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华君

浙商证券

研究方向: 机械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230520080005,曾就职于中国银河证券、中泰证券、国金证券。...>>

20日
短线
4.4%
(第95名)
60日
中线
3.3%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4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船防务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7-11 28.71 -- -- 29.80 3.80%
29.80 3.80% -- 详细
事件:7月9日盘后,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中报业绩预告符合预期,预计2024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66%-1163%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亿元至1.6亿元,同比增长965.91%-1163.3%;扣非归母净利润1.2亿元至1.45亿元,同比增长675%-837%。单2024Q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至1.45亿元,同比增长204%-268%;扣非归母净利润0.95至1.2亿元,同比增长101%-154%。2024年上半年公司业绩显著增长主要系1)生产任务饱满,生产产量、生产效率稳步提升,船舶产品收入及产品毛利同比增加;2)联营企业和参股企业投资收益同比增加。 船舶行业换船周期、环保政策、产能紧张,共促行业周期景气向上周期景气上行,多船型下单需求上行,船厂盈利能力改善。1)需求:①量:2024年1-5月,克拉克森新接订单(1000+GT,DWT)同比持平,新接订单量维持高位。其中,箱船新接订单同比下降53%;油轮新接订单(10k+DWT,DWT)同比增长47%,大幅增长;散货船同比下降32%;LNG船新接订单同比增长122%,大幅增长;其他船型新接订单同比下降4%;②价:截至2024-6-28,克拉克森新船造价指数报收187.24点,同比增长9.56%,环比增长0.44%,位于历史峰值98%分位。其中,箱船、油轮、散货船、气体船新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增长9.3%、8.7%、6.2%、9.4%,环比增长0.5%、1.4%、0.5%、0.1%,位于历史峰值89%、87%、72%、100%。船位紧张与通胀压力推动船价持续上涨;2)下游运力:油轮至2025年运力仍紧缺,后续油轮、干散存在较大下单可能;3)供给:船厂运载已近饱和,但活跃船厂数量及交付量显著下降,供需紧张或推动船价持续走高。由于供给收缩、扩产困难,叠加换船周期、环保政策,供需紧张有望驱动船价持续创新高,船舶周期有望震荡上行。 集团资产整合,竞争格局有望持续改善。中国船舶集团承诺将于2026年6月30日之前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公司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唯一“A+H”平台,在集团解决同业竞争方面有望受益。 控股公司黄埔文冲与参股公司广船国际为核心造船企业,在手订单饱满1)黄埔文冲:公司控股子公司,控股比例54.54%。2023年黄埔文冲营收161亿元,同比增长26%;净利润5531万元,同比增长13%。截止2023-12-31,黄埔文冲手持订单557.6亿元,在手订单饱满。2)广船国际:公司参股子公司,参股比例41.02%。2023年广船国际主营业务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34%;主营业务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27%。截止2023-12-31,广船国际手持订单57亿美元,在手订单饱满。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5.0、10.5、24.2亿元,同比增长943%、108%、131%,CAGR=119%。对应PE为80、38、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造船需求不及预期;2)原材料价格波动。
中直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7-10 38.99 -- -- 42.75 9.64%
42.75 9.64% -- 详细
投资要点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7-3.0亿元1)2024年1-6月: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7-3.0亿元,较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增加114%-138%,较上年同期(重述后的财务数据)下降8%-18%。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2.5亿元,较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增加124%-155%,较上年同期(重述后的财务数据)下降8%-19%。业绩预报符合预期。2)2024Q2:根据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我们测算得2024Q2业绩,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较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增加25%-52%。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1.3亿元,较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增加13%-46%。3)核心观点:业绩增长原因主要系2024年上半年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已完成,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增加,业绩较上年同期重组前增长。重述后的财务数据存在下滑,我们认为或与整机产品交付节奏有关,下半年为整机产品主要交付节点。结合公司给出的2024年财务预算指引(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16亿),我们看好公司2024下半年业绩(重述后的财务数据)转增。 发展低空经济直升机与eVTOL将是互补关系,公司民用直升机取适航关键进展1)以广东为例,2024年5月发布的《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中,在城市空中交通、航空应急救援等领域均提到了直升机。我们认为直升机具有大载重、大航程等优势与eVTOL将是互补关系。2)2024年5月16日,AC332直升机整机级静力试验项目全部完成,标志着直升机机体结构满足强度要求,结构适航验证工作取得关键进展。 军用直升机对标海外提升空间大,民用直升机国产化和外贸业务有望1)军用直升机:根据WorldAirForces2023统计,美国军用直升机共5584架,我国军用直升机共913架,数量约为美国1/6。2)民用直升机:根据航空工业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民用直升机机队规模为1037架,目前国产化保有量不足5%。根据航空工业预测,在低空空域放开的预期下,预计2023-2027年我国民用直升机总需求量将超过500架。3)外贸方面:2024年新加坡航展直-10ME机首次在境外展示,未来军贸出口有望打开军品业务第二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7.2、9.0、10.8亿,同比增长63%、24%、20%,PE为40、32、27倍,考虑到公司整合直升机总装资产成为我国直升机产业专业化领航上市公司,同时将受益低空经济大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募集配套资金进度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风险。
中国船舶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7-10 40.46 -- -- 43.66 7.35%
43.44 7.37% -- 详细
公司2024半年度业绩预计同比大增144%-171%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在13.5-15亿元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7.97-9.47亿元之间,同比增加约144%-171%。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在11.2-12.7亿元之间,上年同期为-1.17亿元;公司2024Q1实现归母净利润4.01亿元,单二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49-10.99亿元,同比2023Q2归母净利润预计增加86%-115%。 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责主业,狠抓生产保交付,深入开展精益管理,推动提质增效;公司手持订单结构改善,报告期内交付的民品船舶价格和数量同比提升,本期营业毛利同比增加;联营企业的经营业绩同步改善。受上述因素影响,公司本期业绩预增。 公司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1615%,2024Q1实现归母净利润4.01亿,同比增长821%;公司业绩持续兑现,企业效益改善明显,未来长期趋势向好。 核心逻辑:船舶制造龙头,受益行业景气上行,公司盈利持续改善公司是全球造船龙头,全球市占率约11%(以完工载重吨计),也是中国船舶集团下属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全、技术实力最强的核心军民船舶上市公司;核心驱动:1、行业景气上行,龙头企业率先承接优质订单,2、供给紧张,船价走高促盈利改善,3、看好军工央企长期价值重估,资产整合、国企改革值得期待。 公司核心驱动:(一)周期景气上行,多船型下单需求上行,船厂盈利能力改善;1)需求:量---我国2023年完工/新接/手持订单分别同比增长12%/56%/32%,多项指标上涨空间大;2)需求:价---克拉克森新船造价指数截至2024年6月报收187点,同比上涨9.4%,自2021年初累计涨幅47%,处于历史峰值98%分位,船位的紧张与包括劳动力成本在内的普遍通胀压力促船价持续创新高;3)下游运力---油轮至2025年运力仍旧紧缺,后续油轮、干散存在较大下单空间;4)供给:船厂运载已近饱和,但活跃船厂数量及交付量显著下降,供需紧张或推动船价持续走高;趋势判断:周期长期有望震荡向上,高景气度持续,龙头公司业绩弹性大。 (二)公司有望优先受益于行业发展:1)新船订单向大型化、高端化、双燃料方向发展,公司建造大型船舶技术实力强,未来优质高价订单竞争力强;2)行业集中度提升,下属子公司造船完工量和新接订单量位居行业前列,“马太效应”明显。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54.4、89.8、114.4亿,同比增长84%、65%、27%,PE33、20、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造船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
宗申动力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7-09 9.80 -- -- 15.73 60.51%
15.73 60.51% -- 详细
宗申动力是国内通机和摩托车发动机行业龙头公司, 成立 40余年来,持续扩展能力边界。公司下游客户分布广泛, 航发产品使用于彩虹无人机、翼龙无人机等知名一流无人机上; 通机则定位于全球领先的小型智能绿色户外动力和设备系统方案服务商、领先的小型能源系统方案服务商和智能生活用品提供商; 零部件领域下游主要为燃油车、新能源车知名品牌。 多年以来收入利润稳健成长, 2003-2023公司营业总收入从 9.93亿元增长至81.51亿元, 期间复合增长率 CAGR 约 11.1%,归母净利润从 0.43亿元增长至3.62亿元, CAGR 约 11.2%。 摩托车发动机业务:国内绝对龙一,顺应大排量趋势,份额有望提升摩托车市场国内空间可观,增长迅速。根据公安部数据 2023年新增摩托车登记数达 1024万辆, 2017-2023年新增摩托车登记数 CAGR 为 13.29%。宗申在摩托车发动机领域市占率约为 17%,份额远超龙二。 近年来大排量化成为行业趋势。公司具备技术沉淀,规模优势明显,产品布局广泛,有望持续获取份额。 通用机械业务: 行业应用场景广泛,并购大江实力壮大通机行业的绝大部分产品是发电机组,目前规模超 400亿美元,空间广阔兼具成长性。 根据 GMI 数据预测, 2023年全球发电机组市场规模约为 416亿美元,预计到 2032年发电机市场规模将达到 804亿美元, CAGR 约 7.6%。近年来由于地区间摩擦,我国对欧出口景气度较高。 宗申并购大江,将产业链拉长至终端产品, 一体化加强公司战略纵深, 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强化。 储能业务:乘快速成长之风,广泛应用多点开花公司 2023年收购东莞锂智慧,将原有以小型储能为主的产品扩展至高尔夫球车动力电池和海外储能。 欧美市场锂电高尔夫球车快速渗透,高尔夫球车动力电池业务大有可为。海外电网系统脆弱,储能潜在需求庞大,切入储能有望分享海外装机量快速成长红利。 汽零业务:一体化优势和制造能力相辅相成背靠我国强大的汽车产业链,公司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汽零领域拓展水到渠成。 目前公司产品包括从压铸到机加各方面。 按公司规划,满产后铝合金压铸件产能可达 5万吨,汽车高端零部件产能可达 2000万件。公司是具有全流程生产能力公司。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一体化优势相辅相成,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航空发动机业务: “低空经济”市场空间庞大,发展前景广阔。公司控股子公司宗申航发公司目前已完成多款航空动力产品的研发定型和量产,国内外市场布局基本完成 ,随国内低空经济不断成长和通航领域的坚持开放,公司航发业务有望快速发展。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为发动机和通机国内行业龙头,可比公司为隆鑫通用、神驰机电、力帆科技、钱江摩托、模塑科技等公司;可比公司 2024年平均估值 PE 为 10.70X。我们认为宗申动力质地优秀、竞争能力和行业地位领先、新业务前景广阔、成长动力充足,应享有一定溢价。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总收入为 97.42/111.60/123.95亿元,净利润为6.33/7.08/7.96亿元,未来三年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15.00%/30.0%, 对应目前 PE 为 18.11/16.20/14.39X,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天地科技 机械行业 2024-07-09 6.44 -- -- 6.54 1.55%
6.54 1.55% -- 详细
煤炭机械央企龙头,全产业链布局行稳致远公司背靠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深耕煤炭机械23载,煤机市占率居国内首位,并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市场份额逐步提升。2023年实现营收299亿元,同比增长9%,2017-2023年复合增速12%;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21%,2017-2023年复合增速17%。 煤机行业:更换、智能化、煤矿关小建大、出口多重驱动1)煤机行业自2016年开启上升周期,2026年行业煤机销售收入有望达1570亿元:以煤机销售收入为参考指标,煤机行业自2016年开启新一轮上升周期,2022年规模达1350亿元,2016-2022复合增长率约为16%,预计2026年规模可达1570亿元,2023-2026复合增长率约为2.6%。 2)煤机更换周期处于中后期,更换需求趋于稳定:煤机设计寿命为5-8年,而我国第一轮煤机投产高峰期为2010-2015年,当前正处于本轮更换周期的中后期,更换需求趋于稳定。 3)煤矿关小上大、智能化持续推进,单吨原煤产量对应煤机投入不断提升:煤炭行业进入调整期后,减量置换逐步推进,截止2022年底,全国煤矿数量比2015年减少一半多,另一方面,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持续提升,因此大型现代化、智能化煤矿逐渐成为煤炭生产主力,由于大型智能化煤矿单位产量煤机投资额更高,2016-2022年,单吨原煤产量对应煤机设备销售收入从17元上升到30元,复合增速达10%。 4)我国煤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煤机出口打造全新成长曲线:我国煤炭机械工业出口产品产值由2012年的24亿元人民币提高到2022年的80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2022年同比增长97%,2012-2022年CAGR达13%。 公司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布局煤炭机械全产业链1)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央企龙头充分受益:公司多年煤机市场份额稳居第一,且份额持续提升,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统计,天地科技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8%提升至2022年的12%,同时公司业务覆盖全产业链,产业协同优势巨大。 2)公司坚持科技赋能,布局多处新兴板块:公司科技创新能力领先,研发投入持续提高,由2018年的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1亿元,复合增速达21%,同时,随着煤矿智能化快速推进,子公司天玛智控多个领域保持行业领先。 3)我国煤矿自然条件复杂,煤矿安全装备需求紧迫:由于我国煤矿自然条件复杂,安全事故频发,因此我国制定了安全费用标准,推动煤矿安全装备采购,因此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快速下降,从2012年的0.47人/百万吨下降至2023年的0.094人/百万吨,而2021年,美国百万吨死亡率为0.02人/百万吨,澳大利亚为0.01人/百万吨,相关设备采购仍有较大空间。公司安全装备种类齐全,多种技术行业领先,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高景气持续。 4)煤机保有量逐步增加,维修市场有望向煤机企业倾斜:随着17年煤机行业上行周期的开启,市场煤机保有量逐步提高,有望带来大量维修市场,同时随着煤炭企业聚焦主业,维修业务有望借鉴海外逐步向煤机企业倾斜。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1)公司盈利预测:公司当前主要增长驱动力为煤机制造板块和安全装备板块,其中煤机制造板块受益于下游煤炭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假设市占率从2023年的12.6%提升至2026年的14.5%,板块营收2023-2026年预计复合增速2.6%;安全板块营收2024-2026年预计分别为56、65、75亿元,同比增速20%、15%、15%;煤炭生产板块预计随市场逐步萎缩,2024-2026年板块收入分别为25,24,23亿元,同比下滑7%、5%、5%;技术项目、工程项目和环保装备预计随煤矿智能化提升和煤炭绿色化推进稳步增长。 2)分红水平持续提高:新“国九条”落地,央企分红意愿度加强,公司分红水平不断提高,近四年分红率40%以上,未来仍有上升空间。 3)公司估值: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5、346、36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5%、6.5%、5.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4、29.0、31.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1%、9.7%、8.2%,PE为10.3、9.4、8.6,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不及预期;原煤产量不及预期;煤机出口不及预期;竞争激烈市占率不及预期。
三一重工 机械行业 2024-07-08 15.91 -- -- 16.48 3.58%
16.59 4.27% -- 详细
事件: 据今日工程机械, 近日三一重工获印尼 Jhonlin 集团 2000台挖掘机订单。 投资要点 海外签下大额订单,全球化战略提质加速,持续驱动业绩增长6月 26日, 三一重工与印尼 Jhonlin 集团签署 2000台挖掘机订单,订单价值估计为 4万亿印尼盾(约 18亿人民币)。 Jhonlin 集团采购的挖掘机将全部用于农业项目。 2023年公司海外收入 433亿元,同比增长 18.3%;海外收入占比同比提升15pct 至超 60%;海外毛利 133亿元,占总毛利比例超 67%;海外毛利率 31%,同比提升 4.4pct。随海外本地化经营、服务资源投入及全球化产品研发推进,全球化提质加速,持续驱动业绩增长。 2024Q1业绩修复趋势不变,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经营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营业总收入 740.19亿元,同比下降 8.44%; 归母净利润 45.27亿元,同比增长 5.53%;扣非归母净利润 43.88亿元,同比增长 40.35%; 毛利率 27.71%,同比提升 3.67pct,净利率 6.29%,同比提升 0.79pct。 2024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78.30亿元,同比下降 0.95%,归母净利润 15.80亿元,同比增长 4.21%;毛利率 28.15%,同比提升 0.53pct, 环比提升 2.92pct, 净利率 9.19%,同比提升0.39pct,环比提升 6.6pct。 2023年经营性净现金流入 57.08亿元,同比上升39.2%, 2024Q1经营性净现金流入 43.77亿元,同比大幅上升 375%,环比提升577%,经营质量提升显著。 三大业务核心竞争力强劲,挖机、起重机盈利能力提升明显,电动化保持领先2023年挖机营收 276亿元,同比下降 23%;占总营收比例为 38%;毛利率33%,同比提升 5pct,国内市场市占率连续 13年第一。混凝土机械营收 153亿元,同比提升 2%;占总营收比例为 21%;毛利率 22%,同比提升 1pct;稳居全球第一品牌,电动搅拌车销量同比上升 47%,连续三年保持市占率第一。起重机械营收 130亿元,同比提升 3%;占总营收比例为 18%;毛利率 25%,同比提升9pct;海外增速超过 50%,全球市占率大幅上升。电动化持续领先, 2023年实现电动及混动产品收入 31.46亿元,电动起重机等产品市占率稳居第一。 工程机械行业逐步筑底,复苏三部曲:更新周期启动、内需改善、出口企稳更新: 中央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国内按挖掘机第 8-9年为更新高峰期测算,预计 2024年有望开启新一轮更新周期。 内需: 随着房地产、基建政策持续利好,开工率有望上行,国内需求逐步改善。 出口: 海外市占率不断提升,中国龙头逐步迈向全球龙头。 2024年 1-5月我国工程机械累计出口额(人民币计价)1505.19亿元,同比增长 7.04%。 盈利预测: 预计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 65亿、 85亿、 109亿元,同比增长44%、 30%、 28%, 对应 PE 为 21、 16、 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地产、基建投资及开工不及预期、 海外出口不及预期。
天成自控 机械行业 2024-07-08 8.43 -- -- 8.71 3.32%
8.92 5.81%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关于收到客户项目定点通知的公告 公司乘用车座椅定点再获突破, 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公司近日收到两份国内知名汽车企业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的定点通知书。根据客户规划,项目预计分别于 2025年 6月、 2026年 1月开始量产,项目生命周期 5年,预计项目周期内配套乘用车总量分别为为 45万辆、 50万辆。 公司业绩低点已过, 2024年有望加速上行1) 2019、 2022年公司计提收购 Acro 产生的商誉减值以及部分坏账,历史包袱基本出清。 23Q1-24Q1公司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35%、 10%、 -2%、 43%、 32%,归母净利同比增速分别为-86%、 9%、 -15%、 99%、 428%, 改善趋势明显。 2) 2023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 20.73%、 0.99%,同比提升 6.58、 20.17pct。 2024Q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 22.14%、 2.73%,同比提升-1.81、 2.05pct。 3) 2023年公司商用车座椅营收同比增长 52%, 弥补了工程机械座椅和航空座椅在行业周期低谷时的下滑;乘用车座椅营收同比略微下滑 2%,产品结构优化下毛利率达到 11.83%,同比提升 6.84pct。 随乘用车座椅定点陆续投产、航空座椅投入逐渐取得回报,公司 2024年业绩有望加速上行。 乘用车座椅: 供应链纵向一体化助力国产替代, 2024年有望进入交付高峰1) 国内市场 70%被延锋、李尔、安道拓、佛吉亚等品牌占据,公司集成与成本控制能力领先,持续推进国产替代, 2023年交付 101万席,实现营收 4.7亿元。 2) 公司公告的 18个项目定点中预计有 9个在 2024年进入量产,规模化生产后迎来量利齐升, 未来有望成为年产销超 200万套、市占率 10%以上的供应商。 3) 市场空间: 我们预计国内乘用车座椅市场规模有望从 2020年的 793亿元增长至 2025年的 951亿元,年均复合增速 3.7%。 航空座椅:波音空客全球供应商, 资质+成本双壁垒打造 eVTOL 座椅潜在龙头1) 资质稀缺性: 公司通过收购英国 Acro 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国航空管理局(FAA) 的产品适航证, 已拥有波音、空客成熟配套经验。 2) 适航审定对 eVTOL 载人比载货更为严格,对航空座椅的抗过载要求可达30g。 公司结合英国研发、资质优势及中国制造优势, 完成航空座椅碳纤维、铝合金等核心部件国产化持续降本,轻量化产品适配对重量敏感的 eVTOL 行业。 3) eVTOL 座椅行业前期看资质后期看成本。 公司拥有国内航空座椅资质稀缺性、以及乘用车业务带来的成本控制优势,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天成自控: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复合增速 175%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9、 2.1、 2.9亿元,同比增长 553%、124%、 42%,对应 PE 为 37、 16、 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汽车座椅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2) eVTOL 应用推广不及预期。
一拖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7-05 15.49 -- -- 15.93 2.84%
16.69 7.75% -- 详细
中大型拖拉机龙头;受益大马力高端化、海外需求提升、竞争格局头部集中1)公司为中大拖拉机龙头。短期:受益国四切换、补贴收缩,行业需求底部向上、竞争格局向头部集中。中长期:受益拖拉机马力大型化高端化、出口需求提升,成长空间持续打开。 2)过去5年营收CAGR为19%,归母净利润CAGR为101%。过去5年几何ROE水平为6.7%。公司拖拉机、柴油机销量稳步上升,过去五年CAGR分别为17.6%/17%,中大拖国内市占率24%。 农机行业:全球万亿级市场空间,国内格局分散、龙头成长空间大1)农机行业:农业强国的基石。我国作为全球农机第一制造和消费大国,拥有着巨大的农机市场需求,为农机设备提供巨大的需求空间。其中拖拉机为行业通用“引擎”、重中之重。 2)市场空间:2022年全球农机市场1620亿美元(万亿元市场)、过去5年CAGR=5.4%,其中拖拉机市场空间704亿美元(2024年预测)。我们认为行业成长空间核心由3大因素驱动:——政策端:短期:期待2022年底开启的“国四”排标切换影响消退、需求触底回升。长期:2024年农机补贴达246亿元,同比增长4%,创历史新高,推动行业需求向上。 ——技术端:短期:机械化率——2022年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分别为86%/62%/67%;大马力渗透率——2023年中大拖拉机占比分别达48%/20%;2者均仍有提升空间。长期:人口老龄化背景,土地流转政策、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望持续推进,打开大马力、机械化率提升天花板。 ——市场端:短期:存量更新——在粮价稳中向上背景,我们预计2024-26年农机购置总需求达2185亿元、年均需求728亿元,构筑行业需求的基本盘。长期:出口需求——农机出口金额历时2年负增长,自2024年2月起开始重回正增长趋势,受益海外需求触底回升。 3)竞争格局:全球格局——21年CR4=40.8%,欧美日龙头垄断中高端市场。国内格局分散——21年CR4=11%;随大马力、海外需求提升、政策因素影响,竞争格局未来将向头部集中。 一拖股份:拖拉机龙头,受益大型化、海外需求提升,成长空间大1)技术端:公司曾收购法国农机企业、强化大马力技术底蕴,迈向中大型拖拉机龙头。同时公司整机+核心零部件一体化布局(向高端化拓展的核心),柴油机同步获外销市场认可。 2)市场端:2022年公司中大型拖拉机国内市占率达24%,销量8.8万台,过去五年销量CAGR=14%;2023年公司拖拉机为行业热度榜第一名,高品牌力铸就高二手残值率形成正反馈。 3)成长潜力:公司强化海外市场,2023年海外营收占比达8.5%。对标海外龙头,公司2022年营收仅126亿元,相比全球龙头美国约翰迪尔(22年3756亿元)还有很大的潜在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国内拖拉机龙头,受益国内景气回暖、海外出口提速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1.3/13.4/15.1亿元,同比增长13.4%/18.8%/12.3%,对应PE15/13/1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补贴政策调整风险;海外市场开拓风险。
中联重科 机械行业 2024-07-03 7.47 -- -- 7.34 -1.74%
7.34 -1.74% -- 详细
一、一句话逻辑我国工程机械龙头之一,全球化+品类拓展凸显成长性,海外本地化战略成效显著,公司业绩+估值有望双提升,跨越式发展逐步挤身国际龙头序列。 二、驱动因素1、全球化快速扩张:2020-2023年公司境外收入CAGR为67%,占比从6%提升至38%,境外毛利占比从3%提升至45%。2024年一季度境外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53%,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48%。 2、新品类持续拓展:土方、高空机械快速成长,农机、矿机蓄势待发。2023年公司土方、高空机械收入占比为14%、12%,营收同比增长89.3%、24.2%。公司土方机械增速显著高于行业,收入相对份额由3%提升至9%。高机国内中小客户市占率位居首位,后续分拆上市有望抢抓机遇加速发展。农机、矿机成长空间大。 3、核心业务夯实:混凝土机械与起重机械行业国内筑底+出口双轮驱动。工程机械行业复苏三部曲:更新周期启动、内需改善、出口企稳。国内混凝土、起重机械更新周期与挖机相似,更新周期逐步启动。汽车起重机2024年5月出口890台,同比增长16.6%,累计出口3986台,同比增长11.7%,出口表现明显优于挖机。 三、超预期逻辑市场预期:国内工程机械需求仍较为疲软,房地产需求预期不足。 我们认为:工程机械行业拐点有望逐步临近,国内更新周期有望启动。短期来看,CME预计6月挖掘机总体销量16,000台左右,同比增长1.5%左右,连续3个月正增长;预计国内销量7,300台,同比增长近20%,连续4个月正增长。基于2023年7-9月挖掘机总体销量(1.3万台、1.3万台、1.4万台)基数较低,挖掘机总体销量在4-6月连续3个月正增长后,有望连续6个月正增长。长期来看,2015年为挖掘机上轮周期底点,按8~10年为更新周期测算,叠加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落地,预计2024年有望国内更新需求有望触底,未来有望周期上行。 四、检验与催化1、检验指标:挖机单月销量;国内房地产、基建投资、新开工情况;挖机开工率;挖机出口销量;公司毛利率、净利率。 2、催化剂:公司业绩超预期;起重机等品种销量下滑结束;国内房地产、基建投资,新开工向上,政策利好;国内下游工作量回升,开工率上行;行业出口超预期。 五、研究价值1、与众不同的认识:以挖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海外市占率有望不断提升、国内2024年有望筑底向上,逐渐开启以更新为驱动力的周期上行期。起重机械与混凝土机械与挖机周期性相似,逐步开启周期上行。公司较同行优势较明显,产品结构与海外区位优势凸显,叠加市场海外持续扩张,看好业绩持续高增。 (1)新品类拓展:核心产品汽车、塔式起重机需求企稳,新兴产品贡献增量:2023年汽车起重机等非挖品类需求表现优于挖机,2023年公司起重机、混凝土机械、土方机械收入占比为41%、18%、14%,产品市占率再夯实,受挖机行业需求下滑的影响较小。挖机、高机均为公司新兴业务板块,2024年趋势有望延续。 (2)海外快速扩张:中东、俄语区需求有望持续旺盛,支撑出口高增长:公司主要出口收入来源于中东、俄语区等区域,国际化有望持续突破,土耳其、沙特、阿联酋等产油国力推基建,需求快速增长,并具有持续性较好。 2、与前不同的认识:资产风险敞口程度较低,计提相对充分,未来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可控。2023年公司风险资产敞口568亿,对应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为803亿、1494亿,风险资产敞口占总资产比例为43.4%,对应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为53.1%、92.3%,风险资产敞口与归母净利润比例为16.2,对应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为17.7、28.1,风险资产敞口与总收入比例为1.2,对应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为1.1、1.6。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计提比例约18%,对应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为13%,13%,计提相对充分,未来财务风险可控。 六、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5.3、60.2、76.9亿元,同比增长29%、33%、28%(2024-2026年CAGR为30%)。对应PE为15、11、9倍,当前PB为1.17倍。与同类公司相比,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七、风险提示(1)地产、基建需求修复不及预期;(2)境外出口不及预期;(3)原材料波动。
巨星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7-03 26.55 -- -- 28.13 5.95%
29.25 10.17% -- 详细
巨星科技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单Q2归母净利润增长中枢达26.45%1)利润增速亮眼,成长性穿越周期:-2024H1,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91-11.78亿元,yoy+25%-3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33-12.24亿元,+yoy25%-35%;-2024单Q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77-7.65亿元,同比增长18.79%-34.10%,中枢为26.4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02-7.92亿元,同比增长+12.91%-27.49%,中枢为20.20%,增长亮眼。 2)剔除汇兑影响,预计经营相关的盈利能力保持较强势头:2024Q2收入增速预计30%左右(延续Q1增长趋势),以预增公告净利润中枢水平估算,估计单Q2净利率有20.6%,略低于去年同期0.5pct,考虑到去年同期有较高汇兑基数,该净利率水平已经表现非常强劲,预计主要系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费用率优化:-毛利率:①美元汇率保持高水位,支撑高毛利:据中国货币网,2024Q2(截至2024/06/28)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平均为7.2420,2023Q2为7.0187。②产能部分转移至东南亚后对冲关税影响:巨星早年布局巨星越南、柬埔寨、泰国三大东南亚制造基地,降低了经营风险。随海外产能不断爬坡,关税对公司盈利的不利影响有望不断减小。2023年Q2公司毛利率为30.67%,考虑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高位、海外产能影响对公司毛利率水平的提振和规模效应对费用率的优化,我们认为公司2024年Q2毛利率有望维持在30%以上。 费用率:收入增速向好,费用率相对改善:收入增速明显恢复,规模效应有望带来费用率节降,增厚盈利能力。 我们观点:巨星科技是机械出口链长中短期具备较高确定性的稀缺标的。 短期维度:美国核心渠道基本去库结束,工具行业触底转暖。公司Q2业绩增长喜人,确立行业拐点的同时进一步体现了公司强劲的竞争力。 中期维度:未来进入降息周期带动美国地产复苏,增添工具行业回暖确定性;北美征收关税部分将由海外产能部分承接,预计对毛利率端有较强增量贡献。 -长期维度:立足于公司的流量分配能力不断扩展新领域(手工具持续扩SKU+电动工具持续推进),目前电动工具已进入主流20V电压赛道,并且得到了核心渠道的背书,未来可期盈利预测与估值:工具行业过去一年受美国高利率环境和渠道去库行为拖累经营有所承压,未来随美国进入降息周期,叠加渠道补库,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良好趋势拾级而上。 巨星科技作为我国工具行业出口龙头,不断锤炼自身出海能力,全球产能布局应对外部风险,有望逐季提高经营质量、持续提市占率。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140.84/177.72/228.64亿元,同比增加28.86%/26.18%/28.65%,归母净利润21.77/27.09/33.51亿元,同比增加28.67%/24.48%/23.68%,当前市值对应PE为13.65/10.96/8.8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消费需求不及预期;降息时点低于预期;贸易摩擦超预期
伊之密 机械行业 2024-07-02 20.60 -- -- 20.70 0.49%
20.70 0.49% -- 详细
模压成型设备标杆企业;2013-2023年归母净利润CAGR=20%公司深耕行业22载,专注于模压成型专用机械设备的产研销。主营业务为注塑机、压铸机、橡胶注射机,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3C以及包装等领域,是工业制造领域的重要工业母机。2023年上述业务营收占比分别约67%、19%、4%。 穿越行业周期,财务数据亮眼。2013-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约15%、20%。2013-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保持在31%-38%,行业头部水平。 注塑机行业:周期行业景气向上,公司有望凭借多重优势,实现市占率提升注塑机行业稳健增长,我国呈现“一超多强”竞争格局。据GrandViewResearch,2022年全球注塑机市场规模近千亿元,2023-2030年CAGR=4.6%。 2022年国内注塑机行业市场规模约263.5亿元,2016-2022年CAGR=4%。预计2026年国内注塑机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310.8亿元,2022-2026年CAGR=4%。全球来看日欧龙头厂商凭借经验优势占据高端市场;国内来看呈现以海天国际为龙头,伊之密、震雄集团等为第二梯队的“一超多强”格局。 公司凭借产品、品牌、运营、销售优势,有望实现市占率提升。1)产品:公司产品矩阵完善,已实现二板机、三板机、全电机系列产品全覆盖;2)品牌:产品质量构造庞大客户群体,下游客户包括万和电气、长城汽车、小熊电器、比亚迪、一汽集团等优质企业;3)运营:公司持续优化运营能力,盈利能力优于同行;4)销售:主要采用有别于同行的直销模式,更贴近客户需求,响应及时。 压铸机行业:周期与成长共振,一体化压铸有望成为汽车制造的主流工艺新能源汽车浪潮下,单车用铝、镁量持续提升,我国压铸机行业发展迅速。 2017-2021年我国压铸机行业市场规模从100亿增长至175亿,CAGR约31%;预计2025年我国压铸机行业市场规模将超300亿。日欧知名厂商占据部分高端市场,国内厂商凭借性价比优势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一体化压铸凭借高效率、低成本、轻量化优势,有望成为汽车制造的主流工艺。 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一体化压铸在前底板、后底板、电池盒的渗透率达15%、31%、35%;一体化压铸市场规模将达181亿元,2023-2025年CAGR约138%。公司提前布局一体化压铸,有望受益后续行业爆发。2023年公司超大型压铸机LEAP7000T成功交付长安汽车,是公司在一体化压铸领域重要里程碑。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6.1、7.3、9.0亿元,同比增长27%、20%、24%,对应PE16、13、11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制造业复苏不及预期;2)研发与技术突破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上涨。
中联重科 机械行业 2024-06-28 7.42 -- -- 7.51 1.21%
7.51 1.21% -- 详细
中国工程机械龙头, 产品+市场持续拓展, 逐步挤身国际龙头序列公司经混合所有制改革, 经营活力持续释放,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产品覆盖工程机械、农业机械 18大类,已进入全球 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7-2021年行业景气上行,公司营收 CAGR 达 30.3%, 归母净利润 CAGR 达 47.3%。 2022年行业下行期公司业绩承压, 2023-2024年行业有望逐渐筑底向上。 2023年公司市场+产品快速扩张, 实现营收 470.75亿元, 同比增长 13%, 归母净利润 35.06亿元, 同比增长 52%, 毛利率 27.54%,净利率 8.01%。 2024Q1公司实现营收117.73亿元,同比增长 12.93%,归母净利润 9.16亿元,同比增长 13.06%。 境外强劲增长延续, 2024Q1收入占比提升至 48%, 品类+市场拓展支撑发展2020-2023年公司境外收入 CAGR 为 67%,占比从 6%提升至 38%,境外毛利占比从 3%提升至 45%。 2024年一季度境外收入 57亿元,同比增长 53%, 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 48%。公司持续推进本地化战略,海外子公司意大利 CIFA 业务拓展至工起、建起等多领域,已建成 30余个一级业务航空港, 350多个二级网点,产品覆盖超 140个国家地区,品类+市场拓展双管齐下支撑境外增长。 新品类持续突破,土方、高空机械快速成长,农机、矿机蓄势待发2023年公司土方、高空机械收入占比为 14%、 12%,营收同比增长 89.3%、24.2%。公司土方机械增速显著高于行业,收入相对份额由 3%提升至 9%。未来挖机型谱逐渐完善,出口步伐加快,有望成为公司另一支柱板块。高机国内中小客户市占率位居首位,后续分拆上市将增强资金实力,有望抢抓机遇加速发展。 公司 2023年农业机械收入 20.9亿元,总营收占比约 4%。 2023年国内农机市场规模达 3977亿元,公司仍有巨大潜力。 2023年矿机销售规模近 8亿元, 同比增长 140%,占总营收比例约 2%,持续看好产品研发推动公司矿山机械发展。 混凝土机械与起重机械行业国内筑底+出口景气持续, 产能建设夯实优势地位国内混凝土、起重机械更新周期与挖机相似,更新周期逐步启动。 出口市场空间广阔,汽车起重机 2024年 5月出口 890台,同比增长 16.6%,累计出口 3986台,同比增长 11.7%,出口表现明显优于挖机。 2023年公司起重、混凝土机械收入占比为 41%、 18%,搅拌站等混凝土机械市场份额居前,工起等起重机械市场份额维持领先。 重庆随车吊工厂建设全面启动,持续夯实传统主业优势地位。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 2024-202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5.3、 60.2、 76.9亿元, 同比增长 29%、 33%、 28%。 对应 PE 为 14、 11、 9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地产、基建需求修复不及预期; 境外出口不及预期; 原材料波动。
山推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6-27 9.01 -- -- 9.49 5.33%
9.49 5.33% -- 详细
山推股份: 大马力推土机出口提升盈利能力, 挖掘机业务有望发力公司是山东重工集团旗下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山东重工集团旗下包括潍柴动力、德国林德液压、德国凯傲、中国重汽、雷沃重工等国内外著名品牌。 1) 公司推土机销量全球第三, 仅次于卡特彼勒、小松,同时为我国推土机龙头, 2023年推土机国内市占率超 70%; 小松竞业解除+依托山东重工集团+管理层经验丰富, 挖掘机有望成为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2) 1997(上市) -2023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速为 13%,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 11%,ROE(摊薄)几何平均为约 6%。 3) 分产品: 2023年工程机械主机、 配件收入占比分别为 64%、 26%; 分区域: 2023年国外、 国内收入分别为 59亿、 36亿元, 占营业收入的 56%、 35%, 同比变动+34%、-20%。据公司公告, 2024年公司目标海外收入 85亿元, 同比增长约 45%。 推土机: 龙头地位稳固, 大马力推土机出口提升盈利能力近几年推土机产品全球市场容量约 25,000-30,000台,国内市场容量约 7000台, 其中大马力产品的全球容量约 1,500-1,800台, 公司推土机国内市占率连续多年保持 60%以上。 1) 推土机出口景气度延续, 大马力推土机出口高速增长。 2024年 1-5月我国履带式推土机累计出口额 3.5亿美元, 同比增长 16%; 履带式大马力推土机(320马力以上) 累计出口额 1.3亿美元,同比增长 121%。 2) 大马力推土机出口+国产替代, 有望助力盈利能力提升。 公司积极推进大马力推土机国产替代与出口, 未来随着高毛利率大推占比提升,有望促进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挖掘机:依托推土机销售渠道及山东重工集团平台优势和供应链优势,有望快速崛起1) 行业复苏三部曲:出口、内需、更新。 ?出口: 全球化持续推进,海外市占率有望不断提升; ?内需: 房地产政策持续利好,万亿国债加大基建投入,国内需求预期有望逐步改善; ?更新: 挖掘机国内周期有望筑底向上,期待更新周期启动。 2015年为上一轮周期底点,按 8-10年更新周期测算,预计 2024年更新需求有望触底,未来有望周期向上。 2) 挖掘机业务发力: ?2022年公司减资退出小松山推,解除挖掘机竞业限制; ?公司挖掘机产品有望借助推土机等产品渠道实现销售,目前公司国内外销售渠道布局完善, 产品远销海外 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已发展了 140余家海外代理商和经销商。 ?公司为山东重工集团下属公司,集团旗下具有山重建机、雷沃重工等优质工程机械资产;集团旗下潍柴动力、德国林德液压、德国凯傲、中国重汽、雷沃重工等公司有望提供资源与业务协同; ?山东重工集团系背景底蕴深厚,公司管理层生产经营经验丰富,管理层多位领导曾于山东重工集团、潍柴控股集团、潍柴动力、 中国重汽、 山重建机等公司任职。 依托山东重工集团: 资源与业务协同“1+1>2”, 潍柴发动机+林德液压件构筑供应链优势山东重工集团旗下包括潍柴动力、德国林德液压、德国凯傲、中国重汽、雷沃重工等国内外著名品牌。 公司在集团强大的资本、技术、人才支持及渠道协同支持下,不断强化资源与业务协同。 ?产品力优势: 潍柴发动机、林德液压件和山推传动件能够实现专业匹配,打造差异化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 ?渠道优势和品牌影响力: 公司挖掘机有望借助公司自身推土机等产品渠道及潍柴动力、 中国重汽、 德国凯傲等品牌影响力实现产品销售。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41亿、 12.03亿、 14.39亿元,同比增长 23%、 28%、 20%(2024-2026年 CAGR 为 24%),对应 PE 分别为 15、 11、 10倍, 2025年 PE 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贸易摩擦相关风险; 海运费波动风险。
国睿科技 休闲品和奢侈品 2024-06-26 13.21 -- -- 13.69 3.63%
14.25 7.87%
详细
国内防务雷达龙头,受益市场需求景气,公司盈利持续改善公司两次获得中电科十四所核心业务注入,拥有全谱系军民用雷达产品,是国内防务雷达龙头。核心驱动: 1. 防务雷达内销外贸需求景气上行,订单充足、新签良好; 2.传统民用雷达需求稳定,低空空域感知体系规划建设加速落地、 释放新增量; 3.央国企大规模推进工业软件国产化,公司作为国家队有望受益。 防务雷达:占总营收超 50%,受益于装备换装与军贸需求,市场持续景气1. 内销方面,我国国防支出保持 7%以上增速、装备费占比超 40%, 提高战略预警能力、加速武器列装带动防务雷达需求; 2025年我国军用雷达市场规模有望达565亿、 2020-2025年 CAGR 达 13%,内销订单可持续性高。 2. 外贸方面,全球军费连续 9年增长、创历史新高,防务雷达作为热销品类, 有望持续景气。 2023年, SIPRI 统计的以雷达为核心品类的传感装备和以雷达为核心探测装备的防空系统全球出口净值分别较 2020年增长 86%、 146%。 民用雷达:传统天气雷达/空管雷达需求稳定,低空经济增量有望加速释放1. “十四五”期间,传统气象雷达建设规模有望超 500部,水利雷达受益于万亿国债投放或加速规模部署; 同期, 民航空管系统投资预算 300亿,较“十三五”增长 20%,空管雷达或受益于市场需求扩容与国产替代。 2. 低空经济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各地加快制定属地发展规划与落地实施方案。 地方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下, 下沉至属地部署的低空经济感知体系规划与建设逐步启动,雷达作为核心感知设备,市场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央国企大规模推进核心工业软件国产化, 2026年国产化替代规模或超 200亿,公司作为信创国家队有望持续受益。 公司优势: 拥有全谱系军民用雷达产品,雷达市场需求景气、行业集中度高,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强者恒强”;积极布局低空经济, 既有产品能力具备延伸拓展低空市场优势;工业软件板块央国企项目沉淀深厚,有望受益市场扩容与国产化替代。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 36.8/42.1/49.0亿元,同比增长 12%/14%/16%; 实现归母净利润 7.3/8.4/9.9亿元,同比增长 21%/16%/17%,对应 PE 为 23/20/17倍。考虑公司防务雷达龙头地位,以及低空经济相关新业务远期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军、民用雷达需求不及预期, 雷达军贸业务执行不及预期等。
中船防务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6-25 27.53 -- -- 29.69 7.85%
29.80 8.25%
详细
事件: 6月 19日, 黄埔文冲交付 2300TEU、 1600TEU 支线箱船。 黄埔文冲共计提前 237天交付箱船; 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加速释放据国际船舶网, 2024年 6月 19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成功交付 2300TEU 支线箱船“ITAL WIT”轮(H2448)、 1600TEU 支线箱船“CAGUANGZHOU”(H2484),两船合计较合同期提前 237天交付。 1)“ITAL WIT”轮在龙穴厂区交付,较合同期提前 134天。该船总长 172.0米,型宽 32.20米,型深17.0米,设计吃水 9.0米,满载吃水 10.2米,载重量 27900吨,设计航速 19.5节,续航力 11000海里,入级 ABS。 2) 1600TEU 支线箱船“CA GUANGZHOU”轮签字交船仪式在文冲厂区举行,较合同期提前 103天。该船长 166.95米,船宽27.50米,型深 14.50米,设计吃水 8.5米,设计航速 16.95节,可装载1640TEU, 14吨重箱数达 1250TEU,满载载重量 23700吨,满足 EEDI2,是一型载重量大的节能环保型支线集装箱船,符合东南亚航线的运营需求。 船舶行业换船周期、环保政策、产能紧张,共促行业周期景气向上周期景气上行,多船型下单需求上行,船厂盈利能力改善。 1)需求:①量:我国 2023年完工、新接、手持订单分别同比增长 12%、 56%、 32%,分别是峰值时期的 59%、 71%、 60%,上涨空间大;②价:截至 2024年 6月,克拉克森新船造价指数报收 187.01,同比增长 9.42%,位于历史峰值的 98%分位。船位紧张与通胀压力促船价持续创新高; 2)下游运力:油轮至 2025年运力仍紧缺,后续油轮、干散存在较大下单可能; 3)供给:船厂运载已近饱和,但活跃船厂数量及交付量显著下降,供需紧张或推动船价持续走高。由于供给收缩、扩产困难,叠加换船周期、环保政策,供需紧张有望驱动船价持续创新高,船舶周期有望震荡上行。 集团资产整合,竞争格局有望持续改善。 中国船舶集团承诺将于 2026年 6月 30日之前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公司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唯一“A+H”平台,在集团解决同业竞争方面有望受益。 控股公司黄埔文冲与参股公司广船国际为核心造船企业,在手订单饱满1)黄埔文冲:公司控股子公司, 控股比例 54.54%。是我国重要的军用舰船、公务船、支线集装箱般船、疏浚工程船及海洋工程船建造与保障基地。 2023年黄埔文冲营收 161亿元,同比增长 26%;净利润 5531万元,同比增长 13%。截止 2023-12-31,黄埔文冲手持订单 557.6亿元,在手订单饱满。 2)广船国际:公司参股子公司, 参股比例 41.02%。主营豪华客滚船、液货船、油船、矿砂船、半潜船等,公司长期稳坐全球豪华客滚船、半潜船建造领域头把交椅。 2023年广船国际主营业务收入 176亿元,同比增长 34%;主营业务利润 16亿元,同比增长 27%。 截止 2023-12-31,广船国际手持订单 57亿美元,在手订单饱满。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 5.0、 10.5、 24.2亿元,同比增长 943%、 108%、131%, CAGR=119%。对应 PE 为 75、 36、 16倍,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造船需求不及预期; 2) 原材料价格波动。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4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