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吴双

国信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码:S0980519120001...>>

20日
短线
5.88%
(--)
60日
中线
23.53%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集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2-07 8.19 -- -- 9.72 18.68%
9.92 21.12%
详细
2023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92%-88%。公司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2.50-3.75亿元,同比下滑92%-88%。主要系:1)受全球经济及贸易增长动能减弱/地缘局势动荡等因素影响,海运集装箱需求减弱,但23Q4公司集装箱制造业务需求同比企稳回升,海运标准干箱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2)去年美元指数持续走高,外汇套保损益及汇兑收益累计损失达8.18亿元。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物流及能源行业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在集装箱、半挂车、空港登机桥设备连续超过10年保持全球第一,LNG设备、海工设备、氢能装备保持国内领先。1)在物流领域,坚持以集装箱制造业务为核心,经营主体中集集装箱(持股100%),2022年收入占比32.30%;以道路运输车辆业务为延伸,经营主体中集车辆(持股56.78%),2022年收入占比16.69%;以物流服务业务为依托,经营主体中集世联达(持股62.70%),2022年收入占比20.73%。2)在能源领域,一方面以陆地能源为基础,开展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经营主体中集安瑞科(持股67.60%),2022年收入占比15.01%;另一方面以海洋能源为抓手,开展海洋工程业务,海洋科技集团(持股83.30%)2022年收入占比4.08%。短期看公司集装箱业务和海工业务是核心增长点。 集装箱:库存见底企稳,2024年-2025年有望修复至正常水平。公司集装箱制造业务全球份额常年在40%以上,产量跟随行业周期波动,一般4-5年一轮周期。2020年-2022年行业产量分别约310/710/380万TEU,而2023年上半年受2021年极端需求规模影响,新箱需求低迷,行业产量约85万TEU,为近10年来最低水平,已至周期底部,2024年行业需求有望向常态方向恢复。单季度看,公司23年新箱销量呈现稳步复苏趋势,23Q3标准干货集装箱21.3万TEU,对比23Q1/Q2分别增长159%/18%。 海洋工程:下游景气向好,公司在手订单饱满。近两年全球海工市场迎来油气及清洁能源的景气周期上行。从新接订单来看,公司2021/2022/2023Q1-Q3新签订单为14.5/25.6/14.7亿美元,截至2023年Q3公司累计在手订单52亿美元,同比增长38%。公司未来3年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中集集团2023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4/25.15/35.75亿元,对应PE150/18/12x,一年期合理估值为9.32-9.79元(对应2024年PE20-21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原油价格波动。
汇川技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02 55.90 -- -- 68.20 22.00%
68.20 22.00%
详细
2023年预计收入同比增长26%-3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15%。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2023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89.90-310.61亿元,同比增长26%-35%,中值300.26亿元,同比增长30.50%;归母净利润45.79-49.68亿元,同比增长6%-15%,中值47.73亿元,同比增长10.50%;扣非归母净利润39.31-42.36亿元,同比增长16%-25%,中值40.84亿元,同比增长20.50%。单季度来看,2023年第四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8.69-109.40亿元,同比增长31.06%-61.66%;归母净利润12.60-16.48亿元,同比增长1.99%-33.48%;扣非归母净利润8.85-11.90亿元,同比增长34.28%-80.54%。 公司是国内工控龙头,凭借品牌优势和综合解决方案优势,把握行业结构性机会,实现收入业绩稳健增长。 毛利率和投资收益同比下降,费用管控良好,加大战略业务投入。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23年毛利率预计同比下降,主要系产品收入结构变化所致。 费用方面,汇兑收益同比增加,财务费用预计同比减少;公司在持续加大国际化、能源管理、数字化等战略业务投入的同时,重视费用管控,研发/销售/管理费用的合计增速与收入增速匹配。非经常性损益方面,2023年预计公司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主要系股权类投资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 通用自动化业务实现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业务延续高增长。分业务板块来看,11)通用自动化业务: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在下游需求弱复苏的环境下实现稳健较快增长,作为国内工控龙头,公司凭借品牌优势和产品综合解决方案优势,把握行业结构性增长机会,展现较强韧性。22)新能源汽车业务:公司新能源车业务延续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下游客户定点车型持续放量。33)智慧电梯业务:受房地产行业影响,公司智慧电梯业务收入同比略有增长。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工控龙头,增长韧性强,长期受益于智能制造及产业升级大趋势,发展空间广阔。考虑到公司投资收益降低,且加大战略业务投入,我们小幅下调盈利预测至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47.76/59.36/73.38亿元(前值50.47/62.35/78.32亿元),对应PE为30/25/20倍,维持“买入”评级。
奥特维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2-18 86.12 69.48 68.72% 93.38 8.43%
117.00 35.86%
详细
光伏串焊机龙头, 业绩、 订单持续高增· 公司系光伏串焊机龙头, 延伸至光伏硅片、 电池片设备, 同时拓展半导体键合机、 锂电模组/PACK线、 叠片设备。 受益光伏行业高速增长, 公司营收/利润近5年CAGR分别为44%/92%, 毛利率、 净利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公司在手订单、 新签订单持续增加, 截止2023年9月30日, 公司新签/在手订单89.92/114.83亿元(含税) , 同比增长75.93%/76.34%。 光伏设备: 深耕串焊机, 单晶炉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串焊机: 串焊机为组件环节核心设备, 新技术0BB能够有效降低银浆耗量, 尤其在HJT技术路线, 可显著降低银浆成本, 未来有望成为必选路线。 公司为串焊机龙头, 市占率70%, 全面布局0BB技术路线, 有望充分受益0BB技术变革及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增长。 · 单晶炉: TOPCon扩产增加低氧单晶炉需求, 公司系单晶炉领域新进入者, 推出高性价比低氧单晶炉, 已多次获头部客户订单, 未来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带动业绩增长, 打造光伏设备第二增长曲线。 半导体&锂电设备: 半导体键合机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2022年国内键合机规模约60-70亿元, 90%市场份额由外国公司占据,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公司键合机性能优异, 已获得头部客户认可,订单高速增长, 横向拓展金铜线键合机, 纵向拓展划片机、 装片机、 AOI设备, 拓展半导体设备有望打开公司长期成长空间。 · 受益新能源汽车、 储能需求增长, 预计2023-2025锂电模组PACK设备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8.56%, 公司动力/储能模组PACK线均获头部客户认可, 未来有望充分受益。 投资建议: 维持“买入” 评级· 预计2023-2025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1.67/17.25/22.56亿元, 对应PE 17/11/9倍, 一年期合理估值99.66-115.00元, 对应24年PE 13-15x,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 贸易摩擦风险、 技术被赶超或替代的风险、 新领域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伊之密 机械行业 2023-11-24 18.28 -- -- 19.19 4.98%
19.19 4.98%
详细
公司是模压成型设备国内领先企业,注塑+压铸双赛道成长。公司成立于2002年,主业为注塑机和压铸机,下游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3C、包装及建材等领域,通过20多年发展从一个新进入者成为注塑机/压铸机行业第二,公司过去10年营收/归母净利润CAGR达15.62%/18.21%。公司在行业下行期逆势扩产,2022年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达4.52亿元,同比增长52.06%,已为下一轮注塑机景气周期及一体化压铸新业务做好充分的产能储备。 注塑机周期底部或将反转,公司有望受益提速成长。注塑机是典型的通用设备,行业已步入成熟阶段,全球/中国注塑机市场空间超1100/260亿元,国内市场过去5年CAGR约4.45%。从格局看,2021年海天国际/伊之密国内份额约42%/7%,国内品牌已占据中低端主导市场,正加速向高端渗透。注塑机行业需求受去库存补库存过程影响,通常3-4年一轮周期,公司得益于自身阿尔法,过去10年不论行业周期变化始终保持正增长,注塑机收入从2012年的5.12亿元增至2022年的26.58亿元,CAGR达17.90%,远超行业增速。注塑机行业当前已处于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下行周期的底部位置,我们预计2024-25年有望迎来回暖,在此背景下公司2023年上半年注塑机营收同比+2.07%已回落企稳,明后年受益库存周期向上有望提速成长。 汽车轻量化/降成本趋势显著,公司布局一体化压铸有望受益。压铸机下游领域主要是汽车行业,跟汽车行业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传统压铸机需求稳健,另一方面汽车一体化压铸趋势明确,超大型压铸机的发展带来行业新的增长点,我们测算预计未来5年一体化压铸机总需求约256亿元。公司2021年已推出全新中高端LEAP系列压铸机,推动公司产品升级打开更大空间,同时积极布局一体化压铸机,2022年已获10台批量订单,有望充分受益新能源汽车大发展带来的成长机遇。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模压成型设备供应商,当前注塑机行业处于周期底部位置,公司注塑机业务已底部企稳,明后年有望受益库存周期向上及自身阿尔法实现提速增长,一体化压铸机的顺利推进将进一步增厚业绩弹性。考虑行业仍处下行周期,公司扩产预计导致短期成本费用承压,我们预计公司2023-25年归母净利润为4.64/6.42/8.68亿元,对应PE值19/14/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注塑机需求大幅下滑;一体化压铸业务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帝尔激光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07 62.91 -- -- 69.58 10.60%
69.58 10.60%
详细
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9.4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93%。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1.52亿元, 同比增长 9.40%; 归母净利润 3.39亿元,同比增长 0.93%。 单季度看, 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4.78亿元, 同比增长 23.25%; 归母净利润 1.65亿元, 同比增长 37.23%。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48.78%/29.48%, 同比变动+1.86/-2.48个 pct; 2023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49.59%/34.58%, 同比变动+2.38/+3.53个pct。 费用端, 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39%/4.34%/14.02%/-2.17%, 同比变动+0.50/+1.19/+5.20/+0.07个 pct,公司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 在手订单高增支撑公司未来业绩增长。 截止 2023年 9月 30日, 公司合同负债 16.58亿元, 同比增长 214.61%, 环比增长 19.88%, 合同负债大幅增长预示公司订单高增, 支撑公司未来业绩快速增长。 BC 激光设备龙头, 多领域新产品取得突破。 TOPCon 方面, 截至 2023年 9月30日, TOPCon 激光掺杂设备新签合同 500GW+, 此外, 公司推出的激光诱导烧结技术(LIF) 可在现有 TOPCon 工艺上进行叠加, 能够提效 0.2%以上, 目前已获得批量订单; HJT 方面, LIA 激光修复技术取得客户量产订单; BC 方面, 公司 BC 激光领域龙头, 技术领先 2022年公司取得 BC 近 40GW 量产订单,2023年随着龙头企业选择 BC 技术路线, 公司未来有望充分受益; 钙钛矿方面, 公司激光设备在钙钛矿电池每一层都有相应的应用, 已有钙钛矿工艺设备订单交付; 激光转印方面, 公司激光转印技术覆盖 TOPCon、 BC、 HJT 工艺,公司应用于激光高精超细图形化设备已实现量产订单。 组件方面, 公司正在研发的光伏组件焊接激光工艺, 可以减少电池片的损伤, 提高焊接质量, BC组件激光设备现已交付量产样机, 目前在验证中。 显示面板方面, 公司的激光修复、 激光剥离等工艺已开展了研发和样机试制; 此外, 公司已开始研发半导体封装、 消费电子领域的 TGV 激光微孔工艺, 并在消费电子领域完成小批量订单交付。 风险提示: 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 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 公司系激光设备龙头, 多技术路线取得突破,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但考虑公司订单交付有所延期, 我们小幅下调公司 2023-25年归母净利润至5.07/7.53/10.11亿元(前值为 6.03/8.22/10.67) , 对应 PE 22/15/11倍,给予“买入” 评级。
中密控股 机械行业 2023-11-06 39.09 -- -- 39.48 1.00%
39.48 1.00%
详细
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9.2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0%。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9.89亿元, 同比增长 9.28%; 归母净利润 2.48亿元,同比增长 3.90%。 单季度看, 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3.76亿元, 同比增长 13.33%; 归母净利润 0.87亿元, 同比下降 1.25%。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50.22%/25.13%, 同比变动-1.68/-1.30个 pct; 2023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48.65%/23.20%, 同比变动-1.75/-3.43个pct, 三季度盈利能力下降主要系: 1) 毛利率较低的增量业务占比较高; 2)增量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系一国际项目订单因竞争激烈毛利率较低。 费用端 , 2023年 前 三 季 度 销 售 / 管 理 / 研 发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9.38%/7.49%/5.90%/-0.14%, 同比变动-0.03/-0.56/+1.40/+0.43个 pct,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公司盈利能力未来有望持续向上。 增量业务方面, 预计增量业务的毛利率会逐步回升, 主要系: 1) 增量业务的毛利率和整体经济形势紧密相关, 当整体经济形势不好时, 下游需求减少, 竞争较为激烈, 增量业务毛利率降低,目前经济逐步复苏, 增量业务毛利率有望企稳回升; 2) 公司增量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国际业务和核电业务, 国际业务和核电业务的高毛利也会带动增量业务整体毛利率的提升。 存量业务方面, 整体毛利率稳定且高于增量业务。 此外, 预期未来存量业务占比恢复之前比例。 国际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核电国产化进程加速。 国际业务方面, 国际业务发展势头强劲, 新签订单远超去年同期, 三季度营业收入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毛利率方面, 从公司取得的订单来看, 国际市场增量业务整体毛利率比国内市场增量业务整体毛利率略高。 存量国际业务方面, 由于公司目前国际市场存量业务少, 数据参考性较低, 但公司分析国际市场存量业务的整体毛利率应当也会略高于国内。 核电业务方面, 公司首个核主泵静压轴封完成第一个商运服役周期, 指标合格, 已取得多个新的核主泵密封、 二三级泵密封订单。 目前核电密封国产化的决心和力度很大, 国产化推进进入正常备件采购阶段, 三季度由于核电业务的执行复杂程度和执行周期较长, 公司核电业务整体交付较慢, 但预期未来仍会保持快速增长。 风险提示: 石化领域投资不及预期; 国际业务突破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 考虑到宏观经济形式以及前三季度增量业务占比较高, 我们小幅下 调 2023-25年 归 母 净 利 润 至 3.40/4.10/4.99亿 元 (前 值 为3.61/4.39/5.25) , 对应 PE 24/20/17倍, 维持“买入” 评级。
捷佳伟创 机械行业 2023-11-06 70.46 -- -- 80.65 14.46%
80.65 14.46%
详细
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50.48%,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8.96%。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64.05亿元, 同比增长 50.48%; 归母净利润 12.23亿元, 同比增长 48.96%。 单季度看, 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23.22亿元,同比增长 47.23%; 归母净利润 4.71亿元, 同比增长 50.51%。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27.89%/19.16%, 同比变动+2.43/-0.08个 pct; 2023第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30.43%/20.49%, 同比变动+4.98/+0.67个 pct。 费用端, 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7%/1.65%/5.90%/-2.18%, 同比变动-0.42/-5.57/+0.51/+2.86个 pct。 在手订单高增支撑公司未来业绩增长。 截止 2023年 9月 30日, 公司合同负债 164.04亿元, 同比增长 255.34%, 环比增长 38.63%, 合同负债大幅增长预示公司订单高增, 支撑公司未来业绩快速增长。 钙钛矿设备、 HJT 设备持续取得突破。 HJT 方面, 公司 600MW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整线设备顺利发货到全球知名光伏企业, 板式 PECVD 的射频(RF)微晶 P高速率高晶化率沉积工艺取得突破; 钙钛矿方面, 公司已具备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 MW 级量产型整线装备供应能力, 并向多家客户提供钙钛矿设备。 公司五合一团簇式钙钛矿叠层真空镀膜装备成功出货, 该设备整合了 RPD、 多源蒸镀、 RF 溅射、 脉冲直流溅射和直流溅射等多种技术, 能够在真空环境中连续沉积各种薄膜, 包括 TCO、 Cu、 SnO2和 NiO 等, 该设备可显著降低占地面积, 降低资本支出。 积极向半导体领域拓展。 公司拥有 4-12吋槽式及单晶圆刻蚀清洗湿法工艺设备, 能够满足第三代半导体、 微机电、 后端封装、 集成电路 IDM 和晶圆代工厂所需的湿法工艺需求。 根据 2023年 8月 22日公告, 公司成功研制出碳化硅高温热处理设备, 已发往国内半导体 IDM 某头部企业。 公司自主研制的碳化硅高温热处理工艺设备成功下线, 试运行期间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客户需求, 已发往国内半导体 IDM 某头部企业, 标志着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装备上取得重大突破。 风险提示:新增装机不及预期:TOPCon 扩产不及预期; 新技术拓展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 公司系光伏电池片设备龙头, 受益 TOPCon 大规模扩产,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此外 HJT、 钙钛矿设备持续取得突破, 并积极向半导体领域拓展。 我们预计 2023-25年归母净利润 16.74/27.68/38.33亿元, 对应 PE15/9/7倍, 维持“买入” 评级。
国茂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3-11-03 16.41 -- -- 18.80 14.56%
18.80 14.56%
详细
2023 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 1.12%,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8.59%。 2023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0.11 亿元, 同比下降 1.12%; 归母净利润 2.66 亿元, 同比下降 8.59%。 单季度看, 三季度实现营收 6.72 亿元, 同比下降 2.16%; 归母净利润 0.95 亿元, 同比下降 14.44%。 业绩下滑主要系: 1) 收入端制造业下游需求复苏慢于预期; 2) 利润端存货减值增多, 投资收益减少。 盈利能力略有承压。 2023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26.17%/13.15%,同比变动+0.13/-1.09 个pct, 其中单三季度毛利率为25.57%, 同比下滑0.48个 pct, 主要系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竞争激烈, 价格略有下滑;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3.07%/3.71%/4.73%/-0.77%, 同比变动+0.21/+0.03/+0.28/-0.31 个 pct, 费用支出基本稳定。 减速机下游行业分布广泛, 整体承压背景下公司保持稳健。 从产品系列看, a、 公司模块化减速机、 工业齿轮箱产品在市场承压的环境下展现出韧性,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发货额同比均有所增加; b、 硬齿面减速机因与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的关联度较大, 发货额同比下滑幅度较大; c、 摆线针轮减速机受中小客户需求疲软的因素影响, 发货额同比下滑较为明显; d、 工程机械事业部受益于新产品、 新业务的顺利拓展, 其生产的各系列行星减速机发货总额同比快速增加, 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量; e、 重载事业部通过技术攻关及工艺改进, 其生产的中大型非标类减速机以优异的品质在冶金、 石油开采等行业不断取得新增订单, 销售同比亦有较快增长。 通用减速机主业稳步发展, 增量业务持续拓展。 1) 通用减速机业务: 以降本增效为目的, 以精益管理为手段, 持续夯实经营质量。 2) 捷诺传动业务:定位为通用减速机领域的高端品牌, 上半年已顺利搬迁至 6.2 万平方米的新工厂, 在机器人领域 ABB 联合开发的变位齿轮箱新品样机等, 为未来机器人业务蓄能, 在锂电、 港机等领域业务实现突破。 3) 工程机械传动业务: 是公司由通用减速机向专用减速机领域延伸发展的重要举措, 传统塔机领域公司份额持续提升, 在海工领域针对性的新产品放量明显, 截至目前已获得千万级的增量订单, 同时针对欧式起重机开发的减速机新品目前已批量出货,在客户端逐步替换某外资品牌。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滑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 原材料价格上涨。 投资建议: 我们下调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3.88/5.29/6.34 亿元(前值 4.84/6.05/7.48 亿元) , 对应 PE 为 28/21/17 倍, 维持“买入” 评级。
华锐精密 有色金属行业 2023-11-03 98.68 -- -- 104.60 6.00%
104.60 6.00%
详细
2023Q3 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104.10%/104.48%。 公司 2023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5.88 亿元, 同比增长 46.07%; 归母净利润 1.06 亿元, 同比减少1.28%; 扣非归母净利润 1.02 亿元, 同比减少 2.07%。 公司收入高速增长,利润端增速较低主要系一是实施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增加, 二是可转债利息支出增加, 三是整体刀具在产能爬坡阶段各项固定成本金额较大所致。 单季度看, 23Q1/Q2/Q3 公司实现营收 1.50/2.07/2.30 亿元, 同比增长 11.79%/33.53%/104.10%; 归母净利润 0.24/0.38/0.43 亿元, 同比变动-39.27%/-17.10%/+104.48%; 扣非归母净利润 0.22/0.37/0.43 亿元, 同比变动-42.88%/-18.58%/+115.92%。 伴随产能释放, 公司收入及业绩逐季改善。 产能爬坡阶段, 盈利能力有所承压。 盈利能力方面, 2023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44.10%/17.98%, 同比变动-4.06/-8.62 个 pct。 公司盈利水平有所承压主要系公司刀具产品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前期成本费用开支较大所致。 单季度看, 23Q3 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42.98%/18.78%, 同比变动-3.33%/+0.03%个 pct。 期间费用方面, 2023 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财务/研发 费 用 率 分 别 为 4.97%/5.22%/3.63%/7.88% , 同 比 变 动+1.59/-0.73/+2.08/+0.86 个 pct, 整体期间费用率为 21.69%, 同比变动+3.80 个 pct, 期间费用率小幅上升。 现金流方面, 2023 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净额-0.06 亿元, 去年同期为 1.07 亿元, 公司回款阶段性承压。 持续丰富销售渠道, 加强直销及海外客户开拓。 公司在成熟经销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直销团队建设力度与直销客户开发力度, 与国内一些重点行业重点客户达成初步合作。 此外, 公司在境外销售方面持续发力, 参加越南胡志明国际机床及金属加工展览会和俄罗斯机床及金属加工展, 持续拓宽市场渠道, 增强品牌知名度, 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国产化替代进程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制造商, 产品竞争力强,硬质合金数控刀片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国内企业前三。 2023 年公司 IPO 及可转债募投项目部分产能陆续投产, 受益于数控刀片需求复苏、 中高端产品国产替代进程推进、 海外市场加快拓展, 公司有望加速成长。 考虑到公司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成本费用承压, 我们下调公司 2023-25 年归母净利润为1.70/2.57/3.48 亿元(前值2.26/3.13/4.09亿元), 对应PE32/21/16
怡合达 机械行业 2023-11-02 29.44 -- -- 31.17 5.88%
31.17 5.88%
详细
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0.2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21%。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2.04亿元,同比增长20.20%;归母净利润4.52亿元,同比增长8.21%。单季度看,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6.76亿元,同比增长1.03%;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滑34.07%。收入增速放缓,主要系下游锂电行业需求承压。盈利能力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39.36%/20.49%,同比变动-1.02/-2.27pct;单季度来看,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为35.60%/15.56%,同比变动-4.62/-8.29pct,毛利率短期下滑主要系公司定价策略调整及产品结构变化。费用端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4.60%/6.19%/4.36%/-0.20%,同比变动+0.37/+0.06/+0.66/+0.27pct,主要系费用支出较为刚性,但收入增速放缓,导致费用率提升。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71亿元,同比增长468.15%,现金流良好。 短期锂电需求承压,长期多领域发展趋势向好,大股东增持彰显信心。短期来看,新能源锂电和3C行业需求较弱拖累公司收入业绩增速放缓,但公司持续拓展应用领域和客户覆盖面,光伏行业收入快速增长,汽车、工业机器人、半导体、医疗等行业成长空间广阔。公司10月26日发布公告,控股股东金立国先生(董事长兼总经理)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1000万元-2000万元,在未来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计划价格不超过45元/股。大股东增持彰显其对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可、以及对公司业务持续稳健增长的信心。公司是国内FA零部件龙头,具备较强的供应链管理和平台化运营优势,持续拓宽下游应用领域,“线下+线上”相结合进一步拓宽客户覆盖面,持续加强客户粘性,以一站式服务能力构建较强竞争壁垒。公司作为国内FA零部件龙头有望在产业升级和工业自动化普及大趋势下迎来长期发展机遇。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滑。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FA零部件龙头,一站式服务能力构建较强竞争壁垒,长期受益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大趋势。考虑到下游新能源锂电行业需求承压,我们下调盈利预测至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6.05/7.88/9.68亿元(前值6.91/9.27/11.93亿元),对应PE为28/22/18倍,维持“增持”评级。
普源精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02 41.90 -- -- 50.68 20.95%
50.68 20.95%
详细
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4.1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75%。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73亿元,同比增长14.10%;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增长35.75%;扣非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长74.15%。单季度看,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62亿元,同比增长5.83%;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增长1.99%;扣非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比下滑28.78%。 第三季度公司收入增速放缓,主要系国内经济环境下市场需求承压,随着后续公司DS80000系列13GHz数字示波器批量出货,有望恢复较快增长水平。 盈利能力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56.51%/14.40%,同比变动+4.63/+2.30pct,其中数字示波器产品毛利率为59.34%,同比+6.13pct。单季度来看,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为58.25%/13.61%,同比变动+6.54/-0.51pct,毛利率持续改善,主要系高端产品占比提升,且搭载自研核心技术平台的示波器占比提升。费用端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20%/10.21%/22.23%/-0.11%,同比变动+0.37/-1.03/+0.90/+2.08pct,保持较高研发投入水平。 发布13GHz带宽示波器,高端化进程加速。从收入结构来看,公司前三季度示波器收入中,高端(带宽≥2GHz)和高分辨率(≥12bit)示波器占比50.16%,搭载自研技术平台的示波器占比73.72%,同比提升1.41pct,拉动收入增长和毛利率改善。从新产品来看,公司前三季度新产品收入为9846万元,同比增长123.54%,DHO系列数字示波器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17.50%,快速放量。公司9月17日正式发布DS80000系列高带宽数字示波器,最高带宽13GHz,实时采样率40GSa/s,垂直分辨率8-16bit可调,存储深度4Gpts,成为首个突破示波器13GHz带宽的国产品牌。公司深耕行业二十五年,全球渠道布局完善,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产品档次覆盖全面,技术指标国内领先,自研芯片加速产品高端化进程。 风险提示: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风险;国产替代不及预期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通用电子测量仪器龙头,所处行业空间大增长稳,公司深耕行业二十余年,通过多年研发积累,产品性能领先,具备示波器自研芯片能力,未来随着品牌渠道不断完善,产品档次向高端市场拓展,有望受益行业国产替代加速趋势,未来成长空间广阔。考虑到下游需求短期承压,我们下调盈利预测至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25/1.96/2.96亿元(原值1.78/2.50/3.60亿元),对应PE62/40/26倍,维持“增持”评级。
日联科技 机械行业 2023-11-02 109.95 -- -- 118.77 8.02%
118.77 8.02%
详细
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3.0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8.41%。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26亿元,同比增长33.06%;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增长148.41%;扣非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88.09%。 单季度看,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1亿元,同比增长31.33%;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增长128.52%;扣非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增长59.58%。收入业绩实现较快增长,主要系集成电路与电子制造、铸件焊件等领域较快增长,新能源电池领域需求承压增长放缓,微焦点射线源批量出货。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自研核心部件微焦点射线源自供比例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扣非净利率为39.66%/18.93/10.97%,同比提升+1.47/+8.79/+3.21pct。单季度来看,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扣非净利率为40.74%/17.24%/10.02%,同比提升+2.72/+7.33/+1.77pct。毛利率提升主要系公司自研微焦点射线源的自供比例提升,以及产品结构优化。 费用端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87%/7.27%/10.92%/-3.37%,同比变动+1.26/-0.63/-0.83/-3.63pct,持续在核心部件、检测装备系统软件和缺陷识别算法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 发布多款工业3D/CT智能检测设备,微焦点射线源全系列批量出货。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工业X射线检测装备供应商,在集成电路与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及材料检测等领域具备较强竞争优势。公司成功开发了在线式3D/CT检测装备,在检测精度、材料分辨能力、复杂形状测量能力方面有显著优势,在主要下游均能提供工业CT产品及解决方案,并已交付客户使用。 从核心部件来看,公司实现90kV、110kV、120kV、130kV系列封闭式热阴极微焦点射线源的量产,关键部件自主可控,贡献新的收入增长动力。在国产替代大趋势下,公司凭借较强技术实力、较高产品性价比和服务优势快速提升市场份额,成长前景广阔。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景气度下滑,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工业X射线检测装备供应商,受益于下游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等行业长期发展向好,随着X射线检测渗透率提升,在国产替代大趋势下快速成长,并且公司自研核心部件微焦点X射线源打破海外垄断,成为新的增长动力,长期看发展空间广阔。考虑到下游需求短期承压,我们下调盈利预测至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31/2.23/3.44亿元(前值1.61/2.66/4.02亿元),对应PE为67/39/25倍,维持“增持”评级。
鼎阳科技 2022-10-26 110.22 -- -- 113.99 3.42%
113.99 3.42%
详细
2022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2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6.24%。 公司2022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67 亿元,同比增长28.21%;归母净利润1.01 亿元,同比增长66.24%。单季度来看,2022 年第三季度实现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41.32%;归母净利润0.44 亿元,同比增长120.83%。公司摆脱缺芯短期影响后,逐季度收入业绩增长提速,高端产品延续高增长,射频微波类产品表现亮眼,四大产品线配套能力持续增强。公司2022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57.60%/37.62%,同比变动+1.03/+8.61 个pct,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主要系产品结构优化,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费用端整体下降,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率14.67%/3.71%/12.84%/-12.45%,同比变动+2.85/+0.96/+1.50/-13.20 个pct,主要系募集资金利息收入较高,且研发和销售费用持续保持高投入。 2022 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21 亿元,同比增长240.66%。 国产替代加速,国内收入高速增长,射频类产品表现亮眼。具体来看,1)按产品档次,高端产品保持高增速:2022 年前三季度高端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19%,占比提升至17%,带动整体产品均价同比提升22.67%,公司四大产品线均迈上高端档次,配套能力持续增强。2)按产品线,射频微波产品表现亮眼:公司高端射频微波产品保持高速增长,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射频微波信号源产品均价同比提升38.32%,射频微波产品类产品均价是示波器的4.19 倍、毛利率比示波器高13.91 个pct,均价更高、盈利能力更强,发展空间广阔。3)按地区,国内收入高速增长,国产替代加速:2022 年前三季度/第三季度国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79.93%/124.55%,其中国内工业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31.78%/215.82%。高端产品国内收入翻倍增长,2022 年前三季度/第三季度高分辨率示波器国内收入同比增长239.53%/236.85%、射频微波类产品国内收入同比增长104.15%/127.33%。国内市场受益产业升级和自主可控趋势,科学仪器行业贴息再贷款政策刺激需求增长,国产替代加速。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盈利能力下滑。 投资建议:公司是中国通用电子测量仪器行业领先企业,行业空间大增长稳,在产业升级及自主可控大趋势下加速崛起,未来成长空间广阔,当前受益贴息/再贷款/减税政策推动国产替代进一步提速。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至1.48/2.02/2.88 亿元(前值1.35/1.89/2.67 亿元),对应EPS 为1.39/1.89/2.70 元,对应PE 为74/55/38 倍,维持“买入”评级。
东威科技 2022-10-26 169.99 -- -- 181.68 6.88%
181.68 6.88%
详细
2022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20.98%,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1.56%。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6.82亿元, 同比增长 20.98%; 归母净利润 1.46亿元,同比增长 31.56%,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增长主要系公司新设备研发创新,新能源设备量产所致。 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2.71亿元, 同比增长 26.07%,环比增长 24.75%;归母净利润 0.53亿元,同比增长 26.87%,环比下降 1.51%。 2022年前三季度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公司 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42.21%/21.39%, 同比变动-1.03/+1.72个 pct;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6.75%/4.55%/-0.03%/7.79%, 同比变动-0.65/-0.95/+0.37/+0.38个 pct, 期间费用率同比下滑 1.23个 pct, 公司净利率上涨主要系营收规模增长, 规模效应推动期间费用率下降所致。 公司是国内 PCB 电镀设备龙头, PET 铜箔设备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从事高端精密电镀设备及其配套设备的研发、 设计、 生产及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应用于 PCB 电镀设备、 通用五金电镀设备以及应用于新能源动力电池及光伏领域的专用设备。2021年公司 PCB 电镀设备/通用五金电镀设备/新能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设备收入分别为 6.62/0.74/0.10亿元, 占比分别为 82.27%/9.18%/1.20%。 新能源领域专用设备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应用于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的 PET 铜箔设备已量产交付, 光伏领域的电镀设备中试线也取得成功, 未来将打开公司更大成长空间。 PET 铜箔前景广阔, 公司在该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PET 铜箔设备订单充足。 PET 铜箔采用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基膜两边镀铜的“三明治结构”。 与传统锂电铜箔相比, PET 铜箔具有安全性高、 原材料成本低、 能量密度高、寿命长等优势, 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下游锂电厂商积极加码复合集流体, 进一步加速 PET 镀铜膜产业化。 公司依托在 PCB 电镀领域技术积累, 率先发力 PET 镀铜专用设备领域, 先发优势明显, 为国内唯一能够批量化生产PET 铜箔设备的厂商, 根据公司公告已获得超过 17亿元铜箔设备订单, 为后续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强劲助力。 风险提示: PCB 电镀设备需求下滑风险; PET 铜箔产业化发展不及预期; 光伏设备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 公司当是国内 PCB 电镀设备龙头, 将业务拓展至新能源领域, 考虑到 PET 铜箔设备在手订单充足, 受益新能源趋势有望保持快速成长, 我们预计 20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 2.30/3.42/4.95亿元, 对应 PE 101/68/47倍,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 评级。
中兵红箭 机械行业 2022-10-24 19.50 -- -- 24.13 23.74%
24.13 23.74%
详细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45.21%。公司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实现营收48.39亿元,同比下降0.18%;归母净利润8.81亿元,同比增长45.21%。 单季度看,公司Q3实现营收16.36亿元,同比下降16.84%;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下降35.87%。盈利能力看,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3.30%/18.21%,同比+8.51/+5.69个pct,盈利能力同比提升;期间费用看,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85%/6.52%/-1.54%/5.64%,同比-0.15/+0.39/-0.51/+1.44个pct,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带来研发费用率明显提升,其余期间费用基本维持稳定。综上,公司22年前三季度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提升,我们判断主要系超硬材料业务占比提升所致,单三季度收入及业绩同比下滑或系武器装备业务亏损较多拖累公司整体经营。 培育钻石2022年1-9月进口/出口额同比+56%/+65%,渗透率提升下潜在市场巨大。印度GJEPC数据显示,2022年9月印度培育钻石毛坯进口额1.1亿美元,同比增长8.28%,环比减少2.22%;印度培育钻石裸钻出口额1.78亿美元,同比增长85.55%,环比增长24.20%。2022年1-9月进口额12.31亿美元,同比增长55.72%;出口额13.29亿美元,同比增长65.08%,全年看仍有望保持较高增速。渗透率看,2018至2022.1-9培育钻石毛坯钻进口渗透率分别为0.90%/2.07%/4.56%/6.26%/8.37%,呈稳定提升态势。现阶段行业仍处爆发初期,市场体量维持高增速,根据印度天然钻石毛坯进口额测算2021年全球天然钻石毛坯总市场近200亿美元,培育钻石渗透率不断提升下潜在市场巨大。 超硬材料发展目标明确,有望支撑公司高质量稳健成长。公司重视超硬材料业务发展,提出“确保工业金刚石品牌第一的基础地位不动摇,重点研究加速推进培育金刚石供应端品牌第一建设”的发展目标。9月15日,公司公告子公司中南钻石拟进行工业金刚石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5.208亿元,其中2022年度计划投资200万元;10月14日,中南钻石“超硬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完成竣工验收、正式建成投产。公司发展超硬材料信心充足,短期受益培育钻石行业高增长业绩稳健增长,长期CVD法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可展望更大工业级应用空间。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培育钻石价格大幅下滑。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超硬材料行业龙头,在市场地位、产品品质、产能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公司重视超硬材料业务发展,技术和产能均有积极布局,有望充分受益行业高增速。短期经营或受武器装备业务拖累承压,我们下调2022-24年净利润为10.57/15.28/18.72(前值12.96/16.25/19.92)亿元,对应PE值为26/18/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