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百货
|
批发和零售贸易
|
2023-07-10
|
32.68
|
--
|
--
|
36.47
|
11.60% |
|
36.47
|
11.60%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业绩预增公告,23H1实现归母净利润 8.90~9.70亿元,同比增长 51.43%~65.05%,扣非归母净利润 8.00~8.80亿元,同比增长51.31%~66.44%。经测算,单 Q2实现归母净利润 4.16~4.96亿元,同比增长139%~185%,扣非归母净利润 3.38~4.18亿元,同比增长 107%~156%。 公司经营发展持续向好,业绩保持良好增长。公司业绩增长①因为公司回归商业本质,融合变革创新,零售主营业绩稳定增长,国企改革效果显现;②公司持股 31.06%的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满足消费需求,经营业绩持续增长,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业绩。③公司投资的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于 4月 10日在深交所上市,采取公允价值计量,为公司贡献利润较同期大幅增加。 重庆市消费市场持续向好,公司四大业态积极推进。 1-5月重庆市消费品零售总额 18.76万亿元,同比增长 9.3%,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同比分别增长 9.3%和 9.4%。①百货业态:6月 9日-18日,百货事业部打造“618超有料”年中消费主题活动,同步开启 AIGC 复古体验、重百云购 24小时不打烊线上活动,期间进店客流达 320万人,同比增长 8%。此外,百货业态首次全场店上线多点 APP、大众点评、美团团券福利活动,产生共享消费金额近 2000万元; 重百云购推出 9场直播,销售近 2700万元,云购商场“618”当日线上销售环比增长 210%。②电器业态:6月 20日,重庆百货第 11届家电节在解放碑中心广场开幕,为全市消费者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加强与战略品牌的合作,包括海尔、美的、海信、博西、老板、送下、ECL、惠而浦、sony、方太和科沃斯等品牌。6月 18-21日,客流同比增长 30%。③超市业态:超市“618”大促期间,实现销售 1.14亿元,同比增长 13%,6月 14-18日,杂百 48支明星单品全渠道销售同比增长 443%,客流同比增长 2.5倍。④汽贸业态:6月 8-18日,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启,车展实现订单 1118台,销售额超 2亿。 马消金融持续贡献投资收益,登康口腔上市后增厚公司利润。马上消费金融成立 8年,累计研发投入超 30亿元,研发人员占比超过 70%,超 2000人,专利申请量超 1200件。②公司持有登康口腔 1.74%的股权,登康口腔总股本 1.72亿股,上市后持续为公司贡献利润。 投资建议:公司的四大主业与线下消费景气度高度相关,随着线下客流逐渐修复,以及公司自身对各大业务进行的改革和股权与管理的改革,我们认为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或有望迎来高弹性恢复。此外,22年 7月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绑定核心管理层利益,激发团队活力。混改有望在下半年落地,我们预计 23-25年 公 司 实 现 归 母 净 利 润 13.58/16.05/18.99亿 元 , 分 别 同 比 变 化+53.7%/18.2%/18.3%,对应 7月 5日 PE 为 10/8/7X,20-22年公司分红比率分别为 142.73%/153.23%/30.85%,高分红率下估值较低,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恢复不及预期,拓张计划不及预期,马上金融经营风险。
|
|
|
菜百股份
|
批发和零售贸易
|
2023-07-05
|
13.30
|
--
|
--
|
15.10
|
13.53% |
|
15.10
|
13.53% |
|
详细
菜百股份:矩阵式布局助力长线发展,打造黄金产品“中华老字号”。菜百股份成立于1994 年,是商务部第一批命名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于2004 年被授予“中国黄金第一家”的称号,主营业务为黄金珠宝商品的原料采购、款式设计、连锁销售和品牌运营。2014 年,天猫菜百旗舰店正式上线;2021 年,菜百股份在上交所上市,同年发布专注古法金的“菜百传世”和以钻石为主品类的“菜百悦时光”两大子品牌。2018-2022 年,公司营业收入由2018 年的86.12亿元增至2022 年的109.90 亿元,4 年CAGR 为6.29%;归母净利润由2018年的3.71 亿元增长至2022 年的4.60 亿元,4 年CAGR 达5.52%。 黄金珠宝行业:线下复苏助推行业发展,产品需求逐渐多元化。①市场现状:黄金珠宝行业结构性复苏,市场规模稳健扩张。②竞争格局:市场加快出清步伐,线上运营优化渠道布局;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头部品牌凭资金优势、强线下渠道运营和产品设计能力助力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线上渠道发力赋能线下发展,龙头企业实现高质量渠道优化。③成长空间:产品新工艺拉动消费的均价上行,低线城市仍具广阔空间。我们预计未来随着产品工艺的不断改进,有望进一步拉动人均珠宝首饰消费的上行。未来随着工艺的持续升级,有望进一步带动“悦己”场景下的消费选择,进一步带动消费者购买。④未来前景:未来品牌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有望上升。头部品牌商依托较好的消费者基础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未来有望在产品创新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公司看点:提供“一站式”购齐服务体验,探索多产品矩阵发展。①北京总店:大店提供“一站式”购齐服务体验,建立消费者品牌认知。公司的北京总店是国内黄金珠宝行业内规模领先的单体零售门店,营业面积达到 8800 平方米,为消费者提供集“博物馆式的鉴赏、专业知识的普及、体验式的购物、个性化的定制”于一体的沉浸式购物体验。②线下渠道:线下直营模式下,业绩弹性彰显。 直营模式加强经营端毛利率、费用率控制,确保服务质量。③渠道扩张:线下直营持续加码,线上渠道扩大消费者覆盖度。公司发力全渠道营销策略,未来有望实现区域破圈。④产品矩阵:产品矩阵日臻完善,文化IP 持续赋能。注重产品情感互动设计,持续挖掘文化 IP,探索多品牌矩阵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分别实现EPS 0.80、0.93 与1.04元,7 月3 日收盘价对应PE 为17、14 与13 倍,考虑到公司作为黄金产品“老字号”,北京大店提供“一站式”购齐体验,全渠道扩张提升消费者覆盖度并在产品与渠道端竞争优势突出,收入端与利润端有望实现快速增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低迷、行业竞争加剧、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等。
|
|
|
朗姿股份
|
纺织和服饰行业
|
2023-06-30
|
22.70
|
--
|
--
|
24.30
|
7.05% |
|
24.80
|
9.25% |
|
详细
事件概述:6月 27日,朗姿股份发布《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预案》,公司拟向不超过 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募资资金总额不超过 16.68亿元,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主要用于医疗美容医院与医疗美容研究院建设项目。 募资资金用于医疗美容医院与研究院建设,加快医美业务全国布局。本次募集资金为向不超过三十五名的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 30%(不超过 1.33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16.68亿元(含本数),发行价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 80%。募集资金用途:①医疗美容医建设项目: 成都锦江米兰柏羽医疗美容医院建设项目(3.68亿元,占总募资的 22.1%)、重庆米兰柏羽医疗美容医院建设项目(1.99亿元,占总募资的 11.9%)、郑州金水米兰柏羽医疗美容医院建设项目(2.92亿元,占总募集资的 17.5%)、青岛米兰柏羽整形美容医院建设项目(1.57亿元,占总募资的 9.4%)、昆明米兰柏羽医疗美容医院建设项目(1.95亿元,占总募资的 11.7%),该项目建设期为 12个月,主要目的为进一步抓住医美市场发展机遇,充分满足市场需求;落实医美业务全国布局战略,发挥连锁化经营优势;提高品牌美誉度与公司的市场占有率。②朗姿医疗美容研究院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3680万元,占总募集资金的 2.2%,该项目建设期为 12个月,主要用于在成都武侯区投资新建朗姿医疗美容研究院,加强与医学院校和大型公立医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进行医疗美容技术研究、职业培训、学术交流、讲座研讨等,不断提升公司医疗美容技术水平。③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 4.2亿元,占总募资的 25.2%,未来将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司资本结构,增加营运资金,降低资产负债率水平,提升抗风险能力,有助于实现公司战略发展目标。 “内涵式积累+外延式增长”,有望助力医美业务的规模增长与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①内涵式积累方面:截至 2023Q1,公司拥有 30家医美机构,包括综合性医院 6家、门诊部或诊所 24家,主要分布在成都、西安、昆明、重庆、深圳、长沙、宝鸡和咸阳等地区,旗下已有“米兰柏羽”、“晶肤医美”、“高一生”以及“韩辰”四大国内医美品牌。 深圳米兰柏羽医院于 2023年 4月 20日正式开业,面积及业务覆盖面较原深圳米兰均有扩充,有助于进一步拉伸公司医美业务收入;未来若募资顺利,也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在内涵式发展的不断前进,帮助实现公司旗下医美机构的全国化布局。②外延式增长方面:截至 2023Q1公司参股设立六支医美产业基金;此外,2023年 6月 16日,公司拟出资 3800万元人民币作为有限合伙人设立医美创业投资基金—芜湖博恒二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通过设立医美产业基金,持续关注与投资于医美领域及相关产业的未上市公司股权,加速医美板块的战略布局。此前也发布公告将收购武汉五洲与武汉韩辰,深化医美板块布局,增厚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同时带动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制定未来三年(2023-2025年)股东回报规划,坚定公司增长信心。为了健全公司利润分配政策,建立科学、持续、稳定的分红政策,公司制定了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事宜与未来三年(2023-2025年)股东回报规划如下: ①利润分配形式:公司采用现金、股票或者现金股票相结合的方式分配股利,并优先选用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中期分红。②现金分红的条件:公司该年度实现的可分配利润(公司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的税后利润)为正值且现金流充裕,实施现金分红不会影响公司后续持续经营,同时在满足公司持续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情况下,且无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等事项发生,公司每年以现金形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所分配年度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 15%。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收 47.66、 56.23、 64.72亿元,分别同比+22.9%、 +18.0%与+15.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2、 2.63、 3.46亿元,分别同比+968.3%、+53.3%与+31.5%,对应 PE 60/39/3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营销模式无法顺应市场变化;医疗事故风险等。
|
|
|
朗姿股份
|
纺织和服饰行业
|
2023-06-13
|
22.56
|
--
|
--
|
24.37
|
8.02% |
|
24.80
|
9.93% |
|
详细
事件概述:6 月8 日,朗姿股份下属全资子公司北京朗姿医管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博辰八号持有的武汉五洲75%股权和武汉韩辰70%股权;同时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卓淑英、平潭卓氏持有的武汉五洲 10%、5%股权,股权转让完成后,北京朗姿医管将持有武汉五洲90%股权与武汉韩辰70%股权,武汉五洲与武汉韩辰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拟收购价格合理,公司医美板块稳步扩张。采用收益法对拟收购股权进行资产评估,截至2023 年3 月31 日,武汉五洲全部权益的评估结果为28088 万元,其交易对价为约2.53 亿元(以23 年净利润业绩承诺1710 万元为基准,90%股权计算23 年PE为16.4 倍);武汉韩辰全部权益的评估结果为10123 万元,其交易对价为7086.10 万元(以23 年净利润业绩承诺907 万元为基准,70%股权计算23 年PE 为11.2 倍)。 拟收购标的盈利能力表现良好,业务规模稳步上行。1)武汉五洲:①主营业务:专业从事医疗美容服务,总营业面积达 8339 平方米,下设微整科、整形外科、皮肤科、美容牙科等科室,业务范围包括整形美容、皮肤美容、微整形美容、植发养发、口腔牙科;共有 19 间酒店标准装修病房,8 间手术室,可满足业务范围内所有手术要求。 ②盈利能力:2022 年,武汉五洲实现营业收入1.81 亿元,净利润为355.74 万元;2023Q1 其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为5926.10 万元与548.92 万元;③业绩承诺:博辰八号就武汉五洲 2023-2025 年度净利润(经审计扣非净利润)做出业绩承诺,分别不低于1710 万元、2147 万元及 2466 万元,累计不低于 6323 万元。2)武汉韩辰:①主营业务:专业从事医疗美容服务,总营业面积达 4800 平方米,下设微整科、整形外科、皮肤科等科室,业务范围包括整形美容、皮肤美容、微整形美容;共有 8 间酒店标准装修病房,6 间手术室。②盈利能力:2022 年,武汉韩辰实现营业收入7802.55 万元,净利润为374.81 万元;2023Q1 其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为2852.77 万元与294.19 万元;③业绩承诺:博辰八号就武汉韩辰 2023-2025 年度净利润(经审计扣非净利润)做出业绩承诺,分别不低于907 万元、992 万元及1113 万元,累计不低于 3011 万元。 “内涵式积累+外延式增长”,有望助力医美业务的规模增长与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①内涵式积累方面:2023 年线下医美消费受疫情影响减弱,公司各医美机构收入呈现不断向上趋势;此外,深圳米兰柏羽医院于2023 年4 月20 日正式开业,面积及业务覆盖面较原深圳米兰均有扩充,有助于进一步拉伸公司医美业务收入。②外延式增长方面:截至2023Q1,公司参股设立了六支医美产业基金,通过设立医美产业基金并投资于医疗美容领域及相关产业的未上市公司股权,加速公司医美业务板块的战略布局。本次收购武汉五洲与武汉韩辰,意味着公司医美板块布局持续深化,收购标的并表后,将进一步增厚公司的营收与净利润,实现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考虑到拟收购的武汉五洲与武汉韩辰仍未落地,故在盈利预测中暂未考虑其并入财务报表对公司收入端与利润端的拉动作用,因此,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实现营收 47.66、 56.23、 64.72 亿元,分别同比+22.9%、 +18.0%与+15.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 2.63、 3.46 亿元,分别同比+968.3%、+53.3%与+31.5%,对应 PE 57/37/28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营销模式无法顺应市场变化; 医疗事故风险等。
|
|
|
孩子王
|
批发和零售贸易
|
2023-06-09
|
12.59
|
--
|
--
|
13.76
|
9.29% |
|
13.76
|
9.29% |
|
详细
事件:孩子王投资建设华北智慧物流基地和区域结算中心,“六一”正式上线应用自主研发的“AI育儿顾问大模型”KidsGPT。1)23年5月31日,孩子王公告披露,全资子公司天津童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拟投资不超过6亿元建设“孩子王华北智慧物流基地和区域结算中心项目”,预计建设周期3年。2)23年6月1日,孩子王自主研发的“AI育儿顾问大模型”KidsGPT正式推出,在孩子王APP、小程序、企微社群等多平台上线使用。 投资建设华北区域运营管理总部,持续完善仓网物流布局,提升仓储物流运营效率。公司拟投资不超过6亿元建设“孩子王华北智慧物流基地和区域结算中心项目”,项目将投资建设华北区域运营管理总部,主要负责孩子王华北片区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结算管理等,建设内容包括区域采购中心、区域结算中心、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区域物流中心,建成后将辐射天津、河北、北京、辽宁等省市线下100多家门店及全国线上电商。华北智慧物流基地和区域结算中心项目的推进与建成有望进一步完善公司仓网物流布局,这与公司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仓储物流能力建设的战略定位一致,落地后有望提高仓储物流的运行效率和管理能力,实现线下门店和线上订单的高效配送,更好地满足市场及客户快速增长的需求,中长期来看,公司依托日益完善的仓网布局+持续深化的门店场景+确定性配送服务,完成了B2C+O2O的销售闭环搭建,业务护城河更加深厚。 KidsGPT为国内首款母婴童领域垂类大模型,数字化研发能力持续精进,运营效率有望持续提升。KidsGPT基于开源大模型,依托公司的数字化技术优势,结合公司深耕母婴童行业十多年,通过6000多名持有国家育婴师资质的专业育儿顾问为数千万亲子家庭提供专业深度服务,累计服务用户6000多万人积累的庞大的母婴童垂直领域优质知识库,自主训练研发出的AI程序,目前已实现智能对话、智能绘图、智能商品及服务推荐等功能,实际使用方面定位基于内外部场景的系统整体性解决方案,更多运营在社群场景,有助于1)提升公司服务能力与响应速度,持续优化用户体验;2)持续提升私域社群运营能力;3)减少育儿顾问基础工作,帮助育儿顾问做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服务,扩大服务边界的同时增加服务深度;4)提升管理与运营效率,助力公司整体效率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是母婴渠道龙头,短期受益于线下客流恢复,中长期看好深耕单客经济、完善的仓储物流体系、数字化供应链、线下同城零售布局等竞争优势带来的市占率持续提升,我们预计23-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4/4.17/5.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2.5%/+46.9%/+24.8%,对应PE分别为49X/33X/27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人口出生率下滑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线上渠道冲击风险。
|
|
|
北京人力
|
批发和零售贸易
|
2023-05-22
|
25.85
|
--
|
--
|
24.65
|
-4.64% |
|
27.16
|
5.07% |
|
详细
事件:公司拟于 5月 19日变更证券简称为“北京人力”。4月 3日,北京城乡发布公告,完成置入资产北京外企 100%股权的过户手续及相关工商变更备案登记。本次变更完成后,北京城乡直接持有北京外企 100%股权;且自 4月 3日起,置出资产的全部权利、义务和风险由北京国管享有和承担,北京城乡已完成对北京国管所负的置出资产交割义务。公司于 2023年 5月 10日召开第十届 第六次董事会,拟将证券简称由“北京城乡”变更为“北京人力”,公司全称和 证券代码“600861”保持不变。本次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事项已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并办理,公司证券简称将于 2023年 5月 19日起由“北京城乡”变更为“北京人力”。 2023年一季度北京外企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3.38亿元(未经审计)。 2022年经审计财务数据: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318.55亿元/同比+25.37%,归母净利润为 7.32亿元/同比+19.0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4.29亿元/同比+4.96%;实现归母净利润率 2.30%/同比-0.12pct。2023Q1未经审计财务数据: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91.95亿元,利润总额 5.9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3.38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80亿元。 北京外企为国内老牌人服国企,登陆资本市场意义重大,人服行业资本化进程有望提速。北京外企成立于 1979年,深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业务涵盖人事管理服务、薪酬福利服务、业务外包服务、招聘及灵活用工服务四大领域,其中业务外包近两年贡献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外包业务收入达 217.25亿元,收入占比达 85.50%。公司结合各地市场禀赋和产业需求,将自身成熟产品和服务模式在全国各地的协同落地,已实现全国化网络布局。国内人服企业将近 6万家,但此前 A 股上市人服企业仅有科锐国际与外服控股,人力资源行业整体格局分散。我们认为本次北京外企如期登陆资本市场意味着 A 股人服赛道逐步成型,人服赛道投资标进一步增加,对于人力资源赛道意义重大,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人服行业资本化进程有望进一步提速,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行业或将迈入整合阶段,有望催生国内人服巨头。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在经济逐步修复下,作为顺周期行业公司,外包业务和灵活用工业务将提供业绩弹性和增长引擎。若不考虑资产置换,北京城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各-2.23/-0.28/0.79亿元,同时,我们预计北京外企2023-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各 8.63/10.41亿元,若以 5月 18日收盘价市值为参考,对应 PE 分别为 16X/14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
|
明月镜片
|
社会服务业(旅游...)
|
2023-05-19
|
47.79
|
--
|
--
|
48.11
|
0.67% |
|
48.11
|
0.67% |
|
详细
事件:明月镜片于 5月 17日在北京举办轻松控临床报告发布暨研讨会,会上华西医院刘陇黔教授团队公布轻松控 Pro12个月临床报告,最近一个季度,轻松控 Pro 延缓近视加深有效率达 82%;戴镜 12个月,轻松控 Pro 延缓近视加深有效率为 60%。 第二个半年近视防控有效率达 74%,第四季度近视防控效率达 82%,高颗粒度临床数据进一步彰显实验严谨性与高产品自信。12个月临床报告结果显示,共 124名受试者完成 12个月随访,其中离焦组 64名,对照组 60名,结果方面:1)戴镜 12个月,轻松控 Pro 延缓等效球镜度增长的效果为 60%,延缓眼轴增长的效果为 51%;2)戴镜第二个半年,轻松控 Pro 延缓等效球镜度增长的效果为 74%,延缓眼轴增长的效果为 64%,第二个半年延缓近视加深和眼轴增长的有效率与第一个半年(对应指标分别为 41%、39%)环比显著提升;3)戴镜前四个季度,轻松控 Pro 每个季度延缓等效球镜度增长的效果分别为无统计学意义、50%、58%、82%,每个季度延缓眼轴增长的效果分别为 33%、44%、60%、75%,近视防控效果季度环比持续提升,佩戴周期越长,产品的近视防控有效性越显著。此外,公司在业内率先全程透明、实时地以 3个月为一个观察周期、持续 12个月跟踪随访,高临床实验颗粒度彰显较高产品自信力与严谨的试验态度。 产品设计更适合中国小孩,佩戴舒适度与依从性高,97%受试者可在 1天内适应镜片。轻松控 Pro 采用多点离焦技术,镜片内雕 1295个微透镜(对比依视路星趣控 1021个微透镜、豪雅新乐学 396个微透镜),有效离焦面积显著增加,同时根据中国孩子用眼习惯,采用上下非对称“贝壳形”视像区,保证防控效果的同时持续提升佩戴舒适性,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97%的受试者可在 1天内适应镜片,77%的受试者可马上适应,此外,在 12个月试验过程中,离焦组因戴镜不适而导致的脱落率仅为 2.74%,较高的镜片佩戴舒适度与依从性可更好地提高青少年佩戴时长,增长离焦时间,保障近视管理效果。 产品矩阵持续扩充、“零售+医疗”渠道双轮建设、品牌营销稳步推进,国产镜片龙头未来可期。1)产品方面,传统镜片较早主动完成中高端战略转型,卡位中高端蓝海价格带;近视防控产品方面,“零售端”离焦镜产品 SKU 达 10款,“医疗”渠道铺设淡橙色膜层、透光率与视觉效果更优的 8款产品;产品价格带为 1500-3000元+,覆盖范围广;产品交付速度业内最快,97%以上单光镜片订单可以在 5小时内交付。2)渠道方面,公司直接和间接合作的线下终端门店数量达到数万家,门店销售持续放量爬坡,医疗渠道持续推进,助力离焦镜快速放量。3)品牌建设方面,推行“双代言人”模式,同时配合线上线下多元化广告营销,明月镜片的国产镜片龙头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是国产镜片龙头,积极布局近视防控赛道构筑第二增长曲线,具备较强稀缺性,看好公司较强的产品力、持续完善的产品矩阵、渠道开拓与品牌建设对业绩的推动作用。预计 23-25年归母净利润为 1.7/2.2/3.1亿元,yoy+24%/28%/42%,当前股价对应 23-25年 PE 为 57x、44x、31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
|
|
周大生
|
休闲品和奢侈品
|
2023-05-15
|
16.29
|
--
|
--
|
17.33
|
6.38% |
|
18.31
|
12.40% |
|
详细
周大生:国内珠宝领先品牌,利润实现快速增长。成立于1999年,经历20多年的成长,已成为我国黄金珠宝类的头部企业之一。2006年,公司发展加盟连锁店的轻资产模式,门店数量迅速增长;2016年,通过“线下加盟+线上电商直播”抢占市场份额;2017年,于深交所挂牌上市;2021年,引入省代模式,加速渠道扩张并提升管理效率;截至2023Q1,线下门店数量4637家,其中加盟门店4368家,自营门店269家。2017年至2022年,营业收入由38.05亿元增长至111.18亿元,归母净利润由5.92亿元增长至10.91亿元。 2017-2022年营收与归母净利润的CAGR分别为23.92%和13.01%。 黄金珠宝市场:疫后消费逐步复苏,多场景需求进一步提升。①市场现状:我国黄金珠宝零售额先降后升,行业规模逐年扩大。黄金珠宝作为可选消费,消费弹性较大,受疫情和国际局势等影响较大。随着线下消费复苏,各大品牌的开店节奏逐渐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消费市场有望得到进一步复苏。 ②竞争格局:各大品牌错位竞争,集中度有提升趋势。根据Euromonitor,2022年,我国黄金珠宝行业的CR5为28.6%,CR10为35.8%,各品牌的份额较小,市场集中度低。③发展趋势:消费场景逐步多元,黄金产品需求领跑。 “线上引流+线下销售”,逐渐成为新消费趋势;“国潮”风崛起带动黄金珠宝消费,古法金应用场景也不断增加,受到更多消费群体的喜爱。 核心竞争力:黄金产品为核心,多模式拓展渠道。①产品端:顺势而为——钻石镶嵌首饰为核心到多元黄金饰品为主力。以钻石镶嵌首饰起家,核心产品是百面切工钻石。2021年,公司顺应行业趋势和消费者习惯的改变,将发展重心转移到黄金产品。积极与国内外知名IP合作,目前已合作IP有梵高、国家宝藏、HELLOKITTY、宝可梦、兔斯基、布达拉宫、普陀山;今年还将与莫奈合作推出新品。高度重视公司的产品特色,在研发工艺与产品品质方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产品生产注重质量把关,积极研发新产品。②渠道端:积极变革——布局省代和经典店模式,电商渠道重点发展。积极拓展线下门店数量,2018年到2023Q1,品牌终端门店数量从3073家达到4637家,推行“周大生经典店”的新加盟模式,加深渠道覆盖深度。省代模式激发终端渠道活力,目前省代模式进入轨道期,黄金产品体系初步形成,黄金产品收入增长明显。 提前把握机遇,积极发展线上电商,线上销售实现快速增长,从2018年的3.50亿元增至2022年的15.46亿元,4年CAGR为44.97%,占收入比例从7.18%增长至13.90%。线上电商有较强发展活力,顺应行业整体走势,有效赋能公司成长。③品牌端:厚积薄发——立足高质量发展,多维度打造独有品牌定位。 坚持“因爱而美,为爱而生”的品牌理念,多维度打造品牌定位,连续11年获得世界品牌实验室“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22年,官宣全新代言人任嘉伦,以当红明星的加持为品牌提供流量支持。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实现EPS1.24、1.48与1.72元,5月10日收盘价对应PE为14、11与10倍,公司估值仍有提升空间,考虑到公司品牌力深厚,并在产品与渠道端竞争优势突出,收入与利润端有望实现快速增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低迷、行业竞争加剧、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等。
|
|
|
博士眼镜
|
批发和零售贸易
|
2023-05-15
|
23.97
|
--
|
--
|
24.99
|
4.26% |
|
24.99
|
4.26% |
|
详细
博士眼镜是国内眼镜零售行业龙头。公司成立于1993 年,是国内眼镜零售行业首家上市公司,2010 年起品牌扩张加速,借助 “博士眼镜”、“总统眼镜”、“zele”、“砼”、“ZORRO”、“Boojing”等品牌实现多元化布局。公司业务以光学眼镜及验配服务为主,21 年营收占比为69.56%。公司核心管理层从业经验丰富且团队稳定性高,截至23 年3 月,实控人ALEXANDER LIU 先生与LOUISAFAN 女士合计持股42.86%,股权结构相对集中。 持续丰富产品结构,布局抖音本地生活,主业加速发展。公司门店以直营模式为主,截至22 年,公司拥有直营门店492 家,加盟店21 家,总门店中,优势区域华南与华东区域门店占比~62%。公司渠道合作深化,与多家大型商超及购物中心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同时携手多家公立医院推进综合视光服务模式,与医疗机构进行视光项目合作。22 年5 月公司与雷鸟创新达成合作,进军智能眼镜产品,此外,公司还积极布局青少年离焦镜、成人渐进多焦点镜片等产品,持续丰富产品结构,并通过一站式服务机医疗场景下的视光服务,助力客户粘性与客单价双升。22 年底,公司开始布局抖音本地生活,享受首轮流量红利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主动获客能力,优化公司线下门店销量增长的辅助效应。 收购数字化平台,拓展体系加盟,份额提升势在必行。23 年2 月,公司公告将收购汉高信息68%的股权,并认购镜联易购新增注册资本,对应51.06%的股权,汉高信息是中国眼镜零售行业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超过千家眼镜行业企业客户,覆盖中国约万家眼镜门店,其ERP 系统能解决眼镜行业编码难点,提升门店运营效率;镜联易购是交易及服务平台,通过打通供应链上下游数据通路,提供眼镜零售行业全品类一站式线上直采渠道及灵活的定制、配送服务。依托汉高信息数字化平台,公司制定一站式开店方案和极具吸引力的加盟政策吸引夫妻老婆店、非连锁小店主动寻求加盟合作,在国内眼镜零售行业高度分散的背景下,截至22H1,公司市占率约1%(仅次于宝岛眼镜),中长期来看,随着公司放开加盟模式,跑马圈地有望加速,市场份额提升势在必行。 按照收购协议约定,公司3 年将拓展超万家门店,打造新增长极未来可期。 在此次收购事件中,镜联易购向博士眼镜承诺,23-25 年完成活跃眼镜零售门店在镜联易购平台完成注册和《合作协议书》签署的门店总家数分别不低于4000、7000、10000 家;24 年、25 年需完成活跃眼镜零售门店在镜联易购平台产生的交易额分别不低于1.5、3 亿元,高开店目标和业绩目标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是眼镜零售行业龙头,短期受益于消费需求回补,中长期看好抖音渠道本地生活业务和加盟渠道的开展,预计23-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1.95/2.8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3.8%/+49.6%/+44.6%,对应PE 分别为32X/22X/15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加盟体系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线上渠道冲击风险。
|
|
|
老凤祥
|
休闲品和奢侈品
|
2023-05-12
|
65.38
|
--
|
--
|
68.00
|
1.66% |
|
70.42
|
7.71% |
|
详细
老凤祥:老字号百年积淀,新时代再扬风帆。创立于 1848年的上海,至今已有 170余年历史,是中国珠宝首饰和民族企业品牌的“百年金字招牌”。公司主要从事黄金珠宝首饰、工艺美术品、笔类文具制品的生产经营及销售,主业涵盖三大产业,2018-2022年,营收及归母净利呈上升趋势,4年 CAGR 为 9.55%与 9.00%。珠宝首饰类产品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最高,2018-2022年其占总营收的比例在 73%~80%,2022年珠宝首饰类产品占总收入的比例提升至 79.93%,黄金交易类产品占总营收的比例稳定在 19%左右。2023Q1,实现归母净利润7.16亿元,同比+76.10%,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57.35%至 7.33亿元。 核心竞争力:产品匠心独运,渠道积极拓展,品牌势能持续提升。①产品: “金银细工”工艺精湛,产品设计“匠心独运”。老凤祥独特的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工艺精湛,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匠心打造精美饰品;拥有从源头采购到设计、生产、销售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规模化生产制造能力,2022年在海南建立了加工基地并开始投产运营,与东莞生产基地形成了互补互动,为公司进军国际市场和实现黄金珠宝产品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助力。②渠道:“五位一体”营销模式,营销网络布局深远。截至 2022年底,公司营销网点达 5609家(含海外银楼 15家),全年净增 664家,其中自营银楼和网点共计 194家,连锁加盟店 5415家。老凤祥 2019年提出下沉战略,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据欧睿数据,2022年,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前十企业中老凤祥市占率达 7.9%,排名行业公司第二,优势突出。③品牌:立足“百年金字招牌”,持续提升品牌势能。作为业内“百年金字招牌”,拥有独特品牌文化。2023年,公司将以老凤祥 175周年为契机,深挖“经典”与“时尚”品牌文化内涵,组织系列推广活动,提升社会影响力。 未来看点:“三年行动计划”逐步落地,国企改革焕发新活力。2023年计划新增银楼专卖店(加盟店)和经销网点(专柜)不少于 350家,同时提升产品陈列档次,制定零售业务门店装修计划。此外,公司将布局“藏宝金”、“凤祥喜事”等主题店,展示全新零售形象。海外业务方面,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积极参与离岛免税市场竞争,扩展老凤祥未来发展空间。2023年,公司将继续响应”十四五“号召,推进实现其“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的预算目标如下:①营业总收入:实现 665亿元,同比+5.54%;②利润总额:实现 32亿元,同比+5.70%;③归母净利润:实现 18亿元,同比+5.83%。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分别实现 EPS 4.08、4.76与 5.42元,5月 9日收盘价对应 PE 为 16、14与 12倍,公司估值仍有提升空间,考虑到公司品牌力深厚,并在产品与渠道端竞争优势突出,收入与利润端有望实现快速增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低迷、行业竞争加剧、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等。
|
|
|
锦江酒店
|
社会服务业(旅游...)
|
2023-05-08
|
51.71
|
--
|
--
|
51.78
|
0.00% |
|
51.71
|
0.00% |
|
详细
锦江酒店发布 2023年一季度报告。公司 23Q1实现营业收入 29.22亿元/同比+25.22%,较 19Q1同比-13.3%;实现归母净利润 1.30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 1.21亿元,较 19Q1同比-55.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9222.34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 2.18亿元,较 19Q1同比+30.19%;扣非归母净利润率达 4.5%,较 19年+2.4pct,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分业务来看,23Q1有限服务酒店实现营收 28.64亿元/同比+25.88%,较 19年同比-12.7%;食品餐饮业务实现营收 5821万元,同比下降 0.6%。 维也纳系恢复表现亮眼,卢浮系仍处亏损状态。分子公司来看,卢浮系实现营收 8.62亿元/较 19年基本持平,实现归母净亏损 1.66亿元,较 19年亏损扩大(19同期亏损 5204万元);铂涛系实现收入 7.83亿元/较 19年-20.4%,实现归母净利润 1.29亿元/同比 19年-49%;维也纳系实现收入 8.35亿元/较 19年同比+7.1%,实现归母净利润 1.37亿元/同比 19年+149%;锦江系实现营收4.22亿元/较 19年同比-31%,带来归母净亏损 4062万元(19年同期为 1260万净利润)。具体来看,拖累公司业绩的主要为海外卢浮系、国内铂涛系、锦江系,海外主要受到通胀成本提升以及利息费用高企影响,国内铂涛系/锦江系主要受直营店老化影响,此外新研发品牌均在锦江系体内,亦拖累该部分业绩。未来随着公司进行直营店维护升级,海外优化资本结构/整合降费,有望释放更高的利润空间。 拓店步伐稳健,RevPAR 持续修复改善。23Q1新开 195家,关店 84家,净开 111家;其中直营减少 9家,加盟增加 120家;截至 23Q1公司新开业酒店合计达 11671家,中端占比达 56.05%,签约未开业门店达 4240家/环比-72家。其中核心品牌中维也纳系净开 47家,丽枫/喆啡/希岸分别净开 28/5/10家,欢朋净开 14家,开店表现稳健。公司 23Q1中国境内全口径 RevPAR 修复至 19年的 103%,其中经济型为 19年的 87%,中端酒店为 19年同期的 90%。后续随着提高公司高质量开店工作落地,经营面有望展现更强的韧性。 投资建议:公司经营面情况好于预期,扣非利润率高于 19年同期,展现了20年以来整合提效、结构升级、轻资产化的成果;随着公司年内直营店提质优化、加盟店高质量开发,会员/供应链平台整合工作,以及发行 GDR 收购丽笙/国企改革优化激励等工作推进,有望进一步夯实释放业绩、提振估值。我们预计公司 23/24/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3/20.6/23.6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36x/27x/23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景气度修复不达预期,拓店不达预期,整合不达预期。
|
|
|
焦点科技
|
计算机行业
|
2023-05-08
|
38.59
|
--
|
--
|
47.00
|
21.79% |
|
47.61
|
23.37% |
|
详细
焦点科技是全流程的跨境B2B电商平台领军企业。公司成立于1996年,于1998年推出中国制造网,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国内供应商与海外采购商搭建沟通桥梁。公司也持续优化完善跨境服务生态链,2022年中国制造网推出了以领动建站、孚盟CRM、企业培训为主的“X业务”和以交易、收款、物流等服务为主的“链路生态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的跨境服务。除了主营业务中国制造网,公司还研发并运营了开锣、百卓采购网、新一站等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智慧教育、移动医疗等互联网项目,旗下共14个品牌。2022年实现营收14.7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增长22.60%。2018-2021年营收CAGR为13.15%,归母净利润CAGR高达52.14%。 B2B跨境电商空间广阔,政策助力行业加速发展。跨境电商主要分为B2B、B2C、C2C模式两类,目前市场以B2B模式为主导。当前B2B跨境电商行业进入服务深化和资源整合的发展期,市场空间广阔,据经金研会数据,2021年中国跨境出口B2B电商市场规模达5.7万亿元,预计2022-2025年复合增速将达34.6%。政策端近几年跨境电商政策陆续颁布,政策暖风不断,2021年跨境电商在“十四五”时期更是开启了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明确要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到2025年,使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外贸占比提升至10%。 陆续颁布的政策促进了跨境电商业态的发展,“十四五”期间跨境电商行业有望加速发展。 AI有望深度赋能电商,带来用户数、ARPU值共振提升。中国制造网采取SaaS收费模式,并不断完善跨境服务生态链,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吸引客户开通会员以及增强客户们对增值服务的付费意愿。付费会员数和ARPU值的提升带动了中国制造网收入稳步增长。电商作为强展示、重内容和深互动的平台,有望成为AI最先落地的场景。公司也积极拥抱AI技术,目前研发端对接了OpenAI的API接口,积极探索GPT技术应用,实际应用上推出了AI外贸助手,“数智大脑”麦可助力外贸企业全面提升效能,公司有望迎来用户数、ARPU值共振显著提升的新局面。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99亿元、21.99亿元、26.71亿元,实现归母利润3.67亿元、4.72亿元、5.8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8元、1.52元和1.87元,对应P/E分别为35倍、27倍和22倍。在人工智能浪潮下,跨境电商有望成AI率先实现产品落地、率先兑现业绩的环节。 考虑到公司综合竞争优势突出,具备全链路跨境综合服务能力,有望加速发展。 看好公司业务前景,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ChatGPT技术成熟节奏低于预期;产品融合低预期。
|
|
|
青松股份
|
基础化工业
|
2023-05-08
|
5.78
|
--
|
--
|
6.00
|
3.81% |
|
6.00
|
3.81% |
|
详细
事件:22年公司实现营收 29.17亿元/yoy-21.01%,归母净利润-7.42亿元/yoy+18.56%,扣非归母净利润 7.59亿元/yoy+17.05%,其中 Q4营收 7.75亿元/yoy-24.63%,归母净利润-0.85亿元/yoy-91.72%,扣非归母净利润-0.96亿元/yoy-90.67%。23年 Q1公司实现营收 3.97亿元/-42.22%,归母净利润-0.48亿元/yoy+21.69%,扣非归母净利润-0.50亿元/yoy+17.85%。 受宏观经济及行业环境等影响,化妆品业务业绩下滑:1)分产品看,22年化 妆 品 业 务 实 现 收 入 20.90亿 元 /yoy-16.72% , 占 总 营 收 比 重71.63%/+3.69pct; 22年林产化学品实现收入 8.28亿元/yoy-30.09%,占总营收比重 28.37%/-3.69pct。化妆品业务业绩下滑主要因素有: 1)受宏观经济及行业环境等影响,面膜和护肤品消费需求受到抑制,2)海外市场对湿巾产品需求减弱,加上海运价格维持高位,导致湿巾出口订单大幅下滑,且部分湿巾生产后海外客户暂缓提货暂未确认收入。 2)产能方面,截至 22年末,公司化妆品业务中面膜系列产能 22.11亿片,产能利用率 32.14%;湿巾系列产能 273.67亿片,产能利用率 18.69%;护肤品系列产能 2.99亿支/100ml,产能利用率28.34%;公司松节油深加工业务中合成樟脑系列产能 4.33万吨,产能利用率81.26%,主要系受 ODM 模式影响,设备共用难度大,淡旺季影响大,产能扩建后新增产能短期未能释放,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 短期不利因素导致化妆品业务毛利率下降。1)毛利率方面,2022年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下降至 5.66%,同比-7.35pct。2022年化妆品/林产化学品毛利率分别为 4.92%/7.54%,同比-5.52/-10.91pct。2)费率方面,2022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 1.53%/6.74%/4.17%,同比-0.06/+1.73/+0.81pct;23Q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 2.96%/9.65%/4.18%,同比+0.96/+2.45/+0.32pct。3)净利率方面,22年公司实现净利率-25.41%,同比-24.70pct;23Q1公司实现净利率-12.03%,同比-3.16pct。公司内外部多重短暂不利因素导致化妆品业务毛利率持续下降。包括 2021年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建成投产,导致 2022年折旧摊销进一步增加,而产品销售未有大幅提升,使得 2022年单位成本进一步提升;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部分供应链紧张等影响,2022年公司部分原材料的采购价格继续上涨,导致单位成本上涨。 投资建议:随着化妆品下游格局的变化,以及产品备案数量的增加,公司订单有望改善。此外,化妆品行业监管趋严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凭借龙头优势,份额有望提升。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0.28/0.70/1.23亿元,yoy+103.8%/147.8%/75.7%,23-25年对应 PE 为 108/44/25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定增进展不及预期,化妆品行业需求下滑。
|
|
|
曼卡龙
|
批发和零售贸易
|
2023-04-28
|
13.30
|
--
|
--
|
15.18
|
14.14% |
|
17.55
|
31.95% |
|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于 4月 26日发布 2023年一季报,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5亿元,同比+2.67%,实现归母净利润 2661.05万元,同比+29.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545.51万元,同比+24.21%。 营业收入稳健上升,盈利能力表现优秀。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5亿元,同比+2.67%;实现归母净利润 2661.05万元,同比+29.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545.51万元,同比+24.21%。归母净利润增长幅度高于营业收入,主要因为毛利率提升、管理费用率下行以及其他收益同比增加较多。①毛利率端, 2023Q1,公司毛利率为 23.21%,同比+0.95pct,或与产品结构优化有关;②费率端, 2023Q1,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分别为 8.89%与 4.06%,同比+0.06与-0.54pct,研发费率为 0.06%,同比持平。公司大力发展数字化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管理费率进一步降低,费用控制表现优异。③净利率端,基于毛利率与费率情况,2023Q1,净利率为 7.70%,同比+1.57pct。 持续推进数字化经营管理转型,打造珠宝产品品牌矩阵。①数字化管理经营:公司建立组织数字化平台以实现精前台+强中台+快速反应后台模式,并推进基于阿里云架构的核心数据业务中台建设,以快速直观的 OA 和 BI 平台提高战略、策略、组织、人才等多维度协同;公司数字藏品平台 M-SPACE 于 2022年上线,积极探索元宇宙营销赋能,着重布局小红书、抖音、支付宝等平台作为流量引擎,建立完善的公域+私域流量矩阵,与支付宝多频道合作,以直接触达销售转化,并通过区域定向触达为线下引导客流。②产品品牌矩阵:公司注重年轻消费群体,品牌定位轻奢时尚,通过数字化产品为引擎,缩短新品研发、测试与推广的周期;2022年,公司获得国家知识产权授予专利 12项,截至 2022年末持有外观设计专利共计 160余项,完成了钻石品牌 OWN SHINE慕璨的品牌孵化,于 22年 8月在天猫旗舰店上架。③募投项目:23年 3月,收到中国证监会《同意向特定对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公司拟募资不超过 7.16亿元,用于投资建设“曼卡龙@Z 概念店”、全渠道珠宝一体化综合平台建设项目、“慕璨”品牌及创意推广项目,将进一步扩张门店数量,提升品牌知名度,加速公司由区域性品牌向全国性品牌迈进,在现有的小恶魔、玲珑、凤华、宫廷花丝等产品系列上,重点推进“Z 世代”产品线的发展,提升产品精准化定位的水平,品牌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收 19.64、23.43、27.42亿元,分别同比+21.9%、+19.3%与+17.0%;实现归母净利润 0.87、1.06、1.24亿元,分别同比+59.2%、+22.3%与+17.3%,对应 PE 31、25与 22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终端需求不及预期。
|
|
|
贝泰妮
|
基础化工业
|
2023-04-28
|
108.05
|
--
|
--
|
116.00
|
6.44% |
|
115.01
|
6.44% |
|
详细
事件概述:4 月26 日,公司发布2023 年一季报,2023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3 亿元,同比+6.78%;实现归母净利润1.58 亿元,同比+8.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7 亿元,同比+1.72%。 收入与利润稳步上行,盈利能力保持稳健。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3亿元,同比+6.78%;实现归母净利润1.58 亿元,同比+8.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7 亿元,同比+1.72%,收入端稳健增长或系线下渠道持续布局带来的较快增长所贡献。 ①毛利率端,2023 Q1,公司毛利率为76.11%,同比-1.71pct;② 费率端, 2023Q1 , 销售费率/ 管理费率/ 研发费率/ 财务费率分别为47.60%/7.72%/3.93%/-0.79%,同比-0.42/+0.13/+0.10/-0.35pct,管理费用率水平控制良好;③净利率端,基于毛利率与费率情况,2023Q1 公司净利率为17.96%,同比-0.03pct,基本保持稳定,盈利能力稳健。 主品牌聚焦核心系列和大单品,推出新品丰富产品品类。①薇诺娜:持续聚焦敏感肌产品开发,升级原有经典产品“舒敏保湿特护霜”,持续拓宽产品矩阵,增强品牌向上新动能;今年“38 大促”期间,产品系列的销售情况良好,其中,舒敏保湿特护霜销量超2800 万件,舒敏保湿特护精华液销量超100 万件,清透防晒乳销量超500 万件,舒缓修护冻干面膜销量达849 万件。新品方面,薇诺娜推出的“赋活修护精华液”系列产品,首创性提出敏感肌衰老肌理;上新产品薇诺娜“小氧泵眼霜”,针对性淡褪黑眼圈;推出院线级修护重建肌肤防御力的薇诺娜“屏障特护霜”;②薇诺娜BABY:深耕婴童功效性护肤品赛道,以“舒润滋养”系列为核心,不断丰富产品矩阵,满足婴幼儿洗浴、润肤、防晒等需求,重点打造“舒润霜”大单品,以此为核心推动相关产品线的成长;③AOXMED:聚焦高端抗衰需求,持续扩张线下机构合作,今年1 月8 日,全国首家AOXMED瑷科缦线下门店入驻北京汉光百货;并于3 月8 日入驻西安赛格国际购物中心。 携手美与健康领航者美丽田园推出“超活之星”美雅安缇多维抗老护理,实现多维精准抗老与护肤。线上渠道积极推进“美妍系列”销售,新品布局方面,于今年2 月推出绿安缦精华,针对性满足脆敏肌的修护型抗老需求;④Beforteen:独创整合性精准治痘的专业祛痘品牌,于今年首发问世。 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 年公司实现营收64.20、81.09、100.67 亿元,同比+28.1%、+26.3%与+24.1%;实现归母净利润13.58、17.21、21.57 亿元,同比+29.2%、+26.7%与+25.3%,对应PE 34/27/21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营销模式无法顺应市场变化;新品推广不及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