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禾迈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22 161.49 -- -- 259.08 6.02%
171.21 6.02% -- 详细
事件描述禾迈股份发布 2023年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 20.26亿元,同比增长32%;归母净利 5.12亿元,同比下降 4%;其中, 2023Q4实现收入 6.18亿元,同比增长 3%,环比增长 80%;归母净利 0.96亿元,同比下降 43%,环比增长 44%。 2024Q1实现收入 3.31亿元,同比下降 43%,环比下降 46%;归母净利 0.67亿元,同比下降 62%,环比下降 30%。 事件评论2023年公司微逆及 DTU 实现收入 14.1亿元,其中微逆销量约 132万台,同比增长 13%,DTU 销量约 24万台。其中 Q4预计微逆销量环比持平,主要是欧洲库存压力仍大,拉美改善有限。结构上看, 2023年欧洲、北美、拉美收入占公司微逆总收入比例分别为 60%、14%、 13%,北美、拉美因利率和政策原因需求平淡,欧洲占比提升。盈利能力上看,全年微逆毛利率 50.3%,同比提升 0.5pct,季度毛利率走势较为平稳。此外公司储能实现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大储,全年收入 3.1亿,主要集中于 Q4,相关子公司青禾新能源贡献利润 535万;分布式系统收入 1.6亿,毛利率 55%,同比提升 23pct,主要是部分项目盈利能力优异。 2024Q1公司微逆及 DTU 出货预计环比小幅增长,增量主要来自欧洲库存压力减轻,以及拉美利率下降拉动需求。预计 4-6月订单增长势头依然明确,公司需求走出拐点。 Q1公司综合毛利率保持在 50%左右,毛利率相对稳定。 Q1是公司分布式光伏系统和大储淡季,收入利润贡献较少。 财务数据上看,公司 2023年期间费用率 19.21%,同比大幅提高,原因一是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全年研发费用近 2.5亿,同比翻倍以上增长;二是需求相对平淡,销售管理费用率升高;三是利息收入减少。 24Q1期间费用率为 32.52%,淡季背景下摊薄效应较弱。 Q1末存货 8.4亿,环比提升 14%,主要是公司看好今年储能发展,加大备货力度,实际上微逆库存预计有所下降。 展望后续,公司微逆拐点向上,储能或延续翻倍式增长。微逆业务,预计 Q2末欧洲渠道库存去化完毕,在此前需求有望逐月向上,Q2出货环比预计显著增长,Q3-Q4逐季向上。 储能业务,全年收入有望同比翻倍左右增长,基于国内市场拓展海外,户储、工商储亦在发力阶段。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5年实现利润分别为 7、9亿元,对应 PE 为 30、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竞争格局恶化; 2、光伏装机不及预期。
禾迈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13 162.14 163.89 42.79% 263.85 7.54%
174.36 7.54% --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 2023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20.26亿元,同比+31.86%;归母净利润 5.12亿元,同比-3.89%; 综合毛利率 44.03%,同比-0.95pct;归母净利率 25.26%,同比-9.40pct。 2024Q1公司实现营收 3.31亿元,同比-42.91%,环比-46.39%;归母净利润 0.67亿元,同比-61.83%,环比-30.20%; 综合毛利率 49.09%,同比+2.68pct,环比+5.72pct;归母净利率 20.31%,同比-10.07pct,环比+4.71pct。 评论: 股权激励费用加速计提,影响 2023年公司利润。 2023年,公司因终止实施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对于已计提的股份支付费用金额不予转回,该激励计划在 2023年度涉及的股权激励费用约为 1.08亿元,扣除上述影响后,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 6.19亿元,同比增长 14.05%。 积极拓展储能产品, 2023年实现爆发式增长。 2023年公司积极推出新产品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等相关产品,实现营收 3.13亿元,同比增长 353.6%。公司 2023年微逆及监控设备实现营收 14.14亿元,同比增长 14.0%,毛利率50.32%,继续维持高盈利水平。公司 2023年微型逆变器出货量约 131.88万台,同比增长约 13%; 2024年一季度出货约 23万台,同比有所下降,主要系去年一季度是行业景气高点,基数较高。截至 2023年底,公司研发人员 377人,同比增长 77%,预计研发人员的增加将带来产品的创新,以及新品类的扩张。 展望 2024年,预计公司微逆、储能业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欧洲去库进入尾声,预计公司二季度出货量将实现环比增长。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储能市场,优化并推出新型储能产品,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预计公司储能业务今年在海外市场有望多点开花。 投资建议: 预计微逆行业今年二季度将环比改善,三四季度有望持续恢复。随着后续海外降息,需求有望进一步爆发。考虑海外库存影响出货, 我们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68/8.28/10.82亿元(24/25年前值 8.62/11.5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29/23/18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 2025年 25x PE,对应目标价 248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去库不及预期、海外高利率导致需求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风险等。
禾迈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7 152.00 -- -- 263.85 14.71%
174.36 14.71%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0亿元,同比+32%;实现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3亿元,同比+2%。2024年Q1公司实现营收3.3亿元,同比-43%;实现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6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62%。 点评:股权激励拉高费用,扣除后2023年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正增长。2023年因终止实施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计提的股份支付费用不予转回,剩余股份支付费用在2023年加速提取。2022/2023年对应股权激励费用0.11/1.08亿元,剔除上述影响后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3/6.19亿元,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14.05%。 微逆出货稳中有升,毛利率保持高位。2023年公司微逆及监控设备业务实现营收14亿元,同比+14%;其中微逆出货约132万台,同比+13%。毛利率为50%,维持在高位水平,主要系产销规模快速增长情况下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目前,公司已成为微型逆变器细分领域具有一定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国内龙头厂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领域,业务触及美洲、欧洲、亚洲等多个区域。 2023年,公司首次在拉美、欧洲推出内置WiFi版微型逆变器,以本地化解决方案为当地市场提供更先进的产品与服务;为工商业场景“量身定制的”大功率微型逆变器HMT-2000-4T系列上市,赋能工商业光伏电站高效、安全运行。 储能业务逐渐起量,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极。公司2023年储能系统营收约3亿元,同比+354%;毛利率16.6%,同比-2pct。公司一直积极拓展储能市场,优化并推出新型储能产品:陆续推出了欧洲版电池逆变器、北美版混合逆变器、“集中式储能产品HPCS系列”及HIM系列升压一体机产品。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微逆的库存压力以及市场竞争加剧,我们下调公司24-25年盈利预测、新增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8/11亿元(下调54%/下调59%/新增),当前股价对应24-26年PE为30/22/17倍。考虑到微逆行业长期的增长空间,我们持续看好公司长远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微型逆变器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微型逆变器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曾朵红 1 1
禾迈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1 153.98 -- -- 263.85 13.24%
174.36 13.24%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0.26亿元,同增 32%,归母净利润 5.12亿元,同比-4%,扣非归母净利润 5.27亿元,同增 2%,其中 2023Q4实现营收 6.18亿元,同环比+3%/80%,归母净利润 0.96亿元,同环比-43%/+44%,扣非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环比-12%/+201%; 2024Q1实现营收 3.31亿元,同环比-43%/-46%,归母净利润 0.67亿元,同环比-62%/-30%,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环比-62%/-55%。业绩略低于预期。 2024Q1微逆出货环增、后续有望逐季环增。 公司 2023年实现微逆出货131.88万台,同增约 13%,分市场看欧洲占比约 60%,北美 10%+,拉美 10%+,亚太约 10%;其中 2023Q4出货约 21万台,环比略降; 2024Q1出货约 23万台,同降约 60%,环增约 10%,欧洲及拉美市场需求逐步提升,预计 2024Q2出货环比提升,后续逐季改善,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下半年预计推出 1-2个重磅新品增强公司竞争力,同时美国渠道也在逐步突破,目前已进入 Sunnova 渠道,全年我们预计微逆出货 150-170万台,同增 20%+。 储能加速放量、 2024年有望翻倍增长。 公司 2023年实现储能系统营收约 3.1亿元,同增 354%,其中我们预计 2023Q4实现营收约 1.8亿元; 2024Q1实现营收约 0.4亿元,公司同样逐步加大中大功率储能研发投入, 2024年储能开始放量增长,全年预计可实现翻倍增长。 发电系统业务快速增长、电气成套设备业务逐步剥离。 公司 2023年发电系统业务实现营收约 1.6亿元,同增 302%,开发规模逐步起量带动营收高增, 2024年有望持续高增;电气成套设备业务 2023年实现营收0.93亿元,同比-43%,同时公司通过处置子公司已剥离电气成套业务。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微逆增速略有放缓,我们下调 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 2026年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6.8/10.0/13.9亿元(2024-2025年前值为 8.3/13.5亿元),同增32%/48%/39%,对应 PE 为 27/18/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政策不及预期。
曾朵红 1 1
禾迈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28 212.00 -- -- 248.00 16.98%
273.83 29.17%
详细
事件:公司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5.20亿元,同减2.37%;扣非净利5.35亿元,同增3.81%,其中2023Q4归母净利1.05亿元,同减38.69%,环增56.06%;扣非净利1.54亿元,同减7.00%,环增217.57%。 业绩超预期;2023Q4加速计提股权激励、经营性业绩更优。 微逆出货环比持平、毛利率保持坚挺::2023年公司微逆出货约134万台,同增15%,其中2023Q4出货22万台,同环比-48%/-4%;另外DTU全年出货23万台+,同增14%,2023Q4出4.5万台,同环比-30%/-47%。 微逆毛利率维持约50%;2023年欧洲占比60%(德国占欧洲的50%)、北美/拉美占比15%/15%。欧洲微逆持续去库,我们预计经销商库存2024Q1末或2024Q2初清完,全年预计微逆出货160-180万台,同增19%-34%。 储能系统集中确收、收入环比高增::公司2023年储能系统营收约3亿元,其中2023Q4我们预计营收2亿元+,环比600%+,主要系储能系统项目确收节奏影响;随规模逐步起量,毛利率逐步提升。2024年交付国电投储能项目,持续贡献增长。 股权激励影响费用、扣除后业绩同增::2023年因终止实施2022年股票激励计划对已计提股份支付费用不予转回,因此2023Q4加速计提了确认支付费用超过5千万,2023年激励总费用1.08亿元,扣除股权激励影响2023年归母净利6.28亿元,同增15.5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欧洲处于去库阶段,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5年盈利预测至5.2/8.3/13.5亿元(2023/2024/2025年前值为6.0/9.2/14.4亿元),同比-2.37%/59%/63%,考虑公司2024年微逆出货将保持高增长、储能放量,给予24年30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政策不及预期。
禾迈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2-01 220.30 -- -- 279.99 27.09%
301.53 36.87%
详细
事件描述禾迈股份发布 2023 年三季报, 2023 前三季度实现收入 14.08 亿元,同比增长 50%;归母净利 4.15 亿元,同比增长 15%;其中, 2023Q3 实现收入 3.43 亿元,同比下降 19%,环比下降29%;归母净利 0.67 亿元,同比下降 58%,环比下降 61%。 事件评论 微逆及 DTU 业务,我们预计公司 Q3 微逆销量环比预计有所下降, DTU 环比预计有所提升。受行业渠道库存较高影响,公司 Q3 微逆需求相对平淡。价格及盈利上看,预计 Q3产品单价环比平稳,毛利率预计保持平稳。 其他业务, Q3 总体表现平稳,其中大储业务预计贡献少量收入,电气成套设备业务预计贡献少量收入,并于 9 月剥离上市公司,分布式发电业务贡献少量收入。 其他数据方面, Q3 公司期间费用率 36.1%,环比大幅提升 31pct,原因或在于: 1)收入环比下降,未对费用有效摊薄; 2)产生一定汇兑损失; 3)提高人均薪酬; 4)加大研发投入。 2023Q3 末公司存货 8.4 亿,环增 3%,相对稳定。 展望后续,我们预计随着旺季效应增强, Q4 微逆出货有望环比增长。近期公司微逆订单环比转好,预计明年上半年渠道库存去化完毕,届时公司订单需求将出现增长的拐点。全年大储收入预计有望同比大幅增长,持续贡献收入利润增量。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4 年实现利润分别为 5.9、 9.2 亿,对应 PE 为 34、 2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竞争格局恶化。逆变器环节资产较轻,行业增速较高,吸引较多新进入者参与,后续如果竞争格局恶化,或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2、光伏装机不及预期。我们预计 2024-2025 年全球光伏装机增速在 20%-30%,如果因消纳压力、政策波动等因素导致装机不达预期,各环节企业出货将相应减少
禾迈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22 239.23 182.91 59.36% 235.84 -1.42%
301.53 26.04%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由于微逆的行业库存压力导致提货放缓,我们下调预期公司 2023-2025 年 EPS 至 7.07 (-2.09) 、11.07 (-2.53)、14.98 (-4.20)元。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并考虑到微逆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给予公司 2024 年 25 倍 PE,对应目标价 276.79(-40.49)元,维持增持评级。 欧洲持续去库,微逆价格体系坚挺。23Q3 公司实现收入 3.43 亿,同/环比-18.78%/-29.21%,归母净利润 0.67 亿元,同/环比-58%/-61%。公司 Q3毛利率 49.1%,同/环比+1.21pcts/+10.68pcts,表明微逆价格体系坚挺,Q3 净利率 19.2%,同/环比-18.44pcts/-16.16pcts,主要受汇兑及理财利息波动、持续扩大费用投入而收入降幅较大所致。 微逆毛利率坚挺,Q4 期待大储表现。1)微逆:23Q1-3 公司微逆及监控器业务收入 11.65 亿元,yoy+37.62%,微逆销量 112 万台,同比+51%,毛利率维持稳定,接近 50%;23Q3 微逆销量 23 万台,同环比-37%/-34%;监控设备销量 8.5 万台,Q3 欧洲占比提升至 60%+。我们预计 23Q4 微逆出货会弱复苏,预计行业去库完成在 24Q1(乐观)至在 24Q2(悲观)区间。2)储能:Q2 实现国内大储系统收入 0.86 亿元,毛利率约 11%,利润贡献有限,Q3 在国内项目上确认收入很有限,我们预计全年大储业务有望实现 2-3 亿营收,带动 Q4 营收环比增长,但整体毛利率会下降。 催化剂:去库存进展超预期、储能业务加速放量。 风险提示: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曾朵红 1 1
禾迈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0-31 225.64 215.17 87.46% 246.42 9.21%
301.53 33.6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 2023Q1-3营收 14.08亿元,同增 50.4%; 归母净利 4.15亿元,同增 14.7%;扣非净利 3.81亿元,同增 9.0%。其中 2023Q3营收 3.43亿元,同环降 18.8%/29.2%;综合毛利率 49.1%,环增 10.7pct,归母净利 0.67亿元,同环降 58.2%/61.1%;扣非净利 0.49亿元,同环降 69.1%/69.2%,业绩不及预期。 库存压力下 Q3微逆出货环降 30%+、结构改善带动毛利率有所提升。 2023Q1-3公司微逆/DTU 出货约 111/18.6万台,同增 51%/33%,其中2023Q3分别出货 22/8.5万台,微逆出货同环比-37%/-34%,主要系欧洲库存消化影响出货, DTU 出货同环增 47%/39%;因海外占比和高盈利的一拖二和一拖四的产品占比提升, 2023Q3毛利率环比提升约 3-4pct到 53%, 2023Q4我们预计出货逐步改善。 我们预计全年出货 135-140万台。 期间费率较为平稳。 确收节奏影响储能系统环比下滑、毛利率略有提升。 公司 2023Q1-3储能系统实现营收 1.1-1.2亿元, 2023Q3实现营收 0.25-03亿元,环比有所下滑,主要系储能系统为项目制受并网时点影响确收节奏,随规模逐步起量,毛利率环比提升至 20%+, 我们预计全年实现营收 2-3亿元。 未到期理财收入+汇兑损失+费用持续投入+收入环降致期间费率环比高增。 2023Q3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36.1%,同增 30.0pct,环增 30.9pct。 主要系汇兑损失约 3千万元+理财未到期无利息收入+新业务持续费用投入及整体营收环降;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0.2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 3.49亿元,主要系存货采购和备货增加,且加大人员、营销及管理投入所致; 2023Q3末存货/合同负债分别为 8.41/0.94亿元,分别较 2023年初+31%/-36%。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库存压力, 我们下调 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 6.0/9.2/14.4亿元(2023/2024/2025年前值为 8.0/13.6/19.1亿元),同增 13%/52%/57%, 考虑公司 2024年微逆出货将保持高增长,储能系统受益, 大储需求加速放量, 给予 2024年 30倍PE,对应目标价 32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政策不及预期等。
禾迈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8-31 274.82 -- -- 279.00 0.47%
276.11 0.47%
详细
事件:2023年8月30日公司公布2023年中报。公司23H1实现营业收入10.65亿元,同比+107.3%;归属净利润3.49亿元,同比+72.7%;扣非归属净利润3.32亿元,同比+72.6%,基本每股收益4.19元/股;加权平均ROE达到5.31%。公司Q2实现营业收入4.85亿元,同/环比+70.2%/-16.5%;归属净利润1.72亿元,同/环比+50.3%/-2.4%。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微逆出货高增,储能系统规模放量。公司23H1微型逆变器出货89.18万台,同增131%,贡献营收8.83亿,同增99.6%,占比83%略有下滑;储能系统实现放量,贡献营收0.86亿,占比8.6%。欧洲高库存影响仍存在,预计23Q2微逆出货约33万台,环降约40%,拖累营收环比下滑。随着海外库存问题逐渐出清,下半年有望显拐点。 产品结构调整影响毛利率。公司23H1销售毛利率达到42.8%,同降3.3pcts,主要系外币货性资产受汇率变动影响生兑收益所致;23Q2毛利率仅为38.4%,同/环比降低5.95pcts/7.98pcts。毛利率下滑主要系公司主营微型逆变器业务出货结构调整,“一拖一/二”等较低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所致。 期间费率环比速降,研发投入加大。公司23Q2期间费用率5.1%,环降11.4pcts。公司持续增强研发投入,23H1研发费率8.2%,同增2.6pcts,23Q2研发费率10.3%,同/环比+4.4pcts/+4pcts。公司技术优势不断扩大,新推储能逆变器可与市面主流户用组件无缝兼容,转换效率高达97.6%,已通过德国、波兰等核心市场并网认证。 公司23H1净利率32.7%,同降6.6pcts;23Q2净利率35.5%,同/环比-4.7pcts/+5.2pcts,剔除汇兑收益带来的影响,公司盈利能力承压。 公司23Q2ROE为2.66%,环比微降0.05pcts。 Q2经营现金流环比明显改善。公司23H1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0.14亿元,主要系采购备货增加所致。23Q2及时调整备货策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至0.78亿元。 股份回购彰显长期信心。3月7日董事会通过回购方案,拟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截止7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1.48亿元股票,占总股本0.3%。此举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展现公司长期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微型逆变器龙头企业,坚持全球化战略海外营收占比73%,优质赛道+高利润市场形成高盈利能力;依托微逆业务发展分布式光伏业务,同时坚定站位光储高增市场,顺利开启储能系统、储能逆变器等业绩增长新引擎。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达28.97亿元/58.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9.31亿元/17.08亿元,EPS分别为11.17元/股、20.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25倍、13.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的风险;储能市场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竞争加剧带来利润率下滑的风险等。
禾迈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7-04 365.00 271.96 136.94% 398.80 9.26%
398.80 9.26%
详细
微逆业务快速成长,储能产品走向市场。公司设立于 2012年,2021年 12月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长期专注于以微型逆变器、模块化逆变器等产品为主的领域,并积极将产品线推广至储能设备、关断器等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的其他领域。公司微型逆变器有一拖一至一拖六全系列产品,额定功率在 250W-2250W 之间,可满足182/210大功率光伏组件应用需求,在功率密度、功率范围、转换效率、多台并联稳定性等方面实现了与全球龙头企业可比的水平,业务触及美洲、欧洲、亚洲等多个区域。目前,公司积极探索以微型逆变器为代表的组件级解决方案,其中,储能产品是公司的核心发展方向,是光伏建筑和分布式发电系统后续重要推动力。同时加紧研发用于与组串式逆变器配合的关断器与优化器,从而实现组件级电力电子领域的更全品类供应。 “光伏+分布式占比+MLPE 渗透”多维支撑行业需求景气成长。整体来看,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行叠加全球绿色复苏,行业需求高度景气。分布式光伏受益于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在避免长距离输送造成的电能损耗方面等方面的优势,新增装机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微型逆变器进一步受益于分布式光伏对安全性能的要求增加,在分布式市场应用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三者叠加有望支撑光伏微型逆变器市场需求景气成长。 微逆产品体现核心竞争力,渠道推进成效显著。产品&成本优势:业务协同多轮驱动,微逆参数领先行业,公司微逆产品整体参数处于行业较为领先地位,并且单台成本存在一定优势。渠道建设:海外销售增长迅速,欧美渠道推进成效显著。公司采取全球化的销售策略,公司的微型逆变器、DTU 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墨西哥、加拿大、 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波兰、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渠道丰富。品类延伸:公司于 2022年下半年销售欧洲和亚太机型。2022年 5月推出关断器产品进入组串市场,推出组件级快速关断器 (HRSD 系统),拥有 HRSD-1C 和 HRSD-2C 系列产品。 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11.53、18.08、25.34元,基于 2024年可比公司的平均估值为 20倍,考虑到公司应用领域、成长空间和业绩增长后续有优于整体可比公司的潜力,给予估值溢价 15%,即给予公司 24年 23倍 PE,对应目标价 415.84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微逆需求不及预期、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核心技术泄密和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国际局势影响出口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竞争激烈程度提升风险等。
禾迈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5-01 406.92 -- -- 576.44 -5.72%
419.47 3.08%
详细
事件:2023年4月26日,禾迈股份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营收15.4亿,同比增长93%,归母净利5.3亿,同比增长164%。 其中2022Q4,营收6.0亿,同比增长108%,环比增长42%,归母净利1.7亿,同比增长113%,环比增长6%。2023Q1实现营收5.8亿,同比增长153%,环比减少3%;归母净利1.8亿,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4%。 投资要点:微逆销量翻倍增长,2023年高增速持续2022年公司微型逆变器与监控设备营收12.4亿元,同比+175%,其中微逆销量116.4万台,同比+188%,监控设备销量19.7万台。分地区看,欧洲占比46%,北美26%,拉美19%,其中北美、欧洲市场毛利率均超50%。我们预计2023Q1微逆出货约45万台,预计欧洲市场占比近60%,2023Q2微逆出货有望超55万台,环比提升。我们预计2023年微逆出货有望超250万台,监控设备出货有望超30万台,总销量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储能系统、户储逆变器2023年放量在即2022年公司储能系统营收0.69亿元,储能系统为2022年新设单独披露业务,主要为国内市场的大储和工商业系统。2023年预计储能系统有望增长5-10倍,对应约4-5亿收入,净利率有望达7-8%,2024年预计有望保持2-3倍高速增长。同时,2023年户储逆变器业务开始放量,全年销量有望超6万台,对应约4-5亿收入。公司储能业务储备多年,2023年多品类同步发力,有望与微逆渠道形成共振。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当前全球分布式光伏市场微逆渗透率较低,渗透率提升逻辑不变。基于公司是国内微逆龙头,发力储能。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11/18/28亿元,对应PE32X/19X/12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光伏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海外市场拓展受阻;微逆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政策变化风险。
禾迈股份 2022-09-14 1147.40 -- -- 1218.00 6.15%
1218.00 6.15%
详细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5.14亿元,同+61.55%;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156.5%;扣非净利润1.92亿元,同+151.58%。 财务报表 毛利率:22Q2毛利率44.37%,同+2.38pct,环-3.83pct,环比下降较多主要系原材料价格有所上涨,一拖一产品销量有所提升、拉美地区价格稍有调整、叠加会计准则调整和汇率波动的影响。 费用率:22Q2期间费用率为3.26%,同-14.84pct,环-4.1pct,下降幅度较大,主要系本期存款收入增加&部分汇兑收益,使Q2财务费用率下降为-16.03%,同-16.53pct,环-7.06pct。 存货:22Q2末存货3.21亿元,环比增加0.64亿元,主要为主要系原材料备库、产成品备货增加。 经营性现金流:22Q2经营现金流净流入1.37亿元,同+211.61%,环+368.51%,主要系营业收入增加且境外占比较高, 应收账款周转率高于上年同期,此外,境外销售收入增加导致出口退税增加。 投资建议 海外需求热度不减,微逆延续高增长。2022H1公司微逆销量38.58万台,同增127.8%,随着欧洲地区能源需求扩大,行业景气度持续,公司下半年产能释放有望进一步提升出货规模,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 储能业务蓄势待发,高重合渠道保驾护航。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单相3-6kW和三相5-12kW产品,现已完成相关供应链和渠道布局。基于公司品牌的积累和微逆、储能销售渠道的高度重合,我们预计储能业务有望快速放量,成为新的营收增长点。 同时得益于分布式装机量上升+MLPE产品渗透率不断提高,公司有望享受超出光伏行业增长的红利;加之公司布局储能业务,完善产业链,未来几年有望获高速增长,考虑利息收入,我们将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由5.2、8.26、16.05亿元,分别调整为5.66、11.39、19.04亿元,对应113、56、33X 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装机不及预期,微逆产品渗透率不及预期,储能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原辅材涨价而公司无法有效转移或降本的风险,政策大幅变动。
禾迈股份 2022-09-06 1085.00 -- -- 1338.88 23.40%
1338.88 23.40%
详细
禾迈股份发布 2022年半年报,2022H1实现营业收入 5.14亿元,同比增长 62%;实现归母净利 2.02亿元,同比增长157%。 投资要点 业绩加速增长,盈利能力保持高水平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14亿元,同比增长 62%,实现归母净利 2.02亿元,同比增长 157%,公司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 46.08%,同比增长 2.15pcts,净利率为 39.24%,同比增长 14.5pcts。 其中,2022Q2实现营业收入 2.85亿元,同比增长 42%,环比增长 24%;实现归母净利 1.15亿元,同比增长 144%,环比增长 31%。2022Q2公司毛利率为 44.37%,同比增长 2.38pcts,环 比 下 降 3.83pcts , 净 利 率 为 40.15% , 同 比 增 长16.77pcts,环比增长 2.04pcts,我们认为,毛利率环比有所下降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欧元贬值导致。 公司重点布局欧洲、北美、拉美等海外市场,2022H1境外销售收入 4.32亿元,同比增长 142%,占总营收 84%。海外尤其欧洲的分布式光伏与储能需求持续旺盛,随着公司产能释放、产品认证完成及新产品起量,预计下半年海外各地区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欧洲收入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微型逆变器需求旺盛,出货高增长2022H1,公司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业务实现收入 4.43亿元,同比增长 136%,占总营收 86%。其中,监控设备销售8.18万台,微型逆变器销售 38.58万台,微型逆变器中一拖四销量占比最大,一拖二的比重有所提升,主要是欧洲对一拖二微逆器需求增长所致。 推出快速关断器产品,储能逆变器有望爆发公司针对屋顶组串式光伏系统的组件级快速关断,推出组件级快速关断器 HRSD-1C 和 HRSD-2C 系列产品,可匹配不同光伏组件,迅速断开组件之间的连接,切断直流侧高压。 公司研发并小批量试产储能逆变器产品,包括单相储能逆变器(3-6kW)和三相储能逆变器(5-12kW),可应用于分布式光伏,计划于 2022年下半年推出市场开始批量出货,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级。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 15.4、31.8、61.7亿元,EPS 分别为 11.43、19.63、33.25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88、51、3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风险;下游需求波动风险;国际贸易壁垒风险,汇率大幅波动风险;大盘系统性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