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通快递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3-09-05
|
9.96
|
--
|
--
|
10.49
|
5.32% |
|
10.49
|
5.32% |
|
详细
申通快递 8 月 29 日发布 2023 年半年度报告:经营方面 2023 年上半年,申通快递实现营业收入 190.86 亿元,同比增长 27.58%;完成归母净利润 2.18 亿元,同比增长 15.73%;完成扣非归母净利润 2.18 亿元,同比增长 31.72%。2023Q2,申通快递实现营业收入 103.42 亿元,同比增长 32.46%;完成归母净利润 0.85 亿元,同比增长 3.86%;完成扣非归母净利润 0.92 亿元,同比增长 28.63%。 业务方面,2023 年上半年,申通快递完成快递业务量 77.20 亿票,同比增长 35.92%,市占率 12.97%,同比提升 1.88pct,单票收入 2.35 元,同比下降 8.20%。2023 年 Q2,申通快递完成快递业务量 43.65 亿票,同比增长 46.38%,市占率 13.37%,同比提升 2.33pct,单票收入 2.25元,同比降低 11.48%。 投资要点: 业务量增长强劲,单票盈利稳定,业绩继续保持高增长2023Q2,公司业务量 43.65 亿票,同比增长 46.38%,大幅领先行业增速(2023Q2 行业 326.38 亿票,同比增长 20.93%),公司实现市占率同比提升 2.33pct 至 13.37%;2023Q2 公司在保证业务量高增长同时,虽然价格同比下降 0.29 元/票,但通过产能爬坡和精细化管理,成本同比下降 0.23 元/票,费用也同比下降 0.02 元/票,最终实现单票净利润 0.02 元/票。2023Q2 公司件量增长强劲,单票净利润稳定,最终实现归母净利润 0.85 亿元,同比增长 3.86%;扣非归母净利润 0.92 亿元,同比增长 28.63%。 三年百亿,短板已补齐,产能爬坡下成本降幅空间大“三年百亿”产能提升计划的推进,公司常态吞吐能力大幅提升;上半年,公司通过转运中心升级改造和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扩充全网吞吐产能。全年计划实施 37 个产能提升项目和 18 个改造优化项目,预计 2023 年底公司常态吞吐产能有望提升至日均 6,000 万单以上。 在产能提升的同时,公司时效专项基金发挥作用、以及网点扁平化推广,时效和服务体验大幅改善。时效方面,揽签时效缩短至 44 小时 左右,在部分主流平台的指数排名持续第一;服务质量方面,预计2023 年底分拣破损率有望降低 20%以上。 公司在产能、时效、服务方面已补齐短板。公司产品竞争力提升,带来更多单量,2023 年上半年公司增速持续领跑行业,在产能爬坡下中转(单条分拣线效率提升 20%以上)、运输(装载率提升 3.3%)、派送成本均有较大下降空间,成本有望继续下行。 “量、本、质”良性循环,短板补齐,蓄势待发: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公司带来更多单量,件量推动成本下行和时效提升(周转加快),末端件量增加会提高快递小哥收入,末端服务质量也将提升,公司“量、本、质”已形成良性循环。 成本下行叠加溢价能力提升,带来公司业绩释放。公司 2023Q2 单票盈利仅 0.02 元/票,相比其他同行有较大修复空间。随着“价”涨“本”降,申通相比其他同行单票盈利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申通短板已补齐,蓄势待发,持续推荐业绩弹性较大的申通快递。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基于宏观经济环境与行业竞争环境考虑,我们根据公司 2023Q1 业绩调整盈利预测,预计申通快递 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89.88 亿元、442.76 亿元与 496.2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90 亿元、14.20 亿元与 17.91 亿元,2023-2025 年对应 PE 分别为 22.07 倍、10.72 倍与 8.50 倍。公司通过合理的价格竞争实现量利双升,有望带来较大的业绩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时效件增长不及预期、国际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市场扩张不及预期、并购整合风险、人工成本快速上升、油价暴涨、航空事故。
|
|
|
广深铁路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3-09-04
|
3.20
|
--
|
--
|
3.23
|
0.94% |
|
3.23
|
0.94% |
|
详细
事件:2023 年 8 月 30 日广深铁路发布 2023 年半年度报告:业务方面1H2023 公司旅客发送量为 2640.97 万人/yoy+99.18%,相当于 2019 年同期的 60.39%。直通车、城际列车、长途车分别旅客发送量为 32.76 万人、1041.79 万人、1566.42 万人,分别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27.12%、51.03%、70.84%。 2Q2023,公司完成旅客发送量为 1433.56 万人/yoy+158.56%,相当于2019 年同期的 66.86%。其中,完成直通车旅客发送量为 18.62 万人,相当于 2019 年同期的 32.54%;完成城际列车旅客发送量为 592.89 万人/yoy+147.27%,相当于 2019 年同期的 56.27%;完成长途车旅客发送量为 822.05 万人/yoy+161.25%,相当于 2019 年同期的 79.57%。 财务方面1H202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3.81 亿元/yoy+30.44%,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21.53%;完成归母净利润 6.77 亿元,较 2019 年同期下降 11.11%,扣非归母净利润 6.21 亿元,较 2019 年同期下降 12.58%。 其中公司 2Q2023 实现营业收入 62.34 亿元,较 2019 年同期增长22.95%;完成归母净利润 2.72 亿元,较 2019 年同期下降 26.76%;完成扣非归母净利润 2.62 亿元,较 2019 年同期下降 29.63%。 投资要点: 业务恢复水平再上台阶,直通车及长途车贡献主要客运收入增量伴随铁路出行需求持续回升,1H2023 广深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2640.97 万人次,相当于 2019 年同期 60.39%,其中 2Q2023 公司旅客发送量达接近 2019 年同期约 7 成水平,环比上升 18.73%。同时公司利用高铁线路与公司线路互联互通及过港直通的机会介入高铁承运,成长空间已经打开。1H202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3.81 亿元,为 2019 年同期的 121.53%,其中 2Q2023 公司营业收入环比上升 0.88 亿元至 62.34 亿元。 分业务来看,上半年公司实现客运收入、路网清算及其他运输服务 分别为 53.20 亿元、54.97 亿元,较 2019 年同期分别增长 30.52%、15.96%。其中客运收入中,1H2023 直通车实现收入 5.27 亿元、长途车实现收入 30.16 亿元,较 2019 年同期分别增长 210.66%、44.49%。 工薪成本通胀延续,管理费用持续优化成本端,1H2023 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上升 9.67 亿元至 113.75 亿元,较 2019 年增加 23.98 亿元。其中工资及福利成本同比上升 2.52 亿元至 40.84 亿元,较 2019 年同期增加 6.61 亿元。但公司管理费用持续优化,1H2023 公司管理费用率为 0.66%,同比下降 0.48pcts,较 2019 年下降 0.76pcts。1H2023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6.77 亿元,较 2019 年下降 0.85 亿元。 大湾区核心铁路资产,期待网络价值演绎作为大湾区核心铁路资产,公司独立经营“深圳-广州-坪石”铁路,南北贯通广东全境、串联广深港三地,在湾区铁路运输中担当重任。 2023 年暑运出行景气度高涨,广铁集团发送旅客近 1.2 亿人次,较2019 年增长 11.8%,创历史新高。公司已经借赣深高铁开通契机接入全国高铁网络并以承运担当形式运营高铁列车,票价弹性打开之下,旺季业绩可以期待。 长期来看,2023-2025 年广汕高铁、广湛高铁等新线陆续投产,有望为公司持续贡献客流增量。此外,广州站、广州东站等站点改造升级,将进一步助力公司属性由普铁向高铁切换,公司正迎来向高铁运营领域全面转型的时代机遇,期待网络价值充分演绎。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广深铁路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51.19 亿元、272.10 亿元与 284.0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2 亿元、13.76 亿元与 15.23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0.03 倍、16.48 倍与 14.88 倍。我们看好公司客运业务的持续恢复与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铁路客运需求修复不及预期、新开线路数量低于预期、铁路改革价格波动风险、平行高铁、公路分流风险、重要站点改造不及预期。
|
|
|
京沪高铁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3-09-04
|
5.15
|
--
|
--
|
5.23
|
1.55% |
|
5.23
|
1.55% |
|
详细
事件: 京沪高铁发布 2023年中报业务方面,1H2023公司本线列车运送旅客 2499万人次/yoy+299.7%, 相当于 2019年同期水平的 99.7%。跨线列车运行里程完成 4443.9万列公里/yoy+97.4%,相当于 2019年同期 116.2%。京福安徽公司管辖线路列车运行里程完成 1718.7万列公里/yoy+66.6%。 财务方面,1H202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2.79亿元/yoy+143.19%,为2019年同期的 114.9%; 归母净利润 51.3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51.36亿元,上年同期分别为-10.28、-10.3亿元。 其中 2Q202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3.41亿元/yoy+359.9%,达到 2019年同期的 117.9%; 归母净利润 29.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29.1亿元,上年同期分别为-12.48、-12.50亿元。 投资要点: 铁路出行需求快速修复,1H2023营收较 2019年同期增长 25亿元年初以来,铁路出行需求快速修复。据国家铁路局,1H2023全国铁路客运量 17.7亿人次,恢复至 2019年同期的 99.88%。其中,其中4-6月全国铁路客运量分别恢复至 2019年同期的 107.9%、105.8%、106.5%。公司作为东部核心干线通道,业务恢复水平保持领先。 1H202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2.79亿元,较 2019年同期增长 25.01亿元,其中 2Q202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3.41亿元,较 2019年同期增长 15.7亿元。 费用水平持续优化,2Q2023业绩环比抬升成本端,1H2023营业成本为 107.79亿元/yoy+41.09%,较 2019年同期增长 20.40亿元。上半年公司费用率得到持续优化,其中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04%、6.67%,同比下降 2.85pcts、11.94pcts。伴随业务回暖,上半年京福安徽净利润-5.69亿元,同比大幅减亏 9.51亿元。 整体来看,公司 1H202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 61.64亿元至 51.36亿元,较 2019年同期下降 2.01亿元;其中 2Q2023归母净利润 29.1亿元,环比上升 6.84亿元,较 2019年同期下降 0.60亿元。 暑运铁路客流创新高,期待高铁名片成长提速作为中国高铁的核心资产之一,公司长期享受区位优势与中国高铁需求红利,盈利能力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伴随路网结构优化和长途列车开行的加密,公司资产利用率将持续提升;而京福安徽未来将极大的受益于网络效应的发挥,2024年预计沪苏湖/杭温高铁接通,2025-2026年合新/京雄商高铁 65接通有望加快京福安徽产能爬坡的进程。公司成长进程已经开启,伴随沿线腹地经济水平持续提升叠加网络效应显现,将为京沪高铁长期成长提供充沛动能。 2023年暑运期间,铁路客运量再创新高。据国铁集团统计,7月 1日至 8月 30日,全国铁路暑运累计发送旅客 8.21亿人次,较 2019年同期增长 11.7%。其中 8月 19日发送旅客 1568.6万人次,创暑运单日客发量历史新高。在需求强势修复之下,公司旺季业绩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基于公司业务修复节奏,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年至 2025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427.43亿、470.34亿、504.0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5.28亿元、134.38亿元、150.13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1.89倍、18.78倍、16.81倍。 看好公司长期成长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1)宏观方面:经济大幅波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等; (2)行业方面:政策大幅变动,空铁竞争加剧等; (3)个股方面:产能爬坡节奏不及预期等。
|
|
|
上海机场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3-09-04
|
39.32
|
--
|
--
|
40.03
|
1.81% |
|
40.03
|
1.81% |
|
详细
2023年 8月 30日上海机场发布 2023年半年度报告业务方面: 1H2023年浦东机场、虹桥机场分别实现旅客吞吐量 2200.08万人次/yoy+283.10%、2011.93万人次/yoy+291.71%,分别恢复到 2019年同期的 57.56%、89.62%。其中浦东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 533.06万人次,恢复到 2019年同期的 27.47%2Q2023浦东机场、虹桥机场分别实现旅客吞吐量 1222.44万人次/yoy+4580.09%,1101.34万人次/yoy+6113.9%,分别恢复到 2019年同期的 63.03%、98.75%。其中浦东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为 357.54万人次,恢复到 2019年同期的 36.49%。 财务方面: 1H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8.69亿元/yoy+92.69%;归母净利润1.3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1.08亿元,上年同期分别为-15.23、-13.81亿元。 2Q2023实现营业收入 27.14亿/yoy+280.72%;归母净利润 2.3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2.08亿元,上年同期分别为-10.18、-8.72亿元。 投资要点: 客流持续恢复,2Q2023营收环比增长 5.6亿元伴随航空出行需求回升,公司业务恢复水平再上台阶。整体来看,2Q2023上海两场旅客吞吐量达到 1222.44万人次,环比提升23.07%,达到 2019年同期的 76.07%,其中虹桥机场已经接近疫情前。 流量回暖带动公司营业收入继续改善,2Q2023公司营业收入环比增长 5.60亿元至 27.14亿元。其中免税租金收入为 4.5亿元,环比增 长 1.2亿元。 1H2023公司营业收入达到 48.69亿元/yoy+92.69%,分拆来看:①航空性收入增长迅速,上半年录得 19.06亿元/yoy+146.33%;②非航业务收入 29.62亿元/yoy+69.01%,其中免税合同收入 7.8亿元,同比增加 6.41亿元。 成本表现基本稳定,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成本端,今年以来公司单季表现基本稳定,2Q2023公司营业成本22.11亿,环比基本持平。1H2023营业成本为 43.78亿元,同比仅小幅上升 3.83%。同时,上半年公司录得投资收益 2.19亿元,其中德高动量、地面服务公司、航空油料公司分别贡献 0.72亿元、0.14亿元、0.76亿元。 最终 1H2023公司录得归母净利润 1.32亿,同比实现扭亏,其中虹桥和物流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 0.91亿和 1.97亿。 国际航线稳步修复,关注免税业务发展动向经历三年疫情冲击,上海机场作为高端流量平台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机场的自然垄断地位和长期客流成长空间也没有发生改变。公司通过 2023年 4月收购日上资产,与免税商之间在股权合作方面进一步深度绑定,后疫情时代将实现互利共赢。 当下机场模型中,免税仍是最具弹性的业务,且高度依赖国际客流的复苏。2023年暑运期间,航空出行维持高景气。据民航局数据,7月民航客运量达 6242.8万人次,相当于 2019年同期的 105.3%,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国内线需求旺盛,国际线稳步修复。近期在国际线方面利好政策频出,包括但不限于 8月 10日文旅部发布第三批出境跟团游目的地名单以及 8月 30日来华人员无需进行入境前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等,有望助推国际线恢复再进一步。国际线客流持续恢复将为免税业务复苏提供坚实基础,下半年关注公司免税业务发展动向。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基于国际客流恢复进度和免税业务发展前景,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 113.67亿元、159.24亿元、180.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52亿元、42.83亿元、60.49亿元,对应 2023-2025年 PE 分别为 93.41倍、22.94倍、16.25倍,我们长期看好上海机场的作为国际客运枢纽地位和流量变现潜力,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重大卫生事件爆发;重大政策变动; 基建进度不及预期;航空安全事故;若存在小数点误差,均以公司年报披露数值为准等;测算数据仅供参考,以实际为准。
|
|
|
长久物流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3-09-04
|
13.52
|
--
|
--
|
17.65
|
30.55% |
|
17.65
|
30.55% |
|
详细
事件:2023年8月26日长久物流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8亿元,同比增长2.22%。完成归母净利润0.45亿元,上年同期为0.0061亿元。 根据公司2023Q1披露数据,2023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5亿元,同比增长10.09%;完成归母净利润0.32亿元,上年同期为0.0022亿元。 投资要点:汽车供应链景气修复,二季度业绩实现高增公司整车业务以及国际业务与汽车行业发展息息相关,2023H1,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的良好表现带动汽车行业景气回升。二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0.09%,营收规模修复,同时公司通过自建维修体系、搭建油品平台等一系列降本措施,有效加强成本管控,公司Q2毛利率同比修复6.36pcts,推动归母净利润增加至0.32亿元。 红利延续,第二曲线增长有望开启分业务来看,汽车物流方面,展望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与汽车出口的良好表现有望延续,若宏观经济持续回暖,消费需求修复,汽车行业的消费潜力将被进一步释放。多年发展以来,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多式联运资源,截至2023H1,公司累计水运可调度滚装船10艘,自有中置轴轿运车2450余台,运力资源有保障,同时公司不断拓展优质国内外客户,伴随着行业景气度的维持,公司主业增长有望延续,推动整车业务与国际业务业绩继续高增长。新能源业务方面,收购广东迪度后,公司完成了动力电池回收综合利用全链条布局。渠道端,公司有完备的主机厂、电池制造厂、公共车辆运营公司等B端布局,也依托股东长久集团旗下丰富的4S店资源,布局丰富的C端消费者渠道。销售端,广东迪度生产的梯次储能产品已在海外弱电网地区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销售渠道,且有较强的差异化优势。当前储能出口行业红利延续,公司将不断拓展新能源业务,着眼于全球弱电网地区需求,打造差异化储能产品,创造更多的利润增长点,开启公司成长的第二曲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由于公司业绩增长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不变,预计长久物流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40亿元、64.47亿元与77.6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0亿元、3.29亿元与4.69亿元,对应PE分别为32.44倍、24.65倍与17.29倍。新能源第二曲线空间广阔,国际滚装船弹性乐观,整车业务逐渐回暖,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外贸景气度下行、国际业务开展不及预期、整车业务恢复不及预期、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尚低。
|
|
|
顺丰控股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3-09-01
|
43.89
|
--
|
--
|
45.20
|
2.98% |
|
45.20
|
2.98% |
|
详细
顺丰控股 8月 29日发布 2023年半年报: 2023年上半年,顺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 1243.7亿元,同比减少 4.4%;实现归母净利润 41.8亿元,同比增长 66.2%; 扣非归母净利润 37.1亿元,同比增长 72.5%。业务量完成 58.8亿票,同比增长 14.6%,单票收入 15.76元,同比下降 0.98%。 其中 2023Q2,顺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 633.2亿元,同比减少 5.6%;归母净利润 24.6亿元,同比增加 64.8%;扣非归母净利润 21.9元,同比增加 77.0%。业务量完成 29.7亿票,同比增长 11.2%,单票收入 15.67元,同比上升 0.63%。 投资要点: 量价表现稳健,鄂州机场投产催化长期增长2023年上半年,公司业务量 58.8亿票,同比+14.6%(2023Q229.7亿票,同比+11.2%),其中公司 2023年 6月不含丰网快递业务量增速 10.54%,与行业增速基本持平(行业增速 11.4%);价格方面,单票收入 15.76元,同比下降 0.98%,Q2起单票收入同比提升0.63%,价格稳中有升,公司客户及产品结构正在持续优化。 分产品看,时效件占比持续提升,在退货件场景开拓&时效竞争力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有望支撑时效件全年保持稳定增长,随着鄂州机场投产下时效件供给释放,也将打开时效件长期增长空间。 健康经营,速运物流业务收入增速保持双位数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 1243.7亿元,同比-4.4%(2023Q2633.2亿元,同比-5.6%),收入降速主要因国际货运市场量价走弱影响,剔除该影响后速运物流收入 920亿元,同比+13.4%,仍保持双位数增长;分产品看,时效件/经济件/快运/冷运及医药/同城即时配/供应链及国际收入增速分别为+13.8%/+2.7%/+15.0%/+31.3%/+16.2%/-38.0%,2023年在疫情放开需求复苏增速反弹、以及公司健康经营策略下,各业务收入保持稳健增长。 多网融通项目持续推进,利润率有望持续修复2023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为 41.8亿元,同比+66.2%(2023Q224.6亿元,同比+64.8%);扣非归母净利 37.1亿元,同比+72.5%(2023Q221.88亿元,同比+77.0%)。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从 12.5%提升至 13.5%(其中人工成本占收入比例因涨薪同比+2.3%,运力成本占收入比例同比-3.8%),归母净利率从 1.9%提升至 3.4%,通过成本控制公司实现利润率大幅修复。 长期来看,随着公司坚持健康经营策略下,产品及客户结构不断优化,叠加多网融通项目推进下成本不断下行,公司净利率有望持续修复。 新业务迈入盈利期,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分部业绩拆分:2023年上半年公司速运及大件分部净利润 41.2亿元,同比+94.8%,净利率从 2.7%提升至 4.6%,实现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同城分部盈利 0.3亿元(同期亏损 1.4亿元),净利率从-4.9%提升至 0.9%,实现扭亏为盈;供应链及国际分部净利润-3.1亿元(同比-118.2%,主要系国际货运市场走弱影响),净利率从 3.6%降至-1.0%。除供应链及国际分部受国际货运运价影响外,公司各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大件及同城业务已从流量期迈入变现期,有望持续贡献业绩。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2023年上半年公司固定资产等投资(除股权投资外)合计 59.5亿元,占收入比相比 2022年的 5.0%继续降至4.8%。在供给收缩的背景下,公司持续发挥长板,聚焦高端,实现有质量增长;补齐短板,成本改善,新业务也已进入变现期,公司利润率将持续修复。根据公司半年报,我们预计顺丰控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9.15亿元、114.72亿元与 144.07亿元,对应PE 分别为 23.88倍、18.55倍与 14.7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时效件增长不及预期、国际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市场扩张不及预期、并购整合风险、人工成本快速上升、油价暴涨、航空事故。
|
|
|
白云机场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3-09-01
|
11.83
|
--
|
--
|
12.24
|
3.47% |
|
12.24
|
3.47% |
|
详细
白云机场 2023年 8月 30日发布 2023年半年报业务方面,1H2023公司完成航班起降 21.56万架次/yoy+62.90%,旅客吞吐量 2893.67万人次/yoy+134.58%,货邮吞吐量 90.84万吨/yoy-8.54%,分别达到 2019年同期水平的 89.61%、81.18%、100.30%。 其中,2Q2023公司完成航班起降 11.04万架次/yoy+137.58%,旅客吞吐量 1524.49万人次/yoy+ 293.41%,货邮吞吐量 48.60万吨/yoy-0.43%,分别达到 2019年同期水平的 92.55%、87.12%、102.20%。 财务方面,1H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90亿元/yoy+42.22%,归母净利润 1.5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1.40亿元,分别相当于 2019年同期的 74.89%、36.91%、34.44%。 其中,2Q2023公司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31亿元/yoy+92.97%,归母净利润 1.1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1.01亿元,分别相当于 2019年同期的 78.86%、55.39%、53.01%。 投资要点: 客流水平稳步修复,2Q2023营收环比上升 1.72亿元2Q2023白云机场客流恢复再上台阶,旅客吞吐量恢复至 2019年同期接近 9成水平。其中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 192.79万人次,相当于 2019年同期 42.20%。1H2023公司营收达到 28.90亿元,相当于 2019年同期的 74.89%;其中 2Q2023公司营收环比增加 1.72亿元至 15.31亿元,相当于 2019年同期的 78.86%。 分业务看,上半年公司航空服务收入达 26.07亿元/yoy+47.58%,地勤服务达 2.31亿元/yoy+10.29%,广告业务收入达 3.70亿元/yoy-6.89%。 降本成效持续显现,上半年营业成本较 2019年同期下降 6.76亿元成本端,公司降本工作成效继续显现。2Q2023公司营业成本环比基本稳定,环比仅微升 0.75亿元至 12.04亿元,相当于 2019年同期 80.25%。同时公司整体费用水平环比基本稳定,2Q2023营业成本+三费环比共增加 0.85亿元至 13.50亿元,较 2019年同期下降 3.13亿元。1H2023公司营业成本为 23.33亿元,较 2019年同期下降6.76亿元;营业成本+三费合计较 2019年同期下降 5.99亿元。 暑运航空出行高景气,下半年量价两端均有超预期可能暑运期间,航空出行维持高景气。据民航局数据,7月民航客运量达6242.8万人次,相当于 2019年同期的 105.3%,创历史同期新高。 近期在国际线方面利好政策频出,包括但不限于 8月 10日文旅部发布第三批出境跟团游目的地名单以及 8月 30日来华人员无需进行入境前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等。据航班管家,在 7月 1日至 8月29日期间,白云机场国内、国际及地区日均进出港航班量分别实现1096、158架次,恢复至 2019年同期 109.74%、55.83%。 当前市场对公司量价恢复节奏均预期较低,接下来量价两端均有超预期可能:1)量:随着国际航班供给侧问题得到逐步缓解,国际航线边际改善幅度有超预期可能;2)价:上半年受旅客消费能力受损等因素影响,公司免税客单价恢复较为缓慢。伴随免税供应能力逐步修复,公司下半年免税销售有望出现超预期表现。 作为中国三大门户复合枢纽机场之一,疫情前白云机场通过非航业务助力机场转型,免税业务大幅提升公司流量变现效率。疫情期间,公司持续引进 LV 等大牌精品,有税商业品牌矩阵增强,随着新一轮广告协议的落地,非航业务变现潜力被进一步深挖。展望未来,公司终端客流规划将达 1.4亿人次,较 2019年仍有近 1倍成长空间。变现效率方面,随着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占比进一步提升,公司航空及非航业务变现潜力将持续受益。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 64.98亿元、86.77亿元、96.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14亿元、17.37亿元、25.58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54.25倍、16.06倍、10.9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层面: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2、行业层面:免税政策变动,收费标准变动;3、公司层面: 店铺招商不及预期,免税销售不及预期,公司远期终端客流规划落地的不确定性,基建投资过大致使成本管控不及预期;4、若本报告数据与公司公告不符,以公司公告为准。
|
|
|
中国东航
|
航空运输行业
|
2023-09-01
|
4.37
|
--
|
--
|
4.58
|
4.81% |
|
4.58
|
4.81% |
|
详细
事件:中国东航 2023 年 8 月 30 日发布 2023 年中报业务方面,1H2023 公司运输旅客 5194.58 万人次/yoy+178.15%,相当于 2019 年水平的 81.16%;ASK、RPK分别同比上升 143.86%、188.51%,相 当 于 2019 年 水 平 的 82.59% 、 71.71% ; 客 座 率 为71.76%/yoy+11.11pcts,同比 2019 年下降 10.89pcts。 其中 2Q2023,公司运输旅客2901.00万人次/yoy+423.57%,相当于2019年同期水平的 90.29%;ASK、RPK 分别同比上升 365.03%、442.77%,达到 2019 年的 92.15%、80.94%;客座率为 72.68%/ yoy+10.41pcts,同比 2019 年下降 10.07pcts。 财务方面,1H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94.25 亿元/yoy+155.37%,为2019 年同期的 84.08%;归母净利润-62.49 亿元,上年同期为-187.36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66.82 亿元,上年同期为-188.50 亿元。 其中 2Q202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71.64 亿元/ yoy+306.10%,相当于2019 年同期的 94.55%;归母净利润 -24.46 亿元,上年同期为-109.7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7.38 亿元,上年同期为-110.27 亿元。 投资要点: 业务量继续攀升,上半年 RASK 与 2019 年同期水平相当伴随民航出行需求持续回暖,公司 1H2023 客运量为 5194.58 万人次/yoy+178.15%,达到 2019 年同期 81.16%。其中, 2Q2023 客运量达到 2901.00 万人次,达到 2019 年同期 90.29%,环比上升近三成。 1H2023 公司营业收入为 494.25 亿元,相当于 2019 年同期的84.08%,其中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上升 49.03 亿元至 271.64 亿元。 整体来看,2023 年上半年公司 RASK 达到 0.42 元/yoy+ 33.88%,与 2019 年同期持平。其中,国内线 RASK 为 0.41 元/yoy+47.10%、国际线 RASK 为 0.51 元/yoy-50.44%。 CASK 继续优化,2Q2023 业绩环比减亏成本端来看,在布伦特原油价格同比回落叠加公司机队日均利用小时数持续攀升等因素共同作用下,1H2023 公司 CASK 下降至 0.47元/yoy-38.73%。 而 2023 年以来汇率大幅波动,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口径计算,1H2023 人民币贬值 3.61%,其中 2Q2023 贬值 4.78%,致公司上半年净汇兑损失达到 13.27 亿元。尽管业绩受汇兑损失影响,但2Q2023 公司仍然实现归母净利润-24.46 亿元,环比减亏 13.57 亿元。 暑运高景气态势延续,看好航空大周期逻辑兑现2023 年暑运行业维持高景气,据民航局数据,7 月民航客运量创新高,达 6242.8 万人次,相当于 2019 年同期的 105.3%。其中内线供需两旺,国际线继续稳步恢复。同时,伴随国内线供需结构性改善,行业票价弹性持续显现,据携程票价数据显示,2023 年 7 月 1 日-8月 28 日国内线日均裸票价较 2019 年同期上涨 12.12%。 东航作为中国三大国有骨干航空运输集团之一,近年来持续围绕京沪双主基地稳步推进“四梁八柱”航线网络布局。2023 年至今国内线需求快速恢复,而近期伴随第三批处境团队游目的地名单公布及来华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抗原检测取消,国际线有望在下半年出现超预期表现。伴随业务持续修复,公司在周期上行阶段价格弹性有望充分展现,暑运旺季表现可期。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收分别为1174.15 亿元、1584.87 亿元、1678.7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69亿元、158.40 亿元、155.20 亿元,对应 2023-2025 年 PE 分别为359.58 倍、6.11 倍、6.23 倍,我们看好本轮周期上行阶段的航空业价格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永久性亏损风险:现金流断裂导致破产、大规模增发导致股份被动大幅稀释;(2)阶段性冲击风险:宏观层面,经济大幅波动,疫情再度爆发,重大自然灾害;行业层面,重大政策变动,航空事故,行业竞争加剧等;公司层面:运力引进不及预期,成本控制不及预期等;(3)若本报告数据与实际披露数据存在误差,以公司公告为准;(4)测算仅供参考,以实际为准。
|
|
|
春秋航空
|
航空运输行业
|
2023-09-01
|
57.50
|
--
|
--
|
59.30
|
3.13% |
|
59.30
|
3.13% |
|
详细
事件:春秋航空2023年8月30日发布2023年中报业务方面,1H2023公司运输旅客1089.86万人次/yoy+71.07%,相当于2019年水平的101.20%;ASK、RPK分别同比上升49.65%、81.27%,相当于2019年水平的106.00%、101.66%;客座率为87.95%/yoy+15.34pcts,同比2019年同期下降3.75pcts。 其中2Q2023,公司运输旅客589.45万人次/yoy+185.23%,相当于2019年同期水平的106.33%;ASK,RPK分别同比上升142.11%、193.53%,达到2019年的109.80%、106.97%;客座率为88.90%/yoy+15.57pcts,同比2019年同期下降2.35pcts。 财务方面,1H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30亿元/yoy+119.79%,为2019年同期的112.32%;归母净利润8.38亿元,上年同期为-12.4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7.57亿元,上年同期为-13.13亿元。 其中2Q202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68亿元/yoy+222.25%,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118.75%;归母净利润4.83亿元,上年同期为-8.0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16亿元,上年同期为-8.51亿元。 投资要点:供需两端强势复苏,上半年营收达2019年同期112.32%受益于航空出行需求持续回暖,公司在低成本商业模式及更为灵活的航网布局加持之下,恢复水平持续保持行业领先。1H2023公司客运量与2019年同期相当,其中2Q2023客运量达到589.45万人次,环比上升17.79%,达到2019年同期106.33%。 同时,由于出行意愿持续增强叠加国内航线票价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公司上半年RASK达到0.35元,相当于2019年同期106.18%。 量价齐升之下,1H2023公司营业收入达到80.30亿元,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112.32%;其中2Q2023公司营业收入环比上升3.05亿元,相当于2019年同期118.75%。CASK同环比显著优化,二季度业绩创历史同期新高成本端来看,2Q2023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同比下降30.60%,环比下降5.33%,叠加公司机队周转率持续攀升,二季度公司CASK为0.31元,同比下降32.32%,环比下降5.97%。1H2023公司CASK大幅改善,同比下降10.00%至0.32元。其中扣油CASK为0.20元/yoy-16%,已与2019年基本持平。 整体来看,2023年至今公司基本面逐季改善,业绩稳步修复。2Q2023公司归母净利润达4.83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疫后成长动能充足,看好全年业绩表现2020-2022年期间,公司依靠低成本商业模式和稳健的运营不断积蓄势能,实现逆势扩张,持续拓展基地覆盖范围、改善自身航网质量。 根据2022年报披露,2023-2025年公司预计每年分别净增飞机7架、14架、10架,运力引进速度领先行业水平,疫后成长动能充足。 暑运期间航空市场景气度维持高位,据民航局数据,7月民航客运量达6242.8万人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105.3%,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国内线供需两旺,国际线继续稳步恢复。8月以来,第三批出境跟团游国家名单公布以及来华人员入境前新冠病毒核酸/抗原检测取消等政策出台,有望进一步推动国际航线修复。伴随运力逐步释放,公司将充分享受因私出行及旅游航线市场需求恢复红利,单机利润上行可期,看好全年业绩表现。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192.12亿元、257.11亿元、266.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3亿元、38.62亿元、33.58亿元,对应PE分别为29.66倍、14.85倍、17.0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永久性亏损风险:现金流断裂导致破产、大规模增发导致股份被动大幅稀释;(2)阶段性冲击风险:宏观层面,经济大幅波动,疫情再度爆发,重大自然灾害;行业层面,重大政策变动,航空事故,行业竞争加剧等;公司层面:运力引进不及预期,成本控制不及预期等;(3)若本报告数据与实际披露数据存在误差,以公司公告为准。
|
|
|
中国国航
|
航空运输行业
|
2023-09-01
|
8.72
|
--
|
--
|
8.80
|
0.92% |
|
8.80
|
0.92% |
|
详细
事件:中国国航 2023 年 8 月 30 日发布 2023 年中报业务方面,1H2023 公司运输旅客 5856.84 万人次/yoy+170.40%;ASK、RPK 分别同比上升 150.70%、186.50%;客座率为 70.73%/yoy+8.90pct。 其中 2Q2023,公司运输旅客 3216.96 万人次/yoy+321.87%;ASK,RPK分别同比上升 283.83%、351.92%;客座率为 70.48%/yoy+10.62pct。 财务方面,1H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96.13 亿元/yoy+148.88%,为2019 年同期的 91.27%;归母净利润-34.51 亿元,上年同期为-194.35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9.38 亿元,上年同期为-194.94 亿元。 其中 2Q202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5.45 亿元/ yoy+213.05%;归母净利润 -5.24 亿元,上年同期为-105.35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9.20 亿元,上年同期为-105.32 亿元。 投资要点: 供需两端持续修复,2Q2023 营收环比增加 95 亿元伴随航空出行稳步修复,1H2023 国航累计运输旅客 5856.84 万人次,同比增长 170.40%。其中,2Q2023 公司运输旅客 3216.96 万人次,环比增长 21.86%。 受益于需求回升叠加核心航线票价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1H2023 公司 RASK 达 到 0.41 元 /yoy+20.49% , 其 中 国 内 线 0.40 元/yoy+23.36%,国际线 0.48 元/yoy-23.12%。在需求回升、山航并表之下,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 596.13 亿元,同比增长 148.87%。 其中,2Q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 345.45 亿元,环比上升 95 亿元。 投资收益同比转正,亏损环比显著收窄成本端来看,2Q2023 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同比下降 30.60%,环比下降 5.33%,叠加公司机队利用小时持续攀升,二季度 CASK 为 0.44 元,环比下降 2.04%。整体来看,1H2023 公司 CASK 大幅改善,同比下降 49.28%至 0.44 元。此外,公司上半年确认国泰航空投资收益 12.79 亿元,同比上升 17.02 亿元。 但由于汇率大幅波动,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口径计算,1H2023 人民币贬值 3.61%,致公司上半年净汇兑损失达到 15.65 亿元。据此我们估算,2Q2023 公司扣汇后利润总额约为 10.39 亿元,扣汇口径下,公司淡季业绩同环比均有显著改善。 盈利弹性初步显现,看好暑运旺季表现暑运以来,民航市场景气度持续提升。据民航局数据,7 月民航客运量达 6242.8 万人次,相当于 2019 年同期的 105.3%,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国内线供需两旺,国际线继续稳步恢复。同时,伴随国内线供需结构改善,行业票价弹性已经初步显现。据携程票价数据显示,2023 年 7 月 1 日-8 月 28 日国内线日均裸票价较 2019 年同期上涨12.12%。 作为中国唯一载旗航司,国航坐拥第一国门首都机场,拥有丰富的优质时刻资源和中国最具价值的旅客群体。同时,在外延并购山航及内生增长双重驱动下,公司机队规模再上台阶,并在山东市场和日韩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上的资源得到有效补强。截至 2023 年 7 月底,国航的机队规模已提升至 903 架。近期伴随第三批处境团队游目的地名单公布及来华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抗原检测取消,国际线有望在下半年出现超预期表现。周期上行背景下,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票价弹性,旺季业绩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收分别为1378.85 亿元、2029.39 亿元、2159.61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9 亿元、193.47 亿元、182.35 亿元,对应 2024-2025 年 PE 分别为 7.24 倍、7.68 倍,我们看好本轮周期上行阶段的航空业价格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永久性亏损风险:现金流断裂导致破产、大规模增发导致股份被动大幅稀释;(2)阶段性冲击风险:宏观层面,经济大幅波动,疫情再度爆发,重大自然灾害;行业层面,重大政策变动,航空事故,行业竞争加剧等;公司层面:运力引进不及预期,成本控制不及预期等;(3)若本报告数据与实际披露数据存在误差,以公司公告为准;(4)测算仅供参考,以实际为准
|
|
|
中远海能
|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
2023-08-31
|
13.61
|
--
|
--
|
14.49
|
6.47% |
|
14.76
|
8.45% |
|
详细
事件:2023年8月30日中远海能发布公告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业绩表现优异,实现营业收入115.75亿元,同比增长54.08%;归母净利润达到28.06亿元,同比增长1667.48%;扣非归母净利润24.20亿元,同比增长1492.05%。其中,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59.45亿元,同比增长47.33%;归母净利润为17.10亿元,同比增长1179.17%;扣非归母净利润15.36亿元,同比增长1123.41%。 投资要点:油运市场景气向好,公司业绩弹性优异2023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外贸油运业务,1H2023公司外贸油运毛利达到27.74亿元,同比增加32.05亿元,大幅扭亏。外贸油运业务高增同时受益于市场的好转和美元升值。2023年上半年油运供需平衡仍在不断收紧。无论是原油还是成品油运输市场,需求端均保持增长。一方面受益于俄乌冲突后贸易重构带来的运距利好,根据Kpler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原/成品油平均海运运距同比分别增加约5%、4%。另一方面,运输量在全球疫后复苏的大背景下,也在持续好转,IEA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球石油需求为1.02亿桶/天,较去年同期上升220万桶/日。而供给端已经增长乏力,2023年上半年全球共计交付油轮90艘/1,034万载重吨,交付量同比大幅减少。供需错配持续加深下,市场收益不断好转,2023年上半年TD3C-TCE均值为43,039美元/天,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61%。而按照公司业绩倒算,预计公司上半年VLCC的TCE水平在5-6万美金区间,显著高于市场均值,业绩弹性优异。 LNG预计是未来发力方向,业绩安全垫逐步增厚LNG均为项目船,业绩稳定,且远期成长空间广阔。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投入运营的LNG船舶42艘,703万立方米;在建LNG船舶26艘,452万立方米。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增接收一艘LNG船,同时处置了五艘油轮。碳中和预期之下,我们预计未来LNG会成为公司主要发力方向,而非油轮。且不断增加的LNG有望持续增厚公司业绩的安全垫。 减碳压制供给,本轮油运周期有望走得更远当下油运市场供给侧的确定性相对较强。一方面,各类船型在手订单占比在历史低位,未来3年的投放并不多。另一方面,明后年陆续兑现的环保政策会不断对当下老龄化的市场提出挑战。最后,在减碳预期的压制下,大部分船东同样在观望和转型,2030年原油需求量可能见顶的情况,我们认为大批量造船去博两三年的高收益或是性价比较低的选择。 因此,供给持续受限的条件下,油运未来的周期走势充满可能。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中远海能是全球油、气运输龙头,拥有全球规模第一的油轮船队。受益于成品油、原油运输的景气复苏,我们重新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中远海能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6.84、262.62与279.0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68、73.32与83.7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23、8.84、7.74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OPEC+减产超预期;俄欧贸易修复超预期;油轮订单超预期;政策性风险;全球经济大幅下滑;
|
|
|
南方航空
|
航空运输行业
|
2023-08-31
|
6.49
|
--
|
--
|
6.50
|
0.15% |
|
6.50
|
0.15% |
|
详细
事件:南方航空于2023年8月29日晚发布2023年中报业务方面,1H2023公司运输旅客6499.56万人次/yoy+118.65%,相当于2019年水平的89.31%;ASK、RPK分别同比上升91.91%、125.84%,相当于2019年水平的86.76%、79.53%;客座率为75.75%/yoy+11.38pcts,较2019年同期下降6.90pcts。 其中2Q2023,公司运输旅客3500.85万人次/yoy+201.22%,相当于2019年同期水平的96.19%;ASK、RPK分别同比上升154.25%、210.19%,达到2019年的93.44%、87.17%;客座率为76.89%/yoy+13.86pcts,较2019年同期下降5.53pcts。 财务方面,1H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8.30亿元/yoy+75.98%,为2019年同期的98.48%;归母净利润-28.75亿元,上年同期为-114.8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9.60亿元,上年同期为-117.51亿元。 其中2Q202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7.75亿元/yoy+95.26%,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106.99%;归母净利润-9.77亿元,上年同期为-69.9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7.97亿元,上年同期为-71.76亿元。 投资要点:业务量恢复水平再上台阶,上半年营收接近2019年同期伴随国内民航出行需求继续回暖,1H2023公司客运量为6499.56万人次/yoy+118.65%,达到2019年同期89.31%。其中,2Q2023客运量达到3500.85万人次/yoy+201.22%,达到2019年同期96.19%,恢复水平再上台阶。 1H2023公司RASK达到0.42元/yoy+18.82%,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107.07%。在客运量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1H2023公司营业收入达到718.30亿元,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98.48%;其中2Q2023公司营业收入已经相当于2019年同期106.99%。二季度CASK同环比显著优化,扣汇后盈利实现环比转正成本端来看,二季度布油均价同比下降30.60%,环比下降5.33%,叠加公司机队利用小时数持续上升,二季度南航CASK为0.44元/yoy-46.13%,环比下降12.35%。整体来看,1H2023公司CASK大幅优化,同比下降29.51%至0.46元。 年初以来汇率环境出现大幅波动,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口径计算,1H2023人民币贬值3.61%,致公司上半年净汇兑损失达到13.47亿元。据此我们估算,扣除净汇兑损失后,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为-3.11亿元;其中2Q2023扣汇后净利润约为11.01亿元,1Q2023扣汇后净利润约为-14.12亿元,淡季实现盈利环比转正。 盈利弹性初步显现,看好航空大周期逻辑兑现在国内线需求高景气、国际短程市场率先回暖背景下,公司充分受益。2023年二季度淡季扣汇盈利已经率先环比转正。2023年暑运行业维持高景气,据民航局数据,7月民航客运量创新高,达6242.8万人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105.3%。其中内线供需两旺,国际线继续稳步恢复。同时,国内线供需结构性改善之下,行业票价弹性再度显现,据携程票价数据显示,2023年7月1日-8月28日国内线日均裸票价较2019年同期上涨12.12%。 南方航空坐拥“北京+广州”双核心枢纽,国内运力投放占比位居三大航之首,且国内优质时刻份额及国际短程时刻份额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8月25日,南航汕头公司正式新接收一架ARJ21飞机,公司飞机数量已经达到900架历史新高,规模优势持续巩固。作为亚洲机队规模领先的大型全服务航司,周期上行阶段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1506.59亿元、2069.25亿元、2175.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84亿元、194.35亿元、175.82亿元,对应PE分别为49.47倍、6.07倍、6.71倍,我们看好本轮周期上行阶段的航空业价格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永久性亏损风险:现金流断裂导致破产、大规模增发导致股份被动大幅稀释;(2)阶段性冲击风险:宏观层面,经济大幅波动,疫情再度爆发,重大自然灾害;行业层面,重大政策变动,航空事故,行业竞争加剧等;公司层面:运力引进不及预期,成本控制不及预期等,增发进度存在不确定性;(3)若本报告数据与实际披露数据存在误差,以公司公告为准。(4)测算仅供参考,以实际为准。
|
|
|
海南机场
|
房地产业
|
2023-08-31
|
4.06
|
--
|
--
|
4.10
|
0.99% |
|
4.24
|
4.43% |
|
详细
事件:2023年8月21日海南机场发布2023年半年报1H2023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3.70亿元/yoy+48.81%,归母净利润5.83亿元/yoy+807.55%,扣非归母净利润4.78亿元/yoy+1350.75%。 其中2Q2023公司分别实现营收21.11亿元/yoy+96.23%、归母净利润3.50亿元,上年同期为-0.1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81亿元,上年同期为-0.39亿元。 投资要点:出行需求持续修复,2Q2023营收环比增长67.62%伴随疫后积压的旅游出行需求持续释放叠加“5.1”小长假等因素催化,2Q2023赴岛出行需求维持较快恢复态势。1H2023三亚凤凰机场上半年旅客吞吐量1124.29万人次/yoy+105.27%,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8.02%,其中2Q2023完成旅客吞吐量504.76万人次/yoy+266.27%,恢复至2019年同期118.87%。叠加地产业务去化持续推进,1H2023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近5成,其中2Q2023营收同比上升10.35亿元至21.11亿元,环比增加8.52亿元,为2021年以来单季新高。 分拆来看,2023年上半年公司各项业务表现如下:①机场业务方面,实现营收9.5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17亿元。 其中包含三亚凤凰机场免税相关收入1.20亿元,分别为通过提供免税店场地租赁取得特许经营权收入0.84亿元以及提供免税提货点租赁取得特许经营权收入0.36亿元。此外,公司还通过参股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实现投资收益0.15亿元。 ②免税与商业业务实现营收1.4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6亿元。 其中海岛商业通过提供免税店场地租赁实现收入0.58亿元、海岛商业参股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实现投资收益0.63亿元。 ③房地产业务,实现营收15.2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95亿元。费用率环比小幅改善,盈利能力再上台阶成本端,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成本同比增加4.79亿元至18.71亿元/yoy+34.89%。费用端来看,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32%/10.20%/8.12%,同比-0.20/-2.81/-3.54pcts;其中2Q2023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1.88%/8.37%/8.01%,分别同比变化+1.33/-5.82/-5.48pcts。在航空主业持续回暖叠加地产业务稳定去化等因素带动,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9亿元至5.83亿元,其中2Q202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1亿元至3.5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享受自贸港政策东风,期待成长全面提速海南机场作为岛内优质枢纽机场以及免税商业物业等核心资产持有者,年初至今旗下三亚凤凰机场客流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自2023年7月1日暑运开启至8月24日期间,三亚凤凰机场航班量达到2019年同期的118.21%。当前,三亚凤凰机场T3航站楼建设目前正处于总规修编、可研立项等阶段,待未来投产后,机场年保障容量将提升至2700-3000万人次,相较当前仍有近30%提升空间,公司机场主业成长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伴随海南自贸港建设持续推进,公司所拥有的自贸港空港枢纽、海口日月广场标杆商业资源等多业态协同优势将持续凸显。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二期法式花园当前已经招商完成,预计将于年内开业;同时公司与cdf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续签合同也已经顺利落地,2023-2025年租金标准由原固定租金优化为“年保底金额+月销售提成率为3%”的形式,其中2023年保底金额为7500万元。受益于自贸港需求红利持续释放叠加“一本两翼双引擎”战略持续实施,期待公司未来成长全面提速。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3.08、67.47、74.5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2、15.14、18.26亿元,对应PE分别为44.28、30.18、25.03倍。公司坐拥岛内枢纽机场、免税优质核心资产,有望持续受益于自贸港发展红利,长期成长空间可期,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层面,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疫情再度出现反复;2)行业层面,离岛免税政策变动,航空性收费标准变动;3)公司层面,地产库存去化不及预期,免税店开业进度不及预期,T3投产时点存在不确定性,债务风险增加等;4)若本报告数据与公司公告不符,以公司公告为准。
|
|
|
华夏航空
|
航空运输行业
|
2023-08-31
|
7.61
|
--
|
--
|
7.87
|
3.42% |
|
8.41
|
10.51% |
|
详细
华夏航空于 2023 年 8 月 28 日发布 2023 年中报业务方面,1H2023 公司运输旅客 273.67 万人次/yoy+76.64%,相当于2019 年同期水平的 78.51%;ASK、RPK 分别同比上升 60.48%、78.37%,相当于 2019 年同期水平的 100.83%、92.76%;客座率为 72.89%/yoy+7.31pcts,较 2019 年同期下降 6.35pcts。 其中 2Q2023,公司运输旅客 153.49 万人次/yoy+103.49%,相当于 2019年同期水平的 85.88%;ASK、RPK 分别同比上升 66.63%、95.90%,达到 2019 年同期的 101.62%、97.66%;客座率为 74.80%/ yoy+11.18pcts,较 2019 年同期下降 3.03pcts。 财务方面,1H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15 亿元/yoy+77.05%,为2019 年同期的 89.39%;归母净利润-7.52 亿,2022 年同期为-9.53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54 亿元,2022 年同期为-9.52 亿元。 其中 2Q202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70 亿元/ yoy+79.72%,相当于 2019年同期的 95.20%;归母净利润 -4.76 亿元,2022 年同期为-4.97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77 亿元,2022 年同期为-4.98 亿元。 投资要点: 上半年运力恢复至 2019 年同期,淡季营收环比再上台阶二季度航空出行需求继续修复,二季度公司客运量环比增长27.71%,恢复到 2019 年同期水平的 85%以上。同时公司运力端恢复水平再上台阶,ASK 达到 2019 年同期的 101.62%,环比上升66.63%。 供需稳步恢复之下,1H2023 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9.64 亿元至 22.15亿元,达到 2019 年同期 9 成水平,其中 2Q2023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 亿元至 11.71 亿元,环比上升 11.96%。 二季度成本环比稳定,汇率波动拖累公司业绩表现成本端,2Q2023 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同比下降 30.60%,环比下降 5.33%,叠加公司机队周转率提升后对于固定成本的摊薄,二季度公司 CASK 为 0.47 元,同比下降 20.38%,环比下降 9.3%。尽管公司 2Q2023 末飞机数量较一季度末增加 2 架达到 67 架,但 2Q2023营业成本环比表现基本稳定。 费用端,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口径计算,1H2023 人民币贬值3.61%,其中二季度人民币贬值幅度达到 4.9%。汇率波动之下,公司上半年净汇兑损失达到 1.46 亿元,财务费用同比上升 0.31 亿元至 4.24 亿元,其中二季度财务费用同比增加 0.65 亿元至 3.49 亿元,环比一季度上升 2.74 亿元。 供需稳步修复,业绩拐点可期公司是我国唯一规模化的独立支线航司,“因地制宜”开拓了“新疆模式”、“衢州模式”、通程航班等运营模式,在实现航网快速扩张的同时,也保证较高的客座率与飞机日利用率,助力公司打造经营壁垒。 受供给侧限制叠加人民币贬值影响,公司供需稳步修复但经营业绩回暖节奏慢于行业。但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多重不利冲击影响已过,公司基本面量价两端有望迎来持续修复。1)量:供给侧限制因素逐步缓解+暑运旺季催化需求增长;2)价:暑运期间公司运力或将集中投放于旺季旅游市场,西北等热门航线有望受益于旅游需求高增催化的票价弹性。而中长期视角看,公司作为国内支线航司引领者,有望享受支线航空市场的成长红利与差异化经营的格局红利,疫后困境反转可期。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收分别为 59.48亿元、87.03 亿元、106.4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14 亿元、8.89亿元、11.26 亿元,对应 2024-2025 年 PE 分别为 10.95 倍、8.65倍,我们看好本轮周期上行阶段的航空业价格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层面,经济大幅波动,疫情再度爆发,重大自然灾害;(2)行业层面,高铁分流风险,支线机场建设不及预期,下沉航空市场渗透率增长不及预期,重大政策变动,航空事故,行业竞争加剧,人民币兑美元大幅贬值等;(3)公司层面:运力引进不及预期,飞行员引进不及预期,大股东减持风险等;(4)若本报告数据与实际披露数据存在误差,以公司公告为准。
|
|
|
宏川智慧
|
航空运输行业
|
2023-08-30
|
21.88
|
--
|
--
|
22.60
|
3.29% |
|
22.60
|
3.29% |
|
详细
事件:2023 年 8 月 29 日宏川智慧发布 2023 年半年度报告: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74 亿元,同比增长 27.81%,完成归母净利润 1.60 亿元,同比增长 29.26%。根据公司 2023Q1 披露数据,2023Q2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98 亿元,同比增长 18.45%,完成归母净利润 0.91 亿元,同比增长 30.40%。 投资要点: 二季度同环比增长,业绩符合预期2023Q2,公司完成营收 3.98 亿元,同比增长 18.45%,环比增长5.81%,主要系 2022 年 4 月、7 月、11 月非同一控制下合并龙翔集团、沧州宏川、金联川以及 2022 年 6 月“港丰石化仓储项目”二期项目投入运营,公司产能扩张推动营收规模持续增长;同时,公司不断致力于开拓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储罐出租率逐步提升,二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0.91 亿元,同比增长 30.40%,环比增长32.45%,同环比均高增,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第一主业持续扩张,第二曲线平仓快速增长分业务看,2023H1,公司第一主业码头储罐综合服务营收达到 6.86亿元,同比增长 27.96%,第二曲线化工仓库综合服务营收 0.41 亿元,同比增长 72.29%,公司通过兼并收购实现储罐与平仓双线发展,保证主业扩张的同时积极拓展第二曲线。此外,公司围绕储罐与平仓的增值服务也在不断培育,上半年中转及其他服务、洗舱及污水处理服务与危化车辆公路港服务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 29.66%、77.34%与 82.44%。 待新增产能投入运营,产能爬坡带动业绩快速增长2023 年 6 月,公司发布公告筹划购买南通御顺 100%股权和南通御盛 100%股权,标的资产拥有 286 米泊位、最大可靠泊 3 万吨级船舶的码头岸线与 74 座储罐(罐容总计约 62 万立方米),交易总对价合计约为 7-10 亿元。收购落地后,公司在南通区域市占率将快速提 升,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在长三角地区的定价能力。待新增产能投入运营后,公司有望凭借自己的经营管理来逐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进而实现整体营收规模与利润的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基于谨慎性原则,拟收购事项暂不纳入盈利预测。受宏观景气度影响,我们调整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宏川智慧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5.90 亿元、21.01 亿元与 24.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9 亿元、5.17 亿元与 6.35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 28.32 倍、19.68 倍与 16.02 倍,鉴于公司经营良好,业绩稳步提升,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生产事故、整合并购不及预期、商誉减值风险、重大政策变动、大规模自然灾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