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海油服
|
石油化工业
|
2024-10-30
|
15.51
|
--
|
--
|
16.35
|
5.42% |
|
16.35
|
5.42%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 2024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6.6亿元,同比增长 14.1%,实现归母净利润 24.4亿元,同比增长 7.5%。 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1.3亿元,同比增长 4.7%,实现归母净利润 8.5亿元,同比减少8.8%。 单 Q3受天气影响收入增速放缓。 油技板块增长稳健,受天气影响半潜式平台利用率下滑。 2024Q1-Q3, 钻井服务板块,钻井平台作业 13166天,同比基本保持稳定, 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 10595天,同比+2.0%, 受天气因素影响,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 2571天,同比-9.7%, 半潜式平台日历天使用率同比-7.5pp; 油田技术服务板块,主要业务线作业量同比保持增长,总体收入规模保持增长; 船舶服务板块,业务经营和管理工作船共 200余艘,累计作业 53162天, 同比+29.4%; 物探板块,二维采集作业量 15306公里,同比+17.8%, 三维采集工作量 21426平方公里,同比+79.6%, 受天气等因素影响,海底作业量合计 899平方公里,同比-43.6%。 毛利率持续改善, 汇兑影响净利率。 2024Q1-Q3,公司毛利率为 17.2%,同比+1.0pp;净利率为7.8%,同比-0.5pp;期间费用率为7.1%,同比+0.6pp。 2024Q3,公司毛利率为 18.1%,同比+0.2pp;净利率为 8.3%,同比-1.1pp;期间费用率为 7.3%,同比+0.5pp, 主要系本期汇兑损失确认较多。 上游资本开支增长,海洋油气高景气延续。 2024年以来,国际油价呈现相对高位宽幅震荡,油气公司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力度,全球上游勘探开发投资规模整体保持稳定增长。高油价驱动上游资本开支提升,油服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据 Spears & Associates 预测, 2024年全球油田服务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 7.1%,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2024年前三季度,中海油资本开支为 953.4亿元,同比增长 6.6%, 母公司维持强劲资本支出,为公司业绩提供有力支撑。 从油气开采发展来看, 油气开采结构将沿着从常规油气到非常规油气、从陆地油气到海洋油气、从浅海到深海的趋势发展。 公司作为海洋油服龙头, 充分受益行业高景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2、 45.3、51.9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21、 16、 14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 20%,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油价波动风险、 汇率变动风险、 境外经营不及预期风险。
|
|
|
福斯达
|
机械行业
|
2024-10-30
|
22.82
|
--
|
--
|
26.14
|
14.55% |
|
26.67
|
16.87%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2024Q1-Q3实现营收 16.5亿元,同比+10.2%; 实现归母净利润 2.1亿元,同比+44.9%;单 2024Q3实现营收 7.4亿元,同比+34.4%,环比+33.2%;实现归母净利润 1.0亿元,同比+113.7%,环比+165.8%。 24Q3业绩高增长超预期,海外业务占比提升。 业务结构优化、期间费用控制良好,公司盈利能力提升。2024Q1-Q3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24.3%,同比+1.3pp,毛利率提升主要系公司毛利率高的海外业务占比提升;净利率为 12.6%,同比+3.0pp;期间费用率为 7.7%,同比-0.8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2%、2.9%、3.9%、-0.2%,分别同比-0.7pp、+0.1pp、-0.6pp、+0.4pp。单 2024Q3,公司毛利率为 27.2%,同比+5.9pp;净利率为 13.9%,同比+5.1pp;期间费用率为 6.2%,同比-1.6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5pp、-0.2pp、-1.8pp、-0.15pp。 海外市场营收高增拉动公司业绩增长。单 2024Q3,公司业绩高增长主要系海外项目收入增长拉动,且海外业务毛利率优于国内,2023年公司国内业务毛利率为 15.0%、国外业务毛利率 32.8%,且公司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近年来海外市场持续拓展,在巩固中东、东南亚、日韩等传统优势市场同时,成功新开拓南美洲等市场,签订公司多个新产品项目,随着公司海外市场深入拓展,有望持续受益于“一带一路”海外出口,助力公司业绩不断增长。 公司回购股份,彰显未来发展信心。公司于 2024年 9月 13日宣布回购股份方案,拟用资金总额 1500万元至 3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 23元/股,回购期限为 6个月;2024年 10月 18日,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了首次回购,首次回购的股份数量为 20万股,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0.125%,已支付总金额 361.7万元(不含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此举措展现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自信,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 2.8、3.7、4.9亿元,对应 EPS 为 1.74、2.29、3.08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12、9、7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 3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扩产建设不及预期、客户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等风险。
|
|
|
景津装备
|
能源行业
|
2024-10-30
|
18.06
|
--
|
--
|
19.80
|
9.63% |
|
19.80
|
9.63%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7.0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为6.7亿元,同比下降10.1%。单三季度营收15.8亿元,同比下降1.0%,环比下降2.7%,实现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下降20.8%,环比下降10.4%,公司部分产品售价下调,利润端出现下降。 受部分产品降价影响,毛利率有所回落。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9.1%,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主要系部分产品降价所致;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率14.1%,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单三季度公司毛利率28.4%,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净利率13.1%,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公司费用管控良好,净利率同比降幅低于毛利率。 期间费用率持续降低,现金流改善明显。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8.9%,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2、-0.2、-0.9、-0.1个百分点。单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1、+0.0、-1.1、-0.2个百分点。目前公司财务状况健康,2016年至今,公司的有息负债率始终维持在3%以下,受益于此,公司财务费用维持较低水平。现金流方面,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9亿元,同比增长492.7%,现金流明显好转。 国内更新需求提供增量,海外市场带来业绩弹性。随着过滤工艺和过滤装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产品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正在与各应用行业的产业升级同步进行。在最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背景下,下游客户利用这一契机,加速了设备升级、补齐设施短板和提升效率的步伐,公司有望从中获得增量业绩。在国内市场,公司压滤机市占率超过40%,但海外市占率仍较低,近年来公司重点拓展海外市场,预计海外市场规模是国内的2-3倍,进军海外将为公司提供市场弹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亿元、11.8亿元、13.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9、8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9.4%的复合增长率。结合公司压滤机龙头地位和未来三年复合增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新品开发不及预期、海外市场进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
|
|
纽威股份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4-10-30
|
24.65
|
--
|
--
|
26.20
|
6.29% |
|
26.20
|
6.29%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1-Q3实现营收44.6亿元,同比+5.1%;实现归母净利润8.3亿元,同比+40.7%;单2024Q3实现营收16.2亿元,同比-11.0%,环比+9.4%;实现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34.9%,环比+16.7%。24Q3业绩高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产品结构优化、经营效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高。2024Q1-Q3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6.7%,同比+5.8pp,毛利率提升主要系工业产品结构优化、2024年以来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下降、公司优化生产流程等降本增效措施推进;净利率为18.7%,同比+4.3pp;期间费用率为12.9%,同比+1.3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0%、3.8%、2.1%、0.01%,分别同比-0.05pp、+0.7pp、-0.6pp、+1.2pp。单2024Q3,公司毛利率为38.9%,同比+6.3pp,环比+1.4pp;净利率为21.1%,同比+7.1pp,环比+1.1pp;期间费用率为11.9%,同比-0.3pp,环比+0.3pp。 立足全球,纽威股份内部深化工艺研发,外部拓展渠道、客户、下游,铸就核心竞争力,有望加速胜出。2021年全球阀门市场规模超732亿美元,市场大而散,TOP9市占率仅13%,公司海外市场起家,已在荷兰、美国、意大利、新加坡、迪拜、尼日利亚、越南、沙特设立8家子公司,依靠其完善的全球化渠道布局、产品技术资质和品牌效应,有望深度受海外出口高景气。2023年国内市场阀门进口超560亿元,高端阀门国产替代空间大;公司坚持中高端阀门产品定位,在核电、海工、超低温、低泄露环保等应用领域不断打破国外垄断,有望引领并持续受益国产替代。公司油气领域起家,全产业链覆盖,海工造船、核电、水处理等高景气领域拓展顺利,新业务放量有望持续拉升公司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0.1、12.0、13.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7、15、13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5%,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景气下行、海外市场发展不确定性、原材料成本上行、新建产能项目进度或不及预期等风险。
|
|
|
运机集团
|
机械行业
|
2024-10-30
|
27.58
|
--
|
--
|
34.74
|
25.96% |
|
34.74
|
25.96%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8.7亿元,同比增长35.2%;归母净利润为 0.8亿元,同比增长 20.6%。单三季度营收 2.8亿元,同比增长 59.1%,实现归母净利润 2326万元,同比增长 12.5%。受坏账计提和可转债利息摊销影响, 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放缓。 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毛利率维持高位。 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 30.9%,同比增长 8.2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出口收入占比提升所致;净利率 9.7%,同比下降 1.1个百分点,主要系财务费用增加、坏账计提增加所致。单三季度毛利率 31.1%,同比增长 11.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 0.4个百分点,毛利率水平再创新高。 受可转债利息摊销影响,期间费用率有所上升。 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6.6%,同比增加 3.4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同比-0.3、+1.0、 -0.5、 +3.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增长主要系前三季度外部咨询费用、股份支付费用增加、管理人员薪酬待遇提升所致;财务费用增长主要系可转债利息摊销所致;其余两项费用管控良好。 收购山东欧瑞安, 完善产业链布局。 10月 29日公司披露并购公告,拟通过支付现金 2.54亿元的方式购买山东欧瑞安 56.50%的股权。业绩对赌方面,欧瑞安未来三年平均扣非净利润不低于 4500万元,其中 2025、 2026、 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3500、 4500、 5500万元。 收购欧瑞安是公司延伸产业链、向工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布局, 此外欧瑞安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 可以在弥补公司在电机制造与研发领域空缺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公司营运效率和盈利能力。 海外市场拓展顺利,在手订单屡创新高。 2023年以来,公司跟随出海与主动出海同步推进, 2023年公司成功中标宝武集团西芒杜铁矿项目,中标金额 12.8亿元; 2024年 6月中标西部水泥乌干达项目,预计实现 1.1亿元收入; 9月中标中国港湾几内亚湾港口物流项目,合同金额 6398万美元,海外拓展节奏顺利。 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可以满足未来 1-2年的经营所需,其中海外订单占比超过 60%,高毛利率的出口业务有望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 2.6、 3.9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99、 1.58、 2.33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55.7%。 公司全球化布局加速中,有望受益于海外市场需求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汇率变动风险; 并购企业业绩实现或不及承诺风险。
|
|
|
豪迈科技
|
机械行业
|
2024-10-29
|
47.70
|
--
|
--
|
47.70
|
0.00% |
|
53.60
|
12.37%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 2024Q1-Q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3.7亿元,同比增长 20.1%;归母净利润 14.2亿元,同比增长 21.2%。 2024Q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3亿元,同比增长 26.2%; 归母净利润 4.6亿元,同比增长 15.9%。 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三大业务板块齐驱并进,合同负债显著提升。 轮胎模具板块, 2023年,公司市占率达到 30%以上,在内资轮胎企业集体出海,以及新能源汽车和高性能轮胎需求增长的背景下,国产轮胎模具厂商有望进一步受益,公司龙头地位持续稳固提升。 大型零部件板块, 高毛利燃气轮机业务市场需求持续向好, 业务订单饱满,占比持续提升, 风电业务订单逐渐恢复, 产品结构优化, 生产负荷饱满。 数控机床板块,自 2022年确立机床产品对外销售以来,行业认可度持续提升,收入规模快速扩张,公司第三成长曲线逐渐兑现。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同负债达到 2.4亿元,同比年初增长 109.7%, 合同负债显著增长彰显出公司订单充沛支撑后续发展。 盈利能力维持高位,研发投入力度加大。 2024Q1-Q3,公司毛利率为 34.9%,同比+0.9pp;净利率为 22.3%,同比+0.3pp;期间费用率为 9.6%,同比+1.1pp。 2024Q3,公司毛利率为 34.4%,同比-1.7pp;净利率为 20.5%,同比-1.8pp; 期间费用率为 11.2%,同比+1.2pp。 整体盈利能力及费用管控能力相对稳定。 2024Q1-Q3,研发费用达到 3.3亿元,同比+29.3%,轮胎模具及机床行业均属于研发密集型行业,高强度研发投入有助于公司扩大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4、 22.0、24.6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0、 17、 15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 15%, 公司轮胎模具龙头地位稳固,第二、第三业务快速放量,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轮胎行业依赖性强、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海外运营等风险。
|
|
|
海油发展
|
能源行业
|
2024-10-29
|
4.55
|
--
|
--
|
4.62
|
1.54% |
|
4.62
|
1.54%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 2024Q1-Q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6.7亿元,同比增长 6.6%;归母净利润 26.9亿元,同比增长 25.3%。 2024Q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0.4亿元,同比增长 10.2%; 归母净利润 10.7亿元,同比增长 32.6%。 利润端增长显著。 提质增效不断深化,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2024Q1-Q3,公司毛利率为 14.6%,同比+0.8pp;净利率为 8.2%,同比+1.2pp;期间费用率为 5.7%,同比-0.6pp,主要系研发费用同比下降明显。 2024Q3,公司毛利率为 15.4%,同比+0.1pp; 净利率为 9.1%,同比+1.5pp;期间费用率为 5.5%,同比-1.0pp。 公司深入开展提质降本增效行动,加强成本精细化管控、提升投入产出效率,费用管控能力及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中国海油中长期 FOB 资源配套LNG 运输船项目共计划建造 12艘 17.4万方 LNG运输船一期、二期项目各建造6艘。 目前一期项目首制船“绿能瀛”已完工交付;一期项目二号船货物围护系统主体施工、主机动车已经完成;一期项目三号船正在进行船坞搭载、设备安装、货物围护系统施工;一期项目四号船、五号船、六号船、二期项目一号船正在进行分段加工制造。 公司新增“低品位油田综合开发”和“水下生产系统”项目,“技术+装备/产品+服务”一体化竞争能力稳步提升。 上游投资保持强劲, 海上油气景气度延续。 2024年以来,国际油价呈现相对高位宽幅震荡,全球油气需求持续增加,油气公司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力度,全球上游勘探开发投资规模整体保持稳定增长。高油价驱动上游资本开支提升,油服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2024年前三季度,中海油资本开支为 953.4亿元,同比增长 6.6%,母公司维持强劲资本支出,为公司业绩提供有力支撑。从油气开采发展来看, 油气开采结构将沿着从常规油气到非常规油气、从陆地油气到海洋油气、从浅海到深海的趋势发展。 公司为国内海洋能源服务龙头, 充分受益行业高景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6.8、 41.0、45.0亿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13、 11、 10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 13.5%。 受益于国内“增储上产”带来的工作量增长,公司三大业务板块有望齐头并进,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油气价格波动、 上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
|
|
郑煤机
|
机械行业
|
2024-10-29
|
13.20
|
--
|
--
|
13.77
|
4.32% |
|
13.77
|
4.32%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8.4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24.0%。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0亿元,同比减少1.5%,实现归母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14.1%。利润端实现快速增长。 费用管控良好,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4Q1-Q3,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0.6%,同比-0.9pp,其中销售费用同比下滑较多;毛利率为24.0%,同比+2.2pp;净利率11.9%,同比+2.2pp。2024Q3,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1.6%,同比-0.7pp;毛利率为23.9%,同比+2.6pp;净利率为11.0%,同比+1.8pp。 煤机板块贡献主要利润增长,产品结构优化。2024Q1-Q3,公司煤机板块实现营收145.3亿元,同比+2.5%,净利润为31.4亿元,同比+25.9%,煤机板块整体收入保持稳定上升,利润端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材料成本下降。当前煤炭仍是我国主体能源,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发挥“压舱石”作用,煤矿智能化建设对于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煤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司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控制系统市场领先,智能化工作面技术在煤矿领域推广顺利。 汽车零部件转型持续推进,盈利能力大幅改善。2024Q1-Q3,公司汽车零部件板块实现营收133.2亿元,同比+1.8%,其中亚新科实现营收38.6亿元,同比+21.4%,主要是减震密封系统相关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商用车零部件相关业务收入的稳步上升,SEG实现营收93.7亿元,同比-5.6%,主要是欧洲市场销量同比减少所致;净利润为1.8亿元,同比+20.3%,主要是亚新科整体收入增长对利润的贡献。2024Q1-Q3,我国汽车销量为2157.1万辆,同比+2.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32.0万辆,同比+32.5%,渗透率达38.6%,汽车行业正处在新能源转型窗口期,公司持续深挖乘用车市场、稳步拓展商用车市场、大力开拓新能源市场,加速汽车零部件板块电气化转型。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7、42.0、45.6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6.2、5.7、5.3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12%。考虑公司煤机板块稳健发展,汽车零部件板块盈利能力持续修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下行和竞争加剧、汇率波动、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等风险。]
|
|
|
思维列控
|
机械行业
|
2024-10-29
|
21.03
|
--
|
--
|
26.72
|
27.06% |
|
26.72
|
27.06%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4Q1-Q3实现营收9.1亿元,同比+23.8%;实现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34.0%;单2024Q3实现营收3.5亿元,同比+69.2%;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94.2%。24Q3业绩高增长超预期,持续受益于铁路装备更新。 业务结构优化、精益管理降本增效成效凸显,公司盈利能力再提升。2024Q1-Q3公司综合毛利率为63.6%,同比+4.1pp,毛利率提升主要系LKJ无线数据换装系统、高铁运维监测等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且公司坚持推进元器件国产化、实现全价值链有效降本;净利率为37.4%,同比+2.7pp;期间费用率为21.6%,同比-0.7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0%、8.7%、10.4%、-3.5%,销售费用率基本持平,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1.1pp、-2.7pp、+0.9pp。单2024Q3,公司毛利率为64.7%,同比+2.2pp;净利率为39.7%,同比+4.0pp;期间费用率为22.0%,同比-5.4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3pp、-0.2pp、-7.3pp、+2.4pp。 Q3发布分红预案,持续看好公司高增。公司注重股东回报,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发布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红利2.5元(含税),总计约0.95亿元(含税)。2021-2023年公司分红比例分别为59.9%、60.0%、70.0%,公司分红比例稳步上行,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 铁路装备行业高景气且可持续,思维列控确定性受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订单持续增长,项目验收增加,拉动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综合看,公司三大板块相关产品均正处于更替周期,与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节奏一致:LKJ列控上一轮更新高峰为2014年,更新周期10年来看,近两年有望加速更替达峰;机车安防设备(6A系统、CMD设备等)2012-2015年成为标配批量推广,按照相关规定8-10年左右使用周期,目前已进入更新周期;高铁运维监测类设备(DMS2008年标配、EOAs2014年标配),公司系唯一供应商,按照相关规定10年左右使用周期,相关更新有望加速。根据国铁集团:“十四五”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将与“十三五”年均8000亿左右总体相当,2021-2023年铁路投资分别为7489亿、7109亿、7645亿元,预计2024-2025年铁路投资年均有望在8000亿以上;2026-2030年,在铁路更新改造和后市场需求背景下,铁路行业投资有望维持高位,持续刺激铁路设备更新换代&老旧内燃机车淘汰&动车组维修维保后市场放量,思维列控确定性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6.7、7.6亿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大幅下滑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新产品推广不力风险。
|
|
|
伊之密
|
机械行业
|
2024-10-29
|
24.88
|
--
|
--
|
25.60
|
2.89% |
|
25.60
|
2.89% |
|
详细
事件: 公司公布 2024年三季报, 2024Q1-Q3公司实现营收 36.73亿元,同比增长 24.95%;实现归母净利润 4.80亿元,同比增长 31.71%。 2024Q3实现营收 13.04亿元,同比增长 33.23%,环比下降 7.87%;实现归母净利润 1.81亿元,同比增长 59.78%,环比下降 1.17%。 2024Q3营收同比 33%,兑现订单增长。 2024年 3月开始公司注塑机订单明显复苏,下游厨房用品、家居日用、小家电等行业需求改善明显。主要原因:①中小型出口企业订单回暖;②新品推出,例如推出 SKIII 系列等,下游覆盖面更广;③注塑机更新替换周期。公司 2024年以来注塑机订单同比增长较好。一般注塑机从交付到确认收入在 3个月左右, 2024Q2较好的订单为 2024Q3营收提供保障。 需求上行叠加原材料价格低位, 2024Q3毛利率提升至 35%。 2024Q1-Q3公司毛利率 34.10%,同比提升 0.97pp; 2024Q3毛利率达到 35.01%,同比提升0.87pp,环比提升 2.21pp, 2024Q3净利润率 14.36%,同比提升 2.56pp,环比提升 1.08pp。注塑机需求较好,带动产能利用率提升,叠加成本端钢材价格同比下降,公司毛利率提升明显。 2024Q3公司费用管控优异。 2024Q3公司期间费用率 20.57%,同比下降1.49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9.24%/5.46%/4.50%/1.38%,分别同比+0.19pp/-0.45pp/-0.99pp/-0.25pp。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2亿元、 7.70亿元、 9.38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33、 1.64、 2.00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 25%的复合增长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汽车 3C等行业周期性波动的风险;一体化压铸产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
|
|
中密控股
|
机械行业
|
2024-10-29
|
36.50
|
--
|
--
|
38.85
|
6.44% |
|
45.18
|
23.78%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1.4亿元,同比增长15.6%;归母净利润为 2.7亿元,同比增长 9.2%。单三季度营收 4.2亿元,同比增长 11.5%,环比增长 8.1%,实现归母净利润 1.0亿元,同比增长 11.9%,环比增长 7.7%,业绩符合预期,持续稳健增长。 毛利率降幅收窄,三季度利润率重回正轨。 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 47.6%,同比下降 2.6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公司出于未来发展考虑,主动提高增量业务占比所致,增量与存量业务各自毛利率基本维持稳定; 前三季度净利率23.8%,同比下降 1.4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小于毛利率降幅。 单三季度毛利率48.4%,同比下降 0.2个百分点,环比增加 2.0个百分点;净利率 23.4%,同比增长 0.2个百分点,环比持平,利润率结束下滑趋势,盈利能力重回正轨。 精细化管理见成效, 期间费用率大幅降低。 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20.1%,同比降低 2.5个百分点,费用管控良好; 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同比-0.6、 -0.7、 -1.2、 +0.0个百分点。单三季度期间费用率 20.7%,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同比+0.0、 -0.1、 -1.2、 -0.2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降幅明显。 存量市场萎缩环境下,积极开拓增量客户。 上半年国内石化领域新上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较少,下游资本开支增速放缓,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存量业务受到影响。公司出于未来发展考虑,积极开拓增量客户,在“以增拓存”模式下,公司利润率短期出现下滑,但业绩仍保持稳健增长,未来随着石化行业景气度恢复,公司增量客户转化为存量客户后,有望迎来业绩释放。 石化设备更新改造加速,将为公司带来额外需求。 2024年年初,国务院发布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工信部等七部门出台了《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制定了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在老旧产能逐渐去化的背景下,先进产能对机械密封供应商的综合实力要求变高,公司作为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将凭借综合优势在配套市场中保持强劲势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5亿元、 4.81亿元、 5.55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94、 2.31、 2.66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 17%的复合增长率,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对收购公司整合效果不及预期等风险。
|
|
|
大豪科技
|
计算机行业
|
2024-10-28
|
13.91
|
18.50
|
33.77%
|
17.24
|
23.94% |
|
17.24
|
23.94%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9.1亿元,同比增长35.6%;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68.9%。单三季度公司营收6.0亿元,同比增长27.0%;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55.8%。受益于宏观经济复苏和纺服业补库需求释放,下游缝制机械行业景气度回升,公司业绩表现亮眼。 产品结构优化,利润率稳中有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42.6%,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主要系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所致;净利率27.2%,同比提升5.3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期间费用管控良好、同时进项税加计抵减导致当期其他收益同比增长所致。单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43.0%,同比增长3.8个百分点,净利率28.9%,同比增长4.2个百分点。 经营效率有所提升,期间费用率大幅降低。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4.1%,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1%、3.9%、7.1%、0.1%,同比-0.7、-0.4、-1.7、+0.2个百分点。随着产品平台的统一化和研发效率的提升,公司经营效率持续提高;通过提高熟练工人的薪酬和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公司期间费用率得到良好控制。单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4.0%,同比减少1.3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9、-0.6、-0.2、+0.4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复苏明显,纺服设备行业景气度回升。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保持稳步复苏,下游服装鞋帽等行业产销、出口基本实现了止跌回升,投资需求积极恢复。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数据,2024年1-7月,我国缝制机械产品累计出口额19.0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工业缝纫机出口量268万台,出口额8.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7.2%。分国别来看,1-7月我国缝制机械产品前20大出口市场中,15个市场出口额同比正增长,其中出口额同比增幅达30%以上的市场7个,出口额同比翻倍增长的市场1个。公司作为国内缝纫设备电控龙头,将受益于下游行业复苏带来的需求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8.5、10.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9、0.76、0.93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36.7%。给予公司2025年25倍目标PE,目标价19.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市场变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多元业务运营管理风险,海外运营风险。
|
|
|
优利德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4-10-25
|
36.70
|
--
|
--
|
42.10
|
14.71% |
|
42.10
|
14.71%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2024Q1-Q3实现营收 8.5亿元,同比+8.9%;实现归母净利润 1.5亿元,同比+15.0%;单 2024Q3实现营收 2.9亿元,同比+21.2%;实现归母净利润 0.5亿元,同比+37.4%。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4Q1-Q3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4.8%,同比+2.4pp,毛利率提升主要系加强市场开拓,持续优化产品线,推动产品往专业、高端发展,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产品平均毛利率大幅增长;净利率为 17.4%,同比+0.9pp;期间费用率为 24.1%,同比+1.1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9.4%、6.4%、9.4%、-1.0%,分别同比+0.6pp、+0.2pp、+0.4pp、-0.1pp。单 2024Q3,公司毛利率为 45.0%,同比+0.7pp;净利率为 16.3%,同比+2.0pp;期间费用率为 25.7%,同比-0.3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0.06pp、+0.06pp、-1.6pp、+1.4pp。 产品矩阵丰富,大力开拓市场,增强产业布局,公司中长期发展动力足。公司产品矩阵丰富,涵盖通用仪表、专业仪表、温度及环境测试仪表、测试仪器四大产品线。通过“A”“G”“E”计划,公司不断加大销售团队建设和市场开拓力度,持续开发存量及增量的上市公司、央国企、高校、科研院所等客户,订单数量增长明显。2024年上半年,公司已启动海外生产基地布局,预计越南基地 2024Q4有望投产,将为公司贡献持续增量。另外,国家相关政策多次强调要打好科技仪器国产化攻坚战,科学仪器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公司仪器新品对标国内行业头部,仪表产品国内技术领先,公司有望深度助力并持续受益国产化替代。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 2.1、2.6、3.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0、17、14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 24%,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推广不力风险、海外拓展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
|
富瑞特装
|
机械行业
|
2024-10-25
|
7.35
|
--
|
--
|
7.86
|
6.94% |
|
7.98
|
8.57%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21.4%,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222.4%。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29.2%,实现归母净利润4375万元,同比增长103.5%。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燃气重卡需求向上,能源服务业务快速拓展。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燃气重卡销量14.8万辆,同比增长38%,占据国内重卡市场的34.4%,占比同比增加11.6个百分点,燃气重卡销量及渗透率提升带动公司LNG车用供气系统产品销量快速增长。公司能源服务业务经营模式持续优化,受益于国内中西部地区开发利用偏远井口气资源的力度不断加大,业务规模有望持续扩大,同时公司以新加坡子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对外投资设立巴西全资孙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盈利能力大幅改善,股权激励费用压制利润释放。2024Q1-Q3,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9.8%、6.2%,同比分别+4.6pp、+3.6pp,毛利率提升明显主要得益于LNG行业需求复苏,公司主要业务毛利率均有较大提升;期间费用率为11.0%,同比+0.3pp,其中管理费用率同比+0.9pp,主要系本期计提5251.9万元股权激励费所致。Q3单季度来看,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7.7%、5.7%,同比分别-0.8pp、+1.6pp;期间费用率为9.7%,同比-4.4pp。 积极拓展氢能产业,氢阀及液氢供气系统双线发展。子公司富瑞阀门自2016年积极投身氢能源流体控制阀门的研发制造,为满足液氢阀门市场发展趋势及需求,率先在国内推出液氢阀门产品,为客户提供开拓液氢用设备市场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子公司富瑞氢新作为布局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重要一环,致力于汽车零部件开发、生产和测试,燃料电池业务核心产品为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及液氢供气系统关键零部件。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4、3.0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5、18、14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27%。公司产业覆盖LNG全产业链,液氢领域提前布局,成长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油气价格波动、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
|
|
杰瑞股份
|
机械行业
|
2024-10-25
|
31.90
|
--
|
--
|
39.71
|
24.48% |
|
39.71
|
24.48%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5亿元,同比减少8.1%;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2.2%。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9亿元,同比减少7.4%;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减少2.0%。受油气工程服务接单节奏影响,收入端短期承压。 国内外市场拓展顺利,合同负债大幅增长。海外市场快速拓展: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为中东子公司增资1.2亿美元在迪拜建设高端油气装备制造基地;成功斩获中亚战略客户重大天然气项目订单;完成北美首套电驱压裂装备交付,同时与客户再次签订电驱压裂设备新订单;与伊拉克中部石油公司签署曼苏里亚开发生产合同;9月25日成功斩获巴林国家石油公司天然气项目,合同含税总额约22亿元。夯实国内基本盘:6月中标中石油2024年电驱压裂设备(带量)集中采购招标项目,含电驱压裂撬10台,金额约1.4亿元;9月中标川渝地区压裂设备整体服务项目,金额约9199万元,中标长城钻探压裂公司2024年度山西煤层气市场电驱压裂设备租赁服务,金额约1.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合同负债较年初增加99.1%,主要原因系收到新增订单的客户预付款增加。 盈利能力提升,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改善。2024Q1-3,公司毛利率为35.0%,同比+1.5pp,公司通过调整订单结构,毛利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销售净利率为20.5%,同比+2.2pp;期间费用率为13.4%,同比+3.7pp;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为14.7亿元,去年同期为-7.8亿元,现金流大幅改善主要得益于公司两金管控行动有效实施。 油服行业景气向上,非常规油气开发凸显电驱优势。2024年以来,受OPEC+减产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油价高位震荡,驱动上游资本开支增长。根据标普全球,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全球上游勘探开发资本支出同比增长5.7%。预计2024年全球油田服务市场规模达3280亿美元,同比+7.1%。根据《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国内仍将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进老油田稳产,加快新区建产,强化“两深一非一稳”重点领域油气产能建设。原油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保持快速上产态势。公司电驱压裂设备在非常规油气开发领域优势明显,能够显著降低作业成本,伴随国内非常规油气开采力度持续增强,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8、32.2、36.3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2、10、9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14%。考虑公司电驱压裂设备技术领先以及海外业务持续突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气价格波动风险、海外业务拓展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