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李阳

国金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130524120003。曾就职于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56.25%
(第558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恺英网络 计算机行业 2024-05-03 11.88 -- -- 12.25 2.17%
12.14 2.1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95亿元,同比增长15.30%;归母净利润14.62亿元,同比增长42.57%;扣非归母净利润13.51亿元,同比增长41.26%。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6亿元,同比增长40.62%;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241.70%;扣非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180.30%。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8亿元,同比增长36.93%;归母净利润4.26亿元,同比增长47.06%;扣非归母净利润4.24亿元,同比增长48.35%。 业绩持续高速增长,Q1多款游戏进入释放期。1)2023年收入端:移动游戏收入35.77亿元,同比增长13.28%,占营业收入的83.27%;信息服务收入6.64亿元,同比增长43.28%;网页游戏收入0.55亿元,同比下降37.31%。2)2023年成本费用端: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83.47%,同比增加8.45pct,其中移动游戏毛利率同比增加6.88pct至82.20%,信息服务毛利率同比增加13.10pct至92.75%;公司销售费用率27.39%,同比增加5.83pct,主要由于公司市场推广费增加;管理费用率6.67%,同比增加2.27pct,主要由于员工持股计划及股票期权计划费用摊销增加;研发费用率12.26%,同比减少1.46pct。3)2024年一季度:《原始传奇》《天使之战》《仙剑奇侠传:新的开始》《石器时代:觉醒》等多款游戏表现良好,带来收入增加,且员工持股计划及股票期权计划费用摊销下降、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增加、收到的判决赔偿款增加等因素共同贡献业绩高增速。 治理完善信心凸显,产品表现持续优异,在研产品储备丰富。1)发展信心:分红力度加大,2024年,计划2023年度分红2.13亿元,2024年内分红约2亿元。2023年实施回购2亿元;2020年至今董事长个人累计增持11次、增持金额超15亿元;2023年12月,全体高管增持800万元。 2)治理完善:2023年底公司结束无实控人状态;实施董事会结构变革;组建首席责任官团队、健全核心管理体系,提高公司运作效率。3)产品表现:《纳萨力克之王》首月长期稳定在游戏畅销榜前50名,最高排名为畅销榜第19名;《石器时代:觉醒》上线当日获IOS排行榜第一,首日注册用户破千万;VR游戏《MechaParty》登陆PlayStation北美服与Steam平台;发行运营的《天使之战》《仙剑奇侠传:新的开始》《圣灵之境》《新倚天屠龙记》表现持续优异,《仙剑奇侠传:新的开始》上线后稳定在微信小游戏畅销榜、人气榜前十。4)产品储备:2024年产品包括自研的《斗罗大陆:诛邪传说》《盗墓笔记:启程》《机甲派对》《梁山传奇》《龙腾传奇》《三国:天下归心》《代号:信长》《代号:DR》《关于我转生变成史莱姆这档事:新世界》等,发行《太上补天卷》《怪物联萌》《群英觉醒》《代号:MYX》《古怪的小鸡》等。5)创新探索:成立AI应用研究中心,自研“形意”大模型应用于研发场景中;和院校在大模型应用领域进行合作。 盈利预测: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8.05/21.11/23.9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2024年04月30日)的PE分别为14.1/12.0/10.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游戏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行业竞争格局变化风险、技术革新风险、人才流失风险等。
保利发展 房地产业 2024-05-02 9.13 -- -- 11.89 30.23%
11.89 30.23%
详细
公司营收同比增长,利润较 2023 年同期仍下行。 2024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97.48 亿元,同比增长 24.51%,受项目结转毛利率、权益比例下降等影响,净利润 39.83 亿元,同比增长 0.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24 亿元,同比下降 18.28%。 全口径销售金额稳居行业第一,获取新项目聚焦核心 38 城。 2024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签约金额 629.84 亿元,同比减少 44.81%,根据克而瑞统计,全口径销售金额稳居行业第一位,签约面积 366.87 万平方米,同比减少 41.84%;截至 2024 年 3 月,公司新拓展房地产项目 4 个,新增容积率面积 59 万平方米,总获取成本 50 亿元,全部位于 38 个核心城市;截至 2024 年一季度,公司共有在建拟建项目 635 个,在建面积 8150 万平方米,待开发面积 5758 万平方米,土储充足。 销售回笼率超 90%,负债结构良好。 2024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销售回笼576.51 亿元,综合回笼率为 91.53%,资产负债率为 75.88%,较上年度末下降0.66 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央企龙头,在销售端和土地拓展端均具备优势,随着结算优质项目,未来利润或将进一步修复。 我们预测 2024-2026 年营收分别达3614.40 亿元/3857.11 亿元/4125.01 亿元,同比增长 4.2%/6.7%/6.9%; 2024-2026 年 PE 倍数为 9/6/6。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土地拓展不及预期;市场回暖速度不及预期
共创草坪 传播与文化 2024-04-30 21.95 -- -- 24.56 11.89%
24.56 11.89%
详细
公司披露 2023年年报&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实现营收 24.61亿元,同比-0.38%;归母净利 4.31亿元,同比-3.54%;扣非归母净利 4.19亿元,同比-2.38%。其中, 23Q4实现营收 5.45亿元,同比+5.18%,归母净利 0.79亿元,同比-15.15%;扣非归母净利 0.77亿元,同比-10.68%。 2023年公司毛利率 31.58%,同比+2.84pct,净利率 17.52%,同比-0.57pct,其中 23Q4毛利率 30.73%,同比-3.39pct,净利率 14.49%,同比-3.47pct。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6.88亿元,同比+23.14%,归母净利 1.21亿元,同比+29.35%;扣非归母净利 1.17亿元,同比+40.38%。 24Q1公司毛利率30.48%,同比-1.83pct,净利率 17.61%,同比+0.85pct。 海外市场需求修复,销量提升2023年公司人造草坪销量 7,258万平米,同比+12.21%,主因人造草坪渗透率逐年提升、应用场景增加,且海外通胀企稳、供应链情况转好, 公司欧洲市场销量已基本恢复至俄乌冲突前水平。 而营收略降,主因原材料价格下降,平均售价同比下降 11.68%。 (1)产品结构方面, 2023年休闲草收入 16.76亿元、同比+1.16%,收入占比68.1%;运动草收入 5.59亿元,同比-6.58%,收入占比 22.70%;铺装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 2.26亿元,同比+5.00%。其中,运动草毛利率 36.47%,同比+4.55pct,休闲草毛利率 31.36%,同比+1.81pct, 铺装服务毛利率 22.46%,同比+7.74pct,盈利水平显著修复。 (2)销售区域方面, ①2023年境外收入 21.72亿元,同比+0.02%,收入占比88.23%,其中,境外休闲草销量同比+14.99%、收入同比+0.80%,年均价同比下降 11.68%(主因原材料成本明显下降,部分市场价格竞争加剧, 售价较低的欧洲区销售占比提升)。 ②境内收入 2.90亿元,同比-3.29%,收入主要来源为运动草,下降主因地方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延迟。 (3)产量和产能方面, 2023年公司生产人造草坪 7,460万平米,现有年产能1.1亿平米,规划项目包括越南三期 2,000万平米+墨西哥 1,600万平米,全面投产后公司年产能将达 1.46亿平米。 2023年越南共创子公司收入 12.28亿元,同比-4.77%,净利润 2.22亿元,同比-17.79%。 加强营销推广,持续投入研发2023年期间费用率合计 11.5%,同比+2.9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5.4%/4.2%/3.4%/-1.4%,同比分别+0.8/+0.3/+0.2/+1.6pct。其中,23年销售费用同比+17.2%,主因市场推广费、差旅费提升;财务费用同比增加0.4亿元,主因 23年汇兑收益 2,150万元、同比减少 4,893万元;研发费用同比+4.7%, 从外部引进 1名高分子材料专业博士,研发 200余种新品,提升产品功能性。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①人造草坪全球产销量第一;②海外市场实现恢复性增长态势。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 5.0、 5.8、 6.5亿元,现价对应 PE 为 18、 16、 1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的风险;汇率波动超预期的风险。
海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4-29 21.59 -- -- 25.95 15.54%
25.37 17.51%
详细
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报: 2024Q1实现营收 213.28亿元,同比-32.08%;归母净利 15.02亿元,同比-41.14%;扣非归母净利 13.68亿元,同比-36.56%。2024Q1公司毛利率 17.75%,同比+1.25pct, 环比+5.33pct, 扣非后归母净利率为 6.41%, 上年同期为 6.87%。 一季度水泥行业量价齐跌,符合年初判断,意外因素是雨水天气偏多2024Q1受雨水偏多、 房地产投资偏弱、基建项目开工不足等影响,下游需求不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24Q1全国水泥产量 33684万吨, 绝对值同比- 16.28%。 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2024Q1全国水泥均价362元/吨,同比-15.40%,华东地区均价363元/吨,同比-17.73%,华南地区均价378元/吨,同比-17.34%。公司水泥量价压力同步于行业, 带来营收和利润同比下滑。但预计受益煤价同比下行(2024Q1京唐港动力末煤(Q5500)平仓均价 907元/吨, 同比-20.03%),以及骨料与海外业务的结构性支持,毛利率同比实现提升 1.25pct。行业盈利进一步探底, 从已披露的一季报来看, 福建水泥亏损 8500万、冀东水泥亏损 11亿, 万年青微亏约 900万, 上市公司普遍承压,行业情况预估同样承压。 收入下降导致期间费用摊薄减少2024Q1期间费用率 9.35%,同比+2.26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3.37%、 6.31%、 0.87%、 -1.20%,分别同比+0.87pct、+1.62pct、 +0.06pct、 -0.29pct。 公司应收账款及票据金额截至一季度末为112.16亿元,同比-13.74%,占营收比重较去年同期+11.14pct 至 52.59%。一季度末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1.60亿元, 期末货币 663亿、交易性金融资产19.75亿, 期末短期借款 38.4亿, 较期初 44.8亿有所减少, 长期借款 167亿,期初、上年同期分别为 156、 101亿。 此外, 上年同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12亿,本年为-2100万;投资净收益也同比减少 0.68亿,两项累计差异约 2亿。 基建环比改善值得期待, 供给端有望面临碳排放趋严2024《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3.9万亿元(同比增加 1000亿元);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 1万亿元。 4月 17日云南披露“白名单”进展, 首批 60个项目全过审, 已对 29个项目新发放贷款 22.43亿元。 1-4月基建端水泥需求疲软的现状有望逐步得到改善。短期需求端需要政策驱动、内生疲软,我们认为水泥行业重点在供给端,行业过剩背景下, 错峰生产是锦上添花,去产能才是雪中送炭。 2023年水泥行业 CR5为 46%, CR10近 60%,集中度仍然偏低、且区域属性较强。 2023年景气度呈现前高后低, 我们认为今年有望前低后高,主因下半年碳交易的预期渐浓,叠加地产逐渐企稳、行业的需求预期企稳,供需关系有望迎来好转。 投资建议: 当前水泥行业处于相对底部位置,公司龙头地位稳固,竞争优势显著, 2023年分红比例维持在 50%左右的较高水平,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2.66、 108.68、 117.42亿元, 现价对应 PE 为 12x、11x、 10x,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基建、地产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华电重工 机械行业 2024-04-29 5.65 -- -- 6.10 7.21%
6.06 7.26%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收71.74亿元,同比-12.57%;归母净利9752万元,同比-68.54%;扣非归母净利6466万元,同比-77.66%。其中,23Q4实现营收32.37亿元,同比+18.63%,归母净利1469万元,同比-90.77%;扣非归母净利441万元,同比-97.26%。2023年公司毛利率10.73%,同比-2.13pct,净利率1.38%,同比-2.4pct,其中23Q4毛利率5.68%,同比-9.7pct。受存量项目的减少,以及新签合同受执行周期影响转换率较低影响,2023全年收入增速下滑;海上作业船利用率降低,大额船机的固定成本对全年的业绩表现起到了较大影响。24Q1公司实现营收12.75亿元,同比+41.55%,归母净利亏损9713万元,同比减亏11.53%;扣非归母净利亏损1.01亿元,同比减亏9.20%;毛利率8.10%,同比-1.04pct。 工程业务Q1开工较少且费用支出固定,常出现季节性亏损。主业表现受合同执行周期影响,在手订单充沛。2023年公司高端钢结构业务实现收入24.23亿元,同比-24.92%,主要受传统煤场封闭项目陆续结算影响,光伏等新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收入;物料输送工程业务受在手合同减少影响,实现收入15.09亿元,同比-42.22%;海洋与环境工程业务实现收入15.04亿元,同比+31.19%,主要系2022年新签海上风电项目陆续执行确认收入;热能工程业务实现收入12.03亿元,同比+0.26%。从盈利能力来看,高端钢结构、物料输送工程、海洋与环境工程、热能工程业务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13.73%、14.61%、-2.34%、13.68%,分别同比+0.95pct、+0.01pct、-11.65pct、+2.34pct。公司2023年新签合同92.56亿元,同比+3.55%,已中标暂未签订合同20.64亿元;24Q1新签合同36.06亿元,同比+180.40%,已中标暂未签订合同15.51亿元。2024年公司将积极跟进广东、辽宁、河北、江苏等地总容量约6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等项目,并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推进印尼、乌兹别克斯坦、沙特、塞内加尔、刚果等国家的煤炭、钾肥、硫磺、盐、铁矿等散装物料输送项目。氢能业务快速放量,显著贡献业绩提升。公司积极推动内蒙古达茂旗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辽宁铁岭新台子一期25MW离网风电储能制氢一体化、青海德令哈3MW光伏制氢等多个制氢项目的执行,自主研发的1000Nm3和1200Nm3级别的碱性电解槽成功应用于铁岭新台子一期项目和内蒙古达茂旗项目,并顺利产氢。2023年氢能业务实现收入5.14亿元,同比+109044.77%,营收占比由0.01%提升至7.16%,实现13.06%的毛利率(2022年为-93.5%)。2024年公司将积极配合在新疆、内蒙、辽宁、吉林等地推广新能源制氢及绿色醇氨项目,氢能业务体量有望持续高增。现金流同比改善,期间费用率略有增长。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率9.91%,同比+1.6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95%、5.46%、3.36%、0.14%,分别同比+0.14pct、+1.06pct、+0.48pct、-0.09pct。2023年末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63亿元,同比+127.91%,主要系支付的税费金额减少所致。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①火电建设龙头,受益火电灵活性改造市场空间扩容,②华电集团有望持续赋能新业务,③氢能业务打造新增长极。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为2.83、3.92和4.92亿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24、17、14倍,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煤电投资、新能源项目承接不及预期;氢能业务开拓不及预期。
北新建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4-29 30.59 -- -- 36.50 16.24%
35.56 16.25%
详细
公司发布 2024 年一季报: 2024Q1 实现营收 59.44 亿元,同比+24.62%,归母净利 8.22 亿元,同比+38.11%,扣非归母净利 7.91 亿元,同比+40.68%(均为基数调整后对比)。 2024Q1 毛利率为 28.65%,扣非后净利率 13.31%。收入利润增长主因石膏板销量增长、价格提高,以及并购贡献(嘉宝莉已于 2024年 2 月 29 日并表)。 石膏板提价与降本同步,高端占比提升继续推进2024Q1 公司毛利率为 28.65%,同比+1.69pct, 我们判断毛利率同比改善主因①成本价格红利(煤炭价格同比回落); ②产品结构中, 预计盈利能力较强的高端产品占比稳步提升。随着 2023 年 11 月 4 日(根据涨价函),泰山全系列石膏板提价 0.2 元/平,以及 2024 年 2 月 26 日(根据涨价函),泰山全系列石膏板提价 0.3 元/平、非泰山提价 0.2 元/平,预计毛利率受益提价、稳中有升。从费用端来看, 一季度期间费用率为 13.43%,同比+0.24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4.94%、 4.67%、 3.57%、 0.24%,分别同比+0.57pct、 -0.65pct、 +0.49pct、 -0.17pct;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加 40.87%主因并购以及子公司人工成本增加,研发费用增长 44.65%主因研发投入增长及并购。此外, 其他收益近 4700 万同比大幅增长 226%,主因公司享受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投资收益 3800 万同比大幅增长 95%,主因子公司理财收益增加。 经营性现金流稳健,资产负债率保持良性2024Q1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0.26 亿元,上年同期为流出 3 亿,主因收入明显增长带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增 6 亿,以及本期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增 43%,流出项同比减少,例如支付的各项税费同减 39%。收现比为 0.68,和季节性与并购影响有关。期末资产负债率 27.9%,略有提高。期末货币资金 14.63 亿,交易性金融资产16.43 亿。因经营特征、应收账款及票据占收入比重 86%,参考过往到年末预计会降为 10%左右。商誉因收并购大幅增加至 24 亿。短期借款 6.37 亿,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 18 亿(长期借款重新分类)。 投资建议: 我们持续看好公司①“一体两翼”战略稳步推进,涂料资产(嘉宝莉&灯塔)加快融入体系;②石膏板向“消费品”加速转型;③防水资产逐步发挥正贡献;④出海蓬勃。我们预测 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 43.9、62.0、 65.2 亿元,现价对应 PE 为 12、 8、 8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基建项目、地产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伟星新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4-29 16.23 -- -- 18.18 12.01%
18.18 12.01%
详细
公司披露 2024 年一季报: 24Q1 实现营收 9.97 亿元,同比+11.19%,归母净利 1.54 亿元,同比-11.56%, 扣非净利 1.42 亿元,同口径下同比大幅增长37.61%。 毛利率 41.48%,同比+4.30pct、环比-3.40pct,净利率 15.77%,同比-3.95pct。 毛利率提升明显,受益零售强项、 原材料红利24Q1 营收同比+11.19%, 主因浙江可瑞、广州合信并表,以及零售业务持续加码。 综合毛利率实现 41.48%、同增 4.3pct 较为突出,主因原材料红利贡献,例如 2024 年 4 月 19 日, PVC 综合价格指数 5453,同比下降 9.52%。24Q1 期间费用率合计 23.9%,同比+1.2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5.1%/7.0%/3.4%/-1.6%,同比分别+1.2/-0.2/-0.2/+0.3pct。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较多, 24Q1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 21.1%,除并表影响外,公司持续发力营销,低点加速开拓市场,例如今年 4 月官宣刘诗诗成为水生态代言人,助力提高伟星净水、采暖系统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24Q1 投资收益同比减少 95.93%,主因宁波东鹏持有的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 且今年分类隶属非经; 其他收益同比增加 199.76%, 主因收到政府补助增加。 信用减值 181 万、金额较小,我们估计与工程业务有关。 现金流表现优质, 加大分红比例、提升分红频次,进入高股息阵营公司 2023 年分红比例加大至 87.8%(近十年均值超 75%),股息率近 5%(据2024 年 4 月 26 日收盘价计算)。积极提升分红频次,公司于 2024 年 4 月公布了 2024 年中期现金分红规划, 提高投资回报。一季度末应收账款及票据 5.66 亿元,年初 5.52 亿;应收款项融资期末较期初减少 34.29%,主因期末未承兑汇票减少。公司继续保持无长债,短期借款仅 0.01亿元。 Q1 经营现金净额-1.76 亿, 往年净额同样为负(23Q1 为-1.42 亿)。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①高质量发展和高盈利能力,是二手房时代复购率逻辑较强的建材品种;②深耕零售,推进“同心圆”战略,防水净水新业务贡献加速;③推进“大系统”战略,家居客单值、品牌力加速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为 15.0、 16.7、 18.4 亿元,现价对应 PE 为 18、16、 15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加剧的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中国巨石 建筑和工程 2024-04-29 11.39 -- -- 13.12 12.62%
12.82 12.55%
详细
公司披露 2024 年一季报: 24Q1 实现营收 33.82 亿元,同比-7.86%,归母净利 3.50 亿元,同比-61.97%,扣非净利 1.68 亿元,同比-65.95%。毛利率20.13%,同比-9.78pct、环比-5.68pct,净利率 10.78%,同比-15.10pct。 粗纱: 单位净利见底, 销量实现逆势增长(1)单价方面,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 24Q1 全国缠绕直接纱 2400tex 均价为 3060元/吨,同比-24.1%、环比-5.3%。 Q1 玻纤价格环比仍有下降,预计主因系季节性因素影响、 Q1 为全年淡季+厂商去库诉求加大、竞争加剧(3 月中旬前) ; (2)销量方面,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 24Q1 期末行业库存为 79.4 万吨,环比23Q4 末降低 4.86 万吨、降库幅度达 5.8%, 主因系 3 月中下旬起粗纱部分产品发布涨价函,下游处于补库阶段。巨石 24Q1 期末库存 43.53 亿元,环比-4%。考虑到行业、巨石均处于去库阶段,我们预计 24Q1 公司产销率环比回升; (3)盈利方面, 24Q1 扣非归母净利 1.68 亿元,考虑到 24Q1 扣非净利环比23Q4 下降 38.5%。 电子布: Q1 价格承压, 4 月以来复价、主因系供给被动出清单价方面, 24Q1 行业 7628 电子布均价约 3.38 元/米,同比-16.6%、环比-6.7%,价格处于历史低位。 22Q1-Q2 至今,电子布行业长期大面积亏损,需求疲软的前提下, 供给主导供需关系变动, 单位窑炉规模较小、成本较高的企业开始出现停产减产。 2023 年无新增、无停产, 2024 年初已停产至少 2 条(泰玻 5 万吨+川玻 3 万吨),目前边际冷修产能占比约 10.2%。 后续催化剂将来自下游 PCB厂商开工率改善(消费电子出货改善、 AI 拉动算力需求)、其他计划外停产放水。 粗纱第一轮复价充分落地, 后续复价有望逐步落地,行业盈利能力修复3 月下旬玻纤龙头巨石宣布提价,直接纱涨价 200-400 元/吨、合股纱涨价 300- 600 元/吨。截至 4 月 26 日,全国缠绕直接纱 2400tex 均价 3506 元/吨, 较 3月中旬已提涨 14%。 提价前二三线企业大面积处于亏现金流状态,但产能出清节奏慢,因此,头部企业审时调整价格策略。 本轮涨价节奏及落地情况较快, 主因系涨价前下游库存偏低,存在明显补库需求,涨价、去库体现为库存转移过程。当前粗纱价格涨幅实际已超过 3 月下旬涨价函公示涨幅、 且各家真实成交价存在小幅差异,因此后续涨价预计更多由行业内供需决定。 后续潜在预期差包括: ①需求端重点关注海外,例如东南亚、南亚市场需求景气有望超预期(复合材料在中国大规模渗透发生在 2000-2010 年),以及美国地产市场景气带动去库加快、有望在价格端体现弹性;②供给端新增放缓可能性,实际冲击比预期低:近 1 年头部企业普遍采取投产 1 条、冷修 1 条的节奏,新增供给有序。 投资建议: 继续推荐中国巨石①龙头价格竞争策略变化,行业拐点明确, 后续粗纱复价有望逐步落地, ②电子布复价、 中游制造环节稀缺的供给减少品种,③行业需求端关注出口+风电、供给端实际冲击可能比预期低, ④公司零碳基地领先全球,有望构成新一轮成本领先优势。 考虑到粗纱+电子布复价已逐步落地、且后续存继续复价预期, 我们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 28.34、38.9 和 46.36 亿元, 现价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 17x、 12x、 10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行业产能投放节奏不及预期;燃料价格大幅波动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4-26 104.15 -- -- 140.19 34.60%
147.50 41.62%
详细
事件: 2024年 4月 24日, 迈为股份发布 2023年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0.89亿元, yoy+94.99%;实现归母净利润 9.14亿元, yoy+6.03%; 合同负债为 84.55亿元, yoy+96.34%;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22.18亿元, yoy+91.80%;归母净利润 2.60亿元, yoy+17.79%;合同负债 88.90亿元, yoy+66.64%。 2023年度,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30.51%,同比下滑 7.79pct,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产能阶段性过剩所致,但未来随着 HJT整线设备的放量,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望得到提升。 丝网印刷设备突破海外垄断并远销海外。 丝网印刷是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的关键工序,并可适用于包括 PERC、 TOPCON、 HJT 在内的多种工艺。 迈为股份提供的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打破了进口垄断的格局,改变了我国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设备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同时也实现了设备的海外销售,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海外市场,实现了智能制造装备少有的对外出口。 2023年,公司境外收入 8.21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 10.15%,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 HJT“三减一增”全方位降本增效解决方案加速产业化进度。 作为 HJT 技术龙头企业,公司提出的“三减一降”是 HJT 技术发展的核心趋势,也是强化 HJT技术市场竞争力、 提升渗透率的必然之路。具体是指“减银:银包铜解决方案”、“减栅: 0BB 工艺解决方案”、“减硅:硅片薄片化”以及“一增: UV 光转胶膜增效延寿命”。 此外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 成功升级了微晶 HJT 高效电池量产设备,微晶技术通过提升电池片透光性和导电性,大幅提升了 HJT 的光电转换效率。公司开发的第二代无主栅技术 NBB 及其串焊设备可将银浆耗量减少 30%以上,且在焊接工序即形成有效的焊接合金层,在提升组件功率及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外延使得公司积极拓展显示面板设备及半导体封装设备领域。 公司针对Mini LED 自主研发了晶圆隐切、裂片、刺晶巨转、激光键合等全套设备,针对Micro LED 自主研发了晶圆键合、激光剥离、激光巨转、激光键合和修复等全套设备,并率先实现了激光开槽、激光改质切割、刀轮切割、研磨、研抛一体设备等半导体晶圆磨划装备的国产化;凭借优异产品性能,公司的显示面板相关产品已在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等行业知名企业得到应用,半导体封装相关产品成功导入长电科技、华天科技、三安光电等国内主流封测厂商。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实现营收 112.94/158.64/222.09亿元,归母净利 13.41/20.68/30.52亿元,同比增 46.8%/54.2%/47.6%,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2/14/1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 市场需求下滑。
皖新传媒 传播与文化 2024-04-24 6.85 -- -- 7.41 8.18%
7.41 8.18%
详细
事件:皖新传媒发布 # 2023年年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2.44亿元,同比下滑 3.79%;归母净利润 9.36亿元,同比增长 32.21%;扣非归母净利润7.54亿元,同比增长 9.66%。其中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4.64亿元,同比下滑 40.33%; 实现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4亿元。 经营业绩稳中向好,毛利率持续提升。 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毛利率 21.41%,同比增加 1.86pcts,销售费用率 8.32%,同比增加 0.96pcts;管理费用率 5.30%,同比增加 0.94pcts;研发费用率 0.33%,同比增加 0.03pcts。 1) 各业务情况: 2023年公司一般图书及音像制品业务收入 45.19亿元,同比增长 6.57%;供应链及物流业务服务收入 37.98亿元,同比下滑 3.54%;教材图书业务收入17.51亿元,同比增长 2.43%; 多媒体业务收入 5.19亿元,同比下滑 46.46%; 文体用品及其他业务收入 1.80亿元,同比下滑 64.69%;广告业务收入 1.62亿元,同比增加 75.65%;其他业务收入 3.15亿元,同比增加 38.24%。 2)分红情况: 2023年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现金股利人民币 3.05元(含税),分红总额共计约 6.45亿元。 渠道广泛、 AI 深融, 战略展开与资本实力兼备。 1) 渠道多点铺开: 公司拥有全资、控股子分公司一百多家,在安徽、江苏、北京等地拥有 804个实体门店,形成了覆盖安徽全省、辐射周边的完整出版物分销服务及教育服务体系, 为出版、供应链等产业提供坚实渠道基座。 2) AI 文教深度融合: 公司积极探索 AI 教育建设, 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实施“数字皖新”规划项目, 推动校企合作打造“美丽科学”数字教育融媒体平台;打造终身阅读伴侣学习机; 开发皖新阅读大模型; 研制皖新朱子教育 AI 机器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在文化教育服务垂直领域的深度开发应用。 3) 教育服务持续深挖: 公司拥有覆盖安徽省市县乡四级营销的网络体系和近 3000人的教育服务专员,集学前教育、 K12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四大业务于一体,并推动以“新华书店”为主体的终身记忆文化品牌和以“全生命周期教育服务”为核心的终身学习教育品牌建设,有望持续增强自身用户长周期黏性。 4)现金储备充裕: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货币资金超百亿元,或将带来更多业务外延内生可能。 盈利预测: 我们略微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8.97/10.51/12.08亿元,对应当前股价(2024年 4月 22日) PE 分别为15.9/13.5/11.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跨区域发展的风险、新技术冲击的风险、新生人口数量下滑风险、市场竞争不规范的风险
光线传媒 传播与文化 2024-04-23 9.84 -- -- 9.86 0.20%
9.86 0.20%
详细
事件: 光线传媒发布 2023年报及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46亿元,同比增长 104.74%;归母净利润 4.1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3.8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其中, 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06亿元,同比增长 771.36%;归母净利润 0.4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0.3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0亿元,同比增长 159.33%;归母净利润 4.25亿元,同比增长 248.01%; 扣非归母净利润 4.16亿元,同比增长 252.01%。 主投影片量质双升,电影业绩大幅增长。 1) 2023年收入端: 2023年,公司电影及相关衍生收入 12.86亿元,同比增长 116.81%, 公司电影包括《坚如磐石》《深海》《这么多年》《满江红》《茶啊二中》, 上映数量、票房表现及电影业务收入、利润同比均实现大幅提升;经纪业务及其他收入 2.60亿元,同比增长 60.86%。 2) 2023年成本费用端: 2023年,公司毛利率39.89%,同比增加 20.79pct,其中电影及相关衍生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27.89pct 至 41.02%;销售费用率 0.32%,同比减少 0.47pct;管理费用率6.93%,同比减少 5.35pct;研发费用率 2.06%,同比减少 0.42pct,盈利能力提升明显。 3) 2024年一季度:电影业务收入及利润同比均大幅增长,参投、发行并计入 Q1票房的影片包括《大雨》《第二十条》,《第二十条》以精良的制作和深刻的内涵实现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 加大头部内容投入, AI 加持产能扩张, 2024内容储备丰富。 1)内容战略: 公司致力于创作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丰富情感表达的内容作品, 将提升单片收入体量,在头部影片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和开发力度。 2)动画电影: 彩条屋已有《哪吒》《姜子牙》《深海》《茶啊二中》等成功作品,项目储备数量可观,《哪吒 2》将上映;光线动画已储备数十部神话宇宙作品,还有多题材、多类型的其他项目推进,第一部作品《小倩》已定档 2024年 4月 30日上映。 3) 2024年内容储备: 公司 2024年已上映/定档的影片包括《大雨》《第二十条》《草木人间》《小倩》,预计将于 2024年上映/播出、制作、筹备的影视项目包括《她的小梨涡》《哪吒之魔童闹海》《扫黑·决不放弃》《透明侠侣》《墨多多谜境冒险》《“小”人物》《胜券在握》等。 4)电视剧业务: 《大理寺少卿游》于 2024年 2月 20日于爱奇艺上线播出;《拂玉鞍》也已经顺利完成拍摄工作,预计将于 2024年播出。公司 2024年度电视剧收入有望实现大幅增长。 5)影视基地: 公司参与的PPP 项目中的扬州影视基地一期预计将于今年交付并投入生产运营。 盈利预测: 电影行业稳步复苏,公司优质内容逐步释放,业绩高速增长,2024年迎来产品大年,同时,公司在动画电影领域的积累正逐步显现,未来也将受益于 AI 技术对产能的提升。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 10.42/12.36/14.27亿元,对应当前股价(2024年04月 19日)的 PE 分别为 27.9/23.5/20.4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及监管环境的风险、影视作品销售的市场风险、作品内容审查或审核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影视剧项目的季节性风险。
东方雨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4-22 13.00 -- -- 17.40 33.85%
17.40 33.85%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 全年实现营收 328.23亿元,同比+5.15%;归母净利 22.73亿元,同比+7.16%;扣非归母净利 18.41亿元,同比+2.05%。其中,23Q4实现营收 74.62亿元,同比-4.76%,归母净利亏损 8017万元,同比-117.13%;扣非归母净利亏损 3.31亿元,同比-217.79%。 2023年公司毛利率27.69%,同比+1.92pct,净利率 6.97%,同比+0.18pct,其中 23Q4毛利率23.01%,同比-2.54pct、环比-6.37pct。 砂浆粉料业务高速增长,工程业务持续收缩。 分产品来看, 2023年防水卷材收入 133.14亿,同比+6.71%,营收占比 40.56%,同比+0.59pct;涂料收入96.85亿,同比+13.85%,营收占比 29.51%,同比+2.26pct;砂浆粉料收入 41.96亿元,同比+40%,营收占比 12.79%,同比+3.18pct;工程施工 32.45亿元,同比-26.3%,营收占比 9.88%,同比-4.23pct。 盈利能力方面, 2023年防水卷材毛利率 27.01%,同比+1.73pct;涂料毛利率 37.03%,同比+4.48pct;砂浆粉料毛利率 27.56%,同比+4.67pct。 砂浆粉料业务的突出表现主要系公司大力推动防水砂浆、装饰砂浆、地坪系统配套等新产品的研发及供应, 同时进一步完善全国性的生产基地布局,依托公司零售渠道网点布局,快速增加砂粉产品覆盖范围,截至 2023年底在全国开发并合作近千家砂粉专业渠道经销商。 持续推进渠道转型, 零售业务增速亮眼。 分渠道来看, 2023年零售渠道收入 92.87亿,同比+28.11%,营收占比 28.29%,同比+5.06pct;工程渠道收入125.1亿,同比+22.58%,营收占比 38.12%,同比+5.43pct;直销收入 103.68亿,同比-19.63%,营收占比 31.59%,同比-9.74pct。 盈利能力方面, 零售渠道毛利率 39.42%,同比+4.63pct;工程渠道毛利率 23.7%,同比+3.24pct;直销毛利率 13.64%,同比-4.44pct.。 公司坚持零售优先,推动产业协同,夯实市场基础,强化核心品类,丰富产品梯队,零售渠道有望维持高增。 计提减值影响业绩,现金流改善。 2023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 10.39亿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 5.72亿元,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 1.63亿元,资产减值损失 2.86亿元。 2023年末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21.03亿元,同比+221.56%,2023年公司收现比 1.02。 费用方面, 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 9.07%,同比+0.56pct,主要系广告宣传、促销费及差旅费等增加所致;管理费用率 4.69%,同比-1.06pct,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减少所致;研发费用率 1.85%,同比基本持平;财务费用率 0.39%,同比-0.39pct,主要系利息支出及汇兑损益减少所致。 大幅提高分红比例,持续加码海外布局。 公司 2023年大幅提高分红率至65%,同比+53pct。 公司已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加拿大、美国等多国设立海外公司或办事处, 2024年将全力推进海外布局,立足东南亚、聚焦深耕中东市场,加强海外资源投入,在部分国家设立海外办事处、分公司,实现本地化经营;在重点国家地区完善本地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策略,实现海外工程、贸易、零售等多元化商业模式经营。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①“防水新规”发布带来的行业提质扩容,防水主业市场份额扩张;②非防水业务的协同成长;③渠道变革带来的经营质量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为 28.16、 32.78、 37.32亿元,现价对应 PE为 12、 10、 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地产政策变动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伟星新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4-10 15.27 -- -- 18.10 13.48%
18.18 19.06%
详细
公司披露 2023 年报: 实现收入 63.78 亿, yoy-8.27%,归母净利 14.32 亿, yoy+10.4%;综合毛利率 44.32%,同比提高 4.56pct;扣非后净利率 20%;期末资产负债率 21.15%。摊薄 roe25.61%,提高 1.25pct。 23Q4 实现收入 26.32 亿, yoy-5.67%,扣非净利 4.28 亿。 零售优先,毛利率稳中有升,不靠价格战、落实高质量经营①持续零售优先、支撑整体盈利水平。拳头产品 PPR 收入占比 46.88%,毛利率 58.08%,同比+6.33pct。 ②零售价格体系稳定、充分享受原材料红利。 2023 年产品价格的不利因素包括地产颓势、成本走低、竞争加剧,极易引起价格战,但公司始终坚持零售价格稳定、推陈出新,综合销售毛利率提高 4.56pct,横向对比稀缺性强。 ③长期角度,与品牌定位高端、先发优势有关,不轻易变动价格体系、呵护品牌力。短期角度,同心圆产品体系配合下,综合输出优势明显。 2024 年收入目标 73 亿、增速 14.5%,并购贡献+提振信心; 2023 年收入下降预计主因前期零售去库、 以及主动控制工程风险分产品看,表现最突出是其他产品,实现收入 9.1 亿,收入占比 14%,同比增速 35%,得益于同心圆配套率不断提升, 以及收购的浙江可瑞、合信方园的收入归类到其他产品。PPR 产品收入下滑近 9%,较上半年降幅收窄。 PE 产品收入下滑 14%、降幅大于整体,我们预计与市政工程的风控有关。 PVC 产品收入下滑 18%, 我们预计与产品原材料大幅下降、 PVC 格局偏弱有关。 其他业务下滑 60%主因原材料销售减少。收入占比角度, PPR/PE/PVC 分别占比 47%、 24%、 14%。 分地区看,东北、华北均呈现超过 13%的降幅, 我们预计与北方地区工程业务风控有关;占比最大的华东地区(52%)下滑 6%,小于整体降幅; 境外微增 2.05%,但整体占比较小,仅为 4.4%。 下行期背靠优质报表、加大投入、加速扩大份额, 23 年零售市占率提高 3 个 pct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 19.83%,同比+3.2pct,其中: ①销售费用同比+10.87%,费用率13.03%、同比+2.25pct,主因销售人员/销售公司增加,加大了售后服务投入(销售费用中占比 15%、同比+13%,我们预计与同心圆业务服务加码有关),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品宣费、维持经营场所费用、销售业务费分别同增 15%、 34%、 31%);②管理费用费用yoy+8.8%,费用率 4.75%、同比+0.75pct,主因占比 48%的职工薪酬提高 14%,占比19%的折摊增加 26%,占比 14%的办公差旅增长 26%。③财务费用-7166 万,费用率同比-0.25pct,公司继续保持无长债,短期借款仅 0.01 亿元。④研发费用同比+7%,费用率 3.17%、同比+0.45pct,公司强化布局产品技术升级,同时设备更新降本增效,巩固提升“星制造”。此外,所得税率为 15.63%。 财务报表一如既往健康,进入高股息阵营期末应收账款及票据 5.52 亿元,年初 4.44 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74 亿元, 上年同期 15.31 亿,下降主因收入同比回落。期末货币资金 31.74 亿元,上年同期31.77 亿元。 加大分红比例至 87.8%(近十年均值超 75%), 提高股息率至 5%以上(据2024 年 4 月 8 日收盘价计算)。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①高质量发展和高盈利能力, 是二手房时代复购率逻辑较强的建材品种;②深耕零售,推进“同心圆”战略,防水净水新业务贡献加速;③推进“大系统”战略,家居客单值、品牌力加速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为 15.0、16.7、 18.4 亿元,现价对应 PE 为 17、 15、 13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加剧、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中国中铁 建筑和工程 2024-04-02 7.04 -- -- 7.38 4.83%
7.38 4.83%
详细
公司披露2023年报:实现营收12634.75亿元,同比+9.45%,归母净利334.83亿元,同比+7.06%,扣非归母净利308.72亿元,同比+8.64%。其中,23Q4营收3789.54亿元,同比+24.53%,归母净利94.71亿元,同比+14.67%,扣非净利82.74亿元,同比+14.02%。全年毛利率10.01%,同比+0.20pct,净利率2.99%,同比-0.05pct,其中,23Q4毛利率12.16%,同比-0.35pct、环比+2.59pct,净利率2.99%。 全年新签订单同比+2%、境外同比+9%,公路、城轨订单增速靓丽分地区看,(1)2023年境内/境外收入分别为12103/623亿元,同比分别+10%/+7%,境外收入占比4.9%。(2)2023年境内/境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0.31%/7.00%,同比分别+0.21/-1.42pct。(3)新签订单角度,2023年境内/境外新签合同分别为29008/1998亿元,同比分别+2%/+9%,境外新签合同占比6.4%。 分业务看,(1)2023年基建/设计/装备/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分别为10875.9/182.6/273.4/509.1亿元,同比分别+11%/-2%/+6%/-5%。(2)2023年基建/设计/装备/房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分别为8.86%/28.36%/21.26%/14.51%,同比分别+0.44/+0.06/+0.70/-2.56pct。(3)新签订单角度,2023年全年新签订单31006亿元,同比+2%,工程建造业务新签订单22510亿元,同比+11%,其中房建/铁路/公路/市政/城轨业务订单分别为11478/3185/2210/2614/1645亿元,同比分别+38%/-36%/+29%/-6%/+40%。 矿产资源板块具备明显重估价值公司全年矿产资源板块实现收入83.7亿元,同比+11%,毛利率59.70%,同比+4.06pct。矿产资源收入占比达0.66%,毛利占比达3.90%。2023年公司铜金属产量28.38万吨,钴金属产量0.46万吨,钼金属产量1.52万吨,铅金属产量0.85万吨,锌金属产量2.66万吨,银金属产量44吨。截至2023年末,铜、钴、钼保有储量分别为740.11、56.20、62.16万吨,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2023年分红率15.5%(1)2023年公司分红51.98亿元,分红率15.5%(2020-2022年分别为17.6%、17.6%、15.8%),对应当前股息率为3%。②2023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54%/2.17%/2.37%/0.39%,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基本持平,财务费用率同比+0.11pct。2023年末资产负债率74.86%,2022年末为73.77%。③除财务费用外,对全年业绩影响较大的因素还有:1)全年资产减值20.6亿元,2022年资产减值34.55亿元;2)全年信用减值61.1亿元,2022年信用减值26.7亿元。④2023年经营性净现金流为384亿元,2022年为436亿元。2023年净现比为1.02,2019-2022年分别为0.87、1.14、0.43、1.25。2023年投资性净现金流为-746亿元,2022年为-844亿元,净流出金额减少,主因系无形资产模式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投资规模减少。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①国资委拟全面推开央企市值管理考核,建筑央国企具备重估价值,②矿产资源板块具备明显重估价值,③业绩、新签订单表现优秀,加快境外业务开拓。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分别为375.57、409.11和431.26亿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5、4、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新业务开展不及预期;国际经商环境变化不及预期。
科达制造 机械行业 2024-04-01 10.31 -- -- 10.87 5.43%
10.87 5.43%
详细
公司披露 2023年报: 实现营收 96.96亿元、同比-13.1%,归母净利 20.92亿元、同比-50.79%,扣非净利 18.79亿元、同比-55.4%。 其中, 23Q4实现营收 26.68亿元、同比+1.64%,归母净利 0.73亿元、同比-88.82%,扣非净利-0.75亿元、同比-111.43%。全年毛利率 29.24%、同比-0.20pct,净利率 26.90%、同比-19.73pct;其中, 23Q4毛利率 23.8%、同比-7.05pct,净利率-0.95%、同比-33.73pct。公司拟现金分红 6.23亿元, 分红率 29.78%(2022年为30.68%) ,基本稳定。 “大建材”出海蓬勃,深化产能、品类、区域布局公司海外建材业务营收 36.55亿元,同比+11.59%;毛利率 35.70%,同比-7.63pct。 受非洲部分市场货币贬值,以及国际贸易恢复、 中国和印度去库存影响,本土产能受到一定冲击,公司海外建材毛利率有所下滑。 而非洲市场人口规模、城镇化仍在持续发展,公司业务和产能维持增长韧性。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于非洲 5国运营 6个工厂、 17条建筑陶瓷生产线、 1条洁具生产线,年内陶瓷产量超 1.5亿平米、同比+21.96%。 此外, 肯尼亚洁具生产项目 24年 1月投产,喀麦隆和科特迪瓦陶瓷生产项目、坦桑尼亚及南美秘鲁玻璃生产项目等正在建设,美洲洪都拉斯陶瓷生产项目正在筹备。现有在建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能将超 2亿平米陶瓷、 260万件洁具、 40万吨建筑玻璃。 海外建材扩建同步带来外币贷款增加,而外币持续加息, 使得公司 2023年产生利息支出 2.13亿元(22年为 1.08亿元)、汇兑损失 1.08亿元(22年为-0.35亿元),财务费用同比+384%达 2.54亿元,财务费用率同比+2.15pct 为 2.62%。 机械海外布局加快, 扩大产业链优势公司建材机械业务营收 44.77亿元、 同比-20.16%, 毛利率 28.39%、同比+2.38pct, 其中陶机业务海外订单占比超 55%。 虽然国内机械业务受地产及陶瓷市场影响,但公司印度、东南亚、中亚等地区订单增长较好,并在意大利、印度、越南市场实现突破。 公司扩大产业链优势, 2023年参股国瓷康立泰、收购意大利模具企业 FDS,发展配件耗材及欧洲市场。加快海外布局, 建设土耳其BOZUYUK 工厂、印尼子公司、东欧和墨西哥办事处等,强化海外服务网络和配件供应能力。 投资收益波动影响符合预期, 蓝科锂业持续贡献现金流科达占蓝科锂业 43.58%的股份, 利润贡献体现在投资收益。 2023年蓝科锂业对公司归母净利的贡献为 12.94亿元,较上年同期-21.56亿元。 蓝科锂业提质稳产技改工程完成并已投入运行, 锂资源整体回收率提高约 5pct,全年产销量均实现同比增长, 碳酸锂产能达 4万吨/年。而碳酸锂价格从 23年初约 50万元/吨持续下跌至 10万元/吨(12月底), 价格全年持续下行,对科达利润增速的影响市场已有所预期。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建材、 机械、 锂电三大业务共振,出海蓬勃。陶机龙头地位稳固,纵深陶瓷产业链,出海挖掘增长红利,积极布局非洲陶瓷产业,并拓展洁具、玻璃品类;同时锂电池材料、锂电设备有序推进,延伸锂电新能源业务,发展新增长极。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为 17.2、 19.2、 22.0亿元,现价对应 PE 为 12、 11、 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非洲产线新增量过多、竞争加剧的风险;汇率变动过大的风险; 国内建材机械需求快速下降的风险;碳酸锂价格波动剧烈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