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16%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3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科星图 2022-07-05 67.17 54.10 0.61% 70.49 4.94%
73.77 9.83%
详细
中科星图:中科院空天院旗下的数字地球产业领军企业公司聚焦数字地球产业,将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进行深度融合,以遥感及导航卫星数据为源,覆盖数据的存储、解译、承载、可视化与应用等产业链环节,赋能终端行业。 打造“GEOVIS/GEOVIS+”双轮驱动产品线,形成以特种领域、智慧政府、气象生态、航天测运控、企业能源、线上业务六大板块的集团化战略布局。 中科星图业绩持续亮眼,17-21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均超过 40%。 定制化的技术与开发服务是当前核心的业务形态,而行业端,特种领域营收占比超过 50%。 行业:多维度驱动 遥感数据应用与服务市场迈入成长期我们预计当前我国商业遥感卫星数据与增值服务的市场规模约 80亿元。当前遥感行业应用与服务领域市场竞争表现为分散化,我们认为行业未来竞争格局将逐步集中化。以中科星图和航天宏图为代表的企业竞争优势明显,成长性显著,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供给端,上游卫星数量的增加保障了数据的供应。需求端,特种领域是刚需,G 端应用场景随政策驱动逐步打开,遥感数据应用与服务市场迈入成长期。 布局“航天测运控”延展产业链 建设在线数字地球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公司通过 AI 赋能遥感技术,贯穿多源异构遥感数据从处理分析到共享应用的全链路,打造技术壁垒。 公司特种领域构筑业务基本盘,21年底锁定 5亿元大定单。 中科星图于 2020年通过股权收购形式控股星图测控,布局商业航天与卫星测运控领域,完成产业链拓展。我们认为,目前二级市场对于中科星图进入测运控领域尚未有充分的认识与重视。我们预计,中国商业航天测运控的市场将随着卫星资源数量的激增而进一步打开,航天测运控业务将成为未来公司营收业绩的强势增长点。 募投超 15亿元建设在线数字地球项目。GEOVIS Online 将对标谷歌地球,作为在线数字地球的国产化替代产品。我们认为,SaaS 或 PaaS 在线数字地球运营模式在以数据服务拓展 G 端及 B 端业务层面具有比较强的确定性,但在大众应用市场层面的商业模式仍有待探索。我们预计未来中国市场数字地球的月度活跃用户数大致是百万的量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中科星图 2022-2024年归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3.23亿元、4.41亿元、5.66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47元、2.00元、2.57元,同比增加 46.7%、36.4%、28.5%。参考可比公司,测算中科星图 2022年目标市值177.79亿元,对应目标价格 80.81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对公司业务经营造成短期不利影响;遥感数据使用受限;GEOVIS数字地球在民用领域推广受限;技术推进不及预期等。
金山办公 2022-06-28 198.20 -- -- 203.00 2.42%
235.00 18.57%
详细
作为聚焦办公软件三十余载的国产办公软件龙头,在“多屏,云,内容,AI、协作”战略下,复兴优势明显。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端产品领先微软等海外巨头,率先进行产品云化转型,多方协同和内容服务等领先国外厂家,同时遇到国产化替代需求,国产办公软件龙头复兴趋势明显。 核心要点如下:w移动端WPS一骑绝尘,携手PC端加速订阅制转型。移动互联网时代,WPS率先发力移动端,月活3.36亿,是微软10倍多,移动版用户中超过80%的用户安装了WPS,移动端不但推动SaaS订阅模式增长,亦与PC端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增长,提高客户粘性,奠定公司长期发展的驱动力。 w内容服务一站式解决客户业务需求,极大提升客户粘性。稻壳一站式解决用户对素材资源的查找、管理和处理问题,极大提升创作效率。稻壳平台拥有5大模板库、10大素材库及超1亿的内容资源,内容年总下载量超过7亿次,超过100家合作伙伴,入驻4000多位签约内容创造者。 w领先的基于文档协同的一站式云办公解决方案,解决行业痛点。公司整合旗下WPSOffice、在线文档、文档管理、企业后台管理、稻壳模板、协作产品(会议/日历/待办/表单)等全线产品,满足用户一站式协同办公服务需求。 w信创和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发展,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十四五”规划指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达到10%,随着信创渗透增加及纵向下沉,公司产品在G/B端将实现自上而下的覆盖,这将推动公司业绩加速及商业模式提升。 w数字化办公平台赋能生态建设,满足客户多重需求。公司推出全新数字办公平台,满足客户“从工具到服务,从单机到协作”的业务需求,客户在享受现有SaaS通用产品的同时,个性化需求也得以满足,通过模块化赋能云厂商平台,推动生态建设。 投资建议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90倍PE,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14.64亿元,则对应2022年目标市值1317.6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超预期下行风险、政策调整影响大型国企客户信创进度、产品研发迭代不及时影响项目交付、市场风险。
青岛啤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6-27 92.23 -- -- 106.14 15.08%
110.32 19.61%
详细
我国啤酒行业量难增,发展的驱动因素为提价和产品升级等,高端化成为行业共识。在此背景下,我们预测我国啤酒行业的 5个趋势: 虽然我国即饮渠道的占比高于其他经济体,但该趋势可能短期不会改变。 非即饮渠道中,超市铺货能力将左右公司业绩。 电商渠道或将强力助推部分啤酒企业全国化进程,甚至影响行业竞争格局。 便利店可能成为下一阶段最具增长潜力的啤酒销售渠道。 啤酒精酿化——日本走不通的路,中国却很有机会。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复盘青啤 30年。 彭作义时代(94-01年):四方并购,收拾金瓯一片。公司规模迅速壮大,由区域企业初步成为全国啤酒企业,但也导致了低效、品牌混乱的问题。 金志国时代(02-12年):提质增效,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多项弊病得以纾解,但品牌整合仍不够彻底。 孙明波时代(12-17年):稳增长,调结构,顺利度过行业转折期。 黄克兴时代(18年至今):百年青啤再迎中兴,品牌整合有力,控费降本有效。 百年品牌彰显底蕴深厚,化繁为简还需再发力。青岛啤酒百年品牌是公司珍贵的财富,第二品牌的运作可能削弱青岛的影响力,公司品牌持续精简,主品牌地位持续提高。 渠道:扎根齐鲁发力中原,沿海天地大有可为。 山东基地市场贡献过半销量,公司依赖有增无减,需提防竞争对手在渗透竞争华北区域是公司强势区域,已对河南形成合围之势。河南既是啤酒消费大省,也是唯一一个由区域性啤酒企业占据大市占率的区域;所以既是易攻之城,也是必取之地,应成为公司重点发力方向。 沿海市场:区域广阔,经济发达,且是青啤弱势区域,未来大有可为。 投资建议:预测 22-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318.39亿元/332.47亿元/347.77亿元,同比增长+5.54%/+4.42%/+4.6%;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35亿元/35.31亿元/40.37亿元,同比增长-3.83%/+16.35%/+14.34%;同期 EPS 分别为 2.22元/2.59元/2.96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2.17倍/36.24倍/31.7倍,参考公司历史估值水平,给予公司 22年 43X PE,对应合理股价为 95.64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对消费场景等的超预期影响,原材料涨价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及需求不足,食品安全及行业声誉风险,商标侵权及假冒伪劣风险。
川恒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06-21 35.30 -- -- 39.60 12.18%
39.60 12.18%
详细
磷化工龙头,成长潜力强劲:形成集磷矿石开采、浮选、湿法磷酸生产、磷酸盐产品生产和副产物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的一体化生产基地。拥有上游磷矿石产能250万吨,磷矿总储量5.3亿吨,下游磷化工产能包括湿法磷酸产能20万吨、浓硫酸产能20万吨、磷酸二氢钙产能36万吨、磷酸一铵产能17万吨、聚磷酸铵产能5万吨、水溶肥料产能9万吨。规划或建设有鸡公岭磷矿250万吨/年和老虎洞磷矿500万吨/年。2021年以来,公司持续发力收购磷矿资产,并向新能源领域的转型,项目投产将贡献业绩增量。 磷矿石稀缺性与日俱增:磷肥是磷矿最重要的下游,2021年我国磷矿石71%用于磷肥生产,6%用于磷酸盐,7%用于黄磷。农业需求整体偏刚性,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地区发展水平的提升,磷肥需求稳步上行。工业领域,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等新能源领域提供磷矿石增量需求。全球磷矿石供需紧张,短期内难以缓解。 公司湿法磷酸净化工艺打造磷源核心竞争力:磷酸制备有热法和湿法两条工艺路线,是磷化工的核心中间环节,能够体现企业的技术与成本控制能力。 公司成功研发出自主产权的半水湿法磷酸成套技术,硫酸消耗比二水法低2%左右,且节约了磷酸贮槽和浓缩工程设备投入,成本优势显著,且磷酸杂质含量比二水法低,易于提纯和净化。 主营产品磷酸一铵、磷酸二氢钙景气度方兴未艾:磷酸一铵为化肥主要磷源,全球农产品价格上行带动化肥景气度提升。工业磷酸一铵下游电池消费快速提升。2020年,锂电池需求在工业级磷酸一铵的总需求中7.5万吨,我们预计2025年该部分需求有望达到57万吨左右。磷酸二氢钙国内主要用作水产饲料添加剂。水产饲料添加剂需求稳中有升,禽畜饲料添加剂领域替代空间广阔,公司销量市场占有率超40%,有望充分享受行业的成长。 完善“矿化一体”循环产业群布局新能源迎转型升级:公司现有磷化工产业主要产品为磷酸二氢钙、磷酸一铵,同时包括少量的磷酸、聚磷酸铵、水溶肥、掺混肥等。依托福泉、瓮安两座储备的磷矿资源,公司与国轩集团、欣旺达合作建设福泉、瓮安两大“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布局磷酸铁、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等锂电池材料,远期磷酸铁规划产能将超过100万吨。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按照假设,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3.5亿元,61.3亿元,141.0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2亿元、11.0亿元,22.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54元、2.2元、4.58元,PE分别为22.56倍、15.82倍、7.61倍。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开工率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
百龙创园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6-14 27.11 -- -- 32.50 19.88%
32.50 19.88%
详细
百龙创园是国内功能糖产品种类较齐全的生产企业,也是国内首家可溶性膳食纤维抗性糊精的生产厂家。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膳食纤维系列、益生元系列、和健康甜味剂系列等,截至 2021年末营收分别占比 44.77%、36.51%、12.7%。公司产品除覆盖国内市场外,还销往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出口占比55.5%,目前公司下游品牌客户包括 Quest Nutrition、Halo Top、One Brands、General Mills、娃哈哈、农夫山泉、蒙牛、伊利等国内外大中型知名企业。 现有产能高附加值转型,毛利率显著提升。公司为益生元及膳食纤维的全球主要生产厂商。由于产能受限,公司将部分益生元产能及其他淀粉糖产能调节生产附加值更高的膳食纤维系列及健康甜味剂系列产品。22Q1公司毛利率为 40.06%,环比提升 12.25%。未来公司还将有 3万吨可溶性膳食纤维项目及 2万吨功能糖干燥项目投产,营收及毛利率仍存在提升空间。 公司为国内阿洛酮糖生产龙头企业。公司 2019年推出了新产品健康甜味剂-阿洛酮糖,该产品在 2019年取得客户初步认可,并于 2020年取得批量化销售。 受益于下游需求的爆发,2021年公司健康甜味剂产品营业收入 8299.55万元,同比增长 751.2%。目前阿洛酮糖尚处于产业化前期,产销量较低,公司后续将新增 1.5万吨结晶糖产能,增强公司的综合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公司立足自主创新,坚持创新发展。截至 2021年末,公司已获得 50项发明专利及 1项实用新型专利,同时拥有高品质抗性糊精生产技术等主要产品的核心生产技术。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研发实力,在提供 60多种益生元和膳食纤维产品基础上,可根据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进行进一步研发,满足客户对于产品特殊指标的要求。2020年,公司定制化销售金额占比为 7.05%。 公司营销网络健全,客户粘性较大。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已建立了覆盖全国和全球主要市场的销售网络,客户资源丰富。且下游客户为保证自身产品口感及相关指标的统一性,很难在产品成型后更换供应商,因此客户粘性较大。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2-24年营收为 8.47亿元/14.04亿元/18.89亿元,同比增长 29.7%/65.7%/34.5%,归母净利润为 2.34亿元/4.12亿元/5.76亿元,同比增长 124.1%/76%/39.8%,EPS 分别为 1.85、3.25、4.54,对应 PE 分别为20.43、11.61、8.3。考虑到公司作为阿洛酮糖行业龙头标的,具有显著的先发优势,同时公司对原有产能进行高附加值转型,均为公司利润增长提供新的支撑。 因此我们认为公司目前估值处在合理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渗透率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建设不及预期、食品安全、竞争加剧风险。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6-10 333.93 393.45 80.07% 358.86 7.43%
358.75 7.43%
详细
公司业务布局涵盖电子、汽车、电池和轨道交通等领域。近年来规模持续扩大,盈利迎拐点。管理层稳定,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人员。 公司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打造垂直产业链闭环。通过投资入股等方式,全面布局电池原材料领域,保证原材料供应和价格的稳定。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动工业、家电、新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半导体业务发展,实现半导体产品的自主安全可控。成立弗迪系公司,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对外销售。加速电池产能扩张,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积极加快外供步伐,在储能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电子业务依靠北美大客户放量实现稳步增长。商用车和轨道交通领域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坚持自主研发。自主研发设计整车及核心零部件,已相继开发出一系列全球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核心技术。刀片电池引领全球动力电池安全新高度。八合一电机节省空间重量的同时,性能全面优化。骁云插混专用发动机实现超低油耗,热效率高达43%。DM混动实现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完美平衡,深受消费者青睐。e平台3.0实现整车架构平台化,充分发挥电动化智能化优势,降本增效,缩短造车周期。 新能源汽车行业延续高增态势,公司出货量位居行业首位。产能扩张加速,缓解供不应求局面,销量迎来爆发,高端车型占比持续提升,带动品牌向上。目前已形成王朝网、海洋网、腾势和高端品牌四大系列,产品矩阵全面进阶。随着新品的投放市场,预计2022年销量将突破160万辆。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3974.5亿元、5524.4亿元、6767.8亿元,同比增长83.9%、39%、22.5%。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88.8亿元、169.1亿元、245.4亿元,同比增长191.8%、90.3%、45.2%。 我们认为公司2022年合理市值为10673.2亿元,对应目标价395.29元。考虑到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景气度高,成长空间大,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公司垂直产业链优势明显,首次覆盖公司,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海外业务不及预期,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6-07 303.91 393.45 80.07% 358.86 18.05%
358.75 18.04%
详细
公司业务布局涵盖电子、汽车、电池和轨道交通等领域。近年来规模持续扩大,盈利迎拐点。管理层稳定,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人员。 公司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打造垂直产业链闭环。通过投资入股等方式,全面布局电池原材料领域,保证原材料供应和价格的稳定。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动工业、家电、新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半导体业务发展,实现半导体产品的自主安全可控。成立弗迪系公司,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对外销售。加速电池产能扩张,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积极加快外供步伐,在储能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电子业务依靠北美大客户放量实现稳步增长。商用车和轨道交通领域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坚持自主研发。自主研发设计整车及核心零部件,已相继开发出一系列全球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核心技术。刀片电池引领全球动力电池安全新高度。 八合一电机节省空间重量的同时,性能全面优化。骁云插混专用发动机实现超低油耗,热效率高达 43%。DM 混动实现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完美平衡,深受消费者青睐。e 平台 3.0实现整车架构平台化,充分发挥电动化智能化优势,降本增效,缩短造车周期。 新能源汽车行业延续高增态势,公司出货量位居行业首位。产能扩张加速,缓解供不应求局面,销量迎来爆发,高端车型占比持续提升,带动品牌向上。目前已形成王朝网、海洋网、腾势和高端品牌四大系列,产品矩阵全面进阶。随着新品的投放市场,预计 2022年销量将突破 160万辆。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 3974.5亿元、5524.4亿元、6767.8亿元,同比增长 83.9%、39%、22.5%。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88.8亿元、169.1亿元、245.4亿元,同比增长 191.8%、90.3%、45.2%。 我们认为公司 2022年合理市值为 10673.2亿元,对应目标价 395.29元。考虑到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景气度高,成长空间大,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公司垂直产业链优势明显,首次覆盖公司,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海外业务不及预期,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登海种业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22-06-02 24.20 29.00 197.74% 24.29 0.37%
24.29 0.37%
详细
登海种业是我国玉米种子龙头,公司集种子科研、生产、推广和销售为一体,多年来形成了以玉米种子为核心,小麦、蔬菜、花卉等种子多样化培育销售的发展格局。登海种业多年来深耕种子研发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储备和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公司近年来经营业绩改善,盈利能力持续加强。 玉米供需两旺 优质种子有望量价齐升。 供给端:玉米期末库存近年来降至低位。2017年以来,国内玉米供给出现缺口,国内产量已无法满足国内消费量。当前自给率约 94%,产需缺口 1800万吨。政策调控下,玉米播种面积在连年回调后初见升温,随着玉米种植热度回升,预计玉米种子销量提高。 需求端:饲用玉米消费需求维持旺盛。近年来玉米的饲用消费量占玉米消费总量的比重在 60%以上,近 10年来饲用消费量增幅 81%。长期来看,畜禽产品的消费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和城镇化率的提高而提高。中期来看,当前生猪存栏较去年高点有所回落,但仍处历史高位。玉米深加工市场空间大,但受政策限制增速将放缓。玉米的工业消费占比 32%,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产成品主要包括玉米淀粉及淀粉糖、乙醇、氨基酸等。玉米深加工产品附加价值高,且随着下游消费行业的发展而持续旺盛。但受限于“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政策导向,工业消费受到一定的限制。 优质种子稀缺,政策暖风频吹。 杂交玉米种子库存低。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2022年杂交玉米需种量达 11.5亿公斤,即今年播种结束后种子库存仅 3.2亿公斤,达近五年最低点,预计新种植季玉米种子供给紧俏。 优质种子品种稀缺。“十三五”以来国审玉米品种数量激增,但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尽管玉米品种繁多,但能广泛应用推广的品种数量十分有限。累计推广面积超过 4000万亩的玉米品种仅 34个,其中登海种业的品种占 7个。 政策对种子品种规范性加强,种业格局有望优化,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种业自主创新系列品种会重新被纳入科研重点,未来更新换代品种可期。优质种子知识产权获得法律保护,套牌种子侵权的局面将扭转。新《种子法》建立了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扩大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和保护环节,并完善了侵权赔偿制度,实现对种子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3.55亿元、4.57亿元、5.48亿元,同比变化 53%、29%、20%,EPS 分别为 0.4、0.52、0.62/股,对应PE 分别为 58、45、38倍。2022年目标价 29元,首次覆盖给予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玉米价格下滑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品种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科达利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6-02 134.37 -- -- 175.99 30.97%
182.97 36.17%
详细
科达利的主营业务为锂电池结构件,属于新能源产业链上游,行业增长空间较大。 公司主要产品为锂电池电芯外壳,业绩的增长得益于锂电池需求的释放; 车用动力电池业务市场规模最大,当前新能源车全球渗透率仅为 7.8%,2024年有望突破 21%; 大圆柱走红打开新局面,结构件的市场规模有望在 2024年达到 471亿元,相较 2021年,规模增长 202.5%。 行业准入壁垒较高,该细分领域目前呈现“一超多小”的竞争格局,公司占据绝对的龙头地位,并逐步扩大领先优势。 结构件产品安全需求高,开发过程无法独立于下游电池企业,验证周期长,客户粘性和转换成本较高;生产线建设成本高,前期资金投入需求量大; 公司所覆盖客户的广度和深度,同行无法比拟,因此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库和健全的产品矩阵,面对客户的产品迭代,有先发优势; 行业集中度较高,CR3大于 54%,仅公司营收规模超 40亿元。扩张速度远超同行,计划投资额超 50亿元,规划产值 127亿元,两级分化加剧。 盈利能力远超同行,精益生产实现成本领先,科技赋能打造品牌溢价。 行业良率参差不齐,通过高端设备加持,生产工艺精进,成本优势放大,毛利水平均远高于同行;持续高研发投入保障竞争优势,推进制造自动化、智能化,制造成本显著降低,生产团队精简而人均创利领跑行业; 引领行业标准制定,提供多元解决方案,营造成本优势;全方位布局专利,攻坚锂电池行业痛点,致力优化产品安全性能,显著拔高声誉和议价能力。 全球战略逐步落实,新建产能陆续释放,未来增量可期。 八大生产基地覆盖锂电产业重点区域;惠州基地贡献 49%的净利润,三期工厂和结构件新建项目建设中,预计 2023年投产,新增产值 29亿元; 大连、福建和江苏基地(二期)已投产,产能逐步爬坡,达产产值可至 35亿元;筹备宜宾、湖北、南昌等新项目,规划产值总计超 60亿元; 欧盟贸易协定出台,刺激欧洲本土电池产业规模扩大,公司率先出海,抢占先机。德国、瑞典和匈牙利工厂将在 2022陆续投产,达产产值 3亿欧元。 投资建议:预计 2022年~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 11.1亿元,19.8亿元,23亿元。 对应 PE 分别为 29.1,16.4,14.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优质客户培养第二供应商;海外工厂的不确性;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柏楚电子 2022-06-01 208.88 225.76 -- 229.63 9.93%
275.00 31.65%
详细
公司:“小而专”的激光切割控制系统龙头企业 根植数控基因,在激光产业细分赛道绽放。公司自2012年切入光纤激光切割控制系统领域后迅速成长成为行业领先者。中低功率产品在国内市占份额第一,在高功率领域是市场上近乎唯一能够与国外主流同类产品竞争的厂商。 激光加工产业持续景气,而激光切割控制系统领域是整个激光产业链中的黄金赛道。对比同处产业链中游的激光器领域代表企业锐科激光和下游激光集成设备厂商的代表企业大族激光,柏楚电子盈利和运营能力均大幅领先。 高毛利+高净利+高增长,柏楚电子业绩持续亮眼。公司2021年归母公司净利润5.5亿元,同比增长48.5%,扣非净利润5.44亿元,同比增加78.8%。 激光切割业务基本盘,高功率拓展成关键。 公司以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为核心,以激光加工控制领域为基石,完整掌握激光切割控制系统研发所需的CAD、CAM、NC、传感器和硬件设计等五大类关键技术,覆盖激光切割全过程,打造宽广护城河。 中低功率切割控制系统领域柏楚处于绝对的领先,整体竞争格局稳固,预计未来柏楚市场份额将维持在65%左右。高功率领域加速国产化,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凭借高性价比以及智能切割头业务带来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市占率。 我们预计,至2025年激光切割控制系统的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约42.4亿元,其中高功率市场规模约27.8亿元,中低功率市场规模约14.6亿元。 纵向拓展智能硬件,巩固主线业务。 公司聚焦高功率激光切割设备,以“智能”撬动切割头市场。能够与自身总线控制系统无缝衔接是柏楚切割头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增量和存量替换的市场规模预测,未来高功率激光切割头的市场需求数有望达到8.7万套。柏楚定增扩产,规划产品结构实现对次高功率、高功率、超高功率及三维激光切割设备的全覆盖,设计总产能1.48万套。以切割头总体市场规模来看,尚有充足的市场需求以供柏楚覆盖。 硬件业务的切入将对公司毛利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经我们测算,柏楚电子智能切割头业务的毛利率稳定达产后能够达到60%的水平。 以工控为基横向布局扩展业务边界。 公司再次以“智能”切入新赛道,融合工控领域的五大核心技术,适应焊接控制系统的开发,以创新技术弥补传统示教机器人在建筑工程应用的不足,抢占钢结构加工智能焊接的蓝海市场。 柏楚募投3亿元进行超高精密驱控一体研发项目,致力于集成驱动器与控制器,实现亚微米级甚至纳米级控制精度,未来瞄准半导体加工应用市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柏楚电子2022-2024年归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35亿元、9.92亿元、13.19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5.05元、6.82元、9.06元,同比增加33.6%、35.1%、32.9%。参考可比公司,测算柏楚电子2022年目标市值330.68亿元,对应目标价格227.11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制造业景气度下滑;业务竞争加剧;技术推进不及预期等
重庆啤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22-05-25 117.15 131.29 86.57% 136.39 16.42%
151.80 29.58%
详细
嘉士伯入主重啤以来,对其多个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成效显著。 供应链:优化产能,巧控成本。2015年在行业内率先关停过剩产能,使公司仅4年间生产人员人均产量提升了2.16倍;至21年,折旧摊销在营收的占比降低3.69pct至至3.44%,为国内同业第一。近5年单吨成本年化增加仅2.39%,为同业成本提升最慢的公司。 品牌:围绕高端化持续升级。近5年公司产品吨价复合增速7.28%,为同业最高,21年产品吨价4601元,大幅领先于同业,仅略低于百威亚太。 人力资源:赏罚分明,立竿见影。通过更具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重啤人均创收/创利96.66万元/36.03万元,均为行业第一,且近年来增速保持领先。 同时,公司为员工提供显著优于同业的薪酬水平,有利于人才留存和激励。 财务管理:从成本创造效益。公司财务费用/财务费用率持续下降,分别由12年的8955万元/2.84%下降至2021年的-1588万元/-0.12%。 重庆啤酒:高端化进程领先,构筑高质量+高速度的业绩成长。 2017年以来,重啤的销量、营收近4年年CAGR分别为24.14%/42.57%,均为第一名,且远高于同业;归母净利润CAGR37.17%,仅略低于华润啤酒,较其他对手亦有较明显的优势。 17-21年重啤的吨价复合增速为7.08%,为啤酒5强的第1名。21年重啤毛利率50.94%,领先多数同业。毛销差34.1%,领先国内同业约10pct左右右。 公司是少数兼具本土强势品牌和国际高端品牌的啤酒企业,品牌矩阵完备且各具特色。 公司的高档产品占比由16年的15%提升至21年的36%;高档/主流/经济产品同期升毛利率分别提升4.64/4.7/26.88pct,产品结构大幅优化。 啤酒行业:高端化成为必由之路。 量趋稳:2013年以来啤酒产量下滑趋势明显,参考成熟市场,啤酒销量也基本停止增长。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渗透率提升空间有限。 价可增:我国啤酒出厂价为印度/美国/日本/香港的72%/63%/41%/38%,仍具有提价空间。多数发达国家的啤酒价格也仍在提升之中。 投资建议:预测22-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46.84亿元/164.93亿元/181.81亿元,同比增长11.92%/12.32%/10.24%;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2亿元/17.14亿元/19.57亿元,同比增长26.25%/16.4%/14.17%;同期EPS分别为3.04元/3.54元/4.0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7.46倍/32.18倍/28.19倍,考虑到公司行业领先的高端化进程及历史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2年PE估值45倍,对应合理股价为136.9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对消费场景等的超预期影响,原材料涨价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及需求不足,食品安全及行业声誉风险,商标侵权及假冒伪劣风险。
稳健医疗 纺织和服饰行业 2022-05-23 60.52 -- -- 65.70 8.56%
78.12 29.08%
详细
2022年5月18日,稳健医疗以6.52亿元收购湖南平安医械65.55%股权,加上单方面增资的1亿元,合计投入7.52亿元持有其68.7%股权。 稳健医疗出资7.52亿元收购湖南平安医械股权。 稳健医疗以6.52亿元收购湖南平安医械65.55%股权,加上增资的1亿元,合计投入7.52亿元,持后者68.7%股权。收购定价方面,本次收购交易市盈率约11.70倍,定价参考注射器、输液器等穿刺类产品二级市场市盈率。湖南平安医械增资前股权定价9.95亿元,依据是其2021年净利润。增资方面,稳健医疗向湖南平安医械增资1亿元,其中0.04亿元计入注册资本,0.96亿元计入目标公司资本公积。后续交易方面,根据协议规定,稳健医疗应在2027年收购湖南平安医械留存股东股权,估值应为后者2026年扣非净利润的12倍。但此规定以湖南平安医械2021-2026年扣非净利润CAGR不低于10%、稳健医疗仍持标的股权等为执行条件。 湖南平安医械:专业从事无菌医疗器械研产的高科技企业。 湖南平安医械从事注射穿刺类医用耗材领域,主营业务为注射器、输液器、采血管、采血针、留置针等产品的研产和销售。湖南平安医械2020年获“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拥有各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9个,其中第三类16个、第二类19个、第一类4个,拥有各项专利证书24项。其业务覆盖海内外,在湖南省医院市场市占率高。湖南平安医械2021年营收3.6亿元,净利润0.85亿元,2022年一季度营收0.78亿元,净利润0.17亿元。 丰富穿刺类产品线,布局全渠道销售 产品方面,本次收购有利于稳健医疗全品类布局,丰富穿刺类产品线。湖南平安医械的注射器、穿刺包等产品与稳健医疗手术室耗材、伤口护理等产品可形成组合式产品,满足医患多样需求。 渠道方面,本次收购有利于加强全渠道布局。湖南平安医械在湖南省医院市场份额占优,稳健医疗则有全国医院线上布局,二者将在线上线下、国内国外形成渠道互补,发挥协同效应。 生产方面,公司与湖南省澧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投资意向书》,除出资收购湖南平安医械控股权并增资之外,公司计划于交割后推进湖南平安医械作为投资主体与湖南省澧县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用于建设医疗器械生产线、智能化仓库、研发大楼等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7亿元。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4.57亿元、110.73亿元、128.0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6亿元、16.38亿元、19.97亿元,对应PE为17.93X、15.97X、13.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协同布局风险。
贝泰妮 基础化工业 2022-05-23 173.33 -- -- 216.00 24.62%
227.00 30.96%
详细
公司是国内敏感肌护肤龙头企业。公司是国内敏感肌护肤品龙头上市企业,核心品牌薇诺娜药企出身,近年来市占率逐渐提升,2019年位列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份额第一,2020年薇诺娜荣登天猫双十一美妆国货TOP1和功效性护肤品TOP1。公司收入来源以护肤品为主,以薇诺娜为核心品牌。相比于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贝泰妮资产负债率较低,营收、利润增速较快,毛利率净利率较高。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郭氏家族,股权相对稳定,实控人郭振宇及多数高管具有极强的专业背景。 行业内头部企业仍具有较大上升空间。国内护肤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其中皮肤学级护肤品增速更高。根据2017年发表的《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提到中国女性敏感肌人数占比约为36.1%,但国内护肤品市场规模中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规模占比较低,2020年仅为6.39%。我们用方法一:敏感肌人群数量X人均花费和方法二:护肤品市场规模X敏感肌护肤渗透率来测算行业未来市场空间,预计2022-2025年我国敏感肌护肤市场规模分别为314.7、392.2、485.6、597.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62%、24.63%、23.79%、23.07%。我国敏感肌护肤市场渗透率较欧美有较大差距,且近年来国外此类品牌在国内的市占率有所下降,国内龙头企业有较大上行空间。 公司看点:专业敏感肌护肤线上线下齐发力 产品端:公司旗下五大品牌,主要针对问题性肌肤,主做护肤品,定位中高端市场。核心品牌薇诺娜设有13个系列产品,单价低于欧美品牌,高于日韩和其他国内品牌。公司聚焦主品牌+大单品策略,规划于2022年拓展子品牌+其他功效性品类。“ INONA Baby”于2021年双十一首战成名,计划于2022年发力,我们预测国内0-12岁婴幼儿洗护产品市场规模在2025年预计达到764亿元。另外2022年将推出高端抗衰品牌AOXMED,赛道好,成长空间巨大。 研发端:公司背靠“植物王国”云南,发掘植物中的青刺果、马齿苋、云南山茶、云南重楼等作为主要原料。公司注重研发,专利数量多,研发费用占比较同行业公司高,且与医院合作研发项目。2022年,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比例。 渠道端:公司坚持以线下渠道(占比17.66%)为基础,以线上渠道(占比82.34%)为主导的销售模式,且线上销售额占比逐年提升至2020年趋于稳定。线上渠道中以自营为主(占比63.19%),线上分销为辅(占比19.15%)。2017-2021年整体来看,线上、线下销售单价及毛利率都有小幅上涨,且新媒体营销及终端促销费用下降,但其收入占比仍上升。公司将进一步拓展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营销端:贝泰妮注重线上投放,充分利用新媒体营销。相较于其他敏感肌护肤品牌,核心品牌薇诺娜在各大平台粉丝数处于前列。公司近年来不断深化私域流量建设,自主搭建了“薇诺娜专柜服务平台”,同时上线微信小程序自营平台,实现公域流量向私域流量的转化。另外,公司邀请敏感肌代表舒淇作为代言人,并通过与迪士尼、中国邮政等品牌合作联名跨界提升知名度。公司注重打造品牌专业度,充分利用专家型KOL背书,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会议,发布相关研究报告,与医院的医生交流合作。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EPS分别为3.05元、4.44元、6.10元,当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60.45倍、41.55倍、30.2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品牌及产品集中风险、线上销售成本上升风险。
格林美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5-19 7.38 -- -- 8.42 13.63%
10.34 40.11%
详细
公司以废旧电池及钴镍金属循环回收起家,逐步形成“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的业务布局,并形成了新能源材料制造、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电子废物循环利用与高值化、钴镍钨回收与硬质合金制造等五大产业链,并在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电池/电子废弃物/钴镍金属回收等领域处于龙头地位。 搭乘新能源快车,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飞速增长,新能源材料板块业务已成为公司的绝对核心业务。2021年,新能源材料制造产业链营收占全年总量72%的同时,还贡献了77%的毛利润。 需求产能原料“三元”保障业绩高增前景。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旺盛带动前驱体需求高增,各企业纷纷积极扩产。三元锂电池高镍化趋势及磷酸铁锂异军突起使三元领域竞争加剧。 三元前驱体成熟的、基于原料金属价格附加一定加工费的计价模式能够有效保障净利润的稳定,受原材料价格变动影响小。公司技术、质量、高端产品出货占比均在较高水平,造就了行业内领先的毛利率。 公司通过与下游龙头企业签署战略供应协议,披露的2026年前前驱体订单已近110万吨;公司“荆门+泰兴+福安”一主两副制造基地已基本成型,23万吨产能进入快速释放阶段,目标2022年前驱体产销量达18万吨、2026年达50万吨;公司通过中长期采购、印尼镍项目投资及多年积累的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并积极筹划通过回收达成100%镍资源自给。需求产能原料的“三元”保障,增强了公司未来前驱体业绩高增的确定性。 电池回收整合助腾飞,格林循环深耕高值化。 动力电池退役潮来临,公司电池回收业务三年来保持高增态势。公司完成5大回收利用基地布局,并进一步整合电池回收业务,筹划通过引进国际国内的战略投资与社会资本,稳步推进全球化动力电池回收布局。 资源回收领域,公司通过拆分电子废弃物回收业务,积极推动格林循环上市;业务经营方面,公司通过深入挖掘塑料及废电路板高值化回收技术,打通废电路板中铜及贵金属回收路径,降低对于补贴的依赖性。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319亿元,433亿元,53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亿元,23.6亿元,29亿元。对应PE 分别为19、13.8、11.1倍。首次覆盖公司,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影响,电池技术变革,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等。
格林美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5-19 7.38 -- -- 8.42 13.63%
10.34 40.11%
详细
公司以废旧电池及钴镍金属循环回收起家,逐步形成“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的业务布局,并形成了新能源材料制造、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电子废物循环利用与高值化、钴镍钨回收与硬质合金制造等五大产业链,并在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电池/电子废弃物/钴镍金属回收等领域处于龙头地位。 搭乘新能源快车,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飞速增长,新能源材料板块业务已成为公司的绝对核心业务。2021年,新能源材料制造产业链营收占全年总量72%的同时,还贡献了77%的毛利润。 需求产能原料“三元”保障业绩高增前景。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旺盛带动前驱体需求高增,各企业纷纷积极扩产。三元锂电池高镍化趋势及磷酸铁锂异军突起使三元领域竞争加剧。 三元前驱体成熟的、基于原料金属价格附加一定加工费的计价模式能够有效保障净利润的稳定,受原材料价格变动影响小。公司技术、质量、高端产品出货占比均在较高水平,造就了行业内领先的毛利率。 公司通过与下游龙头企业签署战略供应协议,披露的2026年前前驱体订单已近110万吨;公司“荆门+泰兴+福安”一主两副制造基地已基本成型,23万吨产能进入快速释放阶段,目标2022年前驱体产销量达18万吨、2026年达50万吨;公司通过中长期采购、印尼镍项目投资及多年积累的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并积极筹划通过回收达成100%镍资源自给。需求产能原料的“三元”保障,增强了公司未来前驱体业绩高增的确定性。 电池回收整合助腾飞,格林循环深耕高值化。 动力电池退役潮来临,公司电池回收业务三年来保持高增态势。公司完成5大回收利用基地布局,并进一步整合电池回收业务,筹划通过引进国际国内的战略投资与社会资本,稳步推进全球化动力电池回收布局。 资源回收领域,公司通过拆分电子废弃物回收业务,积极推动格林循环上市;业务经营方面,公司通过深入挖掘塑料及废电路板高值化回收技术,打通废电路板中铜及贵金属回收路径,降低对于补贴的依赖性。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319亿元,433亿元,53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亿元,23.6亿元,2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9、13.8、11.1倍。首次覆盖公司,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影响,电池技术变革,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3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