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5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4-01-15 4.73 8.53 64.35% 5.40 14.16%
5.50 16.28% -- 详细
公司发布 23 年经营情况公告, 23 年公司建筑业务新签合同 3.9 万亿, yoy+10.6%; 12 月新签 4,466 亿元, yoy+5.6%。 23 年公司地产合约销售额4,514 亿元, yoy+12.4%;其中 12 月地产合约销售额 489 亿元, yoy-8.1%。全年建筑新签与地产销售均较快增长。 23 年工程业务境外表现持续优于境内,关注后续新开工修复动能建 筑 业 务 新 签 分 领 域 , 23 年 房 建 / 基 建 / 勘 察 设 计 分 别 新 签26,894/11,685/148 亿元, yoy 分别+8.8%/15.1%/8.8%; 12 月新签 yoy 分别+14.7%/-6.2%/-5.0%。 12 月房建快速增长,基建、勘察设计同比略减,全 年 主 要领 域 新签 增长 强 度 较好 。 分区 域 , 境 内 / 境外 分 别新 签36,973/1,755 亿元, yoy 分别+10.4%/15.4%; 12 月境内/境外 yoy 分别- 0.9%/+74.3%。 23 年境外表现持续优于境内。实物量方面, 23 年公司房屋新开工/竣工面积 yoy 分别+1.5%/2.3%; 12 月新开工/竣工 yoy 分别-1.7%/+17.1%,新开工偏弱,单月完成竣工较多。 地产 12 月销售承压, 23Q4 拿地力度明显加大23 年公司地产合约销售额 4,514 亿元, yoy+12.4%; 12 月地产合约销售额489 亿元, yoy-8.1%。 23 年合约销售面积 1,858 万平, yoy+7.9%; 12 月销售面积 239 万平, yoy-16.4%。 总体上 23Q4 地产销售动能偏弱。 截止 23 年末公司土地储备 8,369 万平, yoy-4.3%; 23 年新增土储 1,201 万平, yoy- 2.7%(vs 23Q1-3 为-36.6%), 23Q4 拿地力度明显加大。 估值有修复空间, 给予“买入”评级万亿国债增发落地、 专项债发行预计保持较高强度,基建景气度或提升。地产行业政策组合拳频出,行业或筑底回暖。地产行业加速分化背景下,公司地产业务发展前景或更优。近期公司控股股东中建集团增持公司 A 股股份, 显示对公司长期发展信心。 预计公司 23-25 年归母净利分别为548/596/651 亿元, yoy 分别+7.6%/8.7%/9.2%。 给予公司 2024 年 6 倍 PE,目标价 8.53 元, 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地产需求景气度低于预期、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订单收入转化节奏放缓、 回款风险、减值风险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3-12-12 4.75 6.22 19.85% 4.86 2.32%
5.50 15.79%
详细
持续完善公司治理,长期稳健经营能力较强,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12月7日公告修订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 事项,持续完善公司治理。考虑到今年以来地产行业恢复缓慢,公司地产业务承压,我们调整公司 23-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540/573/603亿元(574/634/688亿元)。采用分部估值法,可比建筑/地产公司 23年 PE 均值为 4.4x/7.9x,考虑到公司建筑业务中房建占比较高,应收账款回收能力或低于可比公司,给予公司 23年 377亿元建筑净利/163亿元地产净利3.5x/7.9xPE,目标价 6.22元(前值 8.55元),维持“买入”评级。 建筑合同稳健增长,地产销售表现较好公司 1-10月新签建筑合同 3.05万亿,同比+12.1%,其中新签房建/基建21767/8646亿,同比+9.9%/+18.0%。单月新签房建 1934亿,同比-4.5%; 基建新签 890亿,同比+36.7%。从实物量来看,竣工显著改善,公司 1-10月房建新开工面积 29904万㎡,同比+3.9%,竣工面积 17086万㎡,同比+2.4%,1-9月为下滑 1.4%,单月竣工 2919万㎡,同比+25.7%,较 9月提速 13.2pct。公司地产销售显著好于行业,1-10月新签合约销售额 3705亿,同比+18.4%,全国下滑 7.8%,TOP100企业下滑 13.1%。公司 1-10月拿地行业第一,新购置土地储备 880万㎡,10月末土地储备 8682万㎡。 积极参与城中村改造,全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当前城中村改造作为城市更新、拉动投资的重要抓手之一,有望在政策支持下迎来加速阶段,其公益属性决定了投资收益率相对商业开发项目吸引力较低,但我们认为从全产业链维度看,建筑公司有望充分受益,通过参与城中村项目,可实现投资拉动设计、施工、装修等业务。公司作为国内地产、工程双龙头企业,具备全产业链参与优势,多渠道积极投身城市更新,根据公告,继 11月 2号中建八局以股权收购方式实施广州市黄埔区双沙社区城市更新项目,预计总投资 289亿元,12月 5日中建二局以股权收购方式实施广州市黄埔区文冲东城市更新项目,预计总投资 253亿元。 长期稳健经营能力较强,低估值龙头凸显投资价值我们认为尽管宏观经济面临增长中枢放缓、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但固定资产投资有望维持一定韧性,公司下游需求覆盖基建、地产、制造业多领域投资,面对单一领域投资波动的抵抗力较强,长期稳健经营能力较好,当前估值处于底部区域,PE(TTM)约 3.6x,处于近 5年 2.5%分位,PB 约 0.49x,处于近 5年最底部,23年预计股息率 5.6%,凸显较好投资价值。 风险提示:房稳增长政策低于预期,地产/工程增速不及预期。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3-10-30 5.21 7.99 53.95% 5.28 1.34%
5.28 1.34%
详细
地产业务拖累了利润,在手订单充裕提供较好支撑公司 23Q1-3实现营业收入 16712亿元,同比+8.81%,实现归母净利润 437亿元,同比+0.27%,扣非归母净利润 411亿元,同比+3.4%,其中 Q3单季度实现营收 5579亿元,同比+17.52%,实现归母净利润 147亿元,同比-2.27%,扣非归母净利润 146亿元,同比-1.37%,毛利率下降及地产业务持续下行拖累了利润。此前公司发布公告,中建集团拟自公告发布起 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总金额不低于 5亿元,不超过 10亿元。订单角度, 23Q1-3公司累计新签 31027亿元,同比+13.8%,在手订单充裕有望给后续业绩释放提供较好支撑。 房建、基建细分领域订单高景气,分 业 务 看 , 23Q1-3公 司 房 建 / 基 建 / 勘 察 设 计 业 务 分 别 实 现 收 入10798/3895/74亿元,同比分别+10.7%/+8.5%/+8.6%,新签合同额分别为19833/7756/103亿元,同比分别+11.6%/+16.2%/+10.8%,房建业务聚焦高科技工业厂房、教育设施、城市更新等领域,工业 /教育新签分别+57.3%/+19.5%,住宅新签占比下降至 24.3%。基建业务中,水利、铁路、能源工程新签合同额均实现翻倍增长。地产开发业务方面, 23Q1-3实现收入 1730亿元,同比-4.0%,合约销售额 3335亿元,同比+22.4%,销售面积同比+21.1%。新增土储约 585万平方米,期末土储约 8447万平方米。境外业务方面, 23Q1-3新签合同 929亿元,同比+5.1%, 实现收入 776亿元,同比+6.0%,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毛利率有所承压,现金流有所改善公司 23Q1-3毛利率为 8.93%,同比-0.88pct,房建/基建/地产开发/勘察设计 业 务 毛 利 率 分 别 为 7.2%/9.3%/18.3%/17.3% , 同 比 分 别-0.1/-0.6/-1.0/+0.7pct,境外业务毛利率 6.9%,同比+1.1pct。 23Q1-3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4.21%,同比-0.38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0.01/-0.09/-0.16/-0.13pct,费用管控整体保持良好。 23Q1-3公司合计计提了 61.24亿元的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少损失 15.79亿元。综合影响下 23Q1-3净利率为 3.4%,同比-0.33pct。现金流方面, 23Q1-3公司 CFO净额为-163.51亿元, 同比少流出 361.42亿元,收现比同比-0.51pct 至101.13%,付现比同比-2.59pct 至 103.15%。 期待市占率、利润率双升,维持“买入”评级我们认为在地产行业加速分化背景下,公司地产业务发展前景或更优,市占率有望提升。海外业务或受益于一带一路景气向上,利润率有望持续改善。预计 23-25年归母净利润 540/589/648亿元,同比分别+6%/+9%/+10%,给予 23年整体 6.2倍 PE,对应目标价 7.9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地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订单收入转化节奏明显放缓,现金回收效果低于预期,减值风险。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3-10-30 5.21 -- -- 5.28 1.34%
5.28 1.34%
详细
Q3 营收增长提速, 业绩环比改善符合预期。 2023Q1-3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712 亿元,同增 8.8%;实现归母净利润 437 亿元,同增 0.3%,增速低于收入主要受 Q2 地产盈利下行影响;扣非归母净利润同增 3.4%, 增速略高于归母业绩主要因上年同期子公司收购参股公司股权产生重估收益约 12 亿元。分季度看, Q1/Q2/Q3 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5248/5885/5579 亿元,同增 8%/2%/18%;实现归母净利润 147/142/147 亿元,同比+14%/-9%/-2%, Q3 营收、业绩均环比有所改善,但业绩增速低于收入,主要因单季毛利率下滑 1.3pct。展望四季度, 随着中海地产业绩基数大幅走低(中海地产 22Q4 经营利润同降 57%) ,对公司整体业绩拖累将逐步减弱, Q4 公司业绩有望在同期极低基数上实现明显改善。房建业务增长维持韧性,地产边际改善显著。 分业务看, 2023Q1-3 公司房建/基建/地产业务分别实现营收 10798/3895/1730 亿元,同比分别变动+11%/+9%/- 4%;分别实现毛利润 773/361/316 亿元,同比分别变动+10%/+2%/-9%,其中: 1)房建板块维持稳健增长, Q3 单季营收同增 16%,经营韧性较强,且结构持续优化, Q1-3住宅订单占比稳步下行至24.3%(环比23H1进一步下降1.3pct),工业厂房/教育设施类订单分别同增 57%/20%。 2)基建板块大力开拓铁路、水利、能源工程等新兴业务,三大领域 Q1-3 签单额分别同增 157%/227%/145%,增速表现亮眼。 3)地产板块 Q3 单季营收/毛利分别同增 61%/196%,环比显著改善, Q4 有望在低基数上进一步实现恢复性增长。费用率显著下行, 现金流延续改善。 2023Q1-3 公司综合毛利率 8.9%, 同比下降0.9pct, 其中房建/基建/地产业务毛利率分别同比持平/-0.6/-1.0pct( Q3 单季分别同比-0.6/-1.0/+8.6pct) ,地产盈利水平边际大幅改善。 Q1-3 期间费用率为4.21%,同比-0.4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持平/-0.1/-0.2/- 0.1pct; Q3 单季费用率同比-1.1pct,下行显著,预计主要因本期营收增长提速,刚性费用占比下行。资产(含信用)减值损失少计提约 16 亿元。投资收益同比减少 20 亿元。少数股东损益占比下降 0.82 个 pct。净利率下滑 0.22pct 至 2.61%。Q1-3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 164 亿元,较上年同期少流出 362 亿元,现金流延续改善。大股东增持彰显信心,龙头价值亟待重估。 近期公司公告控股股东中建集团拟增持 5-10 亿公司股份,对应增持股份数量 0.97-1.93 亿股(以公告日收盘价计算),占总股本的 0.23%-0.46%, 彰显集团层面对公司价值认可及长期发展信心。 当前公司 PE(ttm)/PB(LF)分别为 4.2/0.56 倍, 均处历史最低区间,短期看公司 Q4业绩有望在低基数上实现回弹,叠加近期万亿国债增发落地、专项债发行提速,基建资金面迎边际改善,有望驱动公司估值修复。中长期看,公司施工主业市占率近年来稳步提升,且业务结构显著优化;地产业务受益行业供给侧改革提速,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集中,同时在新一轮国改驱动下,公司经营质量与市值动力有望持续提升, 价值重估动力充足。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47/600/650 亿元,同比增长 7.3%/9.7%/8.4%,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0/3.6/3.4 倍,估值已回落至历史底部区间,具备较强安全边际,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应收账款减值、地产毛利率大幅下行、政策推动不及预期等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3-10-30 5.21 -- -- 5.28 1.34%
5.28 1.34%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 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现金流有所改善。 2023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7万亿元,同比增长 8.81%,实现归母净利润 436.53亿元,同比增长 0.2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10.59亿元,同比增长 3.40%。单季度来看, 20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579.29亿元、同比增长 17.52%,实现归母净利润 146.81亿元、同比减少 2.2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46.25亿元,同比减少 1.37%。 细分来看, 前三季度, 基础设施实现营业收入 3,895亿元,同比增长 8.5%;实现毛利 360.8亿元,同比增长 2.1%。房建实现营业收入 10,798亿元,同比增长 10.7%;实现毛利 772.7亿元,同比增长 9.6%。房地产实现营业收入 1,730亿元,同比下降 4.0%;实现毛利 316.0亿元,同比下降 9.2%。勘察设计实现营业收入 74亿元,同比增长 8.6%;实现毛利 12.8亿元,同比增长 13.5%。 2023Q1-3,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 163.51亿元, 较去年同期少流出 361.7亿元, 经营现金流有所改善。 基建新签快速增长, 房建订单结构优化。 公司 2023Q1-3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金额 27,691亿元,同比增长 12.8%。其中,基础设施新签合同金额 7,756亿元,同比增长 16.2%,从细分领域看,水利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 226.5%; 铁路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 157.4%;能源工程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44.8%。房屋建筑新签合同金额 19,833亿元,同比增长 11.6%, 其中,工业厂房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 57.3%;教育设施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 19.5%; 住宅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下降 7.9%,占比下降至 24.3%。 勘察设计新签合同金额 103亿元,同比增长 10.8%。 控股股东增持彰显信心。 10月 19日,中建集团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中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拟在未来 6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 A 股股份,增持总金额人民币 5亿元-10亿元, 10月 25日已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 11,000,000股 A 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约为 0.03%,对应增持金额约 57,002,996.00元(不含税费)。 首次增持完成后,中建集团持有公司 23,641,695,997股 A 股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 56.40%, 充分彰显控股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 22479.29亿元、 24458.39亿元、26427.04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 9.39%、 8.80%、 8.0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64.58亿元、 641.56亿元、 722.27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 10.81%、 13.64%、 12.58%,EPS 分别为 1.35元/股、 1.53元/股、 1.72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 PE 分别为3.88倍、 3.41倍、 3.0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订单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3-10-23 5.17 -- -- 5.28 2.13%
5.28 2.13%
详细
大股东增持彰显信心。 10月 19日,公司公告控股股东中建集团拟自公告日起 6个月内, 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 A 股股份,增持总金额区间为 5-10亿元, 以公告日收盘价计算,对应增持股份数量为 0.97-1.9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23%-0.46%。 当前公司 PE(ttm)为 4.21,处于近 5年的 24%分位; PB(LF)为 0.55,为近 5年最低值。 本次增持计划彰显集团层面对公司当前价值的充分认可及公司长期稳健经营的信心。 9月新签订单显著提速,基建订单增势强劲。 1-9月公司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 27691亿元,同增 12.8%,较 1-8月提速 2.1个 pct; 9月单月同增 27.9%,较 8月显著提速。分业务看, 1-9月新签房建合同 19833亿元,同增 11.6%,较 1-8月提速 0.6个 pct;单月同增 15.6%, 较 8月提速 11.1个 pct。 1-9月新签基建合同 7756亿元,同增 16.2%, 较 1-8月提升 6.3个 pct;单月同增63.9%,基建订单增势强劲。1-9月地产销售额/销售面积同增 22.4%/21.1%,较 1-8月分别下降 0.2/4.8个 pct, 9月单月分别同比变动+20.5%/-8.4%。 短期看:多重政策驱动基建&地产景气度提升, H2业绩有望在低基数上实现回弹。 基建方面, 近期专项债发行提速,基建资金面有望迎来改善, 推动重大基建工程项目加快落地。 地产方面, 近期多部门密集出台地产新政, 后续伴随一二线城市限购限贷政策持续放松以及城中村改造配套支持政策落地, 有望改善地产销售预期,带动地产链估值修复。公司旗下最主要地产平台中海地产自 2022Q3起业绩大幅下滑,对整体业绩形成拖累, 今年有望在低基数下实现明显改善。 长期看:“地产+施工”市占率双提升,龙头价值亟待重估。 施工业务: 公司市占率持续提升且业务结构显著优化,业主为政府的基建及公共类项目占比不断提升,住宅类订单占比大幅下降。受益于业务结构优化,近三年房建毛利率稳步提升,经营风险显著下降,盈利质量稳步提升。 地产业务: 公司旗下中海地产盈利水平大幅领先同业,财务策略极为审慎, 上半年公司地产权益销售额市场第一,市占率加速提升。考虑新增城镇人口住房及存量更新需求,我国地产行业中长期仍将维持较大规模,公司作为央企龙头,融资渠道顺畅、融资成本低,未来有望持续提升市占率。此外,伴随新一轮国改推进,公司经营质量与市值动力有望持续提升,驱动龙头价值重估。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47/600/650亿元,同比增长 7.3%/9.7%/8.4%,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0/3.6/3.3倍,估值已回落至历史底部区间, 具备较强安全边际,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应收账款减值、地产毛利率大幅下行、政策推动不及预期等。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3-09-01 5.65 -- -- 5.85 3.54%
5.85 3.54%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中国建筑2023年H1实现营业收入11133.1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289.7亿元,同比增长1.6%,EPS0.69元。 境内建筑业务运营稳健,订单充分保障未来收入。公司位居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13位,是全球最大投资建设集团。2023年H1实现营业收入11133.1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289.7亿元,同比增长1.6%。 其中房建规模7366亿元,同比增长8.4%,基建业务2413亿元,同比增长8.0%,地产业务收入下降16.1%,海外业务下降2.8%。公司1-7月新签订单24468亿元,同比增长12.7%。 盈利能力略微下滑,现金净流出大幅减少。公司2023年H1毛利率9.6%,同比下降0.6pp,主要是地产业务盈利能力下滑所致;净利率2.6%,同比下降0.1pp;期间费用率4.5%,同比基本持平,分拆来看其中Q2财务费用增加较多,主要是由于业务扩张导致融资需求增大,利息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经营性现金流-105.6亿元,较去年同期-690.6亿元大幅改善增加。 中高端房建领域优势稳固,受益于房市政策回暖。公司在房建领域具备绝对优势,坚持“高端市场、高端客户、高端项目”的市场营销策略,订单结构持续优化,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点投资区域业务占比较高,地产库存约一半在一线及省会城市,在房市政策回暖下公司将大幅受益。 房建基建订单充沛,保障公司未来业绩。国家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及城市群战略,同时城市旧改及保障性公共建筑给公司带来巨大市场。此外今年基建增长较为景气,尤其水利及环保增长较快,也给公司基建业务发展带来充分保障。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1.40元、1.65元、1.87元,对应PE分别为4、3、3倍,估值处于较低位置。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基建投资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地缘政治及金属价格波动风险。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3-08-30 5.82 -- -- 5.85 0.52%
5.85 0.52%
详细
事件:8月 29日,公司发布 2023半年度报告。 业绩符合预期,基建业务新签订单高增长。公司 2023H1营业收入 1.11万亿元,同增 4.9%,归母净利润 289.7亿元,同增 1.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64.34亿元,同增 6.2%。分业务看,房建、基建、地产、勘察设计业务分别同比+8.4% 、 +8.0% 、 -16.1%、 +5.6% , 占 比 分 别为 66.3% 、21.7%、11.5%、0.5%。2023H1实现新签合同额 2.25万亿元,同增 11.3%,分业务看,房建、基建、地产(合约销售额)、勘察设计业务分别同比+10.0%、+7.9%、+29.7%、+27.4%,占比分别为 64.3%、24.6%、10.7%、0.4%。基建业务方面,公司持续塑强基建支柱优势,铁路(+213.8%)、水利(+162%)、能源工程(+115.6%)等领域新签合同额高速增长。房建业务方面,新开工面积同增 7.7%,竣工面积同增 3.2%,施工面积同增 9.2%。 地产毛利率承压,经营现金流有所改善。公司 2023H1毛利率为 9.6%,同降 0.6pct,分行业看,房建、基建、设计勘察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7.1%、10.5%、17.1%,基本与上年持平,地产业务毛利率为 18.1%,同降 2.9pct。2023H1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 +10.7%、 +3.1%、+11.6%,销售费用大幅增长的主要系公司调整了业务推广模式,提高渠道费用刺激销售增长,财务费用增长较多主要系业务扩张导致融资需求增大,带息负债金额较上年同期增长,相应的利息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2023H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05.60亿元,同比少流出 585.04亿元,主要系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 受益房地产政策优化,打造专业化经营矩阵。2023年以来,中央强调要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近期,住房城乡建设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推动落实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措施,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公司房建及地产业务占比超过 70%,旗下拥有中海地产、中建地产、中海宏洋三大房地产品牌,将充分受益于一系列房地产政策的优化。公司持续推进“专业化”经营策略,主营业务涵盖 11个专业子板块,包括幕墙、钢结构、化工装备、光伏等领域,合计实现新签合同额 3,849.6亿元,同增17.1%,实现营收 2,138.8亿元,同增 4.8%。 投资建议:公司将受益于基建稳增长和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回暖。预计公司 2023-2024年营收为 2.29万亿元、2.5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1.20%、11.5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72.79亿元、652.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2.42%、13.95%,EPS 分别为 1.37元/股、1.56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 PE 分别为 4.21倍、3.6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房地产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3-05-22 5.99 -- -- 6.24 -0.16%
6.25 4.34%
详细
全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8.6%/-1.2%,房建/基建业务收入+10%/+20%公司全年实现营收 2.06万亿元,同比增加 8.58%,实现归母净利 509.5亿元,同比降低 1.16%,主要系地产业务拖累整体毛利率以及汇兑损失增加所致。拆分收入看,房建/基建/地产业务分别实现营收 1.27/0.49/0.28万亿元,同比分别变动+10%/+20%/-15%,其中房建领域聚焦高端工程,实现平稳发展;基建领域公司抢抓稳增长政策指挥,年内加速推进业务进度,实现较快增长;地产方面,主要因行业景气度下行,主要系子公司中海地产营收同比-26%所致。此外公司 PPP在手项目权益投资额达归母净资产的 1.72倍,运营期占比 52.9%,项目达标率为98.6%,累计权益回款 739.2亿元,公司持有优质运营资产。 毛利率下降 0.87pct,费用率有所增加,现金流连续三年为正公司全年综合毛利率 10.46%,同比-0.87pct,主要系境外和房地产业务毛利率同比降低 4.5pct 和 2.1pct 所致。公司全年期间费用率 5.35%,较同期提升 0.50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0.01/-0.17/0.37/0.31pct,财务费用率增加主要系美/港元汇率变动所致。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 38.3亿元(其中 Q1净流出1225亿元),连续三年和连续三季度实现现金流正向净流入。全年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共计 135亿元,较去年多损失 9.2亿。 2022年新签稳增/在手充沛,23Q1订单开门红基建/房建/地产+19%/+16%/+83%2022年公司新签订单总金额为 3.9万亿元,同比增长 10.6%,其中房建/基建/地产新签 2.5/1.0/0.4万亿元,分别同比+9.9%/+20.3%/-4.9%;基建业务核心受益于稳 增 长 政 策 , 其 中 公 路/生 态 环 保/铁 路/机 场 领 域 分 别 同 比 增 长37.3%/35.3%/30.4%/9.5%。地产销售同比略有降低,但显著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2年底公司在手订单达 7.05万亿元,同比增加 8.6%,保障倍数 3.43。2023年1-3月新签订单 10843亿元,同比增加 21%;其中房建新签订单 7238亿,同比增加 16%,基建新签订单 2438亿,同比增加 19%,地产合约销售额 1124亿元,同比增加 83%,一季度订单实现开门红。 中特估央国企行情持续演绎,公司基本面扎实+绩优+低估值主线清晰自 2022年 11月证监会主席指出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以来,包括建筑、通信、石油等、紧密涉及国民经济生活重要行业的龙头国央企修复行情逐渐演绎。未来随着国资委对央企考核目标调整为“一利五率”,增加了对 ROE 和现金流的重视程度,我们认为有望驱动央企龙头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公司作为行业绝对龙头,当前时点兼具基本面/成长性,有较大价值重估空间。 稳住建筑业/房地产即稳住经济大盘,行业 PMI 十年新高2023年 4月 12日,住建部部长倪虹指出:稳住建筑业及地产业两根柱子,对稳定经济大盘有重要意义,行业企业要充分发挥国民经济“顶梁柱”、“压舱石”作用,自觉担当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使命责任。我们认为,2023年建筑行业发展稳增长趋势明确,同时建筑 PMI 连续三月大幅提升,3月建筑业 PMI 达 65.60,创下近十年新高,行业发展稳中向好。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 2023-2025年总营业收入分别为 22900/25049/273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1.43%/9.38%/9.27%,实现归母净利润 567.61/627.07/683.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1.41%/10.48%/9.05%,对应 EPS 为 1.35/1.50/1.63元。现价对应 PE 为4.80/4.35/3.99倍,具备较高安全边际,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基建资金落地不及预期、地产行业基本面修复不及预期、客户信用违约风险、境内外疫情变化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3-05-01 6.23 -- -- 7.35 13.08%
7.04 13.00%
详细
中国建筑发布一季报:公司2023年Q1实现营业收入5,248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归母净利润147.4亿元,同比增长14.1%。 投资要点 建筑央企龙头,业绩稳中有升公司经营财务指标增长强劲。2023Q1公司新签合同额10843亿元,同比增长20.9%,继续保持高增。营收端,公司Q1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5248/225.8/147.4/145.75亿元,同比增长8.1%/5.6%/14.1%/27.6%。利润率端,公司Q1实现加权平均ROE3.73%,同比增长0.1pct;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表观利润率变动,公司毛利率同比微降0.07pct,扣非后净利润率同比增长0.2pct。现金流侧,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654亿元,同比减少净流出571亿元;营业现金比率同增12.8pct,收益质量显著提升。费用端,公司三大费用较2022年同期减少7.01亿,同比下降0.34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同比变化+0.005/-0.23/-0.12pct,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0.02pct,降本控费较为有效。负债端,Q1期末资产负债率74.48%,同增0.76pct,杠杆率保持相对稳定。在央国企新的“一利五率”考核标准下,公司实现了“一增一稳四提升”,业绩稳步前进,彰显龙头韧性。 房建基建保持高增,地产业务企稳回升房建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新签合同保持高增。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房建业务营收/新签合同额/毛利3446/7238/212.3亿元,同比增长7.8%/15.5%/13.1%。其中,工业厂房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超90%,教育设施、保障房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均超30%;住宅地产类项目新签合同额同比下降22%。 基建业务聚焦重点细分市场,业务规模质量迅速提升。公司基建业务实现营收/新签合同额/毛利1200/2438/100.9亿元,同比增长11.5%/18.8%/20.5%。基建业务中交通运输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8.3%,其中高速公路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22.2%,市政道路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41.5%;能源工程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26.5%。 地产业务企稳,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主动应对地产市场变化,狠抓销售去化、资金回笼、竣工交付取得良好成效。房地产业务实现营收/毛利509/82.8亿元,同比下降4.1%/15.5%;实现合约销售额/合约销售面积1124亿元/5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2.8%/74.9%。公司新购置土地储备约68万平方米,期末拥有土地储备约9114万平方米。我们认为,随稳增长政策的推行与地产行业转暖,公司建筑业务有望维持高增,地产业务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境外业务量质齐升,海外拓展未来可期公司坚持海外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推动境外业务量质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境外业务营业收入/新签合同额/毛利212/171/10.2亿元,同比增长13.8%/1.3%/30.1%。中标阿联酋2个超高层项目——迪拜W酒店品牌高层住宅项目、卡瓦利卡萨高层住宅项目,以及新加坡GrandDunman公寓项目等。我们认为,随中东地区地缘政治企稳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迅速扩张,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有望加速推进。公司有望受益“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机遇,基建业务海外拓展空间巨大、未来可期。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22916.95、25334.73、27724.64亿元,EPS分别为1.37、1.51、1.6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8、4.4、4.1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稳增长等政策不及预期,主营业务增速不及预期,海外扩展不及预期。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3-04-19 6.14 8.05 55.11% 7.35 14.66%
7.04 14.6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万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归母净利润509.5亿元,同比降低1.2%,实现摊薄EPS1.22元。 基建业务营收增速高,海外经营量质齐升。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万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归母净利润509.5亿元,同比降低1.2%,主要系研发、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多增98.3亿元、85.5亿元所致。分业务看,房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651亿元,同比增长10.3%;基建业务实现营收4935亿元,同比增长20.0%;地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20亿元,同比下降14.8%;勘察设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减少0.4%。22年公司抢抓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建投资的机遇,基建业务增速亮眼,占比从2020年的21.6%提升至2022年的24%,在房地产承压的背景下,基建拉动营收持续增长。分地区看,境内业务实现营收1.9万亿,同比增长8%,境外业务实现营收1079亿元,同比增加20.9%,今年我国对外合作佳音频传,公司乘“一带一路”之风,实现海外经营量质齐升。 毛利率降低,现金净流出增加。2022年公司实现毛利润2149亿元,同比增长0.1%;毛利率10.5%,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0.9pp。其中,房建、基建、房地产开发、勘察设计业务分别实现毛利率8%、10.5%、19%、20.8%,房建业务毛利率同比+0.1pp、地产业务毛利率同比-2.1pp。2022年期间费用率5.4%,同比+0.5pp,主要是由于本年美元及港币兑人民币汇率变动较大,导致汇兑损失较上年增长较多,财务费用同比+74.2%。计提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共计135.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3亿元,同比-72.6%,主要系本期支付的工程款、房地产开发款及购货款增加所致。 中高端房建领域优势稳固,订单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公司完成新签合同额3.9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公司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点投资区域新签合同额3.5万亿元,占比88.4%。房建业务新签合同额2.5万亿,同比+12.7%;基建业务新签合同额1.0万亿,同比+20.3%;勘察设计业务新签合同额136亿元,同比+5.6%。公司在房建领域具备绝对优势,坚持“高端市场、高端客户、高端项目”的市场营销策略,订单结构持续优化,公共建筑类项目新签合同额占比提升,住宅地产类项目占比下降。分地区看,境内业务新签合同额3.3万亿,同比+13.3%,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1520亿元,同比+0.2%。截至2022年年末,公司在手订单总金额7.1万亿,其中,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开工项目金额2.7万亿,在建项目中未完工部分金额4.4万亿。 行业遇冷背景下,地产销售保持稳健。地产业务全年实现合约销售额4016亿元,同比-4.9%;合约销售面积17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7%;全年新增土地储备1489万平方米,本年新增土地储备超九成位于一、二线城市,其中位于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等一线城市、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新增土地储备占比超85%,土地储备结构进一步优化。2022年,中国TOP100房企累计销售额同比-42.3%,行业遇冷背景下,公司地产销售依旧保持稳健。2023年以来,地产销售数据逐渐回暖,跌幅持续缩窄,我们认为中国建筑拥有中海地产、中建地产两大优质品牌,有望在行业洗牌中获得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1.40元、1.65元、1.87元,对应PE分别为5、4、4倍。同行业可比公司2023年平均估值7.12倍,给予公司2023年6倍PE,对应目标价8.4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基建投资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地缘政治及金属价格波动风险。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3-03-23 6.03 -- -- 6.65 10.28%
7.35 21.89%
详细
建筑龙头经营“本固枝荣”公司是我国建筑领域由中央直管的国有骨干企业,经营业绩遍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布局涵盖投资开发、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等板块。 2022年 Q1-Q3,公司营业总收入15352.74亿元,同比增长 14.82%;归母净利润 435.14亿元,同比增长 15.05%;2011-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从 4828.37/135.37亿元增长至 18913.39/514.08亿元,CAGR 为 14.63%/14.27%,经营本固枝荣,业绩稳中有升。房建/基建/地产为公司三大核心主营业务,占公司 2021年 营 收 比 重 为 60.7%/21.7%/17.5% , 利 润 占 比 为24.28%/18.95%/56.52%。公司 2022年 Q1-Q3在房建、基建、地产业务营收分别为 9751/3588/180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7.2%/9.9%/19.3%。受益稳增长政策,房建/基建业务景气度回暖,营收同比高增 20.4%/30.9%;受需求疲弱与疫情影响,地产业务承压下行,营收同比减少 9.3%。 公司经营水平在八大建筑央企中名列前茅,龙头地位稳固。 公司近十年维持约 16%的净资产收益率,长期领跑八大建筑央企;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上行,2017-2021年由 7.63次增加至 11.09次,5年增长 45.35%,回款能力不断提升;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2017-2021年减少 6.1%。 房建基建市占率仍在提升,地产高弹性复苏彰显央企优势施工业务方面,公司近年来在新领域订单承接力度加强: 2022年前三季度工业厂房领域新签合同额 2655亿元,同比增长 96.6%;教育设施领域新签合同额 1154亿元,同比增长 48%,新领域订单高增对冲住宅领域订单下滑,带动整体房建订单新签合同额实现逆势增长。基建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抓住“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政策机遇,聚焦交通、环保、能源、水利等政策支持领域,实现了基建业务新签合同额 30.9%的同比高增。整体来看,公司逐渐朝着综合性建筑企业进发,建筑业务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地产业务承压,但显著好于其他房企,复苏受益显著。2022年,公司地产合约销售额同比下降 4.9%,但下半年业绩强力 回升,转暖趋势显著。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 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 41.3%,公司地产业务显著优于其他房企,有望随行业出清进一步提升市占率。 2023年 1-2月,公司新签合同总额达 6211亿元,同比增长30.2%。其中,房建/基建新签合同额 4268/1389亿元,同比增长 20.4%/55.1%;地产合约销售额 535亿元,同比增长71.1%,央企优势充分体现。 央国企价值重估正当时,公司市场化程度高/价值重估潜力大2022年 11月 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出,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2023年 1月,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将央企考核体系从“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将 ROE 替代净利率、营业现金比率替代营业收入作为考核标准。考核体系的变更有望促进公司改善现金流状况,为其未来发展提供长足动能。 公司在建筑央企里面市场化程度位居前列,体现在:1)公司在 8大建筑央企中最早于 2013年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截至 2020年已开展四期。公司于 2020年 12月 23日进行了第四期 A 股限制性股票计划授予,激励对象为 2765名,授予 91,203.6万股,要求为 ROE/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 12%/7%;2)多个子公司分拆上市,如中国建筑国际(03311.HK)、中国海外发展、中国建筑兴业等均为中国建筑子公司,无论母公司还是三个上市子公司市值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充分体现长期价值属性。 在央国企价值重估的大背景下,公司 ROE 长期领先其他建筑央企,且估值水平已处于上市以来的绝对低位。截至 2023年3月 22日,公司 PE(TTM)/PB 仅为 4.47/0.71,位于 2013年以来的 8.11%/7.62%分位。从股息率来看,公司当前股息率 4.11%,股息率处于 8大建筑央企中最高水平,此外,公司未分配利润/市值为 3017.04亿/2554亿,分红率提升潜力大。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2-2025年收入分别为 21264.05、23819.73、26362.31亿元,EPS 分别为 1.35、1.49、1.66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51、4.09、3.67倍,给予“买入”投资评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3-02-17 5.41 -- -- 6.28 16.08%
7.35 35.86%
详细
事项: 2月 15日, 公司发布 2023年 1月经营情况简报, 1月公司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 12.3%, 其中房建/基建/勘察设计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 6.2%/41.6%/3.8%;1月公司地产合约销售额同比增长 13.8%, 合约销售面积同比增长 3.9%。 国信建筑观点: 1) 1月新签合同开门红, 基建新签高增长。 公司 1月建筑新签合同额实现开门红, 新签合同 3171亿元, 同比增长 12.3%。 其中基建合同高增 41.6%, 体现基建项目审批落地速度加快, 公司基建业务竞争力强大, 预计公司仍能保持高于行业的增速, 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 地产销售率先回暖, 逆势保持拿地强度。 公司地产销售有所转暖, 1月实现合约销售额 187亿元, 同比增长 13.8%, 合约销售面积 89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 3.9%。 2023年 1月公司新增土地储备 37万平方米(上年同期新增土储为 0), 随着地产销售修复, 存量土储减少, 预计公司拿地较去年将更加积极。 3) 投资建议: 公司建筑业务韧性强, 房建新签合同额保持稳健增长,基建新签合同额实现高增,地产业务经营稳健,业绩修复可期。预计公司 22-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528/618/689亿元,每股收益 1.26/1.47/1.64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4.3/3.7/3.3X,当前股价有 27%-47%上升空间, 维持“买入” 评级。 评论: 1月新签合同开门红, 基建新签高增长1月新签合同额增长 12.3%, 基建新签高增 41.6%。 公司 1月建筑新签合同额实现开门红, 新签合同 3171亿元, 同比增长 12.3%, 其中房建/基建/勘察设计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 6.2%/41.6%/3.8%, 占比分别77.9%/21.7%/0.3%。 房建新签继续保持逆势增长, 基建新签实现高增长, 反映基建项目审批落地速度加快,公司基建业务竞争力强大, 预计公司仍能保持高于行业的增速, 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3-01-04 5.44 -- -- 5.65 3.86%
6.54 20.22%
详细
建筑+地产绝对龙头高质量发展,经营长期稳健1))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系国内建筑+地产绝对龙头。公司业务横跨大建筑领域几乎所有行业,并凭借丰富的资质经验及雄厚的技术实力,构筑坚固护城河。稳增长背景下公司作为头部建筑央企核心受益,2022年1-10月基建业务新签订单放量,同比高增27%,基建系公司业务结构优化重点方向;房房建业务新签订单逆势增长14%,同时房建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其中住宅类订单占比持续降低,公司业务重心逐步向工业及公共建筑等中高端工程倾斜;地产业务经营表现显著优于百强房企,2022年前十月,中建系房企整体在拿地金额位居TOP榜单第1名、销售端位居榜单第2名,优胜龙头地位凸显。 2)房建/基建/地产构成公司三大核心主业,业绩长期稳中有进。2021年公司总营收1.89万亿元,房建/基建/地产业务营收占比60.6%/21.7%/17.5%,2011-2021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CAGR分别+14.6%/+14.3%。22Q1-3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1.54万亿/435亿元,同比+15%/+15%,经营稳中有进,龙头韧性凸显。 3)经营质量稳中向好,ROE连续8年居建筑央企首位。2021年综合毛利率录得11.3%,近十年均保持两位数以上;资产负债率为73.2%,较2016年压降5.9个pct;三大费用率常年控制在3.5%以内,费用管控能力优异;ROE水平持续稳定在15%以上,始终领跑八大建筑央企,盈利能力突出。 基建充分受益稳增长,PPP项目投资逐渐迎来运营回报期期1))基建系业务结构优化主要方向。充分受益于国家稳增长政策,2022年1-10月公司基建新签订单累计7326亿元,同比增长27%,延续高增态势(2021年基建新签yoy+24%);基建业务占总订单比例已达27%,较去年同期占比提升2pct。 2)PPP项目系公司经营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2H1,公司在手项目权益投资额已达归母净资产的1.8倍。随PPP业务逐步进入运营回报期,公司在基建PPP项目的投资预计将逐步取得回报,推动公司从“纯工程建设企业”,到“投建营一体化”全产业链运作企业的战略性转型升级。 房建业务结构持续优化,装配式建筑长坡厚雪助推高质量发展1))公司主动调整房建业务经营策略。22Q1-3住宅订单新签合同额约5090亿元,同比下降24.9%,占房建业务订单比例降至28.6%;房建业务逐步延伸至客户信用高、违约风险低、竣工价值高的公共及工业建筑领域,有效对冲地产景气度下行对住宅类订单的影响。2022年Q1-3公司在工业厂房领域新签合同额2655亿元,同比增长96.6%;在教育设施领域新签合同额1154亿元,同比增长48.0%,进一步巩固工业及公共建筑工程领域市场优势。 2)装配式建筑赛道长坡厚雪,超十年市场规模将超5万亿,公司在装配式全产业链均有深度布局,有望助推公司房建业务实现纵深发展。公司始终致力于推动建筑建造方式变革,深度参与装配式建筑的技术研发、构件生产、房屋设计以及投资建造等全产业链技术领域,2022年上半年公司承建我国最高、最大的模块化建筑—北京亦庄蓝领公寓项目。当前公司投资建设的现代化装配式产业基地超过40家,PC构件设计总产能达400万立方米/年;旗下中建科工连续9年蝉联全国钢结构行业榜首,钢结构年产能超过120万吨。 地产业务表现显著优于百强房企,深度受益供给侧改革,隐型航母锋芒毕露1)2022年年1-10月实现合同销售额3128亿元,同比降低5.9%,但8月、9月、10月连续三月单月销售额同比转正,分别+18.4%、+25.8%、+25.9%,边际显著转暖。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2年前十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610亿元,同比大幅降低43.4%,公司地产业务表现显著优于其他房企。我们认为,当前行业总量仍在持续出清,淘汰赛没有结束,中长期龙头集中度提升逻辑不变,公司系头部地产央企有望优胜突围。2))今年中建系拿地金额系TOP100榜榜第第1/销售金额第跃居第2。公司地产业务版图辽阔,坐拥多家实力强劲子公司,旗下拥有“中海地产”和“中建地产”两大品牌。中建系房企在当前地产行业格局秩序重构时期积极经营,于销售、拿地端均逐步崭露头角,中建系房企2022年1-10月合计拿地金额维持TOP榜第1,合计销售金额跃居第2,地产界“隐形航母”阔步前行。 多元业态布局成效显著,深厚资质+重仓科研构筑坚固护城河1)公司持续培育新动能,开展建筑全产业链布局。在勘察设计、生态环保、绿色建材等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旗下坐拥多家细分龙头子公司:各龙头设计院、环能科技(300425.SZ)、西部建设(002302.SZ);此外,公司是首批“走出去”建筑企业,系国内产能输出主力军,在境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布局,累计承建项目超8000余个,并不断向国际工程产业链高端迈进,2022Q1-3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经营情况明显改善。 2)公司资质覆盖建筑全产业,质拥有特级和综合甲级资质68个,其中拥有房建特量级资质数量34个,排名全国第一。此外,公司持续重仓科研,目前拥有研发人员近3万人,2021年研发费用399亿元,同比高增56%,领跑A股上市企业;同时公司整体学历结构不断优化,当前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数已达27万,占所有员工数的73%;硕士以上学历达到3.1万人,占比8.4%,高素质人才数量、占比均逐年提升。 央企改革先锋激发内生活力,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立过程核心受益者1))公司是最早实施股权激励的央企之一,从从2013年起便开启了长达十年的股权激励计划。其中第四期于2020年12月完成授予,四期一批次于2022年12月开启解锁,均采用在二级市场回购再授予方式进行,对国有企业激励体制建设起到示范效应。公司还采用包括任期激励、分红激励等多元化激励体制;在子企业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64家子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持续打造“双百企业”和“科改示范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激发企业内生活力。 2)有望核心受益特色估值体系建立进程::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指出,估值高低直接体现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认可程度,国有上市公司要“练好内功”,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当前公司估值水平已降至近十年最低区间,截止12月29日,公司PE(TTM)仅为3.91倍,市盈率处十年历史估值分位2.9%;PB(LF)仅0.62倍,市净率历史估值分位为2.1%;我们认为,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构建过程中,中字头建筑央企将发挥核心作用,中国建筑作为我国地产+基建+房建标杆性龙头低估蓝筹央企,有望率先受益。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2-2024年总营业收入分别为21644/24189/268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44%/11.76%/10.98%,实现归母净利润569/635/7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4%/11.54%/11.00%,对应EPS为1.36/1.51/1.68元。现价对应PE为3.92/3.51/3.17倍,具备较高安全边际。基于分部估值法测算,2022年业绩对应合为理市值为2705值亿元,超过当前市值21.2%,当前估值偏低,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基建资金落地不及预期、地产行业基本面修复不及预期、客户信用违约风险、境内外疫情变化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
中国建筑 建筑和工程 2022-11-18 5.27 -- -- 6.17 17.08%
6.17 17.08%
详细
中国建筑(601668.SH)近日发布1-10 月经营情况简报:公司2022 年1-10 月新签合同总额30,356 亿元,同比增加14.1%;其中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27,227 亿元,同比增加17.0%。 点评: 公司经营业绩稳健。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8%,较上半年增速提高1.6 个百分点,完成年度预算目标的76.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0%,较上半年提高3.8 个百分点;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7%。分业务来看,房建和基建业务前三季度收入分别为9751 和358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4%和23.3%,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7 和1.3个百分点,公司资产与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半年有所好转,减值减少了9.32 亿元。总体来看,公司在地产下行压力、疫情反复等外部事件影响下各项经营数据均维持了较好的增长,反映出公司经营稳健且富有韧性。 基建房建毛利率稳中有升,费率整体控制得当。公司前三季度总体毛利率小幅下降至9.81%,主要系公司房地产业务短期承压且毛利率下降4个百分点。但公司房建和基建毛利率均有提升,分别为7.2%和9.9%,同比分别提升0.3 和0.7 个百分点。前三季度除财务费用外公司各项费率均控制得当,其中财务费用同比有较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利息费用及汇兑损失有所增加。 公司基建订单表现亮眼、结构改善,外部环境复杂的背景下龙头市占率提升。公司1-10 月新签合同总额为30,356 亿元,同比增长14.1%,完成年度预算目标的78.8%。公司前三季度房建业务新签合同额17,775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住宅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有所下降,但在工业厂房和教育设施等领域不断发力弥补了地产周期下行的不利影响,其中工业厂房领域新签合同额2,655 亿元,同比增长96.6%,符合我国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大背景;受益于补短板项目教育设施领域新签合同额1,154 亿元,同比增长48.0%。公司基础设施业务新签合同额6,675 亿元,同比增长30.9%,受益于基建“稳增长”政策,加之龙头综合实力较强,今年外部环境复杂的情况下保持订单大幅扩张,在基建各个领域遍地开花,其中市政道路领域新签合同额1,172 亿元,同比增长48.5%;轨道交通领域新签合同额698 亿元,同比增长47.6%;公路领域新签合同额676 亿元,同比增长83.5%;生态环保领域新签合同额468 亿元,同比增长32.7%。 公司房地产业务保持审慎经营的同时把握行业优质资源,拿地继续向核心城市倾斜。2022 年前三季度房地产业务实现合约销售额2,725 亿元,同比下降9.3%;新增土地储备922 万平方米,期末拥有土地储备约9,166 万平方米。中海地产和中建地产前三季度共新购置土地56 宗,新增土地储备922 万平方米,且主要集中在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在北京、上海、济南及新加坡等市场获得多个优质地块;公司把握行业优质收并购机会,在上海、广州、成都投入并购资金超百亿元。 盈利预测:1-10 月份,全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与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幅均维持高位,项目施工进度有望加快,全年基建投资有望维持较高水平,加之公司各项业务发展稳健,订单充裕,疫情影响之下业绩保障度仍然很高。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522/606/672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25/1.45/1.60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4.22/3.64/3.28X。 风险因素:基础设施投资大幅降低,原材料大幅上涨,市场竞争加剧,疫情持续反复。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5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