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倪正洋

华泰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570522100004。曾就职于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7.14%
(--)
60日
中线
10.71%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2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九丰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06-13 21.89 -- -- 22.87 4.48%
31.85 45.50%
详细
深耕清洁能源30余年, LPG+LNG 双轮驱动打造一流综合能源服务商。公司是专注于燃气产业中游及终端领域的大型清洁能源综合服务提供商,经过 30多年的发展,公司业务布局已涵盖国际采购—远洋运输—码头仓储—加工生产—物流配送—终端服务等全产业链,实现了清洁能源“端到端”(从资源源头端到直接用户需求端)的全方位布局。公司自主运营的位于东莞立沙岛的综合能源基地主要由一座5万吨级综合码头、14.4万立方米LPG 储罐以及16万立方米LNG 储罐组成,其中LPG 是我国第四大LPG 进口商,是华南地区第一大进口商。2021年公司LNG 和LPG 业务分别占总收入比为53.43%,42.22%。 大力发展核心主业LNG,不惧市场波动展现全产业链优势。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由2011年的1308.74亿立方米,增加至2021年的3726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11.03%,进口占比约为45%。其中,LNG 较管道天然气更具灵活性,因此我国进口天然气以LNG 为主,2021年LNG 占比为65.37%。受需求增长、地缘政治、疫情解封等因素影响,2021年以来,国际天然气供需结构性错配推动价格攀升,对公司经营造成较大挑战,但公司具备“长约气+现货气”提供稳定气源和灵活价格双保险、优异的国际能源接收码头与储备库资源、客户结构优质等优势,预计公司盈利有望修复。 外延扩张&并购,产能和业务范围双提升。公司发布公告收购远丰森泰100%股权,远丰森泰在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已投产4家LNG 生产加工厂,年产约60万吨LNG,二期产能逐步释放,2024年满产后总产能将达到120万吨/年,收购完成后,公司LNG 国内供给产能能够扩张一倍。同时,远丰森泰来源为国内“陆气”,而公司 LNG 为进口“海气”, 公司积极构建“海气+陆气”双气源,未来有望优化气源综合成本。此外,公司4月份完成华油中蓝28%股权收购,华油中蓝建有3万立方米LNG 储罐,一期运行产能约为30万吨/年,二期产能 30万吨/年,目前已完成征地、公用辅助工程建设等,有助于公司积极走出华南市场,提升国内销量。 搭乘氢能高速发展快车,提前布局氢能业务。公司与巨正源合作,其子公司巨正源科技于2019年投产了“丙烷脱氢制高性能聚丙烯”一期项目,目前年产60万吨聚丙烯、2.5万吨氢气和LPG;二期丙烷脱氢装置项目预计在2022年投产,年产能约为2.5万吨氢气,业务范围主要涵盖东莞-广州-佛山-深圳等地区。此外,2022年1月,公司与广东国鸿氢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未来作为氢能提供方,与国鸿氢能共享其下游信息资源,进一步扩大公司在氢能产业链影响力。广东省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先行区,未来氢能发展潜力巨大,公司具备氢源优势,氢能有望为公司业绩带来新动能。 投资建议与估值: 公司当前传统业务底部探明并积极布局氢能业务,作为清洁能源先行者,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未来成长性高。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224.26亿元、236.14亿元、264.39亿元,增速分别为21.3%、5.3%、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1亿元、12.94亿元、15.17亿元,增速分别为77.6%、17.6%、17.3%。首次覆盖,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采购价格波动风险;项目推进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风险。
中国船舶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6-10 18.86 -- -- 21.20 12.29%
28.68 52.07%
详细
穿越行业周期,成就船舶制造全球龙头:中国船舶是中船集团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整合了中船集团旗下大型造修船、动力设备、机电设备及海洋工程等业务。公司旗下控股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广船国际、中船澄西四大船厂,在民船、军船、修船等细分领域引领行业发展。上市以来,公司二十余年发展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998-2006年,公司前身沪东重机上市,持续加大研发及扩产投入,成为中船集团下实力突出的柴油机制造公司,营收 CAGR 达 15.5%;2006-2012年,公司收购外高桥造船、中船澄西等核心民品资产,成为中国船舶工集团公司核心民品主业上市平台,营收 CAGR 达 48.4%;2012-2017年,船舶&海工行业周期下行,公司底部积极应对、精简业务,营收 CAGR-7.2%;2017-2021年,船舶行业开始筑底回暖。公司通过债转股注入军民品资产,南北船合并提速,营收 CAGR37.5%。 穿越行业发展周期,已成为全球造船行业龙头。 全球造船行业大周期复苏,领军企业打破海外垄断、深度受益行业复苏:2021年船舶行业全年新接订单量达 1.2亿载重吨,同比+77%,创 2013年以来新高。行业正持续复苏,二十年造船大周期已重新启动。分船型来看,集装箱、散货船、油船新接订单均显著增长。集装箱船新接订单达 4499万载重吨,同比+327%,占比37.5%;散货船新接订单达 3856万载重吨,同比+62%,占比 32.2%;油船新接订单达 2191万载重吨,同比-13%,占比 18.3%。中长期,碳中和将进一步刺激刚性的更新换代需求。中国船企在 18个主要船型中,10个船型取得了市场份额第一的水平。其中在集装箱船、散货船、化学品船、多用途船、海工船、汽车运输船等船型的市场份额均超过 50%。2021年公司承接造船订单总量占全球的 9.72%,深度受益行业复苏。此外在 LNG、邮轮等高附加值船型领域,公司正作为领军企业打破海外垄断,有望持续突破。 受益十四五军船制造批量需求,南北船重组打造船舶行业的“航空母舰”:“十四五”,我国海军处于战略变革期,正加快推进从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转变,航母编队等将成为建设重点的重点装备。整体国防政策,也正从“稳步推进”变成了“备战能力建设”,主战装备从“研制”过度到“批量建设”的放量期。2022年,国防支出预算提升至 1.45万亿元,同比+7%,军船建造需求空间广阔。公司旗下江南造船、广船国际、黄埔文冲等是历史悠久、最具规模的军船建造龙头,持续受益承接十四五的军船制造需求。此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正逐步推进,南北船正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集团层面,南北船已整体划入中国船舶集团。未来随着合并重组的协调推进,相关业务有望形成合力,打造船舶行业的“航空母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船舶制造行业复苏叠加海军国防装备需求放量,中国船舶作为全球船舶制造龙头将深度受益。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10.2亿元、20.5亿元、75.1亿元,对应 PE 83、41、11倍。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接订单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应流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6-07 14.87 -- -- 17.23 15.87%
21.22 42.70%
详细
高端铸造龙头,十年磨一剑。公司20余年专注铸造行业,是高端铸件行业龙头。公司上市后坚持“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延伸”的战略,重磅投入航空航天和核电产业,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总额从2011年的16亿元快速上涨至2021年三季度的51亿元,2018-2021年间公司研发费用率保持在11.5%以上。目前,公司航空“两机”高温合金叶片、机匣、核电设备核电材料等均已取得客户认证上的突破。在国外,已稳定进入罗罗、GE等国际龙头企业供应链体系,在国内,已是中国重燃、中核科技等龙头企业的核心供应商,长期布局有望迎来收获阶段。 下游多领域景气共振,“两机”业务增长可期。海外航空业复苏可期,目前公司海外“两机”机匣、叶片业务订单饱满,未来2年有望进入快车道;我国航空业近年来进步迅速,主力型号均进入定型批产期,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行业有望维持持续高增的态势。此外,公司在国产民用航空叶片业务、重型燃气轮机、航天等领域同样潜力巨大。 核电行业拐点确立,业绩有望厚积薄发。在“双碳”政策牵引下,核电作为稳定的清洁能源,将迎来确定性的发展机会,近期新批6个机组,核电行业向上拐点确立。公司是我国核电站建设中具备核一级资质的供应商,同时持续拓展的乏燃料存储材料,未来3-5年内的都具备较强的增长确定性。 传统业务维持稳定增长。公司传统石油天然气、工程和矿山机械设备业务上市以来一直维持稳定,主要是因为重点客户卡特彼勒、久益等国际巨头的需求一直保持稳定,受经济波动扰动较小。考虑到海外经济复苏及油价处于高位,油气投资有望恢复,整体需求的前景向好,公司传统业务有望稳中有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下游高景气将拉动产能利用率快速上升,公司已经进入业绩释放期。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含土地收储收益2.1)/5.6/8.2亿元,同比增长130%/5%/46,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19/18/1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相关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国际贸易形势恶化、在研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久立特材 钢铁行业 2022-06-07 16.27 -- -- 16.98 4.36%
18.86 15.92%
详细
公司深耕不锈钢管领域三十余载。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公司产品覆盖油气、石化、电力能源、核电、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已成为兼具研发、生产、销售、服务能力的行业龙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多年来坚持“长、特、优、高、精、尖”,在多个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具有较好的护城河。在工业用不锈钢管领域公司长期市占率第一,据统计,现有无缝管、焊接管、管件产能合计超过15 万吨,包括6.65万吨无缝管、6.75 万吨焊接管、1 万吨复合管产能及逾6000 吨管件生产能力。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在同行业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具有4200 吨挤压机核心设备,为公司高端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先决条件。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端产品意气风发。受益于油气资本性支出上行,2021 年三桶油资本性支出同比提升9.83%,相较于2020 年的-12.82%,增速再次上行,公司传统业务稳固。近年来公司持续加码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高端产品,2021年高端产品占比提高至19%,对标国际巨头山德维克,公司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多年深耕高端产品,目前已进入收获期,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镍基合金油井管出口及核电用管等相关产品增加,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公司镍基油井管已经取得巴西石油订单,未来有望稳定拓宽海外市场;2022 年4 月22 日国常会批复6 台商用核电机组,为2019 年核电重启以来核电批复力度最大的一年,公司产品涵盖三代核电、四代核电、聚变堆等核电行业产品,尤其是690U 型管为国内“双寡头”之一,有望充分受益。 航空航天和高温合金产品增厚远期收益。公司“年产1000 吨航空航天材料及制品项目”主体设备及生产线于2021 年12 月建成并达到可使用状态,未来有望拓展航空航天领域;公司与永兴材料设立合金公司,主要从事高端领域用耐蚀合金、高温合金和特种不锈钢的研发及生产,变形高温合金产能至2022 年有望达到10000吨,后续逐步通过认证,有望充分受益于规模效应,远期看,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10.57 亿元、12.93亿元、14.81 亿元,对应PE15、12、11 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顺利风险;核电审批不及预期风险;新冠疫情反复造成经营波动风险
杰瑞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6-07 41.91 -- -- 46.30 10.47%
46.30 10.47%
详细
事件:杰瑞成功新出口北美超 2亿元的订单。据杰瑞股份微信公众号发布,6月 1日杰瑞与北美知名油服公司成功签署了 1套涡轮压裂整套车组订单,合同金额超2亿元。标志着杰瑞大功率涡轮压裂设备再受北美高端主流市场的认可,彰显杰瑞高端油气装备智造实力。 北美市场高景气正当时,杰瑞充分受益北美压裂市场深度变化:目前北美油气市场呈现高景气。一方面,现有压裂服务队伍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另一方面,传统柴油压裂车转型涡轮/电驱/双燃料的趋势十分明确,且北美市场总容量远大于国内。杰瑞股份深耕高端压裂装备,在涡轮、电驱两类新型压裂设备中均具有较强竞争力,本次公司再度落地涡轮压裂整套车组大单,体现公司在全球最大单一油服市场(北美)的竞争力。我们认为,随着北美市场景气度持续升温,公司在北美市场将充分受益。 国内油气行业景气度持续升温,民营油服公司逐渐活跃:随着国内能源保供形势的持续紧张,国内油气行业景气度持续升温。此前《“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对于能源保障要更加的安全有力。一方面,国家将积极扩大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加快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开发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中西部地区和海域风险勘探,强化东部老区精细勘探。此外,由于中石油轻资产模式的推广,民营油服公司逐渐活跃,也将对杰瑞股份的订单有较大推动作用。 投资建议:持续看好公司作为全球压裂设备龙头的弹性以及受益国内外复苏的确定性。预计 2022-2024年业绩分别为 20.3/25.3/30.2亿元,对应 PE 19、16、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油公司资本支出不及预期,疫情反复使得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中国天楹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2-06-02 5.37 5.15 14.96% 5.75 7.08%
7.27 35.3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阿特拉斯与中电建水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重力储能+光伏、风电、水电、核电、生态修复、尾矿治理、建筑垃圾等零碳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的解决方案,全面开展合作,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在全国共同开发投资不少于2GW+的重力储能电站。 新能源业务逐步推进,重力储能进展超预期。2022年6月1日,公司控股子公司阿特拉斯与中电建水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重力储能+光伏、风电、水电、核电、生态修复、尾矿治理、建筑垃圾等零碳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的解决方案,全面开展合作,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在全国共同开发投资不少于2GW+的重力储能电站,支持电建集团体系内储能开发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与公司合作重力储能。此前,公司已与国网江苏综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重力储能技术研究与项目开发相关事宜达成战略合作;与能投委、三峡建工、中建七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就能源市场开发相关事宜达成战略合作。公司与众多央企展开合作,展现了公司“环保+新能源”双引擎驱动战略的发展方向,并对公司新能源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离成功剥离Urbaser。优化资本结构,持续回购彰显管理层信心。2021年公司以14.7亿欧元出售Urbaser,收购Urbaser时支付的交易对价为11.5亿欧元,实现了3.2亿欧元的投资收益。剥离Urbaser后,公司资产负债率将显著下降,预计商誉将由56亿元下降至0.66亿元。此次交易获得约60亿元的现金流入,除偿还银行借款外,公司将加快拟建及在建项目投入运营。此外,公司于2021年11月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拟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人民币8亿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6.50元/股(含)。截至目前,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数量为112,750,413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4.47%,成交总金额为6.56亿元(不含交易费用)。此次回购将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以此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彰显管理层信心。 公司垃圾焚烧主业项目充足,拓展东南亚市场硕果颇丰。公司在手项目充足,截至2021年底,公司境内外在建及筹建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规模合计约2万吨。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东南亚垃圾焚烧市场,与PTAkaSinergi集团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首都特区南部服务区垃圾处理合作项目,项目日处理规模达1500吨。公司产能释放弹性(储备产能/投运产能)173%,未来随着新项目的取得以及在建项目投产,公司固废处置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支撑公司业绩稳定增长。 投资建议与估值:公司主营业务稳步增长,同时切入新能源,重力储能进展超预期。鉴于此,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2022年-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5.61亿元、84.78亿元、126.13亿元,增速分别为-68.1%、29.2%、48.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2亿元、11.19亿元、15.23亿元,增速分别为21%、26.8%、36.1%,对应PE分别为15.7X、12.4X、9.1X。上调股价区间为5.24-6.99元,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国家政策变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海外项目投资风险。
坤恒顺维 2022-05-30 33.90 -- -- 51.99 53.36%
72.79 114.72%
详细
国产高端无线电测试仿真领域领航者。公司定位高端无线电测试仿真仪器仪表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基于自建HBI平台构建了无线信道仿真仪、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定制化开发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及模块化组件四大产品体系。客户覆盖移动基站厂商、科研院所、高校及第三方实验室等,公司拳头产品技术指标已达到行业高端水平,2020年,核心产品无线信道仿真仪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近50%。公司核心团队均具技术背景,核心技术人员持股,激励程度高,为公司后续的发展提供保障。 国产化大势所趋,替代空间广阔。根据灼识咨询数据,至2024年,全球无线通信与射频微波仪器市场规模将达885亿元,国内将达251亿元。截至2019年,国内电子测试仪表需求70%以上依赖进口,高端无线电测试仿真仪表被国际巨头垄断。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涉及我国军工、通信、电子等多个领域企业,国产化替代迫在眉睫,从政策层面来看,公司所在行业属国家战略性行业,政策支持或将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技术层面来看,公司拳头产品已可对标国际,为国产化提供基础。 十倍+市场空间产品进入放量周期。公司厚积薄发,未来2-3年产品谱系有望迅速扩充完备,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示波器、网络分析仪等核心设备将定型投入市场,据灼识咨询数据,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至2024年国内市场空间约23亿元,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等国内市场空间也在20-30亿元左右,十倍+市场空间有望打开。 行业高景气驱动业绩持续高增。我们预计整个“十四五”期间军工信息化有望持续高景气,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公司中长期的增长前景更加值得期待,公司产品谱系逐步完善后,一方面有望凭借良好的客户基础将新产品在核心客户及其上下游快速导入,另一方面下游也有望从通信、军工逐步拓展到汽车电子、半导体等领域,客户黏性和协同效应也将逐步强化。我们预计到2025年,公司产品品类将接近外资龙头,公司收入体量、技术积累、品牌、销售体系等初步具备与外资全面竞争的资格。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9/2.78/3.57亿元,归母净利润0.78/1.03/1.24亿元,对应PE为36.45x/27.53x/22.76x。公司产品谱系逐步完善,10倍+市场空间产品进入放量周期,下游行业高景气度加进口替代驱动,未来2-3年成长逻辑清晰、确定性较高,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高风险;关键核心器件进口管制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核心技术失密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欧科亿 2022-05-26 57.00 -- -- 69.80 22.46%
70.80 24.21%
详细
国内头部数控刀具制造商,近5年利润复合增速近50%。2010年前公司专注于硬质合金锯齿刀片的研发生产,为国内第一大锯齿刀片生产商,2011年起持续向硬质合金数控刀具领域进军,2021年数控刀片产量超8000万片,是国内硬质合金数控刀具民营龙头企业。2017-2021年公司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3%、49%,其中数控刀具贡献了公司当前60%以上的毛利,规模效应带来公司近年来毛利率和净利率的持续提升; 硬质合金数控刀具是顺周期耗材,国产替代空间大。机床刀具是400亿市场规模的工业消费品,市场规模与制造业景气度正相关,其中硬质合金是刀具的主要材料,约占到全部刀具的60%。国内机床刀具市场中硬质合金可转位刀具市场约在100亿规模,国产化率约30%,国产替代空间大。刀具市场细分品类众多,存在一定的定制化需求,产品性能取决于基材、涂层和精密成型技术的综合效果,技术转换相对较少。在部分品类上国产品牌已具备高性价比,国产替代日韩的趋势已开始出现,随着未来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提升以及产品品类的扩充,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同时远期潜在的海外出口市场是国内的5倍,具备较大发展潜力; 快速扩产执行力强,四大优势助力快速成长。1)技术方面:硬质合金锯齿刀片与数控刀具在基体材料底层技术方面存在共通性,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力度,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增强技术实力;2)产能方面:品类扩充的同时向高端化迈进,2021年公司新增数控刀片产品近2000种,同时加大了高端产品研发储备,新产品品种中价格大于10元的占比40%以上,3月定向增发募投的产业园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进一步扩充产品品类;3)成本方面:数控刀片生产规模效应强,公司通过自动化率提升和工艺改进持续降成本,近5年单片成本节省27%,其中单片制造费用和直接人工各下降38%;4)渠道方面:公司针对国内市场加强全国布局,举办各类展会增强品牌知名度,同时持续扩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21年海外收入占比提升到9%的水平,未来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看好未来3年数控刀具国产替代的持续推进,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2.9、3.7和4.5亿,同比增速29%、29%和22%,对应当前57亿市值下的PE 分别为20、15和13倍,公司22年市盈率略低于行业23倍的平均水平,处于历史底部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竞争格局超预期恶化;2、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3、疫情致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奥普特 2022-05-25 173.60 -- -- 243.00 39.98%
332.99 91.81%
详细
国内机器视觉核心部件龙头,营收规模快速扩大且盈利能力强。奥普特成立于2006年,以解决方案带动光源等产品销售,持续快速成长。2021年,公司营收同比+36%达8.8亿(2017-21年CAGR30%),其中新能源业务快速放量,营收同比+242%达2.6亿,3C业务同比+4%为5.2亿实现正增长。盈利方面,2017-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1.4%/71.3%/73.6%/73.9%/66.5%,扣非归母净利润CAGR为35%,2021年达2.6亿。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波动主要系新能源占比提升较快,但在各行业中,其以方案带动销售的模式具有较高附加值,且3C等行业业务主要与外资品牌竞争,公司有望在中长期保持较高盈利水平,随着加大镜头、相机、视觉控制器、工业读码器等产品布局及拓展汽车、半导体等应用,天花板也将持续抬高。机器视觉赛道具高成长性,奥普特卡位具强延展性。我国机器视觉行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015-20年,国内机器视觉市场规模从31亿增长至113亿,CAGR达30%,较同期全球市场CAGR高18pp。奥普特在机器视觉产业链占据中游黄金生态位,更容易实现跨行业多元发展:一方面,其采购的大部分原材料国内市场较为成熟、供应充分,另一方面,机器视觉在我国属新兴应用,奥普特专注核心部件,其与设备商的合作应大于竞争,在拓展下游行业时所面临的竞争较设备商跨行业时更小,且有望在终端客户对机器视觉应用重视程度提升的情况下,直接与终端合作并逐步导入终端客户的设备供应商体系中,公司业务具优越延展性。横纵拓展打开成长空间,深耕技术护城河持续垒高。 拓产品:公司采用直销模式并以解决方案促进产品销售,在这方面基本对标全球视觉龙头基恩士的业务模式,由于机器视觉属于新兴技术,客户对于完整解决方案的依赖度较高,这种模式更加具备快速响应甚至牵引客户需求的优势,公司不仅拓品类能力强,而且有望在中长期保持较高盈利水平。拓行业:从3C起家,新能源行业正快速放量,在汽车、半导体及其他诸多领域均有广阔空间,公司也在积极布局中。与此同时,2017-21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在11%以上,除巩固原有优势外,重点发展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抢占高地,并在我国机器视觉人才相对稀缺的情况下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也将公司的标准、产品等在售前即输出至市场,护城河持续垒高。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看好公司作为国内机器视觉核心部件龙头的延展性,以及在持续技术和经验积累中的坚实竞争力,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6、6.1亿元,对应PE39、31、23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风险提示:行业拓展不及预期;替代进口速度不及预期;成本费用管控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5-24 370.00 -- -- 443.00 19.73%
561.00 51.62%
详细
事件:2022年5月20日,公司拟与控股股东共同出资3.2亿元设立珠海迈为,作为半导体项目的实施主体。公司及拟成立子公司珠海迈为,拟与珠海高新区签订合作协议,计划投资21亿元用于建设迈为半导体装备项目。 重磅加码半导体及平板显示等设备布局,HHTJT整线龙头兼顾多曲线发展。据珠海高新区官网4月15日消息显示,迈为股份将在珠海高新区投资建设半导体装备项目,打造半导体、微型显示及柔性BPCB等装备生产线制造基地。迈为股份作为PERC丝印设备龙头,凭借超高的研发效率转向HJT整线,同时依托在激光、图形印刷、真空等环节的技术,向半导体封装、平板显示开拓。据迈为股份官方微信公众号显示,公司半导体设备布局包括半导体晶圆激光改质切割设备、半导体晶圆激光开槽设备、半导体晶圆研磨设备等,OLED平板显示布局柔性屏激光切割设备、OLED柔性屏自动激光修复设备、OLED柔性屏激光异形切割设备、OLED柔性屏激光打孔设备、柔性屏激光打标设备;微型LED领域布局MiniLED晶圆激光改质切割设备、MicroLED晶圆激光剥离设备、LED晶圆激光表切设备、MiniLED晶圆劈裂设备。本次21亿元重磅加码半导体及平板显示,进一步强化迈为泛半导体领域布局。 半导体及平板显示设备订单不断突破,股份回购激励核心员工。半导体封装设备及面板Array,Ce端设备替代空间广阔,半导体方面,公司22002211年底与长电科技、三安光电就半导体晶圆激光开槽设备先后签订了供货协议,并与其他五家企业签订试用订单。除激光开槽设备以外,公司半导体晶圆激光改质切割设备也已从研发走向产品验证。面板方面,据国际招标网,公司自2021年10月以来,共中标京东方66项订单,包括44台面板修复机(成都京东方),22台弯折切割机(11台绵阳、11台重庆),11台平板显示器基板切割机(重庆),11台激光打孔机(京东方重庆)、1144台)薄膜切割机设备改造(成都京东方);并中标嘉庚创新实验室(由福建省政府批准设立,是厦门市政府与厦门大学第一家共同举办的二类事业单位)11台台MicroDLED激光剥离机。半导体封装与平板显示订单不断突破。此外,公司22年2月15日发布回购方案,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6250万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32500万元(含),回购股份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截至4月30日,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43.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25%,支付总金额为人民币13980万元,强化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核心骨干积极性。 重点关注222022年年HHTJT订单与平价进度催化。据公司4月17日公告,信实工业将向公司采购8条合计4.8GWHJT整线,超过其21年营收50%。此外,华晟新能源继宣布安徽4.8GW双面微晶HJT电池产能扩建计划后,5月18日下午与大理州政府、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在大理投资建设5GW高效HJT电池和组件项目协议。除HJT扩产带来的龙头订单高增催化外,HJT效率提升、浆料、硅片、靶材成本下降带来平价进度,也是HJT行业本年工作重点。在单面微晶效率得到华晟、金刚玻璃等初步验证后,我们预计银包铜、硅片减薄等催化剂将在下半年密集释放,届时HHTJT电池单WW成本有望显著降低,吸引更多头部企业加码扩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8.9/14.4/20.4亿元,对应PE72/45/31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帝尔激光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5-23 158.87 -- -- 167.50 5.43%
252.75 59.0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自 2021年 5月 18日-2022年 5月 18日,公司与同一交易对手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包括泰州隆基、西咸隆基、陕西乐叶隆基、宁夏隆基等)合计签订合同 6.74亿订单(不含税),占公司 2021年收入53.63%。其中 2022年新签隆基系订单约 6.02亿元,占 2021年收入 47.88%。 受益隆基 HPBC 技术扩产,公司关键激光设备订单弹性释放。2022年 1月 24日,隆基旗下泰州隆基乐叶年产 4GW 单晶电池项目环评信息披露,隆基计划在泰州隆基原年产 2GW 单晶电池项目的基础上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提升改造,改建成 8条HPBC 高效单晶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备,预计形成年产 4GW 的电池片产线。除泰州外,隆基在西咸等基地也有电池扩产。3月 13日,隆基公告规划在鄂尔多斯扩产 20GW 硅片、30GW 电池、5GW 组件,总投资额 195亿元,且该项目于 4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HPBC 为 P 型 IBC,在 PERC 电池基础上叠加了 TOPCon 拥有的隧穿氧化层结构(使用 LPCVD),并通过激光开槽实现实现 PN 结和金属接触的背面交叉,对 P 型硅片少子寿命提出较高要求。由于隆基 HPBC 扩产最早源于 22年初的环评公告,根据帝尔激光公告,我们认为公司 2021年新签 7224万元订单以 PERC 激光消融和 SE 订单为主,2022年新签 6.02亿订单以 HPBC 的激光开槽订单为主,且考虑隆基后续还有鄂尔多斯等其他电池产能扩建规划(技术路径尚有争议),公司有望持续受益隆基高效电池扩产。 光伏电池新技术布局全面,持续受益 TOPCon、HJT、XBC 等技术迭代。公司在TOPCon 中布局激光硼掺杂、开膜,HJT 中布局激光修复钝化,XBC 中布局激光开槽。在金属化方面,公司激光转印可有效节约副栅银浆成本,适配全部技术路线,特殊浆料开槽可用于电镀铜工艺中。此外公司还有钙钛矿开槽,组件划片等领域的激光技术。我们认为公司是光伏新技术切换过程中,兼具弹性和稳定性的标的。 激光转印仍为公司远期弹性释放重要逻辑,关注 22年订单进度。激光转印主要用于 PERC、TOPCon、HJT、XBC 等副栅制备,优势在于:1)栅线更细,目前可做到 18μm 以下,浆料节省 30%,对应每 GW 节约银浆成本千万以上,在TOPCon、HJT 等路线上的节省绝对值会更高;2)印刷高度一致性、均匀性优良,误差在 2μm,低温银浆同样适用;3)可以改变柔性膜的槽型,根据不同的电池结构,来实现即定的栅线形状,改善电性能;4)激光转印为非接触式印刷,可以避免挤压式印刷存在的隐裂、破片、污染、划伤等问题,同时适应薄片化趋势,解决薄片带来的更多隐裂问题。同时激光转印技术展现出对浆料更高的包容性,可匹配低温银浆、银包铜等不同浆料。因此,激光转印有望成为电池金属化的主流方式之一。据公司投关活动记录显示,对于未来新增电池产线,公司将以转印印刷成套设备的方式,向客户进行交付;对于目前已有的电池产线,将以局部替换的方式,替换细栅印刷环节,对产线进行改进和提升。目前帝尔转印已与多家客户对接,2022年有望迎来批量订单。由于激光转印单 GW 投资额显著高于其他技术路线的单机设备,因此我们认为激光转印的推广,是支撑公司后续订单增长的重要逻辑。 盈利预测:受益隆基扩产及转印订单预期,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2-24年归母净利润 5.1、8.2、11.7亿元,对应 PE51、32、22倍,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林洋能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2-05-23 7.76 -- -- 8.60 10.82%
10.81 39.30%
详细
积极布局电化学储能全产业链,储能新业务蓄势待发。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的重要领域。因此,新型储能对于能源电力领域绿色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乘着储能政策东风,公司积极布局电化学储能,在手储备项目超3GWh,其中,上游储能电池端:21年6月携手亿纬锂能成立合资公司,公司持股35%,投资不超过30亿元建设年产10GWh储能磷酸铁锂电池项目,预计 2022年内建成投产;中游储能系统集成领域:与亿纬锂能和华为合作,深化储能系统集成核心竞争力;下游用户端:重点开拓新能源发电+“共享储能”的商业模式,通过建设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为新能源电站提供储能资产租赁服务,同时储能电站也可以接受电网调度,通过为电网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获取增值收益。 光伏电站运营效益凸显,在手项目充足。2021年公司光伏发电收入14.54亿,毛利超过70%。截至 2021年年底,公司开发建设并持有的已并网运行各类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约1.6GW,储备光伏项目超6GW,运维光伏项目超3.5GW。在双控背景下,光伏绿电深市场前景巨大,且公司电站资产分布主要集中于东部全国用电主消纳区,各项目发电时间、上网电量均有保障。相较于纯新能源运营商,公司具有自带高效组件的EPC 能力,以“开发+EPC+运维”模式与中广核、华能、申能、三峡、中电建、中能建等央国企在国内外全面合作。公司低成本融资,新能源电站设计、项目管理,新能源电站智能运维等方面均有优势。 智能、储能、新能源三大业务齐发展,打造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方案。公司力争打造“高可靠、高性价比、高收益”的“3S”融合储能产品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布局储能产业链上下游。截至2021年底,林洋储备的各类储能项目已超3GWh,2022年公司将紧抓储能市场爆发性增长机遇,将打造创新的储能系统集成优势和“集中式共享储能”运营商业模式,2022年建设规模化的储能PACK 工厂一期项目2GWh,未来3年累计建设不低于5GWh 储能项目。2022年公司通过积极推动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三大业务板块业务落地,力争实现营业收入超 80亿元的目标。 投资建议与估值: 公司智能电表、新能源和储能三大板块齐头发展,作为储能领域先行者,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未来成长性高。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81.4亿元、100.97亿元、123.4亿元,增速分别为53.7%、24%、2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5亿元、17.17亿元、21.45亿元,增速分别为42.4%、29.6%、24.9%。首次覆盖,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电价下行的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海外项目经营风险。
华峰测控 2022-05-12 333.54 -- -- 428.65 28.52%
428.65 28.52%
详细
半导体模拟测试机国内市占率约60%, 2016-21年归母净利润CAGR 达60.7%。 公司半导体测试系统国际领先,是少数打入国际供应链的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 公司聚焦于模拟、数模混合、功率、SoC 等领域,据我们测算,模拟测试机国内市占率约60%。截至2022年Q1,我们预计公司测试机全球累计装机量约5000台,客户包括长电科技、圣邦微电子、华润微、台积电、日月光、MPS、意法半导体等国内外半导体封装、设计巨头。2021年公司收入8.8亿元,近六年CAGR为51.0%; 归母净利润4.4亿元,近六年CAGR 为60.7%, 毛利率均值80.8%,净利率均值42.3%。受益于公司SoC 等高端测试产品不断突破+外延布局推进,公司发展速度有望维持高位。 21年全球测试机市场342亿元,国内市场99亿元,SOC/模拟占比为30%/15%。 受益于下游芯片需求不断提升,21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达1026亿美元(6772亿元),同比增长44%。半导体测试分为前道及后道,后道测试是产品良率和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核心参数包括通道数、测试频率、测试精度、向量深度等。测试费用约占整个芯片环节的5~25%,设备包括测试机、探针台,分选机等,测试机占后道测试设备投资额63%。21年全球和国内的测试机市场分别为342亿元/99亿元,SoC/存储/模拟/数字测试机约占测试机市场的30%/35%/15%/15%。 封测扩产持续+设计公司需求崛起,测试机市场有望持续增长。测试机贯穿芯片设计(设计验证)、制造(CP)、封测(FT)全环节,下游需求主要源于封测厂和设计厂。封测厂为测试机最传统的需求,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封测持续加码资本支出。伴随国内设计公司崛起,出于投资收益、保障供应链安全等商务及技术需求,设计公司独立采购测试机驻场和CP house 2种模式逐渐成为趋势。受益于封测扩产+设计公司需求上行,测试机市场有望持续增长。 公司模拟、功率测试产品国际领先,布局SoC打开长期发展天花板。模拟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STS8200是模拟测试领域代表机型,性能全球领先,客户黏性高;功率领域,公司2016年布局GaN 测试,产品突破Navitas、台积电等,2020年底,公司推出基于 STS8200测试平台的PIM 2500V/6000A 大功率专用测试解决方案,针对用于大功率IGBT/SiC 功率模块及KGD 测试;SoC 领域,公司STS8300针对PMIC 和功率SoC 测试,数字能力可覆盖测试频率100Mhz 及以下的芯片,同时不断研发200Mhz、400Mhz 及更高端SoC 测试板卡。SoC 有望成为未来公司重要发展逻辑。 对标海外巨头泰瑞达,内生+外延加速本土模拟测试龙头走向高端、走向国际。公司STS 系列产品技术指标对标甚至超越国际巨头泰瑞达ETS 系列产品,且架构更具灵活性。截至2021年底,STS 系列全球累计装机量接近ETS,国内装机量超越泰瑞达。复盘公司及泰瑞达发展过程,公司在增速及盈利水平方面领先泰瑞达。借鉴国际巨头的并购成长史,公司不断通过小规模股权投资,实现技术互补。 未来公司有望通过内生+外延,产品不断走向高端,走向国际。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公司内生+外延不断走向高端SoC和国际市场,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9.1、11.8亿元,对应PE30、21、16倍,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半导体周期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
奥特维 2022-05-11 217.62 -- -- 261.80 19.54%
328.80 51.09%
详细
事件:2022年5月8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子公司松瓷机电中标青海晶科单晶炉采购项目,中标金额约9000万元,上述项目将在2022年8月交付。 组件串焊机龙头新业务再发力,单晶炉获大客户GW 级别订单。公司是光伏组件串焊机龙头,依托创始人团队在自动化、焊接、视觉检测等底层技术的深度积累,业务从组件环节智能装备,延伸至电池片、硅片环节。在公司光伏业务中,单晶炉核心技术诸如晶体生长、温度控制等主要源于子公司松瓷机电,公司于2021年4月增资后拥有松瓷机电51%的股份。松瓷机电单晶炉技术实力扎实,起步产品是最新一代的1600直拉式单晶炉,配备上料机,可拉制12英寸、N 型晶棒,具备全程自动化能力,产出更加高效,且未来有望推出半导体级单晶炉。据公司2021年报业绩交流会披露,公司22年单晶炉订单有望达10亿量级,为完成这个目标:1)从产能角度来看,松瓷机电3月底单晶炉月产能已达到150台,6月底有望提升到180-200台,按照单晶炉110-130万元售价保守估计,届时公司产能相当于24亿接单能力;2)从客户角度来看,公司21年单晶炉订单主要来自晶科、晶澳及宇泽半导体,其中晶科为首次授予公司单晶炉小批量订单的客户,宇泽半导体1.4亿元订单为公司首次实现单晶炉GW 级别订单,22年4月新签宇泽半导体3亿单晶炉订单。本次订单金额约9000万,我们预计对应台数约80台,对应1GW 硅片产能,且突破了一体化头部企业晶科的大批量订单,是公司单晶炉实力验证的重要一步。青海晶科拉晶项目总规划不低于20GW,公司有望持续获得晶科单晶炉订单。 重点关注串焊机稳定成长,键合机释放弹性,多平台布局持续推进。公司在光伏领域形成批量订单的业务有:硅片端(单晶炉、硅片分选机、加料机)、电池片(TOPCon 光注入烧结退火炉)、组件(串焊机、划片机),此外公司还拥有电池CVD技术,丝网印刷技术,清洗制绒技术,EL、PL 检测技术,组件叠焊排版技术等多项光伏技术储备。锂电领域,公司模组PACK 线已获得蜂巢等客户订单,圆柱外观检测设备进入南京LG,定增布局叠片机。半导体领域,公司铝线键合机已获得通富微电批量订单,装片机及金银铜线键合机研发积极推进。我们认为串焊机在客户端的投资占比低及承接的技术更新快,导致串焊机拥有“高频迭代”耗材属性,结合公司多平台布局稳增长,半导体键合机弹性释放,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5.6/8.1/10.9亿元,对应PE 39/27/2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组件技术迭代不及预期,公司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国林科技 机械行业 2022-05-10 12.10 -- -- 15.87 31.16%
16.88 39.50%
详细
传统业务稳步增长,四大应用领域打造百亿市场规模。公司专业从事臭氧产生机理研究、臭氧设备设计与制造、臭氧应用工程方案设计与臭氧系统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及维护,是国内臭氧行业的代表企业,产品以大型臭氧发生器为主。目前,臭氧发生器广泛应用于市政给水、污废水处理、烟气脱硝、食品行业等领域,其中在水处理领域中应用最大。近年来国家和相关部委先后发布多项污水治理方案及规划等减污政策,经过我们的测算,2025年臭氧发生器在污水处理中对应市场规模为148.7到198.3亿元;在供水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中市场规模约为17.3亿元。公司作为臭氧发生器龙头,有望受益于“十四五”期间水处理行业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 募投高品质晶体乙醛酸项目,带来成长新动能。公司2021年募投3.6亿于新疆石河子建设2.5万吨高品质乙醛酸项目,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国内唯一一家高品质乙醛酸生产企业。根据公司4月8日投资者调研纪要,公司新疆高品质晶体乙醛酸项目有望于6月份试生产,力争半年内完成四期产能投放。目前国内外合计每年约有2万吨高品质晶体乙醛酸、3万吨高品质乙醛酸水溶液和20万吨普通乙醛酸水溶液的市场需求,其中国内市场需求约为13-16万吨,占国内外市场总量的50%-60%左右;我国规模较大的乙醛酸生产厂家产能合计约为12.1万吨,约占市场总需求量的46%左右。公司新疆项目可生产晶体乙醛酸2.5万吨,折合水溶液4万余吨,按照高品质乙醛酸溶液销售单价为1.42万元/吨,乙醛酸溶液毛利率为57%,项目满产后可带来每年收入约5.68亿元,毛利润约3.24亿元。 半导体清洗稀缺标的,有望实现国产替代。根据Gartner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规模为25.39亿美元,预计2021年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复苏,全球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将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24年预计全球半导体清洗设备行业将达到31.93亿美元,并将保持稳定增长。目前整个半导体的清洗设备高端市场主要是被日美韩等国企业占据,国内半导体厂商占比不到5%,国内清洗设备领域主要有盛美上海、北方华创、芯微源和至纯科技四家主要厂商。而国内这些厂商的半导体清洗设备的核心设备-“高浓度臭氧发生器”市场主要由美国MKS及德国安索罗斯等国外厂商占据,2020年MKS在国内的销售额约为17亿人民币。随着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国内企业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半导体清洗的国产替代进程逐渐推进。目前公司的半导体清洗用高浓度臭氧发生器和高浓度臭氧水设备技术取得突破,臭氧发生器出气浓度可达200-300mg/L,臭氧水浓度可达80-150PPm,并能实现臭氧水不同浓度的精准控制,满足半导体行业应用需求。 公司产品有望打入我国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打破进口垄断,实现国产替代。 投资建议与估值:随着乙醛酸项目投产,半导体清洗设备有望国产替代,公司未来成长性高。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7.1亿元、10亿元、13.5亿元,增速分别为43.3%、40.3%、35.8%,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1.9亿元、2.6亿元,增速分别为68.2%、45.1%、37.4%。首次覆盖,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核心技术更新及技术泄密的风险;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2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