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1/36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海大集团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19-04-25 30.36 -- -- 32.85 7.14%
32.89 8.33%
详细
事件:近日,海大集团发布2018年报,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421.57亿元,同比增长29.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7亿元,同比增长19.0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95亿元,同比增长19.94%。基本每股收益0.90元/股。点评: 饲料主业逆势增长强劲,彰显龙头本色。18年公司饲料业务营收占比95.87%,毛利占比84.98%,仍是拉动公司业绩实现稳健增长的核心来源。18年下游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行业整体表现不佳,公司饲料业务实现逆势增长,18年公司饲料销量突破千万吨达1070万吨,同比增长26%;饲料销售收入349.65亿元,同比增长31.77%;毛利率同比略降,主要是由于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对饲料产品结构有所调整,毛利率较低的品种占比增多,但公司“集中和区域”相结合的原料采购方式以及高水平的饲料配方技术带来的成本端优势对公司综合盈利能力的波动起到了平抑作用。 水产料:18年公司水产饲料销量311万吨,同比增长23%。18年水产养殖市场行情表现前高后低,且出现传统水产和特种水产养殖的结构性分化,整体较上年表现低迷,下游养殖行情直接影响投苗意愿和饲料需求。公司顺应市场环境的变化,积极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实现稳定增长,其中公司18年特种水产饲料销量同增近40%。公司定位提供种苗、动保、饲料等产品的综合养殖服务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巩固竞争低位,我们预计公司水产料将保持稳定增速。 猪料:18年公司猪饲料销量232万吨,同比增长5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18年非瘟疫情影响生猪养殖业存栏量下滑明显,且影响养殖企业从成本效率导向转向疫病防控、生物防控导向,导致生猪养殖业行业集中度加快提升,对饲料需求量下降且质量要求提高。生猪养殖业的变革对优质饲料企业来说机遇大于挑战,公司猪料产品竞争力和养殖服务能力较强,规模养殖客户粘性较强,新客户获取能力强,市场份额将加快提升。18年公司猪料核心销售区域广东、湖北等市场增长超过30%,此外新开拓区域销量也在快速扩大。我们认为公司猪料增长有望加快。 禽料:18年公司禽饲料销量527万吨,同比增长19%。受17年禽流感和环保拆迁影响,18年上半年禽养殖业存栏量保持低位,饲料需求承压,下半年行情复苏补栏热情提升,饲料需求才有所回暖,全年来看禽料行业平均压力较大。公司凭借较强的产品力和养殖服务优势,实现禽料的稳定增长。其中,分品种来看,18年公司不仅保持了蛋禽、肉鸭料等传统优势品种的稳健增长,同时肉鸡料增长近40%,鹅料突飞猛进,都成为公司禽料的新增长点。分区域来看,公司华南片区禽料发展模式日渐成熟,部分区域市场高占比,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我们预计公司禽料销量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动保和种苗业务发挥协同优势,增长较快。公司动保和种苗业务目前以水产业为主。公司18年动保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73亿元,同比增长19.82%,毛利率47.32%,包含种苗的农产品业务实现收入17.42亿元,同比增长44.37%,毛利率13.71%,较上年提升1.53个百分点。公司构建了综合养殖服务体系,产业链优势明显,动保和种苗产品协同饲料产品取得较好增长。公司动保产品通过多年的发展具备了较强的品牌基础,18年公司启动了东南亚水产动保工厂的建设,未来东南亚水产动保的销售将成为公司动保业务增长新亮点。我们认为,受益于公司饲料业务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张以及动保和水产业务品牌和研发的不断沉淀和积累,公司动保和种苗业务有望保持高增速。 养殖业务发展加快,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增长极。公司生猪出栏70万头,同比增长52%;其中约20万为自繁自育肥猪和仔猪,约50万头为“公司+农户”模式养殖的肥猪。2018年,公司生猪养殖板块在成本控制、养殖技术和人力资源储备三大体系已初具雏形,18年末公司生猪养殖板块人员超过800人,同比增长近80%。公司养殖业务计划疫情防控和规模扩张“两步走”,一方面对猪场进行改建以达到最高标准的防疫要求,一方面加快推进储备土地建设手续的完善,准备好随时扩大猪场建设规模和加快投资建设进度。目前公司生猪养殖土地储备约2万亩,分别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和山东,可满足建设20多万头母猪(约500万头肥猪)产能布局。随着非瘟疫情的日趋稳定,未来公司养殖业务规模扩张将不断加快,有望显著增厚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9-21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1.21元、1.52元、1.7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倍、20倍、17倍。我们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天气异常及养殖疫病影响饲料行业阶段性波动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等。
高德红外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4-25 18.09 -- -- 18.80 3.92%
20.75 14.70%
详细
事件:2019年4月22日高德红外发布2019年1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同比增19.33%;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97.10万元,同比增长262.3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9.01万元,同比扭亏并增长261.32%;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096元,同比增269.23%。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2.12亿元,较上年同期转正并增长327.04%。同时公司发布2019年上半年经营业绩预计,预计19年1-6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区间1.23亿元至1.64亿元,同比变动幅度20%至50%。点评: 收入同比增19.33%,归母净利润规模及增速为近5年同期最高,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近5年同期首次转正。公司19年1季度实现收入1.77亿元,同比增19.33%;归母净利润597.1万元,同比增262.36%,规模及增速均为5年同期最高;非经常性损益维持在近年正常水平,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9.01万元,同比增速其261.32万元,公司同期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自15年来首次扭亏。2019年1季报经营业绩显示公司经营情况持续向好,同时在手订单金额较大,自2018年12月以来仅公司公布订单金额已合计5.26亿元,占18年营收比例达48.52%,预计公司19年经营情况仍将持续向好。 毛利率大幅提升或预示公司业绩拐点出现。营收上升19.33%同时营业成本下降11.44%,带动毛利率大幅提升至70.78%,较上年同期提升10.15pct,同时也是上市以来同期毛利率最高水平。公司成本构成中占比较高的为芯片及探测器等制造成本,随着公司前期大力投入的3条探测器批产线建设完成、晶圆级封装产线量产,营业成本占比将持续改善,本期毛利率大幅改善或预示着公司业绩拐点出现。 新品亮相、军民两开花,销售费用大幅增加或预示公司发力拓展消费级市场。公司4月13日公告新定型军品型号获得首批1.31亿订单,在既有型号军品任务基础外开辟了新产品收入来源。4月22日推出MobiRAir红外热成像手机配件,网商平台1299元(优惠期间999元)销售价格,是目前市场上首款价格在千元以内的一线厂商手机热成像插件,较竞品FLIRONEPro系列2999元至3999元价格大幅降低。该配件基于公司120×90@17μm晶圆级封装红外探测器模组,我们认为该模组直接对标竞争FLIR公司的明星机芯产品Lepton系列。Lepton系列机芯大幅降低了热成像仪机芯尺寸、重量、功耗及成本,是一款为FLIR公司带来巨大成功的关键机芯,推动了FLIR公司红外成像在消费级应用市场的扩张。高德红外此次推出的120×90@17μm模组,在性价比上具有明显优势,或将推动公司为公司在消费级市场扩张铺平道路。公司已在网商平台设立旗舰店,19年1季度销售费用较同期增长91%,为上市以来同期最高值,或说明在晶圆级封装探测器量产带来成本降低及产量提升的基础上,公司在销售端开始发力消费级市场。 管理费用有所提升,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财务费用降低。报告期内发生管理费用3990.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71%;发生研发费用5533.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9.68%;公司报告期内短期负债规模连续第三个季度降低,本期财务费用规模及占比降低,随着公司回款和经营性现金改善,我们认为后续财务费用对公司盈利的影响将持续减小。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资产减值损失减少,公司回款情况继续向好,现金流量表及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改善。公司19年1季度销售商品、服务收到现金5.15亿,为上市以来同期最高;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12亿,为上市以来同期首次转正,单季度现金流净额规模仅略低于2018年4季度。本期资产减值损失315.3万元,较上期降低58.92%,说明公司回款情况持续向好,前期影响逐步消除。公司1季度末现金流改善,有息负债、应收票据及账款占比降低,同时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保持上市来较高规模,显示公司现金流及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改善。 长期看好公司在红外探测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作为民营军工企业在总体设计生产领域的发展潜力。同时具备制冷、非制冷的完整技术体制、领先的研发生产能力、平台化的发展思路,使得高德红外在红外成像领域具备了足够深的技术护城河,随着晶圆级封装探测器量产,封装效率将会大幅提高、器件成本将有效降低,对整个红外产业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同时民品市场或将随着成本降低而实现应用场景的大规模拓展。公司作为热红外成像行业领导者,在深耕红外热成像核心业务同时,多年来在产业链上下游持续深入布局,拓展了下游向武器系统总装研制能力,实现了“零件供应--分系统配套--总体设计”产业链升级。公司是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取得完整武器系统总体研制资质的民营企业,目前已实现某型武器系统总体批产,且正式中标军方项目,民营武器总体军工集团初见规模,在资质、总体研发设计能力上均具有很大潜力和极强稀缺性。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35元、0.45元、0.52元。对应动态市盈率(股价27.19元)分别为78.22、60.86和52.30倍。高德红外在红外成像领域产品具有技术领先性,作为民营军工总体企业具有市场地位稀缺性,同时近期公司回款向好,现金流及资产负债情况持续改善,军品新型号订单获取成果显著、民用领域消费类产品应用布局积极,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红外成像产品需求不及预期,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量产进度及良率不及预期,单兵反坦克导弹订单规模不及预期,红外成像产品在消费领域推进不及预期。
紫光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4-24 31.89 -- -- 44.35 -1.07%
31.55 -1.07%
详细
业绩稳健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公司2018年实现稳健增长,其中IT产品分销与供应链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0.63亿元,同比微增6.63%,IT基础架构产品及解决方案实现营业收入216.84亿元,同比增速达到35.57%。公司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低毛利率的IT产品分销业务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持续下降。但由于高毛利率的IT基础架构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自身毛利率下降6.95个百分点,公司整体毛利率微降0.72个百分点至21.24%。各项费用基本保持稳定,仅财务费用由于子公司借款增加等因素而导致增长较快。 IT基础架构核心产品保持市场份额领先。公司在IT基础架构产品领域如网络设备、安全产品、服务器、存储等核心产品线依旧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根据IDC数据,2018年公司在中国企业级WLAN市场份额为第一,在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为第二,企业级路由器市场份额为第二。2018年四季度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2.7%,企业和服务提供商路由器市场同比增长15.6%。网络基础设施需求依旧保持着强劲增长。此外,公司在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安全内容管理、负载均衡等多类安全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前列,在国内SDN/NFV市场份额保持第一。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400G平台的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30余款AC和AP产品以及包括终端安全、高级威胁检测产品等在内的安全类产品,进一步巩固了现有行业地位。此外,公司在5G小基站研发方面也持续发力并实现技术突破。 中标多领域云计算项目,政务云市场领先地位依旧。在云计算领域,公司构建了支持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多种模式的全栈式云服务平台。2018年,公司面向不同行业领域进行了大力拓展,陆续中标国家外网云、国家统计云、北京政务云、云上北疆大数据云平台、中国太平洋保险私有云、国家药监局云平台、上海申通地铁云中心、部分省级警务云等云计算项目,继续保持政务云市场领先地位。公司目前已经承建国家级、部委级、省市区县级共计300余个政务云。同时公司还成功进入了以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为代表的金融云高端应用领域;全栈式边缘计算解决方案已在安防、水利行业成功落地应用。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75.17、668.75、756.5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2.96、28.21、34.51亿元,按最新股本14.59亿股计算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1.57、1.93、2.36元,最新股价对应PE分别为29、23、19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云计算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及产品研发风险。
四维图新 计算机行业 2019-04-24 17.09 -- -- 26.37 2.81%
17.57 2.81%
详细
事件:近日,四维图新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4亿元,同比减少1.06%;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79亿元,同比增长80.65%;实现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57亿元,上年同期为2.20亿元。点评: 受市场环境影响营收微降,非经常性损益致净利润高增长。公司2018年营收微降,归母净利润增长显著。营收的下降受到车市整体不景气影响,最主要的导航业务板块营收同比下降17.63%。汽车电子芯片业务营收小幅增长11.92%。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业务目前体量较小,收入规模为5292.8万元,同比增长24.14%,同比增速为各业务板块最高。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受到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较大,其中由于处置子公司图吧BVI产生投资收益约10.8亿元、杰发科技股权转让业绩补偿款约6.2亿元。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18年研发投入金额达到11.66亿元,同比增长27.66%,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54.65%。 践行“智能汽车大脑”战略,自动驾驶地图订单落地。在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领域,公司拥有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以及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目前高精度地图已经完成全国高速道路数据采集和产品发布。高精度定位完成了北京和成都测试,计划向更多城市拓展。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已经完后5000多公里长距离实际道路测试验证,具备L3级自动驾驶标准能力。2019年年初,公司也与宝马签订了国内首个L3级乘用车自动驾驶地图量产订单。近日,公司还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将在云服务平台、智能驾驶、车联网、车路协同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在智能汽车发展趋势日渐明晰的背景下,公司凭借在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自动驾驶等方面的技术积累,未来能够期待更多的订单落地及产业合作。 杰发科技MCU芯片量产,打破国外厂商垄断。公司子公司杰发科技拥有IVI车载娱乐芯片、AMP功率芯片、MCU车身控制芯片、TPMS胎压监测芯片等产品。其中MCU芯片于2018年通过AEC-Q100Grade1车规级验证,成为国内首颗自主研发的可在客户端量产的车规级车身控制芯片,打破国际巨头技术垄断,并已获得量产订单。杰发科技第一代TPMS胎压监测系统芯片已经完成样片开发,并计划在2019年实现量产。随着杰发科技新产品量产以及国家对胎压监测系统强制安装要求,公司业绩有望迎来增长。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4.67、28.23、31.8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27、5.37、7.36亿元,按最新股本13.09亿股计算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33、0.41、0.56元,最新股价对应PE分别为85、67、49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车市持续低迷;芯片量产不及预期;汽车智能化推进不及预期。
高新兴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19-04-24 10.58 -- -- 10.57 -0.38%
10.54 -0.38%
详细
事件:2019 年4 月18 日高新兴发布2018 年年度报告,2018 年全年实现营收35.63 亿元,同比增长59.27%,;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40 亿元,同比上涨32.16%,符合我们的预期。 点评: 中兴物联并表贡献业绩,公司整体进入协同增长轨道。公司2018 年营收同比增速仍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原因是中兴物联开始并表以及内生增长所致,归母净利润增速不如营收,主要因为公司并入中兴物联后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较上年同期上升了2.51 个百分点所致。同时,公司预告2019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69%-19.97%,增长基数包含了中兴物联,平稳较快的增速表明公司整体已经进入协同的轨道。 聚焦车联网主航道。5G 在2020 年规模商用,5G 相对于4G 最大的提升是低延时和高带宽,完全契合车联网的需求。而5G 带动边缘计算的产业化,也将助力车联网领域进一步发展和商用,因此车联网一定是5G 技术相关应用领域的主要热点之一。目前公司已经把车联网作为主航道,拥有包括车载终端、路侧设备和交通管理解决方案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在国外市场,公司对接T-mobile,AT&T 和OCTO 等大型运营商,提供OBD 和UBI 后装产品。在国内市场,公司主要对接吉利,比亚迪和长安等整车客户,提供高品质 4G 车规级模组和 T-Box 终端。此外,公司在国内电子车牌市场占据龙头地位,先后参与了重庆,无锡,深圳,北京,天津和武汉的电子车牌工程。未来公司将在C-V2X 业务全面发力,5G 规模布网后将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公安执法规范化业务有望加速成长。公司在执法规范化领域已形成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智慧执法平台、智能办案场所产品及方案、移动执法视音频系统、AR 实景大数据等,具备了较强的产品及方案竞争力。公司公告拟收购神盾信息 100%股权,补足公司在云端的短板,意图打造“云+端”执法规范化闭环体系。2018 年 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意见》,执法规范化产品有望加速渗透,利好公司在公安市场的推进。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 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37 元、0.47 元、0.62 元。基于5G 将给车联网带来快速发展的契机,而公司已提前切入布局,因此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车联网进展不达预期;贸易摩擦加深影响公司海外市场;长期应收款增长过快影响公司现金流。
未署名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19-04-24 14.84 -- -- 16.60 11.86%
16.60 11.86%
详细
光伏龙头盈利能力回升,一季度业绩亮眼。2018 年在光伏及农业行业波动背景下,得益成都二期完全达产及硅料老产能降本增效,销量增长推动公司实现营收275.35 亿元,同比增长5.53%。公司持续优化硅料成本,电池片规模效应显现,Q4 毛利率回升,全年实现归母净利20.19亿元,同比下降0.03%。2019Q1,海外市场推动需求淡季不淡,公司对老产能持续挖潜增效,单月产量提升,成本下降,加之新产能爬坡,Q1 实现营收61.69 亿元,同比增长18.14%,毛利率22.25%,创近年新高。 持续推进产能释放及降本增效,巩固行业龙头地位。2018 年底,公司内蒙包头、四川乐山各2.5 万吨硅料项目投产,公司硅料产能达8 万吨,未来规划包头及乐山二期各2.5 万吨硅料项目。2018 年公司硅料老产能生产成本同比下降0.35 万元/吨至5.53 万元/吨,同时单晶料占比达70%,随着新产能投产,公司硅料成本将进一步降至4 万元/吨。随着成都及合肥电池片项目投产,公司形成3GW 多晶及9GW 单晶电池片产能,2019 年成都四期及眉山项目投产后,公司电池片产能将达20GW,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补贴政策逐步落地,光伏装机进程有望加速。4 月10 日和12 日,国家能源局先后对平价项目和竞价项目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鼓励优先配z置平价项目,并优先消纳电力,目前行业内申报平价项目在7GW 以上;竞价项目分为五类,2019 年安排30 亿元用于新增装机补贴,其中光伏扶贫补贴另计,在稳中求进总基调下,预计全年装机规模仍在40GW以上,补贴政策逐步落地也给企业开工以信心,光伏装机进程有望加速。 硅料价格有望触底,公司产能爬坡顺利。近期单晶及多晶硅料价格小幅上涨,硅料价格有望触底。一方面,在当前价格水平下,多数二、三线产能处于亏损状态;另一方面,企业为应对价格下行带来的生产压力提前检修,一定程度缓解供应压力。公司目前包头产能单晶占比已提升至20%左右,预计三季度需求转好时,将进一步提升至50%乃至70%以上,公司新产能成本优势明显,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 年分别实现营收340.44、408.83 和473.70 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3.64%、20.09%和15.87%,实现归母净利32.50、39.02 和47.4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98%、20.07%和21.67%,摊薄每股收益为0.84、1.01 和1.22 元/股。以2019 年4 月19 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 分别为17、15 和12 倍。随着光伏补贴政策逐步落地,国内需求将逐步启动,同时平价时代到来行业增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作为光伏龙头成本及技术优势明显,维持对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政策支持不及预期风险;不可抗力风险;海外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等。
锦江股份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19-04-24 27.04 -- -- 27.30 -1.59%
26.68 -1.33%
详细
事件:2019年3月30日锦江股份发布18年年报,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增加8%;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加23%。基本每股收益1.13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77元。点评: 升级因素对18年RevPAR增长至关重要。根据STR数据,2018年我国有限服务型酒店行业平均RevPAR上涨4.6%,符合我们对18年行业增速的预期。而公司18年单位收入变化自5月份开始负增长,全年平均单位收入变化为-1.1%,不及行业平均水平。锦江18年全年实施提价策略,大幅提升ADR,导致OCC下降,外加受经济波动影响,是导致公司18年单位收入变化负增长的主要原因。18年公司结构性改善即酒店品牌升级对RevPAR贡献较大,经季调后2018年由经济型向中高端升级的因素对RevPAR贡献平均在3.5%左右,符合我们预期。 整体来看,基于公司策略选择,导致锦江18年整体RevPAR不及我们预期。在我国酒店行业整体仍处于上升周期的背景下,我们判断2019年行业整体RevPAR仍有5%左右增长,加上锦江结构性升级带来的贡献,我们预期锦江19年RevPAR增速将达到5%~9%。 公司成本费用率未能下降。在酒店繁荣期中,酒店收入增速将超过成本费用增速,实现成本费用率下降,带动公司净利率增长。2018年公司实际销售+管理费用率为78.9%,比17年增长0.7个百分点。公司收入增速不及成本费用增速导致公司18年整体费用率未能如期下降。 逐季来看,公司Q1~Q3销售管理费用率持续下降,前三季度平均下降0.5个百分点。Q4由于公司管理费用大幅增加,导致公司Q4管理费用率明显上升(上升2.1个百分点),拖累公司全年成本费用率表现。虽然公司18年成本费率小幅上升,但仍在合理下降通道内。在我国有限服务型酒店行业仍处在上升周期的背景下,我们判断公司的销售管理费用率仍将处于下降通道内。 盈利预测及评级:受益于酒店行业进入上行周期,RevPAR的上涨将持续带动公司运营利润率的增长。公司完成大规模收购,对内部资源的整合将降低公司成本费用率,公司盈利能力将显著提升并逐步释放,我们预测公司19/20/21年将实现营业收入157/172/16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19/20亿元,对应EPS1.56/1.97/2.09元/股,对应当前股价28.20元/股的PE分别为18x/14x/14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与行业增速不达预期的风险(包括政策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行业竞争风险、加盟店风险、汇率风险,以及不可抗力因素。
通化东宝 医药生物 2019-04-24 16.30 -- -- 16.00 -1.84%
16.48 1.10%
详细
事件:近日,通化东宝布18年年报,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25%。点评: 二代胰岛素受渠道去库存影响,收入和销量略增。2018年二代人胰岛素销售收入为19.41亿元,同比增长1.01%;毛利率为86.72%,同比减少1.89个百分点;销量为4702.36万支,同比增加0.65%。公司是国内二代胰岛素龙头企业,人胰岛素市场占有率高达25%,仅次于诺和诺德。2018年三季度及四季度,受渠道去库存影响,收入同比下滑。 静待三代胰岛素(甘精和门冬)获批上市。公司于2011年开始研发三代胰岛素(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赖脯胰岛素),至今已经提交12个品种的注册申请。甘精胰岛素临床试验数据已于2018年12月完成核查,现等待最终的生产现场检查;门冬胰岛素于2019年3月申报注册生产,并于2019年4月10日获得受理;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处于III期临床试验入组阶段,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处于III期临床试验中,目前已完成入组;地特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处于临床试验筹备阶段。目前,国内甘李药业和珠海联邦制药两家企业甘精胰岛素已经上市销售;门冬胰岛素国内生产企业暂无产品上市。 其他药品研发正常推进。2018年公司与法国Adocia公司合作开发第四代胰岛素,其中超速效型胰岛素类似物(THDB0206)已完成处方筛选工作,计划2019年底前完成临床前药学和药物毒理研究。公司利拉鲁肽注射液于2018年9月取得临床试验批件,现处于III期临床试验中。参股公司特宝生物Y型PEG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疗放化疗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Y型PEG化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儿童和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处于II/III期临床试验中。 盈利预测及评级:按照公司当前股本计算,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44元、0.53元、0.62元。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二代胰岛素销量下滑;三代胰岛素类似物上市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滑风险;股权质押爆仓风险。
中宠股份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19-04-23 21.12 -- -- 36.00 0.00%
22.11 4.69%
详细
事件:中宠股份2019年4月18日发布2018年报及1Q2019季报。2018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12亿元,同比增长39.09%;归母净利润5,644.47万元,同比减少23.39%;扣非净利润5,821.41万元,同比减少21.58%;摊薄每股收益0.56元;对应毛利率23.31%、净利润率4.36%。1Q19营业收入3.81亿元,同比增长37.45%;归母净利润684.42万元,同比减少45.75%;扣非净利润549.94万元,同比减少41.27%;摊薄每股收益0.07元;对应毛利率20.69%、净利润率2.73%。点评: 境外市场收入超预期,境内增速仍存提升空间,宠物干粮布局加快。1Q2018-1Q2019近5个季度,中宠股份的单季收入分别为2.77/3.71/3.63/4.02/3.81亿元,同比增长27.75%/48.30%/39.63%/39.14%/37.45%,除1Q2018增速低于30%外,其他季度均保持高速增长。分地区来看,2018年全年,公司在中国境内销售额占比由上年的14.57%提升至17.77%,增长了3.2个百分点;境内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69.59%。公司海外收入亦高速增长,2018年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35.02%。公司预计1Q2019,其境内与海外销售收入比例为20%:80%,其中境内增速在40%-50%区间,海外并未受贸易战影响,仍保持超30%的高速增长。18年、1Q19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55和1.06次,上年同期为4.22次和1.06次,18年、1Q19营运资本周转率分别为6.16和1.93次,上年同期为4.16和0.81次,运营效率提高。 收入端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两大IPO募投项目分别于2018年2月和10月开工,有效解决了产能瓶颈,另一方面体现了公司市场拓展的实力。分产品来看。宠物零食、罐头和干粮销售额分别占比分别为81.81%、13.22%和3.48%,干粮收入占比增长了1.21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公司持续推进渠道下沉、精细化营销、区域市场精耕等战略,以品质促销售。在巩固国外市场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公司自主品牌的优势,不断拓展国内市场。2019年,公司的境内销售增速目标为80%-90%,我们判断下述销售模式将是公司扩大国内市占率的有力手段:1)公司先后与阿里巴巴、苏宁及京东达成战略合作,积极推进国内市场线上渠道以及新零售模式的建设,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公司先后组建南京云吸猫、中宠颂智以及威海好宠等电商团队负责重点推进线上渠道的拓展,以KPI为导向,激发团队潜能。 原材料端压力有望缓解,费用率结构迎来“新常态”。1Q2018-1Q2019,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20.81%/20.33%/23.42%/27.68%/20.69%。毛利率主要影响因素为:1)外贸产品订单价格;2)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和3)主要原材料如鸡胸肉价格波动。公司的主要产品宠物零食中,原材料占比高达60%-70%,所以2017年末以来的鸡肉的景气周期对其毛利率影响最大。截止2019年4月12日,白羽肉鸡主产区均价为10.55元/kg。同比增长43%,对公司毛利率仍有较大压力。但公司披露2018年底已向终端客户发布调价文件,将择机实施,届时大概率增厚其毛利率。出口产品由于调价存在时间差,公司签立订单与其交货时点汇率波动较难把控,因此餐品价格可能受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影响。1Q2018至今,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先弱后强,对毛利率影响先拉低后回复。 公司报告期内费用率上升,2018年:销售费用率9.91%,同比+3.2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3.61%,同比-1.22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17%,同比-1.32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2.89%,同比+2.61个百分点。总体四项费用率16.24%,同比+0.39个百分点。1Q2019:销售费用率8.46%,同比+2.6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3.91%,同比-0.36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2.37%,同比-0.17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19%,同比+0.88个百分点。总体四项费用率15.93%,同比+1.8个百分点。在国内市场开拓的初期,国内市场建设和品牌宣传需要靠费用来推动。费用率的上升不可避免,长期来看对公司的业绩增长是极其有益的,将帮助公司扩大市场占有率,后续提升行业议价能力。因此,我们判断中宠未来费用率结构将保持新常态,投资人应更多的关注其收入端增长。 募投项目产能逐步释放满足零食境内外需求,可转债顺利实施提前布局湿粮领域。18年公司产量3.63万吨,销量4.29万吨,同比增长46.64%。公司募投项目“年产3,800吨饼干、小钙骨、洁齿骨宠物食品项目”和“年产5,000吨烘干宠物食品生产线扩建项目”均在18年投产,分别于2月和10月开工,根据公司年报,投产第一年产能达到60%。“年产3,800吨饼干、小钙骨、洁齿骨宠物食品项目”达产后正常生产年效益为1,155.54万元,投产第一年折合效益为693.32万元,按照实际生产时间计算,该项目应实现承诺效益635.54万元,实际累计实现效益270.68万元,达到承诺效益的42.59%,未达到效益的原因是产品生产初期,产能利用率未达到预期。“年产5,000吨烘干宠物食品生产线扩建项目”正常生产年效益为3,281.60万元,投产第一年折合效益为1,968.96万元,按照实际生产时间计算,该项目应实现承诺效益328.16万元,实际累计实现效益364.95万元,达到承诺效益的111.21%,达到预期效益。公司于今年2月完成可转债发行,募集资金净额1.84亿元,用于“年产3万吨宠物湿粮项目”,项目建设期12个月,目前湿粮产能1万吨,公司为多品类发展长远布局。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中宠股份2019-2021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1.08、1.89和2.40亿元,对应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1.08、1.89和2.40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股价催化剂:1)解决产能瓶颈问题,把握国内消费市场。2)利润拐点将在2019年出现。 风险因素:1)国内宠物市场相关标准缺失,劣币驱逐良币的风险;2)原材料鸡肉价格继续提升,对毛利率影响风险;3)行业产能过剩导致恶性竞争的风险;4)政策影响国内收入结构变化趋势的风险;5)食品安全的风险;6)渠道布局欠优的风险;7)外汇波动的风险。
中海达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19-04-23 9.97 -- -- 15.35 2.47%
10.30 3.31%
详细
事件:近日,中海达发布2018 年年度报告,2018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9 亿元,同比增长26.26%;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9541.6 万元,同比增长42.39%;实现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543.0 万元,同比增长38.68%。 点评: 业绩快速增长,净利率稳步提升。公司2018 年业绩实现较快增长,其中核心业务精准定位装备平稳增长,实现营收9.24 亿元,同比增长10.55%。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及时空数据业务体量较小但增速更快,两者实现营收分别为2.34 和1.30 亿元,同比增长93.15%和105.48%。公司整体毛利率达到52.35%,微增1.54 个百分点。公司三项费用率基本保持稳定, 净利率达到11.19%,提升2.65 个百分点。近四年来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稳步提升,盈利能力逐渐增强。 高精度定位领域多项技术取得进展,产业链完善助力竞争力提升。在精准定位装备业务领域,公司高精度板卡的算法引擎进一步提升,已经在自有RTK 设备上实现约50%的进口替代。随着自主高精度板卡的应用以及高精度导航射频芯片的发布,公司RTK 产品成本下降,毛利率提升明显。2018 年公司精准定位装备业务毛利率达到55.27%,同比提升4.43 个百分点。此外,公司“全球精度”星基增强系统研发和产业化进展顺利,系统定位精度和可靠性满足高精度定位需求, 即将步入对外商用服务阶段。目前,在北斗高精度定位领域,公司已经形成了包括终端、板卡、射频芯片、星基增强系统、天线在内的产业链体系,行业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组合导航产品满足L3 级别定位要求,车厂预研项目正积极开展。公司无人驾驶领域的组合导航产品取得重要技术突破, 已掌握了GNSS+IMU+CAN 数据的高精度紧组合定位方案,定位硬件终端(卫惯组件)逐步满足现有L3 级别以上无人驾驶汽车定位功能要求。目前,公司也在积极参与车厂的L3 级别量产车的相关预研项目,现处于样品测试阶段。此外, 公司也正以自主GNSS 碟状天线为基础研发适用于无人驾驶量产车的测量型组合天线。在智能汽车领域,高精度定位将是不可或缺的功能,公司凭借在定位领域多年技术积累以及与车厂的相关预研项目的开展,有望受益于智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2019~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7.09、21.71、26.05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2、1.50、1.74 亿元,按最新股本4.46 亿股计算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30、0.34、0.39 元,最新股价对应PE 分别为50、44、38 倍,维持“增持”评级。
安迪苏 基础化工业 2019-04-19 14.43 -- -- 15.55 6.07%
15.31 6.10%
详细
紫光提交反倾销调查申请,蛋氨酸价格底部反弹。商务部于2019年3月4日收到宁夏紫光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并于4月10日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日本的进口蛋氨酸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近年来,由于蛋氨酸价格持续低迷,国内厂商开工率处于低位,我国蛋氨酸供应主要依赖于进口,对外依存度高达58.6%。受反倾销立案调查消息刺激,国内蛋氨酸市场均价由4月9日的17370元/吨迅速反弹至4月16日的19700元/吨。4月17日,赢创决定在全球范围内提高MetAMINO?(99%饲料级DL-蛋氨酸)的价格,涨幅为7%。 蛋氨酸价格反弹,公司拥有较大业绩弹性。面对新进入者的威胁,蛋氨酸价格取决于行业的边际成本,即国内新进入者的可变成本,紫光提交反倾销调查申请,侧面说明当前蛋氨酸价格处于绝对底部,价格有望底部反转,这与我们此前的判断一致,即在当前油价及供需环境下,17500元/吨为蛋氨酸的地板价,蛋氨酸价格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极为有限。随着欧洲“极地”项目的投产,安迪苏蛋氨酸产能已提升至49万吨,按照90%的开工率计算,蛋氨酸价格每上涨1000元/吨,将使公司归母净利润增厚3.1亿元,而随着公司完成对少数股东权益的收购,公司业绩弹性将进一步增加。 液体蛋氨酸渗透率不断提升,驱动安迪苏产品销量高速增长。目前市场供应的蛋氨酸主要包括固体蛋氨酸和液体蛋氨酸,安迪苏是世界上两家能够同时生产液体和固体蛋氨酸的厂家之一,其中液体蛋氨酸市场份额第一。相对于固体蛋氨酸,液体蛋氨酸具有抗细菌性、提高饲料生产效率、减少饲料中酸化剂的使用等优势,尤其适合于规模较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型饲料企业。目前全球液体蛋氨酸使用量占蛋氨酸全部使用量比例约为40%,而美国、墨西哥等国家液体蛋氨酸的使用量占比超过60%。随着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家禽行业逐步整合以及养殖工业化、自动化水平提升,液体蛋氨酸需求增长将高于固体蛋氨酸。自2014年至2017年,安迪苏液体蛋氨酸产品销量平均增长率为15%,远高于行业需求6%的平均增速,推动安迪苏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23%增长到2017年的27%。 拟收购少数股东权益,优化组织架构。为了优化股权架构,安迪苏与其母公司蓝星集团达成股权收购协议,将以36.14亿元的交易价格收购蓝星集团持有的蓝星安迪苏营养集团有限公司(简称“BANG”)15%普通股股权。交易拟进行两次交割,第二次交割将以安迪苏成功完成适当融资后作为交割前提条件。该交易完成后,安迪苏将最终全资持有BANG,而蓝星集团持有安迪苏89.09%的股份比例保持不变。目前,该交易仍需获得安迪苏股东大会批准。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43.9亿元、168.2亿元和197.5亿元,同比增长26.06%、16.87%和17.42%,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3.7亿元、18.0亿元和22.5亿元,同比增长47.72%、31.55%和24.74%,以当前股份计算的摊薄EPS分别达到0.51元、0.67元和0.84元,对应2019年04月17日收盘价(14.54元/股)的动态PE分别为29倍、22倍和1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养殖业持续低迷或禽类疫情爆发导致蛋氨酸需求不及预期;VA原材料供应不足影响公司VA业绩;蛋氨酸与酶制剂新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蛋氨酸价格反弹幅度不及预期。
中粮糖业 食品饮料行业 2019-04-19 10.75 -- -- 11.46 6.60%
11.46 6.60%
详细
事件:近日,中粮糖业发布2018年报,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15亿元,同比下降8.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4亿元,同比下降31.9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85亿元,同比下降51.19%。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点评: 18年行业低迷,业绩受此拖累。扣除18年上半年部分番茄资产的转让收益及其他,公司18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51.19%至3.85亿元,主要原因是18年内外糖价低迷,同时价差不断缩小,配额外进口糖成本一度倒挂,国内制糖和加工糖利润受到严重挤压,尤其是四季度的配额外糖价已超过国内糖价,同时国内糖价跌至公司自产糖成本线以下。受此影响公司贸易糖和炼糖规模有所压缩,同时糖价走低导致公司炼糖业务和自产糖业务盈利出现明显下滑。2018年公司贸易糖和炼糖业务营收同比分别下滑1.68%和42.13%,炼糖和自产糖业务毛利率同比分别下降6.65和3.20个百分点至13.12%和16.71%,导致公司18年食糖业务综合毛利较上年同期下降5.65亿元。此外,公司参股的屯河水泥18年出现亏损,造成公司投资损失1.71亿元。综合以上,公司18年业绩承压下滑。 糖价周期上行,食糖业务有望复苏。我们认为国内糖价已进入周期上行期。从周期规律来看,国内糖价与国内糖产量呈现明显的反向关系,表现为5-6年一个周期,目前处于国内食糖产量连增尾声和糖价下跌末期,以往内糖周期食糖产量连增从未超过三年,19年国内糖产量和糖价面临周期拐点。从内在逻辑来讲,糖价和产量3年增减周期主要是受甘蔗宿根连续生长3年以及糖厂和蔗农一般签订3年协议的影响,18/19榨季甘蔗收购价下调且逐年增长的劳动力成本影响本榨季甘蔗种植收益大幅下滑甚至部分产区陷入亏损,且甘蔗种植收益远低于替代作物的种植收益,在产量连增三年后的换根期,甘蔗和国内糖产量大概率进入减产期,从而推动糖价周期上行。国内糖价上涨公司食糖业务盈利将获改善,且随着内外糖回暖以及价差回归,公司贸易糖和炼糖规模和盈利有望转好。 资本结构优化财务压力减轻,降费增效成果显现。公司2018年偿还短期借款32.46亿元,财务费用较上年下降2.14亿元,期末负债率较上年下降5.75个百分点至51.51%,财务压力有所减轻。此外,公司持续加大降费增效力度,已在食糖业务和番茄业务中显示出成效。18年公司炼糖业务营收和毛利均有所下滑,但辽宁糖业实现净利润1.23亿元,较上年大幅提升,主要来源于期间费用的下降,引入日本三井制糖后,辽宁糖业在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将进一步提升。另外,公司通过整合优质番茄资产以及坚持推进提质增效战略,番茄业务整体已经实现扭亏,其中大包装业务保持现有份额,下游制品业务受益于业务整合和市场开发盈利已经转正,番茄粉业务增长较快,物流费用逐步降低。我们认为公司番茄业务目前包袱已卸,未来增长可期。 定增募投项目将提升公司食糖业务长期竞争力。公司定增募集资金6.41亿元将用于甘蔗糖技术升级改造及配套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项目和甜菜糖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公司通过对糖业的投资有望进一步加强公司糖业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未来随着糖料蔗收购的市场化改革,国内制糖业竞争格局有望重塑,小规模糖厂由于成本劣势显现将面临淘汰和重组,行业集中度将加快提升,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高。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9-21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32元、0.47元、0.62元,对应19-21年PE分别为35x、24x、18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产品价格波动风险;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风险;政策变动风险等。
高盟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19-04-19 9.65 -- -- 10.16 2.94%
10.44 8.19%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18年年报,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同比增加19.1%,实现归母净利润8368.1万元,同比大幅增加93.2%,折合基本每股收益0.32元/股,同比增加77.78%,公司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0元(含税)。 此外,公司发布2019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4000万-4600万元,同比增长84%-111%。 点评: 业绩大幅增加,资产运营效率明显提升。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同比增加19.1%,归母净利润8368.1万元,同比大幅增加93.2%,毛利率为31.5%,同比提升5.6 ppt.,期间费用率17.1%,同比降低0.8 ppt.。2018年,公司加强了内部管理,进行资产优化,清理和盘活闲置资产,计提资产减值3602.0万元,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和信用管理,在营业收入稳定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净值降低4200万元,存货降低3187万元,资产周转速度明显加快,实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3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胶粘剂新产品持续放量,毛利率小幅改善。2018年,公司胶粘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20亿元,同比增长7.06%,毛利率23.18%,同比增长3.37个百分点。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压力,公司一方面积极与客户协商对产品进行提价,另一方面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向绿色环保产品转型,积极开拓新型应用领域市场,提升产品的毛利率。包装领域,“无溶剂粘合剂”持续快速增长,“药包用粘合剂”、“耐苛性粘合剂”等功能性粘合剂取得较好市场反响,用于BOPP/CPP结构、铝箔结构、冷成铝领域的多种专用粘合剂及特种复合粘合剂取得用户批量使用;交通运输领域,双组份高强度聚氨酯结构胶、多功能双组份弹性粘结胶、PP材质粘接胶、耐高温密封胶等一系列高性能产品目前已在多家客车和乘用车厂成功应用;建筑及节能领域,新开发的无溶剂胶粘剂新产品成功应用于集成式房屋建设、草坪铺装、新能源电源灌封等多个领域。 华森塑胶超额完成业绩承诺。2018年,公司塑胶减震缓冲材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增加133.61%,毛利率为50.33%,同比增加0.79 ppt.,塑胶密封件实现营业收入0.98亿元,同比增加,毛利率为48.78%,同比降低1.51 ppt.,华森塑胶实现归母净利润1.24亿元,超额完成业绩承诺。过去一年,公司成功导入多台设备,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 原材料价格回落,公司盈利能力回归合理水平。公司胶粘剂产品生产原材料主要包括二乙二醇、乙酸乙酯、间苯二甲酸、己二酸、多异氰酸酯等,上述5 类材料合计占生产成本的50%以上。目前,纯MDI 价格相比上年明显回落,公司毛利率在2019 年一季度逐渐回归到合理水平。4 月16 日华东地区纯MDI 主流市场价24000 元/吨,相比2018 年同期价格下降14.3%,相比于2018 年2 月初37500 元/吨的价格高点下降36.0%。此外,公司原材料分散采购,部分来自韩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内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毛利率的影响,随着原材料价格回落,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0.5 亿元、11.0 亿元和11.8 亿元,同比增长3.39%、4.89%和6.84%,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68 亿元、1.91 亿元和2.12 亿元,同比增长101.1%、13.3%和11.3%,摊薄EPS 分别达到0.63 元、0.72 元和0.80 元,对应2019 年4 月16 日收盘价(9.70 元/股)的动态PE 分别为15 倍、14 倍和12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华森塑胶业绩不达预期、新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环保风险。
浙江鼎力 机械行业 2019-04-18 56.72 -- -- 79.56 -0.38%
61.58 8.57%
详细
事件:浙江鼎力近日发布2018年年报,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8亿元,同比增长49.8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80亿元,同比增长69.69%,实现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28亿,同比增长58.07%;对应EPS为1.94元,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点评: 2018年业绩如期增长,国内市场增速超预期。2018年,受益于公司国内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业务增长迅速,浙江鼎力营业收入、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都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从营收结构上看,受益于高空作业平台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更加受到市场认可,国内普及率进一步上升,公司产品优质服务良好,境内销售收入较上年增长84.23%,远超市场的预期;欧美等海外市场销售渠道持续开拓,公司产品进一步获得欧美高端客户的认可,境外销售收入较上年增长30.18%,境外业务营收占比为54.16%。2018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1.52%,尽管比上年同期下滑0.46pct,但连续多年保持高位,毛利率有所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毛利率相对较低的小剪叉产能释放销量大幅增加。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而到二季度到四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小幅贬值,对公司而言汇兑影响从损失转向获益。受此影响,2018年公司财务费用为-0.36亿元而上年同期为0.23亿元,叠加投资净收益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净利率达到28.14%,达到上市以来最高水平。 “年产15000台智能微型高空作业平台技改项目”正式投产,臂式产品产能完工期延后至2020年5月。报告期内,公司“年产15000台智能微型高空作业平台技改项目(小剪叉)”正式投产,产能释放顺利,受此影响,2018年公司剪叉式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32%。公司意大利款臂式系列新品发布后,广泛地受到了世界各地租赁商的青睐。2019年,公司将对该系列新品进行小规模生产,选择部分客户进行试用,根据客户的试用反馈进一步完善新品,使得臂式新品更为成熟,为顺利量产做好准备。2017年11月24日,浙江鼎力发布公告,公司募集资金8.80亿元,共投入9.77亿元建设年产3200台大型智能高空作业平台项目,工期为30个月。该项目已完成主要厂房的建设工作,目前正处于建设末期和设备采购阶段,受诸多因素影响,该项目完工期延长至2020年5月。我们认为,募投项目的达产将有效提升公司臂式产品的产能与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公司臂式产品的毛利率水平。目前国内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商数量众多但整体规模较小,且设备需求集中在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我们认为,伴随着高空作业平台应用领域的持续扩张,更高更复杂的工况势必要求更多的使用臂式高空作业平台,未来租赁商对大型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的需求也会随之大幅增长。公司臂式产品技术先进、产品优质、产能静待释放,有望充分分享国内高空作业平台行业高增长与结构优化的红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浙江鼎力2019年至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29亿元、32.67亿元和44.85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47亿元,8.68亿元和11.92亿元,按照公司当前股本计算,对应摊薄EPS分别为2.61元/股、3.51元/股和4.81元/股。考虑到高空作业平台行业持续高速增长、浙江鼎力海外业务拓展顺利、国内业务发展迅猛、公司产能有望得到有效提升,我们维持浙江鼎力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高空作业平台行业增速放缓;公司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与CMEC合作协同效应未能充分显现;募投项目成效不及预期。
紫光国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4-18 46.33 -- -- 45.80 -1.29%
52.87 14.12%
详细
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双双增长。近期,紫光国微发布2018年年报。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8亿元,同比增长34.41%,公司智能安全芯片、特种集成电路及存储器业务对于总体营业收入的增长均有贡献;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24.33%,增速慢于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原因一是公司主要产品智能安全芯片毛利率下降了3.7个百分点,二是公司管理费用增幅较大。管理费用增幅较大的原因是报告期费用化的研发支出增加较多。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规模化经营能力不断提高。2018年,公司智能安全芯片产品市场表现强劲,营业收入达到10.36亿元,同比增长27.41%。公司的智能安全芯片包括智能卡安全芯片和智能终端安全芯片。智能卡安全芯片方面,公司的物联网安全芯片获中移物联网招标大单,成功取得市场先机,公司的新一代金融IC卡芯片获得国际权威SOGIS CC EAL 5+安全认证,在六大国有银行全部入围。智能终端安全芯片方面,在USB-Key整体市场规模略有减少的背景下,公司产品实现了稳定出货;公司的新型mPOS主控芯片和非接触读写芯片市场稳定增长。 部分特种集成电路产品实现批量应用,存储器业务实现突破性增长。2018年,紫光国微特种集成电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16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19.29%。报告期内,公司主流成熟的产品获得用户广泛认可,进入良性规模应用阶段。其中,公司特种动态存储器产品、高性能及新一代FPGA产品、第二代SoPC平台产品都已经开始逐步进入批量应用阶段。2018年,紫光国微存储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45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92.71%。目前,公司的DRAM存储器芯片和内存模组已经形成完整的产品系列,在服务器、PC、机顶盒、电视机等方面的出货稳步增加,进一步强化了国产DRAM存储器供应商的领导地位。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2.72、42.19、51.4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62、3.81、4.17亿元,按最新股本计算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60、0.63、0.69元,最新股价对应PE分别为77、73、6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发展缓慢;存储器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毛利率大幅下降。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1/36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