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峰科技
|
计算机行业
|
2025-05-02
|
14.17
|
--
|
--
|
15.14
|
6.69% |
|
15.12
|
6.70% |
-- |
详细
事件: 公司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24.19亿元,同比+9.27%,归母净利润 0.28亿元,同比-72.91%; 其中 2024Q4实现营业收入 6.99亿元,同比+24.21%,归母净利润-0.15亿元( 23Q4为-0.25亿元)。 公司 2025年 Q1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4.61亿元,同比+3.67%,归母净利润-0.21亿元( 24Q1为 0.45亿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0.25元(含税),分红比例 40.86%。 车载业务快速增长,拓展激光新兴应用领域分业务看, 24A 公司影院业务实现营业收入近 5.7亿元,整体发展稳健。专业显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92亿元;其中,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近 1.4亿元,同比增长 60.47%。 24A 车载光学业务进入密集量产交付阶段,实现营业收入 6.38亿元。自进入车载业务以来,公司持续推动车载产品的技术升级、创新突破及差异化发展,丰富产品矩阵以满足车企需求。截至 24年底, 公司已获得 13个车载定点,已涵盖车规级投影巨幕系统、激光投影灯等产品。 25Q1公司保持平稳增长。分业务看,应海外客户要求,部分海外影院光源订单推迟发货,导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及利润同比有所下滑。 车载光学业务保持高增,实现营业收入 7,878万元,同比增长 64.03%。 2025年开年以来,公司已获得国内外知名车企下发的 3个高质量定点,并持续获得赛力斯汽车问界品牌 M8、 M9车型的车载投影巨幕系统订单。在 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公司与全球汽车照明系统及软件领导者法雷奥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出集成光峰科技 ALL-in-ONE 全能彩色激光大灯的新一代汽车照明解决方案,进一步打开车载业务的成长空间。此外,公司积极拓展激光行业的新兴应用领域,在 CES 2025上,公司发布业界首款分体式光纤光机,在产品形态和应用场景上具有灵活性。同时公司发布超小型全彩 AR 光机方案,可满足 AR 眼镜轻量化的需求。在香港春季电子展上,公司首次向行业展示激光雕刻机新品,实现了在上游核心器件的突破,成为公司在工业领域的首个创新研发成果。 收入结构变化带来毛利率变动,公司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 28.31%,同比-6.85pct,净利率为-0.24%;其中 2024Q4毛利率为 22.15%,同比-8.48pct,净利率为-4.26%。 24A 公司主动调整 C 端业务经营策略并加快清理 C 端整机库存, C 端业务收入占比和毛利率均有所下降,公司车载业务进入密集交付期,该业务占比持续提升,由于产品结构不同,整体毛利率有所下降。公司 2025年 Q1毛利率为 25.21%,同比-7.23pct,净利率为-5.28%。 车载光学业务占比有所提升,但基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属性,车载光学业务毛利率较低于影院、专显等业务的毛利水平带来整体毛利率的变动。 公司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7.71%、 6.75%、 10.24%、 -0.42%,同比-4.81、-0.35、 -2.45、 +0.46pct;其中 24Q4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3.53%、 6.94%、 10.83%、-1.58%,同比-10.98、 +0.25、 -4.47、 -1.3pct。销售费用率同比显著下降,主要系职工薪酬及市场推广费较 23年减少所致。公司非经损益同比下降,主要系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同比减少2,795.57万元,参股公司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核算确认投资损失 3,780.59万元。公司 2025年 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8.37%、 7.78%、 13.66%、 0.08%,同比-1.53、 -1.04、 +1.52、 +0.82pct。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同比增加近 900万元。公司非经损益减少 4,130.50万元。主要系 24Q1公司所投资的戈碧迦股份产生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带来的高基数所致。 投资建议: 公司是激光显示领域龙头企业, ALPD 技术独具特色且壁垒深厚。公司 24年开始车载业务进入快速起量阶段,保质保量交付车载产品,实现营业收入的快速放量,随着公司拓展车载和激光新兴应用领域,收入业绩或将有进一步提升。 根据公司年报和一季报, 我们适当下调了毛利率,提高了研发费用率, 预计公司 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1.2/1.7亿元(前值 25-26年 1.3/2.1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81.2x/53.5x/39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激光微投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影院业务恢复不及预期风险,车载领域拓客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新技术路径迭代风险。
|
|
|
极米科技
|
计算机行业
|
2025-05-01
|
127.51
|
--
|
--
|
127.98
|
0.37% |
|
127.98
|
0.37% |
-- |
详细
事件: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1亿元,同比-1.89%,归母净利润 0.63亿元,同比+337.45%。 公司收入增速略承压,我们预计主要是收入占比较大的内销表现疲软所致。 公司不断拓展技术与产品的应用场景,布局车载投影新业务, 2024年公司实现车载业务从 0到 1的突破,目前累计已获得了 8个车载业务定点,涵盖智能座舱、智能大灯领域,我们预计 2025年车载新业务在后续有望贡献收入增长。 2025Q1公司毛利率为34.01%,同比+5.96pct,净利率为7.7%,同比+5.98pct。 2025Q1公司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4.52%、 4.46%、11.06%、 -1.63%,同比-2.74、 +0.9、 +0.57、 -0.13pct。 我们预计是由于公司努力提升经营效率,成本和费用端显著改善的结果。 公司短期现金流承压。 2025Q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亿元,同比-202.78%。主要由于结算周期的影响,当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同时策略备货,支付款项增加所致。 投资建议: 公司坚持底层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双轮驱动,积极推出多项创新性技术及多款新品,力争满足消费者不同场景与价格段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公司坚定实施品牌出海战略,持续推进海外本土化团队建设,扩大海外渠道覆盖范围。公司积极开拓汽零业务,打开第二成长曲线。根据公司一季报,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 3.5/5.1/6.4亿元,对应动态 PE 为 25.8x/17.5x/14.1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外销增长不及预期、技术研发风险、汇率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公司汽零业务定点落地不及预期;汽零业务订单转化不及预期。
|
|
|
飞科电器
|
家用电器行业
|
2025-05-01
|
34.15
|
--
|
--
|
37.59
|
10.07% |
|
37.59
|
10.07% |
-- |
详细
事件: 公司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41.47亿元,同比-18.03%,归母净利润 4.58亿元,同比-55.1%;其中 2024Q4实现营业收入 8.26亿元,同比-22.47%,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比-103.5%。公司 2025年 Q1实现营业收入 11.57亿元,同比-1.47%,归母净利润 1.81亿元,同比+0.49%。 24年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5.00元(含税),分红比例 48%。 核心品类增速承压,博锐收入占比提升24A 受公司双品牌销售结构调整和市场流量环境变化双重影响,导致营业收入下降。分产品看, 24A 公司核心品类电动剃须刀/电吹风收入同比-18.1%/-7.4%,其中 24H2收入同比-15.7%/-28%,剃须刀下半年降幅略有收窄,电吹风受市场竞争的影响,销售承压。 24A 公司产品升级,同时大力发展自营电商,和内容社交营销以及品牌自播等新营销,加大中高端产品全平台宣传推广力度,中高端产品销售占比继续提升,销售占比达到60.78%,同比+9.83pct;同时公司产品销售从过去的以经销模式为主,逐渐转化为经销和直销并存的销售模式。 分品牌看,公司对“POREE 博锐”品牌极致性价比运营模式进行优化,更精准对接高性价比消费人群,提升博锐品牌市场份额。博锐品牌 2024年上半年增速较快,下半年公司针对市场环境进行策略调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8.82亿元,同比增长 1.55%,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21.36%,同比+4.19pct。 品牌战略调整+行业竞争影响利润水平,公司加大销售费用投入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 54.58%,同比-2.51pct,净利率为 11.04%,同比-9.11pct;其中 2024Q4毛利率为 48.88%,同比-5.92pct,净利率为-0.82%,同比-18.89pct。公司 2025年 Q1毛利率为 56.21%,同比-0.89pct,净利率为 15.64%,同比+0.31pct。分产品看, 24A 电动剃须刀/电吹风毛利率同比-0.9/-4.8pct,其中 24H2毛利率同比-3.8/-4.2pct。毛利率同比下降我们预计是受双品牌结构战略调整的市场衔接过渡期以及消费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所致。 25Q1毛利率同比降幅收窄,利润率水平环比改善。 公司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35.84%、 4.38%、 2.32%、-0.06%,同比+6.65、 +0.88、 +0.36、 +0.08pct;其中 24Q4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38.98%、 6.02%、 4.14%、 0.3%,同比+7.27、-0.01、 +2.1、 +0.47pct。公司 2025年 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33.01%、 3.39%、 1.66%、 0%,同比-0.6、 -0.27、 +0. 11、 +0.22pct。 24A 销售费用率同比显著提升,主要由于推广费及职工薪酬增加所致。 投资建议: 由于战略调整和消费环境变化双重影响,公司业绩显著承压。 随着后续公司剃须刀和电吹风的新品类落地,收入业绩或有望得到修复。 根据公司的年报和一季报,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5.6/6亿元,对应动态 PE 为 28.7x/26.2x/24.5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结构升级不及预期;新品推广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
|
|
石头科技
|
家用电器行业
|
2025-05-01
|
181.00
|
--
|
--
|
243.50
|
34.53% |
|
243.50
|
34.53% |
-- |
详细
事件: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28亿元,同比+86.22%,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32.92%。 收入端,公司内外销快速增长。公司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矩阵和价格矩阵,并在主流价格段重点突破,同时公司通过积极的市场策略,进一步优化销售结构,实现了公司国内和海外业务收入的跃升。内销两大清洁电器品类表现亮眼,根据奥维数据显示, 25Q1石头扫地机线上/线下销额同比+90%/+101%;洗地机线上/线下销额同比+349%/+372%,均显著高于行业增速。品类市占率显著提升, 25Q1扫地机线上市占率由 24Q1的 22%提升至 25Q1的 25%,洗地机从 4%提升至 14%。此外,新品类产品在海内外市场也取得了优异的市场表现。 利润端,公司加强海内外拓展,提升销售费用投入。 2025Q1公司毛利率为45.48%,同比-11.02pct,净利率为 7.8%,同比-13.86pct。 2025Q1公司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7.76%、 2.63%、 7.77%、 -2.15%,同比+7、 -0. 14、 -2.8、 -1.4pct。销售费用率同比大幅提升,主要由于公司进一步加强海内外市场拓展,提升技术研发能力,相关销售费用、研发费用投入增加;同时,为提升在市场导入期的新品类的市场占有率,销售费用有所提升。 2025Q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42亿元,同比-118.09%,其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40.9亿元,同比+155.73%。现金流短期承压,主要由于公司随着销售规模扩大和渠道结构调整,备货增加所致。 投资建议:公司产品凭借突出的产品性能和技术优势,内外销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公司加大研发和品牌宣传费用投入,布局长期发展。 根据公司一季报,我们适当提升了收入增速并降低了毛利率, 预计 25-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9.8/28.2/36.6亿元(前值为 20.5/22.9/26.4亿元),对应动态 PE为 18x/12.7x/9.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自有品牌增长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扩张不及预期;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导致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等。
|
|
|
北鼎股份
|
休闲品和奢侈品
|
2025-04-25
|
10.03
|
--
|
--
|
13.95
|
39.08% |
|
14.47
|
44.27% |
-- |
详细
事件: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同比+33.41%,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47.71%。 内销国补带动的电器销售较强,收入显著增长分业务看,25Q1北鼎自有品牌/ODM代工收入同比分别为+46.5%/-8.66%;自有品牌中内外销收入同比分别为+51.4%/+0.63%。国内市场方面,政府通过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在品类、地区、渠道维度的范围拓展与持续深化,有效激活居民消费意愿,加速释放需求潜能;外销方面,国际贸易格局中关税壁垒与反制措施的动态博弈持续发酵,全球产业链重构趋势与贸易规则碎片化趋势交织,企业跨境贸易业务的复杂性与风险敞口显著扩大。 公司推广力度加大,内部降本增效显成效2025Q1公司毛利率为49.87%,同比+0.19pct,净利率为15.7%,同比+1.52pct。毛利率同比基本持平,净利率显著改善。2025Q1公司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6.02%、6.41%、4.12%、-0.63%,同比+2.43、-3.82、-1.94、+0.36pct。销售费用率同比显著提升,主要由于公司推广力度加大及业务收入结构变动导致。管理费用率同比显著下降,主要由于公司内部降本增效所致。 投资建议:公司自有品牌内销方面新兴渠道建设有序推进,国补助力内销增长;外销经营模式逐步切换,初见成效。根据公司一季报情况,我们适当上调了内销增速,下调了管理费用率,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1.38/1.62亿元(前值0.97/1.19/1.38亿元),对应动态估值分别为27.5x/22.3x/19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自有品牌销售不及预期;外销订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及运费上涨导致利润下滑。
|
|
|
长虹华意
|
机械行业
|
2025-04-22
|
6.85
|
--
|
--
|
7.70
|
12.41% |
|
7.70
|
12.41% |
-- |
详细
事件: 公司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19.67亿元,同比-7.16%,归母净利润 4.5亿元,同比+24.31%;其中 2024Q4实现营业收入 22.8亿元,同比+5.4%,归母净利润 0.74亿元,同比-14.73%。公司 2025年 Q1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4.86亿元,同比+4.35%,归母净利润 1亿元,同比+25.58%。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3.00元(含税)。分红比例 46.38%,股息率 4.4%(以 2025年 4月 18日收盘价计算)。 核心活塞压缩机销量再创新高,第二成长曲线汽车空调压缩机快速增长分产品看, 24A 核心业务活塞压缩机收入同比+12.04%,其中 24H2收入同比+14%;销量再创新高,达到 8425万台,同比增长 16%,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头地位。 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显著,深耕商用、变频市场,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 2024年公司商用压缩机首次突破 1000万台大关,实现销量 1092万台,同比增长 31%;变频压缩机突破 2000万台大关,实现销量 2695万台,同比增长 50%。第二成长曲线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收入同比+52.7%,其中 24H2收入同比+61%; 2024年销量突破 60万台,同比增长 68%,连续三年超过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速。原材料及配件业务由于规模收缩,24年收入同比-57.15%,其中 24H2收入同比-40%。 2025年公司经营目标为全封闭活塞压缩机产销量确保 8800万台,力争 9300万台(YoY+4%~10%);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产销量确保 80万台,力争 90万台;公司销售收入确保 118亿元,力争 125亿元(YoY -1%~+4%)。 活塞压缩机毛利率同比下降,内销毛利率略有提升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12.77%,同比-0.45pct,净利率为5.31%,同比+1.18pct;其中2024Q4毛利率为 12.64%,同比-9.41pct,净利率为 4.98%,同比-0.88pct。公司 2025年 Q1毛利率为 9.86%,同比-0.13pct,净利率为 3.95%,同比+0.49pct。分产品看, 24A 活塞压缩机毛利率同比略有下滑,为-1.9pct;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毛利率同比显著提升+5.62pct。分地区看, 24A 国内外毛利率同比+0.89/-0.58pct。 24A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014万元,同比+44%。 公司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0.86%、 2.91%、 2.99%、 -0.18%,同比-0.77、 -0.21、 -0.71、 +0.14pct;其中 24Q4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7%、 3.35%、 2.07%、 1.01%,同比-5.03、 -4.07、 -3.31、 +0.77pct。销售费用率同比下滑较多,主要由于会计准则变动所致,同口径下销售费用率同比+0.01pct。财务费用率变化主要由于汇兑损失增加所致。公司 2025年 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0.88%、 2.3%、 2.8%、 -0.14%,同比-0.31、 -0.17、 +0.29、 +0.33pct。 投资建议: 公司是冰箱压缩机龙头企业,下半年受原材料及配件业务有所拖累,但核心业务压缩机增长较好。中长期来看商用、变频有望提升盈利能力中枢,同时新能源汽零等业务有望贡献新增长极。 根据公司的年报,我们适当下调了毛利率, 预计公司 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5.5/6亿元(前值 25-26年 5.2/5.7亿元) ,对应 PE 分别为9.4x/8.6x/7.9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结构升级速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海外市场扩张不及预期;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导致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等。
|
|
|
光峰科技
|
计算机行业
|
2025-04-16
|
14.75
|
--
|
--
|
15.14
|
2.51% |
|
15.12
|
2.51% |
-- |
详细
事件:4月13日大阪世博会正式开幕,光峰成功助力中国馆、柬埔寨馆和非洲加蓬馆打造颇具震撼力与吸引力的视觉盛宴,以近百台激光工程投影设备突破物理展陈边界,完成十余个展项的光影呈现任务,以硬核科技为各国文化的展示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世界看到了激光投影技术在文化传播领域的无限可能。 此次光峰科技承担了中国馆所有投影展项的光影解决方案的重任,其中,“九天揽胜”和“五洋遨游”两大展项成为焦点。“九天揽胜”展项采用10台DPro系列投影机隐藏安装;“五洋遨游”则是通过多点位、多角度的隐藏式安装;此外,在“文字长河”展项中,十余台D系列投影机从挑高13米的高空进行投射,配合各展区场景,通过高精度投影与交互技术,将中国的科技突破与深厚文化底蕴精彩呈现。公司同时在柬埔寨馆与非洲加蓬馆大放异彩,在加蓬馆,10台DPro系列激光工程投影机打造出“三面墙+地面投影”的沉浸式空间,借助光影的力量向全球观众展示本国独特的文化魅力。 大阪是国际知名投影品牌松下的总部所在地,我们认为此次光峰获世博会三大国家馆的认可及采用,标志着公司工程业务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技术积累出海,成功打开海外市场;同时也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先进的科技力量及优质的品牌形象,是中国投影品牌在世界舞台的一次成功亮相。 分体式光机带来使用灵活性,创新性应用将丰富实用场景2025年4月13日至16日,亚洲规模第一、全球前三的电子行业盛会——香港春季电子展盛大启幕。光峰携多款前沿产品亮相,公司将展示其在工业领域独具优势的激光智能制造设备,这些设备在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它们通过精确的激光加工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制造要求,公司通过在上游器件的突破,为客户提供了强大的生产支持。 此外,公司还展出了分体式光机的创新应用,该产品首次将光源与镜头分离,大幅提升了散热效率,缩小了产品体积,为产品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产品设计师可根据不同需求,自由组合光源与镜头、自由调整角度,可应用于智能家居、机器人、医疗领域等,比如在车载应用中,光机不含镜头时体积更小,我们认为便于隐藏在车架中,增加车内空间。公司在展会中展出的新品和新技术实用性较强,未来或有望在更多场景中应用落地。公司持续致力于激光在应用场景的创新,拓展边际。 车载光学全场景展车将首次亮相车展此外,公司将在今年4月18日~4月27日举行的上海车展上,带来车载光学全场景展车的首次亮相。目前,光峰科技提供超小激光模组,可小至15x15mm,无需定制化开发,为照显一体的前脸设计带来更大的灵活性。同时提供高亮度一体化数字大灯、沉浸式舱内显示、in-plane透明显示等多种解决方案。公司的车载光学面向车载显示、激光大灯、AR-HUD三大应用方向,在2022年以来接连获得了比亚迪、某国际车企、赛力斯的定点,预计本次上海车展有望发布多项业务合作、展出包含车窗显示在内的座舱显示全场景,同时也有望展示彩色激光大灯成果,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公司是激光显示领域龙头企业,ALPD技术独具特色且壁垒深厚。公司24年开始车载业务进入快速起量阶段,保质保量交付车载产品,实现营业收入的快速放量。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1.3/2.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33.7x/53x/32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定点项目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影响;项目履行不及预期的风险;影院业务恢复不及预期风险;新技术路径迭代风险。
|
|
|
小熊电器
|
家用电器行业
|
2025-04-11
|
42.84
|
--
|
--
|
48.00
|
12.04% |
|
54.08
|
26.24% |
-- |
详细
事件: 公司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47.58亿元,同比+0.98%,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35.37%;其中 2024Q4实现营业收入 16.19亿元,同比+16.18%,归母净利润 1.08亿元,同比-17.03%。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10.00元(含税),分红比例 54%。 个护母婴品类表现亮眼,公司发力海外业务分产品看, 24A 核心厨房小家电产品表现略弱,收入同比-10.1%;个护和母婴产品表现亮眼,收入同比分别为+174.3%/+31.8%(个护有罗曼并表贡献, 24A 罗曼收入 6.14亿元,净利润 0.72亿元,净利率 11.7%, 7月底开始并表)。 24H2厨房/生活小家电收入同比-6.6%/+27.4%。核心产品方面,公司通过持续创新和营销整合,双舱洗衣机、叠叠锅、破壁机等产品在市场有不错的表现;新兴业务方面,母婴类等产品从上半年的业绩低谷到下半年明显好转,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做调整,对新兴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也做了相关基础能力构建。 分地区看, 24A 内外销收入同比-5.8%/+80.8%,外销收入占比 14%; 24H2内外销收入同比-0.3%/+112.4%,外销收入占比提升至 19%,下半年内外销收入环比 24H1好转(外销有罗曼并表贡献)。海外业务方面,公司按照既定战略,加大资源投入,提升海外产品研发和策划能力,积极拓展海外渠道, OEM、自牌出海、跨境业务的业绩都有较大的增长,并且在组织能力上做了一定的积淀。 利润率环比显著修复,公司加大研发费用投入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5.29%,同比-1.32pct,净利率为6.43%,同比-3.02pct; 其中 2024Q4毛利率为 34.66%,同比+2.83pct,净利率为 7.36%,同比-1.94pct, 环比+4.79pct,利润率环比显著改善。 分品类看, 24A 厨房/生活小家电毛利率同比-1.96/+2.2pct。分地区看, 24A 内外销毛利率分别为-0.95/+1.15pct。 公司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8.17%、 4.95%、 4.09%、0.3%,同比-0.59、 +0.93、 +1.07、 +0.19pct;其中 24Q4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6.14%、 4.09%、 2.67%、 -0.12%,同比+0.23、 +1.51、+0.02、 -0.12pct。 24A 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主要是职工薪酬同比+57.4%所致。公司加大研发费用投入。 投资建议: 品类方面,公司新兴品类增速较好;渠道端,公司努力拓展海外市场。利润方面,公司通过降本增效提高经营质量。 根据公司的年报,我们适当提升了生活小家电和其他小家电的收入增速, 预计 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4.2/4.9亿元(前值 25-26年 3.4/4.0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9x/15.6x/13.3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替代产品风险;汇率风险;新品销售和推出不及预期等。
|
|
|
民爆光电
|
机械行业
|
2025-04-03
|
38.04
|
--
|
--
|
37.96
|
-0.21% |
|
40.41
|
6.23% |
-- |
详细
事件: 公司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16.41亿元,同比+7.35%,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0.17%;其中 2024Q4实现营业收入 4.1亿元,同比+5.16%,归母净利润 0.43亿元,同比-1.1%。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 18.95元(含税),分红比例 85%,股息率 4.6%。 核心照明业务稳步增长,植物照明增速承压全年核心照明业务稳步增长。分品类看, 24A 商业/工业/特种照明收入同比+8.2%/+7.8%/-4.6%,其中植物/应急照明收入同比-47.1%/+57.8%。其中核心品类 24H2商业/工业收入同比-0.5%/+18.2%。 24H2核心品类中工业照明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特种照明中的植物照明收入同比大幅下滑。 工业照明毛利率显著下降,利息和汇兑贡献财务费用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 30.16%,同比-2.72pct,净利率为 13.86%,同比-1.07pct;其中 2024Q4毛利率为 27.57%,同比-2.94pct,净利率为 10.4%,同比-0.69pct。分品类看, 24A 商业/工业照明毛利率同比-1.4/-4.8pct,其中 24H2商业/工业照明毛利率同比-1.8/-6.5pct。我们预计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由于增速更快的工业照明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更多所致。 公司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6.01%、 4.02%、 7.29%、-1.83%,同比 0、 -0.87、 +0.77、 -0.66pct;其中 24Q4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7.73%、 4.47%、 8.09%、 -2.78%,同比+0.26、 -2.2、-0.34、 -1.76pct。公司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主要由于股份支付分摊费用及中介机构费用减少所致。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主要由于利息收入、汇兑收益增加所致。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海外 LED 商业/工业照明领域,盈利能力常年保持领先,后续有望充分受益于海外市场商业&工业场景 LED 渗透率提升,同时叠加自身疫后加速对美国市场开拓进展, 根据公司的年报,我们适当降低了各项业务的毛利率水平, 预计公司 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2.8/3.0亿元(前值 25-26年 2.8/3.1亿元),对应动态 PE 为 16.3x/14.9x/13.6x,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替代产品风险;汇率风险;新品销售和推出不及预期等。
|
|
|
海信视像
|
家用电器行业
|
2025-04-02
|
24.52
|
--
|
--
|
25.88
|
5.55% |
|
25.88
|
5.55% |
-- |
详细
事件: 公司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585.3亿元,同比+9.17%,归母净利润22.46亿元,同比+7.17%,扣非归母净利润 18.17亿元,同比+4.88%。 2024Q4实现营业收入 178.8亿元,同比+24.26%,归母净利润 9.36亿元,同比+100.14%,扣非归母净利润 8.3亿元,同比+121.56%。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8.80元(含税),合计派发 11.48亿元,分红比例 51%。 全球份额稳步提升,海外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 Omdia 统计, 2024年海信系电视全球出货量市占率为 13.95%,同比提升 0.99pct,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二; 据奥维云网, 24年海信系电视中国内地零售额市占率为 29.83%,零售量市占率为 26.31%,均位居中国内地市场第一名,持续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分业务看, 2024年智慧显示终端收入 466.3亿元,同比+13.0%,全年TV 销售量 2914万台; 新显示新业务收入 67.7亿元,同比+3.9%。 产品结构加速优化,盈利改善兑现。 公司大尺寸化和高端化趋势延续,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推进,消费者对头部品牌和高端产品的倾向明显,公司产品结构显著升级。 2024年公司 98英寸及以上超大屏产品出货量同比+206.5%, Mini LED 产品同比+162.7%; 75英寸以上大屏市场份额达 19.8%领跑全球, 98英寸及以上、 100英寸及以上超大屏分别以 30%、 59%份额登顶全球第一。 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 15.66%,同比-0.6pct,主要受面板成本影响毛利率略有承压(尤其上半年),其中智慧显示终端毛利率 14.45%,同比-0.73pct,新显示新业务毛利率 29.98%,同比-1.27pct。费用端,公司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5.8%/1.8%/4.1%/0.1%,同比-0.2/+0.0/-0.4/+0.1pct。综合影响下,公司全年归母净利率同比-0.1pct 至 3.8%。 技术高端引领,前瞻 AI 布局。公司开发的 RGB-Mini LED 液晶模组以及 RGB光色同控 AI 画质芯片 H7,打造出技术代差壁垒,在 2025年 CES 展上,公司推出的 136UX 是全球首款 136吋消费级 Micro LED 电视,持续引领产业发展。公司通过自研芯片、大模型算法和场景化应用,构建了“端-云-芯”一体化的 AI 能力体系,推动电视从单一显示设备向家庭智能中枢进化,并落地提升场景智能化水平重构用户体验。 投资建议: 公司是全球显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在行业竞争格局持续优化的背景下,公司全球化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多元品牌矩阵运营能力及经营效率有效提高, 产品结构进一步升级。同时,公司持续深耕高效协同、独立发展的“1+( 4+N)”产业布局,在 MiniLED、 MicroLED、虚拟现实显示及 AIGC 等新技术方面加快研发和产品推广,持续夯实在显示行业的引领地位。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平稳向好发展,预计 25-27年归母净利润26.6/30.4/33.9亿元( 25-26年前值 22.3/25.1亿元,考虑 24Q4收入&利润增长提速上调预期),对应 PE 分别为 12.2x/10.7x/9.6x,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面板价格剧烈波动影响利润率;新显示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品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
|
|
美的集团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5-04-01
|
73.36
|
--
|
--
|
78.78
|
2.44% |
|
76.77
|
4.65% |
-- |
详细
事件: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4091亿元,同比+9.5%;归母净利润 385亿元,同比+14.3%;扣非归母净利润 357亿元,同比+8.4%。其中, 24Q4实现营业总收入 887亿元,同比+9.1%;归母净利润 68亿元,同比+13.9%; 扣非归母净利润 54亿元,同比-12.5%。分红方面,公司拟每 10股派息 35元,现金分红总额 267亿元,对应分红比例 69.3%。推出 25-27年股东回报规划,在符合相关条件下每年实施两次现金分红;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 30%,现金分红在该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60%。同时公司拟回购不低于 50亿元且不超过 100亿元公司股份,其中 70%及以上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家电出口驱动增长, ToB 业务趋势向好。 家电业务 24年收入 2695亿元,同比+9.4%; 24Q4收入 541亿元,同比+7%。 To B 业务 24年收入 1045亿元,同比+6.9%, 其中智能建筑科技+10%,新能源及工业技术+21%,机器人与自动化-8%; 24Q4智能建筑科技收入+27%,工业技术收入+26%,机器人与自动化-4%,趋势上单四季度各板块均向好发展。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销售费用投放延续。 公司 24年主营毛利率 26.4%,同比+0.7pct。分产品看,智能家居业务毛利率同比+1.3pct 至 30.0%, ToB 业务毛利率同比-0.7pcts 至 21.4%;分地区看,国内毛利率同比+0.9pct 至26.1%,海外毛利率同比+0.4pct 至 26.8%。展望后续内部提效+AI 应用带动下盈利改善具备持续动能。费用端,公司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9.5%/3.5%/4.0%/-0.8%, 分别同比+0.9/-0.1/+0.1/+0.1pct。此外,公司 24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3亿元(主要非经项, 24Q4近 10亿)对业绩端有所增益。最终,公司 24年达成归母净利率 9.4%,同比+0.4pct。 现金流稳步提升+蓄水池再扩充, 业绩留有余力。 公司 24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 605亿元,同比+4.5%。截至 24年末,公司其他流动负债 904亿元,同比/环比 Q3末分别+27%/+3%;合同负债 493亿元,同比/环比 Q3末分别+18%/+31%。 投资建议: 美的集团在白电业务上龙头优势明显,各业务条线发展逻辑清晰: 1)家电业务,国内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拉动需求,发力 COLMO+东芝双高端品牌优化盈利, 25年海外 OBM 业务占比有望提升。 2) ToB 业务趋势改善,各业务逐步突破并强化跨产品事业部横向协同,有望伴随规模扩张并逐步优化盈利能力。预计 25-27年归母净利润 429/469/508亿元,对应 PE 13.7x/12.6x/1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房地产市场波动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海外品牌和品类拓展不及预期。
|
|
|
三花智控
|
机械行业
|
2025-03-31
|
29.72
|
--
|
--
|
29.55
|
-1.50% |
|
29.28
|
-1.48% |
-- |
详细
事件: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5亿元,同比+13.80%;归母净利润31.0亿元,同比+6.10%;扣非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6.89%。其中,24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8亿元,同比+32.29%; 归母净利润8.0亿元,同比+4.71%;扣非归母净利润8.7亿元,同比+25.30%。公司拟每10股派息2.5元,现金分红总额9.3亿元,对应分红比例30%。 政策拉动Q4收入增长提速明显。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14%,其中制冷/汽零业务收入分别同比+13%/+15%,考虑到24年9月起国内家电&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落地,政策拉动下Q4营收增速较Q1-Q3(同比+8.4%)有明显提速。展望2025年,国补续作背景下,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制冷控制元器件制造商,以及全球领先的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部件制造商,有望持续获取下游订单增量,带动收入端稳健增长。 制冷业务拖累盈利,费用率延续提升。24年公司毛利率27.5%,同比-0.2pcts,其中汽零业务毛利率同比+0.5pct至27.6%,制冷业务毛利率同比-0.6pct至27.4%。费用端,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6%/6.3%/4.8%/-0.2%,分别同比+0.2/+0.3/+0.4/+0.1pct,受汇兑收益减少、人员投入增加等因素影响,综合费用率延续提升趋势。最终24年实现归母净利率11.1%,同比-0.8pct;24Q4归母净利率10.8%,同比-2.8pcts,扣非归母净利率11.8%,同比-0.7pct(非经主要系衍生工具带来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亿)。 新兴业务机器人+储能注入长期增长。储能业务聚焦主要客户,密切跟踪储能系统技术发展动向,并不断跟进储能热管理零部件的市场机会,后续有望复制其在汽零业务的成功路径带动业务放量;仿生机器人领域紧密配合客户,满足客户需求,产品关键性能指标持续自主优化。 投资建议:公司业务多元拓展,长期具备成长动能。家电领域持续实现优质增长,汽零业务客户分布不断拓展、全球订单持续释放,推进海外工厂建设助力全球化布局。同时,公司新业务放量在即,未来有望逐步构建储能、机器人等部品的供应实力,构筑多元增长曲线。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36/41/46亿元(25-26年前值37/44亿元,考虑到24年制冷业务盈利承压,对25年毛利率有所下调),对应市盈率分别31X/27X/24X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过高;汽车无刷电机业务目前占比较低;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核心客户排他性约定风险。
|
|
|
光峰科技
|
计算机行业
|
2025-03-11
|
19.08
|
--
|
--
|
19.19
|
0.58% |
|
19.19
|
0.58% |
|
详细
事件:公司近日收到某国际头部核心车企出具的开发定点通知书,公司成为其车载光学部件供应商,为其独家供应前装智慧座舱产品,产品配置在某全球化系列车型。 光峰在全球智慧座舱车载光学中保持领先地位,实力充分获得国际头部品牌认可。 公司通过与赛力斯、吉利(新能源品牌)等国内头部新能源车企的深度合作和大量高质量交付,成功搭建了稳定且高效的车载供应链和质量体系。本次国际定点说明公司的车载质量体系、供应链能力成功通过了全球以严格、高标准著称的车企客户审核,这不仅体现了客户对公司供货资质和质量体系能力的充分认可,也标志着公司的质量体系和供应链水平不断提升到达了国际化标准。本次客户定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市场拓展力、综合实力。 公司具备车载光学技术优势和差异化竞争优势, 快速拓展海外市场。 公司于 24年 11月 14日收到某国际头部品牌车企出具的开发定点通知书,将为其供应动态彩色像素灯,适用于其多个国际车型。这是公司首次获得海外头部车企的多车型合作, 体现了海外客户对公司创新型车载产品性能和供货资质的充分认可。25年2月公司继续斩获某国际头部品牌车企的定点,为其独家供应静态灯,产品适用于其全球市场、全系列车型, 预计于 25年内量产供货。叠加此次国际头部核心车企的定点,推动公司在海外市场加速拓展。此外,公司在 2025年 CES 展上,光峰与应用于汽车的先进透明显示系统设计和全息薄膜制造先锋企业——Ceres Holographics 官宣达成合作,双方将在透明 HUD 应用上展开积极融合,充分发挥各自技术优势,以满足国际车企对透明 HUD 尺寸、成本、可靠性和可视性要求的产品,提速国际市场渗透。 公司车载业务剑指全球,相较于同行有较强的领先优势。 截至目前,公司累计获得 13个车载业务定点;其中,在 2025年内已获得 3个定点,车载业务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 投资建议: 公司 24年开始车载业务进入快速起量阶段,保质保量交付车载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6亿元以上。此次国际头部核心车企的定点预计将为公司车载业务形成强有力的品牌背书, 有望推动更多国际车企定点落地。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建议持续关注。根据公司此前的业绩快报综合公司的定点情况,我们适当上调了公司的研发费用并考虑了参股公司 GDC事项的不确定性,预计 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3/1.3/2.1亿元(前值0.9/1.5/2.1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303.9x/69x/41.6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定点项目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影响;项目履行不及预期的风险; 影院业务恢复不及预期风险;新技术路径迭代风险。
|
|
|
格力电器
|
家用电器行业
|
2025-03-06
|
40.84
|
--
|
--
|
46.23
|
10.78% |
|
47.43
|
16.14% |
|
详细
事件:3月3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公司5%以上股东京海互联拟在六个月内,以自有资金、金融机构增持专项贷款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10.5亿元,不超过21亿元。 京海互联前身为京海担保(一家由格力电器经销商组成的持股平台),其自2007年入股格力电器(当时持股8054万股,占当时股本比例约10%)后,在2007-2019年的期间对格力持股基本稳定在接近9%水平。 此后,在公司基本面整体偏弱的背景下,京海互联分别于2020年、2022年两度减持格力股份4288万股、1.1亿股,彼时持股比例降至6.47%,前后两次减持股权累计达2.43%;继23年底京海互联增持格力312万股,至今持股总数稳定在3.86亿股,对应持股比例约6.86%。从公司最新零售情况看,据奥维云网,25W1-W8格力品牌空调线上/线下销额分别同比+28%/+52%,对应市占率分别同比+4.2/1.5pcts至28.0%/33.1%,基本面整体向上背景下股东增持彰显对公司发展信心。 股东回购方式采用自有资金+金融机构增持专项贷款,考虑到专项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远低于格力股息率(23年分红比例45%,假设24-25年维持此比例对应股息率分别6.1%/6.5%),我们认为股东增持利于后续稳定公司股价,增强市场信心。 投资建议:24年四季度随着以旧换新推进,国内空调行业零售增速显著提升,公司空调业务有望迎来拐点。我们预计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0/329/347亿元,对应PE为7.5x/7.1x/6.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恢复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运营风险。
|
|
|
哈尔斯
|
综合类
|
2025-03-05
|
8.09
|
--
|
--
|
8.35
|
1.09% |
|
8.18
|
1.11% |
|
详细
事件:Stanley高层领导团队访问哈尔斯2月26日,哈尔斯工厂迎来了Stanley高层领导团队的到访,其中包括总裁Matt在内的一行16位高层领导人员,他们的到来是对公司过去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未来合作的深切期待。 在工厂参观环节,公司向Stanley高层领导团队展示了公司在多个领域的卓越成果。从环保不锈钢产品的严格区分管控,到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从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到领先的无铅抽真空技术;从无氟塑粉喷涂线,到数字化品质管控系统,公司的每一项成果都彰显了对品质和创新的不懈追求。Stanley高层领导团队对哈尔斯的新技术和研发投入表示高度赞赏,他们对这些成果背后的努力和坚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表达了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强烈意愿。 在业务探讨环节,双方回顾了15年合作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事件。作为与Stanley合作最久的供应商,公司与Stanley始终携手共进,共同克服了诸多挑战,也共同分享了无数成功的喜悦。公司在卓越运营、品质管控、工程探索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显著提升,离不开Stanley的支持与信任。 同时公司向Stanley高层领导团队介绍了即将在永康和泰国投资的新智能工厂。这不仅是公司对未来发展的坚定承诺,更是携手Stanley迈向更广阔市场的坚实基础。 主要客户合作稳健,公司连续两年获得Stanley“年度最佳供应商奖”公司主要客户业务稳定,提供坚实基本盘,并呈现出稳中有增趋势。同时存量客户在海外杯壶产品快消品化影响下,爆款潜质突显,为公司带来了更加可观增量订单。 2024年公司再次荣获Stanley颁发的“年度最佳供应商奖”和“年度创新奖”,这不仅是对公司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双方长达十五年紧密合作的生动见证。连续两年获得Stanley“年度最佳供应商奖”,这一成就背后是公司在生产制造、品质交付及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等多个维度的卓越表现。公司为Stanley提供了多款产品的OEM业务,不仅包括近期在社交媒体上火爆的众多单品,还有多款单品陆续打样中。凭借高效、精准的服务能力,公司不仅满足了Stanley的多样化需求,更赢得了客户的高度信任与赞誉。 调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公司前期披露业绩预告,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3.8/4.5亿元(前值分别为3.3/3.8/4.5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X/10X/8X。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风险加剧;销售不及预期;关键人才流失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