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7/11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亿城股份 房地产业 2010-12-02 3.39 -- -- 3.70 9.14%
3.75 10.62%
详细
公司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98%以上。公司2007年在A股市场成功增发、2009年发行公司债券,增强了公司实力并优化了资产结构。2010年10月26日,芦清云女士控股的北京智平投资有限公司斥资3亿元,收购宫晓冬先生持有的海南耀博50%股权和乾通实业8%股权。收购完成后,芦清云女士和侯莹女士成为亿城股份的共同实际控制人。公司也真正成为一家以职业管理团队经营的开发企业。 公司土地储备丰富:目前公司所有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为216万平方米,其中未开发项目的规划建筑面积为148.6万平方米(即不包括西山华府和亿城新天地外的其他项目总数)足够公司未来3-5年开发。 公司项目资源优质:公司2009年以来增加了5个项目,包括西山公馆、北京丰台青龙湖、天津红桥广场、秦皇岛黄金假日滨海度假城二期等项目均位置较好、成本较低。预计这些项目未来可为公司带来约180亿元的营业收入,极大的增厚了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34亿元、5.44和7.61亿元,对应每股收益0.44元、0.55元和0.77元。按照公司当前5.06元的股价计算,对应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市盈率分别为11.6X,9X和6.5X。 投资建议:公司目前积累了相当一部分优质资源,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快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公司更加明确以深耕“环渤海”区域和“消费升级类”产品为重点,战略意图更加清晰,更容易被市场所理解,但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还需要被市场所检验。公司目前市盈率处于同行业较低水平,给予公司“谨慎推荐”的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定位以“消费升级类”即中高端住宅为主流,并重点布局北京、天津等一线城市和重点二线城市,在市场环境低迷时容易受到较大冲击。 2、青龙湖项目需要前期土地整理,项目开发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荣信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 2010-11-29 30.87 -- -- 34.32 11.18%
34.32 11.18%
详细
步步为营、技术为本保证公司高增长和高毛利率:公司紧密围绕技术和市场,通过改良、组合、衍生等方式不断推出新产品,新产品具备优良的市场基础和技术优势,自然会获得较高成长性,这也是公司高增长性和高毛利率得以一直保持的重要原因。在公司传统无功补偿业务未来在输电侧市场的拓展、高性能HVC、余热余压发电系统以及未来变流器和逆变器业务都将有力支撑公司业绩的高增长和高毛利率。 电能质量业务配电、输电齐发力,“双核”运转动力强劲:未来在电价上行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下,工业节能减排设备市场需求有望重新放大,将有利的支撑公司SVC业务。 我们预计未来公司SVC产品同比增速将有所回升,年同比增速将维持在25%以上。“十二五”期间友好型智能电网将是电网建设的重点,公司无功补偿产品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拥有广阔的市场,公司依托南方电网目前在输电侧无功补偿设备方面已有颇多斩获,未来在电网无功设备市场上的战果将不断扩大。我们对电能质量及电力安全板块未来业务发展给予较为乐观的预期,预计公司该业务未来3年仍将保持30%左右增速,毛利率受市场竞争影响会有所下降,但仍将维持在40%以上的高位。 煤企重组带动MABZ业务增长:到2015年,中国将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大型煤企对安全工作方面的投入将明显放大,所以我们预计“十二五”期间公司MABZ业务将会一改2009年增速回落的情况,重回快速发展,未来三年MABZ业务增速将会保持在55%以上。 依托技术优势,HVC走高端路线,利润空间:HVC方面公司承担了多项重大项目,高铁机车传动系统变频器也于今年开始试投运,技术上的优势将保证未来公司在HVC业务方面的高成长性和高毛利率。预计公司2010-2012年HVC业务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77%,毛利率将稳定在45%以上。 公司市场基础为EMC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10年中期,信力筑正在手未执行合同额为4.69亿元,相当于2010年上半年业务收入的3.7倍,资金紧张严重限制了EMC新增业务规模。公司在工业节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客户和深厚的市场积淀,未来公司余热余压业务将充分享受公司市场优势所带来的广阔成长空间,日前公司发行3亿元短期融资券,有望缓解资金压力,预计未来公司余热余压发电系统业务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毛利率也将稳定在30%以上的水平。 预测与估值:2010年-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8元、1.01元、1.54元,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58.96倍、45.9倍、29.96倍,首次给予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新市场拓展进度缓慢,原材料价格上涨。
荣盛发展 房地产业 2010-11-29 8.52 -- -- 10.88 27.70%
11.73 37.68%
详细
11月24日我们与公司董秘陈金海先生进行了会谈,对于公司基本面的情况交换了意见。 公司推荐逻辑:公司的主要优势在于较强的成本和费用控制能力以及三线城市的拓展能力。公司从成立以来一直以拓展三线城市为主,而三线城市房价长期以来上涨有限,因此公司只能在成本和费用控制方面下较大功夫,并通过高周转以弥补单个项目毛利率较低的劣势。未来随着公司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产品倾斜、三线城市房价涨势开始启动,重点布局的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出台,大大拓展了公司的发展空间,公司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内容摘要: 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今年以来的调控政策对公司销量影响不大,全年计划有望完成。价格方面,今年以来公司楼盘一直没有降价,还在提价。预计全年毛利率可接近2009年全年水平。 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区域仍然是环渤海和长三角两个地区的三线城市。尤其是环渤海区域,“环首都经济圈”涉及的北京周边十三个县市中,有六个属于廊坊,这对于身为廊坊市最大的开发企业而言将直接受益。 公司本身是做施工出身,对于产品建安成本具有一套成熟的控制体系,使得公司的建造成本显著低于其他可比开发企业。公司是民营企业,对于各项费用控制非常严格,使其费用率水平一直维持较低水平。 目前,公司已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的贷款额度由总行授予,公司能够以较优先的资格获得开发贷款,对公司银行贷款的取得有较大保证。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其他融资模式,目前拟设立的产业基金正在审批过程中,未来有望成为公司项目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净利润分别为9.45亿元、13.89亿元和18.8亿元,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66元、0.97元和1.3元。 目前公司的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泰和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10-11-29 16.24 -- -- 18.33 12.87%
18.33 12.87%
详细
公司差别化氨纶产品扩产加速:中国的氨纶生产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产能已经出现过剩,普通氨纶产品的价格难以持续的维持坚挺。而差别化氨纶产品是日后氨纶行业发展的重点。公司作为国内首家氨纶企业,拥有自己的技术体系,公司在差别化产品开发的力度逐步加大。目前公司有2000吨医用氨纶,11月仹将新增5000吨,公司7000吨舒适氨纶预计明年6月仹建成投产。差别化氨纶产品仌有望于享受较高的价格和毛利。 公司芳纶1313仌有望维持较高毛利率:目前国内市场芳纶1313产品供应依旧有缺口。公司目前拥有芳纶1313产能4300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公司的芳纶1313纤维短纤包括两大系列,既能满足高温过滤等市场,也能满足消防服、作战服等市场的需求。公司的芳纶产品与国内大客户建立了长期的稳定联系,产品出口到美国、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台湾、巴基斯坦、印度和南非等地区。预计2011年公司芳纶1313盈利仌能维持今年水平。 公司芳纶1414于11年释放业绩:目前国内芳纶产能仅有255吨左右,而国内每年需求6000吨左右,预计未来3-5年内复合增长率在13%左右,产品基本依靠迚口。由于芳纶市场需求缺口较大,产品价格保持高位。作为国内芳纶1414的先行者,公司有100吨芳纶1414试生产线,募投1000吨芳纶1414产品预计明年6月仹左右投产,同时预留了将产能扩增到5000吨的空间。 航天航空与国防军工是公司芳纶发展的重要斱向:航空航天是公司新材料研制的重要斱向。公司与上海交大、上海纺科院合作,与上海商飞院合作,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大飞机项目的合作。公司与多家军工企业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共同开发功能性防护面料,取得了突破性迚展。公司在航天航空与国防军工斱面的迚展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新亮点,随着产品市场的迚一步扩大,公司业绩有望再次腾飞。 公司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10-2012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3、23.4、26.8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14、1.48及1.59元,以最新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29、22及21倍,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差别氨纶及芳纶投产时间晚于预期;尽管公司新产品供不应求,但仌然存在市场开拓风险;普通氨纶行业继续扩产,毛利率大幅降低风险。
太极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10-11-29 20.29 -- -- 23.21 14.39%
23.21 14.39%
详细
持续的信息化建设拉动软件行业长远发展。我国信息化处于初级阶段意味着软件行业面临极为有利的形势,同时,经济面临转型,也增添了软件行业的重要性,软件行业面临极大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的发展也将推动软件行业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系也将给软件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公司未来战略目标是重点发展现有IT咨询、行业解决方案与服务业务,并在此基础上将更加突出政府、金融、能源等战略性行业,以及公共安全应急、数据中心等战略性业务单元。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将呈现业务多亮点增长的良好格局。 政府及金融、能源等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业信息化持续性较强,受益于此,公司解决方案与服务业务将实现确定性的增长,是公司未来业绩成长的基石。 公司加快向IT服务商转型,顺应国内未来的信息化进程趋势,预计将获得极佳的发展机会。通过IT咨询业务,公司将顺利收获客户在后续IT架构建设的订单。我们预计随着公司上市后在品牌和资金实力的提升,以及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实施的可行性等综合作用带动下,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将有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提升IT咨询业务竞争力。 在前景广阔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应用系统、新一代数据中心领域,公司亦占据十分有利的竞争位置。此外,无论从公司当前业务结构还是公司定位出发,云计算、物联网时代均可给公司带来更大发展空间。 公司技术实力出众,是国家行业政策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公司取得了众多资质,保证了顺利开展业务;而通过长期的技术应用和服务,公司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大型企业领域已形成稳定优质的客户群,并注重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保证了公司订单的连贯性,公司的成长性较为确定。 预计公司2010-2012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92元、1.46元和2.18元,对应的动态PE分别是55倍、34倍和23倍,估值基本合理。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给予“推荐”的投资评级。
中粮地产 房地产业 2010-11-10 7.44 -- -- 7.26 -2.42%
7.26 -2.42%
详细
事件:11月5日,中粮地产宣布,公司已斥资5.89亿元向母公司中粮集团收购上海加来房地产开发公司51%股权。目前,上海加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已完成本次收购的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公司收购上海加来将为公司业绩带来提升。本项目一期共45套房源,套型面积为450平米和360平米两种,目前公司已经结算一期约20000平米。项目仍剩16万平米可以结算。目前项目售价为2800万元/套,折算单价6.2万元/平方米---7.77万元/平方米,按此价格静态保守估计未来项目可实现100亿元的收入。 上海加来房地产开发公司本次评估净资产为11.54亿元,占我们估计未来收入的11.54%。 别墅项目不同于普通住宅,别墅是体现生活品质及享用特点的高级住所,是一种高附加值产品,其毛利率一般较高。同时今年以来上海地区以及项目所在的闵行区房价呈上升趋势,而别墅的新项目审批较难,因此现有的别墅项目成为稀缺资源,公司项目价格仍有上涨潜力。因此我们认为项目总体净利率超过11.54%属于确定性事件,项目的收购将提升公司价值。 公司后续仍将有资产注入。根据公司2009年的配股方案,公司拟配股募集资金35.37亿元,用于收购中粮集团拥有的5家住宅开发房地产公司的股权,上海加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收购目标之一。不过目前公司的方案仍处于证监会审批阶段,因此公司无法同时进行所有公司收购。未来待公司配股方案尘埃落定,其他项目的收购有望陆续实现。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净利润分别为5.21亿元、9.33亿元和15.36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0.29元、0.51元和0.85元。 投资建议:公司是中粮集团旗下地产业务最大的运作平台。早在此次收购之前,中粮集团已经陆续将天泉置业有限公司、厦门鹏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多个地产项目转让给中粮地产,同时将旗下6个地产项目交由中粮地产托管,将中粮地产打造为中粮集团的住宅地产业务平台的意图非常明显。同时,收购之后集团内部地产业务的同业竞争问题也将得以解决。但公司目前估值相对较高,因此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万科A 房地产业 2010-11-08 9.50 -- -- 9.66 1.68%
9.66 1.68%
详细
品牌、策略、布局推动销售数据超出预期。2010年10月份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30.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55.1亿元,分别比09年同期增长114.9%和137.3%,环比9月份分别增长15.05%和9.15%。2010年1~10月份,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面积731.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869.3亿元,分别比2009年同期增长28.14%和64.98%。进入10月份,房地产市场受9月底国家出台政策进行调控的影响,各大城市成交量均呈下滑趋势。公司在逆市中仍然能够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环比销售面积和销售价格仍能够取得增长,公司优秀的品牌、灵活的销售策略和二、三线城市的布局起到了关键作用。 新开工面积加大推动公司销售业绩大幅提升。万科并未公布三季度末的开工面积,但据媒体报道,截至第三季度末,万科今年的实际开工量达到875万平方米,超出全年计划20万平方米。公司2010年的新开工计划为855万平米,目前实际开工面积已经超过今年的计划,正是由于今年新开工面积的大幅增长使得公司可售资源丰富,“不捂盘、不囤地”的策略推动公司销售业绩实现。 积极拿地,土地储备增长迅速。公司在10月期间新增7个项目,分别位于东莞、佛山、北京、廊坊、唐山和烟台。共计规划建筑面积166.1万平方米,权益规划面积94.34万平米,地价款23.3亿元,平均单位楼面地价1402元/平方米。大城市旁边的小城市和大城市郊区在“十二五”期间会相对发展较快,公司提前布局,有望长期受益。 投资建议:公司是中国房地产企业的龙头,亚洲最大的住宅制造商。公司产品以普通住宅为主,并且在精装房领域深耕多年,产品口碑良好。公司目前逐渐将万科品牌向二、三线城市拓展,二、三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占公司土地储备的80以上。另外公司已经探索多年的绿色建筑、住宅产业化等领域均是房地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公司具有先发优势,未来万科将继续领跑中国房地产业。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2.4亿元、83.1亿元和95.8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66元、0.76元和0.87元。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保利地产 房地产业 2010-11-08 8.97 -- -- 9.45 5.35%
9.45 5.35%
详细
销售数据稳步上扬。2010年10月份,公司实现签约面积77.78万平方米,实现签约金额89.24亿元。2010年1-10月公司实现签约面积560.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79%;实现签约金额503.20亿元,同比增长36.51%。公司下半年的推盘力度增大使得8、9、10月的销售金额有较大增长,8.9两个月的销售金额分别为68.42亿元、91.29亿元,其中9月份的销售金额达到今年以来的高点。 目前公司的销售金额已经超过2009年全年的433.81亿,预计全年的销售量可以超过550亿元。 新开工面积加大推动公司销售业绩大幅提升。公司季报显示,1-9月份新开工面积64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71万平方米,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分别为67.01%和42.34%;在建面积1506万平方米,比2009年同期增长43.47%。项目开工是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的前提条件,公司新开工面积的增大直接使得公司可售资源增多。公司属于快速周转型公司,一般拿到预售许可证后便积极推盘,使得公司的销售业绩颇为可观。 公司良好的销售使得公司借款压力得到较大缓解。公司由于今年开工面积较大,现金流出随之增加。公司1-9月经营性现金流出630亿元,比2009年全年增长40%。公司现金流出的增长使得资金压力增大,公司最新报表显示资产负债率为78.92%,比2009年末提高8.93个百分点。但公司季末真实资产负债率为44.69%,比2009年末提高7.91个百分点,增幅小于资产负债率的增幅,可以推断预售款项对缓解真实资产负债的增长起了重要作用。 积极拿地,土地储备增长迅速。公司在11月期间又获得9块土地,分别位于营口、厦门、南京、杭州等地,合计建筑面积377.29万平方米,合计地价款77.21亿元,平均单位地价2046.37元/平方米。目前土地市场成交依然活跃,公司大胆拿地为未来的业绩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投资建议:快进快出的策略使得公司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具有明显优势,这也是公司一直成长性较高的基础。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三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97元、1.36元和1.81元。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湖北宜化 基础化工业 2010-11-05 15.34 -- -- 16.35 6.58%
16.35 6.58%
详细
公司发布2010三季报。点评:l公司业绩大幅增长:2010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2%。基本每股收益0.22元,同比增长83%。1-9月份,营业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3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5%。基本每股收益0.83元,同比增长158%。 公司整体毛利率提高:公司三季度整体毛利率为18.2%,比上年同期的15.4%增长了2.8%。1-9月份整体毛利率为21.7%,比上年同期的16.0%增长了5.7%。这主要由于公司主产品磷酸二胺、尿素及保险粉等的销售情况好于去年同期。l化肥景气度回升,价格提升:受益于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的大幅上涨,化肥行业景气度回升,价格出现了上涨。三季度长三角地区的尿素价格从7月初为1590元/吨上涨到9月底1800元/吨,上涨幅度为13.2%;磷酸二铵7月初价格为2650元/吨,9月底上涨到2850元/吨,上涨幅度为7.5%。此外,由于国外化肥需求旺盛,公司化肥出口业务也保持顺畅。从上半年情况看,公司尿素与磷酸二铵收入分别占到总收入的48.4%与18.5%。化肥价格的提升使得化肥业务为公司贡献的利润得以增加。 聚氯乙烯价格三季度上升17%:在生产原料电石价格上升推动下,三季度电石法聚氯乙烯(PVC)价格整体呈现上扬趋势。季初价格在7050元/吨,季末价格上涨到8250元/吨,上涨幅度达17%。此外,由于公司内蒙PVC生产所需电力及电石成本较低,公司的PVC产品具备生产成本优势。公司在青海仍将有氯碱项目投产,公司产能在西部布局的扩大将进一步突出公司的成本优势。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对公司的盈利预测小幅调整,预计2010-2011年公司的EPS分别为1.015、1.451元/股,以最新收盘价22.63计算,对应PE分别为22及16倍。基于公司良好的业绩预期及在西部的布局,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北京城建 房地产业 2010-11-04 13.32 -- -- 13.61 2.18%
13.61 2.18%
详细
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6亿元,同比增长13.72%;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144.36%;基本每股收益0.56元;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8.32亿元,同比减少13.36%;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8.24亿元,同比增长121.14%,每股收益1.07元。公司北京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有限公司25%股权三季度期间完成转让,使得公司期间投资收益达2.36亿元,同比增长3072%。再加上公司年初取得的转让中稷公司40%股权的投资收益2.5亿元,使得公司1-9月投资收益达5.38亿元,同比增长2779.59%,投资收益使得公司获利丰厚。 销售同比略有增长。公司1-9月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4.66亿元,同比增长5.5%。期末公司预收款项余额为57.16亿元,加上公司已经确认的收入18.32亿元,合计为2009年全年营业收入的220%。良好的销售业绩为公司未来1年半的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毛利率与费用率均有提高。1-9月公司毛利率达49.13%,高于2009年同期7.28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44%、5.74%和-0.24%,相比2009年同期分别提高1.36个百分点、1.44个百分点和下降0.89个百分点。 财务结构有较大改善。公司期末资产负债率达71.94%,比2009年末提高4.4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的提高主要在于预收款项的大幅增加,期末扣除预收款项的真实资产负债率为39.52%,比2009年末下降7.1个百分点。 项目储备继续增加。公司9月21日获得北京市海淀区小营居住及商业金融用地(D1、C6-C8地块)。该项目建设用地面积14.07公顷,地上建筑规模不大于28.14万平方米,中标价28.12亿元,折合楼面价10000元/平方米。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1.55亿元、9.03亿元和10.62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1.3元、1.02元和1.19元。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中天城投 房地产业 2010-11-03 9.92 -- -- 11.44 15.32%
11.44 15.32%
详细
公司3季度营业收入增长35%。7-9月,公司营业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49.76%;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0.46亿元,同比下降77.22%;基本每股收益0.0506元;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4.04亿元,同比增长35.52%;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2.32亿元,同比下降29.53%,每股收益0.25元。公司去年同期由于政府补贴和企业合并带来的营业外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今年此项目未能持续,导致公司7-9月净利润增速大幅度低于营业收入。 公司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4.3%。7-9月,公司实现营业利润0.63亿元,同比增长44.3%;1-9月公司实现营业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50%。可见公司经营情况比较良好。1-9月公司营业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和毛利率的提高。1-9月公司毛利率为41.61%,同比提高3.75个百分点。 公司销售收入爆发性增长。公司未公布具体销售金额,但从现金流量表来看,1-9月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7.09亿元,高于公司2009年全年的现金流入90.67%。公司期末预收款项余额27.96亿元,高于2009年末确认收入70.1%,丰厚的销售收入为公司未来2年的业绩快速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公司资产负债率高,但风险不大。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达85.67%,扣除预收款项的资产负债率仍达57.76%,主要原因在于公司长期借款增加较多。 公司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土地购置和工程建设费用增长较快,存在现金缺口属于合理。公司目前已经于交通银行贵州分行和招商银行贵州分行签订授信协议,未来3-5年两行将给予公司共300亿元的授信额度,后续资金有一定保障。短期来看,公司目前手上仍有19.23亿元现金,而公司1-9月经营现金净流出、投资现金净流出和还款、支付利息等支出共计17.53亿元,公司短期内财务风险并不大。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66亿元、8.98亿元和12.72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0.51元、0.98元和1.39元。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东方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10-11-03 36.67 -- -- 37.52 2.32%
37.52 2.32%
详细
公司总体业绩发挥稳定: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56亿元,同比增长23.62%,毛利率21.01%,相比同期毛利率提高约2%,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7.04亿元,同比增长74.71%。1-9月实现营业收入259.68亿元,同比增长13.63%,毛利率18.97%,相比同期提高2.5%,实现EPS0.85,同比增长74.41%。受益业绩增长和毛利率提升,1-9月公司毛利同比增长32.1%,受益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变动,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增长62.9%。 新增订单较多,公司订单与产能明显“倒挂”:公司第三季度新承接订单168.6亿元,较上半年有明显提升,在手订单估计超过1400亿元,相比公司2009年332亿元的营业收入,产能不能满足订单的现状已经非常明显。公司2009年增发募集资金投入产能扩建,充沛的在手订单将保证未来新增产能的充分消化,更加有力的转化为公司经营业绩。公司在电源设备方面实力雄厚,凭借其“拿单能力”未来公司订单增长无忧。 核电业务“量”、“毛利率”齐增: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核电业务营业收入25.85亿元,同比增长308.63%,其中有一定的基期原因,2009年前三季度公司核电业务收入较少,预计全年核电业务同比增速在190%左右。前三季度核电业务毛利率14.32%,公司核电设备规模化效应已经逐渐显现,未来核电业务毛利率仍见稳步提升。 火电短期“不温不火”,长期还看“洁净煤”:前三季度公司火电业务营业收入149.33亿元,基本与去年持平,毛利率方面相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8%,从火电市场整体来看,常规火电市场规模萎缩,未来超超临界机组和IGCC技术将是火电新的增长点。前期公司中标内蒙古荣信化工气化炉项目,正式进入高端气化炉市场。 水电走出“冷宫”,公司将首先受益:从2008年以来发展缓慢的水电市场“十二五”期间将重新提速,未来10年间将有约有1.8亿千瓦新增装机容量,“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大型水电项目,作为国内水电设备的龙头,公司水电业务将重新焕发“第二春”。 风电技术略有落后,技术实力引导未来发展:风电作为公司前一阶段的增长极,未来增速将趋于稳定,1-9月公司风电业务增速29.02%,基本回归正常水平。在技术方面公司逐渐转向直驱永磁风机,但单机容量方面仅达到了1.5MW,相比金风科技、湘电股份、华锐风电有所落后,未来公司风电业务发展还要看公司大容量风机开发进度。 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10、2011、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09元、1.46元、1.975元,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3.85倍、25.71倍、19.01倍,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七星电子 计算机行业 2010-11-01 17.20 -- -- 21.87 27.15%
23.78 38.26%
详细
业绩概况:1-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5亿元,同比增长37.8%;营业利润8,854万元,同比增长45.0%;净利润6,412万元,同比增长40.2%。摊薄后基本每股收益为0.99元。公司预计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70%。 光伏设备收入快速增长成业绩增长推动力。公司光伏电池设备产品包括扩散炉、清洗机、PECVD和刻蚀机等;今年以来受益于经济回暖背景下太阳能电池需求急升,企业投资重新加速的大环境,公司光伏设备出货增长快速,成为业绩增长主推力。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环比增加5.6%。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公司今年的混合集成电路与电子元件业务发展较为缓慢,我们推测这两项业务在三季度增长情况有所加快,理由是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环比二季度有明显下滑,可能是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混合集成电路与电子元件业务占收入比重提高引起。 盈利能力保持较好。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35.1%,同比下滑1.3个百分点,但期间费用率因收入规模扩大亦下滑1.4个百分点,使公司整体上保持了较好的盈利能力。 预收账款大幅增加,产能将成公司短期业绩增长的主要限制因素。截止三季度期末,公司预收账款达到1.93亿元,相比6月底增加45%,相比年初则增加93%,预示着四季度乃至明年一季度公司经营形势乐观。今年以来,公司预收账款持续大幅增加,而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较缓,我们认为产能受限已成为短期内业绩增长的瓶颈。 长期看好集成电路设备行业的发展,公司是主要受益者。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重点强调的内容,由于设备是集成电路制造乃至液晶面板生产等现代电子制造产业的关键要素,因此,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生产设备领域必将成为未来政策关注点。公司承担的“65nm超精细清洗设备研制与产业化”项目将分三年获得中央财政核定资金总额约11,838万元即是佐证。我们长期看好公司受益集成电路设备行业发展。 我们调升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0-2012年的每股收益分别是1.27元、1.86元和2.75元;对应的动态估值分别是64倍、45倍和30倍;估值较合理。公司是受益集成电路设备发展的稀缺标的,维持“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
中国石油 石油化工业 2010-11-01 10.39 -- -- 12.25 17.90%
12.25 17.90%
详细
公司发布2010三季报。 点评:三季度公司业绩保持增长:公司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33亿元,同比上涨35.7%。营业利润486亿元,同比增长10.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亿元,同比增长12.6%。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19元,同比上涨12.6%。公司1-9月份实现营业收入1048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9亿元,同比增长23.1%。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55元,同比上涨23.1%。 天然气产量的迅速增长是亮点:公司国内原油生产稳中有升、天然气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截止9月份,公司生产原油6.40亿桶,同比增长1.3%;可销售天然气16,845亿立斱英尺,同比增长10.5%;油气当量产量9.21亿桶,同比增长4.0%,其中海外油气当量产量0.84亿桶,同比增长10.0%。 勘探业务仍是公司重心所在,国内外双边突破:公司继续加强勘探与生产业务,在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柴达木和渤海湾等盆地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同时,公司海外油气勘探继续取得新成果,国际化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公司在伊拉克战略性项目进展顺利,与壳牌联合收购澳大利亚煤层气公司,加拿大油砂项目顺利交割,委内瑞拉呼宁-4重油区块合作协议正式签署。 炼油与化工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公司炼化业务的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广西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正式投产,四川石化、宁夏石化等重点工程建设也按计划推进。前三季度,公司共加工原油6.57亿桶,同比增长8.3%,生产汽油、柴油和煤油5,779.2万吨,同比增长7.2%,生产乙烯267.3万吨,同比增长30.5%。10月26日的成品油价格上调将导致公司成品油销售收入增加。 天然气与管道重点工程按计划推进:公司中俄原油管道已经建成投产;中亚天然气管道B线已建成,正在分段升压;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加快推进;其他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10-2011年公司的EPS分别为0.734、0.753元,以最新收盘价11.32元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15.4及15.0倍。公司业绩预期良好,目前估值处于低位,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下游化工产品需求不足带来的影响。
中国石化 石油化工业 2010-11-01 6.23 -- -- 6.85 9.95%
6.85 9.95%
详细
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三季度,公司经营收入达4899亿元,同比增长36.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96.2亿,同比增长14.8%。每股收益0.226元,比上年同期的0.197元增长14.8%。1-9月份,公司营业收入14276亿元,同比增加59.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64.0亿,同比增长11.6%。每股收益0.650元,比上年同期的0.583元增长11.6%。 勘探开采业务稳步推进,天然气收入同比大幅提升:前三季度,公司原油产量同比小幅提升,受国际油价走高影响,公司原油价格同比增长了52%;天然气产量同比大幅增长54%,价格增长了18%,天然气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1.1%。 公司川气东送工程于2010年3月29日建成投产,于2010年8月31日投入商业化运行。该工程的成功建设大幅提高了公司天然气供应能力,也为天然气发展奠定了基础。 炼油装置高负荷运行:公司炼油高负荷运行,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增产航煤、柴油和化工轻油。前三季度原油加工量为1.54亿吨,同比增长14.41%。 营销及分销收益稳步增长:公司加快新建加油站业务,进一步扩大非油品业务。前三季度,本公司国内成品油经销量和零售量分别为10,435万吨和6,41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50%和11.22%。 公司化工产品实现全产全销:公司全力拓展化工产品市场,实现全产全销。前三季度,乙烯产量为661.0万吨,同比增长39.42%,合成树脂产量953.2万吨,同比增长28.67%。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基于公司良好的业绩,我们对2010-2011年公司的EPS上调至0.847及0.983,以最新收盘价9.02元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10.6及9.2倍,公司估值处于低位,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周期波动对石化行业的影响;公司产品销售价格波动的影响。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7/11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