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2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东睦股份 建筑和工程 2023-11-22 14.46 -- -- 14.94 3.32%
15.99 10.58%
详细
SMC 市场规模到 25年可达 107.48亿元,公司规划产能 10.6万吨, 收购德清鑫晨毛利率有望提升。 金属软磁材料主要应用于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变频空调、UPS 领域。到 25年金属软磁粉芯总市场规模 107.48亿元, 2021-2025年复合增速 22.86%。 (1)全球光伏储能组串式逆变器领域金属软磁粉芯市场规模 37.65亿元, 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 45.63% (2)混动快速增长,纯电 800V 平台渗透率提升,全球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领域金属软磁粉芯市场规模 31.7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 39.98% (3)全球 UPS 和变频空调领域金属软磁粉芯市场规模分别为 26.40和 11.78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速分别为 4.08%和 9.93%。 公司在山西东睦磁电规划 6.6万吨 SMC,在浙江东睦科达磁电 4万吨 SMC 产能,合计规划产能 10.6万吨;公司 22年收购制粉公司-德清鑫晨,未来毛利率有望提升。 MIM 需求有望持续增长,折叠屏铰链有望打开增长空间, 远致星火入股上海富驰有望整合双方资源。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预测,预计到 2026年全球 MIM 市场规模可达 52.6亿美元, 2022-2026年复合增速达 7.94%。预计到 2027年全球折叠屏手机销量有望达4810万台。快速增长的折叠屏手机对于 MIM 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 公司三大 MIM 生产基地(上海、东莞、连云港)协同发展。 公司作为华为供应链企业,有望受益国内份额领先折叠屏手机品牌放量。 远致星火入资上海富驰有望实现双方的优势资源互补,进一步提升公司 MIM 产品的竞争力。 国内车用 P&S 零部件前景广阔,公司市占率高行业地位稳固。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和 BCC Research,预计 2027年全球粉末冶金市场规模可达 340亿元,2021-2027年复合增长率为 4.11%。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和中国粉末冶金协会,预计全国粉末冶金市场规模 2023年可达 183亿元。 美国平均单辆汽车粉末冶金制品用量达19.5kg,欧洲达 14kg,日本达 9kg,中国仅为 6.3kg, 随国内粉末冶金企业技术发展, 未来中国汽车粉末冶金制品单车用量有望提升。 公司在国内粉末冶金行业中市场份额达 26.7%,其中第二名扬州宝来得市占率仅 6.90%,江苏海鹰市占率6.40%,公司 P&S 国内市占率较为稳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3-25年营收分别为 42.80/48.99/56.5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0/2.04/3.05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58.41/42.92/28.75倍。可比公司选择三家磁材企业,可比公司平均 PE 为 32.25/22.93/16.71倍。公司 SMC、MIM、 P&S 三大板块驱动,随 SMC 产能放量, MIM、 P&S 需求提振,未来业绩有望进入收获期,我们认为公司可享受一定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 SMC 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折叠屏手机销量不及预期;公司产品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东睦股份 建筑和工程 2023-11-13 14.00 -- -- 15.38 9.86%
15.99 14.21%
详细
国内软磁材料龙头企业,布局粉末冶金、 SMC 和 MIM 三大新材料技术平台。 公司起步于粉末冶金结构件,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粉末冶金、 SMC(金属软磁粉芯) 和 MIM(金属注射成型产品)业 务的企业, 在下游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高景气度下,公司有望 充分发挥规模和业务协同优势, 步入发展快车道。 软磁粉芯驱动业绩增长, 产能规划超 10万吨。 金属软磁材料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光伏、新能源汽车及变频空调等领域。受终端行业 高速增长带动,全球金属软磁粉芯需求增长空间打开。 公司为国内软磁 粉芯头部企业, 2022 年全球市占率达 16%, 2023 年上半年金属软磁粉芯实现营收 4.88 亿元,同比增长 17.8%。现有产能基础上,山西磁电建设年产 6万吨软磁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积极推进, 预计未来软磁粉芯产能超 10 万吨, 国内头部软磁企业地位进一步夯实。 2022 年公司收购德清鑫晨,加大粉材自供比例,补齐产业链上游布局,毛利率提升空间打开。 消费电子有望加速回暖, MIM 板块盈利能力预计持续提升。 公司自 2020年收购东莞华晶及上海富驰以来, MIM 板块布局加速完善。 下半年消费电子景气度有望加速回暖,公司作为华为折叠屏手机铰链核心 供应商,MIM 板块业务有望充分受益。 随着终端景气回暖叠加公司产品力提升,MIM 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粉末冶金技术发展成熟, 龙头地位稳固。 2021 年全球粉末冶金市场规模267 亿美元,预计 2027 年有望增长至 340 亿美元, CAGR 为 4.1%。 公司粉末冶金业务实现多基地运作, 在供客户覆盖全球一线汽车 零部件公司,出口产品以中高端粉末冶金汽车零件为主。“品牌+成本”优势有助于公司拓宽国际市场,提升产品毛利率。 方正中等线简体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长期来看,新能源板块高景气度持续下,软磁粉芯需求增速预计维持较高水平。消费电子拐点渐进叠加折叠屏手机渗透率提 升,公司 MIM 业务增长空间打开。各终端需求提振下,公司各板块业务业绩弹性有望充分释放。公司层面来看,随着产品技术升级及产业链布局深入,三大主营业务协同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技术、生产及客户多要素齐驱,公司市场竞争力及产品毛利率有望 进一步提升。随着软磁扩产产能陆续释放,公司市场份额加速提升,软磁粉芯业务预计将作为核心驱动板块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为 42.97、 53.51、 62.97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96、 3.13、 4.27 亿元。对应 PE 为 45.5、 28.5、 20.9倍,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项目进度不及预期。若公司在建软磁产能进度大幅不及预期,则或将导致软磁业务增长不及预期。 2、下游需求不及预 期。若新能源汽车、变频空调、消费电子等终端领域需求增速放缓,则公司粉末冶金以及金属注射成型等产品销量或受到较大影 响。3、同业产能加速释放风险。若软磁等同行业公司出现产能迅速扩张情况,则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竞争加剧,软磁产品产能过剩的风险,或对公司竞争力带来较大影响。
东睦股份 建筑和工程 2023-09-15 10.53 -- -- 15.28 45.11%
15.99 51.8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 H1公司实现营收 17.63亿元,同比-1.18%;实现归母净利润 0.36亿元,同比-25.81%;实现扣非净利润-0.03亿元,同比转亏。分季度看,公司 2023年 Q2实现营收 9.61亿元,同比+7.48%,环比+19.78%;实现归母净利润 0.16亿元,同比-60.23%,环比-15.08%;实现扣非净利润 0.12亿元,同比-73.11%,环比扭亏为盈。 需求承压拖累 H1业绩,Q2营收环比改善:公司 23H1业绩下滑主因受消费电子需求承压造成 MIM 收入下滑,拖累整体业绩。Q2公司整体营收环比增长,我们认为主要系 MIM 业务受益下游消费电子需求复苏,收入环比增长71.06%所致。分产品看,2023年 H1粉末压制成形 P&S/软磁复合材料 SMC/金 属 注 射 成 型 MIM 收 入 分 别 为 8.76/4.88/3.82亿 元 , 同 比-1.77%/+67.23%/-34.01%。 2023年 H1公司毛利率为 18.74%,同比-2.30pcts;净利率为 1.33%,同比-1.65pcts。费用方面,2023年 H1销售/管理/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43%/5.96%/7.33%/2.80%,同比变动+0.00/+0.02/-0.02/+0.29pct,财务费用小幅增长主因汇兑收益减少所致。 着力发展 SMC 业务,全方位布局蓄力长期成长:公司在稳步做好 P&S、MIM板块发展的同时,着重发展 SMC 板块。2023年 H1公司紧抓光储等新能源行业发展机遇,SMC 板块发展步入“快车道”。1)客户端,目前公司是特斯拉软磁复合材料的供应商,公司 SMC 业务与特斯拉深入合作。软磁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充电器、升压电感等有大量应用机会,随着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向快充、高压趋势发展,软磁应用场景将不断扩大。2)技术储备方面,公司联营企业宁波东睦广泰合计收购了深圳小象电动公司 12.00%股权,深圳小象电动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聚能磁轴向磁通电机及控制算法等核心技术,将有利于了解软磁复合材料 SMC 技术在软磁电机的具体应用情况,从而拓展该技术在软磁电机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应用场景。3)产能方面,公司山西临猗“年产 6万吨软磁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正加速推进中,此外,宁波总部的 SMC 生产线的建设也取得初步成效,部分高端 SMC 产品已小批量供货。 P&S 推进技术融合, MIM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1)P&S 板块:家电领域空调压缩机和冰箱压缩机为粉末压制成形 P&S 零件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公司积极为客户开发新产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等领域的开发力度,同 时加大 P&S、SMC 技术融合,以 P&S 的压制技术和各工艺技术协同到 SMC,拓展新的应用场景;2023年 H1,公司联营企业将深圳小象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提高至 12%,进一步提升对深圳小象电动科技有限公司的影响能力,以加强对电机及非车用粉末冶金应用的技术研究,探索粉末冶金在电机、电控等方向的技术应用。公司凭借多年深耕 P&S 技术平台的资源和经验积累,P&S 板块在国内外均具备较强竞争力优势。2)MIM 板块:公司液态金属主要和国内相关客户进行配套,在消费电子领域重点为折叠屏手机提供 MIM 零件+转轴组件的定制化开发、生产服务;同时继续推进新品开发尤其是如医疗器械、汽车等长周期业务,优化产品结构,逐步减弱消费电子行业波动带来的冲击。公司在粉末冶金压制成形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汽车行业客户资源,并形成了成熟的适应汽车行业特点的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有望牵引公司 MIM技术板块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取得较大突破,形成增量业务。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主要从事新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其增值服务,主营产品为粉末冶金压制成形零件、金属注射成形零件、软磁复合材料等。公司以粉末压制成形 P&S、软磁复合材料 SMC 和金属注射成形 MIM 三大新材料技术平台为基石,充分发挥三大技术平台在技术、客户和管理等方面的协同优势,覆盖下游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高端制造应用领域。 我们看好公司作为国内粉末冶金龙头,目前积极着重发展 SMC 业务,考虑到下游新能源及汽车电子未来高景气有望为公司带来长期增量,预估公司 2023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 1.85亿元、2.72亿元、3.56亿元,EPS 分别为 0.30元、0.44元、0.58元,对应 PE 分别为 39X、26X、20X。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影响。
东睦股份 建筑和工程 2023-05-31 7.65 11.60 -- 8.08 5.62%
9.72 27.06%
详细
投资要点:东睦股份为中国粉末冶金行业龙头,以粉末压制成形P&S、软磁复合材料SMC和金属注射成形MIM三大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公司SMC业务高速增长并成为当前业绩的重要增长点,MIM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P&S业务稳定增长,三大技术平台协同发展有望推动业绩向上。 碳中和引领SMC成为增长新动能SMC广泛应用于光伏逆变器、新能源汽车电机等领域,2022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248.2GW,同比+12.35%,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082万辆,同比+75.1%,下游行业的高速发展带动软磁材料需求提升。公司为国内SMC龙头企业并积极建设产能,在供需共振下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折叠手机打开MIM行业增长新空间2023年1月折叠屏手机市场中价格在1万元以下的产品占比为81%,同比+31pct,价格下沉将带动产品快速放量,进而带动折叠屏铰链需求量提升。公司产品借助优秀品质,已成为华为供货商。随着下游需求回暖,连云港生产基地落地,公司 MIM业务有望迎来拐点。 多领域应用支撑P&S业务需求2022年插混汽车零售142.0万辆,同比+160.5%,纯电车辆零售525.5万辆,同比+74.2%。混动车辆销量的高速增长能够支撑发动机、变速箱产品对于P&S技术平台的需求,纯电车辆销量高增也带动了高效电机对于P&S技术平台需求的提升。除汽车外,P&S技术平台在家电、电动工具领域的应用也有助于支持业务的持续发展,公司P&S业务有望稳定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38/47.19/53.1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36%/16.87%/12.55%,3年CAGR为12.5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7/3.99/5.0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4.12%/39.07%/25.92%,3年CAGR为47.73%,对应EPS分别为0.47/0.65/0.81元/股,对应PE分别为16.5/11.9/9.4倍。经绝对估值法测算得到每股合理价格12.14元,结合可比公司相对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3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11.7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扩建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风险。
东睦股份 建筑和工程 2023-01-12 9.56 -- -- 10.96 14.64%
10.96 14.64%
详细
事件:1 月10 日,公司发布2022 年业绩预告。 业绩符合预期,2022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462%~539%公司预计2022 年归母净利润约1.45~1.65 亿元,同比增长462%~539%(中值约1.55 亿元,同比增长约501%);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35~1.55 亿元(中值约1.45亿元),同比大幅扭亏,较上年同期增长1.74~1.94 亿元(中值约1.84 亿元),业绩符合预期。 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发展机遇,软磁业务营收维持较快增长SMC(软磁):供给来看,2022 年公司山西基地(年产6000 吨)已建成并部分投产,浙江东睦三期正在建设中,预计2023 年1 月产能可达4.6 万吨,未来公司将积极推进山西第二生产基地,产能将再提升。需求来看,目前基本满负荷生产,公司2022 前三季度光伏销售占比SMC 板块约42%,伴随光伏行业景气度回升,叠加公司股权收购后整合举措进一步加强,SMC 板块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粉末压制成型业务短期承压,金属注射成型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提升粉末压制成型(P&S)业务:国内龙头地位,2022H1 营收占比公司主营业务营收约51%。根据公司公告,目前受订单较为不足影响,边际效益无法完全显现。未来公司有望通过加强技术研发、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维持该业务稳健增长态势。 金属注射成型(MIM)业务:国内双雄之一,主要由子公司富驰负责。2022H1营收占比公司总营收约33%。未来该业务有望突破重点客户,抓住消费电子领域产品主流趋势,通过降低上海基地实际生产占比,精益化管理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目前连云港富驰智造厂房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10 月富驰收购上海驰声40%股权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液态金属领域综合实力,中长期看MIM 业务盈利能力将边际改善。 展望未来:期待中长期三大业务协同发展,实现1+1+1>3公司作为国内粉末冶金领域龙头,P&S、MIM、SMC 三大板块同属新材料粉末冶金制造分支,未来三大板块技术上有望实现重新融合和有效嫁接,客户上有望实现进一步协同,中长期三大业务有望实现“1+1+1>3”效果。 盈利预测综合疫情及整合进度等因素影响,我们分别下调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至1.5、2.1、3.1 亿元,同比增长474%、43%、47%,对应PE 38、26、18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光伏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2)SMC 厂房扩产进度不及预期;3)疫情反复影响开工及交付
东睦股份 建筑和工程 2022-10-21 8.90 10.69 -- 10.12 13.71%
10.96 23.1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2022年 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42-0.48亿元,环比增长 2.4%-17.1%;扣非净利润为 0.42-0.46亿元,环比增长-2.3%-+7.0%。 宏观层面:拜登 6月宣布豁免未来 24个月内从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进口的光伏电池、组件关税,有望拉动国内光伏组件出口。 行业层面:新能源汽车驱动 SMC 需求景气向上。据中汽协,2022年 Q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 206.2万辆,环比增长 50.8%,带动软磁复合材料需求量环比上升。 公司层面:Q3业绩符合预期,软磁板块持续发力。价:Q3软磁原材料铁、硅、铝粉价格小幅下行,据万得,Q3还原铁粉 TFe96-97.5均价环比下降 4.5%,预计公司软磁价格保持稳定,Q3毛利率小幅扩张。量:Q3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持续高增,公司软磁销量环比上升,预估 2022全年软磁销量为 2.2万吨;Q3长三角疫情恢复,PM 板块销量环比小幅上升,预估全年销量为 5.5万吨;MIM板块行业受下游需求影响,季节性较强,一般下半年业务情况好于上半年,Q4销量有望小幅回升。财务指标:公司 MIM 板块整合进入尾声,预计 Q4计提减值同比有望明显下降。 软磁板块产能利用率高位运行,新建产能加快建设。公司目前 SMC板块产能利用率较高,科达已具备年产 4万吨的生产能力,且公司已收购科达全部股权,并且收购上游原料公司德清鑫晨,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山西东睦年产 6千吨产能现已投产,公司正着手在山西建设年产 6万吨软磁材料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实施主体的子公司工商注册,后续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3.2/4.2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8/17/ 13。我们给予公司 2023年 21倍 PE,对应目标价10.8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项目投产不达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东睦股份 建筑和工程 2022-08-30 10.60 12.79 -- 10.79 1.79%
10.79 1.7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半年度报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8亿元,同比增长 2.8%;实现归母净利润 0.5亿元,同比减少 20.7%。分季度来看,2022Q1/Q2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8.9/8.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3.7%/2.0%。 “光伏+新能源车”双引领,SMC 需求景气向上。公司上半年软磁板块的销售收入 2.9亿元,同比增长 23.3%,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16.6%,主要得益于光伏、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未来: (1)全球光伏逆变器装机量高速增长,2030年全球光伏逆变器软磁需求量将达到 17.4万吨,2021-2030年CAGR 为 15.9%; (2)新能源车软磁需求广阔,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合金软磁需求量将由 2021年的 0.42万吨提升至 0.66万吨,国内 2021-2025年新能源车软磁需求量 CAGR为 12.0%。公司拟在山西建设年产 6万吨软磁材料产业基地,进一步提升软磁材料盈利能力,加强公司软磁板块的核心竞争力。 MIM 行业稳步发展,消费电子行业持续扩张。公司上半年消费电子板块的销售收入 5.8亿元,同比增长 21.4%,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32.8%,主要系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落实了各经营单元的主体责任,降低了上海基地的实际生产占比,经营管理更加精细化,进一步加强盈利能力。 PM 市场前景广阔,汽车领域需求快速增长。公司上半年粉末冶金板块的销售收入 8.9亿元,同比减少 11.4%,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50.6%,主要因为二季度上海及周边疫情的影响,导致“长三角”客户尤其是汽车客户的供应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汽车粉末冶金零件市场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粉末冶金汽车零件市场空间巨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亿元、3.0亿元、3.4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32元、0.48元、0.55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674.06%、48.59%、15.08%。综合我们对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分部估值的结果,预测公司 2023年合理市值为 79.90亿元,对应 PE 为 27倍,对应股价为 12.96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项目投产不达预期。
东睦股份 建筑和工程 2022-08-15 10.60 -- -- 11.88 12.08%
11.88 12.08%
详细
事件:8月9日晚间,公司发布关于对外投资暨购买土地使用权的公告。 拟购买土地建设年产6万吨软磁材料产业基地,打造SMC 板块第二基地公司拟购买临猗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内约150亩土地使用权,并拟投资2亿元新设立全资子公司山西东睦磁电作为“年产6万吨软磁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的实施主体。本次临猗项目预计总投资7.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元。此外公司在该项目地西侧预留50亩土地,自协议签订3年内具有优先购买权,拟将其打造成SMC 板块第二基地。 乘新能源新风,公司多次布局SMC 板块彰显强发展决心与信心明确SMC 板块为最优先级发展方向以来,公司多次布局SMC 板块:1)2021年底山西东睦空置场地启动年产6000吨SMC 生产线基地建设;2)2022年3月与7月完成对东睦科达及德清鑫晨股权收购;3)2022年8月拟扩产6万吨产能。 我们认为公司多次布局彰显对SMC 板块发展决心与信心,软磁材料需求量有望伴随光伏、新能源车行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扩产有望使软磁业务维持较快增长。 扩产后软磁材料产能有望成为国内第一,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有望再提升公司主要竞争对手为铂科新材,铂科新材2021年产能约2.5万吨/年,伴随惠州厂房改造及河源项目投产,预计2024年产能约6万吨/年。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原计划2024年将浙江东睦科达产能扩充至4万吨/年,若未来山西6万吨项目顺利投产,公司软磁材料产能将有望成为国内第一。规模效应下,SMC 板块盈利能力有望再提升。 软磁基地选址山西具备经济性,有望使公司软磁材料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软磁新基地选址山西有望进一步降低公司成本,其中人工成本: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山西城镇单位制造业平均工资低于浙江省同口径约30%,2020年东睦科达人工占比成本约10%,有望提升毛利率约3个百分点;2)能源:公司粉厂德清鑫晨公司将租赁制氮气的设备进行自制氮气,预计能源费用支出将提升,目前山西省平均电价约低于浙江省同口径40%,山西项目投产后有望降低SMC 产业整体能源费用;3)运输费:公司SMC 业务客户主要位于“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综合考虑原本原材料运输产生费用,预计运输成本对毛利率负影响较小。 盈利预测与估值综合疫情、整合等因素,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3/4.5亿元,同比增长804%/40%/37%,对应PE 28/20/14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疫情反复;2)MIM 产品发展不及预期;3)SMC 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
东睦股份 建筑和工程 2022-08-09 10.49 -- -- 11.88 13.25%
11.88 13.25%
详细
单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大增 246%, 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能力改善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17.8亿元, 同比增长 3%, 归母净利润 0.48亿元, 同比下滑 21%, 2022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约 21%/3%,分别同比下滑 3.1/0.7pct。 公司单二季度营收约 9亿元,环比一季度持平, 归母净利润 0.41亿元,环比一季度同比增长 498%,同比增长 166%,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43亿元,同比大增 246%。单二季度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约 23%/5%,同比提升 1.6/3.9pct,盈利能力改善。 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持续,下半年软磁业务(SMC)盈利能力有望再提升SMC: 2022年上半年 SMC 板块营收约 2.9亿元,同比增长 23%,占比总营收约16.6%。 目前山西基地(年产 6000吨) 已建成并部分投产; 科达与鑫晨已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产业链协同发展再进一步。 近期子公司东睦科达与伊戈尔签署合作框架,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储能逆变器电感领域, 未来公司准备在山西打造第二生产基地,拟将总部逐渐建成 SMC 研发中心和高端产品的生产基地及新能源车用磁材的营销中心。伴随下半年光伏、新能源车景气度持续提升,叠加公司股权收购后整合举措进一步加强, SMC 板块盈利能力有望再提升。 传统粉末冶金(PM)板块短期承压; 金属注射成型(MIM) 盈利能力改善PM: 2022年上半年 PM 板块营收约 8.9亿元,同比下滑 11%,占比总营收约 51%。 营收下滑主要系疫情对公司“长三角”客户尤其是汽车客户的供应链造成影响。 未来公司有望通过加强技术研发、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以维持 PM 业务稳健增长态势。 MIM: 2022年上半年 MIM 板块营收约 5.8亿元,同比增长 21%,占比营收约 33%。 该业务下半年有望突破重点客户,抓住消费电子领域产品主流趋势,通过降低上海基地实际生产占比,精益化管理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中长期看盈利能力将改善。 公司预计 2022年实现营收 41亿元,期待中长期三大业务协同发展盈利能力回升公司作为国内粉末冶金领域龙头, 预计 2022年有望实现营收 41亿元。 PM/MIM/SMC三大板块同属新材料粉末冶金制造分支, 未来三大板块技术上有望实现重新融合和有效嫁接,客户上有望实现进一步协同,中长期三大业务有望实现“1+1+1>3”效果。 盈利预测综合考虑公司整合、疫情等因素, 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3/3.3/4.5亿元,同比增长 804%/40%/37%,对应 PE 26/19/14X。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 疫情反复; 2) MIM 产品发展不及预期。
东睦股份 建筑和工程 2022-01-18 12.80 -- -- 13.81 7.89%
13.81 7.89%
详细
事件:1月月17日晚间,公司电发布拟收购科达磁电40%股权及德清鑫晨97%股权公告。 收购后科达磁电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长期与母公司协同效应有望提升公司拟以现金2.32亿收购科达磁电剩余40%股权。我们认为影响有二:1)对子公司科达磁电股权比例从60%提升至100%,并表利润进一步提升;2)管理层进一步理顺,未来母公司有望对技术与管理方面持续赋能,中长期协同效应有望提升。 晨收购德清鑫晨97%股权,实现软磁复合材料产业链自主可控,利润率提升!!公司拟以现金1.94亿元收购德清鑫晨97%股权。我们认为影响有二:1)鑫晨为科达磁电最主要的材料供应商,完成收购后公司将实现软磁复合材料产业链自主可控,进一步推动软磁领域长期战略布局;2)公司软磁业务真正意义上可对标国内同业铂科新材(300811.SZ)。此前公司与对标同业利润率水平差异主要在于产业链布局及使用原料品类。此次收购原料厂商有望直接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中长期看利润率水平将接近国内龙头(铂科2021Q3毛利率35%;净利率16%,东睦软磁2021H1毛利率27%)。 软磁业务((SMC))持续快速增长,有望持续受益光伏、新能源车行业发展SMC业务:战略地位明确,目前已确立为公司优先级发展方向。根据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公众号披露,东睦科达2021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同比增长64%。伴随原料成本逐渐恢复正常,该业务受益光伏、新能源车行业发展,营收有望维持较快增长。 (传统粉末冶金(PM)业务企稳;(金属注射成型(MIM)业务有望整合出效PM业务:2021Q4芯片供应问题趋缓,新能源车混动趋势下,营收有望企稳增长。 MIM业务:期待整合逐渐出效。中长期看,MIM业务有望受益折叠屏手机放量。协同整合后,MIM业务在汽车、医疗领域有望逐渐放量,MIM业务有望出现拐点。 盈利预测:等材制造领域龙头,期待三大业务协同,未来现有望实现1+1+1>3公司作为国内等材制造领域龙头,PM/MIM/SMC三大板块同属新材料粉末冶金制造分支,伴随公司进一步整合,三大板块的技术、业务、管理进一步协同,未来有望实现“1+1+1>3”的运营效果。此前三大业务反转逻辑已验证其二:1)PM营收反转;2))SMC实现营收高增长;2021年MIM业务整合不佳,期待2022-2023年整合完毕后业绩提速。SMC板块迎重要变革,利润率水平有望提升,上调2022-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2.4/3.3亿元,同比增长-74%/921%/41%,对应PE363/36/25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商誉减值;2)MIM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东睦股份 建筑和工程 2022-01-11 11.39 -- -- 13.81 21.25%
13.81 21.25%
详细
事件: 1月 6日晚间,公司发布 2021年业绩预减公告。 2021年业绩同比下滑 66-100%,主要系 MIM 业务不及预期,商誉计提导致公司预计 2021年归母净利润约为 0-3000万元, 同比下滑 66%-100%,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 5100至 2600万元,同比下滑 175%至 247%。 本次业绩下滑主要系收购 MIM 相关资产(华晶+富驰)盈利能力不及预期,产生的商誉减值所致。 富驰与华晶合计商誉约 5.1亿, 经公司财务初步测算,本期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约 6500-8500万元。 软磁业务(SMC) 受益光伏、新能源车行业发展, 中长期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SMC 业务: 前三季度公司增加光伏和高效家电领域的软磁材料产能,软磁材料产品不断开发,产品结构得到不断优化,软磁材料销售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伴随原料成本逐渐恢复正常,受益光伏、新能源车行业发展, 该业务营收及业绩有望进入快车道。 汽车芯片供应问题边际改善; 期待金属注射成型业务(MIM)整合出效PM 业务: 根据中气协数据, 2021年 9-11月汽车销量同比下滑 19%、 9%、 9%,下滑幅度收窄,芯片供应趋势整体向好; 新能源车混动趋势加强, 11月混动车占比当月新能源车约 20%,较 10月/1月提升 2/4个 pct。 我们认为 2021Q4芯片供应问题趋缓, 新能源车混动趋势下, PM 业务有望维持较好营收增速。 MIM 业务: 期待整合逐渐出效。 预计 2021年 MIM 业务经营情况未得到实质改善, 主要原因系上海富驰由于受到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和芯片短缺等影响, 订单量下滑且项目暂缓。 DSCC 预计 2022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有望攀升至 1750万台, 目前各手机平台均推出新款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爆发年有望到来。 公司已是小米、OPPO 等 3C 企业合格供应商之一。 中长期看, MIM 业务有望受益折叠屏手机放量。协同整合后, MIM 业务在汽车、医疗领域有望逐渐放量, MIM 业务有望出现拐点。 盈利预测:等材制造领域龙头, 期待三大业务协同, 未来有望实现 1+1+1>3公司作为国内等材制造领域龙头, PM/MIM/SMC 三大板块同属新材料粉末冶金制造分支, 伴随公司进一步整合,三大板块的技术、业务、管理进一步协同, 未来有望实现“1+1+1>3”的运营效果。 此前三大业务反转逻辑已验证其二: 1) PM 营收反转; 2)SMC 实现营收高增长; 2021年 MIM 业务整合不佳, 期待 2022-2023年整合完毕后业绩提速。 由于商誉减值,下调 2021-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2/2.0/2.8亿元,同比增长-74%/750%/41%,对应 PE 295/35/25X。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 商誉减值; 2) MIM 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东睦股份 建筑和工程 2021-09-01 9.04 -- -- 10.11 11.84%
12.86 42.26%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 161%公司 2021H1实现营收 17亿元(同比增长 27%),归母净利润 0.6亿元(同比增长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56亿元(同比大增 161%),毛利率 24%(同比下滑1.85pct),净利率 4%(同比下滑 1.4pct),其中 Q2单季度营收 8.8亿元(同比增长3%,环比 Q1基本持平),Q2归母净利润 0.15亿元(同比下滑 44%,环比下滑66%),业绩整体符合预期。其中毛利率下滑主要系原料上涨及运输费调整所致,净利率下滑主要系财务费用(利息+汇兑损失)及研发投入增加所致。 软磁(SMC)业务增长超预期,2021H1营收同比大增 89%SMC 业务:2021H1公司 SMC 业务实现营收 2.4亿元,同比增长 89%(对标公司铂科新材-300811.SZ 同期同比增长 62%)。SMC 占比总营收约 14%,相较 2020年全年增长4pct。净利率约 9%(铂科新材净利率 16.5%),较 2020H1提升约 4pct(铂科新材较2020H1净利率下滑 4pct)。伴随光伏、新能源行业发展,公司在研发端持续投入,产品结构端不断优化,公司 SMC 业务净利率水平有望再提升,营收有望进入快车道。 传统粉末冶金(PM)业务运营正常;金属注射成型(MIM)业务下半年有望改善PM 业务:2021H1公司 PM 业务营收 10亿元,同比增长 48%。销售总额创历史同期新高。受原料上涨、国际物流运输涨价、汇率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公司 PM 业务仍能实现毛利率同比增长近 5pct 体现公司较强的管理能力。伴随不利环境逐渐改善,PM 业务作为公司现金牛业务,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MIM 业务:2020H1公司 MIM 业务实现营收 4.8亿元,同比下滑 8%。关键子公司上海富驰业绩亏损,主要系受国际局势对消费电子行业及季节性影响。伴随下半年 MIM板块重点项目的量产和销售收入的提升,经营状况有望改善。 盈利预测:等材制造领域龙头,伴随三大业务协同效应增强,有望实现 1+1+1>3公司作为国内等材制造领域龙头,PM/MIM/SMC 三大板块同属新材料粉末冶金制造分支,伴随公司进一步整合,三大板块的技术、业务、管理进一步协同,未来有望实现“1+1+1>3”的运营效果。目前三大业务反转逻辑已验证其二:1)PM 营收反转;2)SMC 实现营收高增长;预计 MIM 业务即将反转,下半年业绩将提速。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4/4.8亿元,同比增长 177%/63%/22%,对应 PE25/16/13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MIM 整合效果低于预期;3)SMC 需求不及预期;2)汽车行业复苏低于预期
东睦股份 建筑和工程 2021-06-04 8.13 -- -- 8.55 5.17%
11.19 37.64%
详细
子公司富驰高科为国产 MIM 双雄之一,主要负责 MIM 板块业务富驰高科为东睦子公司,主要负责母公司 MIM 板块业务,目前已经完成与华晶粉末(公司另一个 MIM 子公司)的整合。根据年报披露,2020年富驰高科+华晶全年营收近 13亿元,与精研科技(15亿元)营收相当。公司积极布局富驰连云港基地,伴随 2021年下半年产能逐渐迁移,MIM 业绩有望超预期。 假设苹果进入折叠屏手机领域,公司有望率先受益国产 MIM 双雄富池高科(东睦)、江苏精研均新进入苹果 TOP200供应商显示苹果公司对 MIM 产业重视程度提升。当前折叠屏手机铰链使用 MIM 工艺,小米、华为、三星均在折叠屏业务积极布局,公司与头部知名企业合作处于MIM 行业内最高水平之一。假设未来苹果布局该领域,双雄也将率先受益。 基本面:中长期持续看好公司三大业务反转!PM 业务:2020Q4出现拐点且创历史新高,持续受益下游汽车较高景气度。 MIM 业务:2020年受疫情及贸易摩擦冲击,部分产品开发进度滞后,短周期项目销售不及预期造成整体 MIM 业绩亏损(2020年富驰+华晶业绩亏损 585万)。中长期来看,2021年下半年连云港搬迁有望使 MIM 业务具备较大向上弹性。预计未来 MIM 业务趋势向好:1) MIM 板块公司整合完毕,连云港新基地有望于 2021年 6月底前竣工投产;2)折叠屏手机或成爆款机型,市场空间大,公司作为国内最重要的折叠屏铰链供应商之一有望持续受益。 我们认为母公司管理持续赋能叠加新厂搬迁以及消费电子新品上市,中长期MIM 业务拥有较大向上弹性。 SMC 业务:子公司科达磁电 2020年营收 3亿元,同比增长 30%,受益新能源行业大发展,预计处于量价齐升阶段, 盈利预测公司为全球唯一一家粉末冶金压制成形与金属注射成形产业规模同时达到 10亿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年报披露 2021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 40亿元。我们维持 2021~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1~2023年净利润为 3、4、4.8亿元(测算2021年 PM 业务净利润约 2亿元、MIM+SMC 业务净利润约 1亿元),同比增长 244%、36%、17%,对应 PE 为 17、 13、10倍。维持“买入”评级。
东睦股份 建筑和工程 2021-03-10 8.52 -- -- 8.60 -0.92%
8.44 -0.94%
详细
事件:3月5日晚间,公司发布关于以控股子公司股权向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的公告。 增资扩股,东莞华晶成为上海富驰全资子公司根据公告披露,本次增资扩股公司子公司上海富驰新增股本约1163万股,其中以持有华晶75%股权认购新增股本约872万股,剩余291万股由上海富驰、东莞华晶部分股东认购。完成增资扩股后,上海富驰注册资本由6315万元增加至7478万元,东莞华晶将成为上海富驰全资子公司,东睦持有上海富驰股权比例仍为75%不变。 持续推进业务整合,期中长期MIM综合竞争力有望提升根据公告披露,2020年1-9月上海富驰营收约7.7亿元,净利润约559万元,同期华晶营收约2亿元,净利润亏损近560万元。我们认为本次增资扩股后公司MIM业务板块协同能力有望提升,伴随管理架构优化,未来公司MIM板块运行成本有望持续改善,中长期公司MIM业务综合竞争力有望提升。 基本面:中长期持续看好公司三大业务反转!PM业务:拐点向好逐渐得到印证,持续受益于下游汽车高景气度。 MIM业务:整合有序推进,拐点渐显,中长期向上弹性大。2020年HW事件拖累公司全年业绩下滑。目前公司整合计划有序推进,中长期来看,2021年下半年连云港搬迁有望使MIM业务具备较大向上弹性。预计未来MIM业务趋势向好:1)测算1月公司MIM业务整体处于盈亏平衡附近;2)MIM板块公司整合完毕,连云港新基地有望于2021年6月底前竣工投产;3)折叠屏手机或成爆款机型,市场空间大,公司作为国内最重要的折叠屏铰链供应商之一有望持续受益。我们认为母公司管理持续赋能叠加新厂搬迁以及消费电子新品上市,中长期MIM业务拥有较大向上弹性。 SMC业务:受益新能源汽车发展,预计处于量价齐升阶段。 盈利预测计:业绩拐点即将显现,预计2021-2022年业绩将大幅增长公司为PM行业龙头、MIM、SMC业务均为行业双寡头,业绩拐点即将显现,维持2020~2022年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净利润为0.8亿元、3.1亿元、4.1亿元(测算2021年PM业务净利润约2.1亿元、MIM+SMC业务净利润约1亿元),同比增长-73%、274%、32%,对应PE为64倍、18倍、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MIM整合效果低于预期;;2))汽车行业景气下滑
东睦股份 建筑和工程 2021-02-25 8.64 -- -- 9.12 5.56%
9.12 5.56%
详细
事件:2月22日晚间华为新折叠屏手机MateX2正式发布。据上证报报道,目前华为官方商城、京东商城预约人数超300万人。 东睦股份:国内折叠屏手机最重要的铰链供应商之一 铰链是实现可折叠手机最关键的功能性零部件,也是折叠屏里科技含量最高的部分。华为MateX2采用了目前业界独有的双旋水滴铰链。 据上证报2月22日报道:“东睦股份在收购东莞华晶和富驰高科后,目前已成为华为手机MIM件的最大供应商,也是华为第二款折叠屏手机MateXs铰链的核心供应商”。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受益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增长。 根据IHSMarkit预测,2020年全球折叠屏市场出货量近520万台,2025年有望突破5000万台,2020-2025年复合增速约57%。DisplaySearch预计2021年折叠屏手机将会百花齐放,三星、小米、vivo、OPPO、谷歌均会有折叠屏手机放量,公司作为国内MIM行业双寡头之一,有望持续受益。 基本面:中长期持续看好公司三大业务反转! PM业务:拐点向好逐渐得到印证,持续受益于下游汽车高景气度。2021年1月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27%,延续5月回正以来的景气度。 MIM业务:拐点渐显,中长期向上弹性大。短期来看,公司2020年收购MIM业务整合叠加HW事件拖累全年业绩下滑;中长期来看,2021年下半年连云港基地搬迁叠加折叠屏新机百花齐放有望使MIM业务具备较大向上弹性。预计未来MIM业务趋势向好:1)测算1月公司MIM业务整体处于盈亏平衡附近;2)两大基地积极整合中,根据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披露,连云港基地有望于2021年6月底前竣工投产;3)折叠屏手机厂商百花齐放,公司作为MIM双寡头有望率先受益。我们认为母公司管理持续赋能叠加新厂搬迁以及消费电子新品上市,中长期MIM业务拥有较大向上弹性。 SMC业务:受益新能源汽车发展,预计处于量价齐升阶段。 盈利预测:业绩拐点即将显现,预计2021-2022年业绩将大幅增长 公司为PM行业龙头、MIM、SMC业务均为行业双寡头,业绩拐点即将显现,维持2020~2022年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净利润为0.8亿元、3.1亿元、4.1亿元(测算2021年PM业务净利润约2.1亿元、MIM+SMC业务净利润约1亿元),同比增长-73%、274%、32%,对应PE为63倍、17倍、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MIM整合效果低于预期;2)汽车行业景气下滑。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2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