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马天翼

东吴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600522090001。曾就职于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7.69%
(第258名)
60日
中线
11.54%
(第100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亨通光电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11-20 13.25 -- -- 13.43 1.36%
13.43 1.36%
详细
全球信息与能源互联领先企业,业绩未来可期加速发展: 公司专注于在通信和能源两大领域为客户创造价值,目前公司主营光通信、智能电网、海洋能源与通信、工业智能以及铜导体业务。公司近年来稳健经营, 2023年 H1实现营业收入 231.77亿元,同比增长 4.85%;实现归母净利润12.49亿元,同比增长 45.27%; 可喜的是, 2023年 H1公司销售毛利率同比回升 0.62pct 至 16.85%, 销售净利率同比回升 1.19pct 至 5.38%。公司在行业低谷期所受冲击较小,体现了过硬的经营管理能力。 行业前景分析 : 1) 海上风电:国内外市场需求高企, G7集团承诺将在2030年前将海上风电累计容量共同增加 150GW,国内规划重点建设五大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2) 海洋通信:全球数据中心迎来数量与规模双重发展,海底光缆建设迎来新机遇。 3) 光通信:光缆市场格局稳固。 5G 基站、千兆光网建设平稳进行。数据、算力产业催动高端光模块新需求。 4)智能电网:基本盘稳固提升,电网智能化投资占比逐年提高,政策出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投资亮点分析: 1)光模块: AI 板块火爆,带动光通信基建层面市场繁荣。数据中心扩张带动数据传输产业升级,高端光模块需求高企。公司提前布局,产品已通过测试即将量产。 2)海洋通信:海底光缆受 AI 产业链影响,需求依然强劲。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跨洋海底光缆系统建设与集成方案提供商,享有技术壁垒优势。 3)海洋能源:公司拥有完整施工产业链,是国内能够提供完整生命周期服务的海底电缆厂商之一。 4)智能电网:深化固有产业链下沉存量,同时积极布局新赛道寻求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亨通光电 2023-2025年营业收入为501.48/547.32/597.1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9.48/24.66/28.84亿元, EPS分别为 0.79/1.00/1.17元,对应当前股价的 PE 为 16.79/13.26/11.34倍,对比公司与同行业其他公司来看,处于行业估值的平均位置。但我们认为,随着 AI 时代的快步到来,全世界范围内算力需求大幅增加,数据基站中光模块的需求也将迎来爆发。目前公司光模块技术尚有待市场认知,并未反应其合理的估值。且我们判断整体行业随着通信基站建设的回暖,海风项目推进速度重回轨道,产业链估值未来具有一定的抬升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上游原材料价格浮动风险、宏观经济变化风险、 AI 发展不及预期风险、中美贸易摩擦等外部环境变化风险
统联精密 计算机行业 2023-11-10 26.08 -- -- 29.16 10.50%
28.82 10.51%
详细
23Q3,业绩短期承压,盈利能力有望稳步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7亿元,同比增长2.9%,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减少65.3%,扣非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减少64.3%,其中,MIM精密零部件收入为2.3亿元,同比下降10.4%,非MIM精密零部件收入为1.2亿元,同比增加28.7%;单三季度营收1.6亿元,同比增长16.8%,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减少54.9%,扣非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减少59.3%。 随着产能爬坡,毛利率稳步提升,Q3毛利率为38.3%,环比提升4.7pct。 为持续稳定发展蓄力,研发费用增加,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0.18亿元。业绩短期承压,随着新项目的需求从第三季度末开始逐步释放,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MIM基本盘稳固,折叠屏手机为首多领域带来增量动能:公司作为国内MIM企业第一梯队,通过工艺创新夯实竞争优势。公司成功切入折叠屏手机铰链MIM零部件业务并实现销售收入的转化。2023年7月公司合作客户荣耀发布新一代折叠屏手机荣耀MagicV2,作为终端头部厂商引领折叠屏进入主力机时代,折叠屏手机成为MIM产品新增加点。公司湖南长沙MIM生产基地的建设也已经进入竣工验收阶段,预计年底将投入生产。投产后,公司的MIM产能将得到有效扩充,为公司争取更多优质客户及拓展下游应用领域提供条件。MIM工艺应用的下游领域日益增加,AR/VR产品、汽车等市场空间也稳步上升,有望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 持续打开产业边界,积极布局非MIM:技术领域:公司不断丰富充实产品线,形成了MIM和非MIM业务的双驱动发展。公司CNC等制造工艺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持续扩大。公司背靠苹果产业链,激光切割和CNC精密零部件业务主要服务于苹果,发展空间良好。此外,公司积极布局3D打印、新型功能性材料等技术方向,打开产业边界。公司新增非MIM精密零部件产能,后续随着长沙生产基地竣工投产。考虑公司在其他精密零部件同样具备先进的工艺技术优势及快速创新能力,我们认为公司新业务将具备持续快速增长潜力,成为新的业绩助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客户需求波动和新建产能正处于爬坡期,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0.6/2.0/3.0亿元(前值为1.1/2.0/3.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是67/21/14倍,公司非MIM业务快速增长,产能持续扩张,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消费电子景气度不及预期、新建产能爬坡节奏不及预期、大客户订单不及预期。
中芯集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09 5.38 -- -- 5.43 0.93%
5.43 0.93%
详细
专注于功率、 MEMS 和射频领域,提供一站式系统代工服务。 公司聚焦功率器件、 MEMS、射频三大产品方向,提供从设计服务、晶圆制造、模组封装、应用验证到可靠性测试的一站式系统代工服务,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 风光储、 高端消费等应用领域。 业绩方面,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3H1 车载领域营收占比达 52%,同比+511%,已覆盖超过 90%的新能源汽车终端客户, 风光储等工控领域营收占比达 30%,同比+72%,从而拉动公司整体营收快速增长。 功率: IGBT 稼动率维持高位,拓展碳化硅、功率 IC 打开长期空间。截至 23 年中报, 公司 IGBT、 MOS 产能分别达到 8 万片/月、 6.5 万片/月,应用于车载、工控领域的 IGBT 产能利用率超过 95%。 拓展碳化硅、功率 IC 打开长期空间,碳化硅方面, 公司已建成 2 千片/月车载主驱逆变大功率模组中使用的车规级 SiC MOS 产能, 23H1 位列 SiC MOSFET中国出货量第一,未来将持续扩大量产规模;功率 IC 方面, 公司 IPO募投项目“中芯绍兴三期 12 英寸特色工艺晶圆制造中试线项目”拟建设月产 1 万片的 12 英寸特色工艺晶圆制造中试线,以满足 IGBT、MOSFET 以及 HVIC( BCD)的生产需求。 MEMS:持续加码研发,高性能滤波器、车载 MEMS 产品进展迅速。公司 MEMS 业务由麦克风传感器贡献主要营收,同时高性能滤波器、惯性传感器等产品在近年营收增长迅速。车载 MEMS 产品方面, 23H1车载惯性导航在高精度的陀螺和高可靠性的加速器上均已取得突破,车载压力传感器有显著成长,同时主攻激光雷达方向的光源及扫描部件等,是国内唯一一家批量出货激光雷达用光源芯片工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是国产车规级代工龙头,扩产碳化硅、功率IC 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基于此,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为53.87/72.48/97.63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S 分别为 7.0/5.2/3.9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产能、产量提升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传音控股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03 129.67 -- -- 136.03 4.90%
148.00 14.14%
详细
业绩保持强劲增长,毛利率持续提升: 2023年 1-9月,公司实现营收430.2亿元,同比增长 19.4%,归母净利润 38.8亿元,同比增长 72.0%,扣非归母净利润 35.1亿元,同比增长 72.5%;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 180亿元,同比增长 39.2%,归母净利润 17.8亿元,同比增长 194.9%,扣非归母净利润 17.3亿元,同比增长 190.0%。 23Q3单季营收与净利润持续攀升,且归母净利润自 Q2实现近六个季度来首次同比正增长后再次强势增长,同比增长近两倍,主要来源于公司持续开拓新兴市场及推进产品升级,总体出货量及销售收入有所增长;公司依托“AI+”技术并借助公司海外渠道优势,继续夯实在核心区域及国家的市场地位。从利润端来看,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及成本优化, Q3公司毛利率为 25.2%,环比增长 7.9pct。 多品牌协同新市场开拓,多元化布局打造长期成长曲线: 公司采取多品牌差异化定位和运营策略,通过手机业务在新兴市场的领先口碑推动家电、数码配件等扩品类业务及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多元化商业生态模式已初步成型。 1)公司在数码配件、家用电器继续多品牌发展策略,通过智能硬件品类生态模式的本地化探索,积极实施多元化战略布局,扩展满足新兴市场消费者需求的智能硬件新品类; 2)在移动互联网业务方面,公司与网易、腾讯等多家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在音乐、综合内容分发、新闻聚合及其他等应用领域进行出海战略合作,积极开发和孵化移动互联网产品。 深耕 AI 语音多模态技术,打造全场景智能交互体验: 公司在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 AI语音底层技术能力,构建起小语种语音数据优势,并在多语种语音助手、数字人、语音伪造检测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还通过“AI+数字人” 技术赋能多场景业务,推进 AI 语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打造本地化智能交互体验。 AI 技术进一步打开公司的成长空间,盈利能力有望继续增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手机业务快速发展,以及产品结构持续升级带来盈利能力的提升, 维持 23-25年盈利预测分别为50.1/61/70.8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2/18/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汇率风险、新品开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激烈
卓胜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03 148.44 -- -- 151.86 2.30%
151.86 2.30%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 Q3单季实现营收 14.1亿元(同比+80%),实现归母净利润 4.5亿元(同比+94%),大超市场预期。 消费电子复苏, Q3业绩大超预取: 公司 2023年 Q3单季实现营收 14.1亿元,同比+80%,环比+48%, Q3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 4.5亿元,同比+94%,环比+81%,公司业绩高速增长,大超市场预期。公司 2023年 Q3单季实现毛利率 47%, 主要受益于公司的费用控制和收入大幅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费用率得到了明显改善,公司 2023年 Q3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率 32%,同比+2.33pct,环比+5.90pct,盈利能力得到了改善。公司三季度业绩显著增长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消费电子行业逐渐复苏,下游需求有所改善; (2)公司新产品逐渐放量,带动公司营收和利润率增长。 射频行业龙头,自建产线构筑长期优势: 卓胜微专注于射频前端产品研发, 产品布局逐步完善。公司为国内分立器件龙头企业,在滤波器和开关等领域具有一定技术积累,将首先受益于射频器件国产化率的逐步提升。同时,公司积极建设 Fab-lite 模式,通过自建高端滤波器产线来构筑长期竞争优势,目前高性能滤波器已具备量产能力,集中自产滤波器的 DiFEM、 L-DiFEM、 GPS 模组等产品出货量持续提升,同时已推出双工器和四工器产品,为公司持续提供营收。未来,射频器件的国产化替代趋势仍将持续,公司在国内射频器件领域具有领先地位,重视研发投入,有序推进高端滤波器和高集成 PA 模组的研发工作,随着公司不断突破技术壁垒,产品布局逐渐完善,客户导入逐渐完成,将能够抓住国产化机遇,实现公司业绩的进一步发展。 L-PAMiD 放量在即,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 PA 模组是射频前端最大细分产品市场,而 L-PAMiD 等高性能高集成的高端 PA 模组的技术壁垒较高,国产化率一直较低,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 L-PAMiD 产品研发进度稳步推进,有望在年底进入推广阶段,届时将进一步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公司以滤波器和 LNA 业务起步,通过不断完善产品布局来实现业务拓展, L-PAMiD 的技术突破将为公司在高集成 PA模组领域积累宝贵经验,有利于公司长期的产品开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射频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公司, 且高价值量新产品放量在即, 我们维持公司 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1/14/1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等
拓荆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01 260.00 -- -- 258.00 -0.77%
269.76 3.7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 收入端延续高速增长,在手订单饱满2023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3亿元,同比+72%,其中Q3营业收入为6.99亿元,同比+49%,延续高速增长,我们判断主要系2022年新签订单较多,陆续确认收入。截至2022年末,公司在手订单46.02亿元(不含Demo订单),2022年新签订单43.62亿元(不含Demo订单),同比+95%。截至2023Q3末,公司存货和合同负债分别为38.70和和14.97亿亿元,分别同比+85%和+62%。,验证新签订单较为饱满,在手订单充足。随着在手订单陆续交付、确认收入,公司收入端有望延续高速增长。 毛利率快速提升,股权激励费用压制利润端表现2023Q1-Q3公司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1和1.76亿元,分别同比+14%和+57%。2023Q1-Q3销售净利率和扣非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5.83%和10.32%,分别同比-7.84和-0.95pct。1)毛利端:2023Q1-Q3销售毛利率为50.35%,同比+2.03pct,我们判断主要系产品结构优化&规模化降本效应。2):费用端:2023Q1-Q3期间费用率为38.36%,同比+1.29pct。 2023Q1-Q3公司股份支付费用达到1.71亿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3%,表现仍较为出色。 股权激励范围进一步下沉,利于公司中长期发展公司发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不超过375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股本总额2.00%。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不超过701人,约占公司2023H1末全部职工人数的76%,覆盖范围广。 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考核年度为2024-2026年,以2022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为基数,2024-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值分别为95%、160%、210%,净利润增长率目标值分别为106%、159%和211%。若假设2023年12月初授予,预计摊销的总费用为3.89亿元,其中2023-2027年分别为0.15、1.79、1.24、0.57和0.15亿元,整体影响可控。 PECVD具备持续扩张潜力,平台化延展打开成长空间作为薄膜沉积设备国产领军者,产品覆盖面持续拓展,将充分受益进口替代。1)PECVD:公司不断扩大PECVD通用介质薄膜材料工艺和先进介质薄膜材料工艺的应用覆盖面,持续获取批量订单和批量验收,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具备持续扩张的潜力;2))ALD::PE-ALD设备PF-300TAstra获得原有客户和新客户订单,NF-300HAstra实现首台产业化应用;Thermal-ALD出货至不同客户端进行产业化验证,验证进展顺利;3))SACVD:可实现SATEOS、BPSG、SAF薄膜工艺沉积的SACVD设备均通过客户验证,量产规模逐步提升;4)HDPCVD::公司已实现首台产业化应用,出货至不同应用领域客户端进行产业化验证。5:)键合设备:公司晶圆对晶圆键合设备Dione300实现首台产业化应用,并获得重复订单;芯片对晶圆键合表面预处理设备Pollux客户端产业化验证进展顺利。: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设备交付节奏等影响,我们谨慎调整2023-2025年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29.14、41.09和53.52亿元(原值31.67、44.82和58.6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PS为16、11和9倍,考虑到公司较强的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厂资本开支下滑、国产化率提升不及预期等。
华特气体 基础化工业 2023-11-01 69.16 -- -- 77.98 12.75%
78.86 14.03%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3年 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9亿元,同比减少 25.14%;归母净利润 0.47亿元,同比减少 30.77%; 扣非归母净利润 0.44亿元,同比减少 34.05%, 业绩符合预期。 营收净利均环比改善,下游半导体复苏有望带动需求回升。 2023Q3公司实现营收 3.89亿元, 同比减少 25.14%, 环比增长 1.83%;归母净利润 0.47亿元, 同比减少 30.77%, 环比增长 35.84%;扣非归母净利润 0.44亿元, 同比减少 34.05%, 环比增长 48.06%。 2023Q1-Q3公司实现营收11.29亿元,同比减少 19.51%;归母净利润 1.22亿元,同比减少 34.63%; 扣非归母净利润 1.13亿元,同比减少 37.19%。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下滑主要原因为 2022年稀有气体受供应影响量价增长较多, 23年量价回归正常水平,销售收入有所下降。 下游半导体行业经过周期底部调整,产业复苏日趋明朗。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SIA, 23年 8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环比增长 1.9%,实现连续 6个月环比增长,且晶圆厂产能利用率回升, 拐点亦或显现,有望拉动电子特气等的半导体材料需求回升。 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培育新业绩增长点。 公司积极向全品类气体供应商进军,已成为国内经营气体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实现近 50种产品国产替代。 为深化在高端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业务布局,公司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用于年产 1764吨半导体材料建设项目; 投资建设中山半导体材料研发总部项目,规划生产超净高纯特气产品。江苏南通、四川自贡等多个募投基地齐头并进,有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 公司产品通过多家国际龙头企业认证,技术能力受到广泛认可。 公司已成功实现了对国内12寸以上集成电路制造厂商超过 85%的客户覆盖率。 解决了长江存储、中芯国际、华润微等客户多种气体材料的进口制约,并进入英特尔、 格芯、 美光科技、德州仪器、台积电、 SK 海力士、英飞凌等全球领先半导体企业供应链体系。 拳头产品光刻气通过 ASML 和GIGAPHOTON 的认证,是国内唯一一家通过两家认证的气体公司;准分子激光气体产品通过 Coherent(相干)德国公司 ExciStar 激光器的193nm 测试; 锗烷产品通过三星 5nm 产线认证并获得订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前三季度稀有气体价格维持低位且需求端较为疲软,我们将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从 2.36/2.83/3.52亿元 下 调 至 2.06/2.48/3.09亿 元 , 2023-2025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增 速 为0%/20%/25%,对应 40/33/27倍PE。 我们预计晶圆厂产能利用率即将回升,有望拉动电子特气需求回升,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研发不及预期、价格波动风险
联创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0-31 31.21 -- -- 37.00 18.55%
37.00 18.55%
详细
持续优化业务结构,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公司 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4.7亿元,同比下降 17%;归母净利润 3.2亿元,同比增长 19%; 扣非归母净利润 2.9亿元,同比增长 18%。 Q3单季实现营收 8.1亿元,同比增长 5%;实现归母净利润 1.0亿元,同比增长 18%。 公司收入下降主要系公司近两年加速剥离低盈利资产背光源业务所致, 同时公司正加速优化智能控制器业务结构, 降低低毛利应用家电占比、 提升汽车工控等高毛利下游应用占比,业务结构调整逐见成效, 2023年前三季度整体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 5.3个百分点至 18.7%。 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全球领先,多领域应用布局蓄力长期成长: 公司当前基于全球领先高温超导磁体生产能力,多领域布局下游应用,蓄力长期成长: 1)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今年开启量产交付,目前公司在手订单超 60台,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已经成功交付 8台, 预计今年全年交付十余台。 2)光伏晶硅生长炉用超导磁体加速研发, 公司计划 2024年 Q1推出原理样机,当前已经收到下游客户提前采购订单,预计 2024年交付第一批高温超导磁体不少于 50台。 3)公司同时布局高温超导磁体在可控核聚变装置领域应用,有望持续打开高温超导技术下游应用空间,构筑长期增长动能! 激光产业稳健发展,智能控制器业务加速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盈利能力: 激光产业板块, 公司目前是国内激光系统上游器件泵浦源及整机核心供应商,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泵浦源及激光器产能满负荷运转,同时规划产能加速扩张,有望充分受益国内外激光系统发展。当前公司具备激光系统整机生产能力,出口许可资质正加速办理,有望打开国内外整机销售空间,进一步增厚营收。 智能控制器业务板块,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布局汽车电子与工控领域应用,同时不断提升高端光耦产品生产能力,产品结构优化逐见成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聚焦激光、超导与智能控制器主业,产品加速放量,基于此,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5/6.2/7.7亿元,对应 23-25年 PE 分别为 33/24/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高温超导业务产能扩产不及预期;高温超导业务在新领域应用超导磁体产品研发不及预期;背光源及线缆业务剥离不及预期
蓝特光学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0-31 20.08 -- -- 21.33 6.23%
23.40 16.53%
详细
营收盈利大幅增长, 迎来业绩拐点: 公司 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4.9亿元,同比增长 66%,实现归母净利润 0.9亿元,同比增长 42%。公司23Q3单季实现营业收入 2.9亿元,同比增长 208%,环比增长 151%,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 0.7亿元,同比增长 290%,环比增长 302%。公司Q3单季实现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盈利水平不断修复,归母净利润也实现同比环比高速增长。 微棱镜量产贡献业绩增量,规划扩产蓄力长期成长: 公司微棱镜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潜望式摄像头等各类光学模组中。随着潜望式变焦镜头在高端手机上兴起,市场对其需求日益增加,大客户订单进入放量期。公司于 2023年 6月顺利投入量产,销售收入不断增加。为了顺应下游市场需求,突破产能瓶颈,公司拟投资建设“微棱镜产业基地扩产项目”,有望明年 6月投产,实现新增年产 2,700万件高精度微棱镜的生产能力,大幅增加公司微棱镜产品交付能力,为明年业绩增长长期蓄力。 玻璃非球面透镜市场需求回暖,车载业务持续高增: 公司玻璃非球面透镜产品主要应用于车载镜头、激光雷达、 5G 光通讯等领域。随着 2023年多家车企在城市 NOA 等自动驾驶技术持续推新,对激光雷达、摄像头等感知器需求量快速增加。公司作为玻璃非球面透镜先行者,具备成熟的生产设计体系与管理能力,核心竞争力突出,同时已成功切入速腾聚创、舜宇光学、日立 Maxell 等车载领域核心客户供应链,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自动驾驶升级带来的感知层传感器光学元件需求量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传统业务长条棱镜出货量下滑仍对公司业绩有所拖累,基于此,我们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2.6/3.7亿元(23-25年前次预测值为 1.9/3.2/4.9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50/31/22倍,考虑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回暖,公司微棱镜产品有望持续放量, 我们继续看好公司未来长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大客户出货量不及预期
国芯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3-10-31 27.30 -- -- 34.19 25.24%
34.19 25.24%
详细
产品全面布局扩张期,公司短期业绩承压: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75亿元,同比增长 16%,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下降161%; Q3单季度实现营收 1.5亿元,同比增长 37%, 环比增长 82%,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下降 161%。 2023年前三季度受到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晶圆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短期承压,毛利率下降, 2023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为 25%;公司为扩大核心竞争力,全力布局产品扩张与市场拓展,扩充销售和研发团队人员,三费均有大幅度增加,前三季度研发费用 1.78亿元,同比增长 99%。 汽车电子芯片产品全方位布局,车载 MCU 国产替代可期: 公司持续发力汽车电子芯片产品覆盖,在汽车车身和网关控制芯片、动力总成控制芯片、域控制芯片等多条产品线完成系列布局。公司深度布局车载 MCU产品,报告期内,公司新一代用于汽车电子动力总成、底盘控制器等应用的多核 MCU 新产品 CCFC3007PT 成功通过公司内部测试,目前已经给客户送样并开展模组开发与测试,同时公司聚焦头部客户推广,以MCU+的模式为客户解决“套片”方案式需求,成功切入包括比亚迪、奇瑞、吉利等多家知名车企供应链,有望加速实现车载 MCU 产品国产替代,长期增长可期。 云应用芯片产品持续升级,边缘计算业务大幅增长: 边缘计算方面,公司 H2040和 CCP1080T 已经完成芯片测试进入市场推广。 Raid 芯片方面,公司是国内 Raid 芯片领先厂商,第一代 Raid 芯片及其产品已实现量产,第二代更高性能的 Raid 芯片研发进展顺利,有望到达国际领先水平,助力拓展 AI 服务器市场。云安全领域,公司云安全系列高速密码芯片具有行业先进地位,未来将继续围绕云安全芯片的核心部件安全引擎控制模块 SEC 研发攻关。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边缘计算业务收入1.8亿元,对比 2022年前三季度 0.6亿收入,同比增速高达 215%。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当前车载 MCU 及云应用芯片等产品布局全面且持续加速市场拓展, 公司有望受益国产替代大趋势实现业绩稳健增长,基于此, 我们维持对公司 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 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6/1.3/1.9亿元,对应 23-25年 PE 分别为 164/74/4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客户需求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新产品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晶升股份 机械行业 2023-10-31 42.98 -- -- 53.98 25.59%
57.94 34.81%
详细
23Q3业绩符合预期,绑定大客户实现快速增长。 23Q1-3,公司实现营收 2.4亿元, YoY+82%,归母净利润 0.4亿元, YoY+127%; 23Q3,公司实现营收 1.3亿元, YoY+88%,归母净利润 0.3亿元, YoY+73%。 伴随产能扩建、大客户订单放量,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1)碳化硅单晶炉:国产衬底厂商加速扩产,碳化硅单晶炉快速放量。 23H1,公司碳化硅单晶炉实现营收 0.7亿元,同增 67%。 需求端,根据测算, 23-26年国内衬底厂商新增产能对应单晶炉市场约 88亿元。供给端,公司及北方华创占国内碳化硅厂商采购份额约 30%、 50%,公司量产客户包括三安光电、东尼电子、比亚迪等国内龙头衬底厂商,在三安处份额约 80%, 并持续配合客户进行晶体性能优化,推进 8英寸、电阻加热、 LPE 单晶炉等新品研发,未来有望深度受益碳化硅高增长。 2)半导体级单晶炉: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12英寸单晶炉进入快车道。 23H1,公司半导体级单晶炉实现营收 0.13亿元,同减 41%。 需求端,根据测算, 23-25年国内硅片新增产能对应单晶炉市场约 72亿元。供给端,半导体级单晶炉国产化率仅 30%,公司已实现沪硅产业、立昂微、神工股份等国内龙头硅片厂商的批量供货,同时沪硅产业、立昂微均对公司战略参股,未来公司有望深度受益大尺寸硅片加速国产替代趋势。 3)其他晶体生长设备:基于技术同源、客户协同性,打开成长天花板。 公司根据客户差异化应用需求,研发、供应其他晶体生长设备,其中,自动化拉晶控制系统可应用于光伏电池片制造, 22年以来, 已与高景太阳能累计签订订单超 5亿元。同时公司在研碳化硅外延设备、多线切割整机设备等项目,有望基于技术同源、客户协同性,打开成长天花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是碳化硅&半导体级单晶炉国内领先供应商, 成功将业务拓展至光伏长晶炉等方向。基于此, 我们将公司 23-25年的归母净利润由 0.7/1.3/2.1亿元上调至 0.7/1.4/2.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87/46/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主要客户流失风险;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及经营规模较小;毛利率水平波动的风险。
盛剑环境 机械行业 2023-10-31 33.50 -- -- 36.10 7.76%
36.10 7.76%
详细
事件: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72亿元,同比增长 11.61%; 归母净利润 0.99亿元,同比减少 9.85%;扣非归母净利润 0.93亿元,同比减少 8.91%,低于我们预期。 收入确认节奏影响单季度表现,订单项目充足成长强劲。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72亿元,同比增长 11.61%;归母净利润 0.99亿元,同比减少 9.85%;扣非归母净利润 0.93亿元,同比减少 8.91%。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0亿元,同比/环比变动-26.65%/-40.99%,实现归母净利润 0.22亿元,同比/环比变动-53.19%/-61.7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19亿元,同比/环比变动-58.46%/-66.77%。 公司单季度由于部分重大项目处于生产、执行阶段,未达到确认条件未转化为收入。 截至 2023/09/30,公司存货 7.04亿元,同比增长 163%,相较于 2023年中报和 2022年年报披露存货增加了 2.0亿元/3.5亿元。截至2023/09/30,公司合同负债 1.19亿元,同比增长 1027%,相较于 2023年中报和 2022年年报披露存货增加了 0.7亿元/1.1亿元。 在手项目订单充足,成长趋势依然强劲。 新增订单表现良好,国产替代+电子材料拓展推进。 2023年上半年, 公司新增订单 17.11亿元,已达去年全年新签订单总额的 107.95%, 我们预计 2023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维持高增趋势。 在此基础上, 2023年上半年公司装备板块 L/S 设备、真空设备、温控设备取得丰硕成果,电子化学品与某半导体显示知名客户签订《框架采购合同》并正式获得采购订单。 公司系统装备国产替代以及电子化学品耗材业务持续推进。 员工持股绑定核心团队。 公司公告 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 持股计划拟购买公司回购股票价格为 17.50元/股,分为 3个解锁期, 第一个解锁期关注创新研发,要求达成“工艺废气处理设备(含 LocalScrubber 设备等)、温控设备、真空设备的新机型获得 SEMI 认证合计不低于 3款”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及外观设计专利合计申请数量不低于 80件”之一; 第二个解锁期考核 2023-2024年实现净利润累计不低于 3.25亿元, 第三个解锁期考核 2023-2025年实现净利润累计不低于 5.45亿元。 员工持股计划关注创新与经营业绩,激发积极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维持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 2.15/2.94/3.87亿元,同增 65%/37%/31%,当前市值对应 2023-2025年 PE20/15/11x(2023/10/2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行业资本支出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
艾华集团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0-31 21.31 -- -- 23.60 10.75%
23.60 10.7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3Q3业绩符合预期,产品结构拓展打开成长空间。23Q1-3,公司实现营收25.8亿元,YoY-2%,归母净利润3.2亿元,YoY-5%;23Q3,公司实现营收10.1亿元,YoY+22%,QoQ+19%,归母净利润1.3亿元,接近历史单季高点,YoY+25%,QoQ+22%。23年,伴随公司实施更加积极的经营政策及产品结构的拓展,公司业绩逐季度环比出现向上拐点。 铝电解电容日本厂商向高端产品倾斜,国产替代空间打开:需求端,由于新能源、5G通讯、计算机设备等领域需求的强势增长,2022年全球铝电解电容市场规模约620亿元,2025年将达700亿元以上,22-25年CAGR约4%。供给端,由于中低端铝电解电容竞争激烈,日系厂商因成本劣势转向高端市场,为国产厂商提供充分的国产替代空间,国产铝电解电容双雄艾华集团和江海股份在铝电解电容市场份额由2013年的7%提升至2020年的13%。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消费电子业务拐点已现。公司积极拓展下游应用领域,在工控、新能源等领域持续突破。2018-2022年,工业类电容器营收占比由28.77%上升为42.47%,营业收入由6.22亿元增长至14.63亿元,2022年工业类营收占比首次超过消费电子。2023年上半年,随着新能源、工业类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工业控制类电容收入占比同比提升11.93pct,营收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三季度受消费电子回暖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实现环比增长,消费电子业务拐点已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国产铝电解电容龙头,产品结构优化打开成长天花板。基于此,我们维持原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营业收入为36.8/41.7/49.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6/5.32/6.3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19/17/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应用市场增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风险;生产成本波动风险。
领益智造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0-30 5.94 -- -- 7.34 23.57%
7.34 23.5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度报告, Q3单季实现营收 93.6亿元(同比-5%), 归母净利润 6.2亿元(同比-34%),利润超市场预期。 三季度业绩波动不大,整体营收依旧可观: 公司 2023年 Q3单季实现营收 94亿元,同比-5%,环比+16%, Q3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 6亿元,同比-34%,环比-5%。 季度间收入、净利润波动不大,主要由于公司业务端消费电子相关业务规模平稳、生产节奏平滑。 公司 Q3的营收和盈利依然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主要得益于汽车及光伏储能等新业务出货速度加快, 收入快速增长; 在管理端持续降本增效下,伴随 Q4消费电子旺季到来,海外布局的日趋完善以及新业务的持续拓展,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向上。 布局全球多元市场,聚焦消费电子新兴行业: 公司消费电子业务进一步迈向多元化,在 XR、折叠屏、人形机器人等领域进展颇多。公司为全球 XR 领域头部客户提供软质功能件、注塑件、散热解决方案、充电器等核心零部件,相关产品预计明年放量生产,收入规模大幅增长。 子公司领鹏智能推出控制器产品,赋能机器人性能提升,同时与汉森深入合作人形机器人的优化量产设计,将极大地拓展公司 RV 减速器应用空间。 智能手机方面, 公司研发碳纤维产品以优化铰链和屏幕结构,提高整机使用寿命和使用体验。折叠屏手机凭借其较高的技术门槛及高附加值属性已成为目前智能手机市场新的增长点,将为公司提供重要的发展机遇。 我们认为,公司为消费电子龙头供应商,在消费电子新品类布局有望强化公司在消费电子结构件领域的优势。 汽车/光伏业务提速,助力公司业绩长期增长: 汽车业务方面,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及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行业景气度稳步上涨。公司为北美大客户提供动力电池结构件,也直供汽车、皮卡、储能等相关配套零部件。此外公司于 8月与德国某整车厂旗下动力电池子公司签订了订单采购协议,约定向该客户供应动力电池盖板、模切件以及相关注塑、冲压件。本协议的顺利履行预计将累计增加公司 2025年至2029年收入约 22亿元。光伏储能业务方面,公司向国际领先的清洁能源领域客户提供微型光伏逆变器 ODM 代工服务。公司在微型逆变器等产品领域中, 新扩产的美国基地三季度启动出货,并已获得当地税收优惠和能源政策支持,为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出海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公司拓展新业务的增速提升,我们上调公司23-25年的盈利预测,归母净利润由 22/27/32亿元上调至 24/29/3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18/14/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等。
歌尔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0-30 16.90 -- -- 19.85 17.46%
21.37 26.45%
详细
单季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公司 2023 年前三季度营收 739.5 亿元,同比下滑 0.28%,归母净利润 8.9 亿元,同比下滑 76.8%,扣非归母净利润7.9 亿元,同比下滑 77.4%。其中 23Q3 单季归母净利润为 4.7 亿元,环比增长 48.7%。一方面,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 1)宏观经济和行业因素的影响,终端市场需求不足,公司 TWS 耳机和 VR 眼镜主要客户出货量下滑导致收入阶段性承压; 2)重点客户产品出货量和产能利用率的下滑对利润率存在不利影响,同时日本客户游戏机及 VR类相关新品出货量大增虽推动智能硬件营收增长,但磨合期利润率阶段性承压。另一方面,从积极角度来看, 23Q3 单季继续呈现利润环比显著改善的态势: 1)公司通过有效的成本管控能力提升盈利质量,保障经营基本盘的稳定以及新产品的快速爬坡( 23Q3 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 10.2%/1.6%,对应 23Q2 的 7.7%/1.4%环比提升 2.5pct/0.2pct); 2)同时公司不断巩固 VR/AR、 TWS 耳机、可穿戴、游戏机等各类新型智能硬件业务核心竞争力,伴随海外大客户 VR 新品的上市,公司营收迎来显著提升。 收购驭光科技提升竞争力, 回购彰显公司长期信心: 公司子公司歌尔光学拟采用现金+定向增资扩股的方式收购驭光科技。驭光科技在微纳光学、衍射光学器件、先进光学工艺等领域内具有较深的技术积累,与歌尔光学具有良好的业务协同效应,此次收购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精密光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支持公司精密光学器件和模组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公司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票,回购金额为人民币 5~ 7 亿元,拟用于未来的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股票回购也体现了公司对于未来长期发展的信心。 VR/AR 业务仍有望恢复高增长: 公司领先深度布局 VR/AR 产业,已成为全球综合方案龙头,无论是光学元件( VR)、光机系统( AR)、核心算法还是智能整机设计制造能力,均具备较强竞争优势,与全球科技大厂长期深度合作。 1)中短期维度来看,国内外主流品牌继续大力布局,新产品的迭代升级、核心技术路线的确立、软硬件生态的完善等因素有望拉动出货量恢复增长; 2)长期维度来看,基于应用场景拓展以及更多科技巨头入局等多方面的因素, VR/AR 硬件出货量未来几年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歌尔亦有望凭借其全球核心供应商的地位持续引领产业向上。 零整结合战略有望百花齐放: 公司坚持智能制造+精密制造双轮驱动, 围绕“4+4+n”零整结合战略打造产业生态圈,结合不断夯实的核心竞争力,有望逐渐走出低谷,未来依旧可期。 1) TWS 耳机整机设计及核心声学元件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国内外主要客户订单及份额仍有望稳步提升,后续产品迭代助力营收稳中有升; 2)游戏机、可穿戴等国内外重要客户保持份额领先,同时有望切入更多主流客户整机代工体系; 3)公司在微电子领域持续加强布局, MEMS 麦克风全球领先,并在 MEMS智能传感器、 SiP 先进封装工艺等方面加强投入,未来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弹性,并进一步增厚整机业务利润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基于公司三季报业绩及当前行业基本面状况调整盈利预测, 23-25 年归母净利润调整为 12/25/35 亿(前值为 15/25/35亿元), 基于拐点初显、 VR 新品放量及明后年盈利能力逐渐修复等因素,看好公司未来业绩弹性,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VR/AR 产业发展不达预期,其他产品销量不达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