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威股份
|
食品饮料行业
|
2020-03-23
|
13.66
|
16.39
|
--
|
13.24
|
-4.47% |
|
15.60
|
14.20%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调整2019-2021年EPS为0.71(-0.07)/0.91(-0.09)/1.09(-0.12)元的预测,调整原因为公司可转债转股后股本增加,维持盈利预测,维持目标价19.30元。通威股份公告称将新建多晶硅基地。 景气底部扩张产能,彰显龙头能力,待景气回升量利齐升。新产能位于云南保山,单基地产能达到4万吨,超越此前单个基地容量,投资40亿元,单位投资1亿元/千吨与此前相当,单晶料占比超过90%,可供N型料,预计2021年11月底前建成投产。结合乐山二期项目,总计新建产能7.5万吨,目前单晶硅料处于景气低谷期,OCI韩国已经停产,除第一梯队外其余企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但行业本身有其周期性,能够在低谷期逆势扩张的企业能够在未来景气回升期有新产能供应市场,形成量利齐升,赚取更多利润。逆势扩张也是头部企业的能力,能够提升市场份额。 通威股份持续建设新产能,实现ROIC>WACC下的成长。光伏行业进入新阶段,新阶段是以头部企业融资扩产增厚利润创造股东价值为代表。通威股份计划在2020-2023年分别实现8、11.5-15、15-22、22-29万吨的高纯晶硅产能和30-40、40-60、60-80、80-100GW的高效电池产能,相当于目前3-4个通威的水平。由于光伏行业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行业有望实现10%的长期复合增长,通威股份依托成本和技术优势,新建的产能可以形成稳健的利润,通过融资扩产实现利润的跨越式增长。 催化剂。非硅成本继续下降、新产能持续建设。
|
|
|
星源材质
|
基础化工业
|
2020-03-20
|
28.13
|
9.61
|
--
|
29.80
|
5.94% |
|
35.30
|
25.49% |
|
详细
本报告导读: 公司凭借与Northvolt的战略合作顺利打开欧洲市场;国内市场方面随着常州基地的投产和重点客户的持续开拓,预计2020年出货量将显著上升。 投资要点:[lTabl维e_持Su增mm持ar评y]级。公司通过配套Northvolt顺利打开欧洲市场,维持2019-2021年EPS为0.59、1.30、1.73元,维持目标价42.9元,维持增持评级。 牵手Northvolt打开欧洲市场。公司公告称与NorthvoltAB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将在欧洲建设工厂配合Northvolt的产能释放计划,计划于2023年开始供货,到2024年欧洲工厂将向Northvolt提供包括基膜、涂覆和分切在内的超过50%需求量的隔膜。公司此前生产基地主要在深圳、合肥和常州,此次欧洲工厂的建设将进一步帮助公司打开欧洲工厂,开启全球化供应格局。 Northvolt快速崛起,瞄准欧洲市场产能大幅扩张。Northvolt成立于2016年,其电池生产基地主要位于德国和瑞典:1)德国工厂是其与大众的合资工厂,一期产能16GWH,预计于2023年底投产;2)瑞典工厂预计在2021年投产,到2024年产能提升到32GWH,且可扩展到每年40GWh。 常州基地产能加速释放,绑定核心客户出货量快速上升。目前常州基地8条湿法产线部分已经实现了批量供货,其余产能将在下半年陆续释放,随着常州干湿法产线的投产公司国内合计产能将达到13亿平米,继续位于行业领先地位。下游客户方面公司已经绑定了LG、宁德时代、欣旺达等优质客户,预计2020年出货量将达到7亿平。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新增产能投产进度低于预期。
|
|
|
恩捷股份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0-03-19
|
49.89
|
57.10
|
70.70%
|
51.21
|
2.42% |
|
66.19
|
32.67% |
|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 ,上调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全年隔膜部分实现利润8.6亿元,超额完成承诺业绩(完成率102%),传统业务实现利润约7000万元,非经常性损益约9000万元,考虑到公司海外占比逐步增大,全球地位进一步加强,且行业的估值中枢均大幅提升,维持 2020-2022年EPS 为1.50、1.82、2.13元,给予2020年40倍估值,上调目标价至60元(+20.93元),维持增持评级。 隔膜量利齐升,盈利能力稳定。Q1-Q4隔膜出货量为1.7、1.8、2.1、2.4亿平,合计8亿平(出口1.2亿平),增74%,全年隔膜实现销售收入19.4亿元,增46%,单价为2.4元/平,Q1-Q4上海恩捷分别实现利润为2.1、1.9、2.4、2.3亿元,Q4隔膜单平利润略低主要是计提股权激励费用、收购增加的财务费用等原因,并非隔膜毛利出现问题,全年隔膜毛利维持高位。Q1~Q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0.75、1.93、0.88、5.57亿元,四季度突飞猛进,经营质量上一个大台阶。 多个维度站稳全球第一。目前已经布局四大基地,截止2019年末,产能达到23亿平,同时成功收购苏州捷力,捷力产能为4亿平,公司目标在2020年末产能达到33亿平,全球第一。公司已经进入全球所有的主流电池厂LG、松下、宁德、三星等,成为锂电材料领域,第一个率先在全球范围取得广泛成功的公司。 催化剂:海外新能源汽车持续放量。
|
|
|
科华恒盛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0-03-09
|
22.51
|
16.35
|
--
|
27.12
|
17.10% |
|
26.36
|
17.10% |
|
详细
本报告导读:公司拟收购IDC子公司科华乾晟少数股权,实现全资控股,进一步夯实IDC业务基础,强化IDC+高端电源的业务协同布局,受益新基建加速推进,业绩高速增长可期。投资要点:上调目标价至29.40元,维持“增持”评级。公司为进一步夯实IDC+高端电源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基础,拟全资控股IDC子公司科华乾晟。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成本大幅增加,同时考虑到公司IDC机柜上电率达70%,边际增速趋缓,下调公司2019-2021年EPS至0.74元(-23.71%)、1.05元(-11.02%)和1.20元(-17.24%)。考虑到新基建加速推进,IDC行业景气度上行,我们认为公司IDC业务以及配套的高端电源业务将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给予一定估值溢价,给予2020年28倍PE估值,上调目标价至29.40元(+37.77%),维持“增持”评级。 收购科华乾晟,公司转型IDC业务顺利,管理能力进一步优化。公司具备T-block等核心技术,打造了IDC产业从产品到方案,从投资建设到增值服务的完整链条。我们认为此次收购表明公司战略规划正稳步推进,云集团管理能力进一步优化。 不同产品技术同源、业务协同,30余年深耕UPS打造数据中心电源端优势。我们认为公司向IDC项目中提供自有产品技术,融合UPS电源生产应用服务经验,利于数据中心的能源管理,降本增效。催化剂:政府加大IDC投资,自有产品在数据中心场景使用顺利。风险提示:IDC市场发展不及预期,公司现金支付能力下降。
|
|
|
亿纬锂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0-03-05
|
69.24
|
58.47
|
13.09%
|
72.74
|
5.05% |
|
72.74
|
5.05% |
|
详细
提高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金豆电池进入顶级消费电子品牌,动力电池进入欧洲豪华车,这些技术质量要求比此前锂原电池高太多,经过3-4年磨炼,公司上了一个大台阶,考虑这些客户都是长周期的盈利,以及公司发布了2019年业绩快报(麦克韦尔Q4计提较多费用),我们调整2019-2021年盈利预测为1.56(-0.3)、2.48(+0)、3.51(+0)元,提高目标价为113.4(+51.2)元,增持评级。 预计三星新TWS耳机销量爆发,亿纬锂能提供电池。三星发布新款TWS耳机,亿纬锂能提供电池,续航达到11小时,市场反响热烈。 我们预计2020年销量为4000万套,其中一半来自S20手机高端版的配套销售(买手机送耳机),另外一半为独立销售。4000万套耳机对应电池为8000万颗,单价按照15元计算,对应12亿元市场空间。 美国电子烟市场经历震荡,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美国电子烟市场逐步恢复,电子烟肺病导致THC的雾化设备在2019年7-9月大幅下滑,随着9月逐步查明真实原因,已经得到强劲的恢复,口味烟政策清晰,进入新发展的稳定阶段,展望未来,电子烟大趋势不可阻挡。 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公司弹性最大。欧洲部分国家增加新能源汽车补贴,叠加碳排放压力,销量爆发,亿纬锂能是欧洲电动车爆发的弹性最大标的,目前3Gwh软包电池已经批量销往戴姆勒,另有独立自主的方形三元在欧洲豪华车企进行认证。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TWS耳机销量不及预期。
|
|
|
宁德时代
|
机械行业
|
2020-03-03
|
138.80
|
97.25
|
--
|
149.69
|
7.85% |
|
155.40
|
11.96% |
|
详细
维持盈利预测,上调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公司拟募集资金200亿元,进一步增大产能,近期公司宣布成为宝马主供以及进入特斯拉供应链,将增厚2021年业绩,上调2019-2021年盈利预测EPS为2.04(+0)、2.57(+0)、3.31(+0.26)元,考虑公司基本上已经是全球第一的动力锂电池巨头,且形成了强大的壁垒和护城河,给予2021年55倍估值,提高目标价至182元(+76.6),维持增持评级。 募集200亿元,再造一个宁德。资金投向的主要是三个建设基地,基本以前均有公告,其中湖西基地16Gwh、江苏时代(三期)24Gwh、四川时代(一期)12Gwh,合计新增产能52Gwh,基本等于公司现在产能之和。截至2019Q3,公司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总和也是接近200亿元,因此本次资金顺利募集并投入后,相当于再造一个宁德。 不同项目,单位设备投入、产出有所差异,ROE接近。湖西基地单位产能设备投入1.87亿元,净利率7.4%;江苏时代则为2.27亿元,净利率8.7%;四川时代也是1.87亿元。三大项目的ROE均在15-16%,体现了较好的盈利能力。 再添弹药,进一步强化竞争力。截至2019Q3,公司在手现金高达300亿元,如本次定增顺利实施完成,公司在手现金高达500亿元,储备了大量的弹药,可以进一步加大研发、产能投入,正面和LG、松下竞争,进一步稳固全球第一的战略地位。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及预期。
|
|
|
隆基股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0-02-26
|
33.10
|
21.47
|
23.18%
|
33.10
|
0.00% |
|
33.30
|
0.60%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2019-2021年EPS1.33、2.19、2.65元的预测,由于光伏行业估值中枢上移,考虑隆基股份作为行业龙头享有估值溢价,给予2020年20倍PE较为合理,上调目标价至43.80元(+8.33元)。隆基股份近日公告称,计划以17.8亿元收购宁波宜则新能源。 并购充实海外产能,瞄准美国等高价市场。宜则生产基地位于越南,目前拥有光伏电池年产能3GW+、组件年产能7GW+,盈利能力较好,公告称2019-2021年扣非净利润承诺不低于2.2、2.41、2.51亿元,累计不低于7.12亿元,海外产能目前拥有重要优势就是可以有效规避海外贸易壁垒,部分国家如美国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双反及其他附加税率,保护本土产能,阻碍中国大陆产能对其出口,但由于高额税率的存在,也客观上抬高了本地的终端产品价格,美国同类型组件价格可比欧洲高80%,通过建设或并购海外产能,能够规避贸易壁垒,实现对高价市场的出口,从而增厚盈利。同时相比于自建产能,并购速度更快,更能规避前期风险。 2020年组件端发力,BIPV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级。我们预计2020年组件整体出货目标达20GW,超出2019年110%+,并且其中15GW+为新型166组件。隆基股东大会披露,2020年上半年组件订货量已达到产能的80%。2020年隆基开拓新的BIPV业务领域,重点推广光伏工业屋顶产品,能通过发电收益回收建筑物投资,备受潜在客户关注,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催化剂。硅片价格长期维持高位、BIPV产品销售良好。
|
|
|
新宙邦
|
基础化工业
|
2020-02-24
|
38.39
|
26.21
|
--
|
47.40
|
23.47% |
|
47.40
|
23.47%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受应收账款坏账等因素影响,公司19年业绩增速放缓,下调2019-2021年EPS至0.85(-0.06)、1.15(-0.04)、1.49(-0.01)元,参考2020年行业目前平均估值水平43X PE,上调目标价至49.5元(原目标价44元),维持增持评级。 再融资新规落地利好公司非公开发行。受再融资新规落地影响,公司在发行价格、锁定期限和发行对象数量等方面均作出对应调整。我们认为再融资新规落地将更有利于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的快速落地将进一步改善当前负债结构,同时保障募投项目的顺利进行。 大力扩产迎接氟化工大时代。通过本次定增扩产公司将进一步完善有机氟上游原材料供应链,实现海德福与海斯福的产业链协同效应;同时继续加大半导体化学品投入,随着产品种类和下游客户的增多,公司半导体化学品收入体量和盈利能量有望得到双重改善。我们认为公司有机氟和半导体化学品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电解液海外市场稳步推进,受益电池全球化供应格局。公司作为电解液龙头企业之一,近两年加大海外市场布局:1)凭借和LG的稳定合作打开全球市场;2)公司在波兰建设电解液工厂,实现与LG、宁德时代等企业的就近配套,为后续供货打下坚实基础。我们认为随着国内电池走出去与海外电池走进来,电池全球化供应格局已是趋势,公司作为领先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新增产能投产进度低于预期。
|
|
|
比亚迪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0-02-05
|
54.00
|
69.72
|
--
|
75.80
|
40.37% |
|
75.80
|
40.37%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认为系统性布局将保障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整车销量在2020年有望重回快速增长趋势。预计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16.99、24.23、28.84亿元,维持2019-2021年EPS为0.62、0.89、1.06元,考虑公司刀片电池量产带来的成本大幅降低,以及新技术应用后对公司电池市场地位的巩固,上调目标价至71元(原目标价59元),对应2020年3.3X PB,维持增持评级。 新能源汽车有望复制智能手机发展路径。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电动车具备更高的能源转换效率,同时在加速度、噪音等方面也具备更好的驾驶体验;同时考虑电动车电气化平台数据实时传输的优势,其也是更好的智能驾驶应用平台。我们认为随着规模优势和电池技术提升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汽车电子等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驾驶体验感的提升,新能源汽车有望复制智能手机的发展路径,整体销量和渗透率都将保持快速发展趋势。 电池产能快速扩张,刀片电池正式亮相。公司电池产能扩张,预计到2020年底产能将达到60GWH;同时公司全新推出的刀片电池能够提高体积能量密度30%以上,成本下降15%左右。我们认为电池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振公司电池市场地位,同时改善整车环节盈利能力。 催化剂:刀片电池装车使用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不及预期,电池产能扩张进度低于预期
|
|
|
隆基股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0-01-27
|
26.15
|
17.38
|
--
|
35.40
|
35.37% |
|
35.40
|
35.37%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隆基股份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实现归母净利润50-53亿元,同比增长95.47%-107.19%;实现扣非净利润48.17-51.17亿元,同比增长105.5%-118.3%。业绩超出市场预期。维持2019-2021年EPS 1.33、2.19、2.65元的预测,维持目标价35.47元。 Q4业绩超预期,预计是美国市场高价订单及166组件超额收益贡献。预计2019年全年硅片出货量65亿片、组件出货量约8.3GW,测算毛利率分别为32%、25%。由于隆基股份美国市场开拓良好,同时布局海外产能,能够拿到美国客户的较为高价的订单。同时预计Q4的166组件出货量超过1GW,占比超过40%,166组件目前可以享受0.05元/W的溢价,提升季度盈利能力。展望2020年Q1,硅片出货量预计继续增长,有望达到22亿片,同时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提升,因为硅片售价稳定,非硅成本继续下降。 2020年组件端发力,BIPV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级。2020年组件整体出货目标达20GW,预计将超出2019年110%+,并且其中15GW以上为新型166组件。从目前订货情况看,2020年上半年组件订货量已经达到产能的80%,销售情况非常好。从硅片供需来看,2020年上半年硅片环节依然紧俏。2020年隆基开拓新的BIPV业务领域,重点推广光伏工业屋顶产品,能够通过发电收益回收建筑物投资,备受潜在客户关注,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催化剂。非硅成本继续下降、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 风险提示。2020年国际贸易政策及汇率风险。
|
|
|
明阳智能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0-01-23
|
12.33
|
14.29
|
22.45%
|
13.15
|
6.65% |
|
13.15
|
6.65%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2019-2021年0.51、0.96、1.60元的盈利预测,维持15.36元的目标价,对应2020年16倍PE。明阳智能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6.1-7.3亿元,同比增长43%-71%;扣非净利润5.4-6.4亿元,同比增长72%-104%。 业绩符合预期,风机量利齐升、风电场运营及转让均有增厚。2019年风电行业整体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明阳智能在手订单增加及风机交付规模上升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增加。同时随着低价订单的逐渐交付,以及风机执行价格的回升,毛利率已经呈现回升态势。发电业务由于电站并网量增加,以及弃风率的改善,发电业务也有增厚。公司的新能源电站“滚动开发”战略卓有成效,2019年转让大唐恭城、大柴旦明阳等项目贡献了投资收益。综合来看,业绩整体符合预期。 海上风电售价高企,成本下降,毛利率持续提升,明阳卡位海风黄金时代,激励计划彰显信心。明阳智能拳头产品5.5MW系列风机逐渐起量,成本有望降低超过20%,带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海上风机售价由于海上风电电价政策维持较高水平,成本下降将全部转化为利润。海上风电凭借诸多优势迎来黄金发展时代,明阳依托永磁混合驱动风机成功卡位,市占率高企,在手订单充沛,并适时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19-2022年业绩目标为相对于2018年分别增长40%、80%、130%、200%,彰显信心。 催化剂。5.5MW风机成本下降。 风险提示。海上风电发展过快出现质量问题、施工能力限制交付量。
|
|
|
中环股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0-01-21
|
14.55
|
16.82
|
83.83%
|
20.56
|
41.31% |
|
23.00
|
58.08%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2019-2021年EPS0.54/0.73/1.09元的预测,上调目标价至21.90(+6.49)元,对应2020年30倍PE,上调原因为行业估值中枢提升。中环股份发布公告称,接控股股东中环集团通知,天津国资①天津津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持股51%)及②天津渤海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9%)将公开挂牌转让中环集团的股权,转让比例为100%即全部转让。预披露20个工作日后,进入正式披露阶段。 混改力度空前,体现了混改的坚决性。中环集团为中环股份的控股股东,还控制七一二、天津普林等企业。天津国资全部转让中环集团股权,力度很大,前所未见,体现了混改的决心。我们认为企业的贡献不仅仅是利润或者股权,还有税收、就业、招商引资等贡献,企业经营向好带来的价值可能比单纯控制权的贡献的利润更为重要,这也是推进混改的目的之一。 中环股份有望显著受益控股股东混改。我们认为激烈市场化竞争的行业需要更市场化的机制。中环股份可能是光伏头部企业中唯一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其余龙头企业皆为民营企业,说明在激烈竞争的行业如光伏行业,民营企业凭借更灵活的决策机制更有优势。那么中环股份控股股东中环集团股权转让后,假如是民资入股,有望为中环股份引入更为灵活的机制,在绩效考核方面会更加市场化,有利于中环股份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中环股份盈利能力提升。 催化剂。非硅成本继续下降、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 风险提示。2020年国际贸易政策及汇率风险、混改不确定的风险。
|
|
|
ST爱旭
|
房地产业
|
2020-01-16
|
8.70
|
7.57
|
--
|
10.99
|
26.32% |
|
11.93
|
37.13%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2019-2021年0.33、0.54、0.66元的盈利预测,维持目标价10.80元,对应2020年20倍PE。 率先量产210电池,有望显著提升盈利能力。爱旭科技官方公众号发文称,爱旭科技在义乌基地全球首发210高效太阳电池,产能达5GW。210电池由210硅片制作而成,210硅片是大硅片的一种,相较于156硅片面积增加80%+,对于行业意义很大,可以降低几乎所有环节的成本,最终带来LCOE超过7%以上的降低。在电池环节,我们测算210电池可以大幅降低非硅成本,有望低于0.2元/W,相较于传统规格电池降低0.04-0.05元/W的非硅成本,大幅提升电池环节盈利能力。爱旭科技作为全球首个量产210电池的企业,将显著受益。 加速扩张电池产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爱旭科技公告称,将继续扩充产能,2020年底达到22GW,2021年底达到32GW,2022年底达到45GW,进一步巩固高效太阳能电池专业制造商的领先地位,其中2020年底将形成10GW210电池、10GW166电池产能。爱旭科技的扩产动作符合我们的预期,产能扩张的规模则大幅超出预期,预计到2023年,爱旭科技全球市占率将提升至25%。爱旭科技将依托“融资及利润再投入→扩充产能→实现高于融资成本的超额利润”,从而持续发展,不断为股东创造价值,具备非常好的成长性。 催化剂。电池转换效率继续上升、非硅成本继续下降。 风险提示。PERC电池的技术路线被其他高效电池技术替代的风险。
|
|
|
隆基股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0-01-16
|
28.54
|
17.38
|
--
|
35.40
|
24.04% |
|
35.40
|
24.04%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2019-2021年EPS 1.33、2.19、2.65元的预测,维持目标价35.47元。 三大环节产能持续提升,支持组件端2020年发力。2020年组件整体出货目标达20GW,预计将超出2019年110%+,并且其中15GW以上为新型166组件。为了实现目标,隆基股份硅片、电池片、组件端产能全面扩充中,根据测算,166组件盈利能力更佳,组件端溢价超过0.05元/W,将显著提升盈利能力。从目前订货情况看,2020年上半年组件订货量已经达到产能的80%,销售情况非常好。单晶硅片环节呈现隆基中环双寡头格局,2019年由于单晶硅片下游的单晶PERC电池将大幅增加30GW以上的产能,单晶硅片缺口难以避免,从硅片供需来看,2020年上半年硅片环节依然紧俏,如果发生供需扭转,可能在2020年Q3出现。从长期来看,寡头垄断保持25%的毛利率、15%的净利率也非常合理。 创新发力BIPV业务,新增长极浮现。隆基股份通过对下游客户的需求分析,决定开拓BIPV市场,首先推出用来替换工业厂房彩钢瓦屋顶的产品,通过将组件与屋顶材料结合,形成新的光伏屋顶,不仅能够在使用寿命上(25年+)全面超越彩钢瓦(10-15年),还能通过发电收益形成利润收回建筑物投资(屋顶发电收益能够回收单层标准厂房的投资),是非常创新的产品,备受潜在客户关注,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催化剂。非硅成本继续下降、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 风险提示。2019年国际贸易政策及汇率风险。
|
|
|
明阳智能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0-01-10
|
13.66
|
14.29
|
22.45%
|
13.40
|
-1.90% |
|
13.40
|
-1.90% |
|
详细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2019-2021年0.51、0.96、1.60元的盈利预测,维持15.36元的目标价,对应2020年16倍PE。 拿下三峡海风大单,采用6.45MW机型,有望提升盈利能力。明阳智能公告称,预中标三峡阳西沙扒三期海风项目I标和三峡阳西沙扒五期海风项目,总中标量达到0.5GW,金额达32.953亿元,由78台6.45-180型风机构成,测算单价为6591元/kW。连同近期明阳中标三峡山东莱州湾一期海风项目,显示出明阳智能的半直驱永磁混合传动得到三峡新能源的认可。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中标的全部为6.45MW机型,目前该机型订单已达1.3GW,将成为继5.5MW机型之外新一主力机型,该机型与5.5MW机型共平台,成本接近,而单位售价自此前的均价约6400元/kW提升到6591元/kW,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增强了2020-2021年业绩大幅增长的确定性。 海上风电售价高企,成本下降,毛利率持续提升,明阳卡位海风黄金时代,激励计划彰显信心。明阳智能拳头产品5.5MW系列风机逐渐起量,成本有望降低超过20%,带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海上风机售价由于海上风电电价政策维持较高水平,成本下降将全部转化为利润。海上风电凭借诸多优势迎来黄金发展时代,明阳依托永磁混合驱动风机成功卡位,市占率高企,在手订单充沛,并适时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19-2022年业绩目标为相对于2018年分别增长40%、80%、130%、200%,彰显信心。 催化剂。5.5MW风机成本下降。 风险提示。海上风电发展过快出现质量问题、施工能力限制交付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