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文正

华西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120524120007。曾就职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3.23%
(--)
60日
中线
62.9%
(第383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3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长白山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4-04-01 21.72 -- -- 25.21 15.64%
27.81 28.04%
详细
长白山发布关于 2023 年度业绩及现金分红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23 年业绩表现佳, 计划分红 2080 万元。 1)年度业绩情况: 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6.20 亿元/同比+218.74%,较 19 年同期+32.80%;归母净利润 1.38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较 19 年同期+83.44%; 23Q4,公司营业收入 1.23 亿元/同比+263.12%,较 19 年同期+50.52%;归母净利润-0.14 亿元,较 22 年同期的- 0.32 亿元亏损缩小, 19 年同期为-0.07 亿元。 2)分红情况: 公司计划以 23 年12 月 13 日的总股份 2.67 亿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送现金红利人民币 0.78 元(含税),对应分红金额 2080 万元, 占当年归母净利润 15.07%;与过往对比, 20-22 年公司未派发股息, 19 年派送股息每 10 股 0.43 元,对应分红金额 1147万元, 占 19 年归母净利润 15.24%; 23 年每股派息金额较 19 年同期增长81.39%。 虽为 20 年以来首次派息,但派息金额相对较低,原因是公司 24 年需加大项目建设与设备支出承接客流、温泉部落二期项目二季度开工、“暑期+冰雪季”双旺季驱动预期下寻找成熟项目抢占市场份额,各项目需充足现金储备。 客流提振促景区整体毛利率优化,客运业务受益最为明显。 聚焦 23 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整体表现, 2023 年公司毛利率为 42.98%/同比+52.76pcts,较19 年同期+7.87pcts;归母净利率为 22.25%/同比+51.74pcts,较 19 年同期+6.14pcts。 聚焦 23 年公司各项业务表现, 23 年公司旅游客运收入和酒店收入分别为 4.20 亿元/1.38 亿元,较 19 年同期+30.33%/+189.58%,对应毛利率分别为 54.93%/34.19%,较 19 年同期-1.15pcts/+25.97pcts。 聚焦 23 年客流情况及 24 年客流预期, 23 年长白山主景区接待游客 274.8 万人次/同比+260.5%,较 19 年同期+9.4%, 24 年公司目标接待人次 320 万人次(较 23 年+16.45%),力争达 350 万人次(较 23 年+27.37%)。 23 年毛利率/净利率较 19 年同期优化明显,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包括两点: 1)客流增长促毛利率优化: 公司旗下旅游客运业务/酒店业务均为“高固定成本+低变动成本”结构,随客流增长营业成本支出比例将减小,在公司 23 年长白山主景区客流恢复并超越 19 年同期的情况下,酒店业务毛利率增长,带动整体毛利率水平提升;旅游客运业务同为此成本结构,但收入贡献增长明显时毛利率变动较小,我们认为是公司新增的包车租赁业务毛利率相对较低,而此业务也与毛利率较高的观光车业务一同并入旅游客运业务收入/成本计量中所致; 2)酒店逐步渡过爬坡期/获客能力增强。 公司旗下皇冠温泉假日酒店逐步渡过爬坡阶段成本把控能力提升,叠加周边度假区业态成型/冰雪季催化,淡旺季获客量均较 19 年同期有明显增加。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长白山未来成长空间大,外部交通优化预期+内部经营改善预期为其高成长性奠基,冰雪游为其基本面优化主驱动力: 1)冰雪游催化: 长白山冰雪游在行业高景气/政策催化/冰雪业态逐步完善/线上宣传赋能等因素驱动下逐步崛起, 24 年 1-2 月主景区客流远超 19 年同期验证冰雪游提振逻辑, “暑期+冰雪季” 双轮驱动模式下未来成长空间大; 2)外部交通优化预期:外部铁路/航路/高速交通优化预期强化长白山旺季客流量接待上限和冰雪季客流引流能力,提振客流需求; 3)内部交通和经营改善预期: 内部交通运力在定增预案落地后能够有效匹配外部交通带来的新客流并促毛利率接近最优、包车业务成长潜力充足、酒店业务生态矩阵逐步完善引流能力有望增强、温泉部落二期项目落地后有望成为业绩新增长点。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16/2.71/3.19 亿元,对应 PE 为 28X/22X/19X,维持“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落地不及预期风险,政策催化作用不及预期风险。
米奥会展 综合类 2024-03-29 26.28 -- -- 42.68 6.70%
28.04 6.70%
详细
经 营 恢 复 良 好 , 净 利 润实 现 大 幅 增 长 。 23年实 现 营 收 8.35亿 元/yoy+139.7%;归母净利润达到 1.88亿元/yoy+273.5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82亿元/yoy+406.04%,EPS 达到 1.24元/yoy+264.71%, 毛利率为50.1%/yoy+0.8pct,归母净利润率为 23.6%/yoy+7.9pct。 2023年度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系境外自办展收入大幅增加所致。 单 23年 Q4来看, 公司实现营收 3.66亿元/yoy+75.1%;归母净利润 1.06亿元/yoy+69.6%;扣非母净利润1.04亿元/yoy+91.1%。 截至 23年 Q4, 公司合同负债 0.96亿元, yoy+32.9%,充分反映 2024年展会预收款高增。 23年办展成果卓著,规模历史新高。 受益于有利的贸易政策,特别是“一带一路” 倡议和 RCEP 协定, 2023年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分别在十个国家成功举办境外线下自办展。全年公司组织境外参展企业近 8800家,展位达 1.3万余个,占 2023年审批执行的出国办展项目各参数比重均超过 50%。 专业化/数字化办展持续推进,提升展会服务能力。 随着海外办展的累积以及覆盖区域的扩大,公司从原有的综合展全线创新升级为 8大专业展同档期举办,即建材展、纺织服装展、家居展、家电 3C 展、工业机械展、包装机械展、电力能源展、孕婴童展。其中 12月迪拜建材展规模已超过 20000㎡, 12月迪拜纺织服装展、家电 3C 展规模均超过 10000㎡,公司的专业化转型发展趋势良好。公司已实现 AI 在数据匹配、内容生成、视频制作中的广泛使用,逐渐打造了以数据驱动的数字化专业展,通过网展贸 O2O 数字化平台助力买卖双方高效对接,实现数字化办展、数字化参展、数字化观展全链路商机促成。 投资建议: 米奥会展为国内境外自办展龙头, 技术、 资源等多重先发优势高筑, 当前处于清晰的向上通道。 公司展位数高增的同时,通过专业化办展/数字化,亦在提升整体的展会服务能力;规模/服务能力/品牌的同频向上有望进一步夯实米奥作为国内海外自办展龙头的壁垒。 随着我国出入境政策逐渐宽松,公司境外办展业务开启全面复苏, 叠加“一带一路” 倡议持续落地, 公司业绩弹性有望继续释放,看好公司作为境外自办展龙头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预计 2024-2026年 公 司 归 母 净 利润 分 别 为 2.7/3.6/4.6亿 元 , 对 应 PE 分 别 为23x/17x/13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风险。
福瑞达 医药生物 2024-03-27 9.20 -- -- 9.22 0.22%
9.39 2.07%
详细
事件: 福瑞达发布 2023年年报。 23年,公司实现营收 45.79亿元, yoy-64.65%; 归母净利润 3.03亿元, yoy+567.44%;扣非归母净利 1.39亿元, yoy+137.40%。单 Q4看,公司实现营收 11.84亿元, yoy-73.23%;归母净利润 0.65亿元, yoy+160.33%; 扣非归母净利 0.31亿元, yoy+130.43%。 化妆品业务稳步推进, 23年化妆品业务收入同比+22.71%, 布局重组胶原蛋白新版图,“4+N”战略向“5+N”进阶升级,“生美+医美”双美新生态加速化妆品业务发展。 23年公司化妆品业务收入 24.16亿元,同比+22.71%; 23H2实现收入 13.10亿元,同比+37.02%,环比+18.49%,其中, 1) 颐莲(23年收入 8.57亿元/同比+20.35%; 23H2收入 4.65亿元/同比+43.40%,环比+18.62%): 完成从玻尿酸大厂到中国高保湿心智切换, 23年在心智单品喷雾的基础上补充面霜品类,并对喷雾配方进行升级推出喷雾 2.0,产品矩阵持续完善和升级驱动品牌收入增长; 24年将继续围绕“玻尿酸保湿修护”心智,打好“喷雾阻击战”、“面霜攻击战”、“心智持久战”三大战役,在稳守喷雾市场占有率基础上,提升以面霜为代表的第二梯队产品销售占比; 2)瑷尔博士(23年收入 13.48亿元/yoy+27.33%;23H2收入 7.50亿元/同比+40.58%,环比+25.42%): 专研微生态护肤, 23年上新控油精华、摇醒精华、理想精华等新品,升级益生菌面霜推出 2.0版,横纵向完善系列产品矩阵; 24年品牌将进一步完善品线,益生菌、闪充系列两大品线全面升级(闪充水乳 2.024年 1月已上新),摇醒系列、清肌控油系列扩充品类,新增防晒系列新品及渠道定制品,多品线发力打开品牌增长空间。此外, 23年公司完成胶原蛋白医疗器械智能化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料试生产,推进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料备案, 12月推出以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的“珂谧 KeyC”品牌,入局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品牌发展战略从“4+N”升级为“5+N”,由单一美妆主业升级为“生美+医美”双美新生态,加速化妆品业务发展。 医药业务渠道持续扩张, 原料业务产品线持续丰富, 23年业务均实现稳健增长。 1)医药业务(23年收入 5.20亿元/yoy+1.61%) : 目前已打通全国各地医院、基层医药机构和药店等医疗服务终端以及京东、阿里、有赞商城等互联网电商渠道; 23年公司成立“福瑞达大药房”,发展新零售业务拓宽销售面; 24年将围绕互联网销售快速增长的骨科、皮肤科等品类, 积极探索“专科大药房”医药电商新模式, 实现在电商渠道的进一步突破。 2) 原料及添加剂业务(23年收入 3.51亿元/yoy+23.16%) : 推进国内外原料药注册项目,丰富产品线;积极拓宽原料应用场景,加快透明质酸在饮料、宠物食品、计生用品等快消产品的应用,以及依克多因、聚谷氨酸在农业的应用,提高原料产品市占率。 完成地产业务剥离,人事调整落地,持续聚焦大健康主业, 看好公司长期增长。 公司23年开始推进地产业务剥离,逐步聚焦以化妆品为主,医药+原料协同发展的大健康产业。 23年 1月,公司发布《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报告书》,确定地产业务交易价格为 59亿元,并置出第一批地产标的; 10月,公司按交易安排完成第二批次标的资产交割;至 10月末,公司置出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全部资产及负债,不再从事房地产开发相关业务。此外, 23年 10月,公司人事调整落地,新聘多位具备丰富的医药、化妆品业务经验的高管,进一步完善主业布局,看好公司 24年轻装上阵实现健康增长。 投资建议: 公司聚焦于医药、化妆品、原料及添加剂等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短期看,地产业务剥离后盈利能力有望提升;中长期看, 公司逐步完善化妆品产品及品牌矩阵,推进医美产业的集群化和转型升级以及原料业务的高端化、专业化,成长动能充足。 我们预 计 公 司 2024-2026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4.02/5.03/6.17亿 元 , 同 比 增 长32.5%/25.2%/22.5%,对应 PE 为 24/19/1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新品开发不及预期,业务结构改变后的经营与管理风险。
爱美客 机械行业 2024-03-22 242.04 -- -- 350.99 2.93%
249.14 2.93%
详细
事件概述: 公司于 3月 19日发布 2023年报, 实现营业收入 28.69亿元,同比+47.99%;实现归母净利润 18.58亿元,同比+47.0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8.31亿元,同比+52.95%。 其中, Q4实现营业收入 6.99亿元,同比+55.55%;实现归母净利润 4.40亿元,同比+59.00%;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36亿元, 同比+87.73%。 产品矩阵差异化布局, 拉动收入持续上行。 从产品角度,公司凭借全方位且具备差异化的产品矩阵与清晰的产品定位,产品竞争力与影响力日益增强。 2023年,溶液类注射产品营业收入为 16.71亿元,同比+29.22%,在营收中占比 58.22%,其中,以“嗨体”为核心的溶液类注射产品稳步增长,“嗨体”系列产品上市以来在医美机构端较充分渗透,主要由机构复购拉动收入增长;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 11.58亿元,同比+81.43%,在营收中的比重同比+7.44pct 至 40.35%,主要系濡白天使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成为公司构筑现象级产品矩阵的有力支撑点,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 此外, 如生天使 23年 7月上市以来,处在机构拓展期,有望在机构加快渗透,与濡白天使构筑新的增长极。 从渠道看,截至 23年末,公司已拥有超过 400名销售和市场人员,覆盖终端约 7000家医美机构; 公司坚持“直销为主、经销为辅” 的模式,直销与经销模式收入占比为 62.26%与 37.74%。 毛利率稳健上行,费率控制良好。 ①毛利率端, 2023年, 公司毛利率达 95.09%,同比+0.25pct; 溶液类注射产品、凝胶类注射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 94.48%与 97.49%,同比+0.25与+0.97pct。其中, 23Q4,毛利率为 94.45%,同比-1.18pct。毛利率呈现稳中向上态势,主要系公司收入持续上行,规模效应的作用下成本下行; 及高端线产品濡白天使占比提升,拉动产品结构优化,未来随再生材料濡白天使与如生天使收入快速增长,有望继续拉动公司的整体毛利率上行。 ②费率端, 2023年,公司销售费率、 管理费率、研发费率分别为 9.07%、 5.03%、 8.72%,同比+0.68、 -1.44、 -0.21pct; 23Q4, 销售费率、 管理费率、 研发费率为 6.90%、 4.62%、 12.97%,同比+0.45、 -9.50、 +0.06pct,Q4管理费用率同比明显下滑主要系去年同期港股申报的上市服务费和人工费较高。 随公司加大销售费用管控、优化管理效率,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趋势下, 我们预计销售费率与管理费率有望继续摊薄;同时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预计研发费率将维持稳定区间。 结合毛利率与费率情况, 2023年, 公司净利率为 64.65%,同比-0.73pct,其中 Q4净利率为 62.83%,同比+1.51pct。 产品先发优势突出,持续接棒放量拉动公司高增长。 ①核心产品嗨体: 嗨体 2.5与冭活泡泡针作为水光针合规产品,受益行业监管趋严,实现市场份额持续上行;祛预纹市场,消费者复购与渠道下沉拉动销售增长;熊猫针在医美机构的铺货加速,眼周年轻化市场需求促增长。 目前, 嗨体系列产品在机构端渗透率已相对充分, 我们认为未来拉动收入增长的更多来自于机构复购, 预计嗨体系列产品收入增速将趋近医美行业市场规模的整体增速水平。 ②再生材料:濡白天使延续良好增长态势,加快机构渗透;如生天使于 23年 7月末发布, 其兼具填充与紧致效果,且对医生的技术手法要求更低,有望承接更多再生材料类产品的客户需求,与濡白天使共同构筑新的增长极。 ③后续产品矩阵带来新看点: 用于纠正颏部后缩的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宝尼达二代) 处于注册申报阶段,用于改善眉间纹的注射用 A 型肉毒毒素处于注册申报阶段, 第二代面部埋植线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利拉鲁肽注射液完成 I 期临床试验,利多卡因丁卡因乳膏处于 III 期临床试验阶段,去氧胆酸注射液、透明质酸酶、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处于临床前在研阶段,预计 2024年提交临床试验申请,产品矩阵有望持续丰富; 公司进一步强化在体重管理与减脂领域的战略布局,与质肽生物合作引入司美格鲁肽产品的基础上,以总金额 0.5亿元投资持有质肽生物 4.89%的股权;公司通过经销方式布局光电类产品, 获得 Jeisys 旗下Density(射频皮肤医美设备) 和 LinearZ(超声皮肤医美设备)在中国内地的推广、分销、销售和相关服务的授权,实现在能量源设备管线的突破。 投资建议: 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9.49、 53.27、 66.71亿元,分别同比+37.6%、 +34.9%、 +25.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23、 34.01与 42.67亿元,同比+35.7%、 +34.8%与+25.5%,对应 PE 为 30/22/1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渠道拓展不达预期;新品推出不达预期; 行业竞争加剧。
润本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4-03-22 16.72 -- -- 17.20 2.02%
21.94 31.22%
详细
润本股份:驱蚊&个护行业领先企业,定位驱蚊+婴童细分赛道实现差异化竞争。润本品牌创立于2006年,主要从事驱蚊和个护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把握新零售时代发展机遇,发挥研产销一体化优势,成功打造出驱蚊产品、婴童护理产品、精油产品三大核心产品系列。根据公司招股书,22年公司驱蚊产品在驱蚊市场的份额约5.0%,婴童护理产品在婴童护理市场份额约1.9%,公司在驱蚊和婴童护理细分行业较分散的市场竞争格局下均取得较高的市占率,市场认可度较高。23年公司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计划使用9.03亿元募资建设新工厂和品牌渠道等,募投项目完成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 驱蚊/婴童护理行业稳健增长,儿童消费市场贡献主要动力。1)驱蚊杀虫行业:灼识咨询数据显示,我国驱蚊杀虫行业市场规模从17年的51.8亿元增至22年的74.6亿元,对应CAGR为7.6%;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01.7亿元,对应22-27年CAGR为6.4%。近年来,母婴群体对安全、温和性的驱蚊用品的需求增加带动儿童驱蚊市场快速发展,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驱蚊消费市场规模从16年的3.9亿元增至19年的9.0亿元,24年有望达21.7亿元。竞争格局方面,中国驱蚊杀虫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12-21年我国驱蚊杀虫市场CR5~60%。2)婴童护理行业:欧睿数据显示,08-19年,中国婴童护理市场规模从54.2亿元增至258.5亿元,对应CAGR为15.3%;20年受新冠疫情、生育率下滑等多因素影响,婴童护理行业市场规模增速略有下滑;中长期来看,受益于国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精细化育儿意识提升等因素驱动,中国婴童护理市场规模有望在27年达到490.7亿元,对应22-27年CAGR为9.7%。竞争格局方面,在国内新兴品牌快速成长以及外资品牌的加入下,我国婴童护理市场行业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降低,欧睿数据显示,13-22年我国婴童护理市场CR5从43.3%降至16.3%,CR10从53.5%降至26.2%。我国婴童护理市场目前处于增长阶段且呈现多元化、精细化发展趋势,行业格局尚未稳定,短期看竞争格局将随入局者的增加进一步分散。 “丰富产品矩阵+全渠道销网布局+重研发与促产能”,公司护城河持续拓宽。1)产品矩阵持续丰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公司坚持“大品牌、小品类”战略,以驱蚊作为市场切入点,迅速拓展至更为广阔的婴童护理及精油市场,推出驱蚊喷雾、卫生湿巾、皴裂膏、精油香圈等新型产品,持续拓宽消费客群;同时产品原料合作默克、德之馨等国际知名供应商,定价卡位0~60元的高性价比价格带,具备较强的产品竞争力。2)线上“种草-直播-销售”+线下布局完善,打造全渠道销售网络:公司开拓天猫、京东等传统线上平台以及抖音、拼多多、快手等新兴平台进行产品销售,通过小红书进行内容“种草”,辅以抖音达人、天猫超头主播等带货,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的同时线上渠道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公司线上渠道收入贡献度分别为78.7%、77.7%、78.0%;未来,公司将继续以线上销售为主,积极增加商超、百货商店等线下实体店的合作家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对消费者群体全方位覆盖。3)重视研发布局夯实产品基础,自建生产基地保障产能:公司重视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截至22年末,公司开发6项自研技术,储备9余项研发项目,全方位赋能产品推陈出新。同时,公司自建广州、义乌两大生产基地,打造56条自动化生产线,实现80%+的产品可自行生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投资建议:公司坚持“大品牌、小品类”的研产销一体化战略,通过深耕细分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目前已在驱蚊市场和婴童护理市场建立起良好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度,未来有望通过持续提升的研发能力和生产力、不断完善的渠道结构,推进新产品的上市和销售,驱动公司收入稳健提升,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6、2.89、3.6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0%、33.9%、24.9%,3月20日收盘价对应PE为31X、23X、19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电商平台销售相对集中;新品研发不及预期;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锦波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3-22 177.67 -- -- 230.00 -0.86%
190.99 7.50%
详细
事件概述:3月20日,锦波生物发布2023年度报告。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80亿元,同比+99.96%;实现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174.6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181.02%。23Q4,实现营业收入2.63亿元,同比+89.68%;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176.1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183.29%。 医疗器械类产品收入快速增长,主要系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薇旖美与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持续赋能。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80亿元,同比+99.96%。分产品看:①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实现收入6.80亿元,同比+122.66%,占总营收的87.1%,其中,单一材料、复合材料医疗器械收入为5.65、1.15亿元,同比+254.65%与-21.31%,单一材料医疗器械收入大幅增长主要系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收入增速较快。②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护肤品实现收入0.76亿元,同比+12.00%,其中单一成分、复合成分功能性护肤品收入为0.17、0.59亿元,同比+65.33%与+2.78%,主要系23年6月公司新增单一成分功能性护肤品“ProtYouth”拉动护肤品收入上行。原料及其他实现营业收入0.24亿元,同比+42.89%,主要系公司积极开拓原料市场,与欧莱雅建立战略合作,首次进入欧莱雅供应链体系,实现向欧莱雅销售重组胶原蛋白原料,获得国际品牌认可的同时,拉动原料业务快速增长。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控费能力增强。①毛利率:2023年,毛利率为90.16%,同比+4.72pct;23Q4,毛利率为90.54%,同比+3.17pct,主要系高毛利率单一材料医疗器械产品收入占比提升,带动产品结构优化。②费率端:2023年,销售费率、管理费率、研发费率为21.14%、11.82%、10.89%,同比-5.76、+0.40、-0.75pct;23Q4,销售费率、管理费率、研发费率为20.71%、12.49%、8.98%,同比-5.90、+2.00、-0.59pct。销售费率收窄主要系销售收入上行带来的规模效应,管理费率提升主要因北交所上市中介服务费及产业园配套设施折旧等导致,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研发费率整体稳定。③净利率:基于毛利率与费率情况,2023年,净利率为38.28%,同比+10.37pct;23Q4,净利率为40.76%,同比+12.18pct,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生产创新赋能+产品竞争优势+销售渠道深耕,未来看点充足。1)研发端:24年初,锦波生物研究发现A型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的164.88°的三螺旋结构,可自交联成更高级的胶原蛋白纤维网结构,进而重建细胞外基质,实现细胞重塑、组织重塑,首次实现人体生命材料新突破。2)产品与渠道端:①轻医美市场:薇旖美先发性布局,定位高端,坚持直销,截至2023年年末,拥有销售团队135人,已覆盖终端医疗机构约2000家。②功能性护肤市场:自有品牌肌频定位敏感肌、重源定位抗衰、ProtYouth定位修护控油。3)未来看点:①薇旖美产品系列发力空间充足,有望持续贡献收入增量。主打眼部抗衰的薇旖美·极纯处于机构端快速铺货期;聚焦全面部抗衰的薇旖美·至真处于机构推广期,全程抗衰的3+17胶原联合品相,共同提供收入增量。②产品储备丰富,产能持续扩张,技术壁垒显著。公司后续产品储备丰富,包括以重组III型、I型及XV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为主要成分,可用于多领域的产品开发,专业技术壁垒深厚。目前,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项目、重组XV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项目、重组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项目已进入临床阶段,且部分成果落地。 ③品牌势能持续提升。24年初,锦波生物登陆分众传媒,计划以电梯场景作为输出载体,实现品牌与用户精准化、稳定化、持续化的连接;此外,修丽可推出“修丽可铂研胶原针”,合作锦波生物的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欧莱雅“小蜜罐”以重组胶原蛋白作为核心成分之一,使用公司生产的原料,国际品牌的背书有望进一步提升锦波生物的品牌影响力,并提供收入增量。 发布2023年度权益分派预案,本次共预计派发现金红利6808.6万元,转增2042.6万股。 公司发布2023年度权益分派预案,公司目前总股本为6808.6万股,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以每10股转增3股。 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0、18.05、22.63亿元,分别同比+67.9%、+37.8%、+25.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2、6.88与8.88亿元,同比+60.7%、+42.7%与+29.2%,对应PE为33/23/1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低迷、行业竞争加剧、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等。
吉宏股份 造纸印刷行业 2024-03-19 15.99 -- -- 18.31 11.85%
17.89 11.88%
详细
以包装业务起家,2017年入局跨境电商,以日韩地区收入为主。1)包装业务:公司的传统主力业务,主要产品为彩色包装纸盒、彩色包装箱、环保纸袋和QSR包装等。 服务于食品、餐饮、饮料、日化等快速消费品领先企业,如伊利集团(22Q1-3收入占比总收入24.82%)、瑞幸咖啡(22Q1-3收入占比总收入1.62%)、华莱士(22Q1-3收入占比总收入1.47%)、麦当劳(22Q1-3收入占比总收入1.27%)、旺旺集团(22Q1-3收入占比总收入0.91%)、恒安集团、纳爱斯集团等。公司在这一领域已有20年的经验,拥有多项质量和环境管理认证。2)互联网业务:包括跨境电商和吉喵云SaaS服务平台,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跨境社交电商龙头企业,同时在疫后转变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日韩市场,22Q1-3日韩收入占比境外收入比例为47.6%,东南亚占比20.0%。公司互联网业务保持稳定增长,2017-2022年营收CAGR为73.2%,23H1实现收入21.49亿元/yoy+35.7%,占总营收68.34%,对总利润贡献比例为87.91%。 社交电商改变传统模式挖掘消费需求,东南亚地区跨境电商蓝海。1)社交电商势头正旺,短视频为社交电商注入新活力。据Statista数据,2022年全球社交电商市场规模达到9920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上升至2.9万亿美元。2020年东南亚社交电商市场规模已占电商市场总规模的44%。TikTok的兴起使得短视频逐渐取代长视频,成为了社交媒体的主流。23年12月TikTok通过与印尼GoTo集团旗下电商平台Tokopedia合并的方式正式回归印尼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当地社交电商规模。2)东南亚电商市场前景广阔,引中国电商巨头布局。①东南亚地区人口结构年轻化,人口红利逐渐释放。 2022年东南亚74%的人口在45岁以下,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仅为6%,而日本、美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分别为28.7%、16.1%,年轻的人口为东南亚带来巨大的消费潜力。②东南亚社交媒体渗透率高,但电商渗透率较低。2022年,国内电商渗透率为46.3%,韩国电商渗透率32.2%,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电商渗透率较高,约为30%,而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的电商渗透率约为15%。总的来看,东南亚的平均电子商务渗透率(不包括食品和饮料)为20%,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格局方面,根据欧睿数据,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的电商CR3分别为44.0%/85.9%/60.3%/49.4%/46.9%,Shopee为东南亚地区龙头,市占率分别为27.4%/42.3%/37.9%/29.2%/28.6%。 跨境电商业务:“数据为轴+技术驱动”,实现高效数字化运营。公司自2017年布局跨境电商业务以来以“货找人”的跨境电商业务模式为主,通过TikTok、Facebook、Google、Line、Instagram等SNS媒体精确投放独立站广告,吸引目标客户。1)数字化系统方面,作为较依赖广告和投放的社交电商,公司重视数字化系统建设,跨境电商业务成立至今,累积投入超1.5亿元IT研发费用逐步完成跨境社交电商运营管理系统1.0版本迭代升级至管理系统3.0版本,23年以来,ChatGPT的接入为公司的社交电商业务持续赋能,主要体现在①人工智能选品、②智能客服工作、③挖掘关联业务、④商品文案撰写、⑤处理图像素材。截至23H1,电商文本垂类模型ChatGiiKin-6B已累计帮助公司上架新品10万+,在智能客服方面,已累计节省客服5,000人次工时。2)履约方面,公司不仅拥有近2万平米的国内物流中转仓,还拥有日本仓、泰国仓、马来仓、新加坡仓、沙特仓和阿联酋仓等多个海外合作仓。 投资建议:东南亚、日韩市场前景广阔,公司的跨境电商业务主要渠道为独立站,AIGC赋能营销推广,为公司带来更高的业绩弹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65.85/78.16/90.96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3.44/4.53/5.57亿元,同比增长87.0%/31.8%/22.9%,对应PE为18/14/11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不及预期,贸易政策变化,汇率波动风险。
九华旅游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4-03-13 33.65 -- -- 39.99 16.11%
40.14 19.29%
详细
九华旅游:围绕安徽省佛教圣地开展业务,两大高弹性主营业务奠定优质基本盘。 九华旅游是围绕安徽省九华山景区开展旅游服务的企业,而九华山以地藏菩萨道场驰名,与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合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从其主营业务架构来看,索道缆车和酒店业务为公司营收主导,两大业务均具备高毛利率特性(2019年索道业务/客运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82.8%/48.5%)。 由于索道缆车和观光车项目成本均以固定资产折旧为主,日常经营带来的变动成本仅有电费、燃油费、维护费用等, 此结构下客流量表现将直接决定毛利率水平,后续客流增长情况下两项业务毛利率将持续拔高,最终带来净利率优化。 财务表现:九华旅游在名山大川类景区中归母净利润与收入增长比相对稳定且多数时间大于 1,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历年绝对值波动较小。 1) 归母净利润与收入增长比: 将九华旅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按季度统计,通过 23年与19年季度对比、 19年与 18年季度对比来计算归母净利润与收入增长比,并与其他名山大川类景区对比可发现, 九华旅游是名山大川类景区中归母净利润与收入增长比最为稳定的标的,收入增长时归母净利润将同步增长、未出现“收入增长、归母净利润下滑”或“归母净利润下滑、收入增长”情况、且归母净利润与收入增长比多数时间大于 1。 2)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历年绝对值波动幅度较小, 若此趋势维持, 营收增长时归母净利率将持续提升。 核心逻辑:交通优化强化客流接待能力,高知名度与宏观风向适配提振需求端, 国企改革促基本面优化, 酒店/客运/索道缆车业务均有望受益。 1)交通优化提振客流接待能力: 公司停车场扩建项目于春节期间落地,游客服务中心周边停车位数量扩增至 5428个,景区客流周转能力大幅提升,交通不再成为景区客流接待瓶颈, 24年正月初五景区春节单日客流最高峰时段下运转游客时间反较 23年同期提前近一小时;池黄高铁项目预计于 24年 5月开通,游客高铁便捷度提升,公司九华山周边酒店有望受益;九华山机场扩建项目预计 24年 7月完工,九华山现有客流以安徽本地及长三角客流为主, 19年机场吞吐量已达其承载量上限,机场扩建后长线客流将增加,获客能力进一步得到优化。此外,景区内部运力充足、分流机制完善,我们认为后续景区将有效承接外部交通优化带来的客流增长,促景区全年客流拔高; 2)高知名度+大环境适配+酒店改建扩充为业绩弹性奠基: 长三角优势地理区位+佛教圣地高知名度+年轻群体寺庙旅游热度为景区需求端提振奠基, 24年春节期间九华山旅游人次/旅游收入较 19年同期+50%/+47%印证高景气;此外, 文宗古村度假酒店项目/大九华宾馆改造项目均于 23年完成, 酒店矩阵获客能力进一步强化,匹配旺盛需求。 3)国企改革: 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 24年组建省文旅投资控股集团、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主业,九华旅游作为省内老牌文旅国企, 对业绩增长、估值提升上的主观能动性有望增强。 投资建议: 看好九华旅游后续成长,聚焦三大逻辑: 1)交通优化: 停车场扩建/池黄高铁开通预期/九华山机场扩建预期优化景区交通,后续客流有望增长; 2)业绩弹性: 酒店/索道缆车/客运业务业绩弹性大,且过往归母净利润与收入增长比多数时间高于 1,客流增长将促毛利率/净利率优化; 3)需求旺盛: 九华山高知名度叠加佛教圣地属性带来长期高热度,寺庙游属性匹配年轻群体需求,需求端有望长期旺盛。 我们预计 23-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1.75/2.27/2.43亿元, 以 3月 8日收盘价为基础,对应 PE 值为 21X/17X/15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景区热点风向转移风险,交通优化项目落地时间不及预期风险。
华凯易佰 传播与文化 2024-02-23 13.42 -- -- 21.44 11.84%
15.00 11.77%
详细
事件简述: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拟向激励对象授予股份1672万股,约占公告时公司总股本5.78%,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9.82元/股。 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为自授予日起12个月后至24个月内,解除比例35%;第二、三个解除限售期各顺延一年,解除比例分别为35%、30%。 利润考核目标为24年同比增长30%,25、26年均为同比增长10%。激励计划(草案)考核年度为24-26年,考核目标为:以23年营收或净利润为基数,24年营收或净利润分别增长不低于30%,25年营收或净利润分别增长不低于56%/43%,26年营收或净利润增长不低于71.6%/57.3%,经计算,23-26年收入和利润CAGR分别为19.72%和16.30%。净利润为扣非并剔除股权激励计划及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股份支付费用影响的净利润。此前公司发布业绩预告,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2-3.5亿元,同比增长48.0-64.2%,扣非净利润2.9-3.2亿元,同比增长45.1-62.7%,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支付费用约1137万元。经计算,23年扣非并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的净利润为2.79~3.09亿元,24年对应的考核目标为3.63~4.02亿元,25年3.99~4.42亿元,同比增长10%,26年4.39~4.86亿元,同比增长10%。 激励对象114人,包括董事、高管5人,中层和技术人员109人。本激励计划拟授予的激励对象共计114人,包括公司公告时任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其中董事及高管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周新华先生,授予比例占总股本1.00%,副董事长胡范金先生,授予比例占总股本0.93%,董事庄俊超先生,授予比例占总股本0.96%,董事、董秘王安祺先生,授予比例占总股本0.58%,董事、财务总监贺日新先生,授予比例占总股本0.19%,中层及核心技术人员共109人,授予比例占总股本2.12%。 首次发布激励计划,明确稳定发展目标。此次为上市公司收购跨境电商业务后首次发布股权激励计划,有利于调动公司核心团队积极性,形成股东与员工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平衡长短期目标,以及吸引人才。从考核目标来看,24年收入或利润同比增长30%,25年收入同比增长20%或利润同比增长10%,26年收入或利润同比增长10%,体现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决心。 投资建议:“精品+亿迈”三大业务驱动模式,在汇率向好和国际运费下降等成本端因素持续优化的背景下,公司通过易佰云信息化系统的精细化运作,有效实现降本增效,经营业绩持续向好。我们预计23-25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40/4.65/5.15亿元,分别同比+57.2%/+36.9%/+10.8%,对应PE为16/12/11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事件进展不及预期;供应链中断;贸易政策变化。
锦江酒店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4-02-02 25.08 -- -- 29.89 19.18%
31.88 27.11%
详细
事件:锦江酒店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5-10.5亿元/yoy+737%-825%;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4-8.4亿元/yoy+650%-729%。Q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25-0.75亿元;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0.4亿元。 休闲游及商务差旅消费需求明显释放,境内外酒店市场信心逐步恢复。1)境内酒店:Q4境内酒店整体RevPAR为155.29元/yoy+51.05%,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2023全年境内酒店整体RevPAR为167.14元/yoy+46.87%,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6.28%。2)境外酒店:Q4境外酒店整体RevPAR为39.80欧元/yoy+0.8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0%;2023全年境外酒店整体RevPAR为41.32欧元/yoy+11.8%,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1.4%。 扩充品牌矩阵提升国际化竞争力,推动赋能体系建设。锦江酒店拟以4.61亿元收购锦江资本持有的锦江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酒管公司)的100%股权,进一步完善品牌矩阵,优化品牌结构,实现从经济型、中端至高端酒店的全面覆盖,形成多业态品牌布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推进变革整合,强化创新引领,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进一步优化整合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赋能体系建设,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赋能,着力提升品牌、质量、效益,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投资建议:锦江酒店经营恢复表现良好,境内酒店的盈利能力优化表现亮眼,充分体现了过去3年整合的效果;随着公司品牌矩阵进一步完善、年内直营店提质优化、加盟店高质量开发,会员/供应链平台整合工作,改革优化激励等工作推进,公司后续经营质量有望进一步优化。考虑到公司海外债务拖累年内及未来业绩,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3/24/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7/20亿元,对应PE分别为26/16/13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拓店不及预期,管理费下降风险。
首旅酒店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4-02-01 14.23 -- -- 15.96 12.16%
15.96 12.16%
详细
事件: 首旅发布 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 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7.7-8.3亿元,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7.0-7.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实现扭亏为盈。 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主要系 23年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商旅出行需求逐步恢复所致。 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国内商务出行及休闲旅游需求持续恢复。 公司紧抓酒店市场快速复苏机遇与销售旺季契机,多措并举提升酒店盈利能力。 全年全部酒店/全部酒店不含轻管理的 RevPAR 为 154/173元, yoy+58.4%/65.1%,不含轻管理酒店的全部酒店 RevPAR 恢复至 2019年同期的 106.5%。 Q4酒店 RevPAR 实现稳步恢复, 持续提质增效促进经营。 第四季度为传统淡季, 酒店持续升级迭代酒店产品,优化客户服务和体验,提高公司经营业绩。 23Q4,首旅全部酒店/全部酒店不含轻管理的 RevPAR 为 138/155元,yoy+44.6%/51.2%,不含轻管理酒店的全部酒店 RevPAR 恢复至 2019年同期的 100.3%。 轻管理+中高端齐发力,产品升级速度逐步加快。 公司坚持规模化发展, 轻管理模式发力扩张,中高端模式发力孵化注入, 持续升级迭代酒店产品。 全年新开店 1203家,其中经济型/中高端/轻管理/其他酒店分别新开店 174/283/744/2家,中高端/轻管理新开店占总新开店比例为 23.5%/61.8%。 截至 2023年 12月31日,在营酒店 6263家,其中经济型/中高端/轻管理/其他酒店分别在营1881/1721/2645/16家。 投资建议: 公司经营稳步修复,后续公司加大中高端开发,持续推进高端奢华产品布局,深入渗透下沉市场,强化升级会员权益,有望持续提升经营效益。 此外, Q4为传统淡季,公司持续提质增效促进产品升级, 使 Q4RevPAR 恢复基本持平 2019年, 看好产品升级带来新增量;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1/10.0/12.0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0x/16x/13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标准店扩张速度不及预期风险,酒店集团竞争加剧风险。
米奥会展 综合类 2024-01-30 22.72 -- -- 40.27 16.45%
28.61 25.92%
详细
事件:米奥会展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2.2亿元/yoy+217.55%-336.64%;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2.2亿元/yoy+345.16%-512.09%。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主要系境外自办展收入大幅增加所致。 23年在10个国家成功办展,未来将拓展美印新市场。受益于有利的贸易政策,特别是“一带一路”政策和RCEP协定,公司积极扩展市场,特别在东南亚国家。2023年公司按照战略和年度计划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分别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国家(波兰、阿联酋、土耳其)、RCEP国家(日本、印尼、越南)、新兴市场国家(巴西、墨西哥、南非)以及新拓展的展会发达国家(德国)共十个国家成功举办境外线下自办展。根据公众号信息,24年还将新开拓美国、印度等国市场,举办约16场会展,带动业绩进一步提升。 综合展升级为8大专业展,数字化办展参展助力提高会展效率。随着海外办展的累积以及覆盖区域的扩大,公司已经自原有的综合展全线升级为8大专业展同档期举办,即建材展、纺织服装展、家居展、家电3C展、工业机械展、包装机械展、电力能源展、孕婴童展。公司的专业化转型发展趋势良好,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公司已拥有1000多万家全球公司级海外买家数据及100多万家中国外贸企业供应商数据,通过网展贸O2O数字化平台助力买卖双方高效对接,可以实现展前展中展后全链路商机促成。 投资建议:米奥会展为国内境外自办展龙头,23年我国积极放松出入境政策,已与多国达成免签协议,公司境外办展业务开启全面复苏,公司业绩弹性有望充分释放。同时,公司积极推进专业化升级,业务版图将进一步扩充,叠加“一带一路”政策持续落地,看好公司作为境外自办展龙头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0/2.81/4.06亿元,对应PE分别为28x/18x/12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收并购后整合不及预期。
福瑞达 房地产业 2024-01-26 8.45 -- -- 9.41 11.36%
9.79 15.86%
详细
事件: 福瑞达发布 2023年业绩预告。 2023年,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为 2.6-2.9亿元,同比增长 472%-53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16-1.46亿元,同比增长 98%-150%。 23Q4,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为 0.22-0.52亿元,同比增长 120%-14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0.08-0.38亿元,同比增长 108%-137%。 核心品牌不断推进产品升级迭代, 品牌零售持续高增。 1)瑷尔博士: 主打微生态护肤,围绕益生菌系列、褐藻系列两大品线,打造益生菌面膜、益生菌水乳、反重力水乳、洁颜蜜等大单品。 23Q3品牌上新祛痘精华、摇醒精华、理想精华等产品, 23Q4升级益生菌面霜推出 2.0版, 24年 1月上新闪充水乳 2.0, 横纵向完善系列产品矩阵, 推动品牌销售增长,根据久谦数据,瑷尔博士 23年/23Q4天猫+抖音合计 GMV同比+26%/+82%; 2024年, 客单价较益生菌系列更高的褐藻系列将推出 2.0版,期待褐藻系列升级加速品牌收入增长。 2) 颐莲: 围绕高倍保湿,在心智单品喷雾的基础上补充面霜品类,同时对喷雾配方进行升级推出喷雾 2.0, 新品助力品牌收获亮眼销售表现, 根据久谦数据, 颐莲23年/23Q4天猫+抖音合计 GMV 同比+37%/+89%; 未来,颐莲将面霜和精华作为长期规划品类,深度打造常规品类的同时, 开发相关边缘产品提升销售。 布局重组胶原蛋白新版图,推出“珂谧”品牌,有望培育透明质酸后的第二成长曲线。 公司深耕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多年,从研发到生产再到产业化应用,全面打通重组人源化 III 型胶原蛋白产业链,并申请多件发明专利。 23年 12月 15日,公司在山东济南召开首届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峰会暨胶原蛋白成果发布会,推出以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的“珂谧 KeyC”品牌,入局重组胶原蛋白赛道。截至目前,品牌共推出 3款护肤品(重组胶原蛋白益护御龄精华液、重组胶原蛋白修护贴、重组胶原蛋白益护胶弹霜)和 1款医疗器械(重组 III 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修护贴敷料),同时积极在天猫、抖音等线上平台开设旗舰店以及布局医院皮肤科、医美医院、药房连锁等线下渠道,促进产品销售;中长期看,随公司全力推进胶原蛋白布局以及医美产业集群化和转型升级,重组胶原蛋白相关业务有望构筑福瑞达在透明质酸后的第二成长曲线。 完成地产业务剥离,人事调整落地,持续聚焦大健康主业,看好公司 24年健康增长。 公司 23年开始推进地产业务剥离,逐步聚焦以化妆品为主,医药+原料协同发展的大健康产业。 23年 1月,公司发布《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报告书》,确定地产业务交易价格为 59亿元,并置出第一批地产标的; 23年 10月,公司按交易安排完成第二批次标的资产交割;至 23年 10月末,公司置出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全部资产及负债,不再从事房地产开发相关业务。此外, 23年 10月,公司人事调整落地,新聘多位具备丰富的医药、化妆品业务经验的高管,进一步完善主业布局,看好公司 24年轻装上阵实现健康增长。 投资建议: 公司聚焦于医药、化妆品、原料及添加剂等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短期看,地产业务剥离后盈利能力有望提升;中长期看, 公司逐步完善化妆品产品及品牌矩阵,推进医美产业的集群化和转型升级以及原料业务的高端化、专业化,成长动能充足。 我们预 计 公 司 2023-2025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2.76/3.91/4.69亿 元 , 同 比 增 长506.2%/41.9%/20.0%,对应 PE 为 31/22/1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新品开发不及预期,业务结构改变后的经营与管理风险。
天目湖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4-01-25 19.50 -- -- 20.10 3.08%
22.89 17.38%
详细
天目湖发布 2023年业绩预告。 公司预计 2023年归母净利润 1.40-1.55亿元/同比增长 589.42%~663.29%,较 2019年同期增长 13.17%~25.29%;预计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 1.3-1.45亿元/同比增长 946.86%~1067.65%,较 2019年同期增长 7.04%~19.39%。单从 Q4来看,公司预计 2023Q4归母净利润1995.86-3495.86万元,同比增长 11.99%~96.15%,较 2019年同期增长127.61%~298.67%;公司预计 2023Q4扣非归母净利润 1563.31~3063.31万元,同比增长 7.05%~109.76%,较 2019年同期增长 79.30%~251.34%。 酒店矩阵或为利润增量贡献点, 国资入股或对供需双端有强提振效果。 公司自 2020年以来新开酒店 5家,包括南山竹海景区内少有的中高端定位温泉酒店项目-御水温泉竹溪谷、位处景区水世界主题公园周边的轻奢亲子游定位酒店-遇天目湖、山水园景区内少有的临湖酒店-遇十四澜/遇碧波园、临近温泉的亲子主题酒店-御水温泉·森。我们认为, 2020年以来开设的五家新酒店依托景区内优质地理位置分布及迎合客群需求的亲子游/中高端客群定位获客,与景区周边其他酒店相比竞争优势极为显著;各酒店随经营时间增加逐步渡过爬坡阶段,营运模式与服务体系逐步成熟,促利润率持续优化/获客能力持续提升,或为促 2023Q4利润较 2019Q4增长的主要贡献点。此外, 2023年 6月 29日起, 天目湖正式成为溧阳市政府实控的国资企业,溧阳市政府不主导公司运营,认可公司发展战略,积极引入渠道助力公司外延发展,双方在资源、资金、文旅产业链策划设计与建设能力等方面互补共赢,力求通过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的旅游目的地集聚区效应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打造溧阳全域旅游品牌, 2023Q4归母净利润优质表现也可归因于溧阳市政府多方位赋能对天目湖供需双端的提振效果。 漂流项目全力推进,沪苏湖铁路将于 24年年底落地,景区客流增长未来将迎新驱动力。 根据公司 23年半年报,漂流项目为公司年度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并保障 23年下半年动工;漂流项目系国内春季/夏季热门旅游项目之一,以其避暑游属性为消费者所青睐,当前天目湖周边仅有一个漂流项目且经营时间较长,新项目落地后有望展现强竞争力并提振景区获客能力;此外,沪苏湖铁路预计将于 24年年底开通,开通后“上海-溧阳”的高铁乘车时间将大幅减少,天目湖有望进入上海“一小时交通圈”,获客能力有望提振。 投资建议: 短期关注三大方向: 1)天目湖位处长三角中心地带,区位交通优势显著,引流能力持续提升; 2)公司酒店矩阵壮大,带动营收增长,酒店业务当前毛利率水平偏低,关注酒店业务后续经营结构优化为公司带来的内生动能; 3)漂流项目落地后或将为公司带来新业绩增量。 长期聚焦四大增长点: 1)沪苏湖铁路预计 2024年年底完工,天目湖上海客流有望增长; 2)溧阳城发入股后天目湖成为国资企业,后续有望获溧阳市政府多方位支持; 3)动物王国项目启动,建成后有望成为公司利润新增长点。 4)公司二次消费韧性足,商品销售及体验项 目 创 新 可 带 来 业 绩 新 增 量 。 预 计 2023-2025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1.46/1.91/2.40亿元,对应 2023-2025年 PE 为 25/19/15X,维持“推荐”评级。
博士眼镜 批发和零售贸易 2024-01-24 18.66 -- -- 18.96 1.61%
18.96 1.61%
详细
事件: 博士眼镜发布 2023 年业绩预告。 2023 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5~1.45 亿元,同比增长53.00%~92.9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8~1.38亿元,同比增长 71.37%~118.97%。 23Q4,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0.17~0.47亿元,同比增长-34.70%~+77.8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14~0.44 亿元,同比增长-36.09%~+100.00%。 线上线下销网布局逐步完善, 自有品牌持续放量, 业绩稳健增长。 公司 2023年业绩变动主要系 1)我国消费市场持续回升向好,市场消费力日益复苏,公司持续完善线下销售网络布局,促进老店提质增效,并积极布局新零售渠道和兴趣电商平台,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2)公司积极培育自有品牌,不断升级优化产品结构和营销推广活动,自有品牌镜片及镜架持续放量,自有品牌业务营收稳步增长; 3)公司实施 2021 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2023 年计提的股权激励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 850 万元; 4)预计 2023 年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 700 万元。 线下销网布局持续完善,线上拓展新零售渠道和兴趣电商平台,线下线上业务融合促发展。 公司通过与山姆、天虹、华润等大型商超机构及深免集团、海旅免税等免税集团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深耕国内一二线城市核心消费市场,推进海南自贸港等中心城市的免税业务布局,深入挖掘潜在机遇拓展新店,促进老店提质增效;同时创新开辟数字化加盟模式,稳健拓展加盟门店网络,进一步扩大品牌的线下门店覆盖面,提高品牌市占率。此外,公司布局天猫、京东、微信等主流平台,并积极拥抱抖音、大众点评、美团等本地生活服务平台,通过构建门店流量分配机制、利用内容营销与团购券互为补充进行客户引流到店, 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发展。 积极培育自有品牌, 扩大智能眼镜产业链布局,强化公司主营业务运营能力。公司不断优化离焦镜片等青少年近视防控镜片的品牌 SKU 矩阵,在积极培育自有品牌德纳司的同时,引入蔡司、豪雅、依视路等国际知名品牌,并与头部品牌联名开展产品营销推广活动,推动近视防控镜片销售提升。 此外, 公司 2019 年开始积极布局智能眼镜赛道,并通过投资等方式扶持相关智能眼镜主机商,具有先发优势; 2023 年 11 月与星纪魅族集团达成合作,为购买其 AR 智能眼镜品牌MYVU 产品的消费者提供 1.60、 1.67 等多种高折射光学镜片定制方案,进一步扩大智能眼镜产业链布局。中长期看,随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进步优化,智能眼镜的市场需求有望稳健增长,进而带动公司 AR 眼镜配镜业务发展,提升公司主营业务能力。 投资建议: 考虑公司是眼镜零售行业龙头,短期受益于消费需求回补,中长期看好功能性镜片业务布局、 抖音渠道本地生活业务和加盟渠道的稳步开展,预计 23-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1/1.96/2.8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3.8%/+49.8%/+44.3%,对应 PE 分别为 25X/16X/11X,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加盟体系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线上渠道冲击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3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