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5/10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隆利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7-08 20.88 -- -- 24.83 18.92%
32.40 55.17%
详细
【事项】近日,隆利科技公告收到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一项发明专利证书。发明专利《可拼接的显示器》提供了一种可无缝拼接,且实现高动态对比度、高色域显示器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延长显示器寿命、提高批量生产率,适用于大尺寸显示装置的研发、生产和制备。以上专利为公司自主研发,未来将陆续在公司相关业务中应用。近日,隆利科技公告收到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一项发明专利证书。发明专利《多层结构光学薄膜》提供一种多层结构光学薄膜,对单侧入射光具有高反射率,有效地减小光束的发散度,产生准直效果,从而改善光束的角度,同时对另一侧的入射光具有高透过率,可作为反射片使用,使光学信号有效穿透,有利于降低背光显示模组的功耗,提升亮度。以上专利为公司自主研发,未来将陆续在公司相关业务中应用。【评论】车载显示领域大有可为,终端客户开拓顺利。根据Omdia数据,2020年全球车载显示屏出货量为1.27亿片,其中中控显示屏出货量为7,380万片,占比高达,是车载显示面板最大的应用市场;电子仪表盘出货量4,680万片,占比,是第二大应用场景。在车载显示应用领域,相比OLED技术,MiniLED显示技术在可靠性、成本和寿命、稳定性、超高亮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公司的MiniLED背光显示技术在车载显示领域已经实现突破。当前公司的MiniLED车载显示产品,已应用于仪表、中控、副驾、空调、内置后视镜显示等多种车载显示组件上,布局了多条车载线体并具备量产能力;凭借产品技术和研发技术优势,公司的车载背光模组产品(LED和MiniLED技术)已经获得国内外知名车企的认可,目前已经同知名Tier1厂和知名模组厂达成合作,如海微科技、远峰科技、佛吉亚、伟世通、德赛西威、航盛电子、瀚宇彩晶、华星光电、信利、京东方精电汽车电子等,已开始逐步进入知名车企,如:蔚来、理想、小鹏、比亚迪、上汽、高合、长城、广汽、福特、现代、丰田、合创等品牌。 积极布局新型显示应用,专利研发积累深厚。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MiniLED相关领域有效申请专利共计145项,其中发明专利64项,目前已获得的专利共6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并获得了MiniLED相关创新产品奖10项。随着5G、4K/8K超高清视频、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叠加远程教育、远程办公和居家娱乐等市场需求,商县市场增速显著,公司目前已经与TCL、康佳等品牌厂商开展合作。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智能穿戴领域最大市场,随着推广普及程度加深和5G商用进程提速,有望迎来VR/AR产业新一轮热潮。根据IDC预测,预计到2024年全球在VR/AR领域的支出增长至72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其中,预计到2024年中国市场在VR/AR领域的支出规模达到264.8亿美元,占全球比重达36%。公司搭载MiniLED技术的VR产品可应用于VR眼镜等领域,目前已开始量产交付于芬兰高端头显制造商Varjo和北美知名VR企业。 储备显示领域前沿技术,努力开拓业绩新增长点。2020年12月,三星110英寸MicroLED电视发布,并于2021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推出。2022年5月,在三星商用电器京东自营旗舰店上架并开启预约,售价1049999元。根据产品页面显示,首批预约已经售空。MicroLED显示技术的LED芯片尺寸小于50um,其显示像素间距可以由毫米级缩小到微米级。Micro-LED显示技术具备功耗低、亮度高、解析度高、色彩饱和度佳等优点。公司已在相关技术上进行研发投入,储备了相关的专利技术。 【投资建议】从产业链布局来看,MiniLED已成功具备技术、产能、良率等条件,终端应用案例也已屡见不鲜,整体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发展迅猛。因此,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49/34.13/40.1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2.02/2.63亿元,EPS分别为0.78/0.96/1.26元,对应PE分别为29/24/18倍,给予“增持”评级。【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客户开拓不及预期;MiniLED产品导入不及预期。
晶晨股份 2022-07-06 92.75 -- -- 95.27 2.72%
102.90 10.94%
详细
事项 2022年 4月, 晶晨股份公告经公司初步核算, 4月实现营业收入 6.3亿元人民币左右,同比增长 97.73%左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亿元人民币左右,同比增长 252.50%左右。 【评论】公司业绩高速增长,下游市场应用广阔。 受益于公司在技术、产品上积累的优势,以及对产业前瞻性的布局, 2022年 4月经营数据延续 Q1的高速增长态势,产品出货量同比稳步增长,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了公司的市场地位。 目前音视频、家居领域均在向着智能互联化演进,公司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强劲, 并且新产品的市场导入取得了积极成果,预计 2022Q2公司的业绩将能保持快速增长。 公司研发的多媒体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芯片(SoC 芯片)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机顶盒、智能电视、智能投影仪、智慧商显、智能音箱、智能会议系统、智能冰箱、智能健身镜、 AR 眼镜、智能无人机、智能仓储以及汽车电子等领域。 产品线多点开花,国内外市场双轮驱动。 2021年,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S 系列芯片和 AI 系列芯片的出货量高速增长,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了公司的市场地位。 凭借积累的优质客户群体以及销售渠道优势, 新产品持续加速导入于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机器人等场景。同时, Wi-Fi 蓝牙芯片出货量的显著提升, 也开始对营业收入做出贡献。 另一方面, 公司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 也在持续开拓海外市场, 并收获了显著成果。 目前,公司芯片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知名客户及众多运营商设备, 涵盖了北美、欧洲、拉丁美洲、亚太和非洲等全球主要经济区域。随着新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海外市场的出货量及贡献的营业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形成了国内外市场双轮驱动的局面。 公司积极开拓汽车芯片市场。 汽车自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带动了汽车电子芯片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对于芯片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图像和视频处理能力等需求提升,为汽车电子芯片市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公司的V系列SoC芯片目前主要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芯片, 产品采用业内领先的12纳米制程工艺,内置神经网络处理器、支持图形、视频、影像处理和远场语音功能,支持AV1解码, 并符合车规级要求。 由于车规级芯片对产品的一致性、可靠性、安全性(功能安全、信息安全)、高低温、抗干扰、故障率、供应链等要求较高, 因此相关产品的应用周期也相对较长。 自2020年以来, 公司已经与海外高端高价值客户的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并收到部分客户订单。 【投资建议】公司依托长期技术沉淀,持续加大了对新技术、新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如智能影像、无线连接及汽车电子等新市场,推动AI音视频系统终端的纵深发展。借助全球性布局的区位优势和市场资源,公司积累了全球知名的客户群。 因此,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6.14/85.98/108.5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9/15.26/20.07亿元, EPS分别为2.84/3.71/4.88元,对应PE分别为33/25/19倍,给予“增持”评级。
宸展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7-06 27.31 -- -- 28.66 4.94%
28.66 4.94%
详细
事项 公司此前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披露, 通过供应商内迁、与供应商谈判、选择替代供应商和替代方案、不断提升自控料的占比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提升了公司产品毛利水平。此外,今年上游原材料缺料情况有所缓解,原材料价格回落,运营成本下降,对公司利润水平的改善亦有积极作用。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为 25.94%,比 2021年度综合毛利率 23.70%上升了 2.24%。 【评论】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公司利润空间增厚可期。 根据集邦咨询(TrendForce)近日公布的 6月下旬的面板报价显示, LCD 电视面板报价受到品牌采购量持续下修影响,大部分尺寸价格已跌至历史新低点。大陆面板厂纷纷调降产能,短期面板价格下跌的颓势或难以扭转。 在当前面板价格持续下行的趋势下, 我们预计公司上游原材料成本有望持续降低,叠加外汇汇率波动带来的利差,公司二季度以及上半年毛利率水平有望维持高位。此前, 公司于 2021年年报中披露了 2022年经营计划,预计 2022年度预计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 30%~50%。 结合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我们推断公司业绩有望趋近甚至突破区间目标值的最大值。 强化智能座舱产品地位, 资源互助创造共赢。 公司参股的鸿通科技的前身为 TPK 车载触控模组事业部门, 至今已持续耕耘全球车载智能座舱应用市场长达十年,专注服务多家知名车企和飞机制造商,客户包括美国新能源车领导品牌,欧洲主要一线豪车品牌及欧洲客用大飞机品牌等(其中包括一级供应商),其通过客户与 ISO 车规认证的制造基地位于厦门,同时在台北、杜塞多夫、东京与首尔等地设有服务团队。鸿通科技所累积的业务资源及客户渠道,有助于加快 TES 进入车载智能座舱领域。另一方面,鸿通科技同样能借助 TES 的资源将业务扩展到系统集成业务,与 TES 合作开拓以新能源车为主的国内车载客户,依托 TES 智能交互显示设备研发设计与系统整合能力、供应链与生产管理经验,鸿通科技将扩增系统产品品项,以加深客户服务,提升产品整体附加价值,共同增强 TES 与鸿通科技在车载智能座舱系统产品的行业地位,实现双赢。 协同开发定制化产品,深化大客户关系网络。 公司主要采用JDM/ODM模式与客户进行合作,既能够与客户协同开发高度定制化的产品,也能够独立研发设计产品的部分标准化模块,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JDM/ODM业务模式下, 由于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商,拥有领先的行业地位和市场份额,如Elo为全球知名智能交互显示设备品牌商, NCR和Diebold为美国知名POS机和ATM机厂商巨头, Mouse为日本知名高端显示器制造商, Acrelec为欧洲知名自助终端设备制造商,长城信息为国内主流ATM厂商等,公司与上述客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表现出了较强的终端市场竞争力。目前, 公司产品已销往美洲、欧洲、亚洲等数十个国家及地区,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同时,公司通过收购美国3M旗下MicroTouch品牌进行自有品牌运营,从OEM/ODM模式逐步向ODM/OBM战略转型,正由全球竞争格局中的第二梯队向第一梯队发展。 【投资建议】商用智能交互显示设备作为万物互联的人机交互终端和各行各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备,具有良好的需求前景和市场增长空间, 因此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06/26.49/32.9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4/2.91/3.80亿元, EPS分别为1.52/1.98/2.58元,对应PE分别为18/14/11倍,给予“增持”评级。
蓝特光学 2022-07-05 21.64 -- -- 23.20 7.21%
27.99 29.34%
详细
【投资要点】公司公告2021年度报告和2022年一季度报告。2021年营收4.15亿元,同比下降5.3%,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下降23.5%,扣非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33.7%。综合毛利率50.1%,下降7.6pct,净利率33.9%,下降7.8pct。 一季度营收0.90亿元,同比下降6.8%,环比下降10.4%,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下降43.9%,环比下降29.7%,扣非归母净利润0.13亿元,同比下降58.9%,环比下降44.1%。毛利率39.6%,同比下降15.5pct,环比下降7.9pct;净利率24.1%,同比下降15.9pct,环比下降6.7pct。 公司营收和盈利能力显著降低,主要原因是2021年以来长条棱镜产品受大客户终端产品技术更迭及设计方案变更影响,营业收入的贡献大幅降低,一季报该产品收入284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3%,而上年同期收入3022万元、占营业收入31%,目前长条棱镜产品变动对公司收入的影响已经充分体现。 收入结构变化导致公司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为了培育新的增长点,配合客户需求方向,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一季度研发支出1160万元,同比增长34%,继续加大新型微棱镜加工技术研发投入,进一步影响了净利润水平。 公司培育的新兴业务初见成效,车载玻非透镜和传统成像棱镜业务对公司营业收入的贡献逐步加大。一季度玻非透镜收入3046万元,同比增长71%,收入占比提升至34%。成像棱镜收入3930万元,同比增长38%,收入占比提升至44%。虽然尚未弥补长条棱镜下滑带来的收入缺口,但公司2018年开始布局玻非透镜在激光雷达领域的应用,我们看好汽车智能化大潮下2022年成为车载激光雷达量产元年,未来需求有望持续高增,从而推动公司整体营收重回增长。 公司自IPO募投项目起,就瞄准苹果等行业头部公司开发微棱镜产品,并持续投入。微棱镜产品主要用于手机潜望式摄像头,可以减少机身厚度,得到安卓阵营的广泛应用成为行业趋势。 【投资建议】公司传统长条棱镜产品不利影响充分释放,新增长点车载玻非和传统成像棱镜业务出现成效,特别是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将对玻非透镜需求产生持续推动。此外,公司在手机潜望式摄像头用微棱镜产品积累深厚,有望受益于智能手机影像系统需求的持续升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6/10.13/13.6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2.97/3.9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6/0.74/0.98元,对应PE分别为59/29/22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研发和推广不及预期;苹果手机潜望式摄像头推出节奏不及预期;车载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兴需求市场竞争格局恶化。
德赛西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7-04 147.77 -- -- 189.95 28.54%
203.99 38.05%
详细
公司近期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董事会同意增设副董事长职务,并选举高大鹏先生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副董事长。 高大鹏先生于2000年加入德赛西威,历任工程部工程师、市场部高级产品经理、产品市场策略部门经理、创新与产品管理高级总监、市场与公共关系高级总监以及公司总经理助理;2012年至2015年6月,历任德赛西威音响导航第二事业单元总经理、质量管理中心总经理、德赛西威副总经理。2015年6月起,任德赛西威总经理;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任德赛西威董事、总经理;2019年10月起至今,任德赛西威董事、总经理,兼任智能座舱事业部总经理。 【评论】公司是国际领先的移动出行科技公司之一,致力于成为出行变革的首选伙伴。公司持续投入和专注于电子化和集成化的产品与技术,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领域的整合,形成全面完善的业务结构,拥有更全面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具备较高的整体解决方案开发能力,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智慧出行解决方案。 客户结构优异,广受海内外品牌车企认可。公司客户群体主要包括大众、通用等欧美系车厂、丰田、日产等日系车厂以及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等国内自主品牌车厂等主流车企,并与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多家头部新造车势力深入合作。 智能座舱业务线,公司第三代座舱产品获得长城汽车、广汽埃安、奇瑞汽车、理想汽车等多家客户项目定点。公司与高通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德赛西威第四代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业务线,涵盖从智能传感器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相关算法的全栈自研解决方案及多种形态业务模式组合。第一代高算力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平台IPU03,已在小鹏汽车的P7、P5车型上大规模量产供货;新一代高算力平台基于英伟达Orin 芯片,已获得众多项目定点。网联服务业务线,探索以软件驱动的新型商业模式。已实现整车级OTA、网络安全、蓝鲸OS 终端软件、智能进入、座舱安全管家、信息安全等网联服务产品的商品化。 开放共赢,携手打造汽车智能化生态产业链。公司积极开展多维度、多渠道的共享合作。2021年,公司投资参股速腾聚创、奥迪威和上海智驾,在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和AI等领域进行战略合作。通过与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合作共赢,支持公司保持长期稳健发展。 选举副董事长进一步完善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高大鹏先生作为公司早期员工,历任工程师、产品经理、高级总监等职务,具有丰富的产业经验背景,目前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兼任智能座舱实业部总经理,对公司愿景、文化的认同感更为深刻。本次选举高大鹏先生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副董事长,势必将持续推动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优化,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汽车智能化领导者,布局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网联服务三大业务板块。汽车智能化发展方兴未艾,低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渗透率不断提升,高级别智能驾驶逐渐由概念落地,公司布局完善全面,研发技术积累优势明显,将显著受益于汽车智能化发展。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25.84、166.74、210.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0、16.02、20.89亿元,EPS分别为2.11、2.89、3.76元/股,对应当前PE分别为70、51、39倍,重新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美格智能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7-01 30.55 -- -- 34.99 14.53%
44.73 46.42%
详细
公司近日在投资者交流中披露, 公司的 5G 智能模组产品在比亚迪DiLink4.0和 DiLink5.0平台上均有大规模量产应用,比亚迪DiLink4.0和 DiLink5.0平台覆盖汉、唐、腾势、海豹等多种车型。 【评论】携手比亚迪,车载 5G 智能模组高景气,布局智能座舱高算力产品。 汽车电动化浪潮中,比亚迪成为首先突围的国产电动车品牌,前 5个月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获取了 29.3%的市场份额, 旗下秦、宋、汉、唐等产品销量高歌猛进,有望引领自主品牌重塑国内乘用车市场格局。新发布的腾势 D9、海豹等车型的市场关注度和预订热情高涨。美格智能的车载 5G 智能模组产品抓住车载通信模组从 4G 向 5G 升级的战略机遇,广泛覆盖比亚迪旗下主力热销车型,智能座舱、 TBOX、车载安防等产品服务国内外主流车企,有望充分享受汽车需求旺盛的行业红利,加速自身成长。 此外,公司在智能座舱领域推动高算力产品应用, 在高级别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领域积极探索,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伴随华为成长,泛物联网下游 AR/VR、云计算、机器人行业需求多点开花。 公司自 2014年起跟华为合作,吸收学习华为的研发、管理和体系流程, 提升自身能力,积累了服务世界级客户的体系和能力。 公司坚持无线通信模组+物联网解决方案双轮驱动,以智能模组产品和垂直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根据 Counterpoint 统计, 2021年 Q4季度物联网模组行业公司排名首次进入全球前三名和中国区第二名,未来将充分受益于物联网行业长期增长。公司特色产品 5G 智能模组凭借自带算力、视频编解码能力强、高速率、大带宽、低延时的性能优势,在 AR/VR、云计算、机器人等高景气下游有望获得突破。 成本端有望改善,产品升级提升盈利能力。 公司基带芯片供应商丰富, 中高端产品采用高通方案; 中低端产品积极与国内芯片厂商合作, 包括海思、展锐、翱捷、移芯等。 2021年全行业芯片涨价导致毛利率下降。供应链涨价向客户传导需要周期,同时芯片供需最紧张的阶段已经度过,后续有望缓解带来成本端改善趋势。 此外, 2022年随着车载需求旺盛、海外运营商5G毫米波产品出货, 公司5G技术储备和投开始转化为产品和营收,从而带动产品结构改善和盈利能力回升。 【投资建议】公司在智能通信模组领域具有深厚积累,携手华为、比亚迪等战略客户发展,在车载5G智能模组领域占据先发优势, 下游AR/VR、云计算、机器人行业需求多点开花,成本端受益于芯片价格回归理性,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67/45.03/59.9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7/3.12/4.4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2/1.30/1.84元,对应PE分别为43/27/19倍, 给予“增持”评级。
长信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7-01 7.44 -- -- 7.62 2.42%
8.54 14.78%
详细
疫情影响下,短期业绩承压。 根据公司披露的 2022年一季报, 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 17.17亿元,同比增长 10.50%。疫情影响下导致物流受限,叠加消费电子淡季下行,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81亿元,同比下降 21.66%,实现扣非净利润 1.72亿元,同比下降 21.03%。 紧抓车载屏爆创新机遇,汽车电子业务持续向好。 公司向 T 公司和比亚迪直供中控屏模组产品(包括 ModelX、 Model S、唐、宋、秦、汉等车型)、独供蔚来 ET7中控屏,理想 ONE 中控屏、红旗 H4车载屏,目前正在积极开拓小鹏、哪吒、大众、广汽等电动车客户。同时,公司通过 TIER1如阿尔派、哈曼、夏普、伟世通和大陆电子向大众、福特、菲亚特、奔驰及本田提供后视镜模组、车载音响、显示面板、座舱后显及仪表盘模组等产品。 目前, 公司已获得了多个 3D 车载项目定点,订单金额达数十亿元;为了进一步保障车载电子的快速发展,解决车载屏核心部件 Sensor 的紧张困局,公司快速布局和安装 G4.5代产线,目前已实现全部量产, 预计随着产品平均价值量的提升和新产品产能的投放, 车载电子板块业务将持续向好,当前汽车电子业务的占比已超过 50%。 积极开拓新兴智能硬件产品,寻找公司业绩新增长点。 依托减薄技术的扎实基础, 公司具备柔性可折叠玻璃盖板的全部制造工艺,包括玻璃减薄、切割和断面处理、玻璃表面处理等,现已具备量产折叠屏用UTG 相关产品的能力。 同时,根据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披露的信息来看,公司 UTG 产品已在 H 客户检验过程中。 另一方面, 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 公司为 Meta 提供 90%以上 Quest2的头显模组, 并独供 PICO NEO 系列头显模组,已成立全球元宇宙硬件供应商中的核心之一。 同时, 公司也为国际前五大智能可穿戴终端客户等提供一系列的中高端可穿戴产品,独供小天才 Z 系列、独供华为 GT 系列、独供小米旗舰手表,为 OPPO 提供第一款可穿戴手表及为以上客户群体提供更高世代产品。 【投资建议】 随着汽车显示屏需求持续提升,玻璃盖板的市场增长空间将进一步被打开,3D 盖板玻璃将是关键新趋势。车载显示器“大屏+联屏化”趋势带动汽车盖板玻璃向大尺寸化发展。另外, 叠加新兴智能硬件产品(元宇宙、折叠产品) 有望继续增长, 我们预计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85. 13、 103.65、121.9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06、 13.65、 15.68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455、 0.56、 0.64元/股,对应当前 PE 分别为 16、 13、 11倍,维持“增持”评级。
联合光电 计算机行业 2022-07-01 14.66 -- -- 15.64 6.68%
21.95 49.73%
详细
根据公司近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披露,公司全资子公司联合汽车早期已开始布局智能驾驶领域,目前的产品主要包含车载镜头和毫米波雷达(频段为 76-81GHz),技术已相对成熟,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 具体有 220度视场角的车载镜头(全景摄像头镜头)、热成像镜头、舱内检测镜头、前视镜头等;以及角雷达、车路协调雷达、车内生命体征探测雷达等产品。目前主要客户是国内汽车厂商。车载镜头已通过Tier-1厂商基本覆盖全国主流整车厂商及部分一线国际品牌汽车厂商。毫米波雷达产品主要客户是整车厂。 【评论】 深耕光学领域,高倍高清安防变焦镜头市占率全球第一。 公司经过持续多年的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形成了集光电产品设计开发、超精密加工及智能制造为一体的完整业务体系,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始终走在中国光学镜头制造行业的前列。在光学防抖、超高倍率变焦镜头、超高清 4K 激光显示领域是国内唯一独立开发并规模量产的企业。根据 TSR数据显示,公司在 20倍及以上高清变焦安防镜头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巩固安防领域竞争优势,积极拓展激光投影、智能驾驶、 VR/AR、 AI 等新兴领域光电产品。 一方面公司将持续集中优势资源,深耕安防产品镜头业务,巩固市场主导地位,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客户。另一方面,公司在新型显示、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积极布局, 2022Q1新兴业务营收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新型显示领域产品营收同比增长272.35%,智能驾驶领域营收同比增长 73.19%。 全面布局智能驾驶感知系统, 助力汽车智能化发展。 在智能驾驶领域,公司已拥有全景摄像头镜头、热成像镜头、舱内检测镜头、前视镜头以及角雷达、车路协调雷达、车内生命体征探测雷达等产品。此外,公司通过中山光晟科技全资子公司武汉天眸光电科技来拓展激光雷达的研发、生产。公司全面布局智能驾驶感知系统,有望将进一步扩大车载镜头市占率,加快毫米波雷达等产品在整车厂的配套,助推汽车智能化发展浪潮。 公司深耕光电产品领域,已建成研发软硬件完善、技术能力强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光学产品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在巩固高端安防镜头领域龙头地位的同时, 加速布局拓展新型显示、智能驾驶等新兴赛道。 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21.68、 29.17、 37.7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7、 1. 12、 1.44亿元, EPS 分别为 0.29、 0.42、 0.54元/股,对应当前PE 分别为 51、 35、 27倍,给予“增持”评级。
雅创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7-01 79.55 -- -- 95.88 20.53%
98.88 24.30%
详细
近日公司公告, 为进一步优化公司战略发展,快速拓展汽车电源管理IC 市场的布局,拟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 2.4亿元购买专业从事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专用芯片(ASIC)定制设计服务的深圳欧创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60%的股权。本次交易标的股权交割后,欧创芯将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目标资产业绩承诺为 2022-2024年度实现实际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2700、 3000、 3300万元。 欧创芯是一家模拟芯片研发商,专注于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及服务。主要产品为 LED 驱动 IC、 DC-DC 以及 MCU,产品型号较丰富,与公司 IC 品类高度重合,主要应用于汽车车灯后装市场、电动车市场、家具照明市场等领域。 欧创芯创始人具有 15年以上的芯片研发经验,凭借丰富的产品线布局、灵敏的市场嗅觉以及较高的产品转化率等优势,在车灯领域内具备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并在 DC-DC恒压产线中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评论】分销商转型 PMIC 自研, 逐步进入收获期。 公司创立以来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商。后于 2019年通过收购韩国 Tamul 电源管理芯片业务转型自研 IC。 PMIC 属于模拟芯片,其研发设计高度依赖经验,公司吸收了 Tamul 核心研发人员, 其具备三星半导体、仙童半导体等行业头部公司研发精研, 形成了较强的自研车载 IC 能力。 目前公司自研 IC 产品包括马达驱动 IC、 LED 驱动 IC、 LDO、 DC-DC 等芯片,主要应用在汽车电子领域。 2022年一季度公司自研芯片产品逐步渗透至国内整车厂,争取到更多与车厂合作的项目,陆续实现批量出货,自研 IC 营收 3246万元,同比增长 201%,进入收获期。 下游需求高景气,迎来规模效应临界点。 公司自研IC瞄准汽车电子高景气赛道,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产品成功已导入吉利、长城、长安、比亚迪、现代、一汽、起亚、克莱斯勒、大众、小鹏等汽车厂商。 IC研发设计投入较高,产品放量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拖累。但收入放量后,其更高的毛利率将会显著改善公司收入结构,提升盈利能力。 公司2021年整体毛利率18.14%, 2022年Q1提升至20.95%,主要源于自研IC业务(毛利率40%+) 的占比提升。未来我们看好公司自研PMIC业务高增,带动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持续提升, 迎来规模效应临界点,进入业绩爆发期。 传统分销业务稳定增长,并购加速公司发展。 传统分销业务受益于经济复苏,汽车消费支持政策, 以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持续升级, 预计保持稳定增长。此外公司上市以来充分利用并购加速发展。于2022年1月以现金方式收购怡海达能55%股权, 强化了公司代理分销业务能力,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于5月披露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欧创芯60%的股权, 增强了公司的IC研发实力,扩充公司的产品型号,增强与客户的粘度,提高公司IC产品的渗透率,优化晶圆加工、封装、测试等环节成本。 我们认为公司处于高景气赛道,未来有望继续合理运用并购手段加速公司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分销业务受益于汽车电子整体需求增长,自研PMIC业务瞄准车载高景气方向,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客户突破带来收入规模临界点,有望迎来业绩爆发期。 同时不断通过并购加速业务发展。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29/26.66/33.2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2.35/3.2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91/2.94/4.02元,对应PE分别为40/26/19倍, 给予“增持”评级。
兆易创新 计算机行业 2022-07-01 136.70 -- -- 142.19 4.02%
142.19 4.02%
详细
2022Q1业绩大幅增长。根据公司披露2022年一季报,2022Q1实现营收22.30亿元,同比增长39.02,实现归母净利润6.86亿元,同比增长127.65%,实现扣非净利润6.55亿元,同比增长136.51%。公司存储器、MCU等产品市场需求保持旺盛。 三大产品线持续发力,产品及客户结构优化明显,不断开拓新应用领域。公司业务包括存储芯片、MCU微控制器以及传感器三部分。中大容量NOR Flash 客户群和覆盖面不断扩大,需求持续稳定,并有望进一步提升。汽车和工业方向正在成为公司NOR Flash 增长最快的应用领域。首款自有品牌DRAM 产品于2021 年6 月推出,已在主流消费类平台获得认证,并在诸多客户端量产使用。公司MCU业务把握智能化终端需求,已成为业绩增长最快的产品线,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24.56 亿元,同比增长225.36%。传感器业务市占率亦有所提高。公司在不断深化现有市场和客户的基础上,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和市场应用;不断开拓新领域、新客户,并在工业、安防监控、汽车、家电等领域实现良好增长。 全力拓展智能汽车领域应用,助力汽车智能化发展。随着智能座舱、网络互联、自动驾驶等汽车智能化功能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汽车电子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传感器等器件的市场机遇。公司已有车规级产品量产交付,全力拓展智能汽车领域应用。车规级Flash产品可为ADAS、车载通讯、智能座舱、BMS等应用提供高可靠、性能优异的解决方案。车规级MCU方面,公司选择以车身电子作为切入点,向前装/后装领域同步拓展,覆盖了ADAS、汽车照明、HVAC、DCDC车载充电、T-box、EDR、导航等应用,打造支持车规级MCU认证和安全标准的MCU系列新品。目前,公司联合生态合作伙伴,结合MCU和Flash产品打造了ADAS单目预警解决方案,车规级MCU产品也在积极推进中。 基于公司在存储器、MCU、以及传感器等产品的布局日益完善丰富,客户及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看好公司面对智能汽车、物联网设备、工业控制等新领域的旺盛需求的持续拓展以及国产替代背景下的长期发展。我们维持2022-2023年营收预期,上调毛利率,调整期间费用率,增加2024年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17.88、151.80、190.5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64、37.27、44.30亿元,EPS分别为4.59、5.58、6.64元/股,对应当前PE分别为29、24、20倍,维持“增持”评级。
永新光学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6-28 122.27 -- -- 125.87 2.94%
128.35 4.97%
详细
2022Q1业绩稳定增长。根据公司2022年一季报,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09亿元,同比增长21.23%,实现归母净利润5401万元,同比下降55.00%,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公司因土地收储补偿款增加净利润所致。扣非净利润实现4073万元,同比增长11.08%。 切入车载镜头/激光雷达赛道,光学龙头迎来战略机遇。公司是中国光学精密仪器及核心光学部件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显微镜和镜头等光学元组件。在光学精密制造领域拥有数十年的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凭借深厚底蕴,切入车载摄像头和激光雷达赛道。激光雷达方面,公司先后与禾赛科技、Quanergy、Innoviz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2021年定点合作项目超10家,收入超千万元。公司已将激光雷达客户群从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扩展至轨道交通、工业自动化、智能安防、车联网等领域,将产品从以零部件为主扩展至激光雷达整机代工,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车载摄像头是汽车传感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智能化技术,随着像素提升、摄像头数量提升,相关镜头需求持续增长,2021年公司车载镜头前片销量同比增长超90%,为切入车载镜头组装业务打下基础。 车载激光雷达进入需求爆发期,上游光学元器件确定性最强。汽车电动化渗透率大幅提升基础上,汽车智能化即将进入高速爆发期。我们认为未来5年汽车智能化最大的边际变化将会是L3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快速提升。L3级自动驾驶方案的最大变化是增加了激光雷达作为多重传感器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L9作为热门车型量产配备1颗禾赛科技前向128线激光雷达,验证了这一产业趋势,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已正式成为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产品的光学元组件供应商。 预计2023年起,车载激光雷达赛道将进入持续高速成长期。目前激光雷达技术路线尚未最终确定,不同系统集成厂商在探索不同方案且缺乏上市公司,我们认为上游光学器件厂商有望广泛覆盖不同激光雷达方案的共性光学器件,收益确定性更强。 传统业务有望高端化,提升盈利能力。公司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显微镜客户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解放军总医院、日本尼康、徕卡显微系统、OPTIKA、Accuscope等头部客户。光学元组件客户包括新美亚、霍尼韦尔、NCR、康耐视、美国捷普、Blackmagic Design、索尼、得利捷、徕卡相机、德国蔡司、科视等国际头部客户。我们看好公司传统业务下游的高端显微镜突破,以及光学元组件在机器视觉、智能投影仪等高景气方向的需求持续增长,从而推动公司产品结构升级,提升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精密光学龙头,技术能力领先,传统业务受益于高端显微镜、机器视觉、智能投影仪等高景气方向有望实现高端化升级。更受益于汽车智能化大势下的车载激光雷达/摄像头需求爆发,从零部件向整机代工/组装业务拓展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88/14.60/20.0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2/3.67/4.9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46/3.32/4.45元,对应PE分别为47/35/26倍,给予“增持”评级。
联创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6-28 14.83 -- -- 16.74 12.88%
20.19 36.14%
详细
公司专业从事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驾驶、运动相机、智能家居、 VR/AR 等配套的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触控显示一体化等关键光学、光电子产品及智能终端产品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 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智慧家庭、智慧城市等领域。 根据公司 2022年一季报, 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 20.05亿元,同比下降 12.12%,实现归母净利润 4012万元,同比增长 10.90%,扣非净利润实现 3251万元,同比增长 6.91%。 高清广角镜头和影像模组行业领先。 在高清广角镜头和高清广角影像模组领域, 公司重视与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 主要服务于 GoPro、大疆、影石、 AXON 等运动相机、无人机、全景相机和警用监控等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客户,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智能驾驶渗透率持续提升,车载光学领域进入需求爆发期。 公司积极把握汽车电子快速发展的机遇,聚焦汽车智能化、电动化方向持续投入资源, 加快发展车载光学项目。 2021年,公司加大与特斯拉的合作,取得了 4个新项目定点, 2个新项目已进入量产,另外 2个新项目通过客户认证,预计在 2022年年中量产。 公司继续深化了与 Mobileye、Nvidia 等国际知名高级汽车辅助安全驾驶方案公司的战略合作,扩大车载镜头在国外知名汽车电子厂商 Valeo、 Conti、 Aptiv、 ZF、 Magna等的市场占有率。公司也重视与地平线、华为、百度等国内高级汽车辅助安全驾驶方案公司的合作,扩大车载镜头和影像模组在蔚来、比亚迪等国内知名终端车厂的合作。 与上游面板厂展开深入合作,触控显示一体化产品日益丰富。 基于公司多年来在触控显示产业形成的技术、产业基础以及优良的经营团队和客户资源,公司重点发展教育、安防监控、智能汽车、智能家电、智慧家居等领域的中大尺寸产品。 2021年,公司继续围绕京东方、深天马等具有上游面板资源的大客户开展深入合作,丰富了触控显示一体化产品结构,提升了产品技术水平, 为公司在市场竞争、生产稳定性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投资建议】 公司深耕光学领域,具有持续的研发创新优势、优质的客户资源,智能汽车行业等新兴赛道亦具有前瞻布局,有望受益于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 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10.86、 127.49、 141.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7、 5.51、 6.46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37、 0.52、0.61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40、 29、 24倍,给予“增持”评级。 盈利预测
芯海科技 2022-06-24 45.97 -- -- 64.55 40.42%
64.55 40.42%
详细
【事项】根据公司近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披露,公司正在进行的汽车MCU芯片研发项目,主要分M和R系列,M系列主要应用于车身控制,包括车窗、车灯、雨刮、空调等。R系列产品应用于动力总成,刹车系统等。目前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 【评论】公司是一家集感知、计算、控制、连接于一体的全信号链芯片设计企业,专注于高精度ADC、高性能MCU、测量算法以及物联网一站式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的企业。公司产品业务布局分为模拟信号链芯片、MCU芯片、健康检测AIOT芯片。公司围绕三大产品线,推出诸多新产品,巩固并保持公司在全信号链领域的领先优势。公司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测控、汽车电子、通信计算机、锂电管理、智能家居、智能仪表、健康产品等。 积极拓展汽车电子市场,为未来提供发展强劲动力。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加速,预计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比重将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渗透率的提升而持续增长。公司基于模拟信号链MCU领域的产品研发、产品性能优势,积极拓展汽车电子市场。公司的车规级信号链MCU已经在多家客户端验证通过,并开始进入产品测试和量产导入阶段。同时,公司已于2021年启动下一代车规信号链MCU产品的开发及验证工作,将形成系列化平台产品,继续拓展智能座舱,车身电子市场,2022年将逐步提供给汽车客户进行测试与发开,在车身电子、车灯、座椅等应用上持续发力,助力汽车智能化发展。公司拟发行可转债投资“汽车MCU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助力汽车智能化发展浪潮。【投资建议】作为国内高精度ADC技术与高可靠MCU技术的领先企业,公司已打造模拟信号链芯片、MCU芯片、健康检测AIOT芯片三大核心产品线,并覆盖诸多应用领域,与客户A、荣耀、vivo、OPPO、小米、麦克韦尔、美的等多个细分领域领导品牌建立深度合作,并加码持续拓展汽车电子领域。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9.36、12.26、14.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2.28、2.85亿元,EPS分别为1.15、1.63、2.04元/股,对应当前PE分别为42、30、24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拓展进度低于预期新产品研发进度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启明星辰 计算机行业 2022-06-23 20.92 -- -- 21.10 0.86%
22.45 7.31%
详细
公司公告定增预案,拟向中移资本发行 284,374,100股股票,发行价格为 14.5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41.43亿元(含),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发行完成后中移资本直接持股比例为 23.08%。 原实控人王佳、严立夫妇自愿、无条件且不可撤销地放弃8.58%股份对应的表决权,中国移动集团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变更完成后中国移动集团和原实控人王佳、严立夫妇在公司的表决权股份数占总股本比例分别为 23.08%和 13.08%。 【评论】 中国移动集团入主公司, 网安龙头与运营商强强联手。 内外因素叠加下,网络安全成为重要议题,需求推动下网络安全市场稳步增长。中国移动作为国内最大的运营商,自身已有大量的网络安全软硬件产品的采购需求,公司是网安龙头企业之一, 根据 IDC 统计的中国 IT 安全硬件22Q1数据,网御星云在统一威胁管理市场所占份额为 12.9%,位列第二; 启明星辰集团在入侵检测与防御硬件市场所占份额为 24.2%, 位列第一, 在虚拟专用网硬件市场份额为 8.5%, 位列第三,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和安全服务体系,双方合作将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 运营商集采通常具有锚定效应,中国移动在大 B 端及 G 端业务上竞争优势显著。 运营商集采规模大,审核较为严格, 因此通常是产品和服务质量检验的试金石,具有锚定作用,中移入主将有助于公司展现自身的产品实力,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中国移动拥有丰富的政企业务拓展资源和高效的销售渠道,也是我国数字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直接成为实控人将加强其战略资源导入的意愿,双方携手合力打造安全的数字经济新业态。 公司多年来经营稳健, 始终坚持健康发展。公司 22Q1营收增长 11.58%,2021年全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了 20.27%和 7.15%的增长, 在行业受到局部疫情扰动的情况下, 仍保持健康发展, 展现了自身业绩韧性。中移入主使公司如虎添翼, 稳健增长之上带来新动力,开启发展下一篇章。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网络安全行业的龙头企业,传统安全业务稳健增长,新兴业务处于快速上升轨道,看好公司新安全布局带动公司迈入高速发展新阶段。 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5.58/68.15/82.75亿元, 由于最新总股本发生变化,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3/13.81/16.81亿元, EPS分别为1.19/1.46/1.77元, 对应PE分别为18/14/1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利润受挤压风险; 局部疫情扰动导致项目周期变化风险; 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新股东资源导入不畅, 协同效应难以发挥风险。
环旭电子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6-17 13.46 -- -- 14.58 8.32%
19.34 43.68%
详细
公司披露 2022年 5月营收简报, 2022年 5月营收为 50.82亿元,同比2021年 5月增长 37.35%,环比 2022年 4月增长 22.76%。 2022年 1-5月营收 231.75亿元,同比增长 26.10%。 2022Q2经营目标保持同比增长,体现公司经营信心。公司披露 2022Q2经营目标为实现营收同比增长 20-25%, 2021年以来公司营运成本控制取得成效,尽管 2022Q2公司面临疫情带来的经营成本的提升,预期营业利润率同比仍有明显改善。 【评论】 汽车电子业务增长迅猛。 公司汽车电子产品以 PCBA 为主,业务覆盖车身控制、域控制、 Powertrain、 ADAS 四大类,其中车身控制主要包括LED 车灯和车身相关 PCBA,域控制主要为智能驾驶座舱显示控制 PCBA,Powertrain 包括功率模组、 BMS、高压配电盒、充电装置等。 2021年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同比增长 54.06%达到 26.05亿元, 2022Q1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实现同比增长 52.64%达到 8.96亿元。经过近年来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深耕, 欧美日客户占比较高,其中欧美客户业务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增速较快,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 各项业务均保持良好势头。 电脑及存储业务,公司积极增加海外产能,以满足北美市场旺盛需求。存储类业务,公司近年来积极拓展国内客户成效显赫,亦受益于国内存储器产业链的发展。得益于核心客户智能手机产品出货量的增长,公司通讯类产品业务规模也实现提升。 SiP 模组业务巩固竞争优势, 积极拓展新客户。公司 SiP 模组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 Wifi 模组、智能穿戴产品模组、笔记本电脑以及车载的网络连接模组等。除了北美大客户之外,公司基于自身 SiP 技术积累优势,积极拓展新客户, 目前与国内安卓厂商有研发合作项目进行中, 预计2022年新客户销售收入也会持续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 公司具有 SiP 模组、 PCBA 产品等电子制造能力优势, 业务横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医疗、电脑及存储等多个业务领域。近期公司积极克服疫情带来的物料短缺、出货延迟、开工率下降等影响,业务规模实现了良好增长。 我们上调公司 2022-2024年营收预期,维持各项产品线毛利率及公司期间费用率情况,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649.18、754.72、870.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3.19、 28.60、 34.19亿元, EPS 分别为1.05、 1.29、 1.55元/股,对应当前 PE 分别为13、10、 9倍, 维持“增持”评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5/10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