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万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旗下研究员(前十):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兴森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9-07 12.56 -- -- 15.35 22.21%
17.85 42.12%
详细
需求不振+产能爬坡,短期业绩承压。公司发布半年报,2023H1实现营收25.66亿元,同比-4.81%;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94.98%。2023Q2实现营收13.14亿元,同比-7.65%,环比+4.98%;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93.33%,环比+40.66%。受经济低迷、需求不振和竞争加剧的影响,公司短期承受收入和利润下滑的双重压力,其中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系FCBGA封装基板项目的费用投入、珠海兴科产能爬坡阶段的亏损及员工持股计划的费用摊销所致。 PCB业务平稳增长,盈利能力有所下滑。2023H1PCB业务实现营收20.19亿元、同比+0.61%,毛利率29.28%,同比下降0.88pct。PCB生产主要集中在广州生产基地、宜兴生产基地和Exception产线。其中,子公司宜兴硅谷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19.64%,亏损2,465.23万元,主要因行业需求不足及竞争加剧导致的产能利用率和价格下降;Exception实现营业收入3,285.70万元、同比-8.41%,净利润373.97万元。PCB贸易以Fineline为主,实现营收8.87亿元、同比+16.33%,净利润9,636.53万元、同比+39.02%。 IC封装基板业务整体亏损,Q2订单逐步好转。2023H1IC封装基板业务实现收入2.89亿元、同比-22.75%,毛利率-7.68%,同比下降34.84pct。公司现有CSP封装基板产能约为3.5万平方米/月,其中广州基地2万平方米/月,珠海兴科项目1.5万平方米/月。2023H1CSP封装基板项目毛利亏损2,222万元,同比减少约1.24亿元,Q2CSP产能利用率从Q1的30%左右提升至接近60%,订单情况逐步好转。FCBGA封装基板项目尚未正式投产,上半年人工、材料、能源、折旧等费用合计约1.46亿元,整体亏损约1.09亿元。 需求不足致半导体测试板业绩下滑。2023H1半导体测试板业务实现营收1.81亿元、同比-20.84%,毛利率12.81%,同比下降7.95pct。其中,子公司Harbor实现营收1.28亿元、同比-30.92%,净利润-1,084.09万元,主要因需求不足所致。广州科技的半导体测试板新产能逐步释放,产品良率、交期、技术能力等稳定提升、持续改善。 完成全领域产品布局,静待后续放量。FCBGA封装基板项目有望投产,其中珠海FCBGA项目已于2022年底建成并试产,目前处于客户认证阶段;广州FCBGA项目一期厂房预计Q4完成产线建设、开始试产。7月,公司完成对北京揖斐电的收购,收购对价为8.27亿元人民币,基于其在HDI板、类载板和模组基板领域的能力,公司完成高多层PCB、AnylayerHDI、类载板、CSP封装基板和FCBGA封装基板的全领域产品布局,实现减成法(Tenting)、半加成法(mSAP)、加成法(SAP)等全技术领域的全面覆盖。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作为国内封装基板龙头,短期受行业需求影响,业绩承压,长期受益技术覆盖和产能释放,前景广阔。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0.12/0.32/0.56元,对应PE分别为104/38/22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研发、技术及客户验证风险。
金山办公 计算机行业 2023-09-05 389.00 -- -- 384.90 -1.05%
384.90 -1.05%
详细
事件:2023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72 亿元,同比增长 21.25%;归母净利润5.99 亿元,同比增长 15.32%;扣非归母净利润 5.76 亿元,同比增长 39.88%。 2Q23 收入 11.21 亿元,同比增长 21.37%;归母净利润 3.32 亿元,同比增长23.46%;扣非归母净利润 3.26 亿元,同比增长 54.72%。 订阅业务快速增长。作为公司重要的收入增长引擎,23H1 公司订阅业务收入16.7 亿元,同比增长 35%,收入占比 77%,同比提升 8pct。拆分来看,个人办公服务订阅业务收入 12.52 亿元,同比增长 33.24%;机构订阅及服务业务收入4.18 亿元,同比增长 40.38%。非订阅业务方面,机构授权业务收入 3.61 亿元,同比减少 13.96%;互联网广告及其他业务收入 1.41 亿元,同比增长 5.0%。 C 端用户数持续增长,付费率、APRU 齐升。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主要产品月度活跃设备数为 5.84 亿,同比增长 2.46%。其中,WPS Office PC 版月度活跃设备数 2.53 亿,同比增长 9.05%;WPS Office 移动版月度活跃设备数 3.27亿,同比减少 2.10%。付费情况上,公司累计年度付费个人用户数达到 3324 万,同比增长 16.36%;付费率 5.69%,同比提升 0.46pct;ARPU 值年化(收入/付费用户数)约为 75.4 元左右,较 2022 年的 68.4 元增长约 10.1%。 WPS AI 持续推进,公司有望在 AI 赋能下深度受益。上半年随着 ChatGPT 的火热,引爆了 AI 浪潮,公司在面对这一重大变革上选择全面拥抱 AI,加速产品升级。公司上半年发布了智能办公助手 WPS AI,锚定 AIGC(内容创作)、Copilot(智慧助手)、Insight(知识洞察)三大战略方向发展,目前产品已接入WPS 文字、演示、表格、PDF、金山文档等产品线,之后也将不断有新的 AI 产品发布。AIGC 热潮下,办公软件能得到革命性的升级,金山办公产品矩阵有望在 AI 赋能下深度受益,打开 B、C 端空间。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公司紧跟 AIGC 技术发展趋势,发布类 ChatGPT式应用 WPS AI,有望在 AI 赋能下深度受益。我们预计 2023-2025 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48.50/63.01/84.2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4.84%/29.91%/33.73%,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14.23/19.55/26.07 亿 元 , 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27.3%/37.45%/33.33%,对应 PE 为 126/91/69 倍。 风险提示:AI 与产品融合不及预期;政策落地节奏低于预期
味知香 食品饮料行业 2023-08-31 40.16 -- -- 42.38 5.53%
44.33 10.38%
详细
事件: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7亿元,同比增长10.30%;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增长6.12%;扣非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18.17%。2Q23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11.94%;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增长12.59%;扣非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增长22.88%。 B端需求恢复,C端增速有所放缓。公司销售渠道主要分为C端零售渠道和B端批发渠道,其中C端按照公司管理政策、品牌授权和客户条件的不同分为经销店和加盟店。C端主要从公司采购“味知香”品牌产品后销售给个人消费者,主要覆盖多区域菜市场、农贸市等;B端客户一般从事冷冻食品批发业务,此类客户主要从公司采购“馔玉”品牌产品后销售给酒店、餐厅、食堂等客户。 2023Q2公司零售加盟/批发/直销渠道实现收入1.39/0.61/0.04亿,分别同比+1.8%/+22.8%/+85.0%,其中C端加盟店/经销店实现营收1.13/0.26亿元,分别同比+11.6%/-26.6%,商超渠道Q2实现收入780万元,环比增长28.4%。Q2季度批发客户净增长44家,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及下游餐饮渠道的恢复,B端需求逐步恢复,单季度收入增速较Q1提升16.6个百分点。C端Q2收入增速较Q1下滑3.7个百分点,开店进度环比Q1同比放缓,截止23Q2末公司共有加盟店1773家,其中Q2净开加盟店40家,环比Q1略有放缓(Q1净开加盟店42家)。 毛利率逐步改善,费用率略有抬升。2023H1公司整体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净利率及扣非净利率分别为26.1%/4.3%/4.5%/17.9%/17.4%,较去年同期+1.7%/+0.6%/0.5%/-0.7%/+1.2%,其中23Q2毛利率26.0%,环比基本持平,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受益于公司成本不断优化;公司整体费用有所抬升,一方面是2022年受疫情影响费用投入有限,另一方面是今年销售区域扩展,人员增加;2022Q2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69万元,2023Q2仅为7万元,从而致使扣非净利率实现较大幅度的抬升。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随着公司产能逐步释放(“年产5千吨的食品用发酵菌液及年产5万吨发酵调理食品项目”已在试生产阶段),销售渠道的建设(C端在农贸市场加盟店的基础上多方向发展,开发街边店以及商超,B端加大对酒店餐饮、学校及单位食堂等的开发)以及成本持续优化,我们预计2023-2025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02/10.46/12.0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0%/16.0%/15.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4/1.97/2.3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9%/19.7%/17.5%,对应PE为32/27/23倍。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影响,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中集车辆 机械行业 2023-08-30 11.31 -- -- 12.94 14.41%
12.94 14.41%
详细
半年报业绩亮眼。8 月 24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2023H 共实现营收 134.70亿元,同比增长 20.31%,实现归母净利润 18.97 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 10.3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18.52%与 197.05%。Q2 实现营收 68.86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 13.56%/4.58%;归母净利润 14.17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 487.26%/195.53%;扣非后归母净利 5.57 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 127.34%/16.24%。公司 2023H 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达到 19.3%/14.1%。 半挂车海外需求旺盛,灯塔先锋业务/北美业务/欧洲业务营收分别同比-1.86%/+34.67%/+28.12%,毛利率分别+3.23pct/+14pct/+1.81pct。半挂车总收入+25.4%,毛利率+10.9pct。公司维持国内第一的半挂车市占率,同时海外市场营收大幅增长,北美与欧洲营收占半挂车业务收入约 3/4。北美半挂车市场高需求延续,2023H 美国半挂车产量同比+10.9%,公司北美冷藏半挂车与厢式半挂车收入分别+25.58%/+46.03%,毛利率受益产品涨价、运费下降与美元升值而显著提升。欧洲半挂车市场维持高位,英国 SDC 与比利时 LAG 均实现业绩提升。 国内专用车与厢式车业务有所承压,市场需求有望逐步向好。2023H 公司专用车上装与整车业务收入 13.47 亿元,同比下降 9.61%,毛利率降低 0.67pct;轻型厢式车营收 1.93 亿元,同比增 107.91%,但毛利率受产能与产品结构影响下滑1.15pct。上半年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0.15%,社会物流总额同比+0.63%,对运输车辆的需求得到提振,2023 上半年重卡/轻卡销量分别同比+28.5%/+9.7%,市场处于复苏上行趋势中。随着国六 6b 阶段的全面施行和冷链物流建设的持续推进,重卡更新需求与厢式车需求有望继续释放。 灯塔制造网络+新能源转型,维持长期竞争力。公司继续推进灯塔制造网络建设,发挥全球的生产制造能力,强化公司的供应链管理与生产效能优势。公司已推出新能源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与冷藏车等多款产品,国内新能源城市渣土车市占率达 32.5%,并在北美成功交付新能源冷藏半挂车。EV-RT 平台的研发也在持续推进,有望成为半挂车领域的引领性产品。 投资建议:维持公司“增持”评级。国内市场的物流与基建增长有望带动车辆销售的进一步复苏,海外北美与欧洲市场仍维持需求高位。随着未来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的推进,公司在新能源车辆领域的投入有望进一步加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76.62/303.89/332.34 亿元,归母净利润 25.96/23.37/26.82 亿元,EPS 分别为 1.29/1.16/1.33 元。 风险提示:物流复苏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波动;海外市场波动
劲仔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2023-08-28 11.19 -- -- 11.28 0.80%
13.05 16.62%
详细
事件: 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25亿元、,同比增长 49.07%;实现归母净利润 0.83亿元,同比增长 46.97%;扣非归母净利润 0.72亿元,同比增长 35.09%。 2023Q2实现营业总收入为 4.88亿元,同比增长 35.17%;归母净利润为 0.44亿元,同比增长 20.24%;扣非归母净利润 0.39亿元,同比增长 8.17%。 “大包装+散称”结合,鹌鹑蛋新品高速增长。1)品规方面,2023H1公司小包装、大包装及散称产品占比分别为 51%、32%、17%左右,整体结构更加均衡,并以“大包装+散称”产品组合为基础,推动产品进入高势能渠道,大包装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接近 70%,散称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长超过 220%。2)产品矩阵方面,公司持续聚焦“鱼制品、豆制品、禽类制品”三大品类,2023H1鱼制品/禽肉制品/豆制品/其他产品营收分别为 6.03/1.71/1.01/0.37亿元,同比+35.01%/+155.05%/+29.23%/+65.75%,禽类制品包含鹌鹑蛋和手撕肉干两个亿元级单品,其中 2022年下半年推出的新品鹌鹑蛋月度销售收入已突破 2700万元,成为公司黑马产品。 持续推进全渠道布局,重点关注零食量贩等新兴渠道。公司持续推进线下传统及现代流通渠道、新兴渠道和线上渠道的立体式全渠道稳健发展。线下渠道方面,公司全力推动弱势渠道开商和经销商升级转型,截至 2023H1,经销商数量从 2,267增加至 2,559家。同时,公司紧跟市场形势积极布局好想来、老婆大人等快速发展的新兴零食专营渠道。2023H1公司线下实现营业收入 7.19亿元,同比增长 44.06%;线上渠道方面,公司紧跟新媒体发展趋势布局短视频、达人直播等新兴渠道,2023H1新媒体渠道增速达 580.48%。 毛利逐步改善,费用率稳步下降。2023H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26.26%,较上年同期-0.81%,环比+0.53%;细分品类鱼制品/禽类制品/豆制品毛利率分别为28.10%/16.98%/26.12%,同比-1.39%/-1.20%/3.28%。毛利率上半年整体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鱼制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产品结构变化。预计下半年鱼制品原材料成本压力伴随经济持续复苏有所缓解,毛利将逐步改善。2023H1期间费率为16.21%,同比-1.10%,Q2单季度期间费率为 15.64%,同比-1.03%,环比-1.21%,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分别为 10.47%/3.72%/1.99%/-0.54%。2023H1销售费用同比+43.61%,主要是电商服务推广费、品牌推广费增加导致。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产品端,鹌鹑蛋等战略单品表现突出; 大包装策略持续助力客群扩张;渠道端,在本轮休闲食品渠道变革中,制造型休闲食品企业,由于其前期供应链铺设,在成本控制及规模效应方面,具备更强的优势。我们预计 2023-2025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9.78/24.80/29.7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5.3%/25.4%/19.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8/2.23/2.7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5.1%/34.9%/20.3%,对应 PE 为 31/23/19倍。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影响,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芯原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21 63.99 -- -- 69.51 8.63%
69.51 8.63%
详细
Q2业绩大幅]改善。8月2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H1公司实现营收11.84亿元,同比-2.37%,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49.8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9.26万元,较去年同期提升1,552.29万元。其中,Q2实现营收6.44亿元(YoY-1.17%,QoQ+19.48%),归母净利润0.94亿元(YoY+713.02%,环比扭亏),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0亿元(YoY+888.46%,环比扭亏)。 量产业务规模效应显现,推动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2022H1公司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收入7.79亿元,同比+1.70%,其中量产业务收入5.32亿元,同比+13.56%,毛利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19.51%增长至25.28%。受益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量产业务的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显现,2023H1公司综合毛利率增至47.65%,较去年同期提升6.01个百分点,其中Q2综合毛利率增至54.94%,达到上市以来的单季度高峰。 核心IP贡献弹性,持续提升产品价值。2023H1公司半导体IP授权服务业务收入4.47亿元,同比-10.65%,其中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收入3.45亿元,同比下降11.49%,Q1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收入受客户项目启动安排有所波动,Q2单季度则实现收入2.44亿元,环比大幅提升141.44%。图形处理器IP(GPUIP)、神经网络处理器IP(NPUIP)、视频处理器IP(VPUIP)是公司的核心IP,2023H1在半导体IP授权业务收入中占比合计近80%,尽管上半年IP授权次数下降,但平均单次知识产权授权收入则同比提升21.88%。 物联网、数据处理领域增速显著,在手订单充足。公司下游领域以物联网为主,其次依次为消费电子、数据处理、汽车电子、计算机及周边和工业领域。公司物联网领域以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业务为主,2023H1总体营收增速达到47.00%,;数据处理、计算机及周边领域以半导体IP授权业务为主,2023H1半导体IP授权业务应用于以上领域的收入增速分别达131.09%、10.74%。受益于AI、物联网、数据中心等市场的增长和系统厂商、互联网企业、云服务商自主造芯需求的提升,公司下游需求充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21.37亿元,可在一年内转化的订单金额达14.05亿元,占比65.73%。 持续高研发投入,铸就长期核心竞争力。2022年公司IP授权业务市场占有率位列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七,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收入排名全球第五。持续的高研发投入是公司维持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23H1公司研发投入4.42亿元,占营收比重37.32%,较去年同期增长3.32个百分点。目前在AIGC领域公司已推出GPGPUIP和AIGPUIP子系以满足广泛的人工智能计算需求。在物联网应用上公司低功耗蓝牙整体解决方案于6月已完成蓝牙5.3认证。此外,公司还从Chiplet芯片架构、接口IP等方面入手,持续提升公司半导体IP授权和芯片定制业务的产业价值,拓展市场空间。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具备半导体IP、芯片定制和软件支持的一体化平台优势,盈利能力释放、成长弹性可期,预计公司2023、2024、2025年EPS分别是0.17、0.32、0.41元,对应PE为371、200、155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进度下行,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东微半导 2022-10-31 270.29 -- -- 304.33 12.59%
304.33 12.59%
详细
下游需求持续旺盛,3Q3业绩保持增长。东微半导发布2022年三季报,2022Q1-3公司实现营收7.90亿元,同比+41.29%,归母净利润2.00亿元,同比+115.62%;2022Q3实现营收3.24亿元,同比+35.85%,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103.24%,环比增长20.29%。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领域市场需求持续放量,公司业绩维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业绩增速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 结构调整++价格提升,毛利率稳步提高。2022Q1-3,公司毛利率为33.72%,同比增加5.10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5.32%,同比增加8.73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公司高压超结MOS和TGBT产品份额的提升和下游旺盛需求带动的产品价格提升所致。期间费用方面,公司的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为0.76%、6.41%、-1.97%、4.45%,分别同比变动-0. 13、-0.89、-1.25、-0.68个百分点。 汽车及工业级应用占比提高,高景气赛道增速显著。2022H1公司汽车及工业级应用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超过70%。其中,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领域收入占比逾17%,同比增长逾60%;各类工业及通信电源领域收入占比约21%,同比增长约58%;光伏逆变器领域收入占比约10%,同比增长约300%;车载充电机领域收入占比逾14%,约为上年同期收入水平的14.5倍。我们认为在光伏、新能源这些高景气赛道的带动下,公司业绩还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预计2022Q3乃至全年汽车及工业级应用收入占比还将进一步提高。 高性能产品持续突破,看好IGBT、超结SMOS产品潜力。产品方面,高压超结MOS是公司的主导产品,第三、四代产品分别实现了大规模出货和批量出货,目前第五代技术研发已启动,受益12英寸工艺产线布局,2022H1收入占比达78.05%,较2021年增加5.35个百分点;在TGBT领域,已经批量进入光伏逆变、储能、车载充电机等领域的多家头部企业,产品经过2021年的小批量过程,已顺利通过多个客户验证并被批量使用,2022年TGBT产品已经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仅2022H1产品收入同比增长高达70倍以上,成为公司业务的新增长点。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公司发力高性能功率半导体产品,充分受益工业级及汽车级领域的快速增长和国产化替代,成长性和确定性兼备。根据三季报业绩披露情况,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3.93/5.86/7.37元,对应10月27日股价PE分别为70/47/3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代工产能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
金山办公 2022-10-28 278.00 -- -- 308.50 10.97%
345.00 24.10%
详细
投 资 要 点 事件: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7.95亿元,同比增长 17.83%;归母净利润 8.13亿元,同比减少 4.10%;扣非归母净利润 6.63亿元,同比减少5.68%。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04亿元,同比增长 24.35%;归母净利润 2.93亿元,同比减少 1.91%;扣非归母净利润 2.51亿元,同比增长 2.88%。 C 端订阅维持高增,MAD 回升再达新高。受益公司个人用户基数不断扩大及产品服务体验同步加强,用户活跃度及使用黏性得到提升,促使会员属性持续向长期转化,推动国内个人办公服务订阅业务三季度同比增长 43%,保持着二季度快速增长态势。截至 2022年 9月 30日,公司主要产品 MAD 为 5.78亿,继上季度活跃数回落后再达新高,年度同增 10.94%,季度环增 1.40%,其中 WPSOffice PC 版 MAD 达 2.38亿,年度同增 15.53%,季度环增 2.59%;WPS Office移动版 MAD 达 3.36亿,年度同增 8.04%,季度环增 0.60%。 B 端订阅进一步提速,机构授权有所回暖。随着组织级用户效率提升以及数据管理、信息安全、行业场景应用等需求不断增加,公司数字办公平台体系产品渗透率持续提高,带动国内机构订阅及服务业务三季度同比增长 47%,较二季度增速明显上升。同时,公司正版化产品随客户需求逐渐放量,部分抵消了上年同期高基数及当期信创产业发展节奏不明朗等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拉动国内机构授权业务三季度降幅较二季度收窄 5个百分点,同比减少 6%。我们认为,在信创预期增强的背景下,公司产品的通用属性在替代环节中具备较强的比较优势,机构授权业务有望随着大规模招标启动重拾增长。 盈利能力相对稳定,影响因素有望纾解。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85.08%、29.54%,同比分别下滑 3.15个百分点、7.13个百分点,但基本维持中报水平,我们判断主要因相对低毛利率的 C 端业务占比提高,叠加用户基数扩大和活跃度提升下采购端成本上行导致毛利率下滑,且研发投入维持高增使得净利率波动较大。但从边际变化来看,公司在年内实施新限制性股票计划的情况下,费用管控或有体现,期间费用率较中报有所下行,我们判断今年研发人员成本将会趋于稳定,影响净利率波动的因素有望纾解,同时随着毛利率相对较高的 B 端订阅转型顺利推进,或推动整体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 12.12亿元、17.42亿元、23.57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2.63元、3.78元、5.11元,对应 PE 分别为 103倍、72倍、53倍。考虑到公司的市场地位和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付费转化率不及预期;信创推进节奏放缓等。
长光华芯 2022-10-03 114.13 -- -- 119.90 5.06%
119.90 5.06%
详细
产能爬坡高 研发投入,短期业绩增速下滑。22H1 公司营收 2.50 亿元,同比+31.27%,较2021 年增速下降42.32pct;归母净利润0.59 亿元,同比+24.73%,较2021 年增速下降315.76pct。营收增速下滑,主要归因于去年同期的高基数和上半年新厂产能爬坡,产能未完全释放;净利润增速明显低于营收增速,是因为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0.5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4.19%。 业务横纵拓展,产品多点开花。公司聚焦半导体激光行业,以半导体激光芯片为支点,构建GaAs(砷化镓)和InP(磷化铟)两大材料体系,纵向往下游器件、模块及直接半导体激光器延伸,横向往VCSEL 芯片及光通信芯片等半导体激光芯片扩展,主要产品包括高功率单管系列产品、高功率巴条系列产品、高效率VCSEL 系列产品及光通信芯片系列产品。 高功率单管系列产品 22Q1 收入占比约87%,是公司的核心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激光器领域,用作光纤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及超快激光器等光泵浦激光器泵浦源。早期以光纤耦合模块为主,从20Q4 开始受益国产替代,快速导入裸芯片,22Q1 光裸芯片占比达58%,其毛利率在70%左右,直接带动公司整体业绩快速提升。 高功率巴条系列产品 22Q1 收入占比约5%,应用于国家战略高技术及科学研究领域固体激光器的研制,已服务于多家国家级骨干单位。 VCSEL 系列产品 22Q1 收入占比约2%,主要应用在三方面:1、消费电子,主要用于手机、AR、VR 等终端应用,目前主要是给华为供手机的VCSEL 芯片;2、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产能已储备完毕,目前处于研发和样品认证阶段,年内预计会通过客户认证以及车规IATF16949 和AECQ 认证;3、光通讯,短距离应用于数据中心,目前战略是只服务华为。 光通信芯片系列产品 尚处于研发验证阶段,暂只服务华为,目前导入产品包括10G 的EML、探测器APD。 产能逐步释放,带动市场份额提升。2022H1 宏观经济低迷影响下游激光市场增量,但对公司影响有限,主要是因为公司现阶段发力点在于存量市场的国产替代,交付能力/产能不足是限制业务发展的主要阻力。公司积极建设新厂扩充产能,一期的建设产能规划是现有的5 倍,计划7 月末新厂全部搬迁完成,搬迁完成后Q3 产能预计会释放出来2-3 倍,并将带动公司市场份额的逐步提升。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是少数集研发和量产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的一体化平台型企业,成长路径清晰。短期内高功率单管产品受益国产替代和产能释放,贡献规模和利润增量;中长期车载激光雷达VCSEL 市场需求放量以及光通信系列产品逐步量产,将打开第二增长曲线。预计公司2022、2023、2024 年EPS 分别是1.36、2.08、2.96 元,对应PE 为84、55、38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下滑;VCSEL 应用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中集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9-22 7.31 -- -- 7.50 2.60%
7.58 3.69%
详细
公司半年报发布。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1.26亿元,同比下降1.45%。 实现归母净利润25.39亿元,同比下降40.93%;实现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26.98亿元,同比下降26.06%。 下游集装箱需求放缓,物流服务业务快速增长。集装箱需求从2021年的高点逐步回归,市场箱价与箱量均有下行。2022上半年公司累计干箱/冷藏箱销量分别为67.50万/6.84万TEU,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对比下同比下降41.07%/27.62%,仍处于历史同期较好水准。集装箱业务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27.68/30.5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7.06%/30.51%。目前预测2022年全球集装箱市场需求仍将高于2011-2020年的均值水平,公司集装箱业务仍有一定的业绩保障。随着航运的疏通与国内物流景气恢复,22H1公司物流服务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增长74.1%与81.0%,达到172.79/30.03亿元,循环载具营收/净利增速也达到29.2%/32.8%。 安瑞科业绩平稳增长,内河油改气与氢能业务持续推进。清洁能源、化工与液态食品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5.39%至95.94亿元,上半年新签与在手订单分别同比增长16.8%与41.7%。凭借油改气技术优势和覆盖改造、使用、资金支持的商业模式,安瑞科目前在手船舶改造订单达到121艘,下半年预计可交付70艘,未来还可从西江进一步拓展至长江与大运河等水域,挖掘全国市场。氢能业务收入大增175%,中标多个加氢站,在手订单1.7亿元,产、储、运多方位布局,有望成为清洁能源业务中LNG/LPG外另一重要增长点。 中集车辆海外表现亮眼。上半年中集车辆的销量(-42.0%)、营收(-36.8%)、扣非归母净利(-23.6%)不同程度下滑,但海外需求旺盛与内部整合增效拉动毛利率提升1.1个百分点至11.2%。国内疫情反复与车辆政策变化导致道路运输车辆市场需求较为低迷,半挂车、专用车与厢式车业务均有不同程度营收下滑。 海外市场因产能得到释放与升级,欧洲营收增长14.1%,北美营收增长151.6%且毛利率提升4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公司集装箱业务与车辆业务受市场整体需求放缓影响较大,但集装箱业务仍在历史较好水平,车辆业务海外市场表现出色,物流复苏也体现在物流服务与循环载具营收增长中。船舶油改气、氢能、“集装箱+”、冷链、模块化建筑等新领域推进均有所成效,海工持续减亏。公司的物流业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未来发展有充分储备。预测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1.09/1.14/1.27元,对应PE为6.7/6.4/5.7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原材料与能源价格波动。
康龙化成 医药生物 2022-09-06 64.57 -- -- 65.24 1.04%
73.58 13.95%
详细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46.4亿元(YoY+41.1%),毛利16.2亿元(YoY+36.0%),归母净利5.9亿元(YoY+3.7%),经调Non-IFRS归母净利8.1亿元(YoY+24.7%);二季度实现营收25.3亿元(YoY+41.0%),归母净利3.4亿元(YoY+5.5%)。 收入端高增长延续,利润端增速受多因素阶段性拖累。2022H1,公司收入增长强劲,其中Q2实现收入25.32亿元(YoY+41.0%),延续Q1的高增长态势。利润率方面,公司毛利率为35.01%(-1.3pct),净利润率为12.20%(-4.5pct)。导致公司利润端阶段性承压的因素有:1)Q2受疫情封控影响,部分地区运营受限,公司积极安排多地实体协作,降低不利影响;2)欧美通货膨胀导致运营成本增加及汇兑损益;3)新业务提前布局及新投放的产能爬坡;4)交易性金融资产损失。 实验室服务:基石业务维持强势高增,收入结构持续优化。2022H1,公司实验室服务收入为28.60亿元(YoY+41.1%),毛利率为43.69%(+1.71pct);其中,高毛利的生物科学业务加速发展,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37.0%提升至47.5%。上半年,公司参与576个药物研发项目,为国内企业申报IND、NDA项目共52个,其中多国同时申报的有48个。为匹配业务需求,公司扩充实验室服务员工至8492人(YoY+38.7%);陆续投产宁波第一园区二期工程42000㎡,收购北京安凯毅博100%股权,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动物的质量控制,优化实验动物供应体系。 CMC:受益于前期订单转化及产能释放,发展提质增速。2022H1,绍兴工厂陆续投产,公司CMC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收入达到10.85亿元(YoY+42.3%),呈加速增长态势,Q2较Q1环比增速为35.0%,伴随产能爬坡,Q2较Q1的毛利率提升7.7pp至36.2%。上半年,公司为714个药物分子或中间体提供CDMO(临床前550个、临床-期182个、临床期22个、工艺验证&商业化阶段10个)。公司积极扩充CMC员工至3601人(YoY+66.7%),收购英国、美国两个可提供从中试至吨级商业化规模的cGMP原料生产基地进行升级。 临床CRO、大分子与CGT:新业务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临床CRO:22H1,收入为5.85亿元(YoY+38.3%),其中国内各板块整合后的协同效应及品牌效应显现,收入在疫情影响下仍实现68.4%的增长;毛利率为5.1%,主要系提前扩充团队所致。大分子与CGT:22H1,收入为0.96亿元(YoY+33.2%),毛利率为-19.8%,主要系:1)项目交付周期长;2)新收购海外工厂仍需更新升级。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在需求强劲的背景下,公司持续打造及完善深度融合的全流程、一体化、国际化的药物研发服务平台,释放产能、外延收购优质标的,整合业务,提升业务间协同性及规模化效应,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强。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0/27.63/38.92亿元,EPS分别为1.73/2.32/3.27元,对应PE分别为39.3/29.3/20.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正常经营;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订单波动风险。
德赛西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9-06 150.00 -- -- 161.90 7.93%
161.90 7.93%
详细
事件: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4.07亿元,同比增长 56.93%;归母净利润5.21亿元,同比增长40.96%;扣非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增长37.44%。 二季度不惧疫情扰动,业绩延续高增态势。得益于智驾及智舱产品业务规模、单车配置价值快速增长,以及新客户、新项目落地后销量快速爬坡,公司22H1营收规模持续高增。单季度看,在汽车产业链因疫情影响供需受限的压力下,公司22Q2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0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78%,增速较22Q1皆进一步提升。 智舱业务加速放量,产品迭代积极推进。智能座舱业务22H1收入同比增长57.11%达52.44亿元,占比高达81%,毛利率下滑3.82个百分点至21.57%,我们判断主要因芯片涨价所致。公司第二代座舱域控制器已规模化量产,第三代智能座舱域控制器、4K 高清屏等座舱产品产量快速爬坡,基于高通8295打造的第四代智能座舱产品正在紧密开发,且已获得客户订单。 智驾业务量价提升,IPU04规模化在即。智能驾驶业务22H1收入同比增长51.17%至8.63亿元,毛利率提升4.11个百分点至23.16%,我们判断主要因IPU03等高价值产品放量所致。公司全自动泊车、360度高清环视等ADAS 产品销量持续提升;面向更大规模市场空间、基于全面技术优势与融合高低速场景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即将量产;可实现更高级别功能的高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IPU04已累计获得超过10家主流车企的项目定点,并已进入量产规模爬坡期;新一代车载智能中央计算平台的研发进展迅速。 毛利率波动有望恢复上行,高研发投入夯实市场地位。受益智驾产品价值量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因智舱业务而被拉低的降幅得以减缓,公司22H1毛利率23.98%,同减0.90个百分点,我们判断随着高价值产品进一步大规模量产,有望支撑毛利率恢复上行。公司始终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得以在技术、质量、规模化应用等方面引领国内市场,22H1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7.48%达6.14亿元。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在手订单充足,通过横向拓展客户与纵向加深合作不断获取商机,随着多产品线进入放量期,叠加汽车景气度持续上行,我们依然看好公司投资价值,维持“买入”评级。鉴于公司智舱业务放量超预期,我们上调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9.88/190.35/239.72亿元,但考虑到其作为主要收入来源面临毛利率下滑的压力,因此下调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4/16.67/22.94亿元,EPS 分别为2.17/3.00/4.13元,对应PE分别为67倍、49倍、35倍。 风险提示:缺芯缓解不及预期;汽车市场需求疲软;法规限制产业发展等。
隆基绿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9-05 51.63 -- -- 54.28 5.13%
54.28 5.13%
详细
公司发布20 22 年半年度报告。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504.17 亿元,同比增长43.64%;归母净利64.81 亿元,同比增长29.79%;扣非归母净利64.05 亿元,同比增长30.58%。单季度来看,22Q2 公司实现营收318.22 亿元,同比增长65.36%;归母净利38.17 亿元,同比增长53.23%;扣非归母净利37.58 亿元,同比增长51.27%。 硅片、组件双龙头,产销持续放量。公司凭借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高效的执行能力,成为全球硅片和组件双龙头,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梯队。2022H1,公司实现单晶硅片出货量39.62GW,同比增长3.28%,其中对外销售20.15GW,自用19.47GW;实现单晶组件出货量18.02GW,同比增长5.94%,其中对外销售17.70GW,自用0.32GW。在上游硅料供应十分紧张情况下,公司硅片、组件产销持续放量,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加大光伏主赛道研发投入,电池效率屡创新高。公司不断加强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储备多种新型电池组件技术。截至2022 年6 月30 日,公司累计获得各类已授权专利1,808 项,22H1 研发投入36.70 亿元,占营业收入7.28%,并在三条不同的技术路线上实现了电池效率的突破,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公司研发的P-HJT 电池效率(25.47%)、无铟HJT 电池效率(25.40%)及HJT 电池效率(26.50%)均为世界顶尖。 有序推动先进产能建设,提升公司竞争实力。公司正加快推进鄂尔多斯年产46GW 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西咸乐叶年产15GW 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和泰州乐叶年产4GW 单晶电池项目。同时公司最新公告,预计投资25 亿推进芜湖年产10GW 单晶组件项目,将进一步扩大高效单晶组件产能,提升公司规模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光伏发电行业高度景气,全球新增装机规模迭创新高,公司受益于下游旺盛需求和产能扩张,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特别是未来硅料价格有望下降,前期受产业链价格高企所抑制需求有望释放,公司作为产品领先、成本优势显著的光伏一体化龙头企业,具有较高配置价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04/178.06/208.30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29.6/22.5/19.2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业政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药明康德 医药生物 2022-08-01 95.98 -- -- 97.68 1.77%
97.68 1.77%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收入177.6亿元(YoY+68.5%),归母净利润46.4亿元(YoY+73.3%),扣非归母净利润38.5亿元(YoY+81.0%)。 Chemistry:剔除新冠订单收入增速36.8%,CRDMO模式下供需双热前景无忧。2022H1:1)常规业务收入稳健增长:整体收入129.7亿元(YoY+101.9%),其中小分子药物发现收入35.0亿元(YoY+36.5%);经我们测算:新冠商业化项目收入约为41.8亿元,常规小分子CDMO业务收入约为52.9亿元(YoY+37.0%)。2)在手订单充足:H1化学项目所涉新药物分子2,010个,其中临床前及临床I期、II期、III期阶段分别有1627、288、52个,已获批上市的43个;小分子CDMO管线共增加473个新分子。3)新业务需求增长强劲:寡核苷酸和多肽药物的D&M服务客户数量达到98个(YoY+123%),服务分子数量达到142个(YoY+63%),收入达7.1亿元。4)加速产能建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6-7月,常州的第二个高活原料药大规模生产车间、又一寡核苷酸及多肽大规模生产大楼及又一大规模连续化生产(亦称流动化学)车间投产。 Testing:持续强化一体化优势,疫情下收入仍实现正向增长。2022H1,业务收入26.1亿元(YoY+23.6%),细分来看:1)实验室分析与测试业务强劲增长: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收入18.9亿元(YoY+34.6%),其中安评收入保持强劲增长(YoY+53%),器械测试业务显著恢复(YoY+31%);2)疫情下临床CRO及SMO收入仍实现正增长:收入7.2亿元(YoY+1.7%),SMO团队扩充至超4600人(YoY+16%),分布在全国约150个城市的1,000+家医院。 Biology:新分子类型相关生物学服务驱动快速增长。2022H1,业务收入10.9亿元(YoY+18.5%),其中新分子种类及生物药相关收入同比增长67%,占生物学收入19.0%。 ATU:CTDMO商业模式驱动增长。2022H1,ATU收入6.2亿元(YoY+35.73%)。1)商业化项目即将兑现:包括51个临床前和I期临床试验项目,9个II期临床试验项目,7个III期临床试验项目(其中4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准备阶段)。2)革命性技术TESSA具备引流空间:3月,公司正式发布TESSA技术,与传统的基于质粒的生产相比,利用TESSA载体生产的AAV是基于质粒方法生产的10倍以上。截至6月底,公司有30个TESSA项目正在客户评估中。 DDSU:业务迭代升级影响当期增速,商业化项目或兑现在即。2022H1,受制于业务迭代升级及IND交付周期长,DDSU收入4.6亿元(YoY-26.7%);期间完成9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获得19个临床试验批件,有1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NDA)阶段,处于临床I-III期试验项目分别有77、18、5个。 投资建议:2022H1,剔除新冠订单后,公司强势化学业务仍实现稳健增速,其余四大业务板块持续强化,多个项目商业化或兑现在即。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04/101.89/133.14亿元,EPS分别为2.81/3.45/4.50元,对应PE分别为37.7/30.7/23.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新冠订单执行不及预期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风险。
药明康德 医药生物 2022-07-15 105.60 -- -- 108.66 2.90%
108.66 2.90%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77.56亿元,同比增长68.52%;归母净利润46.36亿元,同比增长73.29%;归母扣非净利润38.50亿元,同比增长81.00%;经调整non-IFRS 归母净利润43.01亿元,同比增长75.68%,整体延续一季度高增长趋势。 受益于持续强化的业务模式,疫情之下公司Q2业绩预计仍实现超预期高速增长。2022Q2,公司预计实现营收92.82亿元,同比增长约66.16%,超出此前预期;归母净利润29.93亿元,同比增长154.72%;归母扣非净利润21.36亿元,同比增长64.69%;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22.48亿元,同比增长67.36%。公司维持营收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持续强化的一体化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及公司积极配合落实上海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全球布局、多地运营及全产业链覆盖的优势,及时制定并高效执行业务连续性计划。 公司长期成长逻辑: 1)实验室化学带动后续业务强势增长:实验室化学是化药研发的早期阶段,且为公司的强势业务,公司在早期参与客户研发项目,伴随项目进程推进与客户形成深度绑定,持续承接后续更高附加值订单。此外,根据公司公告,化学业务项目储备众多(2021年小分子工艺研发和生产管线共增加732个项目,其中商业化项目增加了14个,同比提升50%),预计伴随产能建设加快及工厂陆续投产,化学业务有望维持高速增长。2)新业务贡献弹性:公司持续开发新兴技术平台、扩充团队以拓展业务需求、提供全方位的生物学服务和解决方案,2022年,公司测试、生物学业务收入有望延续近几年的增长势头;CTDMO业务项目管线漏斗效应初显,收入增速有望超过行业增速。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我们认为公司在手订单充裕,化学业务强势正增长带动整体收入高速增长,我们预计全年收入有望达到66.3%的高速增长,伴随项目持续推进及技术平台扩建,各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力,长期发展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04/101.89/133.14亿元, EPS分别为2.81/3.45/4.50元,对应PE分别为37.7/30.7/23.5倍,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反复,新冠订单执行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