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7/15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周策 9
桐昆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1-11-09 18.98 -- -- 20.87 9.96%
22.87 20.50%
详细
公司公布2021年三季度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3.47亿元,同比增长53.41%;实现归母净利润61.61亿元,同比增长242.67%。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1.61亿元,同比增长75.68%;归母净利润20.27亿元,同比增长157.06%,公司业绩略超我们此前预期。公司前三季度生产涤纶POY416.69万吨、FDY73.66万吨、TDY57.96万吨,涤纶总产量同比增长约13.98%。公司期间费用中,研发费用增加61%,管理费用增长36%,财务费用下降14%。公司在本报告期加强了产品研发,为后续涤纶品类的扩展做好了准备。 三季度涤纶行业景气度下滑。虽然三季度原油价格波动上行,但是涤纶下游需求受海运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出口恢复一般。涤纶单吨利润水平下滑明显,Q3季度单吨毛利较Q2季度下降约280元/吨。在此背景下,公司仍然凭借上下游产业链的布局优势、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产品差异化等多方面优势,涤纶业务实现了单季度约8亿元的净利润贡献,体现了公司在行业的竞争优势。9月以来,浙江地区普遍受限电影响,行业开工率下降,影响了产品出货量。后续随着限电压力的缓解以及海运费用下降,我们认为下游需求将逐步好转,拉动公司销量与利润的提升。 公司江苏南通如东洋口港聚酯一体化项目全面铺开建设,部分单体已封顶,首套聚纺装置已进入全面安装阶段,计划于今年四季度进入调试阶段。江苏沭阳长丝及织机项目报批工作完成,项目土建施工将全面展开。浙江恒翔表面活性剂和纺织专用助剂建设项目主体厂房已做好土建收尾工作,部分车间安装完成。上述项目将在未来增加公司PTA产能500万吨、聚酯产品480万吨以及下游相关配套的加弹、织机、助剂产能等。 盈利预测。我们调整对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预测至527.0、579.7、666.7亿元,对应归属净利润分别为82.43、102.52、115.76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3.41、4.25、4.80元。考虑公司长期产能规划带来的业务成长性以及化纤行业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2年8-10倍PE估值,股价合理区间为34.0-42.5元,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涤纶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合营企业盈利不及预期。
罗莱生活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1-11-05 12.82 11.46 85.74% 14.11 10.06%
16.15 25.9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9.99亿元,同比增长 22.77%,实现归母净利润 4.91亿元,同比增长 35.54%。 分季度看,Q2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19.18%和 3.90%;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4.72亿元,同比增长 8.97%,实现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 6.96%。营收增速较上半年放缓,主要由于:1)去年同期疫情好转,报复性消费带动基数上升;2)本期疫情反扑影响线下渠道,江苏作为公司主要销售区域之一,受南京疫情影响较大;3)美国莱克星顿业务去年同期由于疫情原因房地产空前繁荣,家具需求陡增,带动基数上升,今年需求相对较为稳定。 线下受影响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双位数增长。三季度受疫情影响,终端零售增速放缓,但直营店效同比仍实现 20%以上增长,同时在去年疫情爆发下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疫情反扑的影响,总体来看增长较为稳健。 毛利率略下降,总体盈利能力保持稳健态势。Q3毛利率为 43.20%,同比下降 1.01pct;净利率为 12.33%,同比增长 1.03pct。本期毛利率下降主要来自美国莱克星顿家具业务,东南亚受疫情影响供给端受限,叠加海运成本上升影响。 存货周转天数显著下降,营运能力提升。第三季度存货周转天数为146.87天,同比减少 36.64天,相较 2019年同期减少 40.10天,显著下降,得益于全渠道零售建设,营运能力显著增强。 投资建议:公司多品牌矩阵覆盖多价格段消费市场,在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的基础上,积极布局抖音、快手等兴趣电商,双十一预售情况良好,四季度电商强势助力。同时,公司发布第三季度分红预案,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6元,派息率 100%,彰显公司未来增长信心。 上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38/73.66/86.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75/10.53/13.23亿元,EPS分别为 0.92/1.26/1.58元 /股,目前价格对应 2021-2023PE 分别为13.65/10.04/8.00倍。给予公司 2022年 11-13倍估值,合理价格区间为 13.86-16.38元,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反复影响海外需求,运输成本上升,终端零售情况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洪都航空 交运设备行业 2021-11-05 39.38 35.50 74.96% 43.50 10.46%
43.85 11.3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公司共实现营收43.03亿元,同比增长42.68%;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增长429.47%;扣非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比增长77.13%。 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订单饱满未来可期。分季度来看,公司Q3实现营收16.12亿元,同比增长101.92%;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同比增长218.14%;扣非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增长309.71%,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增长较为明显。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为本期期间费用下降与本期取得疫情防控期间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0.47亿元,上年同期无此项。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14%,同比下降1.35pct;净利率为1.58%,同比增加1.13pct。本报告期末,公司合同负债68.34亿元,较2021年半年报下降6.31%。预付账款50.57亿元,较半年报下降11.96%,但两项指标仍处于历史高位,公司订单饱满,未来发展可期。 教练机+导弹双主业助推公司长远发展。洪都航空主要产品有CJ6初级教练机、K8基础教练机、L15高级教练机与防务类产品。公司不断探索、构建“技术训练、战术训练、战法训练”三位一体的训练效能体系,大力推进国际贸易,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在“十四五”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快的背景下,军机装备数量的提升加大了对教练机的需求,同时我军练兵备战的持续进行也提升了武器弹药的消耗量,公司拥有教练机+导弹双主业,或将充分受益于行业发展红利迎来高速成长阶段。 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8亿元、3.64亿元、4.73亿元,EPS分别为0.33元、0.51元和0.66元,对应当前股价PE倍数为115、75和58倍。考虑到十四五期间国防军队建设加速,公司作为我国教练机的摇篮,拥有教练机+导弹双主业,业绩有望受益于军机放量与练兵备战消耗增加双重因素驱动。给予公司2022年70~85倍PE估值,对应价格区间35.70~43.35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生产交付不及预期、上游配套延时、国际军贸不及预期
比音勒芬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1-11-05 25.48 -- -- 25.99 2.00%
26.50 4.0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17.15/4.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55%/31.66%,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9.56%/47.47%,延续上半年高速增长态势。 疫情等外部因素影响下高增长持续。分季度来看,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6.93/2.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5%/14.04%,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44.98%/56.02%。第三季度受疫情反扑和天气灾害等外部因素影响,线下客流量减少,但公司业绩仍保持双位数增长,高增长趋势持续,我们预计主要得益于新开门店的贡献和同店店效的提升。 存货优化,回款能力增强。1)存货周转效率提升。公司谨慎计提存货减值准备后,Q3末公司存货价值6.45亿元,较年初增长0.45%,较去年同期下降1.08%;存货周转天数为357.66天,较去年同期减少37.25天,存货优化。2)应收账款天数减少。Q3应收账款天数为22.56天,同比减少3.58天,回款能力增强。 利润率提升,盈利能力持续增强。Q1-Q3期间费用率为37.93%,同比增加0.90pct,主要系营销推广费用的增加。其中销售/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8.82%/3.25%,同比分别增加1.73/0.04pct,主要系公司加强营销推广和研发创新,持续修炼内功;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10%/0.01%,同比分别减少0.52/0.31pct,公司加强管理,带动管理费用率降低。Q3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71.24%/30.83%,同比增加1.38pct/0.13pct,主要得益于品牌力、渠道力、产品力的提升,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18/29.20/34.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8/9.36/11.95亿元,EPS分别为1.27/1.70/2.17元/股,公司注重研发创新和营销推广,带动产品力、品牌力持续增强,在三季度疫情和天气等外部环境影响下依旧表现亮眼,看好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给予公司2022年17-20倍PE估值,合理价格区间为28.90—34.00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终端零售,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先导智能 机械行业 2021-11-04 85.36 83.19 532.62% 88.80 4.03%
88.80 4.03%
详细
事件:先导智能发布三季报,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收59.48亿元,同比+43.4%;实现归母净利润10.04亿元,同比+57.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75亿元,同比+61.3%。其中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6.80亿元,同比+17.3%;实现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2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86亿元,同比+27.7%。 盈利能力企稳回升,费用率控制良好。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7.5%,同比+1.1pct。其中,Q3单季度毛利率为36.7%,同比+3.4pct,环比-0.3pct,与Q2基本持平。期间费用率方面,公司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47%、6.33%、10.44%、-0.39%,分别同比+1.17、+1.78、+0.21、-0.91pct,环比-0.01、-0.71、-0.66、-0.19pct。 公司第三季度净利率为18.76%,扣非净利率为18.13%;公司前三季度净利率为16.88%,扣非净利率为16.38%,同比分别提升1.47、1.82pct。 股权激励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2021年9月15日,公司公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327名公司员工以35.43元/股的价格授予258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总股本的0.17%,激励对象包括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周建峰1人及其它核心骨干员工326人。业绩指标以2020年为基数,2021-2023年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的归母净利润为口径不低于16%/18%/20%,此次激励显示出了管理层对于行业增长及公司业绩释放的信心。 平台化优势显现,多业务协同实现快速发展。公司为锂电设备龙头企业,具备整线实力,深度绑定宁德时代等电池龙头,将深度受益于下游扩产加速。除此之外,公司还布局了光伏设备、3C设备等多业务板块,并成立八大事业部,通过共享营销、技术和研发以及增强各行业之间的业务协同等举措,逐步将动力电池设备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经验向其他领域进行扩展和复制。 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5.61亿元、24.77亿元、34.0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0元、1.58元、2.18元,对应PE分别为81.44倍、51.33倍和37.35倍,参考杭可科技、赢合科技等锂电设备类公司的估值水平,综合考虑公司在锂电设备领域的龙头地位,给予公司2022年55-60倍PE,对应合理估值区间为86.9-94.8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技术更新迭代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药明康德 医药生物 2021-11-04 132.45 154.07 269.03% 146.00 10.23%
148.80 12.3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2021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21亿元,同比增长39.84%;实现归母净利润35.62亿元,同比增长50.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06亿元,同比增长87.81%,业绩增长超预期。 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2021Q3营收增速略有下滑。单看202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85亿元,同比+30.85%;实现归母净利润8.87亿元,同比+36.2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79亿元,同比+87.28%。相比于2021年前两个季度,公司2021Q3营收增速略有下滑,主要因为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分客户来看,2021年1-9月,原有客户贡献收入153.37亿元,同比+30%,占比达92.83%,客户留存率高;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的收入为46.99亿元,同比+21%,来自全球其他客户的收入为118.23亿元,同比+49%,“长尾客户”战略效果凸显。分地区看,美国、中国、欧洲、其他地区收入分别为90.11、40.38、22.55、12.16亿元,同比+38%、+45%、+33%、+53%,各地区收入均保持高速增长。 坚定推进“跟随分子”策略,CRDMO服务收入快速增长。2021Q3,公司化学业务实现营收36.51亿元,同比增长33.30%。其中,小分子药物发现服务实现营收16.16亿元,同比增长37.10%;CDMO业务实现营收20.35亿元,同比+31.50%。2021年1-9月,公司小分子药物发现业务完成20万个化合物合成,CDMO服务项目所涉新药物分子1548个,其中,临床I期及临床前阶段1229个、临床II期阶段235个、临床III期阶段47个、商业化阶段37个。公司坚定推进“跟随分子”策略,通过在药物发现和临床早期阶段赋能客户,为下游业务部门“引流”,助推CRDMO服务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毒理学优势明显,SMO团队建设不断加强。2021Q3,公司测试业务实现营收12.27亿元,同比+37.40%。具体来看,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为8.09亿元,同比+39.80%,其中毒理学业务同比增长72%,巩固并扩大公司毒理学领先优势;临床CRO及SMO收入为4.19亿元,同比+33.00%。2021年1-9月,公司临床CRO服务项目超200个,协助客户完成14项临床研究申请获批和 5 项上市申请申报;SMO业务 赋能16个产品获批上市(去年全年赋能17个产品获批)。截止2021年9月底,公司SMO服务团队4500人,同比+42%。 生物学新分子业务、CTDMO增长可期。2021Q3,公司生物学业务实现营收5.04亿元,同比+22.40%。报告期内,公司着力建设新分子类型相关生物学新能力,包括寡核苷酸、癌症疫苗、PROTAC、载体平台、创新药递送系统等。2021年1-9月,生物学业务新分子种类及生物药相关收入同比增长56%,占生物学业务收入比例由2020年底的10.4%提升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的13.3%。此外,公司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实现营收2.83亿元,同比+14.70%,增速不高主要受美国地区业务下降影响,而中国区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3%。报告期内,CTDMO业务为326个项目提供测试服务,并为61个项目提供开发与生产服务,其中包括45个临床前和I期临床试验项目,6个II期临床试验项目,10个III期临床试验项目。 新签订单增长良好,产能扩张保持高增速。2021年1-9月,公司新增客户超1300家,同比+44.44%;活跃客户数超5640家,同比+37.56%,客户基础不断加强。截止2021年9月底,公司合同负债余额为25.48亿元,同比+98.91%,较6月底增长26.70%,表明公司新签订单增长良好。产能扩张方面,公司员工总数为33305人,同比+29.37%,较6月底增长16.69%;在建工程余额为54.36亿元,同比+114.35%,较6月底增长24.71%;固定资产余额为74.34亿元,同比+42.20%,较6月底增长13.38%,公司产能扩张保持高增速。 ?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医药研发外包龙头,受益于创新药研发持续增加、研发外包渗透率提升以及海外研发生产持续向国内转移,公司成长空间大、业绩增长确定性强。2021-2023年,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利润45.23/59.52/78.01亿元,EPS分别为1.53/2.01/2.64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86.09/65.43/49.92倍,考虑到:(1)公司近3年PE(TTM)的均值、中位数分别为85.84、90.81倍,截止2021年11月2日,公司的PE(TTM)为93.75倍,位于自2018年上市以来53.70%分位;(2)公司近3年的营收、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速分别为28.65%、34.56%,未来3年,公司业绩有望保持30%-35%的增长;(3)可比公司康龙化成、凯莱英、博腾股份2022年对应的PE(TTM)为72.86倍;(4)公司生物学新分子业务、细胞和基因疗法CTDMO业务、一体化平台优势明显,有望获得更高溢价;给予公司2022年80-90倍PE,对应的目标价为160.80-180.90元/股,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汇率变动风险、新药研发投入不及预期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等。
良信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04 18.45 19.20 221.07% 20.77 12.57%
20.77 12.57%
详细
营收增速31.8%,净利润增速8.8%。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8.24亿(+31.8%)、实现归属净利润3.46亿(+8.8%)、经营净现金流0.36亿(-92.0%),加权ROE为15.6%(持平去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10.48亿(+21.7%)、单季度归属净利润1.43亿(+15.3%)、单季度经营净现金流0.72亿(-58.9%)。 地产行业需求放缓,通讯行业需求延后。公司主营低压电器业务,携终端电器、配电电器、控制电器三大类产品面向地产、通讯、新能源、电工、电力等十多个细分领域市场。以下游行业口径估算,前三季度房地产行业增速18%、新能源行业增速23%、信息通讯行业下滑17%、工业建筑增幅150%、公共和商业建筑增幅120%、电网行业增幅50%、工控增幅50%、电车和电桩增幅150%。根据半年报,房地产、信息通讯及新能源发电是公司营收前三大来源。前三季度,房地产行业出货量较上半年放缓,预计与地产调控政策及新签约客户落地进度有关,信息通讯行业出货量下滑预计受运营商集采招标时点延后有关(去年年3-4月开标,今年7-8月开标),新能源发电行业保持了稳定增速(预计光伏行业贡献主要需求增量)。 毛利率受成本压力依旧,管理提效控费效果明显。第三季度,公司综率合毛利率35.5%(环比下降0.7pcts),低压电器产品76%成本为直接材料,以银、铜、塑料、钢材等为主,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对成本端压力依旧明显。公司正在进行采购优化,增加双供三供比例,预计短期内新供应商模具投入和研发验证费用有所增加,但为后期降本打下基础。第三季度,公司净利率水平13.6%(环比提升0.4pcts),主要受益于期间费用率控制(环比下降6pcts),估算三季度公司对费用加强管控,同时,减少或推迟非战略性非必须性项目投放,控费效果明显。 在建工程达到历史高值,海盐基地一二期稳步推进。三季末,公司在建工程达到4.97亿,同环比均有增长,主要为海盐基地项目投入。其中海盐基地一期装修工程处于扫尾阶段,电子焊接和电镀等产线陆续投建投运,海盐二期基建部分完成进度较好,预计明年中开始设备安装等。截止半年报,海盐基地投入已超过5.2亿元,预计三季末投入超过7亿元,公司拟定增募资15.8亿元,其中13.3亿元用于推进建设,预计海盐基地整体将于2024年达产。 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收39.3亿、54.4亿、73.1亿、归属净利润4.00亿、5.83亿、8.10亿,增速14%、45%、44%,EPS为0.39元、0.57元、0.80元,对应当前股价的市盈率为42倍、28倍、20倍。公司近期受到原材料成本和部分下游行业需求延后影响,但客户储备及产品线开拓的步伐未减缓,且新产能为后续利润释放打下基础。给予公司2022年业绩合理市盈率区间36-38倍,合理区间为20.5-21.7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房地产客户开拓不及预期,光伏及风电新增装机量不及预期,工业建筑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市场
华锐精密 2021-11-04 171.98 113.33 194.06% 189.76 10.34%
189.76 10.34%
详细
事件: 华锐精密发布三季报,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收 3.59亿元,同比+62.7%; 实现归母净利润 1.22亿元,同比+98.3%;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14亿元,同比+87.1%。其中 Q3单季度, 公司实现营收 1.29亿元,同比+54.8%; 实现归母净利润 0.48亿元,同比+77.4%;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42亿元,同比+64.4%。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 2021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 51.2%,同比提升0.6pct;其中 Q3单季度毛利率为 51.9%,环比提升 1.9pct。 在前三季度原材料涨幅明显的背景下,公司毛利率仍得到提升。这说明一方面公司能将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很好的传导至下游,另一方面也说明公司产品结构在逐步优化,中高端比例在提升。 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33.9%, 同比提升 6.1pct,销售、管理及财务费用率合计下降 3.8pct,非经常性损益贡献 4.3pct。Q3单季度净利率为 36.9%,环比提升 3.8pct。 拟发可转债, 加码数控刀具布局。 今年 8月 30日公司发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发行可转债向不特定对象募集不超过 4亿元(含),用于精密数控刀体生产线建设项目及高效钻削刀具生产线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投资 1.99亿元布局精密数控刀体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期 2年, 达产后预计可实现每年精密数控刀体 50万件的产能,实现年平均营业收入 2.4亿元,净利润 6143万元,项目毛利率为 45.27%,净利率为 25.6%。 投资 1.53亿元布局高效钻削刀具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期 2年, 达产后将新增高效钻削刀具产能 140万支,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 1.68亿元,净利润 5307.15万元,项目毛利率为 52.64%,净利率 31.59%。 行业逻辑确定,公司持续受益。 根据我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刀具市场消费规模为 421亿元,进口刀具(含进口刀具在华生产并销售) 131亿元,同比下降 3.7%,显示进口替代逻辑得到验证。 在机床数控化率提升+硬质合金占比提升+进口替代的推进下,数控刀片行业仍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 公司作为数控刀具的头部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 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59亿元、 2.14亿元、 3.02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3.61元、 4.85元、 6.30元,对应PE分别为 41.17倍、 30.66倍和 23.62倍,参考中钨高新、欧科亿数控刀具类公司的估值水平,给予公司 2022年 34-37倍 PE,对应合理估值区间为 164.9-179.5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
五粮液 食品饮料行业 2021-11-04 201.52 224.32 99.77% 229.15 13.71%
257.21 27.6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497.21亿元,同比增长 17.01%,实现归母净利润 173.27亿元,同比增长 19.13%;Q3单季度实现营收 129.69亿元,同比增长 10.61%,实现归母净利润 41.27亿元,同比增长 11.84%,业绩表现略低于预期。 Q3收入不及预期,受发货与回款节奏影响。公司 Q3收入增速不及预期(同比增长 10.61%),判断系发货与回款节奏影响,2021H1公司发货与回款进度明显快于往年同期,且渠道反馈上半年公司有较多七代五粮液的补发,因此 Q3存在一定的库存消化,叠加部分区域受疫情反复影响,公司发货量不及预期。现金流方面,Q3销售收现 158.8亿元,同比增长 59.4%,快于收入增速,Q3末预收账款+合同负债 47.0亿元,环比减少 16.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 141.1%,收入质量较高。 产品结构与渠道结构双优化持续提升盈利能力,Q3税金及附加率同比提升较多。Q3毛利率同比提升 1.6pct 至 76.1%,反映产品结构优化与团购比例提高对吨价的拉升作用明显。 Q3税金及附加率同比提升1.2pct 至 15.2%,或与生产节奏加快叠加收入放缓有关。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稳中有降,分别同比-0.2/-0.1pct,费用端整体保持平稳,净利率同比提升 0.5pct 至 33.4%。 短期节奏调整是为了更确定的长期增长,实际动销表现良好,基本面依然稳健。我们认为短期节奏调整是为了更确定的长期增长,公司在追求增长速度的同时注重增长质量,合理把控发货节奏确保价盘与库存健康,并在渠道与组织体系上持续积蓄动能。三大增长引擎继续支撑基本面稳定表现: 1. 普五终端实际动销情况优异。今年以来普五在发货量增加的情况下批价整体稳定,目前库存维持低位,全年回款目标已基本完成。团购渠道占比继续提升,推升吨价增厚盈利。2. 经典五粮液建立起 1+N+2的渠道模式,并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持续进行细节优化,公司在市场运作初期加大力度做消费品鉴活动,有望逐步为其培育形成稳定的消费圈层,为后续放量做好准备。3. 系列酒品牌聚焦工作持续推进,公司聚焦资源打造浓香系列酒四大品牌(五粮春、五粮醇、五粮特曲、尖庄),部分产品焕新升级,渠道继续梳理并推进 招商工作,预计后续系列酒逐渐贡献更多业绩增量。五粮液仍是品牌力最强的浓香型白酒,具备持续量价齐升的基础。公司秉承稳健可持续增长的发展理念,战略前瞻并扎实推动战略实施,持续理顺渠道、增强品牌力、提升管理运营效率,我们继续看好公司未来稳健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收入节奏调整,我们相应调整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 2021-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667.5/778.1/893.5亿 元 , 同 比 +16.5%/+16.6%/+14.8% ;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234.0/276.1/319.0亿元,同比 +17.2%/+18.0%/+15.5%; EPS 分别为6.03/7.11/8.22元/股。考虑到高端白酒行业壁垒高、公司浓香白酒龙头地位稳固、量价齐升确定性高、未来成长空间仍然可观,给予公司 22年 34-38倍 PE,对应股价区间为 241.7-270.2元,维持“推荐”评级,短期回调迎来买入机会。 风险提示:品牌力受损风险;经典五粮液动销不及预期风险;团购渠道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大幅下行风险;行业监管趋严风险。
节能风电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1-11-04 7.04 5.21 93.68% 7.20 2.27%
7.38 4.83%
详细
公司发布 2021年三季报。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91亿元,同比增长 28.91%;归母净利润 7.41亿元,同比增长 38.36%; 基本每股收益 0.148元,同比增长 17.46%。单三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96亿元,同比增长 21.72%;归母净利润 1.55亿元,同比下降 6.10%。盈利能力方面,前三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57.29%和 30.64%,分别同比提升 2.7和 1.95个百分点。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增并网装机容量 86万 kw。截至 2021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并网装机容量为 401.72万千瓦,较去年底增加约 86万 kw,而去年全年在抢装背景下仅新增 30万 kw,2021年提速十分明显。公司加大了对中东部及南方等非限电区域的项目开发力度,在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浙江、四川、河南、山西、陕西等非限电区域已有在建项目 137万千瓦,核准、储备项目 72.95万千瓦。公司虽然暂未公布“十四五”发展规划,但考虑到 2021年的高增速,我们预计在“3060”碳中和的行业背景和平价上网的新时期,公司“十四五”期间装机将维持高速增长。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提升,限电影响进一步缓解。公司 2021年前三季度累计发电量为 71.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9.37%,累计上网电量为68.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9.99%,其中市场化交易电量为 30.49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提高 12.31个百分点。限电方面,2021年上半年,公司因“弃风限电”所损失的潜在发电量占当期全部可发电量的10.61%,较去年同期的 13.71%下降 3.1个百分点。 盈 利 预 测 。 预 计 公 司 2021/2022/2023年 实 现 营 收 分 别 为35.07/41.87/47.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10/12.61/14.75亿元,EPS分别为 0.2/0.25/0.29元,对应 PE 分别为 36.48/29.22/24.99。考虑到“3060”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行业的高景气度,以及公司 2021年装机容量的高速增长,参考目前 A 股新能源发电板块的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 2022年 25-30倍 PE 估值,股价合理区间为 6.25-7.5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不及预期,上游设备涨价。
华泰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1-11-04 15.81 20.61 57.57% 16.45 4.05%
18.50 17.01%
详细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华泰证券披露2021年三季报,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9.07亿元,同比增长10.57%,归母净利润为110.49亿元,同比增长25.0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31%,同比增长1.27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1.23元/股,同比增长25.51%。总的来说,公司业绩基本符合我们此前预期。 资本中介、经纪、自营驱动前三季度业绩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各业务收入数据来看,收入贡献第一的自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对联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延续增长态势(+18.79%),增速最大的为资本中介业务收入(利息净收入)+66.57%,经纪业务收入同比+23.00%,资管业务下滑拖累业绩。具体来看,各块业务净收入及增速分别为资本中介业务30.05亿元(同比+66.57%)、投行26.56亿元(同比-3.28%)、自营96.52亿元(同比+18.79%)、经纪59.63亿元(同比+23.00%)、资管21.14亿元(同比-16.45%)。 去方向化转型叠加跟投业务,自营业务有望稳健发展。自营业务为公司收入占比最大的业务,2021年三季度末,公司金融投资规模为3960亿元,同比增长12.09%,环比增长12.64%,测算三季度金融投资收益率2.63%,较Q1、Q2的4.18%、4.25%有所降低。一方面,公司坚持多元化和去方向化道路,持续提升权益类投资与交易业务的规模化资金管理能力,进一步夯实 FICC 业务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注册制背景下科创板及创业板跟投业务增厚公司投资收益,长远来看,预计自营业务未来有望稳健发展。 公司全业务链大平台下,关注投行业务与私募股权基金业务的发展机遇。公司以平台化、产品化及生态化发展思路打磨全业务链服务体系。 投行业务方面,依托全业务链大平台,公司投行业务重点聚焦新兴行业,全面提升全产品链的专业服务能力,围绕行业头部客户积极打造大投行“生态圈”,推动对头部客户多元化和一体化全覆盖。私募股权基金业务方面,旗下子公司华泰紫金投资在业内具备一定影响力,华泰紫金投资在医疗健康、TMT 等战略新兴行业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与资源。科创板及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等资本市场红利下,叠加近期北交所相关政策驱动因素,公司未来部分满足条件的私募股权项目可通过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渠道上市退出,公司利用全业务链优势以及私募股权基金、投行业务专业优势,通过加强对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私募股权基金业务与投行业务有望高效协同、相互促进。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在科技赋能下的财富管理与机构服务“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下,数字化转型牵引商业模式创新有望释放价值,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体系化的服务模式,凭借“投行基因 + 全业务链”的优势,业务协同机制下有望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根据三季报披露信息及相关分析,我们调整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2/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366.19/409.56/444.23亿元(原为367.10/378.03/410.8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136.60/152.59/164.93亿元(原为136.93/139.92/151.51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6.2%/11.7%/8.1%, EPS分别为1.50/1.68/1.82元/股,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5.61/17.43/19.25元/股。测算2021/2022/2023年ROE 水平分别为10.09%/10.18%/9.91%,根据2010年至今自身历史估值情况来看,PB 估值中位数为1.54倍,目前PB 估值位于历史后3.5%分位,结合公司测算净利润增速及ROE水平情况,给予公司2022年1.3-1.5倍PB,对应股价目标区间为22.66-26.14元,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交投活跃度下降拖累经纪业务;财富管理转型遇阻;海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政策收紧导致投行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市场波动加剧拖累资管、自营投资业务;金融监管趋严;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业绩不及预期。
中航西飞 交运设备行业 2021-11-04 31.51 32.43 44.07% 40.30 27.90%
40.70 29.1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公司共实现营收231.08亿元,同比增长2.03%;归母净利润6.08亿元,同比增长0.22%;扣非归母净利润5.36亿元,同比增长28.42%。分季度看,公司Q3实现营收80.57亿元,同比下降16.14%;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7.36%;扣非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27.89%。 公司全年业绩稳定增长高度可期。公司整体毛利率6.67%;整体净利率达2.63%,创近三年新高。报告期内,公司预付款项38.15亿元,较上年同期小幅增加3.51亿元(+10.13%);应收票据及账款178.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4亿元(+17.34%);公司存货期末值达239.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33亿元(+18.44%)。公司持续采购原材料和配套产品以保障交付,公司业绩或将稳健增长。 总体来看,公司经营生产各项关键指标基本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公司生产交付正在有序进行,看好公司全年业绩稳健增长。 公司为我国大型军机龙头企业,期待未来新订单落地。公司主要经营领域为军用大中型飞机与民机配套,航空产品营收占比98%。主要产品为军用运输机、轰炸机、特种飞机(预警机、加油机等)、民机C919、ARJ21、新舟系列、AG600零部件、空客A320、波音737等主流机型外贸转包。中国空军历史性地跨入战略空军门槛,中航西飞生产的运-20作为空军战略运输的重要装备目前已拥有两型国产航空发动机,期待未来新订单的落地与批产放量带动公司业绩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6亿元、11.30亿元、14.98亿元,EPS分别为0.36元、0.41元和0.54元,对应当前股价PE倍数为87、77和58倍。考虑到我国在战略空军的背景下,大型运输机等战略空军装备将加速列装,公司产品具备核心卡位优势,给予公司2022年80~90倍PE估值,对应价格区间32.80~36.90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生产交付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疫情反复。
晶盛机电 机械行业 2021-11-04 75.50 -- -- 83.86 11.07%
83.86 11.07%
详细
事件:晶盛机电发布2021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营收39.9亿元,同比+60.6%;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112.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114.3%。其中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0亿元,同比+67.9%,环比+23.9%;实现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106%,环比+59.9%。三季度业绩位于预告中枢。 规模效应叠加优异的控费能力,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8.2%,同比提升4.4pct;其中Q3单季度毛利率为40.4%,同比+1.4pct,环比提升3.7pct。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公司规模效应显现。期间费用率方面,公司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55%、3.53%、6.19%、-0.31%,分别同比-1. 10、-0.38、+0.85、-0.64pct, 合计同比-1.27pct。公司前三季度净利率为28.10%, 同比提升7.27pct, 公司第三季度净利率为30.3%, 同比+6.01pct,环比+6.99pct。 定增加码半导体业务,设备及材料布局日趋完善。公司10月26日公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含)符合规定条件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2.57亿股(含本数),募资不超过57亿元(含本数),投资于碳化硅衬底晶片生产基地以及12英寸集成电路大硅片设备测试实验线等项目。本次定增落地后不仅会加强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先发优势,同时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项目将助力公司深化在碳化硅晶片领域的布局,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布局全面,长晶设备龙头发展向好。在光伏领域,晶盛在隆基和京运通之外的单晶炉市场占据80%+的份额,总体市占率在60%左右;半导体领域:公司产品在晶体生长、切片、抛光、外延等晶片材料环节已基本实现8英寸设备的全覆盖和国产化替代,12英寸长晶设备及部分加工设备也已实现批量销售,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蓝宝石材料方面,公司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工艺和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成功生长出全球领先的700Kg 级蓝宝石晶体,建立了规模化生产基地,是掌握核心技术及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整体看,公司技术实力领先,延伸性强,高度受益于下游行业高景气,成长无忧。 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7.08亿元、23.04亿元、32.31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33元、1.79元、2.51元,对应PE 分别为56.94倍、42.20倍和30.10倍,参考同类长晶设备及上下游公司的估值水平,考虑到公司作为长晶设备的绝对龙头地位以及平台化布局理应带来估值溢价,给予公司2022年45-50倍PE,对应合理估值区间为80.55-89.50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光伏装机量不及预期,光伏硅片扩产不及预期,非光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1-11-04 730.90 -- -- 743.79 1.76%
757.01 3.57%
详细
事件:迈为股份发布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营收21.85亿元,同比+35%;实现归母净利润4.56亿元,同比+6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22亿元,同比+90%。其中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46亿元,同比+40%,环比+56%;实现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140%,环比+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138%,环比+57%。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费用率管控良好。公司2021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8.4%,同比+3.8pct;净利率20.4%,同比4.1pct。毛利率明显提升,主要系: (1)公司在PERC 尾声聚焦优质客户,订单质量高; (2)HJT 设备技术壁垒高,议价能力强。2021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7.2%,同比+1.1pct。其中销售费用率5.55%,同比-0.1pct,管理费用率(含研发)为12.66%,同比+2.4pct,财务费用率为-0.97%,同比-1.2pct。 HJT 整线设备龙头,强者恒强。 公司HJT 实力强劲,截至2021年6月,搭载公司设备的华晟异质结电池量产批次平均效率达到了24.71%,单片最高效率也达到了25.06%,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订单方面,公司在2020年落地的HJT 订单中市占率超70%,并于2021年相继中标金刚玻璃1.2GW 异质结项目、爱康科技600MW 高效异质结整线设备采购项目及1.8GW 后期采购意向等,我们认为公司后续在积累产线经验后,将进一步提高自身壁垒,不断正反馈改进技术,强者恒强。 HJT 产业进程加快,公司作为HJT 整线设备先驱将明显受益。10月22日,隆基公布M6尺寸HJT 电池片转换效率达25.82%,打破世界记录;10月28日,隆基发布新闻承再次打破世界记录,转换效率达26.3%。 一周内两破转换效率记录表明HJT 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公司目前已基本完成HJT 全工序核心设备的布局,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HJT 的整线设备提供能力的厂商。在HJT 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的背景下,公司作为HJT 整线设备商将明显受益。 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95亿元、8.62亿元和12.19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5.78元、8.36元和11.82元,对应PE 分别为132.5倍、91.5倍和64.7倍。由于HJT 产业化进程超预期,公司在HJT 整线设备的先驱性以及价值量延伸带来的高弹性,给予公司2022年97-105倍PE,对应合理估值区间为810.1-877.8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HJT 扩产不及预期;光伏产业政策不及预期;技术进步不及预期
中航沈飞 航空运输行业 2021-11-04 77.50 -- -- 80.20 3.48%
80.20 3.4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249.17亿元,同比增长31.76%;实现归母净利润14.54亿元,同比增长25.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77亿元,同比增长81.78%。 单季度营收保持稳健增长,毛利率逐渐提升。分季度看,公司Q3实现营业收入89.99亿元,同比增长22.88%;实现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61.53%。公司整体毛利率持续提升达到9.82%,随着公司歼击机产品不断放量,公司规模效应或已开始体现。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达74.11亿元,主要原因为公司收到客户预付款增加。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增长至989.09万元;研发增长至3.85亿元;管理费用4.36亿元,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我们判断研发费用的增长或与公司新型号研发有关。 预付款项与存货增长明显,公司或在积极备产。本报告期末,公司预付款项242.29亿元,较期初大幅增长3463%,较半年报增加约145.52亿元,主要因为公司采购货款增加;公司存货为65.68亿元,较半年报增加13.41亿元,公司仍然在持续采购相关配套产品及原材料,或在为年末生产冲刺做准备。公司合同负债311.62亿元,较上年期末大幅增长558.96%,公司已与下游客户签订大额合同,正在积极备货提升生产节奏。无论是我国周边安全局势还是军队现代化建设都对战机装备提出了更高要求,预计我国军机未来将向质与量两个方向发展。公司作为战斗机整机制造A股唯一标的或将充分受益。预计公司全年业绩将稳定增长,未来可期。 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0亿元、24.51亿元、28.49亿元,EPS分别为0.94元、1.25元和1.45元,对应当前股价PE倍数为80、60和52倍。考虑到十四五期间国防军队建设加速,军工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时公司作为战斗机整机的A股唯一标的有望充分受益,给予公司2022年58~68倍PE估值,对应价格区间72.50~85.00元,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疫情反复。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7/15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