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李阳

国金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130524120003。曾就职于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56.25%
(第558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1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北新建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1-03 24.76 -- -- 28.97 17.00%
30.20 21.97%
详细
事件一:12月29日公司发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激励不超过347人(包括公司董事、高管、核心骨干),占2022年末员工总数的2.65%,授予价格13.96元。限制性股票总量不超过1290万股,约占总股本的0.764%。 激励计划制定3个阶段业绩考核目标,要求2024-2026年扣非净利润较2022年复合增速分别不低于27.7%、33.08%、25.43%且高于对标企业75分位值或同行业平均水平,即分别不低于42.64、61.63、64.73亿元,此外还对扣非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改善值△EVA等指标提出了约束条件。本次股权激励预计带来的摊销费用合计1.02亿元,2024-2025年预计分别摊销3074、3689万元。 事件二:12月29日公司发布公告,拟联合重组嘉宝莉,以40.74亿元受让嘉宝莉78.34%股权,股权来自世骏(香港)、江门市承胜投资、金康力等12家对手方,嘉宝莉整体作价52亿元。本次支付对价分3次支付,尤其是最后30%在交接完成后分3年根据业绩承诺情况支付。嘉宝莉对2024、2024-2025、2024-2026年税后净利润分别作出承诺,不低于4.13、8.75、13.94亿元。依据2024年业绩承诺,则对应收购估值PE为12.6X。 第一次大范围激励,充分彰显龙头底部信心。其中2025年需要完成的增量业绩最大,根据激励计划和2023年盈利一致预期,2024-2026年归母扣非净利增速分别为16%、45%、5%。尽管2023年竣工面积数据靓丽,1-11月累计同比+17.1%,但同期新开工面积、房屋销售面积分别同比-21.66%、-17.11%,致使竣工未来承压。而石膏板销量与竣工高度相关,在此背景下依然坚定推出较高的激励目标,我们认为公司完成计划可能有以下实现途径:①强化员工动力,继续提升石膏板市占率,向销量要空间,以及强化石膏板消费品定位,向单平利润要空间,2022年公司销售石膏板20.93亿平,市占率约68%,单平毛利2.23元;②收购/联合重组其他资产,例如本次公告的嘉宝莉,根据其业绩承诺和公司激励计划业绩目标,嘉宝莉可在2024、2025年分别为公司贡献55%、19%的归母净利增量;③向海外要空间,公司目前在坦桑尼亚、乌兹别克斯坦均有石膏板基地;④防水业务、龙骨业务的贡献等。 嘉宝莉资产质量过硬,C端品牌价值稀缺,有望得到二级市场估值认可。嘉宝莉2022年、2023年1-7月分别完成收入36.1、20.5亿元,净利润2.68亿、1.96亿元。重点看2022年(全年角度更有意义),经营现金流净额6.8亿,应收账款/收入仅为22%,ROE为14%,净利率7.4%,资产负债率46%。收购前北新涂料产能约10.3万吨、分布在华北地区,收购后有望实现130万吨以上产能+全国布局。涂料不仅是生产制造业,也是消费品,同时竞争激烈,收购比自建更具经验优势、有效节省时间成本。 投资建议:我们持续看好北新建材①“一体两翼”战略稳步推进;②石膏板向“消费品”加速转型;③防水业务受益资金成本优势,逐步正贡献;④出海蓬勃。考虑到2023年地产下行明显,我们调整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预测为36.0、43.8、62.0亿元,现价对应PE为11、9、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地产政策变动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华铁应急 建筑和工程 2023-12-25 6.40 -- -- 6.69 4.53%
7.10 10.94%
详细
事件:12月 20日公司发布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1)参加对象 &认购价格:包括公司董事长、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以及不超过27名的核 心骨干成员,认购价格为 3.27元/股;2)股票来源&持股计划规模:本次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回购的 788.60万股,约占 2023年 12月 19日公司总股本的 0.40%;3)存续期&锁定期:存续期 36个月(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且公司公告最后一笔标的股票过户至本员工持股计划名下之日起计算),在满足相关考核条件的前提下,分两期解锁且每期解锁比例为 50%,锁定期分别为 12个月、24个月。 设置公司业绩考核,彰显公司长期成长信心。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较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在考核条件上新增了对公司业绩的考核,第一个解锁期需满足 2024年营收同比+35%或净利润同比+30%的增长目标之一;第二个解锁期需满足 2025年营收同比+35%或净利润同比+30%的目标之一。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推出有助于充分调动公司核心骨干人员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团队凝聚力。 轻资产战略持续落地,新签 30亿规模合作协议。公司分别于 11月 30日和 12月 15日与欧力士(全球领先的租赁平台)和华通金租(国内设备租赁领域领先的设备运营商,亚洲设备租赁十强)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金额分别为 20亿元、10亿元,若按 10万/台的高机设备价值量来计算,合计可带来约 3万台的轻资产高机设备增量(截至 23Q3末公司轻资产设备在 1.8万台)。强强联手的轻资产合作模式优势显著,凭借欧力士和华通金租领先的规模优势,叠加公司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提供业务支持,能够实现合作双方的共赢,看好公司凭借轻资产合作模式持续扩张市场份额。 AI 应用平台上线,加速数字化赋能。12月 1日,公司发布面向服务工程师的 AI 应用平台,依托强大的 AI 算法和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可以帮助服务工程师更快速地响应客户问题,提供更准确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提高了维保的效率和质量,售后服务工程师培训和帮带周期缩短为原来的 50%,服务团队的工作效率提升了 30%以上,客户咨询等待时间缩短 200%。持续看好公司业务在数字化赋能下更高效的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①高机设备租赁龙头,持续享受行业扩容红利,②轻资产战略逐一落地,战略执行能力强,③数字化赋能,管理优势凸显。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为 8.35、10.88和 14.19亿元,现价对应 PE 分别为 15、 12、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租金下滑的风险;轻资产业务推进不及预期。
上海电影 传播与文化 2023-12-20 26.43 -- -- 27.97 5.83%
35.70 35.07%
详细
扎根上影优质基因,影院+内容+IP三箭齐发。公司是国内老牌电影集团——上影集团旗下的专业电影公司,前身为1994年成立的东方发行,2012年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上影集团作为公司主控方、资本层面的大股东、产业链层面的上游端,不断推动上海电影的业务扩充、跨界赋能。扎根集团的专业基因与丰富资源,当前公司以影院及渠道运营为“第一赛道”、以电影及内容宣发为“第二赛道”、以大IP开发为“第三赛道”,覆盖完整产业链。 电影行业全面回暖,公司业绩复苏显著。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快速恢复,1-11月全国电影票房509.78亿元,同比增长79.7%,已超过2021年全年票房水平,暑期档票房206.2亿元,创历史新高,中国电影市场全面回暖。公司旗下联和院线总票房稳居全国院线第三名,2023年1-11月累计实现票房41.5亿元,同比增长104.13%,恢复至2021年同期的122.31%,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业绩复苏显著。 上影元收购并表,落地,IP打造新增长引擎。全球IP授权行业正在经历高速增长,头部动画/动漫IP变现规模十分可观。2023年5月,上海电影收购上影集团持有的上影元文化51%股权,整合上影元文化持有的《大闹天宫》《葫芦兄弟》《黑猫警长》《中国奇谭》等60个优质IP储备,已展开IP授权、联名/联动、IP衍生品等多种形式的价值深挖和商业转化。同时,公司正储备《中国奇谭2》等重点动画项目,为未来IP开发运营战略奠定坚实的内容基础,多元化布局有望打开公司增长天花板。 投资建议:公司秉持上影集团“十四五”期间“精品内容、大IP开发、产业转型”三大核心战略,2023年公司院线及影院经营迎来显著回暖,IP开发有望带来全新增长引擎。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1.64/2.46/3.3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2023年12月18日)的PE分别为72.7/48.5/35.8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网络媒体竞争的风险、优质内容供给不足的风险。
科达制造 机械行业 2023-12-15 10.10 -- -- 12.35 22.28%
12.50 23.76%
详细
公司简介科达制造, 1992 年创立,总部广东佛山, 2002 年在上交所上市, 2022 年赴瑞交所发行GDR(股票代码: KEDA),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建材机械、海外建材、锂电材料与装备三大领域,目前是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陶瓷机械龙头,同时也是早一批中资赴非洲瓷砖行业投资的企业之一。 2022 年实现总收入 111.57 亿元, YOY+14%、归母净利 42.51亿元;其中,建材机械设备收入 56.08 亿元,占比 50.26%、海外陶瓷收入 32.76 亿元,占比 29.36%。公司股权架构为非家族制,无实控人,董事长边程 1998 年加入科达、当前持股 5.07%; 2023 年 2 月中国联塑举牌科达。 进军非洲,出海蓬勃非洲正处于城镇化红利期,是建材的朝阳市场。 无需过度担心需求的阶段性不足,从需求角度,非洲是一个具有想象力、吸引力的地方。 我们预测2026年非洲人均瓷砖消费量将约为 1.13 平/人,则对应瓷砖需求约为 17.6 亿平,较 2021 增长 53.5%。非洲瓷砖供给格局:主要竞争对手是中资,留给新进入者的空间有限。 非洲瓷砖行业投资难度较大, 科达等中资企业先发优势明显, 资金上假设一个基地新建 5-6 条产线,则需要合计投入 10 亿以上人民币。不应局限于市场格局的边际变化,更应关注增长红利期,科达非洲给予股东持续、快速、可观的回报。科达海外陶瓷发展迅速,毛利贡献已提升至 55%以上。 非洲陶瓷产业的发展,可以归纳为精选合作伙伴(森大)、慎重选址、产能快速扩张、横向延伸产业链等步骤。 战投蓝科锂业,锂电新延伸2017 年科达战略入股蓝科锂业,通过全资子公司合计持股 43.58%。蓝科锂业是国内卤水提锂龙头,当前年产能超过 3 万吨,有望技术改进持续增产。蓝科的核心优势在于①资源禀赋,②技术带来最优成本,③股东国资背景。锂电池材料、锂电设备有序推进。 科达 2023H1 实现锂电池材料收入 4.09 亿元,整体占比 8.6%。公司于 2015 年进入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目前已形成“石墨化-人造石墨-硅碳负极”的负极材料产业链布局,以储能电池领域应用为主。 锂电设备方面, 主要基于锂电材料的烧结环节,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的生产以及锂云母提锂提供烧结装备等。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纵深陶瓷产业链并积极布局非洲,出海挖掘高增长红利,同时延伸锂电业务新增增长极,我们预计 2023-25 年公司整体营收分别为 101.14、116.57、 136.2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3%、 15.3%、 16.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6、 25.33 和 27.1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5.1%、 8.4%、 7.1%,对应 12 月 12 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 8、 8 和 7 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非洲产线新增量过多的风险;国内建材机械需求快速下降的风险;碳酸锂价格波动剧烈的风险
旗滨集团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12-08 7.00 -- -- 7.12 1.71%
7.50 7.14%
详细
公司发布公告:①根据公司改革和发展需要,公司创始人、实控人俞其兵先生提交书面辞职报告,申请辞去董事及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辞去上述职务后,俞其兵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管理职务,但仍将以创始人身份为公司继续服务。②因个人原因,董事长何文进先生向公司董事会申请辞去董事长及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其他任何职务;因工作变动原因,董事姚培武先生、董事侯英兰女士向公司董事会申请辞去董事及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目前姚培武仍任公司董秘、侯英兰仍任公司开发研究院院长。基业长青,现代化治理更进一步作为公司创始人,俞其兵先生主动提出上述战略性安排,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实现基业长青。公司董事长并非实控人,本次人员更换,将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高效、专业化董事会治理结构,打造新型董事会、经理层关系,大幅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同时体现创始人的胸襟格局与远见卓识。浮法玻璃:Q4继续去库存,产销率向好产销量方面,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截至11月30日,重点监测省份生产企业库存3708万重箱(去年同期生产企业库存为6017万重箱),较9月末下降274万重箱,去库幅度达6.9%。价格方面,截至11月30日,全国浮法玻璃价格为1959元/吨,较9月末下降156元/吨,降价幅度达7.4%。光伏玻璃:顺利满产、盈利能力有弹性光伏玻璃产能释放带来产销量增长已于半年度报表体现,23H1其他功能玻璃营收13.75亿元,收入占比20.2%、2022年同口径收入占比14.1%,占比明显提升。截至23Q3末,公司有6条光伏玻璃生产线、在产产能5800T/D,其中漳州1线于2023年1月投产、宁海1线于6月投产、漳州2线于7月投产、宁海2线于9月投产。考虑到今年光伏玻璃产能投放较2021-2022年趋紧(2021-2022年光伏玻璃行业在产产能同比增速分别为40%、81%,截至2023年11月末,行业在产产能为96280T/D,较去年同期增长31%),明年行业内旗滨的产能同比弹性或更大。同时,公司成本控制能力可期,预期得益于①后发进入,单线窑炉规模领先,②光伏玻璃原材料低成本路径与浮法有相通性,公司前瞻性布局超白砂矿,③公司具备光伏玻璃领域人才、技术积累。药玻值得期待,电子玻璃23H1收入同比+60%药用玻璃:23H1福建药玻收入0.25亿元,同比+201%,净利润-0.14亿元。目前已于湖南郴州建成两期中硼硅药玻素管项目,一期25吨/天于2021年10月进入商业化运营,二期40吨/天于2022年11月开始点火试产,产品成品率逐步提升。2023年3月公告福建药玻拟于四川泸州投资7.8亿元建设2条中硼硅药用玻璃素管生产线。电子玻璃:23H1醴陵电子收入1.76亿元,同比+60%,净利润0.2亿元。 产线商业化运营后业绩逐步释放。投资建议:①公司浮法玻璃原片成本、管理优势领先行业,盈利能力修复;②多元化布局蓄力成长,光伏玻璃有望成为新增长极,药玻值得期待;③人事变更、现代化治理更进一步,有望实现基业长青。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5、24.31、29.05亿元,现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10、8、7X,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竣工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燃料价格波动;产能投产不及预期。
易点天下 计算机行业 2023-11-23 18.88 -- -- 24.87 31.73%
24.87 31.73%
详细
出海营销前排标兵,效果广告头部引领。 易点天下自 2015年转型以来,长期致力于为广告主提供以互联网效果广告为主的多元化营销服务,在出海营销领域具有丰富经验。2016年,公司更名“易点天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新三板,并于 2022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营销资源博采众长,客户群体全行业覆盖。媒介侧,公司与全球众多大型综合媒体平台、社交网络平台、搜索引擎平台和工具类 APP 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关系,是 Google、Meta、字节跳动长期合作伙伴;客户侧,公司已为超5000个广告主提供了全面、专业的营销服务。主要客群覆盖了全球 200余个国家和地区,囊括了跨境电商、游戏、泛娱乐、工具应用、制造业、新能源等众多行业,形成了全球化的客户资源优势。 效果营销打造 CPA 模式,技术赋能 KPI 高效达成。公司与广告主以 CPA 进行订单结算,以 CPC/CPM+KPI 模式为主要签约方式,提升了广告投入到商业产出之间的确定性,为广告主提供了更为经济、高效的营销推广方案。通过自研系统高效技术赋能,加之经验积累以及对客户和流量的持续深入,公司 KPI 达成率平均值长期维持在 98%以上。 坚持技术驱动,KreadoAI 赋新能。一方面,公司自主研发了 TopMedia CMP系统、Yeah-CMP 系统、YeahTargeter 系统等智能化业务平台,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互联网广告营销场景。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拥抱 AIGC,于 2023年 7月 12日,推出首个 AIGC 数字营销创作平台 KreadoAI,以“AI 数字人、AI模特、AI 工具、AI 创意资产”4大解决方案为依托,提供多场景 AI 解决方案,并可实现多维度数字化营销管理,截至 2023年三季度末,KreadoAI 已覆盖全球 67个国家,注册用户数突破 60万人,单月用户访问量超过百万人次。在 AI 助力下,公司 2023年 Q2、Q3的毛利率、营业净利率均较 2023年Q1均有显著提升。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 2.76/3.55/4.51亿元,对应当前股价(2023年 11月 20日)PE 分别为 32.3/25.1/19.8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创新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和国际形势变动风险、核心技术人员和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技术风险、汇率变动风险。
芒果超媒 传播与文化 2023-11-16 28.74 -- -- 31.32 8.98%
31.32 8.98%
详细
事件: 2023 年 11 月 11 日,以“驷马难追-芒果和 Ta 的朋友们建群大会”为主题的芒系四平台招商会举行。湖南卫视、芒果 TV、金鹰卡通以及小芒在内的四大平台融合招商,发布 2024 年内容片单,揭晓 80 余部剧集、50 余部综艺片单、近 20 部纪录片及 10 余部动画等内容储备。 2024 年综艺:《歌手》重磅回归,综 N 代与创新节目并进。1)音综:王牌 IP《乘风 2024》《披荆斩棘 4》《声生不息》《时光音乐会》头部 IP 精彩持续,《歌手》IP 将重磅重启,将邀请国内外 8 位顶尖歌手同台竞演。2)迷综:《大侦探 9》《密室大逃脱 6》实现升级,《女子推理社 2》将打造更身临其境的沉浸剧综体验。3)生活类:《快乐老友记 2》继续邀请 0713 参与制作“朋综”;《爸爸当家 3》拟邀请前两季家庭惊喜回归;《初入职场机长季》将成为首档飞行员职场真人秀。4)情感类:《再见爱人 4》继续聚焦婚姻纪实观察,《爱的修学旅行》拟推出第二季;创新综艺《是女儿是妈妈》将作为全国首档解构“母女关系”的女性情感真人秀。5)其他创新内容:基于艺人 IP 全链路推出新综艺,如《小熊花园》《旅行任意门》《林中小屋》等;竞演赛道新节目,如《中国村花》《舞蹈狂花》等;社交实验赛道,如《你没事儿吧》等。 2024 年剧集:加速储备发力,内容丰富超预期。1)大剧储备:《水龙吟》作为头部项目发布,预计于近期正式开机;与华策深入合作,重磅剧集《国色芳华》官宣阵容,丁梓光执导、杨紫与李现二搭出演,值得期待。 2)都市剧:宋茜刘畅朱颜曼滋主演的《另一种蓝》、宋茜陈星旭主演的《我们的翻译官》、张小斐搭档佟大为的《好运家》、黄伟导演周游主演的《日光之城》、周游主演的医疗生活剧《我家的医生》、观众熟知的 IP《少年派3》等。3)悬疑类:黄志忠导演工作室推出的国内首部环保悬疑《江河日上》正式官宣;拿下余飞政法系列作品《追踪夺命金》《治安先锋》以及《大瘾》三部作品。4)“超级合伙人”绑定:芒果官宣了“超级合伙人”合作,目前已经与高群书、郭敬明、海飞、梁振华、余飞以及关月等行业知名导演编剧达成合作,未来将持续扩大合作范围。 少儿内容及小芒电商:金鹰卡通储备有《爱上幼儿园 8》《三孩来了 2》《王牌育儿师 2》《娘亲舅大》等综艺、《23 号牛乃唐》《麦咭和他的朋友们 3》《细说国宝 2》《少年将军梦》等动画;小芒电商将推出《我是大美人》《跳进地理书的旅行》《欢迎光临南波万》等节目。 盈利预测:公司 2024 年内容储备强劲,四平台生态融合实现共赢,新用户及新渠道不断拓宽,打开新市场变现空间。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 21.88/26.47/30.66 亿元,对应收盘价( 2023 年11 月 14 日)的 PE 分别为 24.3/20.1/17.4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政策监管风险、行业竞争格局变化风险、影视制作风险、技术革新风险、人才流失风险等。
豪美新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11-09 25.80 -- -- 38.48 49.15%
38.48 49.15%
详细
公司发布公告:11月 6日,公司公告对外投资索尔斯光电,投资金额为 4000万美元(当前汇率折合人民币约 2.9亿元)。公司向索尔思光电境内全资子公司索尔思成都提供等值 4000万美元的人民币借款,待完成对索尔思光电 D 轮投资相关的企业境外投资审批手续、且索尔思光电满足其他协议约定条件时,公司可选择进行可转债行权, 取得索尔斯光电 5.79%股权。 同时,自索尔斯光电收到全额贷款之日起,公司被视为已经取得相应数量 D 轮优先股,享有对应股东优先权,并有权获得索尔思光电一席董事席位。 索尔斯光电为全球光通信元器件供应商, 2022年收入 16.43亿元、净利润1.95亿元: 索尔斯光电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光通信元器件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光芯片、光组件和光模块, 采用 IDM 运营模式,具备研发能力与垂直技术整合能力。 ①各类速率光模块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覆盖数据中心、传输网、 5G 网络、接入网等细分应用场景, 400G、 800G 等新型数据中心高速光模块产品已实现规模量产; ②拥有业内领先的 25G、 53G 及 106GEML 芯片设计、制造与规模交付能力,以及 25G 高速 DFB 芯片设计、制造与规模交付能力,已批量出货多款光通信用光芯片。受益于高速激光器芯片自主研发及生产能力,能保障目前国内市场短缺的DFB 和先进 EML 芯片供应,实现新型光模块产品研发、 交付。 2022年索尔斯光电销售收入达 2.26亿美元(人民币约 16.43亿元) ,净利润2680万美元(人民币约 1.95亿元) 。总资产 3.19亿美元,净资产 1.24亿美元。 前三季度业绩高增,系统门窗、汽车轻量化业务持续拓展: 23Q1-Q3公司实现收入 42.42亿元,同比+1%, 归母净利 1.24亿元,同比+401%,扣非归母净利 1.18亿元,同比+197%。其中, 23Q3实现归母净利0.57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 0.56亿元。 业绩实现大幅增长,主因系①去年同期受到子公司安全事故影响,产生的赔偿款、损失等营业外支出较多。②重点转型发展的系统门窗以及汽车轻量化业务, 产销量同比增长。 系统门窗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上半年“贝克洛”品牌工程中标量 105.68万平方米,同比+136%,超过2022年全年中标量。 汽车轻量化加速导入, 23H1公司新增 46个定点项目,汽车轻量化铝型材实现收入 4.73亿元,同比+34%,近期与凌云股份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投资建议: ①公司业绩同比高增, 已消化前期不利影响;②系统门窗蓝海赛道,“贝克洛” 订单高增;③汽车轻量化业务加速导入,近期与凌云股份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④拟对外投资全球光通信元器件供应商索尔斯光电的 5.79%股权。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1、 2.17、 2.66亿元,现价对应动态 PE 分别为 32、 25、 21X,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铝价大幅波动;地产竣工走弱;汽车轻量化业务拓展节奏不及预期; 投资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招商蛇口 房地产业 2023-11-02 11.02 -- -- 11.46 3.99%
11.46 3.99%
详细
事件:2023年10月31日,招商蛇口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58.29亿元,同比下降15.26%;归母净利润37.69亿元,同比增长27.4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27.47%;基本每股收益0.39元/股,同比增长44.44%。 业绩加速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优势区域与核心板块布局效果初显:毛利率方面,2023年1-3季度招商蛇口毛利率为18.25%,较2022年同期下降0.49pct。公司之所以能够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实现归母净利润的逆势高速提升,主要由于1)投资收益贡献近16亿元—2023Q1-Q3公司投资净收益15.95亿元,同比增长25.43%;2)少数股东损益占净利润比例大幅下降—2023Q1-Q3在公司净利润较22年同期下降12.93%的基础上,少数股东损益同比大幅减少48.16%至17.57亿元,占净利润比例较22年同期下降21.6pct,仅为31.80%。 坚持投资聚焦,销售增加为业绩持续增长保驾护航。根据公司公告,2023年1-3季度,公司累计获取38宗地块,基本位于北上广深、苏杭长沙合肥等核心城市,拿地总建面达371万平方米,拿地总金额为691亿元,土储量大质优。 2023年1-3季度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面积917.6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1.86%;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金额2263.09亿元,同比增加12.25%。核心区域的优质土储和稳步提升的销售规模为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定增募资84.99亿元,充足弹药助力公司高质扩张。2023年10月19日,招商蛇口定增新发行股份正式上市,宣告公司定增顺利完成,根据公告,公司以每股人民币11.81元的发行价格向华泰资产、招商局投资发展、国泰君安证券等13个主体定向增发7.2亿股,总募资金额为84.9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资84.28亿元,作为行业内首家完成“第三支箭”的房企,充足的资金有利于公司在供给侧出清的大环境下更为从容地提升投资运营能力与打磨产品品质,为公司高质扩张夯实了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具有低融资成本优势的央企,20-22年紧抓窗口期,积极拓展核心城市土储优势,计提减值轻装再出发,定增落地增长动能充足。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达2243.8亿元/2321.1亿元/2448.6亿元,23-25年PB倍数为0.7/0.7/0.7。随着融资政策宽松、土储结构优化,我们认为公司在开发能力和运营能力方面的优势将凸显,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上升风险;市场需求端变化不及预期风险;资产减值超预期风险;政策变动风险。
保利发展 房地产业 2023-11-01 10.85 -- -- 11.39 4.98%
11.39 4.98%
详细
保利发展(600048.SH)发布 2023年三季报,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25.0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2.9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 23.10%、 1.33%。 营收归母净利同比增长,单季度归母净利同比降幅明显。 截至 2023年三季度,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25.06亿元,同比上升 23.10%; 截至 2023年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 132.93亿元,同比上升 1.33%; 2023年三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为 10.70亿元,同比下降 52.84%,或系三季度集中结算高地价项目所致。 随着公司 2023年 Q3和 2024年结算 2022年获取的优质项目,公司的利润水平或将有所提升。 销售金额位列百强房企 TOP1,土地拓展更聚焦一二线发展。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签约金额 3351.53亿元,同比增加 4.70%, 远高于百强房企前三季度销售金额 11%的降幅;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签约面积 1918.5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 0.10%,或系公司加大一二线城市投入后,签约房源多为高单价的项目所致。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加快回款速度,实现销售回笼 3334亿元,回笼率为 99%,期末货币资金余额 1426.72亿元。截至 2023年三季度,公司新增容积率面积 654万平方米,总获取成本 1082亿元,总新增货值 1312亿元,占据排行榜单第一位,其中 38个核心城市拓展金额占比 99%。 截至 2023年 9月末,公司共有在建拟建项目 729个,在建面积 11579万方,待开发面积 5855万方,土储资源充沛。 低成本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公司分别于 2023年 3月和 5月共发行 30亿元公司债券,利率分别为 3.2%和 3.0%;公司分别于 2023年 2月和 3月共发行50亿元的短期融资券, 利率低至 2.26%, 三季度公司没有新增债券融资,融资成本始终维持低位。 。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央企,在融资端不断拓展新的融资渠道,在投资端加大一二线核心城市核心项目的获取,在销售端客户交房信心充足。我们预测 2023-2025年营收分别达 2934.18亿元/3125.65亿元/3383.43亿元,同比增长4.4%/6.5%/8.2%; 2023-2025年 PE 倍数为 6/6/5。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保交楼”工作滞后;公司土地拓展不及预期;市场回暖速度不及预期
蒙草生态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3-11-01 4.21 -- -- 4.37 3.80%
4.37 3.80%
详细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 2023Q1-Q3, 公司实现营收 11.94亿元,同比-10.73%,归母净利 2.83亿元,同比+86.01%,扣非归母净利 2.49亿元,同比+96.34%。 2023Q3, 公司实现营收 4.88亿元,同比+18.43%,归母净利 1.12亿元,同比+143878.41%,扣非净利 1.0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2023Q1-Q3公司毛利率 33.84%,同比+0.68pct,净利率 25.42%,同比+11.53pct,其中 Q3毛利率 27.89%,同比+3.03pct、环比-4.27pct。 点评:加码研发投入,现金流大幅改善公司前三季度的期间费用率为 18.82%,同比+2.73pct,主要增长来自于系公司专项科研课题增加带来的研发费用增加,前三季度公司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55%、 7.57%、 7.90%、 1.81%,分别同比-0.17pct、 +0.69pct、 +3.00pct、 -0.79pct。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研发投入为 0.94亿元,同比+44.04%。 23Q1-Q3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 14.40亿元,同比+1052%,收现比和净现比较去年同期均实现大幅所提升(23Q1-Q3收现比/净现比分别为 1.21、5.09)。 截至 23Q3末,公司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计 25.92亿元,同比-12.06%。 前三季度公司的信用减值损失项实现增值 1.52亿元(22年同期为减值 617.37万元元),主要系前期 PPP 项目进入付费期,应收账款回款大幅增加,冲销应收款项的信用减值损失所致。 核心看点:生态修复加码,经营质量显著改善,内蒙化债打响第一枪生态修复业务: 构建由种子产品、数字产品、草坪产品、植物营养产品、园林固废产品组成的产品矩阵,提供生态管理数据化解决方案,累计修复大规模草原/荒漠生态恢复退化草原面积 1000万亩。 草种业务: 1)优质种源保障:公司先后建成多个植物种质资源库,收存植物种质资源 2200种、 6万份,标本 15万份; 2)新品种育成推广:公司获 6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草种业专利数量全球第六; 3)实用草产品生产:公司在全国布局采种田、繁种基地 25万亩,研发生产用于各场景的草产品。 林业碳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 2023年初提出对“关于探索开展草原碳汇交易的提案”, 公司在草原碳汇领域具备先发优势和区位优势,有望成为又一增长极。 地方化债: 内蒙打响第一枪,利好 TO G 业务模式(尤其是民企),看好公司往期地方政府类应收账款有望加快收回。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生态修复+种业”两大业务的成长性,同时地方化债的持续推进有望提升公司经营质量,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17、 5.46和 6.5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25.4%、 30.9%、20.7%,对应 10月 30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 16、 12和 10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地方财政压力带来的应收风险、项目施工进度未达预期的风险、区外盈利能力不及预期的风险。
天地源 房地产业 2023-10-31 3.82 -- -- 4.17 9.16%
4.17 9.16%
详细
营收同比提升,利润水平缩幅较大。 截至 2023 年三季度, 公司实现 52.12亿元的总营收,同比提升 32.83%; 截至 2023 年三季度,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371.06 万元,同比下降 94.53%,主要或与公司进入高获地成本项目结算周期相关。 随着 2024 年结转 2022 年获取的项目,公司利润水平或将得以好转。 销售规模保持稳定,土地获取不及年初计划。 截至 2023 年三季度,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面积 43.95 万方,同比下降 3.30%,合同销售金额 82.91 亿元,同比增长 1.10%,销售规模稳中有升;根据 2022 年年报,公司计划 2023 年以竞拍方式储备土地计容建面约 45 万方,截至 2023 年三季度,公司权益新增房地产计容建筑面积 22.26 万方,仅完成土地拓展计划的 49%。 公司定增获股东大会通过,负债结构有待调整。 2023 年 10 月 21 日,公司定增申请获股东大会通过,拟向不超过 35 名机构投资者、境内自然人定增募资不超 12.5 亿元,发行数量为 2.59 亿股,用项目建设和偿还金融机构借款,定增实施后公司负债结构或将得以优化。 投资建议: 母公司端: 公司作为西安唯一上市的国资房地产开发公司,具备以西安为中心的西部市场深耕优势; 融资端: 公司定增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 销售端: 截至 2023 年三季度公司销售面积和金额平稳; 投资端: 目前拿地成本相对较低。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达 112.43 亿元/118.33 亿元/125.18亿元, 2023-2025 年 PE 倍数为 6/5/4。随着融资政策宽松、需求端逐渐修复,我们认为公司无论在开发能力还是拓展能力方面均具备较大优势。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负债率上升风险,西安市场下行风险
华新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10-31 14.52 -- -- 14.99 3.24%
14.99 3.24%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 23Q1-Q3实现营收 241.65亿元,同比+10.79%,归母净利 18.74亿元,同比-15.75%,扣非归母净利 18.24亿元,同比-14.44%。 23Q3实现营收 83.33亿元,同比+12.29%,归母净利 6.82亿元,同比+6.89%,扣非净利 6.53亿元,同比+9.72%。23Q1-Q3公司毛利率 26.31%,同比-1.13pct,净利率 9.20%,同比-1.79pct,其中 Q3毛利率 29.96%,同比+3.64pct、环比+2.59pct。 水泥行业产销继续承压,公司表现超行业平均水平受地产行业下行、部分地方政府资金不足等因素影响, 2023年前三季度水泥需求表现持续下滑。前三季度地产开发投资额为 8.73万亿元,同比-9.1%,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 1.1pct。前三季度全国水泥累计产量为 14.95亿吨,同比-0.7%,产量创近十三年来同期最低水平;其中 9月全国水泥产量为 1.89亿吨,同比-7.2%,整体来看前三季度供需两端表现都较为疲弱。公司在行业下行周期中仍实现了营收的增长,其中单 Q3营收/归母净利分别增长 12.29%、 6.89%,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①公司持续推进在非洲、中亚等需求较好的海外地区布局(23H1公司的海外营收占比约 15%);②盈利能力较强的“水泥+”产品对业绩的贡献(22年骨料+商混的营收占比约 26.9%,毛利占比约 31.4%);③领先的能耗水平进一步降底了燃料成本(23H1公司国内 52条窑线中有 33条的单位综合能耗低于 100kgce/t 的国家标杆水平)。 费用率小幅上升,加码研发投入23Q1-Q3公司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59%、 5.37%、 0.69%、 1.91%,分别同比-0.45pct、 +0.12pct、 +0.42pct、+0.45pct,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 12.55%,同比+0.54pct,费用率的增加进一步影响了公司的净利率水平。其中,单 Q3的财务费用为 2.16亿元,环比+22%,Q3剔除利息费用后的其他财务费用为 5248万元(Q2同期为-86万元),我们认为财务费用的较大幅度上升或因三季度人民币汇率贬值影响带来的汇兑损失所致。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支出,前三季度研发投入总额达到 1.66亿元,同比+181%,有望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升级方面进一步扩大优势。 现金流改善,应收账款占比增加截至 Q3末,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 35.03亿元,同比+39.51%,营运资金周转效率持续提升。前三季度公司应收账款及票据同比+37.01%,占营收比重为11.37%,其中应收账款同比+46.32%,占营收的 10.60%(22年同期为 8.03%),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的混凝土业务(赊销模式偏多)规模扩大所致。 投资建议: 长期看好华新水泥:①水泥行业龙头,行业下行期市场份额有望提升;②“水泥+”业务加速拓展,打造第二成长曲线;③海外加速布局,“一带一路”迎来新机遇。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 27. 13、35.18、39.73亿元,现价对应 PE 为 11、 9、 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基建项目、地产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际营商环境变化不及预期。
宝通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3-10-31 15.86 -- -- 20.28 27.87%
24.17 52.40%
详细
事件:宝通科技布发布2023年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8亿元,同比增长1.25%;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2.61%;扣非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下降12.87%。公司2023年Q3实现营业收入8.73亿元,同比增长1.19%;归母净利润亏损0.1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0.19亿元。 智能输送积极扩张,移动游戏未来向好。1)2023Q3:收入端: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3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根据SensorTower数据显示,《马赛克英雄》带动公司Q3移动游戏流水环比显著增长。2)2023Q3成成本费用端:2023年Q3,公司毛利率39.30%,同比减少1.67pct;销售费用率25.71%,同比减少3.07pct;管理费用率9.44%,同比增加1.92pct;研发费用率3.33%,同比减少0.64pct。业务表现:1))移动互联网方面,海外发行::子公司EFUN旗下放置RPG游戏《马赛克英雄》流水表现突出,仅18天便实现了流水上亿的成绩;:研运一体:《Bloodline:Herosoflithas》上线首月用户突破百万人;AI降本增效:公司已使用基于ChatGPT的翻译系统翻译了约百万字的本地化文案;利用ChatGPT为游戏创作了公告、广告语文案等。2))工业互联网方面,海外开拓:公司拟在泰国设立子公司经营高性能数字化输送带的销售与服务。智慧矿山:公司与重要合作伙伴踏歌智行共同打造智能矿山“全链路智慧运输”解决方案,使半连续作业工艺场景更“无人、安全、低碳、高效”。 工业互联网深度布局,游戏全球化研运优势持续巩固。1)智能输送持续渗透:公司是行业内首家提出工业散货物料输送全栈式服务的企业,投资6亿元人民币建设现代工业散货物料智能产业集群生产基地;2)放眼全球口碑优良:公司在全球具备较高的品牌认知度,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输送服务商”;3:)出海领军优势凸显:公司已在韩国、东南亚、港澳台等市场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领先优势,未来项目储备丰富;4))AI探索:公司计划搭建企业内部的AI中台,利用大语言模型助力业务和内部工作。 盈利预测:公司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工业互联网业务拓展,游戏储备丰富,积极探索AI+VR赋能。我们略微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2.16/2.93/3.62亿元,对应当前股价(2023年10月27日)的PE分别为30.2/22.3/18.0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游戏开发和运营失败风险、政策波动风险、商誉减值风险、境外市场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潜在知识产权纠纷风险等。
北新建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3-10-30 25.23 -- -- 25.94 2.81%
28.69 13.71%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3Q1-Q3实现营收170.49亿元,同比+10.14%,归母净利27.56亿元,同比+17.32%,扣非归母净利27.08亿元,同比+20.22%。其中,23Q3营收56.48亿元,同比+14.40%,归母净利8.60亿元,同比+21.47%,扣非净利8.79亿元,同比+22.59%。23Q3毛利率为32.00%,同比+2.76pct、环比-0.53pct。 盈利能力同比提升,加大销售投入、费用严控持续23Q1-Q3公司毛利率为30.80%,同比+1.02pct,净利率16.26%,同比+0.93pct,其中Q3毛利率32.00%,同比+2.76pct、环比-0.53pct,我们判断毛利率同比改善主因①原材料价格红利(但年中以来煤炭、废纸价格上涨);②产品结构中,盈利能力较强的高端产品占比稳步提升。随着11月4日(根据涨价函),泰山全系列石膏板提价0.2元/平,预计毛利率继续保持稳健。 从费用端来看,公司进一步加强精益化管理,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2.79%,同比-0.52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32%、4.09%、3.98%、0.39%,分别同比+0.75pct、-0.81pct、-0.33pct、-0.1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的上升主要系产品销量同比增加带来的人工成本、交通及差旅费增长。 经营性现金流稳健,账期策略短期增加应收23Q1-Q3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9.61亿元,同比+30.47%,收现比为0.89,同比-0.03,净现比为0.71,同比+0.07。截至23Q3末,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为45.7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6.82%,主要系公司向下游经销商实施了额度加账期的年度授信销售政策。前三季度公司计提的应收款项坏账损失同比减少,冲回信用减值损失343.64万元(去年同期计提了1872.63万元),单三季度冲回信用减值损失405.10万元。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206.18万元(去年同期计提278.65元),主要系工抵房的计提减值损失。 持续加码资产收购,完善两翼业务布局10月26日公司发布公告,意向收购北新防水(河南)有限公司的剩余30%股权,进一步提升标的公司的决策效率和加强资源配置,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全资控股。叠加9月20日公告对嘉宝莉的意向收购,公司持续完善防水及涂料业务布局,看好两翼业务后续为公司带来的业绩贡献。 投资建议:我们持续看好公司①“一体两翼”战略稳步推进,“做专涂料”发展涂料翼;②石膏板向“消费品”加速转型;③防水资产逐步发挥正贡献。考虑到三季度表现,我们将2023-2025年归母净利预测调整为35.2、40.0、46.3亿元,现价对应PE为12、11、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地产政策变动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1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