。 公司2021年一季度实现收入9.26亿元(+21.71%),归母净利润1.56亿元(+ 14.90%),扣非净利润1.51亿元(+13.51%)。业绩符合预期。 Q4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各项业务表现平稳。公司四季度实现收入11.15亿元(+33.47%)、归母净利润1.50亿元(+27.70%),增速相较于前几季度以及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提高,预计主要是一致性评价需求逐渐旺盛以及预灌封销售贡献。 全年来看,模制瓶收入13.99亿元(+11.74%),其中模抗瓶销量29.17万吨(+4.35%,下半年逐步恢复),预计一类模制瓶增速相对稳健,展望未来,随着公司2020年突破了一类模抗瓶轻量薄壁技术壁垒,其具备优越的性能以及相对于相同材质管制瓶产品的价格优势,在注射剂一致性评价进程之中有望获取丰厚订单。 棕色瓶收入7.55亿元(+5.73%)、销量21.07万吨(+8.94%),单价基本稳定。预计国外棕色瓶市场保持稳定,国内棕色瓶市场回暖,销售量同比增加14%左右。公司棕色瓶市场基础较好,近年来国际市场增量较快。 丁基胶塞收入2.15亿元(+1.60%)、销量49.04亿支(+19.39%),随着胶塞产能的增加,公司加大了功能性胶塞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但均价下滑较多,预计主要是受地方小企业竞争影响。公司正通过开发卡式瓶用柱塞、铝帽等产品来丰富我们的产品系列及逐步拓展胶塞类制品的应用范围。 管制瓶收入1.75亿元(+17.04%)、销量15.70亿支(+21.66%);安瓿瓶收入0.45亿元(+29.97%)、销量17.18亿支(+39.39%),销量稳步提升体现了公司多年技术经验积累和平台优势。在中性硼硅玻璃管方面公司正在拉管二车间着手研制,后续若良品率达到设计水平形成原材料自产,有望大幅提升管制系列的盈利能力。 铝塑盖塑料瓶收入0.49亿元(+41.14%)、销量7.27亿支(+41.84%),均价保持稳定。其他业务收入7.89亿元(+32.45%),其中预灌封全年销售近2000万支(+159%)。新冠疫苗的开发将使得国内预灌封市场需求实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公司已经与中国生物制药集团、科兴中维、康希诺等企业达成多项疫苗包装的合作,未来有望充分释放预灌封产能。 毛利率受新收入准则影响,净利率保持稳定提升趋势。20 年全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3.56%(-3.35pct),主要是由于执行新收入准则, 与合同履约直接相关的运输费等作为合同履约成本调整到营业成本核算,对应金额为1.32 亿元,若扣除实际毛利率为37.40%(+0.50pct)。 以扣除运输费成本后的拆分来看,20 年各项业务毛利率分别为模制瓶毛利率为47.22%(+0.59pct)、棕色瓶36.97%(+0.21pct)、丁基胶塞32.10%(-8.31%)、管制瓶14.07%(-11.02pct)、安瓿瓶4.16% (-14.07pct)、铝塑盖塑料瓶28.61%(-2.85pct)。原材料方面煤炭由于市场供需平稳,平均价格稳中略降;纯碱受产量增加,市场供给充足影响,平均价格有所下降;石英砂受地方政府矿产资源保护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影响,及公司为提高产品质量加大优质石英砂采购量的影响,平均价格有所上涨;丁基橡胶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平均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 费用端全年销售费用若加回运输费的费用率为6.63% (-1.01pct),主要是收入规模扩大效应以及差旅费有所减少;管理费用率5.38%(-0.57 pct),主要是职工薪酬和差旅费减少;研发费用率3.91%(-0.33pct),研发投入绝对值保持稳健增长;财务费用率0.17%(+0.73pct),主要是受汇兑损失增加影响。全年公司净利率16.47%,同比提升1.14pct。 一季度海运影响下仍实现稳定增长。公司一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增速稳健,根据年报,在考虑到疫情以来海运费暴涨(部分航线的涨价幅度甚至达到之前的5-10 倍之多)对公司一季度产品销售的冲击,如公司模制瓶系列产品在印度占比接近60%,而印度当地企业竞争充分, 价格水平很低,因四季度以来海运费高企导致公司产品出口竞争力大幅度下降;此外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利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季度实际业绩表现较为优异。Q1 净利率达到16.87%,同比有所下滑。 公司为国内药用玻璃龙头企业,利润有望保持快速增长。21 年公司一类模制瓶产能有望进一步扩充,在一致性评价需求旺盛的情况下, 预计销量有望保持稳定提升趋势;预灌封同样有望受益于流感疫苗订单和新冠疫苗需求,公司目前正扩建原有产能,21 年有望实现满产满销,预计于22 年产能扩建完毕也将有较大增量;此外棕色瓶出口稳定增长、丁基胶塞产能扩至60 亿支,公司未来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公司是国内药用玻璃龙头,多年来经营稳定增长,各项业务市场竞争力强劲。预计公司21-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4/9.53/10.97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36/27/23 倍,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订单量不及预期;产能扩建进展不及预期;产品降价压力大于预期。
透景生命 医药生物 2021-04-27 58.70 39.11 194.72% 75.72 28.34%
89.98 53.29%
详细
事件:4月23日晚,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0亿元,同比增长10.90%;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减少23.22%;扣非净利润0.99亿元,同比减少30.5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97亿元,同比减少44.62%。 同日,公司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310.20%;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增长220.62%;扣非净利润0.21亿元,同比增长179.38% 疫情影响逐渐减弱,业务明显恢复并取得较大增长 1)受疫情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增速放缓,但疫情影响已逐渐减弱:①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各级医疗机构就诊和体检人数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对公司体外诊断试剂的销售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试剂收入4.17亿元,同比增长0.42%;营收比重同比下降8.88pct至85.15%。②因新冠耗材及检测相关仪器市场需求较大,公司实现各类仪器收入6,726万元,同比增长294.53%,营收比重同比提升9.88pct至13.74%。 虽然全年收入受到疫情影响,但分季度看,被抑制的检测需求得到补偿性恢复,公司的收入逐季明显恢复:2020年Q1-Q4和2021年Q1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57.16%、-17.23%、31.19%、45.82%、310.20%,归母净利润亦保持同样的趋势。 2)仪器投放节奏未受疫情影响,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净利率下降11pct:①由于毛利较低的仪器及新冠配套耗材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提升,公司总体毛利率同比下降12.18pct至66.39%;②同时公司因装机仪器折旧(2020年完成651台各类仪器的装机(含销售),专用设备账面价值较期初增加1625万元至1.82亿元)及营销人员增长(销售人员同比增加45.74%至188人),销售费用保持增长,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0.14pct至25.37%;③加之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的开发与临床以及原有研发项目推进导致研发投入同比增加18.23%,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78pct至12.56%;④由于银行定期理财产品收益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不再计入财务费用所致,公司财务费用率提升1.24pct至-0.20%;⑤综合影响下,公司总体净利率同比下降10.94pct至24.62%。 国内市场开展营销改革,海外市场实现零的突破 1)开展营销改革,提高国内市场覆盖率:公司开展营销改革,以产品线引领制定销售策略、价格政策,负责大渠道谈判和标杆客户的树立,区域销售负责政策的实施;使营销团队规模和产品结构相匹配,引入更多的销售骨干,快速扩充了销售团队的规模。截止2020年底,公司产品覆盖国内31个省市,终端客户1100余家,其中三级医院占医院客户的73.68%。 公司计划在2021年进一步增加营销人员,组织规模的有效扩张,将为今后的业务增长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逐步开拓海外市场:结合海外疫情的影响,公司2020年度迅速组建了国际贸易部,已与海外经销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公司未来全面拓展海外市场奠定基础。公司的新冠产品在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地都开始产生销售收入,2020年公司实现国外收入84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72%,实现了国外收入零的突破。 公司在2021年将启动发光产品的海外市场布局,特别是公司有i100小精灵发光仪,体积小巧功能强大,尤其适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公司将在2021年完成该款产品出口的准备工作。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1-2023营业收入分别为6.86亿/8.31亿/10.07亿,同比增速分别为40%/21%/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9亿/2.76亿/3.31亿,分别增长90%/20%/20%;EPS分别为2.52/3.03/3.63,按照2021年4月23日收盘价对应2021年23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的风险;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准备时间较长的风险;产品质量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监管政策变动风险。
祥生医疗 2021-04-27 51.56 49.87 74.49% 52.67 0.65%
55.05 6.77%
详细
事件:4月23日晚,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减少9.92%;归母净利润9,964万元,同比减少5.23%;扣非净利润9,088万元,同比减少6.7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245万元,同比增加3.28%。 同日,公司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57万元,同比增加21.65%;归母净利润2,279万元,同比增加31.07%;扣非净利润2,180万元,同比增加34.81%。疫情影响减小,2021年Q1营收同比增速22% (1)分季度来看,2020年Q1-Q4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706万元、6,286万元、8,882万元、1.1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45%、-42.29%、14.88%、-13.69%。其中,Q2海外市场部分国家受疫情影响、需求延缓,因此同比出现了较大的降幅;Q3需求明显回升;Q4为传统销售旺季,而海外疫情影响常规展会的召开。从2021年Q1来看,营业收入实现了同比21.65%的快速增长。 (2)分地区来看,2020年境外收入为2.72亿元,同比下滑7.18%,毛利率同比减少2.57pct至57.36%;境内收入为5,716万元,同比下滑25.62%,毛利率同比增加0.17pct至64.82%。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2.33pct至58.58%,主要是营业成本统计口径变更后计入运输费用的影响。(3)费用率分析,由于线上推广减少宣传费和差旅费,2020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下滑2.10pct至11.53%;管理费用率基本持平为6.04%;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2.63pct至16.70%,主要系充分募集资金、加快研发投入所致;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3.45pct至2.47%,主要系汇率波动所致。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提升1.48pct至29.91%。 探索便携化、专科化,定位差异化竞争通过对公司产品线的梳理,我认为其产品发展路径有三大方向: (1)便携小型化:公司推出的新兴机型掌上超声SonoEye系列在2020年4月获得欧盟CE认证,2020年8月获得国内注册证,并于2021年2月取得FDA市场准入许可,标志着该系列产品获得了进入包括全球最大POC市场(美国)在内的国内外主要市场的销售资质。 (2)专科专用化:推出了PICC平板彩超并与BD强强联合、互补合作,结合临床实际需求后增加了ECG模块实时监测系统,升级后的PICC置管专用超声已于2020年7月取得国内注册证;并试水针对中国妇女的乳腺专用三维超声仪。 (3)品牌高端化:代表产品为2019年底推出的XBit90高端推车式超声,XBit已获得欧盟CE、美国FDA、巴西等地区的市场准入许可;其中,2020年8月取得FDA市场准入许可,对公司产品在美国及相关海外市场的销售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再次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调动员工积极性 公司发布《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激励对象授予818,750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总额8,000万股的1.02%。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24元/股,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包括公司任职的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技术骨干、业务骨干69人,占2020年底公司全部职工人数538人的12.83%。 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0年公司主营产品超声医学影像设备销售量为业绩基数,对每个考核年度超声医学影像设备销售量定比业绩基数的增长率进行考核,根据各年度业绩考核目标完成情况X确定公司层面归属比例。其中2021年业绩为20%-30%,公司层面归属比例为80%;若业绩大于30%,公司层面归属比例为10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1-2023营业收入分别为3.95亿/4.74亿/5.69亿,同比增速分别为19%/20%/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亿/1.42亿/1.70亿,分别增长19%/19%/20%;EPS分别为1.49/1.78/2.13,按照2021年4月23日收盘价对应2021年36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贸易摩擦风险、业务模式相关风险、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产品结构单一风险。
天坛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4-27 35.89 -- -- 37.29 3.61%
46.30 29.01%
详细
oracle.sql.CLOB@2da8e3c5
安图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4-26 92.52 133.39 160.07% 124.50 2.77%
95.08 2.77%
详细
事件:4月 22日,公司发布 2020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29.78亿元,同比增长 11.15%;归母净利润 7.48亿元,同比下降3.41%;扣非净利润 6.78亿元,同比下降 8.3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95亿元,同比提升 18.01%。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85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股转增 0.3股。 同日,公司发布 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7亿元,同比增长 48.44%;归母净利润 1.71亿元,同比增长 84.15%; 扣非净利润 1.69亿元,同比增长 102.7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59亿元,同比提升 309.23%。 营收增长 11.15%,单位成本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 6.82pct虽然 2020年因新冠疫情的影响,临床患者就诊率大幅降低,但是公司仍完成了 11.15%的收入增长。整体毛利率同比下滑 6.82pct 至59.75%,我们预计是由于销量下降使得试剂产品单位成本中分摊的折旧和摊销增加,以及仪器等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产品销售占比增加。 分产品来看: (1)试剂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23.79亿元、同比增长 3.45%,毛利率 67.15%,同比减少 6.38pct;其中免疫诊断实现收入13.97亿元,同比增长 0.55%;微生物检测实现收入 1.99亿元,同比下滑 7.99%;生化检测实现收入 1.36亿元,同比增长 26.32%。 (2)仪器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4.75亿元、同比增长 61.29%,毛利率 31.71%,同比增加 5.27pct。其中自产检测仪器实现收入 1.33亿元,同比增长 168.41%。我们预计 2020年化学发光新增装机 1500多台,截至 2020年底市场存量约 5500多台;验收流水线 A-1、B-1分别为 52、50条,存量 71、50条;质谱仪装机 140-150台。 分地区来看:国内地区实现营业收入 28.42亿元、同比增长10.99%,毛利率 60.54%,同比减少 7.73pct;境外地区实现营业收入0.56亿元、同比增长 31.87%,毛利率 64.50%,同比增加 13.12pct。 费用方面分析:2020年销售费用率降低 0.86pct 至 15.60%,管理费用率提升 0.16pct 至 4.73%,研发费用率降低 0.13pct 至 11.51%,财务费用率降低 0.21pct 至 0.70%;综上影响,销售净利率同比下降3.95pct 至 25.42%。 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下滑 0.45pct 至 57.46%,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下降 2.51pct、0.16pct、0.08pct、0.65pct 至 18.87%、4.62%、12.70%、0.28%,整体楷体 净利率同比提升 4.80pct 至 21.43%。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产品布局全面打造 IVD 平台型标杆企业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度研发投入为 3.46亿元,占营业收入 11.63%,同比增长 11.05%。 (1)免疫研发方面,新型冠状病毒 IgM、IgG 抗体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程序获证并上市,现已获得了 115项磁微粒化学发光诊断产品的注册(备案)证书,较去年同期增加 11项;化学发光 POCT 首项产品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已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2)微生物研发方面,“血检三项”试剂与仪器顺利上市,全自动微生物药敏仪器和 5种试剂获证并上市,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数据库建立再上台阶,构建 5000种、17000株的微生物蛋白指纹图谱库,数据量居全球首位。 (3)生化产品研发方面,多项校准质控及新项目的注册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参考实验室通过 CNAS 现场评审,多项参考方法在 RELA比对中成绩优异。 (4)在活材研发方面,完成多个项目开发和材料输出,截至 2020年底创建了针对多达 2.41万抗原表位的诊断抗体库,已注册的 251种免疫诊断试剂抗原、抗体自给率达到 75.8%以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1-2023营业收入分别为 41.72亿/ 54.76亿/69.03亿,同比增速分别为 40%/31%/2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60亿/15.22亿/19.24亿,分别增长 55%/31%/26%;EPS 分别为 2.57/3.38/4.27,按照 2021年 4月22日收盘价 124.10对应 2021年 48倍 PE。维持“买入”评级。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4-26 18.89 25.33 47.01% 20.77 9.95%
21.67 14.72%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 2020年年度报告: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48亿元,同比增加0.86%;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减少66.15%;扣非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减少61.6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3亿元,同比减少34.75%。 短期疫情影响下,试剂销售受到压制,整体净利率下降2020年,由于国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反弹的影响,医疗机构正常的诊疗工作受到限制,生化诊断试剂终端需求受到一定影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48亿元,同比增加0.86%。分产品构成来看,检测试剂实现收入7.49亿元,同比下降4.06%;检测仪器实现收入9,618万元,同比增加64.77%;新增检验服务收入134万元,主要是迈新医学检验所提供医学检验服务。若剔除收购迈新导致合并范围发生变动的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3亿元,同比减少15.24%;分产品构成来看,检测试剂实现收入6.19亿元,同比下降20.73%;检测仪器实现收入9,227万元,同比增加58.08%。 与此同时,公司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拓展销售渠道,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创新产品,丰富产品结构。2020年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12.02pct 至23.55%(收购迈新、推广费用和销售人员薪酬增加),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96pct 至9.32%(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1.54pct至5.33%(非公开发行股票和收购迈新等相关费用增加);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1.10pct 至0.40%(长期借款增加、利息支出增加)。加之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7.28pct 至61.49%(毛利率较高的试剂销售占比下降&毛利率较低的仪器销售占比提升、试剂销量下降固定成本分摊导致单位成本增加),综合影响下,销售净利率同比下降25.09pct至14.35%。 与国药合作、巨人同行,进入病理新领域、海外新市场 (1)收购迈新,布局病理。迈新是中国肿瘤病理免疫组化诊断试剂的领先者,主导产品为免疫组化检测仪器和系列试剂。公司在迈新原有业务良好发展的基础上,对其市场、渠道、研发及管理等方面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2021年继续稳步推进迈新少数股权的收购,同时加强仪器带动抗体销售策略,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 (2)引入战投,拓展领域。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引入央企战略投资者国药投资。国药集团在大健康领域的深厚积累,尤其在渠道方面的成熟优势,有利于上市公司拓宽销售网络和经营规模。此外,后续公司可与国药投资开展长期合作,通过外延或合作开发的形式继续扩充产品线,不断提高竞争力。 (3)巨人同行,紧密合作。自2013年起,九强生物与雅培、罗氏、日立、迈瑞、威高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陆续建立起生化战略合作关系,与雅培签署的《技术许可和转让合作协议》更是开创了中国IVD企业技术输出的先河。2020年度雅培(中国)继续向九强生物采购生化产品,并在原有产品合作的基础上新增10多个合作项目,目前已经全部拿到注册证,正在产品上市准备中。 (4)新品销售,加强推广。2021年公司计划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同时争取更多省份取得收费,更重要的是在已经取得收费的地区努力实现销售,已经实现销售的地区要积极拓展销售范围。继续推广重点产品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 LDL-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mass 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加快血型卡的注册进度(2021年有望集齐六张卡)。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1-2023营业收入分别为16.76亿/20.37亿/24.58亿,同比增速分别为98%/22%/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9亿/6.44亿/7.76亿,分别增长371%/22%/21%;EPS 分别为0.90/1.09/1.32,按照2021年4月23日收盘价对应2021年21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的风险、行业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上游原料供应依赖进口的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长春高新 医药生物 2021-04-26 484.23 -- -- 522.17 7.84%
522.17 7.8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一季报,Q1实现收入22.81亿元(+37.35%)、归母净利润8.75亿元(+61.2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72亿元(+60.48%),对应基本EPS为2.16元/股。整体业绩位于前期预告中位区间。 生长激素销售同比强势回暖,核心子公司金赛净利率提升较多。一季度金赛实现收入18.43亿元(+49.71%)、净利润8.78亿元(+70.02%),预计生长激素销售完全回到正轨,促卵泡激素等产品相比去年疫情期间也有良好复苏。Q1金赛净利率达到47.64%,同比提升5.69pct,预计主要是1)毛利率更高的水针和长效生长激素销售额占比提升;2)费用端支出控制情况较好,我们预计全年金赛净利率有望保持同比提升状态。此外根据草根调研数据预计21年1季度新患入组恢复状况良好,展望全年新患增速同比有望超过50%,考虑到长效和水针对粉针的替代以及用药时长的提升,对应金赛生长激素销售额增速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百克生物增速稳定,华康药业平稳恢复。一季度百克生物收入2.47亿元(+24.12%)、净利润0.55亿元(+22.12%),Q1批签发以水痘减毒活疫苗为主,合计批签发247.48万支(+9.84%),预计确认收入接近200万支,全年来看预计水痘减毒活疫苗将保持相对稳定,期待鼻喷流感疫苗在首个完整年度的销售表现。其他子公司方面,华康药业实现收入1.54亿元(+20.78%)、净利润0.11亿元(+30.17%);高新地产实现收入0.28亿元(-70.60%)、净利润0.04亿元(-60.87%)。 毛利率稳定提升,研发费用快速增长。21Q1整体毛利率为90.06%,同比提升1.17pct,主要毛利率较高的生长激素增速较快。费用方面,21Q1销售费用率改善明显,同比下降6.62pct至30.78%,预计主要是1)销售费用支出更为合理;2)公司收入规模增长较快。管理费用率同比略有下降,达到5.27%。研发费用率同比则大幅提升至5.98%,预计主要是去年一季度疫情下在研项目临床推进受阻导致基数较低,实际相比20年全年,研发费用率表现相对平稳。财务费用得益于优异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仍表现为利息收入。Q1公司整体净利率为39.64%,同比提升5.15pct。 围绕内分泌领域持续丰富儿科和生殖健康产品线。21Q1公司通过金赛生长激素已在儿科建立广泛的销售网络和优异的品牌效应,根据年报金赛药业将围绕内分泌领域,持续丰富核心生物药如生长激素水针及长效水针相关适应症,还通过外部合作等方式引进甲磺酸亮丙瑞林、重组人促卵泡激素-CTP融合蛋白注射液等项目,同处于临床II期的曲普瑞林微球一起持续增强公司在儿童健康、女性健康、生殖等领域的技术储备。其他在研还布局有雷莫芦单抗类似物、CD47单抗以及疫苗新品等,长期来看公司在研新品梯队合理、市场潜力较大,有望成为生长激素的重要补充。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国内生长激素龙头企业,疫苗业务独具特色并即将独立上市,是稀缺“消费升级”白马企业。21年生长激素有望随着新患入组恢复快速增长而贡献较大业绩增量、百克鼻喷流感疫苗产销规模也将得到进一步扩大、其他产品如金赛重组促卵泡素也将实现恢复性增长。预计21-23年归母净利润为42.29/54.33/67.79亿元,对应当前PE为46/36/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生长激素集采招标降价风险,在研产品获批不及预期的风险,生长激素或疫苗竞争加剧的风险。
万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4-26 220.54 -- -- 242.36 9.89%
287.00 30.1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 1季报,实现营业收入 8.24亿元(+165.05%),归母净利润 2.89亿元(+310.6%),扣非归母净利润2.81亿元(+395.7%),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7.7亿元。 点评: 业绩超预期,二价 HPV 疫苗带动业绩高速增长。营业收入 8.24亿元(+165.05%),归母净利润 2.89亿元(+310.6%)。预计主要是二价 HPV 宫颈癌疫苗销售以及试剂收入增长驱动。公司二价 HPV 疫苗2020年 5月上市销售,2021年 1季度 HPV 疫苗增量贡献明显。根据中检院披露的数据,2020年批签发 245.6万支二价 HPV 疫苗(根据公告,2020年内销售约 207万支,预计 2020年存货 38万支),2021年 1季度批签发 84.8万支。二价 HPV 需求旺盛供不应求,所以我们预计 2021年 1季度二价 HPV 疫苗销售 120万支左右(38万+84.8万)。 根据公告,2020年新冠检测带动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装机413台(装机量同比增长 50.7%),累计过 1000台,预计 21年化学发光试剂收入受益于装机量提升,收入快速增长。 拟与厦门大学签署新的《合作研究协议》,巩固产学研合作。新协议自 2021年 12月 11日起生效,有效期为 10年,公司每年向夏宁邵教授及其团队提供不低于 1000万元研究经费,且根据实际需要并经双方协商后可追加研究经费。对于公司提供研究经费资助的项目产生的专利或非专利成果,成果投产后 10年内,公司每年从对应的诊断试剂产品的销售额中提取 3%、从对应的非诊断试剂产品的其他预防类产品的销售额中提取 1%,支付给厦门大学。对新的《合作研究协议》生效期间(2021年 12月 11日至 2031年 12月 10日)产生的专利或非专利成果,公司享有独占使用权以及专利成果和/或非专利成果处分权,专利成果和/或非专利成果处分的收益,根据处分年限的不同双方约定了相应的分配比例,厦门大学获取收益的比例 15%-50%区间浮动,不同会计年度略有差异。新协议的签订,将有利于巩固公司与厦门大学产研一体化合作,加强公司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整合优质研发资源,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二价 HPV 产能顺利扩充。根据公告,预灌封注射器包装的获批,新增产能 1000万支/年,进一步提升公司二价宫颈癌疫苗的供应能力。 考虑到从生产到批签发的节奏,预罐封包装顺利生产的的话,预计最楷体 快 7-8月份出批签发,预计 21年贡献 300-400万支左右,总体预计21年公司 2价 HPV 批签发在 800万支左右。 新冠(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德国获批,将能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近日获得德国联邦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局(简称 “德国 BfArM”)批准,可居家使用。该产品之前获得欧盟CE 认证(专业人员使用),可在欧盟国家和认可欧盟 CE 认证的国家销售。此次获得德国 BfArM 批准后,可在德国市场销售。该产品可满足非专业人员自检使用需求,性能稳定,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万泰检测试剂盒在欧洲口碑较好,加上新冠抗原居家检测需求旺盛,预计此试剂盒德国获批将能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投资建议: 公司搭建了稀缺的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的病毒样颗粒疫苗技术平台,结合了病毒样颗粒疫苗免疫原性好,安全性高的特点,突破了原核表达蛋白颗粒组装的关键性技术难点,达到了生产效率与免疫效果的完美结合,除上市戊肝疫苗和二价宫颈癌疫苗外,此平台九价宫颈癌疫苗正在进行三期临床试验,并正在布局新一代宫颈癌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二价 HPV 产能顺利扩产,驱动业绩高速成长。我们预计21-23年对应 EPS 为 2.7、4.1、5.3元,现价对应 21-23年 PE为 114倍、76倍、59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丽珠集团 医药生物 2021-04-23 42.70 -- -- 57.50 31.28%
56.06 31.2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Q1实现营收33.49亿元(+33.74%,YoY下同)、归母净利润5.20亿元(+30.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85亿元(+20.55%),实现基本EPS为0.56元。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消化道、促性激素产品拉动Q1西药制剂同比快速恢复。拆分来看Q1西药制剂收入19.02亿元(+51.55%),其中消化道产品收入人民币10.11亿元(+79.22%),预计主要是艾普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肠溶胶囊以及丽珠得乐等产品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基数较低,21Q1销售恢复正常,此外艾普拉唑针剂仍有优异表现;促性激素产品收入6.00亿元(+63.84%),尿促卵泡素等疫情影响品种同样有所恢复; 抗微生物产品收入1.06亿元(-18.71%)、心脑血管产品收入0.52亿元(-34.83%),其他产品收入1.33亿元(+16.44%),其中精神线产品实现收入1.02亿元(+37.52%),重点产品盐酸哌罗匹隆片和马来酸氟伏沙明片预计延续前期优异增速。 原料药业务表现稳健,丽珠诊断将逐季过渡至相对稳定状态。Q1原料药业务收入7.75亿元(+25.59%),单季度收入首次突破7亿元,相比19Q1的复合增速接近9%,高端抗生素出口和宠物用药仍将持续带动原料药增收增利。中药制剂Q1收入4.25亿元(-9.46%),其销售额占比逐年下降。诊断试剂及设备产品收入2.35亿元(+56.44%),环比Q4稳中有升,未来新冠病毒检测需求将逐渐恢复稳定,公司依靠新品放量仍可保持可观销售规模。 毛利率有所提升,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较多。Q1整体毛利率为66.48%,同比提升1.62pct;费用率方面,随着Q1各项业务销售回到正轨,销售费用率33.88%同比提升2.70pct;管理费用率得益于收入规模扩大同比下降0.73pct至5.09%;研发费用率则由于在研项目的推进提升至6.91%;财务费用率相对稳定。Q1整体净利率为17.84%,同比下降0.63pct。Q1非经常性损益合计0.34亿元,主要是政府补助增加较多。 r-HCG近期获批,微球和单抗在研项目持续推进。根据年报信息,公司新药研发稳步推进,其中微球平台进展较快的包括奥曲肽微球(BE中)、醋酸曲普瑞林微球1m(III期),阿立哌唑微球和亮丙瑞林微球3m则处于I期;生物药平台则有r-HCG(近期获批)、IL-6R单抗(III期完成入组),干扰素α-2bFc融合蛋白和IL-17A/F单抗则处于Ia期。整体来看各项研发进展符合预期,并有望于22年后进入重磅新品兑现期,并借助公司强大的销售网络顺利实现产品更替接续。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国内综合性医药生产研发企业,现有辅助生殖、消化道等产品贡献稳健现金流,微球平台和生物药平台在研项目持续推进。预计21-23年营收为113.30/124.24/137.0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69/22.97/27.80亿元,对应当前PE为20/17/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制剂产品降价风险,在研产品获批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2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