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旗下研究员(前十):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9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爱柯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0-10-29 13.68 -- -- 17.26 26.17%
17.26 26.17%
详细
1)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7.43亿元,同比下降 9.49%,其中, Q3营收 7.14亿元,同环比增长 6.03%/70.74%,单季复苏明显。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2.53亿元,同比下降 13.87%,其中, Q3为 1.10亿元,同环比增长 19.95%/143.75%, 表现强于收入端,主要是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与营业外收入增加较多所致,分 别同比增加超 0.7亿元/近 0.1亿元; Q3毛利率/净利率同比变动-4.82/+2.04pct, 环比提升 0.45/4.04pct, 对应期间费用率同环比变动+3.37/-0.83pct。 截止 Q3末,公司模具开发款增至 4.44亿元,相比年初增长 7.62%,创近期新高,反映 公司在手储备订单仍然较为充足,其中,公司积极开发新能源汽车项目并已获 得订单,同时新项目寿命期内预计新增销售收入再创新高。 2)前三季度公司经 营 性 现 金 流 净 额 4.94亿 元 , 其 中 , Q3为 1.72亿 元 , 同 环 比 变 动 -36.92%/+123.91%,高于净利润,公司经营质量较高。 Q3末公司在建工程 0.41亿元,相比年初下降 78.57%, 反映公司主要投资项目完工转固,预计未来在手 订单释放值得期待。 3) 公司积极布局高压压铸、低压控铸、半固态成型技术等 领域,使未来“产品超市” 的供应能力更加强大,从而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从而为公司未来打造新的增长点。 受益于行业轻量化趋势,车用铝合金市场空间大 为应对节能减排,全球主要国家纷纷加严汽车燃料排放标准,在发展新能源汽 车的同时,推进汽车轻量化等传统节能技术也是重要途径之一。汽车铝合金精 密压铸件以质量轻、性价比高的优势已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占据主导地位,近几 年在我国汽车压铸件用量中,铝合金压铸件占比约为 80%。目前汽车铝合金压 铸件市场的发展,一方面受益于汽车产销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受益于轻量 化诉求导致的单车用铝量的上升。根据公司招股书显示,目前中国汽车平均用 铝量为 105Kg/辆,相比欧美提升空间大。据测算,未来国内/全球车用铝合金市 场规模达 2000/6400亿元,市场空间大,未来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轻量化 趋势。 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公司成长潜力大 1)由于公司客户主要为法雷奥、博世、麦格纳、电产等国际零部件巨头,其稳 定且体量较大的订单为公司持续较快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从公司近几年订单 情况来看,我们预计目前公司在手订单正常,从而有力支撑公司未来增长。 2) 公司 IPO 募投项目总计新增产能 13000万件,有望解决公司产能利用紧张的局 面,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目前,汽车精密压铸加工件改扩建项目已 经明显放量, 2018/2019/2020H1实现效益 9116.51/9831.18/4824.52万元, 2018/2019年汽车雨刮系统零部件建设项目实现效益 2502.35/2975.16万元, 精密金属加工件项目实现效益 235.80/2109.09万元。随着募投项目的陆续投产放量,我们预计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将得到支撑。 3) 公司加快新能源汽车市场开 拓,加大在电控与电驱动系统上的产品开发力度(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汽车轻量 化零部件项目持续推进),目前已获得博士、大陆、联合电子等新能源汽车项目, 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配套增长点。 4) 我们认为,在目前车市低速增长,零部 件议价能力弱的背景下,内部管理挖潜以提升管理效率与生产效率是传统零部 件企业改善盈利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最佳途径。与国内外主要同行相比, 目前公司生产与管理效率、经营规模仍有差距,随着公司数字信息化、自动化、 智能化工作积极推进,未来公司的资产周转率与人均销售额指标仍有较大的提 升空间,从降本提效上改善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其中尤其是 公司积极推行的“机器换人”战略,这些能够有效降低废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人均产值, 2018/2019年人均销售额持续稳步回升。考虑到公司持续较稳 定的订单获取能力,中长期仍有不错的成长潜力与空间。 盈利预测, 维持“增持”评级 考虑到公司在手订单储备较充足, 国内汽车复苏叠加未来出口有望改善, 我们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 预计 2020-2022年公司 EPS 分别为 0.46/0.55/0.66元/股, 对应 PE 分别为 30/25/2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疫情控制低于预期; 经贸摩擦风险;订单与收入增长低于预 期;费用成本增长超预期;原材料涨价超预期; 降本增效进展低于预期
南微医学 2020-10-29 206.00 -- -- 252.43 22.54%
252.43 22.54%
详细
三季度业绩稳步提升, 研发投入增幅较大 公司第三季度业绩提升较大, 中国区域销售规模为 2.21亿元( +8.20%),美 国区域完成销售收入 6218万元( +34.74%), 9月单月销售超过 1.4亿元, 创历史新高;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除疫情因素外主要系公司研发 投入加大( +42.12%);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毛利率 65.71%, 受公司产品结构 升级预期未来仍稳中有升,期间费用率同比/环比均稍有上扬,主要系管理费 用率( 15.59%)、研发费用率( 6.97%) 上涨所致。 长期发展逻辑依旧坚挺 国内内镜下诊疗耗材行业将充分受益于早筛渗透率的提升以及术式升级而快 速发展(现有规模约 50亿元,增速可达 20%以上),公司核心产品凭借优异 性能以及渠道拓展有望带来市场份额的提升,如 EOCT 成像扫描速度( 24.4帧/秒)为 FDA 首批产品 NvisionVLE 的两倍, 软组织夹在残留长度、旋转、 闭合等核心指标方面比肩甚至超越波士顿科学、库克、奥林巴斯等国际巨头 (国内外市场份额仅约为 15%、 10%), 潜在进入者除非有颠覆性的优势否 则难以撼动公司产品地位, 我们认为公司长期发展逻辑坚挺。 盈利预测 考虑到公司的产品性能优异且品类齐全、国内市场增速较快且空间庞大、海 内外双推市场导向明确,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13.78、 19.97、 24.9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5.4%、 44.9%、 24.8%, 实现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8、 4. 10、 5.0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2%、 42.2% 23.6%, EPS 分别为 2.16元、 3.07元、 3.80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94X、 66X、 54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市场接受度低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海外疫情发展超预 期。
迪安诊断 医药生物 2020-10-29 39.59 -- -- 40.77 2.98%
45.88 15.89%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4.72、8.99、8.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33%、155.69%、165.5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30亿元,同比增长222.67%,基本EPS 为1.45元/股,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29.99、3.98、3.7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36%、283.52%、315.78%,业绩表现优秀。 期间费用率控制得当,毛利率/净利率持续提升。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37.43%,其中第三季度为38.11%,主要是由于特检业务和新冠检测服务比重增加影响;前三季度实现净利率14.82%,期间费用率相比于上年同期(21.76%)稳中有降(19.75%),主要系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控制得当(分别下降1.68%、0.58%),其中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环比下降3.64%,净利率(16.76%)稍有下滑。公司目前运营38家ICL 实验室,上半8家扭亏为盈,共29家实现盈利,旗下36家实验室均被指定为第三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指定机构,覆盖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助力公司诊断服务业务升级。 “技领未来”,特检及重点学科业务快速发展, 公司可提供超过2500项检验项目,并加大在生物质谱技术、NGS 平台和精准诊断中心等高端平台的建设力度,上半年公司建设10余家质谱实验室,并利用NGS 二代测序、MassARRAY 核酸质谱、生物质谱、数字PCR 等技术平台,完成多个肿瘤、个性化用药、病原微生物感染快速诊断等研发项目,特检及重点学科(分子诊断、病理诊断、微量元素和质谱诊断)贡献的收入占公司诊断服务收入比例超过三成,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共计1.99亿元,同比增长31.69%,196.94万元开发支出由于大部分试剂盒研发项目已结项并获批注册证转入无形资产,“技领未来”战略持续加码,公司与区域龙头三甲医院的“精准中心模式”是行业内首创的基于特检平台的共建模式,上半年累计有五家精准中心实现盈利,下半年将启动省外连锁化复制。 盈利预测。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05.26、116.52、139.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5%、10.7%、19.5%,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0、7.53、9.2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0.1%、3.1%、22.7%,EPS 分别为1.18、1.21、1.49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33X、32X、26X,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后疫情ICL 业务下滑超预期,质量控制风险,应收账款管理风险。
新坐标 有色金属行业 2020-10-28 31.05 -- -- 37.82 21.80%
37.82 21.80%
详细
Q3经营恢复至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1)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2.53亿元,同比增长 6.41%,其中, Q3营收 1.03亿元,同环比增长 26.54%/20.56%,延续 Q2以来快速复苏的态势,主要与疫 情防控下汽车需求复苏以及公司积极开发市场有关。 利润方面,前三季度公司 实现归母净利润 1.06亿元,同比增长 22.20%,其中, Q3为 0.42亿元,同环 比增长 33.37%/11.58%,同比表现好于收入端,对应 Q3毛利率/净利率同比提 升 2.43/3.11pct 至 64.27%/41.97%,盈利能力强。 公司两方面发力推动公司业 绩恢复至快速增长:首先,除持续深入开发大众系项目外,公司积极开发潍柴/ 重汽/道依茨/MAN 等柴油机客户以及比亚迪/长安福特等乘用车客户;其次,公 司依靠冷精锻技术实现产品多元化, 变速器精密部件/车身稳定系统部件/高压泵 挺柱/柴油机气门传动组精密部件等多个产品实现量产供货,有望支撑公司未来 成长。 2) 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0.89亿元,同比增长 8.90%,其中, Q3为 0.23亿元,同环比变动-8.11%/-10.37%。前三季度资本性支出 0.62亿元, 同比降低 5.08%,其中, Q3为 0.34亿元,同环比变动-1.59%/+153.90%, Q3末在建工程 1.43亿元,逐季上升,其中相比 Q2末增加 0.31亿元,持续布局国 内外市场增加产能投建。 冷静段工艺应用空间广阔,公司积极开发新产品新市场 1) 冷精锻是一种(近)净形成形工艺,具有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材料利 用率高与锻件力学性能好等优点,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目前国外一台普通轿 车采用的冷锻件总量为 40-45kg,而我国生产的轿车上的冷锻件重量不足 20kg, 相比而言未来我国汽车领域的冷锻件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公司依靠技术优势积 极开发产品与市场,未来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2)公司在传统气门组精密冷锻件 市场份额较高,市场地位稳固,未来依靠客户开发有望实现稳健增长;公司气 门传动组精密冷锻件业务近些年依靠配套国内外大众工厂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未来随着汽油机与柴油机配套市场的深度开发以及欧洲与墨西哥工厂的陆续投 产,公司气门传动组精密冷锻件业务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3)公司正积极开拓汽车变速器、车身稳定系统、电动工具、家用电器行业及航 空航天等精密冷锻件应用领域, 从而实现产品配套领域多元化,打开公司中长 期成长空间。 目前已成功供货长安福特变速器零部件与比亚迪车身稳定系统零 部件。 盈利预测,给予“增持”评级 综上分析,我们预计 2020-22年 EPS 为 1.48/1.80/2.22元/股, 2020-22年动 态 PE 为 21/18/14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低于预期;汽车产销低于预期; 经贸摩擦超预期; 原材料 价格上涨超预期;期间费用增长超预期;新客户新项目开拓进展低于预期
涪陵榨菜 食品饮料行业 2020-10-26 45.98 -- -- 44.00 -4.31%
51.00 10.92%
详细
营收增速合理回落,业绩整体符合预期整体符合预期公司近日发布了2020年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8亿元,同比增长12.09%;实现归母净利润6.14亿元,同比增长18.4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01亿元,同比增长17.61%。其中,2020Q3实现营业收入6.01亿元,同比增长15.88%;实现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3.01%,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多重因素导致单三季度利润增速下降明显2020Q3公司销售费用0.95亿元,同比增长33.80%;销售费用率为15.81%,环比上涨0.29个百分点,同比上涨2.10个百分点。公司在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费用投放有所延缓,但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正常化,费用投放在三季度开始逐渐增加属于行业一致现象,对此不必过分担忧。2020Q3公司毛利率为58.90%,环比增长1.7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我们预计毛利率的同比下降主要与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有关,公司于三季度提价以来成本上行压力或有对冲,使得第三季度毛利环比小幅提升。此外,投资净收益同比减少1692.54万元,弱剔除该部分影响单三季度净利润增长率大概为11%左右。从同比情况看,销售费用增长、毛利下降以及投资收益减少,在去年高基数的影响下,使得2020Q3公司净利率为34.78%,同比下降4.41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在后疫情时期下游补库存需求的结束之后,营收增速有所回落属于预期之中。中长期看,随着公司渠道的持续下沉、产能的陆续释放及品类的不断扩张,公司发展有望再上一个台阶。费用投放中期来看可能都会有明显的改善,并且保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确保利润不断释放。公司定增加码主业,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原料掌控能力、生产规模以及整体生产效率,巩固公司行业龙头地位,提升公司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竞争力。综上,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0-202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6/1.10/1.32元,仍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突发食品安全问题,原料价格大幅上涨,渠道管控不达预期
玲珑轮胎 交运设备行业 2020-10-23 29.86 -- -- 34.81 16.58%
43.10 44.34%
详细
Q3经营加速复苏,盈利能力提升,资本性支出高增1)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32.47亿元,同比增长 5.90%,其中,Q3营收 50.03亿元,同环比增长 19.14%/7.32%,延续 Q2以来的复苏走势,得益于疫情防控下下游需求的恢复以及公司“新零售”模式的持续发力。Q3轮胎销量 1743.91万条,同环比增长 18.59%/17.08%,对应单胎均价 282.84元/条,同比略增0.01%,产品结构继续优化。2)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5.99亿元,同比增长 31.64%,其中,Q3为 7.02亿元,同环比增长 43.50%/33.76%,表现持续强于收入端,对应毛利率/净利率同比提升 2.56/2.38pct,系原材料成本持续下降(五项主要原材料价格同比降 12.79%)以及费用控制得当(Q3期间费用率同比降 0.66pct)。3)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24.47亿元,同比增长 34.88%,其中,Q3为 11.73亿元,同比增长 58.85%,现金流状况良好,经营质量较高。公司持续投资扩建产能以更好的开拓国内外市场,前三季度资本性支出 15.71亿元,同比增长 59.14%,其中,Q3同比增长 58.20%至 6.96亿元,最新投资荆州基地项目的定增已获审核通过。 行业优化,国内胎企竞争力提升1)全球轮胎市场规模可观。根据美国轮胎商业数据,2018年全球轮胎销售额达 1686亿美元,2007-18年复合增速 2.50%,按照约 3/4的轮胎需求在替换市场的判断,我们预计,全球轮胎市场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虽然目前国内胎企仍主要处于全球第三/四梯队,竞争力较弱,但近 20年来,三巨头 BMG(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异)市场份额持续下滑,2018年三家总销售额仅占世界市场的 37.16%,相比 2008年减少超过 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内胎企竞争力在持续提升,进入世界轮胎 75强的数量和销售额占比都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008-18年间销售额占比提升了近 6个百分点。2)当前政府正严格要求轮胎行业出清落后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据中国橡胶轮胎协会统计,纳入统计部门监测的轮胎工厂从过去的 500多家已下降到 390家,通过 CCC 安全产品认证的汽车轮胎工厂从 300多家减少到 225家,供给端优胜劣汰进程持续推进。我们认为,随着国内轮胎行业持续整顿出清,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整体竞争力逐步提升的国内优质头部胎企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公司发力新零售,加大产能布局,量利齐升赢未来1)今年是公司新零售元年,通过与腾讯云、华制智能联合开发智慧营销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玲珑新零售,实现从公司--经销商--门店的全面转型,由单一的轮胎销售转变为整车全方位服务。我们预计,随着新零售渠道布局日渐完善,未来公司在零售市场有望延续 Q2以来的快速增长走势,公司销量仍值得期待。2)积极开发原配与售后胎市场,目前公司是国内唯一同时进入奥迪、楷体 大众、通用、福特等世界知名车企供应商体系的自主胎企;同时,今年 3月公司最新提出“6+6”发展战略,其中国内新增长春基地,公司持续加大产能布局,从而更好的满足市场开发与产销增长需求,实现中长期成长为竞争力强的国际知名胎企的目标。3)随着持续开发大众福特等中高端优质客户,加快海外布局,未来公司产品结构有望持续改善,单胎均价稳步提升,盈利能力稳步改善。 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综上分析,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 EPS 为 1.73/2.10/2.49元/股,对应 PE分别为 17/14/12倍,公司作为国内轮胎领域优质领先标的,竞争力有望不断增强,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控制低于预期;公司市场开拓低于预期;原材料涨价超预期;期间费用增长超预期;汇率风险;海外地区事件风险
精锻科技 机械行业 2020-10-22 15.90 -- -- 20.48 28.81%
21.20 33.33%
详细
Q3业绩复苏,利润率改善,订单大幅上涨 1)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22亿元,同比下降8.35%,其中,Q3营收3.42亿元,同环比增长18.49%/41.51%,收入明显复苏,同时Q3订单大幅上涨(预付款项较年初增长86.17%,应收账款明显回升),主要得益于下游汽车产销复苏回暖。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下降38.01%,其中,Q3为0.46亿元,同环比增长15.78%/79.15%,与收入端基本同步复苏,对应Q3毛利率/净利率均企稳回升,环比大幅提升3.91/2.78pct,同比微降0.09/0.40pct。Q3财务费用同比增长905.49%,占比提升2.77pct,主要系天津工厂一期与本部新能源电机轴项目贷款利息费用化金额增加所致。2)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82亿元,同比减少37.62%,其中,Q3为0.68亿元,同比增长11.28%,整体与净利润匹配度较好,公司经营质量较高。前三季度公司资本性支出3.30亿元,同比下降13.77%,其中,Q3为0.98亿元,同比增长43.15%,随着行业复苏,公司积极提升产能以及布局新产品新市场,从而满足国内外客户的订单配套需求。三季度末,公司在建工程1.46亿元,较年初减少51.06%(较二季度末减少4814万元),系本部新能源电机轴与天津工厂一期项目陆续投产转固所致(天津工厂结合齿已批量供货,APP310(大众MEB)项目已小批量供货)。 疫情影响下的最坏时刻已过,公司未来增长值得期待 国内外疫情对公司上半年经营影响明显,同时新项目陆续转固形成的新增折旧压力对公司业绩也形成拖累。对于未来,根据公司产品及市场开发进展判断,我们坚持认为,公司经营低谷已过,未来增长逻辑主要有:1)短期看,国内收入占比3/4左右,国内汽车市场复苏势头确立并有望延续到明年,有望带动未来公司经营持续复苏。同时,公司在手订单及后续大众奥迪等储备新项目将助力公司业绩复苏持续好于下游行业。2)中期看,首先,根据主要整车厂客户情况,我们认为,大众、丰田等主要优质客户依靠新产品及市场策略,产销势头较好,公司正积极拓展日系及优质自主市场(日本分公司已正常开展事务、重庆工厂Q4按计划落实产能爬坡,同时在重庆永川设立全资子公司),未来公司配套表现值得期待;其次,公司结合齿、轴、离合器关键零部件、电磁阀等新产品已经得到主要客户的陆续认可,随着公司持续努力开发新项目,未来公司结合齿、轴及其他业务有望持续放量增长,接力差速器齿轮成为公司新增长点。3)长期看,为保持中长期竞争力和成长性,公司积极紧跟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加大研发力度,在VVT、新能源汽车电机轴、新能源车传动系统小总成、轻量化精锻件制造、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领域进行布局,并持续取得突破,比如公司陆续获得大众(天津)MEB平台项目、沃尔沃新能源车项目、博格华纳新能源车差速器总成项目、GKN新能源EDL项目等。我们认为,公司进入大众、沃尔沃等电动车供应体系,表明公司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配套领域获得国际整车巨头的认可,有助于公司打开新能源汽车配套领域的快速增长通道,与汽车电动化浪潮“共舞”。 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综上分析,在暂不考虑公司拟定增的情况下,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公司EPS分别为0.39/0.50/0.63元/股,对应PE为41/32/25倍,鉴于未来公司储备订单陆续释放从而带来较强的增长潜力预期,我们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产销持续低于预期;疫情发展风险;产能瓶颈及新项目进度低于预期;成本费用增长超预期;资产减值风险;汇率及经贸摩擦风险。
拓普集团 机械行业 2020-10-22 40.95 -- -- 40.58 -0.90%
48.42 18.24%
详细
Q3经营明显复苏,资本性支出亦恢复至快速增长1)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3.19亿元,同比增长14.68%,其中,Q3营收17.57亿元,同环比增长32.32%/29.77%,在汽车行业复苏及国产特斯拉表现抢眼的带动下实现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14.82%,其中,Q3为1.71亿元,同环比增长35.29%/67.61%,表现强于收入端,Q3销售/管理/研发费用控制得当,费率分别同比下降0.61/0.75/0.97pct,财务费用因汇兑损失增加而同比增加2471万元。Q3毛利率/净利率相比同期基本稳定,环比分别提升1.39/2.37pct。2)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86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Q3为2.98亿元,同比增长31.98%,现金流状况良好,经营质量较高。前三季度资本性支出7.64亿元,同比增长25.34%,其中,Q3为3.55亿元,同比增长133.98%,投资高增长,预计主要在于:为迎合行业发展趋势,公司实施“2+3”产业战略,在减震与整车声学套组业务基础上,积极投资布局智能驾驶、新能源热管理系统及轻量化底盘业务,为中长期持续性成长做储备。 开拓新业务提升公司长远成长性1)根据吉利、特斯拉及蔚来等客户的中长期规划,未来这些客户仍将处于新产品周期内,加上公司产品结构升级、提升主要客户配套比例以及开发日系欧系等新客户,我们预计,未来公司业绩复苏有望持续,中长期将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的新车型持续推出,销量持续快速增长,公司对应配套量有望实现持续快速增长。2)公司轻量化底盘系统经过多年开发积累,已具备综合竞争优势。目前公司已获得充裕订单,后续在电动化浪潮中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3)智能驾驶系统方面,作为ADAS的两个核心执行端的第IV代IBS产品与智能转向系统EPS已开始客户推广,获得客户技术认可,并进行试装与路试,未来将为公司成长加码。4)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是公司未来的新增量业务,单车配套金额高达6000-9000元,目前公司成功研发热泵空调、电子膨胀阀、电子水阀、电子水泵、气液分离器等产品,正在积极开拓市场,未来将助力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实现再次“腾飞”。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根据公司产品客户开发以及订单情况,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EPS分别为0.51/0.65/0.79元/股,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控制低于预期;经贸摩擦风险;公司产品配套低于预期;原材料涨价超预期;公司期间费用增长超预期;汇率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旭升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0-10-22 40.30 -- -- 42.68 5.91%
42.68 5.9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05亿元,同比增长42.20%,实现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69.72%,对应EPS为0.55元/股。 投资要点: Q3业绩高增,盈利能力继续提升 1)Q3公司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都实现了高增长,同比分别高达60.84%/75.90%,使得公司累计业绩增速进一步扩大,主要原因在于:①前三季度受益于特斯拉上海工厂Model3及美国工厂ModelY的量产,公司对第一大客户特斯拉销售额继续快速增长;②公司继续开拓国内外市场,对采埃孚、北极星等客户保持了良好的销售势头,客户需求增加。2)公司的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前三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分别同比提升1.34/3.39pct至35.06%/20.90%,其中Q3净利率同比提升1.74pct至20.47%,主要是Q3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75pct,以及投资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增长的影响。3)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2.22亿元,降幅收窄至10.74%,其中Q3为0.95亿元,同比增长115.67%,Q3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占营收的比例为94.35%,同比提升4.68pct,处于高水平,公司现金流情况较好。 重要客户特斯拉销量快速增长,充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1)特斯拉销量快速增长,公司与特斯拉深度绑定并且合作持续深化,2018~2020H1公司对特斯拉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1.51%、54.08%和49.27%,今年以来,公司供货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多个电池包零部件实现量产,供货ModelY的多个专用零部件实现量产;公司成为特斯拉上海工厂动力总成铝压铸零部件核心供应商,供货产品涵盖前后驱变速箱壳体、前后驱电机壳体、逆变器壳体等产品;此外,公司还取得特斯拉新款ModelS/X车型多个底盘及动力总成壳体部件的项目定点。2020Q1~Q3特斯拉分别实现产销33.00/31.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75%/24.70%,其中Model3/Y的产销分别为29.13/28.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6%/34.75%,其中国产特斯拉销量7.99万辆,稳居中国新能源车型销量榜首。我们认为,随着特斯拉Model3产品系列的完善和降本降价的推进、ModelY持续放量,以及后续产能陆续释放、消费者的认可度持续提升,特斯拉的产量和交付量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将继续带动公司的业绩增长。2)公司对非特斯拉客户,例如采埃孚、北极星、马瑞利、伊顿、宁德时代等客户的销售稳步增长,未来,随着客户终端需求的提升以及新项目新产品的量产,预计非特斯拉客户营收占比将进一步提升。3)公司正在积极扩充产能,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制造项目和新能源汽车精密铸锻件项目将继续推进;此外,公司的“旭升高智能自动化生产工厂项目”目前正处于厂房建设中,建设规模为年产轻量化铝合金汽车零部件1000万件,拟建成时间为2023年6月。三季度末公司的在建工程为7.12亿元,同比增长36.03%,前三季度资本开支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37.04%至3.36亿元(Q3同比增长5.17%)。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EPS分别为0.74/1.08/1.43元/股,对应PE分别为54/37/28倍。公司是优质的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供应商,与特斯拉深度绑定,同时积极开拓新客户,公司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轻量化的需求提升,随着公司产能扩建有序推进,业绩有望持续提升,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波动超预期;全球疫情影响超预期;特斯拉产销不及预期;产能扩建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
五粮液 食品饮料行业 2020-10-01 221.00 -- -- 258.35 16.90%
293.18 32.66%
详细
一代浓香王者开启二次创业 五粮液作为白酒龙头企业和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1909年因为“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正式得名,已传承逾千载。同时,公司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开发了五粮春、五粮醇、五粮特头曲、绵柔尖庄等品类齐全、层次清晰的系列酒产品,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成立至今,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2017年公司开启“二次创业”,在不断调整经营战略的进程当中逐渐夯实白酒企业龙头地位。 高端白酒市场扩容趋势确定 在中性假设下,尽管我国人均酒精消费量仍存在上行空间,且我国总人口上升趋势未见拐点,但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因此两相结合来看,我国白酒总消费量大概率将维持稳定。尽管行业已经进入存量竞争格局,从过去几年的白酒市场消费情况来看,产品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在各价格带中,仅高端白酒的经济价值贡献度持续性攀升。因此从过往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认为高端价格带是最具确定性的成长赛道。 同时,从奢侈品消费的角度看,贝恩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名酒占奢侈品市场份额大约为6.06%,是奢侈品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端白酒同样具有奢侈品消费的属性,同时由于大陆地区中产阶级不断壮大,奢侈品市场的增速势如破竹。从消费趋势上来看,名酒消费必将受益于奢侈品市场的加速化扩容。综合考虑,我们保守估计高端白酒未来五年收入增速在10%以上。而五粮液作为高端白酒头部企业,必将充分受益消费市场扩容。 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二次创业以来,公司围绕产品、品牌、渠道三大要素不断完善。产品方面,利用窖池优势打造产品壁垒,同时加强技术创新,通过溯源管理严控生产过程,品质保障和产品供给得到进一步提升。品牌方面,公司持续完善五粮液品牌“1+3”以及系列酒四个全国性战略大单品的产品体系,实现五粮液品牌价值的强势回归。近期,经典五粮液的发布,补齐了品牌“1+3”矩阵,使五粮液核心产品体系更趋完善,等级性和辨识度进一步提升。渠道方面,公司积极实施营销组织变革,完成了从传统营销向现代营销的转型,使其达到“横向专业化,纵向扁平化”。数字化营销的落地使得营销工作的协同性和执行力得到系统性的提升。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二次创业以来,围绕过去经营当中产品、品牌以及营销渠道所出现的问题,统筹规划各个击破。在改革过程中,执行力强并且已形成正反馈。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之下,这种正反馈会不断加强,确保公司充分受益于高端白酒市场的扩容。综上,我们长期看好公司发展,预计公司2020-202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5.16/6.20/7.32元,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公司改革方向偏差,食品安全问题,疫情反复
锦江酒店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0-09-30 40.93 -- -- 45.96 12.29%
59.63 45.69%
详细
国内酒店行业龙头上海锦江国际酒店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酒店业上市公司,于199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3年与控股股东锦江国际进行资产置换,确立了公司酒店业、餐饮业为核心的产业架构。之后在2010年与控股股东再次进行资产置换并正式确立了公司专注于有限服务酒店业务的发展方向。此后,根据公司“全球布局、跨国经营”的发展战略,公司先后成功收购了法国卢浮集团、战略投资铂涛集团、维也纳酒店,在提升公司酒店规模的同时成功实施公司有限服务酒店业务的全球布局。 行业连锁化率仍有进步空间,中高端占比提升成为趋势我国酒店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目前华住、锦江和首旅处于第一集团,拥有酒店客房数量均超过400,000家,而锦江集团无论是门店是数量还是客房数量均遥遥领先第二名。中国饭店协会和盈蝶咨询联合发布了《2020中国大住宿业发展报告》,报告对我国连锁酒店市场进行了一个统计。从全国酒店业整体连锁化率分析,在全国酒店业设施33.8万家中,全国共计1975个连锁酒店品牌,全国连锁酒店客房数452.4万间,非连锁酒店客房数1309.6万间,酒店连锁化率为26%,与发达国家酒店品牌连锁化率60%以上相比,我国酒店品牌化的空间依然巨大。截至2019年底,我国中端酒店市场规模达到了9611家,同比增长59.23%,客房数量增长了52.18%%;同期经济型酒店客房数量同比增长为-0.26%,增速远低于中端酒店。 境内酒店收入超过百亿,成立中国区加速品牌整合从营收情况来,公司酒店业务在2019实现收入148.46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中国大陆境内实现营业收入 107.49亿元,同比增长 3.77%; 境外实现营业收入 40.97亿元,同比下降 0.13%。今年5月,锦江国际全球酒店管理委员会中国区会议召开,宣布锦江酒店中国区公司正式成立。中国区公司前端运营设立上海、深圳“双总部”,下设品牌团队、区域分公司,逐步形成高效的组织体系,在锦江都城、铂涛酒店和维也纳酒店的基础上,前端品牌基因保持不变,保留每个品牌的特点和优势;将原来各个品牌公司的职能部门进行后台整合,资源共享;团队来自五湖四海,相互融合,优势互补。 投资建议和盈利预测当前我过酒店行业连锁化率较成熟市场仍然较低,集中度提升仍将是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锦江国内国内酒店龙头,具备品牌和规模优势。此外,随着国内消费升级,中高端酒店占比提升也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公司中高端酒店品牌储备充足,长期发展值得关注。综上,我们预计20-22年EPS分别为0.59元,1.23元和1.56元,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银轮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9-29 11.86 -- -- 13.99 17.96%
14.05 18.47%
详细
公司概况:热交换器行业龙头 公司于2007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热交换产品及后处理排气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热交换器行业的龙头公司,拳头产品不锈钢油冷器的全球市占率达到52%。2018年公司提出“二次创业”,近年来在热管理和尾气处理领域积极布局,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2020H1公司分别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30.10/2.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66%0.92%,在业绩稳定增长的同时盈利能力保持相对稳定,2013年以来毛利率维持在24%以上,净利率也基本维持在6%以上。 看点一:传统和新能源热管理两头开花,预期量价齐升 在政策推动和国内外车企的电动化布局下,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是传统汽车的2~3倍,预计2025年国内/全球市场空间将分别达到近300亿元/650亿元。传统热管理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国内厂商更多的是国产替代,而新能源热管理正处于0~1发展阶段,国内厂商在积极研发并布局下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在热管理业务上,公司正积极从传统领域延伸至新能源领域,多个定增和可转债项目助力产能扩张,未来公司将实现量价齐升:一方面公司通过研发积累和外延并购,已初具全领域热管理产品配套能力,并且产品从单品向总成模块升级,单车配套价值量持续提升,我们测算公司现有的新能源热管理产品的单车价值已超过3000元;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开拓客户,获取传统和新能源热管理订单,市场份额有望提升,截止2019年,公司累计获得新能源项目订单的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额超过60亿元。 看点二:尾气处理早布局,国六升级增需求 2019年7月开始国六标准逐步实施,尾气排放标准的提高带动了尾气处理技术路线的完善,进而提升了尾气处理的单车价值量,增加了尾气处理的需求,我们预计2022年尾气处理(包括EGR和尾气后处理)的国内市场空间约325亿元。公司早在2009年就开始布局尾气处理领域,正在建设的两个定增项目将扩大产能,公司当前已拥有EGR、SCR、DPF、DOC系统等尾气处理产品,其中在EGR冷却器上占据龙头地位,在SCR产品上也具备竞争力(2018年市场份额5.4%,位列第7),在国六升级和国产替代需求下,公司将实现量价齐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1.54/72.92/84.7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47%/18.49%/16.17%;实现归母净利润3.76/4.75/5.9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48%/26.17%/25.58%,对应EPS为0.48/0.60/0.75元/股,对应PE为24/19/15倍。 公司是国内的热管理龙头,且具备较齐全的尾气后处理生产配套能力,考虑到新能源汽车未来快速发展的趋势不变、柴油车/汽油车国六升级,以及国产替代的需求,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波动超预期;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产能扩建不及预期;订单进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
科博达 机械行业 2020-09-29 70.21 -- -- 77.46 10.33%
83.10 18.36%
详细
公司客户结构优质,盈利能力强 1)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智能、节能电子部件制造商,主营业务覆盖汽车照明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和车载电器与电子等领域,核心客户包括大众集团、戴姆勒、捷豹路虎、一汽及上汽大众等数十家全球知名整车厂商,客户结构优质。公司已成为上汽大众、奥迪、一汽-大众和保时捷的A级供应商。2)目前公司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于照明控制系统,其中,2019年照明控制系统收入占比52.90%,车载电器与电子业务收入占比由2015年的13.24%提升至2019年的22.55%。公司盈利能力较强,近几年毛利率始终在33%以上,净利率维持在15%以上。 汽车电子领域优质标的,内外兼修,成长可期 1)产品技术优势与优质客户资源有望助力公司产品配套持续保持好于汽车行业的较快增长。2)受益于电动智能化浪潮,汽车电子市场前景广阔,公司有望趁势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其中,作为国内光源控制器领域领先企业,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LED车灯渗透率持续提升带来的量利齐升机会。电机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车载电器与电子业务依靠产品与客户持续双向开发有望实现持续较快增长。目前公司在手订单较为充足,AGS/能源管理业务/电磁阀/USB充电器等新产品将助力公司持续成长。中长期看,公司将坚守核心竞争力,通过“设计平台化、技术标准化、产品系列化、市场全球化”,加大现有主导产品的产能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规模效应,实现产业规模的内生式稳步增长。3)公司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工具,通过产业并购和资本联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规模的外延式跨越增长,最终实现资本有效增值和公司价值最大化。 盈利预测,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综上分析,我们预计公司20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2.13/38.93/48.18亿元,同比增长9.97%/21.16%/23.74%,实现归母净利润4.99/6.03/7.74亿元,同比增长5.07%/20.83%/28.33%,EPS为1.25/1.51/1.93元/股,对应2020-22年PE为56/47/36倍,公司是纯正汽车电子标的,产品与客户开拓双向发力,订单较为充足,成长性可期,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控制低于预期;汽车产销低迷超预期;产品与客户开发低于预期;电子元器件与结构件涨价超预期;期间费用控制低于预期。
动力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0-09-17 6.22 -- -- 6.25 0.48%
6.36 2.25%
详细
中关村科技园企业,目前坐落于丰台园区? 中国最早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的企业之一、国内电源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405) 专注电力电子核心技术 25年,强大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电力电子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公司是下列三大行业里的头部电源企业数据与通信电源领域氢燃料、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EPS
迈克生物 医药生物 2020-09-14 47.23 -- -- 57.01 20.71%
57.01 20.71%
详细
全产业链布局的优质体外诊断企业, 业绩稳健增长公司起家于体外诊断产品代理,自2004年加快自研以来,现已形成生化、免疫、血液、分子诊断、快速检测、病理、原材料等多个技术平台,近年业绩稳健增长,2019年分别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32.23、5.25亿,同比增长20.02%、18.06%,其中自主产品销售规模12.16亿(+23.21%),占总营收的37.73%,贡献57.2%的毛利,目前年产试剂700万盒、仪器1万台,2020年8月拟开展非公开募投项目,达产后将具备年产700万盒血液诊断产品和年产2100万盒POCT 产品的生产能力;截止2020H1,公司国内产品注册证共计441项,相较于2014年近乎翻倍增长,2019年在研项目372项,有效保障未来产品持续产出。 传统主业:生化免疫向中高端发力,流水线锦上添花主业增长驱动力主要来源以下三方面:1)免疫诊断:国内行业增速超20%,占比84%且持续上升的化学发光子领域尚存85%的进口替代空间,公司推出高效稳定且成本适宜的磁微粒吖啶酯直接化学发光仪i3000、i1000可满足各级医疗机构需求,预计2020年装机分别约500、1000台,单产分别超50、30万元,目前配套试剂45种,正在研发规划中的试剂品种超过120项,且具备领先量值溯源能力,满足高端市场质量需求;2)生化诊断:行业国产化率超60%,但结构性机会仍存,贝克曼、罗氏、日立等外资占据高端生化仪超70%份额,公司2019年5月推出C800正式迈入生化诊断封闭式领域,试剂方面2019年销售规模约6.54亿元,2014年以来复合增速达15.89%,且量值溯源和科研创新能力获得国家级认可,具备高端市场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实力;3)流水线:目前全国存量约1800余条,四巨头占九成以上绝对优势,以我国医疗结构估算至少存在1200条增量空间,公司2019年11月正式推出日立-迈克生化免疫流水线,产品性能为国产第一梯队,预计2020年有望签单40-50条,实现装机30条,单条流水线产出可达300-400万元/条。 其他:临检业务快速发展,新冠检测助力分子诊断起航1)血球检测:2019年血球试剂销售规模约为5355万元,同比增长78.51%,1月上市的F800与F580/F560(保有量约为1600台)组成血检系列产品,预计全年装机量可达1000台,试剂与仪器销售俱增;2)凝血诊断:行业增速25%,希森美康、思塔高、沃芬等国外企业因其技术及先发优势占据66%市场,我国主流凝血七项(PT/APTT/TT/FIB/D-dimer/FDP/AT)比重高达90%,公司除抗凝血酶III 尚在新注册评审中,其余6项均已获证,基本满足大中型医疗机构的需求;3)分子诊断:潜耕多年,2019年末在研分子诊断产品25项,结题并转产7项,获证4项,今年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 法)为国内最早获批企业之一,并在多省市集采中以超低价中标,预计全年贡献 收入3-5亿元,其快速响应能力和不俗临床反馈为后续其他产品推广奠定良好渠道和声誉基础。 盈利预测公司所处体外诊断行业具备高景气增长特性,我们认为公司将凭借在高端生化诊断的结构性优势、i3000/i1000装机放量以及单机产出提升、流水线落地对试剂的规模化需求拉动、以血球为主的临检板块日渐成熟以及新冠检测试剂盒拉动下分子诊断业务的快速起航而享受快速增长红利,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8.69、46.29、55.1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0%、19.6%、19.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9、8.35、9.8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5%、26.7%、17.7%,EPS 分别为1.18元、1.50元、1.76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40X、32X、27X,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i3000/i1000装机量不及预期,流水线落地缓慢,配套试剂报证慢于预期,产品质量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9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